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澳大利亚土着来源之谜(四)——澳大利亚土着的定居和生存状态(论文文献综述)
刘春杰[1](2021)在《英属北婆罗洲特许公司研究(1877-1946)》文中提出19世纪80年代,英国政府正式批准成立英属北婆罗洲特许公司。关于该公司的相关研究,学术界主要专注于公司本身的个案研究,分析英国在北婆罗洲地区的殖民政策,对公司的发展历程与英国殖民政策之间的联系则缺乏整体性认识,进而忽视了公司在北婆罗洲历史上和英国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探讨英属北婆罗洲特许公司的兴衰历程,将公司的成立、主要活动和结束与英国殖民政策的演进联系起来,进一步探究公司在北婆罗洲历史上和英国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论文主体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绪论部分是对论文选题缘由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等进行介绍。正文部分以英属北婆罗洲特许公司的成立、主要活动和结束为顺序,将公司的研究分为四章进行具体阐释:第一章是叙述北婆罗洲的地区形势,分析英属北婆罗洲特许公司成立的原因。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英国对婆罗洲的总体政策依然处于“重贸易而非领土”的传统“非正式帝国”殖民政策框架之内。70年代末期,北婆罗洲的地区形势发生了变化,西班牙政府和荷兰政府均加紧了在北婆罗洲的殖民竞争,该地区的战略和商业价值迫切要求英国采取干预措施。同一时期,英国执政的保守党提出的“正式帝国”殖民政策,支持与北婆罗洲建立领土上的联系,这导致保守党的“正式帝国”理念与自由党的传统“非正式帝国”理念产生冲突。在两种帝国理念争执不下的背景下,英国政府最终决定批准成立英属北婆罗洲特许公司,在避免承担海外责任的情况下,阻止了其他欧洲大国插手北婆罗洲地区,维护了英帝国的海外利益。第二章主要叙述英属北婆罗洲特许公司领土扩张的进程和性质。公司成立后,其首要任务是扩张领土和巩固统治基础。公司的领土扩张导致北婆罗洲的地区形势愈加紧张,一是沙捞越和北婆罗洲竞相占领文莱领土,二是西班牙和荷兰加剧了在北婆罗洲的殖民扩张,北婆罗洲的这一形势需要英国政府进一步干预。同一时期,英国在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初处于“正式帝国”殖民政策的扩张阶段,于是,1888年,北婆罗洲沦为英国保护国,该地区正式被纳入英国的殖民主义体系之内。这也意味着公司在北婆罗洲的领土扩张便正式具有了殖民扩张的性质,从而导致公司在领土扩张期间不断遭到文莱苏丹和当地人民的抵抗。沙捞越作为公司的竞争对手,从一开始就抗议公司的扩张行为。最终,在英国政府的庇护之下,公司成功地于1904年确定了北婆罗洲现如今的边界,同时巩固了在北婆罗洲的势力。第三章是论述英属北婆罗洲特许公司的经济发展活动如何导致北婆罗洲的本土贸易模式转变为新型的殖民贸易体系。公司在成功巩固领土后,其任务重心就转向发展经济,谋求商业利益。尽管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制定了新的经济政策,但经济状况一直处于破产边缘。直到20世纪初,在多种因素的推动下,尤其是得到英国“正式帝国”殖民政策下殖民地发展战略的支持,公司通过发展殖民地经济产品,将北婆罗洲的资本、土地和劳动力商品化,致使北婆罗洲传统的本土贸易模式转变为新型的殖民贸易体系。这一新型殖民贸易体系通过开发北婆罗洲的资源使公司获取了大量利润,但这一利润主要流入英国,公司很少将产出转化为北婆罗洲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四章主要阐释英属北婆罗洲特许公司结束的原因,评价公司的作用和历史地位。二战后,英国的殖民政策和发展方向需要根据新的国际形势作出调整,公司在北婆罗洲的统治正式告终。文章认为,公司具有政治性和商业性,政治性体现在公司是英国殖民统治的代理机构,是英国间接控制北婆罗洲的工具;商业性体现在公司积极发展殖民地经济产品,追求商业利润。同样,公司不仅在大英帝国殖民统治历程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也对北婆罗洲的地区发展有深刻影响。公司使得英帝国版图扩大,并扩展了英国的贸易范围。此外,公司在行政管理机制、贸易体系和经济发展模式等方面也为北婆罗洲地区引入新的成分。结论部分总结了公司的成立、主要活动和结束与英国殖民政策演进的联系,以及公司在北婆罗洲历史上和英国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
张青阳[2](2020)在《砂拉越拉让江流域华人商业发展研究(1861-1963)》文中提出本文研究1861年至1963年间,拉让江流域华人的商业发展。运用年鉴学派“长时段理论”梳理当地华人商业发展,探讨三个历史阶段华人商业特征及影响因素。19世纪中期以后,随布洛克政权剿灭海盗、扩大统治,拉让江流域秩序恢复,迎来闽、潮商业移民。以“堡镇”为据点,闽、潮华商与达雅克人土着交易森林土产。并以宗乡关系为纽带建立覆盖流域连接古晋、新加坡等地的商业网络。闽、潮的华人链式移民模式形成土产贸易主导商业的格局。20世纪初,福州、广东及兴化移民建立垦场引种橡胶后,经济作物取代土产贸易,垦场移民模式形成经济作物主导商业格局,华人商业的门类及规模随之增扩。这一时期,闽、潮两属的商业优势地位仍然明显。土产及经济作物都深受国际市场和价格波动影响,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造成巨大冲击。1941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华人商业在经济统制政策下再遭重创。战后,英国殖民统治建立,华人政治地位提高,商业环境改善。华人资本纷纷转向工商业。恰逢政府放开部分森林开采权,而本地木材渐受市场青睐,华人锯木业勃兴,战前奠定的锯木业基础加之高集资效率促成福州人在锯木业的成功。华人锯木业获取巨大利润,产生了几家大型跨国公司。政经局势变迁,锯木业带动下,对外贸易联系日趋多样化。本文发现,自然环境及华人文化特征形塑拉让江流域华人商业发展,不同时期的政治格局、市场需求、移民模式也造成影响。当地一直以来与新加坡商贸往来密切,在布洛克时期两地呈商业联系日趋紧密趋势,英领时期则渐淡化。相对融洽的族群关系亦为华人商业提供稳定发展环境。拉让江流域华人因时、因地的选择其商业发展道路,以较为灵活的方式应对危机与挑战,并能发扬团结协作精神,把握发展机遇,使当地华人商业取得瞩目成就。
刘倩倩[3](2020)在《《边疆的另一端》第三章汉译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澳大利亚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个独具魅力的分支,澳大利亚文化翻译也在中外翻译事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中国澳大利亚研究会的成立,每两年便会举办一次澳大利亚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加强中澳两国之间的沟通和了解。然而目前国内对澳大利亚土着的介绍和研究,散见于报刊、杂志、网络等,着述较少,也没有一套特别系统化的研究方案。澳大利亚共有600多个说着不同语言的土着部落。他们有着传统的生活理念,敬畏、崇拜着土地。土地是他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一切。1788年,欧洲人踏上澳洲大陆后,土着居民的生存状态迅速恶化。尽管他们遭到欧洲人的杀戮和强制同化,但他们自古以来都是澳大利亚的主人。本文是一篇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翻译文本是澳大利亚作家亨利·雷诺兹的《边疆的另一边》的第三章内容。原文文本属于信息类文本,主要是将澳大利亚的土着文化介绍给读者。译者以该书的翻译为案例,将此次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归纳总结,分析其解决办法,希望能够对今后同类型资料的研究有所帮助。本实践报告的各种翻译难点主要集中在词和句的翻译,并结合大量实例运用交际翻译理论解决相应的翻译难题。
李回[4](2020)在《另一种观看 ——论陈志勇的图画语言》文中提出陈志勇是着名的澳大利亚图画书艺术家。他的作品以叙事形式的创新和主题的复杂性着称,对儿童图画书的惯例形成了挑战。本文从叙事语言的角度对其整体创作进行重视,认为图画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不仅在于它发挥了自身的媒介特长,更指向图画成为一个内涵丰富的要素将陈志勇创作的各个层面联结起来。作为一种叙事符号,图画语言也像文字语言一样可以从手法、意义、话语等角度得到分析。首先,考察陈志勇在自身范围内形成的图画语言特点,它们揭示出陈志勇在创作意识和作品表现层面上对图画的独特运用。他认为图画和文字携带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代表了人们观看现实的不同眼光。通过拼贴、塑造超现实形象、制造极端比例等手法,图画得以传递自身内含的视角。接着,将图画语言还原至作品中加以探讨,指出它对于陈志勇创作的必要性,这种必要性指向图画与作品表现的对象之间的适切。以《绯红树》《蝉》《抵岸》为例,分析其各自的图文叙述如何显现了主体因不同原因而遭受的失语状态。其中,文字克制了叙述功能,图画则以超现实的隐喻制造了多义性,并将读者置于与主人公相似的主体状态。最后,进一步将作品置于其所处的历史文化环境中进行考察,发现它们在形象、主题、背景等方面与澳大利亚儿童文学、成人文学传统的相关性,指出陈志勇的独创性来自由图文叙述制造的复杂、多变的视角,其中也许蕴含着他更为成熟的后殖民眼光。由此,陈志勇创作上的统一性得以显现,它们在不同层面上提供了“观看”的启示。
焦茭[5](2020)在《混沌理论视角下的《奥斯卡与露辛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奥斯卡与露辛达》是彼得·凯里第一部获得布克奖的小说,也是他最负盛名的小说之一,还被哈罗德·布鲁姆收录进《西方正典》的“经典书目”中,颇具研究价值。与此同时,混沌理论作为21世纪文学批评的重要概念,模糊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边界,它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新工具,以及思考复杂问题的新视角,打破了自牛顿力学以来一直统治和主宰世界的线性思维方式。无论是《奥斯卡与露辛达》中的“非线性”叙事,还是小说讲述的人物命运和原住民历史命运,都体现了混沌理论所蕴含的随机偶然性、不确定性与复杂性。本文试图从混沌理论的视角对《奥斯卡与露辛达》进行解读,给目前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论文结构如下:第一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混沌理论”及论证“混沌理论”在文学批评中运用的合理性,以及从混沌理论视角阐释《奥斯卡与露辛达》的意义。第二部分,以混沌理论视角整体上分析小说叙事结构和叙事内容的特征,试图将读者的阅读体验和作者的叙事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事件进行考察,去“戳穿”作者对读者的游戏,识别作者的意图——“不确定的叙述者”和“被游戏的读者”,从而展现小说在叙事上的“混沌”特征。第二章分为三个部分,从“蝴蝶效应”、“奇异吸引子”等角度,围绕着小说核心的三角关系奥斯卡、米里亚姆和露辛达来分析个人命运的不确定性。第一部分,从奥斯卡思想意识受偶然性事件的影响而变化出发,追溯了奥斯卡发生命运悲剧的“初始敏感条件”,接着从混沌理论的重要隐喻“机遇”着手,分析“赌博”作为概率性事件对奥斯卡的命运转向起到了决定的作用,最后,从对既有秩序的颠覆来分析奥斯卡命运悲剧是其抗争的结果,赋予奥斯卡“赌徒心理”新的意义。第二部分,从奇异吸引子出发,考察作为科学概念的奇异吸引子在小说中的表现,对米里亚姆一直被笼罩在亲人死亡的“魔咒般”命运进行分析,接着讨论了与奥斯卡的“欺诈式”结合让米里亚姆出乎意料地开启人生新篇章。第三部分,从混沌理论提出的重要命题“自由意志”出发,分析玻璃工厂作为“连接混沌与文明的桥梁”在露辛达的女性意识觉醒中的重要作用,“正在形成的社会”给予露辛达在“模模糊糊的男性社会”中身份流动以更大的空间和可能性,以及分析露辛达对先定命运的反抗和自由意志的发挥让她遭遇人生挫败之后依然得以成为劳工代表的重要原因。第三章主要从混沌理论的复杂性入手来分析凯里是如何通过颠覆传统的帝国英雄形象,解构叙述者母亲的“帝国叙事”来重写原住民的历史以及如何展现和讲述“基督教文明入侵对原住民文化的摧毁”这一重要主题的。本文从混沌理论视角出发,不割裂作者的写作技巧和小说的主题内容,将《奥斯卡与露辛达》的叙事内容和叙事结构结合起来,通过分析小说文本的“非线性叙事”特征,个人命运的偶然性、随机性、不确定性,以及原住民被动的历史命运选择,为《奥斯卡与露辛达》的研究提供新的认识,也为混沌理论在文学领域的具体运用提供新的实践。
松芳[6](2020)在《青稞糌粑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青稞糌粑为中心的藏族饮食文化为研究对象,主要从饮食人类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在地化观察与研究,对青稞糌粑文化的特征、价值和意义进行探讨。重点考察了在饮食生活中,藏民族如何运用相关青稞糌粑的内部知识体系,理解并调适人同所处特殊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尝试通过地方性知识及“生长于斯”的经验性的“深描”,完成关于青稞糌粑的食物民族志写作。同时,从糌粑文化的个案研究出发,探索藏族传统饮食文化的整体研究构架,及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路径,并试图与文化生态学、象征人类学等多种研究范式进行对话。藏区至今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围绕青稞糌粑的技艺、制度、信仰等传统文化知识体系形态,藏族饮食文化的综合特点在于:单一的食材、极简的烹制和规模化的生产,朴素与实用的形态背后却隐含有人类精神中更多的文明指数,并拥有与之相应的一套文化意义体系。论文首先梳理了藏人对青稞生成环境的认知和糌粑原料的获取过程;描述糌粑的生产制作与食用方式以及饮食制度;围绕在不同空间展开的各种仪式中糌粑作为信仰食物所呈现出的象征意义;探讨了糌粑作为藏人主食具有的感官、记忆与自我认同功能;以及在现代性实践中的现状及可能的未来走向。论文的主要观点总结如下四个方面:第一,饮食文化中,食物原料的生产环境决定人们的生计方式和饮食形态,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是决定饮食文化的主要因素,因此,整体对青稞糌粑文化的把握,应从“地理和人文的结合部”的角度去理解,方法论方面应注重饮食实践层面的综合考察。第二,作为生物性营养需要的糌粑和作为精神需求的糌粑之间相互转化,贯穿于藏文化的方方面面,使藏人对糌粑有着习惯性的忠诚,成为维系统一藏族传统文化的纽带。第三,藏人与青稞糌粑的互动,和与其所处青藏高原特殊环境之间相互调适的过程中,所形成的饮食文化对象征符号的运作,使食物的意义进入象征系统并成为破译文化的符码,在广泛的时空中扮演着连接人与所处环境之间的中介角色。不同文化赋予具有永恒功能的食物以不同的意义,生活在藏文化中的人们,在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和逻辑的象征体系之中,形成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认知。同时,借助于象征符号的能动性运作,人与其所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的调适终以和谐实现。第四,外来的饮食及其文化,扩大了藏族原有的饮食体系,丰富了本土糌粑为主食的饮食结构,而未替代糌粑酥油在藏族饮食文化中的核心地位。糌粑酥油为核心的饮食文化系统,在整体的藏文化中形成一个特殊的文化体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边界。论文力求把对青稞糌粑文化的探讨,贯穿一条鲜明的人文思想主线,糌粑为主兼及其他的饮食结构、“医食同源”的藏人饮食保健养生思想、生命平等的生态法则、尚“善”的人文观念和“尊老”的传统。
耿中耀[7](2019)在《文化的演替与作物的盛衰 ——桄榔类物种式微的文化生态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民族学史上,学者们围绕着二元对立的学术思想展开的争论从未休止过。到了当代,学科内的学术思想分离更为凸显,理论的主张从对话走向对立,方法的选用从共同的标准走向各行其是,民族志的书写也在持续的批判与反思之中步入了“表述的危机”。于是,学者们又不得不对批判进行批判,对反思进行反思,再次呼吁坚持跨学科结合的研究思路,践行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随着“人类史”、“人新世”、“一万年尺度”等概念提出后,预示着宏大叙事的民族志书写再次回归。在这样的背景下,民族学家从微观与宏观的结合,共时态与历时态的兼顾,实践主体与结构系统的互动等角度入手,对“人类史”上作物的驯化、农业的起源、国家的诞生、饮食结构的改变与生态环境变迁的相互关系研究,极具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热带、亚热带地区桄榔类植物,仅是地球上的一类普通物种,但被人类驯化以后却由此而发生一个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其背后正是人类社会文化演替的集中体现。具体而言,在距今一万年前左右,人类开始不再完全依赖以采集野生植物和捕获野生动物为食的狩猎采集生计类型,转而选种有限的几个物种进行驯化,以此产出粮食。桄榔类植物,也在这一时期被驯化成了粮食作物。到了距今五千年左右,以桄榔类作物产出“主食”的农业生产体系得以成形,相关的人群还以此建构出独具特色的政治形态、经济行为、宗教信仰、艺术活动、饮食习俗等文化类型。纪元前后,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桄榔农业民族”开始进入了国家的统治,桄榔类作物由于得不到国家的接纳和认可,从而在与其它粮食作物的争地过程中一步步隐退,最终退出了相关民族的文化利用范围。基于此,文章以时间为线索,将桄榔类物种式微的过程分为前后相互连接的三个阶段:兴起于距今一万年左右,繁盛于五千年左右,隐退始于被纳入国家统辖之后。桄榔类作物的由盛转衰的过程,正好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的农业的起源、国家的发展、航海贸易的兴起等文化演替直接关联。对该类物种式微的三个阶段探讨,分别对应文章的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旨在分析和回应从第二章至第五章提出和面对的问题。第七章,则是立足于当代的生态建设和扶贫行动目标,提出桄榔类作物当代复兴的策略。通过对桄榔类物种追本溯源后,可以回应当前民族学中悬而未决的现实难题:其一,从长时段的时间序列中,以物种的盛衰为载体,澄清符号与象征的起源,及其背后权力和意义运行中相互制造的辩证关系,可望能够打通主/客体对立的“二元论”壁垒;其二,对物种盛衰过程的因果关系,作出能够被证实或证伪的解释,以此表明民族学的文化分析依然需要回归到“实证”研究的学科属性;其三、对桄榔类物种提出的当代复兴策略表明,民族学可以在当代的社会行动中贡献出学科的力量。文章的从大尺度的时空视角,检视桄榔类作物式微的历程及其原因与机制,并提出当代的复兴策略,不仅回应了当代民族学理论中争议的焦点,还期望能够对民族志的书写作出一些新的尝试,撰写出一种有新的“实验民族志”。
蒋璇[8](2019)在《《澳大利亚原住民—土着人的故事》(第三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一篇关于《澳大利亚原住民——土着人的故事》第三章的翻译实践报告。第三章主要讲述了几千年前居住在塔斯马尼亚和维多利亚地区的澳大利亚人。作者根据探险者和历史学家留下的证据,还原土着人的故事,带领读者重新认识土着人。这是一篇极具研究价值的信息类文本。该实践报告的第一章节是翻译项目的简介,第二章介绍准备工作,翻译实践的实施和后期审校工作,第三章是案例分析,总结重点和难点,举例分析在处理词汇和长句时所使用的翻译方法。如词义引申法,词义选择法,顺译法,重组法,拆分法等,最后分析如何处理带破折号的句子。使用这些方法可以增强译文的可读性。第四章总结在实践中收获的经验以及对未来的建议。通过此次翻译实践,笔者能更灵活地运用一些翻译方法和技巧,也更深入地学习了澳大利亚土着民的文化。此次翻译实践不仅对笔者自身有益,同时也为其他译者和研究澳大利亚土着方面的读者提供了借鉴。
姚林[9](2019)在《冲突与协调: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政策研究》文中提出教育公平是教育政策的出发点,也是教育政策价值追求,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在多元文化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澳大利亚各级政府出台了诸多特殊性与优惠性兼具的原住民教育政策,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之下,原住民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论文以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来的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政策为考察对象,以各时期原住民教育所面对的冲突以及政策的协调应对为研究主线梳理原住民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结合当下原住民各级各类教育的政策内容与实践,阐释原住民教育政策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政策实践及实际效果,总结归纳原住民教育政策的基本特点,指出其困境与缺憾,并展望原住民教育政策未来的发展方向。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政策的经验与教训为我国推动民族教育改革提供了参考与借鉴,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绪论部分重点阐述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梳理了研究现状,对研究论题、重要概念、理论参照和研究方法等做出了阐释,从而为全文的写作奠定基础。第一章“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政策的缘起”,梳理在1970年代之前西方殖民者对澳大利亚原住民采取的种族灭绝、种族隔离和同化教育政策。过去的政策给原住民造成了深深的苦难,使得现在原住民成为澳大利亚社会中最弱势之群体。第二章“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政策的发展演变”,利用社会冲突理论视角从历史背景、社会政治环境、原住民社会经济状况等角度分析了澳大利亚各级政府制定与实施原住民教育政策的外在驱动与内在动因,梳理澳大利亚各个执政党执政期间制定的原住民事务政策及其理念,重点分析了多个关键性原住民教育政策出台的背景、决策博弈的过程以及教育政策的内容与变化。第三章“以教育结果公平为核心的原住民普通教育政策”,梳理了各级原住民教育政策,从政策背景、政策实践和政策成效三个方面分别探讨了原住民中小学教育政策和高等教育政策,并对原住民高等教育政策的演变进行了阐述,利用统计数据和图表呈现了各级原住民教育政策的成效,力求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原住民教育政策的实践与效果。第四章“以原住民需求为核心的各类原住民教育政策”,分析了澳大利亚各类原住民教育政策,分析原住民双语教育政策、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的背景与演变历程。第五章“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政策的特点”,归纳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政策的四大特点:政策价值取向多元化;政策重心调整动态化;政策制定主体多元化;政策实施监督常态化。第六章“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政策的困境与缺憾”,意在更加客观中立地看待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政策的得与失。对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政策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总结,反思了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政策的缺憾,深化了对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政策的认识。第七章“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政策的展望”,展望了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政策的未来发展方向:利益协调——保障政府、学校与社区的协调机制;更新话语——放弃原住民教育“赤字”话语体系;教育扶贫——逐步克服原住民社会经济弱势地位;走向和谐——重构澳大利亚历史、知识与课程。
靳文卿[10](2018)在《澳大利亚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研究》文中认为全球化时代对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及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任何国家、民族和个人都不可能在现代世界独善其身,而旨在培养全球视野和国际思维能力的国际理解教育则担负起了培养新时代全球化人才的重任,国际理解教育也逐渐成为各国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澳大利亚的国际理解教育起步较早,后在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推动之下更得到快速发展,因此其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较为完善和成熟,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对澳大利亚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梳理和分析,探究其成功经验,对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建设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本文旨在运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法,探讨澳大利亚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历程、课程政策、课程实施方式和课程评价方式,总结其经验和教训,并结合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实施现状,试图提出对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建设的建议。文章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说明以澳大利亚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为研究对象的理由和意义,在梳理和总结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进行概念界定和辨析,并介绍主要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一章论述了澳大利亚国际理解教育产生的背景,梳理其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历程。第二章分析澳大利亚国际理解教育的相关政策,重点阐释和分析澳大利亚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政策。第三章探讨澳大利亚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实施的核心内容和框架,在此基础上整体论述和分析其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实施方式,并加以案例分析来探究其具体实践。第四章对澳大利亚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评价方式进行论述。第五章总结和评价澳大利亚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特点,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在梳理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开展现状的基础上,理性借鉴澳大利亚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经验,为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发展提出建议。
二、澳大利亚土着来源之谜(四)——澳大利亚土着的定居和生存状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澳大利亚土着来源之谜(四)——澳大利亚土着的定居和生存状态(论文提纲范文)
(1)英属北婆罗洲特许公司研究(1877-1946)(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三)档案文献 |
1.官方档案 |
2.时人记载 |
(四)研究意义 |
1.学术意义 |
2.现实意义 |
(五)概念界定 |
(六)思路框架 |
(七)研究方法 |
(八)创新点和不足 |
一、英属北婆罗洲特许公司的成立(1877-1881) |
(一)英国在北婆罗洲的殖民扩张 |
1.19世纪英国对婆罗洲地区的关注 |
2.英商获得北婆罗洲的领土租借权 |
3.英商在北婆罗洲地区的初期活动 |
(二)大国在北婆罗洲的殖民竞争 |
(三)英属北婆罗洲特许公司的成立 |
1.北婆罗洲公司特许状的申请 |
2.北婆罗洲公司的成立原因探析 |
小结 |
二、英属北婆罗洲特许公司的领土扩张(1881-1904) |
(一)英国正式建立北婆罗洲保护国 |
1.北婆罗洲公司成立后北婆罗洲的地区形势 |
2.北婆罗洲沦为英国保护国 |
(二)北婆罗洲公司巩固在北婆罗洲的势力 |
1.北婆罗洲公司领土扩张的进程和性质 |
2.北婆罗洲人民与北婆罗洲公司之间的斗争 |
3.沙捞越和文莱对北婆罗洲公司领土扩张的抗议 |
小结 |
三、英属北婆罗洲特许公司的经济发展(1904-1942) |
(一)北婆罗洲本土贸易模式的变化 |
1.北婆罗洲西海岸的贸易模式和变化 |
2.北婆罗洲东海岸的贸易模式和变化 |
(二)新型殖民贸易体系的形成 |
1.殖民地经济产品的发展 |
2.新型殖民贸易体系的形成 |
(三)北婆罗洲公司的经济发展对当地社会的影响 |
小结 |
四、英属北婆罗洲特许公司的结束和历史地位 |
(一)二战对英国远东殖民体系的冲击 |
(二)日本的占领与北婆罗洲公司统治的结束(1942-1946) |
(三)北婆罗洲公司的作用和历史地位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砂拉越拉让江流域华人商业发展研究(1861-196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分析架构及历史分期 |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
一、西方学界及华人学者的英文着作 |
二、砂拉越本土学者的相关研究 |
三、大陆及港台学者的相关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资料来源 |
第二章 华人商业的开端(1861-1900) |
第一节 华人到达前的拉让江流域 |
一、拉让江流域的自然地理 |
二、早期婆罗洲北部与中国的交往 |
第二节 拉让江流域由乱而治 |
一、海盗活动的遏制 |
二、堡镇模式下的华人商业 |
第三节 土产贸易中的华人商业网络 |
一、乌鲁贸易网络 |
二、与外界商业联系 |
第三章 商业版图的扩大(1901-1945) |
第一节 集体移民与经济作物 |
一、华人垦场的建立 |
二、引进经济作物 |
第二节 新发展契机下的华人商业 |
一、商业规模的扩大 |
二、金融与航运业嬗变 |
第三节 危机下的华人商业 |
一、大萧条的冲击 |
二、日据时期的破坏 |
第四章 资本化与集团化(1946-1963) |
第一节 政经秩序的重建 |
一、华人政治地位提高 |
二、经济政策与开发 |
第二节 资本化发展 |
一、朝鲜战争影响 |
二、华人金融业发展 |
第三节 集团化发展 |
一、木材行业的勃兴 |
二、华人商业的集团化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边疆的另一端》第三章汉译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中文摘要 |
Chapter One Translation Task Descrip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1.2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1.3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ocess Description |
2.1 Preparation for Translation |
2.1.1 The Choice of Translation Theory |
2.1.2 The Preparation of Translation Tools |
2.1.3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
2.2 Translation Process |
2.2.1 Translation Schedule |
2.2.2 Implementation of Translation Schedule |
2.2.3 Quality Control |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
3.1 Word Translation |
3.1.1 Keywords Translation |
3.1.2Polysemy |
3.2 Sentence Translation |
3.2.1 Many References |
3.2.2 Long and Difficult Sentences |
Chapter Four Translation Case Analysis |
4.1 Word Translation |
4.1.1 Paraphrasing |
4.1.2 Transliteration |
4.1.3 Choice of Word-meaning |
4.1.4 Semantic Extensions |
4.2 Sentene Translation |
4.2.1 Translation of Inanimate Subject Sentences |
4.2.2 Translation of Impersonal Subject Sentences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
5.2 Open Issues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
(4)另一种观看 ——论陈志勇的图画语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图画语言之特点:提供别种眼光 |
(一)观察性绘画:前语言的创作思维 |
(二)多元素组合法:现实的变形和重组 |
1.超现实场景:用幻想把握现实 |
2.拼贴:意义的反思 |
(三)空间体验的突显:人与环境的关系 |
二、图画语言之必要:表现失语式存在 |
(一)《绯红树》:情绪性失语 |
(二)《蝉》和动物:权力性失语及其自然性还原 |
(三)《抵岸》:文化性失语 |
三、图画语言之功能:制造差异视角 |
(一)历史奇幻:仿土着视角与群体视角的分化 |
(二)郊区奇幻:真实与虚构的外来视角 |
1.作为移民社区的郊区:私人性视角的转换和聚合 |
2.作为儿童游戏场所的郊区:双重视角及其创造性 |
结语 |
征引文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混沌理论视角下的《奥斯卡与露辛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 彼得·凯里及《奥斯卡与露辛达》国内外研究综述 |
1. 彼得·凯里国内外研究情况 |
2. 《奥斯卡与露辛达》国内外研究情况 |
一、 以混沌理论阐释《奥斯卡与露辛达》的合理性 |
(一) 混沌理论:概念与定位 |
1. 混沌理论作为文学批评的合理性 |
2. 混沌理论的主要特征及在文学中的具体应用 |
(二) “混沌的叙事”:流动的开放感 |
1. 灵感与创造 |
2. 隐喻 |
3. 欺骗性叙事和反讽 |
二、 个人命运的偶然、随机、不确定性 |
(一) 蝴蝶效应:微妙的力量 |
1. 初始敏感条件——圣诞布丁 |
2. 作为概率性事件的赌博 |
3. 反俄狄浦斯式命运悲剧 |
(二) 奇异吸引子:死亡之旅 |
1. 小说中的奇异吸引子 |
2. 米里亚姆:“天生的守孝者” |
(三) 命定论与自由意志的博弈 |
1. 玻璃工厂:“连接混沌和文明的桥梁” |
2. “流动的身份” |
三、 在边缘游荡的原住民:被动的命运选择 |
(一) 关于原住民历史真实的探索 |
1. 解构帝国探险小说的英雄形象 |
2. 解构母亲的“帝国叙事” |
3. “揭露”和“重写”原住民历史真实 |
(二) 从稳定、封闭、单一到流动、开放、多元 |
1. 定居者社会:混沌的工业城市 |
2. 西方文明的破坏性与原住民文化的“再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青稞糌粑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摘要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一)人类学的饮食研究 |
(二)藏族饮食文化研究综述 |
(三)青稞糌粑文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与结构框架 |
(一)田野调查 |
(二)民族志书写 |
(三)文献研究 |
(四)创新点 |
(五)论文框架结构 |
第一章 作为糌粑原料的青稞 |
第一节 青稞生成环境 |
一 青稞(???)之名 |
二 相关青稞生成环境的地方性知识 |
三 世人眼中的青稞生成环境 |
四 青稞的生成条件基础 |
第二节 青稞种子的由来 |
一 从词源看青稞的由来 |
二 从传说故事看青稞的由来 |
三 从民间歌谣看青稞的由来 |
四 从考古成果看青稞的由来 |
五 从遗传学看青稞的由来 |
六 其他关于青稞的起源 |
第三节 青作衍生的文化事象 |
一 青作农耕 |
二 秋收与储藏 |
三 青作农耕工具 |
四 青作农耕仪式 |
第三节 青稞的社会生命 |
一 维系藏文化的纽带 |
二 可持续粮食系统与生态饮食 |
三 西藏文明的基石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作为藏人传统主食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糌粑的制作消费 |
一 “硪塔”(?)——炒与磨 |
二 糌粑种类 |
三 糌粑的食用 |
四 糌粑“配菜”:汤与酱 |
第二节 糌粑“伴侣” |
一 酥油奶渣酸奶 |
二 茶与酒 |
三 蕨麻与糖 |
四 盐、辣椒及其他副食品 |
第三节 共食 |
一 时间与空间 |
二 “好吃”还是“好想” |
第四节 相关糌粑饮食器具及其特点 |
一 器具分类 |
二 象征特点 |
第五节 糌粑食俗礼仪与禁忌 |
一 饮食与礼仪 |
二 饮食禁忌 |
第六节 小结 |
第三章 作为藏人信仰食物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藏人宇宙观中的神与食 |
一 藏人三界宇宙观 |
二 宇宙观中的人神鬼 |
三 祭品及其象征 |
第二节 献给神的食物 |
一 “桑什糌”(?) |
二 “切”(?) |
三 “朵玛”(?) |
四 “协玛”(?) |
五“夏卓”(?) |
第三节 超度镇鬼驱秽的食物 |
一 “苏”(?) |
二 “栗”(?) |
三 “朵”(?) |
第四节 取悦“鲁”的食物 |
一“鲁卓”(?) |
二 “鲁朵”(?) |
三 “塔鲁”(?) |
第五节 加持食物 |
一 尼其(?) |
二 “撮则”(?) |
三 “希喇”(?) |
第六节 小结 |
第四章 自我与他者论述中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青稞与大米:食物的隐喻 |
一 作为藏人的青稞 |
二 作为他者的大米 |
第二节 野蛮与文明:一个非问题的问题 |
一 饮食行为 |
二 饮食观念 |
三 烹饪方式 |
第三节 糌粑共同体:关于族群认同 |
一 “共食”:文化上的共同感受 |
二 “味道”:共同的饮食记忆 |
三 食物:自我的转喻——隐喻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作为现代性实践中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藏人当下饮食结构中的青稞糌粑 |
一 主食变辅食 |
二 主食变保健养生品 |
三 主食变奢侈食品 |
第二节 “公家”话语体系中的青稞糌粑 |
一 实施工程:补助粮食、易地育人 |
二 营养餐计划:不吃糌粑的中小学生 |
三 “问鼎和羹”:饮食是最大的民生 |
四 兼业模式:农牧生业+打工 |
第三节 当下社会生活中的青稞糌粑 |
一 青稞糌粑从羊皮袋到塑料袋 |
二 现代餐饮中的青稞糌粑 |
三 吃与不吃:饮食安全与健康 |
四 青稞糌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
第五节 小结 |
结论 |
一 “两青”相遇:生物自然选择与人类文化共同的创造 |
二 “章葛”糌粑:藏族饮食文化的调适机制 |
三 “郭纳糌萨”:糌粑个案对藏族传统饮食文化研究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文化的演替与作物的盛衰 ——桄榔类物种式微的文化生态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与预设 |
第二节 概念界定及时空范畴 |
一、“桄榔”的界定 |
二、本研究的时空范畴 |
第三节 桄榔相关的前期研究 |
一、关于史前桄榔类植物的研究 |
二、关于历史时期内桄榔类作物演替的研究 |
三、桄榔类作物的民族志研究 |
四、当代开发价值的研究 |
第四节 田野点选择 |
第二章 学理回顾:文化视角下的物种研究 |
第一节 结构、象征与符号:结构主义 |
一、结构主义与“烹饪三角” |
二、《利未记》的可憎之物 |
第二节 生态、适应与功能:文化生态学 |
一、印度圣牛的唯物论 |
二、生态系统与猪 |
第三节 历史、权力与意义:政治经济学与实践论 |
一、实践论:以家畜与牛肉为研究对象 |
二、政治经济学派笔下的作物 |
第四节 本文的思路、方法与应用 |
一、当代的争论 |
二、本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三、民族学的应用与贫困问题 |
第三章 作物起源与狩猎采集者的桄榔利用 |
第一节 生物属性利用与文化属性利用 |
一、生物属性的利用 |
二、文化属性的利用 |
第二节 狩猎采集者的桄榔利用 |
一、丰裕与匮乏 |
二、最早的桄榔文化遗址 |
三、采集桄榔的“机会主义”者 |
第三节 桄榔类作物的起源 |
一、作物起源的神话 |
二、驯化的起源 |
三、驯化的操作规程 |
第四章 桄榔农业及其生产实践 |
第一节 采集食物与生产食物 |
一、野生与栽培 |
二、采集食物与生产食物 |
第二节 早期桄榔食物生产实践 |
一、采伐与收获 |
二、加工与利用 |
三、栽培与管护 |
第三节 桄榔农业的起源及其文化圈 |
一、桄榔农业的认定 |
二、桄榔农业文化的起源 |
三、桄榔农业文化圈 |
第五章 作物的扩张与桄榔的隐退 |
第一节 纪元前后的几个世纪 |
一、旱作农业的推广 |
二、东南亚的早期国家与农业 |
三、桄榔类主粮作物延续 |
第二节 从桄榔类作物向稻类作物的过渡 |
一、“不敢食谷”的国王 |
二、水稻的国家作物地位确立 |
三、桄榔类作物主粮地位的跌落 |
第三节 西方殖民扩张与作物 |
一、水稻的资本化 |
二、沦为救荒之物的桄榔 |
第六章 桄榔类作物盛衰的动因及机制 |
第一节 桄榔农业起源的动力 |
第二节 桄榔农业民族及其政权 |
一、政权的出现及其动力 |
二、桄榔农业民族的政治形态 |
三、作物的力量 |
第三节 桄榔农业衰落的原因 |
一、主因认定 |
二、国家作物的特征 |
三、主粮政策的正负效应辨析 |
第七章 当代的复兴 |
第一节 粮食安全的维护 |
第二节 多样性利用 |
第三节 生态维护价值 |
结论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1:桄榔类植物生长环境调查报告 |
附录2:各族乡民对桄榔类植物的认知与利用 |
附录3:沧源勐来乡董棕群落伴生植物物种(简表) |
附录4:个旧斗卡房镇棉花山董棕林伴生动物名录(简表) |
附录5:附图 |
(8)《澳大利亚原住民—土着人的故事》(第三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中文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Project |
1.2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ject |
1.3 Literature Review |
Chapter Two 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
2.1.1 Preparation of Translation Tools |
2.1.2 Plan-making |
2.2 Process of Translation |
2.2.1 Choice of Translation Theory |
2.2.2 Implementation |
2.3 After-translation Management |
Chapter Three Case Analysis |
3.1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
3.2 Translation of Words |
3.2.1 Choice of Word Meanings |
3.2.2 Extension |
3.3 Translation of Long Sentences |
3.3.1 Linear Translation |
3.3.2 Restructuring |
3.3.3 Splitting |
3.4 Translation of Sentences with Dashes |
3.4.1 To Remain the Dashes |
3.4.2 To Delete the Dashes |
3.4.3 To Replace the Dashes |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
4.1 Experience Gained from the Practice |
4.2 Suggestions for Future Translation Research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I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
Appendix II Glossary |
Acknowledgements |
(9)冲突与协调: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价值 |
二、研究综述 |
(一) 对澳大利亚原住民政策的研究 |
(二) 对原住民教育政策历史的研究 |
(三) 对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立法的研究 |
(四) 对各级各类原住民教育政策的研究 |
(五) 对研究现状的评析与展望 |
三、概念界定 |
(一) 原住民与少数民族、弱势群体 |
(二) 教育政策与公共政策 |
(三) 多元文化主义教育 |
四、理论参照与研究方法 |
(一) 理论参照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政策的缘起 |
第一节 英国殖民者的种族灭绝政策 |
第二节 澳大利亚政府的种族隔离政策 |
第三节 同化教育政策以及“被偷走的一代” |
第二章 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政策的发展演变 |
第一节 变革的开端:多元文化教育政策摸索期(1967-1989) |
一、认识先于行动: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取代白澳政策 |
二、挣扎中启程:糟糕透顶的原住民教育亟需变革 |
第二节 蹒跚中前行:多元文化教育政策淡化期(1990-2007) |
一、举步维艰:原住民政策改革徘徊不前 |
二、缓慢地推进:从价值理性向工具理性变迁 |
三、行动的勇气:原住民教育政策实质性推进 |
第三节 争议中再出发:原住民教育政策革新期(2008至今) |
一、走向民族和解:陆克文总理代表国家道歉 |
二、一揽子协调政策:“缩小差距”政策 |
三、原住民教育政策纲领:颁布系列指导性文件 |
第三章 以教育结果公平为核心的原住民普通教育政策 |
第一节 原住民中小学教育政策 |
一、原住民中小学教育政策的背景 |
二、原住民中小学教育政策的实践 |
三、原住民中小学教育政策的成效 |
四、克服教育不均衡:离家上学奖学金与支持性服务 |
第二节 原住民高等教育政策 |
一、原住民高等教育政策背景 |
二、原住民高等教育政策实践 |
三、原住民高等教育政策成效 |
四、服务与支持:高校原住民学习与支持中心 |
第四章 以教育需求为核心的原住民各类教育政策 |
第一节 原住民双语教育政策 |
一、原住民双语教育政策的背景 |
二、澳大利亚语言教育政策的演进 |
三、北领地双语教育政策的内容 |
第二节 原住民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 |
一、原住民职业与培训教育政策的背景 |
二、原住民职业与培训教育政策的内容 |
三、原住民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的成效 |
第五章 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政策的特点 |
第一节 政策价值取向多元化:原住民教育政策的四种取向 |
一、社会公正取向 |
二、文化认同取向 |
三、社区开发取向 |
四、技能补偿取向 |
第二节 政策重心调整动态化:国家教育宣言的话语变迁 |
一、《霍巴特宣言》强调多元文化主义 |
二、《阿德莱德宣言》注重受教育机会平等 |
三、《墨尔本宣言》突出教育结果公平 |
第三节 政策制定主体多元化:原住民教育诉求的表达 |
一、原住民教育政策重视多方的深度合作 |
二、深度合作是协调利益冲突的重要途径 |
三、缺席与在场:难以摆脱的殖民主义思想 |
第四节 政策实施监督常态化:追求教育统计结果的平等 |
一、国家评估成为教育政策效果的常态化监督手段 |
二、国家评估使得原住民教育陷入“应试教育” |
三、国家评估不应成为教育政策唯一评价手段 |
第六章 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政策的困境与缺憾 |
第一节 原住民教育政策的困境 |
一、殖民主义“遗产”:过去政策影响难以根除 |
二、贫困代际传递:制约政策成效的重要因素 |
三、冲突的爆发:原住民疏离学校与抵制教育 |
第二节 原住民教育政策的缺憾 |
一、认知缺陷:原住民“教育难题”复杂性认识不足 |
二、路径依赖:“表面种族中立的教育政策” |
三、文化诉求:对原住民文化的独特性重视不足 |
四、原住民师资不足:文化断裂与师生冲突 |
第七章 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政策的展望 |
第一节 利益协调:保障政府、学校与社区的协调机制 |
第二节 更新话语:放弃原住民教育“赤字”话语体系 |
第三节 教育扶贫:逐步克服原住民社会经济弱势地位 |
第四节 走向和谐:重构澳大利亚历史、知识与课程 |
结语 |
一、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政策的总体评价 |
二、教育政策连续性是取得成功的基本保障 |
三、经费保障是教育政策成功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
四、多元化少数民族师资队伍是民族教育发展的引擎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政策大事年表 |
附录二 专用名词缩写表 |
附录三 澳大利亚高校原住民高等教育中心一览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10)澳大利亚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
(一) 二战后国际社会对和平与安全的诉求 |
(二) 全球化和澳大利亚社会文化背景对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要求 |
(三) 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 国内的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的研究现状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 国际理解教育 |
(二) 全球教育 |
(三)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
(四) 相关概念辨析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澳大利亚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澳大利亚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产生背景 |
(一) 国际背景:全球化趋势对澳大利亚融入国际社会提出了时代要求 |
(二) 国内背景:多元文化对澳大利教育提出了现实要求 |
二、澳大利亚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 萌芽期:了解差异和多元化(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 |
(二) 形成期:多元文化理解(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 |
(三) 高速发展期:全球公民与跨学科(21世纪初至今) |
第二章 澳大利亚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政策 |
一、相关国际理解教育政策 |
(一) 国家教育政策 |
(二) 国际理解教育领域的政策 |
二、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核心政策 |
(一) 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 |
(二) 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 |
(三) 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途径 |
(四) 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方法 |
三、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政策的特点 |
第三章 澳大利亚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实施方式 |
一、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主要内容 |
(一) 人类社会的统一与相互依存 |
(二) 自我意识和欣赏文化多样性 |
(三) 确信社会公正和人权 |
(四) 建立和平和解决冲突的技能 |
(五) 为可持续的未来制定行动 |
二、国际理解教育在学科课程中的渗透 |
(一) 学科课程渗透的总体方向 |
(二) 学科课程中的具体渗透 |
三、国际理解教育主题实践活动 |
(一) 环境保护主题活动 |
(二) 多元文化主题活动 |
(三) 国际问题实践活动 |
(四) 节日主题活动 |
四、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跨学科学习重点 |
(一) 土着居民和托雷斯海峡岛民的历史和文化 |
(二) 学习亚洲,了解澳大利亚和亚洲的关系 |
(三) 可持续性 |
五、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实施的特点 |
(一) 实施方式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
(二) 强调合作学习并注重参与和实践 |
(三) 强调课后的反思与反馈 |
(四) 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国际理解素养 |
第四章 澳大利亚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评价方式 |
一、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评价理念 |
二、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评价内容和方法 |
(一) 课程设置和实施的评价 |
(二) 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
第五章 总结与启示 |
一、澳大利亚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 |
(一)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特点 |
(二) 面临的问题 |
二、澳大利亚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对我国的启示 |
(一) 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发展现状简要分析 |
(二) 对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澳大利亚土着来源之谜(四)——澳大利亚土着的定居和生存状态(论文参考文献)
- [1]英属北婆罗洲特许公司研究(1877-1946)[D]. 刘春杰.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2]砂拉越拉让江流域华人商业发展研究(1861-1963)[D]. 张青阳. 华侨大学, 2020(01)
- [3]《边疆的另一端》第三章汉译翻译实践报告[D]. 刘倩倩.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0(02)
- [4]另一种观看 ——论陈志勇的图画语言[D]. 李回.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5]混沌理论视角下的《奥斯卡与露辛达》研究[D]. 焦茭.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青稞糌粑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研究[D]. 松芳.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9)
- [7]文化的演替与作物的盛衰 ——桄榔类物种式微的文化生态史研究[D]. 耿中耀. 吉首大学, 2019(02)
- [8]《澳大利亚原住民—土着人的故事》(第三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蒋璇.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9(02)
- [9]冲突与协调: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政策研究[D]. 姚林. 华中师范大学, 2019
- [10]澳大利亚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研究[D]. 靳文卿.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