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电企业的位置与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韩朝勃[1](2021)在《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风力发电企业成本管理研究》文中提出
苏靖雅[2](2021)在《风电市场化配套机制设计及市场竞争模型》文中认为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正式施行,在价格、税收、投资等全方面优惠政策的扶持下,风电迎来了规模化发展,截至2020年底,全国风电累计装机已达2.8亿千瓦。近年来,风电技术快速进步,风电成本持续下降,在部分风资源丰富、建设成本低、市场条件优良的地区,风电已初步具备平价低价上网的条件。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为促进风电产业摆脱“襁褓”、健康发展、公平竞争,逐步取消政府补贴,推动风电进入市场已成为必然的趋势。风电市场化将促使风电行业在利益的驱动下,加速优胜劣汰和产业升级;充分调动风电企业自身的积极性,改变风电消纳基本上由电网主导的现状;将显性补贴转换为市场溢价,有效缓解政府财政压力。然而,风电出力的波动性和随机性天然削弱了其市场竞争力,因此风电的市场化需要更加完备的配套机制。基于此,本文首先结合相关政策文件及国内电力市场发展趋势,设计了以发用双侧配额制为政策保障,以绿证交易为溢价途径,中长期与现货交易协同,物理与金融手段互补的风电市场化交易配套机制;其次,在该配套机制下,研究风电企业参与多市场的市场类型及时序,梳理风电企业与其他市场主体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风电企业多市场交易模型;再次,考虑风电企业预测误差、风险偏好和市场行情等因素,提出配套机制下风电企业市场竞争策略模型,并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法处理模型中的连续型概率密度函数,给出了竞争模型的离散化形式;最后,结合算例的计算结果,对不同时段中市场历史价格、行情,风电企业的风险厌恶程度、日前预测精度以及中长期合同成交情况等因素对风电企业竞争策略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并通过对比市场化交易配套机制与保障收购机制下风电企业的收益情况,证明了在所提市场化交易配套机制下,风电企业能够通过策略报价获得高于保障收购条件下的收益水平。
郭延勇[3](2021)在《LC电厂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今,随着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日趋完善,环保监督体系愈加严密。我国能源领域市场化深入推进,其发展态势向低碳化、智能化、多元化等方向转移。从煤炭供需来看,受交通运输、煤矿安全等多重因素影响,煤价下降空间有限。传统垄断的经营方式已不适于当下的发展需要,火电厂经营发展正面临激烈的电力市场竞争。因此,要想能够在火电行业竞争中避免被迫出局,火力发电企业就必须在预判市场行情及把握电厂本身特征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制定出适合企业的发展战略。本文凭借核心能力、资源基础观及价值链等理论,使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采用PEST分析、波特五力分析、SWOT以及QSPM矩阵等分析工具,详细解析了 LC电厂的发展战略,同时归纳出了发展战略的实施与保障措施。本文以LC电厂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发现,电力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大都侧重于理论层面,鲜有涉及当下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可实践的火电厂发展战略研究。通过外部环境分析发现,火电企业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但也揭示了火电行业来自市场竞争、节能环保等方面带来的挑战。通过内部资源与能力分析得出,LC电厂具备的资源、能力能够使LC电厂深挖内部优势,弥补劣势短板。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LC电厂应该采用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实施措施围绕加强仓储管理、布局多能供应,积极开拓电、热等多元化市场营销,做强、做大电、热等多元生产经营以及提供多维度综合能源服务等诸多方面来进行,保障措施是从人力资源、财务资金、信息技术以及组织制度等方面来为LC电厂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进行保驾护航。本文的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 LC电厂在电量、热能、供冷、工业蒸汽、氢能等方面多能供应的多元化发展战略。2.提出了 LC电厂多元化战略的实施与保障措施。通过加强仓储管理、布局多能供应,积极开拓电、热等多元化市场营销,做强、做大电、热等多元生产经营,提供多维度综合服务等具体举措来实施多元化战略,通过利用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财务资源以及组织制度等具体措施来保障LC电厂多元化战略的实施有序进行。
方圆[4](2021)在《H发电集团所属风电企业成本管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我国政府对能源行业未来的发展重点提出了清洁、低碳的明确要求。在此背景下,扮演能源转型重要角色的风电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爆发式增长,该增长背后又将助推众多的发电集团在全国布局,旗下所属风电企业注册数目日渐增多。再者,随着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风电平价无补贴上网使得发电集团面临全新的挑战。如何高效、精准的对旗下所属数量庞大的风电企业实施运营管控,不断提高电力市场化背景下的风电企业竞争力,是发电集团管理者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成本作为风电企业运营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其管控效果的优劣将对企业效益与竞争力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从发电集团角度出发,对旗下所属风电企业的成本构成、特性、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进而探析成本管控的关键,并有针对性的完成有效管控措施的制定,对发电集团实现利益最大化、提高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目前我国电力行业内具有典型代表性的H发电集团旗下所属百余家风电企业历史成本管控数据为案例依托,对其成本管控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在对国内外风电行业发展现状、趋势等分析的基础上,对目前的风电企业成本管控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从基建期投资成本、经营期生产成本与财务费用及相关税金等方面全面剖析了风电企业成本构成及特点;同时,考虑成本管控指标构建原则,建立了用以表征风电企业成本管控的指标,并在此基础上以度电成本为例对风电企业的成本敏感性进行了探究。(2)在H发电集团旗下所属风电企业历史成本管控情况调研基础上,分别从基建期和经营期对目前的风电企业成本管控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以调研所得H发电集团旗下所属百余家风电企业的成本历史数据为依托,将数理统计相关理论应用至风电企业成本管控分析,以装机规模为归类,对H发电集团旗下所属风电企业的成本指标数字特征、分布特性与趋势进行了探索,同时,对基建期单位千瓦造价情况与经营期生产成本情况进行了分析;另一方面,探讨了聚类分析应用至风电企业成本管控的可行性,进而对风电企业材料费和修理费进行了聚类,由聚类结果可知,风电企业材料费与修理费可依据其并网运行时限进行归类管理。(3)以对风电行业及案例风电企业的研究为基础,对基建期与经营期的风电企业成本管控关键与重点进行了总结,披露了案例风电企业成本管控的现存问题,并据此给出了加强风电企业成本管控的有效建议,以期为我国风电行业发展提供助力。
任晶[5](2021)在《培养煤电新青年 助力企业转型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煤电企业改革发展的有生力量,是煤电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储备库。新青年培养,就是要以煤电企业改革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培养符合煤电企业改革方向的专业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综合性人才,实现高度契合,进而实现企业的成功改革。把青年职工摆在关键岗位、重要位置,不断发挥青年员工知识、才干、能力、智慧;把青年工作融入企业制度,把青年管理纳入企业发展整体框架,让青年职工自觉规范地从事各项工作,推动企业改革落地生根。
张琳婕[6](2020)在《MX风电项目经济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项目的经济后评价不仅可以衡量项目预期目标和管理效果的达成程度,更重要的是,通过研究投入运营后的管理状况和经济效益,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指导本项目的降本增效。为项目日后更好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因此进行项目的经济后评价必不可少。本文主要对运行后MX风电项目的经济评价研究,基于一般项目后评价的基本原则、内容与方法结合风电项目自身的特殊性,对MX风电项目运行现状,经济收益与费用支出等情况的基础数据进行分析,合理选取评价指标,建立项目后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从运行后经济技术运行、财务两个大方面对MX风电项目进行评价,以财务评价为主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主要采用对比分析法,包括前后对比和横向对比,通过比较可研与运行后指标计算值的对比,项目计算期内各年指标的对比,本风电项目与类似风电项目的对比,多角度详细分析,评估MX风电项目运行后的经济效果。得出结论,MX风电项目运行后经济基本优于可研,但仍然存在可进行改善的问题,结合工作经验,通过相关的管理理论,针对问题分析原因,找到差距,在原有的项目运行基础上提出能提高效益的可行性方案,应用到今后实际项目运行管理中,实现MX风电项目更高收益的目标。
王曦[7](2020)在《风电企业EVA关键驱动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对绿色能源发展的大力倡导,风力发电产业在装机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方面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已成为电力行业着力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是面对平价上网、补贴退坡的市场形势,如何有效提升风电企业管理效益,成为风电企业管理者关注的重要问题。EVA指标作为对企业经济效益相对直接和准确的评价指标,得到了国际和国内的广泛应用。国资委已全面推行EVA考核体系,逐步规范了 EVA考核内容,EVA已成为国有电力企业核心的业绩评价的指标之一。因此,研究风电企业EVA关键驱动因素,探讨风电企业EVA水平的提升手段,有助于风力发电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风电企业的EVA驱动因素和提升途径。首先介绍了 EVA的概念以及相关应用情况,并对国内外企业EVA指标评价应用的情况进行了简述。然后本文根据EVA相关理论,结合风电企业实际业务,对影响风电企业EVA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解,在税后营业净利润以及资本成本的基础上,分解为利用小时、电价、开发建设成本、生产运营成本、报废拆除成本以及资本成本等方面的具体驱动因素。然后,本文从风电企业开发建设、生产运营的实际指标入手,对相关驱动因素的指标数据进行分析,探索各项驱动因素变动特点。构建全寿命周期风电EVA模型,对案例整个运营期内EVA数据进行计算。通过对各项驱动因素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研究关键驱动因素对EVA指标的影响,识别等效利用小时、电价、开发建设成本是影响风力发电企业EVA的关键驱动因素。结合风力发电企业EVA的实际案例,对关键驱动因素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案例企业EVA下降的原因。最后针对风电企业面临的电力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上网电价逐步下调的形势,提出了提高利用小时、保障电价、控制成本、提高资源开发质量、控制新建风电场造价、加强资本投入管理等多个方面的EVA提升的途径。
张晶杰[8](2020)在《新时代煤电大气污染物控制与碳减排环境经济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中国能源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能源发展一直以煤炭为主,中国电力发展以煤电为主。几十年来煤炭和煤电承担了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电力需求的重任以及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任。一方面,以煤为主的能源电力结构带来严重的大气环境污染,其中煤电污染在不同时期呈现出典型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和以细颗粒物(包括在环境中转化的二次污染物)为特征的复合型污染;另一方面,煤炭具有高碳化石能源的本质属性,在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煤炭和煤电发展如何在保障能源电力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对好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重大问题。尤其是改革开改以来,党和国家不断完善环保和节能法规、政策,在电力发展领域,不断出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的环境经济新政策、新举措,以满足电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2019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已接近到100万亿人民币,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步入中高收入国家之列。如何在新时代,按“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发展要求,研究新思路、新方法,是能源环境经济领域共同面对的艰巨任务。本论文基于新时代发展对电力行业的要求,针对煤电大气污染物控制和碳减排问题,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并辅助以模型工具,分析适用的经济政策工具,构建新时期环境经济政策的框架,并重点分析碳交易和环保电价政策的机制和成本效益影响,提出结论和政策建议。第一,研究了基本概念和研究综述。燃煤发电行业是我国实施环境经济政策的重点领域,政策内涵和实施效果对国民经济、环境保护和能源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对环境经济政策的背景和内涵进行了介绍和梳理,分析对中国燃煤发电有重要影响的环境经济政策的理论,包括能源经济理论、能源经济环境“3E”平衡理论、能源发展的约束性理论,以及科斯定理、庇古定理;分析了中国煤电发展中的环境经济理论依据,提出了新时代燃煤发电环境经济政策的基本要求。第二,研究了煤电环境经济政策的国际经验。工业化完成国家面对工业化生产相伴而来的环境问题,都积极采取环境经济政策,根据主要污染物类型、影响程度、范围和特点、持续时间等方面因地因城因时施策,表现出了良好的政策弹性和灵活性。国外不同时期的环境经济政策重点和内容也不同。本文分析了环境税(费)、许可证、补贴政策,并对排放权交易制度和税收制度进行了重点进行分析。第三,评析了中国煤电环境经济政策。对我国在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下出台的一系列有利于污染物控制的经济政策,包括排污收费、价格政策(电价补贴)、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燃煤电厂相关经济政策,梳理了历史脉络和机理,初步提出了政策优化的思路。第四,提出了新时期煤电环境经济政策框架。分析新时代对能源电力发展的基本要求,煤电在能源电力转型中的定位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新的环境经济政策框架中需要取消、完善、增加的政策工具。第五,分析了碳交易与环保电价这两项重点政策对煤电企业的影响,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燃煤电厂在不同地区、不同容量机组、不同利用小时数等因素下污染物控制成本水平和电力转型背景下影响环保电价敏感性因素,为在新时代继续完善这一重要机制提供了政策导向和可操作的建议。第六,在结论中指出新时代燃煤电厂环境经济政策应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点;重视燃煤发电在低碳发展中的作用,中国特色的燃煤发电环境经济政策成效显着,高水平清洁化的燃煤发电环境政策需要改革,碳市场是促进中国电力低碳转型的基础性政策。建议一是环境经济政策改革要与电力转型发展新形势和要求相结合,二是完善低碳发展经济政策体系顶层设计,三是形成中国特色的碳市场机制,四是在电力市场化改革中逐步调整环保电价。
吕淑贞[9](2020)在《新形势下煤炭企业的财务战略管理研究 ——以A煤电煤炭企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目前已经步入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深水期,在这期间科学技术的快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为企业的管理提供的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而且高效的提升了企业经营者的整体管理水平。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部分,特别是在当前的大环境背景下,财务管理工作更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这种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发展,这就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标准,而且随着新经济时代的高速发展,企业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与此同时,企业的整体管理难度也在持续增大,这是就迫切需要企业的各种管理制度也必须同步更新,以应对市场的整体变化。这其中当然就包括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财务管理手段的完善。目前,财务管理模式的关键问题是要确定财务战略方向和实现财务战略目标。为进一步研究企业在经济转型中如何实现其战略管理目标,本文主要以A煤电股份公司为例作为研究对象,在经济转型的决胜期间,A煤电公司的转型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基于此原因,A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开始探索研究适合自身发展与生存特点的财务战略管理目标及方向,以期解决在日常生产经营中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建立具有A煤电企业文化特色的规范的财务报告体系,实现财务管理的转型。详细来说,本文是着眼于对煤炭企业的采购材料成本的系统研究,并在对煤炭企业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A煤电企业建议性的提出一些改进方案。本文首先,介绍了煤炭经济对我国整体经济的重大影响,整理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并借助SWOT分析法以及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研究以了解新时代新形势下煤炭企业所具有的优势、劣势、以及外部机遇和存在的威胁,为本文全文对A煤电的的财务管理战略研究分析奠定理论基础。其次,本文主要对A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的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途径的现状进行探讨分析,主要包括对A公司指标的分析了解能源企业外部环境存在的威胁和机会,以及能源企业的优势和不足,其运营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的强弱发现企业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为企业科学的发展指明方向。根据SWOT矩阵分析结果及相关讨论,本文提出了A煤电公司的财务战略方向,同时因为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本文章站在内外部财务战略制定与实施的角度上,探讨分析提出A煤电公司的财务问题的相应解决措施。
李真[10](2020)在《能源革命中火电企业的战略管理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能源领域通过“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革命战略,推动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变革发展。在能源革命过程中,政策与市场的多重压力迫使火电企业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发展受限且面临着生存危机。动态变化的复杂市场环境下,火电企业如何做出决策实现成功变革,对于突破自身发展桎梏,推动建成现代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学术研究和实践中通常将火电定位为生产型企业,集中于战术层面的短期的、局部的问题进行研究,未能建立有效指导企业战略层面管理变革的系统化理论和应用体系。因此,本文就火电企业战略定位、价值选择的现实问题,从公司层、业务层、职能层以及战略实施层进行了战略变革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性研究,探索了火电企业战略定位、竞争力构建、效率提升以及风险控制的多层次、全流程的战略变革,为火电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剖析了能源革命中火电企业战略环境的变化,并基于聚类分析和SWOT模型建立了公司层战略定位研究框架。首先,通过深入剖析火电企业发展的战略环境,明确火电面临的机会与威胁,优势与劣势。考虑资源型企业的竞争属性受资源禀赋差异、生产规模效益等因素的影响,结合火电企业的装机容量、发电量、区位特征对我国918家燃煤火电企业进行了聚类分析,根据每个簇内的特征值及对应的企业类型特征,运用SWOT划分了进取型、竞争型、保守型、防御型四种战略定位,并从企业发展动力视角,明确了不同类型火电企业在公司层的战略变革方向。基于SO(优势-机遇)进取型定位的服务创新战略、基于WO(劣势-机遇)保守型定位的模式创新战略以及基于ST(优势-威胁)竞争型定位的技术创新战略。(2)通过变革企业价值创造方式,就业务层战略设计了基于价值网络的竞争力模型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首先,根据能源革命中火电业务范围的拓展和竞争模式的变化情况,从网络组织结构、运行方式、盈利模式三个层面建立价值网络竞争力模型,并通过数学模型抽象化分析和论证了价值网络通过主体协同,能够实现核心企业利润最大化以及网络总产出的增加。其次,基于价值网络竞争力模型,分别为不同类型的火电企业在产业链的不同业务附加值区域构建差异化、一体化和协同创新的竞争力,明确了业务层竞争力的核心诉求、优劣势及构建路径。最后,考虑到价值网络中节点企业的有限理性,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研究了收益、成本、分配系数等因素对网络竞争力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从降低投入成本、提高预期收益、提高分配的科学性合理性、建立约束条件等方面,为业务层的战略变革提供策略支持。(3)运用管理创新手段变革企业运营管理方式,就职能层战略构建了管理创新体系和效率评价模型。首先,分析了职能层传统直线职能制在落实公司层、业务层战略变革时的局限性,围绕战略目标对管理内容进行模块化,为每个模块建立技术标准与管理标准,并基于PDCA循环,形成标准化的管理体系,结合人、财、物的精益化辅助机制和运营端、营销端的数字化提升机制共同构成职能层的管理创新体系。为科学评估管理创新体系的效率提升效果,基于改进的平衡计分卡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安全与环保五个维度建立火电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模型。最后,将动态评价机制应用于衡丰电厂的管理创新成效及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估中,评估结果表明该企业在围绕生产经营模块建立管理创新体系后,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明显提升,通过火电企业的实践应用验证了方法的实用性。(4)在公司层、业务层、职能层战略制定的基础上,构建了火电企业战略管理变革体系实施的风险传播分析模型。首先,根据战略实施网络的复杂特性,对网络节点、网络关系及网络结构所涉及的风险进行识别,并分析了风险在战略实施网络中的传播机理。在此基础上,考虑战略实施网络中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能源类、资金类、技术类等企业的重要性差别,企业业务关系的紧密度等因素的影响,构建了风险传播的分析模型,通过仿真总结了风险传播的规律,即不同类型的节点造成的网络风险损失不同,不同紧密度的边受损后造成的网络损失不同,不同复杂程度的网络在受到风险作用时带来的损失不同。最后,根据风险演化模拟的结果,从加强不同类型企业风险的预警、提高网络协同管理能力、构建网络信息共享平台三个方面提出战略实施的风险控制策略。本文的开展,丰富了战略管理理论、网络视角下竞争力分析的相关理论及实践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对火电企业战略全方位的变革研究,明确了不同类型企业的变革方向,价值创造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的提升路径。并从服务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方面建立火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有助于火电在能源革命中释放新的发展动能。通过完善和优化战略管理的方法和流程,有助于提升火电企业的战略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指导火电企业实现战略管理变革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二、地电企业的位置与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电企业的位置与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2)风电市场化配套机制设计及市场竞争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风电参与市场化交易模式 |
1.2.2 风电参与市场化竞争策略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风电市场化交易配套机制设计 |
2.1 中长期与现货交易协同体系 |
2.2 市场电量优先调度 |
2.3 发用双侧配额制 |
2.4 激活绿证交易市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风电企业多市场交易模型 |
3.1 风电企业参与市场交易类型 |
3.1.1 电能量市场交易 |
3.1.2 绿色证书市场交易 |
3.2 风电企业参与市场交易时序 |
3.3 多市场中各市场主体互动关系 |
3.3.1 市场主体 |
3.3.2 互动关系 |
3.4 多市场交易模型 |
3.4.1 双边协商交易 |
3.4.2 单向挂牌交易 |
3.4.3 集中竞价交易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配套机制下风电企业竞争策略模型 |
4.1 配套机制下风电企业竞争策略模型 |
4.1.1 目标函数 |
4.1.2 约束条件 |
4.2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竞争策略模型求解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算例分析 |
5.1 数据准备 |
5.1.1 风电场数据 |
5.1.2 市场数据及配额要求 |
5.2 求解竞争策略模型 |
5.3 各因素对风电企业竞争策略的灵敏性分析 |
5.4 市场化交易配套机制与保障收购机制下风电企业收益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3)LC电厂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依据、分析工具与相关研究进展 |
2.1 理论依据 |
2.1.1 核心能力理论 |
2.1.2 价值链理论 |
2.1.3 资源基础理论 |
2.2 分析工具 |
2.2.1 PEST分析 |
2.2.2 五力模型 |
2.2.3 SWOT分析 |
2.2.4 QSPM矩阵 |
2.3 相关研究进展 |
2.3.1 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
2.3.2 发电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
2.3.3 文献述评 |
本章小结 |
第3章 LC电厂外部环境分析 |
3.1 PEST分析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五力模型分析 |
3.2.1 现有竞争者分析 |
3.2.2 潜在进入者分析 |
3.2.3 客户讨价还价能力分析 |
3.2.4 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分析 |
3.2.5 替代品分析 |
3.3 EFE矩阵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4章 LC电厂内部环境分析 |
4.1 LC电厂发展历程及经营现状 |
4.1.1 LC电厂发展历程 |
4.1.2 LC电厂经营现状 |
4.2 LC电厂资源分析 |
4.2.1 品牌资源 |
4.2.2 人力资源 |
4.2.3 财务资源 |
4.2.4 信息资源 |
4.3 LC电厂能力分析 |
4.3.1 改革创新能力 |
4.3.2 成本控制能力 |
4.3.3 全员营销能力 |
4.3.4 技术改造能力 |
4.4 IFE矩阵分析 |
4.4.1 优势与劣势 |
4.4.2 IFE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LC电厂发展战略的选择 |
5.1 LC电厂的愿景、使命与目标 |
5.1.1 愿景 |
5.1.2 使命 |
5.1.3 目标 |
5.2 SWOT分析 |
5.2.1 LC电厂的优势 |
5.2.2 LC电厂的劣势 |
5.2.3 LC电厂面临的机会 |
5.2.4 LC电厂面临的威胁 |
5.2.5 SWOT矩阵分析 |
5.3 LC电厂发展战略的确定 |
5.3.1 QSPM矩阵分析 |
5.3.2 LC电厂发展战略的确定 |
本章小结 |
第6章 LC电厂发展战略的实施与保障措施 |
6.1 LC电厂发展战略的实施 |
6.1.1 加强仓储管理,布局多能供应 |
6.1.2 积极开拓电、热等多元化市场营销 |
6.1.3 做强、做大电、热等多元生产经营 |
6.1.4 提供多维度综合服务 |
6.2 LC电厂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6.2.1 人力资源保障 |
6.2.2 财务资金保障 |
6.2.3 信息技术保障 |
6.2.4 组织制度保障 |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研究展望与不足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H发电集团所属风电企业成本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风电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
1.2.2 风电企业成本管控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主要贡献 |
第2章 相关理论和方法 |
2.1 成本管控相关理论 |
2.1.1 成本管控基本理论 |
2.1.2 成本管控的原则 |
2.1.3 成本管控的手段 |
2.2 数理统计与聚类分析 |
2.2.1 数理统计分析 |
2.2.2 聚类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风电企业成本构成与管控分析 |
3.1 风电企业成本构成及特点 |
3.1.1 基建期投资成本 |
3.1.2 经营期生产成本 |
3.1.3 财务费用及相关税金 |
3.2 风电企业成本管控指标构建 |
3.2.1 成本管控指标构建原则 |
3.2.2 成本管控主要指标 |
3.3 风电企业成本敏感性分析 |
3.3.1 度电成本的计算 |
3.3.2 度电成本敏感性分析 |
3.3.3 总成本情况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H发电集团所属风电企业成本管控分析 |
4.1 案例企业概况 |
4.2 H发电集团所属风电企业成本管控情况 |
4.2.1 基建期成本管控现状 |
4.2.2 经营期成本管控现状 |
4.3 基于数理统计的H发电集团所属风电企业成本管控分析 |
4.3.1 百余家风电企业成本管控指标特征分析 |
4.3.2 基建期单位千瓦造价情况分析 |
4.3.3 经营期生产成本情况分析 |
4.4 基于聚类分析的H发电集团所属风电企业成本管控研究 |
4.4.1 聚类可行性分析 |
4.4.2 材料费和修理费聚类分析 |
4.4.3 材料费和修理费聚类结果校验 |
4.5 H发电集团所属风电企业成本管控现存问题分析 |
4.5.1 基建期成本管控现存问题 |
4.5.2 经营期成本管控现存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H发电集团所属风电企业成本管控优化建议 |
5.1 风电企业各阶段的成本管控重点 |
5.1.1 基建期成本管控重点 |
5.1.2 经营期成本管控重点 |
5.2 加强H发电集团所属风电企业成本管控的相关建议 |
5.2.1 完善现有管理制度考核机制 |
5.2.2 加强企业全员成本管控意识 |
5.2.3 强化基建期成本全过程管控 |
5.2.4 科学制定经营期的成本标准 |
5.2.5 加强风电企业业财融合力度 |
5.2.6 推进成本管控的信息化建设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5)培养煤电新青年 助力企业转型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煤电企业新青年培养现存的问题 |
(一)煤电企业在新青年培养上,培训方向不明确 |
(二)煤电企业在新青年培养上,有效激励未形成 |
(三)煤电企业的后备力量不足,出现管理断层 |
二、煤电企业新青年培养的有效路径 |
(一)明确培养目标,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
(二)建立完善职业规划体系 |
(三)建立完善教育培训体系 |
(四)建立完善梯队建设体系 |
(五)建立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
(6)MX风电项目经济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基础与理论 |
2.1 项目后评价的概念 |
2.1.1 项目后评价的简述 |
2.1.2 项目后评价与前评价的区别 |
2.2 项目后评价的基础理论 |
2.2.1 项目后评价的基本原则 |
2.2.2 项目后评价的主要内容 |
2.2.3 项目后评价的方法 |
2.3 风电项目经济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2.3.1 风电项目特殊性分析 |
2.3.2 选取风电项目经济后评价指标原则 |
2.3.3 风电项目运行后经济评价指标构成 |
第三章 MX风电项目运行现状与可研的对比分析 |
3.1 MX风电项目概况 |
3.2 MX风电项目技术运行数据 |
3.3 MX风电项目技术运行评价 |
3.3.1 风电项目技术运行指标体系构成 |
3.3.2 风电项目技术运行指标分析 |
3.3.3 风电项目技术运行评价小结 |
3.4 MX风电项目可研财务估算 |
3.4.1 项目财务评价的依据 |
3.4.2 项目财务投资和资金筹措估算 |
3.4.3 项目总成本费用估算 |
3.4.4 项目发电效益及税金估算 |
3.4.5 项目现金流量估算 |
3.4.6 项目财务评价指标估算 |
3.5 MX风电项目运行与可研的对比分析 |
3.5.1 项目评价数据 |
3.5.2 项目投资情况与可研的对比 |
3.5.3 项目发电成本与可研的对比 |
3.5.4 项目发电成本的综合对比研究 |
3.5.5 项目发电效益与可研的对比 |
3.5.6 项目现金流量的对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X风电项目经济后评价与可研的对比分析 |
4.1 项目运行后经济效益体系分析 |
4.1.1 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
4.1.2 国民经济分析指标体系 |
4.2 MX风电项目财务后评价分析 |
4.2.1 财务数据测算依据 |
4.2.2 财务数据测算 |
4.2.3 盈利能力分析 |
4.2.4 偿债能力分析 |
4.2.5 营运能力分析 |
4.2.6 发展能力分析 |
4.2.7 财务敏感性分析 |
4.2.8 MX风电项目财务评价小结 |
4.3 MX风电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分析 |
4.3.1 国民经济后评价费用与效益的计算 |
4.3.2 国民经济后评价指标的计算与分析 |
4.4 社会效果分析 |
4.4.1 节能和减排效益 |
4.4.2 其它社会效益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MX风电项目经济后评价结论与提升效益建议 |
5.1 MX风电项目经济后评价研究结论 |
5.2 影响MX风电项目经济效益的主要原因 |
5.2.1 发电成本控制不严谨 |
5.2.2 故障管理体制不完善 |
5.2.3 市场营销考虑不全面 |
5.2.4 行业政策落实不到位 |
5.3 提升MX风电项目经济效益的建议 |
5.3.1 完善成本控制管理 |
5.3.2 严格管理缺陷处理 |
5.3.3 加大市场营销力度 |
5.3.4 加强沟通落实补贴 |
5.4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7)风电企业EVA关键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基于EVA的绩效评价相关理论 |
2.1 EVA相关理论研究 |
2.1.1 EVA含义与理论基础 |
2.1.2 EVA指标的应用 |
2.2 基于EVA的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概述 |
2.3 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风电企业EVA驱动因素分析 |
3.1 基于EVA理论的驱动因素分解 |
3.2 风电企业营业收入层面驱动因素 |
3.2.1 风电企业营业收入的构成 |
3.2.2 电价驱动因素分析 |
3.2.3 利用小时驱动因素分析 |
3.3 风电企业营业成本层面驱动因素 |
3.3.1 风电企业成本的构成 |
3.3.2 开发建设成本驱动因素分析 |
3.3.3 生产运营成本驱动因素分析 |
3.3.4 报废拆除成本驱动因素分析 |
3.4 资本成本与其他驱动因素 |
3.4.1 资本成本驱动因素分析 |
3.4.2 税费及其他驱动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EVA驱动因素敏感性分析 |
4.1 风电企业全寿命周期EVA指标计算 |
4.1.1 风电企业全寿命周期EVA模型 |
4.1.2 模型参数选择 |
4.1.3 全寿命周期EVA指标计算 |
4.2 风电企业全寿命周期EVA驱动因素敏感性分析 |
4.2.1 EVA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
4.2.2 驱动因素主要影响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风电企业EVA提升途径 |
5.1 风电企业EVA关键驱动因素诊断 |
5.1.1 风电企业EVA案例计算 |
5.1.2 关键驱动因素诊断分析 |
5.2 风电企业EVA提升途径 |
5.2.1 提高存量资产利用小时水平 |
5.2.2 保障存量资产上网电价 |
5.2.3 控制存量资产生产经营成本 |
5.2.4 提高增量项目风能资源开发质量 |
5.2.5 控制增量项目造价和建设质量 |
5.2.6 加强资本投入管理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新时代煤电大气污染物控制与碳减排环境经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环境经济政策研究综述及评价 |
1.2.1 概念界定 |
1.2.2 环境经济政策的本质及研究对象 |
1.2.3 电力相关重要环境经济政策研究进展 |
1.2.4 对文献综述的评价 |
1.3 论文框架与内容 |
1.3.1 总体思路及内容框架 |
1.3.2 各章主要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能源-经济-环境政策理论分析 |
2.1 能源经济环境平衡理论 |
2.1.1 能源经济理论 |
2.1.2 “3E”平衡理论 |
2.1.3 约束性理论 |
2.2 环境经济政策理论 |
2.2.1 对庇古税基本内涵的理解 |
2.2.2 对科斯定理基本内涵的理解 |
2.3 中国煤电发展环境经济政策理论依据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环境经济政策在国际上的应用 |
3.1 美国 |
3.1.1 清洁空气市场计划 |
3.1.2 碳排放权交易 |
3.2 欧洲 |
3.2.1 大气污染物管理 |
3.2.2 碳减排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煤电环境经济政策的评析 |
4.1 政策框架的形成及特点 |
4.2 几项重点环境经济政策实践分析 |
4.2.1 排污费与环境税 |
4.2.2 环保电价 |
4.2.3 排污权交易 |
4.2.4 排污权有偿使用 |
4.2.5 排污许可 |
4.3 碳减排政策分析 |
4.3.1 电价调节政策 |
4.3.2 碳排放权交易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时代煤电环境经济政策框架构建 |
5.1 新时代背景下的电力环境经济政策趋势 |
5.1.1 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及政府的作用 |
5.1.2 “3E”平衡点向低碳侧移动 |
5.2 新时代对能源电力转型的基本要求和难点 |
5.2.1 新能源体系对电力转型的要求 |
5.3 |
5.3.2 煤电环境经济政策框架存在的问题 |
5.3.3 新时代环境政策的框架构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时代煤电重要环境经济政策分析评估 |
6.1 碳交易对煤电发展的影响分析 |
6.1.1 碳交易对不同的发电主体影响机制分析 |
6.1.2 碳交易对不同发电方式的效益影响分析 |
6.2 燃煤发电企业环保电价成本效益分析 |
6.2.1 燃煤发电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发展分析 |
6.2.2 不分地区脱硫、脱硝、除尘成本结构分析 |
6.2.3 各区域平均成本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1.1 煤电将继续为能源电力在中短期的低碳转型发挥支撑作用 |
7.1.2 中国特色的环境经济政策在燃煤发电领域成效显着 |
7.1.3 要针对新时代特点完善燃煤发电环境经济政策 |
7.1.4 燃煤发电环境经济政策需要改革以适应环保技术进步和环保管理改革要求 |
7.1.5 碳市场是促进中国电力低碳转型的基础性政策 |
7.2 主要政策建议 |
7.2.1 积极推进环境经济政策改革 |
7.2.2 完善低碳发展经济政策体系顶层设计 |
7.2.3 构建中国特色的碳市场机制 |
7.2.4 在电力市场化改革中逐步调整环保电价 |
7.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着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新形势下煤炭企业的财务战略管理研究 ——以A煤电煤炭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相关战略理论分析 |
2.1 企业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 |
2.2 SWOT分析的理论 |
2.2.1 SWOT分析的理论来源 |
2.2.2 SWOT分析方法 |
2.2.3 SWOT分析的组合图 |
第三章 A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战略管理现状分析 |
3.1 A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的概况 |
3.2 A煤电制定财务战略的内部环境 |
3.2.1 企业的文化建设现状 |
3.2.2 人才管理现状 |
3.2.3 科学技术创新现状 |
3.2.4 财务成本的现状分析 |
3.3 A煤电制定财务战略的外部环境 |
3.3.1 A煤电的政治环境 |
3.3.2 A煤电的经济环境 |
3.3.3 A煤电的社会环境的分析 |
3.3.4 A煤电的技术环境的分析 |
3.4 A企业财务指标的分析现状 |
3.4.1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
3.4.2 发展能力的指标分析 |
3.4.3 资产结构分析 |
3.5 A煤电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3.5.1 筹资阶段财务管理战略问题 |
3.5.2 运营阶段财务管理战略问题 |
3.5.3 投资阶段财务管理存在问题 |
第四章 A煤电财务战略的SWOT分析 |
4.1 外部因素评价 |
4.1.1 优势 |
4.1.2 威胁 |
4.2 内部因素评价 |
4.2.1 优势 |
4.2.2 劣势 |
4.3 A煤电财务战略目标的确定 |
第五章 A煤电财务管理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
5.1 A煤电的内部财务管理战略优化 |
5.1.1 强化财务信息话的优势 |
5.1.2 主动补充财务管理人员,致力于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
5.1.3 建立高效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模式 |
5.1.4 建立新型的管理观念 |
5.1.5 财务审计的优化 |
5.2 A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的外部财务成本优化 |
5.2.1 供应商的评估与选择 |
5.2.2 加强煤炭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能源革命中火电企业的战略管理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能源革命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2 火电发展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3 企业战略管理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4 研究述评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1.4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战略定位理论 |
2.1.1 定位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
2.1.2 战略定位的常用方法 |
2.2 价值网络理论 |
2.2.1 价值网络的形成 |
2.2.2 价值网络的特征 |
2.3 演化博弈理论 |
2.3.1 演化博弈理论的适用性 |
2.3.2 演化博弈的建模步骤 |
2.4 复杂网络理论 |
2.4.1 复杂网络的特征 |
2.4.2 复杂网络的度量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能源革命中火电企业的战略定位 |
3.1 火电企业外部环境 |
3.1.1 政策环境分析 |
3.1.2 市场环境分析 |
3.1.3 机会与威胁分析 |
3.2 火电企业内部环境 |
3.2.1 火电的资源分析 |
3.2.2 火电的能力分析 |
3.2.3 优势与劣势分析 |
3.3 聚类分析下的战略定位 |
3.3.1 聚类分析的适用性 |
3.3.2 火电企业战略定位 |
3.4 基于战略定位的公司层战略变革方向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业务层网络竞争力构建及稳定性分析 |
4.1 火电企业的业务变化 |
4.1.1 业务范围的拓展 |
4.1.2 竞争模式的变化 |
4.2 基于价值网络的竞争力模型 |
4.2.1 一般分析范式 |
4.2.2 模型的构建 |
4.2.3 模型的求解和讨论 |
4.3 火电企业网络竞争力的构建 |
4.3.1 网络竞争力的适用性 |
4.3.2 差异化竞争力的构建 |
4.3.3 一体化竞争力的构建 |
4.3.4 协同创新竞争力的构建 |
4.4 基于演化博弈的网络竞争力稳定性分析 |
4.4.1 演化博弈的基本假设 |
4.4.2 演化博弈的均衡分析 |
4.4.3 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职能层管理创新体系构建及效率评价 |
5.1 火电企业职能层战略特点 |
5.1.1 传统管理方式的不足 |
5.1.2 战略变革的创新思路 |
5.2 职能层管理创新体系的构建 |
5.2.1 标准化的管理体系 |
5.2.2 精益化的辅助机制 |
5.2.3 数字化的提升机制 |
5.3 基于改进平衡记分卡的效率评价 |
5.3.1 改进的平衡记分卡 |
5.3.2 评价指标库的构建 |
5.3.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4 评价流程及应用 |
5.4 本章小节 |
第6章 复杂网络视角下战略实施的风险管理 |
6.1 战略实施的网络构成 |
6.1.1 业务层网络运行机制 |
6.1.2 职能层网络运行机制 |
6.2 网络风险识别与传导 |
6.2.1 网络风险因素的识别 |
6.2.2 网络风险的传导流程 |
6.3 基于复杂网络的风险传播仿真分析 |
6.3.1 风险传播的模型构建 |
6.3.2 网络风险传播的仿真 |
6.3.3 风险传播的规律总结 |
6.4 战略实施的风险控制 |
6.4.1 不同节点风险分类预警 |
6.4.2 提高网络协同管理能力 |
6.4.3 构建网络信息共享平台 |
6.5 火电企业战略管理变革的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地电企业的位置与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风力发电企业成本管理研究[D]. 韩朝勃.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
- [2]风电市场化配套机制设计及市场竞争模型[D]. 苏靖雅.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3]LC电厂发展战略研究[D]. 郭延勇. 山东大学, 2021(09)
- [4]H发电集团所属风电企业成本管控研究[D]. 方圆. 东北电力大学, 2021(09)
- [5]培养煤电新青年 助力企业转型发展[J]. 任晶. 支部建设, 2021(05)
- [6]MX风电项目经济后评价研究[D]. 张琳婕. 西安石油大学, 2020(05)
- [7]风电企业EVA关键驱动因素研究[D]. 王曦.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8]新时代煤电大气污染物控制与碳减排环境经济政策研究[D]. 张晶杰.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9]新形势下煤炭企业的财务战略管理研究 ——以A煤电煤炭企业为例[D]. 吕淑贞. 山西大学, 2020(01)
- [10]能源革命中火电企业的战略管理变革研究[D]. 李真.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标签: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环境评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