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推拿手法的“柔和”原则(论文文献综述)
宋洁[1](2021)在《基于剪切增稠液体力学特性探讨柔性手法对筋膜作用原理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来,毛泰之提出并推崇以道家思想为基础的,以“轻推慢移”为特征的东方柔性手法。本人导师曹锐教授也将柔性手法用在临床,并发现其治疗伤科疾病优势突出且疗效显着。目前,推拿从业者们于无形之中已经对手法的刚、柔应用较多。但是手法的刚柔属性界定不明、分类不清、作用原理不详。故本论文根据毛氏理念和导师曹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的以筋膜为靶点实施柔性手法治疗伤科疾病的观念,对推拿手法进行刚、柔属性的定义及分类,探索古代文献中柔性手法相关运用;“筋”包含筋膜,筋膜是柔性手法的受力目标;剪切增稠液体与筋膜在力学方面有极高的相似性三方面进行论述,层层递进推导,对柔性手法治疗伤科疾病的作用原理进行推断。最后,得出结论并构建柔性手法树状结构图。全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研究方法。运用《中华医典》和中医典海为搜索工具,整理柔性手法在古书中运用的记载。整理筛选出的古文献中的柔性手法描述及应用。通过中国知网搜索有关“筋”、“筋膜”、“剪切增稠液体”等内容,进行相关理论的研究。第二部分,根据毛氏理念定义刚性手法和柔性手法,将教科书中的六大类手法通过刚性手法和柔性手法的定义和手法特点进行归纳、分类。将划归于柔性的手法通过现今的教材及中国知网搜集其在古代时的别称。第三部分,以确定过的柔性手法古代别称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收集古文献中的柔性手法的描述及应用。第四部分,探讨柔性手法治疗伤科疾病的作用原理。探寻柔性手法疗愈疾病时筋、筋膜、剪切增稠液体三者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第五部分,构建柔性手法树状结构图。总体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静止的或缓慢的、柔和的”手法特点,六大类手法中属于柔性手法的有揉法、摩法、推法(静态)、抹法、按法、压法、点法、捏法(静态)、拔伸法(静态)、屈伸法(静态)。根据“动态的、快速的、有力的”手法特点,六大类手法中属于刚性手法的有一指禅推法、一指禅偏锋推法、?法、擦法、拿法、搓法、拨法、拍法、击法、弹法、抖法、振法、摇法、扳法、背法。2.查阅文献确定以下九种柔性手法名称及古代别称(抹法为近现代衍生出来的手法,故不参与此部分研究)。揉法(揉、挼);摩法(拊、付、靡、摹、摩);推法(推);按法、压法(安、按、擪、抑、捺)和点法(点);捏法(捏、拈)、拔伸法(举、引、伸、拔伸、牵、牵引、提、提拔、扯、拽伸、揣搦、上掇);屈伸法(屈伸、拽屈拽直、拽屈拽伸、拽(伸)推(屈))。3.以筋骨辨证为指导,柔性手法从“筋”的特性入手辨证施治。“筋”的实质研究,目前未有定论。但研究发现,筋膜与“筋”是后者包含前者的关系,筋膜与“筋”在特性上高度相似,故我们可以从筋膜入手治疗伤科疾病,认为筋膜是柔性手法的受力目标。在柔性手法对筋膜的作用原理研究中,发现筋膜的生物力学特性与剪切增稠液体的力学特性具有高度一致性。第一,两者都是粘弹性材料,具有流体与固体的双重属性。第二,筋膜喜温恶寒,温暖的环境有利于降低筋膜粘滞性,提高流动性。温度升高会使剪切增稠液体中“粒子簇”的形成造成影响,迫使剪切增稠效应减弱。第三,在受力表现方面,筋膜在突然受到异常的应力刺激后,筋膜中的无定形基质的粘滞性会显着增大,流动性减小,导致筋膜流动性减小,筋膜呈现粘连、挛缩等硬化状态;以轻且慢的力刺激时,粘滞性异常增大的筋膜中无定形基质发生液化,纤维会重新排列,筋膜重构,恢复流动性。剪切增稠液体在不受力或轻微受力时呈现为拥有优良流动性的流体状态,突然施加超过临界值的作用力时则变得异常粘稠甚则呈现出类固体状态,而随着外力的撤除又重新恢复流体状态。故初步推断筋膜在生物力学方面的特性与剪切增稠液体力学特性的相似性,便是柔性手法治疗伤科疾病起效的原因。4.柔性手法分为柔性理筋手法和柔性正骨手法。柔性理筋手法可分为动态柔性理筋手法和静态柔性理筋手法,动态柔性理筋手法主要针对浅筋膜的粘连,包括揉法、摩法、抹法。静态柔性理筋手法主要针对深筋膜的挛缩,包括点法、按法、压法、静态捏法。柔性正骨手法主要针对骨位异常引起的筋膜褶皱,包括静态推法、静态拔伸法、静态屈伸法。依据以上叙述绘制并补足细化手法分类,构建出完整的柔性手法树状结构图。
李晓川[2](2021)在《推拿手法联合易筋经锻炼治疗冈上肌腱炎(虚寒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推拿手法联合易筋经锻炼治疗冈上肌腱炎(虚寒型),对照单纯推拿手法治疗冈上肌腱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谈论评价推拿手法联合易筋经锻炼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在缓解疼痛、肿胀和恢复及改善功能等方面的优势性,为治疗冈上肌腱炎提供更加经济、有效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年龄范围在40-60岁的虚寒型冈上肌腱炎的患者共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随机设计运用SPSS24.0统计软件完成)方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联合易筋经锻炼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手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压痛程度变化情况,功能障碍改善情况,观察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1.经临床观察,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的VAS评分、ADL评分有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经秩和检验,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3个月后复发率相比,经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的复发率更低。结论:1.推拿手法联合易筋经锻炼治疗冈上肌腱炎(虚寒型),与单纯推拿手法治疗冈上肌腱炎(虚寒型)均有较好的疗效,在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方面治疗组要优于对照组。2.对于患有冈上肌腱炎(虚寒型)的患者,推拿手法联合易筋经锻炼的治疗方法在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及防治疾病复发方面效果明显,且经济适用,具有中医特色。
汤子寒[3](2021)在《太极推拿摇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太极推拿摇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比较太极推拿摇法与传统肩关节摇法疗效差异,并观察太极推拿摇法对盂肱间距的影响。方法:自2020年09月至2021年1月于湖北省中医院推拿科/康复医学科门诊招募肩周炎患者60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都采用太极推拿软组织松解手法作为基础推拿手法,治疗组在基础手法上结合太极推拿摇法,对照组在基础手法上结合传统肩关节摇法。两组治疗方案均为每天1次,每次20min,连续5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第一个疗程结束后休息2天。在治疗前后评估两组患者VAS、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关节活动度(前屈、外展、后伸、外旋),以及肌骨超声下盂肱间距,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最后进行统计分析,分别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的组内差异,并比较两组治疗后各观测指标的组间差异。结果:1.基本信息:试验结束后,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1例,最后治疗组统计样本量为28例,男性1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53.0±4.3岁,平均病程7.8±3.2月;对照组统计样本量为29例,男性12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53.9±5.6岁,平均病程8.2±3.0月。2.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基线上治疗组和对照组的VAS疼痛评分和co 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constant-Murley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constant-Murle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基线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各方向肩关节活动度没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肩关节前屈、外展、后伸、外旋四个方向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而对照组只在前屈、外展两个方向的活动度较基线有显着的提升(P<0.05),而后伸和外旋两个方向的活动度虽有提高的趋势,但没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组各方向活动度进行组间比较时,治疗组的各向活动度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4.盂肱间距:纳入研究的57例单侧肩周炎患者中,患侧的盂肱间距明显比健侧狭窄,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盂肱间距得到了显着改善(P<0.05),但是相对于健侧仍比较狭窄,两组之间比较,治疗组的盂肱间距得到更多的改善(P<0.05)。结论:1.相对于传统肩关节摇法,太极推拿摇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显着,在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提高关节活动度等方面更具有优势;太极推拿摇法对肩周炎各方向的关节活动度的疗效均超过传统摇法,尤其是肩关节外旋、后伸两个方面。2.肩周炎患者患侧的盂肱间距明显比健侧狭窄,治疗后患侧盂肱间距得到改善,太极推拿摇法能够适当增加盂肱间距,从而改善肩关节功能。
凌春燕[4](2021)在《向心或离心不同方向推大肠经治疗实秘型小儿便秘的疗效对比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向心或离心推大肠经治疗实秘型小儿便秘的临床疗效差异,旨在探讨大肠经向心推与离心推同补泻(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中医辨证为实秘的60例功能性便秘患儿按照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大肠经独穴久推法治疗,但两组推的方向不同,观察组采用向心推法,对照组采用离心推法,操作频率均为200次/分,每次操作时间10-15分钟,两组均以连续治疗6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便秘中医证候积分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对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治疗后便秘中医证候总积分及主症与次症积分较治疗前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及主症、次症积分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2)观察组30例中,临床痊愈1例,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30例中,临床痊愈1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1)向心或离心推大肠经两种推拿方法均能改善实秘型小儿便秘的临床症状,对实秘型小儿功能性便秘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二者无孰优孰劣之分。(2)就本研究结果而言,大肠经向心推与离心推同补泻(清)之间无明确联系。
盘启敏[5](2021)在《摩腹为主配合捏脊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摩腹为主配合捏脊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以期将这种穴位定位简单易取、操作手法易学易掌握的推拿方法向患儿家庭推广,达到居家应用与居家治疗的目的。方法:将2019年01月~2020年6月就诊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门诊及儿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小儿厌食症患儿,按照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小儿厌食症常规推拿治疗方法,观察组则采用摩腹为主配合捏脊的推拿方法,两组每周均连续治疗6天,休息1天,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小儿厌食症中医症状积分及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上述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观察组30例中,痊愈3例,显效17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30例中,痊愈4例,显效16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差异无显着性(P>0.05)。(2)两组内治疗后主症(食欲、食量)与次症(面色、神疲、腹胀、多饮、烦急、溲黄、呕吐)积分较治疗前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在主症与次症积分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3)观察组不同证型间的厌食症患儿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摩腹为主配合捏脊的推拿方法能缓解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症状,且对不同证型的小儿厌食症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可以向患儿家庭推广和居家应用。
周涛斌[6](2021)在《基于六经辨证的补泻平衡手法治疗腰痛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基于六经辨证的补泻平衡手法治疗腰痛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伤五科就诊的73例腰痛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7例,最后实际完成试验7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所有纳入病例均根据患者的局部病变经络表现以及中医症候特征进行六经辨证分型,治疗组采用基于六经辨证的补泻平衡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十三五规划推拿学教材),两组患者均每天上下午各治疗一次,治疗周期为2周。采用VAS评分、中医全身症候评分、ODI评分、腰腹部前屈肌、后伸肌、旋转肌肌力评分对腰痛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分析两组手法的安全性。结果:1.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的采用t检验,所得P值均>0.05,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六经辨证分型经R*C列卡方检验(x2=0.316,P=0.997),两组患者的六经分型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组35例病人中,治愈10人,显效17人,有效6人,无效2人,总体有效率94%。对照组35例病人中,治愈6人,显效13人,有效7人,无效9人,总体有效率74%。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z=-2.155,P=0.031(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中医全身症候评分做组内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中医全身症候评分组间比较,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DI评分做组内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ODI总评分,腰背腿疼痛、日常活动等细则评分,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DI总评分,腰背腿疼痛、日常活动等细则评分做组间比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ODI评分细则中的参与性生活能力评分,两组患者无论是组间比较还是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腹部前屈肌、后伸肌、旋转肌肌力评分做组内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腹部前屈肌、后伸肌、旋转肌肌力评分做组间比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6.本次试验中,所有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和不能耐受手法情况。结论:1.基于六经辨证的补泻平衡手法和常规推拿手法治疗腰痛病均具有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2.基于六经辨证的补泻平衡手法较常规推拿治疗腰痛病疗效更佳,尤其在腰部功能、肌力、中医症候等方面较常规推拿改善更为明显。
毛闯[7](2021)在《筋骨整体手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观察筋骨整体手法和常规推拿手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研究筋骨整体手法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机制,寻求疗效依据,为临床治疗粘连期肩周炎提供安全、有效的推拿手法。方法:将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期间在云南省中医医院推拿科门诊及住院部收集的符合诊断标准且自愿的71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筋骨整体手法组)36例和对照组(常规推拿手法组)35例,其中试验组脱落2例,对照组剔除1例。治疗为隔天1次,5次为1疗程,两组各治疗2个疗程。对两组治疗前、治疗1疗程后、治疗2疗程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治疗前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采用SPSS24.0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对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性别、年龄、患病部位、患病病程、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量表总评分及其各项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对两组内治疗前与治疗1疗程后以及治疗前与治疗2疗程后的VAS评分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疗程后两组间VAS评分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疗程后两组间VAS评分比较,P<0.01,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提示筋骨整体手法在减轻粘连期肩周炎患者疼痛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推拿手法。3.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对两组内治疗前后和两组间治疗后的Constant-Murley总评分及各项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证明筋骨整体手法在改善粘连期肩周炎患者的疼痛、日常生活活动、肩关节主动活动范围以及外展肌力方面均优于常规推拿手法。4.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试验组97.06%,对照组为85.29%;两组愈显率分别为:试验组67.65%,对照组35.29%;经统计学分析,P<0.01,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且筋骨整体手法组在临床治愈及显效例数上均高于常规推拿手法组。结论:1.筋骨整体手法和常规推拿手法均能有效减轻疼痛,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肩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和外展肌力,但两组间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2.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筋骨整体手法组总体疗效优于常规推拿手法组,说明筋骨整体手法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维加[8](2020)在《古典文献中柔性推拿手法的整理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归纳总结古典文献中关于柔性推拿手法材料与方法:中医推拿由来已久,被学者赞之为“元老医术”[1]。推拿作为以人疗人的方法,是由摩挲、按矫、按摩逐渐推拿演变而来的。它不仅是名词的变化,而且包含了数千年来从事按摩医学的医生不断总结、创新和发展的结果。推拿医学是中国古代治疗伤病的一种方法,是目前中医的一个组成部分。按摩是指医生用手在病人身体上施加不同的力量,技术和力量,以刺激某些特定部位,达到恢复或提高人体活力,促进疾病恢复的一种方法。推拿是指用手在人体上按经络、穴位用推、拿、提、捏、揉等手法进行治疗的一种中医疗法[2-3]。由于中医推拿手法方法简便,且无副作用,治疗效果良好,因此几千年来在中国不断的得到发展完善,现已广泛发扬至世界各地,因此,中国采用按摩法治疗疾病已受到世界的重视。中国的中医学理论源远流长,推拿疗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而中国的中医古籍浩如烟海,对于柔性推拿的记录众多[4]。中医有阴阳的定义,手法也分阴阳,柔性手法属阴。定义为:1缓慢的2轻柔的3静态的这样的手法为柔性手法中医推拿在本质上属于自然科学内容,虽然不及西方医学具有严谨的科学理论系统,但推拿按摩在中国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历经历史选择与实践,发展至今已拥有较为完善的柔性推拿系统,其手法、穴位选择等均有复杂的选择方向,而相较于其他中医学科,推拿按摩还具有更加理想的实用效果,因此更加适合与现代医学进行结合,从而提升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虽然近年来中医研究的深入与社会对中医的重视程度提升,通过深入挖掘柔性推拿的历史发展轨迹,深入探析古典文献中关于柔性推拿的研究信息,相信历史上隐藏的中医推拿的宝贵经验将被重新解读[5]。结合中国的中医药古典,针对柔性推拿手法进行统一的整理分析,本课题以《黄帝内经》、《伤寒》、《千金要方》等古文医学典籍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柔性推拿手法的起源与发展,并搜集大量中医药古籍资料信息,对柔性推拿进行深入探讨分析。结论:柔性推拿在中国历史发展中,起源于殷商时期,发展于汉唐时期,并在宋元明后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黄帝内经》、《伤寒》、《千金要方》等古文医学典籍均有较为详细的记载与讨论;同时民间存在大量的医学名作与散落各地的抄本,其均能见证柔性推拿的发展历程;因此,本次研究结合中国的中医药文献,针对柔性推拿手法进行统一的整理分析具有十分理想的临床研究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柔性手法是古典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柔筋正骨的功效过去手法分类时,没有重视把手法分为刚性和柔性的区分,我的研究补充和完善了手法的分类方法
黄彩虹[9](2020)在《基于MyotonPRO数字化肌肉功能评估系统评价太极推拿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疗效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运用太极推拿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患者,比较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orthwick Park neck pain Questionnaire,NPQ)评分、颈椎活动度以及颈项部肌肉(双侧胸锁乳突肌、上斜方肌)的肌肉张力、硬度、弹性的变化,评价太极推拿对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患者的颈部疼痛症状、颈椎功能状态、颈项部肌肉物理特性及日常活动功能的改善情况,并分析MyotonPRO数字化肌肉功能评估系统所检测的肌肉状态(肌肉张力、硬度、弹性)与视觉模拟评分(VAS)、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评分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0月-2019年12月就诊于湖北省中医院推拿科/康复医学科门诊的颈痛患者,结合慢性非特异性颈痛(Chronic nonspecific neck pain,CNSNP)的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严格筛选并纳入30例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患者。运用太极推拿手法于枕部、颈肩部或肩胛区域进行治疗。治疗疗程:每周5次,每次治疗30min,连续2周,共治疗10次。观察指标及评价时间: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记录VAS评分、NPQ评分、颈椎活动度、双侧胸锁乳突肌及上斜方肌的F值、S值、D值的变化。记录太极推拿治疗过程中脱落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1.纳入病例的基本信息分析:本研究共纳入30例患者,脱落4例,最终共26例完成本试验。性别构成:其中女性18例,占比例69.23%,男性8例,占比例30.77%,显示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患者女性居多。年龄分布:≤20岁,无病例数;20-30岁,12例,占比例46.15%;30-40岁,9例,占比例34.62%;40-50岁,1例,占比例3.85%;50-60岁,4例,占比例15.38%,提示40岁以下人群为主要患病群体,占比高达80.77%。病程分布:<1年,1例,占比例3.85%;1-5年,17例,占比例65.38%;5-10年,6例,占比例23.08%;≥10年,2例,占比例7.69%,病程在1-5年的患者居多,占比高达65.38%。患病侧分布:左侧2例,占比例7.69%;右侧3例,占比例11.54%;双侧21例,占比例80.77%,显示大多数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患者为双侧受累。2.治疗过程中及结束后的统计结果分析:(1)VAS评分结果:治疗1周后及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周后与治疗1周后比较,VAS评分明显降低,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提示经太极推拿治疗后,患者的颈部疼痛症状在短期内明显减轻。(2)NPQ评分结果:治疗1周后及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周后与治疗1周后比较,NPQ评分明显下降,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太极推拿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活动功能,且日常活动功能随治疗次数的增多而提高越明显。(3)颈椎活动度结果:比较治疗2周后、治疗1周后与治疗前,患者颈椎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及右旋活动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太极推拿能明显改善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患者的颈椎活动功能。(4)肌肉物理特性结果显示: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双侧胸锁乳突肌及上斜方肌的肌肉张力、硬度、弹性均有明显改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太极推拿能有效降低患者颈项部肌肉张力和硬度,提高肌肉弹性。3.相关性分析结果:(1)F值与VAS评分:双侧胸锁乳突肌的F值与VAS评分无相关性;双侧上斜方肌的F值与VAS评分呈显着正相关(左:r=0.837;右:r=0.862)。提示颈痛与双侧上斜方肌张力高有关。(2)S值与VAS评分:双侧胸锁乳突肌的S值与VAS评分无线性相关性;双侧上斜方肌的S值与VAS评分呈显着正相关(左:r=0.821;右:r=0.817)。提示颈痛与双侧上斜方肌硬度增高有关。(3)D值与VAS评分:双侧胸锁乳突肌的D值与VAS评分无明显线性相关;左侧上斜方肌的D值与VAS评分呈显着正相关(r=0.802),右侧上斜方肌D值与VAS评分正相关关系较弱(r=0.526)。提示颈痛与双侧上斜方肌弹性降低有关。(4)F值与NPQ评分:双侧胸锁乳突肌的F值与NPQ评分弱正相关(左:r=0.583;右:r=0.397);左侧上斜方肌F值与NPQ评分正相关(r=0.654),而右侧无线性相关性。提示双侧胸锁乳突肌张力增大可能影响患者日常活动功能。(5)S值与NPQ评分:双侧胸锁乳突肌的S值与NPQ评分正相关性较弱(左:r=0.654;右r=0.406);双侧上斜方肌S值与NPQ评分无相关性。提示双侧胸锁乳突肌的硬度增大可能影响患者日常活动功能。(6)D值与NPQ评分:双侧胸锁乳突肌的D值与NPQ评分无线性相关性,左侧上斜方肌与NPQ评分正相关关系较弱(r=0.404),提示本研究尚不清楚胸锁乳突肌弹性降低是否影响患者日常活动功能,而上斜方肌的弹性降低可能影响患者日常活动。结论1.太极推拿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的疗效显着,患者颈部疼痛症状、颈椎功能状态及日常活动功能明显改善;双侧胸锁乳突肌及上斜方肌的张力、硬度降低,弹性增大;2.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患者的双侧上斜方肌张力、硬度及弹性与颈痛症状(VAS评分)呈正相关;而双侧胸锁乳突肌的张力、硬度及弹性与日常活动功能(NPQ评分)呈正相关;3.MyotonPRO数字化肌肉功能评估系统能客观地反映颈项部肌肉物理特性的变化,可作为量化评价的方法,值得推广。
尹学智[10](2020)在《经筋推拿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经筋推拿手法和常规推拿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研究经筋推拿手法治疗本病的疗效机制,为临床治疗颈型颈椎病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2018年12月到2020年3月这段时间内在云南省中医医院推拿科门诊及住院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72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经筋推拿手法组)36例,对照组(常规推拿手法组)36例。两组患者共治疗5次为一个疗程,隔日治疗一次。治疗一个疗程后,分别统计36例试验组和36例照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Pain Degree)、“NPQ颈痛量表评分”情况,观察治疗前后检测项目的对比情况,收集得出的数据,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1.两组治疗前后的检测指标比较:PD值、NPQ颈痛量表评分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经筋推拿手法组在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颈项部疼痛、活动功能、及日常活动等方面优于常规推拿手法组。2.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试验组36例,临床治愈11例、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22%;对照组36例,临床治愈6例、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3.33%;试验组有效率94.4%,对照组有效率83.3%,经秩和检验分析,Z值为-2.050,P值为0.027(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的总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在临床治愈、显效例数上,经筋推拿手法组均高于常规推拿手法组。结论1.在减轻疼痛程度、改善活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试验组(经筋推拿手法组)和(常规推拿手法组)对照组都具有疗效,但两组组间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2.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经筋推拿手法组总体疗效优于常规推拿手法组,说明经筋推拿手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二、试论推拿手法的“柔和”原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推拿手法的“柔和”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剪切增稠液体力学特性探讨柔性手法对筋膜作用原理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方法 |
2 明确刚、柔性手法定义、分类及柔性手法古代别称 |
3 探索柔性手法在古文献中的描述及应用 |
4 探讨柔性手法治疗伤科疾病的作用原理 |
5 构建柔性手法树状结构图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国近20年文献中柔性手法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2)推拿手法联合易筋经锻炼治疗冈上肌腱炎(虚寒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中医学研究进展 |
1.1 病名的认识 |
1.2 病因病机 |
1.3 辨证分型 |
1.4 中医治疗 |
2.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2.1 临床特点 |
2.2 发病机理 |
2.3 治疗方法 |
3.推拿手法临床上的应用 |
3.1 推拿手法在骨关节疾病上的应用 |
3.2 推拿手法在儿科疾病上的应用 |
3.3 推拿手法在内科疾病上的应用 |
4.关于易筋经的研究 |
4.1 易筋经功法简介和功效 |
4.2 易筋经功法的临床研究及应用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对象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脱落剔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随机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案 |
3.资料收集 |
4.疗效评定标准 |
5.不良事件反应及处理 |
6.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 |
1.一般资料 |
2.评分表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1.本研究立题思路 |
2.推拿手法的作用 |
3.易筋经功法动作的研究分析 |
4.分析总结 |
5.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介 |
(3)太极推拿摇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不良反应/事件 |
2 研究方案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2.1 治疗组 |
2.2.2 对照组 |
2.3 治疗疗程 |
2.4 观察指标 |
2.4.1 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量表 |
2.4.2 VAS疼痛评分 |
2.4.3 肩关节活动度 |
2.4.4 GHD |
2.4.5 临床疗效评估 |
2.5 样本量估算 |
2.6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治疗前后量表评分 |
3.3 关节活动度 |
3.4 GHD |
3.5 疗效评估 |
3.6 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1 “肩周炎”病名溯源 |
2 肩周炎的中医病因病机 |
2.1 肩周炎的中医病因病机 |
2.2 肩周炎与经脉、经筋 |
3 肩周炎的病理与解剖 |
3.1 肩周炎的病理改变 |
3.2 肩周炎的解剖改变 |
4 GHD与粘连期肩周炎 |
4.1 GHD与盂肱关节活动 |
4.2 粘连肩周炎的GHD狭窄 |
4.3 肌骨超声技术与GHD |
5 太极推拿摇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机理 |
5.1 太极推拿摇法的中医机理 |
5.2 太极推拿摇法的现代医学机理 |
6 结果分析 |
6.1 安全性分析 |
6.2 临床观察指标 |
6.3 治疗前后GHD的变化 |
结语 |
1 研究结论 |
2 不足之处 |
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2 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量表 |
附录3 VAS疼痛评分表 |
附录4 关节活动度记录表 |
附录5 盂肱间距记录单 |
致谢 |
(4)向心或离心不同方向推大肠经治疗实秘型小儿便秘的疗效对比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学对小儿便秘的研究 |
1.1 便秘病名的历史沿革 |
1.2 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 |
1.3 小儿便秘的病因病机 |
1.4 小儿便秘的中医治法 |
2 各流派小儿推拿手法特点的研究 |
2.1 山东三字经流派 |
2.2 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流派 |
2.3 上海海派儿科推拿流派 |
3 现代医学对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研究 |
3.1 对儿童功能性便秘的认识 |
3.2 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病因及机制 |
3.3 现代医学对儿童功能性便秘治疗进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 |
2 研究方法 |
3 治疗方法 |
3.1 治疗原则 |
3.2 具体操作方法 |
4 观察指标 |
4.1 一般资料观察内容 |
4.2 疗效评定标准 |
5 统计方法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1 两组治疗前情况比较 |
1.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
1.2 两组治疗前主症、次症积分比较 |
2 两组患儿组内治疗前后中医主症、次症积分比较 |
3 两组间治疗后中医主症、次症积分的比较 |
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选题思路 |
2 运用小儿推拿特定穴大肠经治疗小儿便秘的理论依据与临床依据 |
2.1 理论依据 |
2.2 临床依据 |
3 小儿推拿特定穴的操作方向与补泻(清)效应之间的关系 |
3.1 穴位操作方向与补泻(清)效应关系的古籍记载 |
3.2 穴位操作方向与补泻(清)效应关系的现代研究进展 |
4 结果分析 |
4.1 两组临床疗效分析 |
4.2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
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6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临床观察表 |
附录2 知情同意书 |
综述 小儿推拿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5)摩腹为主配合捏脊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小儿厌食症的认识及治疗概况 |
1.1 小儿厌食症病名的认识 |
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1.3 现代医学对小儿厌食症的治疗 |
2 中医对小儿厌食症的认识及治疗概况 |
2.1 小儿厌食症病名的历史沿革 |
2.2 小儿厌食症的病因病机 |
2.3 中医药内服治疗小儿厌食症 |
2.4 中医外治对小儿厌食症的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中止及脱落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分组 |
2.2 盲法设计 |
2.3 治疗方法 |
2.4 疗效标准 |
2.5 安全性评价标准 |
2.6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比较 |
3.2 两组间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
3.3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4 不良反应比较 |
3.5 试验结果小结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选题思路 |
2 小儿推拿疗法的概述 |
2.1 小儿推拿疗法的历史追溯 |
2.2 小儿推拿疗法的特点 |
2.3 小儿推拿疗法的作用原理 |
3 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古代文献记载 |
4 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现状简单回顾 |
5 摩腹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作用原理 |
5.1 摩腹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中医学原理 |
5.2 摩腹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现代医学原理 |
6 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作用原理 |
6.1 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中医学原理 |
6.2 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现代医学原理 |
7 结果分析 |
8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9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综述 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6)基于六经辨证的补泻平衡手法治疗腰痛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中医对腰痛病的认识 |
2.西医对腰痛的研究 |
3.推拿治疗腰痛病的认识 |
临床研究 |
1.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
1.1 病例资料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治疗方法与观测指标 |
2.1 临床分组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测指标 |
2.4 疗效评定标准 |
2.5 统计学处理 |
3.结果与分析 |
3.1 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
3.2 总体临床疗效对照分析 |
3.3 两组患者VAS评分分析 |
3.4 两组患者中医全身症候评分分析 |
3.5 两组患者ODI评分分析 |
3.6 两组患者肌力分析 |
3.7 安全性评价及病例脱落 |
4.讨论 |
4.1 .课题背景 |
4.2 .中医推拿手法辨证施术现状 |
4.3 .基于六经辨证的补泻平衡手法治疗腰痛病的思路 |
4.4 .结果分析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7)筋骨整体手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1 研究方法 |
1.1 病例来源及分组方法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受试者剔除标准 |
1.6 受试者脱落标准 |
2.治疗方法 |
2.1 试验组 |
2.2 对照组 |
2.3 疗程 |
3.观察指标 |
3.1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
3.2 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表 |
3.3 肩关节主动活动度测量 |
4.疗效判断标准 |
5.统计学方法 |
研究结果 |
1.临床基本资料分析 |
1.1 两组患者性别分布比较 |
1.2 两组患者年龄分布比较 |
1.3 两组患者患病部位分布比较 |
1.4 两组患者患病病程比较 |
1.5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 |
1.6 两组患者治疗前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 |
2.VAS评分值比较 |
2.1 试验组治疗前分别与治疗1疗程后、治疗2疗程后VAS评分值比较 |
2.2 对照组治疗前分别与治疗1疗程后、治疗2疗程后VAS评分值比较 |
2.3 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1疗程后、治疗2疗程后VAS评分值比较 |
3.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 |
3.1 Constant-Murley总评分比较 |
3.2 Constant-Murley各项评分值比较 |
4.治疗后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
4.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
4.2 两组愈显率比较 |
5.安全性评估 |
讨论 |
1.中医对肩周炎的病因病机认识 |
2.经筋与肩部的关系 |
3.西医学的病因病理 |
4.筋骨整体手法的特点 |
5.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机制探讨 |
6.筋骨整体手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机制探讨 |
7.研究结果分析 |
8.依从性评价 |
9.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推拿和PNF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
附表2 |
附表3 |
致谢 |
(8)古典文献中柔性推拿手法的整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1.中医古典中柔性推拿的概念 |
2.中医古典中对于柔性推拿的研究分析 |
3.中医古典中柔性推拿的发展历程 |
4.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中关于推拿按摩的记录与研究 |
实验结果 |
讨论 |
总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中医柔性推拿调治身体健康的临床研究 |
中医柔性推拿调治身体健康作用机理的阐述与研究 |
中医柔性推拿用于调治身体健康具体方法窥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9)基于MyotonPRO数字化肌肉功能评估系统评价太极推拿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疗效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及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记录数据 |
2.2 操作方法 |
2.3 操作疗程 |
3 观察指标 |
3.1 疗效指标 |
3.2 统计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一般情况 |
4.2 治疗结果 |
4.3 相关性分析 |
讨论 |
1 基于筋骨理论探讨慢性非特异性颈痛 |
2 颈浅肌群对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的影响 |
3 推拿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的作用机理 |
4 太极推拿的特色及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优势 |
5 MyotonPRO数字化肌肉功能评估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
6 疗效及相关性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2:VAS评分 |
附件3: Northwick Park 颈痛量表(NPQ) |
致谢 |
(10)经筋推拿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方案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评定标准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基线资料 |
4 安全性评估 |
5 讨论 |
5.1 中医对颈型颈椎病的认识 |
5.2 西医对颈型颈椎病的认识 |
5.3 中医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
5.4 经筋推拿手法的特点 |
5.5 经筋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机制探讨 |
6 研究结果分析 |
7 依从性评价 |
8 问题与展望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试论推拿手法的“柔和”原则(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剪切增稠液体力学特性探讨柔性手法对筋膜作用原理的理论研究[D]. 宋洁.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推拿手法联合易筋经锻炼治疗冈上肌腱炎(虚寒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李晓川.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太极推拿摇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D]. 汤子寒.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向心或离心不同方向推大肠经治疗实秘型小儿便秘的疗效对比观察[D]. 凌春燕.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摩腹为主配合捏脊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盘启敏.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6]基于六经辨证的补泻平衡手法治疗腰痛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 周涛斌.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筋骨整体手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研究[D]. 毛闯.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8]古典文献中柔性推拿手法的整理分析[D]. 维加.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基于MyotonPRO数字化肌肉功能评估系统评价太极推拿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疗效的临床研究[D]. 黄彩虹.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0)
- [10]经筋推拿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 尹学智.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