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考改革与历史命题之我见(论文文献综述)
高文静[1](2020)在《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集体备课研究 ——以寿光现代中学为例》文中指出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是一场涉及教学组织形式、教材和考试制度的全方位、深层次的教育改革,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严峻的挑战。改革后,新的高考评价体系、“选课走班”下新的教学组织模式、更加复杂多变的学情、陌生的教材以及未知的高考命题模式,使一部分历史教师深感无所适从,只靠个人力量难以应对,这就需要充分发挥集体备课这种教师合作的传统制度的作用,集中教学智慧、整合教学资源、长善救失、同心协力,共同洞悉教育改革动向,探讨尽快适应改革的策略。文章依据多年的高中历史从教经验,多角度分析了高考综合改革以来影响高中历史教学的新改变,对标这些改变解读其对高中历史集体备课活动的新要求,以此为基础阐述优化高中历史集体备课制度的必要性。近些年来,集体备课作为各地中小学集体教研的重要形式,其对教育教学和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作用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寿光现代中学历来重视集体备课制度,经过20年的实践、传承和发展,现代中学历史组集体备课具备了机制健全,流程完善,务实求真,立足教学、新老互助,共促成长,求同求异,智慧共享,强化教研、提振精神等优点,在集体备课制度的作用下,现代中学历史组的教学工作也成效显着,教学成绩一直在全市名列前茅。然而,在高考改革的新形势下,旧的制度和经验必然会显现出不足之处。通过对现代中学历史组集体备课的运行现状进行深入剖析,笔者发现其存在着指导观念落后、不注重理论基础、缺乏批判性讨论、集备平台低、形式单一等不适应新高考形势的问题。这些不足制约了高考改革背景下集体备课作用的充分发挥。事异则备变,高考制度在不断的调整和创新,集体备课制度也应与之俱进、优化革新。笔者认为应更新集备理念,研备核心价值,凸显育人导向;聚焦必备知识、关键能力,落实学科素养;构建“立体式”集体备课平台,创新集体备课形式;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催生教育智慧。通过以上措施,提高集体备课在实际教学中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更好的发挥集体合力、凝聚群体智慧,融入高考改革的潮流。
诸葛浩[2](2020)在《2012-2019年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命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唯一一次兼具毕业和选拔双重性质的重要考试。而中考试卷作为中考评价的功能性载体,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研究和探索的对象。2012年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苏州市中考历史科在考查方式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上都呈现出较大的转变,既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也为中学历史教学实践提供新的探索方向。本文选取了2012年以来近八年的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分别研究了试卷题型、知识点分布、内容呈现方式以及试卷的特点和变化趋势,以期探寻试卷的命题走向,为今后苏州市中考历史命题与历史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苏州市中考历史科的发展状况及其命题参照。苏州市历史试卷的发展经历了从积极探索到趋于稳定,逐渐改变应试教育的弊端,通过合理科学的试题命制促进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提高,不断与素质教育看齐,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第二部分运用表格统计深刻剖析了不同维度下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试卷在题型结构上稳定性较强,内容上注重考查中国史,体现了“厚中薄西”原则;不同维度下的知识点涵盖较好地达到了与课程标准的匹配度,基本遵循了考试说明对考查内容的要求,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第三部分通过分析典型例题彰显试卷的若干特色,进而归纳出苏州市历史试卷的变化趋势。运用对比研究发现苏州卷与江苏省其他地区中考历史试卷既有共通之处又有其独特魅力,是共性与个性的充分展现。第四部分基于中考试卷的研究提出对历史命题和教学实践的思考。完善历史试题的命制是推动试卷改革的重要一环,而试卷改革的灵魂在于服务于历史教材改革,从而进一步推进历史教学改革。通过对新课标颁布以来的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的研究,能够对考试评价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提供一些帮助,更重要的是能够为今后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命题和历史教学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王琴[3](2020)在《近五年高考历史试题及其教学启示研究 ——以全国Ⅱ卷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高考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关系着国家发展大计,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考试题逐渐成为高考研究的新内容。研究高考试卷,可以检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情况,发挥试卷的立德树人价值导向功能,并对教学产生一定的启示作用。本文第一章立足于2015年至2019年的全国Ⅱ卷试题,从考试内容和试题题型两方面进行细致梳理。考试内容方面,试题呈现“厚古近代薄现代”的特点,注重对历史事件长时段的考查,同时中国史依然是命题重点,侧重考查世界潮流中的中国历史,或将中外历史进行分析比较;考试题型方面,从选择题、综合性试题、开放性试题和选考题四部分进行特点的分析。第二章则是对命题特点及趋势进行归纳。命题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二是考查基础知识,侧重主干知识;三是计量类试题形式多样,以经济史考察为主;四是打破学科壁垒,多学科综合考查;五为增强立德树人价值导向,凸显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从命题趋势上看,近五年的高考试题以国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继续在命题形式、多学科渗透、学科素养考察和立德树人价值导向方面不断深化命题。第三章是教学启示。高考试题不仅是教师教学效果的测量表,也是学生知识把握程度的检测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研究高考真题,选好模拟试题;关注史学前沿,强化知识储备;树立核心素养理念进行有效教学;最后对历史进行多学科知识渗透,培养学生多维认知观念。学生则需要夯实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构建阶段知识体系,在复习备考中训练学科思维,培养学科素养。综上所述,通过对高考历史试卷的具体分析,期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形成一定的历史视野和历史思维,具备相应的历史学科能力,提高学科核心素养,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唐娟[4](2020)在《历史学科高考试题能力指向与教材运用 ——以全国卷抗日战争史高考真题为例》文中提出基础教育改革力图改变原来以“知识”为目标的立意缺陷,坚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和培养学生的素养为重点。改革以课程标准的制定、教科书的编写、新高考的实施为主要内容,其中新高考制度的改革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较全面、系统地规定了考试招生的考试制度、考试标准、考核目标等,推进了新一轮高考改革。为了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现状,适应学生个人发展特点,促进教育公平,高考逐渐改变考试方式、考试科目、招生方式等。考试科目变为“3+1+2”,历史与物理成为除语、数、外三科之外必须二选一的科目,无疑增加了历史学科在高考中的地位。历史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指导下的高考历史命题,虽然在情境、设问、立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对学生基本历史素养的考查和历史思维能力的要求依然具有继承性与延续性。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有着共同的特征,呈现出能力的分层与综合考查的特点。高考历史试题以素养立意,立足于教材的知识点、历史线索、历史阶段特征,着重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对历史现象的认识、理解历史叙述、认识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同时注重考查学生发现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分析高考试题能力指向的特征,归纳考高试题能力考查的继承与发展,对未来历史教学有着指导意义。教材即是教师教学的“教本”,也是学生最基础的“学本”,探讨教科书的知识信息以及结构组成,合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基本解题能力,能促进学生有效、准确的解答高考试题。因此,本文试图分析、提炼高考历史试题普遍性能力指向,并以全国卷抗日战争史相关试题考查为例进行分析论证,依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历史教材等,分析高考试题能力指向的基本内容和特征,探究利用教科书培养学生高考解题能力的方式。文章内容共四章: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重点介绍选题的缘由和依据、研究现状与研究思路,在总结与归纳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对高考题再研究的认识。第一章,着重分析高考试题的命题依据。包括高考试题与课程标准,分析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要求与学业质量标准对该内容的要求;高考试题与《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总结新课改过程中《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对考试目标和基本能力的要求。第二章,分析并提炼高考历史试题能力考查一般性特征,以抗日战争史试题相关内容的全国卷进行例证分析。本章从高考历史试题考查能力层级出发,分层论述。高考历史试题以历史知识为基础,以新材料、情境为依托,以设问要求为出发点,有侧重点的考查了学生理解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第三章,依据高考历史试题能力指向分析教材,阐释试题能力指向与教材的联系,并对教材的主干知识构成与教材辅助系统进行分析。历史教材作为高考试题知识的载体,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工具,其主干知识内容与教辅系统对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有着重要作用。第四章,立足于高考试题考查的知识、能力指向,充分利用教材的主干知识与辅助系统材料,合理运用其他新情境、新材料,探究教材运用的方法,培养学生基本历史学科思维能力与素养,为高中历史教学的教材运用提供借鉴。
吴沃莲[5](2020)在《广东省近十年中考历史试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考作为检验学生基础教育阶段学习成果的终结性考试,在测量与评价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不仅能反馈教学效果更能指导教学改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广东自2010年开始实行省中考封闭命题,本文将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结合相关教育学及考试学原理对近十年中考历史省卷进行系统研究。通过综合分析近十年试题特点及不足,对当下命题进行反思,提出命题改进建议;探索试题发展大趋势,理清今后命题走向,为促进教学发展及学生成长服务。本文将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共有五章内容。绪论部分主要是交代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方法,以及本文在一些方面的创新和不足之处。正文主要分为五章。第一章简述广东近十年中考历史省卷使用概况及试题命制依据,分析在取消考纲前,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教材三者与试卷的关系。第二章对近十年试题的结构与内容进行分析,其中结构方面主要是对题型结构进行分析;内容方面从板块题量、分值、主题、知识点分布等角度着重考虑。第三章挖掘近十年试题特点,发现试题结构稳定,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知识内容的考查体现一定灵活性;重视情境创设与学生情感体验;内容贴近生活,凸显时代性和开放性。第四章主要指出近十年试题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比如题型结构单调,创新性不足;综合题内容布局厚今薄古不够巧妙;部分题目情境创设不够严谨,材料与设问联系不强。初步分析这些不足会给教学带来的不利影响,对今后命题改进提出相关建议:设置多样题型;合理布局试题内容;注意命题严谨性。第五章是在前文研究基础上,探索试题变化趋势,其趋势主要体现在立意逐渐转型,学科素养凸显;越为注重唯物史观统摄下的多元史观考查;与高考衔接,更加注重综合能力考查。这些变化趋势与新中考方向一脉相承,实质是课程改革新理念在学科领域的具体化,深刻影响着教学走向,给今后历史教学带来一些启示:加强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多元史观意识;关注高考试题变化,重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结语部分主要是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并就本文研究作整体反思。
侯彦[6](2019)在《历史教学中考总复习研究 ——基于山西省长治市屯留第五中学的调查》文中研究表明历史教学中考总复习是历史教师帮助初中生在学习三年历史的基础上,集中复习,归纳学习成果,是打赢中考的关键一役。因此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考总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掌舵人。论文从中考历史考试要求着手,研究当前山西历史教学中考总复习的现状,找出历史教学中考总复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现状的调查论证,寻找更优的解决方法。论文采用了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案例研究法,结合国内历史教师、历史学者等人的研究成果,对历史教学中考总复习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中考学子做关于历史教学中考总复习针对性的调查,发现了历史教学中考中复习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部分教师越俎代庖,导致学生过于依赖教师、部分历史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形成课下复习习惯、以题海战术代替总复习策略归纳、部分历史教师缺乏指导备考经验、复习时间短,内容多等;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即:部分教师教学观念未更新、历史学科教学考试不被重视、学校注重分数,忽略过程、部分历史教师自身综合能力不足、部分历史教师忽视总复习方法的总结归纳等;对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作为专业的历史教师必须提高对总复习的整体设计与指导、历史教师要多维度指导学生进行历史知识总复习、采用灵活多样的复习方法、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形成养成性学习习惯等。教师要认清楚中考历史总复习的课堂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站在专业的角度帮助学生进行历史教学中考总复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才是历史教学中考总复习课堂的主体,希望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考总复习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索空间,充足的复习时间,使学生在历史中考总复习过程中坚持唯物史观,通过对史料实证的学习,增强历史理解的能力,达到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的培养。
余柏青[7](2019)在《《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文中研究表明《历史教学》创办于1951年1月,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创办的历史学刊物。至2010年12月,该杂志已出版613期。它以基础性、思想性和学术性为指导原则,始终坚持科学、严谨和务实的办刊风格。自创刊以来,它为繁荣国家历史教学及史学研究,建立史学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推动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促进国内外学术研究交流等,均作出突出贡献。此前,学界只是零星地、局部地研究《历史教学》,还没有系统地、深入地对其进行研究。为丰富中学历史教学内容,拓宽中学历史教学研究领域,强化历史教学、历史教科书与历史研究三者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揭示中学历史教学与相关学术研究之间的逻辑关系,作者对《历史教学》60年的发展进行了整体研究。《历史教学》是在以下四个背景下创办起来的:第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国家文化教育政策的指导,京津地区的几位历史学者敏锐地感觉到历史教师对唯物史观的迫切需求,因此创办一种专供历史教师阅读的刊物,《历史教学》应运而生。第二,知识分子心态使然。新中国成立使知识分子对未来充满期望,他们经历了国民党政权的腐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动紧跟政治,渴望跟上时代的变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第三,《历史教学》创刊申请得到了天津军政委员会批准,在办刊过程中又得到天津市军管会文教部部长黄松龄的大力支持;第四,李光璧、傅尚文、杨生茂等七位同人的共同努力。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份同人刊物《历史教学》就此诞生,并且很快走上良性发展轨道,成为中学历史教学杂志领域的一面旗帜。《历史教学》的读者群体主要是中学历史教师、高等师范院校历史系专业师生、历史教学研究工作者、教研员等。据不完全统计,5901位署名作者在《历史教学》共发表了10546篇作品。《历史教学》的作者群体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而稿源又集中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历史教学》编辑部等三个单位。其组织架构可以从下列四个时期来进行分析:1951年1月创刊到1954年8月属于同人办刊时期。1954年9月到1959年这段时期属于天津市人民出版社管理时期。1959至1966年、1979年复刊后至1985年,这两个时期属于天津市教育局管理。1986年开始至2010年这段时期属于天津新闻出版局管理时期。1951年1月到1966年6月是《历史教学》的特色形成和曲折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分同人办刊、政府改造、曲折发展三个阶段。同人办刊阶段,知识分子办刊主动紧跟政治形势,在“教”与“学”方面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特点。政府改造以后,天津人民出版社成立第三编辑室,专门负责编辑《历史教学》。该时期的“大家小文章”“问题解答”等学术性研究文章,“看似写来不难”“结果非高手莫办”,至今都传为美谈。1959年到1966年6月是《历史教学》曲折发展时期。由于连续的政治运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历史教学》被迫停刊。1979年1月到1990年3月是《历史教学》缓慢恢复和特色重建时期。1979到1985年是《历史教学》的复刊阶段。该阶段主要是教学和史学领域的拨乱反正,中学历史教学和学术研究逐步得到恢复;1986到1990年3月是《历史教学》特色重建时期。这个阶段重建教学特色后,学术研究文章发表对杂志发展而言存在着两难处境。1991年4月到2001年3月是《历史教学》继续偏重教学与学术“滑坡”时期。前期,杂志研究突出以能力为核心的考试测量与评价,并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培养中学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途径。后期,由于杂志管理失控,编辑出现许多乱象,学术论文弱化的趋势明显。在同类刊物崛起及网络迅猛发展的双重冲击下,《历史教学》逐渐失去其竞争优势。2001年3月到2010年12月是《历史教学》平稳过渡和“黄金”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又分为平稳过渡、“黄金”发展、分刊后继续发展三个阶段。2001年3月到2002年1月是《历史教学》平稳过渡阶段,它呈现“不温不火”状态;2002年2月至2006年12月是《历史教学》发展的“黄金”阶段。杂志编辑部组织对课程标准和“一标多本”教材进行讨论,将受众群体聚焦到《历史教学》平台;发表与中学历史教学关系密切的研究性学习案例和“听课随笔”,以引领中学历史教学;发表中青年专家访谈录,使学术研究与中学历史教学有机结合。2007年1月以后分中学版和高校版,《历史教学》得到持续性的发展。《历史教学》从创刊以来的发展变化历程折射出国家意识形态变化及其对出版物的影响。在1957-1978年,由于受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历史教学》紧跟国家政策形势的变化,导致杂志的内容有时出现偏离历史教学与研究的轨道。一本杂志能坚持办刊多年,而且现在还在良性健康地发展,这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上比较少见。一方面,由于政治体制的原因,将同人刊物纳入到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管理之中,由国家提供办刊经费,这是一本杂志赖以生存的基础。另一方面,杂志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杂志在发展过程中的跌宕起伏,它不完全是市场反映的结果,杂志的发展主要依靠党和国家的支持。研究《历史教学》不但要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变化特点,而且要从中透视在中国政治变化的背景下,知识分子们的心态及思想变化动态。《历史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总结其发展历史,终为中学历史教学服务;教学文章要抓教改典型,抓教学的前沿问题,使杂志发挥引领作用。《历史教学》兼顾历史研究与学术研究,采用高校版与中学版的办法解决学术研究与教学研究并重的问题。中学版是《历史教学》的根基和发行量的基本保证,保持中学版的内容和质量是这本杂志能够存活的关键所在。历史教学社与天津古籍出版社合并,严重制约着杂志的发展。《历史教学》被某所大学收入麾下,或是转移到经济效益较好的出版社。无论哪种归宿,对《历史教学》都是福音。
张季燕[8](2018)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多学科渗透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一轮高考改革,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内容涉及到经济、文化、政治、历史、文学、哲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如果在教学中不注重多学科渗透,很难适应新高考模式。因此研究高中思想政治课多学科渗透教学对于新高考背景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适应新高考模式至关重要。本文对多学科渗透以及高中思想政治课多学科渗透概念及结构进行界定,阐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多学科渗透教学的意义。通过具体教学案例呈现多学科知识、教学方法和情感价值观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渗透,高中思想政治课多学科渗透教学拓展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资源、增强了课堂教学实效性、促进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当然,高中政治课多学科渗透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多学科渗透教学实施的常态化不足、教师对多学科渗透教学的掌控能力有限以及学生在多学科渗透教学中反应不够灵敏。主要是因为现行高考方案压缩了多学科渗透教学的空间,教师的综合素养还不能完全适应多学科渗透教学的要求以及学生在应试教育压力下学习主动性不足。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多学科渗透教学效果应坚持科学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和适度性原则;应形成多元化的渗透格局,构建发展性的教学评价机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实施多学科渗透教学创造条件以及充分发挥学生在多学科渗透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应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丰富多学科渗透教学的内容,巧妙设置导入加强渗透、创设情境促进渗透、试题评析重视渗透。
白银菊[9](2017)在《新课标全国卷历史材料题人文性呈现统计分析及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历史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高中阶段是培养人文素养的关键时期,所以,高中历史教学承担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高考对高中历史教学具有评价作用,高考历史试卷人文性的呈现情况,影响其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考查。新课标全国卷是目前影响力最大的高考试卷,其中,历史学科的试题题型分为选择题和材料题,材料题比选择题更具有人文色彩。本文以人文性为切入点,对新课标全国卷历史材料题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依据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2016年9月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2017年的《历史考试说明》和皮亚杰的“内外化”理论,新课标全国卷历史材料题人文性呈现的基本要求为:知识考点的分布要合理;考试方式要有利于知识的“内外化”;试题的价值取向要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培养。基于这三个方面的要求,文章从知识考点、考试方式和人文精神内容三方面,对新课标全国卷历史材料题进行统计分析。整体而言,新课标全国卷历史材料题的人文色彩比较浓厚,但对少数民族史和亚非拉地区史的考查力度不大,考试方式的“趣味性”不足,试题的人文精神内容不够丰富。改进上述问题的主要策略有:一是促进知识考点体系的合理构建;二是促进知识“内外化”过程的有效进行;三是进一步完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考试说明》。
王珍珍[10](2016)在《现代化范式在历史高考试题中的体现 ——以2010-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不断发展,文化繁荣兴盛,就历史学科而言,一个最明显的表征就是各种不同的史学范式进入了历史学科领域,革命史范式不再占据主导地位。为了呼应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现代化理论研究在我国不断发展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最突出的成果就有现代化研究“范式”的构建。现代化范式是建构在现代化理论基础上的,因而其具体内容便体现了现代化理论的研究成果,即“人类历史发展归根到底是围绕以生产力发展为核心的经济发展的中轴转动”的。随着史学理论的发展,现代化范式越来越受到我国广大历史研究、历史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追捧,及至新一轮课程改革,不管是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还是各个版本的高中历史教材都渗透着现代化范式的基本理念,高考试题也越来越注重以现代化范式来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运用现代化范式对问题进行分析解读,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现代化视野,增进学生对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的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增强学生的现代化意识和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本文试图以2010——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为中心,通过对比说明现代化范式在新课标全国卷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本文还将对涉及现代化范式的典型题目在材料的运用以及命题的角度等方面进行重点分析,说明高考历史新课标全国卷对现代化范式的考查以及通过对现代化范式的考查是如何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功能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希望从中得出有益经验,从而为中学历史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二、高考改革与历史命题之我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考改革与历史命题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1)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集体备课研究 ——以寿光现代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五)研究方法 |
(六)概念解析 |
一、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优化高中历史集体备课的必要性 |
(一)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面临的新变化 |
1、育人理念和高考评价体系的更新 |
2、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 |
3、教材的变化 |
4、高考试题的变化 |
(二)高考综合改革对高中历史集体备课的新要求 |
1、育人理念和评价体系更新对高中历史集体备课的影响 |
2、选课走班对高中历史集体备课的新要求 |
3、历史教材变革对高中历史集体备课的新呼唤 |
4、高考历史试题变化对集体备课的新要求 |
(三)集体备课的理论依据 |
1、群体动力学理论 |
2、社会互依性理论 |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寿光现代中学历史组集体备课现状分析 |
(一)现代中学概况及其历史组的构成 |
(二)现代中学历史组集体备课的制度建设 |
(三)现代中学历史组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 |
(四)现代中学历史组集体备课案例展示 |
三、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现代中学历史组集体备课的优点与成效 |
(一)现代中学历史组集体备课的优点 |
1、机制健全,流程完善 |
2、务实求真,成效显着 |
3、新老互助,共促成长 |
4、求同求异,智慧共享 |
5、强化教研,提振精神 |
(二)现代中学历史组集体备课的成效 |
四、现代中学历史组集体备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探究 |
(一)现代中学历史组集体备课存在的问题 |
1、“务实”有余,“务虚”不足 |
2、评价、激励制度不到位,缺少“批判性”氛围 |
3、平台低、形式单一 |
4、次数少、时间长,内容多,环节不完备 |
(二)历史集体备课改进策略探究 |
1、更新集备理念,研备核心价值,凸显育人导向 |
2、聚焦必备知识、关键能力,落实学科素养 |
3、构建“立体式”集体备课平台,创新集体备课形式 |
4、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催生教育智慧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2012-2019年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命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发展与命题参照概述 |
第一节 苏州市中考历史科的发展背景 |
第二节 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的发展过程 |
第三节 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的命题参照 |
第二章 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
第一节 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题型分析 |
第二节 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内容分析 |
第三章 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特点及变化趋势 |
第一节 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的特点分析 |
第二节 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的变化趋势 |
第四章 基于试卷研究对命题和历史教学的思考 |
第一节 对试卷命题改进的思考 |
第二节 对历史教学实践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近五年高考历史试题及其教学启示研究 ——以全国Ⅱ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现状 |
1.关于高考历史试卷的研究 |
2.关于高考历史试卷的命题研究 |
3.关于国外历史试题研究 |
一、近五年全国Ⅱ卷试题内容与题型分析 |
(一)考试内容的量化分析 |
1、《考试大纲》的考查范围 |
2、试题内容的量化分析 |
(二)试题题型分析 |
1、选择题分析 |
2、综合性试题分析 |
3、开放性试题分析 |
4、选考题分析 |
二、近五年全国Ⅱ卷命题特点及趋势 |
(一)命题特点 |
1、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 |
2、考查基础知识,侧重主干知识 |
3、计量试题多样,以经济史为主 |
4、打破学科壁垒,多种学科渗透 |
5、增强价值导向,凸显学科素养 |
(二)高考历史试题命题趋势 |
三、近五年全国Ⅱ卷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启示 |
(一)教师教学启示 |
1、研究高考真题,选好模拟试题 |
2、关注史学前沿,强化知识储备 |
3、跨学科渗透,培养多维认知观念 |
4、树立核心素养理念,有效教学 |
(二)学生学习启示 |
1、夯实基础知识,把握主干知识 |
2、古今中外关联,构建阶段体系 |
3、训练学科思维,培养学科素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历史学科高考试题能力指向与教材运用 ——以全国卷抗日战争史高考真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动态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依据 |
第一节 高考历史试题命制与课程标准 |
第二节 高考历史试题命制与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 |
第三节 高考历史试题的能力要求 |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 |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 |
三、描述和阐释事物 |
四、论证和探讨问题 |
第二章 高考历史试题考查能力分析——以全国卷抗日战争史高考真题为例 |
第一节 理解与分析试题设问是理解试题能力考查目标的基础 |
一、理解设问对象,分析有效信息 |
二、解读设问方向,把握设问方向侧重点 |
第二节 考查对历史知识理解、认识、归纳、运用等能力 |
一、历史知识 |
二、高考历史试题考查的历史知识特征 |
第三节 创设新材料、新情境,考查理解、分析、比较、整合等能力的综合运用 |
第四节 注重考查学生对历史事物本质和发展因果的理解与认识 |
一、考查历史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 |
二、考查历史事物的本质 |
第五节 考查唯物史观指导下论证、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 |
一、论证、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要求 |
二、运用唯物史观论证与探讨问题 |
第三章 依据高考命题能力指向的教材分析——以人民版教材抗日战争史为例 |
第一节 高考历史试题命题能力指向与教材的对接 |
一、高考试题命题能力考查以教材知识内容为基础 |
二、高考试题命题能力考查情境创设以教材创设情境为依托 |
三、高考试题命题能力指向考查与教材能力培养的对接 |
第二节 高考命题能力指向与教材分析 |
一、高考历史命题能力指向与教材主干知识分析 |
二、高考历史命题能力指向与教材辅助系统的利用 |
三、高考历史命题能力指向下教材编写的不足 |
第四章 依据高考命题能力指向的教材运用——以人民版教材抗日战争史为例 |
第一节 按历史时序建立知识结构,强调融会贯通 |
一、注重历史知识间横向与纵向联系的建立 |
二、历史知识结构与脉络梳理的表达 |
第二节 借助教材情境材料及其他情境材料,培养学生综合解题能力 |
一、培养新情境中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基础能力 |
二、强化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
三、培养问题意识,提升历史探究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全国卷抗日战争史高考真题汇总 |
致谢 |
(5)广东省近十年中考历史试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现状 |
四 研究方法 |
五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广东近十年中考历史省卷使用概况及命题依据 |
第一节 广东中考历史省卷使用概况 |
第二节 广东中考历史试题命制依据 |
一 课程标准与试卷关系分析 |
二 考试大纲与试卷关系分析 |
三 历史教材与试卷关系分析 |
第二章 广东近十年中考历史试卷结构与内容分析 |
第一节 广东中考历史试卷结构分析 |
一 选择题题型结构分析 |
二 综合题题型结构分析 |
第二节 广东中考历史试卷内容分析 |
一 各板块题量、分值、比重在试卷中的分布分析 |
二 各板块主题、知识点在试卷中的分布分析 |
第三章 广东近十年中考历史试卷特点 |
第一节 题型结构稳定,注重考查主干知识 |
第二节 知识内容的考查有一定灵活性 |
第三节 重视情境创设,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
第四节 贴近生活,凸显时代性和开放性 |
第四章 广东近十年中考历史试卷的不足之处及建议 |
第一节 广东中考历史试卷的不足之处 |
一 题型结构单调,创新性不足 |
二 综合题内容布局厚今薄古欠巧妙 |
三 部分题目情境创设不够严谨,材料与设问联系不强 |
第二节 对广东中考历史试题命制的改进建议 |
一 设置多样题型,实现不同题型考查功能 |
二 合理布局古今内容,借鉴优秀命题 |
三 注意命题细节,精益求精 |
第五章 广东近十年中考历史试卷变化趋势及教学启示 |
第一节 广东中考历史试卷的变化趋势 |
一 立意逐渐转型,学科素养凸显 |
二 越为注重唯物史观统摄下的多元史观考查 |
三 与高考衔接,更加注重综合能力考查 |
第二节 广东中考历史试卷变化趋势对教学的启示 |
一 加强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
二 注重培养学生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多元史观意识 |
三 关注高考试题变化,重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历史教学中考总复习研究 ——基于山西省长治市屯留第五中学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文献综述 |
1.历史教学中考总复习的文献综述 |
2.对历史教学中考总复习实践的研究 |
3.对历史教学中考总复习理论与实践融合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访谈法 |
4.案例研究法 |
(四)研究价值 |
1.理论价值 |
2.实践价值 |
一、历史教学中考总复习的概述 |
(一)中考历史总复习简介 |
1.中考历史复习时间 |
2.中考历史总复习范围 |
(二)初中历史总复习的依据 |
1.依据课标要求 |
2.依据命题与核心素养要求 |
二、历史教学中考总复习的现状调查 |
(一)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1.总复习进行几轮的调查 |
2.学生重视程度的调查 |
3.历史教学具体实践的调查 |
4.历史教师针对备考心态辅导的调查 |
(二)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1.时间划分明确 |
2.复习任务、方法明确 |
三、历史教学中考总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
(一)部分历史教师越俎代庖,学生过于依赖教师 |
(二)部分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形成课下复习习惯 |
(三)以题海战术代替总复习策略归纳 |
(四)部分教师缺乏指导备考经验 |
(五)复习时间短,内容多 |
四、历史教学中考总复习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部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未更新 |
(二)历史学科考试不被重视 |
(三)学校注重分数,忽略过程 |
(四)部分历史教师自身综合能力不足 |
(五)部分历史教师忽视总复习方法的总结归纳 |
五、历史教学中考总复习的改进方法 |
(一)教师提高对总复习的整体设计与指导 |
1.教师准确把握历史课程标准 |
2.教师准确把握中考历史命题方向 |
3.教师整体把握历史知识 |
4.教师整体把握学情 |
(二)教师多维度指导学生进行历史知识总复习 |
1.多视角认识与复习历史知识 |
2.多视角指导分析理解历史问题 |
3.指导多元化感悟历史核心素养 |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复习方法 |
1.知识点总结复习是基础 |
2.“线性”规律复习是重难点 |
3.试题冲刺复习抓重点 |
(四)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
1.教师外出学习 |
2.部分教师需更新教育观念 |
3.总结总复习方法策略 |
(五)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习惯 |
1.改变学生集中总复习观念 |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7)《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概况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创办背景和组织架构及运行机制 |
第一节 《历史教学》的创办背景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教育政策 |
二、知识分子接受改造的需要 |
三、天津军政委员会文教部的支持 |
四、七位同人的共同努力 |
第二节 《历史教学》的组织架构 |
一、同人办刊时期的组织架构 |
二、天津市人民出版社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
三、天津市教育局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
四、天津市新闻出版局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
第三节 《历史教学》的运行机制 |
一、编辑出版责任机制 |
二、稿源与作者群体 |
三、印刷、发行及价格 |
第二章 特色形成和曲折发展(1951.1-1966.6) |
第一节 同人办刊时期的“教”与“学” |
一、主动紧跟政治形势 |
二、建国之初《历史教学》中的“教” |
三、建国之初《历史教学》中的“学” |
第二节 学习苏联与坚持特色 |
一、政府接管后的办刊方针 |
二、1956 年版教材的特点及讨论 |
三、全面学习苏联的教学法 |
四、“大家小文章”与问题解答 |
第三节 国家政策影响下的曲折发展 |
一、曲折发展时期的中学历史教学 |
二、曲折发展时期的学术研究 |
第三章 缓慢恢复和特色重建时期(1979.1-1991.3) |
第一节 复刊时期的拨乱反正 |
一、历史教学逐渐恢复到正常轨道 |
二、及时反映史学界的研究动态 |
第二节 教学特色的重建与学术文章水准 |
一、教学特色的重建 |
二、重建特色的两难处境 |
第四章 偏重教学和学术“滑坡”(1991.4-2001.5) |
第一节 高考的能力立意与能力培养的教学 |
一、教学大纲与教材内容的渐趋稳定 |
二、以能力立意的考试测量与评价体系形成 |
三、中学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 |
第二节 学术论文弱化与编辑乱象 |
一、论文质量下降的表现及原因 |
二、编辑出现乱象的表现及原因 |
第五章 平稳过渡和“黄金”时代(2001.6-2010.12) |
第一节 平稳过渡时的“不温不火” |
一、初步探讨中学历史课程的设计 |
二、继续配合人教社的教材修订 |
三、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初步探索 |
第二节 独立办刊形成特色 |
一、2003 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一标多本” |
二、21世纪初历史课程设置与编写教材专题讨论 |
三、研究性学习与“聂马之争” |
四、有重大影响的中青年着名学者访谈录 |
第三节 分版后的发展趋势 |
一、中学版和高校版的特点 |
二、专家引领中学教学研究 |
三、提倡以“教学设计”取代教案 |
四、研究高考试题引领高中教学 |
第六章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及发展策略 |
第一节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一、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 |
二、《历史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
第二节 杂志的变化趋势及发展策略 |
一、杂志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
二、发展的现实隐忧及策略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8)高中思想政治课多学科渗透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 国内研究综述 |
2. 国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四)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 创新点 |
2. 不足之处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多学科渗透概述 |
(一) 多学科渗透概念的界定和结构 |
1. 多学科渗透的概念 |
2. 高中思想政治课多学科渗透的概念 |
3. 高中思想政治课多学科渗透的结构 |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多学科渗透教学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 |
1. 理论基础 |
2. 思想资源 |
(三) 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多学科渗透教学的意义 |
1. 有利于政治课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
2.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3. 有利于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多学科渗透教学案例呈现 |
(一) 渗透其他学科知识以调动学生主动性 |
1. 以成语典故激发学习兴趣 |
2. 以历史事件解析哲学难点 |
(二) 渗透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 |
1. 以写作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
2. 以实验法提高践行能力 |
(三) 渗透其他学科知识促进正确情感价值观的养成 |
1. 以诗词格言激发爱国情感 |
2. 以地理知识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多学科渗透教学的效果及存在问题分析 |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多学科渗透教学的主要成效 |
1. 拓展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资源 |
2. 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实效性明显增强 |
3. 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显成效 |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多学科渗透教学存在的问题 |
1. 多学科渗透教学实施的常态化不足 |
2. 教师对多学科渗透教学的掌控能力有限 |
3. 学生在多学科渗透教学中反应弱于预期 |
(三)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现行高考方案压缩了多学科渗透教学的空间 |
2. 教师的综合素养不能完全满足多学科渗透教学的要求 |
3. 学生在应试教育压力下学习主动性不足 |
四、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多学科渗透教学效果的策略 |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多学科渗透教学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
1. 科学性原则 |
2. 开放性原则 |
3. 适度性原则 |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多学科渗透教学应形成多元化的渗透格局 |
1. 构建发展性的教学评价机制 |
2.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多学科渗透教学奠定基础 |
3. 充分发挥学生在多学科渗透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
(三) 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丰富多学科渗透教学的内容 |
1. 巧妙设置导入加强渗透 |
2. 创设情境促进渗透 |
3. 试题评析重视渗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新课标全国卷历史材料题人文性呈现统计分析及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一)对新课标历史试卷知识考点和考试方式的研究 |
(二)对新课标历史试卷人文价值取向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人文性在新课标全国卷历史材料题中的呈现依据和要求 |
一、人文性在新课标全国卷历史材料题中的呈现依据 |
(一)高校选拔人才的标准 |
(二)《历史考试说明》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
(三)皮亚杰的“内外化”认知理论 |
二、人文性在新课标全国卷历史材料题中的呈现要求 |
(一)试题的知识考点结构要合理 |
(二)考试方式要能促进知识的“内外化” |
(三)试题的价值取向要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培养 |
第二章 新课标全国卷历史材料题人文性呈现统计分析 |
一、从知识考点看材料题知识结构的合理性 |
(一)必做题知识考点统计分析 |
(二)材料题中知识结构的不足 |
二、从考试方式看材料题中知识的“内外化” |
(一)材料题考试方式统计分析 |
(二)材料题考试方式的不足 |
三、从材料题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看其价值取向 |
(一)材料题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统计分析 |
(二)材料题人文价值取向的不足 |
第三章 新课标全国卷历史材料题的改进建议 |
一、促进试题知识考点体系的合理构建 |
(一)增强史料学相关内容 |
(二)增加少数民族史和亚非拉地区史内容 |
二、促进“内外化”过程的有效进行 |
(一)注重“题记”的引导作用 |
(二)增添材料的“趣味性” |
(三)增强设问的“主体性” |
三、凸显试题涵养人文精神的内涵 |
(一)改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
(二)改进《历史考试说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现代化范式在历史高考试题中的体现 ——以2010-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一章 现代化范式与中学历史教学 |
一、现代化范式 |
二、现代化范式与中学历史教学 |
(一)新课改以前 |
1.新课改以前的历史教学大纲 |
2.新课改以前的历史教材 |
3.新课改以前的历史高考 |
(二)新课改以后 |
1.从《历史教学大纲》到《历史课程标准》 |
2.新课改以后的历史教材 |
3.新课改以后的历史高考 |
第二章 现代化范式在新课标全国卷中的体现 |
一、新课标全国卷中所体现的各种史学范式 |
二、现代化范式在新课标全国卷中的体现 |
第三章 新课标全国卷“现代化范式”典型试题个案解析 |
案例一 2010年全国新课标标准卷第40题 |
案例二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1题 |
案例三 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第41题 |
第四章 新课标全国卷以现代化范式命题的反思 |
一、存在的不足 |
二、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四、高考改革与历史命题之我见(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集体备课研究 ——以寿光现代中学为例[D]. 高文静. 曲阜师范大学, 2020
- [2]2012-2019年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命题研究[D]. 诸葛浩.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近五年高考历史试题及其教学启示研究 ——以全国Ⅱ卷为例[D]. 王琴.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4]历史学科高考试题能力指向与教材运用 ——以全国卷抗日战争史高考真题为例[D]. 唐娟.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5]广东省近十年中考历史试题研究[D]. 吴沃莲.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历史教学中考总复习研究 ——基于山西省长治市屯留第五中学的调查[D]. 侯彦. 渤海大学, 2019(12)
- [7]《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D]. 余柏青.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高中思想政治课多学科渗透教学研究[D]. 张季燕. 苏州大学, 2018(06)
- [9]新课标全国卷历史材料题人文性呈现统计分析及改进研究[D]. 白银菊. 河南大学, 2017(06)
- [10]现代化范式在历史高考试题中的体现 ——以2010-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为中心[D]. 王珍珍. 西华师范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