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古城的规划与保护

论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古城的规划与保护

一、论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古代城市规划及其保护(论文文献综述)

苏静[1](2021)在《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在中华文明史中占据重要一页。地处西北偏僻之隅的秦人,不断奋斗东进而逐步统一中国,开启了一个伟大国家的新纪元。近几十年来在中国考古学家的努力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不断发现,特别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让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考古呈现出序列化、体系化的成果。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当前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保护展示依然处于分散化各自为政的局面,严重影响其遗产价值的释放。本文以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为研究对象,以其整体性保护与展示方法为研究重点。通过对比类似的文化遗产概念,分析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集群特征,将其称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并基于其历史、考古研究的系列成果,运用文化遗产“关联性”概念,揭示其集群空间格局与整体关联机制。其次,在历史、艺术、科学、文化、社会价值维度,凝炼其整体价值内涵,并以此架构其价值体系。再次,针对其单点、分散的保护展示现状,运用整体系统的研究方法,基于其整体关联性和整体价值研究,在阐释整体价值目标下,初步建构其保护和展示体系。本文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结论,首先揭示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遗址点-遗址片区-遗址整体”层级构成及其“功能性关联”、“文化性关联”和“历史性关联”机制。其次,凝炼出其“见证统一国家创立过程”、“形成古代国家发展完整实物链”、“反映多元一体格局形成”、“构建中华文明标识秦文化核心”四项整体价值内涵。再次,初步建构了以“建立遗址体系信息库和管理平台”、“构建保护规划体系”为保护程序,遗址体系的“价值体系认知方法”、“完整性认知及评估方法”、“保护区划划定方法”为保护方法,“遗址点纳入制度”、“保护总体规划制度”、“联合管理制度”等为保护制度,并以“精准补充、注重关联和勘察环景”考古研究建议、“国-省-市/县”分级保护、“特区-分区-园区”分类保护、整体立法保护为保护建议的整体性保护体系。最后,建构了以“制度之始”、“国家之成”、“民族之基”为阐释主题,以“点-面-线”多层主题叙事结构为阐释框架,并以“建立阐释与展示总体规划制度、统一视觉识别系统、融媒体平台”为整体连贯强化措施的整体性展示体系。本文研究的创新体现在运用整体系统研究方法,揭示了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关联机制。针对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单点、分散的保护展示现状,建立了其整体保护策略集成框架,构建了其多层级主题叙事型阐释框架,实现了秦崛起及统一历史进程的完整阐释。同时,论文所提出的研究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文化遗址类型及地区,以期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从碎片化、分散化状态,走向整体化、系统化的成熟阶段。

刘洋[2](2021)在《基于价值要素的沈阳市历史建筑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梳理了我国历史建筑保护缘起及制度、法规体系制定等保护工作进展和成果。并在其基础上结合对我国现行历史建筑保护制度与措施等存在不足和矛盾进行分析,得出目前我国历史建筑保护中存在问题的主要根源是实际保护工作中缺乏科学、具体和系统地指引。面对这些问题所引发的各地历史建筑屡遭破坏等现象,国家到地方层面对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愈加重视。近年来广州、宁波、济南等城市陆续开启“历史建筑保护图则”编制工作,尝试从管理、规划等角度更好地指引历史建筑保护工作进行。并均在编制中提出提取历史建筑“价值要素”,以深入挖掘历史建筑特色及价值,并为历史建筑保护提供科学指引的保护思路。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将“价值要素”引入历史建筑实际保护中,以期能更为具体和全面地指引历史建筑保护工作进行,进而使历史建筑更加适应时代发展并更好地延续其价值与特色。而为更全面掌握目前我国历史建筑保护理论与实践的整体情况,本文对国内外历史建筑保护既有研究展开了详细梳理与分析。目前国内既有研究多针对历史建筑保护中某一项内容或问题进行探讨,而在整体保护策略和理论研究方面则有所欠缺。各研究内容之间缺乏一定系统性与关联性,难以全面指导历史建筑保护。而本文则期望通过探究“价值要素”提取以明晰历史建筑价值所在,从而为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提供更加具体和明确指引。并通过“价值要素”为引衔接历史建筑保护的主要内容,构建较为科学、完整的保护体系。该研究应可为目前我国历史建筑保护在制度、措施及理论研究方面的不足与空白提供一定补充。并可为历史建筑保护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策略,以解决其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矛盾。在主要研究内容上,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基于“价值要素”的历史建筑保护必要性研究。通过以沈阳市历史建筑为例,采用“以点带面”研究方法对其基本概况、形成与发展历程及现状主要问题进行全面梳理与研究。掌握沈阳市历史建筑整体概况及论证基于“价值要素”的历史建筑保护研究必要性,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基础部分。第二部分,价值要素提取与分级研究。基于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构建价值要素提取技术路线,并以沈阳市历史建筑为例探讨提取的具体流程与方法。即基于历史研究和现场勘查等方式分析评估不同历史时期沈阳市历史建筑时代特征与价值,以提取其价值要素。并通过构建价值要素承载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和保护难度评估标准将价值要素划分为不同保护级别,使基于价值要素的历史建筑保护方式更灵活并更具可操作性。第三部分,基于价值要素的保护体系构建。通过探究价值要素与历史建筑保护所涉及的本体保护、周边环境维护及保护利用等主要内容的衔接,从而构建更为具体、完整的历史建筑保护体系。第四部分,应用与不足。以浪速馆旧址为例对本文在要素提取及保护体系构建等方面研究成果在实际应用中的适宜性与不足进行分析,从而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张倩[3](2021)在《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城市更新速度的加快,积极转型升级的工业企业因为城市土地更新的需求而搬离城市中心地区,不能够适应经济新形势的传统工业企业面临着衰退、破产的困境,基于以上两种原因,城市中心地区大量的工业厂房、仓库等工业设施因此被闲置。城市中大型工业企业除了进行工业生产的生产区域外,还会有完备的住宅、医疗和教育等生活配套设施,它们基本上已经与城市基础设施融为一体,能够履行基本的社会功能。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当中不可多得的重要财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课题。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拥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建筑群且有独特工业历史风情的区域,所有与工业生产有关的建筑、设备都是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构成要素,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工业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者,理应受到合理地保护。但是在房地产业巨额利润的吸引下,许多位于城市黄金地段的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被夷为平地,就算有幸逃过了被拆除的命运,却因内部建筑体量大、占地面积广,而给保护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造成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成为“烫手的山芋”,因缺乏合理的保护与规划而被荒废,如何保护利用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城市历史风貌与历史文脉的延续,成为许多工业城市面临的难题。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是山东省首批历史文化街区中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典型代表。潍柴集团2012年完成了主要生产区的搬迁工作,见证了潍柴几十年发展历史的老厂区被整体闲置,直到2014年被山东省政府选入省内首批历史文化街区名单当中,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潍坊市稀有的工业遗产,具有极其珍贵的研究价值。本文运用实地调研、比较研究等方法,通过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发展历史与遗产构成,并对其做出价值评价,为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文章共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部分将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涵特征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第一章主要探讨了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相关研究理论。本章主要是以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是什么、为什么要保护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如何保护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逻辑结构串联,具体包括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理论、保护利用的驱动力、利益相关者三个方面。在新时期城市更新的背景之下,无论是受外在的客观条件还是自身特征的影响,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作为稀有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都需要得到妥善合理的保护与再利用。我们在讨论城市文化遗产的再利用问题时,根本目的是探寻保护文化遗产的合理路径,所以一切改造利用活动都是以保护为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可以作为可利用的文化资源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协作,按照一定的原则对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利用。第二章集中对潍柴发展历史进行研究。本章以潍坊市地方志与潍坊柴油机厂厂志为基础资料,结合实地调研,梳理了潍坊柴油机厂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潍坊柴油机厂的建厂背景和建厂历程。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为保护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提供了历史依据,为更好地认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存现状与价值意义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探讨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规划,介绍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内生产区域与配套设施的基本概况。笔者通过查找资料和实地调研,基本了解了整个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与遗产保存状况,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此类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排查时,除了工业建筑物、构筑物等有形的物质遗产外,也不应忽略以工业生产技术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都是城市工业发展历史的经历者和见证者,也是延续城市工业文明的主要承载者,拥有同样重要的保护价值。科学分析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构成是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前提与基础。第四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评价的内容与意义进行总结。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评价内容包括街区内的工业建筑、工业生产流程以及工业配套设施,并从历史价值、科学技术价值、社会价值、精神价值、经济价值等方面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全面分析,说明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与再利用的现实意义。第五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背景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现状以及潍坊市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概况,这是探寻历史文化街区再利用途径的前提。第六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之下,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如何调整自身结构功能以适应城市发展要求,成为整个社会都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除了用于居住、教育等配套设施之外,大部分用于工业生产的厂房、仓库已经完全丧失了原始功能,成为城市闲置空间,通过工业遗产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以及商业的植入来实现历史文化街区与现代生活更好地融合,也是完善城市产业功能组团中的业态配比的重要途径。最后一部分则是对全文的总结与思考。

吕倩倩[4](2021)在《关联视角下的“整体性保护”规划策略研究 ——以西安及咸阳市国保单位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从粗放外延式扩张向精细内涵式发展推进的转型期的到来,历史城市的更新和发展成为新的研究课题。与此同时,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观点也逐渐受到各界学者的关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观点强调将多个文化遗产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研究,重视文化遗产间的互动关系。西安市及咸阳市是着名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其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作为研究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文基于关联视角对研究区国保单位的关联性进行了梳理,研究目的一方面是对研究区国保单位的空间关联性进行解析,另一方面也为历史城市国保单位的“整体性保护”规划提出策略和建议。在明确了相关概念和相关研究进展后,文章采用了平均最近邻分析、核密度分析、全局空间自相关及空间权重矩阵等方法,从空间分布格局和属性关联结构两方面对研究区国保单位的关联性进行探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基于关联性视角的研究区国保单位“整体性保护”规划及相关建议。文章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是陕西省国保单位集中分布“西北——东北”折线带上的重要折点。全局自相关结果显示,西安市灞桥区、新城区及雁塔区与渭南市蒲城县、澄城县及合阳县均呈现出国保单位分布数量越多的区县在地理位置上的距离越近的“高值-高值”聚类的空间分布特征;商洛市镇安县、旬阳县与安康市平利县呈现出国保单位分布数量越少的区县在地理位置上的距离越近的“低值-低值”聚类的空间分布特征;在延安市宝塔区出现了宝塔区内国保单位分布数量为高值,但周边区县分布为低值的“高值-低值”空间分布异常;在延安市黄龙县、咸阳市秦都区出现了黄龙县、秦都区范围内国保单位分布数量为低值,但周边区县分布为高值的“低值-高值”的空间分布异常;(2)研究区国保单位呈现聚类分布,且以西安市钟楼、鼓楼附近为中心的“三圈层”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区国保单位的平均最邻近距离约为6km,陕西省此距离约为9km;研究区国保单位在空间分布上的聚类现象在观测距离范围约为38km时最为显着,陕西省此观测距离范围约为120km;(3)研究区国保单位分布的热点区域为西安市灞桥区、未央区及雁塔区,国保单位分布的冷点区域为咸阳市永寿县及乾县;(4)研究区“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历史时期的国保单位数量最多,空间上有“点——线——面”的分布特征,且密集区内国保单位呈现以大雁塔为中心向外逐渐核密度降低的空间分布特征。(5)基于相关研究成果制定研究区国保单位的“整体性保护”规划,并对历史城市的更新发展提出了尊重城市精神文化、考虑城市遗产关联布局及关注城市遗产空间格局的三点建议。文章的相关研究结果揭示了研究区国保单位的空间分布格局,初步探索及构建了研究区国保单位的属性关联结构。国保单位关联网络的构建有利于深化对研究区文化遗产整体价值的认知,有利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对历史城市文化资源的梳理和整合有利于彰显历史城市的文化特色,有利于激发历史城市的内在活力。

陈黎辉[5](2021)在《福州市南公园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城市历史文化重要展示窗口的历史地段,是城市文化与特色的集中体现。在城市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优化转型的背景下,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将迎来严峻考验与重大转机。历史地段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该如何应对呢?本文以福州市南公园历史地段的现状问题总结和保护实态与困境为缘起,引起对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的思考。福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资源丰富,文化源远流长。南公园地段位于福州历史文化中轴线右侧,是福州近现代历史进程和中外商贸往来的重要见证地。南公园地段在《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作为历史建筑群类型的历史地段进行保护。如何在保护历史地段完整性与原真性的基础上,突显历史遗产的重要性,丰富地段功能、改善地段环境、传承地域文化、加强地段与城市生活的结合度。又如何在对历史地段进行保护的基础上,加强与城市更新相融合,实现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达到持续性的平衡,这正是本文积极探索的答案。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提出问题,首先对研究背景、对象、内容及意义进行阐述,其次对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关名词概念进行界定,最后介绍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通过对国内外以及福州地区关于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的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进行总结,作为本文的研究基础和理论依据。第三部分为策略构建,对南公园历史地段进行实地调研,确定地段的现存问题与发展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地段更新与城市协同发展,地段风貌保护与传承,传统建筑保护与更新以及历史文化遗产再利用等四个方面的南公园历史地段针对性策略,用以指导后期南公园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具体实践。第四部分为实践应用,在保护与更新原则与针对性策略的指导下探索性地对南公园历史地段进行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首先,根据南公园地段自身优势与现状条件确定发展定位与更新目标;其次从总体布局、土地利用调整、功能结构等层面进行规划设计;最后,从地段肌理梳理、传统街巷格局传承、建筑分类保护、景观修复提升与历史文化遗产再利用等层面进行具体设计分析。本文以历史城区中保护等级较低的历史地段为研究对象,以参与的实际工程项目为基础对历史地段进行探讨分析,试图探索历史地段保护更新的模式,寻求历史地段活力复兴的策略。同时希望本次研究成果能为福州地区乃至全省、全国范围内的历史地段在保护与更新实践起到一定的现实指导与借鉴意义。图【89】表【17】参考文献【50】

朱薪羽[6](2021)在《旅游开发建设对韩城古城空间形态的影响及保护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在古镇越来越流行,越来越多的古镇将旅游业视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增强了旅游业的发展能力。韩城古城作为国家的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这种快速变化的趋势给古代城市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本文的重点是探讨旅游业发展对韩城古城空间格局的影响和威胁,以及如何在古城远景发展中平衡旅游业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多种研究手法,如文献梳理、实地调研、对比分析、多学科交叉,梳理了韩城古城的空间形态构成要素,空间演变方式,同时分析了自旅游开发建设以来,大力发展旅游对于古城空间形态所产生的影响。首先,对韩城古城的整体概况及历史发展沿革进行了梳理,以明确古城从定址至今所经历的各时间段内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其次,根据对凯文林奇《城市意象》的总结与梳理确定了古城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即山水环境、空间轮廓、道路骨架、城市轴线、功能布局、标志节点、传统民居等几个方面;然后,通过对古城自古至今所经历的不同规划阶段的分析将韩城分为四个规划发展阶段,即自然发展阶段、规划参与阶段、总体调整阶段和发展复兴阶段,通过梳理其在空间轮廓与城市布局上所出现的变化来推敲空间形态的演变与上位规划的关系。本文同时还通过对古城旅游开发历程及现状的分析,探索古城空间形态变化与旅游开发的作用关系,然后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旅游开发建设对古城的作用,在肯定了旅游开发建设使古城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对古城空间形态保护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最后通过分析其作用原因使本文达到引导旅游开发建设向对古城产生积极作用的方向发展,以期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的目的。基于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先从古城保护的角度出发,提出以城市文化建设为统领、统筹古城保护和旅游开发、保护第一、适度开发、保护和开发的阶段性四项原则,对旅游开发与古城保护的协同方式进行定义,同时以此为基底构建其管理原则与具体保护方式。然后从古城空间形态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则、提炼与发展原则、坚守历史文脉原则、性能贴合原则四项原则,然后以此为基底提出重塑古城格局、优化古城轮廓、构建街巷空间、可持续发展四项策略,以期引导古城旅游开发方式,促进古城空间形态发展与演变,进而实现双赢。

王若冰[7](2021)在《秦阿房宫前殿遗址周边环境景观风貌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秦阿房宫前殿遗址是秦代宫殿建筑的典型代表,对于研究秦代历史风貌、建筑特色、文化内涵等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遗址周边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是承载其文化内核的重要载体,对于遗址的保护和塑造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秦阿房宫前殿遗址周边环境景观风貌控制对其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秦阿房宫前殿遗址具有“古、散、空”等特点,其周边环境属于新区的开发建设范围之内,因此城市的快速建设以及国土空间规划的逐步推进,使秦阿房宫前殿遗址保护既面临良好的政策机遇,也迎接着严峻的挑战。本文以秦阿房宫前殿遗址周边环境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梳理遗址周边环境的历史景观演化过程,并对现状景观条件进行分析,测度文化资源承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景观风貌控制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遗址周边景观的文化资源承载力达到良好水平,遗址景观构成受到周边文化资源的影响,遗址周边旅游、历史、生态文化资源丰富,但未得到充分利用,生态文化资源受到城市建设的破坏较严重;城市文化资源现状多与遗址风貌不协调,城市建筑风貌未进行统一引导与控制;乡土文化流失严重,传统村落风俗、神话传说等逐渐消失。研究结论如下:(1)遗址周边历史景观条件优越,周边区域的景观演变过程受到政治、自然因素的影响较显着。(2)遗址周边文化资源众多,需在合理提取文化要素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传承与利用。(3)遗址周边区域的景观建设需对接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要求,构建景观风貌控制体系。

余晓东[8](2021)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估研究 ——以赣州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革命意义的城市,保留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因此,不管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都越来越重视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国家层面上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法律法规,地方层面多地的历史文化名城也逐渐出台了各自的地方性保护法规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逐渐规范化。然而随着规划价值定位的转变,在新的空间规划体系中,规划实施评估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显。目前国内缺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估的标准,评估工作进展较慢,规划实施得不到较好的反馈。因此,构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估的方法,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估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首先总结了前人对于城市规划实施评估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估的研究,加深了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基本认识;其次在研究保护规划相关法规的基础上,从“历史城区-历史地段-历史要素”三个层面构建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估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层级指标的权重。进而通过构建的评估指标体系,对赣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验证了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最后根据评估结果找出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从完善名城保护法律体系、健全保护规划实施运行机制、拓展筹资渠道和推进多元主体参与等四个方面对赣州下一阶段名城保护规划实施工作进行优化和调整,也希望能为其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估提供理论和实践意义上的参考。

王清恋[9](2021)在《历史城区容量及其评价研究 ——以哈尔滨南岗历史城区为例》文中认为历史城区是城市中体现历史发展过程或某一发展时期风貌的地区,往往是城市的中心区域,也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核心区域。伴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在经历了大规模的城市开发运动后,导致我国的历史城区大多面临着破碎化和零散化的境地,历史城区内空间供给与资源约束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历史城区保护与更新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历史城区发展过程中,供需的不平衡导致历史建筑及风貌的保护不力、人居环境质量低下、人口及建筑容量居高不下等外在表征的出现,这使得以历史空间保护为主的传统规划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历史城区整体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迫使研究更加关注在资源约束下的历史城区空间供给的协调与管控。我国在2018年新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标准》中明确提出在名城中划定历史城区保护界限,应优化城区内用地功能、疏解人口、改善城市交通及基础设施等,并提出控制要求及管理建议。在新时期,如何建立一种历史城区整体保护模式,如何科学地判断历史城区现有矛盾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其根源,如何测度并精准管控历史城区保护与发展所需的容量是历史城区容量研究亟待解决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将“环境容量”的概念引入到历史城区的研究中,以哈尔滨南岗历史城区为例,通过剖析历史城区自然景观环境、历史文化环境和人居环境的容量表征、影响因素及相互作用机制,确定历史城区容量评价要素及其价值属性、分类及作用机制,从“数量—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两个维度构建历史城区容量评价框架及指标体系并对南岗历史城区进行评价,以明确在“量值”及“发展目标”两个维度的评价结果,并以此作为容量评价标准。为了有效应对南岗历史城区现状供给问题,引入容量控制的思维,提出存量更新、结构升级以及多元融合的历史城区规划模式。结合我国现行历史城区相关规划对于供给研究的需求,根据“数量—质量”及“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对历史城区容量的“量值”及“发展目标”划分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地块单元基于容量控制思维提出规划模式及策略。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理论与实地调查、历史城区容量表征、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制,容量评价以及应对历史城区容量控制的规划模式及策略。基础理论研究从历史城区容量概念入手,通过对于历史城区及相关概念、容量及相关概念的推演形成历史城区容量概念及其多维表达。构建了历史城区整体性及原真性保护理论、城市空间形态的容量控制理论、城市可持续发展再生理论等在历史城区容量研究中的理论框架。系统地阐释了历史城区容量的内涵,包括对象系统、目标构成以及基本特征,并引入评价技术方法为南岗历史城区容量评价提供技术支撑与借鉴。历史城区容量表征、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制研究,选取哈尔滨南岗历史城区为例,从其自然景观环境、历史文化环境、人居环境三个方面深入剖析其容量表征。为了进一步诠释历史城区容量产生机制究其容量表征及根源,从历史环境容量、自然环境容量、土地利用容量以及社会经济容量四个方面探讨历史城区容量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的价值属性、分类及相互作用机制,引入“数量—质量”及“可持续发展”两个维度并由此提出历史城区容量评价框架,通过多维指标选取及筛选,构建“数量—质量”及“可持续发展”双目标维度评价指标体系。历史城区容量评价研究,通过指标数据的获取及处理,分别在双维度下对于南岗历史城区容量进行评价分析。“数量—质量”维度的评价是基于公益性要素的底线约束、经济要素评价以及基于美学性的视觉景观的修正,确定历史城区容量的“量值”。“可持续发展”维度的评价是基于“压力—状态—响应”的可持续发展模型,分别对历史城区容量的压力性、状态性和响应性要素分析,以确定历史城区容量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双维度的评价结果分别对容量进行“量值”及“目标”导向的类型划分。为应对南岗历史城区容量问题研究引入容量控制思维,通过梳理历史城区现行相关规划的缺失与需求,提出基于容量控制的历史城区容量目标体系和规划模式,解析不同规划层级的衔接关系,进而根据双维度评价结果分别对于历史城区容量提出规划策略。论文的创新成果包括:揭示了南岗历史城区容量影响因素与历史城区容量之间的作用机理;建立了基于“数量—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两个维度的历史城区容量评价体系;提出了南岗历史城区应对容量控制的规划模式和策略。本研究提出历史城区整体性保护方法,基于现状容量提出精细化管控指标,探究城区未来发展的容量限度,将为历史城区可持续发展、精准化保护与管理决策提供借鉴。

单超[10](2020)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下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研究》文中指出2012年,在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聚焦通州战略,打造功能完备的城市副中心”的施政目标,这是北京第一次明确将通州定位为北京城市副中心(以下简称“副中心”)。通州,历史再次选择了它承担“示范带动非首都功能疏解和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责任。自金代北京(中都)上升为国之京师以来,通州始终在京师畿辅之地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名副其实的“左辅雄藩”:它是守卫京师的军事重镇,堪称北京东门户;是掌控国家经济命脉大运河的北端点,承担漕粮“起载转运储贮”职能;是今天北京城市规划中长安街的延长线东端。这样的“三点交汇”,放眼全球,有且仅有一个通州有这样独一无二、非比寻常的战略地位。基于此,不同的学者从历史、城市规划、市政工程、道路交通、海绵城市、地下管廊、旅游等各个角度对通州进行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丰硕成果。通州的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研究,也必须占有一席之地。近800年的通州京畿史,积淀了厚重的城市遗产,单纯使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理念是远远不够的。2011年11月10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通过了《关于历史性城市景观的建议书》(Recommendation on the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提出了 以“历史性城市景观(HUL)”这一概念为基础的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双赢新模式。这一模式为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提供了新思路:这将是一场通州城市遗产与历史景观沿着遗产保护理论的现代化叙事。因此,本论文从HUL保护理论出发,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下的通州城市遗产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通州城市的历史演变、城市格局和脉络的研究,阐述通州城市遗产的价值,总结通州城市遗产的特征、特色,从而提出通州城市遗产的保护策略和利用方法。论文在对通州的历史战略地位研究基础上,梳理了自定都北京后,通州作为京师辅城,在“运河北端”和“京师门户”两方面愈发凸显的战略地位:是抵御外侵的军事重镇,且是大运河北端,漕粮物资由此处码头驳船、装卸、转运、储贮,城市格局也因此而设。通过界定通州城市遗产的范围、内容,结合明清通州志的记载(历史)和调研现状(遗产),对通州城市遗产在城市中的功能、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重点研究。分别从反映“京师门户”的“沿革与形胜、街道(交通)、城池(防御)、公署/衙署(管治)、学校/学宫(教育)、坛庙(祭祀)、楼台亭阁(地标)”,反映“运河北端”的“漕渠河道(运输)、桥闸坝(水工)、仓厂(储贮)、漕运相关衙署(管理)”,和其他遗产(如宗教遗产)类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并采取遗产和文物两种不同评价标准下的遗产价值评估。以上是构成HUL理论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要素,在满足HUL理论框架的要求下,对通州城市遗产的城市作用和地位、特色表现和特色要素两个方面进行剖析,提出了“城市地标、城市轮廓景观、城市格局、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特征”等通州城市遗产特色的表现方面。结合当下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定位,副中心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对通州城市遗产的“地标、轴线、街道格局、轮廓、景致、城市环境、布局”等,论述在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过程中应用HUL理论进行城市更新和旧城复兴的可行性。依据HUL理论所倡导的分级、分区保护,构建“点—线—面—体”的立体化保护体系,从而更有效推进通州历史城市景观的继承和延续。本文通过研究,主要对通州城市遗产在城市中的作用和地位,即它的社会价值进行了更深的发掘,并尝试在两种价值评估体系下,分别进行价值评估,从而为特色分析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依据。根据HUL理论要求,对通州城市遗产进行了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深入分析,更有利于理解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通州,除了在政治上、城市规划上的副中心定位,也在遗产维度,体现了制度的延续和等级的分明。一个城市中交织两种管理体系的情况在国内普遍存在,这是中国遗产保护与世界接轨的体现,本文对通州城市遗产的价值分析可为其他城市提供参考模式。论文还对古文献、图纸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和总结,有利于促进通州城市遗产的整体保护和城市文化的全面复兴,有利于构建基于HUL保护策略下的通州城市遗产的保护利用思路与方法,也为相关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论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古代城市规划及其保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古代城市规划及其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1.1 关陇地区先秦之秦的历史
        1.1.2 关陇地区先秦之秦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
    1.2 论文研究对象的界定及其保存、保护、展示现状和问题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2 研究对象的保存、保护与展示现状
        1.2.3 研究对象保护与展示存在的问题及缺失
    1.3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意义
        1.3.1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3.2 论文的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4.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考古研究
        1.4.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历史研究
        1.4.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保护研究
        1.4.4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群的文化遗产概念及其保护研究
        1.4.5 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体系及相关研究
        1.4.6 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方法研究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1 系统科学研究方法
        1.5.2 文献梳理与实地调查法
        1.5.3 问题史学方法
        1.5.4 类比、归纳和演绎研究法
        1.5.5 研究框架
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构成研究
    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概念的提出
        2.1.1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群的文化遗产的概念发展
        2.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概念
    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遗址点——组成型遗址与关联型遗址
        2.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都邑
        2.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秦公、王、帝陵
        2.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离宫别馆与苑囿
        2.2.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祭祀处所
        2.2.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关联型遗址——道路
    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关联机制
        2.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单点关联机制
        2.3.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片区关联机制
        2.3.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关联机制
    2.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空间格局
    2.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环景(Setting)
        2.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环景
        2.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片区的环景
        2.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环景
    2.6 本章小结
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价值研究
    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价值认知
        3.1.1 国内外文化遗产的价值类型及定义
        3.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价值内涵认知逻辑
    3.2 相关价值研究综述
        3.2.1 秦文化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研究
        3.2.2 秦统一的历史观照
        3.2.3 相关秦文化遗址的价值研究
    3.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价值
        3.3.1 历史价值:秦崛起与统一的历史进程——见证了中国大一统制度、统一国家的创立过程
        3.3.2 科学、艺术价值:古代中国国家形成的完整经历——形成了古代中国国家形态发展的完整实物链
        3.3.3 文化价值:华夏民族形成过程的映射——反映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
        3.3.4 社会价值: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秦文化核心
    3.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片区价值
        3.4.1 西垂片区的价值分析
        3.4.2 雍城片区的价值分析
        3.4.3 咸阳片区的价值分析
    3.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单点价值
        3.5.1 大堡子山遗址的价值分析
        3.5.2 雍城遗址的价值分析
        3.5.3 咸阳城遗址的价值分析
        3.5.4 秦始皇陵的价值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认识
    4.1 文化遗产“完整性(Integrity)”的概念发展
        4.1.1 文化遗产“完整性”概念的发展脉络
        4.1.2 文化遗产“完整性”的衡量标准
        4.1.3 文化遗产“完整性”概念的定义层面
        4.1.4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文化遗产对象“完整性”讨论
    4.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完整性认知
        4.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层级
        4.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层面
        4.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评估框架
    4.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完整性评估
        4.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完整性评估
        4.3.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整体层级的完整性说明
    4.4 本章小结
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建构
    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保存、保护和管理现状及缺失
        5.1.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保存现状
        5.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保护管理现状
        5.1.3 整体价值观照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管理的缺失
    5.2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文化遗产对象的保护经验
        5.2.1 系列遗产(Serial Properties)的保护方略
        5.2.2 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s)的保护方略
        5.2.3 美国国家遗产区域(National Heritage Areas)的保护方略
        5.2.4 系列遗产、文化线路与美国国家遗产区域保护管理方式的异同
    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构成逻辑
    5.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程序
        5.4.1 建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信息库和管理平台
        5.4.2 构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保护规划体系
    5.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方法
        5.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价值的认知方法
        5.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和评估方法
        5.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保护区划的划定方法
    5.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制度
        5.6.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遗址点纳入制度
        5.6.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总体规划制度
        5.6.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联合管理制度
    5.7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建议
        5.7.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考古研究建议
        5.7.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分级保护建议
        5.7.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分类保护建议
        5.7.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整体立法保护建议
    5.8 本章小结
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建构
    6.1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概念、原则和内容
        6.1.1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定义与辨析
        6.1.2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原则
        6.1.3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内容
    6.2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方法
        6.2.1 文化遗产阐释规划的编制
        6.2.2 文化遗产主题阐释框架的构建
        6.2.3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方法、方式的其他探索
    6.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展示利用现状及缺失
        6.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展示利用现状
        6.3.2 整体价值观照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利用的缺失
    6.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组成内容
    6.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阐释框架
        6.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阐释主题
        6.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的垂直建构(主题/价值—分解)
        6.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的水平建构(主题—叙事线索)
        6.5.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遗址展示点的甄选
    6.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叙事结构
        6.6.1 整体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6.6.2 片区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6.6.3 单点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6.7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展示方式
        6.7.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节点展示方式
        6.7.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整体展示方式
    6.8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图录
表录
附录论文中相关评估及综述表录
致谢

(2)基于价值要素的沈阳市历史建筑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历史建筑保护缘起
        1.1.2 历史建筑保护面临的问题
        1.1.3 历史建筑保护图则的编制与目的
        1.1.4 小结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建筑遗产保护理论研究
        1.3.2 国内既有文献研究综述
        1.3.3 既有研究不足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历史建筑的概念界定
        1.4.2 历史建筑与文物建筑的关系
        1.4.3 历史建筑的保护内容的界定
        1.4.4 价值要素的概念界定
    1.5 主要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1.5.1 主要研究方法
        1.5.2 论文框架
2 沈阳市历史建筑概况及基于价值要素的保护必要性分析
    2.1 沈阳市历史建筑概况分析
        2.1.1 沈阳市历史建筑数量与时空分布
        2.1.2 沈阳市历史建筑结构形式、建筑类型
        2.1.3 沈阳市历史建筑主要风格
    2.2 沈阳市历史建筑形成与发展历程
        2.2.1 清代时期(1636-1860 年)
        2.2.2 奉系军阀与“满铁”对峙时期(1912-1931 年)
        2.2.3 伪满洲国时期(1932-1945 年)
        2.2.4 建国后的发展(1949 年后)
    2.3 沈阳市历史建筑现状保存分析
        2.3.1 历史建筑本体
        2.3.2 功能利用分析
        2.3.3 周边环境
        2.3.4 小结
    2.4 本章小结
3 沈阳市历史建筑价值要素的提取与分级
    3.1 历史建筑价值要素的提取
        3.1.1 价值要素的提取原则与依据
        3.1.2 价值要素的提取方法与技术路线
        3.1.3 价值要素的保护级别划分
    3.2 沈阳市历史建筑价值要素的提取
        3.2.1 历史建筑价值组成内容的确定
        3.2.2 清代时期历史建筑价值要素提取
        3.2.3 奉系军阀与“满铁”对峙时期历史建筑价值要素提取
        3.2.4 伪满洲国时期沈阳市历史建筑价值要素提取
        3.2.5 建国后沈阳市历史建筑价值要素提取
    3.3 历史建筑价值要素保护级别划分
        3.3.1 基于历史建筑既有保护类别划分
        3.3.2 基于价值评估的保护级别划分
        3.3.3 基于保护难度的保护级别划分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价值要素的历史建筑保护体系构建与应用
    4.1 价值要素与历史建筑保护的衔接
        4.1.1 基于价值要素的历史建筑保护原则
        4.1.2 价值要素与历史建筑本体保护衔接
        4.1.3 价值要素与周边历史环境维护衔接
        4.1.4 价值要素与保护利用衔接
    4.2 沈阳市浪速馆旧址价值要素提取
        4.2.1 基本概况与历史研究
        4.2.2 价值预评估及价值要素预提取
        4.2.3 基于现场勘查的价值要素补充提取
    4.3 浪速馆旧址价值要素保护类别划分
        4.3.1 基于浪速馆既有保护类别的价值要素分级
        4.3.2 基于承载价值评估的价值要素分级
        4.3.3 基于保存现状及修复难度评估的价值要素分级
    4.4 基于价值要素的浪速馆旧址保护策略
        4.4.1 建筑本体保护修复策略
        4.4.2 周边历史环境维护策略
        4.4.3 保护利用策略
    4.5 本章小结
5 研究主要结论及不足
    5.1 结论
    5.2 研究主要不足
        5.2.1 研究样本与角度相对单一
        5.2.2 研究深度存在不足
    5.3 针对不足之处的后续解决思路
        5.3.1 扩充研究样本与角度
        5.3.2 补充研究内容和深度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理论研究
    第一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涵
        二、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特征
    第二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驱动力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自身发展要求
        二、城市更新背景下文化遗产的保护需求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四、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提供了契机
        五、工业文化传承的历史要求
        六、保护工业设计遗产的内部需求
    第三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利益相关者
        一、公共利益的代表--地方政府
        二、精英阶层的代表--专家学者
        三、群众利益的代表--社会公众
        四、市场主体的代表--企业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探寻
    第一节 潍坊柴油机厂的建厂背景
        一、国内机械工业的发展概况
        二、山东省机械工业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潍坊柴油机厂的发展历史
        一、前身: 聚焦军工生产
        二、迁址: 探寻发展之路
        三、变更厂名: 发展步入正轨
        四、改制: 迈入国际舞台
        五、搬迁: 奋斗奔腾不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况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地理范围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风格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生产区域与配套设施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生产区域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配套设施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构成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物质文化遗产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评价
    第一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评价的理论基础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认知的重要性
        二、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评价内容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特征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价值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社会价值
        三、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经济价值
        四、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精神价值
        五、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美学价值
        六、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技术价值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的意义
        一、延续潍坊市的工业历史
        二、带动潍坊市的经济振兴
        三、促进潍坊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现有基础
    第一节 潍坊市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文化繁荣奠定基础
        二、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文化繁荣提供可能
    第二节 政府对历史遗产保护工作高度重视
        一、政策先行
        二、资金保证
        三、智力支撑
    第三节 地方文旅产业市场逐渐成熟
        一、潍坊市文旅产业发展成绩斐然
        二、文创产业代表--潍坊1532文化产业园
        三、旅游产业代表--坊茨小镇
    第四节 地方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所面临的问题
        一、过度依赖公共资金的投入
        二、政府与企业的职责划分不明
        三、社会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探索
    第一节 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成功范例—德国鲁尔区的转型
        一、德国鲁尔区转型的背景
        一、德国鲁尔区的转型历程
        三、德国鲁尔区的转型经验及教训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原则
        一、历史风貌的完整性保存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
        三、关注社区居民的利益需求
        四、协调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实践
        一、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风貌
        二、展示工业遗产发展工业旅游
        三、发展文化产业传承工业文化
        四、打造以商业为主的空间利用模式
    第四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保护工作应放在首位
        二、利益相关者需共同参与
        三、健全行政制度与法律法规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A: 潍柴大事记(1946年-2013年)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关联视角下的“整体性保护”规划策略研究 ——以西安及咸阳市国保单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模式转型缓慢
        1.1.2 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发展的矛盾凸显
        1.1.3 历史城市的文化资源亟需梳理整合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内容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解析及研究综述
    2.1 概念解析
        2.1.1 传统文化遗产
        2.1.2 城市文化遗产
        2.1.3 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观
        2.1.4 关联性
    2.2 研究综述
        2.2.1 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研究
        2.2.2 关联性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环境
        3.1.2 社会经济
        3.1.3 历史文化资源
    3.2 数据来源
    3.3 数据处理
        3.3.1 数据预处理
        3.3.2 研究方法
第四章 研究区国保单位的空间分布格局
    4.1 陕西省国保单位的分布特征
        4.1.1 分布概况
        4.1.2 空间特征
    4.2 研究区国保单位分布特征
        4.2.1 分布概况
        4.2.2 空间特征
    4.3 小结
第五章 研究区“国保单位群组”的属性关联结构
    5.1 对国保单位属性的刻画
        5.1.1 国保单位刻画的维度
        5.1.2 “国保单位群组”的概念
    5.2 “国保单位群组”间关联结构的构建
        5.2.1 关联性强弱的判断
        5.2.2 空间权重矩阵的构建
        5.2.3 关联结构的可视化表达
    5.3 研究区历史文化脉络的梳理
        5.3.1 关联结构的差异
        5.3.2 特定历史时期的空间分布
        5.3.3 “核心区”国保单位的文化特征
    5.4 小结
第六章 研究区国保单位“整体性保护”规划
    6.1 规划背景
    6.2 规划原则及目标
        6.2.1 规划原则
        6.2.2 规划目标
    6.3 研究区国保单位“整体性保护”规划策略探讨
        6.3.1 规划思路
        6.3.2 “核心区”国保单位关联网络的规划设计
        6.3.3 研究区国保单位关联网络的规划设计
        6.3.4 研究区与周边县市关系的规划设想
    6.4 对历史城市更新发展的相关建议
        6.4.1 梳理城市文化主脉络
        6.4.2 构建文化遗产关联结构
        6.4.3 关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格局
    6.5 小结
结论与讨论
    结论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福州市南公园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城市与地段发展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概况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历史地段与历史建筑群
        1.4.2 保护与更新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历史地段基础研究与案例分析
    2.1 历史地段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1.3 福州市历史地段研究现状
    2.2 历史地段保护的相关理论研究
        2.2.1 历史性城市景观保护理论
        2.2.2 有机更新理论
        2.2.3 建筑类型学理论
    2.3 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案例剖析
        2.3.1 案例选择评定标准
        2.3.2 案例一:福州市苍霞历史地段
        2.3.3 案例二:广州恩宁路永庆坊历史街区
        2.3.5 案例总结与启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公园历史地段现状研究
    3.1 南公园历史地段概况
        3.1.1 现状介绍
        3.1.2 历史沿革
        3.1.3 地域文化价值
    3.2 宏观层面:地段整体空间关系现状
        3.2.1 区位特征
        3.2.2 用地性质
        3.2.3 路网结构
    3.3 中观层面:地段历史文化环境现状
        3.3.1 肌理特征
        3.3.2 街巷形态
        3.3.3 空间环境
    3.4 微观层面:地段历史遗存现状
        3.4.1 建筑概况
        3.4.2 历史环境要素
        3.4.3 非物质文化遗产
    3.5 南公园历史地段现状问题总结
        3.5.1 整体历史环境格局亟待重塑
        3.5.2 地段功能亟待调整提高活力
        3.5.3 人居景观环境品质亟待改善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公园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
    4.1 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原则
        4.1.1 整体性原则
        4.1.2 原真性原则
        4.1.3 多样性原则
        4.1.4 动态性原则
    4.2 宏观层面:地段与城市发展协同
        4.2.1 多地段协调发展
        4.2.2 地段功能调整
    4.3 中观层面:地段风貌保护与传承
        4.3.1 地段肌理的修复与调整
        4.3.2 传统街巷的保留与延续
        4.3.3 地段景观的优化与再生
    4.4 微观层面:建筑的分类保护与更新
        4.4.1 传统建筑的分类保护
        4.4.2 新建建筑的延续性设计
    4.5 历史文化遗产的再利用
        4.5.1 物质文化遗产
        4.5.2 非物质文化遗产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公园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设计实践
    5.1 发展定位与更新目标
        5.1.1 发展定位
        5.1.2 更新目标
    5.2 整体规划设计
        5.2.1 总体规划
        5.2.2 土地利用
        5.2.3 功能结构
    5.3 地段肌理重构与淡化设计
        5.3.1 肌理重构——万寿河西侧地块
        5.3.2 肌理淡化——万寿桥地块
    5.4 传统街巷保护与更新设计
        5.4.1 传统街巷格局保护
        5.4.2 传统街巷交通布局更新
        5.4.3 传统街巷节点更新
    5.5 建筑保护与更新设计
        5.5.1 建筑分类保护方式
        5.5.2 建筑风貌控制
        5.5.3 建筑具体分类设计
    5.6 景观环境品质优化设计
        5.6.1 历史环境要素与景观结合
        5.6.2 地域性景观小品
    5.7 历史文化遗产的再利用设计
        5.7.1 物质文化遗产的再利用
        5.7.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利用
        5.7.3 历史文化遗产展示路线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6)旅游开发建设对韩城古城空间形态的影响及保护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现状
        1.1.2 旅游开发建设发展及影响
        1.1.3 韩城古城保护与发展现状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空间形态要素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韩城古城空间形态构成与演变
    2.1 韩城的概述
        2.1.1 区位环境
        2.1.2 自然环境
        2.1.3 对外交通
    2.2 历史沿革
        2.2.1 隋唐时期——始置韩县,州治暂迁
        2.2.2 宋元时期——边疆重镇,桢州治所
        2.2.3 明清时期——全面发展,解状盛区
        2.2.4 民国时期——藩篱陕北
        2.2.5 建国以后——历史名城
    2.3 韩城古城空间形态构成要素
        2.3.1 抱负阴阳的山水格局
        2.3.2 缓慢扩张的平面轮廓及北高南低的天际线
        2.3.3 三横两纵,枝状互通的道路骨架
        2.3.4 “龙抬头”式的城市轴线
        2.3.5 一轴多心的功能布局
        2.3.6 标志节点
        2.3.7 传统民居
    2.4 古城空间形态演变
        2.4.1 自然发展阶段
        2.4.2 规划参与阶段
        2.4.3 总体调整阶段
        2.4.4 发展复兴阶段
    2.5 小结
3 韩城古城旅游开发建设对古城空间形态变化的影响
    3.1 韩城古城旅游发展历程
    3.2 韩城古城旅游开发现状
        3.2.1 韩城古城旅游资源基础分析
        3.2.2 韩城古城旅游产品竞合分析
        3.2.3 韩城古城旅游开发项目分析
    3.3 韩城古城开发建设对古城的积极作用
        3.3.1 旅游开发着眼古城空间形态活力恢复
        3.3.2 旅游开发延续古城文化价值在空间上的体现
        3.3.3 旅游开发恢复古城整体风貌及空间格局
        3.3.4 旅游开发促进对古城传统院落空间的形态保护和功能置换
    3.4 韩城古城旅游发展对古城空间形态保护的负面影响
        3.4.1 山水格局破碎,空间轮廓界限模糊
        3.4.2 传统轴线断裂,部分街巷消失
        3.4.3 古城公共空间肌理出现空白
        3.4.4 民居院落部分拆除,居民外迁,传统形制受损
        3.4.5 假历史街区建设影响古城空间形态
    3.5 旅游开发影响古城空间形态的原因
        3.5.1 旅游开发建设推动古城空间功能置换
        3.5.2 旅游开发致使古城活动主体改变,推动古城空间重构
    3.6 本章小结
4 旅游开发模式下韩城古城空间形态保护发展策略
    4.1 古城空间形态发展与旅游开发优化原则
        4.1.1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4.1.2 历史文化价值提炼与发展
        4.1.3 坚守历史文脉传承
        4.1.4 性能贴合、适度开发
        4.1.5 平衡古城旅游开发建设与保护
    4.2 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基本目标
        4.2.1 强调古城的真实性
        4.2.2 以完整性为原则修复古城空间
        4.2.3 实现古城可延续性保护与旅游开发相协调
    4.3 古城空间形态保护与发展策略案例分析
        4.3.1 山水环境重塑策略案例——汝南古城
        4.3.2 城墙格局展示利用案例——新郑市郑韩故城城墙遗址公园
        4.3.3 轴线强化策略案例分析——成都锦里
    4.4 古城空间形态保护发展策略
        4.4.1 修补古城山水格局
        4.4.2 完善古城防御格局
        4.4.3 明晰古城空间轮廓界限
        4.4.4 强化古城轴线,构建商业体系
        4.4.5 完善街巷结构,构建停车与慢行系统
        4.4.6 延续古城居住功能,保护古城院落空间
        4.4.7 完善保护与发展体系,规范性开发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课题研究结论
    5.2 研究内容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致谢

(7)秦阿房宫前殿遗址周边环境景观风貌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遗址周边区域已纳入市、区级国土空间规划
        1.1.2 政策层面对城市景观生态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1.1.3 西安市针对阿房宫前殿遗址周边环境的保护条例相继出台
        1.1.4 景观风貌规划对阿房宫前殿遗址周边环境改善的重要作用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内相关研究
        1.3.2 国外相关研究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1.4.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阿房宫遗址与秦阿房宫前殿遗址
        2.1.2 遗址周边环境
        2.1.3 景观风貌
        2.1.4 文化资源承载力
    2.2 基础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文化结构理论
        2.2.3 城市双修理论
    2.3 大遗址相关理论
        2.3.1 大遗址保护理论
        2.3.2 遗址场效应理论
        2.3.3 场所精神理论
    2.4 遗址周边景观规划理论
        2.4.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4.2 景观美学理论
        2.4.3 环境心理学理论
    2.6 小结
第三章 秦阿房宫前殿遗址周边环境历史及现状景观分析
    3.1 秦阿房宫前殿选址影响因素
        3.1.1 受秦上林苑影响
        3.1.2 受秦咸阳城影响
        3.1.3 受周丰镐遗址影响
    3.2 秦阿房宫前殿遗址周边环境景观演变过程
        3.2.1 秦代-明清时期景观演变
        3.2.2 清末民初-建国前景观演变
        3.2.3 建国至今景观演变
    3.3 秦阿房宫前殿遗址周边环境范围界定
        3.3.1 界定依据
        3.3.2 研究范围划定
    3.4 秦阿房宫前殿遗址周边区域现状背景条件
        3.4.1 遗址区位条件
        3.4.2 周边自然及人文环境条件
        3.4.3 周边道路交通条件
    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遗址周边环境景观构成的文化资源承载力评价
    4.1 文化资源承载力构成要素的分类与确定
    4.2 遗址周边文化资源构成要素
        4.2.1 遗址内部文化资源
        4.2.2 遗址外部文化资源
    4.3 遗址周边文化资源现状分析
        4.3.1 旅游文化资源
        4.3.2 历史文化资源
        4.3.3 生态文化资源
        4.3.4 城市文化资源
        4.3.5 乡土文化资源
    4.4 文化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构建
        4.4.1 文化资源承载力评价思路
        4.4.2 文化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构建方法
        4.4.3 文化资源适宜性评价及其标准确定
    4.5 小结
第五章 秦阿房宫前殿遗址周边环境景观风貌规划方案
    5.1 规划目标和原则
        5.1.1 规划目标
        5.1.2 规划原则
    5.2 规划策略
        5.2.1 遗址保护策略
        5.2.2 遗址展示策略
        5.2.3 景观营造策略
        5.2.4 遗址管理策略
    5.3 总体规划布局
        5.3.1 遗址周边景观结构布局
        5.3.2 遗址周边景观风貌分区
        5.3.3 规划总体布局
    5.4 旅游文化层面的景观风貌控制
        5.4.1 遗址本体
        5.4.2 游览线路
        5.4.3 文化知名度
        5.4.4 文化活动
        5.4.5 遗址保护措施
    5.5 历史文化层面的景观风貌控制
        5.5.1 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
        5.5.2 历史实物
    5.6 生态文化层面的景观风貌控制
        5.6.1 山川地势
        5.6.2 绿化植被
        5.6.3 季相景观
    5.7 城市文化层面的景观风貌控制
        5.7.1 城市格局
        5.7.2 用地规划
        5.7.3 道路街巷
        5.7.4 建筑风貌控制
        5.7.5 城市开敞空间
        5.7.6 文化产业链设计
        5.7.7 夜景灯光
        5.7.8 城市政策
    5.8 乡土文化层面的景观风貌控制
        5.8.1 乡土建筑
        5.8.2 祠堂庙宇
        5.8.3 村落风俗
        5.8.4 神话传说
    5.9 重点地段景观设计—以上林苑1、2 号建筑遗址为例
        5.9.1 现状分析
        5.9.2 规划定位与策略
        5.9.3 规划设计
    5.10 小结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估研究 ——以赣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估的必要性
        1.1.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估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不足
        1.1.3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估实践探索的需要
    1.2 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
        1.2.1 概念界定
        1.2.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城市规划实施评估研究
        1.3.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估研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基本认识
    2.1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历程回顾
        2.1.1 国内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程
        2.1.2 国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程
        2.1.3 国内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比的启示
    2.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基本原则
        2.2.1 原真性原则
        2.2.2 完整性原则
        2.2.3 可持续性原则
    2.3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2.3.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
        2.3.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流程
        2.3.3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估方法的构建
    3.1 规划目标、实施效果、实施过程之间关系的解读
        3.1.1 实施效果与实施过程的关系
        3.1.2 实施效果与规划目标的关系
        3.1.3 规划目标与实施过程的关系
    3.2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与原则
        3.2.1 基本思路
        3.2.2 基本原则
    3.3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3.3.1 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
        3.3.2 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3.3.3 评估指标选取
        3.3.4 指标权重的确定
        3.3.5 综合评估结果的计算
    3.4 评估指标释义及评分标准
        3.4.1 历史城区层级
        3.4.2 历史地段层级
        3.4.3 历史要素层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赣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概况
    4.1 赣州历史文化名城概况
        4.1.1 地理区位
        4.1.2 历史沿革
        4.1.3 价值特色
    4.2 赣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概况
        4.2.1 规划编制概况
        4.2.2 赣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6-2020)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赣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估
    5.1 赣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情况
        5.1.1 保护规划实施历程
        5.1.2 保护规划实施覆盖情况
    5.2 保护规划实施效果评估
        5.2.1 历史城区层级
        5.2.2 历史地段层级
        5.2.3 历史要素层级
    5.3 评估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保护规划实施过程的反思及建议
    6.1 保护规划实施过程的反思
        6.1.1 名城保护法律体系不完善
        6.1.2 保护规划实施运作机制不完善
        6.1.3 保护资金投入不足
        6.1.4 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
    6.2 规划实施建议
        6.2.1 完善名城保护法律体系
        6.2.2 健全保护规划实施运行机制
        6.2.3 拓展筹资渠道
        6.2.4 推进多元主体参与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历史城区容量及其评价研究 ——以哈尔滨南岗历史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概念及范围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国内外研究综述简析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研究基础
    2.1 概念辨析
        2.1.1 “历史城区”及相关概念认知
        2.1.2 “容量”概念内涵与外延
        2.1.3 “历史城区容量”概念界定
        2.1.4 “历史城区容量”概念的多维表达
    2.2 相关理论
        2.2.1 历史城区整体性及原真性保护理论
        2.2.2 城市空间形态的容量控制理论
        2.2.3 城市可持续发展再生理论
    2.3 内涵阐释
        2.3.1 “历史城区容量”对象系统
        2.3.2 “历史城区容量”目标构成
        2.3.3 “历史城区容量”基本特征
    2.4 技术方法
        2.4.1 基于GIS平台的数据分析方法
        2.4.2 熵权TOPSIS综合评价法
        2.4.3 视觉景观分析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南岗历史城区现状调查及容量表征分析
    3.1 南岗历史城区概况
        3.1.1 南岗历史城区形成及演变
        3.1.2 南岗历史城区概况
        3.1.3 历史文化遗存概况
    3.2 调查思路及方案
        3.2.1 调查思路
        3.2.2 调查方案
    3.3 南岗历史城区现状调查
        3.3.1 自然景观环境
        3.3.2 历史文化环境
        3.3.3 人居环境
    3.4 历史城区容量表征分析
        3.4.1 自然景观环境容量表征分析
        3.4.2 历史文化环境容量表征分析
        3.4.3 人居环境容量表征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南岗历史城区容量影响因素及机理解析
    4.1 影响要素对历史城区容量的作用机理
        4.1.1 历史城区容量表征与根源
        4.1.2 历史环境与历史城区容量关系
        4.1.3 自然环境与历史城区容量关系
        4.1.4 土地利用与历史城区容量关系
        4.1.5 社会经济与历史城区容量关系
        4.1.6 影响因素与历史城区容量的作用机理
    4.2 历史城区容量评价要素构成
        4.2.1 容量评价要素属性
        4.2.2 容量评价要素分类
    4.3 历史城区容量评价框架构建
        4.3.1 历史城区容量评价框架构建原则
        4.3.2 历史城区容量评价理论框架构建
        4.3.3 基于 “数量—质量”评价框架构建
        4.3.4 基于 “可持续发展”评价框架构建
    4.4 历史城区容量评价体系构建
        4.4.1 指标多维选取与筛选
        4.4.2 基于 “数量—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4.3 基于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南岗历史城区容量评价及结果分析
    5.1 评价数据获取及处理
        5.1.1 指标数据来源与获取
        5.1.2 指标量化依据与分类
        5.1.3 指标数据处理及权重确定
    5.2 “数量—质量”评价及结果分析
        5.2.1 基于约束性要素的容量底线
        5.2.2 基于经济性要素的容量评价
        5.2.3 基于美学性要素的容量修正
    5.3 “可持续发展”评价及结果分析
        5.3.1 容量压力结果分析
        5.3.2 容量状态结果分析
        5.3.3 容量响应结果分析
    5.4 历史城区容量类型划分
        5.4.1 基于 “数量—质量”类型划分
        5.4.2 基于 “可持续发展”类型划分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容量控制的南岗历史城区规划策略研究
    6.1 历史城区容量控制思维引入
        6.1.1 历史城区现行相关规划
        6.1.2 现行规划对于容量控制的缺失与需求
        6.1.3 基于容量控制的历史城区规划思考
    6.2 基于容量控制的规划协同体系研究
        6.2.1 目标体系构建
        6.2.2 规划层次衔接
        6.2.3 协同规划模式
    6.3 南岗历史城区容量控制类型划分
        6.3.1 控制保护—优先发展型
        6.3.2 适度更新—优先发展型
        6.3.3 优化存量—重点发展型
        6.3.4 优化存量—适度发展型
    6.4 应对容量控制的南岗历史城区规划策略
        6.4.1 控制保护—优先发展型规划策略
        6.4.2 适度更新—优先发展型规划策略
        6.4.3 优化存量—重点发展型规划策略
        6.4.4 优化存量—适度发展型规划策略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南岗历史城区满意度问卷调查
    附录二:南岗历史建筑调研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下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术语与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对通州的研究现状
        1.3.2 对运河(通州段)的相关研究
        1.3.3 对建成遗产的相关研究
        1.3.4 对历史性城市景观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论文框架
第2章 北京与通州的古今关系
    2.1 京畿制度
        2.1.1 京畿制度的肇始
        2.1.2 京畿制度的推行
        2.1.3 历朝京畿区位的变迁
        2.1.4 京畿制度的作用
    2.2 北京与通州的京畿关系
        2.2.1 元
        2.2.2 明
        2.2.3 清
        2.2.4 近代重要历史事件
    2.3 明清时期通州的城市特点
        2.3.1 运河北端
        2.3.2 京师门户
    2.4 解放后北京与通州的关系
        2.4.1 解放后至21世纪初的北京与通州
        2.4.2 本世纪初至今的北京与通州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通州城市遗产在城市中的作用与地位
    3.1 通州城市遗产概述
        3.1.1 基于HUL视角下的城市遗产概念
        3.1.2 通州城市遗产的构成要素
    3.2 京师门户
        3.2.1 沿革与形胜
        3.2.2 街道:坊里和关厢井巷
        3.2.3 城池
        3.2.4 公署/衙署
        3.2.5 学校/学宫、书院
        3.2.6 坛庙
        3.2.7 楼台亭阁
    3.3 运河北端
        3.3.1 漕渠河道(遗存)
        3.3.2 桥闸坝
        3.3.3 仓厂
        3.3.4 与漕运有关的衙署
    3.4 其他遗产
    3.5 本章小结
    3.6 本章附表
第4章 通州城市遗产价值分析
    4.1 概述
        4.1.1 遗产角度
        4.1.2 文物角度
    4.2 基于遗产OUV层面的价值特征分析
        4.2.1 大运河的OUV价值特征
        4.2.2 真实性
        4.2.3 完整性
        4.2.4 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OUV的表现
    4.3 基于文物层面的价值评估
        4.3.1 历史价值
        4.3.2 艺术价值
        4.3.3 科学价值
        4.3.4 社会价值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通州历史性城市景观的特色分析
    5.1 历史性城市景观(HUL)的概念
        5.1.1 HUL概念的提出
        5.1.2 应用HUL理论的可行性
    5.2 HUL理论下的城市遗产特色要素分析
        5.2.1 HUL特色含义
        5.2.2 构成要素分析
        5.2.3 要素结构
    5.3 通州城市遗产的时空特征
        5.3.1 城市遗产在时间维度上的内容
        5.3.2 城市遗产在空间维度上的内容
        5.3.3 通州HUL的时空特色
    5.4 通州城市遗产特色的表现方面
        5.4.1 城市地标
        5.4.2 城市轮廓景观
        5.4.3 城市格局
        5.4.4 城市功能
        5.4.5 城市文化特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通州城市遗产保护思路
    6.1 城市副中心规划解读
        6.1.1 城市规划政策解读
        6.1.2 当代通州的城市意义
        6.1.3 基于副中心规划要求和HUL理论下的城市遗产保护
    6.2 城市地标的保护
        6.2.1 古建筑
        6.2.2 古文化遗址、遗迹
        6.2.3 城市文化特征
    6.3 城市功能和城市格局的保护
        6.3.1 街区建筑保护
        6.3.2 街道格局保护
        6.3.3 建筑高度与尺度控制
        6.3.4 基础设施的改造
        6.3.5 居住人口及居住方式的调整
        6.3.6 街区功能、性质的调整
    6.4 城市整体轮廓的保护
        6.4.1 城市布局调整
        6.4.2 城市格局保护
        6.4.3 城市环境保护
    6.5 本章小结
    本章附表
第7章 通州城市遗产的保护性利用方式
    7.1 城市遗产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原则、方式
        7.1.1 利用与保护的关系
        7.1.2 利用原则
        7.1.3 利用方式
    7.2 构建通州城市遗产的保护利用框架
    7.3 城市地标的保护利用
        7.3.1 燃灯古塔
        7.3.2 钟鼓楼
        7.3.3 八里长桥
        7.3.4 万舟骈集
    7.4 城市功能的保护利用
        7.4.1 商业街:南北大街一线
        7.4.2 北运河-通惠河一线
        7.4.3 漕运一线
    7.5 城市轮廓和城市格局的保护利用
        7.5.1 通州旧城区——胡同区
        7.5.2 张家湾古镇区
        7.5.3 路县遗址考古区
    7.6 历史城市景观传承与发展中的公众参与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语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四、论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古代城市规划及其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 [1]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D]. 苏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价值要素的沈阳市历史建筑保护研究[D]. 刘洋. 沈阳建筑大学, 2021
  • [3]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D]. 张倩. 山东大学, 2021(11)
  • [4]关联视角下的“整体性保护”规划策略研究 ——以西安及咸阳市国保单位为例[D]. 吕倩倩. 西北大学, 2021(12)
  • [5]福州市南公园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D]. 陈黎辉.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6]旅游开发建设对韩城古城空间形态的影响及保护发展策略研究[D]. 朱薪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7]秦阿房宫前殿遗址周边环境景观风貌规划研究[D]. 王若冰. 西北大学, 2021(12)
  • [8]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估研究 ——以赣州为例[D]. 余晓东.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9]历史城区容量及其评价研究 ——以哈尔滨南岗历史城区为例[D]. 王清恋.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10]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下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研究[D]. 单超.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论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古城的规划与保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