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退牧还林后森林植被调查及对策

贺兰山退牧还林后森林植被调查及对策

一、贺兰山退牧还林后森林植被调查及应采取的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杨洁[1](2021)在《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权衡协同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态系统功能的可持续对区域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黄河流域是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的重要区域,该区域生态状况关系华北、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过去几十年,人类活动的显着增加及气候明显变暖对其生态环境造成深刻而显着的影响。探究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过去变化、未来趋势及其空间异质性,揭示不同服务功能的权衡协同关系及其尺度效应,明确草地生态系统对全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贡献,对于科学合理开展流域生态治理和修复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本文基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本关系,以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为科学起点,以1990、1995、2000、2005、2010和2018年为研究期,采用In VEST模型定量评估产水量、碳储存、土壤保持、生境质量,采用CASA模型评估净初级生产力(NPP),明晰其时空分异特征,在此基础上明确草地生态系统5项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特征,揭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草地利用变化的敏感性,探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协同关系及其尺度效应并探究草地生态系统5项服务功能的权衡协同机制及其驱动因素,最后利用CA-Markov模型预测黄河流域未来1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格局特征、各功能间权衡协同关系以及未来变化趋势划定黄河流域生态功能分区继而提出草地生态系统管理对策。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黄河流域草地面积占整个区域总面积的50%左右,以低覆盖度草地为主,1990—2018年,中、高度覆盖度草地面积减少而低覆盖度草地面积增加,草地退化趋势明显,由于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林地面积增加;全流域各类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转换频繁,尤其以草地、林地和耕地间的相互转换以及耕地向建设用地转换最为显着;28a间,各二级流域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组合较稳定,从西到东呈现出“草地(林地)—耕地—建设用地”的地带性规律。(2)1990—2018年黄河流域产水服务功能增强,而碳储存、土壤保持、生境质量等服务功能不断减弱,净初级生产力服务功能先减弱后增强。28a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空间上未发生特别明显的变化,黄河上游可提供较高的产水、碳储量、生物多样性以及土壤保持服务,而下游地区净初级生产力服务较为突出,各项生态服务功能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且对草地与其他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转换较为敏感,足以说明草地生态系统在全域生态系统的重要性。(3)草地是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贡献者,提供产水量占比达76.74%,土壤保持量占比为49.44%,碳储量占比为33.56%,草地生境质量、净初级生产力与其他地类相比均较高。与全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似,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空间上表现出极强的空间异质性,主要受草地的分布及面积影响,草地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明显的地形效应。(4)黄河流域5项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关系在研究期内基本稳定,土壤保持、生境质量、碳储存、NPP各项服务功能之间主要以协同关系为主,权衡协同关系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各二级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关系与全域不同,且各二级流域之间也有所不同,各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整体表现出了明显的流域差异且显示出较明显的地域规律。草地5项生态服务功能的权衡协同关系与全域有着完全不同的结果,具体表现为5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研究各期均为协同的关系,同时也表现出空间异质性。(5)无论在未来采取生态保护措施、保护耕地措施还是自然变化,黄河流域产水服务、土壤保持服务、生境质量均会比2018年减弱,但不同情景的减弱幅度不同,在生态保护情景下上述3项服务减少最少,碳储量服务功能和净初级生产力增加最多。高覆盖度草地在生态保护情景下的生境质量和NPP最高;中覆盖度草地的土壤保持和碳储量在生态保护情景下最高;低覆盖度的产水量最高,在自然变化RCP8.5情景下最高。(6)根据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分异、权衡协同关系,可将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为3个主导功能区,Ⅰ区为水源供给、碳储存及生境维持服务主导功能区,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兰州以上地区,Ⅱ区为生境维持及碳储存服务主导功能区,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银川平原和和河套地区,Ⅲ区为初级净生产力(NPP)服务主导功能区,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下游。根据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分布格局,确定1个草地生态保护极重要单元、5个草地单项生态服务功能核心单元以及5个草地生态服务提升单元并分别提出草地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保护和提升对策。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草地作为黄河流域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着影响黄河流域全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及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的权衡协同关系,不同流域会因草地面积的大小及其分布不同使得生态系统服务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进而使得不同区域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治理需要特别重视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但同时应当立足于不同时空尺度权衡生态系统服务与区域人类福祉的复杂关系,加强不同层面政策的衔接能力。

李彬彬[2](2021)在《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碳氮水耦合机制及恢复力研究》文中认为土壤碳氮水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关键的生源要素之一,决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作为干旱半干旱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的限制性土壤资源,土壤碳氮水的可利用性是该区生态建设成效的关键。因此,理解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碳氮水变化动态、耦合关系及恢复力是明确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环节。本研究针对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建设需求及生态学前沿问题,以退耕后恢复生态系统(人工乔木、人工灌木、撂荒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资料收集和野外调查采样,构建了以土壤碳氮水为主的多因子数据库,研究了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碳氮水演变过程、耦合关系及恢复力,探讨如何实现土壤碳氮水可持续利用与协同发展,并提出基于限制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人工植被管理对策,可为黄土高原人工植被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人工植被建设对深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影响较大,植被恢复年限是影响剖面土壤固碳的关键因子,在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乔木林地深层土壤固碳潜力较高。耕地转为人工乔木、人工灌木和撂荒草地后,0-100 cm土层有机碳储量分别增加46.2%,23.9%和27.3%,100-400 cm有机碳储量分别增加19.8%,12.0%和7.9%,约占表层土壤固碳量的42.9%,50.3%和28.8%。人工乔木和人工灌木林地0-20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储量随植被恢复年限增加而增加,而200-40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则随植被恢复年限先增加后降低,其拐点出现在植被恢复25年时;初始有机碳储量、降雨量、恢复年限、植被类型是影响剖面土壤有机碳储量的重要因素;植被恢复过程中浅层与深层土壤有机碳储量显着相关,0-100cm土层每增加1Mg C ha-1,100-400 cm土层则增加0.45 Mg C ha-1。(2)黄土高原人工植被恢复可增加浅层与深层土壤氮储量,且土壤固氮潜力随植被恢复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人工乔木和灌木的土壤固氮潜力高于撂荒草地。在0-200 cm土层内,耕地转为人工乔木、人工灌木和撂荒草地后,土壤氮储量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尤其是在植被恢复后期(>30年)氮累积量较高,较坡耕地分别增加55.8%、68.4%和36.6%;土壤氮固存与有机碳含量、土壤水分含量和初始氮储量显着相关,且受不同植被类型、降雨、温度、恢复年限及其交互效应的影响;0-20 cm土壤氮固存每增加1Mg N ha-1,20-200 cm则增加0.33 Mg N ha-1。(3)深层土壤水分亏缺限制了黄土高原人工植被的可持续性,植被类型、恢复年限和降雨量是影响区域尺度深层土壤水分的关键因子。植被恢复方式和林分显着影响0-1000 cm剖面土壤水分含量,其中人工乔木和灌木对土壤水分的负效应强于撂荒草地;与人工刺槐、油松和柠条相比,人工侧柏和沙棘在深层土壤水分维持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人工乔灌土壤水分亏缺程度随恢复年限的增加而加剧,在恢复至20-30年时,土壤水分大幅降低,并在恢复30年后保持稳定;区域尺度上,人工乔木、人工灌木、撂荒草地土壤水分变化速率分别为-0.08~-0.11 g 100g-1 yr-1、-0.05~-0.20 g 100g-1 yr-1和-0.02~-0.07 g100g-1 yr-1;当考虑植被类型与降雨梯度的交互效应时,在降雨量高于480 mm的地区,可以种植人工乔木和人工灌木;在低于480 mm的地区,撂荒草地是最优的恢复方式。(4)人工植被建设导致土壤碳氮耦合关系发生改变,深层土壤碳氮耦合关系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较浅层土壤更加敏感。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碳氮耦合关系由相对稳定逐渐向不稳定发展,在恢复20年后,土壤碳氮解耦趋势明显,尤其是在深层土壤中。与人工植被相比,长期的自然恢复(地带性顶极森林和顶极草地群落)能够保持浅层和深层土壤碳氮耦合关系的稳定性。此外,人工植被土壤碳氮耦合关系非线性响应于降雨和温度的变化,且土壤碳氮耦合关系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高于降雨变化。与人工乔木和灌木林地相比,撂荒草地土壤碳氮耦合关系对降雨和温度的变化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和适应性。(5)植被恢复方式影响土壤碳水耦合关系,与人工植被相比,撂荒草地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表现出较强的土壤碳水调控能力。黄土高原人工植被建设导致土壤碳水耦合协调度显着降低,处于失调状态,且显着低于耕地和地带性顶极植被。整体而言,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碳水耦合协调度在恢复的前30年呈持续解耦趋势,以10-20年期间解耦趋势最为明显;降雨和温度显着影响土壤碳水耦合关系,其影响程度随植被类型和土壤深度的变化而变化。撂荒草地土壤碳水耦合关系对降雨和温度变化的敏感性高于人工植被,表现出较强的土壤碳水调控能力。(6)人工植被建设在促进土壤碳氮协同恢复的同时,却导致土壤水分恢复力降低;综合来看,撂荒草地是实现土壤碳氮水同步恢复的较优方式。基于“历史动态本底”和“地带性顶极生态本底”,构建了区域尺度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碳氮水恢复力评估框架;在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碳氮呈协同恢复趋势,但与地带性顶极植被相比,人工植被土壤碳氮恢复程度不足50%;土壤水分呈退化趋势,尤其是人工乔木和灌木,而撂荒草地具有较为可持续的水分恢复力。随着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0-200 cm土壤碳氮恢复力逐渐增加,而土壤水分恢复力逐渐降低。在降雨和温度梯度上,不同植被类型、不同深度土壤碳氮水恢复力变化趋势各异,与人工乔木和撂荒草地相比,人工灌木0-200 cm剖面土壤碳氮水恢复力在气候梯度上呈增加趋势。综合土壤碳氮水恢复力来看,撂荒草地是实现三者同步恢复的较优方式。

罗鑫萍[3](2021)在《黄土高原草地修复的多物种组配技术研发》文中研究说明针对黄土高原人工灌草生态系统植被结构单一、稳定性差、生态服务功能不足及弃耕现象严重等问题,本研究从不同立地条件土壤种子库组成、种源添加物种筛选、种子添加措施、物种组配等方面系统研究了基于种源添加的多物种组配生态修复技术,以提升黄土高原人工灌草生态系统稳定性、加速弃耕地生态恢复进程。具体结果如下:(1)连续3年对人工灌草生态系统不同立地条件土壤种子库的调查研究表明,土壤种子库密度为2767-5492粒/m2;坡向、坡位、土层均显着影响土壤种子库密度,其中阴坡显着高于阳坡,下坡位显着高于上坡位,0-5 cm土层显着高于5-10 cm(P<0.05);坡向对土壤种子库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影响显着(P<0.05),即阴坡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显着高于阳坡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但坡向对土壤种子库均匀性系数无显着影响;坡位显着影响土壤种子库多样性,即下坡位显着高于上坡位(P<0.05)。(2)对不同弃耕年限弃耕地土壤种子库的调查发现,弃耕地种子库密度为211-6791粒/m2;弃耕年限显着影响土壤种子库密度(P<0.05),除弃耕2年外,随弃耕年限增加,土壤种子库密度呈显着降低趋势(P<0.05);弃耕初期,土壤种子库及地上植被皆以一年生草本为主,如菊叶香藜(Chenopodium vulvaria)等,随弃耕年限增加,物种组成逐渐由一年生草本向多年生草本过渡,如车前(Plantago asiatica)、硬质早熟禾(Poa sphondylodes)、大针茅(Stipa grandis)等多年生草本逐渐增加。(3)对添加物种在遮荫与干扰处理下的出苗与田间建植研究表明,遮荫、及干扰(划破地表)皆显着影响添加物种的出苗率与建植率(P<0.05),总体呈现为遮荫显着高于不遮荫,干扰显着高于不干扰(P<0.05);干扰条件下,遮荫显着提高11种草种出苗率与建植率,而在不干扰条件下,遮荫仅提高2种草种出苗率与建植率。(4)通过连续3年对不同种子添加密度与干扰处理下的植被群落结构监测发现,干扰有利于添加草种的出苗与建植;种子添加密度显着影响地上植被生物量(P<0.05),种子添加密度为200粒/m2时地上植被生物量(139-228 g/m2)显着高于50粒/m2(115 g/m2);种子添加小区地上植被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及均匀性系数均显着高于对照小区(P<0.05);种子添加密度显着影响物种均匀性系数,种子添加密度为100粒/m2和200粒/m2时,物种均匀性系数显着高于添加密度为50粒/m2时,但种子添加密度为100粒/m2与200粒/m2时,物种多样性无显着变化,因此,较适宜的种子添加密度为每物种100粒/m2。(5)通过在弃耕地添加不同物种配置(功能型与物种数)种子,进而评价种子添加后的植被群落结构,结果表明,种子添加显着增加弃耕地物种多样性(P<0.05)。地上植被生物量及盖度因添加物种功能型与物种数呈现显着差异,添加物种数最大时(12种),地上生物量最低(P<0.05)。随添加物种数增加,物种多样性显着增加(P<0.05),当添加物种配置为3功能型、12物种时物种多样性最高,为2.21。当添加物种组配为4种杂类草时,地上植被生物量与地上植被盖度最大。因此,可依据不同的生态恢复目标对添加物种进行组配。

袁坤宇[4](2020)在《永寿县典型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文中指出为明确永寿县人工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该区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建议。本研究以地处渭北黄土高原的永寿县5种典型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时空替代法,对森林的水文效应、土壤理化性质、生物量与生产力、植物理化性质、生物多样性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并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核算了人工林的6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林木积累营养物质、生物多样性保护、净化大气环境)的实物量和价值量,阐明了刺槐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随林龄的变化趋势,比较不同人工林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差异。主要结论如下:(1)对不同龄组刺槐人工林而言,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表现为成熟林>过熟林>近熟林>中龄林>幼龄林,范围为35935.8~45202.3元hm-2·a-1。随着林龄增加,涵养水源和保育土壤功能价值随着林龄增加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固碳释氧和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功能价值先上升在中龄林时期达到最高值,随后逐渐下降,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呈现波动性上升的趋势,中龄林时期最低,成熟林时期最高。净化大气环境功能价值表现为先增后减的趋势,近熟林时期最高。(2)对相同生长年限的五种不同类型人工林而言,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表现为刺槐+油松混交林>刺槐+山杨混交林>油松纯林>刺槐纯林>侧柏纯林,范围为35970.9~50660.4元hm-2·a-1。油松纯林的涵养水源功能价值最高,刺槐+山杨混交林的涵养水源功能价值最低。保育土壤功能价值以刺槐+油松混交林最高,侧柏纯林最低。固碳释氧价值和林木积累营养物质价值均以刺槐+山杨混交林最高,侧柏纯林最低。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以刺槐+油松混交林最高,侧柏纯林最低。净化大气环境价值以侧柏纯林为最高,刺槐+山杨混交林最低。(3)永寿县典型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总量为109272.1万元·a-1,单位面积价值为4.021万元hm-2·a-1。永寿县典型人工林主要发挥的六项服务功能价值表现为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保护>保育土壤>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按不同森林类型来划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表现为刺槐纯林>油松纯林>侧柏纯林>刺槐+油松混交林>刺槐+山杨混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与森林类型和面积分布有直接联系。(4)冗余分析表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植被盖度、土壤有机质含量、枯落物厚度与坡度的影响较大。在森林经营工作中,从森林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角度,应根据实际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需求对不同林分的抚育有所偏重。在满足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林分密度,引种低耗水树种或耐旱灌木、乡土草本,提高整体效益。

张倩,范明明[5](2020)在《生态补偿能否保护草场生态?——基于阿拉善左旗的案例研究》文中指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作为牧区实现"生态保护"和"脱贫致富"双赢的重要措施,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但是,生态补偿在理论层面存在很多争议,不少学者认为生态补偿的逻辑由于破坏当地人的内在保护机制而不利于生态保护。本文以阿拉善地区为例,研究生态补偿的生态效果和对当地人生态保护行为的激励效果。结果显示以禁牧和生态移民为主要手段的生态补偿并未达到恢复草场生态的理想目标,首先它割裂了牲畜和植被之间的采食关系而不利于长期生态保护;其次将牧民排除在外增加了牧民破坏草场的行为,减弱了当地人对草场的监管和保护能力;最后以农业为主的替代生计也加剧了区域内的水资源危机。因此,草原牧区的生态补偿政策应重视"人-草-畜"这一系统在提供生态系统服务,不能简单将牧民和牲畜排除在外。

李玲[6](2019)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西北地区植被NPP变化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21世纪“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提出,西北地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带来更大挑战,因此,加强保护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植被NPP不仅反映了植物的生产能力,而且是衡量陆地生态环境的重要表征参数。深入研究全球变化背景下西北地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PP的影响,对促进植被恢复、维系生态安全、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以西北地区为研究区,基于MODISNDVI数据、气象数据、土地利用数据、高程数据等,分别利用CASA模型和变异系数法计算实际NPP(NPPA)和潜在NPP(NPPP),并将实际NPP和潜在NPP的差作为人类活动对植被NPP的影响(NPPH),在此基础上,对西北地区2000—2016年植被实际NPP的时空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实际NPP的影响、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PP变化的相对贡献以及不同气候和人类因子对西北地区植被实际NPP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从时间变化上看,2000—2016年间,西北地区的NPPA年均值和年总量均呈现增加的趋势,且不同省份和不同植被类型的植被NPPA均呈现波动增加的趋势。从空间分布上看,西北地区植被NPPA年均值基本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而后在新疆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和天山递增的趋势。从空间变化趋势上看,西北地区植被NPPA主要以增加的趋势为主,增加较为显着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从空间变化的稳定性来看,整个西北地区植被NPPA变化处于一个相对不稳定的状态,并且变化的稳定性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从植被NPPA的未来变化趋势看,西北地区植被改善的区域在未来主要呈现弱改善到退化和持续改善的变化趋势,植被退化的区域主要呈现弱退化到改善的变化趋势。(2)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植被NPPA变化的相对贡献率来看,持续不变的土地利用类型贡献较大,其中草地的贡献最大;而变化的土地利用类型仅贡献了 2.9%,本研究对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贡献的2.9%进一步研究发现,草地到耕地的变化贡献最大,其次为未利用地到耕地的变化,同时耕地到林地和草地的变化对植被NPPA变化的贡献也相对较大。从单位面积上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植被NPPA的影响来看,耕地向灌丛、林地和草地以及草地向灌丛的转化单位面积上对植被NPPA增加的影响最大。(3)从气候因子对植被NPPA的影响来看,发现西北地区绝大部分地区植被NPPA与气温之间呈正相关,仅少部分地区呈现负相关;绝大部分地区植被NPPA和降水之间呈正相关,特别是原本降水较少的西北地区西北部正相关更加明显;96.45%的区域植被NPPA与太阳辐射之间呈正相关,特别是黄土高原和秦巴山区,与太阳辐射的正相关更加明显;植被NPPA与日照时数、相对湿度之间正相关和负相关的区域面积比例相当;植被NPPA与年均风速之间的负相关比例大于正相关比例。(4)从人类活动对植被NPP影响的空间分布上看,人类活动对植被NPP负影响较强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山脚下的林地向耕地的过渡区域,而人类活动正影响比较强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河、石羊河等沙漠中的绿洲区域、祁连山西北部以及三江源地区;从变化趋势上看,西北地区人类活动对植被NPP的影响变化为正的区域占总面积的52.35%,其中变化为正比较显着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陕北地区、陕南的大巴山、陕西省的东南部以及塔里木河的绿洲和天山北部的耕地地区,变化为负的区域占总面积的48.65%,人类活动对植被NPP影响值变化为负明显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城镇周边地区。(5)根据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西北地区植被NPP变化中相对贡献的空间分布,发现气候变化是植被NPPA增加的主导因素,而人类活动是植被NPPA减少的主导因素;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PPA增加的贡献中,在保持持续不变的土地利用类型中气候变化的贡献均大于人类活动的贡献,而人类活动对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向耕地的转化以及未利用地到林地、灌丛的转化中植被NPPA的增加的贡献显着;而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PPA减少的贡献中,人类活动贡献明显。对西北地区NPPA影响显着的因子为乡村人口数量、有效灌溉面积、农用化肥施用量、气温和降水;对新疆地区植被NPPA影响显着的因子为降水、有效灌溉面积和农用化肥施用量;对青海植被NPPA影响显着的因子为气温、乡村人口数量、农用化肥施用量、年末牲畜数量;对甘肃植被NPPA影响显着的因子为农用化肥施用量、乡村人口数量和有效灌溉面积;对宁夏植被NPPA影响显着的因子为有效灌溉面积、乡村人口数量、农用化肥施用量和降水;对陕西植被NPPA影响显着的因子为乡村人口数量、农用化肥施用量、太阳辐射、年末牲畜数量。

徐阿梅[7](2019)在《内蒙古阿拉善盟生态补偿政策执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本世纪初以来,生态环境持续恶劣,环境问题逐渐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人们深切感受到气候变暖、雾霾严重所带来的危害,意识到经济过快增长将会带来难以逆转的环境破坏,这样的发展模式不仅不能长久,更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伤害,因此,转变发展模式、树立良好的生态文明理念迫在眉睫。生态补偿是以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产方式为目的,通过调节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而实施的一种政策工具,其转移支付和资金补助奖励具有扶贫功能,因此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成为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举措。阿拉善盟位于中国西北部、地处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乌兰布和沙漠横贯全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当地成为中国中东部的生态屏障,受到国家和自治区的高度重视,针对阿拉善盟的生态补偿政策也在近些年持续推进。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和调查阿拉善盟现阶段生态补偿的发展和执行情况,找出存在问题和原因,并提出对策。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点:第一部分,介绍选题意义,进行研究综述。生态补偿政策是阿拉善盟加强生态治理、保障农牧民生产生活的重要举措,以往对其执行内容的研究较少,对当地政策执行体系的研究更是不足,本文基于阿拉善盟具体政策的实施状况展开研究。第二部分,概念界定,阐述基础理论。本研究立足于政策执行过程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等基础理论进行研究,阐述具体理论内容,并界定了生态补偿和政策执行两个概念。第三部分,首先分析阿拉善盟生态补偿的发展过程,包括政策发展和实施现状;其次总结生态补偿政策主要内容,有草原生态保护补偿政策、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和生态补偿政策配套制度;再次分析阿拉善盟生态补偿政策的特征。第四部分,分析阿拉善盟生态补偿的政策执行体系与效果,总结现状;以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结合的形式,对政策执行主体和客体进行研究,得出政策制定科学、宣传到位、执行环境良好的成效评价。第五部分,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政策在实施中存在许多问题,如执行目标性不强、奖补标准低、制度落实不力等,然后从政策角度和执行因素两方面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第六部分,结合阿拉善盟生态补偿政策执行现状和调查分析结果,提出政策执行效果提升的对策建议。从政策制度措施层面,应建立生态项目专职管护制度、政策执行奖惩制度、完善生态补偿政策相关法律法规;从长效机制建设层面,建成政策执行绩效评估机制、探索两大生态补偿政策协同和完善监管机制;从政策执行管理体系层面,建成社会保障体系、增强政策执行技术保障、构建职能部门协同治理体系。生态补偿政策作为阿拉善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其执行效果对于当地环境改善和农牧民生活保障具有重要影响。随着政策执行过程的优化,政策体系与机制建设将在实践和改革中不断完善。

汪芳甜[8](2018)在《北方农牧交错带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 ——以乌兰察布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北方农牧交错带是一个半农半牧的生态脆弱地带,生态环境修复与重建是近百年来的艰巨任务。自2000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恢复情况、生态环境变化情况以及退耕还林实施成效等问题成为了区域与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关注内容。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提出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体系及影响因素,并以北方农牧交错带中部地区—乌兰察布市为例,进行了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及其影响成因分析。主要研究结论与结果如下:(1)从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覆被变化的视角,构建了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体系,基于这一体系,提出退耕还林工程通过影响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坡耕地与高海拔耕地、景观格局变化与植被覆盖变化从而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并从农户视角提出退耕工程的实施效率与非退耕区农户行为是影响退耕还林生态效应的内在和外在原因。(2)退耕还林通过增加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减少坡耕地与高海拔耕地生产、促进景观格局稳定,促使区域生态环境变好。退耕实施以来,林草面积净增加205765.7hm2,重点分布于区域0-6°坡度与1300-1600m海拔范围,其中,>15°坡度的耕地及>1600m海拔范围的耕地退耕分别为16.55%与7.45%。退耕实施背景下,退耕还林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总面积的36.62%,非退耕区主要包括耕地集约、耕地撂荒与耕地退减三种方式,其土地利用变化合计达到44.40%。在>10。坡度与大于1500m海拔范围内,土地利用变化以耕地撂荒为主。相较于上述三种人类活动,退耕还林对景观重构的影响更大,并促使区域景观破碎化加剧,景观多样性增加,景观结构更加稳定。(3)退耕实施以来,退耕工程区与研究区域整体植被覆盖趋于好转,植被改善的区域均集中于前山地区,退化区域均集中于后山地区,同时,耕地集约“增强”了退耕还林的生态效应,而耕地撂荒“削弱”了退耕还林的生态效应。在人类活动与气候综合影响下,退耕工程区NDVI增加的比例(20.18%)远大于NDVI减少的比例(3.13%),植被NDVI增加的区域集中于前山地区,减少的区域集中于后山地区。去除气候对NDVI的影响后,退耕工程区与区域整体植被均变好。退耕还林是对区域植被恢复贡献最大的土地利用变化方式,在土地利用变化区域,退耕还林对植被恢复的贡献(36.41%)要大于耕地集约(31.53%),而在植被退化区域,退耕还林与耕地撂荒均引起植被退化,且退耕还林的影响(30.33%)大于耕地撂荒的影响(20.73%)。(4)退耕工程区瞄准效率低、农户低管护水平通过影响退耕还林实施分布与后续植被生长,成为削弱退耕还林生态效应的内因。在退耕工程区,农户退耕地块主要以坡耕地为主,同时存在大量平地退耕的现象,平地退耕导致区域退耕瞄准效率低,且前山地区退耕的瞄准效率较后山地区高;农户林草种植选择不当、补种不及时、偷牧、农业灌溉、管护措施缺乏等低管护水平行为导致区域植被成活率低、长势差。在非退耕工程区,退耕工程的低瞄准效率促进了自己自足型农户与外出打工型农户耕地撂荒。农村水利设施条件齐全、耕地质量好与农业劳动力充足促进了农户耕地集约,从而成为“增强”退耕还林生态效应的外因;同时,耕地质量差与农业劳动力缺乏加剧了耕地撂荒,从而成为“削弱”退耕还林生态效应的外因。

彭建,武文欢,刘焱序,胡熠娜[9](2017)在《基于PSR框架的内蒙古自治区土壤保持服务分区》文中指出土壤侵蚀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问题,内蒙古自治区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是中国北方典型的土壤侵蚀区。针对以往生态功能分区分析框架复杂多样、权重设定人为主观等问题,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基于压力-状态-响应系统分析框架,从气候背景-土壤保持-植被条件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运用自组织特征映射(SOFM)神经网络和GIS空间分析技术,以1280个小流域为基本单元进行土壤保持服务分区,按照分区单元的聚集度对多种方案进行优选,并依据区域共轭性原则最终将研究区划分为3个土壤保持服务区和11个土壤保持服务亚区。

哈沁夫[10](2017)在《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以内蒙古阿拉善盟为例》文中提出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转型时期,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大引擎,必定会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机遇。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发展符合实际、且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民族地区由于自然历史文化资源的禀赋,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应该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旅游业的发展是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股中流砥柱,其发展目标和理念都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相一致。以旅游引导新型城镇化建设,符合民族地区发挥自身旅游资源优势,是走出一条民族地区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的全新选择。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分析,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功能的角度,运用SWOT分析法,以两者之间的互动机制为切入点,对该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及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潜在的机遇进行辨析,并对如何以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因素进行深入、细致、全面的剖析,提出建设路径,旨在探讨一条适合阿拉善盟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绪论。简明阐述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阿拉善盟为什么要选择以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目的、意义以及全文的研究内容、方法以及创新点。第二,研究综述、相关概念及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关系。运用"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旅游业""民族地区"等关键词,搜集文献,细致分析,结合国外研究现状、国内民族地区城镇化、民族地区旅游业、两者相互影响、阿拉善盟相关方面研究成果进行了解析,并通过民族经济学、新型城镇化、旅游业等概念,总结出新型城镇化与旅游产业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三,阿拉善盟概况、城镇化现状、特征、模式及选择导向。结合案例分析的方法,经过实地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并对阿拉善盟概况、新型城镇化现状、特征、模式及选择导向进行深入数据、理论分析。第四,阿拉善盟旅游业发展的现状、特征、成果以及案例与SWOT分析。对阿拉善盟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及特征进行全面阐述,并以额济纳旗和通古淖尔地区这两个案例,说明旅游产业对阿拉善盟城镇化发展的成效,并结合SWOT分析法,在阿拉善盟推进以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行性分析。第五,阿拉善盟以旅游引导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体系分析。参照《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一书中提出的以旅游引导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模式、体系,探讨阿拉善盟发展以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模式、体系。第六,阿拉善盟以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设想。借鉴其他地区的发展构想,结合阿拉善盟发展的实际,针对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旅游交通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特色农牧业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城镇品味、绿色可持续发展、口岸建设带动边贸小镇六个方面对阿拉善盟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了笔者的观点及意见。

二、贺兰山退牧还林后森林植被调查及应采取的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贺兰山退牧还林后森林植被调查及应采取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权衡协同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生态系统服务及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进展
        1.2.2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研究进展
        1.2.3 生态系统服务驱动机制的研究进展
        1.2.4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的研究进展
        1.2.5 研究评述
    1.3 科学问题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土地利用/覆被特征
        2.1.2 土壤质地特征
        2.1.3 气候特征
    2.2 研究方法
        2.2.1 产水量
        2.2.2 碳储量
        2.2.3 土壤保持
        2.2.4 生境质量
        2.2.5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
        2.2.6 空间统计分析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2.3.1 InVEST模型输入数据
        2.3.2 数据处理
第三章 黄河流域1990—2018 年土地利用/覆被时空演变
    3.1 黄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时空总体特征分析
        3.1.1 时间变化特征
        3.1.2 空间变化特征
    3.2 黄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转移图谱分析
        3.2.1 1990—2000 年土地利用转型图谱分析
        3.2.2 2000-2010 年土地利用转型图谱分析
        3.2.3 2010-2018 年土地利用转型图谱分析
    3.3 二级流域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及变迁
        3.3.1 土地利用组合类型分析
        3.3.2 地类区位意义分析
    3.4 讨论与小结
        3.4.1 讨论
        3.4.2 小结
第四章 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空间异质性
    4.1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4.1.1 产水深度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分析
        4.1.2 碳储量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分析
        4.1.3 土壤保持的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分析
        4.1.4 生境质量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分析
        4.1.5 NPP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分析
    4.2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自相关分析
        4.2.1 草地产水量空间自相关
        4.2.2 草地碳储量空间自相关
        4.2.3 草地土壤保持空间自相关
        4.2.4 草地生境质量空间自相关
        4.2.5 草地NPP空间自相关分析
    4.3 草地生态服务功能的地形效应
        4.3.1 草地产水服务功能
        4.3.2 草地碳储量服务功能
        4.3.3 草地系统土壤保持
        4.3.4 草地系统生境质量
        4.3.5 草地生态NPP
    4.4 讨论与小结
        4.4.1 讨论
        4.4.2 小结
第五章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草地利用转型的敏感性
    5.1 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比
    5.2 草地生态系服务功能对全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
        5.2.1 流域草地面积变化与全域及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关系的定性分析
        5.2.2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草地与其他地类之间转换的敏感性分析
    5.3 讨论与小结
        5.3.1 讨论
        5.3.2 小结
第六章 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与协同关系及其驱动因素
    6.1 研究方法
        6.1.1 权衡协同研究方法
        6.1.2 生态系统权衡协同驱动因素
    6.2 黄河流域生态服务功能不同尺度权衡协同关系
        6.2.1 全域尺度生态服务功能权衡协同关系
        6.2.2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
    6.3 草地生态服务功能权衡协同关系
    6.4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协同的驱动因素
        6.4.1 基于随机森林的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影响权重
        6.4.2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权衡协同驱动因素分析
    6.5 讨论与小结
        6.5.1 讨论
        6.5.2 小结
第七章 黄河流域未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多情景模拟
    7.1 黄河流域未来土地利用/覆被预测
        7.1.1 CA-Markov模型原理及预测步骤
        7.1.2 2030 年土地利用/覆被预测
    7.2 未来气候变化预测
    7.3 不同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7.3.1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7.3.2 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
    7.4 讨论与小结
        7.4.1 讨论
        7.4.2 小结
第八章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区及草地生态系统分类管理对策
    8.1 基于SOM的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区
        8.1.1 研究方法
        8.1.2 结果及分析
    8.2 草地生态核心功能区及提升重点区域识别
        8.2.1 识别方法与过程
        8.2.2 识别结果及分析
        8.2.3 草地生态功能优化对策
    8.3 讨论与本章小结
        8.3.1 讨论
        8.3.2 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创新点
    9.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2)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碳氮水耦合机制及恢复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碳、氮、水动态变化
        1.2.2 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碳、氮、水耦合关系
        1.2.3 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恢复力
    1.3 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目的与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3 研究区概况
    2.4 数据获取
        2.4.1 文献整合数据
        2.4.2 历史积累数据
        2.4.3 野外实测数据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第3章 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固存特征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数据获取
        3.2.2 数据计算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储量剖面分布特征
        3.3.2 土壤有机碳固存对不同植被类型的响应
        3.3.3 土壤有机碳固存对植被恢复年限的响应
        3.3.4 土壤有机碳固存对初始有机碳储量的响应
        3.3.5 不同气候带土壤有机碳固存差异性分析
        3.3.6 浅层与深层土壤有机碳固存的关系
    3.4 讨论
        3.4.1 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有机碳固存的影响
        3.4.2 恢复年限、初始有机碳储量、气候带对土壤有机碳固存的影响
        3.4.3 本研究对生态系统管理及全球变化的借鉴价值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氮固存特征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数据获取
        4.2.2 数据计算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氮储量及剖面分布特征
        4.3.2 土壤氮固存对退耕还林草的响应特征
        4.3.3 土壤氮固存对植被恢复年限的响应
        4.3.4 土壤氮固存的驱动因素
        4.3.5 浅层与深层土壤氮固存相关关系
    4.4 讨论
        4.4.1 退耕还林草后深层土壤氮储量增加机制探讨
        4.4.2 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氮固存驱动因素
        4.4.3 深层土壤氮素累积对缓解植被生长氮限制潜力的探讨
        4.4.4 本研究对生态系统管理及全球变化的借鉴价值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水分变化动态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数据获取
        5.2.2 数据计算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含量
        5.3.2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含量时间变化模式
        5.3.3 土壤水分与年均降雨量的关系
        5.3.4 不同植被类型剖面土壤水分含量变化速率
    5.4 讨论
        5.4.1 土壤水分对植被类型的响应
        5.4.2 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水分对恢复年限的响应
        5.4.3 降雨梯度上土壤水分的变化特征
        5.4.4 植被恢复过程中水分降低速率
        5.4.5 本研究对植被恢复管理的借鉴价值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碳氮耦合关系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退耕植被土壤碳、氮、碳氮比数据库构建
        6.2.2 顶极天然植被土壤碳、氮、碳氮比数据库构建
        6.2.3 数据计算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碳、氮和碳氮比变化特征
        6.3.2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碳氮比剖面分布特征
        6.3.3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碳氮比在年限梯度上的变化
        6.3.4 有机碳、全氮、碳氮比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6.4 讨论
        6.4.1 土壤碳氮耦合关系对植被类型的响应
        6.4.2 气候梯度对土壤碳氮耦合关系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碳水耦合关系变化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数据获取
        7.2.2 顶极天然植被土壤有机碳、水分数据库
        7.2.3 土壤碳水耦合表征方法
        7.2.4 构建基于耦合协调理论的碳水关系评估标准
    7.3 结果与分析
        7.3.1 不同植被类型各个土层土壤碳水耦合协调度特征
        7.3.2 不同恢复阶段土壤碳、水耦合协调度动态变化
        7.3.3 土壤碳水耦合协调度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7.4 讨论
        7.4.1 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碳水耦合关系的影响
        7.4.2 土壤碳水耦合关系的一般变化模式
        7.4.3 气候因子对土壤碳水耦合关系的影响
        7.4.4 土壤碳水耦合关系对植被恢复的启示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碳氮水恢复力
    8.1 引言
    8.2 材料与方法
        8.2.1 数据获取
        8.2.2 黄土高原生物气候带划分
        8.2.3 基于两个本底的土壤碳、氮、水恢复力评价体系构建
        8.2.4 数据计算
    8.3 结果与分析
        8.3.1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碳氮水恢复力指数
        8.3.2 不同恢复阶段、不同气候带土壤碳氮水恢复力指数
        8.3.3 土壤碳氮水恢复力指数变化速率
        8.3.4 土壤碳氮水恢复力指数与降雨和温度梯度的关系
    8.4 讨论
        8.4.1 植被类型对土壤碳氮水恢复力的影响
        8.4.2 植被恢复年限对土壤碳氮水恢复力的影响
        8.4.3 气候因子对土壤碳氮水恢复力的影响
        8.4.4 深层土壤功能恢复力对生态恢复的指示作用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点
    9.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黄土高原草地修复的多物种组配技术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生态恢复概述
        2.1.1 生态恢复的概念
        2.1.2 生态恢复的发展历程
        2.1.3 草地生态恢复
    2.2 草地生态恢复技术研究进展
        2.2.1 草地生态恢复技术
        2.2.2 土壤种子库与生态恢复
        2.2.3 种源添加与生态恢复
        2.2.3.1 种源适应性
        2.2.3.2 物种组配
        2.2.3.3 添加措施
        2.2.4 其它人工管理措施与生态恢复
    2.3 黄土高原草地生态恢复进展
    2.4 研究内容与意义
    2.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2 土壤种子库调查
        3.2.1 不同立地条件土壤种子库测定
        3.2.2 不同弃耕年限土壤种子库测定
        3.2.3 室内萌发鉴定
    3.3 地上植被调查
        3.3.1 不同弃耕年限弃耕地
        3.3.2 人工灌草、弃耕地种子添加小区
    3.4 黄土高原草地恢复的适宜添加草种筛选
        3.4.1 添加草种萌发特性
        3.4.2 种子萌发特性测定
        3.4.3 供试草种建植特性
    3.5 基于种子添加的多物种组配技术研发
        3.5.1 人工灌草系统种子添加技术
        3.5.2 弃耕地种子添加技术
    3.6 数据分析
        3.6.1 土壤种子库计算
        3.6.2 效应值Cohen'd的计算
        3.6.3 多因素方差分析及均值比较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基于土壤种子库特征的植被恢复潜力调查
        4.1.1 不同立地条件下人工灌草系统土壤种子库特征
        4.1.1.1 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
        4.1.1.2 坡位、坡向、土层、年份对土壤种子库密度的影响
        4.1.1.3 土壤种子库的垂直分布特征
        4.1.1.4 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特征
        4.1.2 不同弃耕年限草地群落土壤种子库特征
        4.1.2.1 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
        4.1.2.2 弃耕年限对土壤种子库密度的影响
        4.1.2.3 土壤种子库的垂直分布特征
        4.1.2.4 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特征
        4.1.3 不同弃耕年限弃耕地地上植被特征
        4.1.3.1 地上植被物种组成
        4.1.3.2 地上植被盖度
        4.1.3.3 地上植被物种多样性
        4.1.3.4 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相似性
    4.2 适宜黄土高原草地恢复的添加草种筛选
        4.2.1 供试草种萌发特性
        4.2.1.1 温度对供试草种萌发的影响
        4.2.1.2 水分胁迫对供试草种萌发的影响
        4.2.2 干扰、遮荫对供试草种出苗与建植的影响
        4.2.2.1 干扰、遮荫对供试草种出苗的影响
        4.2.2.2 干扰、遮荫对供试草种建植率的影响
    4.3 基于种子添加的多物种组配技术研发
        4.3.1 种子添加对人工灌草系统植被组成的影响
        4.3.1.1 干扰、密度对草种出苗与建植的影响
        4.3.1.2 干扰、密度对地上植被生物量的影响
        4.3.1.3 干扰、密度对草种盖度的影响
        4.3.1.4 干扰、密度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4.3.2 种子添加对弃耕地植被组成的影响
        4.3.2.1 组配对添加物种出苗率的影响
        4.3.2.2 组配对添加物种生物量的影响
        4.3.2.3 组配对添加物种盖度的影响
        4.3.2.4 组配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第五章 讨论
    5.1 土壤种子库
        5.1.1 环境因子对土壤种子库的影响
        5.1.2 弃耕年限对土壤种子库的影响
    5.2 草地恢复的多物种组配技术研发
        5.2.1 物种筛选
        5.2.2 种子添加措施
        5.2.3 物种配置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永寿县典型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概念及形成过程
        1.2.2 国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研究进展
        1.2.3 国内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研究进展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2.1 林龄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2.2.2 林分类型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2.2.3 永寿县典型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2.3 研究方法
        2.3.1 样地设置
        2.3.2 野外调查与采样
        2.3.3 室内处理与测定
    2.4 评价指标的选择与评估方法
        2.4.1 涵养水源功能
        2.4.2 保育土壤功能
        2.4.3 固碳释氧功能
        2.4.4 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功能
        2.4.5 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
        2.4.6 净化大气环境功能
        2.4.7 社会公共数据
    2.5 数据处理
    2.6 技术路线
第三章 林龄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3.1 不同龄组刺槐林涵养水源功能
        3.1.1 刺槐人工林水文分析
        3.1.2 刺槐人工林涵养水源功能评价
    3.2 不同龄组刺槐林保育土壤功能
        3.2.1 刺槐人工林固土能力分析
        3.2.2 刺槐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分析
        3.2.3 刺槐人工林保育土壤功能评价
    3.3 不同龄组刺槐林固碳释氧功能
        3.3.1 刺槐人工林生物量积累与分配格局
        3.3.2 刺槐人工林固碳释氧功能评价
    3.4 不同龄组刺槐林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功能
        3.4.1 刺槐人工林分营养元素分析
        3.4.2 刺槐人工林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功能评价
    3.5 不同龄组刺槐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
    3.6 不同龄组刺槐林净化大气环境功能
        3.6.1 刺槐人工林吸收污染物质实物量
        3.6.2 刺槐人工林净化大气环境价值量估算
    3.7 小结
第四章 林分类型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4.1 不同类型人工林涵养水源功能
        4.1.1 不同类型人工林水文分析
        4.1.2 不同类型人工林涵养水源功能评价
    4.2 不同类型人工林保育土壤功能
        4.2.1 不同类型人工林固土能力分析
        4.2.2 不同林型土壤化学性质分析
        4.2.3 不同类型人工林保育土壤功能评价
    4.3 不同类型人工林固碳释氧功能
        4.3.1 不同类型人工林的生物量积累与分配格局
        4.3.2 不同类型人工林固碳释氧功能评价
    4.4 不同类型人工林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功能
        4.4.1 不同类型人工林分营养元素分析
        4.4.2 不同类型人工林积累营养物质功能评价
    4.5 不同类型人工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
    4.6 不同类型人工林净化大气环境功能
    4.7 小结
第五章 永寿县典型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5.1 永寿县典型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实物量汇总
    5.2 永寿县典型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汇总
    5.3 永寿县典型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构成分析
    5.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相关性分析
    5.5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生态补偿能否保护草场生态?——基于阿拉善左旗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草场生态补偿政策及理论争议
二、调研方法及分析框架
三、生态效果分析
    (一)基于牧民地方知识的生态评价
    (二)基于实地调研资料的生态评价
    (三)基于监测数据的生态评价
四、生态保护行为的激励效果
    (一)当地人的生态保护行为减少
    (二)对草场的监督和保护能力下降
    (三)替代生计造成更大尺度的生态危机
五、结论与讨论

(6)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西北地区植被NPP变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植被NPP研究进展
        1.2.2 植被NPP驱动因子研究进展
        1.2.3 西北地区植被NPP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特征
    2.4 土地利用
    2.5 人类活动
    2.6 社会经济
第3章 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3.1 数据源
        3.1.1 NDVI数据
        3.1.2 气象数据
        3.1.3 土地利用类型数据
        3.1.4 DEM数据
        3.1.5 行政区划数据
        3.1.6 社会统计数据
        3.1.7 生物量样地调查数据
    3.2 NPP计算
        3.2.1 实际NPP计算
        3.2.2 潜在NPP计算
        3.2.3 人类活动对NPP的影响计算
    3.3 分析方法
        3.3.1 相关性分析
        3.3.2 变化趋势分析
        3.3.3 变异系数分析
        3.3.4 未来趋势分析
        3.3.5 偏最小二乘法回归法分析
        3.3.6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PP变化的相对贡献计算
第4章 西北地区植被NPP时空变化分析
    4.1 植被实际NPP的验证
    4.2 植被实际NPP的时间变化特征
        4.2.1 西北地区植被实际NPP的时间变化特征
        4.2.2 不同省份和不同植被类型植被实际NPP的时间变化特征
    4.3 植被实际NPP的空间变化特征
        4.3.1 植被实际NPP的空间分布格局
        4.3.2 植被实际NPP的空间变化趋势及显着性检验
        4.3.3 植被实际NPP空间变化的稳定性
    4.4 植被实际NPP的未来变化趋势
        4.4.1 西北地区植被实际NPP未来变化趋势
        4.4.2 不同省份和不同植被类型实际NPP未来变化趋势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NPP变化的影响
    5.1 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及其类型转化
    5.2 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变化
    5.3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植被实际NPP的影响
        5.3.1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实际NPP变化的影响
        5.3.2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实际NPP变化的相对贡献率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西北地区植被NPP的影响
    6.1 西北地区气候变化对植被NPP变化的影响
        6.1.1 西北地区气候因子的时空变化
        6.1.2 西北地区不同气候因子对植被NPP的影响
    6.2 西北地区人类活动对植被NPP变化的影响
        6.2.1 人类活动对西北地区植被NPP影响的变化
        6.2.2 不同人类活动因子对西北地区植被NPP的影响
    6.3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PP变化的相对影响
        6.3.1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PP变化的相对贡献
        6.3.2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中气候和人类对NPP变化的相对贡献
        6.3.3 气候和人类活动因子对植被NPP变化的双重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内蒙古阿拉善盟生态补偿政策执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重难点和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重点与难点
        1.3.3 研究的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访谈法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生态补偿
        2.1.2 政策执行
    2.2 基础理论
        2.2.1 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2.2.2 公共选择理论
        2.2.3 组织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3章 阿拉善盟生态补偿政策内容及特征
    3.1 阿拉善盟生态补偿的发展历程
        3.1.1 阿拉善盟生态补偿政策发展
        3.1.2 阿拉善盟生态补偿实施现状
    3.2 阿拉善盟生态补偿政策主要内容
        3.2.1 草原生态保护补偿政策
        3.2.2 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
        3.2.3 生态补偿政策配套制度
    3.3 阿拉善盟生态补偿政策基本特征
        3.3.1 实施范围广,覆盖人口多
        3.3.2 资金来源单一,项目整合多样
        3.3.3 扶贫效用显着,受益群体均等
第4章 阿拉善盟生态补偿政策执行体系及效果
    4.1 阿拉善盟生态补偿政策执行体系
        4.1.1 阿拉善盟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4.1.2 阿拉善盟生态补偿政策执行模式
    4.2 阿拉善盟生态补偿政策执行效果
        4.2.1 阿拉善盟生态补偿政策执行状况调查
        4.2.2 阿拉善盟生态补偿政策执行成效分析
第5章 阿拉善盟生态补偿政策执行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5.1 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
        5.1.1 政策执行目标性不强,缺乏配套措施
        5.1.2 政策奖补任务面积大,奖补标准低
        5.1.3 禁牧、草畜平衡制度落实不力
        5.1.4 农牧民转移安置难度大,社会保障问题突出
    5.2 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5.2.1 政策问题
        5.2.2 政策执行因素
第6章 改善阿拉善盟生态补偿政策执行的对策建议
    6.1 完善生态补偿政策配套制度措施
        6.1.1 建立生态项目专职管护制度
        6.1.2 建立政策执行奖惩制度
        6.1.3 完善生态补偿政策相关法律法规
    6.2 加强生态补偿政策长效机制建设
        6.2.1 建成政策执行绩效评估机制
        6.2.2 探索两大生态补偿政策协同机制建设
        6.2.3 完善政策执行监管机制
    6.3 优化政策执行管理体系
        6.3.1 建成生态补偿社会保障体系
        6.3.2 增强政策执行技术保障体系建设
        6.3.3 构建职能部门协同治理体系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8)北方农牧交错带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 ——以乌兰察布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北方农牧交错带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理论框架构建
    2.1 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覆被变化
    2.2 生态效应评价
    2.3 北方农牧交错带退耕还林工程生态作用机理
    2.4 北方农牧交错带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体系
    2.5 基于农户行为的退耕还林生态效应影响分析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基础数据库构建
    3.1 北方农牧交错带概况
    3.2 乌兰察布市概况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第四章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
    4.1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4.2 退耕还林工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3 退耕还林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4.4 退耕还林的景观生态效应评价
第五章 基于植被覆盖变化的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
    5.1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5.2 研究区2000-2014年植被NDVI变化
    5.3 NDVI去气候影响分析
    5.4 人类活动作用下的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
第六章 基于农户行为的退耕还林生态效应影响分析
    6.1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6.2 退耕还林工程区实施效率分析
    6.3 非退耕区农户土地利用决策影响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基于PSR框架的内蒙古自治区土壤保持服务分区(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土壤保持服务分区指标体系
        1.2.1 压力指标
        1.2.2 状态指标
        1.2.3 响应指标
    1.3 生态功能分区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保持量空间格局
    2.2 土壤保持服务压力、响应空间格局
    2.3 土壤保持服务分区
3结语

(10)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以内蒙古阿拉善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 新型城镇化是阿拉善盟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 探索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是阿拉善盟城镇化发展新途径
        (三) 以旅游产业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阿拉善盟发展的天然契合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理论意义
        (三) 现实意义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四、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 研究视角
        (二) 实证研究
第一章 研究综述、相关概念及旅游业与城镇化关系
    一、研究综述及相关概念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二、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一) 民族经济学
        (二) 新型城镇化
        (三) 旅游业
    三、旅游与城镇化的关系研究
        (一) 旅游产业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 新型城镇化对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阿拉善盟城镇化发展现状、模式及选择导向
    一、阿拉善盟概况
        (一)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二) 经济和社会发展发展现状
        (三) 自然资源
    二、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与特征
        (一) 城镇化发展历程
        (二) 城镇化发展阶段判断
        (三) 城镇化当前发展阶段特征
    三、城镇化发展现有模式及制约性因素分析
        (一) 城镇化发展现有模式分析
        (二) 城镇化发展制约性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旅游引导新型城镇化建设分析
    一、阿拉善盟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与特征
        (一) 发展历程
        (二) 旅游业现状及特征
        (三) 旅游产业成果
    二、旅游主导的城镇化建设案例与经验
        (一) 案例一——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
        (二) 案例二——巴彦浩特镇通古淖尔地区
        (三) 旅游引导新型城镇化建设经验
    三、旅游引导新型城镇化建设SWOT分析
        (一) 优势(Strengthens)分析
        (二) 劣势(Weaknesses)分析
        (三) 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
        (四) 威胁(Threats)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旅游引导阿拉善盟新型城镇化模式及体系建设
    一、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
        (一) 城市旅游化模式,旅游特色小城镇发展
        (二) 旅游综合体,旅游创新新小城镇模式
        (三) 新型农牧区旅游模式
    二、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体系分析
        (一) 休闲卫星城
        (二) 旅游集散中心
        (三) 旅游特色小城镇、旅游型新型农牧区
        (四) 景区景点的建设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阿拉善盟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设想
    一、以旅游交通建设,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一) 加快建设城乡综合交通体系
        (二) 提升城市公交车、出租车品质
        (三) 建设汽车旅馆打造自驾游圣地
    二、深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宜居宜游城镇
        (一) 加强集散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二) 城乡统筹,加快各苏木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三) 加强旅游接待设施建设,为国际化做准备
    三、建设以旅游业为导向的特色农牧业与新型城镇互动发展
        (一) 建设旅游引导型的农牧区
        (二) 推动生态化、农牧业现代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三) 增加农牧民参与程度,提高农牧民收入
        (四) 提高农牧民参与能力,塑造"新型农牧民"
    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城镇品位
        (一) 树立文化城镇理念,提升城镇文化品位
        (二) 保护与弘扬阿拉善民俗文化资源
        (三) 深化主题节庆活动,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五、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镇建设生态化
        (一) 保持资源的原真性
        (二) 继续推进生态农牧区建设
        (三) 控制旅游接待量,减轻旅游承载压力
        (四) 构建低碳交通体系
        (五) 大力宣传环保理念和提高地区居民的环保意识
    六、大力发展口岸建设,带动边贸型城镇建设
        (一) 深化口岸建设,发展口岸经济
        (二) 开展以口岸为中心的旅游产业
        (三) 依托口岸经济,建设边贸小城镇
    本章小结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贺兰山退牧还林后森林植被调查及应采取的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权衡协同关系研究[D]. 杨洁.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2]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碳氮水耦合机制及恢复力研究[D]. 李彬彬.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1
  • [3]黄土高原草地修复的多物种组配技术研发[D]. 罗鑫萍. 兰州大学, 2021
  • [4]永寿县典型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D]. 袁坤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5]生态补偿能否保护草场生态?——基于阿拉善左旗的案例研究[J]. 张倩,范明明.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6]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西北地区植被NPP变化的影响研究[D]. 李玲.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7]内蒙古阿拉善盟生态补偿政策执行研究[D]. 徐阿梅. 西南大学, 2019(12)
  • [8]北方农牧交错带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 ——以乌兰察布市为例[D]. 汪芳甜.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9]基于PSR框架的内蒙古自治区土壤保持服务分区[J]. 彭建,武文欢,刘焱序,胡熠娜. 生态学报, 2017(11)
  • [10]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以内蒙古阿拉善盟为例[D]. 哈沁夫. 西北民族大学, 2017(08)

标签:;  ;  ;  ;  ;  

贺兰山退牧还林后森林植被调查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