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心理学和音乐心理学

后现代心理学和音乐心理学

一、后现代心理学与音乐心理学(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燕[1](2021)在《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文中认为音乐心理美学是一门对音乐进行哲学式思考的学问,是从音乐心理学角度上研究音乐审美的交叉学科,这是对传统音乐美学的一种根本性突破。它的特点在于音乐学与心理学和美学的结合,从心理学的方位来研究音乐审美,摆脱了抽象概念的捉摸不定,产生脚踏实地的学术依据。当前的音乐心理美学还没有独立、确定的概念和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随着心理美学的发展,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已经不限于心理实验,而进入对更为复杂的关于审美感情、审美想象、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的心理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1、研究音乐家的心理活动,音乐创作心理。2、研究音乐作品的心理逻辑,音乐表演心理。3、研究音乐欣赏心理,由此推断音乐创作所遵循的心理规律。心理美学进入我国研究者视野的时间并不长,前期探索主要集中于对西方理论和实践的借鉴与模仿,在本世纪的我国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但基于本土化音乐心理美学的系统研究,仍处于长期缺位的状态。本研究试图将中国古代朝代发展的时间作为纵向脉络,以音乐心理美学学科体系为理论基准的同时,遵循我国心理美学研究的规律及范式,展开横向的理论探究与创新构想,即对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思想进行整体梳理、总结、归纳,对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与音乐作品结合进行分析,主要围绕音乐实践活动中的音乐创作活动的心理美学、音乐表演活动的心理美学和音乐欣赏活动的心理美学原理进行研究,旨在梳理出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发展脉络,总结出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特征,推断出中国古代音乐创作所遵循的心理规则,将这些理论研究更好地反馈给创作者、表演者和欣赏者,为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提供补充材料,对促进音乐教育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中介作用。研究一,回顾音乐心理美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及所涉及的理论学说,发现能够对研究本土化有所贡献的理论部分,并对其进行重点叙述。本文第一、二部分主要论述了本选题的历史流变、发展现状和价值意义,具体而言,音乐心理美学作为综合了哲学、心理学与美学等学科的交叉型特点,在研究内容上也具有极大的包容性。然而,中国古代音乐是我国音乐发展的根基,对促进音乐艺术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一直处于不够系统完善的状态。因此,本文力图搭建突破中国古代经验理解方式的思维框架,从认知神经科学、认知能力结构等学科中挖掘心理美学发生的作用与机制。归纳出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不仅存在于视听等表层认知中,还存在于心灵感官的深层结构中,分别具有独立的概念、作用和影响机制,并对音乐现象的的认识产生辅助作用。进而在思维框架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心理美学的相关研究进行延展性讨论,认为以中国古代音乐作品为研究对象的音乐心理美学研究不仅能够丰富、补充如音乐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还对未来的音乐审美、音乐欣赏及音乐创作等实践具有启发性的重要意义。研究二,从先秦到明清,对中国古代音乐按朝代发展、美学思想等进行历时性梳理,复礼、兼容与重情是我国古代音乐的历时性考究。第三章节主要论述了先秦时期的上古音乐、南北朝时期的中古音乐、隋唐后期的近古音乐三个历史分期下的音乐心理美学全览。旨在更明晰地发现其发展规律和社会历史背景所产生的影响,并将《乐记》为代表的音乐理论专着、“情本论”等新的音乐思想、阮籍、嵇康为代表的名士作为分析对象穿插其中,对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作品,尤其是音乐作品进行总结和再现,以研究古人创作作品时的心理活动,并梳理在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下,古代音乐作品对大众心理所产生的影响。研究三,总结归纳出: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特征——尚悲、通感与想象。第四章结合理论与作品实例,从音乐审美活动不同环节的角度,即音乐作品创作的心理逻辑、表演的心理动向和欣赏的心理变化进行了总结,对整个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历史性进行复盘,发现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具有“发端早、历史悠久,可持续且不间断”的特征,且每一朝代都有相关的论述语境,“复礼”、“兼容”、“重情”是分别占据了三个阶段分期的主流特征;在宏观特征的基础之上,本文进而在微观层面对比发现了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具有的三个审美创作特征,分别为“尚悲”、“通感”与“想象”。总体来说,中国古代音乐审美的心理特征在跨越时代、跨越民族甚至跨越社会阶级的传播中表现出了尤其的共通性,本研究认为这个“共通”便是通过悲情、通感与想象得以延续。中国古代的音乐心理美学在审美范畴上以“悲乐”为主要取向,在“以悲为美”的人类本质基础上,又与儒家的“中庸”美学产生碰撞,最终形成了“哀而不伤,怨而不怼”的“中和美”;想象与通感是音乐实践过程中的惯用手段,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将演奏者、创作者、欣赏者的心理活动勾连在一起,形成求同存异的艺术世界,在这种艺术世界中获取美的感知,达到音乐与人类心理息息相关的艺术意境。因此在音乐创作的审美活动中,“尚悲、想象及通感”三者看似不同,实则都统筹在各个主体的内心活动中,证明了在绵延不绝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国古代的音乐心理功能于艺术审美的领域之外得到了剥离与发展。研究四,溯源中国音乐心理美学发展,完善学科体系,明确音乐心理美学学科发展的现代意义,推进中国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发展。在整合了研究内容,整理了研究对象的特征后,对本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了整体归拢和把握。在本研究的探究进程中,发现古代中国作为人类精神文明开花结果的宝库,不仅留存有成果丰硕的音乐作品,在音乐心理美学的成果上也并不落后于人。虽然在全球范围内,学界从未肯定过古代中国在独立的心理美学学科方面形成的理论贡献,认为倾向于直觉体悟,经验主义指导下的东方思维具有先天的封闭性,不具备广泛的延展性,与西方广泛认可的重概念、判断、推理的线型思维方式截然不同,然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对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来说,更多的研究空间在于对其相关观点的思辨性研究上。在本土化的贡献之外,本研究的价值还在于推进该交叉学科在传统与现代方向的结合。三、四章已然论述了音乐与心理学的密切联系从中国古代乐论中可以找到例证的事实,由此可见,推进学科交叉是现代学科建设,对于中国的音乐心理美学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举措,这不仅要求它与现代的音乐学科产生联系,又要与心理学形成某种程度上的跨时代共鸣。不仅如此,本文也为音乐心理美学的学科未来发展提出建议,认为其首先就需要音乐研究者、教育者、推广者从认识的角度合理化传统乐论中音乐心理美学思想的存在,摆正认识态度;其次,当代的音乐研究者们应该正确认识不同分支学科研究的价值,以促进社会的长久进步与良性发展作为学术研究与艺术推广的共同最终目标;最后,则是立足于复兴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呼吁音乐教育者们的重担聚焦于此,帮助下一代树立对传统乐论的尊敬与重视,在西方乐论基础上进行正确扬弃,从而为民族的文化复兴作出一份贡献。综上所述,在经验主义主导的中国古代,先贤们仍然在长期的实践、应用与总结中,勾勒出了音乐具有塑造人的心理状态、促进社会协调和培育人才审美方面的审美功能,发现了音乐对人身心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性质,这种影响的发生机制是现代音乐心理美学的重要研究范畴,是古代音乐在心理建构与体验并得以持续的关键维度。本研究将推进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作为研究重心,在音乐与心理学的密切联系为切入口,推进中国古代乐论和现代心理学、美学研究的交叉分析,并指明未来学科发展的方向。对于中国的音乐心理学来说,既要与现代的音乐学科产生联系,又要与心理学形成某种程度上的跨时代共鸣。需要音乐研究者、教育者、推广者从认识的角度合理化传统乐论中音乐心理美学思想的存在,使其兼具美学思想和现代心理、理论认识和演奏实践两个层面的作用和影响,旨在推进外在的演奏和内心的情绪、传统的现象和现代的理论、民族的艺术和世界的观念之间的有机结合,为我国古代艺术的传播、民族瑰宝的复兴和文化自信的建立贡献力量。

Yu-Lun Gerke Yang[2](2021)在《器乐表演心理与生理行为研究》文中指出器乐舞台表演艺术是通过人的演奏、肢体动作来塑造形象从而来传达情感、展现生活的一种艺术。乐器演奏的实质是演奏者将乐谱予以记忆理解后,通过长时间的思想意志和身体功能的训练,对乐曲进行思想上的二次加工后,用神经控制身体局部或部分肌肉,最终使乐曲一种更为完美的形态展示出来的过程。演奏者将生理和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时,再加上演奏前反复研究音乐作品的内在含义,深刻体会其情感表达内容,才可以通过表演者的肢体、表情等传达给观众。演奏生理心理学主要从心理动力方法、存在人本主义方法、认知行为法和整合法入手,让演奏者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演奏生理与心理本质,并在演奏实践中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将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引入到器乐舞台表演艺术研究中,从生理与心理角度,探讨演奏者演奏技巧训练方法、演奏者的心理技能训练方法、演奏者表演行为分析和提升方法、演奏者身心损伤的外部干预方法。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器乐表演者获得保持身体、心理健康,并以独特的个性,更加自信地在舞台上进行表演。

王方程[3](2021)在《音乐分析法中的心理学元素》文中指出近年来,学术界越来越重视音乐与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有鉴于此,笔者在本文中试图以音乐分析法作为研究主体,选取心理学元素作为切入口,并且引用心理学的一些相关理论知识和其他学者的优秀研究成果,力图通过对本论题的研究,初步达成揭示两者之间内在关系的目的。本文由三个部分组成:引言、正文和结论。正文部分由四章组成:一、关于音乐分析法与心理学元素,主要梳理音乐分析法和心理学元素等一些相关概念;二、音乐分析法和心理学元素之间的关系,本章是在前一章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两者之间的关系——将心理学元素梳理成两对关系:显性关系和隐性关系,分别对应四种音乐分析法,提出“音乐活动过程中一直蕴含着心理活动”的观点;三、心理学元素在音乐分析法中的具体应用,分为两个部分:心理学元素在音乐分析法中的显性应用和心理学元素在音乐分析法中的隐性应用。具体运用四种音乐分析法,筛选心理学元素为媒介,以古今中外的音乐经典为载体,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总结,作更深层次的挖掘和探索,遵循规律、剖析作品、探求共性,进一步阐明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心理活动丰富了音乐活动的生命力。不求面面俱到,力求准确到位;四、对音乐分析法中心理学元素应用的评价及其愿景。就音乐分析法而言,本文只选取了迈尔的节奏分析法、莱蒂的主题动机分析法、申克分析法、传统分析法等四种音乐分析法;至于心理学元素方面,主要涉及动机、情感、感知、记忆等,由于笔者能力有限,本论题得出的只是初步的结论;末章评价与愿景,也只是在理论层面上作了简单阐述。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期待能够有更多的优秀成果出现。

赵玉杰[4](2019)在《声音心理学视阈下情感类音频文本建构的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技术和需求都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广播技术的诞生和发展为声音文本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有效的渠道,网络技术的成熟让音频节目的制作和传播有了新的形式与质的飞越。情感需求是人最重要的心理需求之一,是人类社会最典型的特征之一。人因情感维系社会关系,也因情感满足而促进个人进步和社会发展。情感需求随着社会的演进变得强烈和多样。技术的冰冷与需求的温度,二者不断碰撞为人类提供了无限可能,情感类音频就是在这样不断变化的社会背景下,散发着多种魅力。本文旨在基于新媒体环境背景下,探讨情感类音频与听者内心互动产生的多种碰撞对节目声音文本的建构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在这些反应的基础上找到更加理性的建构效果。鉴于声音心理学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本文首先对声音心理学作出梳理并对其概念进行了厘定。同时对情感类音频节目的内涵和构成要素给予规范和解释。这是本文的第一部分内容。本文第二部分分别从情感类音频节目声音文本要素的内容组合建构和声音元素构建两个方面进行梳理和总结。情感类音频节目声音文本要素的内容组合建构分为情感问答型结构、故事分享型结构、主题意涵型结构、交错复合型结构四种。对这四种横向结构进行梳理并画出示意图,结合具体节目实例进行详尽分析。同时对情感类音频节目声音文本要素的声音元素构建进行归纳,建构方式包括声音模式、声乐模式、声响模式三类,并结合相关理论对不同模式的组合方式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理论探讨,给出相应理论支撑。第三部分重点梳理当下情感类音频所出现的问题。该部分分别从情感类音频文本要素的角度出发,提出有声语言文本主体性不强、音乐文本渲染性不显、音效文本点睛性不明三个方面梳理出具体的问题特征。基于第三部分所论述的情感类音频的问题,第四部分则提出了情感类音频节目声音文本要素建构的理想效果与对策,包括声乐共通的“和谐性”、传授共鸣的“合理性”、声画共融的“预设性”三个方面,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给出建议和对策。

金经言[5](2017)在《音乐理论类译着概览(1993—201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作者曾于20多年前对1949—1992年间我国的音乐文献翻译工作做过综述,本文现再对1993—2015年间我国内地的音乐理论类译着作一概述,统计了相关译着380余部,并以"丛书所收各种译着"和"各学科主要译着"两部分对其中200多部译着作内容简介,为读者提供了巨量信息,是一份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参考资料。

谢婉洋,任超平[6](2013)在《《后现代音乐教育学》的深度耕犁——后现代与音乐学的交互关系透析》文中认为"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F·费兹在1942年出版的《当代拉丁美洲诗选》中。1945年,丁·哈德那特在一篇题为《后现代房屋》的文章中使用了"后现代"一词。1947年英国着名历史学家汤恩比在《历史研究》一书中对"后现代"这样定义:它标志着西方文明中的一个新的历史周期:西方统治告终,个人主义、资本主义和天主教教权衰落,非西方文化抬头。"后现代"一词在20

殷珺[7](2013)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身体”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旨在探析音乐欣赏活动中的“身体”问题,以重新审视音乐欣赏活动内涵。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绪论包括研究动机与研究背景两方面的综述,其中研究背景包括对各种“身体”话语的概述以及音乐表演理论与音乐教育理论给本课题的研究所带来的启示;第一章阐释“身体”与“音乐欣赏活动”的概念内涵;第二章是对音乐欣赏理论的概述及其对“身体”问题研究不足的反思,其中包括西方传统音乐欣赏美学、中国古代音乐思想以及20世纪以来音乐欣赏理论对“身体”问题研究的不足及其历史根源与观念缘由;第三章重点探析音乐欣赏活动中的“身体”问题,通过对欣赏者“身体”活动、作为欣赏对象的“身体”意义以及欣赏场中的“身体间性”的分析,用以表明“身体”问题在音乐欣赏活动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性。其中欣赏者的“身体”活动包括“身体”的感觉活动、“身体”的意识活动以及“身体”的感情活动;作为音乐欣赏对象的“身体”意义主要表现为一种表情显现、一种风格体现以及文化观念表达;通过媒介欣赏场、剧院欣赏场、自然生活环境欣赏场、仪式欣赏场以及社会生活欣赏场中不同“身体间性”的分析,来丰富音乐欣赏活动的历史文化意义;最后的结论在总结全文主论观点的同时指出对音乐欣赏活动中“身体”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提出在“音”本体的基础上,综合“乐”本体的观念,为音乐学的理论研究开拓新的视野。

杨和平[8](2011)在《感性的体验 理性的表达——新中国音乐美学研究60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取新中国音乐美学学科构建的研究视域,总结和肯定60年来音乐美学学科所取得的理论成就,反思和检讨60年来音乐美学学科所存在的问题,探求和开拓60年来音乐美学学科发展的新空间,描绘和科学构建中国音乐美学学科体系的宏伟蓝图,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蒋聪[9](2011)在《方兴未艾的德国音乐心理学教育(上)》文中指出音乐心理学在国外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目前以美国、德国的发展为最。在亚洲,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的研究比较突出。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起,经过30余年音乐学教育者和研究者的努力,音乐心理学学科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很多专业音乐院校和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招收音乐心理学硕士,甚至博士研究生。国人日渐认识到音乐对个体心理具有相当的影响。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民众寻求用音乐舒缓紧张的情绪、陶冶身心。本杂志特约德国马丁·路德-哈勒-维滕堡大学博士研究生蒋聪撰文介绍德国音乐心理学学科发展状况,以期广大读者对这一新学科有所了解。

蒋聪[10](2011)在《心理空间的谙历体验——读罗小平、黄虹的新版《音乐心理学》》文中研究表明《音乐心理学》一书于1989年12月出版,时隔19年,第二版问世。和第一版一样,第二版刚出版就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该书以全新的面貌展示在读者面前,在保持原有的核心部分外,相比第一版增加了五个部分,新增内容接近一倍,以新学科、新研究为重点,将现当代国内

二、后现代心理学与音乐心理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后现代心理学与音乐心理学(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背景
        (一)西方音乐心理美学的学科起源与发展
        (二)中国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发展
        (三)我国古代音乐作品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研究素材
        (四)多级交叉学科的守正创新与未来意义
    二、音乐心理美学的思想根源
        (一)万物互联的“音乐哲学”思想
        (二)“乐道”及“天人合一”的音乐美学思想
        (三)性格与行为的塑造——音乐的乐教功能
        (四)音乐对情绪的作用机制——诱发理论
        (五)音乐符号论
    三、音乐心理美学的国内外对比研究
        (一)西方文献综述及对本研究的启示意义
        (二)国内研究成果综述及评述
        (三)本文观点
第二章 选题框架与理论支持
    一、本研究思维框架
        (一)兼容并包的后实证主义
        (二)突破既有经验思维的理解方式
        (三)认知能力的双层结构及结构优化
    二、本研究的学科联系与启示
        (一)本研究对相关音乐学学科的启示
        (三)本研究对相关交叉学科的借鉴与意义
    三、中国古代音乐的审美概论
        (一)中国古代音乐的审美特征与审美功能
        (二)中国古代音乐审美心理的形成
第三章 复礼、兼容与重情: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历史性考究
    一、先秦——乐理启蒙,复礼开端
        (一)孔、荀之儒家“礼乐”观
        (二)老庄为之“自然”音乐观
    二、汉代——兼容发展,乐教初现
        (一)音、乐相去、汇于人心
        (二)双生合鸣、修人品性
    三、魏晋——积蓄与开源
        (一)阮籍的“乐以治心”论
        (二)嵇康“声无哀乐”说
    四、隋唐以后——扣响心门,重情为本
        (一)唐代:兼收并蓄、不平则鸣
        (二)宋:雅俗相生、理欲相衡
        (三)明清:吟心之情,返璞归真
第四章 尚悲、通感与想象: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内核
    一、 “以悲为美”的心理偏向
        (一)悲乐故事与尚悲心理
        (二)“尚悲”的音乐呈现
        (三) “尚悲”心理的民族根源
        1.历史之溯源
        2.思想之底蕴
        3.作品之表达
        4.东西方“尚悲”情绪的差异
    二、音乐想象的作用机制
        (一)想象之于听者
    三、“通感”的心理联觉
        (一)通感的现实表达
        (二)通感之精神外化
    四、中国古代音乐审美心理三重内核
第五章 构建中国音乐心理美学的现实指向
    一、学科体系的发展完善
        (一)学科溯源的再认知
        (二)中西互鉴的进步性
    二、音乐实践的理论支撑
        (一)音乐创作的心理熏陶
        (二)音乐表演的美感培养
        (三)音乐欣赏的素养积累
    三、基础音乐教育的价值导向
        (一)音乐心理美学与音乐教育的链接问题
        1.音乐教育学的广泛应用性
        2.音乐心理美学与教育学的融合
        (二)音乐心理美学对音乐教育的应用
        1.形成对音乐美的正确认知
        2.音乐美育的方法实践
    四、民族文化心理的见证意义
        (一)“尽善尽美”与道德自律
        (二)“和乐”与中庸之道
        (三)西方概念的东方表达
结语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致谢

(2)器乐表演心理与生理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重要性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范围、方法
        (一)本选题研究内容
        (二)本选题研究方法
    四、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 器乐演奏过程中生理变化过程研究
    第一节 器乐演奏过程中肢体变化的运动程序
        一、器乐演奏基本过程概述
        二、器乐演奏过程中的肢体运动过程概述
        三、器乐演奏过程中的神经控制系统
    第二节 器乐演奏过程中的呼吸控制
        一、器乐演奏过程中呼吸的概述
        二、气息运用的具体操作范式
        三、呼吸的练习方法
        四、器乐演奏过程中的学习与记忆
    第三节 反直觉组块视角下肢体变化的应用研究
        一、乐器演奏与学习记忆的关联性
        二、演奏者学习记忆模型及其结果运用
        三、反直觉组块的实践研究
第二章 演奏者的心理技能训练方法研究
    第一节 演奏者的渐进放松训练
        一、渐进放松训练概述
        二、分阶段进行渐进放松训练
    第二节 演奏者的系统脱敏训练
        一、系统脱敏疗法概述
        二、心理分析师帮助演奏者进行舞台脱敏的步骤如下
    第三节 演奏者的模拟训练
        一、模拟训练概述
        二、模拟演出的实践准备
    第四节 演奏者的表象训练
第三章 演奏者表演行为的生理问题阐释与解决路径
    第一节 演奏者表演行为中的生理问题类型分析
        一、演奏者表演行为中生理损伤的类型
        二、演奏者表演行为中生理损伤的处置方式
        三、演奏者表演行为中的自我调节
    第二节 演奏者表演行为中生理损伤实践研究
        一、演奏者表演行为中导致不适的问卷调查结果概述
        二、演奏者表演行为中导致不适的问卷调查具体图表分析
    第三节 缓解演奏者表演行为中生理损伤的途径
        一、正念减压疗法
        二、中国特色正念治疗方法
        三、缓解演奏者生理损伤的自我意识训练疗法
    第四节 演奏者表演行为综合治疗案例分析
第四章 演奏者表演行为中的心理问题阐释与解决路径
    第一节 演奏者表演行为中的心理问题类型分析
    第二节 提升演奏者舞台自信方法的理论解析
        一、演奏者舞台自信理论模型
        二、演奏者舞台表演自信的培养
        三、演奏者自信缺失的治疗性补足
    第三节 提升演奏者舞台自信方法的应用研究
        一、舞台自信提升低自尊案例分析
        二、童年创伤案例分析
        三、后现代主义短期焦点治疗案例分析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音乐分析法中的心理学元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概述
    三、本论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关于音乐分析法与心理学元素
    第一节 音乐分析法梳理
        一、音乐分析理论家代表着作
        二、词典中的音乐分析法
        三、库克——《音乐分析指南》
    第二节 心理学元素
        一、心理学历史梳理
        二、相关概念辨析
        (一)心理学元素
        (二)心理学分析法
        (三)音乐心理学
    小结
第二章 音乐分析法和心理学元素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显性关系
        一、情感如何被期待——迈尔分析法
        二、动机如何被发展——莱蒂分析法
    第二节 隐性关系
        一、音响如何被体验——申克分析法
        二、参数如何被感知——传统分析法
    小结
第三章 在音乐分析法中的具体应用
    第一节 心理学元素在音乐分析法中的显性应用
        一、迈尔分析法——格里格的《索尔维格之歌》
        二、莱蒂分析法——陈钢和何占豪《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第二节 心理学元素在音乐分析法中的隐性应用
        一、申克分析法——布里顿《潘》
        二、传统分析法——张晓峰、朱晓谷《新婚别》
    小结
第四章 心理学元素在音乐分析法中应用的评价
    序论
    第一节 心理学元素在音乐分析法中应用的评价
        一、评价模型
        二、具体评价
    第二节 心理学元素在音乐分析法中应用的愿景
        一、从音乐分析法上看
        二、从音乐心理学上看
        三、从作曲技术理论上看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谢辞

(4)声音心理学视阈下情感类音频文本建构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文献综述
        (一)情感类音频的相关文献
        (二)声音心理学的相关研究
        (三)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 声音心理学及情感类音频文本“链接”建构的理论分析
    一、声音心理学研究
        (一)声音心理学与音乐心理学理论辨析
        (二)声音与心理学互动“链接”的理论分析
    二、情感类音频文本研究
        (一)情感类音频的缘起
        (二)情感类音频文本研究的心理学视域
    三、声音心理学“链接”下的情感类音频文本研究
        (一)声音三元素的性能及心理学效用
        (二)声音文本建构的内在机制
第二章 情感类音频文本内容与元素分析
    一、声音文本内容组合形态分析
        (一)情感问答型结构
        (二)故事分享型结构
        (三)主题意涵型结构
        (四)交错复合型结构
    二、声音文本要素构建分析
        (一)纯有声语言构建模式
        (二)有声语言+音乐构建模式
        (三)有声语言+音效构建模式
第三章 情感类音频文本问题分析
    一、有声语言文本主体性不强
        (一)有声语言规范性欠佳
        (二)节目文本逻辑性不足
        (三)播读状态矫揉且造作
    二、音乐文本渲染性不显
        (一)音乐文本风格混杂
        (二)前后语境衔接机械
    三、音效文本点睛性不明
        (一)音效文本独特性难觅
        (二)比重较小作用待挖掘
第四章 情感类音频文本建构的困境与对策
    一、声乐共通的“和谐性”
        (一)风格基调,情投意合
        (二)行进节奏,戮力齐心
    二、传受共鸣的“致效性”
        (一)以受众为主,拓宽心理空间
        (二)以传者为基,打造精良内容
    三、声画共融的“预设性”
        (一)规范语体创作,提升声音悟性
        (二)增强声乐和谐,共塑融通画面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在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学术成果

(5)音乐理论类译着概览(1993—2015)(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丛书所收各种译着
    一、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与湖南文艺出版社合作推出《20世纪西方音乐学名着译丛》
    二、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上音译丛》(杨立青主编)
    三、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西方音乐人类学经典着作译丛》(洛秦主编)
    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音乐译丛》
    五、人民音乐出版社《外国音乐学术经典译着文库》
    六、上海音乐出版社《西方音乐理论名着译丛》
    七、《诺顿音乐断代史丛书》
    八、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俄耳甫斯音乐译丛》
    九、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音乐教育理论精选译丛》
    十、人民音乐出版社《20世纪学校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丛书》
    十一、其他丛书
        1.《音乐名着译丛》
        2.《世界音乐与多元文化经典译丛》
        3.《高等音乐教育新视野译丛》
        4.《音乐教育前沿理论研究丛书》
        5.《音乐教育学理论丛书》
        6.《新视野教师教育丛书》
        7.《婴幼儿音乐学习的秘密》
        8.《世界音乐经典系列》
        9.《音乐经典文丛》
        1 0.《海外中国城市史研究译丛》
        1 1.《上海城市音乐文化研究丛书》
        1 2.《东方编译所译丛》
        1 3.《大美译丛》
        1 4.《商务印书馆海外汉学书系》
        1 5. 其他丛书
第二部分各学科主要译着
    一、音乐美学
    二、音乐社会学
    三、音乐史学
    四、音乐治疗、音乐心理学
    五、音乐教育学
    六、基本乐理和技术理论
    七、中国音乐
    八、人物
    九、其他
    十、词典
作者附言:

(6)《后现代音乐教育学》的深度耕犁——后现代与音乐学的交互关系透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后现代科学与音乐学
二、后现代哲学与音乐学
三、后现代美学与音乐美学
四、后现代心理学与音乐心理学
五、后现代人类学与音乐人类学
六、后现代教育学与音乐教育学

(7)音乐欣赏活动中的“身体”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动机
    二、研究背景
        (一)各种“身体”话语的构建
        (二)音乐表演理论的启示
        (三)音乐教育理论的启示
第一章 “身体”与音乐欣赏活动的概念阐释
    第一节“身体”概念阐释
        一、“身体”概念的哲学来源与发展
        二、现象学中的“身体”概念
        三、“身体”与艺术本源
    第二节 音乐欣赏活动的概念阐释
        一、传统音乐欣赏理论对音乐欣赏的定义
        二、音乐欣赏活动概念内涵的剖析
第二章 音乐欣赏理论中“身体”问题研究概述及反思
    第一节 音乐欣赏理论中“身体”问题研究概述
        一、西方传统音乐欣赏美学对“身体”问题的忽视
        (一)自律论对“身体”的回避
        (二)他律论对“身体”的忽略
        二、中国古代音乐思想对“身体”研究的局限
        三、20 世纪以来音乐欣赏理论对“身体”研究的不足
        (一)接受美学对音乐欣赏研究的重大影响及对“身体”的忽视
        (二)音乐心理学对欣赏理论研究方向的指引及对“身体”的解构
        (三)其他音乐欣赏理论研究对“身体”的提及
    第二节 对音乐欣赏理论中“身体”问题研究不足的反思
        一、音乐欣赏理论对“身体”问题研究不足的根源
        (一)音乐起源与发展中“身体”地位的变化
        (二)社会传统对音乐欣赏活动中“身体”的压抑
        (三)当代媒介环境下的“身体”问题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凸显
        二、音乐欣赏理论对“身体”问题研究不足的缘由
        (一)西方音乐观念的缘由
        (二)西方思维模式的缘由
第三章 音乐欣赏活动三要素中的“身体”问题
    第一节 音乐欣赏者的“身体”活动
        一、欣赏者“身体”的感觉活动
        (一)听觉感受
        (二)联觉机制
        (三)动觉感应
        (四)体验:整体的“身体”感觉
        二、欣赏者“身体”的意识活动
        (一)“身体”知觉活动
        (二)“身体”记忆活动
        三、欣赏者“身体”的感情活动
        (一)音乐欣赏者的“身体”情绪反应机制
        (二)音乐欣赏者的“身体”情感状态
    第二节 作为音乐欣赏对象的“身体”意义
        一、音乐欣赏对象中的“身体”
        (一)“音乐作品”作为欣赏对象的片面性
        (二)“身体”作为音乐欣赏对象之一的合理性
        二、欣赏对象中的“身体”对于欣赏者的意义
        (一)作为表情显现的“身体”
        (二)作为风格特征的“身体”
        (三)作为文化观念的“身体”
    第三节 音乐欣赏场中的“身体间性”
        一、“身体间性”
        二、音乐欣赏场
        三、不同音乐欣赏场中的“身体间性”
        (一)媒介欣赏场中的“身体间性”
        (二)剧院欣赏场中的“身体间性”
        (三)自然生活环境欣赏场中的“身体间性”
        (四)仪式欣赏场中的“身体间性”
        (五)社会生活欣赏场中的“身体间性”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感性的体验 理性的表达——新中国音乐美学研究60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承续中构建——音乐美学学科发展的新视域
二、瓦砾中崛起——音乐美学学科发展的新维度
三、融合中互补——音乐美学学科发展的新论域
四、繁荣中开拓——音乐美学学科发展的新视界
五、反思中检讨——音乐美学学科发展的新路径
结 语

四、后现代心理学与音乐心理学(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D]. 李海燕. 吉林大学, 2021(01)
  • [2]器乐表演心理与生理行为研究[D]. Yu-Lun Gerke Yang.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1)
  • [3]音乐分析法中的心理学元素[D]. 王方程. 上海音乐学院, 2021(09)
  • [4]声音心理学视阈下情感类音频文本建构的问题研究[D]. 赵玉杰.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5]音乐理论类译着概览(1993—2015)[J]. 金经言.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7(01)
  • [6]《后现代音乐教育学》的深度耕犁——后现代与音乐学的交互关系透析[J]. 谢婉洋,任超平. 电影评介, 2013(13)
  • [7]音乐欣赏活动中的“身体”问题研究[D]. 殷珺. 上海师范大学, 2013(02)
  • [8]感性的体验 理性的表达——新中国音乐美学研究60年[J]. 杨和平.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11(04)
  • [9]方兴未艾的德国音乐心理学教育(上)[J]. 蒋聪. 乐器, 2011(10)
  • [10]心理空间的谙历体验——读罗小平、黄虹的新版《音乐心理学》[J]. 蒋聪.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1(03)

标签:;  ;  ;  ;  ;  

后现代心理学和音乐心理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