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江西省煤炭行业关井压产领导小组的通知(论文文献综述)
郭凌蔚[1](2021)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独立工矿区再开发研究 ——以晋城市老三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王靖春[2](2019)在《煤炭产能过剩的测度及产能退出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2~2011年是煤炭行业发展最为景气的“黄金十年”,行业的高利润吸引了大量投资,新建煤矿数量不断增加,煤炭产能扩张迅速。然而,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中高速增长期,工业行业增加值增速下降致使对煤炭的消费需求放缓。并且,由于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和巨大的碳减排压力,政府提出了优化能源结构、发展非煤能源的要求,这些使得对煤炭的需求量进一步下降。前期的大量投资引致煤炭产能集中释放,煤炭供给能力大于需求,造成煤炭供需严重失衡,煤炭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供过于求也造成了煤炭价格大幅下跌,2012年~2016年6月,煤炭价格持续低位运行,行业亏损面不断扩大。为改善煤炭行业的经济运行状况,2016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淘汰落后产能、严控新增产能和退出过剩产能的要求。在去产能政策的影响下,煤炭价格逐步回归至合理区间,煤炭行业经济状况出现好转。判定我国煤炭行业的产能过剩程度,提出过剩产能退出的标准和机制,测度我国去产能政策对于煤炭行业去产能、行业经济运行状况的影响,有利于认清我国煤炭行业的实际产能利用情况,弄清楚应该去多少产能的问题;有利于在去产能的过程中,哪些煤矿应该退出,退出的先后顺序应该是什么,弄清楚怎么去产能的问题;有利于明晰在产能退出后,如何处理资产债务和职工安置的问题,弄清楚产能退出后如何保障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有利于认识政策的实施效果,弄清楚后续政策制定和调整的问题。本文围绕着去多少产能、怎么去产能、去产能政策的效果和保障机制四个方面的问题展开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是:首先从煤炭供求状况、煤炭价格、行业经营状况和产能过剩情况等方面分析本文的研究背景,提出四个方面的研究问题。根据要研究的问题,从产能及产能过剩的定义、产能过剩测度、过剩产能退出评价、政策影响效应评估和过剩产能退出的机制五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煤炭产能过剩测度研究。归纳总结了产能过剩测度方法的适用性和优缺点,收集了 2002~2016年我国25个产煤省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基于面板数据超越对数成本函数的煤炭产能过剩测度模型,分段计算出2002年~2011年与2012年~2016年我国25个产煤省和全国的产能状况,得到了煤炭产业产能利用率周期性变动较为明显,变动情况与行业和经济周期的特点基本一致的结论。2002~2011年“黄金十年”的平均产能利用率为80.96%,属于正常水平范围内;2012~2016年的平均产能利用率为69.63%,产能处于过剩状态。最后,根据测算结果分析了我国煤炭行业去产能取得的成绩与我国煤炭行业去产能仍存在的问题。煤炭过剩产能退出评价研究。界定了煤炭过剩产能退出的范围,研究了煤炭过剩产能退出的影响因素,确定了资源禀赋、生产安全、开采技术、生态环保及经营效益五个维度的影响因素,并基于此建立了煤炭过剩产能退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煤炭过剩产能退出指数,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VIKOR多属性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并以阳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35个煤矿进行验证,对A类非去产能序列的23个煤矿和B类建议去产能序列中的12个煤矿分别进行排序,使用聚类分析方法对VIKOR测算得到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并根据VIKOR测算和聚类结果,提出了科学合理去产能和改善煤炭过剩产能程度方面的建议。煤炭去产能政策的影响效应研究。分析了国家和地方层面发布的去产能相关政策,归纳了自去产能政策发布以来2016~2017年全国以及各煤炭生产省份的实际去产能情况。构建了面板数据单差法模型,研究了去产能政策对我国煤炭开采洗选业产能利用率和行业经济增长的平均影响。得到了去产能政策的实施促使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产能利用率平均提高了 4.6%,促使行业产值平均增长了10.36%;构建了双重差分模型,以我国前10大主要产煤省为处理组,其他省份为对照组,研究了去产能政策对我国煤炭开采洗选业产能利用率和行业经济增长的异质性影响。得到了去产能政策对产能利用率的异质性影响不显着,对行业经济增长具有显着的异质性影响,与其他省份相比,该政策促使主要产煤省煤炭采选业产值多增长了 13.77%。煤炭过剩产能退出机制研究。构建了煤炭产能退出机制框架模型,分析了当前资产处置模式、债务处置模式和职工安置模式存在的问题,设计了资产处置、债务处置和职工安置模式,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提出了进场交易和租赁两种固定资产处置模式和非公开协议转让、置换两种无形资产处置模式,提出了破产清算、债务重组、市场化债转股三种债务处置模式,提出通过原单位就业、内部退养、内部转岗、特殊疾病职工安置、待岗培训等内部分流,以及退休退职,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自谋置业、自主创业和退岗创业、组织参与外部岗位招聘等外部分流的职工安置模式。并以阳煤集团为案例进行过剩产能退出机制分析。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是:(1)建立了基于面板数据超越对数可变成本函数的煤炭产能过剩测度模型,测算了 2002~2016年全国及各省煤炭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揭示了我国煤炭产能利用率的波动规律,判定了煤炭产能过剩的程度。(2)构建了煤炭过剩产能退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VIKOR的煤炭过剩产能退出指数测算模型,计算了阳煤集团的煤炭过剩产能退出指数,提出了基于聚类模型的煤炭过剩产能退出顺序决策方法。(3)建立了面板数据单差分及双重差分模型,定量测算了煤炭去产能政策对产能利用率的平均影响和异质性影响;建立了去产能政策对煤炭行业经济增长的单差分及双重差分模型,验证了煤炭去产能政策的有效性。(4)构建了煤炭过剩产能退出机制框架模型,提出了资产处置、债务处置和职工安置模式及建议,设计了阳煤集团煤炭过剩产能的退出方案。
邵玮[3](2017)在《环境规制约束下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研究》文中认为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生态承载力下降成为人类将长期面临的挑战,自十八世纪中叶,人类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世界进入到了工业文明时代。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跨越式大发展以及化石能源的大规模运用,社会生产力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效率持续提升,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和改造自然环境的水平也快速增强。在人类社会繁荣发展的同时,作为人类文明进步基础的自然生态系统此消彼长,在以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为基础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下,人类社会的繁荣程度几乎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程度成正比。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种类不断增多、人类需求日益提升,最终导致在人类社会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所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和废弃物总量达到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上限,从而引发了全世界范围的各类污染事件和灾害事件,自然生态系统即将面临系统性不可逆转的威胁。进入到20世纪以后,世界范围内由于环境污染而造成的公害事件使人类的生存面临巨大威胁。各国政府、学界专家以及一些有先见之明的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人类经济增长、社会繁荣与自然生态系统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认为人类社会系统以自然生态系统为依靠,过量的消耗有限的自然资源将使自然生态系统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自此,“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逐渐形成并在国际上推开,以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三者协调发展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企业和个人接受并采用。产业结构优化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将伴随始终的重点问题。一直以来,我国环境问题的持续存在与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密切相关。产业结构是链接经济、社会与自然三者之间的枢纽:产业结构调整引起的要素流动促使经济发展更有效率的推进;产业结构变动造成的社会财富分配与就业结构的变化关系到社会持续稳定;产业结构优化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转为集约,降低消耗与污染水平,逐步减轻自然生态系统所承受的压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上实现长足进步,建成了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然而,目前我国的产业发展呈现出大而不强的特征,在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等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十八大之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发展面临新挑战,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刻不容缓。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步入绿色发展道路,重点在产业结构调整,难点在产业结构调整,出路也在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产业结构一直以自身各个产业、行业的特征和规律演进着,或是技术进步的冲动,或是效率的冲动。在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背景下,环境硬约束日益刚性。以环境规制政策为表现形式的环境约束手段存在的大前提下,环境规制工具的使用改变企业的运营成本,调整行业比重,进而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动,最终达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环境负外部性的问题单纯通过市场机制难以解决,必须依靠环境规制工具和市场机制的相互配合才能使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的关系达到最优。环境规制不仅可以促使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不仅可以倒逼产业结构调整,而且环境、生态要素本身就应成为产业优化的标准和要素。中国早在“十一五”末期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至今为止,中国产业发展大而不强的问题依旧未能解决。长期以来以透支自然资源与能源的低效率经济发展模式最终导致生态系统日益脆弱,环境污染已经开始困扰到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国在30年内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走过的工业化道路,在创造中国奇迹的同时,也在短时期内经历了生态破坏带来的苦果。2015年,我国SO2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为1859.1万吨和1851.8万吨,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和氨氮排放总量分别为2223.5万吨和229.9万吨。虽然近年来各类污染物排放量有下降趋势,但环境风险始终较高。过去为了追求经济高增长而付出的环境代价已经开始对国民生活造成显着的负面影响。根据《中国环境经济核算报告(2004-2010)》显示2004年-2010年空气污染导致的早死人数达到25万人-50万人,造成的健康经济损失占总GDP的0.8%-1%,环境破坏引发的危害已经开始严重制约和危害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环境规制的倒逼不仅来自于国际压力,同时更是中国为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的产业发展阶段和现处的全球产业链地位导致了现有的产业结构,进而决定了中国产业发展对生态资源环境势必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因而,中国的产业结构优化需尽早实现。本文依照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首先阐释环境约束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原理,然后根据环境约束下产业结构变动的机理分析,设定量化模型,分析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区间,通过实证分析验证本文所提出的核心理论。最后,根据分行业和分区域的量化分析结果,提出具体的产业结构优化路径,并针对各项路径指出具体政策建议。具体如下:第一章是绪论。探讨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产业转移理论对我国产业在未来走向高级化、合理化、生态化的指导作用,对促进我国实现产业创新发展和协调发展,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美丽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阐释了本文涉及的相关核心概念,分析了环境约束、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等相关概念的内涵,并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第二章是理论基础。本章对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论述,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环境观、习近平的生态环境观、外部性理论、产权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分税制改革下的地方政府博弈、环境规制倒逼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等方面分析了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关系。第三章是环境规制倒逼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因分析。产业结构的变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类与产业发展有关的要素都会对产业结构变动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资本量、技术水平、社会需求、生态要素、环境规制政策以及环保产业发展水平等。第四章是中国环境规制的演进历程。通过梳理国家环境规制政策、环境规制机构、环境规制信息披露、环境规制执法、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等演进过程,探讨中国环境规制对于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分析。第五章是环境规制手段对产业结构变动的机理分析。通过分析中国大气污染行业和水污染行业的特征以及产业结构现状和存在问题,构建实证模型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基于环境治理投资逐年加大、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合格率逐年提升以及单位产值能耗逐年下降等原因,小型工业企业由于无法适应环境规制的要求而逐步被淘汰出市场。同时,环境因素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参考要素,在严格环境执法手段的保障下得到了更好的执行。第六章是探索环境规制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路径。主要针对中国未来环境规制的发展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为目标,运用循环经济模式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产业结构优化路径。并根据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存在问题,提出相应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第七章是研究的主要结论和研究展望,在基础理论和实证分析方面,还有很多的研究工作尚未完成。综上所述,本文在两方面具有一定创新性。第一,在理论研究方面,研究了环境规制倒逼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在机理。同时,从传统产业经济学注重生产效率和经济收益的思路中转变出来,将生态要素补充为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在要素之一。第二,在实践研究方面,根据大气污染和水污染行业的实证分析得出的产业结构特征和行业特性,构建在日益严格环境规制下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路径,并相应提出多种政策实施建议,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决策参考。
潘建华[4](2017)在《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作为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路径及制度性安排,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时至今日,在我国,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作为合作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已经得到了职业教育界的广泛重视。“校企合作”也成为时下职业教育领域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其改革和创新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校企合作在职业教育领域得以广泛开展,也是企业、职业院校发展壮大的重要发展模式之一。然而,在此背景之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效果并不尽人如意,表现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在一些企业和职业院校并不显着,效果有待提高,区域差异显着。在充分肯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同时,对于企业和职业院校的合作,如何真正发挥彼此的正效应,提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与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急需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的研究聚焦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判断标准、实证检验、影响因素和对策建议研究。首先,对全文框架进行搭建,介绍了本文选题的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回顾了国内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相关研究,分析以往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研究问题。同时还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明确,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创新之处。其次,就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理论包括契约论、系统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和模糊综合评价理论等各项理论进行了归纳与总结,这些理论为下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同时还对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历程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每个发展阶段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表征及其方式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根据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现状,对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层次进行划分,并基于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转型和调整,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飞速增长,指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面临严峻的挑战。第三,为了构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了职业教育有效性的逻辑基础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进程中校企有效性的体现即要积极有效地发挥校企自身的功能;要积极有效地寻求地方政府的支持;要积极有效地发挥市场的作用。然后根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质量评价的相关研究,结合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实际水平,提出了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判断标准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过程的有效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结果的有效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的有效性等三个方面。还对我国五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实践进行了论述,重点关注校企合作的内涵、特点、所应具备的条件或运作中需关注的问题、运行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剖析影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总结有效性的成功经验。第四,通过专家意见反馈,确定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评价指标及权重,进而构建了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为了检验评价模型的实用性、可靠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出于研究的可行性,选取了江西和浙江两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作为评价对象,采用自制的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评价量表收集其自评数据,运用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出其有效性分值。模型应用结果表明,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效果有待提高,区域差异显着。第五,对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选取了制度、职业院校、企业和利益四个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了逐一分析,分析的重点是四个因素如何影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回答了“为什么”这四个因素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重要影响因素。最后,先选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比较发达的德国和澳大利亚,分析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基本特征,重点对其有效性进行分析和归纳以及对提高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启示。然后就提升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借鉴现实考量和国际经验,从制度建设、内涵建设、观念转变、行业建设和寻找利益平衡点等五个方面提出提高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对策建议。本研究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为核心,在研究过程中运用访谈与问卷调查法、理论与模型分析法等手段,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得到的主要创新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层次进行了合理划分。本研究认为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层次:初级发展层次、中级发展层次、高级发展层次。并结合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现状,做出了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目前正处于中级发展层次的中级阶段的判断,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停留在概念层面的现象较多。(2)本研究构建了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研究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构成要素及维度方面是一次理论拓展和评价指标体系创新。(3)对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进行了从定性到定量的规范性分析,并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本研究通过专家调查法,确定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然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是针对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综合评价而进行的一次在测评方法、工具和模型等方面的创新。
石小石[5](2017)在《整体性治理视阈下的矿区环境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矿业大国,我国矿产开采及其加工利用活动对矿区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使得矿区环境修复形势十分紧迫。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关乎环境问题,又超乎环境问题,不仅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更要通过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来实现。本文以之为研究对象的矿区环境管理,正是为解决矿区环境问题而对环境权益冲突进行调节的制度安排,它是与矿区环境保护有关的体制、制度和措施的总和。本文以整体性治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官僚制理论、元治理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法、案例分析法、博弈分析法、实地调查法等方法,对我国矿区环境管理中存在的碎片化问题以及作为对策的整体化改革方向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所列:(1)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构建了一个由主体(多元主体间的利益博弈)、客体(复杂性问题)、价值(综合的价值视角)和效果(公共责任的外溢程度)四个维度构成的分析框架,该框架在宏观层面探讨了“主体基于何种价值视角来处理问题”。(2)我国矿区环境管理模式与问题情境的不匹配带来了碎片化问题,令矿区环境管理的整体效能受到损害。作为对碎片化问题的回应,我国矿区环境管理领域现存的合作实践总体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措施不够充分和系统,在主体、客体、价值和效果四个维度上都存在许多缺失环节。(3)本文基于前述的分析框架,对矿区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在主体维度,矿企、政府和矿区居民基于各自利益做出的策略选择使矿区环境保护陷入了治理困境。在客体维度,脱离开经济社会背景来解决矿区环境问题,成本高而效果差。在价值维度,“快还旧账、不添新账”对矿区来讲意味着价值观的进一步转变以及与宏观认识相一致的微观机制的构建。在效果维度,面对矿区环境管理中公共责任高度外溢的现实,每一个矿区环境管理部门都无法独善其身。(4)基于对矿区环境保护问题的分析,本文提出了整体性治理取向的矿区环境管理改革思路,并结合这些改革思路,从主体、客体、价值和效果四个维度对平朔矿区的环境管理实践进行了探讨。
孙湃[6](2015)在《我国农村能源结构优化的法律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类面临着日益沉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能源的开发利用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同时也密切影响着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挑战,农村地区能源问题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共同的问题之一。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速,能源需求旺盛,在化石能源占主导、传统能源总量稳定的大背景下,我国面临着传统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困境、确保能源安全的挑战、优化能源结构的难题。能否确保能源供给的有效、持续、绿色,必将影响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国家安全。农村能源是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可再生能源的天然联系,决定了优化农村能源结构的可行性,也必将推进全国能源结构的转型,推动经济的稳定增长、缓解国家的能源危机、保护生态环境、缓解气候变化的压力。本文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现有的农村能源研究成果的整理,对农村能源、能源结构优化等概念进行了界定,研究了能源结构的影响因素、能源法规的现状等,确定了研究方法和路径。第二部分对我国农村能源结构优化以及通过法律手段优化农村能源结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第三部分梳理了建国以来我国能源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变迁。第四部分分析了美国和德国的能源立法,指出了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五部分提出优化农村能源结构的法律对策:立法模式是单一立法和综合性立法相结合、专门立法和配套立法相结合,由部门规章或行政法规等开始、逐渐升级的立法模式,明确了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的立法宗旨,坚持节能与开发并举、环境与发展相协调、因地制宜等立法原则,确定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绿色电力采购制度、能源价格形成机制等,通过配套的立法加强能源技术研发、规范能源统计工作、改革能源监管体系、加强制造业的发展等。
李宪海[7](2014)在《基于政策网络理论的我国煤炭地区绿色发展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对资源型地区绿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政策网络理论为基础,利用实地调研和博弈论方法分析煤炭地区政策网络中相关利益主体的互动关系,从而探讨煤炭地区绿色发展的政策需求与政策方案。以山西省为例,以定量目标函数为评价标准,通过构建政策评价模型,对山西省绿色发展政策设计方案进行效果模拟评价,从而提出了煤炭地区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具有创新性:(1)论文通过分析资源环境经济理论等绿色发展相关理论,创新性提出煤炭地区绿色发展的三大特征,即“安全”、“环保”和“高效”。(2)论文以政策网络理论为依据,构建了煤炭地区绿色发展政策网络,以及煤炭地区利益相关者互动关系图。从政策网络的角度出发,通过实地调研和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在网络互动中形成政策,其研究视角具有创新性,克服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对实践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3)根据煤炭地区资源环境经济现状、矿业企业调研,以及政策网络结构互动关系图,构建了煤炭地区绿色发展政策评价的多目标函数模型,作为政策评价的量化标准。函数模型中包括行业产值增长最大化、环境污染最小化和煤炭资源消耗最小化等多重目标,以及影响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多项约束条件,确定了变量之间的关联系数,从而确定了煤炭地区绿色发展的政策评价模型。(4)以2007年为基年,利用Lingo软件计算了山西省2015年和2020年多目标优化的政策方案,提出了山西省实现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在完善政策管理机制方面,提出了建立集中统一的山西煤炭行业管理体制,完善政策监督机制和评估机制,建立健全议题网络参与机制等建议;以及在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方面,提出将山西煤炭合理开发规模确定为810亿吨/年,并大力推行煤炭绿色开采,深入发展矿区循环经济,发挥差别化的土地供应政策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建立以煤炭完全成本为基础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以及在煤炭资源税基本税率定为8%的基础上,实现税收“绿色”化、差别化等具体措施建议。
王昆[8](2013)在《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合理性边界研究》文中认为从1986年《矿产资源法》颁布以来,与矿业经济快速发展、矿产开发逐步走上法制轨道相伴相随的是一轮接一轮、接连不断的秩序治理整顿。为了彻底解决历史形成的矿产开发“多、小、散”的状况,铲除“乱”的根源,2006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资源大整合,从2005年到2010年,全国矿山数量从12.67万座减少到11.25万座,净减少11.2%,原矿产量从52亿吨,增长到90亿吨,增长73%。全国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从2.81下降到0.75。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明显好转、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明显提高、环境保护明显加强、安全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取得显着成效。在欢呼找到了整合这支整治矿业秩序的“利剑”的同时,一个重要的命题摆在我们面前: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可不可以无限制的进行下去?也就是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的合理性有没有边界?如果有,边界又在哪里?哪些整合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了科学回答这一问题,本文在全面梳理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的历史脉络、推进情况、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系统整理总结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微观的视角,运用规模效应、交易费用、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外部性、资源规制等经济学理论,分析整合行为的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进而提出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得以推进的资源、技术、经济、环境、安全“五大约束条件”和整合的合理性边界,构建了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合理性边界的逻辑模型,将现有的矿山纳入关闭淘汰区、保留区、强制整合区、科学引导区四个政策区,在科学引导区中,分析比较整合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确定整合的合理性边界,进一步分出企业主动整合区、政府积极引导区和整合不经济区,针对处于不同区间的矿业权,采取不同的规制政策。在构建合理性边界逻辑模型之后,本研究进一步深入分析矿产资源开发整合中企业内和企业外获得的收益和付出的成本,以及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和影响因素。结合索洛的经济增长模型,在传统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中,引入资源和制度要素,建立矿业经济增长模型,进一步解释了整合红利主要来源于释放资源红利和制度红利,从理论上阐释了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是一个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运用均衡分析工具,对整合行为内在机理进行了进一步分析,指出了整合合理性边界和长期均衡点的关系。同时选取湖南新田岭整合案例,对本文相关模型和理论假设进行了初步验证。对研究不足和下一步工作进行了评价和展望。通过研究得出四点结论:一是整合应当权衡收益与成本,合理确定整合的合理性边界,既要积极引导整合,又要警惕过度整合。二是企业是整合的主体,在整合合理性边界范围之内,政府应当充分运用经济手段扩大企业的整合的边际收益,降低边际成本,增强企业参与整合的内生动力。三是整合并非一劳永逸,整合需求将长期存在。今天整合的最优水平,并不代表明天的最优。四是政府角色应当从较为“激进”的强力推动型逐步过渡到较为“保守”的引导促成型,从整合路上的“推车人”转变为“清道夫”。本研究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创新:一是提出了矿产资源开发整合边界问题,并从理论上加以研究,在整合相关研究中尚属首次;二是首次对国外和“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相关的立法实践做了分析,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以往普遍认为市场经济国家没有促进整合的制度安排的观点;三是构建了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合理性边界逻辑模型,对合理性边界给出了理论解释;四是在在传统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中,引入资源和制度要素,解释了整合的本质是释放资源和制度红利,优化矿业经济增长模式。
陈长石[9](2012)在《地方政府激励与安全规制波动》文中认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环境、安全和健康等社会性规制问题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挥之不去的阴霾,各个领域重、特大事故的频繁发生所造成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社会性规制的范畴。过度追求高速经济增长是造成社会性规制问题日渐严重的直接原因,而更深层的原因则在于当前所实施的地方政府激励模式。但毫无疑问,在人们对于安全问题深恶痛绝之时,却又不能完全放弃经济增长,去解决上述问题。当前,仅有少数学者从经济增长与社会性规制之间关系的角度展开分析,使得现有研究难以从本质上剖析当前我国社会性规制所面临的问题。这不仅不利于我国社会性规制体系的完善,还很可能对长期内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深刻理解社会性规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于推进社会性规制体系完善,使其尽可能小地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在中国当前社会转型压力越来越大的背景下,是十分重要的。鉴于此,本文将以社会性规制过程中广泛出现的“一刀切式治理”、“走过场式治理”等带有鲜明中国转型期特征的现象作为研究起点,并将地方政府激励模式引入到社会性规制的分析框架中,提出规制波动这一新的研究视角,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以下若干问题:第一,安全规制波动形成机理的分析;第二,短期内,安全规制波动对企业生产的影响;第三,短期内,安全规制波动对规制本身所造成的影响;第四,长期内,地方政府对社会性规制制定所产生的影响。以上四个问题也分别构成了本文第三、四、五、六,这四个核心章节。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过度的经济增长激励与硬化的社会稳定约束使得地方政府目标存在明显的双重性,地方政府需要通过权衡实现其收益最大化。发生事故之前,事故的偶发性及其与中央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强化了地方政府的投机倾向,规制治理漏洞的存在又给其操作提供了空间;发生事故之后,中央政府的强力干预使得地方政府所面临的约束改变,从而影响了地方政府的最优选择,上述因素的耦合作用最终导致规制波动现象的出现。(2)以煤矿为例,本文发现我国煤矿安全规制对煤炭产量具有显着的非线性特征,并且当开关函数等于1时,安全规制对煤炭产量的影响较大;而当开关函数变为0时,安全规制对煤炭产量的影响明显变小,且模型在非线性和线性两种状态之间的转换速度很快。(3)以煤炭生产为例,本文发现规制波动对安全规制效果本身也会造成影响,采用传统线性计量方法所得到的研究结论显示,前期发生的事故必然会导致后期安全规制水平的提高,而在没有其他外力影响的情况下,这种事故冲击所造成的安全规制水平提高将会维持较长的一段时间,这显示了事故发生之后,煤矿安全规制体系所进行的自我弥补过程;而采用非线性计量方法所得到的研究结论表明,煤矿安全规制大致表现为U型,并且可以划分出三个运行状态,即低于下限临界值的低规制水平状态,高于下限临界值且低于上限临界值的正常状态以及高于上限临界值的高规制水平状态。在正常状态的时候,煤矿安全规制是有效的,在高水平规制状态或者低水平规制状态的时候,安全规制是无效的。(4)以“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和“奶业标准降低”事件为例,我们发现,在当前的地方政府激励模式下,地方政府经营化倾向日益显着,由于行业以及企业发展对于地方政府完成经济目标十分重要,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势必会结成天然的同盟,这一同盟以自身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并对社会性规制体系的制定与执行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一旦社会性规制难以对企业行为进行有效约束,逐利倾向以及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将促使某些企业出现违规现象,并逐渐蔓延至整个行业,而当这种行业性违规行为突破经济社会所能承受的极限、成为严重影响社会或者市场秩序的行为时,中央政府将会介入,在短时间破坏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同盟关系。此时,社会性规制成为应急管理的工具,给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以及行业都增加了巨额成本。随后,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都意识到这种成本是难以承受的,需要对规制体系进行调整而中央政府在短期内又无法改变当前的激励模式时,两者将达成新的妥协:即中央政府选择降低社会性规制的标准,避免对地方经济造成过大的负面影响,以换取地方政府对社会性规制的重视。
刘志坦[10](2011)在《产业链视角下发电集团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电力体制改革八年来,电力产业在发电环节形成了五大发电集团为代表的央企发电集团和以粤电集团等为代表的地方国有发电企业,以及以保利协鑫等为代表的外资发电企业并存的发电企业竞争格局。八年来,一方面整个发电行业在电源结构优化、节能减排、整体装备及技术水平等方面取得了诸多发展成就,对社会经发展的支撑能力显着增强;另一方面,受煤电矛盾、电力体制改革不彻底等内外部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发电行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发展压力和诸多困难及不确定因素。发电环节是整个电力产业的龙头,处于电力产业链中的枢纽地位。发电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发电集团的健康发展,业绩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行业的发展和改革方向,并最终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对发电企业竞争力的来源、竞争力影响因素和路径以及如何应对更加复杂多变的行业环境,如何采取适宜的发展战略等现实问题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基于上述现实背景,本文以五大发电集团为代表的发电集团为研究对象,以电力产业链为研究视角,对发电产业特性、发电集团竞争力影响因素、路径和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本文力求在以下三个方面实现创新:一是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对象。同以往许多研究不同,本文从电力产业的现实问题出发,基于电力产业链的视角,以发电集团而非单个发电企业或某一独立下属发电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的视角更具全局性,研究对象的选择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一定的新颖性,因而研究的结论对于解释当前发电行业的现实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普遍性和现实意义。二是现有理论体系的梳理和完善及新概念的提出。本文在产业链理论和电力产业发展实践的基础上,系统地构建了电力产业链理论体系和模型。同时重点研究了电力产业链纵向关系和电力产业链对发电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和对策,首次创造性地提出了电力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协同和横向多元化协同的核心概念,为进一步分析发电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和机理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和工具。三是构建了发电集团竞争力分析及发展战略的分析框架和理论模型。本文从产业链的视角出发,首先构建了发电集团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对电力体制改革后不同发展阶段的发电集团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本文首次提出了在当前阶段,发电集团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协同度和横向产业结构优化度指标是影响其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这一新的理论观点。基于实证分析,本文构建了发电集团竞争力影响因素结构方程路径模型和基于产业链的发电集团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的发展战略模型,提出了发电企业战略重点是提升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协同度和横向产业结构优化度的观点。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问题聚焦,即本文的第1章。首先从发电行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引出问题:电力体制改革八年来,影响发电企业竞争力的内外部因素和影响机理是什么?在当前电力体制改革还未最终完成,电力市场化程度还有限的情况下发电企业如何定位?在发电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发电企业如何作为?在化石资源日益稀缺、环境压力日益紧迫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接着通过对电力体制改革前后有关发电企业战略和竞争力的有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和评价,总结了目前研究的成果和局限性以及本文的研究意义。进而,对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研究思路与框架、研究方法以及力求形成的创新点做一个总体介绍。第二部分是理论演绎,即本文第2章、第3章和第4章。第2章对论文研究将涉及到的战略管理理论、竞争力理论和产业链理论进行简要地理论梳理。第3章首先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对电力产业演进的规律进行了研究,对中外电力发展的模式和现状进行了对比;其次对电能产品和电力产业的特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我国发电行业的现状和市场结构进行了分析。第4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构建了电力产业链的理论体系,这一章既是前两章理论演绎的成果,也为分析和解决论文第一部分所提出的问题搭建了理论平台。第三部分是实证研究,即本文的第5章。本章分析了影响各发电集团竞争力的诸多因素并构建了影响发电集团竞争力的要素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产业链视角下发电集团竞争力分析模型和影响发电集团竞争力的因素及路径。最后分别对五大发电集团和国华电力、华润电力、粤电集团三个代表性发电集团的竞争力进行了定量和定性评价。第四部分是对策分析和案例,即本文的第6章和第7章。第6章在第5章发电集团竞争力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战略分析、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几个战略管理环节对发电集团的战略环境进行了分析,对主要发电集团的发展战略进行了汇总、纵向横向对比和研究,并提出了当前及今后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建议。通过各发电集团的战略实践也可以进一步印证第5章研究的观点。第7章中本文以国电集团为案例,对其“十一五”五年来的转型发展之路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作为这前两章研究的实例。最后,结论与展望部分主要是对本文的研究进行全面总结,同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二、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江西省煤炭行业关井压产领导小组的通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江西省煤炭行业关井压产领导小组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2)煤炭产能过剩的测度及产能退出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与内容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产能及产能过剩的界定 |
2.2 产能利用率测度研究现状 |
2.3 产能评价及退出标准研究现状 |
2.4 政策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
2.5 产能退出机制研究现状 |
2.6 文献评述 |
3 煤炭产能过剩测度研究 |
3.1 煤炭产能过剩测度方法确定 |
3.1.1 产能过剩测度方法分析 |
3.1.2 煤炭产能过剩测度方法比较及选择 |
3.2 基于面板数据的煤炭产能过剩测度模型 |
3.2.1 模型构建 |
3.2.2 变量确定及数据来源 |
3.3 基于面板数据的煤炭产能过剩测算 |
3.3.1 描述性统计 |
3.3.2 面板单位根及协整检验 |
3.3.3 各省煤炭产能过剩测度结果 |
3.4 测度结果分析 |
3.4.1 各省产能过剩测度结果分析 |
3.4.2 全国产能过剩测度结果分析 |
3.4.3 我国煤炭产能过剩测度结果的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4 煤炭过剩产能退出评价研究 |
4.1 煤炭过剩产能退出范围界定及影响因素研究 |
4.1.1 煤炭过剩产能退出范围界定 |
4.1.2 煤炭过剩产能退出的影响因素研究 |
4.2 煤炭过剩产能退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2.2 评价指标的确定 |
4.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及说明 |
4.3 煤炭过剩产能退出指数测算研究 |
4.3.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2 基于VIKOR的煤炭过剩产能退出指数测算研究 |
4.3.3 煤炭过剩产能退出指数实证研究 |
4.3.4 煤炭过剩产能退出指数聚类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煤炭去产能政策的影响效应研究 |
5.1 去产能相关政策概述 |
5.1.1 国家层面相关政策 |
5.1.2 地方层面相关政策 |
5.2 政策对去产能的实际影响情况 |
5.2.1 全国去产能情况 |
5.2.2 各省份去产能情况 |
5.3 去产能政策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 |
5.3.1 对产能利用率的平均影响 |
5.3.2 对产能利用率的异质性影响 |
5.4 去产能政策的经济影响 |
5.4.1 政策的平均经济影响 |
5.4.2 政策的异质性经济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煤炭过剩产能退出机制研究 |
6.1 煤炭产能退出机制模型构建 |
6.1.1 煤炭产能退出机制理论依据 |
6.1.2 煤炭产能退出政策概述 |
6.1.3 煤炭产能退出机制框架模型 |
6.2 资产处置模式及建议 |
6.2.1 资产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6.2.2 固定资产处置模式设计 |
6.2.3 无形资产处置模式设计 |
6.2.4 去产能资产处置建议 |
6.3 债务处置模式及建议 |
6.3.1 债务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6.3.2 债务处置模式设计 |
6.3.3 去产能债务处置建议 |
6.4 职工安置模式及建议 |
6.4.1 职工安置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6.4.2 职工安置模式设计 |
6.4.3 去产能职工安置建议 |
6.5 阳煤集团过剩产能退出案例分析 |
6.5.1 关闭矿井现状 |
6.5.2 关闭矿井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6.5.3 关闭矿井资产处置方案设计 |
6.5.4 关闭矿井债务处置方案设计 |
6.5.5 关闭矿井职工安置方案设计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3)环境规制约束下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3.1 研究重点 |
1.3.2 研究难点 |
1.4 研究方法 |
1.5 核心概念的阐释 |
1.5.1 环境约束 |
1.5.2 产业结构调整 |
1.5.3 产业结构优化路径 |
1.6 文献综述 |
1.6.1 国外研究现状 |
1.6.2 国内研究现状 |
1.6.3 研究评述 |
1.7 论文创新点 |
1.8 本章小结 |
2 环境规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 |
2.1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环境观 |
2.2 习近平的生态环境观 |
2.3 外部性理论 |
2.4 产权理论 |
2.5 信息不对称 |
2.6 分税制背景下的地方政府竞争 |
2.7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8 循环经济理论 |
2.9 比较优势理论 |
2.10 污染天堂假说 |
2.11 波特假说 |
2.12 本章小结 |
3 环境规制倒逼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因 |
3.1 环境规制下资本数量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 |
3.2 环境规制下政策导向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 |
3.3 环境规制下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 |
3.4 环境规制下社会需求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 |
3.5 环境规制下生态要素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 |
3.6 环境规制下环保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 |
3.7 本章小结 |
4 中国环境规制演进的历程 |
4.1 环境规制机构的演进 |
4.2 环境规制政策的演进 |
4.2.1 环境规制法律的演进 |
4.2.2 环境规制标准的演进 |
4.3 环境规制信息披露的演进 |
4.3.1 空气质量信息披露的演进 |
4.3.2 淡水资源信息披露的演进 |
4.4 环境规制执法的演进 |
4.4.1 沿淮流域环境执法(1994年至1997年) |
4.4.2 “两控区”环境执法(1999年至2000年) |
4.4.3 土地开发环境执法(2002年至2003年) |
4.4.4 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2001年至2013年) |
4.4.5 跨区域环保执法(2005年至2009年) |
4.4.6 中共十八大后的环保执法(2012年至2015年) |
4.5 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演进 |
4.6 本章小结 |
5 环境规制倒逼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机理分析 |
5.1 中国大气污染和水污染行业特征分析 |
5.1.1 大气污染行业特征分析 |
5.1.2 水污染行业特征分析 |
5.2 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5.3 数据来源与数据调整 |
5.4 核心指标测算与回归方程设定 |
5.4.1 核心指标测算 |
5.4.2 实证模型的设定 |
5.5 实证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环境规制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路径与政策建议 |
6.1 中国环境规制政策的发展方向 |
6.2 环境规制下中国产业结构优化路径 |
6.2.1 改善能源结构推动产业结构清洁化 |
6.2.2 推进集约化生产方式构建循环经济体系 |
6.2.3 改造传统生产工艺推广高新技术应用 |
6.3 政策建议 |
6.3.1 完善环境规制体系 |
6.3.2 构建资源价格体系 |
6.3.3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6.3.4 完善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新核算评价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工作实践引发的思考 |
1.1.2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重要性引发的思考 |
1.1.3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引发的思考 |
1.1.4 技术技能型劳动力日益短缺引发的思考 |
1.1.5 已有研究的偏失引发的思考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案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研究目标 |
1.4.3 技术路线 |
1.4.4 研究方法 |
1.4.5 研究内容 |
1.4.6 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契约论 |
2.2 系统论 |
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4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2.5 模糊综合评价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历程、层次及其挑战 |
3.1 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
3.1.1 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概况 |
3.1.2 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特点 |
3.2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
3.2.1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概况 |
3.2.2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特点 |
3.3 市场经济体制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
3.3.1 市场经济体制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概况 |
3.3.2 市场经济体制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特点 |
3.4 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层次 |
3.4.1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层次的划分 |
3.4.2 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层次的判断 |
3.5 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挑战 |
3.5.1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进程中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所面临的困境 |
3.5.2 提升校企合作有效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必然选择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判断标准 |
4.1 何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 |
4.1.1 有效性 |
4.1.2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
4.2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逻辑起点 |
4.3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进程中校企有效性的体现 |
4.3.1 积极有效地发挥校企自身的功能 |
4.3.2 积极有效地寻求地方政府的支持 |
4.3.3 积极有效地发挥市场的作用 |
4.4 关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判断标准的相关研究结论 |
4.5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判断标准 |
4.5.1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过程的有效性 |
4.5.2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结果的有效性 |
4.5.3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的有效性 |
4.6 我国职业教育有效的校企合作发展模式 |
4.6.1 基于产业园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实践 |
4.6.2 基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实践 |
4.6.3“校中厂,厂中校”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实践 |
4.6.4“政校企”共建二级学院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实践 |
4.6.5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实践 |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
5.1 关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综合评价的相关研究结论 |
5.2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1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5.2.2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2.3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综合评价指标的内涵解释 |
5.3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5.3.1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和确定 |
5.3.2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模糊综合评价构建的程序和步骤 |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实证检验 |
6.1 关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施效果的相关研究成果 |
6.2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实证检验 |
6.2.1 问卷设计与问卷检测 |
6.2.2 调查对象与样本选取 |
6.2.3 样本统计与分析 |
6.2.4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实证检验 |
6.3 对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7.1 制度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
7.2 学校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
7.2.1 专业建设 |
7.2.2 人才培养模式 |
7.3 企业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
7.3.1 企业规模和实力 |
7.3.2 企业所有权性质 |
7.3.3 企业项目负责人 |
7.4 利益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8章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8.1 德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简述 |
8.1.1 德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概述 |
8.1.2 德国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措施 |
8.2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简述 |
8.2.1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概述 |
8.2.2 澳大利亚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措施 |
8.3 国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启示 |
8.3.1 发挥政府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主导作用 |
8.3.2 建立完善行业有效参与的校企合作体制框架 |
8.3.3 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法制化建设 |
8.3.4 加强职业教育与合作企业利益关联度 |
本章小结 |
第9章 提升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
9.1 制度建设,强化校企合作有效运转的制度安排 |
9.1.1 制度: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不可规避的生存环境 |
9.1.2 制度安排:职业教育校企有效发展的内动力 |
9.1.3 具体制度: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发展的关键 |
9.2 内涵建设,夯实校企合作有效运转的物质基础 |
9.2.1 专业建设 |
9.2.2 师资建设 |
9.3 观念转变,改善校企合作有效运转的外部环境 |
9.3.1 提高对校企合作的认识 |
9.3.2 提高企业的战略眼光 |
9.4 行业建设,搭建校企合作有效运转的桥梁纽带 |
9.5 互利共赢,寻找校企合作有效运转的利益平衡点 |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B 专家问卷 |
附录C 我国部分省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文本汇编 |
附录D 我国校企合作有效性现状与影响因素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整体性治理视阈下的矿区环境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环境保护受到空前重视 |
1.1.2 协同是突破瓶颈的关键 |
1.1.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了新的挑战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高度复杂问题与官僚组织的冲突 |
1.3.2 溢出效应 |
1.3.3 部门竞争与合作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与方法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 |
2.1.1 矿区 |
2.1.2 矿区环境 |
2.1.3 管理、控制、监管、规制、管制 |
2.1.4 矿区环境管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整体性治理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官僚制理论 |
2.2.4 元治理理论 |
2.3 分析框架 |
2.3.1 主体:多元主体间的利益博弈 |
2.3.2 客体:处理复杂性问题 |
2.3.3 价值:综合的价值视角 |
2.3.4 效果:公共部门外溢性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矿区环境管理的体制、法律规范与手段 |
3.1 我国矿区环境破坏现状 |
3.1.1 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类型 |
3.1.1.1 露天开采对矿区生态环境的破坏 |
3.1.1.2 井工开采对矿区生态环境的破坏 |
3.1.1.3 矿业固废对矿区生态环境的破坏 |
3.1.2 矿区生态环境损毁形势 |
3.2 我国矿区环境管理的历史发展 |
3.3 我国矿区环境管理的体制、法律规范与手段 |
3.3.1 矿区环境管理的体制 |
3.3.2 矿区环境管理的法律规范 |
3.3.3 矿区环境管理的手段 |
3.3.3.1 外部管理手段 |
3.3.3.2 内部管理手段 |
3.4 我国矿区环境管理体制、法律规范及手段中存在的问题 |
3.4.1 矿区环境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
3.4.2 矿区环境管理相关法律规范中存在的问题 |
3.4.3 矿区环境管理手段中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我国矿区环境管理中的合作实践 |
4.1“两方案”合并 |
4.1.1“两方案”合并编制的背景 |
4.1.2“两方案”合并编制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
4.2 矿产资源开发监管中的协同实践 |
4.2.1 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协同监管机制类型 |
4.2.2 矿产资源开发协同监管机制的不足 |
4.3 本章小结 |
5 整体性治理视阈下的矿区环境保护困境分析 |
5.1 矿区环境管理主体间的利益博弈 |
5.1.1 矿山企业 |
5.1.2 政府 |
5.1.3 矿区居民 |
5.2 矿区环境管理的复杂性 |
5.3 矿区环境管理中综合价值视角的缺失 |
5.4 矿区环境管理中公共责任外溢程度高 |
5.5 本章小结 |
6 整体性治理视阈下我国矿区环境管理的优化对策 |
6.1 主体 |
6.2 客体 |
6.2.1 加强规划对矿区环境保护的作用 |
6.2.2 注重矿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
6.2.3 建立已闭坑矿山环境治理的资金回路 |
6.3 价值 |
6.3.1 破除唯GDP的发展观 |
6.3.2 加强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职责考核 |
6.3.3 完善矿区环境保护规则 |
6.4 效果 |
6.5 本章小结 |
7 实证:平朔矿区环境管理实践 |
7.1 平朔矿区概况 |
7.1.1 矿区区位 |
7.1.2 矿区自然地理环境 |
7.1.3 露天采矿扰动区侵蚀状况 |
7.2 平朔矿区环境管理实践 |
7.3 整体性治理视阈下的平朔矿区环境管理实践分析 |
7.3.1 主体 |
7.3.2 客体 |
7.3.3 价值 |
7.3.4 效果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我国农村能源结构优化的法律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中外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 研究路径和难点 |
2 我国农村能源结构优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2.1 我国农村能源结构优化的必要性 |
2.2 我国农村能源结构优化的可行性 |
3 我国农村能源相关法律政策的变迁 |
3.1 法律和政策 |
3.2 现存问题 |
4 国外促进能源结构优化的法律制度 |
4.1 美国 |
4.2 德国 |
5 我国农村能源结构优化的法律对策 |
5.1 立法模式 |
5.2 立法宗旨 |
5.3 立法的基本原则 |
5.4 具体法律制度的构建 |
5.5 配套措施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基于政策网络理论的我国煤炭地区绿色发展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框架结构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煤炭地区发展研究 |
2.1.1 资源型地区发展 |
2.1.2 资源型地区政策 |
2.2 绿色发展研究 |
2.2.1 可持续发展 |
2.2.2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 |
2.2.3 绿色经济 |
2.2.4 绿色发展 |
2.2.5 生态文明 |
2.2.6 绿色发展政策 |
2.3 政策网络理论研究 |
2.3.1 政策网络理论发展 |
2.3.2 政策网络理论应用 |
2.4 研究述评 |
第3章 煤炭地区绿色发展理论基础 |
3.1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3.1.1 由均衡—非均衡—协调发展 |
3.1.2 由特定区域发展到特定内容试验 |
3.2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1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3.2.2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
3.3 资源环境经济理论 |
3.3.1 资源环境经济理论的发展 |
3.3.2 资源环境经济分析模型 |
3.3.3 资源环境经济相互关系 |
3.4 煤炭地区绿色发展的模式与特征 |
3.4.1 煤炭地区绿色发展的模式 |
3.4.2 煤炭地区绿色发展的特征 |
第4章 煤炭地区绿色发展政策网络分析 |
4.1 政策网络研究基本问题 |
4.1.1 政策网络一般认识 |
4.1.2 政策网络分析模型 |
4.1.3 政策网络分析方法 |
4.2 基于政策网络的政策制定与执行 |
4.2.1 政策制定 |
4.2.2 政策执行 |
4.3 煤炭地区绿色发展政策网络 |
4.3.1 绿色发展政策行动者 |
4.3.2 政策行动者互动关系分析 |
4.3.3 利益相关者互动网络模型 |
第5章 煤炭地区绿色发展政策设计 |
5.1 煤炭地区发展现状分析 |
5.1.1 资源分布不均,基础储量不足 |
5.1.2 一煤独大,前后关联产业发展滞后 |
5.1.3 生态环境压力大 |
5.1.4 政府职能定位与市场配置作用互动问题 |
5.1.5 新发展政策推行与旧有惯性冲突问题 |
5.2 煤炭地区政策分析 |
5.2.1 短缺经济时期的有水快流 |
5.2.2 过剩时期的压产关井与整合 |
5.2.3 经济发展放缓时期的多方位整治 |
5.3 煤炭地区绿色发展的政策设计 |
5.3.1 政策的主要利益相关者 |
5.3.2 政策环境与面临的现实问题 |
5.3.3 煤炭地区绿色发展政策设计 |
第6章 煤炭地区绿色发展政策评价与选择:以山西为例 |
6.1 煤炭地区绿色发展政策评价模型构建 |
6.1.1 模型构建原则 |
6.1.2 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 |
6.1.3 基本模型的构建 |
6.2 研究地区现状 |
6.2.1 经济与资源状况 |
6.2.2 政策网络及政策现状 |
6.3 基于山西省主导产业的绿色发展政策评价 |
6.3.1 模型的具体化 |
6.3.2 评价结果 |
6.4 山西省绿色发展政策选择 |
6.4.1 评价结果分析 |
6.4.2 政策措施建议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合理性边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相关研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 |
1.2.3 美国、加拿大等国与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相关的立法实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2.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概述 |
2.1 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的概念 |
2.1.1 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的内涵与外延 |
2.1.2 矿产资源开发整合与企业兼并重组的关系 |
2.2 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政策的动态解析 |
2.2.1 整合政策的制定 |
2.2.2 整合政策的执行 |
2.2.3 整合政策对企业整合行为的引导 |
2.3 企业对整合政策的反应 |
2.3.1 理想环境下,企业对整合政策的应对 |
2.3.2 现实情况下,企业对整合政策的应对 |
2.3.3 企业差异对企业整合政策反应的影响 |
3.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的理论分析 |
3.1 整合是为了实现矿产资源开发的规模效应 |
3.2 整合要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外部性内部化 |
3.3 交易成本影响整合的实现 |
3.4 边际分析有助于认识和评价整合 |
3.4.1 分析矿山企业整合对企业成本和收益影响 |
3.4.2 寻找矿产资源开发整合边界 |
3.5 整合是一种规制 |
3.5.1 矿业市场失灵需要规制 |
3.5.2 规制理论的发展 |
3.5.3 矿产资源开发整合主要的规制政策手段 |
4.整合的合理性边界分析 |
4.1 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合理性边界的界定 |
4.1.1 整合的资源约束条件 |
4.1.2 整合的技术约束条件 |
4.1.3 整合的经济约束条件 |
4.1.4 整合的环保约束条件 |
4.1.5 整合的安全约束条件 |
4.1.6 整合的规模约束条件 |
4.1.7 开发整合合理性边界函数 |
4.2 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合理性边界的逻辑模型 |
4.2.1 整合的边界分区 |
4.2.2 科学引导整合区的整合合理性边界 |
4.3 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合理性边界的动态解释及其政策内涵 |
4.3.1 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合理性边界的动态解释 |
4.3.2 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合理性边界的政策内涵 |
5.整合的收益与成本分析 |
5.1 整合的收益 |
5.1.1 整合收益相关主体 |
5.1.2 企业收益 |
5.1.3 企业外收益 |
5.1.4 企业整合边际收益线变动 |
5.2 整合的成本 |
5.2.1 整合成本的主体 |
5.2.2 企业为整合支付的成本 |
5.2.3 企业外部的整合成本 |
5.2.4 企业整合边际成本线的变动 |
5.3 整合成本收益的影响因素 |
5.3.1 政治法律环境 |
5.3.2 整合市场环境 |
5.3.3 整合主体行为 |
5.3.4 目标主体行为 |
5.4 整合成本收益与矿业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 |
5.4.1 矿业经济增长的新古典模型 |
5.4.2 整合成本收益对矿业经济增长要素的影响 |
5.4.3 整合的本质是矿业经济增长模式的优化 |
6.整合合理性边界的均衡分析 |
6.1 新古典经济学的整合均衡 |
6.1.1 整合的企业均衡 |
6.1.2 整合新古典均衡的批判 |
6.2 新制度经济学的整合均衡 |
6.2.1 整合的企业均衡 |
6.2.2 整合的社会均衡 |
7 整合案例分析 |
7.1 新田岭整合的基本情况 |
7.1.1 整合过程 |
7.1.2 整合前后的矿产资源开发指标对比 |
7.2 新田岭整合的成本收益细分 |
7.2.1 新田岭整合的成本 |
7.2.2 新田岭整合的收益 |
7.3 新田岭整合合理性边界的评价与启示 |
7.3.1 新田岭整合合理性边界分析 |
7.3.2 新田岭整合的启示 |
8 结论 |
8.1 启示与建议 |
8.2 研究局限和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地方政府激励与安全规制波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中国地方政府激励模式究竟影响了什么 |
1.1.1 关于地方政府激励 |
1.1.2 地方政府激励的形成与演进 |
1.1.3 地方政府激励的负面影响 |
1.2 安全规制波动的提出:一个从地方政府激励出发的研究视角 |
1.2.1 关于规制 |
1.2.2 从动态视角出发的安全规制波动 |
1.3 来自真实世界的证据 |
1.3.1 地方政府“运动式”治理的泛滥 |
1.3.2 社会性规制中的“运动式”治理 |
1.4 本文的主要观点 |
1.4.1 安全规制波动的研究意义 |
1.4.2 主要观点 |
1.4.3 贡献与不足 |
2 综述:政治激励理论与社会性规制 |
2.1 从政治选举到政治晋升“锦标赛”模式的发展 |
2.1.1 政治权力的获取及其影响 |
2.1.2 政治晋升锦标赛理论及其发展 |
2.2 实证主义引领下的中国地方政府激励问题研究 |
2.2.1 地方政府官员行为与地方政府激励 |
2.2.2 关于政治晋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2.3 地方政府激励与社会性规制的冲突 |
2.3.1 关于社会性规制研究的一般性综述 |
2.3.2 地方政府激励与社会性规制 |
2.3.3 实证主义下的规制问题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模型:地方政府激励视角下的安全合同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基础模型 |
3.3 最优合同与扩展 |
3.3.1 最优契约 |
3.3.2 发生安全事故之后的安全规制契约 |
3.3.3 安全事故影响减弱之后的安全规制契约 |
3.3.4 完全不存在安全事故影响的安全规制契约 |
3.3.5 工人作为第三方规制 |
3.4 本章小结 |
4 实证一:对安全规制两种状态运行影响的数据检验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直观动态模型描述 |
4.3 非线性平滑迁移回归系列模型及其适用性分析 |
4.3.1 非线性平滑迁移回归模型 |
4.3.2 STR模型的适用性 |
4.4 数据、模型与估计 |
4.4.1 数据描述 |
4.4.2 STR模型形式选择 |
4.5 估计结果以及分析 |
4.5.1 STR模型估计结果 |
4.5.2 政策启示 |
4.6 本章小结 |
5 实证二:安全内生性规制影响的实证检验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内生性规制影响的线性分析 |
5.2.1 指标选择与数据采集 |
5.2.2 线性VAR模型构建 |
5.2.3 线性VAR模型估计与实证分析 |
5.3 内生性规制影响的非线性实证分析 |
5.3.1 非线性STAR模型构建 |
5.3.2 非线性STAR模型估计与实证分析 |
5.4 对主要研究结论的进一步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扩展:安全规制波动视角下的乳制品行业安全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与“奶业标准降低”事件:案例介绍 |
6.2.1 “三聚氰胺”事件:案例介绍一 |
6.2.2 “奶业标准降低”事件:案例介绍二 |
6.3 “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的经济后果:来自市场的经验证据 |
6.3.1 “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对乳制品行业的影响 |
6.3.2 “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对企业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的影响 |
6.4 “奶业标准降低”事件的博弈分析 |
6.4.1 “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之后的运动式治理 |
6.4.2 “奶业标准降低”事件过程中调整安全规制的博弈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政策含义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含义 |
7.3 研究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产业链视角下发电集团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发电企业战略管理和竞争力研究文献回顾及评述 |
1.3 本文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对象及目标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3.4 论文的创新点 |
1.4 概念界定 |
1.5 小结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战略管理与竞争力理论综述 |
2.1.1 战略管理理论综述 |
2.1.2 竞争力理论综述 |
2.2 产业链理论综述 |
2.2.1 产业链理论演进及研究现状概述 |
2.2.2 产业链理论在电力产业研究应用现状 |
2.3 小结 |
3 电力产业发展及特性研究 |
3.1 世界电力产业演进分析及现状 |
3.1.1 世界电力产业演进分析 |
3.1.2 世界电力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3.2 中国电力产业发展演进分析 |
3.2.1 中国电力产业发展演进 |
3.2.2 中外电力发展比较分析 |
3.3 电力产业特性分析 |
3.3.1 电能产品特性分析 |
3.3.2 电力产业特性分析 |
3.4 发电行业现状及发电市场结构分析 |
3.4.1 我国发电行业现状 |
3.4.2 发电市场结构分析 |
3.5 小结 |
4 电力产业链理论研究 |
4.1 电力产业链定义及模型 |
4.2 电力产业链的类型和分类 |
4.3 电力产业链特性及市场结构研究 |
4.3.1 电力产业链的特性 |
4.3.2 电力产业链纵向市场结构 |
4.4 电力产业链纵向关系研究及实践 |
4.4.1 电力产业链纵向关系 |
4.4.2 煤电产业链纵向关系中的煤电矛盾 |
4.5 电力产业链对发电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及对策 |
4.5.1 电力产业链对发电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
4.5.2 发电产业应对电力产业链影响的对策 |
4.6 小结 |
5 产业链视角下发电集团竞争力分析及评价 |
5.1 影响发电集团竞争力因素分析 |
5.2 产业链视角下发电集团竞争力分析模型及实证研究 |
5.2.1 结构方程模型 |
5.2.2 基于PLS的发电集团竞争力分析实证研究 |
5.3 主要发电集团竞争力评价及分析 |
5.3.1 五大发电集团竞争力评价 |
5.3.2 国华电力、华润电力和粤电集团竞争力评价 |
5.4 小结 |
6 发电集团战略选择及实施建议 |
6.1 战略形成机理 |
6.2 发电集团战略环境分析 |
6.2.1 发电行业"十一五"发展现状 |
6.2.2 发电集团战略环境分析 |
6.3 发电集团选择战略及评价 |
6.3.1 主要发电集团发展战略综述 |
6.3.2 发电集团发展战略评价 |
6.4 发电集团战略实施的建议 |
6.5 小结 |
7 案例分析: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战略实践 |
7.1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简介 |
7.1.1 产业发展 |
7.1.2 资本运营 |
7.1.3 科技创新 |
7.1.4 企业文化 |
7.2 "十一五"国电集团转型成果及经验 |
7.3 "十二五"国电集团公司战略环境分析及目标 |
7.3.1 国电集团所面临的形势 |
7.3.2 "十二五"主要目标任务 |
7.4 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结论与讨论 |
8.2 创新点及实践价值 |
8.3 论文的局限性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参考报告及书目 |
二、参考期刊 |
三、网站资料 |
附录一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二 发电集团近年主要经营数据 |
附录三 分析计算的相关数据 |
后记 |
四、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江西省煤炭行业关井压产领导小组的通知(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独立工矿区再开发研究 ——以晋城市老三矿为例[D]. 郭凌蔚.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煤炭产能过剩的测度及产能退出机制研究[D]. 王靖春.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8)
- [3]环境规制约束下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研究[D]. 邵玮. 武汉大学, 2017(06)
- [4]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研究[D]. 潘建华. 上海师范大学, 2017(12)
- [5]整体性治理视阈下的矿区环境管理研究[D]. 石小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9)
- [6]我国农村能源结构优化的法律对策研究[D]. 孙湃. 中国矿业大学, 2015(03)
- [7]基于政策网络理论的我国煤炭地区绿色发展政策研究[D]. 李宪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3)
- [8]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合理性边界研究[D]. 王昆.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9)
- [9]地方政府激励与安全规制波动[D]. 陈长石. 东北财经大学, 2012(06)
- [10]产业链视角下发电集团发展战略研究[D]. 刘志坦. 武汉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