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兴安岭地区兴安岭群和扎赉诺尔群的孢粉组合及其地层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杨雅军,江斌,王筱筝,庞雪娇,石国明[1](2020)在《黑龙江黑宝山-罕达气盆地早白垩世九峰山组年代地层划分》文中研究表明为了确定黑龙江黑宝山-罕达气盆地九峰山组形成的气候环境及时代,对九峰山组生物地层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对比.植物及其孢粉化石反映了典型的亚热带潮湿气候环境,时代为早白垩世.对九峰山组下部所夹流纹质凝灰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获得了119±0.89 Ma成岩年龄.综合古生物和同位素年龄确定九峰山组形成于早白垩世阿普特阶中晚期,这一研究成果可为东北地区晚中生代区域性地层、成煤时代、含煤盆地对比提供精确的年代依据.
宋健[2](2020)在《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塔南凹陷变形特征及对地质演化的构造响应》文中指出蒙古-鄂霍次克构造体系和古太平洋构造体系在晚中生代影响的时空范围是当前地学界十分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作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广泛陆内伸展背景下形成的叠合盆地系统,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是研究蒙古-鄂霍次克构造体系和古太平洋构造体系两大构造体系的关系和叠加过程的关键区域。本文以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的二级构造单元塔南凹陷为研究对象,在对塔南凹陷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的基础上,应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和―广义断层模式‖等构造理论对塔南盆地进行系统的构造解析。研究表明,研究区早白垩世期间共经历了4个构造变形阶段:(1)铜钵庙组-南屯组沉积末期为NW-SE向的伸展作用阶段,形成以犁式正断层为主的NE向断陷群及相关的伸展构造样式组合;(2)南屯组沉积末期-伊敏组一段沉积时期为NW-SE向挤压作用阶段,造成了先前伸展断陷期地层的反转,并在凹陷东部高地的南部形成大型断层传播褶皱;(3)伊敏组二段-三段沉积时期为近E-W向的伸展作用阶段,先存断层由于应力场改变下发生分段继承性复活,并与新生的NS向和NNW向正断层组成一系列张扭构造样式;(4)伊敏组沉积末期为近E-W向挤压作用阶段,造成了对早期构造的又一次反转改造,也使得盆地中部和北部整体缺失T04以上地层。在盆地形成过程中,先存构造对盆地构造格局的影响贯穿始终。而同时期构造作用的渐进发展与不同期次构造作用的叠加改造也造成了古地貌的不断重组,进而主导着塔南凹陷物源系统的输入、沉积体系的发育、以及沉降中心的迁移。此外,本文首次在塔南凹陷东部高地的层状构造反射层中识别出NE向的断层相关褶皱,可能代表晚侏罗世蒙古-鄂霍次克洋闭合后造山作用的构造响应。以上5期主要变形事件不仅构成了塔南凹陷相对完整的构造变形序列,也与岩石学、地球化学、以及地质年代学资料一起,共同记录了蒙古-鄂霍次克构造体系从蒙古-鄂霍次克洋的闭合后挤压碰撞,到造山后伸展垮塌,再到蒙古-鄂霍次克体系影响逐渐削弱,并最终被古太平洋构造体系所取代的全过程。考虑到两大构造体系的叠加与转换过程涉及到几乎东北地区及其邻区晚中生代所有地质过程,塔南凹陷这一时间段的完整地质记录对区域构造演化研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白玉岭,王涛,王宗起,康小龙,顾新雨,王东星,闫洁[3](2020)在《满洲里—新巴尔虎右旗地区满克头鄂博组形成的时限与古气候环境》文中研究表明大兴安岭西侧满洲里—新巴尔虎右旗地区广泛分布的满克头鄂博组缺乏古生物化石和年代学方面的系统研究,因此地层形成时代上存在争议,形成的古气候环境不明。本次在野外地质调查中,在满克头鄂博组发现了Nestoria(尼斯托叶肢介)化石和Cedripites-Piceaepollenites-Psophosphaera孢粉组合,其形成时代为晚侏罗世晚期,也指示了其形成的古气候环境为亚热带、半湿润-湿润气候。在该组中上部流纹岩中获得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156.61±0.96Ma,结合古生物化石年代学特征,确定满克头鄂博组形成于晚侏罗世中晚期;同时,满克头鄂博组中流纹岩的锆石U-Pb年龄(156.61±0.96Ma)指示以Nestoria为代表的叶肢介化石带时限为启莫里阶。
王燕[4](2020)在《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阜新组、孙家湾组生物地层与上、下白垩统界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发育了良好的陆相早白垩世沉积,构成了中国北方白垩系陆相层序的下部单元,识别其地层序列,对建立可与海相地层对比的年代框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陆相沉积的不连续性,给该地区的地层单位的划分与对比研究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不同盆地间的地层单元命名不统一,地层发育时代先后关系不明确,尤其是该地区的上、下白垩统的界线划分存有争议,长期以来制约了陆相地层研究工作的进展,为建立系统的陆相白垩纪年代地层研究带来了不便。本次研究主要围绕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上、下白垩统界线附近的地层展开。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野外工作,梳理了研究区白垩纪中期的地层序列,进一步讨论了“半拉山组”的归属。以阜新组所含的孢粉化石为主要研究对象,在阜新组中、上部建立了4个孢粉化石组合带,自下而上分别为阜新组中间层段上部Cyathidites-Cicatricosisporites-Pinuspollenites组合、阜新组孙家湾层段Deltoidospora-Appendicisporites-Concentrisporites组合、阜新组水泉层段下部Deltoidospora-Cicatricosisporites-Classopollis组合、阜新组水泉层段上部Deltoidospora-Cicatricosisporites-Appendicisporites组合,佐以介形虫、轮藻化石,进行生物地层研究,并分别将阜新组下部与松辽盆地的营城组、阜新组上部与登娄库组进行对比。结合同位素测年资料,认为阜新组的时代应属早白垩世Aptian晚期-Albian期。首次在阜新组上部发现了轮藻化石:旋卷中生轮藻比较种Mesochara cf.voluta(Peck)Grambast和整洁开口轮藻Aclistochara mundula Peck,二者均为白垩纪常见的轮藻类型。以野外工作和室内分析研究为基础,结合前人资料,从生物地层、同位素地层、沉积演化阶段、气候变化等方面对孙家湾组的沉积背景进行综合论述,并将孙家湾组与松辽盆地泉头组进行地层对比,认为孙家湾组的地史时期应归入晚白垩世Cenomanian期,并将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上、下白垩统的分界线置于孙家湾组的底界面。
林妙琴[5](2020)在《中国北方和西藏地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古环境意义》文中提出中国发育有广泛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沉积,包括以北方为主的陆相和以西藏地区为代表的海相-海陆交互相。然而,这一时段地层的划分对比存在诸多争议,有关中国东部当时的区域古地理格局亦有各种不同看法。古植被是研究揭示古地理和古气候的良好手段,目前关于中国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古植被的研究还不够具体和深入。冀北-辽西地区和西藏中东部地区(拉萨地块)是我国上侏罗统—下白垩统的代表性发育地区,为本论文通过孢粉化石研究、探讨以上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材料。本论文系统地分析了冀北-辽西地区和西藏中东部地区(拉萨地块)上侏罗统-下白垩统7个剖面的168块孢粉样品,其中71块含化石。共鉴定、统计14211粒标本,它们分属97属144种及若干未定种。根据组合中主要成分的丰度变化、关键分子的首现和末现等特征,在上述研究剖面共建立了 8个孢粉组合并分析讨论了它们的时代。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孢粉地层序列。其中冀北-辽西地区包括4个孢粉组合:金岭寺-羊山盆地和建昌盆地Berriasian-Valanginian 中期Bisaccates-Fixisporites-Ephedripites(S.)组合(崔杖子、南石门剖面,土城子组),滦平盆地Valanginian 中期Classopollis-Densoisporites-Cicatricosisporites组合(榆树下剖面,大北沟组一段)、Valanginian中-晚期Bisaccates组合(榆树下、下营剖面,大北沟组二段至大店子组一段下部)和 Hauterivian 早期Aequitriradites-Hekousporites组合(下营剖面,大店子组一段上部)。拉萨地块由老到新依次产出晚侏罗世Cyathidites-Classopollis组合(邱桑剖面,多底沟组)、Berriasian 期-Hauterivian期Classopollis-Cooksonites 组合(邱桑剖面,林布宗组)和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 组合(瓦达剖面,多尼组)、Hauterivian 晚期-Barremian早期Dicheiropolto-peak组合(拉龙剖面,多尼组)。本研究通过对金岭寺-羊山盆地、滦平盆地和建昌盆地土城子组孢粉组合的对比分析发现土城子组从一段中上部开始Classopollis逐渐减少,伴随着两气囊花粉的繁盛,至土城子组三段两气囊花粉代替Classopollis成为主要成分。同时,在土城子组一段中上部发现了早白垩世特征分子Fixisporites和Cicatricosisporites,表明中国东部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可能位于其中。建昌盆地南石门剖面土城子组三段的Bisaccates-Fixisporites-Ephedripites(S.)组合与滦平盆地榆树下剖面大北沟组的Bisaccates组合相似,二者产出层位相当。此外,本文首次报道了大店子组以蕨类植物占绝对优势的孢粉组合,目前该类型的组合未见于义县组下部。通过对中国东部早白垩世Berriasian-Hauterivian期的孢粉组合对比,揭示了中国东部南、北方孢粉植物区系之间不存在过渡带。结合该时期孢粉组合不呈现东西差异的特征,表明当时孢粉植物群交流广泛。因此,没有确凿的古植被证据支持早白垩世时期存在“中国东部高原”。对拉萨地块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孢粉组合与其相邻羌塘地块同时段的孢粉组合对比发现,二者同属于一个孢粉植物群,表明了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晚侏罗世之前已经拼合在一起。同时,我们发现掌鳞杉科植物从大陆边缘的拉萨地块至内陆的羌塘地块和塔里木盆地均增加,表明降水量向内陆有所减少。古植被和古气候重建表明,冀北-辽西地区早白垩世Berriasian-Valanginian期的古植被类型主要是喜温凉、中生的松柏类针叶植物,整体反映了半湿润-半干旱的温凉型气候。但是,Valanginian中-晚期Bisaccates组合发育时期相较于Berriasian-Valanginian 中期 Bisaccates-Fixisporites-Ephedripites(S.)组合发育时期植被类群更加单调,分异度明显降低,气候存在阶段性变干、变热。Hauterivian早期Aequitriradites-Hekousporites组合发育时期喜暖湿的蕨类和苔藓类植物显着增加且成为优势类群,指示这一时期温度升高、湿度增加,反映了半湿润的温暖-炎热型气候,其间伴有温度和湿度的小幅起伏。拉萨地块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Barremian早期,植被经历了从以喜暖湿的蕨类植物为主转变为以喜干旱、炎热的掌鳞杉科针叶类植物为主的变化,气候总体上从半湿润的温暖-炎热型转变为干旱-半干旱的温暖-炎热型。
薛云飞,陈润,张昕,金玉东,万传彪[6](2019)在《三江盆地东基三井海浪组孢粉地层学及古气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建立三江盆地晚白垩世可以与露头区标准剖面对比的地层层序、恢复上白垩统沉积环境,开展了东基三井孢粉地层学和孢粉古植被古气候学研究。将东基三井1226.0-1538.0m井段的样品,使用氢氟酸-盐酸冷处理法进行孢粉化石分析,运用孢粉谱建立了东基三井孢粉组合:桫椤孢Cyathidites-杉粉Taxodiaceaepolleni-鹰粉Aquilapollenites组合,该孢粉组合可以与松辽盆地嫩江组对比,地质时代为三冬期(Santonian)-坎潘期(Campanian),鉴于宁安市南团子山、高家等露头区海浪组所产Estherites mitsuishii,E.liuxinensisi,Tylestheria cf.shanhoensis,Halysestheria yui,Calestherites sp.和Brachygrapta sp.等叶肢介化石群,系松辽盆地嫩江组常见分子,可与嫩江组对比,故将东基三井1226.0-1538.0m井段划归为海浪组,废弃原"七星河组"一名。修订后的海浪组孢粉组合特征为:裸子植物花粉占48.10-78.58%,蕨类孢子占2.44-34.18%,被子植物花粉占0-28.26%;蕨类孢子中Cyathidites百分含量最高(0.79-37.50%),重要分子有Appendicisporites、Schizaeoisporites、Lygodiumsporites和Lygodioisporites;裸子植物花粉中Inaperturopllenites的百分含量最高(11.29-38.83%),重要分子有Tsugaepollenites、Parcisporites、Parvisaccites、Ephedripites和Classopollis等;被子植物花粉中Tricolpites的百分含量最高(0-16.46%),重要分子有Aquilapollenites、Fibulapollis、Proteacidites和Quercoidites等。依据东基三井孢粉谱推测海浪组沉积时期的古植被以常绿的针叶林为主,古气候为亚热带-温带的湿润气候。
黄嫔[7](2019)在《新疆准噶尔盆地石场剖面小泉沟群和八道湾组孢粉组合》文中研究指明采自准噶尔盆地石场剖面小泉沟群和八道湾组的孢粉样品共9件,自上而下编号为:XMS-001,XMS-002,XMS-003,XMS-004,XMS-005,XMS-006,XMS-007,XMS-008和XMS-009。共获孢子花粉75属206种,其中蕨类植物孢子32属91种,裸子植物花粉43属115种,根据孢粉类型及其含量的变化,自下而上分为2套组合:组合1.Calamospora nathorstii-Aratrisporites-Vitreisporites-Disacciatrileti组合(产自编号为:XMS-005,XMS-006,XMS-007,XMS-008和XMS-009的5件样品中);组合2.Densoisporites-Kraeuselisporites-Callialasporites-Disa-cciatrileti组合(产自编号为:XMS-001,XMS-002,XMS-003和XMS-004的4件样品中)。依据组合中一些重要分子的地质时限讨论及其与相关孢粉组合的对比,将组合1的时代归为晚三叠世,组合2的时代归为早侏罗世。
万传彪,张艳,薛云飞,张昕,金玉东,陈润,乔秀云,孙跃武[8](2018)在《黑龙江三江盆地晚白垩世海浪组孢粉组合》文中提出依据东基三井1 226. 0~1 538. 0 m井段的孢粉鉴定结果,结合前人资料,首次将该井段孢粉组合命名为Cyathidites-Taxodiaceaepolleni-Aquilapollenites组合。其组合特征为:裸子植物花粉占48. 10%~78. 58%,蕨类孢子占2. 44%~34. 18%,被子植物花粉占0%~28. 26%;蕨类孢子中Cyathidites百分含量最高(0. 79%~37. 50%),其次是Cicatricosisporites (0%~12. 50%)和Leiotriletes (0%~10. 00%),重要分子有Appendicisporites、Schizaeoisporites、Lygodiumsporites和Lygodioisporites;裸子植物花粉中Inaperturopllenites的百分含量最高(11. 29%~38. 83%),其次是Taxodiaceaepollenites (12. 66%~28. 57%),重要分子有Tsugaepollenites、Parcisporites、Parvisaccites、Ephedripites和Classopollis等;被子植物花粉中Tricolpites的百分含量最高(0%~16. 46%),其次是Betulaepollenites (0%~15. 22%),含量较高的还有Momipites和Tricolporopollenites,重要分子有Aquilapollenites、Fibulapollis和Proteacidites等。该组合可以与松辽盆地嫩江组孢粉组合对比,地质时代为晚白垩世Santonian-Campanian期。鉴于宁安市南团子山、高家等露头区海浪组所产Estherites mitsuishii、E. liuxinensis、Tylestheria cf. shanhoensis、Halysestheria yui、Calestherites sp.和Brachygrapta? sp.等叶肢介化石群,系松辽盆地嫩江组常见分子,故将东基三井1 226. 0~1 538. 0 m井段划归为海浪组,废弃"七星河组"一名。
韩刚,张文婧,薛云飞[9](2018)在《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贝27井早白垩世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地区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贝27井早白垩世孢粉植物群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孢粉组合:克鲁克孢(Klukisporites sp.)-原始松柏粉(Protoconiferus sp.)-双束松粉(Pinuspollenites sp.)组合,分布于南屯组二段;小桫椤孢(Cyathidites minor)-多云云杉粉(Piceaepollenites multigrumus)-单束松粉(Abietineaepollenites sp.)组合,分布于大磨拐河组一段;无突肋纹孢(Cicatricosisporites sp.)-卵形光面单缝孢(Laevigatosporites ovatus)|破隙杉粉(Taxodiaceaepollenites hiatus)组合,分布于大磨拐河组二段。上述孢粉组合证明,贝27井南屯组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Berriasian—Valanginian期;大磨拐河组地质时代应该为早中白垩世(Valanginian—Hauterivian)期,尽管未见到最原始的被子植物花粉(如Clavatipollenites和Asteropollis等),但具有一定百分含量的Triporoletes reticulatus(0-4.76%)出现,也不排除部分进入Barremian期的可能。贝27井南屯组二段沉积时期植被主要由针叶林构成,属于湿润的温带气候。大磨拐河组一段沉积时期植被主要由针叶林|草丛构成,属于湿润的北亚热带气候。大磨拐河组二段沉积时期植被类型以针阔叶混交林|草丛为主,属于湿润的北亚热带气候。
李晓波[10](2011)在《大兴安岭北部及邻区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及地层》文中认为1大兴安岭北部晚中生代火山-沉积地层兴安岭群的划分和对比大兴安岭地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火山—沉积地层分布很广,前人对其建立的“兴安岭群”基本含义明确,本文认为应继续作为一个正式“群”级地层单位使用。本文使用的兴安岭群含义如下:分布在大兴安岭及邻区的晚中生代火山—沉积地层,不整合于晚侏罗世之前形成的地层之上,为扎赉诺尔群及相当煤系地层整合或平行不整合覆盖。其使用范围限于整个大兴安岭地区(包括隆起区和盆地:大杨树盆地、海拉尔-塔木查格盆地、二连盆地),向西、向北为国界所限,向东至松辽盆地边界,向南至西拉木伦河并与燕—辽晚中生代火山岩带的金岭寺群、热河群等可以横向对比。长期以来,兴安岭群的组级地层单元划分存在较多争议,划分方案众多,对比关系混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借鉴了前人划分地层小区的思路,根据兴安岭群的岩性组合及变化、发育时代等特征,以及研究程度、出露情况等其他因素,建立大兴安岭地区早白垩世地层的区划为:①龙江—呼玛小区(大兴安岭北部东坡),②阿尔山—额尔古纳小区(大兴安岭北部西坡),③海拉尔盆地小区,④二连盆地小区,⑤翁牛特旗—乌兰浩特小区(大兴安岭南部)。各小区的组级地层单元使用独立的地层系统以保持岩石地层单元的区域特性,尽量避免地层名称跨区使用易引起的争议和混乱。大兴安岭北部西坡阿尔山—额尔古纳小区的地层序列较为齐全,可作为地层对比的标尺,本文重新厘定的地层序列为:下亚群—塔木兰沟组(J2-3,基性火山岩)、吉祥峰组十木瑞组(J3-K1?,中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上亚群—瓦拉干组(K1,中基性火山岩)、上库力组(K1,中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伊列克得组(K1,中基性火山岩夹煤系地层)。上述下亚群(160-131 Ma)总体可与冀北—辽西的金岭寺群对比,上亚群(130-110 Ma)可与热河群(不含沙海组和阜新组)对比,但不是完全的等时对比。下亚群上部的时代可能与热河群下部(张家口组、大北沟组)相当,但是从岩石地层格架的角度来看适宜划分在下亚群。兴安岭群纵向上至少发育三个分别从基性到酸性演化的火山作用旋回,每一个旋回的基性和酸性组合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指状穿插(或同时异相)关系,构成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第一旋回相当于冀北—辽西的髫髻山期—张家口期两个火山旋回,所以也存在进一步划分的可能性,分别对应蒙古国东戈壁盆地的晚中生代同裂陷旋回最初的2个(SR1和SR2);第二旋回相当于辽西义县期火山旋回;第三旋回相当于辽西大兴庄火山旋回以及松辽盆地营城期火山旋回。每两个顺次的旋回之间也不是截然的关系,有时有一定过渡性。本文定义和划分的兴安岭群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湖相沉积十分发育,是中国海拉尔盆地、二连盆地、蒙古国东戈壁盆地等的主要生油层位,有些类型的火山岩(如:气孔玄武岩)也可能成为有利的油气储层。同期地层向东部松辽盆地以及黑龙江省东部逐渐变为陆相含火山—沉积岩及煤地层、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具有形成天然气的条件和潜力。2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兴安岭群下亚群上部产热河生物群早期组合(Nestoria-Sentestheria组合,相当于冀北的Nestoria-Keratestheria叶肢介动物群),上亚群产热河生物群中期和晚期组合。都是与热河生物群分布核心区域(燕辽地区)非常相似的类型。龙江-呼玛小区的九峰山组下部产典型的热河生物群中期组合:Eosesthria-Ephemeropsis trisetalis-Lycoptera组合。阿尔山-额尔古纳小区的上库力组产热河生物群中期组合中的Arguniella, Lycoptera等化石。阿尔山-额尔古纳小区的伊列克得组产软骨硬鳞鱼类北票鲟科的Yanosteus sp和弓鳍鱼类中华弓鳍鱼科的Sinamia sp.,这一鱼类组合与辽西九佛堂组的鱼类组合相当,地层时代也相符。伊列克得组孢粉和植物大化石都反映了裸子植物比较占优势,总体面貌与Heer于1876年报道的俄罗斯阿穆尔地区(Amurlandes)植物群非常类似。本文总结统计了近期公开发表的兴安岭群火山岩高精度同位素年龄59个,结果表明其地质时代为160-110Ma,下亚群时代主要在160-140Ma之间,上亚群集中在130Ma-120Ma之间。整体在125Ma左右达到高峰,这一期火山岩在全区分布较广。兴安岭群的同位素年龄与整个中国东部的火成岩活动时代特征基本一致。因为国际年代地层表中侏罗系和白垩系界线年龄未定,而且岩石地层具有穿时普遍性特点,两个亚群分别对应但不绝对限定于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3北票鲟科和中华弓鳍鱼科的古生物地理和地层对比意义中华弓鳍鱼科在早白垩世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在多个地方性鱼群中都有出现,说明Lycoptera-Peipiaosteus鱼群(包括酒泉盆地Jiuquanichthy鱼群)、Mesoclupea-Paraclupea鱼群(包括日本石彻白鱼群、胁野鱼群、和韩国洛东鱼群)以及泰国早白垩世鱼群有密切联系,是东亚地区早白垩世自成一个古生物地理区系的证据之一。北票鲟科可能只存在于热河生物群的北部分布区(大兴安岭北部、蒙古国、俄罗斯外贝加尔)和核心区(燕辽地区),说明它们有相对更紧密的水系联系和更相似的古环境背景。中华弓鳍鱼科化石已知时代延限为早白垩世B arremian-Albian期,在Aptian期达到了最大分布范围。广泛的分布、集中的时代延限、以及鲜明的鉴定特征,使得中华弓鳍鱼科化石非常有助于提高大区域地层对比的精度,或提供很好的验证,其中的中华弓鳍鱼属是亚洲东部大范围地层对比的标志化石之一。相比较中国西北、东南沿海、日本、韩国等其他热河生物群分布区,热河生物群北部分布区和核心分布区的脊椎动物组合最为接近。北部分布区到核心区的空间距离超过上述西部和东部至核心区的距离,具有相似的生物群可能因为它们具有更加相似的古地理和古气候背景来解释。它们都位于前人划分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兴安火山盆地区“,早白垩世“温带—温暖带植物群分布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亚热带-暖温带半潮湿叶肢介动物地理区”,其他分布区都不在上述之内。不过,北部区和核心区早白垩世的古气候可能并没有前人认为的那么温暖,根据近期一些新的资料。4早白垩世陆地脊椎动物群的比较早白垩世的陆地生态系统中,具备特异埋藏特征的脊椎动物群在欧亚大陆和冈瓦纳大陆均有分布,它们是中国燕辽地区热河生物群、甘肃昌马盆地下沟动物群(属于热河生物群)、意大利Pietraroia生物群、西班牙Las Hoyas生物群、巴西Santana生物群和阿根廷Lagarcito翼龙动物群。具重要古气候、古生态意义的澳大利亚维多利亚极地动物群(Victorian Polar Biota)和俄罗斯外贝加尔早白垩世Baissa生物群(也属于热河生物群)都具备成为脊椎动物特异埋藏型化石库的潜力。热河生物群和澳大利亚维多利亚极地生物群虽然相隔甚远,生物群也没有密切的亲缘演化关系,但却各自繁衍了结构相似的陆地生态系统。中生代地球气候的大环境是温暖为主,导致维多利亚极地生物群虽然在早白垩世位处极地,却形成了与现今中、中高纬度气候相似的温带气候。燕辽—大兴安岭—外贝加尔地区热河生物群生存时期的古地理背景是大面积的火山构造高地,推测当时古海拔可能类似现今长白山地区。所以没有因位处中纬度而气候温暖,却因为古海拔的因素而存在一定时期寒冷的温带气候。古纬度和古海拔的各自影响,使得维多利亚极地生物群和热河生物群获得了相似的古气候条件,从而繁衍出相似的古生态系统。这种古气候控制因素的确立,再结合近期一些学者对热河生物群定量古气候研究的结果—热河生物群生存时期存在寒冷气候,可以解释关于“中生代中国东部高原”假说和热河生物群古生态特点存在所谓“矛盾”的问题。早白垩世这些特异埋藏动物群的形成,可能各自都有特殊的成因条件和机制,包括热河生物群的不同产地和层位,也要分别分析,避免一概而论。大兴安岭北部以及甘肃昌马盆地的一些剖面记录了早白垩世湖泊环境脊椎动物集群死亡事件,但地层和沉积特征显示没有受到火山作用的影响,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否可用CO2驱动湖泊喷发模式解释需要今后进一步研究。今后寻找热河生物群化石不但要继续关注已经被证明是良好条件的火山—沉积地层,类似国外Santana和Las Hoyas生物群的碳酸盐岩型沉积条件也要充分重视。中国西部宁夏下白垩统六盘山群、甘肃下白垩统新民堡群中都有大量的湖相碳酸盐岩沉积,应该在这些地区注意是否存在含化石的纹层状碳酸盐岩。
二、兴安岭地区兴安岭群和扎赉诺尔群的孢粉组合及其地层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兴安岭地区兴安岭群和扎赉诺尔群的孢粉组合及其地层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黑宝山-罕达气盆地早白垩世九峰山组年代地层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九峰山组岩石地层特征 |
3 生物地层特征 |
3.1 植物化石组合特征 |
3.2 孢粉化石组合特征 |
3.3 化石指示的古气候环境特征 |
4 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
5 讨论 |
6 结论 |
(2)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塔南凹陷变形特征及对地质演化的构造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1.1 叠合盆地系统的定义和研究意义 |
1.1.2 盆地分析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3 东北地区及其邻区晚中生代区域构造演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思路、方法和路线 |
1.3 本文依托的科研项目和实物工作量 |
1.3.1 依托的科研项目 |
1.3.2 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中国东北区域构造格架 |
2.1.1 东北地区微陆块地质特征 |
2.1.2 东北地区微陆块的拼贴演化历史 |
2.1.3 微陆块与华北板块的拼合历史 |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2.1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
2.2.2 研究区地层概况 |
2.2.3 构造特征 |
第3章 塔南凹陷构造特征 |
3.1 塔南凹陷结构特征 |
3.2 塔南凹陷断裂特征 |
3.2.1 断层几何学特征 |
3.2.2 断裂系统的划分 |
3.3 构造样式 |
3.3.1 伸展构造样式 |
3.3.2 挤压-反转构造样式 |
3.3.3 张扭构造样式 |
第4章 塔南凹陷生长地层与生长构造 |
4.1 挤压断层相关褶皱的基本模型 |
4.2 基底挤压构造特征 |
4.3 裂谷期生长构造特征 |
第5章 构造与沉积作用关系的探讨 |
5.1 构造活动对凹陷沉降中心的控制 |
5.2 构造对沉积物的运输的控制 |
第6章 塔南凹陷构造演化特征 |
6.1 先存构造对塔南凹陷演化的影响 |
6.2 塔南凹陷及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各时期受力分析 |
6.3 塔南凹陷构造演化阶段 |
第7章 塔南凹陷构造演化对大地构造背景演化的响应 |
7.1 对晚侏罗世区域地质演化的启示 |
7.2 对早白垩世区域构造演化的响应 |
第8章 结论与问题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存在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满洲里—新巴尔虎右旗地区满克头鄂博组形成的时限与古气候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地质背景 |
2岩石地层特征 |
3古生物化石与U-Pb年代学特征 |
3.1叶肢介化石特征 |
3.2孢粉组合特征 |
3.3 U-Pb年代学特征 |
4讨论 |
4.1叶肢介地质时代 |
4.2孢粉组合地质时代 |
4.3锆石U-Pb年代讨论 |
4.4古气候环境讨论 |
5结论 |
(4)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阜新组、孙家湾组生物地层与上、下白垩统界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项目依托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2.1 微体古生物学方法 |
1.4.2.2 地层对比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1.6 技术路线 |
1.7 实际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概况 |
2.2.1 阜新-义县盆地构造概况 |
2.2.2 内蒙古平庄盆地构造概况 |
2.3 研究区地层序列特征 |
2.4 研究区盆地沉积演化特征 |
2.5 研究区白垩纪岩浆活动 |
第三章 研究现状 |
3.1 白垩纪地层研究现状 |
3.2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孙家湾组的时代归属 |
3.2.1 孙家湾组与阜新组、“半拉山组” |
3.2.2 孙家湾组与辽北泉头组 |
3.2.3 孙家湾组与松辽盆地泉头组 |
3.2.4 孙家湾组与大兴庄组 |
3.2.5 孙家湾组与张老公屯组 |
3.2.6 孙家湾组与大峪组 |
3.3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白垩纪生物地层研究现状 |
3.3.1 热河生物群 |
3.3.2 阜新生物群 |
3.3.3 孙家湾生物群 |
3.4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同位素年代地层研究现状 |
3.5 辽西白垩纪沉积学研究现状 |
第四章 研究剖面描述 |
4.1 阜新-义县盆地 |
4.1.1 海州露天矿剖面 |
4.1.2 半拉山剖面 |
4.1.3 阜新宫官营子-上玍木营子剖面 |
4.1.4 阜新-义县盆地其它剖面 |
4.2 辽西地区其它代表性剖面 |
4.2.1 于寺北剖面 |
4.2.2 黑水三家东北剖面 |
4.3 内蒙古平庄盆地朝阳沟北沟剖面 |
第五章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阜新组生物地层与时代讨论 |
5.1 阜新-义县盆地阜新组中、上部生物地层 |
5.1.1 阜新-义县盆地阜新组中、上部孢粉化石组合及特征 |
5.1.2 特殊孢粉类型的生物地层意义 |
5.1.3 阜新-义县盆地阜新组孢粉组合时代及与邻区对比 |
5.2 阜新-义县盆地阜新组中、上部介形类生物地层与时代讨论 |
5.3 阜新-义县盆地阜新组中、上部轮藻生物地层 |
5.3.1 旋卷中生轮藻比较种Mesochara cf.voluta(Peck)Grambast |
5.3.2 整洁开口轮藻Aclistochara mundula Peck |
5.3.3 轮藻化石系统描述 |
5.4 阜新组同位素测年结果 |
5.5 阜新组地质时代讨论 |
第六章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上、下白垩统界线划分探讨 |
6.1 孙家湾组生物地层及其时代指示 |
6.1.1 孙家湾组孢粉生物地层及与邻区对比 |
6.1.2 孙家湾组介形类生物地层及与邻区对比 |
6.2 同位素年代地层学 |
6.3 阜新组与孙家湾组沉积演化特征 |
6.4 阜新组与孙家湾组古气候演化特征 |
6.5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上、下白垩统界线划分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 |
附录 |
(5)中国北方和西藏地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古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晚中生代研究区地层相关问题 |
1.1.2 晚中生代中国古地理格局 |
1.2 研究区孢粉学现状和选题意义 |
第2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1.1 金岭寺-羊山盆地 |
2.1.2 建昌盆地 |
2.1.3 滦平盆地 |
2.1.4 西藏拉萨地块 |
2.2 研究方法 |
第3章 孢粉组合序列及特征 |
3.1 辽西土城子组孢粉组合 |
3.2 冀北大北沟组、大店子组孢粉组合 |
3.2.1 Classopollis-Densoisporites- Cicatricosisporites组合 |
3.2.2 Bisaccates组合 |
3.2.3 Aequitriradites-Hekousporites组合 |
3.3 拉萨地块孢粉组合 |
3.3.1 Cyathidites-Classopollis组合 |
3.3.2 Classopollis-Cooksonites组合 |
3.3.3 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s组合 |
3.3.4 Dicheiropollis-peak组合 |
第4章 孢粉组合时代 |
4.1 冀北、辽西孢粉组合时代 |
4.1.1 Bisaccates-Fixisporites-Ephedripites (S.)组合 |
4.1.2 Classopollis-Densoisporites-Cicatricosisporites组合和Bisaccates组合 |
4.1.3 Aequitriradites-Hekousporites组合 |
4.2 拉萨地块孢粉组合时代 |
4.2.1 Cyathidites-Classopollis组合 |
4.2.2 Classopollis-Cooksonites组合 |
4.2.3 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s组合和Dicheiropollis-peak组合 |
第5章 研究区孢粉组合对比讨论 |
5.1 土城子组时代 |
5.2 大北沟组和大店子组的时代 |
5.3 土城子组与大北沟组的横向对比 |
5.4 拉萨和羌塘地块孢粉组合对比 |
第6章 早白垩世中国东部孢粉植物群 |
6.1 中国早白垩世孢粉植物分区 |
6.2 中国东部孢粉植物群东西分异 |
6.2.1 Disacciatrileti-Cicatricosisporites孢粉植物群东西差异 |
6.2.2 Classopollis-Ephedripites(S.)孢粉植物群东西差异 |
第7章 古植被和古气候 |
7.1 冀北-辽西地区Berriasian-Valanginian期 |
7.1.1 辽西Berriasian-Valanginian中期 |
7.1.2 冀北Valanginian中期-Hauterivian早期 |
7.2 拉萨地块晚侏罗世-Barremian早期 |
第8章 系统描述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1 崔杖子剖面、南石门剖面孢粉化石百分含量 |
附表2 榆树下剖面孢粉化石百分含量 |
附表3 下营剖面孢粉化石百分含量 |
附表4 西藏拉萨地块研究剖面孢粉化石百分含量 |
附表5 中国东部早白垩世Berriasian-Hauterivian期孢粉植物群信息表 |
附表6 化石孢粉-母体植物亲缘关系 |
附表7 化石孢粉-古气候关系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Plates and plate captions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7)新疆准噶尔盆地石场剖面小泉沟群和八道湾组孢粉组合(论文提纲范文)
前 言 |
1 孢粉组合面貌及地质时代讨论 |
1.1 Calamospora nathorstii-Aratrisporites-Vi-treisporites-Disacciatrileti 组合(组合1) |
1.1.1 孢粉组合特征 |
1.1.2 地质时代讨论 |
1.2 Densoisporites-Kraeuselisporites-Callialaspor-ites-Disacciatrileti组合 (组合2) |
1.2.1 孢粉组合特征 |
1.2.2 地质时代讨论 |
2 石场剖面八道湾组与郝家沟组的界线 |
(8)黑龙江三江盆地晚白垩世海浪组孢粉组合(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材料及方法 |
2地层 |
3海浪组孢粉组合特征 |
3.1组合特征 |
3.2海浪组与猴石沟组、雁窝组孢粉组合特征的区别 |
4海浪组地质时代 |
4.1孢粉组合 |
4.2叶肢介 |
5东基三井白垩纪地层划分与对比 |
6结论 |
(9)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贝27井早白垩世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地层概况 |
2孢粉组合序列及特征 |
2.1 Klukisporitessp.-Protoconiferussp.-Pinuspollenites sp.组合 |
2.1.1贝27井南屯组二段孢粉谱 (%) |
2.1.2孢粉组合特征 |
2.2 Cyathidites minor-Piceaepollenites multigrumus-Abietineaepollenites sp.组合 |
2.2.1贝27井大磨拐河组一段孢粉谱 (%) |
2.2.2孢粉组合特征 |
2.3 Cicatricosisporites sp.-Laevigatosporites ovatusTaxodiaceaepollenites hiatus组合 |
2.3.1贝27井大磨拐河组二段孢粉谱 (%) |
2.3.2孢粉组合特征 |
3贝27井孢粉组合的地质时代 |
3.1贝27井南屯组二段孢粉组合的地质时代 |
3.2贝27井大磨拐河组孢粉组合的地质时代 |
4古植被及古气候分析 |
4.1南屯组二段沉积时期古植被、古气候 |
4.2大磨拐河组一段沉积时期古植被、古气候 |
4.3大磨拐河组二段沉积时期古植被、古气候 |
(10)大兴安岭北部及邻区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及地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简介 |
1.2 区域地质背景 |
1.3 国内、外研究简史与现状 |
1.4 研究方案、材料和主要技术 |
1.5 主要成果及其意义 |
第2章 大兴安岭北部晚中生代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
2.1 研究简史及存在问题 |
2.2 大陆火山—沉积地层研究的一般方法和难点 |
2.3 地层区划 |
2.4 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 |
第3章 大兴安岭北部热河生物群化石和年代地层 |
3.1 大兴安岭北部热河生物群化石的组成和分布 |
3.2 阿荣旗那克塔村九峰山组EEL动物群 |
3.3 额尔古纳市上库力乡上库力组淡水双壳类化石 |
3.4 塔河县三连河煤矿伊列克得组化石群 |
3.5 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 |
3.6 "兴安岭群"与邻区晚中生代火山—沉积地层的对比 |
第4章 热河生物群部分脊椎动物的古生物地理 |
4.1 热河生物群脊椎动物化石研究概况 |
4.2 北票鲟科和中华弓鳍鱼科的古生物地理及地层对比意义 |
4.3 热河生物群北部分布区脊椎动物古生物地理 |
第5章 热河生物群与其它早白垩世陆地脊椎动物群的比较 |
5.1 早白垩世陆地脊椎动物群分布概况 |
5.2 澳大利亚东南部早白垩世生物群—特征及与热河生物群的比较 |
5.3 早白垩世特异埋藏型陆地脊椎动物群的对比 |
第6章 结论 |
6.1. 大兴安岭北部晚中生代火山-沉积地层兴安岭群的划分和对比 |
6.2 大兴安岭北部含热河生物群化石地层的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 |
6.3 北票鲟科和中华弓鳍鱼科的古生物地理和地层对比意义 |
6.4 早白垩世陆地脊椎动物群的比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附录 |
导师简介 |
四、兴安岭地区兴安岭群和扎赉诺尔群的孢粉组合及其地层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黑宝山-罕达气盆地早白垩世九峰山组年代地层划分[J]. 杨雅军,江斌,王筱筝,庞雪娇,石国明. 地质与资源, 2020(05)
- [2]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塔南凹陷变形特征及对地质演化的构造响应[D]. 宋健. 吉林大学, 2020(08)
- [3]满洲里—新巴尔虎右旗地区满克头鄂博组形成的时限与古气候环境[J]. 白玉岭,王涛,王宗起,康小龙,顾新雨,王东星,闫洁. 地质学报, 2020(05)
- [4]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阜新组、孙家湾组生物地层与上、下白垩统界线研究[D]. 王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5]中国北方和西藏地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古环境意义[D]. 林妙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 [6]三江盆地东基三井海浪组孢粉地层学及古气候研究[A]. 薛云飞,陈润,张昕,金玉东,万传彪. 2019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论文集, 2019
- [7]新疆准噶尔盆地石场剖面小泉沟群和八道湾组孢粉组合[J]. 黄嫔.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9(03)
- [8]黑龙江三江盆地晚白垩世海浪组孢粉组合[J]. 万传彪,张艳,薛云飞,张昕,金玉东,陈润,乔秀云,孙跃武. 世界地质, 2018(04)
- [9]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贝27井早白垩世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意义[J]. 韩刚,张文婧,薛云飞.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8(01)
- [10]大兴安岭北部及邻区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及地层[D]. 李晓波. 吉林大学,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