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误诊2例分析

恶性肿瘤误诊2例分析

一、恶性肿瘤误诊2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学军,张亚莉,何刚,蒋鹏[1](2021)在《回盲部恶性肿瘤误诊为阑尾炎临床报告》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回盲部恶性肿瘤误诊为阑尾炎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2014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曾误诊为阑尾炎的回盲部恶性肿瘤1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均以右下腹痛为主诉就诊,伴大便次数改变3例,大便性状改变4例,便秘或腹泻5例,排黏血便6例;伴低热11例,消瘦、乏力7例,恶心、呕吐4例。16例均右下腹腹肌稍紧张,压痛及反跳痛阳性,其中右下腹饱满、未触及明显肿块11例,右下腹触及肿块5例,肠鸣音正常或减弱。入院后初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11例,急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5例。误诊时间3 d~2个月。16例皆行阑尾切除术,术中及术后病理检查均诊断为回盲部恶性肿瘤,其中高分化腺癌7例,低分化腺癌5例,黏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各2例。16例确诊后皆行一期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手术均顺利,切口愈合后出院。结论回盲部恶性肿瘤术前常易误诊。临床上对以右下腹痛和腹部肿块为主诉就诊患者,尤其是伴低热、不明原因贫血、乏力、消瘦和排便习惯改变者,应警惕回盲部恶性肿瘤,及时行相关检查,以减少或避免误诊误治。

朱琳[2](2019)在《1603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诊治情况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国内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诊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国内期刊发表的明确诊断的1603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诊断途径、治疗方法、预后情况等。结果1603例患者中,男性1070例,女性533例,比例约为2:1;年龄范围15~84岁,平均年龄(47±9)岁。有明确或可疑鸽、鸟类、土壤等接触史的有150例(9.4%)。无基础疾病1061例(66.2%),有基础疾病542例(33.8%)。496例(30.9%)无任何临床症状,1107例(69.1%)有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n=879,79.4%),咳痰(n=589,53.2%),发热(n=368,33.2%),胸、背痛(n=324,29.3%),痰中带血、咯血(n=211,19.1%),胸闷、气喘(n=151,13.6%),乏力、盗汗(n=89,8.0%),呼吸困难(n=9,0.8%),体重减轻(n=24,2.2%),咽部不适(n=2,0.2%)。影像学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结节、肿块影(n=1134,70.7%),单发或多发斑片浸润影(n=190,11.9%),结节、斑片混合病灶(n=143,9.0%),实变病灶(n=98,6.1%),结节或肿块、斑片、实变、空洞同时存在的混合病灶(n=23,1.4%),单纯空洞性病变(n=12,0.7%),弥漫粟粒样结节病灶(n=3,0.2%)。1602例(99.9%)患者HIV阴性;195例(12.2%)患者行血清乳胶凝集试验,阳性率95.4%。经皮肺穿刺活检明确诊断703例(43.9%),经开胸或胸腔镜手术明确诊断666例(41.5%),经支气管镜活检明确诊断196例(12.2%),经内科胸腔镜肺活检明确诊断31例(2.0%),经组织培养明确诊断5例(0.3%),尸检确诊2例(0.1%);行PAS染色701例(44.0%),阳性率98.4%;行GMS染色443例(27.8%),阳性率96.2%;单纯药物治疗(n=971,60.7%),单纯手术治疗(n=239,14.9%),手术联合药物治疗(n=391,24.4%);1326例(82.7%)痊愈或显效,39例(2.5%)无效。结论原发性肺隐球菌病好发于气候潮湿温暖的东部沿海地区,男性发病多于女性,中青年多见;多数患者无鸽或其他禽鸟类、霉变环境等接触史。我国原发性肺隐球菌病通常见于HIV阴性患者,绝大多数无基础疾病;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发热为主,无特异性;右肺多于左肺,下叶多于上、中叶;病灶多表现为结节或肿块。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病程长,极易误诊;经皮肺穿刺及手术活检病理是目前最主要的确诊方法;LAT可作为无创性辅助检查手段,提高诊断率。治疗方式首选药物治疗,对于手术治疗患者建议术后抗真菌治疗;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王林萍[3](2019)在《绒癌及绝经后子宫绒癌的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绒癌(Choriocarcinoma,CC),及绝经后子宫CC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并分析出CC尤其是绝经后子宫CC的临床表现、诊断分期、治疗及预后的特点,以便为临床医师提供有价值的临床资料,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第一部分:收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在1980年1月-2018年12月诊断为CC的66例临床资料,分析总结患者入院时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误诊情况、治疗、近期疗效及随访等资料。第二部分:检索发表年份为1980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录于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关于绝经后子宫CC的56例病例报道。另外加入1980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3例绝经后子宫CC患者病例资料,共59例。分析讨论绝经后子宫绒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影响预后的因素等。结果:第一部分:66例CC患者中,其中1例为卵巢CC,属于卵巢生殖细胞肿瘤范畴,将该例患者剔除。剩余65例患者,患者平均年龄为35.0岁,仅有3例为绝经后子宫CC,且有2例患者通过基因多态性分析确诊为非妊娠性绒癌(Non-gestational choriocarcinoma,NGC)。除去2例NGC,剩余63例患者前次妊娠的性质包括流产(38.1%),葡萄胎(28.6%),足月产(23.8%),异位妊娠(7.9%),另有1例同时合并宫内妊娠。前次妊娠的间隔时间范围为0-192月,CC是否在前次妊娠间隔时间1年以后发病与是否是葡萄胎妊娠无显着性差异(P=0.262)。CC最常见的症状为阴道出血(73.8%)。除去合并有宫内妊娠的患者,血β-hCG的范围为840-5410000mIU/ml,不同分期的CC血β-hCG的水平有显着性差异。本组中存在转移的患者占80.0%,其中肺转移所占比例最高63.1%。本组中高危患者占78.5%,低危患者占21.5%,低危患者中评分为0-4分的患者有6例,评分为5-6分的患者有8例。本组初诊误诊率达20.0%,其中异位妊娠最为常见。CC的治疗主要以化疗为主,手术为辅。化疗方案的选择上,低危患者有一半选择多药联合化疗,且绝大部分为20年前的患者,其中有2例首次化疗为单药化疗,化疗1个疗程后出现新的转移灶而改用多药联合化疗;高危患者绝大部分(86.0%)选择多药联合化疗,且以5-FU为主联合化疗较为多见。经治疗有64.6%的患者出院时达到CR,预后因素分析发现前次妊娠间隔时间≥12月,分期为III、IV,存在除外肺及阴道以外的转移,及未行盆腔手术治疗与预后不良有关(P<0.05)。第二部分:纳入了59例绝经后子宫CC的患者,其中行基因多态性分析的患者有5例,确诊为妊娠性绒癌的患者仅1例,确诊为NGC的患者有4例。该部分患者年龄范围为47-73岁,平均56.8岁,50-65岁患者占77.9%。绝经年限范围为0.5-23年,平均7.7年。孕次范围2-13次,平均5.4次,产次1-11次,平均4.0次。前次妊娠的性质中除去NGC患者,葡萄胎15.1%,流产30.2%,足月产54.7%。间隔时间范围3-30年,平均11.3年,前次妊娠的性质为葡萄胎、流产、足月产之间距离发病的间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次妊娠为足月产的间隔时间最长。治疗前血β-hCG的范围在4-2704040mIU/ml,存在转移的患者有50.9%。不同分期的绝经后子宫CC在治疗前血β-hCG水平上有差异(P=0.048<0.05),III、IV期的治疗前血β-hCG水平较高。绝经后子宫CC的预后评分较高,高危者占88.1%,低危者占11.9%,且低危患者评分均≥6分。本组中误诊的患者占39.0%,误诊疾病谱中前四位者为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变性、子宫肉瘤。在首次化疗方案的选择上,有40.9%的患者选择EMA-CO方案。本组患者有75.9%的患者行子宫切除手术。63.3%患者经治疗后达到CR,达CR患者的化疗总疗程数在患者是否行子宫切除手术治疗方面有差异(P=0.004),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化疗疗程数较少。分析影响近期疗效的因素中,绝经时间≥5年、评分≥13分和治疗前的血β-hCG≥104 mIU/ml为导致近期疗效不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1、CC根据病因可分为GC和NGC,育龄期妇女绝大部分子宫CC与妊娠相关,对于绝经后子宫CC,仍有GC与NGC之分,以NGC更为多见。2、绝经后子宫CC的特点:以50-65岁妇女较常见,患者一般有较高的孕产次,基本无生育需求,前次妊娠的性质足月产更为常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绝经后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较为多见,需与妇科其他恶性肿瘤相鉴别,患者多合并其他内科基础疾病,体质较差。3、对任何疑似CC的患者应进行详细的问诊和查体。绝经后出血亦应考虑CC的可能,常规行血清β-hCG的检测,以除外滋养细胞疾病,减少漏诊和误诊。4、血β-hCG作为诊断和监测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治疗前血β-hCG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CC的FIGO分期及预后。5、对于绝经后子宫CC的诊断中,需注意排除是否合并有生殖细胞肿瘤或其他未分化的上皮性肿瘤成分。应用基因多态性分析区分GC和NGC仍是有必要的。6、绝经后子宫CC的化疗原则基本参照育龄期CC。绝经后子宫CC患者中高危患者所占比例较高,目前一线化疗方案为EMA-CO方案。手术切除子宫可以缩短化疗的疗程。但对于手术治疗能否改善绝经后子宫CC患者的预后,仍需进一步评估。7、在绝经后子宫CC患者中,绝经时间≥5年、评分≥13分和治疗前的血β-hCG≥104mIU/ml为导致近期疗效不佳的影响因素。

骆文香,张鸿慧,崔向华,石丽芳,刘婕娜,王露,杨秀兰,张坚[4](2015)在《中国2003—2013年女性间质瘤误诊妇科肿瘤的诊治现状与思考》文中提出目的:了解中国2003—2013年女性间质瘤误诊妇科肿瘤的治疗现状。方法:复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间质瘤"误诊"妇科肿瘤"2例临床资料和33篇文献资料,合计63例。结果:1诊断及治疗。胃肠道间质瘤(GIST)51例,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12例,术前均误诊为妇科肿瘤,全部手术、病理确诊。63例患者中,1例术前活检,18例术中冰冻,均未确诊。4例术后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1例术后环磷酰氨+顺铂联合静脉化疗1个疗程。2间质瘤来源。51例GIST中,小肠36例,小肠系膜、回肠各3例,胃2例,空肠、乙状结肠、右半结肠、回盲部、阑尾各1例,肠道(未记部位)2例;12例EGIST中,腹腔内4例,卵巢3例,阔韧带2例,子宫膀胱腹膜返折处1例,阴道后壁2例。311例记录随访。4例死亡,2例中途失访,5例正常。结论:早期间质瘤可能的治愈方法是完整手术切除肿瘤,不适当的活检可能引起肿瘤破溃、出血和增加肿瘤播散种植危险;疑有肿瘤周围淋巴结转移或不能排除其他恶性肿瘤,可考虑冰冻活检,不必常规清扫盆腔淋巴结;放化疗对其不敏感,可辅助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预防、减少和推迟肿瘤的复发及转移。

周靖泳,汤华,王娟[5](2013)在《多发性骨髓瘤误诊荟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误诊疾病种类、误诊原因及避免误诊的对策。方法在万方医学网以"多发性骨髓瘤"和"误诊"为关键词,检索2000年至2012年有关MM误诊分析的文献197篇,从中筛选出资料完整、统计确切、来自全国二级以上医院的文献62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62篇文献报道误诊患者2110例。MM误诊疾病种类达160余种,延误诊断时间最短1周,最长10年。初诊患者误诊率为56.44%(1406/2491)。发病年龄1687岁,文献报道的最大平均发病年龄和最小平均发病年龄相差近20岁(49.5岁比68.7岁)。MM主要误诊为10大类疾病:骨关节病32.23%(680/2110)、其他血液病11.75%(248/2110)、感染14.50%(306/.2110)、实体肿瘤6.35%(134/2110)、肾脏病18.58%(392/211 0)、消化系统疾病3.13%(66/2110)、风湿病4.64%(98/2110)、心脏疾病2.70%(57/2110)、神经系统疾病2.99%(63/2110)、内分泌系统疾病0.38%(8/2110)。结论 MM可发生于除儿童以外的各个年龄段,可能被误诊为各种疾病,加强对MM的全面认识,通过详尽的病史询问,耐心细致的体格检查,全面的辅助检查,综合的临床思维,从现象认识本质是防止误诊的关键。

二、恶性肿瘤误诊2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恶性肿瘤误诊2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回盲部恶性肿瘤误诊为阑尾炎临床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实验室检查
    1.4 影像学检查
2 结果
    2.1 误诊情况
    2.2 确诊经过
    2.3 治疗及预后
3 讨论
    3.1 临床特点
    3.2 回盲部肿瘤引发急性阑尾炎原因
    3.3 治疗及预后
    3.4 误诊原因分析
        3.4.1 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3.4.2 诊断经验欠缺且问诊、查体不仔细:
        3.4.3 未及时行相关检查:
    3.5 防范误诊措施
        3.5.1 提高对疾病认识:
        3.5.2 详细问诊和查体:
        3.5.3 及时行相关检查:
        3.5.4 及时组织会诊:
        3.5.5 术中仔细探查并送快速冷冻病理检查:

(2)1603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诊治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隐球菌病的诊治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绒癌及绝经后子宫绒癌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Ⅹ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绒癌的临床分析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方法
        1.1.3 诊断标准及临床分期
        1.1.4 疗效评价标准
        1.1.5 随访
        1.1.6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年龄
        1.2.2 孕产史
        1.2.3 前次妊娠的性质及间隔时间
        1.2.4 临床表现
        1.2.5 辅助检查
        1.2.6 分期及预后评分
        1.2.7 误诊情况
        1.2.8 治疗
        1.2.9 近期疗效及随访
    1.3 小结
二、绝经后子宫绒癌的临床分析
    2.1 对象和方法
        2.1.1 文献来源
        2.1.2 病例资料分析
        2.1.3 统计学方法
    2.2 结果
        2.2.1 发病年龄及绝经年限
        2.2.2 孕产次
        2.2.3 前次妊娠的性质及间隔时间
        2.2.4 主诉
        2.2.5 血β-hCG的水平及转移部位
        2.2.6 分期及预后评分
        2.2.7 误诊情况
        2.2.8 治疗
        2.2.9 近期疗效及随访
    2.3 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滋养细胞疾病的临床和诊断特点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中国2003—2013年女性间质瘤误诊妇科肿瘤的诊治现状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来源
    1.1 病例摘要
        1.1.1例1
        1.1.2例2
    1.2文献报道
2 结果
    2.1一般情况
    2.2临床症状与辅助检查
    2.3术前诊断
    2.4术前活检
    2.5术中冰冻
    2.6手术情况
    2.7靶向治疗与化疗
    2.8间质瘤来源、转移及合并症
    2.9术后随访
3 讨论
    3.1好发部位
    3.2术前误诊原因
    3.3术前活检与术中冰冻
    3.4手术原则
    3.5手术适应证
    3.6化疗
    3.7随访[2]

四、恶性肿瘤误诊2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回盲部恶性肿瘤误诊为阑尾炎临床报告[J]. 李学军,张亚莉,何刚,蒋鹏. 临床误诊误治, 2021(05)
  • [2]1603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诊治情况分析[D]. 朱琳. 苏州大学, 2019(06)
  • [3]绒癌及绝经后子宫绒癌的临床分析[D]. 王林萍.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4]中国2003—2013年女性间质瘤误诊妇科肿瘤的诊治现状与思考[J]. 骆文香,张鸿慧,崔向华,石丽芳,刘婕娜,王露,杨秀兰,张坚.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15(03)
  • [5]多发性骨髓瘤误诊荟萃分析[J]. 周靖泳,汤华,王娟. 白血病·淋巴瘤, 2013(08)

标签:;  ;  ;  ;  ;  

恶性肿瘤误诊2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