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苏淑汝[1](2021)在《新时期加强和改进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新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肩负培养思想品质优良、专业技能过硬人才的责任,应科学、高效、合理、全面、深入地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分析在新时期加强和改进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研讨加强和改进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为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丛喜权[2](2021)在《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建设在高校这一特定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对高校的领导,多次对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全面加强高校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对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历史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围绕新时代高校党建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及新时代高校党建内容的理论逻辑和现实关系来论述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通过对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概念分析,厘清高校党的建设涵义。探究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是以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为起点,以我国几代领导人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为理论基础,特别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党的建设理论为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的遵循。阐述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回顾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党的建设历史和经验,我们既要看到高校党的建设取得的成绩,更要清醒地认识到通过巡视发现高校党的建设在政治思想、意识形态、组织制度、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出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为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问诊把脉。用以推动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发展,从而保证党对高校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宗旨。本文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指导思想,以《中国共产党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及高校巡视通报等法规文件及会议精神为依据,既从学理的角度分析高校党的建设理论,又从高校党的建设政策法规的法理角度和高校党的建设实际情况的现实角度来研究,全面系统梳理了高校党的建设,探究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内容。通过加强高校党的政治思想建设,保障高校办学坚定的政治方向,使高校领导班子成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加强高校党的组织建设,增强高校党组织的领导力、组织力、创新力,提升高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战斗力,保持高校党组织的先进性、纯洁性、人民性。通过加强高校作风纪律建设,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进一步推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把高校党的制度建设贯穿各项建设始终,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实现“四个服务”目标。
李婉姝[3](2020)在《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拓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不平衡、不充分”不仅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也有明显体现,从“五位一体”整体的角度可以将其归结为:经济领域义利观教育简单化、政治领域理想信念教育效果弱化、文化领域审美教育匮乏、社会领域法治教育不足、生态领域道德教育缺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自身只有实现全面发展,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而充实、发展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表现为一种现实需求与紧迫性、必然性和可行性的高度统一。新时代的义利观教育就是要融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在抗疫斗争中深化当前利益与长期利益的辩证关系认识;生命的意义不只有奉献或占有,还有创造,这是义与利之外更值得过的人生。要引领学生超越功利,在义与利之外,在创造中学会“享受人生”。这个享受不是物质享受,而是精神享受,是在创造的过程中精神的满足和愉悦。沉浸在创造中的人,超越了现实的我,是“乐”的作用使身心得到滋养,维护个人的身心平衡和心态平和,课程美育正是通过调节每个人的精神和谐,来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维护社会的安定。理想信念教育要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思想,深化对“四个自信”的认识、强化忧患意识。美育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内核进行创新性转化,引领审美活动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中自然生发出超越功利境界、超越道德境界,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是一种超越了“自我”的有限性的审美境界,获得一种精神的解放,享受人生。法治教育注重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促进法治教育内容“校园化”、“生活化”。生态道德教育要引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新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具体时代和历史的产物,是不断丰富、完善的动态发展过程。同时审美活动一方面是个体的精神活动,另一方面又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它要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思政课程与课程美育互相补充,互相配合,但不能互相替代。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中融入课程美育意识,才能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的梦。
陈柯[4](2020)在《新时代行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以西咸新区自然资源局为例》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行政机关作为行使国家权利的特殊机构,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加快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大作用。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行政机关进一步推进行政效能改革,这是新时代对行政机关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也是行政机关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思想政治工作在行政机关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是塑造“思想过硬、作风扎实、业务精湛”的工作人员队伍新形象的重要途径。当前行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存在众多问题,影响了治理能力现代化任务的完成,亟待加强和改。本文首先界定了行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概念,进而分析了行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结构、功能及机制,之后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行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经验,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行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分析了新时代行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新时代行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是传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重要要求;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要求;是化解新时代行政机关面临主要矛盾的手段;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有效途径。再次,总结新时代行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存在:工作理念滞后、工作内容时代性不强、工作方法科学性有待提高、工作机制不完善、工作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而其原因主要为:全球化带来严峻挑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最后,对加强和改进行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相应对策,即贯彻落实思想政治工作新理念,强化思想政治工作自觉性;联系实际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时代性;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保障性;夯实新时代政工队伍,提供思想政治工作人力资源支撑。
斯日格格[5](2019)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及其时代价值》文中研究指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不仅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以及实践发展的新境界。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视角,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运用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进步,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此,进一步深化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的学习和探索,是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本文以此为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本文运用了文献研究、历史分析研究方法,对研究背景和选题缘由、研究意义进行了深入的阐释,通过文献梳理对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的内容、实践创新、落实的对策、重要意义进行了系统研究。全文共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论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首先,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面临的时代要求对其时代背景进行了分析。其次,通过梳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作家的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和党的历代领导人的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第二部分阐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的内容,分别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具体目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依靠力量和根本保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思想、主要方法、主要原则。第三部分从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两个方面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进行了阐述。其理论价值主要是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一步深化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认识、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供了根本指导。其实践价值分别是,为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为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指引了发展的道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指明了发展路径。
刘平[6](2019)在《中学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利用现状研究 ——以开封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精神在国民发展中的重要性。中共教育部党组[2016]4号印发《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意见》,重点强调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永恒主题,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然而,对于每个人的一生来说,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因此,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培养青少年爱国情怀,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题中之义。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进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窗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是促进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走向生活化、鲜活化的重要途径。因此,促进中学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利用,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新时代下的教育效果,为爱国主义教育在新时代的教育模式提供思路,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性、渗透性,是当下面对国际国内新挑战的必要措施。本文以开封市为切入点,着重研究了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现实情况。在前期查阅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研究的理论概念进行了梳理,之后通过问卷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对中学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归纳,最后从学校、基地、社会三个维度对提高中学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利用给出建议。主体部分具体呈现为:通过问卷数据和访谈分析,得出中学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利用取得一定的成绩,表现为:中学具备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意识;中学开展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活动;中学获得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体验。但中学在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即利用环境上,缺乏常态化,中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活动由于缺乏具体的量化指标,使得这项活动的实施变得随意性强、形式化,学生缺乏参与度;利用方法上,缺乏整合性,学校并未有效地利用和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内涵,缺少对基地资源的整合利用;利用内容上,缺乏生活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感情世界相脱离,学生感受性不强。其成因主要在学校、基地、社会三个方面,表现为:学校情感教育长期不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存在问题;社会发展对基地实践活动产生影响。因此,提高中学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利用,需要学校、基地和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学校方面,构建方法系统,实现利用方法整合化,包括研学交流,实现优秀教育资源的共享,注重情感导向,赋予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以人文关怀;基地方面,构建内容系统,实现利用内容生活化,把握数据,实现基地素材创新与青少年心理变化匹配,加强互动,多方整合资源实现基地资源的鲜活化,创新文案,以趣味文案传递爱国主义教育正能量;社会方面,构建环境体系,实现利用环境常态化,加深实践参与频率,发挥教育共同体对爱国行为的养成作用,建设智慧校园,形成基地资料在校园“扫码”的智慧推送。加强中学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利用,培养中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行为,是发展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需要,是养成中学生理性爱国、恒久爱国的实践模式,是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源泉。中学爱国主义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密切结合在新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必将在实践中完善和发展。
周文华[7](2019)在《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并把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在报告中他还提出,“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从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统一战线的相关论述,我们不难发现:统一战线工作在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不仅是高校统战工作和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党的统战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党外代表人士比较集中的地方,它不仅在数量上占据着独特的优势,而且在推动高校改革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的总体构思:先是,从基本概念入手对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和积极意义进行概述;接着,对其理论和实践依据进行分析;然后,进行现状调查分析;最后,提出做好这一工作的对策。全文分为五章,由绪论、正文和结语构成,绪论单独列章,正文由四章组成。第一章绪论:阐述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大体上总结国内外研究基本情况,对文章的重难点及创新点进行解说,最后概括本文写作的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第二章正文: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概述,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以及阐述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的积极意义。第三章正文: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的依据。从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两方面进行论证。第四章正文: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现状调查分析。通过现状调查总结取得的工作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第五章正文:新时代做好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的对策。从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基本途径入手进行对策探究。篇末结束语:今后,还需要对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不断丰富这一课题,让统一战线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许启芳[8](2019)在《习近平青年修德观及其价值研究》文中提出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是青年为人处世的根本,修德是青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话题。青年正处在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对国家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重视青年就是重视未来,实现中国梦离不开青年。所以,修德不仅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前提,也是新时期青年教育的首要内容和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从加强青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目的出发,分析了青年修德对整个社会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远影响,号召青年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将学习和修德结合起来,提升自己的道德判断能力,自觉抵御不良思想的侵害,坚定理想信念、矢志艰苦奋斗,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习近平青年修德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分析青年思想道德形成的客观规律,青年道德修养的现状与困境,以及当代青年群体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包含了习近平对青年修德的殷切希望和具体要求,具有继承性、时代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马克思主义青年修德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对提升青年思想道德水平和我国青年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本篇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论述了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探究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明确了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探究了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形成条件,主要从理论基础、时代背景、现实依据和主观条件四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习近平青年修德观形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三,阐述了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基本内涵、本质及主要特点。明晰了本文研究的核心,增强研究的针对性。第四,论述了习近青年修德观的主要内容。主要从青年为什么要修德、青年要修什么德、青年如何修德三个大的方面展开分析,阐明了习近平关于青年修德的新思路、新要求和新方法。第五,结合时代背景和国家、社会对青年思想道德的期望,论述了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突出本文研究的目的。最后,总结了习近平青年修德观对新时期我国青年德育工作的启示,指出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今后的青年德育工作中更加重视青年修德教育,强化实践教学。引导青年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脚踏实地、情理兼修,争做时代榜样。同时,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加强“中国梦”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家风家教熏陶青年,做好德育资源的传承与对接,进一步提升我国青年德育的实效性,为“中国梦”的实现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蔡弘杨[9](2019)在《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在广大农村的基本表现形式,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农村开展一切工作的组织基础,它直接影响着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和实施。同时,农村基层党组织也是中国共产党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的重要职责。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不能动摇,战斗堡垒作用不能削弱,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关系到党对农村的统一领导。只有农村基层党组织充满活力、生机蓬勃,整个党在农村的领导才能坚定有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一个十分庞杂的问题,在新时代,研究和参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其更好更健康发展并发挥先锋带动作用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负的责任和使命。本文在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基层组织建设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关于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思想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同时笔者重点对全国基层党组织建设状况做了一般调查,而对辽宁法库农村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状况做了问卷调查。以此为基础认真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并从实际出发,探寻新时代加强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实路径。以实地调查及已有资料为基础分析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建议与对策,这是本论文最核心的部分。加强农村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为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增色,为早日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献策是本文初衷所在。
谢玮[10](2018)在《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意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关乎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和为谁培养的核心议题。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了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近年来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由于受到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等因素影响,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西方敌对势力打着“西化”、“分化”、“普适价值”、“言论自由”、“学术自由”等别有用心的口号,企图用这些来代替“民族意识”,甚至有学者宣扬“意识形态终结论”,他们直言这种方式比直接战争更为有效,这种恶意的思想渗透势必会对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产生极大影响。在“四处都是麦克风”的背景下,高校师生思想达到空前活跃的高度,因此,创新意识形态教育方式,加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不断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科学性和时代性是最为重要、紧迫的一项工作。论文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概念、特点和意义入手,概括了当前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问题挑战和机遇,从社会层面、时代背景、外部环境、青年大学生、高校教育等方面探讨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全方位提出了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路径选择。新时期高校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话语权,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和十九大精神统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贯穿于高校党建工作始终,以善治理念引领校园文化,以法治途径规范校园文化,以共治模式提升校园文化,通过理念创新、模式创新、手段创新推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发展。论文的创新性表现在:深化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研究,丰富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模式研究,拓展了依法治校思路研究。
二、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期加强和改进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新时期加强和改进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
(一)可促使学生思想品质和行为举止更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新要求。 |
(二)可强化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代性。 |
(三)可为职业院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
三、新时期加强和改进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 |
(一)积极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扩展教育教学课堂边界。 |
(二)强化师生沟通效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 |
(三)深耕时代发展新特点,提高教育教学综合能力。 |
四、结语 |
(2)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的评述 |
三、研究的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党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新时代高校党建的概念解析 |
(一)党建的涵义 |
(二)高校党建的涵义 |
二、新时代高校党建的形势和任务 |
(一)新时代高校党建的新形势 |
(二)新时代高校党建的新任务 |
(三)新时代高校党建的新要求 |
三、新时代高校党建的理论基础 |
(一)马列经典作家关于党建思想 |
(二)十八大前党的领导人关于高校党建论述 |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党建理论 |
注释 |
第三章 新时代高校党建的成就及问题 |
一、新中国高校党建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 |
(一)十八大以前高校党建的发展历程 |
(二)新中国高校党建的基本经验 |
二、新时代高校党建的新成就 |
(一)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切实加强 |
(二)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 |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提升 |
(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 |
三、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
(一)一些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站位不高 |
(二)一些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执行不到位 |
(三)一些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效能发挥不充分 |
(四)一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落实不利 |
(五)一些高校作风纪律建设有待加强 |
四、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问题成因分析 |
(一)思想认识上重视不够 |
(二)体制机制建设滞后 |
(三)“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 |
注释 |
第四章 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党的政治和思想建设 |
一、把高校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
(一)高校党的政治建设是根本性建设 |
(二)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
(三)严格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是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途径 |
二、高校党的思想建设是基础性建设 |
(一)思想建设是高校党建的宝贵经验 |
(二)坚定理想信念是高校党的思想建设根基 |
(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 |
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 |
(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三)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 |
(四)挖掘大数据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效能 |
注释 |
第五章 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党的组织建设 |
一、坚持和完善高校党的领导体制 |
(一)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 |
(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
(三)全面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 |
二、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一)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体制机制建设 |
(二)提升院(系)党的组织力建设 |
(三)加强师生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 |
三、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专业化高校干部队伍 |
(一)党的干部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 |
(二)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校干部 |
(三)健全高校干部建设与管理体系 |
注释 |
第六章 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 |
一、坚持高校正风肃纪建设 |
(一)作风建设是高校党建的长期任务 |
(二)加强纪律建设是高校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 |
(三)加强高校党员干部纪律建设 |
二、加强高校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和监管 |
(一)加强高校纪检监察干部建设 |
(二)加强高校纪检监察干部监管 |
(三)加强高校纪(监)委组织和监督体系建设 |
三、建立健全高校监督长效机制 |
(一)建立健全党内监督机制 |
(二)建立健全内控机制 |
(三)建立健全巡视全覆盖新机制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拓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本理论概述 |
2.1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相关概述 |
2.1.1 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发展与内容的界定 |
2.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演进 |
2.2 新时代的相关概述 |
2.2.1 新时代的内涵 |
2.2.2 新时代的特征 |
2.3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相关概述 |
2.3.1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2.3.2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特征 |
2.3.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美育的关系 |
2.4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相关思想 |
2.4.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2.4.2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2.4.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2.4.4 正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
2.4.5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
2.4.6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第3章 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存问题 |
3.1.1 经济领域义利观教育简单化 |
3.1.2 政治领域理想信念教育效果弱化 |
3.1.3 文化领域审美教育匮乏 |
3.1.4 社会领域法治教育不足 |
3.1.5 生态领域道德教育缺位 |
3.2 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3.2.1 拜金主义泛滥 |
3.2.2 理想信念淡薄 |
3.2.3 媚俗文化蔓延 |
3.2.4 法律观念淡漠 |
3.2.5 责任意识缺失 |
第4章 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新思考 |
4.1 经济领域丰富义利观教育内涵 |
4.1.1 正确理解义与利的关系 |
4.1.2 制定有层次性的道义要求 |
4.1.3 多维度推进义利观教育 |
4.2 政治领域深化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 |
4.2.1 新增“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教育内容 |
4.2.2 在抗击疫情斗争中深化“四个自信”认识 |
4.2.3 在践行理想信念过程中强化忧患意识 |
4.3 文化领域发掘美育教学的内容 |
4.3.1 美育的新发展与美育的再认识 |
4.3.2 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
4.3.3 美育教学的内容与功能 |
4.4 社会领域增强法治教育的实效 |
4.4.1 不断充实法治教育的内容 |
4.4.2 培育良好社会心态是法治社会的前提 |
4.4.3 全面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 |
4.5 生态领域重新认识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 |
4.5.1 深化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想 |
4.5.2 推动构建生态化人类命运共同体 |
4.5.3 生态道德教育的新发展 |
第5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4)新时代行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以西咸新区自然资源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方案 |
(四) 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
一、概述 |
(一) 行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概念界定 |
(二) 行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结构、功能及机制 |
(三) 坚持开展行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 |
二、新时代加强和改进行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
(一) 传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重要要求 |
(二) 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要求 |
(三) 化解新时代行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主要矛盾的手段 |
(四) 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
三、新时代行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新时代行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
(二) 新时代行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四、加强和改进新时代行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
(一) 贯彻落实思想政治工作新理念,强化思想政治工作自觉性 |
(二) 联系实际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时代性 |
(三)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 |
(四) 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保障性 |
(五) 夯实新时代政工队伍,提供思想政治工作人力资源支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5)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及其时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研究方法 |
2.创新点 |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 |
(一)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 |
1.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 |
2.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要求 |
(二)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
1.马克思主义作家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 |
2.党的历代领导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 |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的内容 |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具体目标 |
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
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依靠力量和根本保证 |
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依靠力量是高校教师队伍 |
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保证是高校党的领导 |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思想 |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2.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
3.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4.加强党史国史教育 |
(四)髙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方法 |
1.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树立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 |
2.运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法,增强高校师生文化自信力 |
3.运用“知行合一”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功能 |
4.依托“新媒体新技术”,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实效性 |
5.运用“八个相统一”法,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
(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原则 |
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
2.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
3.坚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 |
4.坚持教育改革创新 |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
(一)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 |
1.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2.进一步深化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认识 |
3.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供了根本指导 |
(二)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 |
1.为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 |
2.为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指引了发展的道路 |
3.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指明了发展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中学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利用现状研究 ——以开封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爱国主义教育面临各种复杂环境的挑战 |
2.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滞后于公众需求 |
3.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现实与理想面临差距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爱国主义 |
2.中学爱国主义教育 |
3.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四)研究现状 |
1.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其利用研究 |
2.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 |
3.研究启示 |
(五)研究设计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3.研究对象 |
二、中学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相关探析 |
(一)中学利用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
1.课程方面:实现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的必然诉求 |
2.学生方面:培养中学生国家认同素养的必要途径 |
3.社会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保障 |
4.国家方面:应对新时代国家安全风险的必要措施 |
(二)中学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可行性 |
1.政策方面:系列青少年德育工作文件做出相关规定 |
2.实践方面: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资源提供依托 |
三、中学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利用现状分析 |
(一)中学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积极表现 |
1.中学具备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意识 |
2.中学开展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活动 |
3.中学获得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体验 |
(二)中学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1.中学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利用环境缺乏常态化 |
2.中学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利用方法缺乏整合性 |
3.中学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利用内容缺乏生活化 |
四、中学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利用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学校方面:学校情感教育长期存在不足 |
1.现实境遇压力对基地实践活动的挤压 |
2.学生身心波动对基地实践活动的阻碍 |
(二)基地方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存在问题 |
1.基地本身沉重内涵使其在学生心中形象固化 |
2.基地主动意识不足使其在学生心中缺乏存在感 |
(三)社会方面:社会发展对基地实践活动产生影响 |
1.多元社会思潮对基地实践活动带来冲击 |
2.保障工作不足对基地实践活动带来制约 |
五、中学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提升策略 |
(一)学校:构建方法系统,实现利用方法整合化 |
1.研学交流:实现优秀教育基地资源共享 |
2.情感导向:赋予学生爱国教育人文关怀 |
(二)基地:构建内容系统,实现利用内容生活化 |
1.把握数据:基地素材创新与青少年心理变化匹配 |
2.加强互动:多方整合实现教育基地资源的鲜活化 |
3.文案创新:以趣味文案传递爱国主义教育正能量 |
(三)社会:构建环境系统,实现利用环境常态化 |
1.保障实践:发挥教育共同体对爱国行为的养成作用 |
2.智慧校园:形成基地资料在校园“扫码”的智慧推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影响的调查问卷 |
附录B 访谈提纲 |
致谢 |
(7)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的重难点 |
1.3.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概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新时代的内涵和特点 |
2.1.2 党外知识分子与党外代表人士 |
2.1.3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与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 |
2.2 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的积极意义 |
2.2.1 有助于推进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
2.2.2 有助于推进高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
2.2.3 有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
2.2.4 有助于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 |
第3章 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的依据 |
3.1 理论依据 |
3.1.1 马克思主义关于统战工作的理论 |
3.1.2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统战工作思想 |
3.1.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文化理念 |
3.2 实践依据 |
3.2.1 我国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发展历程 |
3.2.2 我国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积极作用发挥情况 |
3.2.3 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特点及做好其思政工作的客观要求 |
第4章 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现状调查分析 |
4.1 现状调查 |
4.1.1 基本情况 |
4.1.2 现状分析 |
4.2 取得的工作经验 |
4.2.1 关心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生活 |
4.2.2 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
4.2.3 鼓励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参与学校民主管理 |
4.2.4 注重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创新能力的培养 |
4.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1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意识有待加强 |
4.3.2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效果有待改善 |
4.3.3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机制有待健全和完善 |
4.3.4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渠道有待拓展和畅通 |
4.4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4.1 主观原因 |
4.4.2 客观原因 |
第5章 新时代做好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的对策 |
5.1 基本原则 |
5.1.1 以“同心”思想为引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5.1.2 以求同存异为基础,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的方针 |
5.1.3 以团结联合、凝聚力量为目标,坚持“十六字”方针 |
5.2 基本方法 |
5.2.1 通过联谊交友工作打好基础 |
5.2.2 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找到最大公约数 |
5.2.3 通过思想政治引导推进队伍建设 |
5.3 基本途径 |
5.3.1 树立新时代“大统战”工作观念 |
5.3.2 加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领导 |
5.3.3 健全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机制 |
5.3.4 拓展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渠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现状调查问卷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8)习近平青年修德观及其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外研究现状 |
三、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三)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 |
(一)基本思路 |
(二)主要方法 |
第二章 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形成条件 |
一、习近平青年修德观形成的理论基础 |
(一)中国优秀传统修德思想 |
(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青年修德思想 |
(三)毛泽东的青年修德思想 |
(四)邓小平的青年修德思想 |
(五)江泽民的青年修德思想 |
(六)胡锦涛的青年修德思想 |
二、习近平青年修德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 |
(二)习近平新时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
三、习近平青年修德观形成的现实依据 |
(一)各种社会思潮和西方多元文化侵蚀青年思想道德 |
(二)青年修德面临的现实困境与现 |
四、习近平青年修德观形成的主观条件 |
(一)个人的成长经历提供了有效的实践经验 |
(二)良好的家风家教形成了潜移默化的熏陶 |
第三章 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内涵、基本特点及主要内容概述 |
一、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内涵 |
(一)修德的含义 |
(二)青年修德的含义 |
(三)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内涵和本质 |
二、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基本特点 |
(一)继承性 |
(二)时代性 |
(三)科学性 |
(四)实践性 |
三、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主要内容 |
(一)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引领社会风气的先锋代表 |
(二)修德是青年健康成长成才的前提和基础 |
(三)青年修德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 |
(四)青年要坚定道德信念,立志报效祖国,修大德 |
(五)青年要省察克制、慎独自律,踏实修好公德、私德 |
(六)青年修德应从勤学、明辨、笃实三个方面下功夫 |
第四章 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价值及启示 |
一、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理论价值 |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青年修德思想 |
(二)为新时期我国青年思想道德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
(三)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科学指导 |
二、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实践价值 |
(一)抓住了青年成长的薄弱环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
(二)有助于提升我国青年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
(三)为早日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有力的道德支撑 |
三、习近平青年修德观对新时期青年德育的启示 |
(一)要注重实践性与养成性提升青年的道德能力 |
(二)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青年奋勇前进 |
(三)要加强“中国梦”教育激发青年的爱国情怀 |
(四)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凝聚青年道德共识 |
(五)要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家风家教筑牢青年的精神家园 |
(六)要加强榜样教育弘扬青年模范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9)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及选题意义 |
1.1.1 问题提出 |
1.1.2 选题意义 |
1.2 本选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选题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问卷调查法 |
1.4 本选题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有所创新 |
1.4.2 研究方法新颖,有较强的实证性 |
第2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基层党建的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的建设思想 |
2.1.2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思想 |
2.1.3 列宁基层党组织建设思想 |
2.1.4 毛泽东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思想 |
2.2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农村基层党建指导思想 |
2.2.1 邓小平的农村基层党建思想 |
2.2.2 江泽民的农村基层党建思想 |
2.2.3 胡锦涛的农村基层党建思想 |
2.2.4 习近平的农村基层党建思想 |
第3章 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
3.1 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内容 |
3.1.1 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政治建设 |
3.1.2 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思想建设 |
3.1.3 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作风建设 |
3.1.4 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组织建设 |
3.1.5 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纪律建设 |
3.1.6 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制度建设 |
3.2 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特点 |
第4章 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成就与不足 |
4.1 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实践状况 |
4.1.1 全国党组织建设概况 |
4.1.2 区域农村基层党组织概况—以辽宁省法库县为例 |
4.2 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的成就 |
4.2.1 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设置不断健全 |
4.2.2 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管理不断完善 |
4.2.3 农村基层党组织奖惩机制健全 |
4.2.4 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农民群众能力增强 |
4.3 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
4.3.1 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结构不合理,服务能力弱化 |
4.3.2 对党员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措施 |
4.3.3 农村基层个别党员思想意志力薄弱 |
4.3.4 个别村级基层党支部党员干部在群众中威信不高 |
4.3.5 个别村级基层党支部执行力不足 |
4.3.6 个别村级基层党支部组织制度建设落后 |
第5章 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 |
5.1 加强政治建设,增强党在农村基层的领导力 |
5.1.1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巩固党的执政根基 |
5.1.2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
5.2 加强思想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
5.2.1 提高理论水平,践行党的宗旨 |
5.2.2 消除传统消极因素,争当时代新人 |
5.2.3 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考核机制 |
5.3 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
5.3.1 优化组织体系及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 |
5.3.2 强化党员教育,积极吸纳新生力量 |
5.3.3 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着力点应在质量上 |
5.4 加强作风建设,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
5.4.1 构建密切联系农民群众机制,化解干群矛盾 |
5.4.2 加强农村党支部“一把手”队伍建设 |
5.4.3 加强党性修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
5.5 加强纪律建设,强化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监督执行力 |
5.5.1 进一步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发展党内民主 |
5.5.2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置村务于阳光下 |
5.5.3 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反腐倡廉工作,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A 调查问卷 |
(10)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研究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述评 |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研究方法 |
2.创新点 |
二、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概述 |
(一) 意识形态工作的概念和内涵 |
(二) 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的特点 |
1.问题导向的视角定位 |
2.人民中心的价值取向 |
3.系统完整的逻辑框架 |
4.生动平和的表达方式 |
(三)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意义 |
1.有利于解决为谁服务的问题 |
2.有利于解决服务什么的问题 |
3.有利于解决怎么服务的问题 |
三、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一) 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 |
1.利益的多元化挑战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权威 |
2.多元文化激荡挑战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
3.新媒体传播挑战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 |
4.意识形态渗透战略冲击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
(二) 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机遇 |
1.高等教育发展的服务方向 |
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线 |
3.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 |
四、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 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问题 |
1.思想层面上不够重视 |
2.体制机制上不够完善 |
3.新媒体运用不够充分 |
4.方式方法上不够新颖 |
(二) 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
1.社会矛盾和社会关系复杂 |
2.时代背景和国际因素复杂 |
3.青年大学生主体意识不强 |
4.意识形态教育缺乏创新性 |
五、新时期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路径选择 |
(一) 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以及十九大精神为思想统领 |
1.旗帜鲜明地抵制和批判错误思潮 |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3.做好新时期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 |
4.牢牢守住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 |
(二) 把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贯穿于高校党建工作的始终 |
1.丰富拓展高校党建工作载体 |
2.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
3.推进高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
(三)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
1.以善治理念引领校园文化 |
2.以法治途径规范校园文化 |
3.以共治模式提升校园文化 |
(四) 以“三个创新”深入推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发展 |
1.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理念创新 |
2.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模式创新 |
3.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手段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期加强和改进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 苏淑汝. 文教资料, 2021(13)
- [2]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研究[D]. 丛喜权.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拓展研究[D]. 李婉姝.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4]新时代行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以西咸新区自然资源局为例[D]. 陈柯. 延安大学, 2020(12)
- [5]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及其时代价值[D]. 斯日格格.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4)
- [6]中学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利用现状研究 ——以开封市为例[D]. 刘平. 河南大学, 2019(01)
- [7]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研究[D]. 周文华. 南华大学, 2019(01)
- [8]习近平青年修德观及其价值研究[D]. 许启芳.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9]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D]. 蔡弘杨. 沈阳理工大学, 2019(03)
- [10]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问题及对策研究[D]. 谢玮. 河南工业大学,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