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装置“二年一修”的实践与向“三年一修”过渡的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罗刚[1](2016)在《催化裂化装置长周期运行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庆炼化公司1.0Mt/aARGG装置目前运行周期较短,存在不定期停工抢修的问题,在长周期运行方面与国内外同行业比较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论文针对一套ARGG装置的运行情况,对影响长周期运行的因素和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主要因素包括:(1)反应系统中提升管和沉降器的结焦;(2)油浆系统中油浆蒸汽发生器管束内的结焦堵塞及CRC改造后设备不匹配加重了系统结焦;(3)催化剂跑损;(4)设备管线中余锅系统结垢,再生器衬里脱落,中压内取热管线泄露及三旋单管结垢等设备腐蚀和结垢;(5)机组设备中烟机结垢引起的故障。为了达到使装置长期平稳运行的目的,本文对针对以上各个主要因素提出了优化改进措施,具体包括:(1)通过原料优化和操作优化来减缓反应系统和分馏系统结焦;(2)从加强旋风分离器回收效率和防止催化剂热崩等措施防止催化剂跑损;(3)采取优化原料、优化反再系统的操作条件、优化催化剂品种以及严格控制烟机和三旋的运行工况等措施,全面的改善烟机结垢的问题;(4)通过采取优化操作,材料升级等措施,解决了因腐蚀导致管线泄漏堵塞等问题;(5)通过完善管理措施,尤其强调加强对装置的日常监控和科学的管理工作,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挺高装置运行周期。通过改进,ARGG装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明显的改善,设备故障率大大降低,机组非计划停机和装置非计划停工次数明显减少,生产维护成本显着降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着。
王正方[2](2008)在《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内沿江和沿海石化企业加大了炼制中东高含硫原油的比例,国产原油的酸值和含硫量也呈上升趋势,各种介质环境加剧了炼化设备的腐蚀。在某炼油厂第一和第三常减压蒸馏装置设置电阻探针对腐蚀速率进行了测量,对原油的硫含量、盐含量、脱盐后的盐含量、酸值、塔顶产品槽中铁离子的变化、冷凝水的pH值等与腐蚀有关的因素进行了监测。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影响腐蚀速率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求出了绝对关联度、相对关联度和综合关联度,进行了优势分析。炼制胜利混合原油对腐蚀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含酸量,炼制中东进口原油对腐蚀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脱盐后的含盐量,最后对关联度计算结果和设备腐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常压蒸馏塔顶换热器入口分配管弯头处采用超声波定点测厚,弯头壁厚数列是准光滑序列,一次累加生成具有准指数规律。建立了GM(1,1)模型,对原始数据进行模拟的平均相对误差达到合格级别。通过对数据序列进行平移,对GM(1,1)模型进行改进提高了模型精度。建立DGM、Verhulst模型对摆动序列进行了模拟,建立GM(1,N)和GM(0,N)模型对腐蚀速率与相关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对未来可能的壁厚进行了区间预测。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冲刷严重的部位进行寿命预测是可行的,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检修周期,保障设备的安全。常减压装置塔顶换热器冲刷腐蚀严重,需要进行改造,考虑了采用普通管壳式换热器和螺旋折流板结构两种形式,换热管采用20号钢加装TH847涂料、20号钢渗铝、316L和双相钢等方案。在传热效率、制造费用、维护费用、安全程度、制造难度等改造目标下,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方案进行了灰靶决策、灰色关联决策和灰色变权决策。灰色决策的结果表明采用同样的换热管螺旋折流板结构更优越。采用螺旋折流板结构和20号钢渗铝换热管的方案为最佳选择。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制造难度是一个很大的灰数,以两管程换热器为例,将一个周期的折流板分为四块,对管孔的排布方式进行研究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编制了数控加工程序。在MITSUBISHI操作系统的数控钻铣床上,实现了阶梯式螺旋折流板上孔的加工。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实现了灰数的白化,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安全性。
朱宏顺[3](2008)在《锦州石化公司设备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炼油企业中,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将现代管理设备的基本理论、方法与锦州石化公司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研究了适宜锦州石化公司的设备管理方法和模式。在总结国内外设备管理理论、方法与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锦州石化公司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原因,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并着重在装置开工周期管理、设备前期管理、设备更新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第一、根据炼油企业设备管理现状,分析了制约装置开工周期的因素,提出了延长装置开工周期的方法与措施。第二、在备件管理中,从国内实际出发,提出了备件管理的库存策略,降低了设备管理的成本;第三、建立维修费用需求预测模型,对维修费通用需求进行预测,使维修费用管理更科学;第四、针对锦州石化公司建立了设备前期管理模式;在设备更新中,从系统理论出发,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了技术分析方法,对设备更新进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
杜鑫[4](2008)在《大庆炼化公司一套ARGG装置节能增效措施》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催化裂化装置的能耗占炼油工业总能耗的30%以上,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催化裂化装置能耗对降低炼油企业能耗至关重要。本论文针对大庆炼化公司100万吨/年一套ARGG装置,该装置采用双提升管的FDFCC技术,根据工业标定数据,分析了装置能耗高的主要原因为:反应汽提蒸汽量偏大,装置低温余热没有充分利用,烟机回收功率偏低,原料雾化效果差,生焦量大,制约装置长周期运行的瓶颈因素等。针对汽油提升管对装置能耗的影响进行了讨论。随汽油反应温度的提高,装置能耗增加。汽油反应温度每增加10℃,装置能耗约增加55.55MJ/t。经过不懈努力,通过对烟气轮机、反应汽提段、进料喷嘴、余锅系统、汽油精制等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改造,并与35万吨/年气体分馏装置及2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热联合,以及对装置一些用能不合理的工艺及流程进行了整改和优化,装置能耗由开工初期的4396.55MJ/t降至目前的3134.17 MJ/t,共计下降1262.38MJ/t。实施多产丙烯方案后,装置处理量由调整前的130吨/小时提至135吨/小时,液态烃的收率较调整前增加了4.7%,其中液化气增加2.95%,丙烯增加1.75%,装置生焦率下降0.2%,装置能耗较调整前下降263.72MJ/t,年增效益1亿多元。
王萌[5](2007)在《山东滨化公司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提出战略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同时也是十分重要的话题。一位着名的管理学家曾说过:“关键不是我们在何处,而是我们朝什么方向走”。企业战略决定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方向,因此对企业战略的研究有着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能源地缘政治格局的新变化、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世界石油石化行业的新发展,特别是中国入世后经济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我国石油石化行业将面临新的形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强,大多数以石油石化为支柱产业的国家已经或正在融入世界经济的大潮,石油石化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呈现大型化、基地化、炼化一体化的趋势。以欧美大型石化公司为主的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作用和影响继续扩大,其以中国为投资重点的亚洲投资发展战略正在实施,并将随着中国入世后关税减让、市场准入等扩大开放承诺的兑现,世界各大石油公司将进一步抢滩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石化产品将进一步涌入我国,我国国内市场将国际化。这些都会使国际国内石油石化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本文旨在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企业的特点相结合,探讨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如何打造独特的竞争优势,实现更大的发展。文章结合大量实证研究,立足山东滨化公司,通过对世界和中国的政治经济形势、石化企业的产业环境以及中国石化行业状况等外部环境的认真剖析,运用“五力”模型研究分析了主要竞争对手、潜在竞争对手和替代产品、供应商、用户的有关情况。结合对公司内部环境的深入分析,进而运用SWOT分析方法,权衡公司的优势、劣势及机会、威胁,提出公司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并从公司治理层面和经营层面提出竞争策略的变革实施措施,确保成本领先战略的实现,从而为滨化公司乃至我国石化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胡安定[6](2006)在《加强设备管理是石油化工企业永恒的主题》文中认为文章论述了设备是生产经营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加强设备管理是企业基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对于生产连续性强、自动化水平高,且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易腐蚀、易中毒特点的石油化工企业,更应不断加强设备管理,把这个基础加固,打得牢靠。文章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加强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并强调加强设备管理是石油化工企业生产经营永恒的主题。
童晓东[7](2004)在《影响循环氢压缩机长周期运行因素分析》文中提出通过对影响循环氢压缩机联锁停车因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措施,加强设备、仪表的操作、维护 和检修,实现了机组长周期运行。
张庆河,尹光耀,王玉台[8](2002)在《石油化工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研究(节选)》文中认为论述中国石油化工企业设备管理工作通过改革创新发生的变化;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完善石化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进行研究探索;提出了积极运用现代设备管理理念,结合石化企业实际,进行“全员规范化生产维修”的设备管理的思路。
莫少明[9](2000)在《装置“二年一修”的实践与向“三年一修”过渡的探索》文中研究指明总结了齐鲁石化公司胜利炼油厂南区各生产装置实现“二年一修”的实践经验 ,介绍了采取的技术攻关措施 ,指出了制约实现“三年一修”的瓶颈因素 ,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和方案。
高兴伟[10](2000)在《关于设备综合管理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设备是企业进行生产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加强石化企业设备的现代化管理,搞好设备的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和更新改造,不断地改善设备的技术状况,提高设备的技术水平是保证石化企业生产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与现实条件。本文从石化设备综合管理研究入手,对与之相关的管理体制,管理措施和手段,效益评价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探讨,旨在运用新观念和科学的经济管理方法,加强石化企业的设备管理,使石化企业的设备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石化企业的设备管理存在着与新形势不适应的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石化企业设备管理的特点和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设备综合管理的一系列管理办法和措施,并对其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加以分析,希望对石化企业的设备管理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其主要观点是: 1.通过管理体制的改革,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实行机动业务归口管理,采用“经济寿命的计算对比”方法 对设备进行科学的选型和规划。 3.采取“全员设备管理”及“目标管理”方法,对石化设备进行合理使用和精心保养,从而全面提高石化设备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4.将网络计划技术应用于炼厂装置停汽检修,向时间要效益。 5.利用状态监测技术,逐步实现从计划维修向预知维修的过渡。 6.实行设备的A、B、C分类法,加强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
二、装置“二年一修”的实践与向“三年一修”过渡的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装置“二年一修”的实践与向“三年一修”过渡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催化裂化装置长周期运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催化裂化工艺技术进展 |
1.1.1 国外催化裂化技术发展与现状 |
1.1.2 我国催化裂化技术发展与现状 |
1.1.3 催化裂化新工艺新技术 |
1.2 FDFCC工艺技术 |
1.2.1 FDFCC的工艺流程 |
1.2.2 FDFCC技术的工业应用 |
1.2.3 FDFCC工艺技术特点 |
1.2.4 大庆炼化公司的FDFCC技术应用 |
1.3 催化裂化装置运行周期的国内外现状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一套ARGG装置介绍 |
2.1 装置介绍 |
2.1.1 反应岗位操作 |
2.1.2 再生系统技术特点 |
2.1.3 分馏和吸收稳定系统工艺特点 |
2.2 主要设备结构特点 |
第三章 影响装置长周期运行的因素 |
3.1 一套ARGG装置运行情况 |
3.2 反应系统结焦原因分析 |
3.2.1 提升管结焦 |
3.2.2 沉降器结焦 |
3.3 油浆系统结焦因素分析 |
3.3.1 油浆蒸汽发生器管束内结焦堵塞 |
3.3.2 CRC改造对油浆系统的影响 |
3.4 催化剂跑损原因分析 |
3.4.1 回收系统问题引起催化剂跑损 |
3.4.2 催化剂破碎导致细粉含量高引起的跑损 |
3.4.3 密相床层流化不均匀引起的催化剂跑损 |
3.4.4 催化剂对两器内其它部位磨损情况 |
3.5 烟机结垢问题 |
3.6 设备管线腐蚀及结垢 |
3.6.1 余锅系统结垢 |
3.6.2 再生器衬里脱落 |
3.6.3 中压内取热管线泄漏 |
3.6.4 三旋单管结垢 |
第四章 优化措施及改造 |
4.1 反应系统结焦问题 |
4.1.1 防止提升管结焦措施 |
4.1.2 防止沉降器结焦措施 |
4.2 油浆系统结焦 |
4.3 催化剂跑损解决方法 |
4.4 烟机结垢预防措施 |
4.4.1 控制催化裂化原料 |
4.4.2 优化反-再系统操作条件 |
4.4.3 优化裂化催化剂品种和质量要求 |
4.4.4 优化烟机工况 |
4.4.5 优化三旋工况,降低烟机催化剂粉尘含量 |
4.5 工艺管线、设备腐蚀及结垢 |
4.5.1 余锅管线腐蚀整改措施 |
4.5.2 再生器衬里脱落解决办法 |
4.5.3 中压内取热管线泄漏 |
4.5.4 烟气管线腐蚀泄露 |
4.5.5 三旋结垢问题的整改措施 |
4.6 科学管理 |
4.6.1 加强工艺纪律检查 |
4.6.2 操作平稳管理 |
4.6.3 仪表自控率管理 |
4.6.4 机泵长周期运行措施 |
4.6.5 气压机组长周期运行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2)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言 |
1.1 课题的来源及选题的依据 |
1.2 本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1.2.1 压力容器安全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2.2 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全研究的方法 |
1.2.3 压力容器防腐蚀研究 |
1.2.4 带压堵漏技术进展 |
1.2.5 装置长周期运转 |
1.2.6 灰色系统理论研究与发展现状 |
1.3 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以及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1.3.1 本课题研究目标 |
1.3.2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方案及其可行性分析 |
1.5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高硫和高酸原油对炼化设备安全的影响 |
2.1 概述 |
2.2 原油炼制加工的情况 |
2.2.1 原油的组成 |
2.2.2 原油的硫含量 |
2.2.3 石油和油品中的环烷酸 |
2.3 硫和环烷酸对炼化设备的腐蚀 |
2.3.1 硫对设备的腐蚀 |
2.3.2 环烷酸对炼化设备的腐蚀 |
2.4 石油化工企业设备失效情况 |
2.4.1 设备失效和故障原因调查 |
2.4.2 石化企业在用压力容器缺陷状况 |
2.4.3 压力容器与容器介质环境情况 |
2.4.4 腐蚀严重的部位 |
2.5 对设备腐蚀的监控和防护 |
2.5.1 压力容器和管道壁厚监测 |
2.5.2 对原油和各馏分油中硫含量和酸值检测 |
2.5.3 采用挂片和电阻探针的方法 |
2.5.4 其它方法 |
2.5.5 防腐蚀措施 |
2.6 寿命预测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常减压装置塔顶腐蚀问题的灰色关联分析 |
3.1 概述 |
3.2 设备腐蚀与监测情况 |
3.2.1 原油炼制加工情况 |
3.2.2 设备腐蚀情况 |
3.2.3 设备材质 |
3.2.4 腐蚀数据监测情况 |
3.3 灰色关联分析 |
3.3.1 构建灰色数据序列 |
3.3.2 灰色关联曲线 |
3.3.3 求灰色关联度 |
3.3.4 求灰色绝对关联度 |
3.3.5 求灰色相对关联度 |
3.3.6 求灰色综合关联度 |
3.4 结果讨论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灰色预测在常压蒸馏装置腐蚀中的应用 |
4.1 概述 |
4.2 腐蚀监测情况 |
4.3 灰色系统理论预测模型 |
4.3.1 建立GM(1,1)模型 |
4.3.2 GM(1,1)模型的改进 |
4.3.3 不等时距灰色预测模型 |
4.3.4 DGM 模型和Verhulst 模型 |
4.3.5 GM(1,N)模型和GM(0,N)模型 |
4.4 部分信息模型和新陈代谢模型 |
4.5 灰色预测模型的应用 |
4.6 冲刷腐蚀严重部位的确定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灰色决策在常减压塔顶换热器改造中的应用 |
5.1 概述 |
5.2 改造方案选择 |
5.2.1 换热器的结构形式 |
5.2.2 换热器的材料 |
5.2.3 换热器的制造 |
5.2.4 改造方案选择 |
5.3 灰靶决策 |
5.4 灰色关联决策 |
5.4.1 求各序列的均值像 |
5.4.2 找出最优效果向量 |
5.4.3 求绝对灰色关联度 |
5.5 灰色变权决策 |
5.6 结果讨论 |
第6章 与灰色决策相关的灰数的白化 |
6.1 概述 |
6.2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特点与结构 |
6.3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研究 |
6.4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应用 |
6.5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制造 |
6.5.1 螺旋折流板的加工方案 |
6.5.2 折流板上管孔的分布形式 |
6.5.3 管板上管孔的分布形式 |
6.5.4 数控程序编制 |
6.5.5 折流板的加工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锦州石化公司设备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锦州石化公司简介 |
1.1.1 锦州石化公司设备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及职能 |
1.1.2 锦州石化公司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
1.2 选题依据 |
1.3 本文的基本内容与创新点 |
第二章 设备管理理论与方法 |
2.1 设备管理的基本内容 |
2.1.1 设备管理的涵义 |
2.1.2 传统设备管理与现代化设备管理的比较 |
2.1.3 设备的分类 |
2.2 国外设备管理发展概况 |
2.2.1 前苏联计划预防修理制度 |
2.2.2 英国设备综合工程学 |
2.2.3 日本全员生产维修 |
2.2.4 美国后勤工程学 |
2.2.5 TPM、设备综合工程学、后勤学的关系 |
2.3 我国设备管理的发展 |
2.3.1 我国设备管理的发展过程 |
2.3.2 目前我国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锦州石化公司装置开工周期管理 |
3.1 装置开工周期概况 |
3.1.1 国内炼油企业装置大修间隔期 |
3.1.2 锦州石化公司炼油装置大修间隔期 |
3.1.3 延长装置开工周期的必要性 |
3.2 影响装置开工周期的因素分析 |
3.2.1 设备问题 |
3.2.2 工艺问题 |
3.2.3 原料问题 |
3.2.4 系统问题 |
3.2.5 操作问题 |
3.3 延长装置开工周期措施 |
3.3.1 制定装置实施长周期运行的目标 |
3.3.2 组建延长装置开工周期专家组 |
3.3.3 延长装置开工周期的具体措施 |
第四章 锦州石化公司设备前期管理 |
4.1 锦州石化公司设备前期管理概况 |
4.1.1 锦州石化公司原设备前期管理程序 |
4.1.2 原设备前期管理存在的问题原因 |
4.2 设备前期管理模式分析与研究 |
4.2.1 适宜设备前期管理模式建立的必要性 |
4.2.2 适宜的设备前期管理模式的构建 |
4.2.3 新的前期设备管理程序运作的优点 |
4.2.4 按新的设备前期管理模式运做的实例 |
第五章 锦州石化公司设备更新管理 |
5.1 设备更新管理理论与方法 |
5.1.1 资金的时间价值 |
5.1.2 设备的磨损及经济后果 |
5.1.3 设备更新的经济性 |
5.1.4 设备大修、改造更新的经营决策 |
5.2 锦州石化公司设备更新管理对策 |
5.2.1 锦州石化公司设备大修与改造更新管理存在的问题 |
5.2.2 锦州石化公司设备更新管理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
5.2.3 锦州石化公司设备更新管理具体案例分析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大庆炼化公司一套ARGG装置节能增效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催化裂化装置能耗现状 |
2.2 催化裂化装置的用能特点 |
2.3 催化裂化装置用能过程剖析 |
2.3.1 用能构成及能耗 |
2.3.2 用能过程剖析 |
2.4 催化裂化装置基准能耗 |
2.4.1 基准能耗的特点 |
2.4.2 基准能耗的计算方法 |
2.5 FDFCC 技术的工业应用 |
2.5.1 FDFCC 工艺技术特点 |
2.5.2 FDFCC 汽油改质工艺形式 |
2.5.3 一套ARGG 装置FDFCC 技术应用形式 |
2.5.4 中石化长岭分公司FDFCC 装置能耗情况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庆炼化公司一套ARGG 装置概况及能耗分析 |
3.1 装置的主要工艺特点 |
3.1.1 反应部分工艺特点 |
3.1.2 再生系统工艺特点 |
3.1.3 分馏和吸收稳定系统工艺特点 |
3.2 主要设备情况 |
3.3 装置物料及能耗标定情况 |
3.3.1 装置产品分布及汽油改质效果 |
3.3.2 装置能耗情况分析 |
3.3.3 反再及分馏系统热平衡数据分析 |
3.3.4 装置基准能耗计算 |
3.4 装置能耗高的原因分析 |
3.5 汽油提升管对装置能耗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庆炼化公司一套ARGG 装置能耗降低方案研究及应用 |
4.1 降低能耗的措施 |
4.1.1 原料雾化效果差、装置生焦量大的解决办法 |
4.1.2 汽提蒸汽量偏大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
4.1.3 烟机回收功率低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
4.1.4 一套ARGG 装置低温热水与气分装置实现热联合 |
4.1.5 一套ARGG 装置与一套常压实现直供料 |
4.2 装置改造后的标定数据及能耗分析 |
4.2.1 一套ARGG 装置耗能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一套ARGG 装置长周期运行研究及技术对策 |
5.1 中石油主体装置长周期运行状态 |
5.2 中石油各炼化企业烟机结垢情况 |
5.2.1 大庆炼化公司一套ARGG 装置烟机运行状态分析 |
5.2.2 烟机结垢情况简介 |
5.3 烟机垢样及催化剂组成分析 |
5.4 大庆炼化公司一套ARGG 装置烟机结垢的基本原理 |
5.5 大庆炼化公司一套ARGG 装置防止烟机结垢应对措施 |
5.5.1 减少反应及再生器内部产生细粉的原因 |
5.5.2 烟机各项参数的调整措施 |
5.6 大庆炼化公司一套ARGG 装置主要的长周期运行节能措施 |
5.6.1 油浆系统长周期运行及防结焦技术对策 |
5.6.2 余锅产汽系统的技术改造 |
5.6.3 进一步优化与气分装置之间的热联合手段 |
5.6.4 再生器烟气量重新核算,进一步优化烟机运行条件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多产丙烯方案装置的能耗及经济效益情况 |
6.1 多产丙烯方案的实施过程 |
6.1.1 用RAG-6 催化剂置换原有催化剂 |
6.1.2 提高重油反应温度 |
6.2 实施结果 |
6.2.1 多产丙稀方案调整前后的产品分布及经济效益分析 |
6.2.2 装置发汽量及能耗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5)山东滨化公司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公司概况 |
1.2 竞争战略研究的必要性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2章 竞争战略理论 |
2.1 波特竞争战略理论 |
2.2 竞争战略核心要素 |
2.3 竞争战略的演变 |
第3章 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2 行业的一般环境分析 |
3.3 行业的竞争结构分析 |
第4章 内部环境分析 |
4.1 企业素质分析 |
4.2 企业经济效益分析 |
4.3 产品和市场分析 |
第5章 SWOT分析与竞争战略选择 |
5.1 SWOT分析 |
5.2 成本领先战略的确定 |
第6章 竞争战略实施策略 |
6.1 成本领先的全面控制策略 |
6.2 成本领先的结构调整策略 |
6.3 成本领先的创新策略 |
6.4 成本领先的资本运作策略 |
6.5 成本领先的人才竞争策略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影响循环氢压缩机长周期运行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机组主要设计参数 |
2 机组联锁因素分析 |
2.1 机械设备本身故障 |
2.2 工艺系统因素 |
2.3 仪表监测系统故障 |
2.4 外界公用工程系统波动影响 |
3 历年机组联锁情况统计分析 |
4 采取措施和对策 |
4.1 加强机组运行调节和维护 |
4.2 强化大机组管理 |
4.3 提高检修质量 |
(8)石油化工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研究(节选)(论文提纲范文)
1 石化企业设备管理现状分析 |
1.1 设备可靠度的提高使装置运行周期延长 |
1.2 突出行业特点,管理模式博采众长 |
1.3 全员、全过程管理得到普遍重视 |
1.4 丰富了设备维修的方式和设备管理的内涵 |
2 石油化工企业设备管理工作探索 |
2.1 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体系 |
2.2 合理选择设备维修体制 |
2.3 抓好设备的前期管理至关重要 |
2.4 切实做好备件管理工作 |
2.5 积极发展石化设备要素市场 |
2.6 抓好专业培训,提升设备管理水平 |
3 以“全员生产维修”理念支持设备管理 |
3.1 对“全员生产维修”(TPM)的再认识 |
3.2 实行现场设备管理规范化的主要内容 |
3.3 制定规范化管理的办法 |
3.4 规范化管理的绩效评价 |
(10)关于设备综合管理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国内外设备管理概况 |
一、 发达国家的设备管理现状 |
(一) 欧洲的设备综合工程学 |
(二) 美国的预防维修和后勤学 |
(三) 日本的全员生产维修 |
二、 中国石化行业设备管理的历史状况 |
(一) 我国石化行业设备管理的历史状况 |
(二) 我国石化设备管理的现状 |
三、 石油一厂的历史和设备自然状况 |
(一) 企业的历史 |
(二) 设备的自然状况 |
第二部分 石油一厂的设备管理状况及问题分析 |
一、 石油一厂的设备管理状况 |
二、 石油一厂设备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 |
(一) 管理体制方面 |
(二) 设备的规划、选购及安装调试方面 |
(三) 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方面 |
(四) 设备的计划修理及更新改造方面 |
(五) 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方面 |
第三部分 全方位应用设备综合管理的研究 |
一、 管理体制的改革 |
二、 重视设备的规划、选购及安装调试工作 |
三、 设备合理使用的研究 |
四、 进一步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效率的管理维护保养制度,提高设备完好率、利用率,保证装置长周期运行 |
五、 改进原来的计划修理及更新改造方法 |
六、 加强设备管理基础工作的研究 |
七、 实施设备综合管理的条件及保证措施 |
第四部分 石油一厂设备综合管理的技术经济分析 |
一、 管理体制的改革 |
二、 设备规划的评价 |
三、 设备的合理使用和维护分析 |
四、 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分析 |
五、 改进设备更新改造方法的评价 |
四、装置“二年一修”的实践与向“三年一修”过渡的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催化裂化装置长周期运行的研究[D]. 罗刚. 东北石油大学, 2016(02)
- [2]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研究[D]. 王正方. 中国石油大学, 2008(03)
- [3]锦州石化公司设备管理研究[D]. 朱宏顺. 天津大学, 2008(09)
- [4]大庆炼化公司一套ARGG装置节能增效措施[D]. 杜鑫. 大庆石油学院, 2008(04)
- [5]山东滨化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 王萌. 山东大学, 2007(03)
- [6]加强设备管理是石油化工企业永恒的主题[J]. 胡安定. 石油化工设备技术, 2006(02)
- [7]影响循环氢压缩机长周期运行因素分析[J]. 童晓东. 石油化工设备技术, 2004(02)
- [8]石油化工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研究(节选)[J]. 张庆河,尹光耀,王玉台. 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01)
- [9]装置“二年一修”的实践与向“三年一修”过渡的探索[J]. 莫少明. 齐鲁石油化工, 2000(04)
- [10]关于设备综合管理的研究与应用[D]. 高兴伟. 大连理工大学,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