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亿元开发南沙建大学城(论文文献综述)
广州市人民政府[1](2021)在《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中提出广州市人民政府文件穗府[2021]7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广州市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21年4月20日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唐昕[2](2020)在《高新区产城融合研究 ——以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自上世纪80年代高新区启动建设以来,一直肩负推动我国高新技术发展及其产业化的使命。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高新区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载体被任命为落实创新发展先行先试的“试验田”,担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重任。而传统以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为发展动力的“经开区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于当下高新区的发展,“重产轻城”的建设直接导致高新区难以集聚创新型人才及研发团队,因此为解决这一难题,产城融合会是大多数高新区的未来趋势。本文选取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为案例研究对象,园区从镇级工业园逐步发展跃升为国家级高新区核心园,是典型以“经开区开发模式”推动、政府主导建设的园区。发展至今,园区已经获得巨大经济成就,培育了特色产业集群和数量可观的高新技术企业,但作为新时期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之一,园区面临诸多发展困境。本文试图通过构建产城融合与高新区创新发展的逻辑框架,为此类园区寻找一条破解之道,更好地完成新时期国家赋予的重任。本文梳理了高新区的发展阶段及其阶段特征,针对新时期我国高新区创新发展中遭遇的困境,分析了高新区创新发展的内在需求及空间响应,构建了产城融合与高新区创新发展的逻辑框架,并结合代表性园区产城融合的发展归纳出具体的规划路径。以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作为实证研究的案例,结合园区发展历程、实态特征、发展阶段研判和调研访谈对园区创新发展的核心问题进行识别,并以此逻辑和路径为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产城融合是针对当前高新区创新发展瓶颈的一种响应措施,面对当前创新发展阶段高新区难以吸引、留住、提升高层次人才的困境,产城融合可以通过为高新区的创新发展提供高品质的空间支持,从而为高新区的创新发展吸引和集聚对工作、生活、学习、休闲有较高空间品质需求的创新人才。在创新驱动发展阶段,产城融合促进高新区创新发展的具体实施路径是从空间、产业和管理体制三个方面展开,空间上加强园区和城区在区域层面的互联互动,实现一体化发展,园区层面上推动园区创新服务功能与生活服务功能高度融合;产业上深化产业高端化与集群化发展;管理体制上实施市场化管理制度。对于创新导向下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的产城融合主要从区域协调上和空间修补两方面开展,通过狮山核心区联动佛山西站新城发展融入佛山城市发展格局;构建园区内部“科创服务中心+创新产城组团”空间格局,集聚园区各独立发展功能组团的资源,通过三旧改造的更新方式,促进狮山核心区功能融合发展。
田雨[3](2020)在《亚热带体育建筑的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地处亚热带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举办了一系列重大体育赛事,体育建筑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由于湿热的气候环境,以及自身巨大的体量与较高的环境要求,亚热带体育建筑一直无法摆脱“高能耗、高碳排放”的老大难问题。当前,在重视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针对亚热带气候的湿热特点强化体育建筑的气候适应性设计,尽量减少体育建筑的空调使用时间,是实现亚热带体育建筑绿色低碳化发展的必要路径。本研究从建筑的风环境、日射环境以及光环境三个方面出发,以珠三角地区的30余个中大型体育建筑实例为基础,提炼出一套具有代表性的标准化抽象模型,利用这套体育建筑的抽象模型,对体育建筑的外、内部空间的通风、遮阳、采光问题予以模拟研究。然后以“模拟—量化—比较”的方法对体育建筑风、日射、光环境的相关设计措施逐一进行分析,从中探索具体设计措施对建筑风、日射、光环境的影响关系,进而得到一套具有气候适应性的设计策略建议,以作为参考辅助同类设计。本文首先介绍了当今倡导绿色低碳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亚热带体育建筑设计问题的相关研究趋势与已有研究成果,确立目标与研究架构,为顺利开展本研究铺路;其次,阐明了气候设计对于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性,并归纳了亚热带体育建筑气候设计的原则与要点;第三,简述珠三角地区体育场馆的发展脉络与时下趋势,分析亚热带体育建筑的使用特点与空间特点,从中发现问题,提出模拟量化分析的研究方法与由外及内的空间研究框架,并介绍了研究相关要求与设定,为具体分析研究打好基础;第四,从城市空间、建筑单体、建筑布局三个尺度探讨了具体设计变量对于亚热带体育建筑外部空间的风、日射环境的影响;第五,以体育场的朝向、遮阳篷、看台等设计措施为研究对象,探讨具体设计变量对露天比赛厅空间通风、遮阳的影响;第六,以体育馆的建筑高度、屋顶形式、看台构成以及开窗形式等设计措施为研究对象,探讨具体设计变量与室内比赛厅空间内自然通风与采光效果的关系;最后,汇总上述三大部分的结论,形成一套针对亚热带体育建筑气候设计的设计策略参考建议。通过上述研究,以明确亚热带体育建筑气候适应性的具体影响因素,归纳相应的气候设计策略,给予设计实践一定参考,以助力体育建筑的绿色发展。
林英昌[4](2020)在《广州市公共配套设施空间分布对商品住宅价格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公共设施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其完善程度和便利性,对商品住宅的价格变动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作用,政府在建设公共配套设施决策时,应合理规划完善公共配套设施的功能,实现公共配套设施服务均等化,避免资源较少的地方公共配套服务覆盖不到位,同时要避免资源过度集中,对于控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保持商品住宅交易市场的平稳,保持经济持续繁荣发展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公共配套设施的空间分布状况及其对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找出公共配套设施对商品住宅价格的相关影响规律,根据研究结果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合理有效的规划提供科学建议,为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提供决策依据,为投资者投资住宅提供决策参考。本研究通过构建空间特征价格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选取日常生活中人们普遍认为对商品住宅价格具有较大影响作用的公共配套设施作为特征变量,结合Geoda和Arc GIS等地统计研究软件辅助,对大量数据进行量化处理,定量研究了广州市公共配套设施对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首先,探讨了广州市公共配套设施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公共配套设施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和空间不均等现象,主要表现为中心城区存在公共配套设施资源高度集聚,中心城区外围公共配套资源相对分布松散,近郊乡村片区公共配套设施分布密度较低,处于离散状况;第二,分析了广州市商品住宅及其价格的空间分布特征,发现商品住宅空间分布同样存在中心城区集聚明显、外围城区局部集聚、近郊乡村地区分布离散的情况;商品住宅价格上存在明显的高值和低值聚类分区,商品住宅价格的空间自相关性较高,全局自相关系数达到0.7639,存在明显的空间正向相关作用,中心城区主要表现为高-高聚类,中心城区外围则主要表现为低-高聚类,近郊城区主要表现为低-低聚类;第三,利用回归分析、特征因素空间影响差异分析和影响力强度等方法探讨了公共配套设施空间分布对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公共配套设施对商品住宅价格产生影响从大到小的排序为:小学距离>公交站距离>中学距离>商业中心距离>地铁站距离>公园距离>CBD距离>医院距离;地铁站数>省一级中学数>省一级小学数>三甲医院数;特征因素空间影响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各公共配套对应的特征因素在不同的局部空间上的影响作用力差异明显,在北部影响力较强的因素有:公交站距离、幼儿园距离、省一级小学数量;在南部影响力较强的因素有:地铁站距离、绿化公园距离、省一级中学数量;在东部影响力较强的因素有:小学距离、商业广场距离、三甲医院数量;在西部影响力较强的因素有:医院距离、地铁站数量、公交站数量;公共配套设施影响力值与商品住宅价格之间呈相对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7234,通过与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布图层进行运算获得公共配套设施对商品住宅价格影响系数栅格图层,影响系数图层能有效反应公共配套设施对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溢价程度,影响系数高值区的溢价影响作用可达低值区的6.4倍。
彭雄亮[5](2020)在《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城市群是全球化和市场化的产物,也是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空间载体。“湾区”自1990年代成为学术界区域研究对象以来,经历了由区域规划实践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发展历程。因此,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国土空间整体治理的背景下,通过对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演进的实证研究,提炼湾区空间发展模式,对湾区城市群未来空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本文将研究对象环珠江口湾区界定为广东省内珠江出海口两岸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五座城市,再加上佛山。以六座城市为基础,本文从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演进的历程出发,围绕三个核心议题展开论述:一是经过改革开放后四十年的发展,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有哪些形态特征,其相互关系发生了怎样的演变?二是推动湾区空间发展动力机制是什么,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在空间演进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三是在湾区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构建面向未来的湾区空间结构和模式?论文总共分为八个部分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具体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前两部分为文章概述与研究进展综述。第三部分为湾区形成的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基础,第四部分利用湾区1992-2013年多时相GIS和RS数据对湾区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演进特征进行了实证。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基于“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视角,对推动城市群空间演进的动力机制、空间模式和治理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检验。第七部分提炼创新发展趋势下湾区空间发展模式和空间结构。最后一部分为全文的总结和展望。第一部分是导论。“湾区”概念经历了学术讨论、规划实践和国家战略三个发展阶段,“环珠江口湾区”规划实践阶段的重要概念,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背景下,厘清空间发展的演变和规律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部分对“城市群”、“空间模式”等论文关键概念进行界定,以此提出论文的研究目标、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是对城市形态演进和空间模式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提出文本研究框架。首先,从空间认识的本源出发,梳理从空间形态到空间模式研究的演变;其次,从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的研究进展来看,“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构成了我国有关空间动力研究的基本框架;最后,本文认为,空间客体包含了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本底关系,空间治理的实质是推动空间发展的动力主体与空间客体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此,本文建立从城市群空间本底关系到空间模式的研究框架。第三部分从环珠江口湾区自然地理、以广府文化为主体的历史人文条件两个方面梳理了湾区形成的空间基础。珠江河口湾的自然地理条件演变影响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方向,以广府文化为主体,形成了开放兼容的湾区文化。第四部分利用湾区1992-2013年多时相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采用紧凑度指数、分维指数、等扇分析等,揭示湾区城市空间扩展的总体特征、组织差异和方向演变。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环珠江口湾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强度总体上呈高速增长,在珠江口喇叭型地形的制约下,建设用地持续向广深、广珠两个方向高速拓展,形成A字型总体空间格局。但珠江口东西两岸扇面规模和紧凑程度上差异较大,两岸发展并不平衡。随着建设空间的拓展,水体、农田等生态服务价值最高的用地类型斑块密度变低,建设空间的“不充分”和高价值生态空间的“破碎化”同步。加上持续台风影响最大的河口湾区域大规模近岸填海造陆,珠江口生态安全面临极大压力。第五部分基于“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理论框架,进一步分析湾区空间发展的动力演变。“政府-市场-社会”主体作用力的交织推动了城市建设空间的拓展,但不同发展阶段主体的合力差异明显。在早期发展阶段,政府力和社会力以迁就市场力的方式吸引投资,造成空间利用的低效和“不充分”;到了中后期,市场力量通过与政府形成各种伙伴关系,主导了城市与区域空间的变革,加速东西两岸发展的“不平衡”。在生态空间的管治上,由于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生态空间面临碎化和安全压力。第六部分论述在国土空间整体治理趋势下,湾区未来空间逻辑转变和治理趋势。对比纽约的洲际合作治理、旧金山湾区的网络化联合治理和东京湾区的集中型治理模式,环珠江口湾区有充足的平原腹地实现东西岸均衡治理。因此,湾区未来空间治理重点转向对建设空间的柔性引导和生态空间的韧性管治,并建立以政府主体为主导,融合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的三元协商机制。第七部分探讨创新经济发展背景下的环珠江口湾区空间模式和结构。以政府力量为主导的国家科学平台建设形成新的创新城市节点,在基础科学研究的引导下,有能力改变传统“核心-边缘”城市体系下“中心城区研发与服务——城市节点产业服务——高新园区技术转化”的单向关系,朝着以“科学创新节点基础科学研究”为原点的新型节点簇群空间模式转变。因此,本文认为,未来创新湾区将逐渐形成“两脊三湾链”的空间结构。以广州-东莞-深圳形成的创新发展主轴和以广州-中山-珠海为次轴成为政府推动空间均衡发展的的关键。另一方面,内湾地区应实行更为严格的生态空间的管治与修复,科学创新城市节点应合理控制组团规模,并通过并通过快速交通设施走廊进行连接,在空间上形成“珠链”式布局;内湾增强发展韧性,主湾强化协同机制,外湾培育增长中心,构建生态与经济交织的网络化格局。第八部分为结论与展望。指出论文主要的结论、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展望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努力方向。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尝试了创新:(1)从环珠江口湾区空间的自然环境特征出发,分析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与城市群建设空间的本底关系和影响特征,改进了以往空间模式研究中“重城市轻生态”的局限。空间形态研究源于对城市建设空间分析与规律总结,因此有关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多用于描述单个城市的建设空间特征。考虑到环珠江口湾区城市建设空间占总用地面积的32%以上,本文运用地理信息技术GIS和遥感技术RS,通过定量分析分析河口湾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特征,探讨湾区城市建设空间与生态空间形态的本底关系。一是建设空间的不充分与水面、农田等高生态价值的斑块破碎化同步。二是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了东西岸发展的不平衡,由于东岸地质条件更为稳定,更适宜市场力的投资建设行为。三是通过近岸填海的演变和台风灾害的核密度分析,揭示湾区开发的生态安全压力。最后,基于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关系,本文提出“珠链”式空间布局模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湾区。(2)以往有关空间发展的动力主体研究对象多为政府和市场,本文尝试引入社群概念,对社会主体在湾区城市空间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的分析视角是学术界较为公认的动力机制分析方法,但在以往的研究中,社会主体往往并不直接作用于城市空间建设,因此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政府主体和市场主体的关系。本文引入社群理念,对改革开放以来湾区空间发展的分阶段进行合力模型分析,认为早期湾区在自下而上的发展过程,血缘型和地缘型社群在空间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在中期以后,则形成了路径依赖的“锚定”作用,成为湾区经济转型的主要障碍之一;在创新经济发展中,则为创新和创业提供了低成本的“容错”空间。社会主体对湾区城市建设空间的影响经历了直接影响,逐渐后退到间接影响,再到半直接影响的过程。社会主体的影响力随着时代演变表明,建立在血源和地缘基础上的乡村社群随着城市空间发展被进一步强化,外来人口融入湾区并逐渐形成业缘型和友缘型社群,逐渐成为创新的源泉,日益庞大的中等收入阶层为湾区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因此,本文对于社会主体作用的实证分析,弥补了以往湾区研究中对社会力作用机制的不足,并为未来建立政府引导下的三元协商治理机制提供理论基础。(3)在创新发展的时代趋势下,基于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的空间模式的转变趋势,提出建立以“两脊”+“三道湾链”的湾区空间结构。本文通过梳理环珠江口湾区空间模式演变历程发现,环珠江口湾区经历了点状生长、点轴发展、双核轴带到多元网络的演变过程,在空间表征上与国内外城市群有很大共性。但通过分析空间模式背后的动力机制,本文认为,其他城市群雏形阶段的点状生长大多是由政府或市场力量推动,而在湾区,由分散化的社会主体影响下的生长“点”,并没有成长成为城镇。在长期激烈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广深双核轴带结构,孕育了大量的创新型企业。政府权力空间在珠江口两岸的均衡布局,有能力在未来西岸地区发展中起到更为关键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提出以珠江口为中心,创新性提出构建三道“湾链”的圈层式空间结构。内湾地区打造以国家科学平台为基础的功能区,通过“珠链”式开发,避免对珠江口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主湾则强化中心城区的现代服务能力;外湾地区着眼于区域均衡发展。
游乐[6](2019)在《结合绿道建设的番禺区生态控制线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城乡边界无序蔓延、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日益严重。在此情况下,深圳市于2005年首先提出了生态控制线规划编制与管理概念,通过划定生态保护底线,然后根据不同管制目标要求划定相应的规划控制区,作为规划建设、项目管理的依据。从规划类型来看,生态控制线属于生态规划范畴,同时也是为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而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规划类型。从编制情况来看,该规划通过深圳、东莞、广州等城市的实践,基本达到了保护生态用地边界,控制引导城市有序发展的预期效果;同时,在国家倡导“多规融合”新背景之下,生态控制线规划的编制思路、管控方式都有了新的变化,规划管理也逐步转向精细化。这体现了生态控制线规划管理方法在不断变化的发展形势下做出相应的调整,较好地应对了所出现的新问题,使规划合理性大大增强。绿道建设对生物多样性、物种迁移流动、栖息地保护、自然气候改善、水土植被稳定起重要作用,同时其宜游宜赏的特性有利于营造城乡生态宜居环境,倡导公众追求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如何发挥绿道自有生态保护功能结合到生态控制线规划中、如何通过生态控制线范围内的绿道建设,体现其除生态功能之外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生态控制下的绿色发展目标,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阐述主要研究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并对文献进行研究综述。(2)通过分析国内生态控制线规划实例,了解现状编制的情况以及面临的管理实施问题。(3)对项目规划区现状梳理与发展需求进行分析,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番禺区现状概述。二是通过现场踏勘、统计数据资料梳理等方式,对现状番禺区已有绿道,包括建设、管理、使用状况等情况分析。(4)对番禺区生态控制线规划进行实证研究,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在规划目标指导下,提出规划策略,进而确定生态控制线的规划布局与指标控制方案。二是在生态控制线划定的基础上,按照划定的生态要素对象对绿道选线、主题策划等进行研究,提出相应建设实施策略,形成绿道规划线路意向成果。三是在生态控制线规划成果指导下,就生态保育、生态治理、实施保障方面提出建议。(5)在总结研究内容的基础上,通过绿道布局与生态控制线划定相关性、生态控制线如何纳入城市控规的问题展开讨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为:(1)运用多目标导向下的情景分析方法,并结合碳氧平衡理论、广州市生态控制线划定方案,确定了番禺区合适的生态控制线划定比例目标。(2)通过基础生境斑块识别,联合线性廊道要素,构建番禺区生态网络安全格局,落实番禺区生态要素基本控制范围。(3)在多规融合的指引之下,生态控制线在ARCGIS平台下整合各生态要素管控界线,实现“一根线”生态空间一体化管控。(4)结合番禺区现状发展条件以及在规划建设、生态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番禺区生态控制线的规划目标、原则、相关规划指标及实施管理措施。此外针对结合生态控制线范围的绿道选线及主题策划、生态控制线范围内生态保育和生态治理措施也给出了相关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1)提出了在规划编制阶段利用生态控制线进行多规融合,整合落实各层次、各专项规划管控界线,实现“一根线”的生态空间一体化管控。(2)研究了番禺区绿道与生态控制线相结合的规划建设方式,即整合现有绿道范围作为生部分生态管控区域的界线,同时在生态斑块破碎、不连续的地区运用新规划绿道串联提高其连通性,并提出了具体选线方式、按生态构成要素类型划分绿道主题的思路。
雷志成[7](2019)在《基于POI的城市边缘区识别与空间分析 ——以广佛都市区为例》文中提出全球城市化和城市的扩张蔓延是现今城市发展的趋势,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市和乡村空间融合渐变的过渡区域,是城市扩张的前沿阵地。在城市空间规模扩展蔓延的过程中,土地利用模式转变最快和空间结构变化最剧烈的区域正是位于城市边缘区。城市边缘区的快速无序扩张会导致一系列诸如环境污染、土地利用低效、耕地流失等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发展问题,对城市边缘区实施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刻不容缓。科学准确界定城市边缘区空间范围,是实施规划和管理的前提,对保障城市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以地处珠三角核心区域的广佛都市区为研究对象,尝试性将城市POI数据应用到城市边缘区空间范围识别中来,重点从城市边缘区概念辨析及应用研究、城市边缘区空间范围识别划定、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演变、城市边缘区扩展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等四方面着手,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基于城市POI数据应用断裂点分析法和密度值-距离分析方法来识别划定城市边缘区范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次研究基于城市POI数据和遥感数据,综合运用核密度分析、断裂点分析法和密度值-距离分析等方法定量识别划定了广佛都市区的城市边缘区空间范围,并利用遥感影像选点验证和采用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模型对研究结果进行检验,初步印证本研究中应用城市POI来识别划定城市边缘区的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2)广佛城市边缘区主要是以环状呈同心圆“圈层式”围绕着高度城市化的城市核心区和城市副中心分布。广佛城市边缘区的面积为2154.88km2,占广佛都市区总面积的19.18%;覆盖的范围包括,广州番禺、黄埔南部、白云东部、增城西南部、花都中南部,以及佛山南海、顺德的部分地区;以及还有围绕于增城、从化、花都、三水、高明、顺德等城市副中心周围的区域;同时城市边缘区受制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形态呈现为宽度不一的不规则圆环状;城市边缘区内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各类土地类型交错分布,主要为建设用地、耕地、林地和湖塘湿地。(3)在非城市边缘区向城市边缘区的转变过程中,表现为整体景观破碎度的下降和建设用地规模的持续增长。具体表现在,建设用地规模面积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以其他类型土地利用转化为建设用地为主;耕地、林地及以水产养殖为主的湖塘等典型的农用地,则受到建设用地的侵占和切割,其规模不断下降呈现破碎化分布。同时,其土地利用整体的景观破碎度逐年递减,土地利用类型的整体空间形状逐渐趋向简单和规则方向变化,景观斑块集聚程度和斑块间结合程度提高,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组成趋于简单方向发展。(4)广佛城市边缘区的扩展受到自然地理、道路交通、规划政策、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自然地理因素对城市边缘区的扩展起着限制约束的作用,道路交通能够有效加速城市城市边缘区的发展,但其发展扩展的根本驱动力来源于城市经济的发展,规划等政策导向能够宏观调控指引着城市边缘区的有序发展。城市边缘区的空间扩展模式主要是在交通、住宅用地开发、产业园区开发和大学城建设等因素引导下进行。
冯修文[8](2019)在《广州城市群公交运行速度空间分布特性及可靠性分析》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许多城市都面临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和城市交通拥堵日趋严重的问题。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途径,许多城市在积极发展以公共汽车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公共交通(以下简称公交,以区别于轨道交通)的同时,也在大力发展轨道公共交通,公交系统与轨道交通系统既存在互补也存在竞争。广州的公交系统与轨道交通系统之间也存在这种关系,而且近些年公交的吸引力逐年下降,公交企业的效益也受到很大影响。为了使公交系统与轨道交通协调发展,必须分析公交系统吸引力下降的症结,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公交系统的吸引力。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其城市群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基于城市群的视角分析公交的运行特性,将有助于从全局的角度分析存在的问题。本文选择公交的运行速度特性和运行可靠度两个方面开展研究,以寻求公交运行速度与城市群之间的关系,并采用可靠性评价方法,建立公交运行质量的评价方法。论文首先分析了相关研究成果,总结了针对公交系统运行的评价方法,确定以公交速度为研究对象,分析城市群公共交通发展特性的研究方向。结合广州市城市群及公交发展特点,详细制定了调查方案,在满足样本量的前提下开展数据采集和调查;其次,借助大数据分析软件OriginPro2017对调查得到的区域公交速度数据进行了分析,并进行拟合和检验,结果显示公交运行速度分布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再将广州城市区域布局特点与公交运行速度特性进行比较,基于ArcGis的空间分析,发现公交的速度特性与城市群的空间布局、城市发展的梯度有很强的相关性。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公交行程速度与城市梯度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为了量化速度特性对公交运行质量的影响,基于可靠性理论,对速度可靠性进行了划分,并构建了基于站点、线路和区域的多层次公交运行可靠性评价模型。最后,利用交通仿真软件VISSIM对环线2广工站-中环西路站-广美生活区站-广大公寓站-广大生活区站-广大站等6个公交站点及其沿线路段速度模型进行了仿真检验,仿真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是可行的。
侯叶[9](2019)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临成熟与转折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中国体育建筑在实际建设发展层面已取得丰厚成绩,却面临转型需求;在学科发展层面有了多元扩展,却亟需理性总结、回顾得失。此时,将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尽可能完整、客观的回顾总结,不但有利于体育建筑学科的完善,也有利于我们理性地应对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体育建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外延广阔,却又专业性强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命题沿着两个轴向进行研究:在纵轴上,基于时间线索,从线性历史观视角将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体育建筑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梳理。在横轴上,基于要素脉络,从系统视角对体育建筑的发展背景、发展概况、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演变特征则主要包括功能、形式、技术(结构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三要素,以形成多层次的研究系统。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文本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作为研究方法,引入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以时序系统、空间系统、背景系统、建筑系统为内容的多层次系统构架,从而形成清晰明确的研究框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指出课题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基础,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两方面来探讨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来源及发展土壤。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分析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各时期包括近代时期、现代时期、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的当代时期、新千年后的当代时期的发展进程,对每一时期的发展概况以及功能、形式、技术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体育建筑体系演变解析及未来发展预判。一方面从要素的角度总结分析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演变特征,探讨现状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未来社会发展背景预判中国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并提出理性设计策略。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从薄弱的基础开始发展,经历四个时期,功能、形式、技术均有所演变发展。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未来体育事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国体育建筑将面临功能、形式和技术的理性回归。
马鑫鑫[10](2018)在《广州产业园区建设对城市形态的影响(19782017年)》文中认为产业园区的产业类型及其区位的选定,无论在总体上还是局部上都极大地影响到城市形态,甚至起到引领乃至支配的作用。以邓小平同志肯定了改革开放、建立经济特区的决策为起点,我国产业园区的发展从沿海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逐步形成多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发展态势。广州地理位置优越,在珠江三角洲北部,西山、东三江汇合处,交通运输便利,对外贸易活跃,广州成为近代工业发展较早的地区,也成为工业区及各类园区形成较早的地区。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其产业发展与时俱进。广州园区建设不断发展壮大,改革开放后出现园区建设热潮,到目前为止,已有上百个园区。近四十年来,产业园区较大的用地规模、数量的急剧增加且在空间上相对独立使其对广州市的城市形态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以广州市为研究对象,对19782017年以来产业园区的建设与城市形态的内在关系进行探究。结合时代特点、政府决策与政策、产业及技术革命、城市总体规划等因素,划分了四个时期:拉动城市东移时期(19781991年)、牵引郊区化时期(19912000年)、主导疏解与助力中调时期(20002010年)、完善大广州多中心格局时期(20102017年)。梳理每个时期的产业园区建设及其在空间上的布局,运用触媒理论动态研究产业园区建设进程与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并进行横向比较。最后,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广州的产业园区建设及城市形态发展进行总结,揭示其特征和发展规律。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意义、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范围、方法及技术路线、园区分期研究等内容。第二部分为论文主体研究部分,分为五个章节。首先,对广州园区发展进行历史分期。按照上述划分的几个时期,分别对产业园区建设进程及城市形态演变进行阐述。对园区建设的动力机制、园区种类、园区数量、地理分布等方面进行梳理,得出产业园区建设的动态曲线及城市形态演进轨迹,并对每个时期的发展特点进行概况总结。最后第三部分是结论部分。在第二部分的分析基础上,对各时期进行横向比较,总结出19782017年间广州产业园区建设及城市形态演变的总体特征,探究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对文章的不足与局限进行了概述,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启示。
二、20亿元开发南沙建大学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亿元开发南沙建大学城(论文提纲范文)
(2)高新区产城融合研究 ——以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火炬计划”下的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高地 |
1.1.2 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的高新区,产城融合势在必行 |
1.2 研究问题与目的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3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对象的典型性 |
1.3.2 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基于Citespace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知识图谱分析 |
2.1.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2.1.2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研究知识图谱及特点 |
2.2 高新区的研究热点 |
2.2.1 产业集群的相关研究 |
2.2.2 高新区创新发展的相关研究 |
2.2.3 产城融合的相关研究 |
2.2.4 高新区转型发展的相关研究 |
2.3 研究评述 |
2.4 国内外产城融合促进园区创新发展的案例研究 |
2.4.1 新加坡纬壹科技城 |
2.4.2 苏州工业园 |
2.4.3 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 |
2.4.4 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 |
第三章 产城融合与高新区创新发展的逻辑构建 |
3.1 高新区的发展历程 |
3.1.1 要素驱动:生产要素集聚阶段 |
3.1.2 投资驱动:产业集聚阶段 |
3.1.3 创新驱动:创新发展阶段 |
3.2 当前创新驱动下高新区发展的内在需求 |
3.2.1 发展困境:产城分离的创新环境导致创新人才难以集聚 |
3.2.2 需求特征:以吸引创新人才集聚为目标 |
3.3 产城融合:高新区创新发展空间需求的响应 |
3.3.1 产城融合的内涵:以人为本,实现产、城空间融合 |
3.3.2 产城融合通过塑造高品质空间促进创新人才的集聚 |
3.4 创新导向下高新区产城融合的路径构建 |
3.4.1 区域联动,促进城市与园区空间融合 |
3.4.2 功能完善,推动园区创新服务功能与生活服务功能高度融合 |
3.4.3 产业结构优化,深化产业高端化与集群化发展 |
3.4.4 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市场化管理制度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佛高区核心园的发展历程与实态研究 |
4.1 佛高区核心园的发展概况与阶段划分 |
4.1.1 狮山镇的发展概况 |
4.1.2 佛高区核心园的发展概况与阶段划分 |
4.2 佛高区核心园的发展历程 |
4.2.1 分散发展阶段:从“农村社区工业化”到“园区工业化” |
4.2.2 整合发展阶段:从“一园多镇”到“园镇合一” |
4.3 佛高区核心园的实态特征 |
4.3.1 空间:粗放利用,功能结构失衡 |
4.3.2 产业:集聚现象较明显,粗放型与高级化并存 |
4.3.3 管理体制:“市统筹、区建设”,缺乏社会事务管理 |
4.4 佛高区核心园的发展阶段研判 |
4.4.1 经济成就巨大,制造业发展迅猛 |
4.4.2 产业集聚已形成,高企培育数量可观 |
4.4.3 创新引领正在进行,传统制造业产值占主导 |
4.5 基于企业访谈的佛高区核心园创新发展的核心问题识别 |
4.5.1 佛高区核心园创新环境的构建 |
4.5.2 产城脱节的园区环境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创新导向下佛高区核心园产城融合策略研究 |
5.1 战略谋划:从“园区”向“城区”的空间战略演进 |
5.1.1 市级层面规划:从“城市组团”到“城市副中心” |
5.1.2 区镇级层面规划:从"承接东部"到"产业中枢+交通枢纽" |
5.2 空间修补:功能补强,优化园区内部空间 |
5.2.1 重塑园区内部结构,构建“科创服务中心+创新产城组团”空间格局 |
5.2.2 集聚园区各组团资源,以三旧改造促进核心区功能融合发展 |
5.3 区域协调:核心引领,联动新城融入城市发展格局 |
5.3.1 实现空间一体化发展 |
5.3.2 融入区域生态格局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狮山镇政府访谈提纲 |
附录2 佛山高新区核心园企业访谈提纲 |
附录3 佛山高新区核心园企业访谈记录 |
附录4 狮山镇村、社区访谈记录 |
附录5 狮山镇政府部门访谈记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亚热带体育建筑的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气候危机催生低碳建筑的发展 |
1.1.2 我国体育建筑的减排需求迫切 |
1.1.3 珠三角地区体育建筑发展迅速 |
1.2 概念界定 |
1.2.1 亚热带 |
1.2.2 体育建筑 |
1.2.3 气候适应性设计 |
1.2.4 CFD模拟 |
1.3 文献回顾与综述 |
1.3.1 国际上建筑气候适应性研究的着作 |
1.3.2 我国建筑气候适应性问题的相关研究 |
1.3.3 体育建筑气候设计问题的相关研究 |
1.3.4 文献综述 |
1.3.5 其他相关资料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目的 |
1.4.2 意义 |
1.5 研究范围与方法 |
1.5.1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5.2 主要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2章 亚热带体育建筑气候设计问题的宏观解读 |
2.1 建筑气候设计与绿色建筑的发展 |
2.1.1 建筑行业中环境意识的发展历程 |
2.1.2 气候设计与绿色建筑理念的联系 |
2.2 亚热带建筑气候设计的主要因素 |
2.2.1 自然气候的影响因素 |
2.2.2 建筑空间气候适应性的影响要素 |
2.2.3 亚热带建筑气候分析与设计原则 |
2.3 亚热带体育建筑的气候设计要点 |
2.3.1 体育建筑气候设计的要点分析 |
2.3.2 外部空间的气候设计要点 |
2.3.3 内部空间的气候设计要点 |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亚热带体育建筑气候设计的难点与研究方法 |
3.1 我国亚热带地区体育建筑的发展概况 |
3.1.1 承办赛事主导下的体育场馆建设 |
3.1.2 体育产业多元需求的市场化运营 |
3.2 强化体育建筑气候设计的原因与难点 |
3.2.1 体育建筑气候适应性薄弱的设计阶段原因 |
3.2.2 大空间特性造成的体育建筑气候设计难点 |
3.3 亚热带体育建筑气候设计策略的研究方法 |
3.3.1 研究目标 |
3.3.2 基本思路与技术路线 |
3.3.3 建筑实例与抽象模型 |
3.3.4 研究内容与分项问题 |
3.4 模拟实验的流程与设定 |
3.4.1 ECOTECT软件的概况 |
3.4.2 风环境模拟实验的基本设定 |
3.4.3 日射与光环境模拟实验的基本设定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亚热带体育建筑外部空间的气候设计策略研究 |
4.1 体育地块对城市空间微气候的影响 |
4.1.1 抽象模型的建立 |
4.1.2 城市街区尺度的风环境模拟 |
4.1.3 城市街区尺度的日射环境模拟 |
4.1.4 风、日射环境的综合判定 |
4.2 建筑单体对外环境气候设计的影响 |
4.2.1 抽象模型的建立 |
4.2.2 建筑外形设计与外部场地风影分布 |
4.2.3 建筑外形设计与外部场地受影分布 |
4.2.4 风、日射环境的综合判定 |
4.3 建筑布局对外环境气候设计的影响 |
4.3.1 抽象模型的建立 |
4.3.2 建筑布局与外部场地的风速分布 |
4.3.3 建筑布局与外部场地的受影分布 |
4.3.4 风、日射环境的综合判定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亚热带体育建筑露天比赛厅空间的气候设计策略研究 |
5.1 抽象模型的建立 |
5.1.1 抽象模型的概况 |
5.1.2 模型简化的原则 |
5.2 露天比赛厅空间的风环境气候设计措施 |
5.2.1 模拟研究条件设定 |
5.2.2 朝向选择对场内风环境的影响 |
5.2.3 侧界面设计措施对场内风环境的影响 |
5.2.4 顶界面设计措施对场内风环境的影响 |
本节小结 |
5.3 露天比赛厅空间的日射环境气候设计措施 |
5.3.1 模拟研究条件设定 |
5.3.2 朝向选择对场内遮阳的影响 |
5.3.3 遮阳篷形式对场内遮阳的影响 |
5.3.4 遮阳篷高度对场内遮阳的影响 |
本节小结 |
5.4 风、日射环境的综合判定 |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亚热带体育建筑室内比赛厅空间的气候设计策略研究 |
6.1 抽象模型的建立 |
6.1.1 抽象模型的概况 |
6.1.2 模型简化的原则 |
6.2 室内比赛厅空间的风环境气候设计措施 |
6.2.1 模拟研究条件设定 |
6.2.2 侧界面设计措施对场内风环境的影响 |
6.2.3 顶界面设计措施对场内风环境的影响 |
本节小结 |
6.3 室内比赛厅空间的光环境气候设计措施 |
6.3.1 模拟研究条件设定 |
6.3.2 采光侧窗对场内采光系数的影响 |
6.3.3 采光天窗对场内采光系数的影响 |
本节小结 |
6.4 风、光环境的综合判定 |
本章小结 |
第7章 亚热带体育建筑气候设计策略研究总结 |
7.1 亚热带体育建筑的气候设计策略汇总 |
7.1.1 建筑外部空间的气候设计策略参考 |
7.1.2 体育场露天比赛厅的气候设计策略参考 |
7.1.3 体育馆室内比赛厅的气候设计策略参考 |
7.2 全文总结 |
7.3 研究的创新点 |
7.4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亚热带体育建筑标准化抽象模型库矩阵 |
附录二 亚热带体育建筑实例的风、光、热模拟报告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广州市公共配套设施空间分布对商品住宅价格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公共配套设施 |
2.1.2 商品住宅 |
2.1.3 商品住宅价格 |
2.2 理论基础 |
2.2.1 区位理论 |
2.2.2 特征价格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据收集与模型构建 |
3.1 数据收集及处理 |
3.1.1 初始数据库数据收集 |
3.1.2 数据预处理与规范化 |
3.2 特征价格模型构建 |
3.2.1 特征价格模型 |
3.2.2 空间特征价格模型 |
3.3 特征变量选择 |
3.4 地理回归加权模型构建 |
3.4.1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原理 |
3.4.2 空间权重矩阵 |
3.4.3 带宽选择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州市公共配套设施与商品住宅空间分布分析 |
4.1 研究区域概况 |
4.1.1 地理位置 |
4.1.2 行政区域 |
4.1.3 自然条件 |
4.1.4 社会经济 |
4.2 广州市公共配套设施空间分布状况 |
4.2.1 道路网络分布状况 |
4.2.2 公交站点分布状况 |
4.2.3 地铁站点分布状况 |
4.2.4 教育资源分布状况 |
4.2.5 医院资源分布状况 |
4.2.6 绿化公园分布状况 |
4.2.7 公共配套设施空间分布特征 |
4.3 广州市商品住宅空间分布状况 |
4.3.1 商品住宅的空间分布状况 |
4.3.2 商品住宅的空间分布特征 |
4.4 广州市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布状况 |
4.4.1 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布状况 |
4.4.2 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布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州市公共配套设施空间分布对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研究 |
5.1 公共配套设施对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回归分析 |
5.1.1 基于OLS回归与SEM、SLM模型的影响分析 |
5.1.2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影响分析 |
5.2 公共配套设施特征变量影响作用空间分异分析 |
5.2.1 邻里特征因素对商品住宅价格影响空间分异 |
5.2.2 区位特征因素对商品住宅价格影响空间分异 |
5.3 公共配套设施对商品住宅价格影响作用合力量化分析 |
5.3.1 公共配套设施影响力空间衰变现象 |
5.3.2 公共配套设施级别影响力差异对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 |
5.3.3 公共配套设施对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力衰变作用量化分析 |
5.4 基于影响研究结果的对策建议 |
5.4.1 对政府部门的建议 |
5.4.2 对开发商的建议 |
5.4.3 对购房者的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1 全球化和信息化推动下的城市群发展 |
1.2.2 城市群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空间载体 |
1.2.3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空间治理变革 |
1.2 湾区的概念提出与研究进展 |
2.1.1 有关湾区研究的三个阶段与概念内涵的转变 |
2.1.2 湾区空间发展相关研究的进展 |
2.1.3 本次研究问题的提出 |
2.1.4 本文研究的环珠江口湾区的空间范围 |
1.3 概念辨析与界定 |
1.3.1 城市群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
1.3.2 城市空间形态与空间结构的相互关系 |
1.3.3 城市空间模式的概念内涵 |
1.4 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 |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1.5.3 主要内容 |
2 城市群空间研究进展与研究框架 |
2.1 城市群空间研究的要素组成与模式演变 |
2.1.1 对空间认识的转变 |
2.1.2 城市空间研究的构成要素 |
2.1.3 由单一城市到城市群的空间模式研究 |
2.1.4 城市群空间模式的动态演变 |
2.2 城市群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 |
2.2.1 全球化和市场化作用下的发展动力 |
2.2.2 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研究 |
2.2.3 “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的作用机制 |
2.2.4 主体作用下的空间表征 |
2.3 空间模式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基于动力主体的引导 |
2.3.2 基于对空间客体的协调 |
2.3.3 主体与客体研究的融合:空间治理 |
2.4 建立湾区空间模式研究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3 湾区形成的自然人文基础 |
3.1 湾区自然地理基础 |
3.1.1 自然地理条件与“湾区” |
3.1.2 环珠江口湾区总体地理特征 |
3.1.3 河口湾形态演变和经济活动 |
3.2 湾区历史人文基础 |
3.2.1 岭南三大民系与湾区空间分布 |
3.2.2 岭南文化来源特征 |
3.2.3 以广府文化为主体的湾区文化 |
3.3 本章小结 |
4 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的演进研究 |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1.1 数据的选取与发展阶段划分 |
4.1.2 影像数据的处理 |
4.2 湾区城市群建设空间形态的扩展特征 |
4.2.1 建设空间演变的总体特征 |
4.2.2 建设用地规模的快速拓展 |
4.2.3 建设空间扩展的轴向集聚 |
4.2.4 空间形态的分维与紧凑度 |
4.3 湾区城市群自然生态空间形态的演变 |
4.3.1 湾区自然生态空间的演变历程 |
4.3.2 湾区自然生态空间形态指数特征 |
4.3.3 环珠江口生态空间与岸线演变 |
4.3.4 台风气候影响下的空间安全风险 |
4.4 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关系的总体判断 |
4.4.1 向湾演进与珠江口A字形空间结构的形成 |
4.4.2 环珠江口湾区空间开发的不平衡 |
4.4.3 城市群建设空间拓展的不充分 |
4.4.4 珠江口区域的生态碎化与安全压力 |
4.5 本章小结 |
5 湾区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与空间模式演变 |
5.1 政府行为推动湾区空间结构演变 |
5.1.1 中央政府的宏观政策推动核心城市的形成 |
5.1.2 省级政府协同与调控促进城市群区域一体化 |
5.1.3 地方政府的空间竞争促使城市群向多中心转变 |
5.1.4 政府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对称型等级化 |
5.2 市场发展引起城市建设空间扩展 |
5.2.1 从村镇工业化到创新发展的产业集聚与动力转变 |
5.2.2 典型产业模式与经济的梯队型格局 |
5.2.3 市场机制下不同产业类型企业的空间集聚特征 |
5.2.4 市场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多中心网络化 |
5.3 社会需求促使空间内涵发生转变 |
5.3.1 人口快速增长与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
5.3.2 人口密度的双核圈层空间分布 |
5.3.3 社会阶层结构由纺锤型向橄榄型转变 |
5.3.4 社会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社群多元化 |
5.4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交织推进的动力机制 |
5.5.1 “政府-市场-社会”交织推进的建设空间拓展 |
5.5.2 主体的合力差异导致空间的不平衡和不充分 |
5.5.3 以政府治理为主导的生态空间管控 |
5.5.4 主体的利益博弈导致生态碎化困境 |
5.5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推动下的湾区空间模式与结构演变 |
5.5.1 1978-1992年,村镇工业化推动湾区点状生长模式 |
5.5.2 1992-2002年,工业转型促进城镇空间点轴发展 |
5.5.3 2002-2012年,现代服务驱动中心城市崛起 |
5.5.4 2013年至今,科技创新成为湾区发展源泉 |
5.6 本章小结 |
6 湾区城市群空间作用逻辑转变与治理趋势 |
6.1 世界湾区的空间模式特征 |
6.1.1 纽约湾区:州际合作模式 |
6.1.2 旧金山湾区:网络化联合模式 |
6.1.3 东京湾区:单核集中型模式 |
6.1.4 与三大国际湾区的比较与借鉴 |
6.2 从对空间发展的引导走向空间底线管控 |
6.2.1 国土空间的整体治理:自然资源管理框架下的体系重构 |
6.2.2 建设空间的柔性治理:以功能区引导发展转型 |
6.2.3 生态空间的底线治理:从刚性管控走向韧性适应 |
6.3 从政府治理走向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商治理 |
6.3.1 政府主体的治理趋势 |
6.3.2 市场主体的治理趋势 |
6.3.3 社会主体的治理趋势 |
6.3.4 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商”治理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7 环珠江口湾区的空间模式 |
7.1 湾区发展的目标与责任 |
7.1.1 服务于国家开放和转型发展战略 |
7.1.2 打造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
7.1.3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
7.2 创新发展趋势下的湾区空间发展模式转变 |
7.2.1 以国家科学平台为引擎的节点簇群空间模式 |
7.2.2 以企业技术转化为主导的双核轴带空间模式 |
7.2.3 以社群创新创业为重点的多元网络空间模式 |
7.3 构建以环湾为核心的区域空间结构 |
7.3.1 历年空间规划的结构演变 |
7.3.2 立脊:推动更为均衡的空间发展 |
7.3.3 铸链:创新湾链空间的无地界协作 |
7.4 加强空间发展的核心要素管控 |
7.4.1 重塑区域:协调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 |
7.4.2 打破边界:推动无地界的协同发展 |
7.4.3 培育节点:创新功能区协同体系 |
7.4.4 打通路径:优化东西岸通道体系 |
7.5 创新主体协同治理模式 |
7.5.1 培育空间治理的制度厚实 |
7.5.2 强化生态空间的韧性治理 |
7.5.3 促进湾区治理的文化认同 |
7.6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启示 |
8.1 主要结论 |
8.1.1 珠江口东西两岸空间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程度增大 |
8.1.2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合力在环珠江口湾区空间形态与模式演变中具有阶段性、复合性特征 |
8.1.3 创新经济趋势下的湾区空间模式和两脊三湾链空间结构 |
8.2 论文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8.2.1 论文的创新 |
8.2.2 存在的不足 |
8.3 对未来发展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结合绿道建设的番禺区生态控制线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
2.1 主要研究概念 |
2.1.1 绿道 |
2.1.2 生态控制线 |
2.1.3 生态规划 |
2.1.4 生态治理 |
2.2 相关概念辨析 |
2.2.1 生态控制线与城市总体规划的“三区四线”的关系 |
2.2.2 生态控制线与城乡绿道建设的关系 |
2.3 文献研究综述 |
2.3.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2.3.2 国外相关研究 |
2.3.3 国内研究现状 |
2.4 相关实践案例 |
2.4.1 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 |
2.4.2 东莞市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 |
2.4.3 其他城市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 |
2.4.4 案例小结 |
3 番禺区生态控制线规划基础条件分析 |
3.1 番禺区城乡建设现状 |
3.1.1 自然地理 |
3.1.2 社会经济 |
3.1.3 土地利用 |
3.2 番禺区生态环境现状 |
3.2.1 番禺区生态控制线构成对象现状核查 |
3.2.2 生态环境现状 |
3.2.3 绿道建设现状 |
4 番禺区生态控制线规划目标与对策 |
4.1 规划目标 |
4.1.1 总体要求 |
4.1.2 上层次规划要求 |
4.1.3 划定比例要求 |
4.1.4 管理要求 |
4.2 规划对策 |
4.2.1 规划原则 |
4.2.2 规划策略 |
4.2.3 规划指标 |
4.2.4 实施保障 |
5 结论与讨论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相关问题讨论 |
5.2.1 绿道布局与生态控制线划定相关性 |
5.2.2 生态控制线如何纳入城市建设控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基于POI的城市边缘区识别与空间分析 ——以广佛都市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基本概念 |
1.2.2 理论基础 |
1.2.3 关于城市边缘区界定的研究综述 |
1.2.4 关于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研究综述 |
1.2.5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区位和自然地理背景 |
2.1.2 行政区域特征 |
2.1.3 社会经济和人口概况 |
2.1.4 广佛都市区构建发展历程 |
2.2 数据来源 |
2.2.1 广佛都市区POI数据 |
2.2.2 广佛都市区土地利用信息 |
2.2.3 辅助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广佛城市边缘区的识别与划定 |
3.1 POI数据分析及预处理 |
3.1.1 POI数据分析 |
3.1.2 POI数据预处理 |
3.2 POI数据核密度分析 |
3.2.1 核密度分析参数选择 |
3.2.2 POI核密度分析结果 |
3.3 广佛城市边缘区范围识别 |
3.3.1 城市边缘区内边界识别 |
3.3.2 城市边缘区外边界识别 |
3.3.3 广佛城市边缘区范围划定 |
3.4 城市边缘区识别划定结果验证 |
3.4.1 选点验证 |
3.4.2 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佛城市边缘区的土地利用及其扩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广佛城市边缘区现状分析 |
4.1.1 城市边缘区空间形态分析 |
4.1.2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
4.2 非边缘区向边缘区转变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 |
4.2.1 非边缘区向边缘区转变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
4.2.2 非边缘区向边缘区转变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
4.3 城市边缘区的空间扩展模式 |
4.3.1 交通引导型 |
4.3.2 住宅用地开发引导型 |
4.3.3 产业园区开发引导型 |
4.3.4 大学城开发引导型 |
4.4 城市边缘区扩展的影响因素 |
4.4.1 自然地理因素 |
4.4.2 规划及政策因素 |
4.4.3 道路交通因素 |
4.4.4 社会经济发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广州城市群公交运行速度空间分布特性及可靠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技术线路 |
第二章 广州市公交调查数据的采集 |
2.1 广州市公共交通发展概况 |
2.2 调查方案 |
2.2.1 调查范围和对象 |
2.2.2 调查内容及时间 |
2.3 样本量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公交运行速度特性研究 |
3.1 区域公交运行速度分析 |
3.1.1 统计特性分析 |
3.1.2 分布特性分析 |
3.2 广州的城市区域布局特点 |
3.3 公交运行速度特性与城市区域布局之间的关系研究 |
3.3.1 公交运行速度特性的空间特性 |
3.3.2 城市发展梯度与公交运行速度梯度的关系 |
3.3.3 公交行程速度与城市梯度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公交运行速度的可靠度评价研究 |
4.1 公交运行可靠度概述 |
4.2 公交速度可靠度等级划分标准 |
4.3 传统系统可靠度评价方法 |
4.3.1 串联系统可靠度 |
4.3.2 并联系统可靠度 |
4.3.3 串-并联系统可靠度 |
4.3.4 并-串联系统可靠度 |
4.4 区段、线路、区域速度模型的建立 |
4.5 速度评价模型在广州市公交系统的应用 |
4.5.1 每条线路的加权平均速度 |
4.5.2 每个区域的加权平均速度 |
4.6 基于ArcGis平台对公交运行速度可靠度进行可视化 |
4.6.1 ArcGis简介 |
4.6.2 ArcGis实现可视化的操作过程 |
4.7 公交速度可视化结果 |
4.7.1 公交站的速度分布 |
4.7.2 公交线路的速度分布 |
4.7.3 区域的公交速度分布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VISSIM对速度模型进行仿真验证 |
5.1 仿真模型搭建 |
5.1.1 公交车模型确定 |
5.1.2 输入期望速度参数 |
5.1.3 输入停靠时间分布参数 |
5.1.4 路线与路径 |
5.1.5 公交车站 |
5.1.6 车辆构成 |
5.1.7 设置数据采集点 |
5.2 VISSIM仿真模型的模型精度检验 |
5.3 公交线路仿真分析 |
5.3.1 选择理想公交线路 |
5.3.2 早高峰仿真分析 |
5.3.3 午高峰仿真分析 |
5.3.4 晚高峰仿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 中国体育建筑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
1.2.1 针对整体历程的发展研究 |
1.2.2 针对部分时间段的发展研究 |
1.2.3 针对部分区域的发展研究 |
1.2.4 针对世界体育建筑的发展研究 |
1.2.5 体育建筑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 |
1.2.6 细化的研究类型和多元化的研究意识 |
1.2.7 文献综述小结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架构 |
1.3.4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的未尽事宜 |
本章注释 |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基础 |
2.1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 |
2.1.1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 |
2.1.2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
2.1.3 中国古代“体育建筑” |
2.2 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 |
2.2.1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场馆建设 |
2.2.2 西方大众体育运动发展 |
2.3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三章 近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萌芽 |
3.1 西方体育建筑的被动输入 |
3.1.1 满足西人娱乐休闲需求的体育建筑 |
3.1.2 青年会主导下的体育文化传播及体育设施建设 |
3.1.3 教会学校中的体育建筑 |
3.1.4 殖民政权主导的体育建筑 |
3.2 本土体育建筑的主动发展 |
3.2.1 现代建筑师的培养与成熟 |
3.2.2 现代体育概念的本土萌芽及发展 |
3.2.3 华商建设的娱乐体育建筑 |
3.2.4 公立学校体育建筑的建设 |
3.2.5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及发展 |
3.3 现代体育建筑功能的泊来与探索 |
3.3.1 竞技体育功能标准化探索 |
3.3.2 从单纯到复合的功能演进 |
3.3.3 总体规划思想的萌芽 |
3.4 西式风格的泊来与“中国固有式”的探索 |
3.4.1 西式风格的泊来、模仿与改良 |
3.4.2 ―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与创造 |
3.4.3 风格承载的文化意义 |
3.5 现代大跨体育建筑技术的初步探索 |
3.5.1 现代材料和传统本土材料的互补应用 |
3.5.2 屋架体系的初步应用与发展 |
3.5.3 现代设备设施的设置与自然通风采光措施的结合 |
3.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四章 现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探索 |
4.1 建国初期体育建筑的建设探索 |
4.1.1 过渡时期的简易场馆建设 |
4.1.2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场馆建设起步 |
4.2 “大跃进”及“大调整”时期的体育建筑 |
4.2.1 大跃进时期的场馆建设 |
4.2.2 调整时期体育建筑的收缩简化方针 |
4.3 “文革”时期的体育建筑 |
4.3.1 ―文革‖期间建筑事业的停滞与体育事业的低潮 |
4.3.2 不退反进的体育建筑建设 |
4.3.3 作为外交手段的援外体育建筑 |
4.4 适合中国国情的功能体系的初步建立及坎坷发展 |
4.4.1 从―引入‖到―研究‖的体育建筑学科萌芽 |
4.4.2 政治运动影响下功能定位 |
4.4.3 平面形式的初步丰富 |
4.4.4 多重使用需求下的多功能拓展 |
4.4.5 总体规划与整体布局思想的起步 |
4.5 政治风潮影响下的形式制约与探索 |
4.5.1 民族形式——从推崇到批判 |
4.5.2 现代主义——夹缝中的艰难探索 |
4.6 大跨建筑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
4.6.1 结构技术研究潮流及大跨结构的创新发展 |
4.6.2 饰面材料及性能材料的初步丰富 |
4.6.3 基于功能发展的设施设备技术探索 |
4.7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发展 |
5.1 以“亚运会”为核心的体育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1 重点保障的竞技体育事业 |
5.1.2 洲际级别的赛事及场馆建设 |
5.1.3 逐渐稳定的国家级别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4 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及场馆设施规划 |
5.2 竞技场馆建设的初步丰富 |
5.2.1 体育馆的丰富发展 |
5.2.2 体育场的建设开展 |
5.2.3 游泳馆的建设开展 |
5.2.4 冰雪体育建筑在东北区域的建设 |
5.2.5 其它小众竞技体育建筑的零星建设 |
5.2.6 体育中心的建设开展 |
5.3 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1 校园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 |
5.4 理论及作品的输入输出 |
5.4.1 国际体育建筑发展成果的输入 |
5.4.2 援外体育建筑的输出 |
5.5 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功能新发展 |
5.5.1 市场经济对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的影响初显 |
5.5.2 基于经济因素的场馆多功能研究与探索 |
5.6 多元思潮涌入下体育建筑的创作繁荣 |
5.6.1 现代主义的形式新探索 |
5.6.2 与结构紧密结合的形式创作 |
5.6.3 体育建筑中的地域性思考 |
5.6.4 环境意识与城市意识的思考觉醒 |
5.7 开放交流中的技术发展 |
5.7.1 国产材料的创新及国外材料的引入 |
5.7.2 结构技术的创新 |
5.7.3 新型设施设备的应用 |
5.7.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引入 |
5.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六章 新千年后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1 奥运策略下的竞技体育建筑发展高峰 |
6.1.1 奥运争光计划及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
6.1.2 国际级别赛事的举办及战略扩展 |
6.1.3 国家级综合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4 国际单项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5 省级运动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6 其它类型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2 竞技体育场馆类型的进一步丰富 |
6.2.1 传统综合型体育场馆的丰富建设 |
6.2.2 专项体育建筑类型的建设兴起 |
6.2.3 体育中心的蓬勃发展 |
6.3 校园体育建筑及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新契机 |
6.3.1 校园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进步 |
6.4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发展转变 |
6.4.1 建筑行业的开放及体育建筑创作的全球化 |
6.4.2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体育建筑发展转变 |
6.4.3 快速城市化下的建设机遇 |
6.5 体育建筑功能发展新特征 |
6.5.1 总体布局的新特征 |
6.5.2 复合化的功能模块设置 |
6.5.3 灵活化的功能设计 |
6.6 体育建筑形式发展新思潮 |
6.6.1 建筑形态的有机化 |
6.6.2 立面设计的表皮化 |
6.6.3 结构美学的新表现 |
6.6.4 对地域性的丰富思考和追求 |
6.6.5 生态理念下的形式探索 |
6.7 体育建筑技术的飞跃发展 |
6.7.1 数字化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
6.7.2 张拉、混合结构的发展潮流 |
6.7.3 材料的性能挖掘与创新 |
6.7.4 设施设备技术的发展革新 |
6.7.5 生态节能技术体系的探索 |
6.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发展面临问题及设计策略探讨 |
7.1 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系统元素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1 社会背景发展脉络分析 |
7.1.2 功能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3 形式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4 技术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2 目前体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
7.2.1 体育建筑建设存在误区 |
7.2.2 对现存体育场馆历史价值和保护意识不足 |
7.2.3 体育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
7.2.4 建筑形式的"形而上学" |
7.2.5 技术利用的不适宜 |
7.3 基于“新常态”社会背景的体育建筑发展背景 |
7.3.1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背景 |
7.3.2 新常态下的体育事业发展趋势 |
7.3.3 新常态下的建筑事业发展趋势 |
7.4 新常态下平衡化的体育建筑发展趋势探讨 |
7.4.1 综合竞技场馆与专项竞技场馆的平衡 |
7.4.2 竞技体育建筑、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平衡 |
7.4.3 新建场馆与改建场馆的平衡化发展 |
7.5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理性设计策略探讨 |
7.5.1 适宜化的总体布局策略 |
7.5.2 灵活、整合的功能设置策略 |
7.5.3 多样化的形式创作策略 |
7.5.4 理性的技术发展策略 |
7.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广州产业园区建设对城市形态的影响(19782017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广州园区发展相关研究 |
1.2.2 广州城市形态相关研究 |
1.2.3 园区、产业与城市形态结合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范围 |
1.3.1 对象范围 |
1.3.2 地区范围 |
1.3.3 时间范围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广州园区发展的历史分期 |
2.1 广州园区发展历史分期的原因 |
2.2 广州园区发展历史分期的依据 |
2.3 广州园区发展的历史分期 |
2.3.1 拉动城市东移时期(1978~1991年) |
2.3.2 牵引郊区化时期(1991~2000年) |
2.3.3 主导疏解与助力中调时期(2000~2010年) |
2.3.4 完善大广州多中心格局时期(2010~2017年) |
第三章 拉动城市东移(1978~1991年) |
3.1 阶段背景 |
3.2 产业园区建设 |
3.2.1 黄埔港工业区带动城市东部发展(1978~1984年) |
3.2.2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拉动城市东移(1984~1991) |
3.2.3 产业园区分布特点 |
3.2.4 小结 |
3.3 园区触媒作用 |
3.3.1 黄埔新型工业园区(吉山、庙头等珠江沿岸工业园区) |
3.3.2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
3.4 城市形态演变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牵引城市郊区化(1991~2000年) |
4.1 阶段背景 |
4.2 产业园区建设 |
4.2.1 老城区区街工业“迁引”城市郊区化 |
4.2.2 开发区(园区)建设牵引城市郊区化 |
4.2.3 产业园区分布特点 |
4.2.4 小结 |
4.3 园区触媒作用 |
4.3.1 区街工业外迁对城市形态的牵引 |
4.3.2 开发区的牵引 |
4.4 城市形态演变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导疏解与助力中调(2000~2010年) |
5.1 阶段背景 |
5.2 产业园区建设 |
5.2.1 主导城市疏解(2000~2006年) |
5.2.2 助力城市中调(2006~2010年) |
5.2.3 产业园区分布特点 |
5.2.4 小结 |
5.3 园区触媒作用 |
5.3.1 黄埔、新塘一片主导东进 |
5.3.2 广州大学城、生物岛主导南拓 |
5.3.3 创意、科技产业园区助力中心城区优化调整 |
5.4 城市形态演变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完善大广州多中心格局(2010~2017) |
6.1 阶段背景 |
6.2 产业园区建设 |
6.2.1 大广州多中心格局形成的动力机制 |
6.2.2 产业园区建设情况 |
6.2.3 产业园区分布特点 |
6.2.4 小结 |
6.3 园区触媒作用 |
6.3.1 空港经济区 |
6.3.2 南沙港区园区集聚组团 |
6.3.3 城市形态演变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1 广州园区建设与城市形态的内在关系 |
1.1 园区建设进程 |
1.2 两者联系 |
2 创新成果 |
3 不足与局限 |
4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四、20亿元开发南沙建大学城(论文参考文献)
- [1]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J]. 广州市人民政府. 广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19)
- [2]高新区产城融合研究 ——以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为例[D]. 唐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亚热带体育建筑的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D]. 田雨.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4]广州市公共配套设施空间分布对商品住宅价格影响研究[D]. 林英昌.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6)
- [5]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D]. 彭雄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6]结合绿道建设的番禺区生态控制线规划研究[D]. 游乐. 华南农业大学, 2019(02)
- [7]基于POI的城市边缘区识别与空间分析 ——以广佛都市区为例[D]. 雷志成. 广州大学, 2019(01)
- [8]广州城市群公交运行速度空间分布特性及可靠性分析[D]. 冯修文. 广州大学, 2019(01)
- [9]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D]. 侯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10]广州产业园区建设对城市形态的影响(19782017年)[D]. 马鑫鑫.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