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王岩,胡鹏,周定平[1](2021)在《交通工程与控制课程群导师制大学生创新实践团队探索》文中认为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定位工学大类,同时又具有从属公安行业的特殊职业属性,造成了专业对创新和实践两个人才培养属性都有要求。交通工程与控制是交通管理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方向之一。交通工程与控制课程群明确以后,通过整合资源,以实践教学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构建基于导师制的实践创新教学团队教学改革,并从教学平台、课程群界定、导师制培养模式、学生团队构建机制、导师制+实践创新团队人才培养模式的流程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模式研究。本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可以进一步推广到相近专业、类似课程群的创新团队。
戚胜辉[2](2021)在《交通工程施工的安全防治及监管措施》文中指出交通工程与建筑工程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交通工程的主要特点为施工人员复杂、施工周期较长、工程建设流动性大以及与公司距离比较远等。在交通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其危险系数比较高,因此需要出台详细的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整个工程安全施工、如期交工。创建完善的施工安全监管体系,可以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满足设计要求,并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王笑男[3](2021)在《基于驾驶员脑认知特性的草原公路交叉口交通标志组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道路交叉口作为道路网的节点,是车辆转向和行人汇集的必经之地,交叉口交通状况的好坏是评价整条道路网的重要指标。受到地形地貌的影响,草原公路交叉口数量多,间距密,小型平面交叉口占绝大多数。前期研究发现,草原公路具有线形简单、景观单一、交通工程设施不完善等特点,驾驶员在这种环境下行车时行车速度易高于规定车速。同时,由于景观单调和交通工程设施不完善,容易使驾驶员行车专注力下降,在应对突发交通事故时的处理能力减弱,特别是在交叉口处行车,交通信息缺失、标牌信息量的不完善将严重威胁驾驶员的行车安全。因此,在无法改变草原公路交叉口现状的情况下,合理设置交通标志为驾驶员提供正确的指引信息及警示信息,在保证驾驶员安全行驶方面有较大的研究意义。基于此,本文通过对草原公路交叉口交通标志的组合形式进行负荷等级划分,利用ERP技术,从驾驶员脑认知特性出发,确定出适宜驾驶员认知的交通标志负荷等级,然后通过适宜交通标志负荷等级下的交通标志组合方案刺激,根据驾驶员的认知时间和脑电信号的变化规律,总结得出草原公路交叉口区域的交通标志组合最佳形式。该研究为草原公路交叉口区域交通标志的设置和优化提供参考,对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深入研究道路交通人机环境系统具有参考价值。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典型草原公路交叉口交通工程设施进行全面调查,分析总结出草原公路交叉口区域的交通标志设置形式按照交通标志设置的个数可以分为5类,并以此作为驾驶员认知负荷等级的划分原则。通过NASA-TLX量化表,从驾驶员主观负荷角度分析发现其等级划分符合驾驶员的认知特性,能反映道路信息对驾驶员认知影响的真实情况。(2)利用事件相关电位,分析在不同信息量负荷等级的交通标志刺激下,诱发产生的认知P300成分和注意力分配N200成分的潜伏期和波幅值的变化规律,可知在草原公路交叉口区域设置交通标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驾驶员的注意力,防止因驾驶员长时间行驶在草原公路单调环境下所引发的注意力下降,感知能力下降等情况产生;结合驾驶员对交通标志信息量负荷等级识别的认知成分和注意力分配成分的分析,C负荷等级和D负荷等级既能够保证交叉口交通标志信息量便于驾驶员认知,又能提高驾驶员的注意力。(3)结合驾驶员在C负荷等级和D负荷等级下交通标志组合方案的视认时间和脑电信号α波和β波的变化规律,确定出C负荷等级下方案10(警告标志+路面诱导标线+红白桩)和方案7(警告标志+限速标志+指路标志)的设置相较于其他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驾驶员的警觉性,缓解驾驶员的驾车紧张感,引起驾驶员交感神经张力的变化,促使驾驶员对交通信息进行识读和对交通环境进行判断。D负荷等级下交通标志组合方案在方案12(警告标志+限速标志+指路标志+路面诱导标线)和方案15(警告标志+指路标志+路面诱导标线+红白桩)可以有效地提高驾驶员的警觉性,使驾驶员能够准确的判断交叉口处的交通环境与信息,提早做出正确的驾驶反应,减少交叉口区域交通事故的发生。
杨美云,刘德泉[4](2021)在《BIM技术在智慧交通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章重点研究BIM技术在智慧交通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情况,阐述了BIM技术优势,分析了智慧交通发展建设情况,并具体探究BIM技术在智慧交通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促进BIM技术与智慧交通的融合,推动我国交通工程的发展。
韩翔宇[5](2021)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M项目质量监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修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在给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的工作带来机遇发展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更是巨大的挑战。轨道交通工程作为一个汇集30余项专业,涵盖了包括隧道、桥梁、房屋建筑、铺轨、机电、通信、信号等专业,基本将工程领域内所有专业囊括。作为如此大体量的工程,其在行业划分中他却属于本就占比较小的市政工程的一小支。且从省市国家的行业管理而言,轨道交通工程行业主管部门的多变和非主业定位,导致对应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对其执法监督过程中难以找到合适的监督程序,最终全国各地对轨道交通工程的监督各成一派。本文基于工程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使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调查问卷等方法通过研究对Z市M工程中存在的既有传统监督程序简单粗放、第三方监督咨询服务单位监督效果不理想等情况,运用PDCA管理,分门别类的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针对施工阶段监督程序简单粗放导致监督效果欠佳等情况,本文进行了监督工作程序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通过传统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和城市轨道工程的工程施工特点的区分,对监督程序进行了差别化的适应性调整。针对第三方监督咨询单位监督协作水平差等情况,通过调研多个已使用轨道交通工程第三方服务单位模式作为基础,运用PDCA管理模式对第三方监督服务单位的管理措施进行改进。通过一系列的改进措施,Z市市政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在监督人员短缺、缺乏复杂工程监督管理经验的情况下,至M工程项目验收时,未发生大的质量事故,完成既定监督目标任务。本文对监督人员紧缺、缺乏复杂工程监督管理经验、新开通市政轨道交通工程地区的市政工程质量监督部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经验。
张家科,王玲,赵鸿铎[6](2021)在《国内外交通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交通工程专业是以解决复杂交通系统问题为目标的专业,其专业涉及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国内外大多数工科院校均开设有交通工程专业或方向,且各院校的培养模式不尽相同。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8所高等院校交通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的差异性,可为不同院校制订其交通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朱栋梁[7](2021)在《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轨道交通工程综合了各类土木、建筑、岩土、矿业工程等高水平复合型工程,稳定、可靠、高效的监测技术是保障轨道交通工程安全施工的重要手段。然而,传统监测技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越来越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轨道交通工程安全监测要求。近年来发展的光纤传感监测技术凭借其抗干扰能力强、精度高、稳定性好、防水防潮、耐久性长、可实现远距离大范围分布式监测、可集成性好等优点,成为轨道交通工程监测行业中一种较为理想的监测手段。目前光纤传感监测技术多处于室内实验阶段,未能充分融入轨道交通工程的实际工程监测作业中,在实际工程应用时,存在成活率低、布设方法与实际工程匹配度低等实际问题。为此,本文针对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监测的需求和传统监测技术的不足,依托金义东城际轨道工程,以轨道交通工程中基坑工程围护结构以及盾构隧道管片结构为研究对象,解决了光纤传感监测技术在围护结构以及盾构隧道管片结构变形的工程应用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近年来发展的光纤传感监测技术凭借其抗干扰能力强、精度高、稳定性好、防水防潮、耐久性长、可实现远距离大范围分布式监测、可集成性好等优点,成为轨道交通工程监测行业中一种较为理想的监测手段。目前光纤传感监测技术多处于室内实验阶段,未能充分融入轨道交通工程的实际工程监测作业中,在实际工程应用时,存在成活率低、布设方法与实际工程匹配度低等实际问题。为此,本文针对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监测的需求和传统监测技术的不足,依托金义东城际轨道工程,以轨道交通工程中基坑工程围护结构以及盾构隧道管片结构为研究对象,解决了光纤传感监测技术在围护结构以及盾构隧道管片结构变形的工程应用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光纤类传感器性能研究:基于光纤传感技术制成的光纤类传感器的基础性能分析,对其封装方式以及传感特性进行研究,了解其监测物理量。标定了其应变、温度传感系数。(2)基于光纤传感技术(BOTDA)对桩体深层水平位移的监测技术研究:针对基坑工程围护结构中的有无腰梁结构的两种钻孔灌注桩深层水平位移监测需求,改良了在腰梁结构下难以存活的单U型监测技术方法,相对应的提出了多U型监测技术方法,基于倾角法原理及材料力学应变转化原理推导了U型布设位移算法,设计了以PVC管为载体的室内简支梁模型试验,并于实际工程中与传统测斜管进行了监测效果对比,实验与实际工程结果均验证了多U型监测技术的正确性以及光纤传感技术的可靠性,解决了传统测斜管的监测精度不足、腰梁结构下传感器失活的问题。(3)基于光纤传感技术(BOTDA、FBG)的砼支撑受力变形监测技术研究:基于材料力学原理,对含有格构柱的砼支撑进行受力模型概化求解,解决了传感器安装参数以及受力计算方法不明确的问题,通过实际工程中与传统钢筋计的监测效果对比,说明了BOTDA与FBG的监测效果均优于传统钢筋计的监测效果,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4)基于光纤传感技术(BOTDA)的盾构隧道管片结构变形监测技术研究:在原有Z型布设的二维位移监测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盾构隧道管片三维变形模式,设计了基于全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菱型布设三维位移监测技术,并推导了相对应的三种位移计算方法,设计了以木板为载体的管片三维位移室内模型试验,验证了菱型监测技术的正确性,解决了z型监测技术与管片实际位移不匹配的问题;
陈水盛[8](2021)在《大数据时代的交通工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数据时代下交通工程建设向信息化、数据化方向发展,提升了交通工程的建设质量,对城市发展有重要作用。文章针对大数据时代进行分析,简要阐述了大数据时代的主要特点,并对交通工程进行分析,提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交通工程的建设策略。
张元元[9](2021)在《新时代下道路交通工程研究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文中指出新时期环境下,为了更好地实现道路交通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促进道路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需要加强对道路交通工程的研究。论文主要对新时代下道路交通工程研究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进行分析,希望能为道路交通工程的研究提供帮助。
张明[10](2021)在《市政交通工程项目协同管理机制研究 ——以T市外环线东北部调线工程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市政交通建设持续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水平,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市政交通工程多为政府投资项目,普遍具有投资额度大、建设周期长、涉及部门多等特点,加之工程跨度大、影响范围广的原因,导致土地征转、地上物拆迁、管线切改、绿化迁移、交通导行等问题层出不穷,对工程管理产生了诸多困难和挑战,如缺乏良好的项目协同管理机制,则必然影响工程正常开展,导致工期延误甚至无法继续实施的局面。由此可见,制定科学合理、系统完善的协同管理机制是市政交通工程非常关键的管理办法,是推动工程顺利开展,提升项目绩效的有效措施。本文以T市外环线东北部调线项目为例,围绕市政交通工程协同管理方法优化展开研究,提出关于以下3个问题:1.科学完善的市政交通工程协同管理组织及监督考核机制缺位;2.部分参建部门参与工程建设深度不够导致的沟通交流不畅;3.因缺乏及时有效协同管理导致工程按计划实施难度大。主要原因在于项目干系人监督考核缺位、缺乏良好的对话交流平台、沟通对话程序繁琐效率较低等。针对上述问题分析,经研究,提出了以下解决对策:一是优化协同管理组织结构,完善监督考核措施;二是完善协同管理沟通机制,提高项目干系人介入深度;三是建立便捷高效的协同对话渠道,强化工程管理控制力;四是开展全面客观的项目后评价,为后续协同管理提供经验借鉴。与之前的研究相比,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协同管理模式与市政交通工程项目深度结合,突出体现项目干系人的功能和作用。理论意义在于进一步优化协同沟通程序,为推动市政交通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理论支撑。实践意义在于可以有针对性的解决工程计划与实际工期不符的问题,促进市政交通工程在全周期健康顺利实施。
二、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交通工程与控制课程群导师制大学生创新实践团队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背景 |
二、课程群导师制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1. 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加强职业化人才培养的需求。 |
2. 适应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需求。 |
3. 适应高等学校课程改革建设需求。 |
4. 适应构建专业协同育人机制的需求。 |
(三)核心研究目标 |
三、“实战+创新”双教学平台依托 |
四、交通工程与控制课程群界定 |
(一)课程群的概念 |
(二)课程群的核心课程及从属课程 |
(三)专业课程内在逻辑的梳理方法 |
(四)课程群的构建方法 |
五、导师制的培养模式要素 |
(一)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总体定位 |
(二)导师制和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 |
(三)导师队伍的遴选和培养 |
(四)导师和团队的组合 |
(五)导师制的专业跨度选择 |
(六)导师制培养的时间跨度 |
六、学生团队的培养机制设计 |
(一)学生团队稳定机制 |
(二)团队研究方向筛选 |
1. 以导师自身专业特长、研究方向和兴趣点为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同时也是学生进行选择的主要参考之一。 |
2. 与公安交通管理广阔的实践背景相结合。 |
(三)团队的运作模式 |
七、导师制+实践创新团队人才培养模式的流程设计 |
(一)第一学年 |
(二)第二学年以及第三学年第一学期 |
(三)三年级第二学期 |
八、结束语 |
(2)交通工程施工的安全防治及监管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一、交通工程建设的情况 |
二、实施交通工程安全监管的重要意义 |
三、完善交通工程安全监管措施 |
1. 建立健全安全监管法制体系 |
2. 高效利用信息技术 |
3. 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管的经济措施 |
4. 制定安全风险评价机制 |
四、结语 |
(3)基于驾驶员脑认知特性的草原公路交叉口交通标志组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道路交叉口安全现状 |
1.2.2 脑认知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本章小结 |
2 草原公路交叉口交通标志基础研究 |
2.1 驾驶员对交通标志的认知模型 |
2.1.1 驾驶员认知机理分析 |
2.1.2 驾驶员认知模型构建 |
2.1.3 认知模型与脑区功能 |
2.2 草原公路特性分析 |
2.2.1 草原公路交叉口分析 |
2.2.2 草原公路交叉口交通标志设置形式分析 |
2.2.3 草原公路交叉口交通标志设置主要问题 |
2.3 信息量等级划分 |
2.4 本章小结 |
3 草原公路交叉口驾驶员认知特性实验 |
3.1 实验设备(软件) |
3.1.1 实验设备 |
3.1.2 实验软件E-Prime |
3.2 实验流程设计 |
3.2.1 制作刺激材料 |
3.2.2 E-Prime实验程序设计 |
3.2.3 实验人员 |
3.2.4 实验流程及数据采集 |
3.3 实验数据处理及敏感指标选择 |
3.3.1 实验数据预处理 |
3.3.2 脑电敏感指标选取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驾驶员事件相关电位草原公路交叉口交通标志信息量负荷认知特性分析 |
4.1 不同信息量负荷等级交通标志P300 数据分析 |
4.1.1 不同信息量负荷等级刺激下P300 各电极数据统计与检验 |
4.1.2 不同信息量负荷等级交通标志刺激下认知成分P300 潜伏期分析 |
4.1.3 不同信息量负荷等级交通标志刺激下认知成分P300 波幅分析 |
4.2 不同信息量负荷等级交通标志N200 数据分析 |
4.2.1 不同信息量负荷等级交通标志刺激下N200 各电极数据统计与检验 |
4.2.2 不同信息量负荷等级交通标志刺激下注意力分配成分N200 潜伏期分析 |
4.2.3 不同信息量负荷等级交通标志刺激下注意力分配成分N200 波幅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驾驶员EEG信号草原公路交通标志组合方案认知特性分析 |
5.1 EEG脑电信号整体分布与研究电极的选取 |
5.2 不同组合方案交通标志对驾驶员认读时间分析 |
5.3 不同组合方案交通标志对驾驶员脑电信号α波的影响分析 |
5.3.1 不同组合方案交通标志对驾驶员脑电信号α波数据统计与检验 |
5.3.2 C负荷等级下交通标志方案对驾驶员脑电信号α波的影响分析 |
5.3.3 D负荷等级交通标志方案对驾驶员脑电信号α波的影响分析 |
5.4 不同组合方案交通标志对驾驶员脑电信号β波的影响分析 |
5.4.1 不同组合方案交通标志对驾驶员脑电信号β波数据统计与检验 |
5.4.2 C负荷等级交通标志方案对驾驶员脑电信号β波的影响分析 |
5.4.3 D负荷等级交通标志方案对驾驶员脑电信号β波的影响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BIM技术在智慧交通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BIM技术优势 |
2 智慧交通发展现状 |
2.1 智能技术的应用 |
2.1.1 智能交通机器人的使用 |
2.1.2 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 |
2.1.3 优化出行方式 |
2.2 大数据技术在智慧交通发展中的应用 |
2.3 BIM技术在智慧交通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
2.4 互联网技术应用 |
3 BIM技术在智慧交通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
3.1 BIM技术在勘察设计阶段的应用 |
3.2 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
4 结语 |
(5)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M项目质量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研究综述 |
2.1.1 轨道工程质量管理研究 |
2.1.2 政府对工程质量监督相关研究综述 |
2.1.3 政府采购第三方监督服务相关文献综述 |
2.2 工程质量监督的理论基础 |
2.2.1 工程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3章 M项目质量监督中的现状及问题 |
3.1 M项目质量监督的现状 |
3.1.1 监管机构监督概况 |
3.1.2 监督单位监管流程 |
3.1.3 第三方监督咨询服务单位工作开展情况 |
3.2 M工程质量监督存在的问题分析 |
3.2.1 M工程质量监督存在问题的初步分析 |
3.2.2 M工程质量监督存在问题的确认 |
第4章 施工阶段质量监督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
4.1 监督工作初始信息、意见的收集和加工 |
4.2 监督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 |
4.2.1 标准化、规范化要点确定 |
4.2.2 监督工作模式的更新 |
4.2.3 过程监督方式的更新 |
4.2.4 监督抽查计划和重点设立 |
4.3 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后的监督成效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与第三方监督咨询机构协作的改进 |
5.1 第三方监督咨询服务与其他城市对标 |
5.2 对第三方服务的监管与协作效率的改进措施 |
5.2.1 做好P(计划)工作 |
5.2.2 做好D(实施)工作 |
5.2.3 做好C(检查)工作 |
5.2.4 做好A(处理)工作 |
5.3 开展第三方监督咨询服务单位工作成效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国内外交通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培养目标 |
二、课程设计 |
三、毕业要求 |
四、结语与展望 |
(7)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轨道交通工程监测研究现状 |
1.2.2 光纤传感技术的研究应用现状 |
1.3 本文研究基本内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光纤传感监测技术原理及其保护技术 |
2.1 光纤传感技术 |
2.1.1 光纤结构及导光原理 |
2.1.2 全分布式光纤(BOTDA)传感技术原理 |
2.1.3 准分布式光纤光栅(FBG)传感技术原理 |
2.1.4 光纤传感信号解调系统技术参数及其使用方法 |
2.2 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传感器封装技术 |
2.2.1 全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封装技术 |
2.2.2 准分布式光栅传感器的封装开发技术 |
2.3 低温敏光纤光栅传感器的特殊封装方式及研发 |
2.4 全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温度传感特性研究 |
2.5 低温敏光栅传感器应变和温度传感特性研究 |
2.5.1 低温敏光栅应变传感特性 |
2.5.2 低温敏光栅温度传感特性 |
2.6 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传感器的安装与保护方式研究 |
2.6.1 传感器的布设安装方式 |
2.6.2 传感器的保护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光纤传感技术(BOTDA)的桩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技术研究 |
3.1 基于BOTDA技术的桩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原理 |
3.1.1 基于BOTDA技术的倾角法位移计算原理 |
3.1.2 U型回路位移监测原理 |
3.2 基于BOTDA技术的桩体水平位移监测实验验证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过程 |
3.2.3 实验结果分析 |
3.3 基于BOTDA技术的桩体水平位移监测现场布设方法 |
3.3.1 单U型回路全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在钻孔灌注桩中的现场布设方法 |
3.3.2 多U型回路全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在钻孔灌注桩中的布设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光纤传感技术(BOTDA、FBG)的砼支撑受力变形监测技术研究 |
4.1 砼支撑受力模型简化求解 |
4.1.1 支撑模型概化 |
4.1.2 计算公式推导 |
4.1.3 结论分析 |
4.2 基于BOTDA、FBG传感技术的砼支撑受力监测布设方法 |
4.2.1 全分布式光纤传感器(BOTDA)在砼支撑中的布设 |
4.2.2 基于低温敏光栅传感器(FBG)的砼支撑中的布设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光纤传感技术(BOTDA)的盾构隧道管片变形监测技术研究 |
5.1 基于BOTRDA传感技术的盾构隧道管片结构变形监测原理 |
5.1.1 Z型布设盾构隧道管片结构变形监测原理 |
5.1.2 菱型布设盾构隧道管片结构变形监测原理 |
5.2 基于菱型布设方法的位移理论计算公式推导 |
5.2.1 K值计算法 |
5.2.2 应变分解η法 |
5.2.3 应变分解λ法 |
5.3 菱形布设方法的实验验证 |
5.3.1 实验材料 |
5.3.2 实验过程 |
5.3.3 实验结果分析 |
5.4 基于BOTDA技术的管片结构变形位移监测菱型布设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光纤传感监测技术的工程应用 |
6.1 工程背景介绍 |
6.1.1 金华市义乌市覃塘站 |
6.1.2 金华市八一南街站 |
6.1.3 金华市万达广场-大堰河街盾构区间 |
6.2 传感器现场实际的布设保护 |
6.3 基于光纤传感技术(BOTDA)的桩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结果 |
6.3.1 金华市义乌市覃塘站 |
6.3.2 金华市八一南街站 |
6.4 基于光纤传感技术(BOTDA、FBG)的砼支撑受力变形监测结果 |
6.4.1 金华市义乌市覃塘站 |
6.4.2 金华市八一南街站 |
6.5 基于光纤传感技术(BOTDA)的盾构隧道管片变形监测结果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7.3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大数据时代的交通工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大数据技术以及交通工程 |
1.1 大数据时代 |
1.2 交通工程 |
2 交通工程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
3 大数据技术在交通工程中应用的重要作用 |
4 大数据技术在交通工程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
4.1 大数据技术在交通工程建设中的整体应用 |
4.2 大数据技术在交通工程建设中的安全建设应用 |
4.3 大数据技术在交通规划建设中的应用 |
5 结语 |
(9)新时代下道路交通工程研究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新时代下道路交通工程发展现状 |
3 我国道路交通工程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 |
3.1 城市交通工程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 |
3.2 交通工程研究所面临的社会性问题 |
3.3 交通工程风险管理所面临新任务和新挑战 |
4 信息化与大数据背景下交通工程研究的发展方向 |
5 结语 |
(10)市政交通工程项目协同管理机制研究 ——以T市外环线东北部调线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市政交通工程发展现状 |
1.1.2 制约市政交通工程建设的因素繁多 |
1.1.3 市政交通工程协同管理机制不完善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框架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4.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项目协同管理有关理论 |
2.1.1 协同管理概述及意义 |
2.1.2 协同管理机制要素 |
2.1.3 常见的部门间协同情况 |
2.2 沟通方法研究 |
2.2.1 沟通的方式方法 |
2.2.2 沟通方式的选择和比较 |
2.2.3 沟通过程中的信息管理 |
2.3 项目干系人有关理论 |
2.3.1 项目干系人的定义 |
2.3.2 项目干系人的分析 |
2.3.3 项目干系人的分类 |
2.3.4 项目干系人管理 |
2.3.5 项目干系人的作用 |
2.4 市政交通工程项目的有关论述 |
2.4.1 市政交通工程项目的概念 |
2.4.2 市政交通工程协同管理特点 |
第三章 市政交通工程协同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市政交通工程实例分析 |
3.1.1 外环线东北部调线工程有关内容 |
3.1.2 外环线东北部调线工程项目干系人分析 |
3.2 市政交通工程协同管理有关问题 |
3.3 造成市政交通工程协同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市政交通工程协同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及取得的效果 |
4.1 优化协同管理组织结构,完善监督考核措施 |
4.1.1 构建政府层面协同管理体系,提高协同管理权威性和执行力 |
4.1.2 建立考核监督机制,提高项目干系人工作积极性 |
4.2 完善协同管理沟通机制,提高项目干系人介入深度 |
4.2.1 完善规范会议沟通机制 |
4.2.2 构建信息集成平台 |
4.3 建立便捷高效的协同对话渠道,强化工程管理控制力 |
4.4 开展全面客观的项目后评价,为后续协同管理提供经验借鉴 |
4.5 市政交通工程协同管理机制取得的效果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局限性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交通工程与控制课程群导师制大学生创新实践团队探索[J]. 王岩,胡鹏,周定平. 高教学刊, 2021(19)
- [2]交通工程施工的安全防治及监管措施[J]. 戚胜辉. 中华建设, 2021(06)
- [3]基于驾驶员脑认知特性的草原公路交叉口交通标志组合研究[D]. 王笑男.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4]BIM技术在智慧交通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杨美云,刘德泉. 西部交通科技, 2021(05)
- [5]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M项目质量监管研究[D]. 韩翔宇. 山东大学, 2021(12)
- [6]国内外交通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J]. 张家科,王玲,赵鸿铎. 大学教育, 2021(05)
- [7]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研究[D]. 朱栋梁. 广西大学, 2021(12)
- [8]大数据时代的交通工程研究[J]. 陈水盛. 智能城市, 2021(06)
- [9]新时代下道路交通工程研究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J]. 张元元.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1(04)
- [10]市政交通工程项目协同管理机制研究 ——以T市外环线东北部调线工程为例[D]. 张明.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