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景观的设计教学与实践——关于新形象电厂A方案设计实录(论文文献综述)
路淑洁[1](2021)在《西安仪表厂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西安作为西北地区的重要城市,在“一五”计划、“三线”建设、改革开放等关键时期,大力发展工业,并遗留下来大批工业建筑遗产。但现在,时过境迁,新兴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政策的改变,城市需求和格局逐渐变化,这些工业建筑遗产也因工厂的衰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对工业建筑遗产的不恰当利用是对城市资源的浪费,相比大拆大建,对其进行保护利用才是未来这些工业建筑遗产的出路。目前国内外对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已经有了诸多研究和实践,但是西安在这方面体现出很强的滞后性,并且近年来给城市发展造成的阻力愈发严重。西安仪表厂曾是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工程的续建项目之一,由东德援建,是国家第一个大型仪表厂,是仪表行业发展的活化石,为国内仪表行业做出过巨大贡献,并且是西安唯一的包豪斯风格工业建筑遗产群,生产大楼曾是西安市西郊的标志性建筑物,不论是生产工艺还是建造技术都处于当时国家领先地位。2016年,西安市公布第一批优秀近现代建筑遗产共15处;2017年,西安市公示第二批优秀近现代建筑遗产共15处,并增加了5个预保护建筑;2017年后,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包括优秀近现代建筑遗产,都被统称为“历史建筑”。2019年,西安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公示《西安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文件,共有136处历史建筑和历史地段;2021年,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30处历史建筑。西安仪表厂是2016年首批优秀近现代建筑遗产的其中之一,但是直到今天,针对西安仪表厂的研究寥寥无几,对其保护利用工作也迟迟无法推动下去,西安仪表厂是目前西安大部分工业建筑遗产的缩影,因此本文聚焦于具有代表性的西安仪表厂的工业建筑遗产,对其进行保护利用策略研究。本文笔者以西安仪表厂的工业建筑遗产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其保护利用作为研究内容。通过对国内外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相关研究及文献进行综述,了解该领域的研究动向,总结梳理西安工业发展历程、分布格局、建筑类型、特点、保护利用相关政策办法、保护利用实例等,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比西安市与国内外的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利用有何不同,提出西安市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的现实困境与问题。通过深入的实地调研西安仪表厂,挖掘西安仪表厂的历史信息,完整还原了西安仪表厂如何建设、设计、发展等的原貌,并对其区位特点、布局演变进行研究分析,明确其不同时期的风貌变化。对西安仪表厂内的工业建筑遗产从建造历史、建筑特点、内部空间设计、立面设计进行总结归纳及分析,对厂区内部环境与周边区域环境梳理,分析保护利用工作的困境,提出核心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理论研究确定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和重要影响因素,提出西安仪表厂具备的多种价值特色,并从可利用资源、经济、环境和建筑自身的可利用性四个方面,明确西安仪表厂工业建筑遗产的可利用性。从整体厂区、单体建筑、构筑物和非物质四个方面探索适用于西安仪表厂的保护利用模式。将西安仪表厂根植于城市区域中,从与城市的关系、厂区整体风貌和单体建筑这三大类别,分别深入提出保护利用策略。对于西安仪表厂工业建筑遗产的研究,可以充实完善西安仪表厂和仪表类工业建筑遗产的历史信息,为西安市工业建筑遗产后续研究提供缺失且宝贵的历史资料,对于完善大庆路地区的城区特色和历史文脉提供借鉴和帮助,为西安市后续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开展和西安仪表厂保护利用的实施提供借鉴和参考。
范恒鑫[2](2020)在《洛阳1950年代苏援工业建筑保护与利用研究 ——以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50年代苏联为帮助我国国民经济快速恢复,对新中国实施了基于156项工程的大规模援助,推动了新中国工业化建设,故而苏联援建156项工程具有重大历史价值。苏联援建的工业项目有6个项目落户洛阳,使洛阳成为“一五”期间重要的新兴工业城市之一。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苏援工业项目也陷入到“退二进三”的发展困境,大量优秀的苏援工业遗产正在迅速消失。随着民众对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不断提高,对城市文脉与记忆的保护也越来越关注,即对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也对工业建筑遗产的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苏援工业建筑的保护研究往往局限表面,大面积“苏式”街坊也正在消失,一大批优秀的苏援工业遗产急待保护。因此,1950年代苏援工业建筑保护与利用的任务紧迫。本文首先从1950年代苏联援助新中国工业建设的历史背景出发,剖析苏援建筑的特点与遗产现状,对苏援工业建筑遗产进行价值评估。通过对洛阳1950年代苏援建筑的保存现状研究,分析当下苏援建筑的保护困境。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作为苏联援建156项工程在洛阳的开篇之作,在同时期的苏援工业项目中具有典型代表性。故以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为例,回顾第一拖拉机制造厂诞生的历史背景,研究厂区规划布局与建筑遗产构成,通过价值评估进而探索出了三种价值转化方式,并基于这三种价值转化方式提出一拖厂保护与利用的三种模式:商业会展模式、公共服务模式和体育场馆模式。基于调研情况与一拖厂保护和再利用原则,以商业会展模式为例,分别从一拖厂整体更新保护与工业建筑改造方面提出策略建议,并选取装配车间为例给出了具体的保护与利用虚拟设计思路,对探究1950年代苏援工业建筑保护与利用策略发挥出先行示范作用。
周莹[3](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刘晶[4](2019)在《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建构与表征实践》文中提出在“图像化”的世界,视觉修辞是政治传播的战略工具。作为跨学科的研究,本文聚焦于“政治视觉修辞”,针对政治修辞研究的“视觉缺位”和视觉修辞研究的“政治盲区”,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批判性话语分析法、幻想主题法和接受美学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展开理论框架的搭建和表征实践的分析。本文首先揭示了图像与政治的原生关系,通过爬梳修辞学、政治修辞学和视觉修辞学的经典文献,在理论发展的脉络和流变中深入把握政治视觉修辞的概念——是政治修辞与视觉修辞的视界融合,是政治主体运用图像激发受众产生特定的修辞反应,实现特定政治诉求的传播活动。本文的分析指出,政治视觉修辞具有静态的理论维度和动态的表征机制两个面向。在理论维度,政治视觉修辞的内涵是文本中隐含的意识形态观念;外延指文本的构成形式,通过五种方式传递内涵,基本特征是具有明确政治意图、象征性图像及与受众交流。基于生产者视角的费尔克拉夫三维分析和传受交互视角的接受美学思想,本文建构了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分析框架。在其中,文本分析是核心,探讨文本“讲什么”和“怎么讲”;话语实践探究文本“如何生产意义”;社会实践研究文本“意义生产背后的深层原因”。在动态的表征机制上,政治视觉修辞通过文本、过程和社会表征,共同缔造政治意义——文本表征是图文混合的叙事缝合;过程表征是锚定和具体化的综合;社会表征是目的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的协同。基于生产者视角的文本表征是修辞生产的基础,基于受众心理的过程表征是修辞传播的依据,基于政治价值的社会表征是修辞作用的根源。在理论维度的政治视觉修辞分析,需要实践检验。本文以“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国际传播实践为对象,运用批判性话语分析、幻想主题法和接受美学多种方法,分析比较中外政治视觉修辞表征。发现中国政治视觉修辞运用对比、因果、递进的图形逻辑,引发观者对“真理”概念的关注与肯定;西方则通过隐喻、二元结构、互文性与连贯性方式,奠定幻想主题的深层反讽结构,反映出意识形态偏见。中外呈现三组显着差异:审美感性VS科学理性;情绪化的政治认同VS离间性的政治认同;简单归因VS复杂归因。本文认为,政治视觉修辞研究需要哲理性的反思。在本体论维度,应警惕符号淹没现实、情绪影响认知、游戏战胜意义的隐忧;在认识论维度,应重视精神表征与物质表征协调发展,展开双向度的修辞演绎,重返质询的修辞情景,多层联动奠定信任的修辞基调;在价值论维度,提倡审慎地看待政治视觉修辞的价值,重返本质的政治视觉修辞;在方法论维度,应探索符合政治视觉修辞特性的多元方法,回归人文科学的人性关照。本研究对政治视觉修辞概念的梳理和阐释,回应了政治传播视觉转向的迫切需求,藉由修辞学统合了原本孤立的政治性和视觉性,开启了政治视觉修辞研究的理论起点。本文关于政治视觉修辞理论分析框架的建构,确立了政治视觉修辞研究的基本理论面向,为政治视觉修辞的表征实践提供了具体的研究路径。
卓百会[5](2019)在《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棕地的治理与再生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本文以中国“资源型城市”及其“棕地群”为研究对象,旨在从城市的视角和空间的层面探索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问题的发生机理及其再生策略,其目的有三:一是梳理棕地再生理论与实践发展演变的时空脉络;二是探索、发现并总结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空间规律或模式;三是构建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多层级的空间策略体系。根据研究深度,文章将研究样本划分为文献梳理类、空间识别类、田野调查类以及实证研究类四类,通过遥感影像的人工识别、OSM城市空间数据的绘制以及工业历史资料的梳理等手段对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近代中国、一五二五、三线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时期特殊的工业化历程,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群规模庞大、构成复杂、结构模糊,其治理和再生受多方因素的影响。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大离散、小聚集、罕均匀”的普遍特征,并且遵循发生机制决定空间格局、生命周期反映空间态势、主导产业影响空间形式、地理环境制约空间协同的一般规律。进而,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梳理并总结了棕地再生的已有经验:理论方面,艺术学、生态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以及环境工程学六个学科内的棕地再生相关理论历经探索、发展、成熟以及演化过程,已经形成较为明晰的阶段性特征;实践方面,大量案例的研究表明棕地再生主要呈现出区位、尺度和功能群体性转化特征。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从不同的空间层面构建了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体系:以系统为核心的宏观策略、以模式为核心的中观策略以及以母题为核心的微观策略。最后,本文以代表性资源型城市——江西省瑞昌市为例,通过“全域旅游”工业体验区规划、江州造船厂工业废弃地及其重点节点的景观规划设计,对上述研究成果进行了应用和印证。本文认为,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数量巨大、态势不一、模式不明,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再生法则,更不存在一劳永逸的规划方案。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治理与再生具有系统性、过程性以及复杂性,需要风景园林、城市规划、建筑、艺术、生态、环境工程、社会以及经济学等学科群的共同努力。棕地的治理与再生应当以可持续空间构建为目标,循序渐进、以点带面,融入到城市有机更新的更大过程中。
黄磊[6](2018)在《城市社会学视野下历史工业空间的形态演化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是针对我国城市历史工业空间的形态演化所展开的研究。在近些年我国城市快速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城市中历史工业空间也经历着微观空间转型与文化转变,文章针对建筑学以往在保护与再利用研究中过度以物质空间变化为中心、以主体实践需求为导向,以及对空间变化规律性特征认识不足的弊端,通过借鉴城市社会学的理论视角,以“空间生产理论”为基础,建立“空间生产-形态演化”的分析工具,选取我国城市历史工业空间这一“单位制”影响下的类型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其在中国当代城市语境下空间转型过程中的社会因素、实践主体、价值偏好、主体互动关系、生产模式等进行研究,展开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考察,并结合实证案例对我国当前城市历史工业空间的主要再生模式进行了分类,解析其在整体定位、空间组织、功能置换、建筑形式语言、城市关系等多方面变化的共性与差异性特征,进而通过对形态演化与城市影响的关联性分析,透析城市历史工业空间向文化空间转变这一现象。首先,第一章与第二章为理论研究部分。其中第一章交代了选题的依据,将研究对象的内涵与边界进行框定,并在对其进行整体性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既有研究方法所面临的问题,进而阐述了文章研究目标与研究展开的整体性框架。在第二章中则对城市空间研究的跨学科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在系统梳理空间生产理论的基础上,将其与建筑空间形态研究的方法进行结合,并针对历史工业空间特性进行方法适调,构建了适用于历史工业空间研究的“空间生产-形态演化”的分析框架。其次在第三章与第四章中,文章回顾与总结了我国城市历史工业空间形态演化的基础。其中第三章对我国近现代城市工业空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溯,在分析其历史脉络和历史性政治经济文化要素的基础上,总结了其历史性的空间特征。在第四章中则对其在当今城市发展语境中演变的成因机制进行系统分析,其中通过借鉴社会学中的结构化理论,分别对社会系统结构性因素与实践能动者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将其与历史工业空间的“空间价值”进行关联,进而将社会、个体因素与历史工业空间的物质形态特征进行了关联。其后,第五章与第六章展开了实证研究。其中第五章运用拟定的分析框架对不同空间生产模式下历史工业空间形态演化的不同路径与特征进行了分析。文中以空间生产的不同模式作为研究主线,在有针对性的进行案例选取之后,将其归于不同的社会过程、社会关系、价值演替、空间互动所影响的生产模式之中加以分析,横向比较其在整体定位与布局、空间肌理、功能组成、建筑形式等多方面演变的共性与差异,进而分类总结城市历史工业空间形态演化的不同路径及其特征。而第六章则对物质空间形态特征及其城市性影响进行进一步总结,分别对形态演化的公共性特征与环境意向元素进行了归纳,而这一部分也是对物质空间形态反作用于城市与个人的研究补足。随后,第七章试图从理念层面将空间生产与形态演化进行融合,提出以动态、行为视角理解城市历史工业空间的文化转型。文中将其定义为城市历史工业空间在文化生产机制下的空间响应:这种空间响应一方面呈现于微观的、内在的空间要素之中,使得实体建成环境、活动、环境意向具有了新的文化意涵;而另一方面则呈现于宏观的、外部的、与之相关联的城市空间之中,这其中包括的资本生产方式的转变、政策法规治理方式的转变、生活秩序与社会网络的改变等。最后,第八章是空间生产理论运用于历史工业空间形态演化研究的总结,分别从历史工业空间再生产的成因与过程、形态演化的不同模式与特征、空间文化转型的本质与效应三个方面归纳本文的基本成果,指出研究本身的局限性,并对后续研究的内容与方向进行讨论。
李新铭[7](2017)在《缅甸华人商会研究(20世纪初至60年代初)》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缅甸华人商会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地讨论从20世纪初到60年代初,在祖籍地中国和缅甸社会的发展脉络下,缅甸华人商会成立的背景、经过及其发展状况,并探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华人商会所面临的挑战和其在运作、功能等方面表现出的特点。缅甸华人商会的发展史,既是商人自身整合和社会、政治参与的写照,也蕴含着中缅两国历史变迁与转型的复杂变量。华人移居缅甸自古有陆路和海路两种途径,两者分别被称之为“翻山华侨”和“渡海华侨”。前者构成当今缅甸云南华人之主体,其早期移民活动与传统中缅贸易的发展密切相关;后者构成了当今缅甸闽粤籍华人之主体,其成规模的移民活动则始于19世纪中叶英国对缅甸的殖民活动。至20世纪初,缅甸华人社会的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同一时期,晚清政府日益重视侨务,对外遣使设领,保护和争取华人及其资本,并积极呼吁或参与南洋各地华人商会的创办。在此背景下,缅甸华人的“缅甸中华商务总会”和“缅甸华侨兴商总会”应运而生,并发展为缅华社会两个最具影响力的商人组织。华人商会建立起了具有细密性和完整性的章程,形成了科层化的组织架构,而且,在制度化的运作之下,商会的收入有了制度化来源保障,其开支去向亦有合理规章安排。商会作为一个超帮派的社会组织,成为整合包括华商在内的华人社会的对话和沟通平台。在二战前,华人商会在华商的工商业经营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华人民间商事纠纷调处的重要机构。华人商会的功能不止局限于经济领域,其影响力也扩展到更为广泛的政治和社会领域中,成为华人社会的领导机构,在缅甸华人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扮演重要角色。1942年,日本侵缅是缅华社会的浩劫,华人商会被迫解散。从1945年至1948年初,在英国继续殖民统治的三年期间,华人社会进入恢复阶段,华文报刊、华校及华人社团等纷纷复办,商会与各类华人工商业社团也在此一时期重建。商会在复办后,在组织机构与人员安排等方面进行调整,使其运作更为规范化。二战后,缅甸华人同东南亚其他国家华人一样,历经剧烈的社会变迁。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末,缅甸的独立和中国的新生,使缅华社会在很短时间内面临居住国和祖籍国两个方面剧烈的政治变动,这也使华人商会面临着巨大挑战。一方面,在1948年1月,缅甸获得独立,进入了自由同盟执政时期(1948年-1962年)。在这一时期,缅甸政府推行以“缅人化”为核心的民族主义路线,缅甸对外侨的各项政策,因而带有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面对缅甸独立后生存环境变化的挑战,商会加强了与缅甸主流社会的良好政治关系,并以华社代表机构的姿态有限度地参与到居住国的政治生活中,以此维护华社的经济利益。在政治层面之外,商会在缅华社会发挥的功能又有其稳定的一面,一如二战之前,商会依然发挥着多样化的功能,与华人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另一方面,战后中国政治的剧烈变迁,使商会陷入对中国政治取向的认同纷争之中。尤其在新中国成立后,国共两党在缅华社会的统战争夺,使商会面临政治立场的选择。作为华社的最高领导机构,商会对中国政治的立场影响着华社政治立场的整体走向。在经过激烈争夺后,商会内部的进步力量占据了主导。商会选择站在新生中国一边,成为了缅华社会进步力量的代表。在自由同盟时期,华人商会政治取向的选择,引导了华人社会的发展方向。商会成为宣传和维护新中国形象,以及推动中国政府侨务工作的有力支持者。
汪彧萱[8](2017)在《建筑外立面夜景照明建筑化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当代社会,人们的夜间生活越来越丰富,审美水平和文化品位也在不断提高,在霓虹璀璨的夜晚,建筑物的外立面照明更日益受到重视。但是,我国建筑夜景照明起步较晚,建筑夜景照明建设活动的发展基本是通过借鉴国外建筑夜景的发展经验,在建筑外立面照明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比较薄弱,照明技术的发展没有内化为照明品质的提升,建筑建成后再增设照明设计效果不好,甚至对城市形象的提升产生了负面影响,原有的建筑立面夜景照明方法不能有效实现照明与建筑的结合,新增的照明设施在日间又给建筑立面带来负面影响,在这个由无序到系统化的过渡阶段,夜景照明建筑化是建筑夜景照明优化设计的关键环节。在建筑外立面设计和夜景灯光设计中如何把握两者关系,在设计之初就将两者进行一体化考虑,使灯光能真实完整表达建筑,同时提升城市形象。这是急需设计师解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建筑外立面夜景照明建筑化设计与应用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首先,文章首先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夜景照明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整理出国内外建筑夜景照明的发展脉络,对比差距与不足。并对我国城市建筑夜景照明的现状,从数量、质量、设计要求和设计方法三方面进行了阐述,结合对西安市城市夜景照明调研和照明效果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多层面的分析,为下文提出照明建筑化设计策略提供依据。其次,文章从建筑外立面夜景照明的相关理论入手,充分挖掘建筑夜景照明的内涵,通过不同类型建筑的照明表现,对建筑外立面夜景照明深层次内涵的剖析,对建筑夜间照明设计构成元素、形式美法则进行重点探讨和研究,力图让建筑化照明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形成一个科学、系统、合理的理论体系。最后,根据对建筑夜景照明建筑化的先例研究,分析不同形态建筑立面的照明建筑化特色,并提出将建筑立面夜景照明建筑化的一体化设计策略,针对不同的立面形态与材料,详细总结建筑立面夜景照明建筑化的方式,充分结合现实案例,理论联系实际,以求在深刻、详细、客观阐述的同时,使读者能够对该建筑化照明有一个清晰、直观、通俗的解读,以期在未来的实际工程中,建筑化照明能够更具可行性,并得以推广。
张犁[9](2017)在《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再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和文化再生日益受到我国政府和学界的重视,理论研究成果丰富,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笔者基于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和文化再生的相关理论,运用设计学、文化遗产学、建筑学和历史学等多种学科交叉研究方法,探讨了中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和文化再生中的理论研究、现实状况、西方经验、视觉艺术分析和工作策略等相关问题。本文主体可分为五部分。第一章研究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再生相关理论,介绍了“工业建筑遗产”理论、“文化再生”基本概念,阐述了遗产价值评价体系,分析了工业建筑遗产的文化再生利用模式及其基本特征,探讨了该研究的目的、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和文化再生的意义。第二章则主要分析了在当前情况下中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再生的基本情况。首先从史学角度罗列了近现代,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工业发展的状况,以及工业建筑遗产分布的地区格局;接着分析了中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现状和突出问题。第三章对国内以及国外的典型案例典型案例展开分析。国内分别选取北京、上海、青岛、西安和台湾地区,对这些城市在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和再生利用方面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剖析,分析了这些案例规划设计、功能转型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国外选取德国、美国、英国和法国作为代表,分析了其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发展过程和工业建筑改造模式,揭示了其对中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借鉴意义。第四章从视觉艺术角度探讨了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和文化再生问题。先分析了工业建筑的技术和审美构成,以及工业建筑遗产的视觉要素;接着论述了工业建筑遗产的构成和视觉美学审美意识的形成;其次分析了工业建筑视觉色彩和传达体系的构建;最后列举了将视觉设计应用于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促进文化再生的重要意义。第五章讨论了中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再生策略的构建,从政府职能、调研决策和规划设计三个角度,提供了一些策略性建议。本文针对我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和文化再生问题,从历史文化、艺术设计、行为策划及文创规划等现实案例的角度提出了解决策略,对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和文化再生发展提出了更高领域的定位。笔者对工业建筑遗产的再认识及城市文化肌理的保护提出了保护性再生创意新概念,从而引导更多的人群正确认识和理解城市工业遗产存在的真正意义与价值,让我国越来越少的工业建筑遗产能够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更好的保护,从而留住城市发展中的“工业记忆”。
任国瑞[10](2016)在《湘乡城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湘乡城建置于东汉初年,位于湖南省中部,在历史上经济基础较好,然而城市建设较为缓慢。新中国成立以后,湘乡城城市建设快速发展,逐步向现代化城市迈进。湘乡是长株潭经济圈的重要实体,工农业基础较好,近年来湘乡的城市建设发展较快,现有城区面积20平方公里,是湖南省城市化水平较高的中小城市之一。2015年,湘乡市成为为湖南省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这为湘乡市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基于此,本课题对湘乡城变迁进行研究,一方面梳理湘乡城的发展轨迹,帮助人们了解湘乡城的历史和现状;另一方面总结经验教训,为湘乡城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湘乡地区气候、水文、地形等均较为优越,为湘乡早期农业的发展的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这是湘乡城建立的基础。远古时期,先民们就在此繁衍、生息,本地的原始居民较为复杂,主要是楚、越等民族。为了加强对这里的管理,东汉政府设置了湘乡县。湘乡城就在这里建立和发展起来了。此后,移民湘乡的人口很多,他们共同劳动,相互交流,逐渐形成了湘乡独特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化。湘乡城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从宋代开始,湘乡城的发展逐步加快。明代中期,湘乡城初具规模。随着农业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手工业、商业、文化教育等发展起来,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三街九巷十八弄”的格局。湘乡的近代化起步较晚,发展缓慢。民国时期,政局动荡,湘乡城的城市建设一直很落后。新中国成立以后,湘乡城的发展进入新阶段,城区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本世纪以来,湘乡的城市化速度加快,基础建设渐趋完备。但是,城市建设也面临很多问题,如生态环境恶化、老城区改造难、城市文化缺失等。如何突破城市发展的瓶颈,关键在于能否制定和执行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笔者认为,湘乡城的发展应该处理好城市建设与旧城保护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文化品味,发展旅游业,走“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文明,生态良好”的城市发展之路。
二、工业景观的设计教学与实践——关于新形象电厂A方案设计实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业景观的设计教学与实践——关于新形象电厂A方案设计实录(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仪表厂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界定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相关概念及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西安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综述 |
2.1 西安工业建筑遗产概况 |
2.1.1 西安工业发展历程 |
2.1.2 工业建筑遗产分布格局 |
2.1.3 工业建筑遗产类型及特点 |
2.2 西安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利用 |
2.2.1 西安市工业建筑遗产相关政策及法规 |
2.2.2 西安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利用实例 |
2.3 西安市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利用问题与困境 |
2.4 本章小结 |
3 西安仪表厂概述 |
3.1 历史沿革 |
3.1.1 筹建与选址 |
3.1.2 设计与建设 |
3.1.3 厂区发展历程研究 |
3.1.4 仪表工业学校 |
3.2 西安仪表厂区位特点 |
3.2.1 占据重要的地理位置 |
3.2.2 以工业生产为主的交通运输组织 |
3.2.3 居住与工厂临近 |
3.3 西安仪表厂布局演变 |
3.3.1 建厂初期布局 |
3.3.2 改扩建时期布局 |
3.3.3 闲置时期布局 |
3.4 本章小结 |
4 西安仪表厂工业建筑遗产分析 |
4.1 生产大楼 |
4.1.1 建筑概况 |
4.1.2 内部空间设计 |
4.1.3 建筑立面形象 |
4.2 金工车间 |
4.2.1 建筑概况 |
4.2.2 内部空间设计 |
4.2.3 建筑立面形象 |
4.3 机修车间 |
4.3.1 建筑概况 |
4.3.2 内部空间设计 |
4.4 其他建筑及环境分析 |
4.4.1 其他建筑 |
4.4.2 厂区环境 |
4.4.3 厂区周边环境 |
4.5 本章小结 |
5 西安仪表厂价值特色与现状问题分析 |
5.1 西安仪表厂价值特色 |
5.1.1 价值构成及认定标准 |
5.1.2 价值特色分析 |
5.2 现状问题分析 |
5.2.1 建筑现状问题 |
5.2.2 环境现状问题 |
5.3 可利用性分析 |
5.3.1 可利用资源 |
5.3.2 经济方面 |
5.3.3 环境方面 |
5.3.4 建筑自身的可利用性 |
5.4 保护利用面临的困境 |
5.5 本章小结 |
6 西安仪表厂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策略研究 |
6.1 西安仪表厂保护利用模式研究 |
6.1.1 整体厂区的保护利用模式 |
6.1.2 单体建筑的保护利用模式 |
6.1.3 构筑物的保护利用模式 |
6.1.4 非物质的保护利用模式 |
6.2 西安仪表厂在城市中的保护利用策略 |
6.2.1 创造公共空间 |
6.2.2 优化交通环境 |
6.3 西安仪表厂整体风貌的保护 |
6.3.1 保留工业文化 |
6.3.2 利用历史符号 |
6.3.3 场所的重塑 |
6.4 西安仪表厂单体建筑保护利用策略 |
6.4.1 外立面保护利用 |
6.4.2 内部空间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西安仪表厂调查过程记录 |
西安仪表厂调研访谈过程及获取资料记录 |
图录 |
表录 |
致谢 |
(2)洛阳1950年代苏援工业建筑保护与利用研究 ——以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现状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二章 洛阳1950年代苏援工业建筑历史背景与现状 |
2.1 洛阳1950年代苏援建筑概况 |
2.1.1 苏联援助新中国工业化建设 |
2.1.2 新兴工业城市洛阳的苏援建筑 |
2.1.3 洛阳1950年代苏援建筑现状 |
2.2 洛阳1950年代苏援工业建筑特点 |
2.2.1 布局与规划特点 |
2.2.2 结构与空间特点 |
2.2.3 风格与装饰特点 |
2.3 洛阳1950年代苏援工业建筑遗产分析 |
2.3.1 洛阳1950年代苏援工业建筑遗产构成 |
2.3.2 洛阳1950年代苏援工业建筑遗产类型 |
2.3.3 洛阳1950年代苏援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估 |
2.4 洛阳1950年代苏援工业建筑保护现状与困境 |
2.4.1 早期工业用地被中心化 |
2.4.2 保护策略缺乏价值评估 |
2.4.3 洛阳1950年代苏援工业建筑保护困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一拖厂建筑价值与保护利用模式研究 |
3.1 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概况 |
3.1.1 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历史沿革 |
3.1.2 第一拖拉机制造厂规划布局 |
3.1.3 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的特殊性 |
3.2 一拖厂工业建筑遗产价值分析 |
3.2.1 第一拖拉机制造厂遗产构成 |
3.2.2 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价值分析 |
3.3 一拖厂价值转化方式 |
3.3.1 空间置换方式 |
3.3.2 文化消费方式 |
3.3.3 工业景观方式 |
3.4 基于价值转化的一拖厂保护与利用模式 |
3.4.1 商业会展模式 |
3.4.2 公共服务模式 |
3.4.3 体育场馆模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保护与利用研究 |
4.1 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保护与利用原则 |
4.2 国内外工业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案例 |
4.2.1 国外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 |
4.2.2 国内案例--北京首钢工业园 |
4.2.3 国内外工业建筑保护与利用经验 |
4.3 基于商业会展模式的一拖厂保护与利用研究 |
4.3.1 实地调研资料总结 |
4.3.2 一拖厂保护与利用虚拟思路 |
4.4 一拖厂装配车间的保护与再利用 |
4.4.1 一拖厂装配车间概况 |
4.4.2 装配车间保护与利用策略 |
4.4.3 一拖厂装配车间再利用虚拟设计思路 |
4.4.4 相关图纸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保护与利用前景 |
5.2 洛阳1950年代苏援工业建筑保护与利用思考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3)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建构与表征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问题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核心概念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方法、思路与目标 |
1.6 研究难点与创新 |
2 政治视觉修辞的历史溯源 |
2.1 早期人类社会:人是图像化的产物 |
2.2 封建社会:偶像恐惧与偶像崇拜的权力纠葛 |
2.3 民主社会:浸淫于图像的现代政治 |
2.4 政治视觉修辞实践的未来 |
3 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演变 |
3.1 修辞学理论的演进:从人文主义、风格主义到哲学回归 |
3.2 政治修辞学的理论发展:从政治质询到政治话语实践 |
3.3 视觉修辞学理论的嬗变:从图像研究走向图像批判 |
3.4 政治视觉修辞概念的生成:政治性与视觉性的融合 |
结语 |
4 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维度 |
4.1 政治视觉修辞的内涵与外延 |
4.2 政治视觉修辞的基本特征 |
4.3 政治视觉修辞的图像构成要素 |
4.4 政治视觉修辞的功能 |
4.5 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分析框架 |
5 政治视觉修辞的表征机制 |
5.1 政治视觉修辞的文本表征机制:图文混合的叙事缝合 |
5.2 政治视觉修辞的过程表征机制:锚定和具体化的综合 |
5.3 政治视觉修辞的社会表征机制:目的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的协同 |
6 政治视觉修辞的表征分析——以YOUTUBE上的“一带一路”倡议视频为例 |
6.1 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 |
6.2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短视频表征:去意识形态化的诗意框架 |
6.3 西方一带一路倡议的短视频分析:讽刺框架中的意识形态抨击 |
6.4 中外政治视觉修辞的表征差异:崇“美”/重“真”、一元/二元认同、简单/复杂归因 |
结语 |
7 结语:政治视觉修辞的反思与出路 |
7.1 政治视觉修辞本体论的追问 |
7.2 政治视觉修辞认识论的反思 |
7.3 政治视觉修辞价值论的探索 |
7.4 政治视觉修辞方法论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与奖励 |
致谢 |
附图 |
(5)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从“老工业基地”到“资源型城市” |
1.1.2 棕地:从“修复治理”到“再生利用” |
1.1.3 空间:从“多规合一”到“城市双修”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步骤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和步骤 |
第2章 棕地的概念、特征及其空间再生动力机制 |
2.1 棕地问题或风险的产生 |
2.1.1 内因:工业化为场地注入了“毒性” |
2.1.2 外因:城市化使将场地包围其中 |
2.2 棕地的定义 |
2.2.1 北美地区的棕地定义 |
2.2.2 欧洲地区的棕地定义 |
2.2.3 东亚地区的棕地定义 |
2.2.4 棕地定义和内涵的扩充 |
2.3 棕地的类型 |
2.3.1 物质循环背景下的分类系统 |
2.3.2 国民经济行业体系背景下的分类体系 |
2.3.3 城市用地背景下的分类系统 |
2.4 棕地的核心特征 |
2.4.1 本体特征 |
2.4.2 空间特征 |
2.4.3 情感特征 |
2.4.4 美学特征 |
2.5 棕地再生的空间动力与机制 |
2.5.1 棕地再生的“原生”动力机制 |
2.5.2 棕地再生的“衍生”动力机制 |
2.5.3 棕地再生的“催化剂” |
第3章 资源型城市演变特征及其棕地现状调查 |
3.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与历史阶段特征 |
3.1.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 |
3.1.2 资源型城市的界定 |
3.1.3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历史成因及其阶段特征 |
3.2 资源型城市的类型及其分类体系构建 |
3.2.1 按资源类型划分 |
3.2.2 按生命周期划分 |
3.2.3 按城市规模划分 |
3.2.4 按地理环境划分 |
3.3 资源型城市棕地空间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发生机制决定空间格局 |
3.3.2 生命周期反映空间态势 |
3.3.3 主导产业影响空间形式 |
3.3.4 地理环境制约空间协同 |
3.4 典型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空间特征研究 |
3.4.1 石油:大庆市 |
3.4.2 煤炭:大同市 |
3.4.3 煤炭:锡林浩特市 |
3.4.4 铜矿:铜陵市 |
3.4.5 钢铁:攀枝花市 |
3.5 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空间问题总结 |
3.5.1 土地利用问题 |
3.5.2 生态安全问题 |
3.5.3 资源保护问题 |
3.5.4 材料循环问题 |
3.5.5 空间阻隔问题 |
第4章 棕地景观再生的理论与实践浅析 |
4.1 棕地景观再生理论及其发展脉络 |
4.1.1 探索阶段:1965-1985 |
4.1.2 发展阶段:1985-2005 |
4.1.3 成熟阶段:2005-2015 |
4.1.4 演化阶段:2015至今 |
4.2 棕地再生的学科体系构建 |
4.2.1 艺术学 |
4.2.2 生态学 |
4.2.3 建筑学 |
4.2.4 环境工程学 |
4.2.5 城乡规划学 |
4.2.6 风景园林学 |
4.3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区位特征分析 |
4.3.1 城市环境类 |
4.3.2 郊区环境类 |
4.3.3 自然环境类 |
4.4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尺度特征分析 |
4.4.1 建筑尺度:帕赛伊克纪念碑 |
4.4.2 场地尺度:西雅图煤气厂公园 |
4.4.3 社区尺度: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
4.4.4 城市尺度:底特律未来城市 |
4.4.5 区域尺度: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 |
4.5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功能特征分析 |
4.5.1 生态类功能 |
4.5.2 文化类功能 |
4.5.3 教育类功能 |
4.5.4 休闲类功能 |
4.5.5 体育类功能 |
4.5.6 集散类功能 |
4.5.7 生产类功能 |
第5章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体系构建 |
5.1 棕地再生的空间层次及其再生影响因素 |
5.1.1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与“非空间策略” |
5.1.2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及其层次 |
5.2 宏观策略:“系统” |
5.2.1 “灰色系统”规划 |
5.2.2 “棕色系统”规划 |
5.2.3 “绿色系统”规划 |
5.2.4 “橙色系统”规划——工业遗产 |
5.2.5 “青色系统”规划——工业自然 |
5.3 中观策略:“模式” |
5.3.1 模式或原型的产生 |
5.3.2 工业闲置地的模式转化 |
5.3.3 矿业废弃地的模式转化 |
5.3.4 垃圾填埋场的模式转化 |
5.3.5 基础设施废弃地的原型转化 |
5.3.6 原型的空间谱系特征 |
5.4 微观策略:“母题” |
5.4.1 地形主导类母题 |
5.4.2 水体主导类母题 |
5.4.3 植被主导类母题 |
5.4.4 建筑物主导类母题 |
5.4.5 材料主导类母题 |
5.4.6 流线主导类母题 |
5.4.7 设备主导类母题 |
5.5 空间策略体系的整合 |
5.5.1 空间策略体系的融合——系统耦合 |
5.5.2 空间策略体系的操作——空间拓扑 |
5.5.3 空间策略体系的构建——“开放空间系统”规划与设计 |
第6章 系统综合体:瑞昌市“棕地群”景观规划设计 |
6.1 瑞昌市城市发展概况及上位规划背景 |
6.1.1 瑞昌市的基本区位条件分析 |
6.1.2 瑞昌市工业历史沿革分析 |
6.1.3 瑞昌市上位规划及相关政策 |
6.2 瑞昌市工业遗产和棕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
6.2.1 古铜矿遗址 |
6.2.2 老工业基地 |
6.2.3 矿产资源地 |
6.2.4 码头工业镇 |
6.3 造船厂与码头废弃地景观再生案例研究 |
6.3.1 广州市中山岐江公园 |
6.3.2 新奥尔良市新月公园 |
6.3.3 旧金山市山岬公园 |
6.3.4 韩国统营市造船厂更新设计 |
6.4 宏观策略:全域旅游工业体验区规划 |
6.4.1 瑞昌市主要旅游资源单体评价 |
6.4.2 瑞昌市工业文化体验区的规划与模式选择 |
6.4.3 瑞昌市工业文化旅游廊道规划 |
6.5 中观策略:江州造船厂景观规划设计 |
6.5.1 场地历史脉络分析 |
6.5.2 场地现状条件分析 |
6.5.3 场地平面规划与设计 |
6.6 微观策略:造船厂空间详细设计 |
6.6.1 舾装码头设计 |
6.6.2 车间仓库设计 |
6.6.3 钢板堆场设计 |
6.6.4 露天船台设计 |
6.6.5 车间庭园设计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走向多学科交叉的棕地再生途径 |
7.2.1 系统性 |
7.2.2 过程性 |
7.2.3 复杂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欧洲城棕地市振兴相关项目或组织 |
附录 B 中国城市用地分类相关标准下的潜在棕地类型 |
附录 C 景观规划设计最终专题图纸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城市社会学视野下历史工业空间的形态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对象的辨析与界定 |
1.2.1 城市历史工业空间及相关概念 |
1.2.2 形态演化 |
1.2.3 城市社会学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常规路径下的研究困境 |
1.4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1.4.1 揭示形态演化的历史基础与成因机制 |
1.4.2 解析城市历史工业空间形态演化的规律性模式 |
1.4.3 空间文化转型的本质解析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城市历史工业空间形态的跨学科研究方法 |
2.1 视角切入:聚焦机制与过程的城市社会学视角 |
2.1.1 西方古典社会学的空间分析 |
2.1.2 空间生产理论 |
2.1.3 新马克思主义学派的空间理论:强调资本的作用与结构的力量 |
2.1.4 后现代主义学派的空间理论:强调解构、行动以及文化的作用 |
2.2 视角深化:跨学科研究方法的适用性考察 |
2.2.1 空间生产与空间形态的关联基础 |
2.2.2“空间生产”理论之于既有形态研究的运用 |
2.2.3 理论研究对城市历史工业空间的启示 |
2.3 分析方法的建构 |
第3章 我国城市历史工业空间的早期特征 |
3.1 我国近现代城市工业空间的发展脉络 |
3.1.1 近代工业:机器文明传入与新建筑类型本土化发展 |
3.1.2 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有计划建设时期:中国工业化基础奠定 |
3.1.3“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快速与混沌的工业建筑建设 |
3.1.4“三线建设”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工业生产停滞与工业分布的地区格局调整 |
3.1.5 改革开放后的新发展时期 |
3.1.6 小结 |
3.2 我国城市历史工业空间的静态特征 |
3.2.1 地理分布的不均衡性 |
3.2.2 选址与城市时空分布 |
3.2.3 土地权属:“行政划拨”主导下的土地利用形式 |
3.2.4 空间组织:“单位制”独立地块影响下的空间组织 |
3.2.5 建筑形态特征 |
第4章 城市历史工业空间形态演化的成因机制解析 |
4.1 作为结构性因素的都市语境变迁与价值演替 |
4.1.1 工业外迁与土地价值 |
4.1.2 产业升级与建筑再利用价值 |
4.1.3 消费文化与历史符号价值 |
4.2 空间实践的能动者:主体角色分化与价值选择 |
4.2.1 工业企业:“单位制”遗留与角色分化 |
4.2.2 城市政府:体制转型与角色转换 |
4.2.3 开发企业:迅速增长与类型化 |
4.2.4 社会公众:生产与消费的双重身份 |
4.3 主体互动关系的再观察:空间生产的动力机制与演化路径 |
4.3.1 能动者的互动关系(亦即生产关系)围绕着价值构成所生成 |
4.3.2 互动关系决定空间生产的主导路径 |
4.3.3 驱动合力引导不同的空间生产模式 |
第5章 城市历史工业空间的生产与形态演进 |
5.1 城市事件营销模式 |
5.1.1 模式概述:城市政府推动工业旧区后发发展的时间策略 |
5.1.2 案例选取 |
5.1.3 特征分析 |
5.1.4 研究价值:形态演化的临时性功能与公共参与 |
5.2 文化设施供给模式 |
5.2.1 模式概述:政府力主导下宏观开发的“以点带面”策略 |
5.2.2 案例选取: |
5.2.3 特征分析 |
5.2.4 研究价值:形态演化的外部性及其引导下的城市再生 |
5.3 创意产业导入模式 |
5.3.1 模式概述:市场力推动创意资源集聚及其与历史环境的都市融合 |
5.3.2 案例选取 |
5.3.3 特征分析 |
5.3.4 研究价值:历史工业空间动态发展适应新型生产需求 |
5.4 商业符号嫁接模式 |
5.4.1 模式概述:差异性消费引导下的风貌型消费空间“同质异构” |
5.4.2 案例选取 |
5.4.3 特征分析 |
5.4.4 研究价值:基于消费目标的历史工业空间“体验式”转化 |
5.5 居住生产并生模式 |
5.5.1 模式概述:居住空间生产的模式演进与文化嫁衣 |
5.5.2 案例选取 |
5.5.3 特征分析 |
5.5.4 研究价值:历史工业空间更新外部效应的微观运用 |
5.6 创意人群自发实践模式 |
5.6.1 模式概述:日常创意实践与偶发性集结 |
5.6.2 案例选取 |
5.6.3 特征分析 |
5.6.4 国际案例横向比较:纽约SOHO区与激浪屋合作社(FluxhouseCooperatives) |
5.6.5 研究价值:基于日常生活实践的历史工业空间转变 |
第6章 城市历史工业空间形态演化的空间特征与城市性影响 |
6.1 形态演化的公共性特征 |
6.1.1 邻接特征 |
6.1.2 开放特征 |
6.1.3 混合特征 |
6.1.4 规模特征 |
6.1.5 密度特征 |
6.2 形态演化的环境意象特征 |
6.2.1 路径与序列组织 |
6.2.2 组团与主题单元 |
6.2.3 场所与尺度连续 |
6.2.4 界面与动态原真 |
6.2.5 标志物与空间导向 |
第7章“文化时差”与再造的力量——历史工业空间的文化转型 |
7.1 历史工业空间再生的“文化时差” |
7.1.1 城市转型过程中的微观空间转型 |
7.1.2 历史工业空间的文化转型——以动态行为的视角对城市文化空间进行再定义 |
7.2 历史工业空间“文化转型”的要素组成 |
7.2.1 城市文化空间的三要素 |
7.2.2 实体环境——作为空间文化转变的基础要素 |
7.2.3 文化活动——作为空间文化转变的活力要素 |
7.2.4 文化意向——作为空间文化转变的魅力要素 |
7.3 文化再造,城市空间对历史工业空间形态演化的响应 |
7.3.1 城市历史工业空间作为潜在的文化资源 |
7.3.2 城市历史工业空间演化与城市经济空间重组 |
7.3.3 文化再造,城市历史工业空间演化的社会行为影响 |
7.4 历史工业空间文化转型的理论框架 |
结语 |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7)缅甸华人商会研究(20世纪初至60年代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一、东南亚华人商会研究 |
二、缅甸华人研究 |
三、缅甸华人研究的不足及前瞻 |
第三节 研究方法、材料来源及论文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材料来源 |
三、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缅甸历史发展、中国移民南来与缅华社会之建构 |
第一节 缅甸的历史发展 |
一、从蒲甘王朝时期到“掸族统治时代” |
二、东吁王朝时期(1531-1752) |
三、贡榜王朝的前期(1752-1823) |
四、三次英缅战争与缅甸沦亡(1824-1885) |
五、英国在缅甸的殖民统治(1886-1942) |
第二节 滇民南来与缅北华人社会 |
一、元代之前的中缅贸易与入缅“羁离未还者” |
二、元明时期的中缅贸易与华人移民 |
三、清代前期的中缅贸易与华人移民 |
四、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叶滇缅贸易的质变与华人社会的发展 |
五、滇缅陆域的华商网络 |
第三节 闽粤移民南来与缅南华人社会 |
一、第一次英缅战争(1824-1826)前后的缅南华人社会 |
二、第二次英缅战争(1852)之后的缅南华人社会 |
三、缅华社会之建构:以华人社团的形成和发展为视角 |
小结 |
第三章 华人商会的创办与运作 |
第一节 华人商业社团的出现 |
第二节 华人商会的创办 |
一、晚清侨务政策与南洋华人商会的建立 |
二、缅甸中华商务总会(缅甸华商商会)的创办 |
三、缅甸华侨兴商总会的创办 |
第三节 组织机构 |
一、中国商会的组织机构 |
二、缅华商会的组织机构 |
第四节 经费收支 |
一、经费来源 |
二、经费开支 |
三、财务运作和财产管理的制度化 |
小结 |
第四章 战前华人商会 |
第一节 商会与华商的整合 |
一、战前华人工商业经营状况 |
二、商会与华人社群的整合 |
第二节 商会与华商的商事调解 |
一、文献记录中所见商事调解案的案由与类型 |
二、商事纠纷调解的制度化操作 |
第三节 商会与缅华社会 |
一、扮演缅华社会与中国政府之间的联系桥梁 |
二、协调华社力量,统一华人行动 |
第四节 商会与缅华社会的在地政治参与 |
小结 |
第五章 日本侵占与英国重返缅甸时期(1942-1948)的华人商会 |
第一节 日本侵缅对缅华社会造成的浩劫 |
第二节 英国重占缅甸时期华人社会的恢复 |
一、缅甸华人的难侨返缅“复员”工作 |
二、华人经济的恢复 |
三、各项事业的恢复 |
第三节 商会复办及新兴工商业社团的出现 |
一、华侨兴商总会的复办 |
二、华商商会的复办 |
三、工商业社团的复办、创办和“四大工商团体”的出现 |
第四节 商会组织架构和运作方式的调整与改变 |
小结 |
第六章 独立建国初期(1948-1962)的华人商会 |
第一节 自由同盟时期缅甸政府的华人政策 |
一、国籍问题 |
二、移民与外侨管理政策 |
三、经济政策 |
第二节 商会的经济职能 |
一、华人经济的发展变化 |
二、商会与华商经营的商事规范 |
三、商会与商事调解及其个案 |
第三节 商会与缅甸政府的关系 |
一、独立运动中的商会 |
二、商会与缅甸政界的关系 |
三、商会辅助缅甸政府处理华社事务 |
四、宣达和推行政府的经济政策法令 |
第四节 商会的社会活动 |
一、商会与华人社会的发展 |
二、商会的社会救灾活动 |
第五节 商会与中国的关系 |
一、缅甸政府对缅华社会政治取向的影响 |
二、中国政治变迁引发商会内部的认同纷争 |
三、商会推动中国认同与辅助侨务工作 |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建筑外立面夜景照明建筑化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主要概念界定 |
1.3.1 夜景照明 |
1.3.2 建筑外立面夜景照明 |
1.3.3 城市光彩工程 |
1.3.4 照明建筑化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的整体框架 |
2 我国建筑外立面夜景照明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2.1 建筑外立面夜景照明的概述 |
2.2 国内外建筑外立面夜景照明的发展历程简述 |
2.2.1 国外建筑外立面夜景照明发展历程 |
2.2.2 国内建筑外立面夜景照明发展历程 |
2.3 我国建筑外立面夜景照明现状 |
2.3.1 建筑外立面照明工程的数量与质量 |
2.3.2 建筑外立面照明的要求及设计原则 |
2.3.3 建筑外立面照明的一般方法 |
2.4 西安市城市建筑夜景照明调研 |
2.4.1 西安市城市建筑夜景照明的基本情况 |
2.4.2 调研结果的综合分析 |
2.4.3 照明效果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
2.5 对我国建筑夜景照明存在问题的多层面分析 |
2.5.1 从建筑设计层面分析 |
2.5.2 从照明设计层面分析 |
2.5.3 从技术层面分析 |
2.5.4 从整体光环境层面分析 |
2.5.5 从投资层面分析 |
2.5.6 从运营管理层面分析 |
2.6 小结 |
3 建筑外立面夜景照明建筑化的理论研究 |
3.1 建筑外立面夜景照明的内涵 |
3.1.1 灯光表现性美 |
3.1.2 建筑本身艺术性美 |
3.1.3 整体“光环境”塑造 |
3.2 不同建筑类型的照明性格分析 |
3.3 建筑夜景照明设计的构成元素 |
3.3.1 形象——用光塑造新的形式美秩序 |
3.3.2 构成——用光创建新的立面序列 |
3.3.3 色彩——用光渲染建筑个性 |
3.3.4 肌理——用光激发新的质感体验 |
3.3.5 空间——用光升华建筑空间 |
3.4 建筑基本形式美法则的照明手法分析 |
3.5 建筑外立面夜景照明的优化方向——照明建筑化 |
3.6 小结 |
4 建筑外立面夜景照明建筑化的先例研究 |
4.1 虚体形态建筑化照明的先例研究 |
4.1.1 韩国首尔的西部商厦改建 |
4.1.2 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 |
4.1.3 香港汇丰银行 |
4.1.4 博洛尼亚展览馆 |
4.2 实体形态建筑化照明的先例研究 |
4.2.1 北京新保利大厦 |
4.2.2 英国伦敦儿童眼科门诊 |
4.2.3 中国国家大剧院 |
4.2.4 古根海姆博物馆 |
4.2.5 米诺娃俱乐部改造 |
4.3 混合形态建筑化照明的先例研究 |
4.3.1 马来西亚升喜廊 |
4.3.2 墨西哥利物浦百货公司 |
4.4 案例分析与总结 |
4.5 小结 |
5 建筑外立面夜景的建筑化照明设计应用策略 |
5.1 虚体形态的照明建筑化 |
5.1.1 玻璃面材 |
5.1.2 钢构架 |
5.1.3 塑体材料 |
5.1.4 虚体形态的照明建筑化设计方法 |
5.2 实体形态的照明建筑化 |
5.2.1 砖、石材和混凝土外墙 |
5.2.2 金属外立面 |
5.2.3 木材外立面 |
5.2.4 实体形态的照明建筑化设计方法 |
5.3 混合形态的照明建筑化 |
5.3.1 混合立面 |
5.3.2 混合形态的照明建筑化设计方法 |
5.4 小结 |
6 结论 |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6.2 对后续研究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作者在读研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9)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再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和意义 |
四、研究路径和方法 |
第一章 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再生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再生的概念与理论 |
一、“工业建筑遗产”的概念 |
二、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评价体系 |
三、“文化再生”的概念和相关理论 |
第二节 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再生的类型与特征 |
一、工业建筑遗产的文化再生利用模式 |
二、工业建筑遗产文化再生模式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再生的目的及意义 |
一、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研究的目的 |
二、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中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基本情况 |
第一节 近代工业发展与建筑遗址状况 |
一、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范围 |
二、近代工业发展阶段主要的工业遗产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工业布局 |
一、建国后工业的发展阶段 |
二、中国工业建筑遗产基本格局 |
第三节 中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现状 |
一、中国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情况 |
二、中国工业建筑遗产的再生保护形式 |
第四节 中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
二、中西方在工业建筑遗产保护方面的比较 |
第三章 国内外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案例分析 |
第一节 国内案例分析及面临的问题 |
一、北京、上海工业建筑遗产再生案例及面临的问题 |
二、青岛、西安工业建筑遗产文化再生案例及面临的问题 |
三、台湾工业建筑遗产文化再生案例及借鉴意义 |
第二节 国外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再生分析 |
一、国外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兴起与发展 |
二、国外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模式 |
三、国外工业建筑遗产再生利用的经验和启示 |
第四章 工业建筑遗产文化再生与视觉艺术 |
第一节 工业建筑遗产景观与建筑 |
一、技术与审美的完美结合 |
二、工业建筑遗产景观的视觉要素 |
第二节 工业建筑遗产与景观 |
一、工业建筑生态空间体系的完整性 |
二、视觉美学与人的交互行为 |
三、栖居与场地 |
第三节 工业建筑遗产景观与视觉传达 |
一、工业建筑遗产色彩体系的建立 |
二、视觉空间传达体系 |
第四节 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视觉设计应用和意义 |
一、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视觉设计应用 |
二、视觉设计对我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意义及作用 |
第五章 中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再生策略的构建 |
第一节 政府职能体系的构建 |
一、制定工业遗产的评价标准 |
二、制定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法律 |
三、统筹规划,科学指导 |
四、适度开发,注重创意 |
五、构建多方位保护规划体系,提供支撑 |
第二节 调研论证策略 |
一、风貌保护,科学分区 |
二、兼容并蓄,多元发展 |
三、谋求共识,各求所需 |
四、修旧如旧,功能现代 |
五、新旧兼容,推陈出新 |
第三节 规划设计策略 |
一、工业建筑遗产的“新生命”——改造 |
二、工业建筑遗产再生中的低能耗设计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0)湘乡城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现状 |
1.2.1 有关湘乡县的史料状况 |
1.2.2 湘乡城历史的研究现状 |
1.3 理论和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创新和不足 |
第2章 湘乡城的建立 |
2.1 湘乡县建置沿革 |
2.2 湘乡城居民 |
2.2.1 居民构成概况 |
2.2.2 风俗习惯 |
2.3 湘乡城建立的地理条件 |
2.3.1 自然地理条件 |
2.3.2 人文地理条件 |
2.4 湘乡城的建立 |
第3章 湘乡城的演变 |
3.1 湘乡城空间形态演变 |
3.1.1 湘乡城无城墙的原因 |
3.1.2 湘乡城平面布局的演变 |
3.2 湘乡城的人口变化 |
3.3 湘乡城经济发展 |
3.3.1 湘乡农业的发展 |
3.3.2 湘乡城传统手工业的发展 |
3.3.3 湘乡城的商业 |
3.3.4 湘乡城的近代工业 |
3.4 湘乡城教育发展 |
第4章 湘乡城的发展 |
4.1 建国以后湘乡城的发展 |
4.2 湘乡城保护和发展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工业景观的设计教学与实践——关于新形象电厂A方案设计实录(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仪表厂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策略研究[D]. 路淑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洛阳1950年代苏援工业建筑保护与利用研究 ——以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为例[D]. 范恒鑫. 深圳大学, 2020(10)
- [3]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4]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建构与表征实践[D]. 刘晶. 华中科技大学, 2019(12)
- [5]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D]. 卓百会. 清华大学, 2019
- [6]城市社会学视野下历史工业空间的形态演化研究[D]. 黄磊. 湖南大学, 2018(06)
- [7]缅甸华人商会研究(20世纪初至60年代初)[D]. 李新铭. 厦门大学, 2017(12)
- [8]建筑外立面夜景照明建筑化设计与应用研究[D]. 汪彧萱.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7)
- [9]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再生研究[D]. 张犁. 西安美术学院, 2017(11)
- [10]湘乡城变迁研究[D]. 任国瑞. 湘潭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