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损伤合并胰瘘7例的护理

胰腺损伤合并胰瘘7例的护理

一、7例胰腺损伤合并胰瘘病人的健康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王涛[1](2021)在《微创与开腹远端胰腺切除术围手术期的疗效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远端胰腺切除术是针对胰体或胰尾部良性、低度恶性和恶性疾病而进行的。最原始、适用最广泛、最有效和最安全的是开腹远端胰腺切除术(open distal pancreatectomy,ODP)。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升,近些年微创远端胰腺切除术(minimally invasive distal pancreatectomy MIDP)正成为大趋势。本文是比较本中心微创远端胰腺切除术(MIDP)与开放远端胰腺切除术(ODP)的术前一般情况、术中指标、术后恢复情况以及临床病理资料,来讨论微创远端胰腺切除术MIDP与开腹远端胰腺切除术ODP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7月期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接受远端胰腺切除术的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入组患者分成ODP组和MIDP组,共有323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其中MIDP组又分为LDP和RDP两个亚组。174例行MIDP,其中包括97例LDP和77例RDP,149例行ODP(包括MIDP中转开腹13例(中转率6.95%))。主要观测比较指标:1.术前情况: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是否有合并症(高血压、2型糖尿病)、术前CEA、CA19-9、白蛋白、血红蛋白、ASA分级、肿瘤直径;2.术中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中有无输血、是否保脾、是否脾累及、淋巴结转移;3.术后恢复情况:术后住院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术后是否胰瘘、出血、腹腔感染、切口感染、30天死亡、二次手术、引流管拔除时间、手术费用、住院费用;4.术后病理相关情况:包括病理类型、肿瘤直径、R0切除率等。此外为了减少选择偏倚,根据术后病理情况和术前化验指标,将两组手术患者按良性和低度恶性、恶性疾病进行分组研究,分别比较两组患者良性和低度恶性、恶性疾病的手术中相关指标及其术后恢复情况,进而研究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比较完两个大组以后,我们按照上述方法继续比较LDP和RDP两个亚组之间的术后恢复情况和经济花费。运用Graph Pad Prism7和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结果:临床病理结果研究显示ODP组患者疾病恶性率明显高于MIDP组患者(45.0%VS.16.7%,P<0.05)、肿瘤长径MIDP组患者小于ODP组患者(P<0.05)。所以分别对两组患者中良、恶性疾病相关指标对比分析可见:分组后MIDP组与ODP组患者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BMI、术前合并症、术前白蛋白、术前血红蛋白、ASA分级、CA19-9、CEA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胰腺良性、低度恶性疾病及恶性疾病,相较于ODP组,MIDP组患者手术费用更高、住院费用更高(P<0.05),术中有无输血两者无差异(P>0.05),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短(P<0.05),术后出血、二次手术、术后腹腔感染、胰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30天内死亡率等与ODP组无差异(P>0.05)。对于良性、低度恶性肿瘤,MIDP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ODP,手术时间更短,患者术中保脾率高(P<0.05)。对于胰腺恶性肿瘤,MIDP组手术时间多于ODP组(P<0.05),术中出血量无差异(P>0.05)。在LDP和RDP两亚组分析中比较,临床病理分型、肿瘤的长径、R0切除两组均没有差异(P>0.05)。在手术时间、术中是否输血、术后腹腔感染、胰瘘等并发症、30天内死亡率二者也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良性、低度恶性疾病,RDP和LDP相比术中出血量要少、保脾率更高、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要早,相应的手术费和住院费也相对较高(P<0.05)。结论:综上所述,MIDP和ODP具有相似的适应症和安全性,在术后并发症发生和R0切除率效果相同。相比于ODP,MIDP组具有手术刀口创伤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速度快,术后住院时间短,保脾率高等优势。对于胰腺远端良性、低度恶性肿瘤,应优选MIDP,对于经济条件好的患者,RDP是更好的选择。

杨安[2](2021)在《介入诊疗在腹部疾病外科术后前哨出血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评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作为腹部疾病外科术后前哨出血患者初始诊断方法的有效性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在此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科收治的45例腹部疾病外科术后前哨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该组患者DSA造影表现和介入治疗疗效。结果:DSA首次血管造影发现45例患者中阳性表现的患者31例(31/45,阳性率68.9%),其中对比剂外溢20例、假性动脉瘤6例和动脉管壁不光整5例;其余14例首次血管造影阴性的患者中有6例出现迟发性出血,随后行DSA造影显示对比剂外溢2例,假性动脉瘤1例,动脉管壁不光整3例,8例未再出血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好转。DSA造影发现有出血征象的37例患者中有4例因腹腔感染行外科手术;其余33例患者均首选介入治疗,其中2例因介入术中止血困难转外科手术,技术成功率为93.9%(31/33)。31例患者中有24例单次介入治疗后取得临床成功,临床成功率为77.4%(24/31);7例患者介入治疗后发生再出血,其中4例经第二次栓塞后止血成功,3例介入止血失败转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后再出血病人与未再出血病人在术前白蛋白水平(p=0.002)、凝血酶原时间(p<0.001)、腹腔感染(p=0.001)、瘘(p=0.001)方面存在差异。介入治疗组住院时间(32.7±12.0)天,外科干预组住院时间(58.3±32.7)天,p=0.048;介入治疗组入住ICU时间(3.3±2.4)天,外科干预组入住ICU时间(7.6±5.3)天,p=0.043;介入治疗组死亡率17.9%(5/28),外科干预组死亡率55.6%(5/9),p=0.041。结论:DSA可以作为腹部疾病外科术后前哨出血来源识别的一线诊断方法,以便及时对发现的出血责任血管进行紧急的血管内干预,从而减少急诊剖腹探查的必要,是降低外科手术后住院时间及出血相关死亡率的有效方法。介入治疗术前纠正患者营养不良状态和凝血功能障碍、术后针对出血原因进行多学科治疗有利于降低介入治疗后再出血的风险。

丁云晴[3](2021)在《电针促进阳虚型胃癌及胰腺癌术后康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文献研究:主要通过对胃癌及胰腺癌的古代文献研究,梳理对古代医家对于胃癌及胰腺癌的病名、体征、病因病机认识;2.临床研究:观察“复元活血通腑针”对阳虚型胃癌及胰腺癌术后患者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及不同针刺时机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材料与方法:1.文献研究:采用中医文献学方法,从胃癌及胰腺癌的症状体征角度寻找相关描述,整理研究古代文献相关病证的论述,并对古代文献相关病名进行大致界定。同时,从病因角度,筛选古代文献内对应范畴中胃癌及胰腺癌的论述。研究古代医家对于胃癌及胰腺癌的病因、病程、预后的认识。2.临床研究: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前瞻性、探索性研究设计方案,将患者依照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三组,随机方式为随机卡片法,各组比例为1:1:1,分别为电针预刺激组(A组)、假针刺组(B组)、常规术后电针组(C组)。病例来源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时间为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电针预刺激组采用电针灸治疗,其治法为复原活血通腑针,取穴为百会,内关(单侧),天枢(双侧),足三里(双侧),治疗时间为术前一天及术后第1天至第5天,每日治疗一次,一次20min。选用KWD-808I型电针仪,频率为疏密波,2/100HZ,电流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假针刺组采用假电针仪+假针刺,电针仪导线内部断路、不通电,计时功能显示及铃声正常,假针灸刺入穴位上贴敷的电极贴片上,不刺入皮肤,频次同电针预刺激组。常规针刺组术前操作同假针刺组,术后取穴、操作方法同电针预刺激组,针刺时机为术后第1天至术后第5天。研究员从术前第一天术后第七天,每日观察术后每日胃液量、围手术期胃肠道功能评价量表中各项量表评分变化。数据以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一)文献研究:1.胃癌及胰腺癌属于中医积聚、胃反、翻胃、症瘕、食痹、脾积等范畴。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中“食痹”一项,晋代开始后主要见于“积聚”范畴。至清代始出现“胃癌”的具体称谓。2.从晋代开始,阳虚被认为是积聚的主要病因病机之一。宋代至明代,各医家对阳虚在此类疾病的形成、发展、预后中的作用进行了更详细的论述。明清各医家提出了各种针对此类腹部积聚的方剂。各时期医家均强调治疗过程中补虚的重要性。(二)临床研究:本课题共纳入93例(脱落0人,每组各31人)。治疗前经中医症候评分表诊断病人证型,选取阳虚型患者。治疗前各组年龄、性别、诊断、手术方式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具有可比性。1.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情况及住院时间:复元活血通腑针电针预刺激组首次排气时间中位数3(3,4)d、常规术后针刺组为3(3,4),显着短于假针刺组5(4,5)d,两治疗组分别比假针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两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预刺激组与常规术后电针组排便时间中位数为4(4,5)天、4(4,5)天,分别与假针刺组6(5,7)天相比较,患者平均排便时间显着缩短(P=0)。两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显示,电针预刺激组平均住院时间10.94±5.18d,常规术后针刺组平均住院时间11.39±6.16d,假针刺组平均住院时间15.65±11.93d。电针预刺激组与假针刺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常规术后针刺组与假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两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胃液分泌情况:两治疗组胃管拔除时间分别与假针刺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天,电针预刺激组、常规术后电针组分别与假针刺组胃液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3、4天,电针预刺激组胃液量显着少于假针刺组(P<0.01),常规术后针刺组胃液量少于假针刺组(P<0.05),两治疗组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疼痛方面:术后PCA地佐辛用量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地佐辛补充用量、地佐辛使用天数、术后止痛药花费方面,电针预刺激组显着优于假针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4天至术后第7天,电针预刺激组地佐辛用量低于假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胃肠道功能量表评分:术后第1天常规术后针刺组评分高于假针刺组(P<0.05),两治疗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6天评分,两治疗组评分显着高于假针刺组(P<0.05),两治疗组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通过古代文献研究得出结论,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古代医家就开始对胃癌及胰腺癌有所认识,且逐渐认识到补虚在此类疾病形成、发展、预后中的重要作用。2.“复元活血通腑针”对阳虚型胃及胰腺肿瘤术后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显着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3.与常规术后针刺治疗相比较,围手术期针刺在预防及缓解阳虚型胃癌及胰腺癌患者术后术后疼痛及胃肠道不适方面具有优势。

金添强[4](2021)在《可切除胰腺癌伴肝转移肝胰同步手术切除和全身化疗疗效对比》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胰腺癌伴肝转移(PCLM)发病隐匿,进展迅速,预后很差,目前的治疗方式以全身化疗为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疗中心开始开展PCLM的手术治疗,但是,外科手术作为可能实现根治的手段之一,是否能够较化疗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存获益仍然存在较大争议。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比较肝胰病灶同步手术切除和全身化疗对于可切除PCLM患者的疗效。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从2013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收治的PCLM患者。选取其中为可切除PCLM的病例,采用倾向性分数匹配(PSM)分组,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手术组和化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评估两种治疗方式的意义并挖掘影响生存的相关因素。结果:病例筛选后共有可切除PCLM患者56例,其中手术组患者33例,化疗组患者23例,PSM分组后各组均有患者1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生化指标,CEA和CA19-9水平,胰腺肿物位置及大小,肝转移灶的数量及大小等方面均无显着差异。无论PSM分组前后,手术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m OS)均显着短于化疗组患者(PSM前手术组和化疗组患者m OS:6.6个月vs 10.4个月,P=0.034;PSM后手术组和化疗组患者m OS:6.4个月vs 10.5个月,P=0.038)。手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术后出血,胰瘘,感染,胃排空延迟等。对33例手术组患者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低分化肿瘤(HR=4.945;P=0.001),无术后化疗(HR=3.670;P=0.007)是患者预后差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同步肝胰病灶手术切除相较化疗并不能延长可切除PCLM患者的生存时间,联合术后化疗对于延长生存时间有重要意义。

苏泽隆[5](2020)在《术中放疗在肝胰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开展肝胰恶性肿瘤手术切除联合术中放疗新技术,并初步探索其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摸索可安全用于肝胰恶性肿瘤术中放疗,预防肝胰恶性肿瘤术后早期复发的安全照射剂量,为有效降低肝胰恶性肿瘤术后早期复发探索新的辅助治疗方法,为形成新的肝胰恶性肿瘤治疗模式分享经验。方法从2017年10月至2020年3月,收集我科行手术切除联合术中放疗的肝胰恶性肿瘤患者各3例,共6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联合术中放疗,采用INTRABEAM外科立体定向小型加速术中系统50KV低能量X线,照射工具均为平板施源器。胰腺恶性肿瘤组术中放疗照射范围包括肿瘤切除后的瘤床、区域淋巴结、门静脉、肠系膜上缘以及其他复发的高危区域;肝癌组术中放疗照射范围包括近肝门区的大血管如门静脉、肝动脉等附近的手术切缘、切开取癌栓的门静脉、肿瘤切除后的瘤床以及术者认为容易复发的区域。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肠道通气时间、术后并发症等各项术中、术后与手术和IORT相关的事件,评价反映肝功能、肾功能等各项实验室指标的变化,评估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健康功能状态以及术后肿瘤的复发模式,主要终点是了解手术切除联合术中放疗在肝胰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安全性和初步的临床效果,包活患者的局部复发情况以及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结果本试验组6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肿瘤联合术中放疗,因术中联合术中放疗,手术时间对比我科未行IORT的患者相对延长,胰腺恶性肿瘤组及肝癌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7.2h和7.7h;术中出血量平均为767ml和933ml,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输血治疗;IORT照射剂量平均为12Gy和15Gy,照射时间平均为22.3min和18.7min。术后胰腺恶性肿瘤组有1例患者出现乳糜瘘,经对症治疗后可完全治愈,余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于IORT相关并发症如胃轻瘫、消化道出血、胆瘘、放射性肝炎及胰腺相关并发症等;术后肝癌组有1例患者因合并重度肝硬化,术中行右半肝切除术,术后残肝无法代偿,出现肝功能不全及大量腹水,与术中行IORT并无直接相关性,余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肝肾功能不全,可见IORT术后对肝肾功能未见明显损伤。最终至随访终止日,胰腺恶性肿瘤组有1例患者在术后2月出现肝转移和左侧肋骨转移,可疑右侧肾上腺转移,最后因肿瘤晚期恶病质死亡;肝癌组有1例右肝弥漫型肝癌患者,因术前合并肝炎后重度肝硬化,术后出现肝功能不全,最后在术后2个月出现肝内多发转移和肝肾综合征而死亡,2例死亡患者为肿瘤性死亡;余患者至随访终止日均未见明显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至随访终止日此胰腺恶性肿瘤组2例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DFS)分别为9个月和18个月;肝癌组2例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DFS)分别为7个月和17个月。结论:肝胰恶性肿瘤手术切除联合术中放疗对患者术后恢复及肝肾功能等无明显影响,具有较好的术中和术后安全性,术中放疗剂量在15Gy左右是安全可行的。IORT作为肝胰恶性肿瘤的术后辅助治疗,虽然在病例数和随访方面有限,受到统计限制,但根据现有的研究和我们的经验表明,手术切除联合IORT可减轻肝胰恶性肿瘤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可望成为一种安全可行的辅助治疗方案。

蔡慧庆[6](2020)在《胰体尾切除术后胰瘘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胰体尾切除术作为胰体尾肿瘤、慢性胰腺炎以及胰腺创伤的常规手术方式,其术后胰瘘发生率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胰瘘发生不但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还会增加住院费用,延长住院时间。胰体尾切除术后胰瘘相关因素一直是国内外探讨热点及焦点,有些结论有待进一步的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来证实。本文希望通过探讨胰体尾术后胰瘘发生的相关因素,为预防术后胰瘘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本文回顾性收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行胰体尾切除术(包括开腹及腹腔镜)的患者术前年龄及性别比、体质指数、术前白蛋白、胰腺质地等指标;术中残端处理方式、手术时间、出血量、是否保留脾脏;术后指标:术后第3天后引流管淀粉酶、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数据,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s多因素分析各指标与术后胰瘘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共有85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术后胰瘘发生率为27.05%(23/85),其中男性13例,女性10例,其中A级胰瘘14例,B胰瘘7例,C级胰瘘2例,术后住院时间为16.8±5.5天。其他并发症切口感染3例,脾梗死2例,腹腔积液2例,胃瘫1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6.47%.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在单因素分析中,BMI(体质指数)(χ2=11.842,P=0.001)、主胰管结扎(χ2=3.399,P=0.065)、胰腺质地(χ2=5.049,P=0.025)以及术前血清白蛋白(t=2.324,P=0.023)与术后胰瘘有关。多因素分析中,术前白蛋白低(OR=0.800,P=0.042)、BMI≥25kg/㎡(OR=0.217,P=0.010)是胰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中DP术后胰瘘的发生率为27.05%,术前血清白蛋白低及BMI是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术前蛋白较低者应改善其营养状况,体质指数(BMI)大于25kg/㎡患者,加强引流管淀粉酶检测和腹部查体,如发现胰瘘尽早处理。胰腺质地软的患者要警惕术后胰瘘的发生,手术中处理残端胰腺的过程中,都应积极主动的找到主胰管并结扎,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胰瘘的发生率。

郑静[7](2020)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在儿童胆胰疾病方面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与目的1974年首例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的开展开启了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在胆胰疾病诊疗的新篇章,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发展,ERCP目前已经成为成人胆胰疾病诊疗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成人胆胰疾病诊疗方面ERCP有效性及安全性已经得到证实,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由于儿童消化道尚处于发育阶段,细小柔嫩、管壁薄、管腔小及儿童耐受性差、配合度低、操作医师缺乏操作经验等特殊性,ERCP在儿童胆胰疾病方面的应用并不多见[1]。近年来随着ERCP操作技术的提高、儿童ERCP操作经验的积累、儿童消化内镜相关器械的完善,ERCP逐渐应用于儿童胆胰疾病,但国内相关文献报道仍然比较少,ERCP在儿童胆胰疾病方面的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通过分析因不同胆胰疾病(如胆管结石、胆管狭窄、慢性胰腺炎等)施行ERCP诊治的14岁以下患儿的临床资料,以探讨ERCP在儿童胆胰疾病方面的诊治价值、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于2013年01月~2020年01月因不同胆胰疾病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施行ERCP诊治的14岁以下患儿的临床资料,然后针对患儿的一般资料、病因、ERCP操作方法、诊治结果及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多组独立样本的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33例患儿共行ERCP术38例次,行1例次ERCP者28例,行2例次ERCP者5例。失败4例,成功率89.47%。2.33例患儿ERCP诊断结果如下:单纯胆道疾病23例,包括胆总管结石16例,胆管狭窄/扩张5例,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1例,疑似胆道蛔虫残体1例;单纯胰腺疾病7例,包括慢性胰腺炎3例(其中1例合并胰管结石及胰腺假性囊肿、1例合并胰管结石、1例合并胰管狭窄),急性胰腺炎合并胰腺分裂症1例,胰腺假性囊肿1例,胰管支架置入术后2例;胆胰合并疾病3例,包括胆源性胰腺炎2例(其中1例与胆管结石相关、1例与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相关),胰胆管合流异常合并胆管结石1例。3.33例患儿共采用17种术式,29例(87.88%)患儿ERCP治疗顺利,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肝功能、淀粉酶等指标异常者也逐渐恢复正常。4.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79%(6/38),包括高淀粉酶血症3例(7.89%),术后胰腺炎2例(5.26%),腹痛1例(2.63%),无消化道出血、胆道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且出现术后并发症的6例患几经内科保守治疗后均好转。结论1.在儿童胆胰疾病中,胆胰先天性解剖异常较多见,而恶性病变发病率较低。2.ERCP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应严格把握ERCP应用适应证。3.ERCP是儿童胆胰疾病相对安全且有效的诊断和治疗途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杨文涛[8](2020)在《胰腺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后联合吉西他滨化疗用药量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胰腺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后联合吉西他滨化疗的最佳剂量,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19年7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55例无法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相关资料,所有患者都经病理诊断为胰腺癌。其中男性33例,女性22例,年龄3979岁,平均年龄59.7±9.82岁。其中III期36例,IV期19例。肿瘤位于胰头部22例,胰体部24例,胰尾部9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行超声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术后一周联合吉西他滨化疗,对照组单纯行超声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实验组为30例,其中,12例术后联合吉西他滨化疗剂量为常规剂量的分为A组,11例术后联合吉西他滨化疗剂量为常规剂量的2/3分为B组,7例术后联合吉西他滨化疗剂量为常规剂量的1/3分为C组;对照组25例。所有患者在术后和化疗后即开始密切随访,观察并记录肿瘤疗效、临床受益疗效、毒性反应及实验组治疗完成情况。结果实验组有效率(CR+PR)为50%,对照组有效率(CR+PR)为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48)。实验组临床受益疗效为60.0%,对照组为3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38)。实验组IIIIV级白细胞降低、恶心发生率分别为40.0%、33.3%,对照组分别为12.0%、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4、0.007);实验组IIIIV级血小板降低、血红蛋白降低、呕吐发生率分别为30.0%、20.0%、16.7%,对照组分别为12.0%、8.0%、4.0%,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200、0.383、0.286)。在耐受性方面,A组有4例患者完成了全部化疗疗程(4/12,33.3%),B组有9例完成(9/11,81.8%),C组有6例完成(6/7,85.7%),B、C两组患者的耐受性几乎相等,显着高于A组;A、B两组耐受性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19);B、C两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828);A、C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27)。结论胰腺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后联合吉西他滨临床疗效确切,与单纯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进行对比,得出以下结论:1、肿瘤疗效及临床受益疗效显着提高;2、白细胞降低及恶心等毒性反应发生率上升;3、胰腺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后联合吉西他滨化疗的剂量为常规剂量的2/3时,患者的化疗耐受性显着提高,可完成既定的化疗方案;当进一步减量时,耐受性无明显变化;4、在患者能耐受化疗的前提下,为获得最佳的肿瘤疗效及临床受益疗效,尽可能降低化疗副反应发生率,推荐胰腺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后联合吉西他滨化疗的剂量为常规剂量的2/3。

郑小飞[9](2020)在《DPPHR治疗良性或低度恶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分析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DPPHR)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治疗良性或低度恶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自1990年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在中国知网、PubMed、EMBASE、MEDLINE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中已经发表的关于DPPHR与PD治疗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的病例对照研究,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应用Review Manager version 5.3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本文共纳入15篇文献,总共纳入801例病例,其中333例行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和46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年龄及性别组成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死亡率、复发率、胰瘘率、胰腺术后出血率和胃排空延迟率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手术时间、术后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等方面DPPHR优于传统的PD。结论:DPPHR在治疗良性或低度恶性疾病方面具有缩短手术时间、保护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的优势。

高丽红[10](2020)在《胰腺癌放疗术后患者心理弹性、病耻感与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胰腺癌放疗术患者的心理弹性、病耻感、生活质量进行调查,了解胰腺癌放疗术患者的心理弹性、病耻感、生活质量的现状,明确心理弹性、病耻感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探究心理弹性、病耻感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通过心理疏导和优化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提高护理质量、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本研究属于非实验性研究中的相关性研究。采取便利取样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对山东省6所三甲医院胰腺癌放疗术后的住院患者172名为研究对象。研究工具采用了一般人口学特征调查问卷、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社会影响量表、癌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30中文版)。本文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胰腺癌放疗术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心理弹性、病耻感和生活质量,应用单因素分析与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胰腺癌放疗术患者心理弹性、病耻感、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胰腺癌放疗术后患者心理弹性、病耻感和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胰腺癌放疗术患者的心理弹性、病耻感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本研究以P<0.05时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中胰腺癌放疗术后患者心理弹性总分为60.59±16.90,满分为100分,在不同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收入、付费方式、术后时间等方面上有显着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本研究中胰腺癌放疗术后患者病耻感总分为59.21±12.86,满分为96分,在不同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收入、付费方式、术后时间、有无其他治疗等方面有显着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本研究中胰腺癌放疗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总体健康总分为52.47±19.93,满分为136分,在不同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收入、付费方式、有无其他治疗等方面有显着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胰腺癌放疗术后患者心理弹性、病耻感和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后得出结论: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之间呈正相关(r=0.545,P<0.01);病耻感与生活质量之间呈负相关(r=-0.602,P<0.01);心理弹性与病耻感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0.648,P<0.01)。(5)本研究中心理弹性总分、病耻感总分、高中或中专、药物化疗、根治性手术可以共同解释因变量生活质量得分的54.2%的变异量。结论:(1)胰腺癌放疗术后患者的心理弹性总分处于中等较低水平,大多数患者面对恶性肿瘤不能有效的调节和适应。患者在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收入、付费方式、术后时间等方面上有显着的差异性。(2)胰腺癌放疗术后患者的病耻感处于中等水平,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不同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收入、付费方式、术后时间、有无其他治疗等方面。(3)胰腺癌放疗术后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得分较低,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不同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收入、付费方式、有无其他治疗等方面。(4)心理弹性与病耻感影响胰腺癌放疗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三者之间存在相关性,即心理弹性越好生活质量越高;病耻感越高生活质量越差;心理弹性越高病耻感也就越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有心理弹性、病耻感、学历、化疗以及手术方式等。

二、7例胰腺损伤合并胰瘘病人的健康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7例胰腺损伤合并胰瘘病人的健康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微创与开腹远端胰腺切除术围手术期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对象分组
    3 手术治疗原则、手术方法、手术步骤
    4 观察指标
        4.1 术前患者基本资料
        4.2 术中、术后情况
        4.3 病理相关情况
        4.4 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定义
    5 研究方法
    6 统计方法
结果
    1 MIDP 组与ODP 组良性、低度恶性肿瘤患者对比分析
        1.1 MIDP 组与ODP 组良性、低度恶性肿瘤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分析
        1.2 MIDP 组与ODP 组良性、低度恶性肿瘤患者术中情况比较分析
        1.3 MIDP 组与ODP 组良性、低度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病人花费情况
        1.4 MIDP 组与ODP 组良性、低度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病理比较
    2 MIDP 组与ODP 组恶性肿瘤患者对比分析
        2.1 MIDP 组与ODP 组恶性肿瘤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2.2 MIDP 组与ODP 组恶性肿瘤患者术中情况比较分析
        2.3 MIDP 组与ODP 组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病人花费情况
        2.4 MIDP 组与ODP 组恶性肿瘤患者肿瘤分析
    3 MIDP 组中LDP与 RDP 组临床资料比较
        3.1 MIDP组中LDP与 RDP术后病理资料比较
        3.2 MIDP 组中LDP与 RDP 组恶性肿瘤患者术中情况比较分析
        3.3 MIDP 组中LDP与 RDP 组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病人花费情况
        3.4 MIDP 组中LDP与 RDP 组良性、低度恶性肿瘤患者术中情况比较分析
        3.5 MIDP 组中LDP与 RDP 组良性、低度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病人花费情况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微创与开腹远端胰腺切除术的疗效对比分析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介入诊疗在腹部疾病外科术后前哨出血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DSA造影表现和结果
    2.2 介入治疗疗效
3 讨论
    3.1 DSA诊断有效性
    3.2 介入治疗疗效分析
    3.3 不足之处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3)电针促进阳虚型胃癌及胰腺癌术后康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胃癌及胰腺癌的文献研究
论文二 “复元活血通腑针”促进阳虚型胃癌及胰腺癌术后康复的临床研究
    材料与方法
        1 病例选择标准及使用设备
        2 研究设计
        3 观察方法
        4 统计分析方法
        5 技术路线
        6 质量控制
    实验结果
        1 临床资料
        2 主要观察指标
        3 次要观察指标
        4 其他
    讨论
        1 现代医学研究概述
        2.祖国医学对胃癌及胰腺癌的认识与治疗
        3 疗效分析
        4 问题与展望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胃及胰腺肿瘤术后预后情况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4)可切除胰腺癌伴肝转移肝胰同步手术切除和全身化疗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基本资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各组的纳入及排除标准
        2.1.3 可切除胰腺及肝转移病灶的定义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及随访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入组患者基本资料
    3.2 手术组患者病理特征及手术期临床资料
    3.3 手术组与化疗组生存时间的比较
    3.4 手术组患者预后因素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胰腺癌伴肝转移治疗的新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术中放疗在肝胰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胰腺恶性肿瘤手术切除联合术中放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前言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一般临床资料
        三、治疗方法
        四、数据记录与收集及随访
    结果
        一、术中临床指标
        二、术后临床指标
        三、术前及术后抽血化验指标的变化
        四、术后并发症
        五、复发模式
        六、术前及术后生活质量评定
        七、生存情况
    讨论
第二部分 肝癌手术切除联合术中放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前言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一般临床资料
        三、治疗方法
        四、数据记录与收集及随访
    结果
        一、术中临床指标
        二、术后临床指标
        三、术前及术后及抽血化验指标的变化
        四、术后并发症
        五、复发模式
        六、术后生活质量评定
        七、生存情况
    讨论
结论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6)胰体尾切除术后胰瘘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2.1.2 术后胰瘘分级和诊断标准
    2.2 病例资料收集
    2.3 主要设备和器械
    2.4 术前准备
    2.5 手术方式
    2.6 术后处理
    2.7 数据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单因素分析
    3.3 多因素分析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7)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在儿童胆胰疾病方面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在儿童胆胰疾病方面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图表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8)胰腺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后联合吉西他滨化疗用药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及方法
    2.1 入选标准
    2.2 一般资料
        2.2.1 实验组
        2.2.2 对照组
    2.3 仪器及材料
    2.4 治疗方案
        2.4.1 实验组
        2.4.2 对照组
    2.5 随访
    2.6 疗效评价
        2.6.1 肿瘤疗效评价
        2.6.2 临床受益疗效评价
        2.6.3 毒性反应评价
        2.6.4 实验组患者的耐受性
    2.7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肿瘤疗效
    3.2 临床受益疗效
    3.3 毒性反应
    3.4 实验组患者的耐受性
第4章 讨论
    4.1 胰腺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后联合吉西他滨化疗的临床疗效
    4.2 胰腺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后联合吉西他滨化疗的临床受益情况
    4.3 吉西他滨的放射增敏作用
    4.4 胰腺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后联合吉西他滨化疗的安全性
    4.5 胰腺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后联合吉西他滨化疗的耐受性
    4.6 胰腺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后联合吉西他滨化疗的用药量
    4.7 治疗期间的防护问题
    4.8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选用超声引导的优势
    4.9 本研究的不足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DPPHR治疗良性或低度恶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的检索
        1.1.1 检索的数据库
        1.1.2 检索词
    1.2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文献的纳入标准
        1.2.2 文献的排除标准
    1.3 数据的提取
    1.4 文献质量评价
    1.5 数据的统计学分析
结果
    2.1 相关文献筛选结果
    2.2 纳入文献的NOS量表和相关特征表如下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年龄
        2.3.2 两组性别比的比较
        2.3.3 两组手术时间的比较
        2.3.4 两组术中出血量的比较
        2.3.5 两组术后胰腺出血率的比较
        2.3.6 两组术后住院时间的比较
        2.3.7 两组术后胰瘘发生率的比较
        2.3.8 两组术后DGE发生率的比较
        2.3.9 两组术后内分泌功能不全的比较
        2.3.10 两组外分泌功能不全的比较
        2.3.11 两组住院期死亡发生率的比较
        2.3.12 两组术后复发率的比较
    2.4 文献发表偏移的评估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致谢

(10)胰腺癌放疗术后患者心理弹性、病耻感与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主要概念
    1.6 文献回顾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工具
    2.4 资料收集
    2.5 统计分析
    2.6 质量控制
    2.7 伦理问题
    2.8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特征
    3.2 研究对象心理弹性得分情况及在一般人口学上的差异
    3.3 研究对象病耻感得分情况及在一般人口学上的差异
    3.4 研究对象生活质量得分情况及在一般人口学上的差异
    3.5 研究对象心理弹性、病耻感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3.6 研究对象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回归
第四章 讨论
    4.1 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特征分析
    4.2 研究对象心理弹性分析
    4.3 研究对象病耻感分析
    4.4 研究对象生活质量分析
    4.5 心理弹性、病耻感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创新性
    5.3 本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
附录B (调查问卷)
附录C (综述) 胰腺癌患者应用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治疗的进展分析
    参考文献

四、7例胰腺损伤合并胰瘘病人的健康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微创与开腹远端胰腺切除术围手术期的疗效比较[D]. 王涛. 青岛大学, 2021(02)
  • [2]介入诊疗在腹部疾病外科术后前哨出血中的应用研究[D]. 杨安.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3]电针促进阳虚型胃癌及胰腺癌术后康复的临床研究[D]. 丁云晴.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可切除胰腺癌伴肝转移肝胰同步手术切除和全身化疗疗效对比[D]. 金添强.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5]术中放疗在肝胰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D]. 苏泽隆. 广州医科大学, 2020(01)
  • [6]胰体尾切除术后胰瘘相关因素分析[D]. 蔡慧庆. 南昌大学, 2020(08)
  • [7]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在儿童胆胰疾病方面的应用价值[D]. 郑静. 郑州大学, 2020(02)
  • [8]胰腺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后联合吉西他滨化疗用药量的研究[D]. 杨文涛. 吉林大学, 2020(08)
  • [9]DPPHR治疗良性或低度恶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D]. 郑小飞. 苏州大学, 2020(02)
  • [10]胰腺癌放疗术后患者心理弹性、病耻感与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D]. 高丽红. 延边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胰腺损伤合并胰瘘7例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