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语词的理据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赵月[1](2021)在《汉字理据性在近义量词教学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
唐建华[2](2020)在《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搭配是体现语言流利性与地道性的关键因素,是衡量学习者语言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搭配习得的研究。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以搭配中的重要类别“动名搭配”为研究对象,以10个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为切入点,首先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学习者自然输出的动名搭配包括正确部分和错误部分进行运用分析,以考察学习者对该类动词动名搭配的习得情况。然后,基于学习者对上述动名搭配的应用情况,反观汉语本体,阐释动名搭配形成的不同制约因素,为动名搭配教学提供理论指导。最后,回归到动名搭配的教学实践,提出重视动名搭配语块教学,并兼顾动名搭配理据阐释的教学建议。本文共包含八部分。第一章主要对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理论背景、研究方法和思路等进行阐释。理论依据主要包括生成词库理论、隐喻与转喻理论及语块教学理论等。研究方法主要有对比分析法、语料库方法和定量定性分析法等。第二章是搭配研究综述,通过梳理国内外搭配尤其是动名搭配研究现状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而指出本文的搭配概念不是国外传统的狭义搭配观,而是包含自由搭配、受限搭配和固定搭配在内的更广义的搭配观,并指出汉语动名搭配习得研究在对语料库方法的运用和研究深度上有待加强。第三章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其一,对动名搭配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分类,指出动名搭配是语言中动词项和名词项之间具有高频共现和相互期待关系的词语组合,并将动名搭配根据类推性强弱分为动名自由搭配、动名受限搭配和动名固定搭配三种类型。其中,动名受限搭配又可分为常规动名受限搭配与非常规动名受限搭配。同时,分析了动名搭配与语块的关系,认为语块是范畴概念,三种类型的动名搭配均属于语块,区别在于动名自由搭配是非典型语块,而动名受限搭配和固定搭配是典型语块。其二,描写了 10个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的选择依据和在语料库中动名搭配的检索步骤。其三,阐述了对中介语语料库(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和本族语语料库(国家语委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中的动名搭配进行对比分析的可行性。从第四章到第七章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第四章主要根据不同动名搭配类型,以10个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为切入点,将学习者语料库中正确使用的动名搭配与本族语语料库中的动名搭配使用情况从搭配类型、动词义项、搭配名词语义类、搭配数目等维度进行量化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动名自由搭配习得效果较好,其次是动名受限搭配,再次是动名固定搭配。在动名自由搭配中,除个别动词外,学习者所使用的动词义项与本族语者差别不大。但搭配名词语义类对比显示二者仍存在差距,而且学习者对名词下位词的使用明显不足。另外,不及物动词带非受事宾语构成的动名自由搭配的习得不理想。在动名受限搭配中,由于其在开放性上不及自由搭配,在整体凸显性上不及固定搭配,导致学习者的动名受限搭配意识不强,在搭配各考察维度上与本族语者差距较大。另外,学习者对名词为目的、工具、处所、施事等宾语类型的非常规动名受限搭配习得效果较差。而动名固定搭配由于多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要素,语义透明度较低,认知难度较大,导致学习者存在回避使用的问题,其搭配数目也远低于本族语者。第五章主要对语料库中错误使用的动名搭配进行偏误分析。在逐个分析10个动词的动名搭配偏误后,本文指出不同动名搭配类型并未呈现独特的偏误规律。无论是动名自由搭配、受限搭配还是固定搭配,其偏误均可归为词汇、句法和语用偏误三类。词汇偏误主要包括近音词、近形词、近义词(包括同译词、同素单双音节词等)以及同一语义场的相关词等引起的词汇混淆。句法偏误主要有助词误用、补语误用、语序偏误、词语漏用或冗余等。语用偏误指学习者因不了解动名搭配的使用条件而造成的与语境不符的情况,如在正式语境中用非正式搭配等。本章最后对学习者的动名搭配偏误进行了分层次归因,包括表层原因和深层原因。其中,表层原因除了包括母语负迁移等常规因素外,本文认为媒介语负迁移也是造成偏误的重要原因,而深层原因在于学习者未建立起汉语动名搭配的概念认知系统。第六章主要是结合学习者的动名搭配习得偏误反观汉语本体,探讨汉语动名搭配的独特制约因素,以启发汉语动名搭配教学。本文认为,动名搭配类型不同,所受的制约因素也不尽相同。每种类型的动名搭配都包含其表层组合机制和深层生成机制。具体而言,动名自由搭配中的动名语义契合,名词能直接满足动词的语义要求,其组合主要受句法和语义限制,属于纯粹类型选择;常规动名受限搭配的特点是,动名语义契合,其名词仍能直接满足动词的语义要求,但并非所有满足动词语义要求的名词均可与动词搭配,这表明此类搭配除受句法、语义限制外,也受语言惯用等规约因素的制约,也属于纯粹类型选择;而非常规动名受限搭配在表面上动名语义不契合,但出于凸显焦点信息的语用动机和语言经济性的双重需要,动词会强迫利用名词的关涉信息或其功用角色来满足其对名词的语义要求,且语用动机和语言的经济性并不是非常规受限搭配成立的充分条件,规约原则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这类搭配,使其既具强阐释性,又有弱预测性,属于类型强迫选择。非常规动名受限搭配的深层生成机制则是转喻认知方式。而动名固定搭配由于多出自历史典故,由本义引申出隐喻义,使得该类搭配中隐喻义的使用比本义的使用更常规化。由此可知,语言具有理据和规约双重原则,即理据原则体现的生成性与规约原则体现的程式性是语言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交融,不可分割。但在二者发生冲突时,理据原则服从于规约原则。第七章主要结合语言的双重原则提出动名搭配教学建议。规约原则意味着将语言中约定俗成的动名搭配当作语块整体习得,理据原则意味着可适度阐释动名搭配产生理据。由于规约原则高于理据原则,本文提出既要重视动名搭配语块教学,又要兼顾动名搭配理据阐释的教学建议。其中,重视动名搭配语块教学主要包括加强动名搭配语块输入、引起学习者对其注意、强化整体习得意识和在句子语境中增强动名搭配语块输出四个环节。而对于动名搭配的理据阐释,主要关注易混淆词辨析、语义阐释以及与句法规则的结合等方面。最后是本文的结论部分,通过梳理主要内容,重申了主要观点和研究意义。本研究通过语料库对比分析全面考察学习者对相关动词的动名搭配使用情况,为汉语动名搭配习得研究方法和内容提供借鉴;结合以名词语义特征分析为中心的生成词库理论和隐喻与转喻理论探讨不同类型动名搭配的产生机制,丰富和深化了动名搭配产生机制研究;提出重视动名搭配语块教学,兼顾动名搭配理据阐释的教学建议,对两种教学理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新的解读,希望能为对外汉语动名搭配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齐玉娇[3](2020)在《语义场理论在初级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泰国帕夭府Thumpinwittayakhom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语义场理论打破了传统语义学不能深入到词义的内部,不能掌握语义的系统性,孤立研究词语的局面,阐明了一种语言系统中所拥有的的各个词是相互联系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词汇系统。本文尝试将语义场理论运用到初级汉语词汇教学中,旨在解决初级汉语词汇学习者词汇学习困难。着重研究语义场理论在初级汉语词汇教学中是否具有理据性、如何将语义场理论应用在词汇教学中、语义场理论能否帮助学习者提升词汇量、语义场理论在初级汉语词汇教学中有哪些不足及教学建议等问题。本文以泰国帕夭府Thumpinwittayakhom学校为例,进行为期八周的教学实验,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实验设计,证实了语义场理论运用到初级汉语词汇教学中的理据性和可行性。并通过统计、对比分析法多方面地分析实验后测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该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词汇量,提高词汇学习效率,进而有利于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研究发现,初级阶段词汇学习者主要存在“词汇量不足、词语搭配不当和词义辨析”这三个问题。鉴于初级阶段学生汉语水平及学习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合理地运用“主动构建语义场”“主题词式教学”“建立义场间的联系”“及时分析和归纳词汇”等方法来帮助学习者更高效地学习和掌握词汇,提升学习者的词汇量,帮助学生正确运用词语搭配和准确进行词义辨析,从而提升汉语表达能力。本文还同时提出了语义场理论指导下的教学难点,以及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中的不足和一些自己的思考,期望能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提供实践借鉴经验,能帮助学习者更高效地学习、记忆和掌握词汇。
刘涛[4](2019)在《对非汉字圈零起点外国预科生汉语词汇理据教学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术界对于汉语词汇的理据性已经有所共识,但是汉语词汇理据哪些可以为教学所用,特别是针对非汉字圈零起点的外国留学生,却是鲜有研究。本文以教学是否有效为评判标准,以《新HSK四级词汇大纲》中词汇为研究范围,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本科生预科教育的非汉字圈零起点的外国预科生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数据统计、问卷调查等方法,全面梳理汉语词汇理据的类别。根据教学应用情况,认为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词汇理据是有利于预科生理解和识记汉语词汇的理由和根据,全面分析《新HSK四级词汇大纲》中的理据因素。以词汇课的形式,在非汉字圈零起点的外国预科生中进行教学实践,并以实践数据证明汉语词汇理据在教学中是否行之有效。全文共包括六章:第一章,梳理相关文献,对语言理据、词汇理据、词汇理据类别、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等相关学术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与归纳,指明本文的研究范围、对象、方法和意义。第二章,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结合我们要研究的对象与范围,确定汉语词汇理据的定义与范畴;认为汉语词汇理据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方便学习、记忆汉语词汇的根据或理由,并将汉语词汇理据分为文字理据和语义理据。第三章,从汉语词汇文字理据出发,对《新HSK四级词汇大纲》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结合用汉字来记录汉语的特点,分析1200个词汇的文字理据因素。第四章,从汉语词汇语义理据出发,对《新HSK四级词汇大纲》的1200个词汇的语义理据进行分析。第五章,结合具体教学实践,详细阐述汉语词汇理据在非汉字圈零起点外国预科生范围中的实践过程。努力做到具体教学结合调查问卷、随堂检测,揭示词汇理据应用数据。第六章,总结前面研究结果,并从词汇、汉语成绩与预科结业统一考试成绩相关性以及预科生词汇学习观念变化的角度,证明我们提出的词汇理据的应用是有效的。总之,本文希望在真实的教学实践中,将汉语词汇教学置于高效教学模式之下,打破“词本位”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汉语词汇理据,为非汉字圈零起点外国预科生词汇教学开辟出一条全新的道路。希望为来华留学预科教育以及汉语国际传播尽些绵薄之力!
刘乐[5](2019)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称谓词及其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称谓词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发展和语言本身的变化都会引起称谓词系统的变化。本文选择《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称谓词,首先统计分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称谓词共4145条,然后运用词汇学和词典学理论多角度展示新时代收录在词典中的称谓词。绪论部分介绍《现代汉语词典》的地位,说明本选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对本文研究对象做定义和分类。第二章,从称谓词造词和构词的方法来看,发现其中最主要的是复合造词法和复合构词法,称谓词中还存在部分的类词缀化现象。第三章,从称谓词的理据分析来看,本文从特征、修辞、简缩、文化这4个角度分析了称谓词的理据类型,发现修辞理据中的比喻理据在称谓词中占很大一部分,比喻型理据称谓词中还有一部分含有动物类语素的称谓词。第四章,从称谓词使用的缺位和泛化来看,我们总结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存在缺位和泛化的称谓词,并且重点分析几组称谓词的缺位和泛化。缺位和泛化是称谓词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词典在释义说明时也注意到了这种变化。第五章,从称谓词的对比分析来看,第5版和第7版词典的称谓词在数量和释义等方面存在差异,同时我们总结了部分能够进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词典的称谓词的特点,从词语的规范性、价值性等角度分析原因。第六章,从称谓词的个案分析来看,分析了“X客、X霸、X族、X虫”这4类称谓词。第七章,对本文研究做概括总结,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
何芝林[6](2019)在《基于词汇理据理论的汉语双音节复合实词教学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主要从教学应用着手,以来自老挝国家的44名中级留学生为教学对象,以词性、词义、词语运用为主要内容,通过对比前后测的判断正确率,研究基于词汇的理据分析对双音节复合实词词汇学习效果的影响。前测的总平均正确率为39.54%,后测正确率为59.51%,两者的差距为19.97%。这表明教学对象在接触词汇的理据分析进行词汇学习的效果比常规的词汇学习好,但效果不太显着。教学对象在接触词汇的理据分析辅助汉语词汇学习时,对词义和词语运用正确率分别比前测高,即他们在接触词汇的理据分析辅助汉语词汇学习时,在词义和词语运用这两方面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在教学应用前后,针对20名教学对象进行抽样访谈,并结合教学应用和调查访谈的数据,就研究的中心进行深入思考,分别探究词义理解和接触词汇的理据分析辅助词汇学习的关系,最后就词语的理据分析对词汇教学的可借鉴之处提出自己的看法。词语的理据分析辅助词汇学习是对课堂教学词汇的补充,它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针对词语理据分析辅助汉语词汇学习效果的应用研究少之又少,因此,本文认为研究词语的理据,对于词汇学习效果的影响以及对词语的理据进行分析,辅助词汇教学和教材词表的编写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周宇钊[7](2017)在《被释词和释词的构造对比和教材词表的释义改进 ——以《今日汉语》(西语注释版)第二、三册为例》文中提出本文从释词(西班牙语)和被释词(汉语)构造对比的角度出发,以汉语教材《今日汉语》(西班牙语注释版)第二册、第三册词汇表中出现的汉语合成词及对应西班牙语注释为研究对象,结合运用对比分析、定量定性分析的方法做针对教材词表的合成词对比分析与理据性分析研究,并根据研究所得的结论给出相关教学建议。本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依据和相关的研究背景、现状,并对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与意义以及研究所依据的相关理论基础作详细介绍。第二章以汉语教材《今日汉语》(西班牙语注释版)第二册、第三册中出现的汉语合成词汇及对应西班牙语注释为研究对象。先统计了考察教材的词汇合成情况,再从本文着眼的词汇构造对比角度出发进行汉语和西班牙语的合成词构造对比分析,并选取汉语、西班牙语合成词中构造具有相似性与对应性的派生词、复合词作为对比基础,从合成词分类、语素和释语构成成分在关系、词性、语义及构词顺序上的对应程度五个维度进行比较,做词汇形态学对比上的描写、解释与类型分析。第三章继续前文中的研究,进一步对汉语复合词特别是合成词与其对应的西班牙语注释进行结构与语义上的理据性对比及分析。在第四章中,作者将结合前两章中对汉语复合词及其西语注释的构造对比分析与理据性对比分析,尝试对该教材与对西汉语教材的词表编写与西语注释给出建议。
王斯璐[8](2017)在《来华预科留学生汉语速成学习策略体系的建构》文中认为目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领域中的汉语学习策略理论研究“炙手可热”。学者们的研究对象逐渐从汉语教师向汉语学习者转变,关注汉语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过程,并从中分析、归纳和总结有效的汉语学习策略。本文是汉语学习策略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探索,主要研究的是“速成”的汉语学习策略。笔者通过对来华预科留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的研究,探索“高效”、“快速”的汉语学习策略,并建构“汉语速成学习策略体系”。笔者还在建构体系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对汉语学习者的汉语认知过程进行重新审视,分析和阐述“速成”汉语学习的心理认知机制。首先,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形式,对比来华预科留学生和一般来华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被测对象是全国三所预科基地的来华预科生和两所高校中非预科的来华留学生。调查结果表明,来华预科留学生与一般来华留学生所使用的汉语学习策略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这些差异较为明显地表现在社交策略、情感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上,而且各大项策略中的小项目在使用上也同样存在着差异。根据研究结果,笔者认为,来华预科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策略区别于一般来华留学生的“汉语速成学习策略”,是一种独特的汉语学习策略。所以,笔者继而对其独特性进行了较为细致、深入地分析。在研究过程中,笔者还发现,当今广为流行的Oxford语言学习策略理论在内容和分类上都存在着一些不足。换句话说,这一理论并不能完全适合汉语学习策略研究。由此,笔者对这一理论提出了四点质疑。那么,适合汉语学习规律的汉语学习策略是怎样的?什么样的汉语学习策略是“速成”的汉语学习策略?“汉语速成学习策略体系”又将如何建构?笔者试图通过对全国预科基地中比较典型的D大学预科生,特别是他们之中汉语善学者所使用的汉语学习策略进行深入地观察、访谈和对比分析。找出他们在学习汉语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汉语学习障碍,并对这些学习障碍进行分析,以及探究他们解决汉语学习障碍的策略。综合以上研究结果,笔者归纳和总结了“高效”且“省力”的“汉语速成学习策略”。结合多种学习理论,构建出适合预科的“汉语速成学习策略体系”。并且,进一步深入分析这一体系中“汉语速成学习策略系统”的构成要素及系统外影响因素。探讨体系的运行机制和汉语速成学习的心理认知机制。笔者认为,汉语速成学习的心理认知机制应该以遵循汉语独特性为前提;以“思维经济原则”为基本原则;以情境认知为手段。我们说,“汉语速成学习策略体系”绝不是单一的学习理论可以解释的,它一定是综合了多种学习策略的结果。同时,笔者认为,汉语学习者在“汉语速成学习策略体系”作用下的汉语学习认知方式应该是一种“混合结网试验”。“汉语速成学习策略”的研究是目前还没有深入、系统研究的一个创新领域,它属于汉语学习策略研究的一个分支,是汉语学习理论更进一步的探索。不但对那些在“速成”汉语教学模式下学习的留学生有指导性意义,同时,也对其他有着“高效”习得汉语要求的来华留学生提供一定地启示作用。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意义。
邱群[9](2016)在《HSK词汇理据研究 ——以HSK三级考试大纲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词的理据指事物获取名称的缘由和根据,是词语与事物命名之间的关系。词的理据对于词语的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掌握词的理据规律,并将其运用到词汇的教学上来,能够起到加速汉语词汇的习得。近年来,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热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语言的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相结合,以寻求研究成果的最佳应用和转化方式。本文将词的理据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相结合,针对HSK词汇教学环节较为薄弱的特点,从理据性的角度提出教学建议。本文将在分析汉语词汇理据的基础上,以HSK三级词汇大纲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全面考察,在系统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提出了同义型理据、称谓理据以及数名理据这三个小类作为对理据类型的补充,并且利用词语理据对HSK三级词汇大纲进行穷尽性分析,赋予相应的理据类型并从实际教学的角度来解释词义。
王刚[10](2016)在《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重点借鉴构式语法理论对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展开研究。在具体研究中,努力做到理论多元化,方法多样化。理论基础方面,以构式理论为主线,同时借鉴原型范畴理论、隐喻和转喻理论、主观化理论、非范畴化理论。研究方法方面,把结构主义研究方法和功能主义语言观结合起来,做到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历时与共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全文共分十四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指明本文的研究对象,阐述选题依据,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同时对本文所采用的理论、方法、语料等做了说明。第二章研究“V+得+一M+NP”构式。共时层面,提取了该构式的构式义,分析了构件的准入条件,探讨了构式的使用动因;历时层面,描述了构式的发展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构式义的形成理据。第三章研究“(S)那叫一个X”构式。研究了该构式的意义及理据,总结了构式的功能,分析了构式中S与X的语义关系,探讨了构式的主观化历程,描述了构式的发展过程及其变体情况。第四章研究“好(一)个NP”构式。在构式的历时发展方面重点分析了“好个”的性质及“好(一)个NP”的时代差异,在共时层面主要分析了构式的使用动因及其中“好”的语义指向,同时对构式的家族承继关系做了描述。第五章研究“(X)整个一M(Y)”构式。首先分析了构式的构件,然后对构式的贬抑义和评价义进行了研究,继而探讨了构式的固化过程,最后对构式变体也做了相应研究。第六章研究“一群NP”构式。从量词“群”的语义积淀及重现和量词本身所具有的比喻功能两个方面分析了构式具有负面评价义的理据,同时对三个相关格式做了对比分析。第七章研究“一X一个Y”构式。在总结各个子构式意义的基础上提炼出“一X一个Y”构式的构式义,并从构件非范畴化、意义整体固化、言者交际意图显化三个角度分析了构式的主观性,最后探讨了一些相关格式。第八章研究“A一M(,)B一M”构式。首先将构式分为七种不同的类型,然后探讨了构式不同意义产生的机制,继而分析了构式的主观性,最后对一些已经习语化的个案做了分析。第九章研究“V+一M+是+一M”构式。首先描写了构式及构件的分布情况,然后分析了构式对构件的压制,描述了构式义的产生过程,分析了构式的语篇依赖性,最后探讨了一些相关格式。第十章研究“一M比一M+A/VP”构式。首先对构件做了分析,然后指明了构式的句法功能,重点分析了构式的构式家族及其承继关系,然后指出了遍指性构式的判定标准,同时还对构式的产生时间做了补充说明。第十一章研究“有+数量结构”构式。首先将“有+数量结构”做了分类并描写了其分布情况,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两类构式的构式义,然后一些相关问题做了探讨。第十二章研究数量结构的功能。简述了数量结构的五种基本功能:表量功能、指代功能、完句功能、修饰和陈述功能、修辞功能,同时分析了相关功能的理据性,然后列举了两种其他功能:标记功能和副词性功能第十三章主要对前面章节所研究的构式做共性和个性分析。第十四章为结语与余论。首先对本文进行了总结,概括了本文的基本观点,总结了本文的几点创新之处,指出了本文的一些不足,最后对构式语法与汉语研究的切合度问题做了简要论述。
二、汉语词的理据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语词的理据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理论背景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国内外搭配研究综述 |
2.1. 国外搭配研究综述 |
2.1.1. 搭配概念的界定研究 |
2.1.2. 动名搭配的定量研究综述 |
2.1.3. 搭配的定性研究综述 |
2.2. 国内搭配研究综述 |
2.2.1. 英语界搭配研究综述 |
2.2.2. 汉语界搭配研究综述 |
2.2.3. 对外汉语教学界搭配研究综述 |
2.3. 小结 |
第三章 “动名搭配”基本概念的厘定与语料操作步骤 |
3.1.“搭配”概念的厘定 |
3.1.1. 搭配与词、短语的关系 |
3.1.2. 搭配与熟语的关系 |
3.1.3. 搭配与离合词的关系 |
3.1.4. 搭配与语块的关系 |
3.1.5. 搭配与类联接的关系 |
3.2. 动名搭配的界定与分类 |
3.2.1. 动名搭配的界定 |
3.2.2. 动名搭配的分类 |
3.3. 不同动名搭配类型的特点 |
3.4. 动名搭配习得的考察内容 |
3.5. 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的选取依据和步骤 |
3.6. 语料库介绍 |
3.6.1. 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介绍 |
3.6.2. 国家语委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介绍 |
3.6.3. 语料库间的可比性分析 |
3.6.4. 语料库检索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
3.7 小结 |
第四章 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的正确动名搭配对比分析 |
4.1. 对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正确动名搭配的个案分析 |
4.1.1. “吃”+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
4.1.2. “喝”+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
4.1.3. “唱”+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
4.1.4. “打”+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
4.1.5. “抱”+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
4.1.6. “放”+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
4.1.7. “开”+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
4.1.8. “坐”+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
4.1.9. “走”+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
4.1.10. “跑”+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
4.2. 对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正确习得的逐类分析 |
4.2.1. 自由搭配的正确习得分析 |
4.2.2. 受限搭配的正确习得分析 |
4.2.3. 固定搭配的正确习得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及相关偏误分析 |
5.1. 偏误动名搭配语料的提取过程说明 |
5.2. 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
5.2.1. “吃”的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
5.2.2. “喝”的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
5.2.3. “唱”的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
5.2.4. “打”的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
5.2.5. “抱”的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
5.2.6. “放”的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
5.2.7. “开”的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
5.2.8. “坐”的动名搭配错误分析 |
5.2.9. “走”的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
5.2.10. “跑”的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
5.3. 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偏误动名搭配的逐类分析 |
5.3.1. 动名搭配中的词汇偏误 |
5.3.2. 动名搭配中的句法偏误 |
5.3.3. 动名搭配中的语用偏误 |
5.4. 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偏误原因分析 |
5.4.1. 动名搭配偏误的表层原因 |
5.4.2. 动名搭配偏误的深层原因 |
5.5. 小结 |
第六章 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形成的制约因素 |
6.1. 动名搭配产生的制约因素 |
6.2. 动名搭配理据性分析的理论基础 |
6.2.1. 生成词库理论 |
6.2.2. 隐喻与转喻理论 |
6.2.3. 物性结构与隐喻、转喻理论的关系 |
6.3. 动名自由搭配的制约因素 |
6.4. 动名受限搭配的制约因素 |
6.4.1. 常规动名受限搭配的制约因素 |
6.4.2. 非常规动名受限搭配的制约因素 |
6.5. 动名固定搭配的制约因素 |
6.6. 小结 |
第七章 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的教学启示 |
7.1. 重视动名搭配语块教学 |
7.1.1. 语块相关理论 |
7.1.2. 语块教学相关理论 |
7.1.3. 动名搭配语块教学的设想 |
7.2. 兼顾动名搭配理据阐释 |
7.2.1. 动名搭配易混淆词的辨析 |
7.2.2. 动名搭配的语义阐释 |
7.2.3. 动名搭配在使用中的句法规则 |
7.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语义场理论在初级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泰国帕夭府Thumpinwittayakhom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语义场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研究现状 |
(三)语义场理论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现状 |
四、研究问题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语义场理论概述 |
第一节 语义场理论的含义 |
第二节 语义场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
第三节 语义场理论的特点与分类 |
一、语义场理论的特点 |
二、语义场理论的分类 |
第二章 语义场理论应用于词汇教学的理据性分析 |
第一节 现代汉语词汇的系统性 |
第二节 现代汉语词汇构词法与语义场之间的关联 |
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汉语词汇的特点 |
一、基础性 |
二、实用性 |
第三章 语义场理论指导下的初级阶段词汇教学实验 |
第一节 教学教材词汇分析 |
一、词汇量化分析 |
二、词汇等级分析 |
三、语义场理论指导下的词汇建场分析 |
第二节 教学对象调查分析 |
一、Thumpinwittayakhom学校的汉语教学概况 |
二、实验对象汉语学习概况 |
第三节 教学实验过程 |
一、教学实验准备 |
二、教学实验内容(案例分析) |
第四节 实验结果及分析 |
一、实验测试 |
二、实验结果 |
三、实验结果分析 |
第四章 语义场理论指导下的词汇教学启示 |
第一节 教学难点 |
一、词汇量不足问题 |
二、词语搭配问题 |
三、词义辨析问题 |
第二节 教学策略与方法 |
一、主动构建语义场 |
二、主题词式教学 |
三、展开义场间的联想 |
四、及时归纳分析和总结 |
第三节 语义场理论指导下的词汇教学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泰国本土教师和部分学生访谈 |
附录二 对照组案例呈现 |
附录三 实验后测成绩统计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对非汉字圈零起点外国预科生汉语词汇理据教学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语言理据理论研究综述 |
1.2.2 关于词汇理据研究综述 |
1.2.3 词汇理据类型研究综述 |
1.2.4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综述 |
1.3 研究范围、对象、方法和意义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对象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意义 |
第2章 对非汉字圈零起点外国预科生汉语词汇理据定义与选择 |
2.1 对非汉字圈零起点外国预科生汉语词汇理据的定义与选择标准 |
2.1.1 词汇理据选择要兼顾教学的实际与研究对象 |
2.1.2 词汇理据选择的目标是提高教学效率 |
2.1.3 词汇理据选择要考虑汉语词汇的特点 |
2.2 对非汉字圈零起点外国预科生汉语词汇理据的选择 |
2.2.1 文字理据 |
2.2.2 语义理据 |
第3章 《大纲》词汇文字理据统计分析 |
3.1 《大纲》词汇基本数据分析 |
3.1.1 单音节词 |
3.1.2 双音节词 |
3.1.3 三音节词 |
3.1.4 四音节词 |
3.1.5 关联结构 |
3.2 《大纲》词汇所用汉字基本情况分析 |
3.2.1 《大纲》词汇汉字等级分析 |
3.2.2 《大纲》中多音节词汇汉字数量 |
3.2.3 《大纲》中单多音节词汇中重复的汉字的数量 |
3.2.4 《大纲》词汇使用的汉字总数 |
3.2.5 《大纲》词汇所用汉字等级分布情况 |
3.3 《大纲》词汇造字理据统计分析 |
3.3.1 象形理据字 |
3.3.2 指事理据字 |
3.3.3 会意理据字 |
3.3.4 形声理据字 |
3.4 《大纲》词汇结构理据因素统计分析 |
3.4.1 左右结构理据字 |
3.4.2 上下结构理据字 |
3.4.3 包围结构理据字 |
第4章 《大纲》词汇语义理据统计分析 |
4.1 《大纲》词汇语义透明度理据因素分析 |
4.1.1 完全透明词 |
4.1.2 比较透明词 |
4.1.3 比较隐晦词 |
4.1.4 完全隐晦词 |
4.2 《大纲》词汇义类理据分析 |
4.2.1 《大纲》词汇义类分类与分析 |
4.2.2 《义类词典》分类问题 |
第5章 对非汉字圈零起点外国预科生汉语词汇理据教学应用 |
5.1 对非汉字圈零起点外国预科生汉语词汇文字理据应用 |
5.1.1 对非汉字圈零起点外国预科生词汇文字理据——造字理据教学应用 |
5.1.2 对非汉字圈零起点外国预科生词汇文字理据——书写理据教学应用 |
5.2 对非汉字圈零起点外国预科生汉语词汇语义理据教学应用 |
5.2.1 对非汉字圈零起点外国预科生语义透明度理据因素教学应用 |
5.2.2 对非汉字圈零起点外国预科生汉语词汇义类理据教学应用 |
第6章 结论 |
6.1 对非汉字圈零起点外国预科生教学汉语词汇理据类别 |
6.2 为非汉字圈零起点外国预科生词汇教学提供教学参考 |
6.3 对非汉字圈零起点外国预科生应用词汇理据教学效果数据分析 |
6.4 非汉字圈零起点外国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观念的变化 |
6.5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称谓词及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1.1.1 研究内容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方法 |
1.3 相关文献及其利用的综述 |
1.4 称谓词的定义和分类 |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称谓词造词和构词分析 |
2.1 称谓词的造词分析 |
2.1.1 原生造词分析 |
2.1.2 复合造词分析 |
2.1.3 缩略造词分析 |
2.1.4 引申造词分析 |
2.2 称谓词构词分析 |
2.2.1 派生词构词分析 |
2.2.2 复合词构词分析 |
2.2.3 重叠式构词分析 |
2.3 称谓词中的字母词 |
2.4 称谓词的类词缀化现象 |
3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称谓词的理据研究 |
3.1 特征型理据 |
3.2 修辞型理据 |
3.2.1 比喻型理据 |
3.2.2 借代型理据 |
3.2.3 夸张型理据 |
3.3 简缩型理据 |
3.4 文化型理据 |
3.4.1 典故型理据 |
3.4.2 敬谦型理据 |
3.4.3 色彩型理据 |
4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称谓词的缺位和泛化 |
4.1 称谓词的缺位现象 |
4.1.1 亲属称谓词的缺位 |
4.1.2 社会称谓词的缺位 |
4.2 称谓词的泛化现象 |
4.2.1 亲属称谓词的泛化 |
4.2.2 社会称谓词的泛化 |
5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称谓词的比较研究 |
5.1 《现代汉语词典》第5、7 版称谓词比较研究 |
5.1.1 收录称谓词数量对比 |
5.1.2 收录称谓词数量差异原因分析 |
5.1.3 收录称谓词释义对比 |
5.1.4 称谓词释义变化原因分析 |
5.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收录和未收录称谓词比较研究 |
5.2.1 收录和未收录称谓词特征对比 |
5.2.2 收录和未收录称谓词的使用规范对比 |
6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称谓词个案分析 |
6.1 X客 |
6.2 X霸 |
6.3 X族 |
6.4 X虫 |
6.5 “X客、X霸、X族、X虫”的多角度分析 |
6.5.1 “X客、X霸、X族、X虫”的意义分类及功能 |
6.5.2 “X客、X霸、X族、X虫”的词条流行原因 |
7 结论 |
7.1 论文的总体结论 |
7.2 论文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现汉》(第7版)称谓词 |
致谢 |
(6)基于词汇理据理论的汉语双音节复合实词教学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复合词理据的研究 |
二、复合词理据与汉语词汇教学的应用研究 |
三、汉语词汇语义透明度的研究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认知理论 |
二、理据理论 |
三、“语义透明度”理论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本文调查对象及语料来源 |
一、调查对象 |
二、语料来源 |
第二章 教材中双音节复合实词的理据分类分析 |
第一节 理据为特征型的双音节复合实词的理据分析 |
一、根据事物的性质特征命名的词语理据分析 |
二、根据事物的性能(用途)命名的词语理据分析 |
第二节 理据为结构型的双音节复合实词的理据分析 |
一、语素为并列结构的词语理据分析 |
二、语素为偏正结构的词语理据分析 |
第三节 理据为修辞型的双音节复合实词的理据分析 |
第四节 理据为缩略型的双音节复合实词的理据分析 |
第五节 理据为文化型的双音节复合实词的理据分析 |
第六节 《博雅汉语.准中级加速篇I(第二版)》中双音节复合实词理据的特点 |
一、双音节复合实词结构型理据丰富 |
二、双音节复合实词理据的特征性突出 |
三、双音节复合实词理据的文化性明显 |
第三章 基于词汇理据理论的教学应用 |
第一节 基于词汇理据理论的教学应用可行性分析 |
第二节 基于词汇理据理论的教学应用设计 |
一、教学应用材料的选取 |
二、教学应用对象的选定 |
三、教学应用方法的确立 |
四、教学应用流程的记录 |
五、教学应用方案的实施 |
第四章 基于词汇理据理论的教学应用结果数据分析 |
第一节 学生汉语词汇学习前后态度对比情况的分析 |
第二节 学生对汉语词语理据了解情况的分析 |
第三节 学生汉语词义理解情况的分析 |
一、前测数据分析 |
二、后测数据分析 |
第五章 对本应用研究结果的汉语教学思考 |
第一节 用词的理据性分析进行汉语词汇教学的建议 |
第二节 词的理据性分析对教材词表编写的启发 |
第三节 词的理据性分析对词语文化解释的启示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被释词和释词的构造对比和教材词表的释义改进 ——以《今日汉语》(西语注释版)第二、三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对比分析研究法 |
1.4.2 定量定性研究法 |
第二章 针对教材词表的合成词构造对比分析 |
2.1 汉语西班牙语派生词对比分析 |
2.2 汉语西班牙语复合词对比分析 |
2.3 《今日汉语》中的合成词构造对比分析 |
第三章 基于教材词表的合成词理据性分析 |
3.1 词汇理据性概述 |
3.2 针对教材词表的复合词形态理据性对比与分析 |
3.3 针对教材词表的复合词语义理据性对比与分析 |
第四章 对《今日汉语》的词表编写与注释建议 |
4.1 从语素语义与整词语义角度提出的建议 |
4.2 从复合词结构与语法功能角度提出的建议 |
第五章 结语 |
5.1 总结 |
5.2 本文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8)来华预科留学生汉语速成学习策略体系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对象及背景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对象及背景 |
第二节 研究问题、研究假设与研究价值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假设 |
三、研究价值 |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步骤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实验步骤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论文章节的结构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语言学习策略的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情境认知学习理论 |
三、经济原则 |
第二节 国内外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现状 |
一、国外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现状 |
三、国内汉语学习策略的研究现状 |
四、预科生汉语学习策略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内涵的界定 |
一、国外第二语言学习策略内涵的界定 |
二、国内第二语言学习策略内涵的界定 |
第四节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分类与借鉴 |
一、国外学者对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分类 |
二、国内学者对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分类 |
三、对前人语言学习策略研究成果的评价与采用 |
第二章 两种汉语教学模式下留学生汉语学习策略对比研究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调查对象 |
二、研究工具 |
三、施测过程 |
第二节 调查结果 |
一、汉语学习策略总体使用情况 |
二、汉语学习策略对比结果统计 |
第三节 调查结果分析 |
一、预科生与一般汉语言生汉语学习策略对比结果分析 |
二、预科生与一般汉语言生汉语学习策略差异性分析 |
第四节 预科汉语速成学习策略的独特性 |
一、预科生的汉语学习策略整体使用频率高 |
二、预科生的汉语学习策略具有多样性 |
三、预科生更善于使用情感策略 |
四、预科生更善于管理与监控 |
五、预科生更注重真实情境的汉语输出 |
第三章 汉语速成学习策略的定性研究 |
第一节 Oxford语言学习策略的重新审视 |
一、对Oxford语言学习策略层次划分的重新思考 |
二、Oxford语言学习策略的项目内容不够全面 |
三、SILL不适于微观语言学习策略研究 |
四、SILL不完全适用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策略研究 |
第二节 预科生汉语速成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调查 |
一、研究对象 |
二、收集资料 |
三、资料整理 |
四、讨论 |
第三节 预科生的汉语习得障碍 |
一、声调问题 |
二、汉字记忆问题 |
三、同义词问题 |
四、语法偏误问题 |
五、预科生汉语学习障碍的特点 |
第四节 “省力”的预科汉语速成学习策略 |
一、省力的记忆策略 |
二、“省力”的认知策略——情境认知策略 |
三、“优势资源”利用策略 |
四、元认知策略 |
第五节 预科汉语速成学习策略的特殊影响因素 |
一、独特的外部因素 |
二、独特的内部因素 |
第四章 汉语速成学习策略体系 |
第一节 汉语速成学习策略的界定 |
第二节 汉语速成学习策略系统 |
一、“汉语速成学习策略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关系 |
二、“汉语速成学习策略系统”外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汉语速成学习策略体系的运行机制 |
第四节 汉语速成学习的心理认知机制 |
一、遵循汉语独特性为前提 |
二、以“思维经济原则”为基本原则 |
三、以情境认知为手段 |
结语 |
第一节 问题、创新与过程 |
一、研究的问题与创新 |
二、研究过程 |
第二节 研究结论 |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不足与反思 |
第四节 继续研究的可行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来华预科生汉语学习策略背景问卷 |
附录二 来华预科生汉语学习策略调查问卷(答题卡) |
附录三 来华预科生汉语学习策略调查问卷(测试题) |
附录四 汉语学习策略访谈提纲——预科生 |
附录五 汉语学习策略访谈提纲——预科教师 |
附录六 来华预科生课堂汉语学习情况观察表 |
附录七 来华预科生课余汉语学习情况观察表 |
附件八 有代表性的来华预科生访谈录音摘录 |
后记 |
(9)HSK词汇理据研究 ——以HSK三级考试大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 |
1.2.2 国外研究 |
1.2.3 存在及要解决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汉语词汇的理据性 |
2.1 词的理据的界定 |
2.2 研究词汇理据的必要性 |
2.3 汉语词语理据的类型 |
2.3.1 单纯词的理据类型 |
2.3.2 合成词的理据类型 |
第3章 HSK三级词汇理据的分析研究 |
3.1 HSK词汇理据类型情况分布 |
3.2 HSK三级词汇理据的穷尽性分析 |
第4章 理据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
4.1 词语理据的教学价值 |
4.2 词语理据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 |
4.3 词语的理据教学的注意事项 |
第5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选题依据 |
1.3 文献综述 |
1.4 拟采用的理论、方法、语料 |
第二章 现代汉语“V+得+一M+NP”构式研究 |
2.1 引言 |
2.1.1 例示 |
2.1.2 学界已有研究 |
2.1.3 本章所要解决的问题 |
2.2 “V+得+一M+NP”构式的共时考察 |
2.2.1 构式义分析 |
2.2.2 构件分析 |
2.2.3 构式的使用动因分析 |
2.3 “V+得+一M+NP”构式的历时考察 |
2.3.1 构式产生的一些前期条件 |
2.3.2 构式萌芽、定型、发展 |
2.3.3 构式义的理据性分析 |
2.3.4 构式固化引起的构件演变 |
2.3.5 构式化过程图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现代汉语“(S)那叫一个X”构式研究 |
3.1 引言 |
3.1.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3.1.2 构式地位认定 |
3.1.3 学界已有研究 |
3.1.4 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3.2 “(S)那叫一个X”构式的意义、功能 |
3.2.1 “(S)那叫一个X”的构式义 |
3.2.2 构式义的理据 |
3.2.3 构式的语用功能 |
3.3 构式中S与X的语义关系 |
3.3.1 S的类型 |
3.3.2 S与X的语义关系 |
3.4 “(S)那叫一个X”构式的主观化历程 |
3.4.1 构式的两次主观化历程 |
3.4.2 两次主观化历程的对比 |
3.5 构式的发展 |
3.5.1 “(S)那叫一个X”构式的形成 |
3.5.2 “(S)那叫一个X”构式的变体 |
3.6 小结 |
第四章 现代汉语“好(一)个NP”构式研究 |
4.1 引言 |
4.1.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4.1.2 学界已有研究述评 |
4.1.3 本章所要解决的问题 |
4.2 “好(一)个NP”的历时发展 |
4.2.1 “好个NP”的产生时代 |
4.2.2 唐代“好个X”中“好个”的性质 |
4.2.3 宋代的“好(一)个X”构式 |
4.3 “好一个NP”共时层面的两个问题 |
4.3.1 “好一个NP”的使用动因 |
4.3.2 构式中“好”的语义指向 |
4.4 “好一个NP”的构式家族 |
4.4.1 其他量词的构式实例 |
4.4.2 “好一个NP”的相关构式 |
4.4.3 相关构式之间的承继关系 |
4.5 小结 |
第五章 现代汉语“(X)整个一M(Y)”构式研究 |
5.1 引言 |
5.1.1 “整个一M+Y”的两种形式 |
5.1.2 “整个一M+Y”的研究现状 |
5.1.3 尚存的问题 |
5.1.4 本部分语料使用的说明 |
5.2 “(X)整个一M(Y)”的构件分析 |
5.2.1 构式中“X”的分布情况 |
5.2.2 构式中“M”的分布情况 |
5.2.3 构式中“Y”的分布情况 |
5.3 “(X)整个一M(Y)”的构式义 |
5.3.1 “(X)整个一M(Y)”贬抑义分析 |
5.3.2 “(X)整个一M(Y)”评价义分析 |
5.4 “(X)整个一M(Y)”构式的固化 |
5.4.1 构式整体的固化 |
5.4.2 “整个”的演变 |
5.4.3 “整个一个”的构式化 |
5.5 “(X)整个一M(Y)”的构式变体 |
5.5.1 (X)整个一(Y) |
5.5.2 (X)整一个(Y) |
5.6 小结 |
第六章 现代汉语“一群NP”构式研究 |
6.1 引言 |
6.1.1 “一群NP”的两种类别 |
6.1.2 构式“一群NP”的研究述评 |
6.2 “一群NP”构式义的理据 |
6.2.1 量词“群”的语义积淀及重现 |
6.2.2 量词本身具有的比喻功能 |
6.3 与“一群NP”相近的两类格式 |
6.3.1 一帮NP |
6.3.2 一伙NP |
6.3.3 两条倾向性规律 |
6.4 小结 |
第七章 现代汉语“一X一个Y”构式研究 |
7.1 学界已有研究述评 |
7.1.1 已有研究 |
7.1.2 尚存的问题 |
7.2 “一X一个Y”的结构类型 |
7.2.1 偏正型 |
7.2.2 补充型 |
7.2.3 动宾型 |
7.2.4 并列型 |
7.3 “一X一个Y”的构式义 |
7.3.1 “一L一个N”的构式义 |
7.3.2 “一L一个A”的构式义 |
7.3.3 “一L一个V”的构式义 |
7.3.4 “一V一个A”的构式义 |
7.3.5 “一V一个N”的构式义 |
7.3.6 “一V1一个V2”的构式义 |
7.3.7 小结 |
7.4 构式的构件分析 |
7.4.1 X与Y的音节特点分析 |
7.4.2 两种基本形式中“一”的不同功能 |
7.5 构式的主观性分析 |
7.5.1 构件非范畴化 |
7.5.2 意义整体固化 |
7.5.3 言者交际意图显化 |
7.6 构式的相关格式 |
7.7 附录 |
第八章 现代汉语“A一M(,)B一M”构式研究 |
8.1 引言 |
8.1.1 研究对象界定 |
8.1.2 已有研究述评 |
8.1.3 本章所要研究的问题 |
8.2 “A一M(,)B一M”构式的不同类型 |
8.2.1 完全词汇义,全无引申义 |
8.2.2 完全词汇义,细节引申义 |
8.2.3 保留词汇义,再加引申义 |
8.2.4 保留词汇义,多种引申义 |
8.2.5 偏移词汇义,有时有歧义 |
8.2.6 偏移词汇义,再加引申义,更像是习语 |
8.2.7 虚化词汇义,具有引申义,已经成习语 |
8.3 构式义产生的机制 |
8.3.1 交替义的产生 |
8.3.2 周遍义的产生 |
8.3.3 “散乱而不集中”义的产生 |
8.3.4 其他引申意义的产生 |
8.4 构式主观性分析 |
8.4.1 语用推理是主观性的集中体现 |
8.4.2 意识涌现是主观性的重要体现 |
8.5 已经习语化的“A一M(,)B一M”个案分析 |
8.5.1 已经习语化的个案 |
8.5.2 习语类“A一M(,)B一M”的特点 |
8.6 小结 |
第九章 现代汉语“V+一M+是+一M”构式研究 |
9.1 引言 |
9.1.1 研究对象界定 |
9.1.2 构式地位认定 |
9.1.3 学界已有研究述评 |
9.1.4 可做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
9.2 构件及构式的分布 |
9.2.1 构件的分布 |
9.2.2 两种构式义的语体分布 |
9.3 构式对构件的压制 |
9.3.1 构式中V的非范畴化 |
9.3.2 构式中数量结构的非范畴化 |
9.4 构式浮现意义的产生过程 |
9.4.1 构式会话含义的产生 |
9.4.2 构式承继理据 |
9.5 构式语篇依赖性 |
9.5.1 构式是否具有评价义需要借助语境解读 |
9.5.2 言者对某事件的态度需要借助语境解读 |
9.5.3 事件是否完成需要借助语境解读 |
9.5.4 是否具有量的累积需要借助语篇解读 |
9.6 “V+一M+是+一M”的一些相关格式 |
9.6.1 V一M算一M |
9.6.2 一M是一M |
第十章 现代汉语“一M比一M+A/VP”构式研究 |
10.1 引言 |
10.1.1 例示 |
10.1.2 已有研究述评 |
10.1.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0.2 构式的构件分析 |
10.2.1 “VP”还是“A” |
10.2.2 构式中的“M” |
10.3 构式的句法功能 |
10.3.1 充当谓语 |
10.3.2 充当补语 |
10.3.3 充当定语 |
10.3.4 充当宾语 |
10.3.5 充当独立小句 |
10.4 构式家族及其承继关系 |
10.4.1 比较范畴的原型特征 |
10.4.2 四类子构式所具有的比较范畴特征 |
10.4.3 四种子构式的构式义获得理据 |
10.4.4 四类子构式的异同比较 |
10.5 遍指性“一M比一M+VP”的判定标准 |
10.5.1 判定标准分析 |
10.5.2 一些非典型例子 |
10.6 构式的产生时间 |
10.7 小结 |
第十一章 现代汉语“有+数量结构”构式研究 |
11.1 引言 |
11.1.1 “有”的意义类别 |
11.1.2 “有+数量结构”的研究述评 |
11.1.3 可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1.2 “有+数量结构”的类型及其分布 |
11.2.1 “有+数量结构”的类型 |
11.2.2 “有+数量结构”的句法分布 |
11.3 “有+数量结构”的构式义 |
11.3.1 “有+数量结构”构式 |
11.3.2 “V+有+数量结构”构式 |
11.4 小结 |
第十二章 数量结构的功能 |
12.1 数量结构的基本功能 |
12.1.1 表量功能 |
12.1.2 指代功能 |
12.1.3 完句功能 |
12.1.4 修饰和陈述功能 |
12.1.5 修辞功能 |
12.2 数量结构相关功能的理据性 |
12.2.1 表量功能的理据性 |
12.2.2 修辞功能的理据性 |
12.2.3 量词的功能 |
12.2.4 构件对构式义的作用 |
12.3 数量结构的其他功能 |
12.3.1 标记功能 |
12.3.2 数量结构的副词性功能 |
12.4 小结 |
第十三章 数量结构构式的共性与个性 |
13.1 均存在非范畴化现象 |
13.2 通常表示非真值意义 |
13.3 均存在主观化现象 |
13.4 多数具有评价、感叹功能 |
13.5 小结 |
第十四章 结语与余论 |
14.1 本文的基本观点 |
14.1.1 理论观点 |
14.1.2 各章具体观点 |
14.2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2.1 创新之处 |
14.2.2 不足之处 |
14.3 余论 |
14.3.1 构式语法与汉语研究的切合度 |
14.3.2 辩证地认识构式语法理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汉语词的理据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汉字理据性在近义量词教学中的应用[D]. 赵月. 青岛大学, 2021
- [2]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研究[D]. 唐建华. 山东大学, 2020(09)
- [3]语义场理论在初级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泰国帕夭府Thumpinwittayakhom学校为例[D]. 齐玉娇.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4]对非汉字圈零起点外国预科生汉语词汇理据教学应用研究[D]. 刘涛. 吉林大学, 2019(10)
- [5]《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称谓词及其比较研究[D]. 刘乐.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6]基于词汇理据理论的汉语双音节复合实词教学应用研究[D]. 何芝林.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 [7]被释词和释词的构造对比和教材词表的释义改进 ——以《今日汉语》(西语注释版)第二、三册为例[D]. 周宇钊.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2)
- [8]来华预科留学生汉语速成学习策略体系的建构[D]. 王斯璐. 东北师范大学, 2017(12)
- [9]HSK词汇理据研究 ——以HSK三级考试大纲为例[D]. 邱群. 南昌大学, 2016(03)
- [10]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研究[D]. 王刚.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