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圆的面积》探究学习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丁宏,李翠英[1](2021)在《深度学习背景下小学数学知识的梳理与学习》文中研究说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深度学习是能够引导学生开展主动学习、深度思考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利用自己从深度学习中获取的知识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学会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解决数学问题。依托信息技术建构有深度的数学知识结构,有效利用思维导图学习工具等途径,能够有效提高小学数学知识的梳理与学习效率。文章基于深度学习背景下对小学数学知识的梳理与学习进行深入探讨。
汤在添[2](2021)在《“圆”之有理——小学数学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主探究学习"是小学数学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课堂参与度。文章以《圆的面积》一课教学为例,阐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自主探究新知识的过程。
洪雅莉[3](2021)在《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文中研究指明深度学习是新课程教学改革中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入思考探究,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在深度学习思想的影响下,教师要立足以往课程教学的反思情况,根据学生需求,灵活设计教学方案,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的教学过程,形成有效的课堂互动氛围,进而落实深度学习的教学理念。文章以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为分析对象,首先阐述了深度学习的基本内涵和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
李晓梅,刘稀凤[4](2021)在《促进学生理解的小学数学生长课教学设计策略》文中指出《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良好的数学教育是在尊重学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在数学上的发展,这就意味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站在学生立场让学生理解数学。促进学生理解的小学数学教育是基于学生视角,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过程和结果,
王晓燕[5](2021)在《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路径》文中指出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具备很强的抽象性、逻辑性、实践性,是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主阵地。教师从数学学科教学特点出发,将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作为重要的学科教学任务,积极探索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对接点,有针对性的调度学生数学学习思维,形塑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数学学科学习能力。
赵琪[6](2021)在《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小学数学游戏化探究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元昊[7](2021)在《高一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晓彬[8](2021)在《基于桌面虚拟现实的探究教学模式对小学生几何空间能力的影响》文中提出
齐萱[9](2021)在《我国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数学探究内容的比较研究 ——以新课标下四版教科书必修内容为例》文中指出数学探究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有效途径,新课程改革以来,数学探究在中小学课堂、教育研究等领域也逐渐被重视。教科书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其设置的数学探究内容对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影响重大,对其审视,不仅能为师生开展数学探究活动提供一定的指导,还能给予教科书修订带来一定启示。2019年秋,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修订的教科书投入使用,为了给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提供参考意见及提高我国教科书探究内容质量,研究选取了“人教A版”、“北师大版”、“苏教版”和“湘教版”这四个版本教科书中数学探究内容为比较对象,研究了如下问题:四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中,(1)数学探究内容的呈现方式和活动组织形式有什么共性或差异?(2)数学探究内容的认知要求有什么共性或差异?(3)数学探究内容的开放水平有什么共性或差异?研究过程为:通过使用文献分析法,结合已有研究经验,从情境表述、问题表述、上下文关系、活动类型、活动组织形式、认知水平和开放水平七方面建立分析框架;通过使用内容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四个版本教科书中数学探究内容进行编码、一致性检验,进一步使用Excel、SPSS软件对得到的量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研究结果。得出主要结论为:(1)在情境表述方面,四版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均以纯数学情境为主,真实情境和必要型情境均设置突出;(2)在问题类型方面,四版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均是封闭式问题高于开放式问题,过程开放式问题与结论开放式问题平均占比接近;(3)在上下文关系方面,四版存在显着性差异,“人教A版”对引入新知类设置突出,“北师大版”对归纳总结类设置突出,“湘教版”和“苏教版”对应用拓展类设置突出,且四个版本都重视承上启下类的设置;(4)在活动类型方面,四版存在显着性差异,“湘教版”对实验活动设置比例最突出,“苏教版”对项目活动设置比例最突出,四版也呈现出一定的共同特征,对写作活动设置比例极低;(5)在活动组织形式方面,四版存在显着性差异,主要体现是“北师大版”对合作形式的探究内容设置最突出;(6)在认知水平方面,四版不存在显着性差异。都是有联系的程序型任务设置比例最高,其次是无联系的程序型,做数学型和记忆型设置比例极低;(7)在开放水平方面,四版存在显着性差异,“湘教版”对论证起始型的探究内容设置最突出,“人教A版”对证据起始型探究内容设置最突出。基于研究结论及讨论,从两方面提出建议。教科书探究内容编写方面:第一,丰富数学探究内容情境类型,参与数学化过程;第二,平衡数学探究活动类型比例,提升表达能力;第三,重视合作形式探究内容设置,加强合作交流;第四,适当增加“做数学型”探究内容,促进数学思维发展;第五,重视“问题起始型”探究内容设置,提升问题提出能力。教师教学方面:第一,根据实际教学合理选用探究内容,充分发挥探究价值;第二,根据实际教学恰当调节开放水平,最大程度发挥探究内容价值。
刘星星[10](2021)在《“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基础教育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推动下,正推行并落实学本式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主线,以评价为手段,以团队学习为平台,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和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然而,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关“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大部分局限于理论介绍与应用效果的探讨,缺少有关应用的系统研究,因此,研究如何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应用“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不仅具有理论性价值,更具有实践性意义。本研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和小学高段学生特点,结合小学数学实践教学经验和一线教师具体实施建议,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后现代主义学习理论、问题教学理论和生本教育理念,提出构建“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高段数学学科教学的应用原则、应用模式和应用策略,并且归纳了“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应用原则为“教学指导启发性”、“教学活动发展性”和“评价方式多样性”。应用策略为“教师提供丰富资源支持”、“教师提供有效的学习指导”、“教师明确学生讨论交流任务”、“教师深入小组实时监督”、“教师及时对学生评价”、“教师参与小组讨论及时点拨”、“教师提出明确汇报要求”、“评价要多样化贯穿全过程”“问题设计有梯度”、“问题设置要联系生活实际”何“教师提供资源具有启发性”应用策略。本研究运用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进行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小学高段数学学科应用“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可以促进教学目标达成、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数学综合能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活力,而且验证了提出的应用原则、应用模式、应用策略及需要注意问题的有效性。本研究不仅丰富了“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的理论成果,而且为一线教师在小学高段数学学科应用“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帮助,对推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二、《圆的面积》探究学习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圆的面积》探究学习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深度学习背景下小学数学知识的梳理与学习(论文提纲范文)
一、将深度学习理念融于小学数学的教学价值 |
二、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知识内容的梳理与学习策略 |
1. 依托信息技术建构有深度的数学知识结构 |
2. 以数学问题为主线有效梳理数学学习内容 |
3. 基于思维导图学习工具梳理数学学习内容 |
(2)“圆”之有理——小学数学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精心导入,激发兴趣 |
二、自主探究,设疑质疑 |
(一)设疑质疑,寻求方法 |
(二)动手操作,转化图形 |
(三)深化探究,讨论推理 |
三、精讲点拨,融会贯通 |
四、巧设练习,拓展延伸 |
五、激励参与,总结提升 |
(3)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言 |
二、 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的意义 |
三、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的策略 |
(一)准确把握学生学情,深度解析教材知识 |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
(三)巧妙预设课堂,注重知识生成过程 |
(四)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强调教学评价作用 |
四、 结语 |
(4)促进学生理解的小学数学生长课教学设计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促进学生理解的生长课教学设计内涵 |
1. 相关核心词的界定。 |
2. 促进学生理解的单元主题教学下生长课与种子课的关系。 |
3. 促进学生理解的单元主题教学视角下生长课教学设计的作用。 |
二、单元主题教学视角下生长课教学设计思路 |
1. 基于单元主题明确核心概念。 |
2. 基于种子课找准生长课的“生长点”。 |
3. 基于学情形成核心问题。 |
4. 基于目标选择评估内容。 |
5. 基于生活形成核心任务。 |
6. 基于经验迁移解决问题。 |
三、促进学生理解的单元主题教学视角下生长课教学设计策略 |
1. 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
2. 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
3. 经历完整的解决问题过程。 |
4. 通过评价跟踪教与学行为。 |
5. 根据学生需求灵活调整学习任务。 |
6. 反思改进优化教学设计。 |
(5)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切合知识特点,创设逻辑思维情境 |
1. 对接生活,创设生活教学情境。 |
2. 对接旧知,创设知识关联情境。 |
二、优化活动载体,启动逻辑探究思考 |
1. 优化游戏活动,激发思维活力。 |
2. 优化探究活动,拓展思维广度。 |
三、关注巩固训练,提升逻辑认知水平 |
1. 创新课堂总结,强化逻辑认知。 |
2. 创新实践训练,提升思维品质。 |
(9)我国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数学探究内容的比较研究 ——以新课标下四版教科书必修内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数学探究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
1.1.2 数学探究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有效途径 |
1.1.3 我国数学课程重视数学探究 |
1.1.4 已有关于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研究不足 |
1.2 问题提出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数学教科书 |
1.3.2 数学探究 |
1.3.3 高中数学教科书中的数学探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分析法 |
1.6.2 内容分析法 |
1.6.3 比较研究法 |
1.7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7.1 研究重点 |
1.7.2 研究难点 |
1.7.3 研究潜在创新点 |
1.8 论文结构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数学探究的研究现状 |
2.1.2 数学探究教学的实施与作用 |
2.1.3 教科书中数学探究内容的相关研究 |
2.1.4 数学教科书的研究方法 |
2.1.5 教科书中数学探究内容的设计原则 |
2.1.6 文献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分析框架 |
3.2.1 数学探究内容的情境表述维度分析 |
3.2.2 数学探究内容问题表述维度分析 |
3.2.3 数学探究内容的上下文关系维度分析 |
3.2.4 数学探究内容的活动类型维度分析 |
3.2.5 数学探究内容的活动组织形式维度分析 |
3.2.6 数学探究内容的认知要求维度分析 |
3.2.7 数学探究内容的开放水平维度分析 |
3.3 编码说明 |
3.3.1 编码方式——位置检索码 |
3.3.2 编码方式——水平标记码 |
3.3.3 编码举例 |
3.3.4 编码信度 |
3.4 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四章 我国四个版本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数学探究内容的比较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数学探究内容的情境类型的统计结果与分析 |
4.1.1 统计结果 |
4.1.2 分析与小结 |
4.2 数学探究内容的情境真实性的统计结果与分析 |
4.2.1 统计结果 |
4.2.2 分析与小结 |
4.3 数学探究内容的情境必要性的统计结果与分析 |
4.3.1 统计结果 |
4.3.2 分析与小结 |
4.4 数学探究内容的问题类型的统计结果与分析 |
4.4.1 统计结果 |
4.4.2 分析与小结 |
4.5 数学探究内容的上下文关系的统计结果与分析 |
4.5.1 统计结果 |
4.5.2 分析与小结 |
4.6 数学探究内容的活动类型的统计结果与分析 |
4.6.1 统计结果 |
4.6.2 分析与小结 |
4.7 数学探究内容的活动组织形式的统计结果与分析 |
4.7.1 统计结果 |
4.7.2 分析与小结 |
4.8 数学探究内容的认知水平的统计结果与分析 |
4.8.1 统计结果 |
4.8.2 分析与小结 |
4.9 数学探究内容的开放水平的统计结果与分析 |
4.9.1 统计结果 |
4.9.2 分析与小结 |
4.10 章末总结 |
4.10.1 四个版本教科书的数学探究内容在呈现方式上的比较结果 |
4.10.2 四个版本教科书的数学探究内容在活动组织形式上的比较结果 |
4.10.3 四个版本教科书的数学探究内容在认知水平上的比较结果 |
4.10.4 四个版本教科书的数学探究内容在开放水平上的比较结果 |
第五章 讨论、结论与建议 |
5.1 讨论 |
5.1.1 关于四个版本教科书中数学探究内容情境表述的讨论 |
5.1.2 关于四个版本教科书中数学探究问题表述的讨论 |
5.1.3 关于四个版本教科书中数学探究上下文关系述的讨论 |
5.1.4 关于四个版本教科书中数学探究活动类型的讨论 |
5.1.5 关于四个版本教科书中数学探究活动组织形式的讨论 |
5.1.6 关于四个版本教科书中数学探究认知水平的讨论 |
5.1.7 关于四个版本教科书中数学探究开放水平的讨论 |
5.1.8 不足与展望 |
5.2 结论 |
5.2.1 四版教科书探究内容在呈现方式上存在异同 |
5.2.2 四版教科书探究内容在认知水平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 |
5.2.3 四版教科书探究内容在开放水平上存在显着性差异 |
5.3 建议 |
5.3.1 对教科书探究内容编写的建议 |
5.3.2 对教师教学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数学探究内容编码 |
附录二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数学探究内容编码 |
附录三 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数学探究内容编码 |
附录四 湘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数学探究内容编码 |
致谢 |
(10)“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现代教育理念推动课程改革 |
二、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要求 |
三、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需要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实验研究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小学高段 |
二、“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后现代主义学习评价理论 |
三、问题教学理论 |
四、生本教育理念 |
第三章 “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第一节 “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的应用原则 |
一、教学指导的启发性原则 |
二、教学活动的发展性原则 |
三、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原则 |
第二节 “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的应用模式 |
一、“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的应用模式图 |
二、“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的实施环节 |
第三节 “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应用策略 |
一、“问题发现环节”应用策略 |
二、“问题生成环节”应用策略 |
三、“问题解决环节”应用策略 |
四、“问题拓展环节”应用策略 |
第四节 “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
一、提供启发性指导,促进问题解决 |
二、加强课堂讨论纪律管理,优化讨论环境 |
三、合理设置学习单讨论问题,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
第五节 “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 |
一、教学设计 |
二、教学设计分析 |
第四章 “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效果分析 |
第一节 实践方案 |
一、实践目的 |
二、实践对象 |
三、实践模式 |
四、实践过程 |
第二节 测量工具的设计 |
一、数学测试卷 |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与编制 |
三、访谈提纲设计与编制 |
第三节 实践结果与分析 |
一、数学成绩前后测结果与分析 |
二、调查问卷前后测结果与分析 |
三、访谈结果与分析 |
第四节 实践结论 |
一、“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的应用促进数学教学目标达成 |
二、“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的应用提高学生数学成绩 |
三、“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的应用提升学生数学综合能力 |
四、“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第五章 研究结论、研究反思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圆的面积》探究学习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深度学习背景下小学数学知识的梳理与学习[J]. 丁宏,李翠英. 基础教育论坛, 2021(28)
- [2]“圆”之有理——小学数学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初探[J]. 汤在添.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1(08)
- [3]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J]. 洪雅莉. 考试周刊, 2021(56)
- [4]促进学生理解的小学数学生长课教学设计策略[J]. 李晓梅,刘稀凤. 小学数学教育, 2021(Z3)
- [5]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路径[J]. 王晓燕. 学苑教育, 2021(19)
- [6]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小学数学游戏化探究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 赵琪.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7]高一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研究[D]. 刘元昊.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8]基于桌面虚拟现实的探究教学模式对小学生几何空间能力的影响[D]. 王晓彬.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9]我国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数学探究内容的比较研究 ——以新课标下四版教科书必修内容为例[D]. 齐萱. 天津师范大学, 2021(09)
- [10]“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刘星星.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