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森林资源动态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海南岛森林资源动态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一、海南岛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及其可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刘玉斌[1](2021)在《中国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人类开发活动等背景下,围填海、陆源污染、海岸侵蚀等规模与强度均不断增大,我国海岸带生境正在或已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据相关数据表明,我国50%以上的滨海湿地已丧失,海岸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健康面临严峻挑战,越来越多的海岸带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呈现不可持续的趋势。鉴于此,亟待开展我国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评估研究,为海岸带区域政策制定、实施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一定参考和科学支撑。本研究尝试中国海岸带宏观大尺度的历史时期和未来时期的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评估。为全面了解中国海岸带区域土地生态系统的现状及其服务与价值的演变规律,从中国海岸带基本特征出发,参考诸多研究成果,构建适用于中国海岸带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系统。基于此分类系统,开展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识别与多样性分析研究,基于中国海岸带土地利用数据集,分析土地利用景观时空变化特征、转移变化特征及其景观格局指数变化特征,为后续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估算提供支撑。选择主流成熟的具有普适性的估算模型或方法,评估2000-2015年中国海岸带4种典型生态服务及其价值,探讨研究区生态服务及其价值变化规律,并基于2025年多情景土地利用数据模拟评估未来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探讨未来多情景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与识别:基于中国海岸带自身的实际情况,参考诸多研究成果,建立一套适用于中国海岸带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系统,基于此,开展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识别和多样性研究;2000-2015年中国海岸带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类型的多样性整体呈下降趋势,离海岸线20 km范围的陆域其多样性变化最为剧烈,多样性高值区多分布于植被覆盖度较高的山地区域、海岸带滩涂和河口三角洲湿地,而低值区多分布于建设用地及其周边区域,受人为活动干扰剧烈。(2)中国海岸带土地利用由海洋向内陆整体格局大致呈“浅海水域—滨海湿地—人工湿地(盐田和养殖)—陆地混合类型区”空间分布特征。2000-2015年是中国海岸带土地利用人为开发活动显着的时期,城乡用地、养殖和工矿用地扩张显着,侵占大量耕地、浅海水域、滨海湿地和水库坑塘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人为开发强度趋缓。我国海岸带土地利用景观整体斑块的破碎化态势显着,斑块类型间更加复杂多样,某些特定土地利用类型景观斑块集聚化明显。(3)2000-2015年中国海岸带NPP与产水量空间分布整体均呈现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的趋势。陆域型生态系统的NPP值高于浅海水域生态系统。4个时期,中国海岸带陆域NPP总量和土壤保持总量均呈下降的趋势,15年间分别减少586.36万吨和956万吨。4个时期,中国海岸带产水量、陆域池塘养殖产量和理想状态下盐田海盐产量均呈显着增加的趋势,而近海最大持续渔获量略微下降。(4)2000-2015年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持续下降的趋势,15年间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减少了354.63亿元。中国海岸带不同类型服务价值变化趋势不同,其物质生产服务价值呈显着增长趋势,而固碳释氧服务价值、水源涵养服务价值和土壤保持服务价值均呈持续减少的趋势。4个时期,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价值占比最大,其次是固碳释氧服务价值,而物质生产服务价值和土壤保持服务价值占比均较小。(5)2025年趋势延续情景和生态保护情景下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分别为31791.68亿元和31917.27亿元,与2015年相比,两种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分别减少245.23亿元和119.64亿元,趋势延续情景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下降显着。两种情景下中国海岸带区域物质生产服务价值均呈增加的趋势,其中趋势延续情景下物质生产服务价值增加显着,而固碳释氧服务价值、水源涵养服务价值和土壤保持服务价值均呈减少的趋势,其中生态环境保护情景下3项服务价值缓慢减少,而趋势延续情景下3项服务价值下降显着。

叶文伟[2](2021)在《海南蕉园与县域尺度农田碳足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碳达峰”和“碳中和”概念的提出,区域尺度生态系统碳循环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类型,农田生态系统同时受到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和干扰,表现出碳源与碳汇的双重特征,其是净碳源还是净碳汇目前还存在争议。海南岛地处热带,是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和热带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提出要把海南建设成为生态价值实现机制试验区,对海南岛热带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蕉园是热带地区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类型,具有显着的地域性和代表性,但目前国内外鲜有关于蕉园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研究。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海南省澄迈县为研究靶区,基于生命周期理论与实地调研,对皇帝蕉和巴西蕉两种香蕉的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碳排放量与碳吸收量开展评估研究。并基于1999—2018年海南岛县域尺度的农田生产投入及作物产量等数据,构建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模型,利用Arc GIS 10.4、SPSS 21.0等平台,对海南岛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排放、碳吸收以及碳足迹展开核算,并探讨其时空变化的规律及影响因素,旨在为海南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皇帝蕉与巴西蕉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存在显着差异,皇帝蕉的单位面积碳排放量低于巴西蕉,但单位产量碳排放更高。皇帝蕉和巴西蕉生产过程的碳排放构成相似,施肥贡献了两种香蕉86.33%和78.68%的温室气体排放,其中施用氮肥和含氮复合肥造成N2O排放是香蕉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2)皇帝蕉与巴西蕉各器官的含水率、含碳率相似,果实是香蕉植株中碳汇能力最强的器官,皇帝蕉的单株固碳量和单位面积固碳量都远低于巴西蕉,这与两种香蕉的生物量差异较大有关。蕉园行间、株间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都随深度增加而减少,行间土壤的有机碳含量高于株间,在种植香蕉两年后,行间、株间的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均有所提升,表明蕉园土壤也发挥了碳汇功能。(3)蕉园生态系统表现出高碳排放、高碳固定的碳循环特征,澄迈县皇帝蕉和巴西蕉蕉园生态系统碳固定量均高于碳排放量,表现为净碳汇,净碳汇量分别为0.94 t CO2eq·hm-2和1.63 t CO2eq·hm-2。表明研究区香蕉种植过程不会导致空气中温室气体增加,并且发挥了生态屏障作用,但两种类型的蕉园生态系统净碳汇量都较小,因此碳汇功能并不稳定。(4)从时间角度看,近20年海南岛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增速呈先快后缓的趋势。土壤呼吸和水田CH4排放是海南岛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的最主要因素,农药、化肥等农资投入和农田N2O排放的快速增长促使碳排放量持续升高。海南岛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量先上升后下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导致农田碳吸收量整体下降的主要原因。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呈先波动后增长的变化趋势,其中1999—2013年为波动期,碳足迹变化趋势不稳定,2014—2018年为持续增长期,在2016年海南岛农田生态系统由碳汇转变为碳源。(5)从空间角度看,受农业发展水平差异影响,近20年海南岛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总量、单位面积碳排量、碳吸收总量、单位面积碳吸收量和碳足迹都呈四周沿海地区高,中部内陆地区低的分布规律,只有单位面积碳足迹空间分布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格局。总体而言,近20年海南岛各县市的农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碳排量不断上升,单位面积碳吸收量持续下降,单位面积碳足迹显着提高。

袁鑫[3](2020)在《海南岛近岸水产养殖时空变化遥感监测与生态影响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水产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空间,当前,水产养殖业已经成为世界粮食生产发展最快的部门之一,尤其在近岸地区,适宜的环境与丰富的自然资源促使近岸地区的水产养殖业快速掘起。近岸地区作为海陆交界地带,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突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所以对近岸地区水产养殖的发展现状进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海南位于中国的最南端,是中国发展热带海洋渔业的理想之地,水产养殖业发达,但养殖密度过高、养殖废水排放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掌握海南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情况,对其造成的生态影响进行评估是科学、合理地开发和保护海南近岸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本文利用Landsat多时相遥感数据,结合国产高分(GF)卫星影像、Google Earth卫星影像、土地利用类型和海洋水质数据等辅助数据,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提取了海南岛1987-2018年共计8期近岸水产养殖信息,分析了海南岛水产养殖时空变化特征,并对水产养殖对近岸生态景观及近海水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1987-2018年海南岛近岸地区水产养殖面积大幅度增长,31年间面积共增加22605公顷,其中1995-2015年为增长最快时期;2015年后,水产养殖面积出现少量减少。海南岛近岸水产养殖区分布呈“东多西少”的特点,各地发展速度不均衡,水产养殖区质心总体表现为向东北方向的不断迁移,共移动72.9km,且养殖区的景观格局变得越来越复杂,水产养殖业长期呈无序发展状态。(2)水产养殖的快速扩张对海南岛近岸生态景观及水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1990-2015年海南岛近岸地区水产养殖主要表现为各类型土地向养殖用地大量转入,造成大量土地流失,其中,水产养殖用地和红树林湿地的竞争关系最为显着,水产养殖扩张已成为红树林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海水叶绿素a浓度可以反映水体的富营养化状况,海南岛水产养殖面积与近海叶绿素a浓度呈正相关关系,且相关性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而减少,说明水产养殖致使浮游植物增殖,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现象。(3)长期以来,缺少科学的管理和政策支持是海南水产养殖业发展造成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近年来,生态修复工作已不断开展,本文基于对谷歌地球高分辨率数据对海南岛生态修复状况进行了监测,发现在2010年后,东寨港、铁炉港等多地区“退塘还林”“退塘还湿”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果,海南水产养殖业将会更加科学规范。本研究揭示了 30余年来海南岛水产养殖区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近岸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为海南岛渔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能为促进海南岛水产养殖业的科学发展和转型,推动海岸带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信息支持。

宋晨阳[4](2020)在《海南岛农业绿色发展指标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海南是我国着名的“热带特色农业基地”,自1988年建省以来,为满足人口增长和饮食结构改善而增高的食品需求,海南岛农业生产规模、结构及生产方式均发生了很大改变,影响了其农业绿色发展程度。农业生产投入了大量的农业资源,带来诸如养分损失、化学品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为此付出了土地退化及生态功能丧失的巨大代价。为解决上述问题,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目标,需要首先明确农业发展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找出制约农业绿色发展的瓶颈问题,并相应提出对策建议。本研究以海南岛为例,借助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利用NUFER模型(NUtrient Flows in food chains,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use),定量计算并分析海南农业绿色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发展、资源投入、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5类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构建完善符合海南农业发展规律的指标体系,并利用构建的指标体系分析不同类型县(市)农业绿色发展情况;找出海南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探讨大型热带岛屿农业绿色发展的实现途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计算并分析海南岛1988-2017年农业绿色发展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30年间海南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较低级别(Ⅲ、Ⅳ级)指标数量由12个增加至15个,较高级别(Ⅰ、Ⅱ级)指标数量由8个减少至5个。随着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增加,畜禽养殖规模扩大与集约化程度提高,海南农业产值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升高,农业产值和农业机械化投入分别从0.62×104¥?hm-2和3kw?hm-2增加至16.1×104¥?hm-2和13 kw?hm-2。30年来农业资源(氮素、磷素、农药和农膜)过量投入,其中农药和农膜的使用强度增幅最大,分别从8.0 kg?hm-2和0kg?hm-2增加至41.9 kg?hm-2和34.7 kg?hm-2;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导致养分(农田氮素盈余量、农田氮素径流量、农业源氨挥发等)环境排放量大幅增加,农业源氨挥发和单位播种面积农田氮素盈余增幅最大,分别从61.0 kg?hm-2和152.1 kg?hm-2增加至131.4 kg?hm-2和297.9 kg?hm-2。在空间上,中部为山地林区,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开发力度较小,呈现出沿海平原的资源投入增长更快、环境损失更多,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农业生产3类指标提升较高的特点。(2)构建海南岛农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分析不同类型(依据海南岛农业发展种植结构和养殖规划划分)县(市)农业绿色发展情况。根据海南岛实际情况,依据系统性和完整性以及代表性和重点性两大原则扩增补充社会发展和农业生产两类6个指标,构建海南农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引入指标综合打分法,将指标设定正、负向两类,定义“农业绿色发展综合得分”,评价不同类型县(市)农业绿色发展情况。分析其农业绿色发展得分表明,海南岛不同地区受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和开发强度等不同因素影响。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不同:东北部平原地区农业生产水平为全岛最优;西部平原地区由于土壤退化限制作物种植,农业经济与生产力水平的提升较少,资源投入与环境损失也相对较少;南部丘陵盆地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经济作物总产量最高,农业产值高于其他地区,但由于农业生产水平较低、资源投入量大,环境损失也最多;中部山区林地由于资源开发受限,资源投入及环境排放较少,农业经济产值也较低。(3)通过分析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找出影响海南农业绿色发展的主要因素。对所有指标做相关性分析得出,水果、蔬菜和特色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及畜禽承载量的增加均与经济增长、农业资源投入及环境损失的增多关系明显。30年来海南岛热带水果、蔬菜和特色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和畜禽承载量分别增加了1.2倍,对海南单位面积农业产值的增加影响显着,导致氮肥、农药投入量的加大,畜禽承载量的增大则与单位农田氮素盈余的增加及农业系统氨挥发的增多关系显着。综上所述,1988年至2017年,海南岛通过政策支持增高了经济作物的播种比例,扩大了畜禽的养殖规模。但由于管理措施的优化有限,农业快速发展带来了农牧分离、资源损失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今后,海南岛应调整东南地区种植结构,加大西部及中北部丘陵山地开发力度。优化管理措施,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减少农用化学品投入以降低环境风险,加强农牧结合以提高养分循环利用效率并减少资源环境损失;加强西部干旱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保证供水;加强政策的落实与监管力度以保证农业绿色发展,现海南岛农业绿色发展。

范克欣[5](2020)在《海南霸王岭自然保护区热带天然林木本植物周转动态分析》文中指出森林群落的周转率是衡量森林动态的重要指标,指一定时期内群落中物种及其个体数量等指标变化量与这些指标总量的相对比例。分析群落内植物的周转动态有助于认识群落的构建过程并进一步了解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规律。海南霸王岭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热带森林植被类型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保留着多种类型的热带天然老龄林和经历过不同方式和不同强度干扰后自然恢复的天然次生林,是研究森林生物多样性及其动态规律的理想场所。以往对于霸王岭保护区森林群落的动态研究都是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间接方法,没有基于直接监测的群落动态研究成果。本论文以霸王岭自然保护区的5种典型老龄林及经历了刀耕火种、皆伐、择伐等不同方式和不同强度干扰后自然恢复的热带低地雨林和山地雨林次生林为对象,依据森林动态样地内5年前后监测木本植物个体数量、物种丰富度和胸高断面积的数据,分析了热带天然林木本植物周转动态随恢复阶段、干扰方式、干扰强度、植被类型及功能性状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对比分析不同恢复阶段热带低地雨林木本植物的周转动态发现:在恢复早期、中期和后期植物个体多度的周转率分别为8.43%、5.02%和3.28%;物种丰富度周转率分别为4.47%、2.49%和1.65%;胸高断面积周转率分别为9.17%、5.35%和2.99%。木本植物丰富度、多度和胸高断面积的周转速率都随着次生林的恢复进程而逐渐降低。个体的死亡对个体周转的贡献最大,物种的增补对物种周转的贡献最大,胸高断面积的相对生长对胸高断面积的周转贡献最大,木本植物周转动态随恢复进程的变化趋势主要取决于幼树(1≤DBH<5cm)的动态变化。木本植物的周转率与恢复时间、光照、海拔及土壤有机质含量等因素相关。2、对不同方式干扰(刀耕火种、采伐)后自然恢复热带低地雨林木本植物的周转动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植物个体多度周转率在经历了刀耕火种、采伐后的次生林和老龄林中分别为5.02%、3.82%和3.31%,物种丰富度的周转率分别为2.46%、1.25%和1.45%,胸高断面积的周转率分别为5.24%、3.74%和2.81%。刀耕火种后次生林的群落周转动态显着高于采伐林和老龄林,而采伐林和老龄林之间周转动态差异不大。个体的死亡对木本植物个体周转的贡献大于增补,物种增补对木本植物丰富度周转的贡献大于减少,胸高断面积的相对生长对木本植物胸高断面积周转的贡献大于增补和减少。木本植物个体多度和胸高断面积的周转主要受幼苗幼树(1≤DBH<5cm)动态的影响,而物种丰富度周转则主要受径级较大树木(DBH≥5cm)的动态影响。光照、土壤含水量、干扰强度(刀耕火种>皆伐>老龄林)与木本植物的周转率显着正相关,而土壤有效氮、有效钾含量、海拔与木本植物的周转率显着负相关。3、对不同采伐强度(皆伐、择伐)干扰后自然恢复的热带山地雨林次生林和老龄林木本植物的周转动态分析发现:植物个体多度周转率在皆伐和择伐后自然恢复的热带山地雨林次生林和老龄林中分别为3.44%、3.77%和3.93%;物种丰富度周转率分别为1.51%、1.30%和1.57%;胸高断面积的周转率分别为3.33%、2.90%和3.13%。对比分析表明热带山地雨林木本植物的个体多度周转率随干扰强度呈现增加的趋势,择伐林的物种丰富度和胸高断面积周转率均低于皆伐林和老龄林,但差异均不显着。土壤有效钾含量显着促进了个体多度周转动态,海拔、土壤p H值和坡度显着抑制了胸高断面积的周转率,其中土壤p H值和坡度也同时与个体多度周转率显着负相关。4、通过比较五种不同类型天然老龄林的周转动态表明:热带针叶林个体多度增补率、死亡率、周转率分别为2.11%、5.25%和6.87%,个体死亡对周转动态的贡献大于增补;物种丰富度增补率、降低率、周转率分别为1.35%、0.63%和1.94%,增补对周转动态的贡献大于物种的减少;胸高断面积增补率、减少率、相对生长率、周转率分别为0.12%、2.78%、2.89%和5.38%,胸高断面积的减少和相对生长均对周转贡献较大。热带落叶季雨林个体多度增补率、死亡率、周转率分别为3.09%、2.35和5.11%,个体死亡对周转动态的贡献大于增补;物种丰富度增补率、降低率、周转率分别为1.86%、0.62%和2.43%,增补对物种周转动态贡献大于减少;胸高断面积增补率、减少率、相对生长率、周转率分别为0.25%、1.56%、3.19%和4.74%,胸高断面积的相对生长对周转的贡献最大。热带山地常绿林个体多度增补率、死亡率、周转率分别为1.80%、3.97%和5.41%,死亡对周转动态的贡献大于增补;物种丰富度增补率、降低率、周转率分别为0.79%、0.43%和1.45%,物种的增补对物种周转动态贡献大于减少;胸高断面积增补率、减少率、相对生长率、周转率分别为0.12%、2.01%、2.05%和3.97%,胸高断面积的减少和相对生长对周转的贡献较大。热带山地雨林个体多度增补率、死亡率、周转率分别为1.60%、3.30%和4.18%,死亡对周转动态的贡献大于增补;物种丰富度增补率、降低率、周转率分别为0.87%、0.83%和1.66%,增补对周转动态贡献略大于物种的减少;胸高断面积增补率、减少率、相对生长率、周转率分别为0.07%、1.69%、1.76%和3.37%,胸高断面积的减少和相对生长对周转的贡献较大。热带低地雨林个体多度增补率、死亡率、周转率分别为1.46%、2.00%和3.31%,死亡对个体周转动态的贡献大于增补;物种丰富度增补率、降低率、周转率分别为0.82%、0.67%和1.46%,增补对物种周转动态贡献略大于物种的减少;胸高断面积增补率、减少率、相对生长率、周转率分别为0.06%、1.00%、1.84%和2.81%,胸高断面积的相对生长对周转的贡献最大。土壤有效钾含量、海拔和光照与周转率正相关,而坡度、土壤含水量及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周转率负相关。5、海南霸王岭自然保护区木本植物的周转动态与不同物种间六个关键性状的差异密切相关。其中比叶面积与个体多度周转率显着正相关,木质密度和潜在最大高度(不包括木质藤本)与个体多度周转率显着负相关。比叶面积、叶氮和叶磷含量与胸高断面积周转率显着正相关,叶干物质含量、潜在最大高度(不包括木质藤本)与胸高断面积周转率显着负相关。

李庭筠[6](2020)在《海南岛农业地域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研究》文中认为海南岛是我国唯一热带海岛和热带农业典型区域,地理环境独特。依托优越的水热条件,海南岛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热带水果、反季蔬菜、橡胶等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和热带高效农业的重要区域,在国家农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当前海南岛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产业结构层次低、生态环境退化、农业增产与农民不增收以及农业不增效等问题仍然是制约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缺陷;同时,受农产品市场环境、农业基础设施、农业政策和管理制度等人文因素影响,农业地域系统表现出典型的脆弱性特征,海南岛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突出的问题。垦区作为海南岛典型的农业地域,其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城镇化建设、工业化转型、农业产业升级的新阶段,而改革进程中出现了政企权责不分、土地矛盾、失业率激增、贫困等系列问题,不仅阻碍了垦区的发展速度,增加了脆弱性风险,还会影响到海南岛农业地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通过界定农业地域脆弱性概念,基于脆弱性VSD(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评价框架,构建海南岛农业地域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2010年和2018年两个时间截面,采用综合加权求和模型计算脆弱性指数,基于ArcGIS技术方法划分脆弱性等级并分析时空变化特征。为避免循环论证,构建了可表征脆弱性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采用地理探测器分析海南岛农业地域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变化的影响因素。以儋州市八一农场为案例,采用参与式农村调查评估法(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PRA)中半结构式访谈(Semi-structured interview)的方法开展问卷调查,深入分析典型农业地域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特征及形成机制。以期为海南岛农业地域社会-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和垦区社会-经济转型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依据海南岛农业地域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指数计算结果,采用ArcGIS软件中的等距分类法将其分为低脆弱性、较低脆弱性、中等脆弱性、较高脆弱性和高脆弱性等5种等级。从2010年至2018年,高脆弱性地区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南部地区和定安县;较高脆弱性地区由北部地区转为白沙黎族自治县和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中脆弱性地区分布由东中部地区向北部转移;较低脆弱性地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东部沿海市县;低脆弱性地区集中分布在三亚市和海口市等经济强市。(2)海南岛农业地域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特征主要表现为:脆弱性总体下降,但地区间存在不平衡性;海南岛农业地域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区域差异显着,呈金字塔结构;海南岛内陆地区农业地域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高于沿海地区;海南农业地域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极化现象严重。(3)地理探测器分析结果表明,就业水平对海南岛农业地域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农民收入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耕地面积、城乡差距、粮食产量、医疗服务、社会保障支出、非农产业、乡村劳动力、少数民族、农村用电基础设施、化肥用量和财政支农比重。(4)八一农场是典型农业地域,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特征明显,主要表现为社会-经济系统扰动因素多且强度大;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增收难度大;失业问题激化矛盾,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以及社会-经济系统抗干扰能力较差。此外,管理体制不完善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导致社会-经济系统应对能力变差,出现了失业、贫困、治安等系列问题,造成社会-经济系统的脆弱性。两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较为复杂的相互作用,在社会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的共同作用下构成了八一农场社会-经济系统的整体脆弱性。(5)延长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业态、探寻新经济增长点,建设人才队伍、强化科技支撑,拓宽引资渠道、完善基础设置建设,搭建网络平台、提高就业指导效率,是提升海南岛农业地域社会-经济系统可持续性和垦区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

徐海涛[7](2019)在《秦巴山区生态状况与保护成效评估研究》文中提出目前,生态问题的多元化导致传统生态评价方法无法满足复杂条件下区域生态系统综合评估的要求,特别是针对各类生态保护地成效和区域生态管理成效的定量化研究,需要尝试构建新型生态评估方法。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广泛应用,积累了丰富数据源,提出了各类遥感数据处理方法,为大空间尺度与长时间序列的生态系统综合评估研究,提供了可能。秦巴山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受益显着,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在国家生态安全战略中处于关键地位;但区内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特别是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等问题突出;因此,全面系统地开展秦巴山区生态状况与保护成效评估研究对区内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生态学的理论视角出发,首先研究构建了秦巴山区生态系统综合评价体系,确立了生态系统综合评估的内容、指标和方法,基于协同管控理念,探索建立秦巴山区生态保护成效评价方法,进行生态系统综合评价体系的适用性分析;其次,基于多源空间数据特征,分析找寻评价指标处理方法,研究构建生态评估模型,主要包括水源涵养量、土壤保持量、人类扰动指数和生态保护指数等模型;最后,通过使用多源空间数据、生态评估模型、地理信息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计算获得秦巴山区近16年的标准化评价数据;从秦巴山区总体生态状况、生态保护区域的生态变化与保护成效、不同管控强度区域的生态差异特征、生态管理程度和地质环境稳定性等研究方向出发,结合生态学评估理论,评价分析了2000-2015年秦巴山区的生态状况与保护成效。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Landsat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进行了秦巴山区土地利用分类信息提取研究,获得了秦巴山区四期土地利用分类数据。基于土地利用数据,研究构建了秦巴山区生态系统类型空间数据库,划分出了农田、聚落、森林、草地、湿地和裸地(岩)等六类生态系统,构建了生态系统类型转移矩阵。通过对秦巴山区生态系统类型的综合研究,发现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呈减少趋势,聚落、湿地和森林等生态系统呈增加趋势,2010-2015年,生态系统类型的转移变化特征最为明显,不同管控强度区域的生态本底与生态管控强度呈正相关关系。(2)使用MOD17A3和MOD13Q1数据产品,经过空间数据处理与计算,获得了秦巴山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和植被覆盖度数据。基于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得到秦巴山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和植被覆盖度的多年平均值、标准方差和线性系数等统计指标。通过对植被数据统计指标的综合分析,揭示了秦巴山区植被长势的空间分异特征明显,但年际之间较为稳定,总体呈转好趋势;生态保护区域的植被长势较好,在2010-2015年,最为明显,但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稳定性较差,可能受到自然保护区相对分散的影响。(3)根据水量平衡法原理,使用实际蒸散量和降水空间插值数据作为参数,研究构建秦巴山区水源涵养量算法。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的基础上,以潜在土壤侵蚀量与实际土壤侵蚀量的差值,研究构建秦巴山区土壤保持量估测模型,并分析计算估测模型中的各参数。基于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得到秦巴山区水源涵养量、土壤保持量的多年平均值、标准方差和线性系数等统计指标。通过对水源涵养量统计指标的综合分析,发现秦巴山区水源涵养量的空间分异特征明显,且年际之间不稳定,总体呈现略有降低趋势,水源涵养量较高区域,其稳定性较差,在2011-2015年,生态保护区域的水源涵养量及其稳定性提升明显。通过对土壤保持量统计指标的综合分析,发现秦巴山区土壤保持量的空间分异特征明显,且年际之间不稳定,总体呈现略有增加趋势;生态保护区域的土壤保持服务功能较好,但稳定性较差。基于土地利用数据,研究划分秦巴山区景观类型和生态系统类型;从类型和景观级别上,分析选取合适的景观格局指数,基于生态系统类型,研究构建人类扰动指数算法;从生态系统层次,对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进行评价。通过对景观格局指数和人类扰动指数的研究,发现秦巴山区森林景观格局总体呈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维持方向发展,人类扰动总体呈减少趋势,在2010-2015年,减少趋势最为明显,但受森林小斑块数量增加影响,森林内部破碎化程度加剧;生态保护区域的人类扰动较低且趋于稳定,不同管控强度区域的人类扰动与生态管控强度呈负相关关系,但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森林小斑块数量较多,受人类活动的潜在影响增加。(4)以生态保护的时间、范围和要求为参数,使用生态保护地矢量数据,探讨构建生态保护指数模型,实现秦巴山区生态保护管理程度的定量化研究;通过对生态保护强度指数、生态保护力度指数、生态保护成效指数的研究分析,发现秦巴山区生态管理成效总体呈略有增加趋势,但生态管理成效的空间分异明显,在2000-2005年,增加趋势最为明显。基于地质环境特征、评价因子和地质灾害点分布,研究构建秦巴山区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体系,通过信息量模型计算,实现秦巴山区地质环境稳定性的定量化评估;通过对地质环境稳定性指数的统计分析,发现秦巴山区地质环境稳定性区域主要分布在生态保护地,有利于秦巴山区生态环境建设。对于秦巴山区的聚落增加、水源涵养量减少、水源涵养量和土壤保持量稳定性差等问题,需要提升生态管控强度,重划生态保护红线,加大生态补偿力度,转变生态管理模式,构建智能化生态监测平台。

宋茜茜[8](2019)在《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及生态承载力研究》文中指出海岸带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类活动密集,拥有较高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同时也出现了各种生态问题,如围填海工程对自然岸线的侵蚀及周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不合理人为活动对土地资源造成的损失等。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海岸带生态环境又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对海岸带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的发展现状进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海南位于中国的最南端,从1988年的边陲岛屿变成了如今的国际旅游岛,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其主岛海南岛四面环海,拥有狭长的海岸线及丰富的海岸带资源,经济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存在巨大的生态问题,对海南岛海岸带区域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及生态承载力进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根据四期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利用分类和海岸线数据集,结合统计和遥感数据,借助土地利用类型转变、土地利用单一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及变化度4个方面评估了1990-2015年近25年的海南岛海岸带地区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并采用PSR模型建立了海南岛海岸带生态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结合状态空间法对海南岛海岸带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1990-2015年间,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面积增加明显,分别增加231%和132%,60%以上由耕地转换而来。交通运输用地年增长率最大,是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的3倍。25年间,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利用程度从270增至280,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土地开发利用不断深入。分时段看,1990-2000年西部土地利用程度相对其它地区较高,2000-2009年各土地利用类型间年变化率波动较大,土地开发利用处于较高的水平,但西部土地利用发展状态逐渐减弱,其它地区呈现发展。分市县来看,海口市土地利用程度最高,为300;澄迈县次之,为286。陵水县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度最大,为22。(2)1990年和2000年海南岛海岸带生态承载力整体可载,2009年和2015年为超载状态,生态承载力压力逐渐增大。海南岛海岸带地区实际承载力与可承载力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从-0.0637增至0.2092。生态承载力在2009年呈现出空间差异性,东部和南部的生态压力较西部和北部大,琼海、万宁、陵水、三亚4个市县生态承载力超载严重。分市县看,25年间,有57%的海岸带市县实际生态承载力压力增长了1倍以上,且尤以2009-2015年恶化速度最快。本论文对海南岛海岸带进行了较为综合的土地和生态资源评估,建立了适合海南岛海岸带的生态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在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对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相关建议。首先海南岛海岸带地区土地利用开发强度较高的地区分散于海南岛四周,当地政府可结合各市县自然资源状况,提高土地开发利用集约程度,合理有效的开发保护土地资源。其次在对土地资源合理有效开发的同时,提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可通过提高污染治理项目年度投资、控制常住人口数量、降低岸线人工化速度等方式缓解人类活动对生态承载力的压力。最后应重点注意陵水县的生态状况。本论文在做出上述工作的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获取更多和更高精度的指标数据,提高评估精度,增加岛内区域评估进行横向对比是后续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张书齐[9](2019)在《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对碳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海岸带是兼具海陆两种不同属性的特殊地带,在海陆交互作用和人为因素的干扰下生态环境脆弱,极易受到影响。探索海岸带进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碳氮磷储量变化的相互关系,有利于了解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自1988年海南建省以来,海南岛在政策的支持下得到快速发展,海岸带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更是经历了较大的改变。了解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对海南岛海岸造成影响,可以为海南岛海岸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了揭示海南岛海岸带近30年土地利用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海防林、红树林的时空变化对海岸带碳储量的影响。以海南岛海岸带为研究对象,基于1988、1998、2008和2017年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运用RS、GIS技术和土地利用变化等相关方法,分析4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驱动力分析,并选择海南岛海岸带防护林、红树林为典型研究区,结合海南岛海岸带24个样地的木麻黄海防林的土壤、叶片碳氮磷含量的实测数据和收集到的的红树林土壤和植被资料,分析了海南岛海岸带近30年来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以及海防林、红树林的变化对海南岛碳氮库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2017年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利用类型及其面积分别为耕地面积2253.66 km2,海防林面积454.34 km2,其他林地面积381.62km2,建筑面积558.10 km2,水域面积245.56 km2,红树林面积9.57 km2,其他用地面积64.39 km2。与1988年海岸带土地利用类型相比,耕地面积减少129.91 km2,减少比例为5%;海防林面积减少327.16 km2,减少比例42%;其他林地面积减少108.78 km2,减少比例22%;建筑面积增加447.74 km2,增加比例406%;其他用地面积减少92.54 km2,减少比例59%;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减少17.71 km2,减少比例7%;红树林面积减少32.16 km2,减少比例77%。影响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是自然与社会因素,自然因子主要是台风影响,社会因子包括人口增长、滩涂养殖、旅游开发、房地产开发和政策规划。对海南岛12市县24个样地的木麻黄海防林的表层土壤和叶片碳氮磷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岛海岸带防护林沙地土壤SOC、TN和TP的在0~10 cm 土层中平均含量分别为4.33、0.38和0.26 g/kg,平均C:N比值为12.44;在10~20 cm土层中SOC、TN和TP的平均含量为3.05、0.35和0.18 g/kg,平均C:N比值为8.79。海岸带土壤养分含量低,SOC、TN和TP含量与碳氮比在全国土壤的养分分级标准中都处于较低水平。林下和光滩TN均与年均温呈现显着正相关关系;土壤TP含量与年平均降水量显着相关,但林下与光滩的相反。林下0~10 cm 土层TN和TP含量和10~20 cm 土层SOC和TN含量显着大于光滩,表明海岸带木麻黄防护林的种植具有“肥岛”效应,有利于提高土壤C、N和P含量。海南岛海岸带植物木麻黄叶片TC、TN、TP平均含量分别为399.06、12.55和1.04 g/kg,三者均低于全球陆生植物的平均含量,平均C:N、C:P和N:P为32.02、420.65、13.10,三者均高于全球陆生植物的平均值。叶片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表明,木麻黄林可能主要受到土壤N的限制。0~10cm 土层的土壤pH与木麻黄的TN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年均降水量与木麻黄的TN、TP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从1988~2017年,因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海岸带植被碳和0~20 cm 土壤有机碳含量共减少了 2543913.33~2557134.63 t(即 2.54~2.56 Pg C);海岸带植被和土壤氮磷含量(不包含红树林)减少了 75090.56~75506.36 t和16612.21~16646.67 t。其中,因海南岛海岸带红树林与木麻黄海防林的面积大量减少,海岸带0~20 cm土壤碳储量共减少了约1886228.7~1896150.89 t(即1.88~13.89 PgC);土壤氮磷含量(不包括红树林)分别减少了约47390.16~47702.2 t 和 7472.55~7498.41 t。

吴春燕[10](2019)在《陆均松天然更新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天然更新是森林生态系统演替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森林经营管理研究中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关于森林天然更新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常见树种,对珍稀濒危树种的天然更新研究较少。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陆均松(Dacrydium pierrei Hickel)存有较为严重的天然更新障碍,已成为珍稀濒危树种。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天然条件下珍稀濒危树种陆均松的种子雨和土壤种子库的时空动态特征,幼苗(苗高≤1.3 m)和幼树(苗高>1.3 m,胸径<10 cm)的分布以及生长特性等因子对陆均松群落组成结构、土壤养分、气候和地理环境适应机制进行深入探究,揭示陆均松的天然更新机制,为其保护、恢复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2013年9月—2016年8月,本研究通过系列试验设计,测量不同生境下海南霸王岭地区陆均松种子雨和土壤种子库中种子的种类、数量和品质类型,陆均松群落组成、结构,陆均松幼苗和幼树的密度、株数、高度、粗度(地径或胸径),土壤养分及温度、湿度,林内小气候(温度、湿度、光照、风速、风向)等因子;分析了陆均松种子雨和土壤种子库的时空动态特征;利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种子雨和土壤种子库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非线性混合模型的方法,研究了土壤养分对幼苗和幼树的密度、地径/胸径和高度的影响,模拟了土壤营养与幼苗和幼树分布格局、密度、地径/胸径、高度等性状的关系;利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人工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模型等方法估计陆均松幼苗和幼树地上生物量,分析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陆均松幼苗和幼树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另外,通过建立判别模型,对幼苗和幼树在不同陆均松群落、地理环境、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的分布进行判定。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陆均松种子雨的时空格局特征与驱动机制:(1)陆均松种子雨中完好种子数量较少(5.07%),鸟类啃食损坏率较大(39.38%),空壳率极高(47.83%);(2)种子下落从每年9月底至10月初开始,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6月底,持续周期较长,期间出现三个种子下落高峰(12月、4月和第二年5月)。此外,陆均松结实大小年现象明显;(3)重力是陆均松种子传播的主要驱动力,陆均松种子在重力的作用下,主要散落在距离母树中心5 m范围内;(4)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上,种子雨的扩散距离与母树树冠同向大小成正相关,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空间异质性。2、陆均松土壤种子库时空格局特征与驱动机制:(1)陆均松土壤种子库中以霉烂种子居多,占种子总数的45.55%,空心种子(29.68%)和缺损种子(24.30%)次之,完好种子极少,仅占种子总数的0.48%;(2)土壤种子库中种子水平分布格局特征明显,其数量随着距母树距离的增加而减少;(3)在垂直分布方面,土壤内种子主要分布于枯落物层(87.78%),0-5 cm层(11.01%)居中,6-10 cm层最少,仅占种子总数的1.20%;(4)种子库中有活力的种子数量少,萌发率低,且种子寿命较短,不超过1年。3、陆均松幼苗和幼树对土壤养分的适应性机制:陆均松群落不同样地的土壤养分含量明显不同;土壤中6种主要养分元素(速效钾、碱解氮、有机质、含水率、全氮、有效磷)含量与幼苗密度、地径和苗高大多数呈指数和对数函数关系。4、陆均松幼苗和幼树的群落生境适应机制:(1)在林内小气候条件下,空气温度、湿度、光照度、土壤温度和湿度是影响陆均松幼苗、幼树分布和生长的主导因子;(2)在地理环境因子中,经度、纬度、坡向、坡度是影响陆均松幼苗和幼树分布、生长的主导因子;(3)在林分因子中,胸径(DBH)>5 cm的立木株数、郁闭度和陆均松成树株数是影响陆均松幼苗分布和幼树生长的主导因子;(4)建立了陆均松幼苗、幼树分布的fisher判别模型,模型判别精度较高,均在80%以上。5、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陆均松天然更新预测:(1)在三种典型气候情景(RCP)2.6、RCP 4.5和RCP 8.5下,在2041-2060年间,陆均松幼苗的地上生物量将分别增加13.0±31.4%、16.6±30.7%和18.5±30.9%,2061-2080年间分别增加15.6±32.1%、21.2±33.2%和24.8±32.7%;在2041-2060年间,幼树的地上生物量将分别增加16.3±32.3%、21.7±32.5%和22.9±32.6%,2061-2080期间分别增加22.3±30.8%、27.2±31.8%和30.1±34.4%;(2)在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空气和土壤的温度升高有利于陆均松幼苗的建成和幼树的生长。本研究表明:海南霸王岭陆均松天然更新不良,其形成原因主要包括种源可能不足、种子品种差、种子扩散范围有限、种子发芽及幼苗和幼树生存发展的生境条件不适等。因此,基于本研究的结果,为了提高陆均松天然更新质量,可采取以下手段:第一,通过陆均松优良母树培育,增加健康种子数量、提高种子品质;第二,采取解放抚育法,将陆均松幼苗、幼树周围的植物进行清理,形成一定的林隙,为陆均松幼苗成活、幼树生长创造合适的生境条件。

二、海南岛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及其可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南岛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及其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生态系统及其服务概念
        1.2.1.1 生态系统概念
        1.2.1.2 生态系统服务概念
        1.2.2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
        1.2.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评价方法
        1.2.2.2 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评估方法
        1.2.3 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评估进展
        1.2.3.1 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评估
        1.2.3.2 区域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1.2.3.3 单一生态系统或服务价值评估
    1.3 本章小结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内容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海岸带界定
        2.1.2 研究区范围界定
        2.1.3 自然地理概况
        2.1.4 经济社会概况
    2.2 主要数据源介绍
        2.2.1 土地利用数据
        2.2.2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2.2.3 气象数据
        2.2.4 遥感数据
        2.2.5 其他数据
    2.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3.1 研究内容
        2.3.2 技术路线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与识别
    3.1 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3.1.1 国外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3.1.2 国内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3.2 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3.2.1 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3.2.2 海岸带分区生态系统服务识别
        3.2.3 海岸带不同土地生态系统服务识别
    3.3 生态系统服务多样性变化特征
        3.3.1 生态系统服务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特征
        3.3.2 生态系统服务多样性的时空变化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海岸带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4.1 研究方法
        4.1.1 土地利用变化幅度
        4.1.2 土地利用转移
        4.1.3 景观格局指数
    4.2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
        4.2.1 土地利用时间变化
        4.2.2 土地利用空间变化
        4.2.3 土地利用转移变化
    4.3 景观格局指数变化特征
        4.3.1 类型水平的变化特征
        4.3.2 景观水平的变化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服务估算
    5.1 海岸带净初级生产力估算
        5.1.1 海岸带NPP物质量
        5.1.1.1 陆域NPP物质量估算
        5.1.1.2 海域NPP产品数据处理
        5.1.1.3 海陆NPP产品数据集构建
        5.1.2 海岸带NPP变化特征
        5.1.2.1 海岸带NPP时间变化
        5.1.2.2 海岸带NPP空间变化
        5.1.2.3 不同生态系统NPP变化特征
    5.2 海岸带物质产品估算
        5.2.1 海岸带渔业产量估算
        5.2.1.1 海岸带陆域渔业产量估算
        5.2.1.2 海岸带近海渔业产量估算
        5.2.2 理想状态海盐产量估算
        5.2.2.1 理想状态海盐估算模型
        5.2.2.2 理想状态海盐产量变化
    5.3 水源涵养估算
        5.3.1 水源涵养估算模型
        5.3.1.1 In VEST模型产水量模块
        5.3.1.2 模型数据来源和参数设定
        5.3.2 产水量估算结果
        5.3.2.1 产水量模拟结果对比论证
        5.3.2.2 产水量时空变化特征
        5.3.2.3 不同土地生态系统产水量
    5.4 土壤保持估算
        5.4.1 土壤保持量模型
        5.4.1.1 土壤保持模型
        5.4.1.2 模型数据来源和参数设定
        5.4.2 土壤保持估算结果
        5.4.2.1 土壤保持量模拟结果对比论证
        5.4.2.2 土壤保持量时空变化特征
        5.4.2.3 不同土地生态系统土壤保持量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6.1 价值核算方法
        6.1.1 物质生产价值核算方法
        6.1.2 固碳释氧价值核算方法
        6.1.3 水源涵养价值核算方法
        6.1.4 土壤保持价值核算方法
    6.2 不同生态服务价值
        6.2.1 物质生产价值变化
        6.2.1.1 有机物质价值变化
        6.2.1.2 物质产品价值变化
        6.2.2 固碳释氧价值变化
        6.2.2.1 固碳价值变化
        6.2.2.2 释氧价值变化
        6.2.3 水源涵养价值变化
        6.2.3.1 水源涵养价值整体时空变化
        6.2.3.2 不同土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价值
        6.2.4 土壤保持价值变化
        6.2.4.1 土壤保持价值整体时空变化
        6.2.4.2 不同土地生态系统水土保持价值
    6.3 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演变特征
        6.3.1 研究方法
        6.3.2 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变化特征
        6.3.3 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集聚特征
        6.3.4 生态系统服务协同与权衡关系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土地利用未来情景的生态服务价值模拟
    7.1 土地利用未来情景模拟
        7.1.1 情景设置和土地利用需求
        7.1.2 PLUS模型
        7.1.3 未来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7.2 未来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特征
        7.2.1 物质生产价值变化
        7.2.2 固碳释氧价值变化
        7.2.3 水源涵养价值变化
        7.2.4 土壤保持价值变化
        7.2.5 生态服务总价值变化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海南蕉园与县域尺度农田碳足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碳足迹理论及其研究进展
        1.2.2 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研究进展
        1.2.3 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海南岛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1.2 海南岛农业发展特征
        2.1.3 澄迈县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1.4 澄迈县香蕉生长习性
    2.2 实验设计
        2.2.1 农资投入碳排放调查
        2.2.2 土壤呼吸实验设计
        2.2.3 香蕉植株生物量调查
        2.2.4 土壤固碳数据来源
    2.3 县域尺度农田数据收集与数据处理
        2.3.1 海南岛农资投入与农作物产量数据来源
        2.3.2 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估算
        2.3.3 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估算
        2.3.4 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估算
第三章 蕉园生态系统碳足迹研究
    3.1 蕉园生态系统碳排放
        3.1.1 农资投入碳排放核算
        3.1.2 蕉园土壤呼吸碳排放核算
    3.2 蕉园生态系统碳固定
        3.2.1 植株碳固定核算
        3.2.2 蕉园土壤碳固定核算
    3.3 蕉园生态系统碳足迹核算
    3.4 蕉园生态系统碳足迹影响因素
        3.4.1 蕉园生态系统碳排放对产量的影响
        3.4.2 蕉园土壤呼吸碳动态过程
        3.4.3 影响香蕉植株碳汇功能的因素
        3.4.4 蕉园生态系统碳足迹与其他物种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南岛热带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时空演变
    4.1 近20 年海南岛农田变化特征
        4.1.2 海南岛耕地面积及复种指数变化
        4.1.3 海南岛作物种植结构变化
    4.2 .海南岛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
        4.2.1 碳排放的时间变化
        4.2.2 碳排放的空间变化
    4.3 海南岛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
        4.3.1 碳吸收的时间变化
        4.3.2 碳吸收的空间变化
    4.4 海南岛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变化
        4.4.1 碳足迹的时间变化
        4.4.2 碳足迹的空间差异
    4.5 海南岛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的影响因素
        4.5.1 农资投入对农田碳排放量的影响
        4.5.2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对农田碳吸收量的影响
        4.5.3 农业现代化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源汇的影响
        4.5.4 两种碳足迹研究方法蕉园碳足迹比较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主要结论
    5.2 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背景下农业低碳发展的建议
        5.2.1 控制农资投入,加强生产技术指导
        5.2.2 保障农业用水供给,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5.2.3 调整产业结构,确定重点减碳区域
        5.2.4 热带高效农业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5.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海南岛近岸水产养殖时空变化遥感监测与生态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 篇章结构
2 研究区和数据源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源
    2.3 本章小结
3 基于GEE的近岸养殖信息提取
    3.1 Google Earth Engine (GEE)平台遥感应用优势
    3.2 水产养殖信息提取
    3.3 提取结果精度评价
    3.4 本章小结
4 海南岛近岸水产养殖时空变化分析
    4.1 近岸水产养殖区面积变化分析
    4.2 近岸水产养殖区空间位置变化分析
    4.3 近岸水产养殖区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4.4 典型地区近岸水产养殖时空变化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海南岛近岸水产养殖生态影响分析
    5.1 对近岸地区生态景观的影响
    5.2 近岸水产养殖对近海叶绿素a的影响
    5.3 养殖业管理保障与生态修复状况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4)海南岛农业绿色发展指标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农业绿色发展
        1.2.2 农业评价体系
    1.3 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意义
    1.4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
        2.1.1 区位条件
        2.1.2 功能分区及市县类型划分
    2.2 数据来源
    2.3 研究方法
        2.3.1 指标选取原则
        2.3.2 指标分级标准
        2.3.3 指标选取依据
        2.3.4 海南农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3 结果与分析
    3.1 海南岛农业绿色发展指标时空变化特征
        3.1.1 海南岛农业绿色发展经济增长指标时空变化特征
        3.1.2 海南岛农业绿色发展社会发展指标时空变化特征
        3.1.3 海南岛农业绿色发展资源投入指标时空变化特征
        3.1.4 海南岛农业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指标时空变化特征
        3.1.5 海南岛农业绿色发展农业生产水平指标时空变化特征
    3.2 海南农业绿色发展不同类型市县指标得分变化规律
        3.2.1 不同类型市县1988和2017年经济增长类指标得分变化规律
        3.2.2 不同类型市县1988和2017年社会发展类指标得分变化规律
        3.2.3 不同类型市县1988和2017年资源投入类指标得分变化规律
        3.2.4 不同类型市县1988和2017年生态环境类指标得分变化规律
        3.2.5 不同类型市县1988和2017年农业生产类指标得分变化规律
    3.3 海南岛农业绿色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3.3.1 海南岛农业产业结构与规模分析
        3.3.2 海南农业发展事件总结及地方法规梳理
        3.3.3 海南岛农业绿色发展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海南岛农业绿色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4.2 海南岛不同类型市县农业绿色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
    4.3 海南岛农业绿色发展对策建议
        4.3.1 加大农业科学技术与人才培养,控制农业资源投入
        4.3.2 因地制宜合理规划,优化产业结构
        4.3.3 加强政策的落实与监督力度
        4.3.4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科技创新
5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5)海南霸王岭自然保护区热带天然林木本植物周转动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森林群落构建与演替过程相关理论
        1.2.2 森林群落的动态变化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内容
        1.3.4 研究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海南岛自然概况
    2.2 霸王岭自然保护区自然概况
        2.2.1 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地貌及气候
        2.2.2 霸王岭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
    2.3 样地建设及数据获取
        2.3.1 样地建设及群落调查、复查
        2.3.2 环境因子测定
    2.4 主要计算公式
3 不同恢复阶段热带低地雨林群落木本植物周转动态分析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样地选择
        3.2.2 群落调查及复查
        3.2.3 环境因子测定
        3.2.4 数据处理分析
    3.3 研究结果
        3.3.1 不同恢复阶段热带低地雨林群落五年前后的组成变化
        3.3.2 热带低地雨林群落木本植物周转动态随恢复阶段的变化趋势
        3.3.3 不同恢复阶段热带低地雨林不同径级树木个体多度、物种丰富度和胸高断面积周转动态变化
        3.3.4 木本植物周转动态的影响因素分析
    3.4 讨论
        3.4.1 热带低地雨林木本植物周转动态随恢复过程的变化趋势
        3.4.2 增补、死亡、生长对热带低地雨林自然恢复过程中木本植物周转动态的贡献
        3.4.3 不同因素对热带低地雨林群落周转动态的影响
4 不同干扰方式对热带低地雨林群落木本植物周转动态的影响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样地选择
        4.2.2 群落调查及复查
        4.2.3 环境因子测定
        4.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结果
        4.3.1 经历不同方式干扰后自然恢复热带低地雨林群落组成的变化
        4.3.2 经历不同方式干扰后自然恢复热带低地雨林群落木本植物的周转动态
        4.3.3 经历不同方式干扰后自然恢复热带低地雨林群落不同径级木本植物周转动态
        4.3.4 经历不同方式干扰后自然恢复热带低地雨林群落木本植物周转动态的影响因素分析
    4.4 讨论
        4.4.1 不同干扰方式对热带低地雨林群落木本植物周转动态的影响
        4.4.2 经历不同干扰方式后自然恢复热带低地雨林群落木本植物周转动态的影响因素
5 采伐强度对热带山地雨林群落木本植物周转动态的影响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研究区概况
        5.2.2 样地选择及群落调查、复查
        5.2.3 环境因子测定
        5.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5.3 结果
        5.3.1 不同强度采伐干扰后自然恢复热带山地雨林群落组成的变化
        5.3.2 不同强度采伐干扰后自然恢复热带山地雨林群落木本植物周转动态
        5.3.3 不同强度采伐干扰后自然恢复热带山地雨林群落不同径级木本植物动态
        5.3.4 不同影响因素对群落个体多度和胸高断面积周转动态的影响
    5.4 讨论
        5.4.1 不同强度采伐干扰后自然恢复热带山地雨林群落木本植物周转动态
        5.4.2 不同强度采伐干扰后自然恢复热带山地雨林群落不同径级木本植物的动态变化
        5.4.3 不同强度采伐干扰后自然恢复热带山地雨林群落木本植物动态的影响因素
6 不同类型热带天然老龄林木本植物周转动态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2.1 样地选择
        6.2.2 群落调查及复查
        6.2.3 环境因子的测定
        6.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6.3 结果
        6.3.1 海南霸王岭自然保护区不同类型老龄林五年前后群落组成变化
        6.3.2 不同类型老龄林群落木本植物个体多度的周转动态
        6.3.3 不同类型老龄林群落木本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周转动态
        6.3.4 不同类型老龄林群落木本植物胸高断面积的周转动态
        6.3.5 不同类型老龄林群落木本植物周转动态的影响因素分析
    6.4 讨论
        6.4.1 不同类型老龄林群落木本植物的周转动态
        6.4.2 不同类型老龄林群落木本植物周转动态的影响因素
7 热带天然林中不同功能性状木本植物的周转动态分析
    7.1 引言
    7.2 研究方法
        7.2.1 群落调查与复查
        7.2.2 功能性状测定
        7.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7.3 结果
        7.3.1 比叶面积与木本植物周转动态的关系
        7.3.2 叶干物质含量与木本植物周转动态的关系
        7.3.3 木质密度与木本植物周转动态的关系
        7.3.4 叶片氮含量与木本植物周转动态的关系
        7.3.5 叶片磷含量与木本植物周转动态的关系
        7.3.6 植株潜在最大高度与乔木、灌木周转动态的关系
    7.4 讨论
        7.4.1 影响种群动态的关键功能性状
        7.4.2 功能性状的权衡
8 研究结论和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论文创新点及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6)海南岛农业地域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自然灾害脆弱性
        1.3.2 生态系统脆弱性
        1.3.3 气候变化脆弱性
        1.3.4 农业脆弱性
        1.3.5 研究评述
第二章 脆弱性评价理论与方法
    2.1 概念界定
        2.1.1 脆弱性
        2.1.2 农业脆弱性
        2.1.3 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
        2.1.4 农业地域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
    2.2 分析框架
    2.3 评价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南岛农业地域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基本概况
        3.1.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3.1.3 发展存在的问题
    3.2 研究方法
        3.2.1 熵值法
        3.2.2 综合加权求和模型
    3.3 数据来源
    3.4 指标体系构建
        3.4.1 构建原则
        3.4.2 确定指标体系
    3.5 结果分析
        3.5.1 脆弱性指数
        3.5.2 脆弱性等级划分
        3.5.3 时空变化特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南岛农业地域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影响因素分析
    4.1 地理探测器
    4.2 指标选取
    4.3 计算结果
    4.4 影响因素分析
        4.4.1 就业水平
        4.4.2 农民收入水平
        4.4.3 农业机械化水平
        4.4.4 耕地面积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业地域社会-经济系统典型案例分析
    5.1 八一农场概况
        5.1.1 基本概况
        5.1.2 改革历程
        5.1.3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2 数据来源
    5.3 结果分析
        5.3.1 统计描述
        5.3.2 脆弱性特征
        5.3.3 机制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海南岛农业地域社会-经济系统适应性策略
    6.1 延长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
    6.2 培育新业态,探寻新经济增长点
    6.3 建设人才队伍,强化科技支撑
    6.4 拓宽引资渠道,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6.5 搭建网络平台,提高就业指导效率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

(7)秦巴山区生态状况与保护成效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存在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基础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资源
        2.1.3 社会经济
        2.1.4 生态现状
        2.1.5 土壤特征
        2.1.6 气象水文
        2.1.7 地质环境
    2.2 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
        2.2.1 ET数据处理
        2.2.2 NPP数据处理
        2.2.3 NDVI数据处理
        2.2.4 FVC数据算法
        2.2.5 土地利用分类
第3章 秦巴山区生态评估体系构建
    3.1 评估内容
        3.1.1 生态系统格局
        3.1.2 生态系统质量
        3.1.3 生态系统服务
        3.1.4 生态管理程度
        3.1.5 地质环境稳定性
    3.2 评价指标
        3.2.1 选取原则
        3.2.2 指标体系
    3.3 评价方法
        3.3.1 框架与思路
        3.3.2 适用性分析
    3.4 评估模型分析与处理方法
        3.4.1 水源涵养量算法
        3.4.2 土壤保持量算法
        3.4.3 生态系统类型
        3.4.4 景观格局指数
        3.4.5 人类扰动指数
        3.4.6 生态保护指数
        3.4.7 数理统计方法
        3.4.8 信息量模型
第4章 秦巴山区生态系统总体状况评估
    4.1 生态系统类型状况分析
        4.1.1 生态系统类型构成与空间分布
        4.1.2 生态系统类型的转移变化特征
    4.2 植被长势时空变化特征
        4.2.1 NPP的时空变化特征
        4.2.2 FVC的时空变化特征
    4.3 水源涵养量时空变化特征
    4.4 土壤保持量时空变化特征
    4.5 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
        4.5.1 森林景观分析
        4.5.2 人类扰动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变化与成效评估
    5.1 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现状评估
        5.1.1 生态系统类型现状
        5.1.2 植被长势现状
        5.1.3 水源涵养量现状
        5.1.4 土壤保持量现状
        5.1.5 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现状
    5.2 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变化与成效分析
        5.2.1 生态系统类型时空变化与成效分析
        5.2.2 植被长势时空变化与成效分析
        5.2.3 水源涵养量时空变化与成效分析
        5.2.4 土壤保持量时空变化与成效分析
        5.2.5 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时空变化与成效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时空变化特征评估
    6.1 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变化分析
        6.1.1 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类型时空变化分析
        6.1.2 省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生长状况时空变化分析
        6.1.3 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评估
    6.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变化分析
        6.2.1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类型时空变化分析
        6.2.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生长状况时空变化分析
        6.2.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评估
    6.3 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状况评估
        6.3.1 森林生态类自然保护区生态变化分析
        6.3.2 野生动物类自然保护区生态变化分析
        6.3.3 野生植物类自然保护区生态变化分析
        6.3.4 内陆湿地类自然保护区生态变化分析
        6.3.5 地质遗迹类自然保护区生态变化分析
        6.3.6 古生物遗迹类自然保护区生态变化分析
        6.3.7 各类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差异特征分析
    6.4 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实际状况分析
        6.4.1 省级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现状分析
        6.4.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现状分析
        6.4.3 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最近变化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秦巴山区生态状况与保护成效综合分析
    7.1 不同管控区域生态系统差异分析
        7.1.1 生态系统类型差异特征
        7.1.2 植被长势差异特征
        7.1.3 水源涵养量差异特征
        7.1.4 土壤保持量差异特征
        7.1.5 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差异特征
    7.2 秦巴山区生态保护管理成效分析
        7.2.1 生态保护强度特征
        7.2.2 生态保护力度特征
        7.2.3 生态保护总体特征
    7.3 地质环境稳定性分析
        7.3.1 评价指标体系
        7.3.2 因子敏感性分析
        7.3.3 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
    7.4 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7.4.1 法律政策与有效监督
        7.4.2 生态补偿机制的落实
        7.4.3 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
        7.4.4 生态评估的影响因素
    7.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8)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及生态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研究
        1.2.2 海岸带生态承载力研究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区及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形
        2.1.2 红树林湿地资源
        2.1.3 国际旅游岛建设功能组团
        2.1.4 研究区范围
    2.2 遥感专题数据
        2.2.1 土地利用分类数据集
        2.2.2 海岸线数据集
    2.3 其它数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强度评估分析
    3.1 土地开发利用强度评估概念和方法
        3.1.1 土地利用单一动态度
        3.1.2 土地利用程度指数
        3.1.3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指数
    3.2 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强度评估
        3.2.1 土地利用类型转变分析
        3.2.2 土地利用单一动态度分析
        3.2.3 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分析
        3.2.4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南岛海岸带生态承载力评估分析
    4.1 海岸带生态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4.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1.2 评估指标体系框架
        4.1.3 指标标准化
        4.1.4 权重确定
    4.2 海岸带生态承载力评估方法
        4.2.1 状态空间法
        4.2.2 理想值的确定
    4.3 生态承载力评估结果
        4.3.1 海南岛海岸带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估结果
        4.3.2 海南岛海岸带各市县生态承载力评估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对碳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进展
        1.2.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环境效应与土壤碳氮库变化研究
    1.3 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科学问题和创新点
        1.3.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括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环境
        2.1.3 海岸带划定
    2.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2.2.1 遥感影像数据预处理
        2.2.2 海岸线与地形数据获取
        2.2.3 气象数据
        2.2.4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2.2.5 数据分析
        2.2.6 碳氮磷储量估算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海南岛海岸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规律分析
        3.1.1 海南岛海岸带海岸线的变化及其规律
        3.1.2 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3.2 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碳氮磷储量的影响
        3.2.1 海南岛海岸带土壤、植被碳氮磷含量与生态计量学特征
        3.2.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下土壤植被的碳氮储量及其变化
4 讨论
    4.1 海南岛海岸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规律分析
        4.1.1 海岸线的变化及其规律
        4.1.2 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规律
        4.1.3 海岸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分析
    4.2 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
        4.2.1 海岸带土壤植被碳氮磷含量和生态化学计量学影响因素分析
        4.2.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下土壤植被的碳储量及其变化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情况简介

(10)陆均松天然更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陆均松的基本特征
        1.1.2 陆均松资源及天然更新特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森林天然更新的种源生产
        1.2.2 森林天然更新的种子扩散
        1.2.3 森林天然更新的种子萌发及幼苗建成
        1.2.4 幼苗建成及幼树生长的生境
        1.2.5 幼苗建成及幼树生长的气候环境
        1.2.6 种源生产、种子扩散、幼苗建成与幼树生长的关系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目的
    1.4 项目支持情况
第二章 研究方案
    2.1 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区概况
    2.4 研究方法
        2.4.1 试验设计
        2.4.2 数据采集与处理
        2.4.3 分析方法
第三章 陆均松种子雨时空格局与驱动机制
    3.1 种子雨雨量组成特征
    3.2 种子雨时间分布格局
    3.3 种子雨各组分动态变化
    3.4 种子雨空间分布格局
    3.5 种子雨扩散特性
    3.6 种子雨扩散趋势模型拟合
    3.7 陆均松种子雨形成机制分析
第四章 陆均松土壤种子库时空格局与驱动机制
    4.1 土壤种子库的物种丰富度
    4.2 土壤种子库的物种季节特征
    4.3 土壤种子库的水平分布特征
    4.4 土壤种子库的垂直分布特征
    4.5 胸径序列优势种的种子密度
    4.6 土壤种子库种子的活力特征
    4.7 树冠内外的种子密度特征
    4.8 陆均松土壤种子库形成机制分析
第五章 陆均松幼苗和幼树生境适应性机制
    5.1 幼苗和幼树土壤养分适应机制
        5.1.1 幼苗和幼树基本信息
        5.1.2 研究区土壤营养状况
        5.1.3 幼苗分布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5.1.4 幼苗与土壤养分关系的非线性混合模型拟合
        5.1.5 模型评估
    5.2 幼苗和幼树气候适应机制
        5.2.1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适应机制
        5.2.2 小气候背景下的适应机制
    5.3 幼苗和幼树群落结构适应机制
        5.3.1 幼苗分布的主导群落因子
        5.3.2 基于群落因子的幼苗分布判别模型
    5.4 幼苗和幼树地理环境适应机制
        5.4.1 幼苗分布的主导地理环境因子
        5.4.2 基于地理环境因子的幼苗分布判别模型
    5.5 陆均松幼苗和幼树生境适应机制分析
第六章 结论讨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讨论
        6.2.1 陆均松种源可能不足的原因探讨
        6.2.2 化感作用可能影响陆均松天然更新
        6.2.3 对陆均松更新管理的建议
    6.3 展望
    6.4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四、海南岛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及其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D]. 刘玉斌.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21(01)
  • [2]海南蕉园与县域尺度农田碳足迹研究[D]. 叶文伟. 海南师范大学, 2021
  • [3]海南岛近岸水产养殖时空变化遥感监测与生态影响分析[D]. 袁鑫.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4]海南岛农业绿色发展指标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 宋晨阳. 海南大学, 2020(02)
  • [5]海南霸王岭自然保护区热带天然林木本植物周转动态分析[D]. 范克欣.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
  • [6]海南岛农业地域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研究[D]. 李庭筠. 海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秦巴山区生态状况与保护成效评估研究[D]. 徐海涛.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6)
  • [8]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及生态承载力研究[D]. 宋茜茜. 江西理工大学, 2019(01)
  • [9]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对碳储量的影响研究[D]. 张书齐. 海南大学, 2019
  • [10]陆均松天然更新机制研究[D]. 吴春燕.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标签:;  ;  ;  ;  ;  

海南岛森林资源动态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