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替硝唑、螺旋霉素和维生素C联合治疗快速进展性牙周炎疗效(论文文献综述)
张蕊[1](2016)在《茄尼醇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抗炎抗氧化作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建立体内外炎症模型探讨茄尼醇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抗炎抗氧化作用研究。[方法]1.体内实验:12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18只),牙周炎建模组108只。通过双侧上颌第二磨牙丝线结扎配合黏性高糖饮食4周建立牙周炎模型。成模后,牙周炎大鼠再随机分为牙周炎组(P组)、替硝唑组(T组)、维生素C组(VitC组)、茄尼醇低剂量组(S1)、中剂量组(S2)、高剂量组(S3),每组18只。灌胃给予不同药物,替硝唑首日剂量为20mg/100g,后面按10mg/100g给药;维生素C组剂量为10mg/100g;茄尼醇组剂量分别为1.5mg/100g、3mg/100g、6mg/100g, N组、P组灌胃等体积溶剂,1次/天,分别在灌胃的2、4、6周,每组随机抽取6只大鼠行腹主动脉采血后处死,并分离大鼠上颌骨,左侧用于测量牙槽骨丧失,右侧行组织学HE染色和TRAP染色。ELISA检测血浆中白介素1-β(interleukins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前列腺素E2 (Prostaglandin E2, PGE2)表达水平以及用羟胺法和DTNB法检测SOD、GSH-Px的活性,TBA法检测MDA含量。2.体外细胞实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巨噬细胞RAW264.7,构建细胞炎症模型。通过MTS法检测化合物茄尼醇对RAW264.7细胞的毒性后,利用构建的细胞炎症反应模型,对茄尼醇进行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的研究。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LPS组,LPS+VitC组,LPS+VitE组,LPS+不同浓度茄尼醇组(3.75uM、7.5uM、15uM、30uM、60uM)。细胞培养液被收集后ELISA检测各组炎症因子TNF-α、IL-1β、PGE2表达水平;收集细胞,羟胺法和DTNB法检测SOD、GSH-Px的活性,TBA法检测MDA含量。以上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数据统计软件包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建模4周后大鼠牙周组织中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上皮钉突伸长,牙槽骨不规则吸收,深牙周袋形成,表明牙周炎模型建立成功。在药物分别干预2W、4W、6W后,茄尼醇组牙槽骨丧失程度和破骨细胞活跃程度有减轻趋势,与牙周炎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在大鼠血浆中的变化:与正常组相比,牙周炎组IL-1β、TNF-α、PGE2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给药后,牙周炎大鼠血浆中IL-1β、 TNF-α、PGE2的表达水平均显着降低(P<0.05),同时SOD、GSH-Px活性升高, MDA的含量降低(P<0.05)。2.1mg/mlLPS作用RAW264.7细胞24h后,炎性因子IL-1β、TNF-α、PGE2的表达和MDA的含量均显着增加,SOD和GSH-Px的活性降低。茄尼醇各浓度组均明显降低TNF-α、IL-1β、PGE2的表达,呈浓度依赖性,同时增加了抗氧化酶SOD和GSH-Px的活性,降低了MDA的含量。[结论]应用茄尼醇可以显着降低炎症因子TNF-α、IL-1β、PGE2的表达水平,还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SOD、GSH-Px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但对减轻牙槽骨丧失和抑制破骨细胞的活化作用不明显。
慈向科[2](2013)在《葡萄籽原花青素对牙龈卟啉单胞菌LPS及BBF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和目的:近年来,中医在医学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很多学者已发现中医在治疗口腔疾病方面的可行性。中草药来源于天然植物,副作用小,不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葡萄籽原花青素(GSPE)是一种纯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现研究表明牙龈卟啉单胞菌在牙髓、牙周疾病以及口臭的发生、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牙龈卟啉单胞菌是G-厌氧短杆菌,其分泌的内毒素(LPS)等毒力因子以及形成的生物膜(BBF)能够逃避宿主的免疫防御系统,破坏宿主牙周组织。目前GSPE对牙龈卟啉单胞菌抑制作用的研究鲜见报道。本实验拟通过GSPE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内毒素及生物膜的影响作用研究,探索GSPE在治疗口腔疾病方面的可行性,为研究开发预防牙周疾病以及口臭等方面的高效低毒的药物及相关性食品奠定理论基础。材料和方法:实验一:GSPE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将牙龈卟啉单胞菌冻干菌在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TSB)内复苏,增菌以及继代培养,挑取培养好的菌株,用PBS缓冲液将菌液校正至0.5麦氏比浊标准的菌液备用。将GSPE用无菌去离子水配制原花青素溶液128mg/ml的原液,然后倍比稀释配制不同浓度,取各浓度药液1.50ml与50℃TSB琼脂培养基13.50ml混匀,倾注平板使其终浓度为12.8mg/ml,6.4mg/ml,3.2mg/ml,1.6mg/ml,0.8mg/ml,0.4mg/ml,0.2mg/ml,0.1mg/ml,0.05mg/ml。分别取2ul菌液在不同浓度的平板上点种。37℃厌氧培养48h。以肉眼所见平板上无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为GSPE的最低抑菌浓度。实验重复三次实验二:采用鲎试验测定GSPE对P.g产生LPS的影响在无热源管中,分别配制2mlGSPE溶液终浓度为0.8mg/ml,0.4mg/ml,0.2mg/ml,0.1mg/ml,0.05mg/ml,0.025mg/ml的TSB液体培养基,以及不含GSPE只有2mlTSB液体培养基的空白对照组,各组分别加入细菌混悬液(1×106cfu/ml)0.1ml,37℃厌氧培养72h。分别吸取7组不同实验样品0.2ml加入鲎试剂中,振荡后,置检测仪上检测。实验重复三次。实验三:GSPE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的影响将配制好的菌液(1×106cfu/ml)分别加入96孔板中,每孔0.1ml。37℃恒温厌氧培养5天后96孔板内壁附着生物膜。将96孔板中菌液倾出。96孔板分四组,1-3列为实验组,自A-F行依次加入3.2mg/ml-0.1mg/ml梯度浓度的GSPE溶液。4-6为阳性对照组加入0.14%-0.0045%梯度浓度的次氯酸钠,7-9为阴性对照组,10-12为背景对照组,只加药液。培养24h后用PBS溶液轻柔清洗三次,结晶紫染色30分钟后倒出清洗,脱氧胆酸钠脱色30min后,置酶标仪测OD值。实验重复六次。结果:1、肉眼可见,GSPE溶液浓度为0.05mg/ml,0.1mg/ml,0.2mg/ml,0.4mg/ml的TSB琼脂培养基上都长有少量细菌,而浓度为0.8mg/ml,1.6mg/ml,3.2mg/ml,6.4mg/ml,12.8mg/ml的TSB琼脂培养基上均无细菌生长,故可认为0.8mg/mlGSPE溶液为最低抑菌浓度。2、鲎实验结果显示,GSPE浓度为0.4mg/ml,0.2mg/ml,0.1mg/ml,0.05mg/ml,0.025mg/ml时反应结果呈阳性,浓度为0.8mg/ml时反应结果呈阴性。统计结果显示在0.05-0.4mg/ml范围内随着GSPE浓度的升高,对LPS抑制作用增强。3、经过GSPE药物及次氯酸钠作用后的吸光值比没有药物作用的明显减小,计算后的生物膜抑制率随药物浓度递增而增加。与次氯酸钠比较,GSPE对生物膜的清除作用不如次氯酸钠好。结论:1. GSPE对牙龈卟啉单胞菌有显着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为0.8mg/ml。2、随着GSPE浓度的升高,菌液中LPS含量越来越少,在0.05-0.4mg/ml浓度范围GSPE可以抑制牙龈卟啉单胞菌内毒素的产生和释放。3、GSPE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生物膜具有明显的抑制和破坏作用,且在0.1mg/ml-3.2mg/ml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越来越明显。
付军权[3](2008)在《羧甲基壳聚糖银对牙周炎的治疗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主要是:1、研究羧甲基壳聚糖银(CMCT-Ag+)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g)的抑制作用,为研制高效无毒的抗牙周病药物,提供实验依据。2、研究羧甲基壳聚糖银(Carboxymethyl Chitosan-Ag+, CMCT-Ag+)对实验性大鼠牙周炎的治疗作用。方法:1、通过碱化、氯乙酸修饰和离子交换制备CMCT-Ag+。2、采用琼脂扩散和固体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CMCT-Ag+对Pg的抑制作用。3、以钢丝结扎大鼠右侧上颌第一磨牙、涂牙龈卟啉菌和饲喂高糖软饲料的方法构建实验性大鼠牙周炎模型。将12.5 mg,50 mg和200 mg/kg CMCT-Ag+涂于牙周病变部位;通过测量牙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和牙槽骨吸收值,研究CMCT-Ag+对实验性大鼠牙周炎的治疗作用。结果:1、获得了粉红色的CMCT-Ag+粉末,其中银离子含量为10.21%。CMCT-Ag+的抑菌范围为0.3125-40 mg/ml,最低抑菌浓度为1.25 mg/ml。2、牙周炎组的出血指数(BI)、菌斑指数(PLI)及牙槽骨吸收水平(ABL)的均值与健康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病理检查发现结合上皮向根方迁移,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炎症细胞浸润,证明了牙周动物模型是成功的;羧甲基壳聚糖银组的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及牙槽骨吸收水平的均值与牙周炎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 0.05)说明CMCT-Ag+对大鼠牙周炎有明显治疗作用,其疗效与替硝唑相似,但对于牙槽骨破坏的修复无明显直接改善作用。结论:1、CMCT-Ag+对Pg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可用于进一步研制治疗牙周炎药物。2、CMCT-Ag+对实验性大鼠牙周炎有一定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牙周组织中细菌的发生。
赵红宇[4](2006)在《侵袭性牙周炎病因及临床研究现状与进展》文中指出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是一组在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包括化验和微生物学检查)均与慢性牙周炎有明显区别的,以发病年龄早、病程进展快为特点的牙周组织炎症。该命名于1999年由美国牙周病学会组织的牙周病分类国际研讨会上提出,包括了原分类的青少年牙周炎、快速进展性牙周炎和部分青春前期牙周炎。侵袭性牙周炎又分为局限型(L-AgP)和广泛型(G-AgP)。该病主要发病年龄在15~35岁之间,但也可发生于年龄较大者。本病一般来说发展较迅猛,可造成快速牙周附着丧失和骨破坏,牙齿明显松动、移位、脱落,但也可转为间歇性的静止期;有家族聚集性。侵袭性牙周炎的患病率不高,国外有学者报道10~19岁青少年中青少年牙周炎的患病率为0.1%~0.3%,我国尚缺乏可靠的资料。侵袭性牙周炎的病因复杂,对其病因的研究涉及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领域。微生物感染是侵袭性牙周炎的主要病因之一,大量的微生物学研究发现,在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袋内可检出许多微生物,如伴放线放线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直型弯曲杆菌、具核梭杆菌、中间普氏菌、密螺旋体等,尤其伴放线放线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直型弯曲杆菌,与侵袭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高度相关。但侵袭性牙周炎的致病菌种类存在明显的种族差异,欧美国家人种伴放线放线杆菌检出率明显高于东亚国家人种。在东亚国家如中国、韩国及日本等牙龈卟啉单胞菌等的检出率相对较高,说明在这些国家侵袭性牙周炎的发生更多地与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有关。除了微生物的作用,宿主免疫功能缺陷、遗传性因素等在侵袭性牙周炎的发生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常伴有中性白细胞功能的异常。对侵袭性牙周炎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侵袭性牙周炎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家族聚集性,说明侵袭性牙周炎的发病和基因水平的变化有关。基因水平的研究发现了多个基因的多态性变化与侵袭性牙周炎的发病相关,如FcγR基因、FMLP受体基因等。这些基因结构的变化,影响宿主对微生物的反应,或造成宿主对侵袭性牙周炎的高易感性。可见侵袭性牙周炎的发生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关于侵袭性牙周炎的病因至今还未完全明了,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侵袭性牙周炎的诊断,主要根据其临床特征,如发病年龄、快速的附着丧失和牙支持骨破坏,牙齿明显松动或移位,菌斑堆积量与牙周组织破坏的严重程度不相符,家族聚集性等,以及X线片表现,辅以微生物检测,白细胞功能检测等。早期诊断、完善的基础治疗、适当的药物辅助治疗等经典疗法和口腔卫生宣教依然是侵袭性牙周炎治疗的关键。待炎症得以控制后,根据牙周破坏情况,翻瓣术、牙周植骨术、引导性组织再生术等是行之有效的手术疗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牙周组织的新附着。此后有序的松牙固定术、修复治疗和维护期治疗也是侵袭性牙周炎治疗成功的关键。目前对侵袭性牙周炎病因学研究的深入使得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得以提出、研究并被用于实验性动物及临床,如激光治疗、基因治疗、有益菌定植治疗、高压氧治疗等,新疗法的实验性研究拓宽了侵袭性牙周炎的治疗前景。对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长期坚持严格的菌斑控制和定期复诊是遏制病情反复或进展的重要措施。由于本病不易被发现、发展快、危害严重,已经引起了口腔医学界尤其是牙周科医生的广泛重视。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大量相关文献的复习,结合临床病例的分析,对侵袭性牙周炎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方面的研究状况作一总结,为本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段延华[5](2006)在《奥硝唑联用培氟沙星对牙周致病菌的抑菌作用及最佳配比研究》文中指出背景:牙周病是人类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现已证实牙菌斑中细菌及其产物是引发牙周病必须的始动因子,其他的一些局部因素及宿主的防御反应也对牙周病的发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对牙周病的治疗应是综合治疗,其中抗菌药物是治疗牙周病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常用的抗菌药物有甲硝唑,替硝唑和四环素类药物,临床应用具有明显的疗效,然而其副作用也不可忽视,并且耐药菌株也逐渐增加。奥硝唑是继替硝唑后的一种疗效高、疗程短、耐受性好的新一代广谱抗厌氧菌和原虫的硝基咪唑类新药,具有抗菌和杀虫的活性高,人体内半衰期长,组织渗透性好等特点,被推荐用于口腔临床多种疾病治疗。但治疗中也不能忽视非厌氧菌所致的混合感染。培氟沙星是喹诺酮类的第三代新型抗菌药物,体外抗菌活性研究显示该药对兼性厌氧菌和需氧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并且对部分厌氧菌也有一定抗菌作用。深入探讨该两种药物联用后的体外抗菌特点,研究其对典型牙周病致病菌体外抑菌作用规律,对牙周病的合理用药有重要意义。目的:本研究通过体外抑菌试验首先比较三种硝基咪唑类药物(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和三种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培氟沙星)对相关细菌的抑菌效果,为药物的选择提供依据。再探讨两种药物联用的可行性以及其作用特点。最后找出两种药物最佳配伍比例,在此比例基础上探讨和口腔科常用局部麻醉药物联合应用特点,为临床药物应用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1.分别检测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对四株厌氧菌标准菌株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中间普氏菌、消化链球菌,和三株兼性厌氧菌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的MIC值,并检测含三种药物的药敏纸片(直径6 mm圆形滤纸片定量含药5μg /片)对七种细菌的抑菌环直径对比。同理检测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培氟沙星三种药物对七种细菌的MIC值和抑菌环直径对比,为药物选择提供依据。
沈兰花,崔同珠,马盈宇[6](2001)在《替硝唑、螺旋霉素和维生素C联合治疗快速进展性牙周炎疗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红兰[7](2018)在《我校教职员工健康体检情况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学校教职工健康体检,了解教职工健康状况,做到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采集2017年教职工体检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找出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病种,分析原因,为进一步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结果甲状腺结节为体检诊断第一位;幽门螺杆菌阳性为体检阳性体征第一位。结论职工常见病发病率较高,应加强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王晓丽[8](2014)在《细辛挥发油提取及对牙周炎主要致病菌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牙周炎是一种侵犯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是成人牙齿丧失的首要原因,其主要由龈下的具核梭杆菌、中间普氏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等厌氧菌引起。目前针对利用天然植物高效、安全地防治牙周炎的报道较少,而细辛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中草药,药理作用广泛,具有镇痛、止咳、抗炎、抗过敏、抗氧化等作用。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液料比、蒸馏时间、颗粒直径和浸泡时间对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L9(3)3正交试验确定挥发油提取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对挥发油提取率影响作用大小为液料比>蒸馏时间>颗粒直径。最优水平组合为液料比17、颗粒直径2.5<D95≤3.8mm和蒸馏时间2h。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细辛挥发油单体组分,共鉴定出31种成分,主要为甲基丁香酚、3,5-二甲氧基甲苯和黄樟醚。采用液体二倍稀释法和平板涂布法测定细辛挥发油对牙周炎主要致病菌(具核梭杆菌、中间普氏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及血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结果表明,细辛挥发油对具核梭杆菌、中间普氏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血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01%、0.04%、0.005%和0.04%,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0.02%、0.08%、0.005%和0.32%。评价细辛挥发油对小鼠牙槽骨吸收的抑制作用,管饲100μL含2%羧甲基纤维素钠具核梭杆菌的菌悬液(109CFU/mL)于小鼠口腔,每隔2天1次,共3次,以此建立小鼠牙周炎模型。给予实验组小鼠2%细辛挥发油100μL,阴性对照组小鼠2%低粘度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每隔3天1次,持续6周;空白对照组小鼠一直饮用无菌水,不做其他处理。结果表明,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小鼠釉质骨质界到牙槽嵴顶(CEJ-ABC)的距离明显增大,牙槽骨吸收呈极显着差异(P<0.01);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小鼠釉质骨质界到牙槽嵴顶的距离减小,牙槽骨吸收显着下降(P<0.05)。评价细辛挥发油在体内的安全性,给予小鼠20%细辛挥发油100μL,每天1次,持续20天,制作小鼠肝脏、肾脏组织的病理切片,经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表明,挥发油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未见明显不同。综上所述,细辛挥发油对作为牙周炎主要致病菌的具核梭杆菌、中间普氏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且治疗由具核梭杆菌所致的小鼠实验性牙周炎效果良好,细辛挥发油有望成为一种治疗牙周炎的新型天然药物。
张漪[9](2014)在《种植体周围龈沟液中SOD、GP-x、MDA水平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种植义齿修复在临床上运用越来越广泛,然而种植体并发症会降低种植体的成功率,导致种植体的最终失败,其中种植体周围炎是种植体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何预防和早期诊断种植体周围炎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大量研究认为牙周炎的发生与氧化应激反应相关,种植体周围炎和牙周炎有着相似的病因及临床症状,因此,研究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与氧化应激是否存在一定相关性对于临床上早期诊断和治疗种植体周围炎都有着重要意义。钴铬合金烤瓷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冠修复材料之一,但一些研究指出烤瓷熔附金属全冠的金属基底会游离出金属离子,对牙周健康造成一定影响,氧化锆全瓷因其良好的美观性,舒适性和生物相容性,逐渐成为临床上常用的口腔修复材料,但因为价格较高限制了患者的选择。因此,我们拟比较两种冠修复材料对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影响,为临床上如何选择种植体上部修复材料提供参考依据。目的:1.通过比较种植体和天然牙龈沟液的量、牙周临床指标及龈沟液中SOD、GP-x、MDA、IL-1β水平,探讨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健康状况与局部氧化应激的关系,为如何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种植体周围炎提供理论基础。2.通过检测钴铬合金烤瓷全冠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种植体上部结构后的龈沟液的量、牙周临床指标及龈沟液中SOD、GP-x、MDA、IL-1β水平,探讨这两种冠修复材料对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影响,为临床上种植体上部结构全冠修复材料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1.纳入96位患者,种植体修复牙位121个,天然牙牙位121个。分组:分为健康种植体组(98例)、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组(23例)和健康天然牙对照组(121例);对患者的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龈沟液的量及龈沟液中SOD、GP-x、MDA、IL-1β水平进行检测。龈沟液量的检测采用吸潮纸尖称重法;SOD、GP-x、MDA、IL-1β水平检测运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2.纳入96位患者,其中有121个种植体牙位(健康的种植体98例,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组23例)。其中钴铬合金金属烤瓷全冠修复69个种植体牙位,氧化锆全瓷冠修复52个种植体牙位。分组:A组为钴铬合金烤瓷全冠修复后种植体周健康者(56例);B组为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后种植体周健康者(42例);C组为钴铬合金烤瓷全冠修复后种植体周围黏膜炎者(13例);D组为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后种植体周围黏膜炎者(10例)。对患者的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龈沟液的量及龈沟液中SOD、GP-x、MDA、IL-1β水平进行检测。龈沟液量的检测采用吸潮纸尖称重法,SOD、GP-x、MDA、IL-1β水平检测运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结果:1.健康种植体与健康天然牙的GCF的量、PLI、SBI、PD指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健康种植体组SOD、GP-x、MDA、IL-1β水平稍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组GCF的量及PLI、SBI、PD指标、MDA、IL-1β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健康种植体组,SOD、GP-x水平低于对照组和健康种植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4.A组与B组、C组与D组之间GCF的量及PLI、SBI、PD指标、SOD、GP-x、MDA、IL-lβ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A组和C组、B组和D组间GCF的量及PLI、SBI、PD指标、SOD、GP-x、MDA、IL-lβ水平的比较,GCF的量及PLI、SBI、PD指标、IL-lβ、MDA水平A组低于C组,B组低于D组;SOD、GP-x水平A组高于C组,B组高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种植体植入后种植体周局部微环境存在轻度的氧化应激反应。2.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发生与局部的氧化应激反应具有一定相关性,但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3.种植体上部结构两种全冠修复材料与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发病无明显相关性。
张爽[10](2010)在《五倍子缓释凝胶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牙周病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引起的牙周组织破坏性感染性疾病,牙菌斑生物膜的细菌及其产物是引发牙周病的始动因子,但细菌的破坏是有限的,由细菌引发一系列免疫、炎症反应才是造成牙周组织破坏的主要原因。因此对其治疗往往受全身、局部以及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干扰而影响最终效果。目前对牙周病的治疗尚无理想的方法,虽然抗菌药物等能有效控制炎症的发展,但却存在病变局部药物浓度低,用药量大,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因此,局部用药特别是局部缓控释剂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局部缓释剂由于具有持续稳定的有效药物浓度,发挥较长时间的治疗作用,减少用药频率,毒副作用小,患者的依从性好等优点,已成为牙周病治疗的主要用药方式。但目前临床使用的牙周缓释剂还存在诸多不足(如药物释放时间短、释药不完全等),尚无一种可达到理想标准,难以满足临床要求。天然药物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中药五倍子具有解毒、止血、固肾、生津等多种功效,其主要有效成分五倍子鞣质,对常见的牙周可疑致病菌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可抑制内毒素诱导细胞炎性因子的释放,并能显着降低胶原酶的活性,对牙周组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本实验在祝磊研制的五倍子缓释凝胶的基础上,通过体外实验考察该制剂的细胞毒性、抑菌效果,并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其对实验性牙周炎的治疗效果,为其开发应用提供参考。1、五倍子缓释凝胶体外细胞毒性的研究。参照祝磊研制的五倍子缓释凝胶,用磁力搅拌机搅拌1、3、5d后,分别制成挥发1d的五倍子缓释凝胶、挥发3d的五倍子缓释凝胶、挥发5d的五倍子缓释凝胶。使用上述三种五倍子缓释凝胶及对照组(派力奥软膏,阴性对照组只加培养液,阳性对照组加终末浓度为0.5g/ml苯酚)对L-929细胞进行处理。运用MTT法分别检测不同挥发时间的五倍子缓释凝胶释放液对L-929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显示:挥发5d的五倍子缓释凝胶培养17d的细胞密度和形态均与派力奥软膏组和阴性对照组相似,呈长梭形和多角形,细胞突细长,伸展性良好,呈放射状排列,胞体丰满,胞质均匀,核圆形或卵圆形。细胞毒性均为1级,符合临床治疗的要求。2、五倍子缓释凝胶的体外抑菌实验。本实验体外培养细菌,采用纸片法检测五倍子缓释凝胶对Pg、Fn、Pi三种常见可疑致病菌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五倍子缓释凝胶对Pg、Fn、Pi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对Pg和Fn的抑菌效果明显优于派力奥软膏。但对Pi的抑菌效果不明显,具体机理还需进一步研究。3、五倍子缓释凝胶对Beagle犬实验性牙周炎治疗效果的观察。选择2岁健康Beagle犬7只,每只犬选择上颌第二、三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下颌第三前磨牙和第一、二磨牙,用3.0手术丝线进行结扎建模,经30d后,根据临床各标准、X线片,及随机抽取1只建模犬与正常对照犬一并处死,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确定已达到实验性牙周炎模型后,分别用五倍子缓释凝胶(实验组)、派力奥软膏(阳性对照)进行治疗,并以非药物载体作空白对照。每周使用药物1次,连续4周,分别于用药1w、2w、3w、4w后检查GI、BOP、PD等临床指标,并于治疗结束后拍X线片观察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建模30d后实验牙均达到牙周炎标准。经4w治疗后,与基线相比,除空白载体组外,五倍子缓释凝胶实验组和派力奥软膏组的PD、BOP、GI均有明显好转,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PD下降幅度以五倍子缓释凝胶组较好,与派力奥软膏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X线片显示五倍子缓释凝胶组的CEJ-B距离明显缩短,而派力奥软膏组和空白载体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4、五倍子缓释凝胶对Beagle犬实验性牙周炎治疗效果的组织学观察。实验分组与治疗方法同实验三,治疗4周后,处死动物,完整切取包括牙齿、牙周组织和颌骨样本, H.E染色,镜下观察。测量新结合上皮至釉牙骨质界的距离(JE-CEJ)和新生结缔组织(NCT)。用Meason三色染色法观察新生牙槽骨形成情况,测量新生牙槽骨高度(N-B),用BI2000图像分析软件,以mm为单位,精确度0.001mm。结果显示:各组NCT和JE-CEJ距离均以五倍子缓释凝胶组最小,与其他两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新生牙槽骨高度(N-B)也以五倍子缓释凝胶组最高,与其他两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派力奥软膏组在JE-CEJ、NCT、N-B三项指标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
二、替硝唑、螺旋霉素和维生素C联合治疗快速进展性牙周炎疗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替硝唑、螺旋霉素和维生素C联合治疗快速进展性牙周炎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茄尼醇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抗炎抗氧化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实验一 茄尼醇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炎症及自由基水平的影响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实验二 茄尼醇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作用研究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全文总结 |
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葡萄籽原花青素对牙龈卟啉单胞菌LPS及BBF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
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
2.1.1 实验菌株 |
2.1.2 主要材料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1.4 TSB 培养基的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P.g 的复苏及培养 |
2.2.2 PCR 16SrDNA 鉴定 |
2.2.3 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采用琼脂稀释法) |
2.3 结果 |
2.3.1 PCR 菌种鉴定结果 |
2.3.2 P.g 的形态学观察 |
2.3.3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 P.g 生长抑制的 MlC 值 |
2.3.4 不同浓度的菌液接种后对 MIC 的影响 |
2.4 讨论 |
第3章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牙龈卟啉单胞菌产生 LPS 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和设备 |
3.1.1 实验菌株 |
3.1.2 主要仪器设备 |
3.1.3 培养基的配制 |
3.2 实验方法 |
3.2.1 P.g 的复苏及培养 |
3.2.2 菌液制备 |
3.2.3 鲎试剂标准曲线的建立 |
3.2.4 测定 GSPE 对细菌产生 LPS 的影响 |
3.2.5 统计学处理 |
3.3 结果 |
3.4 讨论 |
第4章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牙龈卟啉单胞菌 BBF 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和设备 |
4.1.1 实验菌株 |
4.1.2 主要材料 |
4.1.3 主要仪器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P.g 的复苏及培养 |
4.2.2 菌液制备 |
4.2.3 体外 P.g 生物膜模型的建立 |
4.2.4 测定 GSPE 对 P.g 生物膜的抑制率 |
4.2.5 统计学处理 |
4.3 结果 |
4.4 讨论 |
第5章 全文总结 |
第6章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3)羧甲基壳聚糖银对牙周炎的治疗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前言 |
一、牙周病及其发生 |
1. 细菌侵袭 |
2. 体内繁殖 |
3. 抑制宿主的防御机能 |
4. 损害宿主的牙周组织 |
二、药物对牙周炎的控制 |
(一) 抗菌素和抗炎类药物 |
(二) 局部应用药物 |
三、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抗菌活性 |
1. 壳聚糖的抗菌活性 |
2. 壳聚糖衍生物的抗菌活性 |
3. 羧甲基壳聚糖银的抗菌活性 |
材料与方法 |
一、实验材料 |
1. 药品与试剂 |
2. 实验动物 |
3. 实验仪器 |
二、实验方法 |
(一) 羧甲基壳聚糖银的制备 |
(二) 羧甲基壳聚糖银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抑菌作用 |
1. 细菌的复苏和鉴定 |
2. 羧甲基壳聚糖银的抑菌范围测定 |
3. 羧甲基壳聚糖银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 |
(三) 羧甲基壳聚糖银对牙周炎的治疗作用 |
1. 实验性大鼠牙周炎动物模型制备 |
2. 羧甲基壳聚糖银对牙周炎的治疗 |
三、统计分析 |
实验结果 |
一、羧甲基壳聚糖银制备 |
二、羧甲基壳聚糖银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抑菌作用 |
1. 细菌复苏和鉴定 |
2. 羧甲基壳聚糖银的抑菌范围 |
3. CMCT-Ag~+ 最低抑菌浓度(MIC) |
三、羧甲基壳聚糖银对牙周炎的治疗作用 |
1. 实验性大鼠牙周炎动物模型制备 |
2. 实验性大鼠出血指数 |
3. 实验性大鼠牙菌斑指数 |
4. 实验性大鼠牙槽骨吸收 |
5. 实验性大鼠组织学观察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4)侵袭性牙周炎病因及临床研究现状与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牙周病的新分类及侵袭性牙周炎临床表现及特点 |
一 牙周病的新分类 |
二.侵袭性牙周炎临床表现及特点概况 |
病因学分析 |
一、微生物感染 |
二、白细胞功能缺陷 |
三、遗传因素 |
四、不良生活习惯和精神神经因素 |
诊断及鉴别诊断 |
一、诊断 |
二、实验室辅助诊断 |
三、X线检查 |
四、鉴别诊断 |
侵袭性牙周炎的预后和治疗 |
一、基础治疗 |
二、手术治疗 |
三、松牙固定术 |
四、修复治疗 |
五、调(牙合) |
六、正畸治疗 |
七、支持治疗 |
附:正在研究的新的治疗方法 |
侵袭性牙周炎的预防 |
参考资料 |
典型病例报告(一) |
典型病例报告(二) |
致谢 |
(5)奥硝唑联用培氟沙星对牙周致病菌的抑菌作用及最佳配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及中英文对照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论文正文 奥硝唑联用培氟沙星对牙周致病菌的 抑菌作用及最佳配比研究 |
前言 |
第一部分 硝基咪唑和喹诺酮类药物抗菌效果的对比选择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奥硝唑联用培氟沙星体外抗菌特点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奥硝唑和培氟沙星最佳配伍的筛选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四部分 不同局麻药联用奥硝唑和培氟沙星的抑菌效果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全文小结 |
致谢 |
照片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唾液和龈沟液内牙周病标记物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 |
(6)替硝唑、螺旋霉素和维生素C联合治疗快速进展性牙周炎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7)我校教职员工健康体检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体检对象 |
1.2 方法 |
1.3 诊断标准 |
2 结果 |
3 讨论 |
(8)细辛挥发油提取及对牙周炎主要致病菌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细辛的研究进展 |
1.1.1 细辛的简介 |
1.1.2 细辛的药理活性 |
1.1.3 细辛挥发油的提取方法 |
1.2 牙周炎的研究进展 |
1.2.1 牙周炎的分类 |
1.2.2 牙周炎的治疗 |
1.2.3 牙周炎的病因分析 |
1.3 牙周炎相关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
1.3.1 具核梭杆菌的致病性 |
1.3.2 中间普氏菌的致病性 |
1.3.3 牙龈卟啉单胞菌的致病性 |
1.3.4 血链球菌的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工作 |
2 细辛挥发油的提取及鉴定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单因素试验 |
2.3.2 正交试验设计 |
2.3.3 细辛挥发油提取率的计算 |
2.3.4 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挥发油成分 |
2.3.5 数据统计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2.4.2 正交试验结果 |
2.4.3 气相色谱-质谱测定结果 |
2.5 小结 |
3 细辛挥发油对牙周炎主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活性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及设备 |
3.2.1 实验菌种 |
3.2.2 实验试剂 |
3.2.3 溶液配制 |
3.2.4 实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菌种培养 |
3.3.2 细辛挥发油对具核梭杆菌作用的测定方法 |
3.3.3 细辛挥发油对中间普氏菌作用的测定方法 |
3.3.4 细辛挥发油对牙龈卟啉单胞菌作用的测定方法 |
3.4 实验结果 |
3.4.1 细辛挥发油对牙周炎主要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 |
3.4.2 细辛挥发油对牙周炎主要致病菌的最小杀菌浓度 |
3.5 讨论 |
3.6 小结 |
4 细辛挥发油对小鼠实验性牙周炎的治疗试验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及设备 |
4.2.1 实验菌种和动物 |
4.2.2 实验试剂 |
4.2.3 溶液配制 |
4.2.4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菌种培养 |
4.3.2 小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的建立 |
4.3.3 小鼠牙槽骨吸收的测定 |
4.3.4 数据统计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小鼠牙槽骨吸收的形态图 |
4.4.2 釉质骨质界到牙槽脊顶距离的测定 |
4.5 讨论 |
4.6 小结 |
5 细辛挥发油的安全性评价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及设备 |
5.2.1 实验菌种和动物 |
5.2.2 实验试剂 |
5.2.3 实验仪器 |
5.2.4 溶液配制 |
5.3 实验方法 |
5.3.1 菌种的培养 |
5.3.2 细辛挥发油对血链球菌作用的测定方法 |
5.3.3 动物实验方案 |
5.3.4 小鼠肝脏组织HE染色 |
5.3.5 小鼠肾脏组织的HE染色 |
5.4 试验结果 |
5.4.1 细辛挥发油对血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 |
5.4.2 细辛挥发油对血链球菌的最小杀菌浓度 |
5.4.3 小鼠肝肾组织的肉眼观察 |
5.4.4 小鼠肝脏组织的镜下观察 |
5.4.5 小鼠肾脏组织的镜下观察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种植体周围龈沟液中SOD、GP-x、MDA水平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词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种植体周围与天然牙龈沟液中 SOD、GP-x、MDA 水平的比较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两种冠修复材料对种植体周围龈沟液中 SOD、MDA、GP-x 水平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文献综述:牙周炎与氧化应激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五倍子缓释凝胶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正文 |
实验一 五倍子缓释凝胶的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二 五倍子缓释凝胶的体外抑菌实验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三 五倍子缓释凝胶对BEAGLE犬实验性牙周炎疗效的观察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四 五倍子缓释凝胶对实验性牙周炎治疗效果的组织学观察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临床病例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替硝唑、螺旋霉素和维生素C联合治疗快速进展性牙周炎疗效(论文参考文献)
- [1]茄尼醇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抗炎抗氧化作用研究[D]. 张蕊. 昆明医科大学, 2016(02)
- [2]葡萄籽原花青素对牙龈卟啉单胞菌LPS及BBF影响的实验研究[D]. 慈向科. 南昌大学, 2013(04)
- [3]羧甲基壳聚糖银对牙周炎的治疗作用[D]. 付军权. 吉林大学, 2008(10)
- [4]侵袭性牙周炎病因及临床研究现状与进展[D]. 赵红宇. 郑州大学, 2006(05)
- [5]奥硝唑联用培氟沙星对牙周致病菌的抑菌作用及最佳配比研究[D]. 段延华. 第三军医大学, 2006(11)
- [6]替硝唑、螺旋霉素和维生素C联合治疗快速进展性牙周炎疗效[J]. 沈兰花,崔同珠,马盈宇. 中国急救医学, 2001(01)
- [7]我校教职员工健康体检情况分析[J]. 王红兰. 基层医学论坛, 2018(35)
- [8]细辛挥发油提取及对牙周炎主要致病菌的作用[D]. 王晓丽.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 [9]种植体周围龈沟液中SOD、GP-x、MDA水平的初步研究[D]. 张漪. 重庆医科大学, 2014(02)
- [10]五倍子缓释凝胶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实验研究[D]. 张爽. 第四军医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