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豆新品种不再有腥味(论文文献综述)
邹紫千[1](2021)在《绿色方便羊肉烤肠加工新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顺应市场对美味方便羊肉产品的需求,针对传统烤羊肉多环芳烃安全问题、“火改电”烤制的风味不足现实问题;以阿坝州若尔盖县藏绵羊肉为主要原料,将川菜肉品烹饪技艺与西式肉品滚揉技术、生物酶学技术紧密结合,开发绿色方便的羊肉烤肠新产品,助力效益和美味型羊肉加工新业态形成。1.对比不同品种、羊龄、贮藏方式的羊肉对烤肠加工的适宜性,选出冻品若尔盖藏绵羊肉作为主要原料。根据温度传递和膻味扩散机理,开发了羊肉空气-水浴组合解冻新技术,达到了解冻-脱膻同步完成的效果。与微波解冻、水浴解冻对比后,选择先使用空气解冻,条件为温度15℃,时间3.0h,此时能够对羊肉的筋腱和脂肪分离,并能对羊肉进行分割。再进行水浴解冻、同时漂洗脱膻,漂洗解冻的工艺条件:温度为15℃,时间为20min,加入混合脱膻剂浓度为3.0%。2.开发了一种专用于羊肉烤肠的天然增香辅料(烤鱼肉末)加工新技术,提升产品天然烤香风味。通过对烤鱼肉末制作及增香试验,得出烤鱼肉末的加工工艺。先对鱼肉运用热风干燥,在60℃下干燥4.2h,致含水量为30%,再用远红外烤制技术,将鱼肉烤制到含水量为8.0~10.0%时,将烤鱼粉碎过筛后再进行超微粉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烤制工艺参数为:鱼块厚度1.0cm,烤制温度200℃,烤制时间为18min。其它香辛料的最佳增香工艺条件为:辣椒在160℃烘烤7.0min,花椒在150℃烘烤10min,孜然在180℃烘烤8.0min,通过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检测技术,对增香前后辣椒的风味物质进行分析,杜松烯、2,3-二氮杂双环庚烯等具有特征香味物质增加了41.05%,证明了增香效果显着。3.通过腌制肉品滚揉、人造肉蛋白原料等配方的响应面优化试验,集成开发了二次滚揉技术、生物酶学技术,提升羊肉烤肠品质。结果表明:滚揉技术在羊肉烤肠中的运用,能改善质构特性,提升口感;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二次滚揉的条件为:加压腌制60min,压力0.15MPa,滚揉机转速8.0r/min,温度11℃,滚揉3.0h。通过响应面优化实验,以保水性和感官评分为响应值,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为4.13%,TG酶0.79%,β-环糊精0.68%时,羊肉烤肠的保水性达96.58%,综合感官评分达到96.15分。产品出品率达到130%以上。运用氨基酸全自动分析仪对产品游离氨基酸测定,检测出必须氨基酸7种,含量为1.13g/100g,天冬氨酸、谷氨酸等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8.88%。产品的蛋白质含量≥15%、脂肪含量≤25%、亚硝酸盐含量≤3.0mg/kg、苯并芘≤0.2ug/kg,通过热力杀菌后的烤肠保质期在90d以上。
孙杰[2](2020)在《高品质方便羊肉汤锅加工新工艺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助力偏远地区养羊业发展,解决库存并带动经济增长,实现精准扶贫,以四川省若尔盖县藏绵羊为原料,紧密结合现代化食品加工新技术,并传承川菜技艺,研究高品质方便羊肉汤锅加工的新工艺。1、通过响应面优化实验,以胶原蛋白溶出率R1和综合感官评分R2为响应值,对羊骨汤工业化熬制参数进行优化。研究表明:冷冻骨最大弯曲力1410.51N,最大压缩力2611.75N,抗弯强度42.32MPa,抗压强度26.12MPa,相对新鲜骨脆性好,容易破碎;将原料骨全破使骨髓基本暴露出来,且接触面积大、提取率更高,羊骨和猪骨以1:1复合,风味更适合本论文的研究;通过响应面实验优化得到羊骨汤熬制工艺参数:高压条件下,畜骨碎度等级为3级全破筒骨、熬制时间60min,骨水比1:3,所得骨汤胶原蛋白溶出率64.35%,感官评定为81.22分。2、对比常压与真空两种浓缩方式得到,真空浓缩在保持羊骨汤品质上效果更好;通过对旋转蒸发仪浓缩羊骨汤的研究得到:真空度为-0.09MPa,温度为70℃,转速为80r/min时,总体蒸发速率快,损失率低,浓缩羊骨汤料得率提升;通过GC-MS测定羊骨汤浓缩前后的风味物质变化可以得到,浓缩后的羊骨汤料整体风味得以保持;以蒸发速率为结果,对羊骨汤工业化浓缩参数进行正交优化实验,得到羊骨汤工业化浓缩的最佳组合为:真空度为-0.098MPa,温度为80℃,转速为90r/min。3、油炸鲫鱼汤可为羊骨汤增鲜增白。通过对鲫鱼油炸工艺中温度和时间的研究,得到实验室油炸鲫鱼的最佳工艺参数范围为:油炸温度165175℃,油炸时间3035s,工业化生产中油炸时间可适当延长;通过对油炸鲫鱼熬制工艺中熬制时间和鱼水比进行研究,得到实验室油炸鲫鱼汤熬制的最佳工艺参数范围为:熬制时间为2535min。鱼水比为1:31:3.5。4、通过比较不同解冻工艺,发现空气解冻工艺耗时8h,羊肉汁液损失率3.25%,介于水浴解冻工艺和低温高湿变温解冻工艺之间;结合质构仪,研究不同热力杀菌时间对羊肉质构和品质的影响,热力杀菌30min时,羊肉的口感非常符合人们咀嚼习惯,同时贮藏期更长,120d时菌落总数为358±18 CFU/g,TVB-N为14.80mg/100g,TBA为0.031mg/kg,pH为6.7,酸价为3.70mg/g。5、通过正交优化试验,研究了芷蔻包、丁桂包、秘制香料包、药膳包用量对复合骨汤风味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蔻芷包0.30%,丁桂包0.10%,秘制香料包0.50%,药膳包5.00%;通过对增白食材的研究得到,羟丙基磷酸双淀粉用量范围为0.70%0.80%。
石慧[3](2018)在《大豆在美国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豆是最早起源于中国的栽培作物之一,自古以来,大豆不但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主要粮食来源和优质植物蛋白来源,还在农作物种植、植物油脂补充、牲畜饲养等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历史上大豆在中国经历了从野生生长到人工栽培、从成为人们的主食到转向副食、从主要向世界出口到依靠从美洲进口的历史变迁,大豆也在此发展过程中先后通过不同的路径被广泛地引种传播到世界各地,到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具有多重利用价值的重要作物品种。相比大豆在中国可以追溯千年的悠久发展历史,大豆被引入美国则是在近几个世纪左右发生的。18世纪中期大豆传入美国后并没有很快地发展起来,而是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缓慢发展后,主要作为一种牧草作物开始被广泛地推广并发展起来。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新大豆品种的引入、大豆加工技术进步和大豆新用途的不断被开发等,美国大豆开始进入快速产业化发展阶段,并于20世纪50年代超过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此后,美国大豆开始全面产业化发展,在不断满足美国国内大豆加工需求的同时,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进行大豆及其制品的对外出口贸易。虽然20世纪70年代以后,南美洲国家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产业相继发展,对美国大豆的世界市场占有率造成了影响,但美国仍然保持着世界最大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的地位。美国大豆最大的输送地是历史上的大豆起源地和主产国中国,随着20世纪末期中国大豆进口市场的放开,大量美洲大豆开始进入并逐渐占领了中国的大豆市场,中美两国大豆生产和出口的相对优势地位完全发生了逆转。鉴于历史时期大豆在美国取得的让人瞩目的发展成果,把中国原产作物大豆在美国的发展作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历史文献法、定量分析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并在大量一手英文文献和统计数据资料的支撑下,将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分期。通过绘制多个相关的图和表,对大豆在美国本土化的发展和动因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在中美大豆发展比较中为中国大豆产业未来发展提出建议,研究主体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背景。中国有着丰富的野生大豆资源,经过人类不断地采集和驯化,大豆最早在中国有了栽培品种。此后几千年的栽培和利用过程中,大豆通过与不同国家间的农业交流互动,曾先后在不同时期被引种种植于亚洲、欧洲、美洲等国家和地区。大豆在美国的传入是在地理大发现与海外贸易兴起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早期主要通过四条海上路径分别从不同国家传入美国。第二部分分别从大豆生产、栽培技术、加工利用、组织制度四个方面对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的具体发展情况展开追溯。首先,对大豆在美国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期。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和官方统计数据的整理,将大豆生产在美国的发展进程大致划分为:早期引种和缓慢发展时期、快速发展时期、波动发展时期以及稳步发展时期。在四个发展时期中,因为不同历史阶段的国家政策、技术水平、社会背景等因素不同,大豆生产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总体上看,大豆生产在美国经历了从一种新奇作物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经济作物的变迁。其次,从大豆生产技术的进步展现其本土化进程。在大豆育种和品种发展上,美国的大豆品种在美国经历了由少到多的过程,早期世界范围内的引种活动为美国大豆传统育种和新品种的开发提供了大量的亲本原料,20世纪末以后则开始转向转基因大豆品种的开发和种植;在大豆栽培和收获技术发展上,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和贮藏等都有不同的变化;在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上,也形成了针对美国大豆病虫害类型的主要防治手段。再次,从大豆加工利用的变化展现其本土化进程。大豆在美国的利用方式,从主要作为牧草作物发展为主要作为豆粒收获进行加工利用。作为牧草作物期间可当作青绿饲料、青贮饲料、干草饲料、放牧或肥田等多种方式利用。而作为大豆加工则主要制成豆油、豆粕和大豆食品等。最后,大豆在美国的本土化发展还表现在包括政府机构和高校、相关企业公司和行业协会等方面的组织机构发展上。第三部分是对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的动因进分析和探讨。通过对大豆在美国本土化发展过程的梳理,指出历史时期内美国大豆产业的兴旺发展并不是只由单一因素导致的,应该说大豆在美国的发展是以自然为前提、以政策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和以合作为依托的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而作用的结果。第四部分通过梳理中国和美国大豆生产地位的转换,以及对相对优势地位转变的动因分析,结合大豆在美国本土化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历史教训,努力从多个方面对中国大豆产业乃至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通过对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进程的历史探究,试图从多方面分析和总结大豆在美国本土化和快速产业化发展的动因,为农作物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带来启发,为探索中国特色的大豆发展之路提供借鉴。
王宗俊[4](2018)在《挤压全脂双低油菜籽生产高油酸鸡蛋的研究》文中提出双低油菜的推广和无腥味基因蛋鸡品种的普及,使菜粕在蛋鸡饲料中的可应用量增加。随着油酸功能的揭示,高油酸双低油菜的选育成为热门,高油酸鸡蛋的开发有望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本论文探究挤压全脂双低油菜籽的工艺参数,并在蛋鸡日粮中用挤压全脂双低油菜籽替代双低菜粕和菜籽油的组合,初步探索高油酸鸡蛋的开发。试验一:试验以全粒双低油菜籽为原料,以双螺杆挤压机为加工设备,以挤压腔Ⅲ温区温度、油菜籽水分添加量、主机螺杆转速为试验因素,按L9(34)设计正交试验,以挤出物粗脂肪含量、异硫氰酸酯含量、恶唑烷硫酮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图、石蜡切片图、蛋白质溶解度指标进行验证,探究挤压全脂双低油菜籽较优的工艺参数。结果得出较优工艺参数为:挤压腔Ⅲ温区温度110℃、油菜籽水分添加量15%、主机螺杆转速204r/min,此时挤压双低油菜籽粗脂肪含量接近双低油菜籽原料,异硫氰酸酯和恶唑烷硫酮含量均有大幅下降,挤压后种皮结构被破坏,有利于消化酶的进入和营养物质的利用,蛋白质溶解度适中,受热程度合适。试验二:试验选用360只16周龄的正大褐商品蛋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试验4个处理组分别为菜粕+玉米油组、菜粕+双低菜籽油组、挤压全脂双低油菜籽组、挤压全脂双低油菜籽+复合酶组。预饲6周,正式试验从23周龄开始,持续6周。测定菜粕+双低菜籽油组、挤压全脂双低油菜籽组、挤压全脂双低油菜籽+复合酶组的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测定菜粕+玉米油组、菜粕+双低菜籽油组、挤压全脂双低油菜籽+复合酶组鸡蛋蛋黄脂肪酸含量。探究挤压全脂双低油菜籽添加复合酶在蛋鸡日粮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鸡蛋蛋黄脂肪酸构成的调控作用,生产高油酸鸡蛋。结果表明:1、生产性能方面,与菜粕+双低菜籽油组相比,挤压全脂双低油菜籽组平均蛋重显着降低(P<0.05),料蛋比显着增加(P<0.05),挤压全脂双低油菜籽+复合酶组平均蛋重和料蛋比未表现出差异(P>0.05)。与挤压全脂双低油菜籽组相比,挤压全脂双低油菜籽+复合酶组平均蛋重显着增加(P<0.05),料蛋比显着降低(P<0.05)。可见,挤压全脂双低油菜籽等量替代菜粕+双低菜籽油在蛋鸡日粮中使用时要添加非淀粉多糖复合酶。2、养分表观消化率方面,与菜粕+双低菜籽油组相比,挤压全脂双低油菜籽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着降低(P<0.05),挤压全脂双低油菜籽+复合酶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未表现出差异(P>0.05)。与挤压全脂双低油菜籽组相比,挤压全脂双低油菜籽+复合酶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着增加(P<0.05)。可见,非淀粉多糖复合酶可以解除油菜籽细胞壁对脂肪的包裹作用,提高挤压全脂双低油菜籽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3、蛋黄脂肪酸含量方面,与菜粕+玉米油组相比,菜粕+双低菜籽油组和挤压全脂双低油菜籽+复合酶组蛋黄中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麻酸含量显着升高(P<0.05),亚油酸含量显着降低(P<0.05)。与菜粕+双低菜籽油组相比,挤压全脂双低油菜籽+复合酶组蛋黄中各种脂肪酸含量未表现出差异(P>0.05)。试验3周后,蛋黄脂肪酸构成趋于稳定,挤压全脂双低油菜籽+复合酶组蛋黄中油酸含量达2185.96mg/egg,远高于菜粕+玉米油组的1362.69mg/egg。可见,蛋鸡日粮中添加挤压全脂双低油菜籽+非淀粉多糖复合酶可以改善蛋黄中油酸的含量,生产高油酸鸡蛋。综上所述,全粒油菜籽通过双螺杆挤压工艺,可生产出含全脂的挤压油菜籽。在蛋鸡日粮中使用挤压全脂双低油菜籽需要添加非淀粉多糖复合酶,两者的组合可以代替菜粕+双低菜籽油在蛋鸡日粮中的应用,并可调控蛋黄中油酸的含量,生产高油酸鸡蛋。
明坤[5](2018)在《大豆品种间脂氧酶活性差异及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豆脂肪氧化酶,属于氧化还原酶,统称脂氧酶(LOX)。大豆中的脂肪氧化酶通常情况下是可以溶解的。大豆脂肪氧化酶是一种含有非血红素铁的蛋白,酶蛋白由单肽链组成,是一种单一的多肽链蛋白质,其在成熟的大豆种子中含量很高,大约占种子中蛋白质含量的1%-2%。脂肪氧化酶产生风味和香味成分是很多食品所需要的,开发大豆脂肪氧化酶,可以提高大豆深加工的附加值,实现大豆的综合加工利用,因此对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主要研究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测定了70份大豆品种脂肪氧化酶的活性,对其进行资源评价;二是从不同年份分析大豆脂氧酶的差异性;三是脂氧酶活性和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可直接为企业应用。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方差分析供试的70份大豆品种,结果表明品种间三种同工酶的活性都达到了显着水平。可以看出,大豆籽粒中Lox1的酶活力最高,其次是Lox3,而Lox2酶活力相对最低。(2)大豆脂氧酶的不同年度间1个环境中的差异不大,2016年总酶活平均值19.3868×103U/ml,2017年总酶活平均值20.4257×103 U/ml,是2016年的1.05倍,年份之间差异不显着。(3)通过聚类分析得出,生育期与脂氧酶活性有一定的关联。高脂氧酶活性材料,生育期范围在95-99天。中脂氧酶活性材料,生育期范围在100-105天。低脂氧酶活性材料,生育期范围在115-120天。(4)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得出脂氧酶与株高、单株粒数为正相关。
王哲[6](2017)在《东北传统豆酱制作工艺及酱文化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农业文明古国,是世界农业的发祥地之一。中国历朝历代都将农业视为国家发展的基础与支柱。悠久的农业生产历史,积淀了先进的耕种制度、丰富的物产资源以及众多的生产、加工技术。传统发酵技术是源自中国的一种将初级农产品转化为食品、饮品的加工技术,在蒸熟的谷物中以“曲”为媒介发育形成。传统发酵技术被认为是中国膳食体系的支柱,广泛应用于大豆、小麦、稻米加工中,并形成了庞大的发酵食品家族。其中,豆酱及各类酱制品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制酱、食酱均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因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酱文化。由于区域地理环境特点及社会背景差异,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风格与内容的酱文化。本研究以此为契机,选定东北地区为地域范围,以豆酱为研究目标,广泛调查收集相关资料、文献、文物、技术流程,全面梳理其相互关系及技术发展和传播路线,系统地论述其起源、传统制作工艺及在制酱和食酱过程中各因素间的相互联系与各环节的相互作用,以及其最终形成的特色酱文化。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一方面发掘传统制作工艺承载的深层内涵;另一方面揭示其对人们日常生活文化的影响。并通过归纳总结,为当前传统工艺发展建言献策,以期提供全面、客观的可借鉴意见和启发性思路。主体内容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东北地区的历史概况。自古以来,东北就形成了完整的地理单元,并且相对封闭独立。从地理区位的环境条件、历史变迁入手,展现东北地区的社会历史风貌。通过农业生产概况分析其作物种植结构分布,东北地区作为我国大豆的最主要产区,为东北豆酱的制作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通过对东北地区的饮食生活介绍,彰显豆酱作为调味品在人们日常饮食结构中的地位。第二部分包括两章,对东北豆酱的起源及其传统制作工艺展开论述。首先,从我国豆酱起源入手,对秦汉前的“醯”和“醢”与西汉后的“酱”进行比较研究,得出“酱”是西汉后酱制品的统称。文献记载中,东北地区最早的大豆发酵调味品出现不晚于唐代,而官方史料记载以大豆制成的酱出现不晚于宋金时期,说明东北豆酱是我国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其制作技术角度来看,东北豆酱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制作原料大豆的种植,二是发酵工技术中关键环节“曲”的发明。同时,还需要一个契机使豆酱得以发明。其次,对东北地区传统制酱工艺进行研究。制酱工艺从其产生到成熟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其详细记载首次出现在《齐民要术》中,亦成为日后工艺流传的范本,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随后制酱工艺在唐代得到改进,主要体现在“曲”的制作上,改进后整个制酱流程更为简洁,制酱周期也大为缩短。制酱工艺在元代进行创新,主要体现在酱曲的制作采用了全新的“原料全部制曲法”。至明清时期基本稳定成型。东北地区至今仍沿用传统制作工艺,在制酱时间的选择上沿用了《齐民要术》中的规定;在制酱思想上延续唐代“农闲制曲,农忙制酱”的理念;在酱曲制作上采用原料全部制曲技术,形态上沿用元代的“团曲”法。通过文献法与田野调查法相结合,对制酱工艺进行展示,力求全面、具体、真实、生动地呈现制酱全部过程。在此基础上,从制酱时间选择、制曲工艺及制酱原料的选择三个方面对东北地区传统制酱工艺的独特性进行论述分析。第三部分是东北豆酱对人们饮食生活和民俗生活产生的影响。在饮食生活中的酱文化,是从豆酱的主要食用方法、对发酵蔬菜制品的影响以及对生活在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饮食生活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并从地域环境、物产资源两个方面对东北地区丰富的酱文化成因进行了探讨。对东北地区民风民俗中所形成的酱文化,从岁时民俗、语言民俗、服饰民俗、宗教民俗四个方面分析。提示豆酱不仅仅是一种调味品,从生产制作到食用以及其中相关的各要素,对东北地区文化生活都产生了诸多影响,并体现在生活日常的一处处小细节。第四部分是酱文化传播交流。东北地区制酱、食酱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丰富的酱文化,其影响范围并不仅仅局限在东北地区,还传播至朝鲜半岛及日本等东北亚地区国家。东北地区同朝鲜半岛接壤,朝鲜半岛同日本隔海相望,历史上在农业、文化及贸易等方面有着频繁的往来,基于此,本论文对可能推动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各国之间酱文化交流传播的因素进行了归纳总结,可能早在唐代东北的酱类发酵调味品就已经作为“文化使者”,传播至东北亚各国,并对其可能的传播路线进行分析。同时,对以上地区、国家中豆酱传统制作工艺、食用方法和在制作中的一些禁忌活动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佐证了东北地区同东北亚国家间的酱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总之,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不断的交流融合,而东北地区作为我国与东北亚地区的中转站,为文化的交流传播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第五部分是对传统制酱工艺在现代的保护与发展进行探讨。东北豆酱是采用传统的发酵技术制作而成,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属于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更要充分认识传统文化的珍贵价值。本论文以时间为轴线,在纵向上选取“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阶段来全面分析其所具有的价值。但在目前工业化、城市化及人们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影响下,东北地区传统豆酱制作工艺却面临逐步“消失”的危险。因此,本论文从五个方面提出建议:在传统与现代中找到平衡点、注重经济利益、重视文化功能、提升大众认同感及多途径记录工艺,为包括东北豆酱传统制作工艺在内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奠定基础、形成保障。传统工艺是前人留给我们的遗产资源,是宝贵的财富,多形成于农耕社会,是对过去历史生活岁月的再现,更是人类勤劳与智慧的体现。传统食品加工中发酵技术是一个伟大的发明,豆酱、酱油等咸味发酵类调味品,是亚洲特色食品的典型代表,更在人类饮食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华静[7](2017)在《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的认知水平与社会规制研究》文中认为农业转基因技术给全球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同时也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争论,争论由最开始的转基因技术安全性问题逐渐蔓延到经济、社会和道德等领域,当前部分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认知并不全面、态度模糊,对农业转基因技术潜在的健康和生态风险感到迷茫和担忧。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有效处理和控制主要依赖于一国的社会规制水平。目前,我国现有农业转基因技术社会规制手段不足,对利益主体认知行为和态度的反应不充分。认知的准确把握和控制是规制的前提,政府在制定决策时必须考虑各利益主体的认知行为和态度。因此,从利益相关者认知的角度出发,探究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社会规制框架体系十分必要。本研究以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社会规制中涉及的利益相关主体(消费者、生产者、生物企业、科研机构和政府)为研究对象,基于659份消费者问卷、302份农户问卷、58份企业问卷、38份科研机构问卷和20份政府问卷数据,旨在:(1)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识别主要利益主体对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的认知水平和行为态度及其驱动因素;(2)基于利益相关者行为理论,剖析农业转基因技术社会规制中各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协调的行为过程;(3)从产业安全角度出发,明确各利益主体的认知行为对转基因技术应用社会规制的影响路径,解析影响社会规制的关键因素;(4)结合转基因技术应用社会规制的绩效评估,完善转基因技术全产业链的社会规制体系。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社会规制的供求矛盾突出,转基因技术风险的复杂性、公众认知的需求和转基因产品的市场失灵使转基因技术应用的社会规制迫在眉睫。(2)不同利益相关主体对转基因技术及产品的认知不全面,行为态度存在差异:城市消费者的认知水平普遍高于农村消费者,大多数企业都认为生产转基因产品能给企业带来较大利润,科研机构工作者比较了解转基因技术的管理体系和法规体系,政府工作人员不熟悉当前我国转基因技术规制的法规。(3)根据认知行为及态度可以将利益相关主体分为3类:①消费者群体,他们对转基因技术及食品有所顾虑,持消极态度;②科研机构和生物企业,他们对转基因技术的潜在收益认知和接受度较高,对当前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持积极态度;③政府工作人员,他们对转基因技术的认知水平较高,但是对转基因产品的态度并不明显,持观望态度。(4)规制者、被规制者和规制受益者等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是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社会规制的关键。在政府、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三方动态博弈中,消费者起到了较好的监督作用。随着消费者关注的增加,规制者的监管力度增强,生产者的"寻租"行为有效减少。(5)有效的规制手段和良好的规制效果能够改善公众对转基因技术及应用的认知程度,公众的认知反过来也会影响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的社会规制。转基因技术认知行为对社会规制有显着正向影响,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对社会规制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368。(6)政府在制定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的规制政策时,应结合各主体对转基因技术的认知行为和态度,必须把各利益主体的认知和行为纳入考虑中。(7)影响转基因技术应用社会规制的关键因素依次为公众的收入、企业销售利润、科研机构的科研能力、公众信息获取渠道和政府部门技术成果商品化程度等。(8)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的规制政策措施严重缺失。我国转基因水稻的社会规制绩效水平较低,绩效评估综合得分为18.7。(9)完善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的社会规制体系可从社会规制立法、社会规制原则和社会规制内容等方面考虑。
施小迪[8](2017)在《豆乳及豆乳发酵液不良风味的形成及改善途径研究》文中提出豆乳是一种植物蛋白饮料,东西方消费者对豆腥味的敏感度不同,而风味品质是影响豆乳产品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相比豆乳,酸豆乳的风味具有更高的接受度,但残留的豆腥味仍是其重要的品质缺陷。酸豆乳饮料是以酸豆乳为原料,加水、糖等,再经杀菌而制得的新型豆基饮料,但杀菌对其风味品质的影响未可知。据此,研究首先根据大豆理化成分与豆乳风味品质的内在联系,试图建立一个基于大豆品种预测豆乳风味特性的评价方法;然后分析了热烫热磨浆、不同温度煮浆及环糊精的添加对豆乳中主要风味物质的影响,提供了改善豆乳风味品质的参数范围;还比较了豆乳发酵液热处理前后的风味品质,分析了引起风味变化的物质和条件,研究了豆乳发酵液中豆腥味残留的原因,并采取了相应的改善措施。研究结果如下:通过对大豆中影响豆乳风味的主要理化指标的聚类分析,可将67个大豆品种分为三类,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二类品种制得的豆乳风味浓厚,第三类豆乳风味较淡,而第一类介于两者之间。通过判别分析建立了基于大豆主要理化指标的判别方程,对于未知品种或新品种,只需将其理化指标输入方程,并结合判别方程的区域图,即可获知该品种的豆乳风味特性。另外,分析了不同加工方式对豆乳风味的影响。热烫、热磨浆温度≥80℃,能显着降低豆腥味,温度≥90℃,会造成非豆腥味的明显损失,而温度≥70℃,就能显着改善豆乳的风味品质。煮浆温度≥110℃,豆腥味成分和非豆腥味成分含量呈不同程度的降低趋势,而其风味品质能得到显着改善,且温度越高,改善效果越好。在豆乳煮浆至60℃或煮浆后添加≥0.5%β-环糊精都能有效降低豆腥味,而在煮浆后添加0.75%β-环糊精时,非豆腥味成分损失较少,豆乳的风味品质最佳。豆乳或SP丨溶液中的已醛(主要豆腥味物质)包括游离态己醛和结合态己醛,后者主要与大豆球蛋白(尤其是11S)结合。发酵过程中,乳酸菌能够代谢所有游离态已醛和少量结合态己醛。若将豆乳或SP丨溶液以中性蛋白酶适度酶解,会导致少量结合态己醛转化为游离态己醛,并产生更多能被乳酸菌代谢的结合态己醛,从而提高乳酸菌对己醛的代谢量,减少体系中己醛的残留。豆乳或SP丨溶液在发酵或调酸导致的酸性条件下,其部分结合态己醛会在≥70℃的热处理后被释放成为游离态己醛,因而豆乳发酵液经热处理后能够新检出一定量的己醛。豆乳发酵液热处理后还会产生不良酸腐味,但其热处理前后的风味物质图谱并无显着差异。豆乳发酵液热诱导不良酸腐味是由豆乳乳清组分在乳酸菌发酵过程中生成的2,3-丁二酮和2,3-戊二酮、酸性条件下的大豆蛋白(含量≥0.6%)、≥80℃热处理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嗜热链球菌ST-M5和干酪乳杆菌YMC1069能在豆乳中代谢产生2,3-丁二酮和2,3-戊二酮,而保加利亚乳杆菌Lb-12、嗜酸乳杆菌La28、植物乳杆菌LP45不产生此两种物质,将其作为发酵菌种可避免不良酸腐味的产生。在豆乳中以1%:1%或2%:1%的比例添加缬氨酸和异亮氨酸能够抑制发酵过程中两种酮类物质的生成,从而降低不良酸腐味,但也会导致菌种代谢受阻,体系pH值升高。在豆乳发酵液中添加≥0.25%半胱氨酸,≥0.5%精氨酸,≥0.71%赖氨酸,或≥0.3%氨水时,能减少热处理后不良酸腐味的产生,但半胱氨酸会给体系带来不良风味,精氨酸和赖氨酸会导致体系碱味增加、pH值升高和严重褐变,氨水也会造成刺激性碱味的产生及pH值升高。
蓝占城[9](2017)在《菜用春大豆产量和品质分析及南北种植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菜用大豆(Glycine Max(L.)Merr.)是一种特用大豆,是指在R6(鼓粒盛期)~R7期(初熟期)采青英食用的大豆类型,因其营养丰富、口感鲜美而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本研究分析了 35个菜用春大豆品种(系)的鲜英产量和籽粒中影响食用品质的化学组分差异,通过相关分析探讨了菜用春大豆食用品质与籽粒中不同化学组分的相关性,明确了影响菜用春大豆食用品质的关键组分,并进行品种(系)比较试验,优选出了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系。同时进行了南北两地(银川和杭州)种植菜用春大豆的品种(系)比较试验,分析了两地主要农艺和产量性状表现差异及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菜用大豆的鲜荚产量与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株高、底英高度、主茎节数呈极显着正相关,其中叶面积指数与产量相关系数达0.93**。2.杭州营养品质分析结果显示,鲜籽蔗糖含量在35.31~53.22mg/g之间,游离氨基酸总量在138.20~650.73mg/100g之间;谷氨酸在游离氨基酸总量中的占比达29.56~52.25%,是游离氨基酸种类中最丰富的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9.39~21.69%。3.食味品质方面,甜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蔗糖;鲜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谷氨酸在游离氨基酸总量中的占比;将不同品种菜用大豆在沸水中煮5分钟和8分钟后测量其硬度均可用来表示菜用大豆的硬度。出于经济考虑,可以选择沸水煮5分钟测硬度来评价其质地。4.综合植株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杭州参试品种(系)以S952-9长花序表现最突出,大英大粒,外观漂亮,食味品质好,相对较早熟。其次是KS、H18-25和S952-35黄,分别表现为大英大粒、鲜荚产量高、早熟等优良特性,并且食味品质较好。5.通过对50个品种(系)试验筛选,综合生育期、植株性状和产量等因素考虑,认为S952单3、001绿6和浙鲜8号在银川表现优秀,可以在银川作进一步的产量、品质、抗性鉴定。6.南方菜用春大豆品种(系)在银川种植,从播种至初花的生育期大幅延迟。具体延迟幅度为,总生育期延迟41~49d,其中播种至出苗延迟5~7d,出苗至初花延迟41~49d,初花至采摘提早1~11d。由于营养生长旺盛,植株表现高大,主茎节数和有效分枝数增多,单株有效英大幅度增加,鲜英产量是杭州的2.3倍。但杭州种植结果表现为豆英长宽比例较合适,豆英外观品质好,百粒鲜重高。
扎桑,卓嘎,徐东东,张利莎,董国清,袁兴淼,张京,郭刚刚[10](2015)在《作物脂肪氧化酶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脂肪氧化酶及其代谢产物参与作物生长发育的多个阶段,同时还参与介导损伤反应及病原菌防御性反应。此外,作物脂肪氧化酶作为影响食品风味和商品品质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作物食品的生产加工工艺和货架寿命。然而由于不同脂肪氧化酶家族成员在脂质代谢中所起作用有所不同,使得育种家针对特定育种目标开展定向遗传改良成为可能。因此,本文对脂肪氧化酶参与的生化途径、脂质代谢主要产物的生理功能及其对作物品质性状的影响,以及作物脂肪氧化酶性状改良的育种实践、研究进展等进行了综述。
二、大豆新品种不再有腥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豆新品种不再有腥味(论文提纲范文)
(1)绿色方便羊肉烤肠加工新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我国肉羊养殖业发展现状 |
1.1.1 肉羊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
1.1.2 肉羊养殖品种资源丰富 |
1.1.3 肉羊养殖的企业逐步兴起 |
1.1.4 肉羊养殖效益不断提升 |
1.2 我国肉羊养殖业存在问题 |
1.2.1 优质肉羊品种较少 |
1.2.2 科学管理不健全 |
1.2.3 养殖销路的对接不畅 |
1.3 我国羊肉加工业的现状 |
1.3.1 羊肉加工企业不断兴起 |
1.3.2 羊肉加工产品逐渐繁多 |
1.4 我国羊肉加工业的问题 |
1.4.1 肉羊胴体烹饪调味加工困难 |
1.4.2 羊肉汤主要为冬季家庭消费 |
1.4.3 腌腊羊肉成本高膻味重 |
1.4.4 烤羊肉面临安全和环保难题 |
1.5 我国羊肉加工业发展趋势 |
1.5.1 初加工到精深加工产品 |
1.5.2 小作坊生产到工业加工 |
1.5.3 餐饮店食用到家庭餐桌消费 |
1.5.4 烤制类产品将成为主流 |
1.5.5 高新技术嫁接传统技术 |
1.5.6 中西结合拉动产业增值 |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2 羊肉原料优选及其脱膻工艺试验 |
2.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仪器设备 |
2.1.3 主要器具 |
2.2 试验方案设计 |
2.2.1 原料羊肉优选 |
2.2.2 羊肉解冻工艺 |
2.2.3 羊肉脱膻工艺 |
2.3 试验结果分析 |
2.3.1 原料羊肉优选结果 |
2.3.2 羊肉解冻工艺确定 |
2.3.3 羊肉脱膻工艺优化 |
2.4 本章小结 |
3 羊肉烤肠所需烤鱼肉末的制备试验 |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1.1 试验材料 |
3.1.2 主要设备 |
3.2 实验方案设计 |
3.2.1 烤鱼肉末工艺流程 |
3.2.2 烤鱼肉末去腥工艺 |
3.2.3 烤鱼肉末干燥工艺 |
3.2.4 烤鱼肉末烘烤工艺 |
3.2.5 烤鱼肉末检测方法 |
3.3 实验结果分析 |
3.3.1 烤鱼肉末去腥工艺选择 |
3.3.2 烤鱼肉末干燥工艺确定 |
3.3.3 烤鱼肉末烤制工艺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4 羊肉烤肠所需香辛料的烤制增香试验 |
4.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1.1 主要材料 |
4.1.2 主要设备 |
4.2 实验方案设计 |
4.2.1 香料粉碎工艺 |
4.2.2 增香设备选择 |
4.2.3 辣椒增香试验 |
4.2.4 花椒增香试验 |
4.2.5 理化检测方法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4.3.0 粉碎对增香的影响 |
4.3.1 香料增香设备选择 |
4.3.2 辣椒增香工艺确定 |
4.3.3 花椒增香工艺确定 |
4.3.4 孜然增香工艺优化 |
4.3.5 增香工艺效果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5 羊肉烤肠加工的工艺试验 |
5.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1.1 主要材料 |
5.1.2 主要设备 |
5.2 实验方案设计 |
5.2.1 羊肉烤肠工艺流程 |
5.2.2 羊肉烤肠配方设计 |
5.2.3 羊肉烤肠配方优化 |
5.2.4 羊肉烤肠滚揉工艺 |
5.2.5 二次滚揉技术开发 |
5.2.6 羊肉烤肠保藏方式 |
5.2.7 羊肉烤肠检测方法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3.1 嫩化辅料对烤肠品质影响 |
5.3.2 响应面优化嫩化辅料配方 |
5.3.3 增香辅料对羊肉品质影响 |
5.3.4 二次滚揉对烤肠品质影响 |
5.3.5 正交试验优化滚揉工艺参数 |
5.4 羊肉烤肠的品质分析 |
5.4.1 羊肉烤肠游离氨基酸分析 |
5.4.2 羊肉烤肠的理化特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及成果 |
致谢 |
(2)高品质方便羊肉汤锅加工新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1 羊肉方便汤锅的加工现状和发展趋势 |
1.1 羊肉的营养特征及保健功能 |
1.1.1 羊肉的营养价值 |
1.1.2 羊肉的保健功能 |
1.1.3 羊肉的医疗功能 |
1.1.4 羊肉膻味的组成及影响因素 |
1.2 四川肉羊养殖现状 |
1.2.1 四川农业产业体系 |
1.2.2 主要养殖区域与品种 |
1.2.3 龙头企业养殖模式 |
1.3 我国肉羊养殖现状 |
1.3.1 肉羊养殖概述 |
1.3.2 内蒙养殖现状 |
1.3.3 新疆养殖现状 |
1.3.4 山东养殖现状 |
1.3.5 河南养殖现状 |
1.4 肉羊养殖在乡村脱贫振兴中的作用 |
1.4.1 肉羊养殖助推精准脱贫 |
1.4.2 肉羊养殖推行种养循环 |
1.4.3 肉羊养殖与农商文旅联姻 |
1.5 我国羊肉加工现状 |
1.5.1 羊肉汤加工现状 |
1.5.2 烤羊肉加工现状 |
1.5.3 羊肉胴体冷鲜加工现状 |
1.5.4 传统腌腊肉品现状 |
1.6 羊肉加工中存在的问题 |
1.6.1 羊肉汤加工存在问题 |
1.6.2 其它品种加工存在问题 |
1.7 羊肉加工的发展趋势 |
1.7.1 羊肉加工产业发展趋势 |
1.7.2 羊肉汤产品加工发展趋势 |
1.8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2 羊肉方便汤锅所需骨汤的制备工艺研究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设计 |
2.2.1 原料骨的前处理试验 |
2.2.2 浓缩骨汤的熬制工艺试验 |
2.2.3 畜骨熬制制备骨汤的工艺优选 |
2.2.4 畜骨熬制骨汤工艺参数的筛选 |
2.2.5 响应面优化骨汤熬制工艺的实验设计 |
2.3 分析检测方法 |
2.3.1 理化指标检测 |
2.3.2 感官评价指标 |
2.3.3 数据处理与作图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冷冻工艺对骨头脆性的影响 |
2.4.2 常压与高压对骨汤品质的影响 |
2.4.3 原料骨搭配比例的确定 |
2.4.4 畜骨熬制骨汤工艺的确定 |
2.4.5 羊骨汤熬制工艺参数响应面优化 |
2.5 本章小结 |
3 复合羊骨汤浓缩工艺的研究 |
3.1 材料与设备 |
3.1.1 主要原材料 |
3.1.2 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设计 |
3.2.1 羊骨汤浓缩的工艺优选 |
3.2.2 羊骨汤浓缩工艺参数的筛选 |
3.3 分析检测方法 |
3.3.1 各指标检测方法 |
3.3.2 感官评价指标 |
3.3.3 数据处理与作图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不同浓缩方式对骨汤品质的影响 |
3.4.2 羊骨汤浓缩工艺的确定 |
3.4.3 蒸发速率与时间的关系 |
3.4.4 GC/MS对羊骨汤浓缩前后的风味测定 |
3.4.5 工业化真空浓缩装置选型的思考 |
3.5 本章小结 |
4 羊肉汤锅之鲫鱼汤熬制工艺试验 |
4.1 材料与设备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设计 |
4.2.1 油炸鲫鱼汤熬制的工艺流程 |
4.2.2 油炸鲫鱼汤熬制的工艺要点 |
4.2.3 鲫鱼油炸工艺的优化 |
4.2.4 油炸鲫鱼的常压熬制 |
4.3 分析检测方法 |
4.3.1 主要营养成分测定 |
4.3.2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
4.3.3 油炸鲫鱼汤白度测定 |
4.3.4 感官评价指标 |
4.3.5 数据处理与作图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不同鲫鱼品种的比较和选择 |
4.4.2 鲫鱼油炸工艺的确定 |
4.4.3 熬制鱼汤工艺的确定 |
4.4.4 油炸鲫鱼汤游离氨基酸测定 |
4.4.5 油炸鲫鱼汤真空浓缩工艺 |
4.4.6 工业化油炸鲫鱼设备选型的思考 |
4.5 本章小结 |
5 羊肉汤锅肉包的制备工艺研究 |
5.1 材料与设备 |
5.1.1 材料与试剂 |
5.1.2 仪器与设备 |
5.2 实验方法设计 |
5.2.1 羊肉包制作的工艺流程 |
5.2.2 羊肉包制作的试验要点 |
5.2.3 羊肉包热力杀菌试验 |
5.3 分析检测方法 |
5.3.1 羊肉质构测定 |
5.3.2 质量指标测定 |
5.3.3 感官评价指标 |
5.3.4 数据处理与作图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绵羊肉与山羊肉的比选说明 |
5.4.2 解冻工艺对羊肉品质的影响 |
5.4.3 漂洗-预煮对脱腥率的影响 |
5.4.4 羊肉包热力杀菌时间的确定 |
5.5 本章小结 |
6 高品质羊肉汤锅骨汤调料包的开发 |
6.1 材料与设备 |
6.1.1 材料与产地 |
6.1.2 仪器与设备 |
6.2 实验方法设计 |
6.2.1 复合骨汤包工艺流程 |
6.2.2 基础配方设计及其说明 |
6.2.3 调味配方设计 |
6.2.4 增白配方设计 |
6.3 分析检测方法 |
6.3.1 复合羊骨汤白度值的测定 |
6.3.2 感官评价指标 |
6.3.3 数据处理与作图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香料骨汤加热熬煮参数的确定 |
6.4.2 各增白剂添加量范围的确定 |
6.4.3 羊肉汤锅调料的配方与调整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大豆在美国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四、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五、创新及可能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大豆的起源与传播 |
一、大豆起源于中国 |
二、大豆在世界传播 |
第二节 大豆传入美国的背景与路径 |
一、大豆传入前的历史背景 |
二、大豆传入美国的路径 |
第二章 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早期引种和缓慢发展时期(1898年以前) |
一、1898年以前的引种 |
二、1898年以前的试种 |
第二节 快速发展时期(1898年-1969年) |
一、生产的迅速发展 |
二、主产区的形成 |
第三节 波动发展时期(1970年-1995年) |
一、生产的起伏波动 |
二、主产区的发展 |
第四节 稳步发展时期(1996年至今) |
一、生产的稳步提高 |
二、主产区的现状 |
第三章 大豆在美国生产技术的本土化 |
第一节 大豆育种与品种资源发展 |
一、1898年以前的大豆品种 |
二、品种采集与传统育种发展 |
三、生物技术与转基因大豆 |
第二节 大豆栽培与收获技术的发展 |
一、整地 |
二、播种 |
三、田间管理 |
四、收获和贮藏 |
第三节 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 |
一、大豆病害及其防治 |
二、大豆虫害及其防治 |
第四章 大豆在美国加工利用的本土化 |
第一节 大豆利用方式的改变 |
一、从大豆制品到牧草作物 |
二、从牧草作物到粒用大豆 |
第二节 大豆作为牧草作物的利用 |
一、青绿饲料 |
二、青贮饲料 |
三、干草饲料 |
四、放牧和肥田 |
五、豆粒喂养 |
第三节 粒用大豆的加工和利用 |
一、大豆加工业的发展 |
二、豆油的利用 |
三、豆粕的利用 |
四、大豆食品 |
第五章 大豆在美国组织机构的本土化 |
第一节 大豆相关政府机构与高校 |
一、美国农业部及相关工作 |
二、农业高校及试验推广站 |
第二节 大豆相关企业公司 |
一、产品加工公司 |
二、工业制造公司 |
三、作物种子公司 |
四、产品贸易公司 |
第三节 大豆相关协会组织 |
一、美国大豆协会 |
二、联合大豆基金会 |
三、美国大豆出口协会 |
第六章 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大豆与美国自然条件的相互适应 |
一、大豆的植物生理特征 |
二、大豆适宜美国农业环境 |
第二节 大豆相关法案的推动 |
一、大豆补贴政策 |
二、大豆品种保护政策 |
第三节 大豆产业经济利益的驱动 |
一、美国国内市场的大豆产业 |
二、大豆及其产品的出口贸易 |
第四节 大豆相关技术体系的完善 |
一、大豆育种技术的发展 |
二、大豆种植的机械化 |
三、大豆加工技术的进步 |
四、大豆运输系统的健全 |
第五节 大豆相关组织制度的建设 |
一、大豆相关组织体系的构成 |
二、大豆相关组织体系的协作 |
第七章 美国大豆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一节 中美大豆相对优势地位的转换 |
一、中国大豆的历史优势 |
二、中美大豆的现代转变 |
第二节 相对地位转变的原因分析 |
一、生产效率因素 |
二、产销体系因素 |
三、政策导向因素 |
四、消费结构因素 |
第三节 中国大豆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一、政策上给予关注和支持 |
二、进行大豆生产技术创新 |
三、不断完善大豆产业链发展 |
四、推进大豆组织与制度优化 |
五、发展特色非转基因大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4)挤压全脂双低油菜籽生产高油酸鸡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现状 |
2.1 双低油菜籽的育种现状 |
2.2 双低油菜籽的饲用价值 |
2.3 挤压技术的应用研究 |
2.4 油菜籽脂肪对鸡蛋黄脂肪酸构成调控作用的研究 |
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试验一 双低油菜籽双螺杆挤压工艺的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仪器设备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验方法 |
2.4 正交试验指标的确定 |
2.5 检测指标及方法 |
2.6 挤压效果感官观察 |
2.7 种皮微观观察 |
2.8 挤压全脂油菜籽表观代谢能评价 |
2.9 统计分析 |
3 试验结果 |
3.1 双低油菜籽成分含量 |
3.2 正交试验结果 |
3.3 0.2 %氢氧化钾蛋白质溶解度结果 |
3.4 挤压效果感观观察结果 |
3.5 种皮微观观察结果 |
3.6 表观代谢能测定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试验二 挤压全脂双低油菜籽生产高油酸鸡蛋的初探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动物与分组 |
2.3 试验日粮与设计 |
2.4 检测指标与方法 |
2.5 统计分析 |
3 试验结果 |
3.1 玉米油和双低菜籽油中脂肪酸的构成 |
3.2 不同试验日粮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3.3 不同试验日粮对蛋鸡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3.4 日粮添加不同油脂对蛋黄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
3.5 不同脂肪酸日粮鸡蛋蛋黄中油酸含量变化曲线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结论与建议 |
1 主要结论 |
2 创新点 |
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大豆品种间脂氧酶活性差异及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大豆脂肪氧化酶简介 |
1.2 大豆脂肪氧化酶结构及酶学特性 |
1.3 大豆脂氧酶生理作用 |
1.3.1 大豆脂肪氧化酶在其生长发育中作用 |
1.3.2 大豆脂肪氧化酶促进种子劣变 |
1.3.3 受伤及其他逆境 |
1.3.4 大豆脂肪氧化酶缺失体对农艺性状影响 |
1.3.5 Lox与衰老的关系 |
1.4 大豆脂氧酶的漂白作用 |
1.5 大豆脂肪氧化酶在食品中的应用 |
1.6 大豆脂肪氧化酶分析鉴定技术 |
1.6.1 氧电极与分光光度法 |
1.7 课题的研究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大豆脂氧酶活性测定实验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仪器及实验用品 |
2.1.3 药品试剂 |
2.2 酶活测定实验方法 |
2.2.1 缓冲液的制备 |
2.2.2 底物的配置 |
2.2.3 大豆提取液的配置 |
2.2.4 脂肪氧化酶同工酶测定 |
2.2.5 酶活计算方法 |
2.3 农艺性状调查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大豆脂氧酶活性分析 |
3.1.1 不同大豆品种间脂氧酶活性方差分析 |
3.1.2 年份间大豆脂氧酶活性差异分析 |
3.2 大豆脂氧酶活性频率分析 |
3.3 基于3种脂氧酶活性的大豆品种聚类分析 |
3.4 大豆脂肪氧化酶相关分析 |
3.5 大豆脂氧酶活性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5.1 大豆脂氧酶活性与株高的相关性分析 |
3.5.2 大豆脂氧酶活性与单株荚数的相关性分析 |
3.5.3 大豆脂氧酶活性与单株粒数的相关性分析 |
3.5.4 大豆脂氧酶活性与百粒重的相关性分析 |
3.5.5 大豆脂氧酶活性与生育期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品种间脂氧酶活性差异分析 |
4.2 脂氧酶活性在遗传育种的应用 |
4.3 聚类分析的预测研究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东北传统豆酱制作工艺及酱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学术回顾 |
三、主要内容体系 |
四、资料来源与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东北地区历史地理与农业发展概况 |
第一节 环境条件 |
一、自然环境 |
二、历史沿革 |
第二节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概况 |
一、原始农业的产生及发展 |
二、传统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 |
三、农业生产的近代化 |
第三节 东北地区饮食概况 |
一、食物原料由“简”及“繁” |
二、饮食结构逐渐丰富,日趋合理 |
第二章 东北地区豆酱起源 |
第一节 豆酱的历史渊源 |
一、秦汉以前的酱 |
二、西汉以后的豆酱 |
第二节 东北地区豆酱的起源 |
一、豆酱发明所必备的条件 |
二、唐代的“栅城之豉” |
三、宋金时期“以豆为酱” |
第三章 东北地区豆酱的传统制作工艺 |
第一节 豆酱制作工艺的演变 |
一、北魏首次出现制酱工艺记载 |
二、唐代制酱技术获得突破 |
三、元代制酱技术发生革新 |
四、明清时期制酱技术趋于成熟 |
第二节 东北地区传统豆酱的制作 |
一、制大酱法 |
二、制盘酱法 |
三、其他种类豆酱的制作 |
四、传统酱油的制作 |
第三节 东北地区传统制酱工艺特征 |
一、传统工艺中历代制酱技术的体现 |
二、传统工艺独特性的表现 |
第四章 东北地区饮食生活中的酱文化 |
第一节 豆酱的食用方法 |
一、蘸食蔬菜 |
二、烹饪中调和五味 |
第二节 酱对蔬菜发酵制品的影响 |
一、各类酱渍菜的制作 |
二、东北地区酱菜的特点及其成因 |
第三节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饮食中的酱文化 |
一、满族的酱文化 |
二、锡伯族的酱文化 |
三、朝鲜族的酱文化 |
第四节 东北地区酱文化成因分析 |
一、受地域因素影响 |
二、丰富的大豆资源 |
第五章 民风民俗中的酱文化 |
第一节 岁时民俗中的酱文化 |
第二节 语言民俗中的酱文化 |
一、民间故事中的酱文化 |
二、谚语中的酱文化 |
三、制酱中的禁忌活动 |
四、地名民俗中的酱文化 |
第三节 服饰民俗中的酱文化 |
一、酱文化对服饰中配饰的影响 |
二、颜色中的酱文化 |
第四节 民俗宗教中的酱文化 |
一、满族萨满教的神话 |
二、民间祭祀活动 |
第六章 东北地区酱文化同东北亚地区的传播交流 |
第一节 酱文化交流的背景 |
一、悠久的大豆栽培历史 |
二、相似的饮食消费习惯 |
三、同处于发酵饮食文化圈 |
第二节 东北亚酱文化的传播路线 |
一、唐代以“栅城”为中心传至朝鲜半岛地区 |
二、从我国东北地区传至日本的“黄酱”之路 |
第三节 东北亚地区酱文化异同比较 |
一、食用酱的种类 |
二、传统制酱工艺的异同 |
三、主要食用方法的异同 |
第四节 日韩酱文化现代发展对我国酱文化发展的启示 |
一、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酱文化 |
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 |
三、在现代拓宽其应用的广度 |
第七章 传统制酱工艺的发展和传承 |
第一节 东北传统制酱工艺的价值探讨 |
一、“过去时”价值 |
二、“现在时”价值 |
三、“将来时”价值 |
第二节 传承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
一、受到工业化、城市化的冲击 |
二、在现代面临“消失”的危险 |
第三节 东北传统制酱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
一、在传统与现代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
二、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与经济利益相结合 |
三、深入研究,注重对其文化功能的保存 |
四、改变“匠人”思想,提升大众的认同与参与 |
五、通过多种途径,客观、完整地记录工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7)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的认知水平与社会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数据来源与调研方案 |
1.6 研究的创新说明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及研究对象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第三章 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社会规制的运行状况 |
3.1 农业转基因技术的发展特点 |
3.2 社会规制的需求分析 |
3.3 社会规制的供给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利益相关主体对转基因技术应用的认知水平及行为分析 |
4.1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水平与购买意愿 |
4.2 农户对转基因作物的认知水平与种植意愿 |
4.3 生物企业对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的认知水平 |
4.4 科研机构对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的认知水平 |
4.5 政府部门对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的认知水平 |
4.6 利益相关主体对农业转基因技术及应用态度的分类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业转基因技术社会规制中利益相关主体的博弈分析 |
5.1 社会规制博弈过程中的行为主体分类 |
5.2 不同行为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关系分析 |
5.3 三方主体的动态博弈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认知对社会规制的影响分析 |
6.1 利益相关主体对现行规制的评价和期望 |
6.2 消费者认知对社会规制的影响分析 |
6.3 社会规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社会规制绩效的评估 |
7.1 社会规制绩效评估理论 |
7.2 社会规制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 |
7.3 转基因水稻社会规制绩效评估的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社会规制体系的经验与启示 |
8.1 社会规制体系的国际经验借鉴 |
8.2 国外经验对中国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社会规制体系的启示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8)豆乳及豆乳发酵液不良风味的形成及改善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立题分析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豆乳风味的形成 |
1.2.2 豆乳风味改善的研究进展 |
1.2.2.1 大豆品种 |
1.2.2.2 加工方法 |
1.2.3 酸豆乳的研究现状 |
1.2.3.1 微生物在豆乳中的生长 |
1.2.3.2 酸豆乳风味的形成 |
1.2.3.3 酸豆乳的现存问题和研究进展 |
1.2.4 酸豆乳饮料的开发 |
1.2.5 风味物质的提取分析方法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基于大豆理化成分的豆乳风味特性评价方法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大豆理化成分分析 |
2.2.4 脂肪酸组成分析 |
2.2.5 豆乳的制备 |
2.2.6 感官评价 |
2.2.7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分析 |
2.2.8 标准曲线的制作 |
2.2.9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大豆中主要理化指标的聚类分析 |
2.3.2 豆乳风味特性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2.3.3 判别分析及新品种的验证 |
2.3.4 三类大豆品种的种植地区分布及系列大豆品种的理化(?)称范围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加工方式对豆乳风味品质的改善效果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不同方式制备豆乳 |
3.2.4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分析 |
3.2.5 标准曲线的制作 |
3.2.6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热烫、热磨浆对豆乳中主要风味成分的影响 |
3.3.2 不同温度煮浆对豆乳中主要风味成分的影响 |
3.3.3 β-环糊精的添加对豆乳中主要风味成分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乳酸菌发酵对豆乳中豆腥味的去除效果及热诱导产生的不良风味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材料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豆乳的制备 |
4.2.4 豆乳发酵液的制备 |
4.2.5 豆乳发酵液的热处理 |
4.2.6 感官评价 |
4.2.7 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相色谱-嗅探-质谱联用(GC-O-MS) |
4.2.8 吹扫捕集(DH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4.2.9 标准曲线的制作 |
4.2.10 有机酸的测定 |
4.2.11 电子鼻 |
4.2.12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豆乳与豆乳发酵液的整体风味 |
4.3.2 豆乳发酵液热诱导不良风味的产生 |
4.4 小结 |
第五章 己醛在豆乳发酵及热处理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及原因探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 |
5.2.2 仪器与设备 |
5.2.3 豆乳、乳清、去乳清豆乳的制备 |
5.2.4 大豆分离蛋白(SPI)溶液及SPI酶解液的制备 |
5.2.5 β-伴大豆球蛋白(7S)溶液和大豆球蛋白(11S)溶液的制备 |
5.2.6 SPI溶液、SPI酶解液、7S溶液、11S溶液的调酸 |
5.2.7 发酵液的制备 |
5.2.8 调酸液、发酵液的热处理 |
5.2.9 化学作用力的破坏 |
5.2.10 激光共聚焦观测蛋白质的聚集状态 |
5.2.11 SDS-PAGE电泳 |
5.2.12 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嗅探联用 |
5.2.13 己醛的标准曲线制作 |
5.2.1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豆乳发酵液热处理前后己醛含量的变化 |
5.3.2 不同菌种对结合态己醛的代谢能力分析 |
5.3.3 大豆球蛋白的酶解对乳酸菌代谢结合态己醛的影响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豆乳发酵液热诱导不良酸腐味产生的原因分析 |
6.1 引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2.1 材料 |
6.2.2 仪器与设备 |
6.2.3 豆乳、乳清、去乳清豆乳、含不同比例乳清的豆乳的制备 |
6.2.4 豆乳超滤液的制备 |
6.2.5 SPI溶液、不同蛋白含量的SPI调酸液的制备 |
6.2.6 样品发酵液的制备及热处理 |
6.2.7 zeta电位、粒径、电导率的测定 |
6.2.8 感官评价 |
6.2.9 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嗅探联用 |
6.2.10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豆乳不同组分对不良酸腐味的贡献 |
6.3.2 乳清组分对不良酸腐味的贡献 |
6.3.3 去乳清组分对不良酸腐味的贡献 |
6.4 小结 |
第七章 豆乳发酵液热诱导不良酸腐味的改善途径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材料 |
7.2.2 仪器与设备 |
7.2.3 豆乳的制备及抑制剂的添加 |
7.2.4 豆乳发酵液的制备 |
7.2.5 豆乳发酵液中转化剂的添加 |
7.2.6 样品发酵液的热处理 |
7.2.7 pH的测定 |
7.2.8 感官评价 |
7.2.9 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嗅探联用 |
7.2.10 标准曲线的制作 |
7.2.11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不同菌种对不良酸腐味的影响 |
7.3.2 酮类物质抑制剂对不良酸腐味的改善效果 |
7.3.3 酮类物质转化剂对不良酸腐味的改善效果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菜用春大豆产量和品质分析及南北种植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中国大豆产业现状 |
1.1.1 产业危机 |
1.1.2 产业繁荣 |
1.1.3 产业发展思考 |
1.2 菜用大豆发展概况 |
1.2.1 菜用大豆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 |
1.2.2 菜用大豆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菜用大豆品质研究情况 |
1.3.1 菜用大豆的外观品质 |
1.3.2 菜用大豆的营养品质 |
1.3.3 菜用大豆的食味品质 |
1.3.4 感官评定 |
1.4 菜用大豆品比试验 |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2章 杭州菜用春大豆品种对比试验 |
2.1 试验目的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2.3 菜用大豆生育时期的确定 |
2.2.4 测定项目和方法步骤 |
2.3 数据统计处理方法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预试验筛选 |
2.4.2 参试品种(系)生育期比较 |
2.4.3 参试品种(系)植株性状比较 |
2.4.4 参试品种(系)产量相关性状比较 |
2.4.5 参试品种(系)外观品质比较 |
2.4.6 参试品种(系)营养品质比较 |
2.4.7 参试品种(系)食用品质比较 |
2.4.8 参试品种(系)口感评分比较 |
2.5 讨论与小结 |
第3章 银川菜用春大豆品种选育试验 |
3.1 试验目的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预试验筛选 |
3.3.2 参试品种(系)生育期比较 |
3.3.3 参试品种(系)植株性状比较 |
3.3.4 参试品种(系)产量性状比较 |
3.4 讨论与小结 |
第4章 南北种植菜用春大豆比较研究 |
4.1 试验目的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南北种植菜用春大豆生育期对比 |
4.3.2 南北种植菜用春大豆植株性状对比 |
4.3.3 南北种植菜用春大豆产量性状对比 |
4.4 讨论与小结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10)作物脂肪氧化酶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脂肪氧化酶的生化途径 |
2脂肪氧化酶及其代谢产物的生理功能 |
2.1影响植株生长发育和成熟衰老 |
2.2参与机械损伤反应 |
2.3介导病原菌防御性反应 |
2.4对食品风味和品质的影响 |
3作物脂肪氧化酶性状改良及育种应用 |
3.1脂肪氧化酶活性差异的种质资源筛选 |
3.2功能标记发掘及分子辅助育种 |
3.3遗传转化与转基因育种 |
4结论与展望 |
四、大豆新品种不再有腥味(论文参考文献)
- [1]绿色方便羊肉烤肠加工新技术的研究[D]. 邹紫千. 成都大学, 2021(07)
- [2]高品质方便羊肉汤锅加工新工艺的研究[D]. 孙杰. 成都大学, 2020(08)
- [3]大豆在美国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D]. 石慧.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2)
- [4]挤压全脂双低油菜籽生产高油酸鸡蛋的研究[D]. 王宗俊. 武汉轻工大学, 2018(01)
- [5]大豆品种间脂氧酶活性差异及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D]. 明坤.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 [6]东北传统豆酱制作工艺及酱文化发展研究[D]. 王哲.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7]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的认知水平与社会规制研究[D]. 华静.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8]豆乳及豆乳发酵液不良风味的形成及改善途径研究[D]. 施小迪.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9]菜用春大豆产量和品质分析及南北种植比较研究[D]. 蓝占城. 浙江大学, 2017(01)
- [10]作物脂肪氧化酶的研究进展[J]. 扎桑,卓嘎,徐东东,张利莎,董国清,袁兴淼,张京,郭刚刚.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