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软土地基处理新工艺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苏亮[1](2021)在《大面积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吹填陆域作为围海造陆工程中最主要的陆域形式,发展吹填陆域是解决沿海城市经济发展需要与建设用地不足矛盾的有效途径,对于缓解我国人均土地面积短缺、疏浚海运航道等现实问题也有着重要意义。采用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对吹填场地进行地基处理,是吹填陆域交付使用的前提,如何选择合理的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有效加固吹填土地基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难点。本文依托山东某人工岛(一期)地基处理工程,采用现场试验对大面积复杂吹填陆域的地基处理方法展开研究,并对“千层饼区”现场试验过程出现降水难的问题,提出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数值模型,对该新工艺的加固效果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根据吹填场地土层性质和土层分布特征,分析吹填料、吹填工艺、水力重力分选性和吹填口布设位置等因素对吹填土层分布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吹填场地根据土层分布情况可划分为砂土区、软土区和“千层饼区”,其分别对应的吹填位置为吹填口、冲淤区和回淤区,根据上述吹填陆域土层分布特征,可用于初步判断大面积吹填场地地质情况,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性。(2)基于吹填场地土层分布特征,通过对地基处理技术的适用性分析研究,提出在砂土区选用高能级强夯法,软土区选用直排式覆水真空预压法和“千层饼区”选用降水强夯法分别进行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处理后,砂土区和“千层饼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了120 k Pa且有效消除了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液化势,软土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了80 k Pa、十字板剪切强度平均值达到了15 k Pa且土体固结度在95%以上,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值,论证了选用的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的适用性,确定了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方案及设计参数,为人工岛(二期)地基处理工程加固方案提供实际指导意义,也可为类似吹填陆域选择地基处理技术提供参考意义。(3)针对强夯法处理吹填陆域时软土层和高地下水位对加固效果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砂土区中无软土层、表层软土层、中间软土层和下卧软土层对强夯加固效果的影响规律,和降水与未降水对强夯加固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软土层会明显阻碍夯击能传递,软土层分布位置不同对强夯加固效果影响程度不同,软土层分布越深,夯击能穿透软土层后衰减越大,建议当软土层较浅时,可通过增大强夯能级提高有效加固深度,当软土层较深时,通过增大强夯能级提高有效加固深度并不适宜,此时应选取其他地基处理方式;高地下水位会明显损耗夯击能,建议在高地下水位吹填陆域采用强夯处理时,应采取降水措施,为强夯法处理含软土层和高地下水位的吹填陆域地基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依据。(4)采用降水强夯法处理“千层饼区”现场试验过程中,部分区域出现管井降水难的问题,本文提出“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一种新工艺处理此类地基,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动态模拟数值模型,模拟连续夯击试验,得到孔隙水压力、土层有效应力和位移沉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一次夯击周期过程中,当冲击荷载结束后,土体内孔隙水压力与有效应力变化规律符合太沙基有效应力原理,论证了数值模型的合理性。在多次夯击过程中,单击沉降量逐渐减小趋于稳定,证明夯击次数并不是越多越好,存在一个最优夯击次数,可满足加固效果的情况下同时保障工程的经济高效。在多次夯击过程中,相比较无排水沟一侧,临近明盲排水沟一侧的孔隙水压力数值更小,土体有效应力数值更大、影响范围也更广,证明明盲排水沟可加速孔隙水压力消散,增加土体水平和竖直方向加固范围,建议在降水强夯法中可用明盲排水沟作为新的排水体系,增强降水强夯法的加固效果,为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2](2021)在《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文中提出作为路面的基础,稳定、坚实、耐久的路基是确保路面质量的关键,而中国一直存在着"重路面、轻路基"的现象,使得路基病害导致的路面问题屡禁不止。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了路面病害与路基质量的关联性,从而促进了路基工程相关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等不断涌现。该综述以近几年路基工程相关的国家科技奖的技术创新内容、科技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优秀中文权威期刊的论文、Web of Science中的高水平论文的关键词为依据,系统分析了国内外路基工程五大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涵盖了:地基处理新技术、路堤填料工程特性、多场耦合作用下路堤结构性能演变规律、路堑边坡的稳定性、路基支挡与防护等。可为路基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与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陈富[3](2020)在《增压法和加热法真空预压新工艺的机理和加固效果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真空预压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软土地基处理工艺。针对增压法真空预压、加热法真空预压两种新工艺,结合现场试验及工程实例对其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增压法真空预压在地基内充入高压气体不能改变土体的饱和状态,同时高压气体会降低真空预压的真空度并可能阻碍真空度沿塑料排水板向深层传递;增压法真空预压的加固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在实际工程施工前应做好试施工验证其加固效果;加热法真空预压法通过升高土体温度提高渗透系数、缩短固结时间,同时增大固结沉降量,尤其适用于低渗透性的软黏土或淤泥;针对加热法真空预压现场应用难题提出了新型加热型塑料排水板和闷晒式太阳能加热循环水等改进方法,分别较好地解决了加热塑料排水板的制作加工、加热成本高的难题。
帅宇轩[4](2020)在《临清高速强夯加固软土地基效果分析与评价》文中提出临沧临翔至清水河高速公路位于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耿马县境内,是规划的昆明至清水河口岸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K97+500—K111+900沿南汀河东南岸布线,由于河谷内河道的多次变迁,在土层的组成上呈呈现饱和粉细砂、粉质黏土、砾卵石土和含砾中粗砂交错互层,地层情况十分复杂多变。粉质黏土和饱和粉细砂土存在着承载力不足、压缩性大、易发生不均匀沉降等工程病害。工程设计人员针对这临清高速复杂沉积环境软土地基的特点,选择了软土地基强夯加固方案。尽管强夯法处理己得到普遍推广与应用,但对其加固效果的评价仍在研究之中,在以往进行强夯加固效果评价时,往往忽略了不同地层条件对其加固效果的影响。因此基于现场监测试验数据,对不同地层情况下强夯加固效果进行系统性评价与分析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托临清高速软土地基强夯加固试验段,采用原位试验、室内试验、现场监测试验和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重点分析了临清高速复杂沉积环境软土地基强夯加固效果以及不同工况条件对其影响规律。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监测孔隙水压力、土压力以及沉降量的变化情况,分析得到了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土体有效应力和固结度的增长规律以及路基不同位置处沉降量的发展规律。2、通过标准贯入试验和静力触探试验,计算得到了强夯加固前后不同深度处地基土体的基本承载力和压缩模量。基于其提升幅度,分析了其有效加固深度。3、建立了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地基模型在强夯荷载作用下的响应情况。并改变了强夯荷载和地层模型以模拟不同的强夯施工工况,分析地基土体在不同强夯施工参数以及地层组合情况下的加固效果,评价了临清高速强夯加固方案的合理性,为河漫滩沉积环境软土地基强夯加固工程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李禄禄[5](2020)在《高聚物布袋注浆桩成桩机理试验研究》文中认为高聚物布袋注浆桩是将传统的布袋注浆桩与高聚物浆液结合,而提出的一种适用于加固既有建筑物软弱地基加固的新工艺,由于其具有施工速度快、加固效果好、无水反应、施工扰动小等特点,对水敏感较强的土质地基的加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施工工艺,高聚物布袋注浆桩加固技术还有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如成桩机理、施工工艺、成桩规律、挤土效应以及加固效果等。因此,为提升对高聚物布袋注浆桩加固技术相关科学问题的认识,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理论分析、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对高聚物布袋注浆桩加固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比试验,对布袋材质、注浆管的形式及出浆口位置进行筛选,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高聚物布袋注浆桩的施工工艺。(2)通过成桩模型试验,研究了高聚物布袋注浆桩在不同性质、不同密度及不同分层土体中的成桩规律,对成桩过程、桩体密度分布规律、不同密度土体中成桩规律和加固效果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分析。(3)基于淤泥质土的模型成桩试验,以及成桩后的单桩载荷试验,研究高聚物布袋注浆桩的成桩挤土效应,对挤土压力变化规律、挤土效应影响范围、超静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和单桩竖向承载力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分析。(4)基于ABAQUS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对高聚物布袋注浆桩的加固效果进行数值模拟,进一步对高聚物布袋桩加固含软弱和硬质夹层土体、饱和淤泥质土体后地基沉降量变化情况、加固机理、超静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和桩身变形量等进行了研究。
乐杉楠[6](2020)在《吹填土地区道路地基处理方案比选及效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浙江沿海地区,广泛分布深厚淤泥质黏土,沿海地区因开发建设需要,大面积围海筑地,吹填成陆,深厚淤泥质黏土层上部覆盖着吹砂层、素填土层。这类土层含水量高、土质不均匀、级配不良、压缩性高,地基承载力差。在这类土层上部建造高填土道路,由于地基承载力不足,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沉降量过大等问题,进而引起工程事故,特别对于高等级道路、大面积吹填筑地区域,地基处理效果将影响工程进度、工程投资,所以针对此类工程选用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案,对工程施工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舟山市绿色石化基地位于鱼山岛,工程大部由促淤围涂吹填形成。因鱼山跨海大桥下桥接线段道路建设需要,对接线段区域进行地基处理。因此,本文以鱼山跨海大桥下桥接线段工程为背景,结合国内外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研究鱼山岛吹填土地基道路地基处理方案,计算分析不同高压旋喷桩工况以及地基土不同材料情况下,地基承载力、地基沉降情况差异,选取地基处理最优方案,并汇集整理鱼山跨海大桥下桥接线段路基沉降观测数据,对比分析实际沉降与计算沉降结果,结合规范要求,反映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处理结果。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总结吹填土地基基本特性、国内外吹填土地基常用处理方法,了对软土地基处理研究所得出的成果,提出鱼山跨海大桥下桥接线段采用高压旋喷桩进行地基处理的方案;(2)汇总舟山地区相关的地质特性以及鱼山跨海大桥下桥接线段吹填土地质勘察报告,整理工程所在路段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场地类别等基本情况,表明该路段吹填成陆填料来源复杂,空间上吹填土层不均匀分布,接线段道路下部已进行碎石桩软土地基处理,成陆后场地上部工程车辆较多,地质土情况复杂。(3)在路基填筑材料的选取不同以及吹填土地基高压旋喷桩处理方式不同的情况下,利用理正岩土软件计算分析接线段地基土承载力情况以及地基沉降情况;(4)汇集整理鱼山跨海大桥下桥接线段路基沉降观测数据,分析接线段沉降规律,并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得出吹填土地基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处理效果。该工程在浙江沿海区域具有典型意义,可为吹填区域新建道路地基处理方案的选取提供积极的参考价值。
王哲[7](2020)在《厚层海相软基区域老路拓宽路面差异沉降分析与控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经济发展交通量不断增加,现有道路已无法满足通行需求,老路拓宽势在必行。在厚层海相软基区域道路加宽工程中,由于旧路基在多年的交通载荷作用下沉降接近完成,土体性质发生较大的变化,而新路基沉降还未开始,因此,在荷载作用下软基区域新老路基间会产生随时间增长的差异性沉降,轻者会导致沿拼接缝的纵向错位裂缝,重则会影响道路行车安全,已成为软土地基老路拓宽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中山沙港公路改扩建工程实际,通过现场调研、室内土性试验、数值仿真模拟、现场实时监测等方法对城镇段无路堤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差异沉降控制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介绍了沙港公路的工程概况及地质水文条件,采用沙港公路现场取得的原状土样进行了室内蠕变试验,采用“时间硬化”幂函数蠕变规律拟合试验数据得到了软土的蠕变参数,为后文路基路面-土体时间相关变形数值模拟提供了本构关系。再次,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ABAQUS,建立了新老拼接路基承载变形的有限元模型,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多因素影响下新老路基引起的差异性沉降规律。一方面,考虑土体的弹塑性特性,采用Mohr-Coulomb本构模型分析了荷载作用下具有不同模量比新老土基中新路基土无处理状况、搅拌桩处理两种情况下的路面的沉降规律与路表侧向位移规律,得到了各种模量比下的最优处理桩长以及路表平整为指标的新老路变形基等效深度。另一方面,考虑深厚软土的流变特性,采用具有时间相关性的Drucker-Prager土体本构模型分析了12m桩长处置下各模量比新老路基随时间的沉降规律。基于现有的加宽形式和既定的路基处理方法,提出了双层筋网夹水泥土上部加强结构的抗差异沉降设计方案。建立了新老拼接路基承载变形的有限元模型,一方面,考虑土体的弹塑性特性,采用Mohr-Coulomb本构模型分析了荷载作用下具有不同模量比新老土基中上部增强结构层处理和上部增强结构联合搅拌桩处理两种情况下的路面的沉降规律与路表侧向位移规律,并且分析了水泥土参数变化对土基变形的影响。另一方面,考虑深厚软土的流变特性,采用具有时间相关性的Drucker-Prager土体本构模型结合工程实际着重分析了模量比为1:3的新老土基在单独使用上部加强结构与使用上部加强结构联合水泥搅拌桩处理后的路面随时间的沉降规律。两方面的综合分析表明,双层筋网夹水泥土上部加强结构设计对新老拼接处的差异沉降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进行水泥土抗压强度试验得到了最优的水泥掺量,根据数值模拟的结果以及水泥土试验给出了双层筋网夹水泥土上部加强结构的具体的技术参数和施工要求,并应用到实际工程。最后,针对工程实际,选定典型路段,制定了监测方案并实施了实时监测。已有的现场监测结果表明,水泥搅拌桩联合双层筋网夹水泥土上部增强结构层处置深厚海相软土路基新老路差异性沉降是可行的,能有效的控制加宽道路新老路基不均匀沉降以及路表的侧向位移。
刘松玉,周建,章定文,丁选明,雷华阳[8](2020)在《地基处理技术进展》文中提出我国基础设施和城市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地基处理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和应用。文章简要地回顾我国地基处理技术与理论研究发展历史,重点总结介绍近五年涌现出的地基处理新技术、新工艺与工程应用,并分析设计理论和规范发展特点,探讨地基处理质量控制和施工技术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提出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蔡丹[9](2020)在《闭合水泥土围护桩深厚软土复合地基联合堆载预压模型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深厚软土地基的处理一直是土木工程中的热门研究问题。由于深厚软土地基存在软土覆盖层较厚、结构稳定性差及承载能力低等问题,这使得各种传统处理方法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近年来,随着地基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软土地基的处理方式逐渐由单一技术向两种或多种技术联合运用的趋势发展,联合处理方法能够综合各单项技术的优势以取得更好的加固效果。本文将闭合水泥土围护桩施工技术与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技术相结合,通过对加固的理论分析、室内试验、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探讨了联合方法对深厚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和工后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对采集的软土进行一系列土工试验,确定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分析普通硅酸盐水泥对原状土改良的基本原理和反应过程。通过设计水泥土配合比,确定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增长变化趋势,为后续的模型试验提供理论依据。(2)基于闭合水泥土围护桩深厚软土复合地基条件下进行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的模型试验。设立两组采用不同加载方式的联合方案试验组和传统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的对照组,通过对各组试验的处理结果分析联合方案的加固效果及加固特点。在模型试验中探讨了各组工况中排水板内的真空度分布、孔隙水压力消散程度、含水率及固结沉降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联合方案的加固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案,试验组的平均固结度较对照组高出8%。联合方案能够提高深厚软土地基的固结进程,进而缩短加固处理的工期。(3)使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联合方案工后复合地基计算模型。根据水泥土围护桩在复合地基中受荷所承担的作用,将复合地基分为“围护型”和“承压型”。分析了“围护型”复合地基在各级荷载下土芯、连续墙及墙外表层土体的变形特性。荷载作用下“围护型”复合地基的变形主要集中在土芯、连续墙和墙体外侧05m的水平范围及地面以下06m的深度内,根据模拟结果进行“围护型”复合地基的综合应用探讨。(4)根据“承压型”复合地基的P-S曲线和荷载比分担情况确定其极限承载力,并通过理论分析进行了“承压型”复合地基的极限承载力验算。由近似计算方法的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得到了各承载分项的安全系数经验值。
郭尤林[10](2019)在《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及其设计计算方法研究》文中提出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是一种新型的桩体复合地基型式,由“固体”与“散体”构成的上下同轴串联桩体,其中“固体”为2种不同刚度的粘结性材料构成,分别为素混凝土与浆固碎石,“散体”为碎石散体材料。在上部荷载的作用下,该新型复合地基型式克服了散体材料桩强度低且在土层性质较差时,桩体侧向鼓胀变形较大甚至破坏土体结构的缺陷。此外,三种不同刚度组成的上下同轴串联式组合桩体可有效的将荷载传递至更深广的土体中,提高了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小了地基沉降变形。当前,随着组合型复合地基概念的进一步拓宽,衍生出多种组合型桩体复合地基模型,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散体材料的承载能力,且在工程实践中得到成功应用,然而,对实散体组合桩复合地基的研究成果较少,特别是实散体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承载机理、荷载传递机制及受力变形计算理论研究还处探索阶段,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为此,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8178)“交通移动荷载下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及其受力变形分析方法研究”,基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对柔性基础下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承载机理及其设计计算方法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系统阐述了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组成材料的物理特性与力学特性,并对软土地基土进行了工程应用评价;基于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破坏失稳的特征,在桩体组成材料受力变形特性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并介绍了串联式组合桩的结构组成与结构特点,进而开展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施工工艺研究。其次,分析了桩体复合地基的桩体荷载传递机理与桩土体系荷载传递机理,并基于自主研发的分级加载系统与压力测试方法,揭示了不同桩段长度比条件下串联式组合桩的荷载机理,建立了串联式组合桩的力学计算模型与微分控制方程,阐明了其受力变形不仅与桩体构成材料及规格相关,而且与其赋存的工程地质条件相关,主要影响因素是褥垫层参数、桩段参数、桩径、桩间距以及土模量参数等。在分析复合地基受力变形特征的基础上,对不同刚度桩体复合地基的承载力与沉降变形计算方法进行了适宜性评价,提出了不同刚度桩体复合地基承载力与沉降变形的计算方法。基于滑块破坏理论,采用计算深基础承载力Meyerhof法,建立了2种串联式组合桩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并通过随机优化算法确定临界滑动面,提出了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基于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力学变形机理,将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加固区的沉降变形分为三个区段,并分别提出了各区段桩体与土体沉降变形计算模型,进而基于圆孔扩张理论论建立了考虑桩土滑移与桩体鼓胀变形的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方法,并提出了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方法中6个参数的确定方法。同时,为考虑桩体鼓胀变形引起的桩周侧向约束力对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基于改进的应变楔理论,提出了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方法,确定了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中3个参数的取值方法与原则。并依托工程实例,对2种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考虑滑移和鼓胀变形的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结果偏大,但计算参数获取直接且设计偏于保守,而基于改进应变楔模型的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更能反映工程实际,但存在获取计算参数的不确定性。再次,基于串联式组合桩各桩段构成材料的物理特性,结合离散-连续耦合理论,视串联式组合桩中碎石桩段为离散元实体结构,在离散元实体结构周围区域采用连续实体结构,即视浆固碎石桩段与混凝土桩段为连续元实体结构,建立离散-连续(FLAC-PFC)耦合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褥垫层参数、混凝土桩段参数、浆固碎石桩段参数、碎石桩段参数、桩身直径、桩间距以及土体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为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奠定理论基础。最后,依托新建赣州至深圳客运专线某车站软土路基工程,基于高速铁路软土路基技术标准,提出了按工后沉降变形控制的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设计原则,给出了确定串联式组合桩的桩长、桩径、桩间距以及布桩形式的方法,进而结合本文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沉降变形计算理论,对比分析了同设计参数的CFG桩复合地基加固效果,验证了承载力及沉降变形计算理论的可靠性与合理性,实现了采用串联式组合桩加固软土地基的设计理念。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拓展了复合地基工程实践领域,丰富了组合型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理论,为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软土地基处理新工艺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软土地基处理新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大面积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真空预压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研究 |
1.2.2 真空-电渗联合预压法研究 |
1.3 强夯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高能级强夯法研究 |
1.3.2 降水强夯法研究 |
1.4 工程概况、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及创新点 |
1.4.1 工程概况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目的 |
1.4.4 创新点 |
第2章 吹填陆域的工程地质特征研究 |
2.1 吹填陆域地质条件 |
2.1.1 陆域地形地貌 |
2.1.2 陆域地质结构及土层性质 |
2.1.3 陆域水文地质条件 |
2.2 吹填土层分布特征 |
2.3 吹填土层分布特征形成的原理 |
2.4 吹填陆域施工区域划分原则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吹填场地地基处理技术研究 |
3.1 地基处理技术选择 |
3.2 地基处理效果检测方法 |
3.2.1 取土标准贯入试验 |
3.2.2 静力触探试验 |
3.2.3 平板载荷试验 |
3.2.4 十字板剪切试验 |
3.3 试验区场地土层性质 |
3.4 砂土区高能级强夯法试验研究 |
3.4.1 强夯方案 |
3.4.2 夯后加固效果分析 |
3.4.3 高能级强夯加固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3.5 软土区直排式覆水真空预压法试验研究 |
3.5.1 试验方案 |
3.5.2 现场监测及结果分析 |
3.5.3 现场检测及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千层饼区降水强夯法试验研究 |
4.1 降水强夯法设计原理与施工方案 |
4.1.1 管井降水设计原理与施工 |
4.1.2 塑料排水板设计原理与施工 |
4.1.3 强夯设计原理与施工 |
4.2 夯后检测结果分析 |
4.2.1 静力触探试验结果分析 |
4.2.2 标准贯入试验结果分析 |
4.2.3 平板载荷试验结果分析 |
4.3 引出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 |
4.3.1 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特征 |
4.3.2 明盲降水强夯法适用范围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数值模拟分析 |
5.1 FLAC~(3D)简介 |
5.2 FLAC~(3D)理论分析 |
5.2.1 模型建立 |
5.2.2 网格划分 |
5.2.3 本构模型选择 |
5.2.4 边界条件设定 |
5.2.5 冲击荷载输入 |
5.2.6 土体参数和计算工况 |
5.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5.3.1 超孔隙水压力分布规律 |
5.3.2 有效应力分析 |
5.3.3 位移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2)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论文提纲范文)
索 引 |
0 引 言(长沙理工大学张军辉老师、郑健龙院士提供初稿) |
1 地基处理新技术(山东大学崔新壮老师、重庆大学周航老师提供初稿) |
1.1 软土地基处理 |
1.1.1 复合地基处理新技术 |
1.1.2 排水固结地基处理新技术 |
1.2 粉土地基 |
1.3 黄土地基 |
1.4 饱和粉砂地基 |
1.4.1 强夯法地基处理技术新进展 |
1.4.2 高真空击密法地理处理技术 |
1.4.3 振冲法地基处理技术 |
1.4.4 微生物加固饱和粉砂地基新技术 |
1.5 其他地基 |
1.5.1 冻土地基 |
1.5.2 珊瑚礁地基 |
1.6 发展展望 |
2 路堤填料的工程特性(东南大学蔡国军老师、中南大学肖源杰老师、长安大学张莎莎老师提供初稿) |
2.1 特殊土 |
2.1.1 膨胀土 |
2.1.2 黄 土 |
2.1.3 盐渍土 |
2.2 黏土岩 |
2.2.1 黏 土 |
2.2.2 泥 岩 |
(1)粉砂质泥岩 |
(2) 炭质泥岩 |
(3)红层泥岩 |
(4)黏土泥岩 |
2.2.3 炭质页岩 |
2.3 粗粒土 |
2.4 发展展望 |
3 多场耦合作用下路堤结构性能演变规律(长沙理工大学张军辉老师、中科院武汉岩土所卢正老师提供初稿) |
3.1 路堤材料性能 |
3.2 路堤结构性能 |
3.3 发展展望 |
4 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长沙理工大学曾铃老师、重庆大学肖杨老师、长安大学晏长根老师提供初稿) |
4.1 试验研究 |
4.1.1 室内试验研究 |
4.1.2 模型试验研究 |
4.1.3 现场试验研究 |
4.2 理论研究 |
4.2.1 定性分析法 |
4.2.2 定量分析法 |
4.2.3 不确定性分析法 |
4.3 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
4.3.1 有限元法 |
4.3.2 离散单元法 |
4.3.3 有限差分法 |
4.4 发展展望 |
5 路基防护与支挡(河海大学孔纲强老师、长沙理工大学张锐老师提供初稿) |
5.1 坡面防护 |
5.2 挡土墙 |
5.2.1 传统挡土墙 |
5.2.2 加筋挡土墙 |
5.2.3 土工袋挡土墙 |
5.3 边坡锚固 |
5.3.1 锚杆支护 |
5.3.2 锚索支护 |
5.4 土钉支护 |
5.5 抗滑桩 |
5.6 发展展望 |
策划与实施 |
(3)增压法和加热法真空预压新工艺的机理和加固效果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增压法真空预压机理和加固效果分析 |
2 加热法真空预压机理和加固效果分析 |
3 结论 |
(4)临清高速强夯加固软土地基效果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复杂沉积环境软土地基研究现状 |
1.2.2 强夯加固机理研究现状 |
1.2.3 强夯过程中孔压变化规律研究现状 |
1.2.4 强夯有效加固深度计算理论研究现状 |
1.2.5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临清高速沿线工程地质概况 |
2.1 引言 |
2.2 临清高速沿线自然地理特征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象及水文特征 |
2.3 临清高速沿线工程地质概况 |
2.3.1 地层岩性 |
2.3.2 区域地质构造 |
2.3.3 新构造运动 |
2.3.4 地震活动 |
2.3.5 工程地质分区 |
2.3.6 水文地质条件 |
2.3.7 不良地质现象 |
2.4 临清高速强夯加固工程设计概况 |
2.4.1 临清高速软土地基强夯处治方案的选取 |
2.4.2 临清高速软土地基强夯加固施工方案 |
2.4.3 临清高速软土地基强夯加固深度预估值 |
2.5 本章小结 |
3 临清高速复杂沉积环境软基强夯加固监测试验 |
3.1 引言 |
3.2 现场监测试验内容简介 |
3.2.1 孔隙水压力监测试验 |
3.2.2 土压力监测试验 |
3.2.3 分层沉降监测试验 |
3.2.4 水平位移监测试验 |
3.3 现场监测试验布置 |
3.3.1 监测断面分布 |
3.3.2 监测断面地层构造及土层性质 |
3.3.3 监测断面仪器埋设布置 |
3.4 本章小结 |
4 强夯加固地基强度增长及孔压变化分析 |
4.1 强夯加固前后土体承载力性状变化规律研究 |
4.1.1 强夯加固前后标贯击数变化特征 |
4.1.2 强夯加固前后比贯入阻力变化特征 |
4.1.3 强夯加固后土体承载性能的变化趋势总结 |
4.2 强夯后土体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研究 |
4.2.1 1#断面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 |
4.2.2 2#断面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 |
4.2.3 3#断面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 |
4.2.4 强夯后孔隙水压力变化总体趋势 |
4.3 地基强夯后土体有效应力增长及其固结规律分析 |
4.3.1 1#断面土体有效应力增长及固结规律 |
4.3.2 2#断面土体有效应力增长及固结规律 |
4.3.3 3#断面土体有效应力增长及固结规律 |
4.3.4 地基强夯加固后土体有效应力增长及其固结的总体特征 |
4.4 强夯后地基土体分层沉降规律分析 |
4.4.1 路基中线附近土体分层沉降规律 |
4.4.2 路基两侧坡脚处土体分层沉降规律 |
4.5 强夯引起的土体水平位移变化特征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非线性时程分析的强夯加固有限元分析模型 |
5.1 引言 |
5.2 非线性时程分析 |
5.2.1 基本原理 |
5.2.2 强夯荷载的模拟 |
5.3 强夯加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3.1 基本假定 |
5.3.2 本构模型 |
5.3.3 边界条件 |
5.3.4 计算参数 |
5.4 本章小结 |
6 临清高速公路路基地基强夯加固效果数值分析 |
6.1 河谷软土地基强夯加固效果数值计算分析方案 |
6.2 不同深度土体强夯后加固效果变化规律分析 |
6.2.1 土体竖向位移变化规律 |
6.2.2 土体竖向有效应力峰值变化规律 |
6.2.3 土体变形模量变化规律 |
6.3 不同地层组合情况下强夯加固效果分析 |
6.4 强夯关键施工参数对强夯加固效果的影响分析 |
6.4.1 不同夯击次数对强夯加固效果的影响分析 |
6.4.2 不同夯击能对强夯加固效果影响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成果与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高聚物布袋注浆桩成桩机理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方法研究现状 |
1.2.1 扩大基础法 |
1.2.2 锚杆静压桩法 |
1.2.3 树根桩法 |
1.2.4 坑式静压桩法 |
1.2.5 注浆加固法 |
1.2.6 石灰桩法 |
1.3 高聚物布袋注浆桩研究现状 |
1.3.1 高聚物布袋注浆桩技术研究现状 |
1.3.2 高聚物布袋注浆桩理论研究现状 |
1.3.3 高聚物布袋注浆桩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
2 高聚物布袋注浆桩成桩机理与施工工艺 |
2.1 成桩机理 |
2.1.1 基本方程 |
2.1.2 Mohr-Coulomb屈服准则的弹塑性解 |
2.1.3 算例 |
2.2 施工工艺 |
2.2.1 成桩材料 |
2.2.2 施工设备 |
2.2.3 施工工艺 |
2.3 本章小结 |
3 高聚物布袋注浆桩成桩规律试验研究 |
3.1 试验目的 |
3.2 试验方案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成桩过程分析 |
3.3.2 桩体密度分布规律 |
3.3.3 不同密度土体中的成桩规律 |
3.3.4 含软弱夹层土体中的成桩规律 |
3.3.5 含硬质夹层土体中的成桩规律 |
3.3.6 加固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4 高聚物布袋注浆桩挤土效应试验研究 |
4.1 试验目的 |
4.2 试验方案 |
4.3 试验过程 |
4.4 试验仪器 |
4.5 加固饱和淤泥质软土挤土效应分析 |
4.5.1 成桩效果 |
4.5.2 挤土压力变化规律 |
4.5.3 水平向土压力变化规律 |
4.5.4 挤土效应影响范围 |
4.5.5 超静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 |
4.5.6 成桩方式对超静孔隙水压力的影响 |
4.5.7 单桩竖向承载力 |
4.6 加固非饱和粉土挤土效应分析 |
4.6.1 成桩效果 |
4.6.2 水平向土压力变化规律 |
4.6.3 挤土效应影响范围 |
4.6.4 单桩竖向承载力 |
4.7 本章小结 |
5.高聚物布袋注浆桩加固效果数值模拟研究 |
5.1 概述 |
5.2 加固不同分层土体效果的数值模拟 |
5.2.1 基本假定 |
5.2.2 模型的建立 |
5.2.3 加固含软弱夹层土体效果分析 |
5.2.4 加固含硬质夹层土体效果分析 |
5.3 加固饱和淤泥质软土效果的数值模拟 |
5.3.1 基本假定 |
5.3.2 模型的建立 |
5.3.3 加固饱和淤泥质软土效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6)吹填土地区道路地基处理方案比选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围海筑地吹填土地基处理 |
1.2.1 吹填土的基本工程特性 |
1.2.2 吹填土常用地基处理方法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鱼山跨海大桥下桥接线段工程地质特性 |
2.1 工程背景 |
2.1.1 工程概况 |
2.1.2 地理位置 |
2.1.3 工程重要性 |
2.1.4 气象水文 |
2.1.5 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 |
2.1.6 场地地震效应及场地类别划分 |
2.2 鱼山跨海大桥下桥接线段工程地基特性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鱼山岛跨海大桥下桥接线段承载力理论分析 |
3.1 理正岩土软件基本介绍 |
3.2 地基承载力理论计算 |
3.2.1 地基土填筑材料的方案选取 |
3.2.2 不同桩径高压旋喷桩地基承载力计算分析 |
3.2.3 不同桩长高压旋喷桩地基承载力计算分析 |
3.2.4 不同桩间距高压旋喷桩地基承载力计算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鱼山岛跨海大桥下桥接线段沉降理论分析 |
4.1 地基处理不同工况方案选取 |
4.2 地基沉降理论计算 |
4.2.1 挡墙后不同填筑材料沉降理论计算 |
4.2.2 不同桩长地基沉降理论计算 |
4.2.3 不同桩径地基沉降理论计算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鱼山岛跨海大桥下桥接线段沉降效果分析 |
5.1 地基处理方案确定 |
5.2 鱼山跨海大桥接线段沉降规律统计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6.2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厚层海相软基区域老路拓宽路面差异沉降分析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工程简介及软土蠕变实验 |
2.1 工程概况 |
2.1.1 工程背景 |
2.1.2 自然地理 |
2.1.3 交通量及交通组成 |
2.1.4 沙港公路加宽设计情况 |
2.2 软土的性质 |
2.2.1 软土的一般性质 |
2.2.2 软土的流变特性 |
2.3 软土蠕变试验 |
2.3.1 试验土样 |
2.3.2 试验设备 |
2.3.3 加载方式 |
2.3.4 实验方案 |
2.3.5 试验参数 |
2.3.6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沙港公路改扩建不均匀沉降控制数值分析 |
3.1 有限元基本基本理论及计算模型的建立 |
3.1.1 常用土体本构模型 |
3.1.2 有限元模型构建 |
3.1.3 不同新老土基模量比路基变形研究 |
3.2 桩处置新老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研究 |
3.2.1 问题提出 |
3.2.2 根据等效桩墙进行桩墙二维化 |
3.2.3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有限元模型介绍 |
3.2.4 沙港公路老路基土性变化对拼宽道路沉降影响 |
3.2.5 不同老新土基模量比桩长最优化分析 |
3.2.6 不同桩长等效处理深度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部增强结构联合水泥搅拌桩地基处理研究 |
4.1 上部增强结构的提出 |
4.1.1 问题提出 |
4.1.2 双层柔性增强结构 |
4.2 上部增强结构地基处理研究 |
4.2.1 上部增强结构处理效果分析 |
4.2.2 上部增强结构处理设计参数分析 |
4.3 上部增强结构联合水泥搅拌桩地基处理变形分析 |
4.3.1 模型建立 |
4.3.2 计算结果分析 |
4.4 双层柔性增强结构路基差异沉降控制设计 |
4.4.1 增强结构中水泥土土灰比实验 |
4.4.2 加强结构具体铺设方法 |
4.4.3 加强结构材料参数要求 |
4.4.4 施工布置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沙港公路典型断面监测与结果分析 |
5.1 沙港公路监测实践 |
5.1.1 监测设备选择 |
5.1.2 监测方案 |
5.1.3 现场监测仪器布设与调试 |
5.2 数据采集与监测结果分析 |
5.2.1 单点沉降 |
5.2.2 测斜 |
5.2.3 土压力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8)地基处理技术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地基处理技术回顾 |
1.1 地基处理技术在我国的发展 |
1.2 地基处理方法分类 |
2 地基处理技术新进展 |
2.1 排水固结法进展 |
2.1.1 电渗联合真空预压法 |
2.1.2 真空联合强夯预压法 |
2.1.3 无膜直排式真空预压法 |
2.1.4 劈裂真空预压法 |
2.1.5 增压式真空预压法 |
2.1.6 交替式真空预压法 |
2.1.7 化学药剂真空预压法 |
2.2 复合地基技术进展 |
2.2.1 水泥土搅拌桩桩复合地基 |
2.2.2 整体搅拌复合地基 |
2.2.3 刚性桩复合地基 |
(1) 多元复合地基 |
(2) 排水型刚性桩复合地基 |
(3) 劲性复合桩 |
2.2.4 桩网复合地基 |
2.3 密实法技术进展 |
2.3.1 挤密砂桩法 |
2.3.2 振杆密实法 |
2.3.3 高能级强夯法与孔内强夯法 |
2.3.4 珊瑚砂地基处理 |
2.3.5 无振动挤密桩法 |
2.3.6 高填方工程地基处理 |
2.4 固化剂稳定法 |
2.4.1 钢渣改良土 |
2.4.2 活性MgO碳化软弱土技术 |
2.4.3 电石渣改良土 |
2.4.4 赤泥改良土 |
2.4.5 高聚物注浆技术 |
3 地基处理设计、质量控制与标准化建设 |
3.1 复合地基稳定与沉降分析理论发展 |
3.2 复合地基沉降与固结理论 |
3.3 高填方工程沉降变形规律与计算方法 |
3.4 地基处理施工智能控制技术 |
3.4.1 智能压实技术 |
3.4.2 DCM三轴搅拌桩智能化 |
3.4.3 双向变截面搅拌桩技术智能化 |
3.5 地基处理标准化建设 |
4 结论与展望 |
(9)闭合水泥土围护桩深厚软土复合地基联合堆载预压模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研究现状 |
1.2.2 水泥土搅拌桩及水泥土连续墙研究现状 |
1.3 闭合水泥土围护桩复合地基真空联合堆载预压 |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软土地基联合处理方法 |
2.1 前言 |
2.2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混凝土芯砂石桩复合地基 |
2.3 水泥搅拌桩联合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地基 |
2.4 混凝土芯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 |
2.5 长短桩组合型复合地基 |
2.6 本章小结 |
3 闭合水泥土围护桩复合地基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模型试验 |
3.1 模型试验装置 |
3.1.1 试验研究方法 |
3.1.2 基坑模型尺寸 |
3.1.3 模型试验相似条件 |
3.2 闭合水泥土围护桩复合地基 |
3.2.1 水泥土的加固机理 |
3.2.2 复合地基布置形式设计 |
3.3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系统与测量装置 |
3.4 试验分组方案 |
3.5 试验过程 |
3.5.1 试验流程图 |
3.5.2 基坑回填 |
3.5.3 水泥土围护桩连续墙施工 |
3.5.4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模型试验 |
3.6 本章小结 |
4 模型试验监测数据分析 |
4.1 真空度分析 |
4.1.1 真空度影响因素 |
4.1.2 地基排水固结及土中能量变化规律 |
4.1.3 实测排水板内真空度分析 |
4.2 孔隙水压力变化分析 |
4.3 含水率 |
4.4 地基固结沉降 |
4.5 固结度与最终沉降量计算 |
4.6 地基强度增长规律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围护型”复合地基承载变形特性分析 |
5.1 前言 |
5.2 FLAC3D简介 |
5.2.1 FLAC3D的主要特点 |
5.2.2 FLAC3D的计算原理 |
5.2.3 FLAC3D的求解过程 |
5.3 计算模型的建立 |
5.3.1 基本假定 |
5.3.2 计算模型尺寸与材料参数 |
5.3.3 接触面模拟 |
5.3.4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5.3.5 荷载步的确定 |
5.4 P-S关系曲线及极限承载力 |
5.5 基础变形特性 |
5.5.1 墙体变形 |
5.5.2 土芯变形 |
5.5.3 墙外土体变形 |
5.6 墙体内力分析 |
5.7 “围护型”复合地基的综合应用 |
5.8 本章小节 |
6 “承压型”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探讨 |
6.1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 |
6.2 “承压型”复合地基计算模型及极限承载力 |
6.3 荷载比分担进程 |
6.4 “承压型”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验算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及其设计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复合地基概述 |
1.1.1 复合地基的概念 |
1.1.2 复合地基的分类 |
1.1.3 复合地基的特点 |
1.2 组合型复合地基的应用与发展概况 |
1.2.1 双向增强复合地基的应用与发展概况 |
1.2.2 组合桩型复合地基的应用与发展概况 |
1.3 组合型复合地基的研究现状 |
1.3.1 组合型复合地基承载机理研究现状 |
1.3.2 组合型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3.3 组合型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3.4 组合型复合地基研究现状的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结构及其工程特性 |
2.1 概述 |
2.2 复合地基组成材料的工程特性 |
2.2.1 基体材料的工程特性 |
2.2.2 增强体的工程特性 |
2.3 串联式组合桩的组成及其结构设计 |
2.3.1 设计背景与启发 |
2.3.2 桩体结构设计 |
2.4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施工技术与方法 |
2.4.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
2.4.2 成桩工艺及施工参数 |
2.4.3 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研究 |
3.1 概述 |
3.2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机理 |
3.2.1 桩体荷载传递机理 |
3.2.2 桩土体系的荷载传递机理 |
3.2.3 串联式组合桩荷载传递机理 |
3.3 串联式组合桩的力学模型 |
3.3.1 基本假定 |
3.3.2 荷载传递函数 |
3.3.3 力学计算模型 |
3.3.4 微分控制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
3.4 影响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主要受力变形的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受力变形分析 |
4.1 概述 |
4.2 复合地基受力变形分析的基本方法 |
4.2.1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基本方法 |
4.2.2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基本方法 |
4.3 基于滑块破坏理论的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
4.3.1 滑块平衡法原理 |
4.3.2 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 |
4.3.3 极限承载力计算 |
4.4 考虑滑移与鼓胀变形的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4.4.1 沉降计算模型 |
4.4.2 加固区土层压缩变形量计算 |
4.4.3 下卧层土层压缩量计算 |
4.4.4 确定相关计算参数的方法 |
4.5 基于改进应变楔模型的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4.5.1 应变楔模型 |
4.5.2 沉降变形计算 |
4.5.3 相关参数的取值 |
4.6 计算实例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参数敏感性分析 |
5.1 概述 |
5.2 离散-连续耦合理论 |
5.2.1 离散颗粒与连续单元的接触传递作用 |
5.2.2 离散颗粒与连续单元的耦合计算理论 |
5.3 PFC-FLAC耦合数值计算模型 |
5.3.1 数值计算模型 |
5.3.2 本构模型 |
5.3.3 计算参数 |
5.3.4 数值模拟软件的耦合计算实现 |
5.3.5 数值计算模型可靠性验证 |
5.4 褥垫层参数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5.4.1 褥垫层厚度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5.4.2 褥垫层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5.5 桩段参数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5.5.1 桩段长度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5.5.2 桩段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5.6 桩直径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5.7 桩间距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分析 |
5.8 土体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分析 |
5.8.1 加固层土体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5.8.2 下卧层土体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设计与工程应用研究 |
6.1 概述 |
6.2 工程基本概况 |
6.2.1 项目概况 |
6.2.2 工程地质条件 |
6.2.3 水文地质条件 |
6.3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案 |
6.3.1 设计原则 |
6.3.2 技术标准 |
6.3.3 设计参数 |
6.4 现场试验 |
6.4.1 单桩竖向承载力试验 |
6.4.2 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 |
6.5 工程应用效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 |
四、软土地基处理新工艺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大面积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D]. 苏亮.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2]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3)
- [3]增压法和加热法真空预压新工艺的机理和加固效果探讨[J]. 陈富. 水运工程, 2020(08)
- [4]临清高速强夯加固软土地基效果分析与评价[D]. 帅宇轩.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5]高聚物布袋注浆桩成桩机理试验研究[D]. 李禄禄. 郑州大学, 2020(02)
- [6]吹填土地区道路地基处理方案比选及效果分析[D]. 乐杉楠.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7]厚层海相软基区域老路拓宽路面差异沉降分析与控制[D]. 王哲. 东南大学, 2020(01)
- [8]地基处理技术进展[J]. 刘松玉,周建,章定文,丁选明,雷华阳. 土木工程学报, 2020(04)
- [9]闭合水泥土围护桩深厚软土复合地基联合堆载预压模型试验研究[D]. 蔡丹. 西华大学, 2020(01)
- [10]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及其设计计算方法研究[D]. 郭尤林. 湖南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