企业职工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及流行病学分析

企业职工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及流行病学分析

一、企业职工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及流行病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亚琪[1](2020)在《禽戊型肝炎病毒RT-PCR结合核酸斑点杂交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文中认为禽戊型肝炎病毒(Avian Hepatitis E virus,aHEV)被认为是导致鸡大肝大脾病的主要病原,临床症状包括肝脏肿大、脾脏肿大、产蛋性能下降、腹腔积液等,目前在全世界鸡群中广泛流行和存在。2016年以来,在我国多个鸡群中发生了以肝脏脾脏肿大和破裂等为主要表现的鸡大肝大脾病并在相关鸡群中鉴定到新基因型禽戊型肝炎病毒。目前,针对禽戊型肝炎病毒的检测方法缺失仍然是对其开展有效监测和实施防控的难点之一,在目前禽戊型肝炎病毒体外培养体系不稳定的情况下,建立灵敏、特异和稳定的核酸检测方法对于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实施检测淘汰至关重要。本研究建立了针对禽戊型肝炎病毒的RT-PCR结合核酸斑点杂交检测方法并对国内多个疑似病例开展了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本研究根据已发表的禽戊型肝炎病毒的ORF2基因核酸序列,设计了用于扩增ORF2基因的引物F-2357和R-2357,以禽戊型肝炎病毒河北分离株VaHEV-HB核酸为模板扩增了其ORF2基因,连接至pMD18-T载体上成功构建了aHEV-ORF2质粒并进一步进行了测序验证。依据VaHEV-HB和其它参考毒株ORF2基因序列设计了两对引物,其中引物F-P-HEV和R-P-HEV用于制备地高辛标记核酸探针,引物F-W-HEV和R-W-HEV用于对样品核酸进行初步的RT-PCR扩增,引物F-P-HEV和R-P-HEV所扩增核酸区域位于引物F-W-HEV和R-W-HEV所扩增核酸区域之内。以aHEV-ORF2质粒为模板,以引物F-P-HEV和R-P-HEV参照PCR DIG Probe Synthesis Kit说明书合成了HEV-ORF2地高辛标记核酸探针,检测样品时首先以引物F-W-HEV和R-W-HEV对样品核酸进行RT-PCR扩增,扩增产物不以核酸电泳检测,而是直接点于尼龙膜上以合成的禽戊型肝炎病毒地高辛标记核酸探针进行核酸斑点杂交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灵敏度可达到10pg/μL,仅识别禽戊型肝炎病毒的核酸,对ALV-A、ALV-J、REV、CIAV、FAdV等病毒核酸不发生显色,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将所建立的方法与常规RT-PCR、套式RT-PCR进行灵敏度及检出率的对比,显示本方法的灵敏度与检出率远高于常规RT-PCR,并且比套式RT-PCR也可检测出更多禽戊型肝炎病毒阳性样品,为开展禽戊型肝炎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提供了一种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利用建立的RT-PCR结合核酸斑点杂交检测方法对河北、山东、北京、辽宁、广西等14个地区的15个养鸡场总计197份疑似病例进行了针对禽戊型肝炎病毒的检测,结果显示197份样品中有78份为禽戊型肝炎病毒阳性,阳性率为39.6%,不同鸡场禽戊型肝炎病毒阳性率在22.2%69.2%之间不等。对所有阳性样品ORF2基因扩增产物进行了克隆测序并对其进行了同源性分析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所得78个序列同源性在74.4%100%之间,按照同源性高低大致可分为四组,每组序列同源性相近,但四组序列之间同源性存在一定差异。进化树分析发现阳性样品分别为禽戊型肝炎病毒基因3型、基因5型和其他未知基因型,其中以基因5型居多,基因型未呈现出明显的地域规律。本研究建立了针对禽戊型肝炎病毒的RT-PCR结合核酸斑点杂交检测方法,证实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应用该方法对国内多个疑似病例开展了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其ORF2基因进行了遗传进化分析,为了解禽戊型肝炎病毒在我国的流行动态和变异提供了新的参考数据。

郭兰芹,杨锡琴,危利,张玲,赵琰枫,冯晓燕[2](2019)在《正常体检人群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正常体检人群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99例正常体检受试者血清HEV IgG和HEV IgM抗体水平。结果在499例受试者中,HEV IgG总阳性率为13.63%(68/499),HEV IgM总阳性率为3.21%(16/499),共同阳性率为1.40%(9/499),共检出9例HEV IgM单阳性样本。男性人群中的抗体阳性率高于女性。体检人群中40岁~59岁HEV IgG阳性率显着高于20岁~39岁。结论正常体检人群中存在HEV感染者,需要加强对正常体检人群的HEV抗体筛查,尤其是联合检测HEV IgG和HEV IgM可以提高检出率,避免漏检。

陈雅梦[3](2019)在《湖北地区HIV人群HEV知信行及HEV感染流行病学调查》文中指出目的:对湖北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人群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的知信行情况进行调查评估,并对该人群中HEV感染的流行病学现况进行分析,为HIV人群戊型肝炎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采用分层随机抽样从湖北6个地区的HIV人群中随机抽取700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基本情况,戊肝相关知识,对于戊型肝炎的正性态度以及健康行为。采用Epidata3.1数据库对资料进行双人平行录入,对知晓率、正性态度率、健康行为率等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SPSS 24.0软件进行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对知、信、行3部分得分情况与人口特征因素间的关系进行分析。2.对来自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538份HIV人群血清样本使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抗-HEV IgM、抗-HEV IgG检测。在SPSS 24.0中使用X2检验以及有序分组资料的趋势X2检验对血清抗-HEV IgG阳性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644份,被调查者中男性占80.59%,女性占19.41%;平均年龄37.95±12.45岁;居住地分析显示鄂州地区被调查者占比最多(30.75%);职业分布中务工人员占比较高34.64%,文化程度分组中以初中至大专文化程度为主(77.18%);月收入主要在20004000元的水平占比59.29%。湖北地区HIV人群HEV总体知晓率为41.15%,仅对“戊肝可通过血及血制品”知识的知晓率为87.73%;总体正性态度率约为46.27%,其中“愿意接种戊肝疫苗”并会“主动要求接种”的正性态度率较高,分别为67.24%和58.85%,研究对象希望能从医生(57.61%)或广播电视网络途径(55.12%)获得HEV相关知识。大部分研究对象有健康行为(56.37%),其中分别有84.63%、63.04%和56.06%的被调查者保持“极少喝生水”、“通常会餐前洗手”和“较少出差”的健康行为。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OR=1.28)、职业(OR=0.81)、文化程度(OR=1.24)与HEV知晓相关,居住地(OR=1.21)、文化程度(OR=1.53)与HEV正性态度相关,性别(OR=1.66)、年龄(OR=1.53)、居住地(OR=1.10)、月收入(OR=0.85)与HEV健康行为相关。2.538名HIV人群的抗-HEV IgG阳性率为43.31%(233/538),抗-HEV IgM阳性率为1.49%(8/538)。抗-HEV IgG阳性率与年龄有线性相关(X2趋势=12.2,P=0.000),各年龄组间也有显着性差异(P<0.05)。男女性抗-HEV Ig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200 cell/μl与CD4>200 cell/μl两组间抗-HEV Ig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黄冈地区抗-HEV IgG阳性率低于其他地区(P<0.05)。结论:本次研究对湖北地区HIV人群的戊型肝炎知信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该地区HIV人群的流行病学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HIV人群的戊肝相关知晓、正性态度情况较一般,而健康行为情况稍好,但HEV血清阳性率较高,应为戊型肝炎防治的重点对象,且知信行情况与性别、年龄、居住地等相关,可据此有针对性的制定不同的预防策略。

付红伟[4](2016)在《戊型肝炎规范化实验室诊断模式的建立》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系统评估我国主流HEV抗原/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相互间结果符合度,形成可指导临床实验室应用的HEV血清学检测试剂盒的质量报告,以规范戊型肝炎的实验室诊断流程。2.设计出充分满足临床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要求的能够检测HEV不同基因型病毒株的一步法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eal-time RT-PCR)检测体系;并初步建立起HEV RNA考评血清盘和质粒标准品,用于评价HEV核酸检测的质量评估。3.建立起不依赖特殊设备和专业人员操作的快捷高效检测HEV RNA的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T-LAMP)平台。方法:1.收集戊肝患者、健康体检人群、风湿免疫病患者及巨细胞病毒(CMV)和EB病毒感染早期患者血清样本,分别用万泰、科华、贝尔、丽珠、新创HEV IgM和IgG抗体检测试剂盒对上述标本进行平行检测,以考察不同试剂盒各自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及相互间的结果符合率。2.用HEV细胞培养上清液作为中和抗原,通过中和抑制实验的方法来验证各HEV抗体检测试剂盒间检测结果不一致时是否为真阳性。3.在HEV ORF3高度保守区设计能检测HEV不同基因型病毒株的PCR引物和探针引物,建立起一步法(Real time RT-PCR)检测体系;将拟扩增的HEV RNA目的基因片段构建成质粒,以建立HEV质粒DNA标准品,用于浓度标准曲线的构建;构建HEV基因1-4型病毒株细胞培养体系,将培养上清液通过阴性血清倍比稀释的方式初步建立评价HEV RNA检测的考评血清盘。4.在HEV基因组保守区域内的6个位点区域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建立起适用于不同基因型HEV RNA检测的一步法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T-LAMP);采集临床患者血清标本和猪、兔粪便标本分别用RT-LAMP方法、Real time RT-PCR及逆转录巢式PCR(RT-nPCR)方法进行并行检测,以验证RT-LAMP方法的有效性;用其它病毒性肝炎病原体来验证其特异性,通过阳性标本HEV RNA梯度倍比稀释的方式来验证其灵敏度。结果:1.不同厂家HEV IgM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诊断灵敏度普遍欠佳,均未超过85%,特异度很好,未在非戊肝患者人群中发现HEV IgM抗体阳性现象。2.不同厂家HEV IgG抗体检测试剂盒在戊肝患者人群中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诊断灵敏度较高(90%以上),在非戊肝患者人群中,检测结果有较大差异,以万泰和科华为例,万泰试剂盒在非戊肝患者人群中抗体阳性率在16.5%-31.9%之间,而科华阳性率仅为1.1%-3.3%之间。3.通过中和抑制试验未发现万泰检测试剂盒有假阳性现象,进一步说明了万泰igg抗体试剂盒检测灵敏度较高,而其它几种试剂盒容易出现假阴性现象。4.hev抗原检测试剂盒与igm和igg抗体检测结果及hevrna检测有很高的相关性,未发现igm和igg抗体均阴性而hev抗原阳性的病例。5.本研究建立了能够高效扩增包含兔hev病毒株在内的基因1-4型hev病毒株的检测,适用于血清和粪便等标本,最低检测限可达25copies/test,较传统rt-npcr灵敏度高10倍以上;在103和106copies/μl两个浓度水平处,该方法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分别低于2%和3%,具有很好的重复性;经临床标本验证分析发现能够用于戊肝患者及动物宿主的血清和粪便标本检测,且灵敏度显着高于rt-npcr。6.本研究构建了hev质粒标准品及hevrna考评血清盘,经稳定性验证评估,能够初步满足临床应用需求。7.本研究成功构建了适用于包含兔hev在内基因1-4型hevrnart-lamp检测方法。该方法最低检测限度为5copies/test,显着优于rt-npcr技术,略优于realtimert-pcr技术。与hav,hbv和hcv患者血清标本对无交叉反应,特异度良好。233份血清或粪便标本对该技术进行检测效能验证,并将该方法与realtimert-pcr和rt-npcr分别进行平行检测。结果显示rt-lamp和realtimert-pcr检测阳性率显着高于rt-npcr,而两者间检测符合率高达92%,未发现realtimert-pcr或rt-npcr检测阳性而rt-lamp检测阴性的标本。结论:1.不同厂家hevigm抗体检测试剂盒之间的检测结果差异较小,对戊肝临床诊断的灵敏度均在80%以上,特异性较高。hevigg抗体检测试剂盒较igm检测试剂盒更灵敏,但诊断特异度在不同厂家之间差异较大,经综合比较发现科华igg抗体检测试剂盒较适合于戊肝临床诊断检测,与igm抗体检测试剂盒配伍使用,能很好地弥补其灵敏度不足,又能有效解决自身诊断特异度不足的问题。2.万泰igg抗体试剂盒较其它3种厂家灵敏度最高,更加适合于流行病学调查,鉴于科华试剂盒较低的检测灵敏度,不适合应用于流行病学调查。3.hev抗原检测试剂盒与hevrna检测有很好的相关性,虽然其出现最早,能有效缩短hev感染的检测窗口期,但鉴于戊肝的发病特点,当患者有症状就医时抗体往往已经出现,因此hev抗原检测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仍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未发现其能提高hev感染诊断效率的证据。4.本研究建立了能够高效扩增包含兔hev病毒株在内的基因1-4型hev病毒株的hevrna一步法realtimert-pcr检测体系,适用于血清和粪便等标本的检测,具有检测灵敏度、特异性高,重复性好等特点,值得进一步优化后进行商品化尝试。5.本研究构建了Real time RT-PCR所需的质粒标准品,该标准品易制备、易精确定量,储存条件简单,稳定性好。解决了HEV RNA Real time RT-PCR检测临床实验室推广应用的瓶颈。6.本研究初步制备了HEV RNA检测考评血清盘,对Real-time RT-PCR检测HEV RNA的临床推广所面临的标准化和结果可控可比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该血清盘目前针对我国HEV感染人群和动物宿主中主要基因型(基因4型)的特点而制备,未来仍需进一步完善丰富其覆盖的基因型别。7.本研究初步建立了RT-LAMP技术检测HEV RNA的新方法,在特异度、灵敏度和临床标本检测验证中表现出了良好效果。该方法不需要昂贵的设备和繁琐的电泳分析过程,能高效快速的检测出我国HEV各型主要基因型病毒株,有望成为医院临床实验室特别是HEV流行区基层医疗单位HEV核酸筛查检测的新方法。

聂冬梅,郑欣,许晓绚,曾劲峰,叶贤林,杜鹏[5](2014)在《深圳地区献血者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流行病学调查》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调查深圳地区无偿献血者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率与特征。方法对深圳市血液中心2013年34月期间4 046份无偿献血者样品留样,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筛查HEV Ig G与Ig M抗体的阳性率,并分析HEV Ig G与Ig M抗体在献血者人群的分布特征。结果 4 046名献血者中,HEV Ig G与Ig M抗体的检出率分别是22.15%(896/4 046)、1.24%(50/4 046)。50例HEV Ig M阳性样中,有88.00%(44/50)合并HEV Ig G阳性。HEV Ig G与Ig M阳性率在不同性别、谷丙转氨酶阴阳性组和不同血型间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Ig G阳性率随着年龄增大而显着升高(P<0.000 1)。重复献血者的HEV Ig G与Ig M阳性率均显着高于初次献血者(P<0.000 1)。结论深圳地区献血人群存在一定比例的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为戊肝的输血安全性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胡晓武[6](2013)在《散发性戊型肝炎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近年散发性戊型肝炎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05例戊型肝炎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纳入男性221例(72.7%),女性84例(27.3%),平均年龄57.8岁;在2009年、2010年、2011年和2012年,4059岁年龄组发病率分别为33.3%、48.7%、46.3%和50.9%,除2009年外,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大于60岁年龄组患者血清胆红素峰值为(254.21±103.9)μmol/L,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患者(P<0.05)。结论散发性戊型肝炎呈发病率增加和年轻化趋势,需要加强监管和治疗。

吴俊文[7](2012)在《基因Ⅳ型戊型肝炎病毒衣壳蛋白表达及性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引起全球多地区大规模流行和散发病例的急性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我国属于戊型肝炎(Hepatitis E,HE)的高发区。基因Ⅳ型HE是一种人畜共患病,能在人和牲畜之间引起交叉感染。因此,基因Ⅰ型和基因Ⅳ型HEV感染机制差异性的研究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焦点。本研究采用PCR技术扩增基因Ⅳ型HEV开放阅读框2(Open Reading Frames 2,ORF2)的两个缺失突变体基因,然后将突变体基因分别亚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上。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后转化大肠杆菌ER2566。重组菌经过IPTG诱导表达后的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约为24 kDa和27 kDa。表达的2个重组蛋白分别称为p24蛋白和p27蛋白。包涵体蛋白洗涤纯化后,SDS-PAGE结果显示:洗涤后的包涵体蛋白在4 mol/L尿素/buffer Ⅰ溶液中溶解性好,并且能以单体和二聚体的形式存在。Western Blot检验结果显示:复性蛋白与单克隆抗体8C11和HE 阳性血清有很强的反应性,表明p24和p27蛋白都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复性蛋白经过离子交换层析和分子筛层析纯化后,SDS-PAGE结果显示重组蛋白的纯度超过了 99%;p24蛋白的回收率约为26%,p27蛋白的回收率约为31%。用纯化后的p24和p27蛋白作为包被抗原检测HE阳性血清和HE阴性血清。间接ELISA结果显示,p24和p27蛋白对HE阳性血清和HE阴性血清检出率与北京万泰公司的抗HEV-IgG检测试剂完全相同。非变性凝胶电泳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27蛋白电泳后,大部分蛋白位于浓缩胶和分离胶之间,表明p27蛋白可能形成了一种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多聚体。利用动态光散色仪测定p24蛋白的平均水化半径约为7 nm,p27蛋白的平均水化半径约为22 nm;透射电镜观察负染的p24和p27蛋白,结果显示p27蛋白可以直接形成直径约为20 nm左右的类病毒颗粒,p24蛋白不能形成颗粒;原子力显微镜观察p27蛋白,同样可见直径为20 nm左右的类病毒颗粒。这些结果都表明p27蛋白已经形成了类病毒颗粒,而p24蛋白不能形成类病毒颗粒。纯化后的p27蛋白经弗氏完全佐剂吸附后分别以10μg/只、2μg/只、0.4 μg/只和0.08μg/只的剂量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检测结果显示,p27蛋白作为疫苗免疫小鼠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为0.59μg,同时也说明p27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结果表明,本研究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的p27蛋白能模拟基因Ⅳ型HEV的空间结构,为进一步研究基因Ⅰ型和基因Ⅳ型HEV感染机制的差异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贾鹏[8](2009)在《Ⅳ型HEV real-time RT-PCR方法的建立及重组病毒样颗粒抗原的真核表达》文中指出本研究针对基因Ⅳ型HEV基因组ORF3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建立了从猪粪便中定量检测基因Ⅳ型HEV的real-time RT-PCR方法。该方法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和斜率分别为0.994和-3.312,并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特异性和灵敏性。所建立的real-time RT-PCR方法能够准确的从阳性基因Ⅳ型HEV毒株中检测到病毒核酸。为基因Ⅳ型戊型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奠定基础。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了基因Ⅳ型HEV CH-S-1毒株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结果表明基因Ⅳ型HEV CH-S-1毒株与CH-87毒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2.5%和100%。基因进化树分析结果发现CH-S-1毒株与CH-87毒株在同一分支上,属于基因Ⅳ型Ⅳa亚型。HEV优势抗原表位的预测结果表明HEV ORF2 424563aa和613674aa区段绝大部分位于该蛋白表面,而235372aa区段有部分包裹在所分析蛋白内部。因此本研究初步将ORF2蛋白382674aa区域(p293)作为HEV优势抗原表位相对集中的区域做进一步研究。通过设计特异性的引物,扩增了ORF2基因截短体293(6286bp7167bp)并且成功构建了毕赤酵母分泌表达重组质粒pPIC9K-293。重组菌经Muts表型筛选和PCR鉴定后,成功筛选到了阳性重组酵母菌GS115/pPIC9k-293。目的蛋白SDS-PAGE的检测结果可见与预期大小一致的目的带,目的蛋白p293占培养物上清中可溶蛋白的15.7%。Western Blot结果表明目的蛋白具有较好的抗原性。在对诱导表达条件优化后发现,目的蛋白的表达量显着提高。硫酸铵沉淀、透析纯化浓缩目的蛋白,SDS-PAGE分析表明,纯化浓缩后的目的蛋白占总蛋白的85%,约为80mg/L。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目的蛋白p293,可见大小为30nm左右的病毒样颗粒。研究结果为HEV血清学诊断方法以及疫苗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朱光泽[9](2007)在《戊型肝炎流行病学和戊型肝炎病毒全基因克隆与表达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应用酶联连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和本课题组建立的免疫捕获多联RT-PCR方法,对吉林省人群和动物群戊型肝炎病毒的血清抗体和HEV RNA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克隆猪戊型肝炎病毒吉林分离株Ch-S-1全基因组。并对全长cDNA克隆的表达进行了初步鉴定。对吉林省猪血清HEV抗体阳性率为86.61%(427/493),从猪胆汁中检测到的HEV RNA片断(348 bp)序列分析为基因Ⅳ型。牛、羊、鹿、鸡、马血清HEV抗体阳性率为45.86%(122/266)、7.52%(7/93)、43.61%(348/798)、4.87%(18/369)、15.73%(31/197)。对吉林省人群血清(7,514份)HEV抗体阳性率为22.79%。其中男性阳性率为34.27%、女性阳性率为10.88%。20岁以下人群HEV抗体阳性率低于1.00%。HEV抗体男女抗体阳性率之比为2.64:1。HEV在各年龄段人群中均有流行,在不同职业人群中流行情况不同。从急性戊肝患者血清中检测到HEV RNA(348 bp),序列分析为基因Ⅳ型。设计8对PCR引物分片段扩增猪戊型肝炎病毒长春分离株Ch-S-1全基因,两端采用RACE法扩增,得到HEV Ch-S-1全长基因组(GenBank登录号EF077630) 7,261bp。HEV Ch-S-1全序列与已报道的36株人源和猪源HEV序列比较,其基因结构特征与HEV IV型一致。用质脂体转染法将pBlueScriptⅡKS(-)-HEV体外转录得到的HEV基因组RNA转染至HepG2细胞,并对其克隆的表达进行了初步鉴定。

黄守杰[10](2008)在《戊型肝炎病原学诊断策略初探及江苏农村地区戊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对戊型肝炎(简称戊肝)研究的深入和诊断方法的进步,为戊肝诊断提供了更多可靠的工具。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戊肝病原学诊断指标主要包括抗-HEV IgM抗体、抗-HEV IgG抗体和HEV RNA。分析戊肝病例的病原学指标发现,抗-HEV IgM抗体在4w左右达到峰值,发病2个月后开始下降直至阴转;抗-HEV IgG抗体在4w左右达到最高峰,在2个月开始下降,但抗体能在较长时间内一直保持阳性;PCR阳性率在急性早期较高,在4w时显着下降,3m以后基本检测不到HEV RNA。由于抗-HEV IgG抗体能长期维持阳性,单次IgG检测值不宜做为诊断依据,而系列血清的抗体阳转或滴度4倍以上升高则可确诊;PCR阳性可以做为确诊依据,但检测时间若在急性晚期或恢复期,则会有较多漏诊;IgM做为诊断依据时,若早期就诊时阴性则必须进行随访检测以免漏诊。根据采样时间的不同,设定IgM的不同临界值,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在发病后1w、2w时IgM抗体的最佳临界值为sco=3,而4w-3m标本的最佳临界值为sco=2。戊肝病例就诊时极少会超过发病2m,在此期间内,抗-HEV IgM是一个较可靠的诊断指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在95%以上,诊断的准确率为96.3%(95%CI:93.3%~98.2%)。现有关于较大人群中的戊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的资料大多来源于爆发调查,国内外对散发性戊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的了解一般来源于城市中心医院的临床病例调查,由于各种选择性偏倚的存在,无法全面地反映戊肝的流行全貌。木研究选取了江苏东台市的十个乡镇建立了基于各级医疗点的疑似肝炎主动监测系统,进行了连续12个月的监测,以较全面地了解我国农村地区戊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该地区自然人群中抗-HEV抗体情况显示当地HEV感染率为51.2%,随年龄累积明显,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一年时间内有11.2%的抗体阴性者发生了抗体阳转,提示在此期间内发生了HEV新发感染。当地戊肝病例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3.4:1;各个监测乡镇均有病例,且自西向东可发现东部沿海三个乡镇发病率较高;全年均有散发,季节性差异不明显;病例中HEV基因4型为绝大多数,占94.7%,基因1型占5.3%。在监测期间未发现戊肝爆发。分析疑似肝炎病因谱发现,急性肝炎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戊肝、急性乙肝和甲肝;戊肝表现的症状、体征以及肝功能损伤比其他肝炎明显。

二、企业职工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及流行病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职工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及流行病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禽戊型肝炎病毒RT-PCR结合核酸斑点杂交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戊型肝炎概述
        1.1.1 戊型肝炎病原学
        1.1.2 戊型肝炎流行病学
        1.1.2.1 传播途径
        1.1.2.2 戊型肝炎病毒在人与动物中的传播
        1.1.3 禽戊型肝炎病毒
        1.1.3.1 禽戊型肝炎病毒概述
        1.1.3.2 禽戊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性
        1.1.3.3 禽戊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组结构
        1.1.3.4 禽戊型肝炎病毒的宿主和传播途径
        1.1.3.5 禽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病变
        1.1.3.6 禽戊型肝炎的防治
    1.2 戊型肝炎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2.1 RT-n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
        1.2.2 ELISA方法检测病毒抗体
        1.2.3 免疫电镜技术检测病毒抗原
        1.2.4 其他检测方法
    1.3 斑点杂交检测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原始毒株
        2.1.2 样品来源
        2.1.3 主要仪器
        2.1.4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方法
    2.2 禽戊型肝炎病毒RT-PCR结合核酸斑点杂交检测方法的建立
        2.2.1 aHEV-ORF2 质粒的构建
        2.2.1.1 引物的设计
        2.2.1.2 病毒RNA的提取
        2.2.1.3 RT-PCR扩增
        2.2.1.4 RT-PCR产物的凝胶回收纯化
        2.2.1.5 回收产物的连接
        2.2.1.6 转化
        2.2.1.7 质粒的提取
        2.2.2 核酸探针的制备
        2.2.2.1 引物的设计
        2.2.2.2 探针的制备及定量
        2.2.2.3 核酸斑点杂交反应
        2.2.2.4 核酸斑点杂交反应的条件优化
        2.2.2.5 核酸探针的灵敏性检测
        2.2.2.6 核酸探针的特异性检测
        2.2.3 应用斑点杂交检测方法检测样品中的aHEV
        2.2.3.1 样品RNA的提取
        2.2.3.2 RT-PCR扩增
        2.2.3.3 核酸斑点杂交检测
        2.2.4 应用其他方法检测aHEV
        2.2.4.1 普通RT-PCR检测aHEV
        2.2.4.2 套式RT-PCR检测aHEV
    2.3 样品基因测序与分析
3 结果及分析
    3.1 RT-PCR结合核酸斑点杂交检测方法的建立
        3.1.1 aHEV-ORF2 质粒的构建
        3.1.2 HEV-ORF2 探针的标记
        3.1.3 RT-PCR结合核酸斑点杂交反应条件的优化
        3.1.4 核酸探针的灵敏度
        3.1.5 核酸探针的特异性
    3.2 RT-PCR结合核酸斑点杂交检测方法与其他检测方法的对比
        3.2.1 灵敏度对比
        3.2.2 阳性检出率对比
    3.3 应用RT-PCR结合核酸斑点杂交检测疑似样品中aHEV的感染
    3.4 aHEV阳性样品的基因测序与分析
4 讨论
    4.1 禽戊型肝炎病毒RT-PCR结合核酸斑点杂交检测方法的建立
    4.2 阳性样品中aHEV基因测序和序列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正常体检人群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仪器与试剂
    1.3 方法
        1.3.1 戊型肝炎病毒IgG抗体检测
        1.3.2 戊型肝炎病毒IgM抗体检测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受试者的一般人群特征
    2.2 体检人群中HEV IgG和HEV IgM阳性率
    2.3 HEV IgG和HEV IgM阳性强弱分析
3 讨 论

(3)湖北地区HIV人群HEV知信行及HEV感染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
前言
第一部分 湖北地区HIV人群HEV知信行调查分析
    1.1 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方法
        1.1.3 质量控制
        1.1.4 统计分析
    1.2 结果
        1.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1.2.2 研究对象HEV知信行情况
        1.2.3 不同人口特征对象的HEV知晓率比较
        1.2.4 不同人口特征对象的HEV正性态度率比较
        1.2.5 不同人口特征对象的HEV健康行为率比较
        1.2.6 影响研究对象戊肝知信行得分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1.3 讨论
第二部分 湖北地区HIV人群HEV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2.1 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方法
        2.1.3 研究内容
        2.1.4 质量控制
        2.1.5 统计分析
    2.2 结果
        2.2.1 HIV人群中HEV感染情况
        2.2.2 HIV人群中抗-HEV IgG阳性率与年龄的关系
        2.2.3 HIV人群中抗-HEV IgG阳性率与性别的关系
        2.2.4 HIV人群中抗-HEV IgG阳性率与CD4 值的关系
        2.2.5 HIV人群抗-HEV IgG阳性率区域分布
    2.3 讨论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附录3 湖北地区HIV人群戊肝知信行调查问卷

(4)戊型肝炎规范化实验室诊断模式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戊肝血清学诊断试剂盒的效能评价
    1.1 对象和方法
        1.1.1 标本来源及试剂耗材和设备情况
        1.1.2 不同品牌HEV抗原/抗体ELISA试剂盒检测效能评估
        1.1.3 中和抑制试验考评试剂盒检测特异性
        1.1.4 统计处理
    1.2 结果
        1.2.1 不同品牌试剂盒检测结果分析
        1.2.2 中和抑制试验结果分析
        1.2.3 HEV抗原检测结果与IgM/Ig G及核酸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1.3 讨论
    1.4 小结
二、规范化HEV RNA荧光定量RT-PCR检测及考评体系的建立
    2.1 对象和方法
        2.1.1 样本来源
        2.1.2 试剂及溶液配制和设备说明
        2.1.3 粪便悬液及血清的制备
        2.1.4 HEV RNA的提取
        2.1.5 HEV RNA荧光定量RT-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2.1.6 逆转录巢式PCR方法检测HEV RNA
        2.1.7 考评血清盘及质控血清品的初步构建
        2.1.8 核酸序列分析及生物进化树分析
    2.2 结果
        2.2.1 标准曲线的建立
        2.2.2 灵敏度最低检出限
        2.2.3 精密度(重复性)验证
        2.2.4 特异度验证
        2.2.5 Real time RT-PCR与RT-nPCR检测方法的对比
        2.2.6 血清盘制备情况
        2.2.7 南京地区戊肝患者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三、RT-LAMP检测技术在HEV RNA检测技术中的应用
    3.1 对象和方法
        3.1.1 标本来源
        3.1.2 试剂及设备
        3.1.3 RT-LAMP技术原理及操作步骤
        3.1.4 RT-LAMP技术检测HEV RNA灵敏度及特异度分析
        3.1.5 临床样本验证RT-LAMP技术检测HEV RNA的有效性
    3.2 结果
        3.2.1 RT-LAMP技术检测HEV RNA的方法的建立
        3.2.2 灵敏度及特异度分析
        3.2.3 临床标本验证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我国戊型肝炎流行、诊断与防治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深圳地区献血者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1.2 试剂与仪器
    1.3 HEV-Ig G与Ig M检测判读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筛查献血者一般情况
    2.2 深圳地区献血者HEV Ig G与Ig M抗体检出率
    2.3 HEV Ig G或HEV Ig M阳性献血者分布特点
3 讨论

(6)散发性戊型肝炎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二、临床检测
    三、流行病学调查
    四、统计学处理
结果
    一、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二、临床特征
讨论

(7)基因Ⅳ型戊型肝炎病毒衣壳蛋白表达及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HE流行病学
        1.1.1 HE流行的特点及临床症状
        1.1.2 抗HEV抗体的流行病学
        1.1.3 HE是一种人畜共患病
        1.1.4 HE的预防原则
    1.2 戊型肝炎病毒
        1.2.1 HEV的形态和理化性质
        1.2.2 HEV的基因结构
        1.2.3 HEV基因的变异性
        1.2.4 HEV的分类
    1.3 HEV的实验室检测
        1.3.1 HEV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1.3.2 检测抗HEV抗体的酶免疫试验(EIASA)
        1.3.3 免疫电镜和免疫荧光检测
    1.4 HEV疫苗与诊断试剂研究进展
        1.4.1 HEV的主要抗原表位
        1.4.2 检测试剂的应用现状
        1.4.3 HEV疫苗的研究现状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HEV 0RF2片段基因(p24、p27)的原核表达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p24和p27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2.2.2 表达载体的构建
        2.2.3 目的片段的小量表达及鉴定
        2.2.4 抗原蛋白表达条件的优化
        2.2.5 抗原蛋白的大量表达及包涵体洗涤
        2.2.6 蛋白的复性及反应活性检测
        2.2.7 p24和p27蛋白的柱纯化
    2.3 讨论
第三章 p24和p27蛋白的性质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p24和p27蛋白作为抗原检测血清的特异性
        3.2.2 p27蛋白的非变性胶凝胶电泳
        3.2.3 p24和p27蛋白的动态光散射实验
        3.2.4 透射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纯化后蛋白
        3.2.5 动物免疫试验及ELISA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主要研究结论
    4.2 创新点
    4.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Ⅳ型HEV real-time RT-PCR方法的建立及重组病毒样颗粒抗原的真核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绪论
第一篇 文献综述
    1.1 HEV 生物学特性
        1.1.1 HEV 研究史
        1.1.2 HEV 理化特性
        1.1.3 HEV 分类
        1.1.4 HEV 基因结构
        1.1.5 HEV 基因型
        1.1.6 HEV 遗传与变异
    1.2 戊型肝炎流行病学
        1.2.1 传染源
        1.2.2 传播途径
        1.2.3 易感人群
    1.3 戊型肝炎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1.4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1.4.1 影响HEV 致病力的因素
        1.4.2 戊型肝炎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1.5 戊型肝炎免疫学反应
    1.6 戊型肝炎人兽共患性质
        1.6.1 HEV 在人和家猪间的传播
        1.6.2 HEV 在人和野生动物间的传播
        1.6.3 HEV 在人和猫间的传播
        1.6.4 HEV 在人和其他动物间的传播
        1.6.5 HEV 在人和动物跨种间实验性感染
    1.7 戊型肝炎的诊断方法
        1.7.1 HEV 抗原表位分析
        1.7.2 戊型肝炎的诊断
    1.8 HEV 的培养、复制和表达
        1.8.1 细胞培养体系
        1.8.2 HEV 体外拯救
        1.8.3 复制与表达
    1.9 HEV 的预防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1章 基因Ⅳ型HEV real-time RT-PCR方法的建立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小结
    第2 章 HEV CH-S-1 株抗原表位基因的筛选及其克隆与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3章 HEV抗原表位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及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9)戊型肝炎流行病学和戊型肝炎病毒全基因克隆与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英文缩写词表
引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戊型肝炎病毒研究进展
        1 形态特征
        2 理化特性
        3 HEV 分类地位
        4 HEV 分子病毒学
        5 戊型肝炎的流行病学
        6 细胞培养
        8 实验诊断
        9 免疫和防制
    第二章 RNA 病毒反向遗传学的原理和应用
        1 概述
        2 正链RNA 病毒的反向遗传学操作
        3 感染性克隆的应用
        4 结语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吉林省戊型肝炎病毒动物群血清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章 吉林省戊型肝炎病毒人群血清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人与动物HEV 的相互关系
        5 小结
    第三章 猪戊型肝炎病毒全基因序列的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戊型肝炎病毒CH-S-1 株全长体外转录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初步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CURRICULUM VITAE

(10)戊型肝炎病原学诊断策略初探及江苏农村地区戊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戊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学特征
        1.1.HEV的形态特征和理化性质
        1.2.HEV基因组及其功能
        1.3.HEV的归类
        1.4.戊肝病毒的基因型及血清型
    2.戊型肝炎的临床特征、病理变化和感染进程
        2.1.临床特征
        2.2.病理变化
        2.3.感染进程
    3.戊型肝炎的实验室诊断
        3.1.免疫电镜(IEM)
        3.2.免疫荧光镜检(IFM)
        3.3.戊肝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3.4.检测抗HEV抗体的酶免疫试验(EIAs)
    4.戊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
        4.1.戊肝的全球流行概况
        4.2.戊肝的动物宿主
        4.3.戊肝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4.4.戊肝的流行特点
    5.戊型肝炎疫苗的研究进展
        5.1.真核细胞表达的重组蛋白
        5.2.原核细胞表达的重组蛋白
        5.3.戊肝疫苗临床试验
    6.本论文研究的思路、目的和意义
材料与方法
    1.材料
        1.1.主要仪器
        1.2.主要试剂和材料
        1.3.常用溶液和培养基的配制
    2.方法
        2.1.胶回收Kit回收片段
        2.2.样品检测
        2.3.主动监测质量控制
        2.4.数据处理软件
结果与分析
    第一部分 急性戊肝诊断中不同病原学指标的应用策略研究
        1.病例来源及确诊
        1.1.病例来源、入选标准及血清采集
        1.2.病例确诊标准和确诊流程
        2.戊肝病例血清学和病原学指标变化趋势
        3.不同时期标本HEV IgM和PCR诊断的准确性
        3.1.发病后不同时间标本中HEV RNA的诊断准确性
        3.2.发病后不同时间标本中HEV IgM抗体的诊断准确性
        3.3.综合评价
        4.小结
    第二部分 江苏农村地区戊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
        1.自然人群中HEV感染的特征
        1.1.自然人群中的戊肝病毒感染率
        1.2.自然人群中的戊肝新感染率
        2.江苏农村地区疑似急性肝炎发生情况
        2.1.主动监测系统简介
        2.2.疑似肝炎病例一般情况
        2.3.疑似肝炎病例的发现途径
        2.4.疑似肝炎病例的三间分布
        2.5.疑似肝炎病例的病因谱分析
        3.戊型肝炎临床病例的三间分布
        3.1.年龄性别分布
        3.2.地区分布
        3.3.月份分布
        4.戊肝与非戊肝病例的临床特点比较
        4.1.症状和体征比较
        4.2.ALT峰值比较
        5.源于戊肝病例或亚临床感染病例的HEV株分子进化分析
        6.小结
讨论
    1.综合应用HEV病原学指标指导临床诊断
        1.1.PCR引物与抗-HEV抗体检测试剂的评价
        1.2.戊肝血清学和病原学指标变化趋势
        1.3.综合应用检测指标指导临床诊断
    2.散发性戊肝流行病学特征
    3.江苏农村地区疑似肝炎病因谱
        3.1.疑似肝炎病例构成
        3.2.戊肝与其他肝炎临床特点比较
    4.自然人群戊肝感染情况
    5.不同基因型的流行情况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企业职工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及流行病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禽戊型肝炎病毒RT-PCR结合核酸斑点杂交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D]. 刘亚琪.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
  • [2]正常体检人群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分析[J]. 郭兰芹,杨锡琴,危利,张玲,赵琰枫,冯晓燕.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9(09)
  • [3]湖北地区HIV人群HEV知信行及HEV感染流行病学调查[D]. 陈雅梦. 武汉科技大学, 2019(09)
  • [4]戊型肝炎规范化实验室诊断模式的建立[D]. 付红伟. 天津医科大学, 2016(02)
  • [5]深圳地区献血者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流行病学调查[J]. 聂冬梅,郑欣,许晓绚,曾劲峰,叶贤林,杜鹏. 热带医学杂志, 2014(10)
  • [6]散发性戊型肝炎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J]. 胡晓武.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3(06)
  • [7]基因Ⅳ型戊型肝炎病毒衣壳蛋白表达及性质的研究[D]. 吴俊文. 湖南师范大学, 2012
  • [8]Ⅳ型HEV real-time RT-PCR方法的建立及重组病毒样颗粒抗原的真核表达[D]. 贾鹏. 吉林大学, 2009(07)
  • [9]戊型肝炎流行病学和戊型肝炎病毒全基因克隆与表达研究[D]. 朱光泽. 吉林大学, 2007(03)
  • [10]戊型肝炎病原学诊断策略初探及江苏农村地区戊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研究[D]. 黄守杰. 厦门大学, 2008(08)

标签:;  ;  ;  ;  ;  

企业职工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及流行病学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