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政策、到户承包、精心组织、狠抓效益

落实政策、到户承包、精心组织、狠抓效益

一、落实政策 以户承包 精心组织 狠抓效益(论文文献综述)

潘海莉[1](2019)在《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研究 ——以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为例》文中认为本研究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的沙毕纳尔为主要考察对象,以该乡的呼吉尔特村、库热村、巴合勒克村(多勒肯村)为田野调查点。从民族学的视角出发,以文化变迁、社会记忆和族群认同等相关理论为依据,结合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将他们的历史迁徙轨迹进行详细的梳理,力图清晰的还原其历史过程。重点考察这一群体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变迁过程,尝试分析其发生变迁的轨迹、原因等,最终完成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民族志的写作。希望本研究能为其他与之类似的群体,在研究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提供参考。地处伊犁腹地的特克斯县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境内,保存了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生活、艺术、生计方式、藏传佛教、民间信仰等内容的文化形态。本研究首先厘清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历史源流及发展过程,力图呈现其详细的发展轨迹。在其历史基础上,根据不同时期的文献资料最大程度的还原其各历史节点的文化镜像。最终,本研究通过对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过程进行分析和思考。文化变迁作为一种绝对存在的文化状态,是文化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动态过程。独特的文化无疑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依据,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与周围的民族或其他外来文化接触,出现文化涵化现象。在主观与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四苏木沙毕纳尔的传统文化发生一定的变化,这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变革,人们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对文化进行传承或改变。本研究的价值在于:一、在笔者之前学术界尚无人对此群体进行综合性研究,因此本研究有助于学者了解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这一群体;二、纵观当今世界,任何一个民族都面临着如何在现代化浪潮中生存,并与其他民族在文化互动过程中保存自我,达到共同繁荣的问题。本研究中展现出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在现代化转换中面临的挑战,传统民族文化如何应对现代化、全球化的冲击。可以启发我们在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民族文化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寻找一条生存之路。

张志勇[2](2016)在《山西民营水土保持发展历程及深化发展对策》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80年代初,以苗混瞒承包治理新尧沟小流域为标志,民营水土保持正式走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征程。历经30多年改革发展,民营水土保持已成为山西水土流失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截至2015年底,山西省已发展民营水土保持治理开发户30万户,累计投入治理资金约35亿元,治理开发"四荒"8 100 km2,为加快全省水土流失治理、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重要贡献。针对民营水土保持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进一步创优投资环境,切实保护民营水保的合法利益。

汪明君[3](2016)在《我国县域农业机械发展现状及对策 ——以河南省罗山县为例》文中指出我国县域农业机械发展水平对我国整体农业机械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有其代表性作用,本文以河南省罗山县农业机械化为例,分析罗山县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并借鉴东部地区的成功经验,根据罗山县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从而促进罗山县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本文主要采用比较研究的分析方法,运用区域经济的相关理论,瞄准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围绕如何更快更好地发展罗山县的农业机械化这一主题开展研究工作。首先,对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作了概述与评述;然后,对罗山县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采用一般综合评价法对各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进行综合评价,指出罗山县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接着,对东部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先进经验进行了分析,在充分借鉴东部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优势经验的基础之上,结合罗山县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制约因素,从政策法规、财政法规、保障机制、农业合作组织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促进罗山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这些对策可为罗山县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提供指导。

杜灿[4](2014)在《新泰市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资源与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经济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目标。森林是构成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资源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促进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物质来源,同时维护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身,是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同时在可持续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不断消耗自然资源,同时向自然环境中排放废弃物,加大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往往伴随着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较少的发展中国家,过去的粗放式经济结构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生活以及子孙后代的需要。如何将有限的资源最大化、可持续的利用,同时正确认识并协调好森林资源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森林资源的变动是自然和人类共同干预的结果,协调森林资源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要以两者历史和现实关系为依据,综合考虑森林资源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才能得出促进二者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研究森林资源保护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本文在综合研究分析森林资源的基本理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具体论述了森林资源的概念、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通过对国内外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践分析,得出森林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深入分析了新泰市林业发展现状及森林资源保护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出现的矛盾,并分析其原因,最终针对这种全国各地实践过程中普遍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各地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赵直[5](2014)在《天池博格达自然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机制及调控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是人类社会为了呵护自然环境采取的有效措施,同时,建立起来的自然保护区也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天然实验场所。无论自然保护区建立的初衷如何,这种依靠法律和制度后天划定的区域无疑会对当地的原住民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可以说,原住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与保护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之间的矛盾是天生注定的。在自然保护区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失去了当地居民的支持,保护区的管理将举步维艰,保护区的目标也将化为泡影。如果说,建立保护区是保护资源和环境的第一步,那么,如何处理好保护区与原住民之间的人—地关系问题,从而达到保护区的真正目的则是需要我们长期面对和思考的重要论题。天池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坐落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境内,东天山博格达峰北麓,是新疆最早建立的保护区之一,以保护原始的温带山地系统为主要目的,生态地位极其重要。早在保护区建立之前,这片区域上便生活着以哈萨克牧民为主体的众多原住民。保护区所管辖的生态要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是当地居民眼中用以维持生计的资源。近年来,保护区呈现出草场退化、天池湖面萎缩等环境问题,相应的治理措施也接踵而至,如生态移民、以草定畜、禁牧等。分析这些制度的出发点我们不难发现,管理者将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归因于当地依靠天然草场快速发展的畜牧业,认为畜—草之间存在着线性可逆的关系,减少或者切断畜—草之间的联系是解决问题的出路。处于干旱半干旱环境背景下的天池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不但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而且对自然资源高强度依赖的社会环境也同样脆弱,管理者凭借的理论基础的合理性和制度措施的效性是保护区能否得到良好地恢复和发展的关键,这也成为本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将社会—生态系统和恢复力理论引入对保护区人—地关系的研究之中,将保护区及周边社区(会)视为一个复合系统——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以人—畜—草之间的矛盾为主线,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找出影响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的主要外部扰动因素;通过对系统自建国以来的适应性循环分析厘清系统运行和发展的内部动因;以此为据选择替代性因子,实现对保护区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定量测算,将测算结果作为评价保护区管理制度合理性和有效性的依据,并最终提出以建立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良性恢复力为目标的弹性管理策略。遵循上述逻辑思路,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主要受到了制度变更、旅游发展和气候变迁的干扰。这些来自系统外部的干扰具有不可预见性和突发性的特征。正是人、畜、草及其之间的关系在受到外部干扰后发生的改变以及适应的过程,不断塑造、影响着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的状态和运行轨迹。研究发现,制度变更引发的生产资料产权的再分配是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受到的最主要的外部干扰,其影响力也最为深刻。(2)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以适应性循环的方式运行和发展。由人—畜—草之间互动作用造就的系统连通度和潜力的变化决定了系统基本状态与所处的循环阶段。1949-2011年期间,系统先后经历了三次适应性循环过程。第—循环过程,从1949年至1957年;第二循环过程,从1958年至1978年;第三循环,从1979年开始至今尚未结束。目前,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正处于第三次循环稳定守恒阶段(K)的中后期。(3)恢复力不仅是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能否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的衡量标准,也是衡量保护区制度有效性的重要依据。研究将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的第三循环阶段的中后期(2000—2011年)作为恢复力研究的时间范围,将保护区系统分为以牧户为代表的社会亚系统和以保护区草地为代表的生态亚系统,分别测算了两个亚系统的恢复力。发现保护区社会亚系统的恢复力自2005年开始迅速下降;保护区生态亚系统的恢复力一直处于起伏不定的状态,通过相关分析得出,生态亚系统恢复力的这种状态与牲畜的数量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线性关系,而是体现出了与保护区的降水量显着相关性。因此,研究认为在第三循环周期内,保护区管理采取的针对牲畜的措施未能有效解决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问题,同时,也无助于保护区生态多样性的维持和发展。(4)至此,研究认为导致保护区管理制度失效原因有两点:第一,基于平衡理论的制度设计将保护区人、畜、草视为各自独立的要素,他们之间是一种简单线性关系,忽视了系统内部的复杂性和外部干扰的不确定性;第二,对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的盲目自信,忽视了当地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因此,研究从宏观区域、保护区域和牧民尺度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弹性管理策略。宏观区域尺度上以转变制度设计理念,提供政策支持为主体;中尺度上研究认为以移动放牧与建设养畜相结合优于单纯的建设养畜、小规模的草场集体产权优于以户为单位的草场私有产权、承载力管理在保护区尺度上实施比在牧民尺度上更加有效、大众旅游应该向生态旅游转变;牧民尺度上应该鼓励、促进牧户间的合作。

刘震[6](2013)在《努力推动水土保持事业发展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正处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快水土流失防治,可持续利用水土资源、维系良好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面临的紧迫战略任务。系统总结了我国近年来水土保持工作成效与做法,深入分析了新形势下水土保持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研究归纳了新时期水土保持的发展方向、战略与主要措施。

刘煜[7](2013)在《不同林权改革方式下的乡村治理研究报告 ——以福建省南平市吴东村和石屯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现如今,有很多农村也身兼“林村”的角色,特别是福建这个占据得天独厚地理位置的省份,在全国率先实施并完成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下简称:林改),省内的林村可以说是全国林村的一个大致缩影。笔者以福建省南平市的吴东村和石屯村为个案研究对象,对其展开实地调研。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两个村庄虽同属一个地级市,地理位置相似、气候条件相近,却采取了完全不同的两种林改方式,并且这两种林改方式的贯彻,导致了两个村庄不同的发展模式。这使得笔者对于此现象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于是在调研过程中走访了很多农户和村干部,与他们进行交谈,去倾听他们这些“目击者”的真实想法,从而为调研报告搜集了第一手真实而可靠的调研资料,也为本文的写作奠定了真实的材料基础,创造了良好的写作条件。本研究报告试图对吴东村和石屯村所进行的林改的过程和成效进行详细地调查和分析,从中寻找林改实施后在村中所引发的问题和收获的成效,探寻林改后各村农民流动、村庄经济、村庄产业、农民积极性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以及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将两者进行比较研究,探究不同林改方式与乡村治理之间的关系,探讨如何能够让林改更好的“服务于”乡村治理,使两者能够协调发展,相互促进。这对于农村的发展,尤其是林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张喜荣,蔡艳蓉,赵晶,高照良[8](2010)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及其综合治理措施》文中提出黄土高原地区的面积为64.27万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达45万km2,占总面积的70.9%,每年向下游输沙量约达12.8亿t,占黄河向下游输沙量的80%。其主要产沙区在六盘山以东地区,东部侵蚀度北强南弱,西部北弱南强;黄土高原存在几个高强度侵蚀中心,水蚀风蚀形成侵蚀强烈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是破坏土地资源,生产能力降低;农田破坏严重,削弱土壤肥力;降水少而平均,干旱灾害不断加剧;林草地比例严重下降,形成恶性循环。总结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历史经验与教训,要通过加强宏观控制、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建设基本农田、逐步退耕造林种草、坚持治理与开发相结合、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等措施解决水土流失问题。

邓群刚[9](2010)在《集体化时代的山区建设与环境演变 ——以河北省邢台县西部山区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自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推行互助组至20世纪80年代初人民公社体制终结的特殊历史时期——集体化时代,是中国山区变动最为剧烈和深刻的时期。在此期间,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新山区,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山区一直是夺得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孜孜追求的目标。以国家话语为中心的一系列山区建设工程,前后相继,一路走来,促使中国山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加强对集体化时代山区建设的研究,不仅可以为当前学界方兴未l艾的集体化时代中国农村社会研究添砖加瓦,而且能够为当前山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以邢台县西部山区为中心,以山区建设为研究对象,利用新近发现的《乔钦起工作笔记》,结合基层档案材料和田野调查所得的口述资料,着重考察集体化时代邢台县西部山区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山区、建设山区的总体历程,探讨集体化时代的山区建设活动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及这种关系是如何影响山区的命运的,进而对集体化时代山区建设的历史地位和当前山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反思。邢台县西部山区人多地少,长期存在一个粮食问题。由于耕地不足和农业生产技术落后,传统社会时期的邢台县西部山区农民过着“糠菜半年粮”的贫苦生活。集体化时代的邢台县西部山区建设,一方面向山要地、大修梯田,向河要粮、大造滩地,使耕地面积大量增加。另一方面采取大力兴修农田水利、修整土地、增施肥料、合理密植、推广新的耕作技术和优良品种、推广农业机械等措施,提高了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两者相结合,为邢西山区粮食问题的解决创造了有利条件。特别是通过规模宏大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促使邢台县西部山区实现了从“糠菜半年粮”到“粮食自给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山区建设方针的转变奠定了基础。邢台县西部山区资源丰富,有着发展多种经营的良好基础,其中尤以经济林特产资源品种居多,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但是受开发条件的限制,在传统时期山区资源长期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集体化时代的邢台县西部山区建设,还比较重视多种经营的发展。其间虽也曾受到“以粮为纲”等政策的影响,但是“文革”后期,山区群众的温饱问题解决后,山区建设没有了后顾之忧,山区建设方针实现了从“以粮为纲”到“以林为主”的转变,以林果业为主的多种经营获得了发展空间,邢台县西部山区从此踏上了富裕之路。水土保持工作是山区生产的生命线。由于乱伐滥砍、毁林毁草、开荒种粮、放牧过度等历史原因,传统时期的邢台县西部山区,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山区群众深受其害。集体化时代的邢台县西部山区建设,对水土保持工作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先后经历了合作化时期以工程措施为主的沟谷治理、大跃进时期以生物措施为主的大造林、调整时期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文化大革命时期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生态经济沟建设等阶段,最终实现了从“光山秃岭”到“山青水秀”的转变,最终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的蓄水保土之路,影响全国。靠山吃山,靠山用山,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关键是会吃和会用。集体化时代的邢台县西部山区建设,既经历了各种自然灾害袭击的考验,又遭受过多年“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但出于国家不断的调整政策,广大基层干部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探索,山区群众的艰苦努力和坚持不懈的奋斗,实现了从“糠菜半年粮”到“粮食自给有余”、从“以粮为纲”到“以林为主”、从“光山秃岭”到“山青水秀”三大历史性转变,从根本上改变了邢西山区传统时期“穷山恶水”的面貌,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影响全国的“太行山道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集体化时代邢台县西部山区三大历史性转变的实现,与集体化时代实行的集体化体制、基层干部的素质、乡村政治结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时代精神具有密切的关系。当前的山区建设应该在山区建设的规划、多种经营的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基层干部的培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时代精神的发扬等方面给予充分的重视。

谢太平[10](2010)在《当代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研究》文中认为农村改革以来,安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2008年,安徽农业总产值达到1418.1亿元,是1978年53.8亿元的26.4倍;粮食产量3023.3万吨,是1978年1482.6万吨的2倍多;农民人均纯收入4202.5元,是1978年113.3元的37倍。随着中国不断融入世界经济,中国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已经被纳入全球的框架之中,与世界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发生密切的联系。应对农业国际竞争,推进农村现代化,必须把发展农村产业放在优先的位置,其中重要的是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为此,必须在稳定的基础上完善和创新农业经营制度。农业经营制度,是指在一定的环境和技术条件下,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经济主体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以一定的形式与他人、国家和市场发生经济活动所遵循的法律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农业经营制度反映的是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土地经营者以土地为基本要素与他人、国家和市场之间的关系。从产业视角看,农业经营制度变迁也反映了基础产业与现代工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复杂关联。本文以制度环境——制度创新——制度绩效为分析框架,以农业经营的主体农民对土地的产权关系为基本逻辑,以农民与国家、集体、市场之间的关系为视角,从农地产权制度、农业生产组织、国家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战略和农业税收制度等维度实证考察当代安徽农业经营制度的变迁过程。当代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从时间跨度上讲,是指建国以来安徽农业经营制度所经历的变革;从空间概念上看,是指作为中国农业大省的安徽在农业经营方面所进行的创新。安徽作为中国的一个典型农业省区,其农业经营制度变迁过程折射出中国当代农业经营所走过的曲折历程。制度环境决定制度安排,制度安排的创新决定制度绩效,制度绩效引致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发生不是自发演进的,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绩效偏好。当代安徽农业经营制度演进过程中,由于制度环境的影响,绩效偏好中的主要方面经济绩效偏好和意识形态偏好相互作用,表现为意识形态的扩张与收敛、基层实验的受挫与创新。安徽基层实验的成功引发了一系列规模更大的试验,最终导致中央意识形态的变化。农村改革为意识形态变化与制度变迁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好的例子,显示了基层实验和意识形态变化是如何引致有效的制度变迁的。建国后,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包括:土地改革后、公社时期、大包干时期和税费改革以来这样四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农民与农业生产组织的关系、农民与国家的关系、农民与市场的关系都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形成了不同的土地产权制度、产品分配制度和税收制度等,正是这些制度的产生与更替,型塑了安徽农业经营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的鲜明图景。土地改革是建国后中国农村社会“三次革命”之首。土地改革是调整农村经济、社会关系的基础,均分土地的目标实现与制度安排,为经济主体实现潜在利益提供了现实的路径,使制度潜能的实现成为可能。安徽农业“三项改革”是安徽农业经营的第一次创新实践,实现了更高的制度绩效。但是,国家在领导土地改革运动中,已经将自己的意志铸入了农民私有产权。当国家意志改变的时候,农民的私有产权形式就必须改变。农业合作化运动就是明显的例证。人民公社制度是以传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基础的,公社制度安排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现实路径。公社制度是一种“有效”选择,但“有效”并非“有效率”。由于公社产权制度的内在缺陷,农业生产的低效率无法避免,最终导致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责任田”的产生,是安徽应对农业大危机农业经营制度的又一次创新。“责任田”在产权安排上实行使用权的有限分解,在合约实施上改变了“自我实施的合约”的监督和激励方式,降低了交易费用,减少了“搭便车”现象,将“外部性”内化,实现了更高的制度绩效。20世纪70年代中期,公社制度下的安徽农业生产一度到了崩溃的边缘。安徽小岗农民的“大包干”实践是农村改革的起点,是当代中国改革的突破口。“大包干”的产生,得益于制度环境的变化。制度非均衡、制度装置诱引、路径依赖、意识形态刚性的弱化、效用取向的趋同是“大包干”得以产生的制度环境。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制度安排重塑了微观市场主体,解决了劳动监督和劳动激励不足的问题,使农业生产经营的最优决策得以实现,从而实现了农民和国家收益上的帕累托改进。这是承包责任制产生的根源,也是其发展的动力。制度安排的效率与效果不仅是其自身的函数,而且是制度结构中其他制度安排的函数。随着农村财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农业经营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的弱质性日益凸显。税费改革前,安徽农业经营面临新问题,农民负担加重,增收缓慢。农业收益的分配关系在国家、集体、农民三者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是导致问题的制度根源。税费改革实际上是一场利益博弈,国家、基层政府和农民作为利益直接相关者参与了角逐,成为博弈主体,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过程就是博弈均衡实现的过程。论文通过对当代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进程的研究,得出以下经验:贯穿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过程的主线是土地产权制度的变革,土地制度是农业经营制度的核心内容,其产权变革对于农业经营的绩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制度选择与产权制度变迁影响经济增长,这在大包干之后安徽农业经济的发展中表现明显;制度变迁方式与农业经营的绩效密切关联;在农业经营制度供给体系中,扩大制度选择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对于制度的有效供给意义重大。本文共有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从概念入手,厘清了农业经营制度涵义、相关因素,阐释了制度变迁相关理论,建立了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三章到第六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分析了土地改革后、公社时期、大包干时期以及税费改革以来安徽农业经营制度的历次变迁与创新,并运用相关理论进行了解释与评价。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第七章对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经验进行了总结,针对安徽农业经营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创新安徽农业经营制度的路径设想。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创新:(1)概念与材料创新。首先,厘清了农业经营制度的概念。对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学界有着清晰的认识,而对于农业经营制度,理论界却缺乏基本的概念认同。本文从农业经营的内在逻辑和外部联系入手,分析了农业经营制度的涵义。其次,论文以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典型省区安徽作为研究对象,以当代安徽农业经营制度的纵向变迁为依据,实证研究了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过程,实现了研究材料从宏观宽泛到微观具体的突破。(2)新的考量维度和分析框架。论文以农业经营主体对土地的产权关系为基本逻辑,以农民与国家、集体、市场之间的关系为视角,从农地产权制度、农业生产组织、国家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战略和农业税收制度等层面考察农业经营制度,以新的考量维度分析了当代安徽农业经营制度的的变迁过程。论文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以制度环境——制度创新——制度绩效为分析框架,以制度变迁的相关理论为分析工具,探索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环境、过程、原因、动力和绩效,揭示制度创新的作用,并且总结经验,为安徽乃至中国农业经营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借鉴。

二、落实政策 以户承包 精心组织 狠抓效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落实政策 以户承包 精心组织 狠抓效益(论文提纲范文)

(1)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研究 ——以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一)沙毕纳尔
        (二)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三)关于文中“西蒙古”、“卫拉特”、“厄鲁特”的使用说明
    三、研究现状概述
        (一)文献
        (二)国内沙毕纳尔研究状况
        (三)文化变迁专题研究综述
    四、田野点的选择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走进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
    第一节 地缘空间与生态环境
        一、地理位置
        二、行政区划
        三、自然生态环境
    第二节 人文环境
        一、人口情况
        二、主要族群及分布概况
        三、经济发展概况
第二章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之历史沿革
    第一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之起源
        一、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先民
        二、藏传佛教传入后沙毕纳尔的出现
    第二节 “卫拉特大库伦”时期的沙毕纳尔
        一、卫拉特大库伦繁荣期的沙毕纳尔
        二、卫拉特大库伦衰落期的沙毕纳尔
    第三节 东归祖国后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一、飘落异域的沙毕纳尔
        二、同土尔扈特一道东返故土
        三、短暂的休养生息
        四、陷入动乱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第四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一、1911-1944 年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二、三区革命时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第五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一、新中国初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二、国家困难时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第三章 历史情境下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社会组织
    第一节 蒙古社会的封建领主制与社会集团
        一、早期蒙古社会封建领主制时期
        二、蒙古帝国建立后的社会组织
        三、明清时期的社会组织
    第二节 卫拉特蒙古的社会组织
        一、主要的社会组织
        二、特有的社会组织
    第三节 管理沙毕纳尔的组织
        一、寺院的鄂托克组织
        二、寺院的学部组织——扎仓
        三、寺领集团——集赛
    第四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社会组织演变
        一、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早期的社会组织
        二、盟旗制度实施后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社会组织
    第五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中的氏族
        一、镶白、正红、镶红、正蓝苏木中的氏族
        二、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氏族特点
        三、社会组织的变迁反映出游牧民族社会组织的特点
第四章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多元化的生计方式
    第一节 不同时期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生存环境
        一、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先民的生存环境
        二、留居伏尔加河畔时的生存环境
    第二节 不同时期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生计方式
        一、传统的生计方式
        二、现代多元化的生计方式
    第三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生计方式变迁的影响
        一、从游牧走向定居
        二、草场确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三、轻商思想的转变
        四、生计方式反映出身份的变迁
第五章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生活文化的演变
    第一节 衣食住行娱乐方式的演变
        一、穿在身上的艺术
        二、民居变化的表现
        三、丰富的饮食文化
        四、出行和娱乐方式
    第二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家庭文化变迁
        一、家庭结构与婚姻形式的变化
        二、生命的最后一程
        三、独特的禁忌文化
        四、多彩的节日文化
    第三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艺术文化
        一、民间文学的表现形式及流传
        二、民间艺术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三、民歌悠扬传唱不息
        四、传统手工艺术——沙毕纳尔马鞍
    第四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宗教文化
        一、宗教信仰历程
        二、当地群众的信仰现状
        三、宗教和神职人员的功能
        四、当地藏传佛教现状呈现的特点和原因
第六章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教育
    第一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语言文字
        一、交际的工具——语言
        二、文明的标志——文字
    第二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文化教育历程
        一、早期的传统教育
        二、新疆蒙古官学的出现
        三、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学校教育历程
    第三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现代学校教育
        一、当地学校教育中的双语教育
        二、当地学校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结论
    一、关于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的几点思考
        (一)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文化变迁轨迹
        (二)文化变迁过程中的环境因素
        (三)国家力量的介入
        (四)影响文化变迁的其他因素
    二、传统文化的滞后现象与保护措施
        (一)传统文化中的滞后现象
        (二)传统文化的衰落和保护
    三、族群认同之源——历史记忆
    四、民族文化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2)山西民营水土保持发展历程及深化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民营水保发展历程
    1.1 户包治理应时而生
    1.2“四荒”拍卖深入推进
    1.3 大户治理不断拓展
2 深化民营水保发展的对策
    2.1 进一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2.2 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
    2.3 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
    2.4 切实保护民营水保合法利益

(3)我国县域农业机械发展现状及对策 ——以河南省罗山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农业机械化作用及发展动态
    2.1 农业机械化的作用
    2.2 研究相关理论
    2.3 国外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方向
        2.3.1 国外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2.3.2 国外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向
    2.4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方向
        2.4.1 我国农业结构特点
        2.4.2 国内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2.4.3 国内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向
3 罗山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原因
    3.1 罗山县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情况
    3.2 罗山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3.2.1 农机化综合水平情况
        3.2.2 农机购置补贴落实情况
        3.2.3 农机化科技成果情况
        3.2.4 农机培训工作情况
        3.2.5 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
        3.2.6 农机安全生产情况
        3.2.7 农机化信息宣传工作情况
    3.3 罗山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2.1 农机装备结构不够合理
        3.2.2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滞后
        3.2.3 农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
    3.4 罗山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产生问题的原因
        3.4.1 劳动力因素
        3.4.2 土地因素
        3.4.3 组织制度因素
4 促进罗山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
    4.1 借鉴东部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
        4.1.1 东部地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优势
        4.1.2 东部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
    4.2 罗山县农业机械化发展重点
        4.2.1 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4.2.2 提高农机作业水平
        4.2.3 深化农机专业合作
        4.2.4 提升农机人员素质
    4.3 罗山县农业机械化发展方法
        4.3.1 抓政策落实,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4.3.2 抓推广示范,加快农机科技应用
        4.3.3 抓监督管理,保障农机安全生产
        4.3.4 抓技能培训,提高农机人员素质
        4.3.5 抓典型带动,放大农机合作效应
        4.3.6 抓组织协调,提高农机作业水平
        4.3.7 抓法规宣传,营造农机发展氛围
5 结论及下一步的工作
    5.1 结论
    5.2 下一步的工作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参考文献

(4)新泰市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2 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
    2.1 森林资源的基本理论
        2.1.1 森林资源的概念
        2.1.2 森林资源消长变动的影响因素
        2.1.3 森林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2 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阐述
        2.2.1 我国森林资源现状分析
        2.2.2 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2.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2.3.1 区域经济理论
        2.3.2 协调发展理论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 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2.4.1 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2.4.2 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3 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践
    3.1 国外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践
    3.2 国内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践
    3.3 新泰市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践
        3.3.1 新泰市森林资源保护取得的成效
        3.3.2 新泰市森林资源保护促进了新泰社会经济的发展
        3.3.3 新泰市森林资源保护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践经验
4 新泰市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矛盾及原因分析
    4.1 新泰市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矛盾
        4.1.1 新泰市森林资源保护和新泰市政府、林业企业之间的矛盾
        4.1.2 新泰市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业经营者、林区居民生产生活之间的矛盾
        4.1.3 新泰市森林资源保护与现有林业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
    4.2 矛盾产生的原因分析
        4.2.1 森林资源保护政策不够完善
        4.2.2 森林资源保护缺乏统筹规划
        4.2.3 森林资源保护与林区经营者生产生活存在矛盾的原因
        4.2.4 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体制不够灵活
5 新泰市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5.1 注重森林资源保护,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保护体系
    5.2 协调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6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及出处
致谢

(5)天池博格达自然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机制及调控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1.3 研究区基本情况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实践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4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2.1.1 社会-生态系统与复杂系统
        2.1.2 社会-生态系统的内涵特征
        2.1.3 社会-生态系统的综合研究方法
        2.1.4 社会-生态系统的概念性框架与研究
    2.2 适应性循环理论
        2.2.1 适应性循环的模型
        2.2.2 适应性循环的机制研究
        2.2.3 适应性循环的扰沌研究
    2.3 恢复力理论
        2.3.1 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研究
        2.3.2 社会系统的恢复力研究
        2.3.3 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
        2.3.4 自然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
    2.4 小结
第三章 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及其组成
    3.1 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3.1.1 保护区资源系统
        3.1.2 保护区资源单位
        3.1.3 保护区资源使用者
        3.1.4 保护区资源管理系统
    3.2 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的主要矛盾分析
        3.2.1 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的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3.2.2 保护区现阶段管理思路及措施
    3.3 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的再构建
        3.3.1 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选择
        3.3.2 研究尺度的选择
        3.3.3 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的概念性框架
    3.4 小结
第四章 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的外部扰动分析
    4.1 制度变更——最主要的扰动因素
        4.1.1 定义制度
        4.1.2 研究区制度的历史分析
        4.1.3 保护区现行制度分析
        4.1.4 制度干扰分析
    4.2 旅游业——机遇和胁迫的双刃剑
        4.2.1 保护区旅游发展的历史分析
        4.2.2 保护区生态旅游在实践中的变形
        4.2.3 旅游干扰与影响因素分析
    4.3 气候变化——不可忽视的自然力量
        4.3.1 保护区气温变化的趋势
        4.3.2 保护区降水变化的趋势
        4.3.3 气候变化的影响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循环机制
    5.1 理解潜力和连通度
        5.1.1 社会-生态系统的潜力
        5.1.2 社会-生态系统的连通度
        5.1.3 潜力和连通度之间的关系
    5.2 循环I,r阶段,1949年-1957年
        5.2.1 资源使用者——哈萨克牧民
        5.2.2 资源及资源的使用方式——牧民的生存智慧
        5.2.3 适应性循环的机制分析
    5.3 循环I-Ⅱ,Ω-α阶段,1958年-1965年
        5.3.1 资源的使用者——从牧民到社员
        5.3.2 资源及资源的使用方式——传统畜牧经验的丧失
        5.3.3 适应性循环的机制分析
    5.4 循环Ⅱ,r-K阶段,1966年-1978年
        5.4.1 资源的使用者——牧民阶级
        5.4.2 资源及资源的使用方式——草库伦的出现
        5.4.3 适应性循环的机制分析
    5.5 循环Ⅱ-Ⅲ,Q-r阶段,1979年-1984年
        5.5.1 资源使用者——哈萨克牧民的新生
        5.5.2 资源以及资源的使用方式——公共草场的去向
        5.5.3 适应性循环机制分析
    5.6 循环Ⅲ,r-K阶段,1985年-2004年
        5.6.1 资源的使用者——新成员的加入
        5.6.2 资源以及资源的使用方式——资源的新属性
        5.6.3 适应性循环机制分析
    5.7 循环Ⅲ,K-K阶段,2005年-?
        5.7.1 资源使用者——困境中的牧民
        5.7.2 资源以及资源的使用方式——失去牲畜的草场
        5.7.3 适应性循环机制分析
    5.8 适应性循环的扰沌分析
        5.8.1 空间扰动
        5.8.2 时间扰动
    5.9 小结
第六章 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测算
    6.1 第Ⅲ循环内的保护区制度分析
        6.1.1 平衡系统理论与畜草双承包责任制
        6.1.2 畜草双承包责任制的前提假设
        6.1.3 畜草双承包责任制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
    6.2 社会系统恢复力的测算
        6.2.1 指标的选取
        6.2.2 二级指标权重的决定
        6.2.3 数据标准化与三级指标权重的决定
        6.2.4 保护区社会系统恢复力的测算
        6.2.5 保护区社会系统恢复力分析
    6.3 生态系统恢复力的测算
        6.3.1 指标的选择与权重确定
        6.3.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6.3.3 保护区草地系统恢复力的测算
        6.3.4 保护区草地系统恢复力分析
    6.4 保护区管理制度的再审视:当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建设的角度
        6.4.1 管理制度的理论偏差:平衡系统还是非平衡系统
        6.4.2 管理制度的假设偏差:被忽视的牧民选择
        6.4.3 管理制度的实施偏差:失效的制度改革
    6.5 小结
第七章 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的调控对策研究
    7.1 从系统恢复力建设角度对现行保护区管理制度的反思
        7.1.1 高效率与多样性
        7.1.2 现代意识与传统文化
        7.1.3 独立系统与综合系统
    7.2 宏观区域尺度上的弹性管理策略
    7.3 保护区尺度上的弹性管理策略
        7.3.1 移动放牧与建设养畜
        7.3.2 集体产权的优势
        7.3.3 承载力管理的意义
        7.3.4 旅游发展方向的改变~—从大众旅游到生态旅游
    7.4 保护区尺度上弹性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7.4.1 哈萨克牧民对小规模合作的认同
        7.4.2 小规模集体产权在经济上的可行性
        7.4.3 小规模集体产权制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
    7.5 牧民尺度上的弹性管理策略
    7.6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与启发
        8.1.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1.2 研究获得的启发
    8.2 研究可能的贡献与不足
        8.2.1 研究可能的贡献
        8.2.2 研究的不足之处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访谈提纲(居民)
附录二:访谈提纲(管理者)
附录三:调查问卷(居民)
附录四:调查问卷(游客)
攻读博土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努力推动水土保持事业发展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 近年来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回顾
    1.1 成效与进展
    1.2 近年来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做法
        1.2.1 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法律的监控作用
        1.2.2 重点治理,以国家重点工程为龙头,带动面上治理
        1.2.3 强化基础,全面推进水土保持监测、规划、标准等工作
        1.2.4 创新机制,调动社会力量防治水土流失
        1.2.5 注重科技,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水土流失整体防治水平
        1.2.6 营造氛围,不断增强公众水土保持生态文明意识
2 当前水土保持形势
    2.1 水土保持机遇前所未有
        2.1.1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水土保持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1.2 新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2.1.3 全社会关注水土保持,形成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2.1.4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水土流失防治创造了条件
    2.2 水土流失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2.2.1 水土流失治理任务艰巨
        2.2.2 人为水土流失严重
        2.2.3 水土流失治理投入严重不足
        2.2.4 土地经营者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不高
        2.2.5 群众诉求增多,对水土流失问题越来越敏感
3 水土保持发展方向、战略与主要措施
    3.1 水土保持发展方向
    3.2 水土保持发展战略
    3.3 水土保持主要措施
        3.3.1 抓好新法贯彻,有效防治人为水土流失
        3.3.2 强化政府行为,加强组织领导
        3.3.3 千方百计增加投入,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
        3.3.4 大力推进机制创新,增强水土保持发展活力
        3.3.5 夯实基础工作,以信息化促进水土保持现代化
        3.3.6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生态文明理念

(7)不同林权改革方式下的乡村治理研究报告 ——以福建省南平市吴东村和石屯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从实施林改动因的视角进行分析
        (二) 从林改实施后所取得的成效的视角进行分析
        (三) 从林改变迁模式的视角进行分析
    三、研究目标、拟解决的问题
        (一) 研究目标
        (二)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实验方案
        (一)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二) 实验方案
    五、本研究报告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六、村庄背景简介
        (一) 吴东村基本情况
        (二) 石屯村基本情况
第一章 个案村庄林改概况
    一、村庄实施林改的原因
        (一)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二) “响应上头政策号召”
        (三) “部分农民的强烈呼声”
    二、村庄林改的具体做法
        (一) 吴东村林改的做法
        (二) 石屯村林改的做法
第二章 林改实施给村庄带来的变化
    一、吴东村变化的具体表现
        (一) 农民分化变化:从“不离土不离乡”到“离土又离乡”、“离土不离乡”
        (二) 村庄经济变化:收入上扬幅度较小,种植大户屈指可数
        (三) 优势产业发展变化:优势发展并不明显、资源没有充分利用
        (四) 村庄风貌变化:干群关系较为紧张、村民态度较为冷淡
    二、石屯村变化的具体表现
        (一) 农民分化变化:从“离土又离乡”到“不离土不离乡”、“离土不离乡”
        (二) 村庄经济变化:村财收入逐年上升,村中企业不断壮大
        (三) 茶业发展变化:规模不断扩大,产量逐年增长
        (四) 村庄风貌变化:林区社会稳定,乡风更加文明
    三、村庄发生变化的具体原因
        (一) 吴东村发生变化的具体原因
        (二) 石屯村发生变化的具体原因
第三章 林改所产生的问题及合理对策
    一、吴东村林改所产生的问题及合理对策
        (一) 加强技能培训,普及市场讯息
        (二) 修整上山道路,方便林农上山
        (三) 发展优势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二、石屯村林改所产生的问题及合理对策
        (一) 筹建纠纷处理小队,定时进行矛盾问题梳理
        (二) 加强农村培训力度,拓宽农民专业技能
        (三) 坚持公正公开原则,让农民共享林改成果
        (四) 发展多样化合作经济组织,互通有无、共同致富
第四章 进一步的讨论与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及其综合治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黄土高原的概况
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类型及危害
    2.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类型及原因
        2.1.1 水土流失的主要类型。
        2.1.2 水土流失的原因。
    2.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
        2.2.1 破坏土地资源, 生产能力降低。
        2.2.2 农田破坏严重, 削减土壤肥力。
        2.2.3 降水少而不均, 干旱灾害不断加剧。
        2.2.4 林草比例严重下降, 形成恶性循环。
3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发展历程
4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措施
    4.1 加强宏观控制
    4.2 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
    4.3 建设基本农田
    4.4 逐步退耕造林种草
    4.5 坚持治理与开发相结合
    4.6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9)集体化时代的山区建设与环境演变 ——以河北省邢台县西部山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资料介绍
    五、概念说明
    六、论文框架
第一章 传统时期的邢西山区状况
    第一节 邢西山区的社会生态
    第二节 邢西山区的资源开发
    第三节 生态环境
    小结
第二章 战争状态下的邢西山区建设
    第一节 组织起来,生产度荒
    第二节 战争状态下的山区农业
    第三节 以副补农:战争状态下的山区副业
    第四节 植树造林
    小结
第三章:山区建设的起步:合作化时期的邢西山区建设
    第一节 山区建设方针的演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节 必须解决粮食问题:农业
    第三节 植树造林,绿化山区
    第四节 多种经营
    第五节 从沟谷治理到综合治理:合作化时期的水土保持工作
    小结
第四章 "建设繁荣幸福的新山区":"大跃进"时期的邢西山区建设
    第一节 大跃进时期山区建设方针的演变
    第二节 人民公社在山区:邢西山区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完善
    第三节 山区农业大跃进
    第四节 多种经营与社队企业
    第五节 大造林:大跃进时期的水土保持工作
    第六节 山区农村电气化的初步尝试
    小结
第五章 "一手抓山,一手抓川":调整时期的邢西山区建设
    第一节 "一手抓山,一手抓川":山区建设方针的形成
    第二节 一手抓川:修滩地
    第三节 下楼出院:山区的半机械化工具改革
    第四节 一手抓山: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
    小结
第六章 战天斗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邢西山区建设
    第一节 "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山区建设方针的确定
    第二节 向山要地:综合治理英谈沟
    第三节 向河要地:决战南河滩
    第四节 建设高标准大寨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第五节 一种、二养、三加工、四采掘:多种经营
    小结
第七章 太行山道路的先行者: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邢西山区建设
    第一节 从"以粮为纲"到"以林为主":改革开放新时期山区建设方针的转变
    第二节 科技初进太行山
    第三节 "太行山最绿的地方"
    第四节 办企业,跨小康
    第五节 新世纪,再创业
    第六节 集体化道路的坚守者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第一节 集体化时代邢西山区建设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第二节 集体化时代邢西山区建设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集体化时代的邢西山区建设所留下的历史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10)当代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述评
        1.2.2 国内研究述评
    1.3 分析框架
        1.3.1 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分析的中国反思
        1.3.2 论文结构安排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可能的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
    2.1 相关概念分析
        2.1.1 经营
        2.1.2 农业经营
        2.1.3 农业经营制度
    2.2 农业经营制度相关要素
        2.2.1 农地产权制度
        2.2.2 农业生产组织
        2.2.3 国家经济体制
        2.2.4 经济发展战略
        2.2.5 农业税收制度
    2.3 制度变迁相关理论
        2.3.1 制度变迁理论
        2.3.2 产权理论
        2.3.3 国家理论
        2.3.4 意识形态理论
        2.3.5 理性选择理论
第三章 土地改革后的安徽农业经营制度
    3.1 土地改革及制度安排
        3.1.1 “耕者有其田”的制度理想
        3.1.2 安徽的土地改革及特点
        3.1.3 土地改革后的农业经营制度安排
    3.2 安徽农业经营的第一次创新——“三项改革”
        3.2.1 农业“三改”制度环境
        3.2.2 农业“三改”的内容
        3.2.3 农业“三改”的总体评价
    3.3 合作化运动与集体产权的逐步形成
        3.3.1 安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3.3.2 合作化时期的农业经营制度安排
        3.3.3 农业合作化与经济增长
第四章 人民公社时期的安徽农业经营制度
    4.1 人民公社化的制度环境
        4.1.1 工业化资本的主要来源与汲取方式
        4.1.2 意识形态绩效偏好与公社化
        4.1.3 交易费用节约与国家利益最大化
    4.2 安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4.2.1 生产大跃进
        4.2.2 组织公社化
    4.3 困境与创新——“责任田”
        4.3.1 强制性制度变迁与农业危机
        4.3.2 “责任田”及其制度安排
        4.3.3 “责任田”的绩效
    4.4 人民公社时期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及其绩效
        4.4.1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安排
        4.4.2 公社体制的特征
        4.4.3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业经营绩效
第五章 “大包干”时期的安徽农业经营制度
    5.1 中国改革的发端——“大包干”
        5.1.1 小岗模式的产生
        5.1.2 “大包干”的制度演进
    5.2 “大包干”的制度环境分析
        5.2.1 制度非均衡
        5.2.2 制度装置诱引
        5.2.3 路径依赖
        5.2.4 意识形态刚性的弱化
        5.2.5 效用取向的趋同
    5.3 “大包干”的制度安排
        5.3.1 “大包干”的土地制度
        5.3.2 “大包干”的经营体制
        5.3.3 “大包干”的分配制度
    5.4 “大包干”与农业经营绩效
        5.4.1 “大包干”与农业生产率
        5.4.2 “大包干”与农民收入水平
        5.4.3 “大包干”与农业市场化
第六章 税费改革——安徽农业经营制度的历史性变革
    6.1 税费改革前的安徽农民负担及原因
        6.1.1 农民负担
        6.1.2 原因分析
    6.2 税费改革的制度环境
        6.2.1 “工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
        6.2.2 发展理念的转变
        6.2.3 农业税收制度的国际视野
        6.2.4 农业税征收的成本-收益分析
    6.3 从基层试验到国家推进——安徽税费改革实践分析
        6.3.1 税费改革的试验
        6.3.2 税费改革的绩效
        6.3.3 税费改革的制度变迁分析
第七章 基本结论与未来展望
    7.1 基本结论: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创新与变迁的基本经验
        7.1.1 以土地产权为主线的制度变迁
        7.1.2 产权制度安排决定经济增长
        7.1.3 制度变迁方式影响经济绩效
        7.1.4 尊重农民首创精神
    7.2 未来展望:完善与创新安徽农业经营制度的路径设想
        7.2.1 创新农地流转制度完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
        7.2.2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
        7.2.3 推进农村工业化转移剩余劳动力
        7.2.4 实施耕地保护制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7.2.5 完善投资机制改善公共产品供给
        7.2.6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落实政策 以户承包 精心组织 狠抓效益(论文参考文献)

  • [1]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研究 ——以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为例[D]. 潘海莉. 兰州大学, 2019(08)
  • [2]山西民营水土保持发展历程及深化发展对策[J]. 张志勇. 中国水土保持, 2016(10)
  • [3]我国县域农业机械发展现状及对策 ——以河南省罗山县为例[D]. 汪明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6(05)
  • [4]新泰市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杜灿. 山东农业大学, 2014(06)
  • [5]天池博格达自然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机制及调控对策研究[D]. 赵直. 西北大学, 2014(04)
  • [6]努力推动水土保持事业发展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J]. 刘震. 中国水土保持, 2013(04)
  • [7]不同林权改革方式下的乡村治理研究报告 ——以福建省南平市吴东村和石屯村为例[D]. 刘煜.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1)
  • [8]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及其综合治理措施[J]. 张喜荣,蔡艳蓉,赵晶,高照良. 安徽农业科学, 2010(28)
  • [9]集体化时代的山区建设与环境演变 ——以河北省邢台县西部山区为中心[D]. 邓群刚. 南开大学, 2010(10)
  • [10]当代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研究[D]. 谢太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08)

标签:;  ;  ;  ;  ;  

落实政策、到户承包、精心组织、狠抓效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