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牡蛎三倍体和二倍体培养生物学的比较研究

长牡蛎三倍体和二倍体培养生物学的比较研究

一、长牡蛎诱导三倍体与二倍体的养殖生物学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朔,薛茗元,杨琼,于红,李琪[1](2021)在《不同育性三倍体长牡蛎性腺发育过程中的营养成分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阐明不同育性三倍体长牡蛎性腺发育与营养成分变化的关系,实验对不育型和可育型三倍体长牡蛎性腺发育过程中的主要营养成分(糖原、总蛋白质和总脂肪含量)进行分析,并与二倍体长牡蛎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三倍体长牡蛎性腺—内脏团、闭壳肌和外套膜3种组织中的糖原含量均显着高于同时期的二倍体长牡蛎,性腺—内脏团和闭壳肌中的总蛋白质含量则显着低于同时期的二倍体。随着性腺发育,可育型三倍体长牡蛎性腺—内脏团的糖原含量下降了31.88%,二倍体长牡蛎下降82.41%,而不可育型三倍体长牡蛎糖原含量下降了0.55%,这与糖原为配子发生供能密切相关。此外,不育型三倍体长牡蛎性腺—内脏团的糖原、总蛋白质和总脂肪含量在繁殖季节中均没有发现明显的波动,而可育型三倍体长牡蛎由于性腺一定程度的发育,其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趋势与二倍体类似。研究表明不育型和可育型三倍体长牡蛎在繁殖季节营养成分存在明显的差异,不育型三倍体的糖原品质性状优于可育型,这为长牡蛎育性控制育种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黄金菁[2](2020)在《OsHV-1感染两种太平洋牡蛎及诱导宿主免疫应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太平洋牡蛎是我国重要的牡蛎养殖种类,近几年在山东省迅猛发展,在威海、烟台、青岛、滨州等地均形成规模化养殖。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贝类病害时有发生。牡蛎疱疹病毒1型(Ostreid herpesirus-1,OsHV-1)是已知唯一能够感染软体动物的疱疹病毒,属软体动物疱疹病毒科。牡蛎疱疹病毒的主要宿主是双壳贝类和腹足贝类,感染会导致贝类的生长速度减缓,甚至死亡,给贝类养殖产业造成巨大损失,严重危害我国海水贝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本论文研究牡蛎疱疹病毒1型感染两种太平洋牡蛎以及诱导宿主免疫应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太平洋牡蛎感染OsHV-1后,总死亡率为32%,48 h时为死亡高峰;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闭壳肌内发现了牡蛎疱疹病毒病毒粒子,从内至外形分别是病毒核心、壳衣核、囊膜。应用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了OsHV-1感染二倍体、三倍体太平洋牡蛎后的闭壳肌、消化腺、鳃和外套膜等组织中牡蛎疱疹病毒的载量,结果表明,各组织均含有OsHV-1,其中二倍体牡蛎的闭壳肌、消化腺、鳃、外套膜在72、84、84、48h病毒含量最高,分别达到了1.33×105、4.45×104、5.68×104、6.11×104 cp/mg;三倍体牡蛎的闭壳肌、消化腺、鳃、外套膜在第2、4、3、2天病毒含量最高,分别达到了5.25×104、6.3×103、1.86×104、1.55×105 cp/mg。在观察期内,各组织的病毒含量均是先升高后降低,而后归于平稳,但牡蛎在感染120 h后停止死亡,存活的牡蛎体内仍存在一定含量的OsHV-1;病理组织学研究发现,感染后各器官的结缔组织中都存在组织溶解、细胞脱落和细胞核固缩的现象。应用qPCR方法研究了OsHV-1感染三倍体太平洋牡蛎的细胞因子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在感染期间,实验组太平洋牡蛎闭壳肌、消化腺、鳃和外套膜中SOD的表达显着高于对照组;消化腺和闭壳肌中REL的表达显着高于对照组;鳃和消化腺中IL-17的表达显着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三倍体牡蛎的MyD88在整个观察期间都显着低于对照组。研究表明,感染OsHV-1后,三倍体太平洋牡蛎的免疫相关因子表达发生了变化,IL-17、REL和SOD的表达量显着升高,这是牡蛎抵御OsHV-1的侵袭的免疫反应;而MyD88的表达量降低,可能与OsHV-1造成的免疫抑制有关。总之,OsHV-1可以感染二倍体和三倍体太平洋牡蛎,在其体内存活并增殖,造成部分宿主的死亡。感染OsHV-1后,牡蛎的免疫相关基因差异表达,IL-17、REL和SOD显着升高,而MyD88呈下降趋势,这是牡蛎抵御OsHV-1侵袭和OsHV-1感染牡蛎的相互作用。本研究证实,OsHV-1可以感染太平洋牡蛎二倍体和三倍体,探明了二倍体和三倍体太平洋牡蛎感染OsHV-1后的病毒载量及对三倍体牡蛎免疫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为进一步研究OsHV-1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武祥伟,张跃环,肖述,秦艳平,马海涛,喻子牛[3](2019)在《熊本牡蛎中国群体与美国群体杂交效应及杂交三倍体优势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评估熊本牡蛎(Crassostreasikamea)中国群体与美国群体的杂交效应与杂交三倍体优势,构建了杂交群体和自交群体,并使用细胞松弛素B诱导了杂交三倍体,比较分析了幼虫、稚贝与成贝的生长与存活优势。自交群体和杂交群体的幼虫、稚贝与成贝的培养条件均相同,室内培育幼虫,培育密度为4~5个/mL,自然海区养殖稚贝与成贝,养殖密度为40~45个/吊。结果表明,与自交组相比,杂交二倍体具有较高的卵裂率(13.61%)与D幼率(5.67%)(P<0.05),但杂交二倍体幼虫的壳高生长表现杂种劣势(–0.43%),而稚贝、成贝的壳长与壳高的生长表现杂种优势,平均优势率分别为3.96%与6.65%。杂交三倍体诱导组幼虫的壳高生长优势率为3.69%,稚贝及成贝的壳长与壳高平均生长优势率分别为12.69%与13.64%,并且日龄越大生长优势越显着。总体上,杂交三倍体诱导组在3~180日龄具有存活劣势,并且15日龄存活劣势率最大(–48.72%),而在360日龄存活优势率为6.70%。杂交二倍体幼虫与成贝均具有存活优势,平均优势率分别为10.44%与4.59%。本研究表明熊本牡蛎中美地理群体杂交二倍体的生长和存活优于自交二倍体,而杂交三倍体诱导组的生长优势较显着,并且在成贝期具有显着的成活率优势,表明杂交三倍体诱导组的优势来源于三倍体优势和部分杂种优势。

宁岳,郭香,曾志南,祁剑飞,巫旗生[4](2016)在《牡蛎育种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综述了近些年来国内外牡蛎育种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包括传统的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及现代各种生物技术如多倍体、转基因和分子标记技术在牡蛎育种中所取得的成就,以期为牡蛎及其他贝类的育种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姜群[5](2015)在《长牡蛎DNA甲基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表观遗传学是指在DNA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发生的可遗传的改变,DNA甲基化是目前研究最为成熟的一种表观遗传修饰,与基因组防御、基因表达调控密切相关。目前DNA甲基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哺乳动物及植物中,水产动物的研究相对匮乏。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又名太平洋牡蛎,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海产经济贝类,因其生活于环境多变的潮间带并且具有复杂的生物学特征而成为水产动物研究的模式生物,对长牡蛎的DNA甲基化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水产动物DNA甲基化的分子机制和功能,解析水产动物复杂生物学特征及对环境适应性的调控机理。本研究针对长牡蛎开展了DNA甲基化的基础研究,分析了DNA甲基化的遗传模式、组织特异性及三倍体和选育群体中DNA甲基化的变异,以期为后期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1、长牡蛎DNA甲基化的遗传模式采用荧光标记的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F-MSAP)方法,研究长牡蛎亲本甲基化和非甲基化位点在子代的分离,检测DNA甲基化在亲子代间的遗传模式。结果发现,长牡蛎90.6%的亲本甲基化位点遵循孟德尔定律稳定遗传给子代,甲基化位点较非甲基化位点更加偏离孟德尔分离比,与亲本相比,子代存在22个去甲基化位点,7个超甲基化位点和30个从头甲基化位点。2、DNA甲基化在长牡蛎不同组织中的分化采用F-MSAP方法对10只野生长牡蛎6个组织(鳃、外套膜、闭壳肌、唇瓣、性腺、消化盲囊)的基因组甲基化进行检测。结果发现,长牡蛎不同组织间DNA甲基化水平存在差异,消化盲囊、唇瓣、闭壳肌组织的甲基化水平较高,其中消化盲囊与鳃和外套膜组织的甲基化水平差异显着,其他组织间差异并不显着。长牡蛎中存在组织特异性和非组织特异性甲基化位点,然而由于牡蛎杂合度高,个体之间差异较大,未发现10个个体一致存在的组织特异性/非组织特异性甲基化位点。3、长牡蛎三倍体基因组DNA甲基化研究采用细胞松弛素B诱导产生长牡蛎二倍体和三倍体家系,采用F-MSAP方法对二倍体和三倍体的闭壳肌和性腺组织的DNA甲基化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二倍体与三倍体长牡蛎整体DNA甲基化水平在闭壳肌和性腺组织中都不存在差异,仅存在少量倍性特异性位点。通过与亲本基因型比较发现,三倍体的甲基化位点和未甲基化位点的变异率都高于二倍体。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二倍体和三倍体的闭壳肌及性腺组织的表观遗传结构分析显示,长牡蛎不同倍性及不同组织之间的表观遗传结构存在较大差异,这暗示了二倍体与三倍体可能在某些甲基化位点存在差异,而不引起整体甲基化水平的变化。二倍体和三倍体长牡蛎中,都存在雄性特异性甲基化位点,未发现雌性中特有的甲基化位点。4、长牡蛎三倍体生殖相关基因表达与甲基化模式分析采用定量PCR对8个生殖相关基因在增值期和成熟期的二倍体和三倍体性腺组织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只有增殖期的putative Vg基因和成熟期的caER基因在二倍体与三倍体中表达差异显着。采用亚硫酸盐处理测序方法对这两个基因的启动子及编码区的CpG岛甲基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Putative Vg基因启动子及编码区含有6个CpG岛,但所有CpG岛不存在胞嘧啶甲基化修饰,caER基因启动子区域无CpG岛,编码区含有5个CpG岛,位于第六外显子和第十外显子的CpG岛存在甲基化修饰,其中第六外显子CpG岛胞嘧啶甲基化在二倍体和三倍体中不存在差异,而第十外显子CpG岛胞嘧啶甲基化在二倍体和三倍体中存在差异,可能与基因表达调控相关。5、长牡蛎人工选育群体DNA甲基化研究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方法和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方法对长牡蛎快生长品系“海大一号”基础群体和选育群体的遗传及表观遗传变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基础群体与选育群体总体DNA甲基化水平并无差异,然而对每个甲基化位点在两个群体中出现频率进行分析发现,82个甲基化位点中有9个位点在两个群体中出现的频率存在显着差异。协惯量方差分析显示表观遗传结构与遗传结构显着相关,但是部分个体具有相似的遗传结构却表现出差异较大的表观遗传结构,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表观遗传多样性都略低于基础群体。综上所述,长牡蛎DNA甲基化的遗传模式基本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在不同组织、不同倍性及选育过程中会发生一定频率的变异,这些变异有可能与基因差异表达有关。

王康[6](2014)在《盐度诱导太平洋牡蛎和近江牡蛎三倍体的研究》文中认为牡蛎是我国重要养殖贝类,年总养殖产量居于贝类之首。三倍体牡蛎由于其育性差、生长快、品质好等诸多优于二倍体的特性而成为牡蛎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消费者青睐。目前,三倍体牡蛎的获得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采用理化方法抑制正常受精卵第二极体的排放,一是利用二倍体与四倍体牡蛎杂交产生100%的三倍体。国内三倍体牡蛎的生产多采用第一种途径,利用6-DMAP、温度休克等理化方法诱导。本研究中我国养殖牡蛎的主要品种——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和近江牡蛎(Crossostrea ariakensis)为对象,尝试通过高盐或低盐抑制受精卵第2极体的释放,诱导牡蛎三倍体。本方法安全无毒、价格低廉,适用于牡蛎三倍体产业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两部分:一、高盐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本研究中,首先通过荧光染色法显微观察太平洋牡蛎精卵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发现23℃水温条件下,近江牡蛎在受精后25分钟左右出现第1极体(PB1)这有助于多倍体诱导时机的准确把握。其次,首次采用高盐抑制太平洋牡蛎受精卵第2机体释放产生三倍体,探索了高盐诱导三倍体最佳诱导的最适条件。在水温为25℃的条件下,分别在不同高盐处理液(盐度分别为40、45、50、55、60、65、70、75、80ppt),在不同处理时机,当首次、30%、50%出现PB1,以及首次、50%出现PB2时,将太平洋牡蛎受精卵放入处理液中,持续处理10、15、20、25min。之后将受精卵置于正常海水(盐度为35ppt)中孵化。使用300目筛绢网过滤海水获取初孵D-型幼虫,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倍性测定,以确定最佳诱导条件。通过诱导率及综合评价指数的分析表明,高盐诱导太平洋牡蛎多倍体的最佳参数为:盐度为65,处理时机为50%PB出现,处理持续时间20min。按照最适条件,在受精卵出现50%PB1时,以盐度65的高盐海水处理受精卵20min,幼虫的三倍体诱导率为65.53%。通过荧光学观察,太平洋牡蛎受精卵在受精后25min左右出现第一极体,30分钟左右第一极体全部排出。由此可以确定在使用高盐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过程中的诱导时机的选择。最后,对使用高盐诱导的三倍体牡蛎(8月龄)进行了染色体组成观察,发现了染色体缺失现象,亦即非整倍体现象。其中二倍体水平上的染色体缺失表现为2n-1和2n-2,染色体数目为18或19条;三倍体水平上的缺失发现了2种情况,3n-1和23n-4,染色体数为29和26。非整倍体现象的出现可能与多倍体染色体组的不稳定性有关。二、低盐诱导近江牡蛎三倍体1.低盐对近江牡蛎精卵影响及海水对解剖卵的促熟作用用自然海水按一定比例加入蒸馏水,配制盐度为5,10,15,20,25,30的海水。将精子滴加入不同盐度的海水中,定时观察精子的活动情况。结果表明低盐海水对精子的活动能力有明显影响,精子的存活时间随着盐度的降低而缩短,当盐度在10及以下时,3min内精子失去运动能力;随着盐度的升高,精子的存活时间延长,盐度为25及30时,精子在2h内保持活跃状态,3h活跃度有所降低,但仍有40%以上精子活跃。盐度对牡蛎卵子的形态和受精能力也有明显影响。将卵子浸泡在不同盐度海水中10min后,发现卵子形态大小发生变化,其卵径大小与盐度间呈现出负相关趋势。浸泡25min后,受精实验结果表明,受精率与盐度之间表现出正相关趋势,卵子的受精率随着盐度降低而迅速降低,当盐度低于10ppt时,受精率为0。正常海水浸泡对牡蛎的卵子有促熟作用。浸泡时间在0.5-1.5h,牡蛎卵子具有较高的受精率,但浸泡时间再延长,至2h以后之后则出现受精率降低的现象。实验结果表明近江牡蛎体解剖卵的外促熟适宜最适时间为0.5-1.5h。2.低渗诱导近江牡蛎三倍体研究2.低渗诱导近江牡蛎三倍体,分别在20%-30%、40%-50%以及60%-70%的受精卵出现PB1时,采用不同的低盐(盐度为6、8、10、12、14、16)处理近江牡蛎的受精卵10、15、20min,然后将受精卵移入盐度为30的正常过滤海水中孵化。当孵化出D-型幼虫时,收集幼虫,DAPI荧光染色后,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倍性测定。通过诱导率及综合评价指数的分析表明,低盐诱导近江牡蛎多倍体的最佳参数为:盐度为8,处理时机为40%-50%受精卵出现PB1,处理持续时间15min。按照实验得出的最适条件,在受精卵出现40%-50%PB1时,以盐度为6的低盐海水处理受精卵15min,幼虫的三倍体诱导率为89.03%,孵化率为80.23%,综合评价指数为71.43。研究结果显示低渗诱导对于近江牡蛎是一种十分有效的三倍体诱导方法,具有良好的生产应用前景。

张跃环[7](2012)在《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与长牡蛎C.gigas种间杂交效应及遗传改良研究》文中指出种间杂交是动植物基本育种手段之一,它可以显着的扩大动植物的基因库,促进种间交流,引入异种有利基因,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变异类型,甚至会合成新的物种。香港巨牡蛎是我国南方主要经济种,喜好高温低盐环境,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年产量在120万吨左右;而长牡蛎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经济种,喜好低温高盐环境,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辽宁、山东,年产量近100万吨。本文以这两种在生态类型及地理分布上互补的牡蛎为材料,在突破生殖隔离的基础上,成功的获得了大量种间杂交子,构建了牡蛎远缘杂交育种技术体系;并且通过建立杂交家系对其杂交效应进行了剖析;还采用诱导异源多倍体及种间回交等手段对其表型性状进行了遗传改良。此外,对所有的杂交子均进行了遗传鉴定,还对其多态性的不育格局进行了分析。(1)首先,评估了香港巨牡蛎和长牡蛎在我国北方沿海的表型性状。结果表明:在温度和盐度相同下,长牡蛎卵径、受精率、孵化率及D形幼虫均大于香港巨牡蛎;香港巨牡蛎幼虫浮游前期生长较慢,而后快于长牡蛎。温度是影响幼虫生长、存活、变态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为盐度,交互作用几乎尚未起到作用。中间育成阶段,室外比室内培育效果更好,环境是影响稚贝生长的最主要因素;无论室内还是室外两种牡蛎稚贝的存活率均在90%以上。幼贝阶段,长牡蛎表型性状显着优于香港巨牡蛎;且香港巨牡蛎稚贝在北方越冬期间出现了大量致死现象。(2)在比较了两种牡蛎表型性状的基础上,开展了两种牡蛎的人工种间杂交。结果表明:香港巨牡蛎的卵子可以与长牡蛎的精子受精,相反方向不能受精;种间配子兼容性受到温度、盐度及其精子浓度的影响,而且其兼容性存在着较大的个体间差异。杂交子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存活能力不同,在适宜的条件下,表现出较高的变态率、存活率,具有明显的存活优势;在不利条件下,幼虫存活能力低,能或者不能获得少量稚贝。杂交子生长能力较差,具有明显的生长劣势,表现出远交衰退。对其所有的杂交子均进行了遗传鉴定,表明其为真正意义上的两性融合杂交子。杂交子性腺颜色与性别相关联,表现出伴性遗传;大部分杂交子是不育的,仅有8.64%的雌性杂交子完全可育;还有一些杂交子部分可育的;经流仪分析发现杂交子均产生单倍体配子。(3)为了进一步分析杂交子到底能否产生生长优势,建立了9个香港巨牡蛎、9个长牡蛎及45个杂交家系,并引入杂种潜力、配合力及杂种遗传力来剖析杂交效应。从杂种潜力上看,杂交子产生了明显的生长劣势,稚贝阶段具有明显的存活优势,幼虫具有显着的变态优势。从配合力效应上分析:对于杂交子生长性状而言,长牡蛎一般配合力具有正向效应,香港巨牡蛎几乎尚未表现出一般配合力,杂交家系平均水平上为负向特殊配合力,这种效应主要来自于双亲基因互作的非加性效应;对杂交存活性状而言,长牡蛎一般配合力具有正向效应,香港巨牡蛎为负向效应,杂交家系平均水平上为正向配合力,即出现正向存活优势;对于变态率而言,长牡蛎与香港巨牡蛎均表现出负向一般配合力,而杂交家系表现出正向特殊配合力,其效应主要来自于双亲基因的显性与上位效应。从其杂种遗传力上看,父系半同胞的生长性状遗传力为0.480.67,存活性状为0.190.41,幼贝产量为0.50。(4)为了对杂交子生长性状进行改良,采用低渗的方法诱导了香港巨牡蛎与长牡蛎的异源多倍体。通过检测,发现3个家系的异源三倍体家系倍化率均为100%,而且在稚贝阶段出现了个别嵌合体。杂交三倍体幼虫具有明显的生长、存活劣势;但是一旦转成稚贝以后,就具有明显的生长及存活优势。遗憾的是,虽然相对杂交二倍体而言具有优势,但是其表型性状仍不及长牡蛎,但优于香港巨牡蛎了,也就是说,杂交三倍体使得其生长性状得到了部分改良。(5)虽然大部分杂交子具有高度不育现象,但仍有少部分个体含有少量的可育雌性配子。筛选出部分可育个体,进行了与亲本种的种间回交育种研究。结果表明:杂交子与长牡蛎的回交中,回交子出现了明显的生长及存活优势,其生长性状更是出现了超级杂种优势。杂交子与香港巨牡蛎的回交中,以杂交子为母本的杂交组合出现了回交优势,而对应的杂交组没有出现显着的杂种优势。采用复合COI及ITS2对回交子及杂交子F2进行了遗传鉴定,结果表明:在回交的过程中回交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同型选配现象;雌雄异体间杂交子F2的ITS2出现了1:2:1式种间分离,但雌雄同体间的杂交子F2仍为杂交子,其母本均为香港巨牡蛎,其少量个体表现为香港巨牡蛎与长牡蛎的双单亲遗传。(6)香港巨牡蛎与长牡蛎的种间杂交生殖隔离可以由以下3种机制来解释:①种间配子的单向受精:可以使得种间配对概率减少50%;②杂交子的多态性不育格局:仅有8.64%雌性个体完全可育,总体上表现为二态性的雄性不育,这与霍尔丹定律一致,使得生殖隔离的隔离率减小90%;③回交中的同型选配:这样一来通过回交,实现了物种复原,即可以部分的回避生殖隔离。这三大机制保证了这两种牡蛎在自然群体中很难实现天然杂交,从而有效的被隔离开来。总之,通过对香港巨牡蛎与长牡蛎远缘杂交及遗传改良研究。获得了具有高度不育,抗逆性较强的种间杂交子,这可以大大的扩大了牡蛎养殖面积,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获得的具有较好表型性状的杂交三倍体,这将会进一步抑制其性腺发育,实现完全不育的目的;最后,获得了具有超级杂种优势的种间回交子。这些远缘杂交新品系对于目前牡蛎的种质改良及其产业品种提升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顾勇杰[8](2011)在《盘鲍雌核发育多倍体诱导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鲍养殖业在渔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在鲍养殖过程中,由于长期的近亲繁殖,及其他不正确的繁育技术路线和不良环境的负选择,导致了鲍的种质严重退化。因此,要使鲍养殖业得到稳步发展,有必要进行鲍种质的纯合。研究如何改良和优化鲍种质,提高其经济价值,在科学和生产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人工雌核发育原理及多倍体诱导原理开展盘鲍雌核发育多倍体诱导试验,并结合多倍体鲍在胚胎发育期间显微学观察以及养成期间生长率和存活率的统计与分析,探讨鲍雌核发育多倍体诱导方法的优点与不足。采用不同浓度的乙烯脲失活杂色鲍精子的遗传物质,确定其最佳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采用细胞松弛素B(以下简称CB)对用遗传物质失活的杂色鲍精子和盘鲍卵子授精的受精卵排放第一极体或第二极体时,进行不同持续时间处理诱导其多倍体。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4.8℃下,作为失活杂色鲍精子遗传物质的乙烯脲浓度为0.5‰和处理时间为10min是比较适宜的;用遗传物质失活的杂色鲍精子与盘鲍卵子授精,在授精后10min,用浓度为1.0mg·dm-3的CB持续处理受精卵24min,其表观三倍体率达65%以上,表观四倍体率达5%左右;在稚鲍的倍性检查中,雌核发育多倍体占总多倍体数的80%,杂交多倍体占总数的20%。盘鲍异源雌核发育的三倍体率达到93%,四倍体率为3%左右。研究通过盘鲍多倍体与二倍体月平均壳长和体重对比试验发现,多倍体鲍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结果表明:苗种经12个月人工养成后,试验组三倍体群体的平均壳长和体重分别达到5.59cm和16.49g,对照组仅平均壳长和体重仅为3.89cm和9.05g。试验对比相同温度和水交换量条件下多倍体鲍和二倍体鲍死亡率:相同控温条件下,盘鲍三倍体与盘鲍二倍体死亡率几乎没有差别;而在水交换量试验中盘鲍三倍体与二倍体相比两者死亡率相差15%左右,说明三倍体具有更高的抗逆性。纵观全年稚鲍的平均成活率,盘鲍三倍体试验组为72.38%,对照组为60.97%。使用1L的锥形瓶和24m3水泥池培育幼虫,用显微镜持续观察其胚胎发育情况,并记录雌核发育多倍体鲍受精卵分裂时期畸形个体的状态;对担轮幼虫时期畸形个体进行显微拍照。结果表明:雌核发育多倍体鲍受精卵在分裂过程中部分个体出现不均等分裂现象;而胚胎发育至担轮幼虫阶段,出现畸形形态幼虫。通常这些畸形的个体不能继续发育,有极少数个体即使可以发育到下一阶段,但也不会长时间存活。

孔静,王昭萍,刘剑,于瑞海,张跃环,李晓瑜,李雅琳,郭希明[9](2011)在《长牡蛎中国群体和美国群体杂交效应与三倍体的优势》文中提出将长牡蛎中国群体二倍体分别与美国群体二倍体和四倍体进行杂交,实验共设置4组,分别为杂交二倍体组、杂交三倍体组、中国二倍体组和美国二倍体组,比较了各实验组卵裂率、D幼率、D形幼虫大小及幼虫期、稚贝期的壳高生长、存活率等生物学指标,并估算杂交二倍体的杂种优势率和杂交三倍体的三倍体优势率。结果表明,杂交二倍体幼虫壳高生长的杂种优势率不明显,平均杂种优势率为1.21%,幼虫的存活率及稚贝的壳高生长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平均杂种优势率分别为34.47%和20.39%。杂交三倍体的D形幼虫大小、幼虫和稚贝的壳高生长、存活率均表现出三倍体优势,D形幼虫大小三倍体优势率为5.19%,幼虫期壳高生长和存活的平均三倍体优势率分别为4.00%和19.92%,稚贝壳高生长和存活的平均三倍体优势率分别为30.18%和54.43%,200日龄,杂交三倍体鲜体质量的三倍体优势率为202.96%,存活三倍体优势率为73.60%。此外,稚贝期的杂交二倍体生长性状的杂种优势率和杂交三倍体的三倍体优势率均高于幼虫期的优势率。研究表明,中、美两地理群体杂交获得的三倍体长牡蛎子代生长和存活性状都比二倍体优良。杂交三倍体的优良性状主要是三倍体优势,杂交优势的贡献率还有待进一步实验证实。

孔静[10](2011)在《太平洋牡蛎三倍体培育及生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为研究对象,对诱导三倍体群体和杂交三倍体的生长性状进行比较。同时通过对中、美两地理群体的太平洋牡蛎杂交子代生长性状的分析,验证杂交三倍体兼具杂种优势和三倍体优势。本实验采用低渗抑制太平洋牡蛎受精卵第二极体的释放,诱导三倍体。探索低渗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的最佳诱导条件,并与其他三倍体诱导方法的进行比较,进一步验证低渗在诱导三倍体贝类中的可行性及可广泛应用性。为多倍体育种开辟一条新的途径,加快贝类育种研究及养殖业的发展。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太平洋牡蛎杂交三倍体与诱导三倍体群体的生长比较实验以中国太平洋牡蛎二倍体自交作为对照,比较诱导三倍体群体及杂交三倍体组的早期表型性状。通过对各实验组卵裂率、D幼率、D形幼虫大小、生长、存活率和倍性等指标进行测定,进一步评估了2种诱导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杂交三倍体表现出明显优势,D幼率、D形幼虫大小均大于诱导三倍体群体,且差异显着(P<0.05);稚贝期壳长和壳高生长也显着快于诱导三倍体群体(P<0.05)。杂交三倍体的存活率很高,显着优于诱导三倍体群体。就三倍体率而言,杂交三倍体达到100%,而诱导三倍体群体仅为(51.00±11.79)%。2中、美两地理群体太平洋牡蛎的杂交效应与三倍体优势的研究实验将太平洋牡蛎中国群体二倍体分别与美国群体二倍体和四倍体进行杂交,共设置5个组,分别为杂交二倍体组、杂交三倍体组、中国二倍体组、美国二倍体组和美国三倍体组,通过前4组卵裂率、D幼率、D形幼虫大小及幼虫期、稚贝期的生长性状、存活率等生物学指标的比较,并计算杂交三倍体的三倍体优势率。结果表明:杂交三倍体的D形幼虫大小、幼虫和稚贝的生长、存活率均表现出三倍体优势,D形幼虫大小的三倍体优势率为5.19%,幼虫期壳高生长和存活的平均三倍体优势率分别为4.00%和19.92%,稚贝壳高生长和存活的平均三倍体优势率分别为30.18%和54.43%,200日龄,杂交三倍体鲜重的三倍体优势率为202.96%,存活三倍体优势率为73.6%。此外,稚贝期杂交三倍体的三倍体优势率均高于幼虫期的优势率。中、美两地理群体杂交获得的三倍体太平洋牡蛎子代生长和存活性状都比二倍体优良。杂交三倍体的优良形状主要是三倍体优势,杂交优势的贡献率还有待进一步实验证实。3低渗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以及与其他诱导方法的比较通过低渗方法抑制受精卵第二极体(PB2)的释放,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在水温为2325℃的条件下,分别采用不同低渗海水(盐度分别为4、6、8、10、12、14、16),在不同处理时机,即第一个第一极体(PB1)出现、30%的PB1出现、40%的PB1出现、50%的PB1出现以及第一个第二极体(PB2)出现时,对太平洋牡蛎受精卵进行10 min、15 min、20 min、25 min持续处理。处理后,于正常盐度海水中孵化。收集D形幼虫,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倍性测定,确定最佳诱导条件。结果表明,当太平洋牡蛎受精卵PB1出现40%时,在盐度为8的低渗海水中,持续处理15 min,得到最高三倍体诱导率为(89.16±1.39)%。与对照组相比,低渗诱导获得的三倍体幼虫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将低渗方法同高温(32℃)、低温(2℃)和6-DMAP(450μmol/L)等多倍体诱导方法进行诱导结果比较。显示出低渗组的卵裂率和孵化率显着高于高温、低温和6-DMAP方法诱导的太平洋牡蛎三倍体(P<0.05)。低渗诱导的三倍体率虽略低于6-DMAP诱导,差异不显着(P>0.05),但显着高于高温和低温方法的诱导率(P<0.05)。通过综合评价指数(Ie)比较,低渗诱导多倍体的方法比高温、低温和6-DMAP方法诱导的结果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长牡蛎诱导三倍体与二倍体的养殖生物学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牡蛎诱导三倍体与二倍体的养殖生物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OsHV-1感染两种太平洋牡蛎及诱导宿主免疫应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牡蛎疱疹病毒1 型(OsHV-1)
        1.1.1 牡蛎疱疹病毒1 型(OsHV-1)的流行情况
        1.1.2 牡蛎疱疹病毒1 型(OsHV-1)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1.1.3 牡蛎疱疹病毒1 型(OsHV-1)的防治
    1.2 太平洋牡蛎与三倍体
        1.2.1 三倍体牡蛎的优势
        1.2.2 三倍体牡蛎的诱导方式
    1.3 太平洋牡蛎的免疫系统
        1.3.1 IL-17
        1.3.2 REL
        1.3.3 SOD
        1.3.4 MyD88
    1.4 荧光定量
        1.4.1 SYBR GREENⅠ和探针法
        1.4.2 定量方式:绝对定量和相对定量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患病毛蚶与试验牡蛎
        2.1.2 主要试剂与配制方法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患病毛蚶处理
        2.2.2 DNA模板提取
        2.2.3 PCR检测
        2.2.4 荧光定量PCR检测
        2.2.5 OsHV-1 对太平洋牡蛎二倍体、三倍体致病性的研究
        2.2.6 三倍体牡蛎细胞因子表达检测
3 结果
    3.1 PCR检测和Taq Man荧光定量结果
        3.1.1 建立标准曲线
        3.1.2 患病毛蚶检测结果
    3.2 OsHV-1 对牡蛎的致病性研究
        3.2.1 对牡蛎麻醉的预实验结果
        3.2.2 感染OsHV-1 后牡蛎的症状及存活情况
        3.2.3 二倍体三倍体牡蛎感染OsHV-1 后荧光定量检测结果
    3.3 感染OsHV-1 后三倍体牡蛎的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和电镜观察
        3.3.1 OsHV-1 感染三倍体的病理组织切片观察
        3.3.2 电镜观察
    3.4 免疫相关基因在不同组织的表达分析
        3.4.1 闭壳肌
        3.4.2 消化腺
        3.4.3 鳃
        3.4.4 外套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的学术成果

(3)熊本牡蛎中国群体与美国群体杂交效应及杂交三倍体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实验设计
    1.3 精卵的获取
    1.4 二倍体与三倍体的制作
    1.5 幼虫、稚贝及成贝的培育
    1.6 性状测量
    1.7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三倍体诱导率、卵裂率、D幼率及D幼大小
    2.2 幼虫的生长与存活
    2.3 稚贝与成贝的生长与存活
3 讨论
    3.1 杂种优势
    3.2 杂交三倍体优势

(4)牡蛎育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牡蛎选择育种
2 牡蛎杂交育种
3 分子标记技术在牡蛎育种中的应用
    3.1 图谱构建
    3.2 数量性状定位及关联分析
    3.3 遗传多样性分析
4 转基因育种
5 多倍体育种
    5.1 多倍体育种原理
    5.2 常用的诱导方法
        5.2.1 物理方法
        5.2.2 化学方法
        5.2.3 生物方法
6 展望

(5)长牡蛎DNA甲基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表观遗传学
    第二节 DNA甲基化
        1 DNA甲基化的作用机制
        1.1 DNA甲基化的概念与特点
        1.2 DNA甲基化与去甲基化机制
        1.3 DNA甲基化调控基因表达的机制
        2 DNA甲基化的遗传与变异
        2.1 DNA甲基化的遗传
        2.2 DNA甲基化的变异
        3 DNA甲基化的生物学功能
        3.1 DNA甲基化与基因组防御
        3.2 DNA甲基化与发育分化
        3.3 DNA甲基化与基因印记
        3.4 DNA甲基化与X染色体失活
        3.5 DNA甲基化与疾病
    第三节 DNA甲基化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第四节 本研究的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 研究目标
        2 研究内容
        2.1 长牡蛎DNA甲基化的遗传模式
        2.2 长牡蛎DNA甲基化的组织特异性
        2.3 长牡蛎三倍体基因组DNA甲基化
        2.4 长牡蛎三倍体生殖相关基因表达与甲基化模式
        2.5 长牡蛎人工选育群体DNA甲基化变异
第二章 长牡蛎DNA甲基化遗传模式及组织特异性
    第一节 DNA甲基化在长牡蛎亲子代间的遗传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长牡蛎亲子代在CCGG位点的胞嘧啶甲基化水平
        2.2 长牡蛎亲子代间DNA甲基化模式的遗传与变异
        3 讨论
        3.1 长牡蛎DNA甲基化模式分析
        3.2 长牡蛎DNA甲基化模式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 DNA甲基化在长牡蛎不同组织中的分化
        0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组织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分析
        2.2 组织特异性分析
        2.3 长牡蛎遗传背景分析
        3 讨论
        3.1 长牡蛎不同组织甲基化水平分析
        3.2 组织特异性甲基化功能分析
第三章 长牡蛎三倍体DNA甲基化研究
    第一节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长牡蛎三倍体鉴定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亲贝获取、受精、三倍体诱导及样品采集
        1.2 DNA提取、PCR扩增及基因型分析
        1.3 流式细胞仪倍性鉴定
        2 结果
        2.1 微卫星位点筛选及二倍体验证
        2.2 微卫星标记及流式细胞仪方法倍性检测结果分析
        2.3 倍性检测所需微卫星数目分析
        3 讨论
        3.1 长牡蛎倍性检测方法比较
        3.2 倍性检测所需微卫星位点数与微卫星-着丝粒重组率关系
        3.3 无效等位基因
    第二节 长牡蛎三倍体基因组DNA甲基化F-MSAP分析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长牡蛎二倍体与三倍体整体DNA甲基化水平比较
        2.2 长牡蛎二倍体与三倍体的表观遗传结构分析
        2.3 长牡蛎二倍体与三倍体亲子间基因分离比较
        2.4 长牡蛎雄性特有甲基化位点
        3 讨论
        3.1 长牡蛎多倍体化过程中的DNA甲基化变异
        3.2 长牡蛎性别决定与DNA甲基化
    第三节 长牡蛎三倍体生殖相关基因表达与甲基化水平分析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DNA和RNA的提取及质量检测
        2.2 目的基因与内参基因的扩增效率验证
        2.3 二倍体与三倍体与三倍体长牡蛎生殖相关基因mRNA表达差异
        2.4 putative Vg、caER基因CpG富集区的DNA甲基化模式
        3 讨论
        3.1 长牡蛎二倍体与三倍体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3.2 DNA甲基化与基因表达分析
第四章 长牡蛎人工选育群体DNA甲基化研究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AFLP分析
        2.2 MSAP分析
        2.3 表观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多样性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3.1 选育群体遗传多样性与变异
        3.2 人工选育过程中的DNA甲基化变异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学术成果

(6)盐度诱导太平洋牡蛎和近江牡蛎三倍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文献综述
    1.1 多倍体育种背景与概况
    1.2 贝类多倍体的诱导方法
    1.3 贝类多倍体的检测方法
    1.4 贝类多倍体诱导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1.5 贝类多倍体荧光学观察应用
    1.6 贝类多倍体中的非整数倍体现象
    1.7 贝类多倍体现状与发展前景
2.高盐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
    2.1 高盐诱导近江牡蛎最适条件确定
        2.1.1 材料与方法
        2.1.2 高盐诱导实验设计
        2.1.3 数据处理
        2.1.4 结果和分析
        2.1.5 讨论
    2.2 三倍体太平洋牡蛎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染色体缺失现象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实验设计
        2.2.3 实验结果
        2.2.4 讨论
    2.3 太平洋牡蛎受精与早期胚胎发育的荧光学观察
        2.3.1 材料与方法
        2.3.2 实验结果
        2.3.3 讨论
3.低渗诱导近江牡蛎三倍体
    3.1 低渗对近江牡蛎(Crossostrea ariakensis)精卵的影响及海水对解剖卵的促熟作用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结果
        3.1.3 讨论
    3.2 低渗方法诱导近江牡蛎的最适条件及幼虫培育
        3.2.1 材料和方法
        3.2.2 结果
        3.2.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的学术论文

(7)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与长牡蛎C.gigas种间杂交效应及遗传改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牡蛎远缘杂交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1.1 分类地位
    1.2 配子兼容性
    1.3 表型性状
        1.3.1 生长
        1.3.2 存活
    1.4 遗传鉴定
    1.5 杂种优势
    1.6 育性分析
    1.7 异源多倍体
    1.8 种间回交
    1.9 存在问题及展望
        1.9.1 历史
        1.9.2 问题
        1.9.3 展望
第二章 香港巨牡蛎与长牡蛎表型性状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亲贝来源及性腺促熟
        2.1.2 实验设计
        2.1.3 精卵获得及孵化
        2.1.4 幼虫培育
        2.1.5 中间育成
        2.1.6 指标测定
        2.1.7 数据分析
    2.2 结果
        2.2.1 亲贝的壳长、壳宽、壳高、鲜重、壳重、性腺指数及怀卵量
        2.2.2 卵径、受精率、孵化率及D形幼虫大小
        2.2.3 幼虫生长、存活及变态
        2.2.4 稚贝生长及存活
        2.2.5 幼贝生长、存活及产量
    2.3 讨论
第三章 香港巨牡蛎与长牡蛎人工杂交研究
    第一节 香港巨牡蛎与长牡蛎种间配子兼容性分析
        3.1.1 材料与方法
        3.1.1.1 实验材料
        3.1.1.2 实验设计
        3.1.1.3 F50临界值计算
        3.1.1.4 数据处理
        3.1.2 结果
        3.1.2.1 温度对配子兼容性的影响
        3.1.2.2 盐度对配子兼容性的影响
        3.1.2.3 精子浓度对配子兼容性的影响
        3.1.2.4 个体间配子兼容性差异分析
        3.1.3 讨论
        3.1.3.1 单向受精
        3.1.3.2 外界因子
        3.1.3.3 内在因子
    第二节 种间杂交的表型性状评估
        3.2.1 材料与方法
        3.2.1.1 亲本来源
        3.2.1.2 实验设计及处理
        3.2.1.3 幼虫培养
        3.2.1.4 稚贝育成
        3.2.1.5 指标测定
        3.2.1.6 杂种优势计算
        3.2.1.7 数据处理
        3.2.2. 结果
        3.2.2.1 卵径、受精率、孵化率及D形幼虫大小
        3.2.2.2 幼虫生长、存活及变态
        3.2.2.2.1 生长
        3.2.2.2.2 存活
        3.2.2.2.3 变态
        3.2.2.3 稚贝生长及存活
        3.2.2.3.1 生长
        3.2.2.3.2 存活
        3.2.3 讨论
        3.2.3.1 生长性状
        3.2.3.2 存活性状
        3.2.3.3 杂种优势
    第三节 种间杂交子的遗传鉴定
        3.3.1 材料与方法
        3.3.1.1 材料固定
        3.3.1.2 DNA提取
        3.3.1.3 COI及ITS2基因扩增
        3.3.1.4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3.3.1.5 ITS2基因测序
        3.3.2 结果
        3.3.2.1 COI及ITS2基因扩增
        3.3.2.2 ITS2基因扩增及序列分析
        3.3.3 讨论
        3.3.3.1 遗传鉴定必要性
        3.3.3.2 遗传鉴定方法选择
    第四节 杂交子的多态性不育格局
        3.4.1 材料与方法
        3.4.1.1 样品来源及性别鉴定
        3.4.1.2 配子数量计算
        3.4.1.3 组织切片观察
        3.4.1.4 配子倍性分析
        3.4.2 结果
        3.4.2.1 性腺部位表观形态
        3.4.2.2 组织学观察
        3.4.2.3 性比及配子数量
        3.4.2.4 杂交子中配子倍性分析
        3.4.3 讨论
        3.4.3.1 多态性不育
        3.4.3.2 霍尔丹定律
        3.4.3.3 应用前景
第四章 种间杂交家系建立及遗传参数评估
    第一节 早期种间杂种优势及配合力效应分析
        4.1.1 材料与方法
        4.1.1.1 实验材料
        4.1.1.2 实验设计及处理
        4.1.1.3 指标测定
        4.1.1.4 杂种潜力及杂种优势计算
        4.1.1.5 配合力分析
        4.1.1.6 数据处理
        4.1.2 结果
        4.1.2.1 受精及孵化
        4.1.2.2 幼虫生长
        4.1.2.3 幼虫存活
        4.1.2.4 幼虫变态
        4.1.3 讨论
        4.1.3.1 杂种优势
        4.1.3.2 配合力效应
    第二节 中期种间杂种优势及配合力效应
        4.2.1 材料与方法
        4.2.1.1 实验材料
        4.2.1.2 中间育成
        4.2.1.3 指标测定
        4.2.1.4 杂种潜力及杂种优势计算
        4.2.1.5 配合力分析
        4.2.1.6 数据处理
        4.2.2 结果
        4.2.2.1 存活
        4.2.2.2 生长
        4.2.2.3 产量
        4.2.3 讨论
        4.2.3.1 存活优势
        4.2.3.2 远交衰退及产量分析
        4.2.3.3 远景意义
    第三节 杂种遗传力及遗传相关分析
        4.3.1 材料与方法
        4.3.1.1 实验材料
        4.3.1.2 数据收集及处理
        4.3.1.3 数据分析
        4.3.1.4 参数计算
        4.3.2 结果
        4.3.2.1 不同时期个体的表型参数
        4.3.2.2 不同时期生长、存活、产量性状的方差分析
        4.3.2.3 生长、存活、产量性状原因的方差分析
        4.3.2.4 遗传力及遗传相关分析
        4.3.3 讨论
        4.3.3.1 遗传力
        4.3.3.2 遗传及表型相关
第五章 异源多倍体的诱导及其效应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设计及处理
        5.1.2 取样及测量
        5.1.3 遗传鉴定
        5.1.4 倍性分析
        5.1.5 杂种优势及异源多倍体效应计算
        5.1.6 数据处理
    5.2 结果
        5.2.1 卵径、卵裂率、D幼率、倍化率及D形幼虫大
        5.2.2 幼虫生长、存活及变态
        5.2.2.1 生长
        5.2.2.2 存活
        5.2.2.3 变态
        5.2.3 稚贝生长与存活
        5.2.3.1 生长
        5.2.3.2 存活
        5.2.4 遗传鉴定
        5.2.4.1 分子鉴定
        5.2.4.2 倍性分析
    5.3 讨论
        5.3.1 诱导方法
        5.3.2 杂种优势及多倍体优势
        5.3.3 嵌合体
        5.3.4 应用前景
第六章 杂交子与亲本种间回交研究
    第一节 杂交子与长牡蛎种间级进杂交研究
        6.1.1 材料与方法
        6.1.1.1 亲本来源
        6.1.1.2 实验设计及处理
        6.1.1.3 幼虫培养
        6.1.1.4 稚贝培养
        6.1.1.5 测定指标
        6.1.1.6 杂种优势
        6.1.1.7 数据处理
        6.1.2 结果
        6.1.2.1 卵径、受精、孵化及D形幼虫大小
        6.1.2.2 幼虫生长、存活及变态
        6.1.2.2.1 生长
        6.1.2.2.2 存活
        6.1.2.2.3 变态
        6.1.2.3 稚贝生长与存活
        6.1.3 讨论
        6.1.3.1 生殖隔离
        6.1.3.2 越亲分离
        6.1.3.3 超级杂种优势
    第二节 杂交子与香港巨牡蛎的种间引入回交研究
        6.2.1 材料与方法
        6.2.1.1 实验材料
        6.2.1.2 实验设计及处理
        6.2.2 结果
        6.2.2.1 卵径、受精率、孵化率及D形幼虫大小
        6.2.2.2 幼虫生长、存活及变态
        6.2.2.2.1 生长
        6.2.2.2.2 存活
        6.2.2.2.3 变态
        6.2.2.3 稚贝生长与存活
        6.2.3 讨论
        6.2.3.1 生殖隔离
        6.2.3.2 杂种优势
    第三节 种间回交子及杂交子F2遗传机制研究
        6.3.1 材料与方法
        6.3.1.1 实验材料
        6.3.1.2 检测方法
        6.3.2 结果
        6.3.2.1 级进回交
        6.3.2.2 引入回交
        6.3.2.3 杂交子F2的遗传分离
        6.3.3 讨论
        6.3.3.1 母性遗传
        6.3.3.2 同型选配
        6.3.3.3 杂交子F_2遗传分离规律
参考文献
致谢
已发表及完成的论文

(8)盘鲍雌核发育多倍体诱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符号表
第1章 引言
    1.1 海洋经济贝类育种研究进展
    1.2 贝类多倍体育种研究概况
    1.3 贝类多倍体的制备方法及机理
        1.3.1 三倍体制备
        1.3.2 四倍体制备
    1.4 贝类多倍体诱导的影响因素
        1.4.1 适宜参数的确定
        1.4.2 精卵同步性
    1.5 贝类多倍体的倍性鉴定
        1.5.1 染色体分析法
        1.5.2 流式细胞术
        1.5.3 极体计数法
    1.6 细胞遗传学研究基础——染色体研究
        1.6.1 染色体核型分析
        1.6.2 染色体带型分析
    1.7 多倍体贝类的生长与存活
        1.7.1 多倍体贝类的生长
        1.7.2 多倍体贝类的存活能力
    1.8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人工诱导盘鲍异源雌核发育多倍体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
        2.2.1 乙烯脲处理的杂色鲍精子与正常盘鲍卵子授精的受精率及胚胎发育率
        2.2.2 染色体组加倍
        2.2.3 流式细胞仪检测稚鲍倍性
    2.3 讨论
        2.3.1 精子遗传物质失活的鉴别
        2.3.2 乙烯脲处理的杂色鲍精子的活力
        2.3.3 CB 诱导产生染色体组加倍的有效性
        2.3.4 异源雌核发育多倍体的鉴别
第3章 多倍体盘鲍鲍养成期间生长与存活的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
        3.2.1 盘鲍三倍体与盘鲍二倍体养成期间生长情况
        3.2.2 盘鲍多倍体与盘鲍二倍体养成期间存活情况
    3.3 讨论
        3.3.1 三倍体生长优势
        3.3.2 三倍体存活优势
第4章 雌核发育多倍体鲍胚胎发育过程观察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第5章 小结与展望
    5.1 人工诱导盘鲍异源雌核发育多倍体
    5.2 多倍体盘鲍养成期间生长与存活的研究
    5.3 雌核发育多倍体鲍胚胎发育过程观察
    5.4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长牡蛎中国群体和美国群体杂交效应与三倍体的优势(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亲贝来源及促熟
    1.2 实验设计及受精
    1.3 幼虫及稚贝培养
    1.4 数据测量
    1.5 杂交三倍体的倍性测定
    1.6 杂种优势率及三倍体优势率的计算
    1.7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卵裂率、D幼率及D形幼虫大小
    2.2 幼虫的生长与存活
    2.3 稚贝的生长与存活
3 讨论

(10)太平洋牡蛎三倍体培育及生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牡蛎三倍体研究
        1.1.1 三倍体育种研究的贝类种类
        1.1.2 三倍体贝类的育种原理
        1.1.3 三倍体牡蛎的诱导方法
        1.1.4 三倍体诱导的影响因素
        1.1.5 三倍体牡蛎的生物学特性
    1.2 牡蛎杂交的研究
        1.2.1 杂交育种原理
        1.2.2 杂种优势理论
        1.2.3 海洋贝类杂交育种的研究
        1.2.4 牡蛎的杂交育种
    1.3 牡蛎的杂交育种与三倍体育种结合的研究
    1.4 三倍体牡蛎育种的前景及展望
2 太平洋牡蛎杂交三倍体与诱导三倍体的生长比较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3 中、美两地理群体太平洋牡蛎的杂交效应与三倍体优势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2.1 杂交三倍体的三倍体优势
        3.2.2 杂交三倍体的杂种效应
    3.3 讨论
4 低渗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以及与其他诱导方法的比较
    4.1 低渗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最佳诱导参数
        4.1.1 材料与方法
        4.1.2 结果
        4.1.3 讨论
    4.2 太平洋牡蛎三倍体幼虫的培养
        4.2.1 材料与方法
        4.2.2 结果
        4.2.3 讨论
    4.3 低渗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与其他诱导方法的比较
        4.3.1 材料与方法
        4.3.2 结果
        4.3.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论文

四、长牡蛎诱导三倍体与二倍体的养殖生物学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育性三倍体长牡蛎性腺发育过程中的营养成分比较[J]. 王朔,薛茗元,杨琼,于红,李琪. 水产学报, 2021(01)
  • [2]OsHV-1感染两种太平洋牡蛎及诱导宿主免疫应答分析[D]. 黄金菁. 山东农业大学, 2020
  • [3]熊本牡蛎中国群体与美国群体杂交效应及杂交三倍体优势分析[J]. 武祥伟,张跃环,肖述,秦艳平,马海涛,喻子牛. 中国水产科学, 2019(03)
  • [4]牡蛎育种研究进展[J]. 宁岳,郭香,曾志南,祁剑飞,巫旗生.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 [5]长牡蛎DNA甲基化研究[D]. 姜群. 中国海洋大学, 2015(07)
  • [6]盐度诱导太平洋牡蛎和近江牡蛎三倍体的研究[D]. 王康.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1)
  • [7]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与长牡蛎C.gigas种间杂交效应及遗传改良研究[D]. 张跃环.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1)
  • [8]盘鲍雌核发育多倍体诱导的研究[D]. 顾勇杰. 集美大学, 2011(02)
  • [9]长牡蛎中国群体和美国群体杂交效应与三倍体的优势[J]. 孔静,王昭萍,刘剑,于瑞海,张跃环,李晓瑜,李雅琳,郭希明. 水产学报, 2011(05)
  • [10]太平洋牡蛎三倍体培育及生长研究[D]. 孔静.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4)

标签:;  ;  ;  ;  ;  

长牡蛎三倍体和二倍体培养生物学的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