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昆明市小菜园立交桥工程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徐晓俊[1](2021)在《城市道路:蓝图上的责任承诺》文中指出6月28日,昆明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市政院”)正式揭牌。历经近40年的发展,公司形成了拥有市政工程、建筑专业等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等十余个机构,下属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等近十家关联企业的综合型设计院。因城市发展而生,因城市
李梦瑶[2](2021)在《我家住在北京路》文中研究表明似乎每一座中心城市都有一条北京路,昆明也不例外。这条路,从昆明站一路北上,不仅有镌刻着老昆明人记忆的老工人文化宫、东风广场、金龙饭店、震庄宾馆,还坐拥同德昆明广场、恒隆广场等新地标。它承载着昆明城市的历史变迁,记录着时代风云的变化、见证着昆明的建设发?
商博军[3](2018)在《昆明市人工煤气管网改输天然气安全能力与置换方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缅天然气管道的建成投产,昆明市人工煤气管网气源改换为更清洁、高效的天然气成为了可能,但由于既有的人工煤气管网条件多样、复杂,管道存在明显的腐蚀,局部管段还存在较为严重的沉降。因此,当中、低压条件下的人工煤气置换为更高压力输送的天然气时,管网是否具备置换的安全条件以及如何制定有针对性的天然气置换方案,对于保障城市燃气管网的本质安全与公共安全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首先对昆明市人工煤气管网基础资料进行了全面收集与分析,有效辨识出了煤气管网的主要失效模式与典型缺陷。基于流体力学、电化学、结构力学和安全评价理论,采用实验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输送介质的腐蚀机理;以腐蚀管段、沉降管段为研究对象,系统确定了人工煤气管网天然气置换的安全能力,建立了局部管网天然气直接置换混气参数计算模型与置换方案,为置换方案的制定和现场实施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对昆明市盘龙区、五华区、西山区、官渡区所辖天然气管网的结构和设施、设备和运行参数、管道失效模式进行了分析,将昆明市人工煤气管网划分为九个区块。明确了电化学腐蚀导致的壁厚减薄和地面沉降导致的管道悬空和应力破坏是管道的主要失效模式。(2)开展了人工煤气介质组成与积液中离子成分的分析,确定人工煤气中的H2、CO2、硫化物与高浓度Cl-含量是管道腐蚀穿孔的主要原因。开展了人工煤气和天然气环境下的静态/动态腐蚀对比实验;在人工煤气条件下,管材的静态和动态腐蚀速率分别为0.2163 mm/a和0.2774 mm/a;天然气条件下静态和动态腐蚀速率分别为0.0283 mm/a和0.0552mm/a,揭示了以CO2电化学腐蚀为主的人工煤气条件下管材腐蚀规律。(3)基于分相流理论建立昆明市人工煤气管网仿真模型,分析了管道内的压力、温度和持液率分布,确定了管网易积液管段的分布。针对管道内存在的多相流动腐蚀问题,利用描述化学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变化关系的阿伦尼乌斯公式(Arrhenius Equation),结合不同二氧化碳分压条件下的动态反应釜测试实验,建立了人工煤气管网多相流腐蚀速率预测模型CR=250640×e-33600/R7×PCO20.11。腐蚀速率预测值与实验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为8.9%,优于OLGA多相流腐蚀预测结果。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人工煤气管网的腐蚀速率,发现腐蚀程度为“较重”的“Ⅱ级管段共有14个,主要分布于管网前端压力较高与末端持液率高的管段。(4)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腐蚀无沉降管段应力分析模型,考虑实际运行工况,计算0.17MPa-0.4MPa压力下的管道等效应力值,确定了天然气置换时的试压与运行压力最高为0.4 MPa(表压)。(5)基于Mohr-Coulomb模型、面-面的接触方式与有限滑移大变形条件,利用摩擦系数控制管-土间的切向行为,建立了用于分析管道自重、土壤荷载与持液荷载综合作用下的沉降缺陷管段的非线性接触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管径、沉降段长度、内压、持液率与管道等效应力与变形位移变化之间的关系,缺陷尺寸为2.4 cm×2.4 mm时,管道沉降长度不宜超过60 m。(6)在人工煤气管网普遍存在腐蚀缺陷条件下,按照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结果,合理确定了人工煤气管网9个区域的安全运行压力介于0.1MPa-0.4MPa之间(表压)。(7)针对FLUENT软件难以应用于大规模人工煤气管网置换过程数值模拟的问题,以天然气与人工煤气的混气扩散机理与传质理论、连续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考虑变径接头、三通以及管网入口和出口边界条件,建立并求解了适用于置换工程的一维天然气置换人工煤气数学模型。模拟的天然气置换人工煤气所需时间与现场实测值之间的平均相对偏差为11.4%,满足置换工程应用需要。(8)根据实际需要,基于建立的置换模型分析了管道入口绝对压力为102kPa、135kPa、170kPa、225kPa、340kPa条件下管网各个区块的进气压力、天然气流速和进行天然气置换所需的总时间,结合人工煤气管网安全能力条件,分析推荐了置换方案,相应的置换时间为60.98 h。在此基础上,以C1-8、C1-9和C1-10管网区块为对象,制定了包含置换作业流程、放散点控制和安全风险控制在内的管网置换试验方案。为昆明市人工煤气管网的安全、高效置换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保障了昆明市重点民生工程的安全运行。
周治[4](2017)在《存量规划背景下昆明市旧城核心区街道再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推进城镇化的背景下,城市发展对速率的追求远超对于效率的追求,这一方面造成了城市土地的不集约利用,加之大城市土地供应开始受到控制,使得如何让存量空间得到优化的课题迫在眉睫;另一方面还造成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困境,使得城市里的居民日常生活水平质量不高、城市活力缺乏。街道,作为城市中分布最广泛、日常生活使用频率最高、包容度最高的城市空间,在速率优先的发展理念下表现出诸如人性化考虑不足、趣味性不够、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既表现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面临的困境,又亟需对街道空间的种种不集约利用的现象加以转变、提升。故本论文以昆明市旧城核心区内的街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多番调研,总结了街道的不同特征,从而归纳出六种不同的街道类型,并通过街道再生影响体系的建立,从六种类型的街道中各选取三条街道作为重点研究对象,依次从空间形态、功能布局、利用效率三方面对它们进行了分析,旨在得出街道在这三个方面的内在联系及其各自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对解决问题策略的提出,得出街道再生需从街道功能分类出发、以人使用视角为导向、“适应性再利用”为方法、渐进式实施为路径等方面的研究结论。
于璨宁[5](2016)在《昆明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公平性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和隐形福利,是有效的管理城市扩张,人口流动的控制因素,其分布影响城市的土地价格、房屋价格、环境品质、人口密度等各个方面。合理公平的公共设施布局能够引导人口流动,缓解中心区人口密度集中化趋势和用地压力;能够缓解中心区交通压力;能够均衡生态、生活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优化其空间分布的公平性对社会稳定、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有重要意义。论文以昆明中心城区(总面积为1782 km2)的医疗、商业、教育、文化、体育、公园、行政、邮政八类公共服务设施和居住点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的公共服务设施的理论基础、目前所涉及的研究方法及具体案例等,调查了昆明公共服务设施现状,然后采用GIS网络分析法、空间句法、数据统计法建立中心城区八类公共服务设施与居住点的联系并对其空间分布公平性做出现状分析和量化评价,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昆明市以及其他类似的“单中心"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建议。研究主要内容:1.利用GIS网络分析对八类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存在设施数量不足、类型分布不均、数量分布不均、布局缺乏整体意识、优质资源分布集中,公平性建设不足等问题;2.利用分类统计的方法,根据重叠率与覆盖率的不同将八类设施进行分类评价,发现其中商业设施的分布情况最好,覆盖率高(覆盖率77%)且没有产生资源过度集中的浪费现象(重叠率45%),公平性差异较小,而其他服务设施都存在较多的问题,公平性差异较大;3.利用空间句法对昆明市现状道路进行分析,并根据结果提出针对昆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的相应建设原则(尊重现状、统筹发展、规划引导)、建设重点(分类建设、分级建设、综合建设)和创新建设方法(改变传统服务模式、合理融合服务类型、借助网络020平台),希望达到缩小地区差异性、疏导人群、解决“单中心城市”’问题的目的,引导城市向更合理公平高效的方向发展。研究结论:1.昆明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针对居住空间的分布公平性较差,不同居住用地、同类型居住用地和非居住用地中的居住点可获得的公共服务从数量、质量、种类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别,近年来对城市的建设加剧了部分公共服务设施的公平性差异。2.昆明市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数量不足,且数量和种类上呈现中心区集中、逐步向外递减的趋势;3.昆明市道路体系已具备形成“多元中心”的雏形,如果加强呈贡地区、晋宁片区、五华区、官渡区、盘龙区这些道路集成度高值点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它们将很有可能成为昆明城市次中心或昆明发展为“多中心”,因此,公共服务的合理公平布局将促进城市向“多中心”发展模式转变;4.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公平的布局能够引导城市空间拓展,有利于城市发展。研究主要创新点为建立公共服务设施与居住空间的联系,以居住点为基点得到每个居住点服务半径范围内的可获得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即统计公共服务设施针对不同居住点的覆盖层数,并做出评价,量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的公平性,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提供具体的决策参考。其次结合GIS网络分析和空间句法,综合研究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效能公平性。
赵青[6](2016)在《昆明慢行交通评价体系研究 ——以圆通北路、青年路、巡津街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慢行交通是城市交通系统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过去由于城市发展及建设中一直以机动车为先,慢行交通处于弱势地位。然而,随着近年来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环保理念的出现,慢行交通的优越性逐渐显现出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加入了慢行交通规划或编制了城市慢行交通专项规划。对发展中的有关慢行交通的规划实施进行科学评价,进而指导其良性发展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慢行交通系统理论和实践成果,从慢行交通评价体系构建这一视角进行研究。首先对昆明慢行交通的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参考相关标准、文献及昆明慢行交通的现状,从人性化的维度选取初始评价指标,利用德尔菲法和SPSS软件筛选影响慢行交通的评价指标,将这些评价指标归为街道空间因素、慢行交通设施、慢行环境、慢行安全四个方面。其次,通过专家咨询确定指标权重,通过查阅相关标准、文献及咨询专家学者,确定评分准则,构建了昆明慢行交通评价体系。文章以昆明中心城区的圆通北路、青年路、巡津街为实例研究,利用建立的慢行交通评价体系对三个路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圆通北路段慢行交通比较差;青年路段慢行交通一般;巡津街慢行交通比较差。最后通过三个路段慢行交通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提出了昆明慢行交通的优化建议。
冯婷婷,李璐,陈鲁[7](2011)在《昆明市立交桥绿化现状调查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昆明市立交桥绿化设计角度出发,结合昆明自然地理条件,对昆明市19座立交桥进行现场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力求为昆明市立交桥绿化景观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借鉴。
赵海波[8](2010)在《基于GIS的城市气象监测要素插值分析研究》文中认为城市降水、气温等气象要素与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同时也影响着城市防汛、排水工程的规划建设,因此对城市气象要素精准全面地了解是当前各城市都非常重视的问题。有限的城市气象监测点采集的监测数据根本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气象数据产品的需求。利用空间插值技术对采集的有限监测数据进行插值分析,获得覆盖整个监测区的气象产品便成了首要选择。从理论的角度讲,关于气象要素空间插值方法的研究有许多,但何种插值方法更适宜于城市气象要素的插值分析便成为需要研究的课题,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基于GIS的城市气象监测要素插值分析研究以昆明市气象监测数据为例,研究了GIS空间插值分析对于城市气象要素插值分析的适宜性问题。本文是在对常用于气象要素空间插值分析的插值方法进行详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ArcGIS平台的二次开发组件ArcEngine开发出针对城市气象要素插值分析的应用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完成常用于气象要素的插值分析,而且能按ArcGIS平台中的几种常用插值方法对气象监测记录进行交叉验证,并统计出平均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均方差等误差统计值存储入系统数据库。系统为便于插值分析研究特设计并实现了基于这些误差统计记录的统计分析功能,利用这些功能可以方便地对各插值方法、气象要素的交叉验证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各插值方法、参数对各气象要素的适宜性。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反距离权重插值、克里金插值对于城区气象要素插值分析较为适宜。其中反距离权重插值对城市气温插值分析效果明显比其它方法好,对城市降水、连续降水插值效果也较好;克里金插值对城市降水中的暴雨情况的插值分析误差总体上比其它插值方法较好,但结果栅格不光滑、值域超出原值域现象比样条函数更严重;样条函数插值结果的值域超过监测记录值域的现象较严重,因其函数特性其结果栅格很光滑,但误差统计结果总体上与克里金插值、三角线性插值、自然邻近插值一样较差。总体来说,基于GIS的城市气象监测要素插值分析研究以GIS平台的空间插值分析模块为基础,利用软件工程的思想开发出针对城市气象要素插值方法适宜性研究的插值分析系统,为研究结果的分析讨论、直观展示提供方便快捷的手段。本文为GIS空间插值对城市气象数据产品制作的适宜性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范建华[9](2008)在《环滇池城区地质环境资源综合评价与规划》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以城市为核心的资源消费中心和环境扰动中心已形成,这就使得城市原生地质环境变得越来越脆弱。到上世纪90年代以后,昆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进入到历史上最快的发展时期,出现了急于追求发展速度,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得支撑城市发展的地质环境压力增大并成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针对这一问题,论文在国家自然基金的资助下,结合中国地质调查局(“云南省主要城市环境地质问题调查评价”)工作项目中昆明市城市环境地质问题调查与评价项目和昆明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对环滇池城区地质环境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与规划研究的工作。以人-地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研究理念,深入探讨了城市地质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克服了以往在城市规划中忽视城市地质现象,站在城市地质资源和城市地质环境角度上,全面审视昆明城市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通过大量现场环境地质问题调查、城市地质资源开发利用调查,应用3S技术、海量数据整合开发技术、可拓学评价方法等,对影响昆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及地下水环境脆弱性、城市地质环境脆弱性、土地资源、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以及未来城市发展涉及的城市应急后备水源地、垃圾排放场地、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城市地质环境功能分区与适宜性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研究与评价,提出了适合昆明城市地质特点和符合昆明城市发展需要的城市规划分区。建立了时段背景值地下水质量概评方法,解决了以城市为基本评价单位的地下水质量评价问题;建立了资源总量-生态环境需求-与经济发展影响相关、人-地关系互动的水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对现有地质资源与环境条件下昆明城市适宜人口规模作了定量评价。论文研究成果有助于推进城市地质资源和地质环境与城市规划全面整合建设,也为制定昆明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了必要地质信息和决策依据。
沈聪[10](2008)在《桥梁健康评判的GIS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桥梁安全评估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许多新技术如计算机技术和3S技术(全球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桥梁健康评判领域融入新技术新方法具有更为现实的意义。本文开展课题组“桥梁健康评判的GIS应用”工作,以某一区域桥梁为例,编制了一个具有GIS(地理信息系统)特有功能的桥梁健康评判程序,引入现行的公路桥涵养护规范中的综合评定法,对该区域所有桥梁进行技术状况评判,并把评判结果显示在地图上,供有关部门查询应用。本文首先概述了桥梁使用现状,国内外桥梁评判方法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状况,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和研究工作。接着分析了桥梁健康评判的GIS应用系统的开发方法,开发工具及地理信息系统在其中实现的功能,提出了系统的数据结构,并以昆明某一区域内的桥梁为研究对象,编制了相关的程序模块,主要是地理信息与属性信息相结合,从而使各类信息可视化。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特有专题分析功能将数据以统计图形式注于地图上,令分析更为直接。文章按照软件系统工程的要求,以“桥梁健康评判的GIS应用”为例,介绍了利用Visual Basic编程软件做开发平台,采用基于OLE自动化的开发的方式传送MapBasic语言或MapInfo命令对MapInfo进行操作,并且以数据库工具Access为外部关系数据库管理桥梁相关信息。文中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平台MapInfo Professional,MapX的有关知识;文章对整个软件系统的设计思想、体系结构、基本处理流程、模块划分、功能分配、数据结构设计等进行了描述;重点对系统中GIS模块及桥梁基础信息、检测信息和评判模块的设计思想、模块结构进行了说明,对具体实现进行了详细描述,并给出了整个系统的测试结果。
二、昆明市小菜园立交桥工程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昆明市小菜园立交桥工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3)昆明市人工煤气管网改输天然气安全能力与置换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2章 昆明市煤气管网结构与主要失效模式 |
2.1 燃气输配管网基本情况 |
2.2 管网调压 |
2.3 昆明市人工煤气管道主要失效类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人工煤气管网腐蚀机理与实验研究 |
3.1 昆明市燃气管网气体组分检测 |
3.1.1 人工煤气组成检测 |
3.1.2 天然气成分检测 |
3.2 积液中的离子成分检测 |
3.3 人工煤气环境下的腐蚀实验研究 |
3.4 天然气输送工况下的腐蚀实验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管网多相流动分析与腐蚀速率预测模型研究 |
4.1 昆明市人工煤气管网多相流动分析 |
4.2 基于OLGA的人工煤气管道腐蚀速率预测 |
4.3 人工煤气管网腐蚀速率预测模型建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人工煤气管网安全能力评价研究 |
5.1 人工煤气管网典型腐蚀缺陷 |
5.2 无沉降管段腐蚀缺陷的有限元分析与评价 |
5.3 含腐蚀缺陷沉降管道的安全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天然气置换人工煤气方案研究 |
6.1 天然气置换人工煤气数学模型 |
6.2 天然气置换人工煤气数学模型的求解与验证 |
6.2.1 待置换管网概况 |
6.2.2 基于FLUENT软件的模型建立与求解 |
6.2.3 模拟结果的验证 |
6.2.4 混气浓度分布规律 |
6.3 天然气置换人工煤气一维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6.4 天然气与人工煤气混气段长度影响因素分析 |
6.5 人工煤气管网分区块置换时间模拟 |
6.6 天然气分断置换试验方案 |
6.6.1 分断试验内容与条件 |
6.6.2 局部试验管网置换方案 |
6.6.3 放散点的确定 |
6.6.4 安全风险控制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天然气置换模型计算部分程序代码 |
附录二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4)存量规划背景下昆明市旧城核心区街道再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发展模式转型 |
1.1.2 城市公共空间困境 |
1.2 研究起因 |
1.3 概念辨析 |
1.3.1 “街道”、“道路” |
1.3.2 “再生”、“更新”、“复兴”比较 |
1.4 研究范围及对象 |
1.4.1 研究范围选择 |
1.4.2 研究对象 |
1.5 国内外文献研究与综述 |
1.5.1 境外相关研究概况 |
1.5.2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
1.5.3 文献综述结论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1 研究目的 |
1.7.2 研究意义 |
1.8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存量规划与街道再生的关系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增量与存量 |
2.1.2 增量用地与存量用地 |
2.1.3 增量规划与存量规划 |
2.2 街道再生对于存量规划的必要性 |
2.2.1 是盘活存量空间的重要途径 |
2.2.2 是刺激实体经济复苏的重要手段 |
2.2.3 是使城市面貌整体、协调的要求 |
2.3 存量规划背景下街道再生的理论依据 |
2.3.1 精明增长理论 |
2.3.2 新城市主义 |
2.3.3 环境行为学 |
2.4 存量规划背景下街道再生的原则 |
2.4.1 以人为本原则 |
2.4.2 综合利用原则 |
2.4.3 人车共存原则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昆明城市及街道的起缘 |
3.1 昆明城市发展历程 |
3.1.1 清末民初以前 |
3.1.2 民国初期至1937年 |
3.1.3 从1938年至1976年 |
3.1.4 从1977年至1991年 |
3.1.5 从1992年至今 |
3.2 昆明街道发展历程 |
3.2.1 明代及清初 |
3.2.2 清代中后期 |
3.2.3 从街道改修之初至今 |
3.3 对研究范围内街道的调研概况 |
3.3.1 从研究范围层面 |
3.3.2 从研究对象层面 |
3.3.3 确定街道分类依据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昆明城市街道调研及分析 |
4.1 对研究范围内的街道分类 |
4.1.1 街道分类的种类 |
4.1.2 对研究范围内的街道分类 |
4.2 存量规划背景下街道再生的影响体系 |
4.2.1 街道空间形态 |
4.2.2 街道功能布局 |
4.2.3 街道利用效率 |
4.3 不同类型的街道空间形态解析 |
4.3.1 街道形态 |
4.3.2 空间尺度 |
4.3.3 空间序列 |
4.4 不同类型的街道功能布局解析 |
4.4.1 沿街界面的功能数量 |
4.4.2 沿街界面的功能分类 |
4.4.3 不同类型的街道界面的功能分析 |
4.4.4 街道家具 |
4.5 不同类型的街道利用效率解析 |
4.5.1 街道行为效率 |
4.5.2 街道通行效率 |
4.5.3 街道界面效率 |
4.6 各类型街道现状问题总结 |
4.6.1 街道空间形态的问题 |
4.6.2 街道功能布局的问题 |
4.6.3 街道利用效率的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昆明城市街道再生的策略 |
5.1 街道再生的内涵及目标 |
5.1.1 内涵 |
5.1.2 街道再生的目标 |
5.2 街道再生的策略 |
5.2.1 街道再生的要点 |
5.2.2 完善街道网系统 |
5.2.3 强化公共交通策略 |
5.2.4 鼓励功能混合的街道 |
5.2.5 加强街道空间之间联系 |
5.2.6 营造丰富的街道断面空间 |
5.2.7 提高过街的便利性 |
5.2.8 提高行走的舒适性 |
5.2.9 多方位提升街道绿化数量 |
5.2.10 完善街道家具的布置 |
5.2.11 提高街道界面的利用率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 |
6.3 展望 |
致谢 |
图片索引 |
表格索引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街道信息调查表 |
附录C: 街道调查问卷 |
(5)昆明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公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 |
1.1.2 城市功能多样化需要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 |
1.1.3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必然要求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步骤 |
1.4.4 研究框架 |
2. 国内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服务公平性的相关研究 |
2.1 公共服务设施概念 |
2.2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公平性 |
2.3 国外相关研究 |
2.3.1. 理论研究 |
2.3.2. 实践研究 |
2.3.3. 研究方法 |
2.4 国内相关研究 |
2.4.1. 理论研究 |
2.4.2 实践研究 |
2.4.3. 研究方法 |
2.5 昆明公共服务设施研究现状 |
2.6 小结 |
3. 昆明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公平性调查研究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研究范围 |
3.1.2 概况 |
3.1.3 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
3.1.4. 昆明的问题 |
3.1.5 昆明未来发展 |
3.1.6 小结 |
3.2 数据采集与处理 |
3.2.1 相关基础资料数据 |
3.2.2 Arc Map数据的基本处理 |
3.3 数据库建立 |
3.4 公共服务设施服务空间分布公平性 |
3.4.1 医疗服务设施 |
3.4.2 其他服务设施 |
3.4.3 综合 |
3.4.4 异城对比 |
3.5 存在问题 |
3.5.1 公共服务设施数量不足 |
3.5.2 公共服务类型分布不均 |
3.5.3 公共服务数量分布不均 |
3.5.4 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缺乏整体意识 |
3.5.5 优质公共服务设施分布集中 |
3.5.6 昆明近十年部分公共设施公平性建设不足 |
4 昆明公共服务设施建议 |
4.1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原则 |
4.1.1 尊重发展现状,解决城市问题 |
4.1.2 城市统筹发展,缩小区域差距 |
4.1.3 遵循规划布局,引导城市建设 |
4.2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 |
4.2.1 类型建设 |
4.2.2 等级建设 |
4.2.3 综合建设 |
4.3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创新 |
4.3.1 开启公共服务设施020新格局 |
4.3.2 转变传统公共服务设施服务模式 |
4.3.3 融合各类公共服务资源内在潜能 |
5 研究结论与讨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讨论 |
5.2.1 存在不足 |
5.2.2 后续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录1 公共服务设施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6)昆明慢行交通评价体系研究 ——以圆通北路、青年路、巡津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机动车交通问题日趋严重 |
1.1.2 慢行交通是倡导绿色低碳生活的重要部分 |
1.1.3 慢行交通发展趋势 |
1.2 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研究的实际意义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2.1 慢行交通相关概念 |
2.2 慢行交通发展策略、交通行为及特性、规划设计研究 |
2.2.1 慢行交通发展策略研究 |
2.2.2 慢行交通行为及特性研究 |
2.2.3 慢行交通规划设计研究 |
2.2.4 小结 |
2.3 慢行交通评价研究 |
2.3.1 国外研究 |
2.3.2 国内研究 |
2.3.3 小结 |
3 研究整体框架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目标 |
3.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3.3.1 研究方法 |
3.3.2 技术路线 |
3.4 研究案例选取 |
4 昆明慢行交通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研究范围概况 |
4.1.1 研究范围界定 |
4.1.2 基本情况 |
4.2 昆明慢行交通存在问题 |
4.2.1 慢行交通设施品质不高 |
4.2.2 慢行环境有待提高 |
4.2.3 慢行安全性不强 |
4.2.4 街道空间吸引力不足 |
4.3 昆明慢行交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慢行交通在整个交通系统中处于弱势地位 |
4.3.2 慢行的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 |
4.3.3 公共交通与慢行的接驳不便 |
4.3.4 交通管理难以适应慢行交通发展要求 |
4.4 本章小结 |
5 慢行交通评价体系的建立 |
5.1 评价指标的筛选 |
5.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5.1.2 初始评价指标的选取说明 |
5.1.3 评价指标的筛选 |
5.1.4 评价指标的确立 |
5.2 城市慢行交通评价指标的权重 |
5.2.1 层次分析法简介 |
5.2.2 权重的确定 |
5.2.3 权重的分析 |
5.3 城市慢行交通评分标准 |
5.4 本章小结 |
6 昆明慢行交通评价——以圆通北路、青年路、巡津街为例 |
6.1 评价流程 |
6.2 评价结果 |
6.2.1 圆通北路段 |
6.2.2 青年路段 |
6.2.3 巡津街 |
6.3 评价结果分析 |
6.3.1 慢行交通整体评价 |
6.3.2 街道空间因素层次 |
6.3.3 慢行交通设施层次 |
6.3.4 慢行环境层次 |
6.3.5 慢行安全层次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昆明慢行交通优化建议 |
7.2.1 昆明慢行交通街道空间因素方面 |
7.2.2 昆明慢行交通设施方面 |
7.2.3 昆明慢行交通环境方面 |
7.2.4 昆明慢行交通安全方面 |
7.3 研究创新点 |
7.4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GIS的城市气象监测要素插值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本文框架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GIS与空间插值基础 |
2.1 地理信息系统简介 |
2.1.1 GIS的基本功能 |
2.1.2 地理信息可视化 |
2.2 空间插值分析简述 |
2.2.1 空间插值方法分类 |
2.2.2 点的插值 |
2.2.3 面的插值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气象要素空间插值研究 |
3.1 研究思路与步骤 |
3.2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
3.3 气象要素插值预分析 |
3.3.1 三角线性插值研究 |
3.3.2 自然邻近插值研究 |
3.3.3 IDW插值研究 |
3.3.4 Spline插值研究 |
3.3.5 Kriging插值研究 |
3.3.6 趋势面插值 |
3.3.7 预分析总结 |
3.4 交叉验证 |
3.4.1 交叉验证方案 |
3.4.2 交叉验证说明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
4.1 软件系统的设计方法 |
4.1.1 软件生存期概念 |
4.1.2 软件开发的分析设计方法 |
4.2 分析系统的开发策略 |
4.2.1 插值分析系统的系统需求 |
4.2.2 系统的功能分析 |
4.3 系统总体设计 |
4.4 数据库的设计 |
4.4.1 空间数据库简介 |
4.4.2 系统数据库的建立 |
4.5 二次开发平台介绍 |
4.5.1 开发环境介绍 |
4.5.2 ArcEngine简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现及结果分析 |
5.1 系统功能实现 |
5.1.1 系统管理模块 |
5.1.2 空间数据管理查询 |
5.1.3 气象监测数据管理模块 |
5.1.4 插值分析模块 |
5.1.5 误差统计分析模块 |
5.1.6 插值分析应用示例 |
5.1.7 数据获取与交叉验证模块 |
5.2 插值结果分析 |
5.2.1 按插值方法分析 |
5.2.2 按气象要素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环滇池城区地质环境资源综合评价与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外城市地质研究概况 |
1.2.1 国外城市地质的发展阶段 |
1.2.2 近10 年来国际城市地质学发展 |
1.3 我国的城市地质发展概况 |
1.3.1 我国城市地质发展的基本特点 |
1.3.2 新中国的城市地质的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 |
1.4 城市规划中的地质资源理论研究 |
1.5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 |
1.6 目前城市地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1.7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8 研究的前期工作 |
1.9 论文的研究特色与创新 |
1.10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环境 |
2.2 城市社会经济简况 |
2.3 城市发展规划 |
2.4 昆明市地质环境特征 |
2.4.1 区域地质环境特征 |
2.4.2 城市地质环境特征 |
2.4.3 城市环境地质特征 |
2.5 城市地质资源特征 |
2.6 矿产资源 |
2.7 地质遗迹和地质旅游资源 |
第三章 昆明城市地质环境问题 |
3.1 引言 |
3.2 昆明城市地质灾害类型和分布特征 |
3.3 斜坡地质灾害 |
3.3.1 崩塌 |
3.3.2 滑坡 |
3.3.3 泥石流 |
3.3.4 不稳定斜(边)坡 |
3.4 与特殊岩土有关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
3.5 其他环境地质问题 |
3.5.1 地面沉降 |
3.5.2 采石场的环境地质问题 |
3.5.3 地裂缝 |
3.5.4 水土流失 |
3.6 昆明城市地质灾害可拓学评价 |
第四章 昆明城市规划中的水资源研究 |
4.1 引言 |
4.2 昆明城市地表水资源 |
4.2.1 地表水系(包括水利工程)水资源状况 |
4.2.2 滇池水资源状况 |
4.3 昆明城市地下水资源 |
4.3.1 自然概况 |
4.3.2 昆明地下水资源自然特征 |
4.3.2.1 昆明地下水类型 |
4.3.2.2 滇池流域地下水分布特征 |
4.3.2.3 市区地下水系统 |
4.3.2.4 主要富水地段资源 |
4.3.3 地下水资源利用现状 |
4.3.3.1 各富水段块的地下水开采情况 |
4.3.3.2 地下水过度开采与超采漏斗 |
4.4 地下热水资源 |
4.5 水资源污染及其对昆明城市发展制约 |
4.5.1 昆明城市地表水资源污染状况 |
4.5.2 昆明城市地表水资源污染的主要原因 |
4.5.3 地下水水质概评方法 |
4.5.4 对《地下水质量标准》的改进 |
4.6 水质概评成果表达 |
4.6.1 成果分析 |
4.6.2 地下水水质概评方法的一般步骤 |
4.7 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评价 |
4.7.1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DRASTIC 指标体系 |
4.7.2 DRASTIC 评价 |
4.7.2.1 DRASTIC 评分 |
4.7.2.2 评价结果 |
4.7.2.3 存在的问题 |
4.8 基于资源总量-生态环境需求-与经济发展影响相关、人-地关系互动的水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与昆明城市规划人口的适宜规模 |
第五章 昆明城市土地可利用性评价 |
5.1 引言 |
5.2 国内外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规划与土地合理利用的矛盾 |
5.2.1 城市化概念及其国际城市化概况 |
5.2.2 我国的城市化 |
5.2.3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规划与土地合理利用的矛盾 |
5.2.4 城市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
5.2.4.1 发达国家城市化所带来的问题 |
5.2.4.2 我国近年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
5.2.4.3 昆明市城市化进程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
5.3 昆明城区建设用土地资源评价 |
5.3.1 昆明城区建设用土地利用趋势评价 |
5.3.2 岩土体基本条件评价 |
5.3.2.1 岩土体地表分布特征概述 |
5.3.2.2 昆明盆地的成因及其历史演化对泥炭土、淤泥及淤泥质土有机质粘土、软粘土的平面和剖面的空间分布的影响 |
5.3.3 昆明盆地软土空间分布特征 |
5.3.3.1 昆明盆地泥炭土的平面分布及基本特征 |
5.3.3.2 昆明盆地淤泥及淤泥质土的平面分布及基本特征 |
5.3.3.3 昆明盆地软粘土、有机质软粘土的分布及基本特征 |
5.3.4 昆明盆地软土剖面及其土层厚度分布特征 |
5.3.5 昆明盆地软土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力学性质及其指标的相关关系 |
5.4 昆明盆地粉土的平面分布与振动液化特征 |
5.4.1 昆明盆地粉砂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 |
5.4.2 昆明盆地粉土的埋深与厚度特征 |
5.4.3 粉土振动液化的评价标准 |
5.4.4 粉土液化级别 |
5.5 岩土体的工程建设用地可利用性评价 |
5.5.1 软土层识别、表达原则及基本资料的选取原则 |
5.5.2 评价参数及岩土可利用等级的确定 |
5.5.3 评价结果及规律性 |
5.6 岩土体结构空间特征的剖面表达 |
5.7 昆明城市主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适宜性评价 |
5.7.1 城区各部在地下空间开发中面临的工程地质问题 |
5.7.2 昆明盆地0~-15m 地下空间基于多种复杂因素的建设风险程度可拓学评价 |
5.8 垃圾填埋场评价 |
第六章 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
6.1 城市地质环境综合评价 |
6.1.1 地质灾害的影响和损失 |
6.1.2 垃圾场地质环境的综合评价 |
6.2 城市地质资源综合评价 |
6.2.1 岩土环境的综合评价 |
6.2.2 土地资源的城市支撑能力 |
6.2.3 水资源的城市支撑能力 |
6.3 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
6.3.1 城市系统 |
6.3.2 昆明城市功能区划 |
6.3.2.1 水源保护区 |
6.3.2.2 绿化保护区 |
6.3.2.3 商业、住宅、文化区 |
6.3.2.4 工业区 |
第七章 认识、结论和建议 |
7.1 对城市地质环境基本特征的总体认识 |
7.2 主要城市环境地质问题的认识 |
7.3 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认识 |
7.4 结论 |
7.5 建议 |
7.5.1 关于城市布局的有关建议 |
7.5.2 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防治 |
7.5.3 昆明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建议 |
7.5.4 对昆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划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0)桥梁健康评判的GIS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选题的依据和研究意义 |
1.3 城市桥梁健康评判的发展概况 |
1.3.1 桥梁健康评判的内涵 |
1.3.2 桥梁评判的过程 |
1.3.3 桥梁健康评判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地理信息系统在桥梁健康评判中的应用 |
1.4.1 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
1.4.2 作者所承担的工作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GIS理论基础 |
2.1 GIS概述 |
2.1.1 GIS的定义 |
2.1.2 GIS的特点 |
2.2 GIS与其他系统的区别 |
2.3 GIS的分类 |
2.3.1 应用型地理信息系统 |
2.3.2 工具型地理信息系统 |
2.4 应用型GIS介绍 |
2.4.1 应用型GIS系统体系结构 |
2.4.2 应用型GIS开发实现 |
2.5 GIS开发平台介绍 |
2.5.1 MapInfo Professional介绍 |
2.5.2 MapX简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桥梁健康评判模型 |
3.1 桥梁健康评判的概念 |
3.2 桥梁健康评判方法 |
3.3 桥梁综合评定 |
3.3.1 桥梁检查 |
3.3.2 桥梁的一般评定 |
3.3.3 桥梁承载力评判 |
3.3.4 设计荷载效应 |
3.3.5 理论承载能力鉴定系数 |
3.3.6 荷载试验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GIS的桥梁健康评判系统设计 |
4.1 系统的总体设计 |
4.1.1 系统的任务与目标 |
4.1.2 系统设计的原则 |
4.1.3 系统功能 |
4.2 系统的设计和架构 |
4.2.1 系统设计思想 |
4.2.2 系统结构设计 |
4.2.3 系统功能模块细分 |
4.3 软件系统开发环境和计算机语言 |
4.3.1 应用程序开发工具 |
4.3.2 数据库工具 |
4.3.3 地理信息工具及结构设计 |
4.4 数据库设计 |
4.4.1 地理空间数据 |
4.4.2 MapInfo的数据结构 |
4.4.3 空间数据库结构设计 |
4.4.4 属性数据库结构设计 |
4.4.5 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关联 |
4.5 GIS功能设计及实现 |
4.5.1 电子地图的制作 |
4.5.2 地图操作 |
4.5.3 Visual Basic与数据库的连接 |
4.5.4 桥梁档案管理模块 |
4.5.5 桥梁检测档案管理模块 |
4.6 小结 |
第五章 桥梁健康评判GIS的应用系统的应用 |
5.1 界面 |
5.2 功能模块操作界面 |
5.2.1 桥梁档案模块界面 |
5.2.2 桥梁检查模块界面 |
5.3 GIS分析模块界面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四、昆明市小菜园立交桥工程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道路:蓝图上的责任承诺[N]. 徐晓俊. 昆明日报, 2021
- [2]我家住在北京路[N]. 李梦瑶. 昆明日报, 2021
- [3]昆明市人工煤气管网改输天然气安全能力与置换方案研究[D]. 商博军.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4]存量规划背景下昆明市旧城核心区街道再生研究[D]. 周治. 昆明理工大学, 2017(01)
- [5]昆明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公平性研究[D]. 于璨宁. 云南大学, 2016(02)
- [6]昆明慢行交通评价体系研究 ——以圆通北路、青年路、巡津街为例[D]. 赵青. 云南大学, 2016(02)
- [7]昆明市立交桥绿化现状调查与分析[J]. 冯婷婷,李璐,陈鲁. 林业建设, 2011(02)
- [8]基于GIS的城市气象监测要素插值分析研究[D]. 赵海波. 昆明理工大学, 2010(02)
- [9]环滇池城区地质环境资源综合评价与规划[D]. 范建华. 吉林大学, 2008(11)
- [10]桥梁健康评判的GIS应用[D]. 沈聪. 昆明理工大学,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