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舰船尾部轴承试验相似准则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谢炎培[1](2020)在《低地板轻轨车辆齿轮箱振动与噪声研究》文中认为100%低地板轻轨交通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城市交通形式,其具有建设费用低、方便乘客上下车以及兼具城市观光功能等优点,该种交通形式适合用作大城市的支线交通以及用作中型城市的干线交通。随着社会的发展,乘客对车辆的乘坐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制造商越来越关注产品的振动与噪声控制性能。100%低地板轻轨交通系统由于其独特的100%低地板结构使得其齿轮箱系统具有结构紧凑、承受载荷大等特点。齿轮箱系统作为100%低地板轻轨车辆的一个核心部件,是车辆振动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开展齿轮箱振动与噪声的研究有助于提升100%低地板轻轨车辆的NVH性能。本文以100%低地板齿轮箱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方法、有限元模态分析及动力学响应分析方法以及声学边界元方法,对100%低地板齿轮箱的振动以及辐射噪声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利用相似性理论,设计了100%低地板齿轮箱箱体的相似性模型,并对其相似性模型进行了实验模态分析与计算模态分析;结合100%低地板齿轮箱的实际设计及安装情况,针对性地对其进行了辐射噪声的优化设计。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考虑结构系统柔性的结构系统与传动系统相耦合的100%低地板齿轮箱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模型,将该仿真分析模型获得的轴承支反力作为100%低地板齿轮箱动力学响应分析的激励力。(2)基于相似性理论,设计了100%低地板齿轮箱箱体的相似性模型,推导了箱体相似模型与箱体原型的相似准则并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了箱体相似模型。对箱体相似模型开展实验模态分析与计算模态分析,并将其实验与仿真获得的模态参数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仿真与实验的正确;对箱体原型开展计算模态分析,并将其与箱体相似模型实验模态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箱体有限元模型建模与实验设计的正确;将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仿真获得的轴承支反力作为激励,开展箱体的动力学响应分析计算其振动响应。(3)建立了100%低地板齿轮箱直接边界元法辐射噪声仿真分析模型,并将箱体动力学响应分析获得的振动响应作为该仿真分析模型的求解边界条件,对100%低地板齿轮箱的辐射噪声特性展开了研究。(4)根据100%低地板齿轮箱振动与噪声研究分析结果,结合该齿轮箱的实际设计与安装情况,对100%低地板齿轮箱采取齿廓修形以及箱体结构优化这两种方法来开展其辐射噪声的优化设计。
马玉鹏[2](2020)在《舟艇自航模系统设计与研究》文中提出舟艇装备是船舶领域比较小型化的船型,它在多个领域的应用都比较广泛。全面研究舟艇装备的性能特点,寻找改进方法,建造功能强大、极速高效的新型舟艇装备是我们努力的重点方向。自航模型研究已经有很多年,各国都竞相在这一领域寻求更大的突破,欧美强国早已在大型水面舰艇、潜艇建造方面全面应用这一研究方法。虽然我国在自航模研究方面起步较晚,但是经过我国科研工作者的不断努力,我们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设计建造一艘舟艇自航模型,模型建造完成后进行一系列的自航试验,精确测量试验结果,随后对舟艇自航模的水阻力进行CFD数值计算,运用STAR CCM+软件计算舟艇自航模的水阻力。最后将试验数据与计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分析系统设计的优劣性,并研究下一部改进的方向。通过建造优化的舟艇自航模型并进行试验分析,对于指导现有舟艇装备对水流适应性的研究有着深远影响,尤其为舟艇水阻力性能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和手段,对改进舟艇装备性能有着重要意义。
苏佳伦[3](2020)在《船体甲板夹芯复合材料结构强度试验考核方法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夹芯复合材料凭借多项优异的物理性能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结构试验是对解析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的有效手段,国内外学者均进行了大量的夹芯复合材料加筋板结构试验。但从研究领域来看,目前夹芯复合材料加筋板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领域,而对于船体夹芯复合材料结构的研究仍然不多。从研究内容来看,国内外学者在设计夹芯复合材料加筋板结构试验时,试验模型结构、工装与加载方案等试验上的细节设计各不相同,目前尚无一种相对统一的试验方法。因此本文以夹芯复合材料甲板结构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实际载荷下的受力特性、变形情况等,提出可行的试验考核方法,以指导工程实际的应用,为夹芯复合材料船体甲板结构的研究提供参考。首先,参考国内外船级社颁布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对复合材料甲板结构的各设计载荷特性进行总结。对本文有限元分析所使用的渐进失效分析方法进行介绍,利用此方法对文献中的试验模型进行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考虑凸缘和不考虑凸缘的有限元模型,研究凸缘对夹芯复合材料甲板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两者的计算结果差别不大,变形云图和应力云图分布相似,因此,在进行夹芯复合材料甲板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时,可以不予考虑凸缘的建立,以简化有限元模型,节约计算成本。然后,对均布荷载下甲板结构试验考核方法展开研究。针对试验模型的设计问题,利用畸变相似理论对试验原型与模型之间的位移及应力的相似特征关系展开研究,提出可靠的相似准则来指导试验模型的设计。根据提出的相似准则制定了多种不同的模型缩比方案并进行数值模拟,有限元结果验证了该相似准则的有效性。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了多点等效加载方式对于模拟设计载荷的可行性,设计均布载荷下夹芯板结构的试验装置。最后,对轴压荷载下甲板结构试验考核方法展开研究。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来指导试验模型的设计,对比不同试验模型长度与宽度的截取方案,确定了轴压载荷下夹芯板结构的试件尺寸选取方法。针对夹芯复合材料帽型加筋板结构在轴向位移载荷作用下呈整体一阶屈曲破坏的情况,基于有限元分析结果建立了预测试验原型极限载荷和下壁板中部垂向位移极大值的经验公式。结合试验模型的结构形式和实际试验条件,提出轴压试验的加载方案和工装设计方案。
周洋[4](2020)在《风浪激励下的船舶运动特征及对舒适性的影响分析》文中认为邮轮作为高端的水上娱乐船型,旅客对其不仅追求独具特色的外观造型、种类齐全的娱乐设施以及丰富多样的航行路线,而且关于乘坐运动舒适性方面的要求也愈发严格,希望邮轮在满足安全设计的基础上不断改善舱室乘坐条件,获得更好的游乐体验。由于本论文的目标对象中型邮轮尚未设计建造,但航线已确定,且文中所涉及的舒适度评价方法可适用于其他船型。因此,本文选取与其航线相似,资料齐全的某油船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风浪激励载荷作用下,不同环境因素对油船运动特性的影响,并结合晕动症发生率和运动综合舒适度指标评估该油船的舒适程度。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包括:(1)船舶风载荷数值模拟研究。建立了油船外部风场流体域模型,并进行CFD仿真分析。通过雷诺数无关性验证发现,入口风速度大小对风载荷系数几乎无影响,且CFD仿真与经验方法所得风载荷系数结果有较好一致性。另外,通过编写指数率动态风的UDF程序,分析了各甲板高度处速度分布和船体表面压力分布特性。(2)风浪激励作用下船舶运动特征研究。基于三维势流理论建立了油船的水动力学模型,在频域内计算并分析了油船各自由度的一阶波浪力、二阶波浪力、附加质量、辐射阻尼和幅值响应RAO算子等水动力学特性,并针对横摇阻尼进行了合理修正。考虑风载荷系数,在规则波条件下,分析了波浪周期、波幅和浪向角对油船运动响应的影响;在不规则条件下,分析了不同海况等级和全船不同位置的运动响应差异性。(3)规则波条件下晕动症发生率MSI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了波浪周期、波幅和浪向角等因素对晕动症发生率MSI的影响,并发现在波浪周期为8s时,晕动症发生率MSI最小,当波浪周期增大后,晕动症发生率MSI急剧减小;当波幅增大时,晕动症发生率MSI也增大;在浪向角为90°左右时,晕动症发生率MSI较大。且当运动持续时间2h后,由于机体适应低频运动特性,晕动症发生率MSI趋于稳定。(4)不规则波条件下晕动症发生率MSI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了海况等级和乘员所在位置对晕动症发生率MSI的影响,并发现随着海况等级增加,晕动症发生率MSI急剧增加。且晕动症发生率MSI沿船长方向先减小后增大,在船尾和船艏附近数值较大,在船中附近较小。晕动症发生率MSI在船宽方向上沿中纵剖面向左右两舷逐渐增加,在船舷附近较大。(5)总体晕动症OMSI指标的定义与计算。提出了用总体晕动症OMSI指标初步评估船舶在任意海况条件下晕动症发生率的计算方法,考虑了两种不同浪向角概率分布形式对总体晕动症OMSI的影响,并发现当船舶浪向角在90°左右出现的概率水平较大时,总体晕动症OMSI也偏大。(6)基于模糊数学的船舶运动舒适度评价方法研究。首先根据船舶耐波性相关规范确定运动舒适度各评价指标;然后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将评价指标采取模糊化处理并建立隶属度函数;并根据评价指标对运动舒适度的影响程度,确定运动舒适度综合评估隶属度函数,以对船舶运动舒适性划分等级;最后通过各海况等级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郑旭[5](2020)在《舵翼系统流激振动特性的试验研究》文中提出颤振问题最早出现在航空领域,近些年来,随着海洋航行器的发展以及海洋强国政策的大力推行,水翼的颤振问题逐渐受到重视。与机翼的情况类似,设计不当的舵会诱发颤振。除了经典颤振,低航速的舵还会发生弱颤振现象,它的危害并非引起舵系统的结构破坏,而是诱发水中噪声,提升水下航行体航行的噪声等级。尽管对飞行器和桥梁等结构在空气中的振动理论及相应的试验方法已经相当成熟,但舵翼系统流激振动理论及相应的试验问题对我国水动力学界来讲尚属于一个全新的课题。因此本文的选题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本文采用水弹性力学理论,建立舵翼系统的流激振动相似理论,给出了试验装置、舵翼模型与弹簧系统的设计制作以及安装方法。介绍了本文采用的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倾角仪和光纤光栅,详细说明了本文试验流程与数据处理方法。针对舵翼系统固有频率设计了水箱,开展了固有频率敲击试验,将三种不同的舵翼模型作为试验模型,分析了加速度传感器、倾角仪以及光纤光栅测试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攻角的增大,临界颤振速度随着减小;在相同弹簧和攻角下,舵轴位置前移与翼底部加上端板后,其临界颤振速度均会有所减小;舵刚心位置前移和在翼下方增加端板,可以明显减弱舵的扭转振动幅值,但对翼振动的影响较小。
尹宝惠[6](2020)在《豪华邮轮SEA简化建模与降噪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豪华邮轮振动与噪声的预防是其结构设计的关键,故有必要在船舶设计阶段对整船噪声水平进行评估,并采取合理措施降低结构振动和舱室噪声。本文以中型豪华邮轮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如下工作:详细介绍了中型豪华邮轮的统计能量分析模型的建立流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船体板材和型材的结构形式,给出了内装材料的布置方案,确定了舱室的主要噪声源和所在位置。针对船体板架结构和舱室声腔进行了简化建模研究,给出了多均质板的简化建模方法,分析了内部激励源的位置对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激励源存在多均质板的对称中心时,简化效果最好,发现不同类型板材相连时,简化效果会下降。分析了小舱室并入大舱室,小舱室之间合并这两种声腔简化方式对舱室噪声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小舱室并入大舱室对周围舱室噪声水平影响不大,同层小舱室之间合并会对上层舱室的噪声水平影响严重。在高频段对整船舱室噪声进行统计能量预报,结合噪声源的贡献量和传递路径分析,得出各舱室的主要噪声源及其传递路径。在中频段对尾部舱室进行有限元-统计能量混合预报,在低频段对双层底进行有限元预报,分别与高频段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两者的差异。中频段结果表明,相同舱室中频段的结果普遍低于高频段10d B(A)以上,说明中频段的噪声对于高频段可以忽略不计,低频段噪声与结构特性有关,不能忽略不计。根据舱室噪声产生的机理不同,分别探讨了隔振、减振、吸声和隔声的减振降噪措施,在VAOne软件中对这四种措施进行数值仿真,分析了隔振器自身参数和数量对隔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隔振器的数量越多,隔振效果越好,但作用频率不变。分析了阻尼层和薄板间的特性差异对减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覆盖率不及增加模量比或者厚度比达到的减振效果好。进行了共振吸声结构和多孔吸声材料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可有效降低舱室内的空气声,且穿孔板越厚,穿孔率越低,空腔深度越大,其吸声性能越向低频移动。研究了单双层薄板的隔声性能,结果表明,对于单层薄板,其纵向波速和厚度越大,吻合频率越低,隔声性能越好。对于双层薄板,其隔声性能与薄板之间的距离关系复杂。结合以上措施,提出了舱室噪声的综合治理方案。
王一帆[7](2019)在《船用Magnus减摇装置水动力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船舶在波浪中的航行状态关系着船舶运行的安全,而减摇装置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重视,现有减摇措施存在着占用船内空间较大或者是在零航速时减摇效果不理想等的缺点。而Magnus旋转圆柱减摇装置可以克服以上缺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Magnus旋转圆柱减摇装置是安装在船底两侧,利用Magnus效应使圆柱产生升力来进行船舶减摇的装置。Magnus减摇装置有两种减摇工作状态:在有航速时,通过圆柱旋转产生的升力来减摇;在零航速的时候,该装置可以在旋转的同时,利用圆柱前后摆动获得来流速度,进而产生升力。本文针对Magnus旋转圆柱减摇装置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将Magnus旋转圆柱减摇装置简化为旋转圆柱和摆动旋转圆柱,进而对影响其水动力性能的各个因素进行详细研究。本文主要工作如下:介绍圆柱绕流基础理论,为以后分析旋转圆柱绕流打下基础;介绍了 Magnus效应的原理,从伯努利原理以及边界层理论解释了 Magnus效应减摇装置工作原理;简要介绍了 CFD计算方法,并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同时进行了数值验证,和其他学者的结果对比,验证本文计算的可靠性;介绍了旋转圆柱试验的相似理论,确定了影响旋转圆柱水动力性能的主要参数,并针对这些参数进行了旋转圆柱绕流试验,结果表明旋转圆柱的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都随转速比的增大先增大而后减小,可对数值计算的结果起到验证作用。对影响旋转圆柱水动力性能的主要参数采用CFD方法进行了数值仿真。首先研究了转速比、雷诺数以及粗糙度的变化对三维无限长旋转圆柱水动力性能造成的影响;然后分析了转速比、雷诺数以及长径比对三维有限长旋转圆柱水动力性能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转速比对其影响最大。利用CFD数值计算对摆动旋转圆柱的模型和摆动控制方程进行了优化,然后对摆动旋转圆柱模型进行了水动力性能数值计算,分析了摆动角速度和转速比对摆动旋转圆柱模型水动力性能造成的影响。介绍了船舶横摇的基础理论,对该减摇装置的控制系统以及PID控制方法做了简要介绍,并且结合该控制方法对本文的减摇运动模拟方法进行了介绍;最后在选定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对匀速航行和零航速的减摇运动进行了模拟,对比减摇前后的减摇效果,结果表明理想状态下作用于该模型的Magnus旋转圆柱减摇装置具有非常好的减摇效果。
张圣东,杨秀英,黄强,徐玉红,欧阳武[8](2018)在《波浪载荷作用下船体大变形对尾轴承负荷的影响》文中指出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波浪载荷计算模型和船体变形计算模型,以某大型集装箱船为对象,计算了满载、漂浮和压载3种典型工况下的船体变形。同时计算了波浪载荷作用下,计入浪向、浪高和波浪频率的船体变形。研究了漂浮、满载、压载和波浪载荷作用下的尾轴承负荷值,揭示了波浪工况对尾轴承负荷的影响规律及影响水平,对船舶尾轴承计算规范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王翰墨[9](2018)在《机舰耦合下舰面空气流场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海空协调作在现代海战中的作用愈发凸显,特别是供直升机或战斗机等在海面起降的两栖攻击舰、航母的发展,使得舰载机得到了不断发展。但舰载机的安全起降一直存在着十分突出的问题。复杂多变海况的和舰船在高速航行过程中产生的相对气流将在整个直通式甲板上形成复杂的流场结构,包含舰首上洗流、舰岛绕流以及舰岛尾流等。这些涡系结构复合后将会给直升机的起降带来极大影响,产生致命危害,导致舰载直升机安全起降可能性降低甚至导致坠机事故。本文主要以风洞实验为主,设计具有两栖攻击舰右偏舰岛和典型甲板构型的模型,开展了舰船静态和静态时机舰耦合下的空间流场结构研究。并设计了一款模拟舰船海上横摇状态的动态机构,对舰船横摇下空间流场结构进行研究。使用七孔探针流场测量技术、表面油流显示技术、表面压力测量技术、PIV测量技术等多种实验技术,本文研究并分析了舰船在合成风向角0°和±50°三种典型工况下直通式甲板静态的表面和空间流场结构、动态空间结构、机舰耦合时舰船的静态流场结构和动态流场结构。通过对直通式甲板右偏舰岛典型流场结构的研究,可以为直升机安全起降提供典型工况下流场数据,为分析直升机安全着舰提供技术支持。
段勇,郭君,周凌波[10](2017)在《水下航行器尾段振动激励源特性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水下航行器尾段振动噪声问题,在大型循环水槽中开展了试验模型尾段振动激励源特性试验研究,分别测试了在推进轴系、液压齿轮泵以及推进器转子3种最主要激励源作用下的试验模型尾段壳体振动响应及辐射噪声,比较分析了各激励源作用下壳体的振动响应特性以及各激励源对壳体振动及声辐射的贡献度,试验结果表明:水下航行器尾段最主要的激励源为液压齿轮泵,推进器转子次之,推进轴系激励最小。其试验结果可为水下航行器尾段振动控制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二、舰船尾部轴承试验相似准则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舰船尾部轴承试验相似准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低地板轻轨车辆齿轮箱振动与噪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齿轮箱振动噪声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1 经验公式法 |
1.2.2 有限元法 |
1.2.3 有限元/边界元法 |
1.2.4 统计能量分析法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研究对象 |
1.3.3 研究内容 |
第2章 齿轮箱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 |
2.1 齿轮箱三维建模 |
2.2 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建模 |
2.2.1 齿轮接触等效 |
2.2.2 箱体柔性化 |
2.2.3 约束和载荷 |
2.3 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仿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箱体振动特性分析 |
3.1 相似模型设计 |
3.1.1 相似理论 |
3.1.2 求取?因子 |
3.1.3 相似模型制作 |
3.1.4 模态参数换算 |
3.2 相似模型模态分析 |
3.2.1 相似模型计算模态分析 |
3.2.2 相似模型实验模态分析 |
3.2.3 仿真数据与实验数据对比 |
3.3 箱体计算模态分析 |
3.4 箱体响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齿轮箱辐射噪声分析 |
4.1 声波波动方程 |
4.2 齿轮箱辐射噪声模型建模 |
4.2.1 边界元方法选择 |
4.2.2 边界元声学网格 |
4.2.3 时域数据转换 |
4.3 齿轮箱辐射噪声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齿轮箱辐射噪声优化 |
5.1 齿轮箱振动噪声控制方法 |
5.1.1 噪声控制方法分析 |
5.1.2 噪声控制方法选择 |
5.2 齿轮箱齿轮修形 |
5.2.1 修形方法选择 |
5.2.2 齿廓修形原理 |
5.2.3 齿廓修形参数 |
5.3 齿轮箱箱体结构设计 |
5.3.1 箱体结构设计方法 |
5.3.2 箱体结构设计 |
5.4 齿轮箱优化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成果及参与的项目 |
(2)舟艇自航模系统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综述 |
1.1 选题背景意义 |
1.1.1 研究的目的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自由自航模的由来 |
1.2.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3 国内外发展趋势 |
1.3 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2章 系统组成 |
2.1 引言 |
2.2 艇模选型设计 |
2.2.1 艇模选型 |
2.2.2 艇型参数 |
2.3 推进系统 |
2.3.1 系统构成 |
2.3.2 轴系的选择 |
2.3.3 主机的选型 |
2.4 控制系统 |
2.4.1 系统功能 |
2.4.2 岸基控制系统 |
2.4.3 艇载控制系统 |
2.4.4 典型操控命令程序设计 |
2.5 测量系统 |
2.5.1 系统构成 |
2.5.2 核心控制器 |
2.5.3 传感器的选取 |
2.5.4 测量方法 |
第3章 舟艇自航模水阻力数值计算 |
3.1 计算舟艇自航模水阻力的意义 |
3.2 运用STAR CCM+计算舟艇自航模的水阻力 |
3.2.1 导入自航模儿何体(Geometry) |
3.2.2 生成网格 |
3.2.3 设置物性参数和边界条件 |
3.2.4 求解运算 |
3.3 计算结果分析(Visualizing the Results) |
第4章 试验设计 |
4.1 自航模试验目的 |
4.2 试验依据 |
4.2.1 相似准则 |
4.3 试验准备 |
4.3.1 自航模重量、重心和质量惯性矩的调试 |
4.3.2 硬件和软件系统的调试 |
4.3.3 艇模阻力试验具体准备 |
4.3.4 其他准备工作 |
4.4 试验方案 |
第5章 试验数据采集与处理 |
5.1 引言 |
5.2 试验数据采集方法 |
5.3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
5.3.1 傅汝德换算法 |
5.3.2 三因次换算法 |
5.4 试验数据采集 |
5.4.1 求解自航模阻力系数值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船体甲板夹芯复合材料结构强度试验考核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夹芯复合材料加筋板结构研究现状 |
1.2.2 复合材料结构强度试验考核方法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总结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夹芯复合材料力学理论与相似理论 |
2.1 引言 |
2.2 夹芯复合材料结构的力学特性 |
2.3 复合材料力学相关理论 |
2.3.1 单层板基本理论 |
2.3.2 层合板基本理论 |
2.3.3 夹芯板基本理论 |
2.4 相似理论 |
2.4.1 相似模型试验 |
2.4.2 相似准则的导出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复合材料甲板结构载荷特性与建模研究 |
3.1 引言 |
3.2 复合材料甲板结构载荷特性 |
3.2.1 总纵弯曲载荷 |
3.2.2 重物载荷和惯性载荷 |
3.2.3 甲板上浪载荷 |
3.3 夹芯复合材料甲板结构模拟方法 |
3.3.1 单元选择 |
3.3.2 材料失效模型 |
3.3.3 数值模拟方法验证 |
3.4 凸缘对夹芯复合材料甲板结构力学性能影响 |
3.4.1 夹芯复合材料甲板结构基本参数 |
3.4.2 载荷与边界条件 |
3.4.3 网格收敛性分析 |
3.4.4 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均布荷载下甲板结构试验考核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考核方法研究思路 |
4.3 试验模型设计方法 |
4.3.1 试验模型相似关系推导 |
4.3.2 试验模型相似准则验证 |
4.4 试验的加载方案与工装设计 |
4.4.1 均布载荷的等效加载 |
4.4.2 试验装置与工装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轴压荷载下甲板结构试验考核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5.3 试验模型设计方法 |
5.3.1 试验模型长度的确定 |
5.3.2 试验模型宽度的确定 |
5.4 试验的加载方案与工装设计 |
5.4.1 试验载荷与加载方法 |
5.4.2 试验装置与工装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风浪激励下的船舶运动特征及对舒适性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船舶风激励研究现状 |
1.2.2 船舶运动理论研究现状 |
1.2.3 船舶舒适性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势流理论与风载荷系数计算方法 |
2.1 三维线性势流理论基础 |
2.1.1 基本假设 |
2.1.2 船舶在规则波中的运动响应 |
2.1.3 流场速度势及边界条件 |
2.1.4 非定常扰动势的定解条件 |
2.1.5 面元法 |
2.2 波浪谱模型 |
2.2.1 单一方向的长峰波浪谱 |
2.2.2 各方向的短波峰波谱 |
2.3 风载荷系数计算方法 |
2.3.1 风载荷系数的定义 |
2.3.2 规范方法 |
2.3.3 经验公式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船舶风载荷数值模拟研究 |
3.1 计算流体力学CFD概述 |
3.1.1 CFD求解流程 |
3.1.2 流体力学基本方程 |
3.2 基于CFD的船舶风载荷系数求解 |
3.2.1 船舶几何建模 |
3.2.2 风场流体域的确定 |
3.2.3 网格划分 |
3.2.4 边界条件的确定 |
3.2.5 湍流模型的确定 |
3.2.6 求解器的选择 |
3.3 结果对比分析 |
3.3.1 雷诺数无关性验证 |
3.3.2 风载荷系数对比分析 |
3.4 动态风载荷模拟仿真 |
3.4.1 指数率风载荷模拟仿真 |
3.4.2 船体各甲板高度处速度分布 |
3.4.3 船体表面压力分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风浪激励作用下船舶运动特征研究 |
4.1 AQWA软件简介 |
4.1.1 AQWA功能概述 |
4.1.2 AQWA模块 |
4.1.3 AQWA局限性 |
4.2 船舶水动力学性能分析 |
4.2.1 船舶水动力建模 |
4.2.2 参数设置 |
4.2.3 网格尺寸的选取 |
4.3 船体水动力计算结果分析 |
4.3.1 一阶波浪力 |
4.3.2 二阶波浪力 |
4.3.3 附加质量 |
4.3.4 辐射阻尼 |
4.3.5 RAO响应 |
4.4 阻尼修正 |
4.5 风力系数 |
4.6 规则波下油船运动响应分析 |
4.6.1 不同波浪周期下油船运动响应 |
4.6.2 不同波幅下油船运动响应 |
4.6.3 不同浪向角下油船运动响应 |
4.7 不规则波条件下油船运动响应分析 |
4.7.1 不同海况等级下船舶的运动响应 |
4.7.2 船舶典型位置的运动响应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晕动症的船舶运动舒适度评价方法研究 |
5.1 晕动症机理概述 |
5.2 规则波条件下各因素对晕动症的影响 |
5.2.1 规则波下晕动症的计算方法 |
5.2.2 波浪周期对晕动症的影响 |
5.2.3 波幅对晕动症的影响 |
5.2.4 浪向角对晕动症的影响 |
5.3 不规则波条件下各因素对晕动症的影响 |
5.3.1 不规则波条件下晕动症的计算方法 |
5.3.2 海况等级对晕动症的影响 |
5.3.3 不同位置的晕动症发生率 |
5.4 总体晕动症指标 |
5.4.1 总体晕动症计算方法 |
5.4.2 浪向角概率分布对总体晕动症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模糊理论的船舶运动舒适度评价方法研究 |
6.1 模糊数学概述 |
6.2 模糊式识别方法 |
6.2.1 模糊集合 |
6.2.2 隶属度函数 |
6.2.3 模糊式识别准则 |
6.3 船舶运动舒适度评价指标模糊化分析 |
6.3.1 各评价指标的确定 |
6.3.2 各评价指标的模糊化 |
6.3.3 运动舒适度综合评估模糊化 |
6.4 舒适性隶属度量值计算 |
6.4.1 各评价指标隶属度计算结果 |
6.4.2 舒适性综合隶属度计算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舵翼系统流激振动特性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翼型流致振动研究现状 |
1.2.1 翼型流致振动理论研究现状 |
1.2.2 翼型流致振动试验研究现状 |
1.2.3 翼型流致振动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创新点 |
1.3.1 试验内容 |
1.3.2 创新点 |
第二章 试验模型装置设计与方法 |
2.1 试验水洞系统 |
2.2 试验装置 |
2.2.1 流激振动相似理论 |
2.2.2 试验装置原理 |
2.2.3 试验装置设计 |
2.3 测量传感器 |
2.3.1 光纤光栅 |
2.3.2 倾角仪 |
2.3.3 加速度传感器 |
2.4 试验模型设计与标定 |
2.4.1 舵模型 |
2.4.2 翼模型 |
2.4.3 端板模型 |
2.5 试验流程 |
2.6 数据处理方法 |
2.6.1 波长漂移-应变处理方法 |
2.6.2 傅里叶变换 |
2.6.3 短时傅里叶变换 |
2.7 舵翼系统承载力及试验工况确定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舵翼系统流激振动特性分析 |
3.1 水翼流激振动的原理 |
3.2 舵翼系统固有频率 |
3.3 临界颤振速度 |
3.4 舵翼系统流激振动测试结果与分析 |
3.4.1 模型A |
3.4.2 模型B |
3.4.3 模型C |
3.5 三种模型对比分析 |
3.5.1 幅值对比分析 |
3.5.2 频率对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6)豪华邮轮SEA简化建模与降噪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船舶噪声源及其传播途径 |
1.3 舱室噪声预报方法 |
1.4 舱室噪声控制方法 |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舱室噪声预报方法 |
2.1 统计能量分析法(SEA) |
2.1.1 基本参数 |
2.1.2 子系统的确定 |
2.1.3 子系统的能量 |
2.1.4 子系统间的能量平衡方程 |
2.2 有限元/统计能量分析法(FE/SEA) |
2.2.1 子系统的确定 |
2.2.2 FE子系统的位移响应方程 |
2.2.3 SEA子系统的能量响应方程 |
2.3 有限元分析法(FEA) |
2.3.1 声学有限元方程 |
2.3.2 流固耦合方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整船SEA建模及简化方法研究 |
3.1 建模流程 |
3.1.1 几何模型 |
3.1.2 有限元模型 |
3.1.3 统计能量分析模型 |
3.2 船体板架结构的简化建模研究 |
3.2.1 均质板简化建模 |
3.2.2 加筋板简化建模 |
3.2.3 双层底简化建模 |
3.3 船舶舱室声腔的简化建模研究 |
3.3.1 舱内介质简化分析 |
3.3.2 舱室声腔简化建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舱室噪声预报与分析 |
4.1 高频噪声预报 |
4.1.1 SEA预报模型 |
4.1.2 预报结果及分析 |
4.1.3 噪声源贡献量分析 |
4.1.4 噪声源传递路径分析 |
4.2 中频噪声预报 |
4.2.1 FE/SEA混合预报模型 |
4.2.2 预报结果及分析 |
4.3 低频噪声预报 |
4.3.1 FE预报模型 |
4.3.2 预报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节 |
第5章 舱室噪声控制技术研究 |
5.1 隔振技术研究 |
5.1.1 弹簧刚度对隔振效果的影响 |
5.1.2 设备质量对隔振效果的影响 |
5.1.3 隔振器数量对隔振效果的影响 |
5.2 减振技术研究 |
5.2.1 材料间模量比对减振效果的影响 |
5.2.2 材料间厚度比对减振效果的影响 |
5.2.3 阻尼层覆盖率对减振效果的影响 |
5.3 吸声技术研究 |
5.3.1 板厚对共振吸声性能的影响 |
5.3.2 穿孔率对共振吸声性能的影响 |
5.3.3 空腔深度对共振吸声性能的影响 |
5.3.4 多孔材料的吸声性能研究 |
5.4 隔声技术研究 |
5.4.1 单层薄板的隔声性能研究 |
5.4.2 双层薄板的隔声性能研究 |
5.5 舱室噪声综合治理方案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船用Magnus减摇装置水动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船舶减摇装置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舭龙骨 |
1.2.2 减摇水舱 |
1.2.3 减摇鳍 |
1.2.4 减摇舵 |
1.2.5 减摇陀螺 |
1.2.6 Magnus旋转圆柱减摇装置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Magnus效应原理及流体力学基础 |
2.1 Magnus减摇装置减摇原理 |
2.1.1 圆柱绕流 |
2.1.2 旋转圆柱绕流(Magnus效应原理) |
2.1.3 Magnus减摇装置工作原理 |
2.2 CFD数值模拟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
2.2.1 CFD计算数值模拟方法 |
2.2.2 CFD计算模型设置 |
2.2.3 CFD计算不确定度分析 |
2.2.4 数值模拟结果验证 |
2.3 旋转圆柱绕流模型试验 |
2.3.1 模型试验的相似理论 |
2.3.2 旋转圆柱试验模型 |
2.3.3 旋转圆柱试验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旋转圆柱水动力性能数值计算 |
3.1 三维无限长旋转圆柱水动力性能数值模拟 |
3.1.1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统计 |
3.1.2 水动力性能分析 |
3.2 三维有限长旋转圆柱水动力性能数值模拟 |
3.2.1 数值模拟模型及前处理 |
3.2.2 转速比对水动力性能影响研究 |
3.2.3 雷诺数对水动力性能影响研究 |
3.2.4 长径比对水动力性能影响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摆动旋转圆柱水动力性能数值计算 |
4.1 摆动旋转圆柱模型及控制方程的确定 |
4.1.1 CFD数值计算模型与网格划分 |
4.1.2 摆动圆柱运动控制方程设置 |
4.1.3 模型及控制方程的优选 |
4.2 摆动旋转圆柱水动力性能分析 |
4.2.1 摆动旋转圆柱受力分析 |
4.2.2 摆动角速度对旋转圆柱流场影响分析 |
4.2.3 旋转速度对旋转圆柱流场影响分析 |
4.3 本章小节 |
第5章 Magnus减摇装置减摇效果预报 |
5.1 船舶横摇运动的机理 |
5.1.1 船舶运动的假定 |
5.1.2 船舶横摇的运动分析 |
5.1.3 横摇微分方程 |
5.1.4 横摇频率响应函数 |
5.2 船舶横摇运动控制方法 |
5.2.1 船舶减摇控制系统简介 |
5.2.2 船舶减摇控制方法 |
5.2.3 减摇运动模拟方法 |
5.3 船舶减摇运动模型及波浪参数设置 |
5.4 匀速航行的船舶减摇运动模拟 |
5.4.1 Magnus减摇装置对阻力的影响分析 |
5.4.2 匀速航行的船舶减摇运动模拟 |
5.5 零航速的船舶减摇运动模拟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机舰耦合下舰面空气流场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回顾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总述 |
第二章 模型、实验设备和试验技术 |
2.1 实验模型 |
2.1.1 舰船与直升机模型 |
2.1.2 模型坐标系 |
2.2 实验设备 |
2.3 测试技术 |
2.3.1 烟线显示技术 |
2.3.2 油流显示技术 |
2.3.3 六分量盒式天平测力技术 |
2.3.4 天平信号处理与数据采集系统 |
2.3.5 七孔探针流场测量技术 |
2.3.6 PIV测试技术 |
2.3.7 多通道压力采集系统 |
第三章 直通式甲板气流场基本结构 |
3.1 引言 |
3.2 直通式甲板空间流场基本结构测量(七孔探针流场测量技术) |
3.2.1 七孔探针流场测量技术布置方案 |
3.2.2 WOD=0°时的直通式甲板空间流场基本结构 |
3.2.3 WOD=50°时的直通式甲板空间流场基本结构 |
3.2.4 WOD=-50°时的直通式甲板空间流场基本结构 |
3.3 直通式甲板表面流场基本结构(油流显示技术) |
3.3.1 WOD=0°时的直通式舰船甲板流场基本结构 |
3.3.2 WOD=50°时的直通式舰船甲板流场基本结构 |
3.3.3 WOD=-50°时的直通式舰船甲板流场基本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直通式舰船甲板静态空间流场对直升机起降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机舰耦合模拟方案 |
4.2.1 PIV流场测量方案 |
4.2.2 天平测力方案 |
4.2.3 表面压力测量方案 |
4.3 不同机位流场特性研究 |
4.3.1 舰船气流场随合成风向角变化特性研究 |
4.3.2 旋翼受力特性研究 |
4.4 机/舰流场相互作用特性研究 |
4.4.1 不同风速下舰载直升机着舰时对舰船流场结构的影响 |
4.4.2 舰载直升机在不同机位着舰时机/舰流场的相互作用 |
4.4.3 来流对旋翼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机舰耦合下舰面动态流场研究 |
5.1 引言 |
5.2 舰船动态流场测量方法 |
5.2.1 PIV流场测试方案 |
5.2.2 舰船横摇模拟动态机构装置 |
5.3 舰船动态流场结构特性研究 |
5.3.1 WOD=0°时舰船动态流场结构特性研究 |
5.3.2 WOD=50°时舰船动态流场结构特性研究 |
5.3.3 WOD=-50°时舰船动态流场结构特性研究 |
5.4 机舰耦合下动态流场结构特性研究 |
5.4.1 WOD=50°时机舰耦合流场特性 |
5.4.2 WOD=50°时机舰耦合流场特性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舰船尾部轴承试验相似准则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低地板轻轨车辆齿轮箱振动与噪声研究[D]. 谢炎培. 湘潭大学, 2020(02)
- [2]舟艇自航模系统设计与研究[D]. 马玉鹏. 南昌大学, 2020(01)
- [3]船体甲板夹芯复合材料结构强度试验考核方法研究[D]. 苏佳伦.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4]风浪激励下的船舶运动特征及对舒适性的影响分析[D]. 周洋.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5]舵翼系统流激振动特性的试验研究[D]. 郑旭.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6]豪华邮轮SEA简化建模与降噪技术研究[D]. 尹宝惠.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7]船用Magnus减摇装置水动力性能研究[D]. 王一帆.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3)
- [8]波浪载荷作用下船体大变形对尾轴承负荷的影响[J]. 张圣东,杨秀英,黄强,徐玉红,欧阳武. 船舶工程, 2018(S1)
- [9]机舰耦合下舰面空气流场特性研究[D]. 王翰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2)
- [10]水下航行器尾段振动激励源特性试验研究[J]. 段勇,郭君,周凌波.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