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20世纪历史考证大师

陈元:20世纪历史考证大师

一、陈垣:20世纪的历史考据大师(论文文献综述)

蒲郁明[1](2021)在《西南联大时期的郑天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郑天挺是中国近代着名的史学家,自幼父母双亡,与弟弟寄人篱下,在亲戚的照顾下成长。1917年,郑天挺考入北京大学国文门,而后留校攻读研究生,师从钱玄同先生。1924年郑天挺开始在北大任教,1933年受北大校长蒋梦麟之邀,担任北大秘书长。1936年,他开始在北大历史系任教,讲授魏晋南北朝史。全面抗战爆发后,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在云南昆明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郑天挺在北平一边与日寇周旋,一边掩护北大师生南下。在西南联大的八年里,郑天挺一方面承担着繁杂的行政教务工作;另一方面又专注于自己的学术研究和教学。联大文学院成立的第一年迁往蒙自,郑天挺抵达后立即投入了学校宿舍建设和迎接师生的工作中。1939年,他参与筹建了北大文科研究所,并且担任副所长。1940年,郑天挺担任西南联合大学总务长,先后参与了联大叙永分校的筹建和撤销、联大的复员等工作。在此期间,郑天挺积极协调三校关系,维护师生利益,于联大团结稳定功不可没。他在联大期间,从事西南边疆民族史、明清史等研究,推出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成果。他还践行学术报国的理念,课余时间,到云南各地演讲,将学术研究与地方需要相结合。郑天挺在联大的日常生活除了行政公务与教学研究,还有就是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子女的关怀。联大期间,他与罗常培、蒋梦麟、梅贻琦、陈寅恪等人也结下良好友谊。通过对西南联大时期郑天挺事迹的梳理,以及联大期间行政与学术贡献的总结,探索郑天挺的功绩与历史作用,对当今及其后人研究西南联大知识分子和更好地认识郑天挺的历史地位,提供重要参考。

张意忠[2](2021)在《民国时期大学教授的学术特征及其生成逻辑》文中研究表明回望民国时期的大学教授,作为该时代的学术精英,他们主要来源于废除科举后的士人、海外留学的归国人员及高校优秀毕业生。他们在治学过程中呈现出以下特征:学术旨趣——经世致用、学术为本,学术素养——学问渊博、中西贯通,学术方法——融汇中西、各有特点,学术成就——创建学科、取得成果。其学术特征的生成在于教授追求学术、担当责任,大学提供健全的教授制度、赋予教授学术自由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历史启示我们,需要提高教授素养,完善教授制度,营造宽松环境,只有这样,才可能提高教授学术水平。

庾向芳[3](2021)在《近代史学转型视域下的清史学》文中认为20世纪20~30年代,清代内阁大库档案被发现并得到整理,此事轰动了学界。这不仅推动了学界史料观的更新,也直接促成专门整理研究档案的专业学术机构的诞生,更拓展了清史研究的领域,奠定了清史学研究方法,是清史学创建的基础。与此同时,史学转型亦相辅相成。这一历程充分体现出近代史学是以新材料、新方法与新问题为中心形成的。清史学的创立是新史料促动近代史学转型研究的绝佳案例。

徐艳兰[4](2020)在《建构儒学学统: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旨从“中原文献之传”这一独特视角,探讨吕祖谦如何重建儒学学统。宋学的问题意识是重建内圣外王之道,而吕祖谦的中原文献之学正是对这一时代问题意识的回应。吕祖谦将传统思想之继承与时代思想之变革结合起来,走了一条以儒学学统为骨骼、以义理、辞章、考据、经济为血脉的儒学复兴之路。这条路既有别于朱熹以天理论为核心的宇宙本体论建构,又迥异于陆王挺立心本体所构建的意义世界。他以“中道”作为贯穿本体世界与意义世界的方法论,又以道兼体用的义理之学打通内圣与外王的关隘,使得儒学重归内圣外王的格局。此种儒学学统建构方式,对宋元明清儒学尤其是清代儒学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透过吕祖谦学术地位的演变,发现宋元明清时期儒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注重学统到道统再复归注重学统的演变历程。虽然朱子以道统论为核心,以《四书》学为经典体系构建的理学得到官方认可,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但吕祖谦以儒学学统为核心,回归五经,统合孔孟,包举汉唐的学统论建构亦是儒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股暗流。学统与道统相角逐且学统传衍至清代而复兴。其次,吕祖谦的学术体系是围绕着儒学学统而展开的,其所得“中原文献之传”的确切含义是“儒学学统之正”。这既是与金朝争正统的产物,也是吕祖谦对儒学发展的整体性思考的结果。道兼体用的义理之学是中原文献之学的总纲;斯文重建的辞章之学是中原文献之学的关键;求实考信的考据之学是中原文献之学的基石;经世致用的经济之学是中原文献之学的归宿,它们共同构成了吕祖谦学问之整体。义理、辞章、考据、经济四个面向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义理之学代表道统,辞章考据代表文统,经济之学代表治统。吕祖谦以学统去统合道统、文统与治统,既不割裂儒学发展的连续性又注重时代创新性,使得其中原文献之学呈现出与同时代人迥异的面貌。最后,透过吕祖谦以儒学学统为理据重建宋学,我们得以重新审视吕祖谦在思想史、学术史以及文化史上的地位。强调内圣与外王是儒学重要的特质,也是儒学区别于道家、佛家的显着特征。修己治人、成己成物,合内外之道的中原文献之学是吕祖谦学术的核心。在理学家转向内在心性修养,忽略外王事功的时代背景下,重建内圣外王之道成为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的学术旨趣。吕祖谦在儒学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他既是宋学建构的参与者,又是婺学开拓者,更是儒学学统建构的完成者。宋代浙东事功学派、明清实学、清代朴学、浙东史学皆深受其影响。总之,中原文献之学展现了吕祖谦博杂思想背后的系统性及其为宋元明清儒学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周文玖[5](2020)在《郑天挺与中国现代史学》文中提出从史学史的视角看,郑天挺属于中国现代史学创立后的第三代史学家。他20世纪30年代初即担任北京大学秘书长,直至去世,都在中国史学界居于重要位置。他一生为两所着名大学及其历史学科建设恪尽职守,被誉为"舵手"和"旗帜";晚年学术威望更为史学界所公推。他经历了从新历史考据学向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转变,既精于微观研究又有宏通视野,既有丰富的研究实践又有完备而成熟的理论和方法,是20世纪后期少有的宗师级史学家。他的学术精神具有久远的生命力,是繁荣、发展当代中国历史学不可忽视的珍贵财富。

段玉双[6](2020)在《吕思勉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吕思勉是中国近代着名史学家,在史学领域声誉卓着,学界对其在教育领域的思考和探索关注较少。实际上,吕思勉在致力学术的同时也心系教育,不仅对于教育改革有着独特的思考,还身体力行地进行实践。晚清以来,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和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是吕思勉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而吕思勉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轨迹是其教育思想形成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吕思勉教育思想的发轫,缘起于对中国社会现实的热切关注,当时中国正处于传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转型的时期,吕思勉认为教育的变革关系着国家的盛衰强弱,并把教育看作立国的根本之计。从整体上看,吕思勉教育思想是以培养现代公民为宗旨,以挽救国家现实危机为出发点,希望通过民众个人智识的提升来促进社会改革,其实质是近代教育救国思想的传承,也是晚清以来呼吁重塑民众精神的一个重要呈现。吕思勉的教育思想体系大致分为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两个方面,其社会教育思想的出发点是相信通过教育能够提高民智、启发国民爱国爱民族的意识,因此他提出把培养现代公民作为社会教育的目标,通过报纸、书籍、学校、图书馆等近代设施和机构来实施社会教育,向民众进行普及和通俗教育,解放思想,推行改革。除了社会教育,吕思勉也十分关注学校教育,学生群体是社会未来的希望。在学校教育方面,吕思勉从教育考试制度、学校的设置和学生的发展三个方面来探索学校教育的改革。吕思勉提出教育考试权收归到国家、学生学业水平一律通过国家考试评定、校长和教员的任用均通过教育部考试的选拔等措施来严格教育考试制度,通过变革毕业会考方式和考试内容来改革教育考试制度,促进教育公平,在学校的设置上需要发展私立学校和重视学校的选址环境。对于学生的前途,提出学生入校学习和进入社会后能够重视学术,抛弃利禄之念,努力才尽其用的建议。吕思勉执教近五十年,作为职业教师,在小学、中学、大学教书育人,热心教育,有着丰富的教育经验,吕思勉的教育思想一直贯彻在自己的教育实践当中。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吕思勉有着自己的教学方法,总结不少教学经验,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考试培养学生能力,通过演讲、座谈开阔学生视野,对待学生和蔼可亲,热心帮助学生,悉心指导学业生活,得到学生的一致尊敬。在社会教育实践中,吕思勉以毕生之力,在文化学术着作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在教材、专着、札记等方面着述颇丰,在国内国际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民众中广泛传播了知识,培养了深厚的爱国热情,可以说真正做到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吕思勉自幼接受传统士人教育,在时代变局的影响、父母师友的熏陶、自身努力进取的条件下逐渐成长为现代知识分子。因此,吕思勉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直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针对社会问题,从教育的角度思考并发表议论,希望以此推动社会的进步。清末民初,中国传统文化仍对近代教育转型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吕思勉分析传统教育和近代教育的利与弊,提出自己的教育改革理念,即新旧调和的改革观,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体系。今日中国人生活在百年以来知识体系和行为规范之下,吕思勉冷静客观地审视教育及所发议论,实际上对于今日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沈思芹[7](2020)在《汉学史视野中的西方《尚书》英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尚书》是最古老的儒家核心经典,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要籍,其所构建的民族话语和价值体系涵括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全景,成为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媒介和载体之一。其所蕴含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哲学等丰富而深邃的中国智慧,不仅有益于当今国人,也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宝贵精神财富。本研究注重西方《尚书》英译的思想路径与汉学思潮的演变,因而参照有关研究,将西方汉学大致划分为:17-18世纪的汉学孕育形成时期、19世纪的西方汉学建立时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的汉学现代化时期以及其后汉学的现当代发展时期四个阶段,以此为《尚书》英译研究的历史语境。主要依据吉迪恩·图里等(Gideon Toury,1995;Tymoczko,1999)的描述性翻译研究理论,采用成中英先生的本体诠释学理论,并结合译者行为理论等现代翻译理论,对西方的《尚书》英译进行考察与分析。综合运用了汉学、翻译学、语言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首次对西方《尚书》英译的历史脉络进行全面、系统的描写与研究。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以1736与1738年杜赫德的《中华帝国全志》英文版中的《尚书》英译为代表形态,对西方汉学早期的《尚书》英译进行描写与研究。17-18世纪,随着西方天主教耶稣会士来华传教,在中学西传的过程中,欧洲学界出现“中国热”。早期《尚书》英译显示出归化的诠释路径,体现了西方学习、借鉴东方文化的诉求与热忱。译文的三个诠释层次具有以下特点:在语言层次,译文与汉语原文语义存在较大差异,但流畅自然;在理论层次,译者主要预设了基督教神学的观念。由于传教所需,译者在原文中融入了基督教思想,加之语言层次诠释部分失真,最终导致本体真理层次的诠释不足。西方的社会变革与东学西传的历史语境,译者的宗教思想,汉学早期对汉语言文化研究不足等都对这一时期翻译形态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本章还对译者的文化背景和译者行为进行了研究。早期《尚书》英译等典籍翻译为其后汉学研究提供了最初的翻译经验和资料,促进了西方汉学学科的建立。第二章,对西方汉学创建时期的《尚书》英译进行描写与研究。分别研究了英国传教士汉学家麦都思和理雅各的《尚书》英译。分析了二者翻译的主要历史语境:19世纪西方进行海外殖民扩张,随着欧洲“中国热”的消散,西方中心主义思潮盛行;一些西方国家建立汉学学科,英国汉学逐渐专业化。麦都思的主要翻译目的即为西人提供传教等在华活动所需中国语言文化知识的工具。麦氏主要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和直译的翻译方法,将《尚书》置于历史学的框架之中进行研究与翻译;理氏英译主要为了消解《尚书》历史纪年的真实性,以消除东西方历史纪年的矛盾对基督教造成的不利影响,并为西方提供获取中国知识的工具。为此,理氏主要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以直译为主,将《尚书》的英译纳入西方历史学、比较宗教学研究,其翻译方法具有儒家诠释学、英国经验主义与早期实证主义等特点。本章还考察、分析了麦都思、理雅各的文化背景及其对《尚书》翻译的影响等。麦氏、理氏《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主要为:在语言层次,译文在意义和形式上均比早期英译更为贴近原文,皆带有注释,理氏注释尤为丰富厚重,而麦氏注释较之理氏更为客观。译本均显示出基督教神学色彩,而理氏英译更为鲜明;在理论层次,麦氏主要预设了历史学理论,肯定了原文的历史真实性;而理氏则主要预设了历史学、比较宗教学的理论与概念。两译本皆表现出对原文的经典价值的消解,理氏甚至对原文上古历史的真实性进行质疑,因此二者皆存在对原文本体真理诠释的较大不足。本章还分析了译者的务实行为、学术思潮等对英译的重要影响,并探讨了有关典籍英译对英国汉学的真正确立与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作用等。第三章,以英国的欧德、瑞典的高本汉的《尚书》英译为代表形态,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的《尚书》英译进行描写与研究。首先考察了二者英译的历史语境:西方中心主义思潮依然盛行,科学实证主义兴起,西方汉学走向现代化,中国传统经学消解,东方文化衰落。其次考察了译者的文化背景、翻译观和翻译经验等,研究了欧德英译的历史学思想方法、高本汉英译的比较语言学与科学实证主义的思想方法,并分析了二者的翻译目的、策略等。欧德和高氏《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主要为:在语言层次,欧德的英译较为主观化,译文与原文语义差异较大,但流畅易读。高氏译文具有客观科学性,较其他译文有诸多更为准确之处,但在诠释中对历史文化语境的忽略也导致了某些误读;在理论层次,欧德英译主要预设了历史学理论,而高氏则主要预设了语言学理论;在本体真理层次,二者均表现出由于忽视原文的思想文化价值而造成本体论层次的诠释缺陷。本章还分析了两个译本的形成原因及其对西方汉学的影响、译者行为特点等。第四章,以彭马田的《尚书》英译为代表形态,研究与描写了当代的西方《尚书》英译。首先分析了翻译的主要历史语境: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崛起与文化复兴,西方对东方文化价值回归的期待,当代汉学研究注重实用性等特点,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等。彭氏翻译显示了西方文学化的思想路径,意在抛开之前厚重的儒学诠释,将原文由一部政史经典打造为一本富于生活气息的古代故事集。彭氏译文的诠释特点主要为:语言层次主要采用了诗歌化的西方文学形式,生动、通俗、流畅,但语义与原文有较大差异。理论层次主要预设了西方文学理论,并否定了之前译者的基督教神学观念的预设,而代之以中国道德哲学等思想观念。译文注重当代社会和读者需求,但语义求真不足,对原文本体真理的诠释存在较大缺陷。彭氏英译形态表现出主要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与译者务实行为的影响。本章还分析了彭氏文化背景、翻译方法和策略等。第五章,基于对西方《尚书》英译的历时性研究,对历史与学理、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文化价值的变化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此深化对西方《尚书》英译及其发展演变规律的认识。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为:采用了西方汉学的研究新视角;首次对《尚书》英译的历史作系统性的描写与研究;突破了单一研究方法的局限,采用了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使用了新文献,提出了新观点。如在《尚书》学研究领域首次使用了《中华帝国全志》英文版中的《尚书》英译资料,并使用了 19世纪的英文报刊与英文译者传记等新文献,提出了诸如早期《尚书》英译体现了西方对东方思想文化的仰慕与借鉴,理雅各的英译对《尚书》的上古历史真实性进行了消解,将翻译纳入比较宗教学研究等新观点。并给出了经典的翻译应该注重以对其本体真理进行真实、完整的诠释为目标,并结合现实之需,寻求翻译的最佳方法与合理路径等建议。

单磊[8](2020)在《赵翼对陈垣早期治学的影响》文中指出陈垣早年对以经世致用、主通明变为特色的赵翼史学颇感兴趣。青少年时代通过研读《廿二史札记》和《陔余丛考》汲取学术养分,并借助赵翼提供的史学资源,结合时代要求,将一些关乎社会现实的问题引向深入,体现出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他吸收赵翼对"奴才"称谓的溯源和考证成果,进一步考镜源流,揭露清朝强分满、汉的民族歧视政策;在赵翼对岳飞被杀之因的认识和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辨是非,揭露专制君主的腐朽、残暴。在20世纪初民族、民主运动激荡的历史背景下,陈垣史学表现出的民族大义和反专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赵翼思想的超越和升华。

严思寒[9](2020)在《西南地区汉传佛教寺院景观意境营造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佛教在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碰撞、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思想文化。同时,佛教文化又反作用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文化起着巨大推动作用。佛教经典《楞严经》有云:“心存佛国,圣境冥现。”佛教自身的思想文化使寺院园林带有佛学色彩的同时,文化的融合性也使得寺院园林保留了中国哲学、美学等方面的印记。“意境”一词是唐代刘禹锡等人在用“境生于象外”来阐释文学诗歌创作过程中提出的,其属于艺术鉴赏和创作的美学范畴。随着时间的流逝,意境营造也成为评价中国园林艺术的最高标准。寺院作为佛教思想文化的载体,影响并丰富着中国园林景观的发展。鉴于寺院景观意境营造在中国园林景观与文化发展的重要位置,对当代园林建设的必要性日益突出。论文以西南地区汉传佛教寺院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地区寺院景观意境营造进行深入研究,归纳与总结出适合当代寺院园林景观构建与设计的手法,旨在继承我国传统景观营建手法的同时也为现代及未来景观意境营造实践提供借鉴。通过对西南地区汉传佛教寺院进行实地研究,采用对比分析、跨学科研究等方法,找寻汉传佛教寺院景观意境营造手法的一般规律。本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主要是对佛教、寺院景观发展等历史进程以及西南地区佛教寺院景观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由大及小,深入了解寺院景观的发展与研究对象的概况,对研究对象有清晰地认识;其次,由表及里,由物质层面到感知层面,通过案例对西南地区景观的物境与意境营造手法进行归纳;最后,进一步总结当代寺院景观在设计与规划过程中的弊端,在上述研究成果上,提出今后寺院景观营建的方法与启示,以期能为当代及未来寺院景观意境营建活动提供参考。

常征江[10](2016)在《《元西域人华化考》的考据学特色论析》文中研究说明《元西域人华化考》被视为既继承了乾嘉考据学传统,又具有开新之处的新历史考据学名作。这部书综合运用逻辑推理、数量关系比较、多层次论证等考据方法,得出了元代西域人华化是一个普遍潮流的令人信服的结论。在史料的采择上,《元西域人华化考》一书既重视"正史"中史料的应用,又多方拓宽史料的采选范围,力求"竭泽而渔",做广泛的搜寻以说明问题,这种方式同样具有"范式"的意义。作为新历史考据学的典范,《元西域人华化考》体现了陈垣先生深沉的现实观照,即鲜明地表现在学术上的争胜和文化上的争先,这正是新历史考据学之"新"的一端。

二、陈垣:20世纪的历史考据大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陈垣:20世纪的历史考据大师(论文提纲范文)

(1)西南联大时期的郑天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一章 郑天挺与西南联大关系溯源
    第一节 早年的教育经历与社会活动
    第二节 任职北大与走向学术研究
    第三节 西南联大的建立与郑天挺的南下
第二章 联大时期郑天挺的行政教务工作
    第一节 蒙自岁月
    第二节 筹建北大文科所
    第三节 出任西南联大总务长
    第四节 复员北返
第三章 联大时期郑天挺的学术与教学
    第一节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第二节 明清史研究
    第三节 教学与演讲
第四章 联大时期郑天挺的生活
    第一节 家庭
    第二节 交游
    第三节 日常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民国时期大学教授的学术特征及其生成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国时期大学教授的主要来源
    (一)废除科举后的士人
    (二)海外留学的归国人员
    (三)高校优秀毕业生
二、民国时期大学教授的学术特征
    (一)学术旨趣:经世致用,学术为本
    (二)学术素养:学问渊博,中西贯通
    (三)学术方法:融汇中西,各有特点
        1.融汇中西
        2.各有特点
    (四)学术成就:创建学科,取得成果
三、民国时期大学教授学术特征的生成逻辑
    (一)教授的使命担当
    (二)教授制度保障
    (三)社会环境熏陶
四、思考启示
    (一)提高教授素养
    (二)完善教授制度
    (三)营造宽松环境

(3)近代史学转型视域下的清史学(论文提纲范文)

新材料的发现与史料观的转变
清代档案整理研究专门机构的诞生
新材料推动清史学新领域的创设
    (一)清开国史的创设
    (二)清代文字狱研究的初兴
    (三)清代外交史的创建
    (四)清代宗教史的发轫
    (五)清代经济史的开拓
史料整理与史学方法的科学化
    (一)档案整理的科学方法
    (二)清史学研究方法的科学化
结 语

(4)建构儒学学统: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理论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吕祖谦思想总体研究
        1.2.2 吕祖谦义理之学的研究
        1.2.3 吕祖谦辞章之学的研究
        1.2.4 吕祖谦考据之学的研究
        1.2.5 吕祖谦经济之学的研究
    1.3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原文献之传”与吕祖谦儒学学统建构
    2.1 “中原文献之传”的内涵考辨
        2.1.1 南宋时人之认同:“中原文献之传”乃儒学之正统
        2.1.2 宋元朱熹后学之新诠:“中原文献之传”为伊洛渊源之道学
        2.1.3 明清学者之复归:“中原文献之传”即图书资料之学
        2.1.4 现当代学者的多维视域:“中原文献之传”古今内涵之融合
    2.2 儒学学统及其四个面向的学理依据
    2.3 学统与道统的角逐:吕祖谦学术地位演变的内在理路
        2.3.1 “升—降—升”:吕祖谦学术地位之演变
        2.3.2 吕祖谦学术地位演变的内在理路探析
    2.4 中原文献之传的传承脉络考
        2.4.1 高平、庐陵、鄞江、西湖五传
        2.4.2 安定、泰山、濂溪、焦氏、荆公、横渠、百源、清敏四传
        2.4.3 涑水、二程、荥阳、了翁、廌山、和靖三传
        2.4.4 二传元城、龟山、谯氏、武夷、横浦之学
        2.4.5 一传白水、玉山、三山、芮氏之学
        2.4.6 兼传三苏、王苹、胡宏之学
    2.5 从“中原文献之传”到中原文献之学
        2.5.1 义理之学的传承
        2.5.2 辞章之学的承传
        2.5.3 考据之学的的承袭
        2.5.4 经济之学的承继
    2.6 中道:吕祖谦构建儒学学统的方法论
        2.6.1 中庸之道的常道特征
        2.6.2 “文明以健,中正而应”——中庸之道的方法论意义
第3章 道兼体用的义理之学
    3.1 义理之学的来源
    3.2 义理之学的总体架构
        3.2.1 无极而太极:道作为一个结构整体
        3.2.2 相倚又相成:整全之道的展开方式
        3.2.3 分立而不分离:道之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3.3 理气论:理气合一
    3.4 心性论:心与天一、心与理一、心性合一
    3.5 工夫论:工夫须从心上做
    3.6 道器不离:理——心——气作为一个结构整体
        3.6.1 理事一致
        3.6.2 理礼合一
        3.6.3 心史合一
第4章 斯文重建的辞章之学
    4.1 求道于经,以经为文:吕祖谦文道合一的思想
        4.1.1 重道轻文的时代背景
        4.1.2 以学统统合文道
    4.2 “巧”在文道并进的文章工夫——吕祖谦斯文重建的旨趣
        4.2.1 “东莱之弊尽在于巧”
        4.2.2 巧之所指:文章工夫
        4.2.3 “巧”之旨归:重建斯文
第5章 求实考信的考据之学
    5.1 语言文字学
        5.1.1 承汉儒之旧的音韵学
        5.1.2 守旧与创新并举的训诂学
    5.2 古籍编纂与史学考订
        5.2.1 吕祖谦对《古周易》的复原及其意义
        5.2.2 吕祖谦对《程氏易传》的整理与刊刻
        5.2.3 史学考订
第6章 经世致用的经济之学
    6.1 吕祖谦之政治思想与实践
        6.1.1 政治伦理思想
        6.1.2 政治生态思想
        6.1.3 德法并行:政治制度思想
        6.1.4 政治实践
    6.2 经济思想与实践
        6.2.1 寓兵于农,提高土地生产力
        6.2.2 取民有制,宽省民力
        6.2.3 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
        6.2.4 农商并重、工商各有其分
        6.2.5 经济实践
    6.3 教育理念与实践
        6.3.1 学以成圣的人格教育目标
        6.3.2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6.3.3 讲实理、育实材、求实用的教育方针
        6.3.4 教育实践
    6.4 推势阐理之经世史学
        6.4.1 吕祖谦的史学渊源
        6.4.2 经史一体的史学观
        6.4.3 读史之法
        6.4.4 推势阐理,以史经世
        6.4.5 以“礼”为核心的史学特色
第7章 中原文献之学的旨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7.1 重建内圣外王之道: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的学术旨趣
        7.1.1 通世务、实践履的经学主旨
        7.1.2 文贵有用、文以宣言文学功用观
        7.1.3 通古今之变,用于当世的治史目的
    7.2 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对后世的影响
        7.2.1 对浙东事功学派的影响
        7.2.2 对明清实学思潮的影响
        7.2.3 对清代朴学的影响
        7.2.4 对浙东史学的影响
    7.3 博杂抑或博洽?——吕祖谦学术的再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郑天挺与中国现代史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史学界的“当家”人物
二、史学造诣与治学路径
三、学术精神的当代价值
    1. 他的谨严笃实是新时期学风建设的楷模。
    2. 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信念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是新时期坚持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方向的有力根据。
    3. 他对史学发展的神圣使命感,仍是新时期史学繁荣的强大动力。
    4. 他对史学基础建设的重视和强调,对完善新时期的历史学学科体系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6)吕思勉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述评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
第一章 吕思勉教育思想的形成
    一、吕思勉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
        (二)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
    二、吕思勉教育思想形成的个人因素
        (一)青少年时代的积累
        (二)三次思想转变的启发
第二章 吕思勉的社会教育思想
    一、社会教育的目标
    二、社会教育的内容
        (一)进行普及和通俗教育
        (二)解放思想,推行改革
    三、社会教育的实施
        (一)通过报纸、书籍普及教育
        (二)通过学校影响、教育民众
第三章 吕思勉的学校教育思想
    一、改革教育考试制度
        (一)吕思勉对于教育考试制度的态度
        (二)严格教育考试制度,促进教育公平
        (三)变革毕业会考方式与考试内容
    二、改善学校的设置
        (一)发展私立学校
        (二)学校的选址
    三、改变学生的前途
        (一)在学校:重视学术,抛弃利禄之念
        (二)入社会:改变有才而不能用的局面
第四章 吕思勉的教育实践
    一、学校教育实践
        (一)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二)通过考试培养学生能力
        (三)通过演讲、座谈开拓学生视野
        (四)帮助、爱护学生
    二、社会教育实践
        (一)激发民众变革观念
        (二)唤醒民众爱国意识
        (三)提升民众文化水平
        (四)提高现代公民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吕思勉从业简表
致谢

(7)汉学史视野中的西方《尚书》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耶稣会士的《尚书》翻译
    第一节 文化接触、文化概念的趋同性和文化传播的媒介
        一、17-18世纪东西方的文化接触
        二、东西方文化的趋同性
        三、东西方文化传播的媒介
    第二节 东西方互相认识和探索的主要媒介:东方的经典与西方的《圣经》
        一、西学东渐的主要媒介:西方的《圣经》
        二、中学西传的主要媒介:东方的经典
    第三节 耶稣会士的《尚书》翻译
        一、最早的拉丁文译本
        二、三种法文译本
        三、德文、俄文及英文译本
    第四节 17-18世纪的西方《尚书》英译
        一、《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二、《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四、《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五、《尚书》英译形态的成因与译者行为特点
    第五节 17-18世纪的《尚书》翻译与西方汉学的孕育
        一、加深了西方对东方文化的认知
        二、奠定了中国典籍英译的基础
        三、促进了西方汉学的形成
    小结
第二章 西方汉学的建立:新教传教士的《尚书》英译
    第一节 东方文化的认识价值实践
        一、西方汉学的建立
        二、英国汉学的专业化
    第二节 麦都思的《尚书》英译
        一、麦都思《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二、麦都思《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麦都思《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第三节 理雅各的《尚书》英译
        一、理雅各《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二、理雅各《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理雅各《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第四节 19世纪西方《尚书》英译的特点与成因
        一、麦都思、理雅各《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二、麦都思、理雅各《尚书》英译形态的成因
        三、麦都思、理雅各《尚书》英译的译者行为特点
    第五节 19世纪的《尚书》英译与西方汉学的建立
        一、麦都思首开《尚书》英文全译之先河
        二、理雅各《尚书》等英译为英国汉学奠定了基础
    小结
第三章 汉学的现代化:西方《尚书》译解体系的解析和建构
    第一节 东方文化衰落的诸多因素与《尚书》英译
        一、西方中心主义与日本脱亚入欧
        二、中国国内传统经学研究式微
    第二节 欧德的《尚书》英译
        一、欧德《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二、欧德《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欧德《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第三节 高本汉的《尚书》英译
        一、高本汉《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二、高本汉《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高本汉《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第四节 20世纪西方《尚书》英译的特点与成因
        一、欧德、高本汉《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二、欧德、高本汉《尚书》英译的形态成因与译者行为特点
    第五节 20世纪的《尚书》英译与西方汉学的现代化
        一、参与促进了西方汉学的现代化
        二、为汉学现代化发展积累了重要的经验和资料
    小结
第四章 当代汉学的复兴:《尚书》英译与东方文化价值的再认识和再实践
    第一节 西方呼唤东方文化价值的回归与《尚书》英译
        一、西方早期对中国文化的仰慕与借鉴
        二、西方对东方文化的再认识与《尚书》英译
    第二节 彭马田的《尚书》英译
        一、彭马田的文化背景
        二、彭马田《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彭马田《尚书》英译的方法与策略
        四、彭马田《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五、彭马田《尚书》英译的形态成因与译者行为特点
    第三节 当代西方《尚书》英译的学术价值与汉学研究的大趋势
        一、当代汉学研究及其发展大趋势
        二、彭马田《尚书》英译的学术价值与当代汉学的发展
    小结
第五章 西方《尚书》英译研究的思考: 历史与学理、研究方法与文化价值
    第一节 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与学术研究的学理逻辑
        一、西方社会发展之需与《尚书》英译
        二、社会学术思潮与《尚书》英译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变化与研究对象文化价值的变化
        一、17-18世纪《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二、19世纪《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三、20世纪《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四、当代《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赵翼对陈垣早期治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9)西南地区汉传佛教寺院景观意境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中国传统寺院景观的文化缺失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三、社会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范围的界定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范围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文献综述总结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六节 论文结构
        一、论文结构
        二、研究框架
第一章 西南地区佛教寺院景观发展演变
    第一节 佛教及佛教寺院的概述
        一、佛教的缘起
        二、佛教寺院发展概述
        三、佛教园林的发展特点
    第二节 西南佛教寺院历史及现状
        一、西南地区佛教的发展
        二、西南佛教寺院园林发展的历史
        三、西南佛教寺院景观类型与现状
    第三节 西南佛教寺院景观构建的动力
        一、自然景观体系的建构与特征
        二、文化景观体系的建构与特征
第二章 意境与西南地区寺院园林景观
    第一节 意境从说
        一、“意”与“境”的相关理论
        二、意境理论概述
        三、意境的溯源
    第二节 意境生成的原理
        一、意境的结构
        二、意境生成的基础
        三、意境的特征
    第三节 西南地区寺院景观意境的特点
        一、神人以和,妙趣自然
        二、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三、秋水澄淳,澹泞无碍
第三章 因借物由:佛教寺院景观物境塑造手法
    第一节空间感知方式的运用
        一、视觉: 三远之景,旷奥兼具
        二、听觉: 晨钟暮鼓,梵音阵阵
        三、嗅觉: 焚香礼拜,烛火烟香
        四、触觉: 碑石造像,历史记忆
    第二节 寺院景观物象设计手法
        一、景观实体的设计手法
        二、空间组织的设计手法
第四章 处情俱是:佛教寺院景观意境塑造手法
    第一节 空间认知方式的运用
        一、联觉
        二、联想
        三、移情
    第二节 寺院景观意象设计手法
        一、立意
        二、比德
        三、迁想
    第三节 得意忘象:寺院景观意境营造对个人的影响
        一、个人行为的规范
        二、审美观照方式的影响
        三、生命精神
第五章 寺院景观意境营造手法对当代佛教寺院景观构建的启示
    第一节 当代佛教寺院景观的构建
        一、当代佛教寺院景观发展的背景
        二、当代佛教寺院景观的特点
    第二节 当代佛教寺院景观存在的问题
        一、曲径“堵”幽处,禅房花“不”深
        二、廊腰“多”缦回,檐牙“重”高啄
        三、壶中“溢”天地
        四、“不”若自然
        五、佳则收之,俗亦“收”之
    第三节 当代佛教寺院景观构建的启示
        一、须弥芥子,旷奥兼具: 对当代寺院景观造园手法的启示
        二、以简驭繁: 对当代寺院景观设计风格的启示
        三、万物由心,色如一空: 对当代寺院景观设计内涵的启示
        四、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对当代寺院景观发展的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10)《元西域人华化考》的考据学特色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元西域人华化考》的历史考据方法举隅
二、《元西域人华化考》的史料采择原则
三、《元西域人华化考》是新历史考据学的典范
四、结语

四、陈垣:20世纪的历史考据大师(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南联大时期的郑天挺研究[D]. 蒲郁明.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民国时期大学教授的学术特征及其生成逻辑[J]. 张意忠. 学术界, 2021(06)
  • [3]近代史学转型视域下的清史学[J]. 庾向芳. 江海学刊, 2021(03)
  • [4]建构儒学学统: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研究[D]. 徐艳兰. 湖南大学, 2020
  • [5]郑天挺与中国现代史学[J]. 周文玖.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5)
  • [6]吕思勉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D]. 段玉双. 河南大学, 2020(02)
  • [7]汉学史视野中的西方《尚书》英译研究[D]. 沈思芹. 扬州大学, 2020(01)
  • [8]赵翼对陈垣早期治学的影响[J]. 单磊. 史学史研究, 2020(02)
  • [9]西南地区汉传佛教寺院景观意境营造研究[D]. 严思寒. 苏州大学, 2020(03)
  • [10]《元西域人华化考》的考据学特色论析[J]. 常征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标签:;  ;  ;  ;  ;  

陈元:20世纪历史考证大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