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东缝纫机出口倍增(论文文献综述)
邵冰[1](2020)在《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文中指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认为,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以国家干预为出发点可以获取最大限度的贸易利益并提高本国的经济福利。日本政府通常被认为是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一个典型。日本作为自然资源严重匮乏的岛国,其人口众多,国土面积狭小,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环境、能源及市场等多重客观因素的制约。但是二战后,日本经济从战乱后的一片废墟中迅速崛起,实现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和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在国际经济竞技场上连续摘取“经济大国”、“金融大国”、“最大债权国”等桂冠,并成功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可以说,日本经济大国地位的取得与其对外贸易活动的有效开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甚至有许多分析认为,日本经济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日本政府成功地实施了战略性贸易政策。二战后,日本政府根据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实施不同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经济恢复时期(1945~1955年)是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日本政府为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和实现产业重建,采取了限制进口、振兴出口、积极保护和扶植国内产业的政策。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6~1973年)是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初级阶段,日本的贸易政策内容开始由限制进口、替代进口向出口导向、扩大出口转变,日本政府调整关税政策替代进口限制并设置有利于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关税税率,逐步放松对外国投资的限制来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将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战略性地重点扶植重化工业的发展。经济稳定增长和泡沫经济时期(1973~1991年),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进入高级阶段,协调与竞争并重,一方面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政策以减少各国的谴责,另一方面,实行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来保证更多的贸易利益,积极发挥对外投资和经济援助对贸易的促进作用,通过规模经济产业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在全球范围内高效率地进行资源配置,战略性地促进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通过减量经营和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的出口竞争力,从而促进进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和带动国内经济的回升和发展。经济长期低迷时期(1991~至今),为应对冷战后新时期国内外经贸发展战略环境的变化,日本继续推行贸易与投资并举的高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行多层次、灵活的自由贸易战略来获取最大的贸易利益,同时继续发挥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作用,积极开展战略性贸易外交,利用双边和多边贸易协调进一步获取贸易优势并促进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综观战后70多年以来日本的经济发展,“保护产业、扶植出口”一直是贯穿日本贸易政策的一条主线。以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视角来看,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日本实行的是初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即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通过对具有发展潜力的战略性产业和具有“外部经济”效应的高新技术产业加以保护和扶持,从而获得规模经济收益并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日本实行的是高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即确定合理的规模经济产业国际分工原则,通过规模经济产业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在世界范围内高效率地配置资源,以继续获得贸易优势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国家层面看,由于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的存在,以及收入分配不公、经济外部性和经济秩序不规范等因素的影响,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的内在缺陷为国家干预经济和贸易活动提供了原因和依据,且在某些条件下国家政府的干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它可以改善贸易条件、转移垄断利润、强化竞争优势,因此维护国际贸易利益需要政府的适当干预,实现国家利益需要正确的贸易政策,日本“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为有效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二战后,日本政府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依据“动态比较优势”确定战略性目标产业,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保护和扶植战略性产业发展,推动企业联合、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效应,构筑产官学协作的国家创新体制,推行战略性贸易外交,根据日本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实施适合日本国情的战略性贸易政策,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运用也为日本国家战略从“经济中心导向”向“大国化目标”发展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产业层面看,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以产业政策为中心,将产业现代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结合发展,综合运用各种经济和行政手段全力扶植那些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和外部经济性的战略性产业的发展,使其以强劲的国际竞争能力,实现赶超欧美经济大国的战略目标,不仅实现了产业的现代化,而且促进日本产业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不断攀升。战后日本的汽车工业、钢铁工业、半导体工业的大发展,就是战略性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成功运用的典范。从企业层面看,日本特殊的企业组织体系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运用有着重要的关系,企业集团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载体,独特的系列企业体制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运行机制,综合商社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开辟了稳固的前沿阵地。日本企业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为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创造条件,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与产业发展和贸易利益密切结合的特征,日本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中同样蕴含着战略性贸易政策。此外,日本企业的技术贸易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相互配合,日本促进技术引进与研发的政策均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表现。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具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灵活运用和追求动态效应等特点。但是战略性贸易政策是一把双刃剑,既对日本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和竞争能力提高带来积极效果,也对日本经济和贸易的长远发展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和后果。当前,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正处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阶段。在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结构不完善等问题,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仍以进料加工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在最能代表一国出口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方面与贸易强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看,当前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增速呈结构性放缓,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和传播给全球经济和贸易发展带来巨大挑战,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更加激烈,贸易摩擦形势严峻复杂,当前外贸形势突显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重要性。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虽然最早由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且从发达国家应用的角度进行阐释和研究,但是在发展中国家也同样适用,可以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良好的指引。纯粹的市场经济或许有益于世界经济和福利的改善,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却未必是一种最佳的选择,国际市场普遍存在的不完全竞争和信息不对称所决定的市场不完善性为一国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战后日本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经济和贸易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一是要重视发挥政府的干预和支持作用,二是在尊重WTO原则基础上,合理利用贸易政策工具,三是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四是制定合理的对外投资策略,五是实施出口鼓励措施,集中力量开拓国际市场。
邢战雷[2](2019)在《中国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驱动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轻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具有较高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是覆盖最广的消费品行业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力军,其价值更多体现在满足市场消费需求、稳定出口规模、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更好地服务“三农”等方面。自中国改革开发以来,轻工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经过了高速发展、告别短缺、数量为本的发展阶段后,正进入以质量和效益的双提升为目标的中高速发展新阶段。不论在轻工产品的生产、出口或消费,中国已成为世界轻工业大国。然而,轻工业面临的国际国内发展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目前轻工业经济运行整体处于“消费平稳、投资放缓、出口乏力、调整加速、分化明显”的“缓中趋稳”发展态势。中国轻工业由“大国”变为“强国”之任务仍然艰巨,发展中的矛盾、“痛点”和“栓塞”依然存在且日趋明显,转型升级变得愈发迫切。要实现轻工业转型升级就必须重视创新。而创新过程中遭遇的知识产权问题更加普遍,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故此,基于知识产权创造、保护与运用的创新驱动成为助推中国轻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知识产权也成为轻工业转型升级、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和“新引擎”,是轻工业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绕不过的坎”,更是打开轻工业转型升级之门的“金钥匙”和“核心驱动”。论文以中国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创新驱动为主题,以“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知识产权创新驱动”为研究主线,综合管理学、产业经济学、系统工程、知识产权管理等学科理论知识,依据产业集聚理论、产业结构理论等既有成果,运用文献研究、系统分析、定量与定向相结合、数据挖掘等科学方法,针对中国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驱动力体系构建及路径选择开展专门研究。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为轻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新视野和一套“策略组合”,有助于进一步明确中国轻工业宏观发展态势、显化轻工业知识产权发展水平、提高轻工业转型升级中的知识产权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知识产权驱动支撑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如下所述:(1)首次把知识产权引入中国轻工业发展与转型升级问题的研究。虽然目前不少轻工企业已经建立了知识产权战略和管理体系,并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创新活动,但轻工类企业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产品仍然较少、较弱。加之目前从学者到政府到社会服务机构,并没有专门开展轻工业领域的专利技术盘点、诊断与布局,这也成为轻工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被忽略的关键之一。为此,文章率先通过利用专业的IncoPat数据库的数据来源,设计规范的检索公式,运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引入“专利地图”技术处理方法,从专利申请与授权趋势、运营情况、申请人类别、地区、排名情况、专利法律状态、子行业专利分布等维度,从轻工产业角度具体对中国轻工业领域的专利资产进行检索、数据挖掘和比较等计量分析,以期揭示轻工业领域的专利竞争格局、结构与发展动态。研究认为,知识产权仍然是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痛点”和“栓塞”。(2)构建了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5Fs”体系和“G-CPU”驱动范式。结合系统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探讨和构建了中国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五驱力”(5Fs)体系,分别对战略管理能力、创造开发能力、协同运营能力、金融服务能力和法律保护能力五个方面,详细分了其各自内涵、运作机制和注意事项;在“三螺旋”(Three-Helix)理论的基础上,将科技平台因素(例如:产业集群、特色区域、行业协会、专利联盟等)引入到传统的“产学研”创新体系,设计了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四螺旋”(Four-Helix)驱动范式;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以及政府、科技平台、企业、高校四个主体视角出发,围绕知识产权战略能力、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知识产权运营能力、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能力等五个维度,引入“专利地图”“专利导航”“高价值专利培育”等先进理念,提出了中国轻工产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驱动路径“策略组合”研究认为,G-CPU驱动范式是轻工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和关键环节所在。。(3)探索创建了轻工业知识产权贡献度及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了进一步阐释知识产权与轻工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贡献度,以及基于知识产权的轻工业创新能力评价,文章探索构建了轻工业知识产权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轻工类高校为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其中,运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中国轻工产业发展建立模型并进行分析,测算出中国轻工业固定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和知识产权投入的产出系数,并进一步采用索洛余值法计算知识产权投入对中国轻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经济理论为基础,将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通过对专利数据的规范化处理,构建了轻工业知识产权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以江南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等八所轻工类高校为样本,从知识产权的数量、质量、强度、潜力4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选取了 2006-2018年间的专利信息数据,开展了轻工业知识产权创新能力评价,进而掌握了轻工类高校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及其影响。研究表明,知识产权投入对轻工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作用,必须通过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投入,促进我国轻工产业转型升级。综上所述,论文通过对知识产权创新驱动背景下中国轻工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这一问题的系统研究,不仅对中国轻工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发展、工作成效等进行了系统分析,更是首次引入“专利地图”理论与方法,对中国轻工业知识产权发展状态及其结构进行了专业的检索分析,通过采用索洛余值法计算知识产权投入对中国轻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构建了轻工业知识产权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促进中国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五驱力”,构建了“四螺旋”模型,为中国轻工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更具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和决策参考。
罗秋菊[3](2019)在《清末民国万县工商业发展与城市变迁研究》文中指出清末民国,中国处于社会大动荡时期,这种剧烈的变动主要是在城市中进行的。万县地处川东盆地,有着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长江水运,自古以来便有“川东门户”之称。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便遭到帝国主义的觊觎。1902年中英签订《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亦称《马凯条约》)开辟万县为通商口岸。万县开埠以后,在西方商品以及资本输出的侵淫下,传统的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化,万县城市经济迈进了近代化的门槛,抗日战争把万县城市经济近代化推向了高潮,使万县城市完成了近代时期的近代化。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万县城市经济的商业、工业由传统到近代发展的进程、脉络进行梳理和研究,总结这一转变过程中的特点,揭示万县工商业由传统到近代的发展以及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并总结万县城市在变迁过程中的特点。万县城市的发展是在开辟为通商口岸以后,开埠加快了万县城市的近代化进程。对外通商贸易产生了新的商业力量。商业的发展打破了万县城市以往封闭的结构,并改变了其旧有的城市结构布局,其中包括城市规模的扩大,新商业中心的建立以及城市各功能分区的初步形成。抗日战争的爆发使大批工业和人口内迁到万县,这促进了城市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给商贸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但是战争对城市也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和影响,特别是重庆大轰炸给城市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抗日战争胜利后,内迁工厂和人口相继迁出,城市经济发展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城市发展开始走上衰退的道路。近代万县城市工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的近代化进程,增强了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其主要表现在扩大了城市规模、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提高了城市教育能力等方面。万县城市在变迁的过程中呈现出阶段性、非自主性、曲折性等特点。万县城市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万县城市的近代化转型,完成了从封闭落后城市向近代港口城市的转变。
于大江[4](2018)在《危机即转机 创新求发展——聚焦广东鞋机行业》文中认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国制鞋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我国鞋机行业的进步。制鞋机械是鞋业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既受益于我国制鞋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我国制鞋业的进步。广东鞋机是我国鞋机的重要产地之一,尽管面临着国内人工成本上涨、制鞋产能外迁、金融危机等不利局面,但凭借着创新与智造,广东鞋机在近3年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正成为国内鞋机最具活力的地区。
刘雅娇[5](2017)在《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变迁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结构变迁的过程会导致资源在产业之间重新流动和配置,当以第二产业发展为主导的工业化阶段,大量剩余劳动力会由生产效率较低的产业部门向生产效率较高的产业部门转移,此时工业化阶段迎来了“结构红利”。随着结构红利的减弱,当居民消费支出倾向第三产业时,产业结构逐步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经济发展进入后工业化阶段。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然而这一时期我国面临着国内外复杂经济环境。从国际经济环境看,首先,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近几年重振本国制造业,使得我国与其经济关系由原来的相互合作,互补优势的关系逐步向更多竞争关系转变;其次,国际市场新一轮的技术信息革命正在引燃生产方式、贸易结构等新改变;再次,欧美等发达国家正在积极巩固全球贸易格局的地位,对刚刚进入“新常态”中国经济既是机遇又是严峻挑战。从国内经济环境看,首先,国内经济积累了许多问题与矛盾,部分产业出现了产能过剩,资金周转出现困难,若不能及时解决实体经济风险会导致经济系统的风险;其次,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劳动力红利逐渐减弱,进而企业劳动力成本会增加;再次,以往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比较突出,此外,城乡收入差距仍然比较大,容易积累社会矛盾。在中国经济寻求转变增长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长过程与产业结构变迁紧密相连,而消费是“三驾马车”中目前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作用逐渐增强的一枝独秀,推动以消费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凸显,因此居民消费结构变迁对产业结构变迁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首先,本文介绍了选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梳理了关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发展过程及研究成果,由此提出了本文需要研究的相关问题和研究思路以及可能具有创新点。在第二章以基础理论为主。本章首先给出了关于产业结构和居民消费结构概念的界定范围,然后详细地介绍了关于产业结构变迁的经典理论,由此接下来进步分析了产业结构变迁动因,进而说明消费结构对产业变迁的影响作用机制,探讨了在需求收入弹性和相对价格效应方面分析了居民消费结构的变迁对产业结构变迁是如何产生影响的。从第三章开始是对我国产业结构变迁的历史过程按照历史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了详细地统计分析,由此可以总结出,从1978年到2014年,我国产业结构变迁总体趋势是: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稳步下降,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持续稳定在主导地位,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有逐渐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起点比较低,改革开放后尤其在确立市场经济体制后逐年持续快速增长,现阶段仍然保持上升的趋势。然后本章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迁的历史过程按照温饱阶段、小康阶段、富裕阶段以及现阶段的时间顺序也进行了详细地统计分析,由此发现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提升,我国居民消费结构进入个性化服务型消费阶段。本文的第四章是关于影响产业结构变迁因素的实证分析。本章将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分为供给因素和需求因素两大类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取1980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采用运用广义脉冲函数和方差分解的检验方法,具体分析了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劳动力供给因素、资本供给因素、对外开放程度、社会消费总需求、消费结构因素对我国产业结构变迁的长短期影响及其影响程度强弱。本文的第五、六、七章是关于全国居民消费结构变迁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实证考察。由于我国尚未完全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城乡一体化发展程度较低,因此,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上差异比较大,因此将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别进行独立的实证分析。第五章主要分析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迁对产业结构变迁影响;第六章是关于全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迁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分析。这两章所有变量数据为1993年2014年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在此基础上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VEC)、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以及方差分解的检验,来测算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迁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最后在小结部分对实证结果进行了总结。经过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对全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迁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全国各省份地区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情况对产业结构变化有怎样的影响?本文在第七章将研究全国省际间居民消费结构变迁对产业结构变迁影响,所有变量的数据是20022012年全国31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同时按照居民收入等级将全国划分为高收入地区、中等收入地区以及低收入地区为三个子样本,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和模型的判定,分别对全国和三个子样本进行了模型估计,为保障得到无偏一致的估计结果,本章采用了广义最小二乘法(GLS)分别进行了实证检验。第八章是论文的结尾部分,主要对全文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分析和解读。同时客观地分析研究中的不足之处。本文通过详细研究过程发现,虽然居民消费结构因素在众多影响产业结构变迁因素中不是最强的,但是随着社会总需求因素正向效应的增强,居民消费结构变迁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从总体看,全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迁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中可知,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迁长期能够促进第三产业占第二产业比重的提高即推动产业结构向“服务化”变迁趋势发展,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迁的滞后两期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更加显着,产业结构变迁的20.77%波动可以由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迁来解释,产业结构变迁的16.97%波动可以由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迁来解释,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发现,全国省级地区、高收入地区和中等收入地区的城镇居民和农村消费结构变迁与产业结构变迁具有协整关系,而低收入地区的无论是城镇居民还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变迁与产业结构变迁都不具有协整关系,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对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的省际间影响差异较大,我国70%以上的省级地区的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迁对第三产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胡凯基[6](2017)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变迁研究(1979-1984)》文中指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迁。在社会结构方面,国家权力主动收缩,社会自主性开始成长;社会流动加快;城乡之间发展差距缩小,不同乡村之间发展差距加大,沿海地区崛起。国家权力与社会关系方面的变迁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政府松开农村经济管理(主要是从原来的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逐级控制农民集体生产核算变为取消人民公社、农民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自主经营)、城市企业管理(主要是放权让利)、特殊地区管理(主要是设立经济特区)的控制之手,撤回上级对下级和企业、农民个人无偿征调物资的“平调”之手,对社队企业(从1984年起称为乡镇企业)发展伸出扶持之手;社会秩序领域强调安定团结,进行了严厉打击经济和刑事犯罪活动,短时期内显着降低了犯罪发生率;生育领域加大力度推行计划生育,提出了更加严格然而不完全科学的人口出生率控制目标。政府府强社会弱、政府挤压社会的格局通过政府在保持强大的基础上主动把部分权力退还给社会,培育社会自主生长而开始迈向政府和社会双强的理想格局。在社会生活方面,婚姻恋爱进一步走向自主,商业化色彩变浓,女性地位进一步提高;社会风尚出现了从“以穷为荣”到“致富光荣”的转变,长期“左”的文化政策的结束后出现了求知爱美热;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消费在长期压抑之后显着增长;从相对封闭到对国外、境外各方面的交往大幅增加;精神生活虽有“左”的惯性思维的压制和“清除精神污染”的冲击,但总地来说是从禁锢大幅走向解放,帕累托改进带来了的全民满怀希望的可喜局面。在社会心理方面,社会各阶层都有变化,其中最显着的是农民、知识分子、个体私营经济者。农民开始摆脱依附性心理增强自主性心理,开始告别因循泥古追求生产生活的合理化,开始注意追求享受生活。政治上歧视和不信任的消失、对现代化前景的内在认同使知识分子焕发了崇高使命感,满怀热情地投入教育、科研、文化活动。相对于一般工人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和个体私营经济者的快速致富,知识分子收入增长极其缓慢,这种长期存在而从这一时期开始愈益明显的物质生活待遇落差带来了从隐性到显性的心理失衡。个体私营经济者作为新出现的社会阶层,其自我认同经历了从“边缘的人”到“光彩的人”的转变。在不同地区因为主政者的态度措施不同,个体私营经济者的心理也有所不同。这些重大变迁实现了三个突破,即实现了对文革十年极左状态的突破,对1950年代以来传统社会主义中僵化思想与体制的突破,对几千年传统社会习俗指令经济加专制政治残余的突破。这些变迁和突破能够实现的原因一是改革开放初期这几年,总的来说,政府和民意实现了良性互动。二是建国前三十年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使越来越多的领导和群众痛感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僵化缺少活力不能再继续下去,也认识到靠政治运动、阶级斗争来补救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僵化只能是雪上加霜。三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几十年历史中形成的强大的党政军系统的支撑。四是自近代以来中国逐渐积累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的现代化因素。五是中国作为几千年来发达的连续文明体所享有的遗产。
朱昶安[7](2017)在《1949-1976年中国收音机的设计与演变》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1949-1976年间国产收音机为主要研究对象。收音机是新中国工业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类型,研究这一时期的收音机对于总结新中国工业设计的历史经验具有重要意义。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阐述了研究背景与依据,国内关于1949-1976年国产收音机设计的研究文献综述,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二章分别阐述了建国“十七年”与“文革”十年两个阶段收音机发展的社会背景,收音机设计的发展概况,以及两个阶段中收音机社会功能的变化;第三章详细阐述了1949-1976年国产收音机的设计,分别从造型、色彩、装饰等方面分析了国产收音机的特点,设计中的外来影响及民族特色;第四章论述了1949-1976年收音机设计与中国工业设计的关系,收音机与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的比较,以及通过国产收音机设计的研究对“中国设计”的思考。
吕晶[8](2014)在《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宋美龄,蒋介石夫人,“宋氏家族”重要成员,众多标签贴在她的身上。她生于1897年3月5日,卒于2003年10月24日,经历了三个世纪的一生,大致以1948年底赴美寻求援助为分水岭。在国民党退居台湾之后,宋美龄进入了她的后半生,不仅是年龄已过半百,更指宋美龄在政治追求、国际交往、社会活动和妇幼事业等方面均较其在大陆时期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已近日暮。从时间上看,宋美龄后来在台湾和美国生活的时段在其生命中的比重超过大陆时期。依照中国人特别重视晚年的习俗、强调“盖棺定论”的传统,宋美龄的后半生实在是一段不能忽视的历史。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通过论述宋美龄的后半生,揭示其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的角色选择、角色扮演和角色贡献。本文认为,宋美龄的后半生起始于国民党政权的分崩离析,脱胎于内外交困的台湾政局。从1947年开始,国民党在军事上节节败退,政治、经济及外交等情势全面逆转。进至1948年,金融崩溃、物价飞涨、三大战役皆输、精锐尽失,各方矛盾直指蒋介石,国民党统治几近崩溃。在此背景下,宋美龄于1948年底赴美争取援助。1950年初,在美求援未果的宋美龄,返回台湾与蒋介石共赴患难,拉开她后半生的序幕。此时的台湾,人口激增、物价飞涨、民生困顿,岛内族群矛盾重重,加上美国意图舍弃蒋介石政权、制造台湾地位未定论,使得整个社会惶惶不安。宋美龄的回归是对蒋介石最大的慰藉。本文指出,在宋美龄后半生中,“第一夫人”是她最重要的政治符号,这也是为维系蒋介石统治地位而必须向台湾军民传播的符号。在台湾公众面前,宋美龄与蒋介石努力展现出“二位一体”公众形象。举凡蒋介石出现的地方,必有宋美龄陪同。宣传蒋介石、为蒋介石辩护、为蒋介石政权争取援助,则是宋美龄后半生的职责。宋美龄在台湾所开展的外交、妇女运动和社会事业等多方面的工作,都是在“第一夫人”的头衔下展开的。通过梳理宋美龄后半生的各类活动,可以发现宋美龄利用“第一夫人”这一符号向社会传达蒋介石政权稳定的信号,并强调其政权“正统代表性”。本文认为,困居台湾的宋美龄在“第一夫人”这个政治符号下演绎了多重社会角色。外交方面,她是蒋介石的外交事务总管和国际形象宣传员。为此,她整合美国“院外援华集团”,积极开展对美宣传外交,努力拉拢美国政界军方人士,等等,为台美关系改善积蓄力量。一轶时机成熟,她即踏上前台,以多种名义赴美访问,或医疗,或度假。每次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多。直至20世纪60年代后期,蒋经国接班态势已然明确,宋美龄方才淡出对美“外交”一线。妇运领袖是宋美龄最擅长演绎的社会角色。在宋美龄的政治版图上,妇女运动是她政治资本的重要来源,是她获取国内政治支持的重要根据地,其重要性不亚于外交领域。在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宋美龄依靠“妇联会”、“妇工会”和台湾省妇女会开展妇女运动,使自己长期在台湾的政治舞台上屹立不倒。社会事业则是与宋美龄的基督教信仰密切联系在一起。败退台湾之后,宋美龄从“一个名义上的基督徒”转变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宗教成为她最好的安慰剂。在宗教信仰的影响下,她抵台后即成立“中华基督教妇女祈祷会”,以该会联合周边重要人士,结成共同的利益联盟;她开办华兴学校,创建振兴复健医学中心,担当辅仁大学董事长,等等。这些都反映出,宋美龄在信仰的感召下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也反映出宋美龄的宗教热情与与政治需要的紧密结合。本文还考察了宋美龄和蒋介石、蒋氏家族和孔宋家族之间的关系,以及宋美龄在隐居美国时期的政治活动。在作者看来,“宋家”是宋美龄的娘家,也是她在“小家”和“蒋家”立足的奥援。在宋美龄眼里,蒋宋一体,互为帮助。只有壮大“蒋家”才能更好地维护“宋家”,只有维护好“宋家”才能最大化“蒋家”的利益。蒋介石逝世后,宋美龄为使蒋经国顺利接班,隐居美国。她虽然身在美国,但心系台湾政坛,关心的重点是塑造蒋介石历史形象、辅助蒋经国治理台湾。实际上,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蒋家王朝”。
孙海燕[9](2009)在《1980年代的中国设计与现代化想象》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1980年代中国社会空间中的群体性“现代化想象”为切入点,并以此考察中国社会在现代化实践中形成的对“现代化”的理解,“现代设计”的理解,及其对中国设计产生的影响。八十年代的中国尚没有充足的专业设计力量,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设计理论正以“片断”的形式进入中国设计的专业领域而非广大社会层面。因此,“现代化想象”在作为一种社会集体心态的同时,对中国社会理解“现代设计”产生了内在的、深刻的影响。在人民日常生活的社会层面,“现代化想象”内在地转化为人民对设计的认知,外在地呈现为由大众层面所涌现的各种设计实践活动。因此,在八十年代的中国社会空间中,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与生产中,形成了理解何为“现代设计”和如何进行“现代设计”实践的早期倾向,并成为具有一定模式的系统。存在于这个模式系统中的对“现代设计”最基本的理解(在文中被称为“核心认知”)在中国设计实践的进程中不断沉淀下来,并在面对新的设计信息时,形成主动选择和保护“核心认知”的倾向。中国专业设计力量与西方设计师、设计理论试图进入产生于中国社会层面的“核心认知”的过程,正是中国现实社会对设计的理解与西方对设计的理解之间冲突排斥与主动选择并存的过程。因此,本文认为中国设计的“现代化”并不是一个通常所认为的被动接受西方设计影响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进行信息选择与西方设计影响中国的并行过程,进而得出在中国设计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存在着基于中国地域与社会的特殊模式——“后发内外兼生型”模式的认识,希望这一“模式”可以为充满矛盾性与复杂性的中国当代设计提供一条新的解释途径。
王子龙[10](2007)在《中国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装备制造业的演化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以及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与合作能力。目前中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其发展现状仍然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还存在自主创新能力弱、对外依存度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国际竞争力不强等诸多问题,振兴装备制造业将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一项重大任务。因此,系统研究装备制造业演化评价问题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在借鉴演化经济学、进化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等相关学科成果的基础上,将装备制造业纳入产业经济系统综合框架之内进行研究,把装备制造业系统界定为由各个不同装备产业和它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结合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实际状况,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以及比较分析的方法开展了五个方面的研究:一是装备制造业演化轨迹研究。界定装备制造业与装备制造业系统的内涵与特点,分析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中国装备制造业系统的演化轨迹以及时空分异规律。二是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结构。主要包括市场结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以及产业集聚水平的测度问题。三是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的路径依赖与技术创新研究。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的核心问题是演化的动力问题,技术演化和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效应可能导致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的技术锁定和产业僵局。对于克服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的路径依赖,实现技术解锁和产业升级,论文提出产业集聚、技术改造和资源重组三种模式。四是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的数理分析与预测研究。装备制造业系统是由诸多相互作用的经济元组成的动态演化系统,新产业的产生以及由此引起的装备制造业系统内产业分化与产业重组是装备制造业系统结构演进的关键环节和主要内容,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的本质是系统内产业结构的调整、重组和升级。五是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水平评价研究。从经济效益、科技潜力和环境和谐三个维度对装备制造业演化水平进行系统评价,通过经济指标反映装备制造业对国民经济当前的贡献,通过科技指标反映装备制造业未来的竞争能力,通过环境指标反映装备制造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和长期效益。指标体系在时间上反映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的速度和趋向,在空间上反映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的整体布局和结构,在数量上反映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的规模和效益,在层次上反映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的功能和水平。通过研究中国装备制造业系统的演化轨迹、演化结构,认为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是由不同装备产业主体在微观层次上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的逻辑特征是通过装备制造业系统动态演化过程中显现的宏观特性向下分解,重点分析宏观特性背后的微观机制和运行机理,并强调从微观个体层次向系统整体层次演化是装备产业在内生和外在因素制约下的系统动态过程。通过研究中国装备制造业系统的路径依赖、技术创新,提出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的核心问题是演化动力问题。技术创新作为一种动态能力,其发展表现为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具有路径依赖特征。初始状态以及装备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得失将对装备制造业演化过程中的创新选择产生影响。通过对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进行数理分析,认为装备制造业系统的演化动力来自系统内部的竞争和协同作用。竞争使系统不断趋于非平衡,是系统演化的首要条件;协同共生则在非平衡条件下使装备制造业中的某些运动趋势联合起来并加以放大,支配着装备制造业系统整体演化。装备产业之间潜在的协同与竞争机制是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的决定性因素,其他相关参数是产生突变的外部条件。通过对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的产业评价、区域评价以及综合评价发现: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呈现阶梯状、区域性分布,且不同区域内部各产业类别发展存在组织规模小、市场影响力小、科技投入低等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应当利用装备制造业演化的非均衡性、地域性及区域优势、后发优势逐步壮大我国的装备制造业系统,培育不同产业类别的装备制造业集聚地。最后,根据以上问题的研究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及提升国际竞争力三个方面提出装备制造业系统协调演化的对策建议。
二、广东缝纫机出口倍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东缝纫机出口倍增(论文提纲范文)
(1)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3.1 理论分析与实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3.2 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3.3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
1.3.4 比较分析的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的不足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一般分析 |
2.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概念和性质 |
2.1.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概念 |
2.1.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性质 |
2.1.3 战略性贸易政策与幼稚工业保护论的区别 |
2.1.4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内容体系 |
2.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渊源 |
2.2.1 比较优势与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 |
2.2.2 重商主义与贸易保护理论 |
2.2.3 新贸易理论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2.3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体系 |
2.3.1 利润转移理论 |
2.3.2 外部经济理论 |
2.4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评析 |
2.4.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突破 |
2.4.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局限和消极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演变 |
3.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萌芽阶段(经济恢复时期1945—1955) |
3.1.1 限制进口的政策 |
3.1.2 扶植和振兴出口的政策 |
3.1.3 保护和扶植国内产业的政策 |
3.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初级阶段(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6—1973) |
3.2.1 实施分阶段贸易自由化政策 |
3.2.2 实施有利于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关税政策替代直接进口限制 |
3.2.3 通过放松对外国直接投资的限制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
3.2.4 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相结合战略性地扶持重化工业的发展 |
3.3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高级阶段的形成时期(经济稳定增长和泡沫经济时期1973—1991) |
3.3.1 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的政策 |
3.3.2 实行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来保证更多的贸易利益 |
3.3.3 战略性地促进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 |
3.3.4 发挥对外投资和经济援助对贸易的促进作用 |
3.4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高级阶段的稳定发展时期(经济长期低迷时期1991—至今) |
3.4.1 贸易政策的重心向贸易和投资并举的方向转变 |
3.4.2 实行多层次、灵活的自由贸易战略来获取最大的贸易利益 |
3.4.3 发挥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中的作用并主导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制度基础与主要实施方式 |
4.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制度基础 |
4.1.1 国家战略与贸易政策的关系 |
4.1.2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为有效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奠定基础 |
4.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实施方式 |
4.2.1 依据动态比较优势确定战略性目标产业 |
4.2.2 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保护和扶持战略产业发展 |
4.2.3 推动企业联合,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效应 |
4.2.4 构筑产官学协作的国家创新体制 |
4.2.5 推行战略性贸易外交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产业层面分析 |
5.1 战后日本产业现代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结合发展 |
5.1.1 产业政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有机结合 |
5.1.2 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结合着不同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5.2 日本汽车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5.2.1 汽车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
5.2.2 日本政府对汽车产业采取的保护和扶植政策 |
5.2.3 日本汽车产业贸易政策的战略性调整 |
5.2.4 日本汽车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效果 |
5.3 日本钢铁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5.3.1 钢铁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
5.3.2 日本政府对钢铁产业的保护政策 |
5.3.3 日本政府对钢铁产业的扶植政策 |
5.3.4 日本钢铁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效果 |
5.4 日本半导体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5.4.1 半导体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
5.4.2 日本对半导体产业的保护政策 |
5.4.3 日本对半导体产业的扶植政策 |
5.4.4 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效果与半导体产业国际竞争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企业层面分析 |
6.1 日本的企业组织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6.1.1 企业集团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强大的基础载体 |
6.1.2 系列企业体制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有力的运行机制 |
6.1.3 综合商社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稳固的前沿阵地 |
6.2 日本的企业并购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6.2.1 日本企业并购的模式与特点 |
6.2.2 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为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创造条件 |
6.3 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6.3.1 日本对外投资政策与贸易政策有机结合 |
6.3.2 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发展、贸易利益密切结合 |
6.3.3 跨国公司及经营战略中蕴含着战略性贸易政策 |
6.4 日本企业的技术进步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6.4.1 技术贸易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相配合 |
6.4.2 促进技术引进与研发的政策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表现 |
6.4.3 企业研发战略的效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特点、积极效果及消极影响 |
7.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特点 |
7.1.1 目标明确 |
7.1.2 重点突出 |
7.1.3 灵活运用 |
7.1.4 追求动态效应 |
7.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积极效果 |
7.2.1 促进经济高速增长 |
7.2.2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
7.2.3 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
7.3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消极影响 |
7.3.1 贸易摩擦频发 |
7.3.2 经济对外依赖加深 |
7.3.3 产业“空心化”风险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8.1 当前外贸形势突显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重要性 |
8.1.1 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 |
8.1.2 贸易摩擦形势严峻复杂 |
8.1.3 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更加激烈 |
8.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8.2.1 重视发挥政府的干预和支持作用 |
8.2.2 在尊重WTO原则基础上,合理利用贸易政策工具 |
8.2.3 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
8.2.4 制定合理的对外投资策略 |
8.2.5 实施出口鼓励措施,集中力量开拓国际市场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中国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产业转型升级 |
2.1.2 知识产权 |
2.1.3 知识产权能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竞争优势理论 |
2.2.2 产业结构理论 |
2.2.3 三螺旋理论 |
2.2.4 专利地图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国内研究动态 |
2.3.2 国外研究动态 |
2.3.3 研究综评 |
3 知识产权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逻辑辨析 |
3.1 机理分析 |
3.2 知识产权与创新驱动 |
3.3 知识产权对产业转型升级 |
3.3.1 知识产权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 |
3.3.2 知识产权对轻工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 |
3.4 基于四螺旋的轻工业转型升级知识产权“G-CPU”驱动范式 |
3.4.1 范式构建 |
3.4.2 特征描述 |
3.4.3 机理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轻工业转型升级的创新实践与成效 |
4.1 中国轻工行业发展轨迹与政策梳理 |
4.1.1 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 |
4.1.2 轻工业联合会的政策与实践 |
4.1.3 部委间的协同与支撑 |
4.2 基于中轻景气指数的轻工行业经济运行态势 |
4.2.1 总体景气指数 |
4.2.2 工业增加值增速 |
4.2.3 主营业务收入 |
4.2.4 商品出口 |
4.2.5 效益水平 |
4.3 轻工行业转型升级实践成效 |
4.3.1 轻工业在全国工业中的地位不断巩固 |
4.3.2 行业技术创新体系不断优化和提升 |
4.3.3 轻工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
4.3.4 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支撑功能日益明显 |
4.3.5 轻工业知识产权呈现明显阶梯式进步 |
4.3.6 结构调整初见成效,重点子行业转型效果明显 |
4.4 轻工业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4.1 轻工业增长缓慢,下行压力较大 |
4.4.2 国际贸易摩擦严重,出口形势严峻 |
4.4.3 原料价格不断上涨,利润空间被双向挤压 |
4.4.4 行业运行分化较大,企业效益不佳 |
4.5 本章小结 |
5 知识产权驱动轻工业转型升级效应的度量与困境剖析 |
5.1 基于“Patent-Map”的中国轻工业专利状态分析 |
5.1.1 轻工业专利的申请与授权态势分析 |
5.1.2 轻工业专利运营情况 |
5.1.3 轻工业专利申请人结构分析 |
5.1.4 轻工业专利技术领域分布 |
5.1.5 轻工业专利除本土外技术原创国家/地区分布 |
5.1.6 轻工业专利法律状态分析 |
5.1.7 轻工业子行业专利分布比例 |
5.2 知识产权对轻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 |
5.2.1 模型与方法 |
5.2.2 指标与数据 |
5.2.3 贡献度测算结果分析 |
5.3 专利视角下的轻工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
5.3.1 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 |
5.3.2 数据分析 |
5.3.3 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
5.3.4 结论及特征分析 |
5.4 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驱动困境 |
5.4.1 战略意识普遍缺乏,自主创新内生动力不足 |
5.4.2 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
5.4.3 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健全,权利失效流失严重 |
5.4.4 产品创新能力不足,无法满足转型升级 |
5.4.5 子行业与地区知识产权创造不平衡 |
5.5 本章小结 |
6 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5Fs”驱动力构建 |
6.1 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5Fs” |
6.2 知识产权战略管理能力 |
6.2.1 基于价值链的知识产权战略管理工作机制 |
6.2.2 轻工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与提升过程机理分析 |
6.2.3 轻工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能力提升的支撑体系 |
6.3 知识产权创造能力 |
6.3.1 “五环”模型构建 |
6.3.2 “动力火车”模型及工作机制 |
6.3.3 支撑要素 |
6.4 知识产权运营能力 |
6.4.1 基本模式 |
6.4.2 影响因素 |
6.4.3 系统模型及工作机制 |
6.5 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能力 |
6.5.1 服务体系 |
6.5.2 工作机制 |
6.6 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
6.7 本章小结 |
7 基于“G-CPU”的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驱动路径 |
7.1 政府驱动路径 |
7.1.1 充分发挥创新政策的引领作用 |
7.1.2 鼓励企业知识产权贯标认证 |
7.1.3 构建轻工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体系 |
7.1.4 加强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
7.1.5 建立全方位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体系 |
7.2 企业驱动路径 |
7.2.1 实施轻工业专利导航和战略布局 |
7.2.2 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 |
7.2.3 创新轻工企业知识产权运营模式 |
7.2.4 提升轻工企业质押融资信用水平 |
7.3 科技平台驱动路径 |
7.3.1 组建轻工业知识产权联盟 |
7.3.2 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模式 |
7.3.3 充分发挥科技平台的综合效应 |
7.3.4 抓好重点服务平台建设 |
7.3.5 提升产业集群协同能力 |
7.4 高校驱动路径 |
7.4.1 强化政策激励与导引功效 |
7.4.2 制订专利战略规划和布局 |
7.4.3 打造高价值专利培育体系 |
7.4.4 探索多元化的运营新模式 |
7.4.5 创新综合服务体系和机制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满意指数、预期指数 |
附录2 中国轻工业经济指数统计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导师课题、主持课题与获奖 |
(3)清末民国万县工商业发展与城市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开埠前万县城市概况 |
第一节 地理环境 |
一、自然环境 |
二、人文环境 |
第二节 历史沿革与建制 |
一、始源朐忍县 |
二、分置羊渠县 |
三、改置南浦县 |
四、新建鱼泉县 |
五、更名安乡、万川县 |
六、复名南浦县,省入万州 |
七、定名万县 |
第三节 古城的形成 |
一、古城的选址 |
二、古城布局 |
第二章 万县开埠与近代城市的兴起(1902—1936) |
第一节 万县开埠 |
一、万县开埠概况 |
二、城市工商业中心的变化 |
第二节 近代城市的逐步形成 |
一、人口与经济 |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立 |
第三节 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分布 |
一、工业的发展和分布情况 |
二、商业的发展情况 |
第三章 全面抗战时期万县城市的曲折发展(1937-1945) |
第一节 曲折发展的背景 |
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 |
二、工业内迁 |
第二节 发展概况 |
一、工业发展概况 |
二、商业发展概况 |
第三节 战争的破坏和战后重建 |
一、战争对万县经济的破坏 |
二、战后重建 |
第四章 全面内战时期万县城市的衰落(1946-1949) |
第一节 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
一、国际形势 |
二、国内形势 |
第二节 经济衰落的表现 |
一、工业 |
二、商业 |
三、港口 |
第三节 经济衰落的原因 |
一、工业的外迁 |
二、内战造成的影响 |
三、自身发展的不足 |
第五章 近代万县工商业发展对城市的影响及城市变迁特点 |
第一节 近代万县工商业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
一、促进了城市的近代化发展 |
二、增强了城市的文化实力 |
三、城市近代化发展的局限 |
第二节 近代万县城市变迁的特点 |
一、阶段性 |
二、非自主性 |
三、曲折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危机即转机 创新求发展——聚焦广东鞋机行业(论文提纲范文)
■砥砺前行化茧成蝶 |
■创新发展各展所能 |
■危机转机未来可期 |
(5)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变迁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产业结构变迁的基础理论 |
2.1 主要概念的界定 |
2.1.1 产业结构 |
2.1.2 消费结构 |
2.2 产业结构变迁规律的经典理论 |
2.2.1 配第——克拉克定律 |
2.2.2 库兹涅茨法则 |
2.2.3 钱纳里——塞尔奎因标准结构理论 |
2.2.4 霍夫曼定律 |
2.3 产业结构变迁的动因 |
2.3.1 第一产业结构变迁的动因 |
2.3.2 第二产业结构变迁的动因 |
2.3.3 第三产业结构变迁的动因 |
2.4 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变迁影响的机理 |
2.4.1 基础原理 |
2.4.2 影响方式 |
2.4.3 数理推导 |
第三章 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变迁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历程与现状分析 |
3.1 中国产业结构变迁的历程与现状分析 |
3.1.1 改革开放的探索阶段(1978-1991) |
3.1.2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阶段(1992-2012) |
3.1.3 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
3.2 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变迁的历程与现状分析 |
3.2.1 居民消费结构变迁的历程 |
3.2.2 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文献回顾 |
4.1.1 国外关于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研究 |
4.1.2 国内关于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研究 |
4.2 影响产业结构变迁的关键因素分析 |
4.2.1 供给因素 |
4.2.2 需求因素 |
4.3 实证分析 |
4.3.1 指标的选取和数据来源 |
4.3.2 建立模型与平稳性检验 |
4.3.3 模型稳定性检验与滞后阶数的确定 |
4.3.4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4.3.5 方差分解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迁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分析 |
5.1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
5.1.1 数据来源 |
5.1.2 变量说明 |
5.2 建立VAR模型 |
5.2.1 单位根检验 |
5.2.2 模型的设定 |
5.2.3 最佳滞后阶数 |
5.2.4 VAR稳定性检验 |
5.3 基于VAR模型的检验结果与分析 |
5.3.1 Granger因果检验 |
5.3.2 Johansen协整检验 |
5.3.3 VEC模型的建立 |
5.3.4 脉冲响应函数 |
5.3.5 方差分解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迁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分析 |
6.1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
6.2 建立VAR模型 |
6.2.1 单位根检验 |
6.2.2 模型的设定 |
6.2.3 最佳滞后阶数的确定 |
6.2.4 VAR稳定性检验 |
6.3 基于VAR模型的检验结果与分析 |
6.3.1 Granger因果检验 |
6.3.2 Johansen协整检验 |
6.3.3 VEC模型的建立 |
6.3.4 脉冲响应函数 |
6.3.5 方差分解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国省际间居民消费结构变迁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分析 |
7.1 Panel Data模型简要说明 |
7.1.1 模型基本分类 |
7.1.2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 |
7.1.3 面板数据协整检验 |
7.2 省际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7.2.1 数据来源、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7.2.2 面板单位根和协整检验 |
7.2.3 面板模型的估计与分析 |
7.3 省际间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7.3.1 面板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
7.3.2 面板模型的估计与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
8.1 研究结论 |
8.2 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变迁研究(1979-198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研究范围界定 |
第一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结构变迁 |
一、国家权力与社会 |
(一) 经济领域国家权力与社会关系变迁 |
(二) 社会秩序领域国家权力与社会关系变迁 |
(三) 生育领域国家权力与社会关系变迁 |
二、地区发展差距变动 |
(一) 三类乡村发展差距变动 |
(二) 沿海崛起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生活变迁 |
一、婚姻恋爱 |
(一) 进一步走向自主 |
(二) 商业化加剧 |
二、社会风尚 |
(一)从“以穷为荣”到“致富光荣” |
(二) 从文化压抑到求知爱美热 |
(三) 消费增长 |
(四) 对国外、境外交往增加 |
三、精神生活 |
(一) 从禁锢走向解放 |
(二) 帕累托改进带来的全民希望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心理变迁 |
一、农民心理变迁 |
(一) 从依附性到自主性 |
(二) 从因循泥古到合理化转向 |
(三) 开始追求享受生活 |
二、知识分子心理变迁 |
(一) 使命感勃发 |
(二) 物质待遇影响 |
三、个体私营经济者心理变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 |
(7)1949-1976年中国收音机的设计与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外关于中国收音机设计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2 文献综述总结 |
1.4 基本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基本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5.1 论文重点 |
1.5.2 论文难点 |
1.5.3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1949-1976年国产收音机的发展 |
2.1 1949-1965年国产收音机的发展 |
2.1.1 1949-1965年社会环境对国产收音机发展的影响 |
2.1.2 1949-1965国产收音机的发展与设计 |
2.1.3 收音机的社会文化功能 |
2.2 1966-1976年国产收音机的发展 |
2.2.1 1966-1976年社会环境对国产收音机发展的影响 |
2.2.2 1966-1976国产收音机的发展与设计 |
2.2.3“文革”时期收音机社会功能的变迁 |
第三章 1949-1976年国产收音机的设计 |
3.1 1949-1976年国产收音机的造型设计 |
3.1.1 电子管收音机的造型设计 |
3.1.2 晶体管收音机的造型设计 |
3.2 1949-1976年国产收音机的色彩设计 |
3.2.1 电子管收音机的色彩设计 |
3.2.2 晶体管收音机的色彩设计 |
3.3 1949-1976年国产收音机的LOGO与装饰设计 |
3.3.1 收音机的LOGO设计 |
3.3.2 收音机的其它装饰设计 |
3.4 1949-1976年外来设计对国产收音机设计的影响 |
3.4.1 电子管收音机与前苏联及欧洲的影响 |
3.4.2 晶体管收音机与日本的影响 |
3.5 1949-1976年国产收音机设计的民族特色 |
3.5.1 品牌命名与LOGO设计的中国特色 |
3.5.2 中国传统元素 |
3.5.3“文革”元素 |
第四章 1949-1976年的收音机设计与中国工业设计 |
4.1 1949-1976年的收音机设计与中国工业设计 |
4.1.1 自行车 |
4.1.2 手表 |
4.1.3 缝纫机 |
4.1.4 收音机 |
4.1.5 四类产品的比较 |
4.2“中国制造”与“中国设计” |
4.2.1 什么是“中国设计”? |
4.2.2 学习与发展中的“中国设计” |
4.2.3 对“中国设计”的误解及国产收音机研究的意义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附录一 1958年首届全国收音机观摩评比主要产品一览表 |
附录二 1959年第二届全国收音机观摩评比主要产品一览表 |
附录三 1961年第三届全国收音机观摩评比主要产品一览表 |
附录四 1964年第四届全国收音机观摩评比主要产品一览表 |
附录五 1973年第五届全国收音机观摩评比主要产品一览表 |
附录六 1976年第六届全国收音机观摩评比主要产品一览表 |
附录七 南京无线电厂收音机(1936-1973) |
附录八 北京无线电厂收音机(1956-1976) |
附录九 1949-1976 年国产收音机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运用 |
第一章 时代背景与宋美龄后半生的符号特征 |
第一节 蒋介石撤台时的内外困局 |
第二节 1950年初宋美龄自美返台后对蒋介石的政治支持 |
第三节 “第一夫人”:宋美龄的政治符号选择 |
第二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一:“台美外交主掌人” |
第一节 积蓄“台美外交”助力(1949-1952) |
第二节 践行“夫人外交”(1952-1959) |
第三节 从台前到幕后(1963-1969) |
第三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二:台湾“妇运领袖” |
第一节 妇女运动:宋美龄的政治根据地 |
第二节 抵台发动妇运维稳 |
第三节 以“动员”作为妇运工作的重中之重 |
第四节 妇联会:宋美龄退台后的妇运抓手 |
第四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三:台湾社会事业推动者 |
第一节 宗教信仰与政治的融合 |
第二节 宋美龄与台湾医疗事业 |
第三节 宋美龄与台湾教育事业 |
第五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政治符号与家庭角色关系研究 |
第一节 传统家族中的长者 |
第二节 从斗争到同舟共济:宋美龄与蒋经国关系研究 |
第三节 宋美龄在娘家利益与蒋家利益间的平衡 |
第六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终结:隐居美国 |
第一节 隐而不休 |
第二节 东山未起 |
第三节 谢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1980年代的中国设计与现代化想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缘起 |
1.2 选题的意义 |
1.2.1 八十年代的"想象"对于研究中国设计的意义 |
1.2.2 从日常生活研究中国设计的意义 |
1.3 基本概念 |
1.3.1 "现代化想象"——历史文脉语境下的现代化认知 |
1.3.2 "生存心态"理论——解释实践行为的方法 |
1.3.3 认知倾向 |
1.4 研究现状 |
1.4.1 关于中国"现代化想象"的研究现状 |
1.4.2 关于"八十年代中国"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结构 |
2 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的八十年代 |
2.1 现代化理论在中国 |
2.1.1 学界的解释 |
2.1.2 中国社会的解释 |
2.2 "实现四个现代化"与中国社会 |
2.2.1 "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提出 |
2.2.2 中国的现代化类型 |
2.3 现代化实践联接的两个要素 |
2.3.1 "生存心态"理论的内涵 |
2.3.2 现代化实践中的要素 |
3 现代化想象与中国设计的关联 |
3.1 现代化想象的历史脉络 |
3.1.1 现代化想象的历史来源 |
3.1.2 建国初期的现代化想象 |
3.2 八十年代的中国社会空间 |
3.2.1 生活的渴望 |
3.2.2 以高效率争夺时间 |
3.2.3 创新的激情 |
3.3 现代化想象的内化与外化 |
3.3.1 内化为现代设计认知 |
3.3.2 外化为现代设计实践 |
4 现代化想象与中国现代设计认知的早期倾向 |
4.1 知觉倾向 |
4.1.1 图像中的现代化 |
4.1.2 "物"的重要性 |
4.1.3 信息来源 |
4.2 认知倾向 |
4.2.1 自动化与机械化 |
4.2.2 多功能与新奇物品 |
4.3 评价倾向 |
4.3.1 评价的思维倾向 |
4.3.2 评价的词语倾向 |
4.3.3 自我满意度评价 |
4.4 实践倾向 |
4.4.1 功能设计倾向 |
4.4.2 形式设计倾向 |
4.4.3 设计力量的构成 |
5 八十年代:中国设计认知的解构与重构 |
5.1 核心认知的结构化模型 |
5.2 新来者的进入 |
5.3 理想与现实的交锋 |
6 结论 |
6.1 现代化想象作为解释中国设计的途径 |
6.2 中国模式——寻找中国现代设计生成的地域性依据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10)中国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与基本思路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轨迹研究 |
2.1. 装备制造业与装备制造业系统 |
2.1.1 装备制造业的内涵及发展现状 |
2.1.2 装备制造业系统及其特征 |
2.2 中国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轨迹 |
2.2.1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起步阶段:1949-1978 年 |
2.2.2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成长阶段:1978-1996 年 |
2.2.3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起飞阶段:1996 年至今 |
2.2.4 中国装备制造业演化的U 型结构 |
2.3 中国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的时空分异规律 |
2.3.1 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的时间分异规律 |
2.3.2 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的空间分异规律 |
2.3.2.1 装备制造业演化的省际差异 |
2.3.2.2 装备制造业演化的区际差异 |
2.3.3 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的规模分异规律 |
2.4 本章研究结论 |
第三章 装备制造业系统结构演化研究 |
3.1 装备制造业系统市场结构演化研究 |
3.1.1 中国装备制造业系统市场结构演化的静态分析 |
3.1.2 中国装备制造业系统市场结构演化的动态分析 |
3.1.2.1 装备制造业市场结构动态演化的基本情况 |
3.1.2.2 装备制造业市场结构动态演化的分类比较 |
3.2 装备制造业系统产业结构演化研究 |
3.2.1 装备制造业系统产业结构演化规律 |
3.2.2 装备制造业系统产业结构优化基准及实证分析 |
3.3 装备制造业系统空间结构演化研究 |
3.3.1 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的空间格局 |
3.3.2 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的产业集聚 |
3.3.2.1 产业集聚水平的测度方法 |
3.3.2.2 计算结果及数据分析 |
3.3.3.3 装备制造业集聚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
3.4 本章研究结论 |
第四章 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的路径依赖与技术创新研究 |
4.1 路径依赖与产业系统演化 |
4.1.1 路径依赖的经济学含义 |
4.1.2 技术变迁的锁定与解锁 |
4.1.3 产业系统演化的路径依赖效应 |
4.2 装备制造业系统技术创新及测度 |
4.2.1 装备制造业系统技术创新演化模型 |
4.2.2 装备制造业系统技术创新能力相关因素分析 |
4.2.3 装备制造业系统技术创新能力测度 |
4.2.3.1 基于变异系数的纵向分析 |
4.2.3.2 基于变异系数的横向比较 |
4.2.4 基于R&D 费用密度的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比较 |
4.3 装备制造业系统的产业升级研究 |
4.3.1 装备制造业系统产业升级的创新动力 |
4.3.2 装备制造业系统产业升级的微观机理 |
4.3.3 装备制造业系统产业升级的模式选择 |
4.4 本章研究结论 |
第五章 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的数理分析与预测研究 |
5.1 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的数理分析 |
5.1.1 假设条件 |
5.1.2 数学模型 |
5.1.3 演化机制 |
5.2 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的竞争与协同共生 |
5.2.1 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的竞争机理分析 |
5.2.2 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的协同共生分析 |
5.2.2.1 模型建立与分析 |
5.2.2.2 模型参数估计 |
5.3 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的实证研究 |
5.4 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趋势预测 |
5.4.1 金属制品业演化趋势预测 |
5.4.2 普通及专用设备制造业演化趋势预测 |
5.4.3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演化趋势预测 |
5.4.4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演化趋势预测 |
5.4.5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演化趋势预测 |
5.4.6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设备制造业演化趋势预测 |
5.5 本章研究结论 |
第六章 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评价研究 |
6.1 装备制造业演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6.1.1 经济效益指标 |
6.1.2 科技潜力指标 |
6.1.3 环境和谐指标 |
6.2 装备制造业演化水平量化评价 |
6.2.1 经济效益度评价 |
6.2.2 科技潜力指标评价 |
6.2.3 环境和谐度评价 |
6.2.4 装备制造业演化水平综合评价 |
6.3 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的分产业评价 |
6.3.1 金属制品业演化水平分析 |
6.3.2 普通机械设备制造业演化水平分析 |
6.3.3 专用设备制造业演化水平分析 |
6.3.4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演化水平分析 |
6.3.5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演化水平分析 |
6.3.6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演化水平分析 |
6.3.7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设备制造业演化水平分析 |
6.4 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的分区域评价 |
6.4.1 长江三角洲地区装备制造业演化评价 |
6.4.2 珠江三角洲地区装备制造业演化评价 |
6.4.3 环渤海经济区装备制造业演化评价 |
6.4.4 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演化评价 |
6.4.5 中部地区装备制造业演化评价 |
6.4.6 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演化评价 |
6.5 本章研究结论 |
第七章 装备制造业系统协调演化的对策建议 |
7.1 优化装备制造业系统结构的对策建议 |
7.1.1 制定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装备政策 |
7.1.2 组织实施“装备制造业专项计划” |
7.1.3 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培育特色装备制造基地 |
7.1.4 实行战略性结构重组,优化装备企业组织结构 |
7.1.5 发挥产业链辐射效应,提高重大技术装备成套能力 |
7.1.6 实施绿色制造,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
7.2 提高装备制造业系统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
7.2.1 构建国家装备产业创新体系 |
7.2.2 建立健全装备企业技术研发中心 |
7.2.3 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装备制造业 |
7.2.4 实现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 |
7.2.5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
7.3 提升装备制造业系统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7.3.1 制定装备制造业振兴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
7.3.2 实施有效的财政税收政策 |
7.3.3 培植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装备企业 |
7.3.4 塑造民族品牌以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 |
7.4 本章研究结论 |
第八章 结论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之处 |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1 |
附录2 |
四、广东缝纫机出口倍增(论文参考文献)
- [1]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D]. 邵冰. 吉林大学, 2020(03)
- [2]中国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驱动力研究[D]. 邢战雷. 陕西科技大学, 2019(01)
- [3]清末民国万县工商业发展与城市变迁研究[D]. 罗秋菊.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4]危机即转机 创新求发展——聚焦广东鞋机行业[J]. 于大江. 中外鞋业, 2018(08)
- [5]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变迁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D]. 刘雅娇.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5)
- [6]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变迁研究(1979-1984)[D]. 胡凯基. 安徽大学, 2017(07)
- [7]1949-1976年中国收音机的设计与演变[D]. 朱昶安. 北京印刷学院, 2017(03)
- [8]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D]. 吕晶. 南京大学, 2014(05)
- [9]1980年代的中国设计与现代化想象[D]. 孙海燕. 中央美术学院, 2009(10)
- [10]中国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与评价研究[D]. 王子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