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预防吻合口瘘(论文文献综述)
刘祥[1](2021)在《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的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住院期间的相关临床资料,比较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率,并分析肿瘤发生位置、肿瘤分期、合并糖尿病等因素对颈部吻合口瘘的影响,比较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150例患者中,颈部吻合口瘘14例,发生率为9.33%。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发生与肿瘤位于食管上段、肿瘤分期偏晚、合并糖尿病等因素呈正相关(P<0.05)。有颈部吻合口瘘患者的住院时间为(22.25±7.48)d,无颈部吻合口瘘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8.23±5.4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0,P=0.035)。本研究未出现二次手术及死亡患者,经有效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已顺利出院。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后,由于肿瘤靠上、肿瘤分期偏晚、基础疾病较多等因素的影响,会使患者出现颈部吻合口瘘,为促进颈部吻合口瘘快速愈合,避免发生其他术后并发症,应及时予以患者通畅引流、营养支持、抗感染、呼吸道干预等针对性治疗。
侯力华[2](2021)在《不同食管癌根治术对胸中下段食管癌的近期并发症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对不同食管癌根治术式在术后相关并发症、近期预后、生活质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提供更为合理的食管癌手术方案,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方法:选取2013年01月01日至2020年06月01日期间陕西省人民医院胸外科同一医疗组的食管癌患者274例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式及吻合部位分为胸腹腔镜联合经右胸食管癌根治胸顶45°吻合术(Ivor-Lewis MIE)组,经左胸食管癌根治弓上45°吻合术(Sweet)组,胸腹腔镜联合经右胸食管癌根治颈部45°吻合术(Mc Keown MIE)组。Ivor-Lewis MIE组123例,胸中段73例、胸下段50例;Sweet组68例,胸中段39例、胸下段29例;Mc Keown MIE组83例,胸中段54例、胸下段29例。分别对比研究胸内吻合的两种术式和右胸入路的两种术式,结合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方式、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Ivor-Lewis MIE组与Sweet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基础疾病、肿瘤位置、肿瘤分化和临床分期以及FEV1、FEV1/FVC等指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时间、纵隔淋巴结清扫个数及站数、腹部淋巴结清扫数目、胸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吻合口/管胃瘘、乳糜胸、喉返神经损伤、切口感染及深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方面,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肺部感染、心律失常、胃排空障碍、发生率方面,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Ivor-Lewis MIE组110例,Sweet组58例。胸痛发生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吻合口狭窄、进食哽噎感、反酸、咳嗽、气促等发生率方面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Ivor-Lewis MIE组与Mc Keown MIE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基础疾病、肿瘤位置、肿瘤分化和临床分期以及FEV1、FEV1/FVC等指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方面,Ivor-Lewis MIE组(6.9±2.2)短于Mc Keown MIE组(7.9±1.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时间、纵隔淋巴结清扫个数及站数、腹部淋巴结清扫个数及站数、胸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肺部感染、胃排空障碍、乳糜胸、心律失常及深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吻合口/管胃瘘、切口感染、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方面,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Ivor-Lewis MIE组110例,Mc Keown MIE组76例。胸痛及气促等症状发生率方面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吻合口狭窄、反酸、嗽症及进食哽噎感等症状方面,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腹腔镜联合经右胸食管癌根治胸顶45°吻合术相较于经左胸食管癌根治弓上45°吻合术,具有淋巴结清扫彻底,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低等优点。胸腹腔镜联合经右胸食管癌根治胸顶45°吻合术,吻合口/管胃瘘、肺部感染、喉返神经损伤、吻合口狭窄等主要术后并发症低于胸腹腔镜联合经右胸食管癌根治颈部45°吻合术。更适用肿瘤位于主动脉弓下缘以下、无颈部淋巴结肿大(无需行颈部淋巴结清扫)的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胃-食管45°斜行吻合可能可以降低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陈建清[3](2021)在《微创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前患者吻合口瘘临床预测模型的构建》文中认为目的: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切除仍是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措施。因食管癌根治术是一种复杂、高侵袭性的手术,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本研究旨在根据术前相关因素为患者构建临床预测模型,用于筛选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高风险患者,提前给予临床措施,达到一级预防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01月至2020年01月在我院胸外科行微创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并管状胃经食管床上拉至颈部机械吻合、三野淋巴结清扫术的285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特征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特征、术前检验检查、术中指标。运用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L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方法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开发一项新的临床预测模型。使用C-统计量、校准图、Brier得分等评估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另外,我们采用Bootstrap重抽样法评估模型开发过程的可重复性。结果:1.统计的术中指标,包括术者、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出血量,通过非参数检验分析及卡方分析结果显示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组与无吻合口瘘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2.纳入的预测因素包括患者一般状况、肿瘤情况、术前检验检查在内的共28个变量。运用Lasso回归分析及结合既往的文献、临床经验,最终筛选出4个变量,分别为主动脉硬化、心脏疾病、BMI、FEV1。将这4个预测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预测模型、绘制列线图。该预测模型显示出良好的区分度和校准性能,C-统计量为0.67(95%的置信区间:0.593-0.743),校准曲线贴合45°斜线,Brier得分为0.179。在内部验证中C-统计量仍可以达到0.66,校准曲线效果良好。结论:1.我们成功构建了临床预测模型用于术前评估食管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瘘的风险。2.当患者有主动脉硬化、心脏疾病、肥胖、FEV1低时,术后吻合口瘘风险更高,可在术中行相关手术技巧预防术后吻合口瘘。因此,本研究中心的临床预测模型是指导术者在临床上一级预防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实用性工具。
黄文博[4](2021)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收集近两年我院行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根治术(McKeown)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资料,同与未发生吻合口瘘患者资料进行比较,探寻吻合口瘘的高危因素,提出相应预防及治疗措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患者住院费用,提高生存质量。方法:依据相应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收集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期间行在我院行McKeown手术患者。根据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的相关诊断标准判断有无吻合口瘘,将患者分为两组:吻合口瘘组和正常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术前、术中及术后资料,利用单因素分析方法筛选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指标而后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寻吻合口瘘的高危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1例行McKeown手术患者,其中21例出现吻合口瘘,发生率为21/131(16.0%),与国内大部分中心数据结果显示差别不大。在单因素分析中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饮酒、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术前血红蛋白计数、术后血红蛋白计数、血红蛋白丢失量、病理类型、病理分期、肿瘤位置、胸段食管长度、管状胃长度、管状胃宽度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新辅助治疗史、手术时间、管状胃长度/胸段食管长度、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术前淋巴细胞计数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p<0.05的差异指标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了新辅助治疗史(p=0.042)、手术时间(p=0.049)也是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食管癌的治疗方式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模式,术后手术并发症尤其是吻合口瘘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甚至影响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因此如何减少吻合口瘘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发现,新辅助治疗史及手术时间是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通过提升手术技巧、增加手术配合从而减少手术时间,另外增加患者新辅助治疗期间营养支持,减少新辅助治疗对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等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李原[5](2021)在《引起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食管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原因,评估危险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起至2018年12月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心外科收治并行食管癌根治术的297例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42例,女性55例,平均年龄(63.47±7.99)岁。对影响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吻合口瘘平均发生时间为(9.28±5.25)d,发生率为15.49%(46/297),死亡率为6.52%(3/46)。单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术前化疗、手术方式(微创或开放)、吻合位置(颈部或胸内)、术后肺部感染、术后心率失常与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相关(P<0.05)。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肺部感染、糖尿病、术前化疗、颈部吻合是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术后肺部感染、术前化疗、颈部吻合会增加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风险。临床实践中应仔细识别高危个体,积极防治食管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
任廷楷[6](2020)在《微创食管癌手术管状胃两种重建路径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17.87/10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第6位。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第一,河南省更是我国患病人数最多的地区。食管癌的治疗是以外科肿瘤切除+系统性淋巴结清扫为主,放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模式。传统的开放手术切口长、创伤大、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近十几年来,食管癌微创手术已被证实其安全性和临床效果不亚于传统开放手术,而且在减少术后并发症、减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优势更显着。手术主要包括食管及肿瘤切除、消化道重建两个步骤,目前最常见用于重建食管的器官是胃组织,通过进一步修剪制作完成的管状胃,更符合食管的生理解剖形态,而重建路径主要有胸骨后路径和后纵隔(食管床)径路两种选择,不同的重建途径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不同,目前尚未就管状胃代食管颈部吻合的路径选择达成相关共识。目的:由于相关临床研究纳入病例偏少、且结果报告侧重点不一,在评价不同重建径路的实际临床效果方面不能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持。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比较微创食管手术管状胃经胸骨后与后纵隔两种不同重建路径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手术方式选择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按Cochran系统评价方法和PRISMA(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报告规范,两名研究者通过独立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CCTR)、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文检索词为“食管癌”“微创手术”“胸腔镜”“重建路径”“胸骨后路径”“后纵隔路径”等,英文检索词为Esophageal Neoplasms、Thoracic Surgery,Video-Assisted、retrosternal route*、prevertebral route*、posterior mediastinal route*、anterior mediastinal route*。检索时间从每个数据库创建至2019年4月,收集微创食管手术管状胃经胸骨后与后纵隔两种不同重建路径手术方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 Trials,RCT)和病例对照试验(Case Clinical Trials,CCT);经纳入和排除标准,提取数据资料(结局指标:围手术期死亡率;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术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并对纳入研究进行风险偏倚评估;应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对所提取的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个研究,共计116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微创食管癌手术管状胃经胸骨后路径与经后纵隔路径消化道重建相比,吻合口瘘发生率较高[OR=2.27,95%C,(1.50~3.42),P=0.0001];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更低[OR=0.40,95%CI,(0.27~0.58),P<0.00001];术后心血管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4,95%CI,(0.60~1.78),P=0.89];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7,95%CI,(0.51,1.49),P=0.62];术后胃肠减压时间较短[WMD=-0.71,95%CI,(-1.12,-0.31),P=0.0005];术后返流发生率更低[OR=0.31,95%CI,(0.15,0.66),P=0.002]。结论:1.微创食管手术管状胃经胸骨后路径与经后纵隔路径重建相比,其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较高,但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返流症状较少,远期生活质量更高;2.经后纵隔路径对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有一定作用,但术后肺部并发症及返流发生率较高;3.两种重建路径在患者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及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宋亚男[7](2020)在《奈维与带蒂大网膜在食管癌颈部吻合口包埋中的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索食管癌根治术颈部机械吻合口包埋材料对术后吻合口瘘和狭窄的影响及预防方法。方法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018年3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28例食管癌颈部机械吻合患者,入组患者均采用Mc-keown术式,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收集入组患者术前术后化验指标、术中包埋材料、术后相关并发症及术前术后治疗方面等资料,分析各种因素与颈部吻合口瘘和狭窄的关系。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计量结果采用X±s表示。结果12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病理均为鳞状细胞癌,且围术期内无死亡事件发生。入组患者参照Stooler分级,其中0级28例,1级41例,2级34例,3级21例,4级4例(图1),3级及以上患者有明显进食哽噎感,需经球囊扩张才能缓解,入组狭窄患者均经球囊扩张后症状缓解。本次研究中主要出现4种术后并发症,分别为颈部吻合口瘘,颈部吻合口狭窄,术后胃液返流,术后呛咳(未出现术后吻合口出血、声音嘶哑、颈部淋巴管瘘、吻合口癌复发等并发症)。其中吻合口瘘患者6例,均出现在大网膜包埋组;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25例,其中奈维包埋组13例,大网膜包埋组12例;术后胃液返流患者45例,其中奈维包埋组25例,大网膜包埋组20例;术后呛咳患者40例,其中奈维包埋组23例,大网膜包埋组17例。两组狭窄患者在包埋材料、术前哽咽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糖尿病病史、术后钙浓度、白蛋白平均水平、血小板平均水平、体重指数、吻合口瘘、术前化疗、术后化疗、术后呛咳(P>0.05)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术后返流(X2=113.38,P<0.05)、瘢痕体质(X2=12.497,P<0.05)方面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吻合口瘘患者中使用不同包埋材料(X2=4.37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返流、瘢痕体质可能是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高危因素;包埋材料奈维及大网膜对食管吻合口狭窄的影响无统计差异,而包埋材料奈维在预防颈部吻合口瘘方面可能具有一定优势,需要更多的样本数据来验证其临床应用价值。
谢志彭[8](2020)在《食管癌手工吻合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我院食管癌手工吻合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及治疗措施,以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改善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食管癌根治手术治疗中手工吻合患者,根据相关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共筛选病例97例。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吻合口瘘进行分组,分为吻合口瘘组和无吻合口瘘组,对两组的基本资料进行统计,经过单因素分析、Logistic多因素分析,找出影响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治疗、预防措施。结果:97例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患者26人,发生率为26.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患者术前糖尿病、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术后肺炎、入住ICU时间有显着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糖尿病、术前低血清白蛋白水平、术后肺炎是食管癌患者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糖尿病、术后肺炎、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是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潜在独立危险因素。应针对这些危险因素提出积极的预防、治疗措施,降低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秦启明[9](2020)在《食管肿瘤术后吻合口瘘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提出背景及目的: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是胸外科术后最严重,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也是胸外科术后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围术期食管癌切除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和减少食管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立医院胸外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行食管癌根治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临床观察和查阅文献,选取与食管胃吻合口瘘发生的可能相关因素,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术中出血、麻醉时间、BMI(身高体重指数)、术前白蛋白水平、吻合部位,病理分期、分化、主动脉硬化、既往史、术后肺部感染、ASA分期等指标,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危险因素,再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食管胃吻合口瘘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总计300患者中,术后总吻合口瘘发生率3.67%(11/300)。各项指标中:年龄、性别、术中出血、BMI(身高体重指数)、病理分期、分化、主动脉硬化、既往史、ASA分期等指标在未发生吻合口瘘组与吻合口瘘组之间进行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白蛋白水平吻合口瘘组平均值40.6(±2)g/L,无吻合口瘘组平均值42.5(±4.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麻醉时间吻合口瘘组平均值5.4(±1.7)小时,无吻合口瘘组平均值4.0(±0.9)小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中行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率为30.43%(7/23),右胸顶吻合口瘘发生率3.91%(2/51),弓上吻合口瘘发生率0.61%(1/165),弓下吻合口瘘发生率1.64%(1/6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13.72%(7/51),未发生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1.61%(4/245),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手术吻合部位,麻醉时间、术后肺部感染、术前白蛋白水平,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吻合部位(P=0.001,OR=0.058)、麻醉时间(P=0.021,OR=0.505)、术后肺部感染(P=0.011,OR=8.441)、术前白蛋白水平(P=0.031,OR=1.315)是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1.手术吻合部位、麻醉时间、术后肺部感染、术前白蛋白水平是食管胃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2.胸中下段食管癌选择胸内吻合、积极预防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可能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
王晨[10](2020)在《食管癌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食管癌根治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390例行食管癌根治术的病人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传统开胸手术组包括左开胸食管癌根治术(Sweet)194例,经上腹右开胸两切口食管癌根治术(Ivor-Lewis)105例,经颈右开胸上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McKeown)29例;微创组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TLE)62例。计数资料及等级变量采用χ2检验,P值小于0.05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再对相应参数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吻合口部位、手术时间、伴高血压、恶性肿瘤肿瘤部位、手术方式、伴糖尿病及术后血清白蛋白含量与食管-胃吻合口瘘的发生相关,两组参数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P值小于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不是独立因素,手术时间、高血压、术后白蛋白含量、糖尿病是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手术方式、吻合口部位与食管癌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糖尿病、高血压、手术时间及术后白蛋白含量是食管癌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重要原因。
二、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预防吻合口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预防吻合口瘘(论文提纲范文)
(1)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原因及治疗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2.1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 |
1.2.2 颈部吻合口瘘的诊断方法 |
1.2.3 颈部吻合口瘘的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发生因素 |
2.2 治疗情况 |
3讨论 |
(2)不同食管癌根治术对胸中下段食管癌的近期并发症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
2.1 病例选择 |
2.1.1 病例来源 |
2.1.2 入组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2 一般资料 |
第三章 围术期处理及术式 |
3.1 术前评估 |
3.2 手术禁忌证 |
3.3 术前准备 |
3.4 手术方式 |
3.4.1 胸腹腔镜联合经右胸食管癌根治颈部45°吻合术(Mc Keown MIE) |
3.4.2 胸腹腔镜联合经右胸食管癌根治胸顶45°吻合术(Ivor-Lewis MIE) |
3.4.3 经左胸食管癌根治弓上45°吻合术(Sweet) |
3.5 术后处理 |
第四章 数据分析与结果 |
4.1 观察指标 |
4.2 统计学方法 |
4.3 结果 |
4.3.1 手术指标对比 |
4.3.2 并发症对比 |
4.3.3 各组患者近期生活质量随访对比 |
第五章 讨论 |
5.1 不同手术方式之间的比较 |
5.1.1 Sweet术式与Ivor-Lewis MIE术式的比较 |
5.1.2 Ivor-Lewis MIE 术式与Mc Keown MIE 术式比较 |
5.2 对于食管癌吻合方式的思考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七章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成果 |
(3)微创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前患者吻合口瘘临床预测模型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预测因素的筛选 |
2.3 临床预测模型的建立和表现评估 |
2.4 列线图的使用方法 |
3 讨论 |
3.1 吻合口瘘的相关因素分析 |
3.2 预测模型在临床中的应用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危险因素及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引起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食管癌外科治疗与短期临床疗效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6)微创食管癌手术管状胃两种重建路径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文献来源 |
2 文献检索策略 |
3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干预措施 |
3.4 结局指标 |
4 文献筛选 |
5 质量评价 |
6 资料提取 |
7 统计学分析 |
7.1 异致性检验 |
7.2 敏感性检验 |
7.3 发表偏倚的评估 |
结果 |
1 文献检索结果 |
2 纳入实验的特征 |
3 入选文献质量评价 |
4 Meta分析结果 |
4.1 吻合口瘘发生率 |
4.2 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 |
4.3 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 |
4.4 围手术期死亡率 |
4.5 吻合口狭窄发生率 |
4.6 术后胃肠减压时间 |
4.7 术后返流症状 |
4.8 术后患者生活质量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消化道重建路径在食管癌手术中的运用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检索策略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7)奈维与带蒂大网膜在食管癌颈部吻合口包埋中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食管癌颈部机械吻合术后吻合口并发症的诊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食管癌手工吻合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2 方法 |
3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手术患者术前基本资料 |
2 手术患者术中因素结果 |
3 手术患者术后因素结果 |
4 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的比较 |
5 两组患者术中临床资料的比较 |
6 两组患者术后临床资料的比较 |
7 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 |
讨论 |
1 糖尿病对吻合口瘘的影响 |
2 术后肺炎对吻合口瘘影响 |
3 术前血清白蛋白对吻合口瘘的影响 |
4 其他因素对吻合口瘘影响 |
5 吻合口瘘的预防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食管肿瘤术后吻合口瘘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2. 术前资料 |
3. 手术方式选择 |
4. 手术方法 |
5. 术后治疗 |
6. 吻合口瘘的诊断与治疗 |
7.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单因素分析结果 |
2.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食管术后吻合口瘘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食管癌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2.3 手术方式 |
2.4 吻合口瘘的定义及临床诊断 |
2.5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预防吻合口瘘(论文参考文献)
- [1]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原因及治疗方法[J]. 刘祥. 当代医学, 2021(16)
- [2]不同食管癌根治术对胸中下段食管癌的近期并发症对比研究[D]. 侯力华. 延安大学, 2021(09)
- [3]微创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前患者吻合口瘘临床预测模型的构建[D]. 陈建清.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4]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危险因素分析[D]. 黄文博.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5]引起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 李原.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6]微创食管癌手术管状胃两种重建路径的Meta分析[D]. 任廷楷. 河南大学, 2020(02)
- [7]奈维与带蒂大网膜在食管癌颈部吻合口包埋中的对比研究[D]. 宋亚男. 郑州大学, 2020(02)
- [8]食管癌手工吻合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分析[D]. 谢志彭. 广州医科大学, 2020(01)
- [9]食管肿瘤术后吻合口瘘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秦启明. 山东大学, 2020(02)
- [10]食管癌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危险因素分析[D]. 王晨.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