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纺织科技》2001年1-4号(总104-107号)总目录

《广西纺织科技》2001年1-4号(总104-107号)总目录

一、《广西纺织科技》2001年第1—4期(总第104—107期)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阮福心(NGUYEN PHUOC TAM)[1](2019)在《唐诗对越南李陈汉诗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越南位于印度支那半岛,系为与中国山水相连之重要南方邻国,相互之间保持着长期的文化关系。据史载,于公元前11世纪左右的周成王时代,中越两地民族之交往关系则已形成。约自公元前3世纪晚期至10世纪前期,越南始终被作为中国封建王朝直接治下的郡县,因之两地之间的这种特殊关系变得日益紧密。在长达1000余年的北属历史时期里,包括文学艺术领域在内的越南文化受到中国文化的广泛影响。而唐朝诗歌(618-907)——这种灿烂辉煌的文化,已对越南汉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最显而易见的是越南李陈汉诗禀受唐诗的影响。李陈汉诗系代表着整个绵延近五个世纪的诗歌历史阶段之总称,即:从10世纪初至15世纪前的期间。这一时期,越南民族借用汉文作为官方文字,因而其对越南汉诗有着广阔的影响。当时文人尚深爱中国古典诗歌,其中最突出的是唐诗。唐诗之美,尝被越南着名文学家吴时仕(1726-1780)联想至西施之绝美。其对唐诗之爱慕可见一斑。而本文着重以李陈汉诗中的诸典型诗例加以剖析,运用对比等手法,以证明这些影响的具体表现,其中主要有李陈汉诗对唐诗体裁的接受、李陈汉诗对唐诗词句意的化用或借用以及李陈文人对唐诗及诗人的推崇等几个方面。然而,在接受唐诗巨大影响的同时,李陈汉诗在功用内容上以及表达方式上亦有改造,从而酿成其独有特质,成为越南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邓仕海[2](2017)在《唐代西南边政与边吏研究 ——以剑南道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以剑南道为中心的唐代西南地区是中国古代疆域发展演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西南边政与边吏,属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中国边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论文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疏理、挖掘史料及探索新的视角,对唐朝在以剑南道为中心的西南地区的行政区划沿革、治理政策、官署机构和职官设置、边政实践、重要边吏的选拔和任用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及其在唐朝边防管理体制和边疆治理中的作用进行了较为系统而深入的探讨。唐代西南边政大致呈现出特点比较鲜明的四个阶段。武德贞观时期唐朝对西南地区的积极经营,主要表现为:唐高祖通过“招抚为主、军事为辅”的方式成功地将巴蜀和云南纳入到了李唐王朝的统治版图,并通过设置军事色彩浓厚的管理机构和大量“因俗而治”的羁縻府州巩固了在西南地区的统治;贞观时期,唐太宗开始推行文治以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治理和开发。永徽至天宝时期唐朝对西南统治的大幅调整,主要表现为:为遏制吐蕃东扩,积极防御和反击吐蕃的侵扰;设置剑南节度使调整西南边防体制;为了与吐蕃争夺洱海,除重建姚州都督府外,又支持南诏统一了洱海;天宝后期,为遏制南诏东拓,迷信武力,导致南诏判附吐蕃。至德至大中时期唐朝对西南统治的竭力维持,主要表现为:为防止剑南道成为河朔型藩镇,将其一分为二;为明确中央、藩镇和州之间的赋税分配,推行“两税三分”;为了维持表面上的统一,代、德两朝被迫对藩镇“姑息迁就”;德宗朝,韦皋镇蜀二十载,他大力发展西南交通和社会经济、“南抚群蛮、西摧吐蕃”,巩固了唐朝在西南的统治,基本解除了吐蕃对唐朝西部边境的巨大威胁;为抑制藩镇,平定刘辟之乱后,宪宗通过“两税三分制”改革和增加“刺史军权”,削弱了藩镇的经济基础和军事实力;“大和之役”后,李德裕筹边,使西南地区获得了近三十年的安定局面。四是咸通以后唐朝在西南统治的日趋衰败,主要表现为:唐诏关系破裂,南诏四犯西川;高骈通过修筑成都罗城和重建西南边防体系,彻底斩断了南诏再次侵犯西川的念头;西南内部矛盾激化,爆发了阡能和韩秀昇之乱;三川内乱,王建成了最大的受益者;王建兼并东川和山南西道,并于公元907年割据称帝,唐朝在西南的统治终结。唐代西南边吏的选拔和任用同样呈现出特点鲜明的四个阶段。武德贞观时期:唐高祖为了加强对西南地区的军事管制,特别重视西南边吏的军事才能和忠诚度;贞观时期,为了推行文治,唐太宗格外重视边吏的治理才能和德行,并制定了相对完备的任用制度。永徽至天宝时期:武则天为改变官僚集团的构成以巩固自己的统治,通过完善和发展科举制度选拔了大量人才;开元时期,唐玄宗为了整饬西南吏治,选拔大量重臣出镇西南;天宝后期,杨国忠秉政并遥领西南,大量“贪求边功”的杨氏亲信把持了西南政局。至德至大中时期:肃、代、德三朝为加强对西南地区的军事控制,选用大量武将到西南任职,考课制度时行时废,失去了应有的功效;唐宪宗为结束西南军人专政的局面,选拔大量文官进入西南,同时推行“徙镇策略”;为解决财政困难,安史之乱后,朝廷对官员的“财经”能力格外重视;考课制度日趋反动,“税钱长数”、“征办先期”、“捕盗多少”等成了考核官员的主要标准。咸通以后:宦官势力在僖宗中后期渗入西南并控制了西南边吏的选用权;王建占据两川后,唐朝彻底丧失了西南边吏的选用权。唐代西南边吏作为唐朝西南治理政策的执行者,许多人在唐朝西南统治秩序的建立和巩固中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们是维系唐朝与西南各族群之间关系的纽带,是唐朝西南疆域的开拓者和西南边防的建设与巩固者,还是内地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西南地区的传播者。但是,同样存在许多边吏,他们不顾国家利益,不顾百姓死活,行为残暴、贪污腐化,甚至为贪求边功而故意挑起战争,给唐朝在西南的治理成果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通过对唐代西南边政和边吏互动关系的考察,可以发现,要保证边政与边吏的良性互动,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这个运行机制至少应该具备三个显着的特点,即制度健全、因地制宜、不断创新。论文力图将唐朝在中国古代治边实践中的继承性、创造性和历史局限性,唐朝西南边吏选拔、任用在不同时期呈现出的特点及其原因,以及西南边吏在唐代边疆管理体制和边疆治理中的具体作用等清晰地展现出来。同时,希望通过对西南地区在唐朝整个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阐述,揭示出西南地区的发展与整个唐朝历史发展轨迹之间的关系,以及它在中国古代疆域形成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建构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白继萍[3](2017)在《古典时期雅典城的城市布局及规划思想研究 ——兼与汉长安城比较》文中指出近些年来,对于古代西方城市的探究以及中西方城市的比较研究已经成为了历史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新方向,这对于城市史以及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古典时期的雅典以其繁荣的商业、鼎盛的文化、民主的政治灿烂一方,雅典城作为其综合实力最直接的表现,彰显出与众不同的魅力。本文从城市布局和规划思想两个方面来解读古典时期的雅典城,并且将之与古代中国高大、巍峨的汉长安城作比较,最后挖掘两座城市风格迥异,区别甚大的深刻原因,并从中管窥古代东西方文明不同的冰山一角。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学界对于古典时期的雅典城(包括城市布局、规划思想以及其他相关)和汉长安城(主要是规划思想方面)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并阐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以及相关概念的定义鉴定。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古典时期雅典城的城市布局。因为这一时期的雅典城是以“卫城”和“广场”为中心的双核模式,所以城市布局主要从高台上的卫城和高台下的城市两个层面来解读。首先架构卫城上的主体建筑物,并加以解读;然后架构广场、剧院、议事厅等卫城下的建筑物,并加以解读;最后总结出古典时期雅典城的布局特点。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古典时期雅典城的城市规划思想。通过对古典时期雅典的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背景的梳理,以及前一章城市布局的解读,来概述古典时期雅典城的规划思想,并把它总结为五:自由和谐的人本主义、广泛浓厚的民主意识、平等自由的城邦精神、张扬显着的民族标识、空间结构的美学追求。第四部分主要简述了汉长安城的城市布局和规划思想。汉长安城主要由宫殿区、商业区、居住区、礼制和墓葬区等组成,规则有序,界限分明。而在城市建设的不同阶段其规划思想也不同。汉初,黄老思想影响深远,城市朴素简单;武帝时期,有为而治,城市建设极力彰显皇权;汉朝后期,崇古复礼,大批礼制建筑出现,除此之外,还有风水,象天等规划思想的反映。第五部分是两座城市的比较和反思。通过前面章节的论述,本文发现古典时期的雅典城与汉长安城是两座个性鲜明的城市,但两座城市在蛛丝马迹之间还有着相似性,在建城的过程中,双方都在处理城市与自然环境,也可以说天人关系上秉持着相似的态度,企图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但更多的是二者在建城目的、城市机能、影响和适用性方面的不同,并从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探究了这些不同的深刻原因。最后,笔者将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政治文明、宗教文化等归结于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它们共同塑造了属于自己的,极具地域感、时代感和民族感的城市,并从这两个城市的比较中,看到了两座城市的不同文明,有助于从城市角度来理解古代中西方文明的不同。

朱保东[4](2015)在《抗战时期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共产党人》为中心》文中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由弱到强,由小到大逐渐发展壮大的重要时期。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数量和党组织规模都得到快速扩大。但在迅速发展过程中,党的建设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在这期间,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党内刊物——《共产党人》在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弱小的,区域性的政党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广大群众性,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无产阶级政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抗战救国”这一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逐渐摆脱共产国际的影响,探索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无产阶级政党。而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是这一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为此,党积极探索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文化理论水平的途径和方法,对知识分子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教育,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水平,达到了从思想上巩固党的目的。在抓好党的思想建设的同时,党在党内法规体系、干部队伍和党支部建设等方面也进行了探索,促进了党的组织建设中国化的深入发展。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党在宣传工作中国化方面也进行了探讨和实践。党的宣传工作质量和水平逐渐得到提高,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为鼓舞全国军民坚持长期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时期,党把群众工作和改进党风,大生产运动紧密相结合,把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作为群众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为夺取抗战胜利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

江炼[5](2014)在《两化融合背景下制造企业IT治理对IT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两化融合”是中国制造业应对现实挑战、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选择,但中国制造企业的“两化融合”道路并不平坦。许多制造企业花费了巨大的信息技术(IT)投资,但企业IT能力的提升却一直并不显着,加强IT治理遂成为它们的现实选择和迫切需要。由于IT治理的研究和实践还远未成熟,广大制造企业对IT治理如何影响IT能力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解。对许多中国制造企业来说,需要培育何种IT能力,以及如何通过IT治理来培育和提升IT能力等已经成为企业“两化融合”过程中必须优先考虑的重大问题,同时,这也是企业IT治理实践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研究课题。本文遵循“文献综述——理论分析——概念模型构建——实证检验——案例研究”的研究思路,通过大样本问卷调查和多案例研究对本文所提出的研究模型进行了检验,所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在IT能力方面,本文在借鉴企业能力理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两化融合背景下制造企业IT建设及应用的特点分析,将制造企业IT能力划分为IT基础能力、IT管理能力和IT使能的组织核心能力三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制造企业IT能力的概念模型和测量量表,并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与其他学者基于IT资源或应用视角对IT能力所做的抽象剖析或测度相比,本文所提出的制造企业IT能力概念模型和测量量表,不仅丰富和发展了IT能力的内涵和结构,同时也对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在IT治理对IT能力的影响方面,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制造企业IT治理对IT能力的直接影响模型和间接影响模型,实证检验了业务-IT匹配在IT治理与IT能力关系中的部分中介作用,以及企业架构(EA)成熟度在IT治理与IT能力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1)组织、流程及关系机制维度的IT治理对IT能力的三个构面均具有积极的影响,但不同IT机制对IT能力不同构面的影响作用却存在不容忽视的差异性;(2)业务-IT匹配在IT治理与IT能力的关系中起着显着的中介作用;(3)企业架构成熟度在IT治理对IT能力的作用关系中发挥着显着的调节作用,但EA规划成熟度和EA实施保障体系成熟度在IT治理与IT能力各构面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上述研究成果使得IT能力的培育研究不仅仅停留在概念辨析和理论框架的抽象讨论上,可以为制造企业根据其IT能力短板来针对性地选择IT治理机制和完善企业架构规划提供了清晰的理论指引,同时也为通过IT治理来影响业务-IT匹配和IT能力的研究提供了富有参考价值的实证证据。不仅丰富和发展了IT治理、IT能力及业务-IT匹配研究的理论内涵,同时也为广大制造企业培育和提升IT能力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更具现实意义的理论指导。

何日取[6](2013)在《近代以来中国人孝观念的嬗变》文中指出100年前,一位名叫何德兰的美国传教士,在《中国的家庭生活》中写道:"以孝作为所有社会与伦理体系的基石,是整个中国文明的根本原则。如果不能深知孝是所有中国人家庭、社会、宗教和公民生活的基础,没有人能够理解中国和中国人。"然而,作为一个表征中国文化与社会特色的本土概念,我们却很难说清孝是什么。通过对中国传统孝道文本的梳理、解读和对中国人日常生活话语与实践的考察,我们认为:孝或孝道是在中国社会和文化环境下形成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对子女及其类似身份的角色期望。或者说,孝就是由一系列特定的规范和行为模式组成的社会角色,反映了社会、组织和个人对于子女及其类似身份的行为期望,而子女及其类似身份者也依据自己的角色领会和情景定义来扮演孝的角色。作为子女的特定规范与行为模式,孝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几乎规定了个体一生中的所有行为,以实现资源和信息由子女向父母的正常流动。根据资源与信息流动所依赖的中介差异,我们将孝的内涵分解为赡养、照顾、尊敬、顺谏、爱护、慰藉、丧祭7个方面24项指标,分别描述孝的物质维度、身体维度、地位维度、权力维度、情感维度、扩展维度和象征维度。其中,"丧祭"旨在规范父母去世后的个体行为,对父母仅具象征意义;"慰藉"重在规范以父母之外的他人为互动对象,但可能对父母的心理状态和声誉造成潜在影响的行为,是一种"隐性孝道";"赡养"、"照顾"、"爱护"、"尊敬"、"顺谏"虽都用来规范直接以父母作为互动对象的行为,属"显性孝道",但前三者属叶光辉所谓的"相互性孝道",后两者则属"权威性孝道"。在概念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与孝相关的期刊论文编码单》、《孝道期刊故事编码单》、《中国人孝观念与行为调查问卷》,分别对随机抽取的315篇期刊论文、300篇孝道故事和1200位青岛市城乡居民进行了内容分析和问卷调查,从大传统与小传统两个视角考察了中国人孝观念的近现代嬗变。研究发现:(1)孝仍是现代中国社会普遍认可的重要道德,但与传统社会相比,孝的内涵及其地位和作用已发生了变化。首先,无论知识分子还是普通民众对"顺谏"、"丧祭"的认同都是所有内涵中最低的,而对其它内涵的认同仍然很高。然而,知识分子更加认同"赡养"、"照顾"这两个在传统社会被视为"小孝"或"下孝"的内涵,但普通民众却更加垂青"尊敬"、"慰藉"这两个被传统孝论赋予更高价值的内涵。这一区别无疑使小传统孝道蒙上了更多的传统色彩。其次,孝的政治意义弱化。再次,孝的对象由父系、夫系向母系、妻系、非亲属和国家、民族等抽象集合体扩展。(2)过去百余年间,中国的孝道变迁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从大传统来说,近代以来的孝道变迁经历了 1919年前的质疑、1919-1949年的驳杂、1949-1979年的否定和改革开放以后的复兴四个阶段。从小传统来说,则经历了 1950年代前的高认同、1960、70年代的低认同和改革开放后的复苏三个阶段。大、小传统变迁所呈现出的阶段性反复特征向我们展示了传统孝道在近代以来所经历的充满戏剧性的曲折命运。(3)近代以来的孝道变迁是社会转型条件下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近现代中国社会的每一次剧变,都会引发激烈的孝道论争并导致孝观念的巨大变迁。这些变迁背后的推动力量很多,但最引人注目的却是国家政治生态。近代以来,国家政治精英们通过治国理念的宣称、社会政策的制订、社会运动的开展等方式,引导、影响并重塑着知识分子和民众的孝观念,左右着孝道变迁的方向与进程。

马光霞[7](2012)在《监理会在华事业研究(1848-1939)》文中提出美国监理会自1848年派传教士来华传教,至1939年并入卫理公会,在长达九十余年的时间里,在中国逐步建立起庞大的教会事业和具有多重功能的基督教社区,通过与当地社会复杂的互动交往,形成了兼具近代性和地方性的鲜明特点。早期来华监理会教士之间的传教理念存在着显着的差异,其中尤以蓝柏和林乐知为代表,不过他们之间并没有因此发生激烈的冲突,而是各自践行自己的主张。蓝柏的活动为日后监理会布道事业的发展培养并储备了一大批神职人员,奠定了苏州作为传教大本营地位的基础;而林乐知从“直接布道”转向“间接布道”,“走上层路线”,为监理会在华事业勾勒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中华年议会成立后,监理会各项事业走上统一发展的轨道,林乐知的传教方略得以逐步实施。文教方面,《万国公报》成为晚清最具影响力的中文报刊,也成为了近代启蒙思想家的启蒙读本。东吴大学等一系列学校的开办表明监理会已建立起独立完善的教育体系。从华美书坊到华美书馆进而到协和书局,监理会文字事业也逐步走向正轨。医疗卫生方面,监理会先后建成博习医院、湖州福音医院和常州武进医院等现代医院,同时开展医学教育、卫生防疫等工作。专业化的内在诉求使监理会医疗事业的社会服务功能充分彰显出来,进而使教会与地方社会形成密切的互动关系。妇女事业是在美国监理会海外女差会部直接管理下发展起来的,自1878年首位女传教士来华至1939年为止,监理会的妇女事业逐步在布道、教育、医疗和社会服务等领域内开展。当地妇女在女传教士的影响下,走出家门,走向社会,由家庭妇女变为职业妇女。在中西女塾等女子学校中,妇女的性别(gender)意识和时代特质开始凸显出来。无论从派遣传教士的人数还是从差会本部的财政拨款来看,监理会都远远算不上是一个实力超群的传教组织,但它却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在近代中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究其原因,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固然是影响监理会在华事业发展的直接因素,但江南传统社会和新上海两大地方性元素实际为监理会在华事业提供了坚实的人力和物力支撑,而“上海财源”对监理会各项事业的开办和维系尤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刘海[8](2012)在《西部地方政府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市场化改革程度的加深,城乡之间、东部与西部之间公民健康水平的差距逐步扩大,公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比较突出。加强西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善西部基层卫生服务,提高西部地区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农民群体健康水平显得尤为迫切。只有深入了解西部地区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情况,摸清地方政府在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才能有利于国家和西部地方政府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制定相关政策时目标更加明确。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第一,通过调研西部试点区的公共卫生服务,可以系统总结西部地方政府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经验与不足,为推动西部地方政府公共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第二,借助实证研究,能够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西部地方政府公共卫生服务理论研究,丰富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宝库;第三,通过多学科、多方法的融合对西部地方政府公共卫生服务进行研究,可在一定程度上完善欠发达地区公共卫生服务理论。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公共卫生服务投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探讨,探索公共卫生服务与改善民生的关系,以陕西省作为研究的样本,通过对该省神木、子长、府谷、镇安、阎良五个国家和省级试点区县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分析,把脉当地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困境,从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角度提出适合西部的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体制,即加大西部公共卫生服务投入,降低百姓医疗服务成本,改善公共卫生服务效果,让百姓“看病易、.看病廉”,切实解决好公共卫生这一最重要的民生难题,履行好政府的职责。本研究在公共卫生服务投入中采取以离差值的方法比较西部与东部地区差距,并选取东部地区几个试点进行制度比较,探寻西部公共卫生服务落后的因素。对西部政府公共卫生服务与地区发展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采取理论抽样的方式,选取陕西省五个试点区县(富裕、中等、一般、贫困)进行多案例研究,强调对基层不同公共卫生服务改革模式进行剖析,运用内容分析法提炼出西部公共卫生服务内在机理,辅以Logistic模型,检验各地医改模式的运行效果,验证理论假设,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应西部地区的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体系。本研究以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视角探索公共卫生服务投入和地区贫困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公共卫生服务投入对公民公共卫生服务成本的预测作用非常明显,尤其是医疗服务便利度和公民健康改善度两个维度,二者对公共卫生服务投入的解释作用可达17.7%。这预示着公共卫生服务投入倾向于采取便利公民的方式来处理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的问题。公民公共卫生服务成本和地区贫困率显着正相关。这表明,能够不断降低公民公共卫生服务成本的政府往往较少采用降低对医疗的财政支持力度;而对公民公共卫生服务成本评价能力较低的政府,因为不了解公民的感受,往往会采用减少投入的方式来保持医疗服务领域的效率。本研究的另一个发现是,采用的公民医疗便利度和公民健康改善度存在相关性。然而,本研究所采用的公共卫生服务量表并未区分出公民满意度和公民健康改善两个维度。今后的研究可以检验不同的样本是否会对研究结果造成影响。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资金、技术同公民医疗服务成本负相关。这表明如果政府采取与医疗机构合作的态度,追求双赢的结果,往往能够保持较好的公共卫生服务投入效果,有效降低公民就医成本(包括金钱、时间、精力、感情等)进而导致医务人员能够更好地融入到整个医疗体系改革中去。通过层级回归分析,发现公共卫生服务投入通过公民医疗服务成本,进而影响地区贫困率。这表明,公共卫生服务投入本身不会影响地区贫困率,而是通过影响公民医疗服务成本进而影响地区贫困率。同时,从东西部试点区公共卫生服务体制的比较发现,西部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各方面都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不论在实施改革的时间上还是在公共卫生服务投入方面都落后很多,说明执政者的观念对制度变迁起着重要作用;进一步通过东西部地区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比较后发现,公共卫生投入过少是西部地区落后于东部地区的最根本差别,正是因为投入不足造成西部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在整个国家也是最低水平。同时,这种过低的投入也增加了公民接受医疗服务的成本,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王天红[9](2011)在《中国现代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文中认为多年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已公认诗比小说、戏剧、散文受外来的影响更大,甚至有人说新诗就是用中文写的外国诗。对此,研究者研究了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和流变;研究了郭沫若、徐志摩、冯至、艾青、穆旦等受外来影响的种种表现;研究了象征派“纯诗”理论,现代派“知性理论”,九叶派“新诗现代化”理论等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的情形;研究了现代中西诗学关系的多面呈现。不过中国新诗的真正内涵是什么?是与旧相对重在新?是与老相反重在年轻?是不用文言用白话?是不同书面用语体?是挣脱古典而现代?是反对格律要自由?是抛弃传统重欧化?近年来新诗理论的研究重心倾斜于现代主义研究,将获得西方后期象征主义诗艺精华视为中国与时代最高诗歌艺术同步的成果。这自然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不过仅仅如此简单吗?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新诗发展的过程中,传统与当今、古典与现代、东方和西方、保守和先锋究竟是怎样的关系?1949年以前30年新诗如何发展?1949年以后30年新诗景象受政治左右还是早有渊源?1979年至今新诗发展与此前有什么关联?种种疑问令人思考而进入对诗歌理论的探寻。经由大量阅读原始资料,得出如下四方面结论:一是中国现代新诗理论不仅受当时的外来影响,也受西方传统影响而形成多元性和丰富性。一面是同时代东方印度和日本的小诗,英美浪漫主义的余波,法国前期和后期象征诗学,英美现代诗论,俄苏无产阶级诗论,使中国获得一个又一个当代诗歌导师;另一面也受西方传统影响:罗念生推崇古希腊经典长短诗律,不同于现代重轻诗律;学衡派和梁实秋师从白璧德新古典主义,强调古典美,反对现代诗过于自由;郭沫若、宗白华、梁宗岱都受歌德伟大人格杰出诗艺影响;王希和、傅东华、朱光潜、王力等从古典至20世纪初期的外国文艺理论和诗论中借鉴探索,期望发现融古今中外为一体的诗歌理论。二是中国现代新诗理论的开拓者因所受教育和个人禀赋的不同而各执己见,难以沟通和共容,因此发生多次论争。这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地理背景、20世纪特殊的时代背景、各人不同的求学背景,也即空间、时间和人三者共同的合力构成了中国现代新诗理论的驳杂多元。从接受美学的角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期待视野,对同一首诗,同一篇诗论,同一部诗论着作的看法不会完全相同,而中国现代复杂的国内局势,使热爱诗歌的人有古典型、现代型、民族型等等,介于其间又有多种复杂表现。新诗的内涵在出现后不断产生各种不同的理解。三是中国现代新诗理论受传统的影响不可小视。虽不在论文主要范围内,但研究不能无视传统力量的强大,因新诗虽受外来影响而发生,但未曾与中国古诗完全割断联系。新诗人有的回头写旧诗有的倡导新声律。重要事实是:精通外语直接从外国诗歌诗论获得启发者易于认同其价值;未精通外语,因爱国民族主义否定外国思潮者,不易认同外国诗歌诗论,只从民间文学和中国古诗中汲取营养。另外,沉淀于中国人心中的美学习惯也制约思想情感,自从有了唐诗这座高峰,不但思想上具自由开阔奔放的精神气概和丰富深沉婉曲的情感内容,而且艺术上使汉语诗律达到世界诗律形式美的顶峰,其后历代诗人都愿梦回盛唐,而将宋诗宋词和元曲放置一旁。为此,学衡派将新诗与中国古诗精华相对照,自然得出今不如昔的结论。四是对中国现代新诗理论的学理分析需要引起足够重视。诗之所以为诗,会因不同时代地域和国别、以及不同语言不同美学倾向而有不同表现形式,但既然是诗,就必然具有与其他文类不同的形式规定性。诗会有叙事性,但叙事诗也是诗,不是小说;诗会有角色呈现和矛盾冲突,但剧诗也是诗,不是戏剧;诗会有自由的生命,但散文诗也是诗,不是散文。在中国现代,没有人把诗与小说、戏剧相混淆,但有不少人把诗与散文放在一起,其中“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的胡适,和大力宣扬“诗的散文美”的艾青,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两人。其间虽有徐志摩、闻一多对英美格律的借鉴,穆木天、梁宗岱对法语韵律的借鉴,冯至对德语音律的吸收,林庚对中国古诗声律的借鉴等,但由于胡适倡导自由白话诗,艾青成功创作自由诗和传统诗话形式《诗论》的风行,顺应了自美国惠特曼《草叶集》之后蔓延各国的自由诗风潮,其内核则是20世纪革命时代的变革精神,导致新诗界对中国传统诗律的部分甚至全部抛弃,这是反映时代精神、减损传统诗艺的重要事件。对此,论文分四章探讨新诗理论接受外来影响的具体过程及一些重要诗艺理论的分析,前三章分别探讨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的空间和时间、论者构成、多种样态(着作和论文)。第四章侧重分析朱光潜《诗论》中的外来影响。论文中包括三部初次研究的诗论着作:洪深《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比较英汉诗歌节奏与韵律,诗与散文节奏的分野;刘大白《中诗外形律详说》是第一部现代形态的中国诗学研究着作,对旧诗外形律客观估定、扬弃取舍;朱志泰《诗的研究》是中国现代第一部中诗英诗原文并论的比较诗学着作。附录是多年搜集的迄今最完备的中国现代新诗理论和批评着作与论文篇目。总之,除对空间、时间和人的整体分析和对主要诗论形态的分析以外,论文着重分析内涵相对稳定的诗歌理论着作。以探索中国现代新诗理论在学术上的成就,和如何汲取古今中外诗歌艺术精华,以完善新诗理论建设,并对新诗创作提供有益的帮助。

秦祖明[10](2011)在《上海工人贫困问题研究(1927-1937年)》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考察了1927—1937年的上海工人贫困问题。20世纪二十年代,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步伐加快,上海工人贫困问题日益突出。民国时期中国在政治上处于失序状态,社会动荡,战乱不断,无休止的战争导致国弱民穷。国民政府将大量的财政资源耗费在战争上,1929年7月至1930年6月国民政府的财政支出中,军费占到了半数。在农村土匪横行、战争不断、苛捐杂税多如牛毛、自然灾害频繁,这些导致了农村经济的破产,将农民推入贫困的深渊。大量贫困农民涌入上海,因此上海工人贫困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农村贫困问题向城市的转移。在近代,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租界的存在,上海多次免受战争的侵扰,成为不幸中国中的幸运儿,但这十年上海很不幸,两次淞沪战争对工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大量工人失业。上海经济结构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以纺织业为主的轻纺工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工人主要是无需多少技术的普通工人,工厂大量使用女工和童工,工人的平均工资水平较低。30年代的经济危机波及上海,工人贫困问题尤为突出,传统的以民间组织为主的济贫已不能满足工业社会的需要,现代社会保障体系在上海还未完全建立,上海工人缺少一个能够防止其滑入贫困陷阱的“安全网”。上海市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来缓解工人贫困问题,但总是显得力不从心。工部局的政策是不承担救助穷人的责任。贫困人口是一个具有异质性的人群,造成他们贫困的原因多种多样,这些原因往往与他们各自的家庭的特性和环境有关。上海是一个以移民为主体的城市,移民以乡情为纽带建立了许多同乡会,同乡会是一个具有公益色彩的自治性组织,在对贫困工人的救助方面,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灵活多变的优势。上海市政府设立贫民借本处,向失业工人提供贷款;市政府比较重视工人教育;市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地方法规来保护工人的合法权益;还对失业工人实施救助。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工人贫困问题。工部局的政策是不承担救济穷人的责任,但公共租界法制完备,市政设施良好,税负公平合理,为近代工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也促进了工业的发展,为工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广西纺织科技》2001年第1—4期(总第104—107期)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西纺织科技》2001年第1—4期(总第104—107期)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唐诗对越南李陈汉诗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回顾
    第三节 研究范畴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论文新点
第二章 北属时期越南诗文概况
    第一节 中越关系与汉喃文字
        一、北属中越关系之历史
        二、越南汉喃文字之问世
        三、小结
    第二节 中越文化接触与交流
        一、北属中越文化之接触
        二、北属中越文化之交流
        三、小结
    第三节 安南诗文与南北文人交流
        一、安南诗文之情况
        二、南北文人之交往
        三、唐朝文人视野中的安南形象
        四、小结
第三章 唐诗对李朝汉诗的影响
    第一节 李朝时期的诗文状况概观
        一、李朝时代的社会历史背景
        二、佛教在李朝时代中的地位
        三、李朝时期的诗文面貌综观
        四、小结
    第二节 李朝汉诗禀受唐诗的影响
        一、李朝汉诗对唐诗语句的化用
        二、李朝汉诗对唐诗体裁的学习
        三、《坛经》在李朝汉诗中的表现
        四、小结
    第三节 李朝汉诗中的特殊性
        一、李朝汉诗中的民族意识
        二、李朝汉诗中的传奇色彩
        三、李朝汉诗中的哲学意味
        四、小结
第四章 唐诗对陈朝汉诗的影响
    第一节 陈朝时期的诗文状况概观
        一、陈朝的汉诗文写作背景
        二、陈朝时期的佛儒道并行
        三、陈朝时期的诗文面貌综观
        四、小结
    第二节 陈朝汉诗禀受唐诗的影响
        一、陈朝汉诗对唐诗体裁的仿效
        二、陈朝汉诗对唐诗句词的借用
        三、陈朝汉诗中的唐朝文人形象
        四、小结
    第三节 陈朝汉诗的基本特质
        一、陈朝汉诗中的民族精神
        二、陈朝汉诗中的三教融合
        三、陈朝汉诗中的用典特色
        四、小结
第五章 结论
    一、对李陈两朝汉诗的评价
    二、李陈汉诗对唐诗体裁的接受
    三、李陈汉诗对唐诗词句的化用
    四、李陈文人对唐诗及诗人的推崇
    五、李陈汉诗中的几个基本特质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2)唐代西南边政与边吏研究 ——以剑南道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回顾
        (一) 边政方面
        (二) 边吏方面
    三、写作思路、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西南地区概况
    第一节 西南历史地理概况
        一、自然环境
        二、主要交通路线
        三、唐代西南社会经济概况
    第二节 西南行政区划沿革
        一、先秦时期
        二、秦汉时期
        三、蜀汉时期
        四、两晋南北朝时期
        五、隋朝
    第三节 唐代西南族群概况
        一、僚人
        二、党项
        三、白兰和西山八国
        四、东女国
        五、西蛮、东蛮、三王蛮、凌蛮、董蛮
        六、吐蕃
        七、爨
        八、洱海地区诸族群
第二章 唐代西南边政
    第一节 武德贞观时期唐王朝对西南地区的积极经营(618—649年)
        一、招抚西南
        二、官署机构
        三、行政建置
        四、羁縻府州
        五、军事部署
    第二节 永徽至天宝时期唐朝对西南统治的大幅调整(650—755年)
        一、西南政治生态的一波三折
        二、频繁的战争—唐蕃交流的主旋律
        三、姚州都督府的兴废——唐王朝经略云南的缩影
        四、设置剑南节度使——西南边防体制的重大调整
        五、独具特色的赋役制度
        六、为遏制吐蕃支持南诏统一洱海
        七、连续失误致使南诏判附吐蕃
    第三节 至德至大中时期唐朝对西南统治的竭力维持(756—859年)
        一、玄宗武力镇压蜀军兵变
        二、分治两川
        三、两税三分
        四、韦皋镇蜀
        五、宪宗抑藩
        六、德裕筹边
    第四节 咸通以后唐王朝在西南统治的日趋衰败(860-907年)
        一、咸通之后的唐诏关系
        二、地方势力与官僚集团的冲突
        三、高层权力之争与三川内乱
        四、王建割据与唐王朝统治的终结
第三章 唐代西南边吏
    第一节 武德贞观时期的西南边吏(618—649年)
        一、武德贞观时期唐王朝对西南边吏的选拔
        二、武德贞观时期唐王朝对西南边吏的任用
        三、武德贞观时期唐王朝西南边吏的作用
    第二节 永徽至天宝时期的西南边吏(650—755年)
        一、永徽至天宝时期唐王朝对西南边吏的选拔
        二、永徽至天宝时期唐王朝对西南边吏的任用
        三、永徽至天宝时期唐王朝西南边吏的作用
    第三节 至德至大中时期的西南边吏(756—859年)
        一、至德至大中时期唐王朝对西南边吏的选拔
        二、至德至大中时期唐王朝对西南边吏的任用
        三、至德至大中时期西南边吏的作用
    第四节 咸通以后的唐王朝西南边吏(860—907年)
        一、咸通以后唐王朝对西南边吏的选拔
        二、咸通以后唐王朝对西南边吏的任用
        三、咸通以后唐王朝西南边吏的作用
第四章 唐代西南边政与边吏互动关系探究
    第一节 唐代西南边政对西南边吏选拔和任用的影响
        一、唐代西南边政对西南边吏选拔的影响
        二、唐代西南边政对西南边吏任用的影响
    第二节 边吏对边政的影响
        一、唐代西南边吏对西南治理政策的影响
        二、唐代西南边吏对西南治理成果的影响
    第三节 边政与边吏良性互动机制探究
        一、健全制度
        二、因地制宜
        三、不断创新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3)古典时期雅典城的城市布局及规划思想研究 ——兼与汉长安城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意义与内容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3. 研究内容
    (二) 相关概念
        1. 古典时期
        2. 城市与城邦
        3. 城市规划思想
    (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文献研究法
        2. 分析归纳法
        3. 比较研究法
    (四) 研究综述
        1. 有关雅典城的国外研究
        2. 有关雅典城的国内研究
        3. 有关汉长安城的研究
第一章 古典时期雅典城的城市布局
    第一节 高台上的卫城
        一、帕特农神庙
        二、伊瑞克提翁神庙
        三、山门
        四、雅典娜胜利神庙
    第二节 高台下的城区
        一、“阿哥拉”广场
        二、廊柱
        三、议事厅及圆形厅
        四、神庙圣地
        五、剧场
        六、普尼克斯会场
        七、陪审法庭
        八、体育竞技场等建筑
        九、其他公共建筑
        十、交通网
        十一、私人住宅
    小结
第二章 古典时期雅典城的规划思想
    第一节 古典文化时期的背景分析
        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二、先进积极的民主政治
        三、繁荣兴盛的商业经济
        四、雄厚强大的海上军事
        五、鼎盛灿烂的古典文化
        六、纷繁深广的伦理哲学
        七、神圣崇高的宗教信仰
        八、雄心勃勃的伯里克利
    第二节 古典时期雅典城的规划思想
        一、自由和谐的人本主义
        二、广泛浓厚的民主意识
        三、平等自由的城邦精神
        四、张扬显着的民族标识
        五、空间结构的美学追求
    小结
第三章 汉长安城的城市布局与规划思想
    第一节 汉长安城的城市布局
        一、宫殿及官署区
        二、商业区
        三、礼制及陵墓建筑区
        四、居住区
        五、城墙、城门及道路交通
    第二节 汉长安城的规划思想
        一、王朝始建
        二、武帝时期
        三、王朝后期
        四、其他规划思想
    小结
第四章 比较与反思
    第一节 古典时期雅典城与汉长安城比较
        一、相同之处
        二、不同之处
    第二节 差异原因探究
        一、经济因素
        二、政治因素
        三、地理环境因素
        四、文化因素
        五、宗教伦理因素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抗战时期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共产党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1.2.2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1.3 选题的界定
        1.3.1 研究时间的界定
        1.3.2 党的建设内容的界定
    1.4 研究资料来源、研究方法
        1.4.1 研究资料来源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抗战时期中共党内的新变化与《共产党人》创刊
    2.1 逐步摆脱共产国际的影响,探索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无产阶级政党
    2.2 党内面临反对王明右倾投降主义的任务
    2.3 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和规模在抗战初期得到迅速增加和扩大
    2.4 党的巩固和发展从注重党员数量向质量转变
第3章 《共产党人》和抗战时期党的思想建设
    3.1 加强干部学习,提升党员干部的文化理论水平
    3.2 加强对知识分子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教育
    3.3 提升党员理论修养,加强党员党性教育
    3.4 注重增强新党员、党的青年工作者的党性修养
第4章《共产党人》和抗战时期党的组织建设
    4.1 完善和发展:党的组织机构和党员队伍迅速发展和壮大
        4.1.1 中共中央领导机构随着抗战形势的变化而调整
        4.1.2 党中央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工作机构的发展完善
        4.1.3 开辟抗日根据地,奠定党大量发展的基础
    4.2 培养与巩固:党的组织建设中国化的深入发展
        4.2.1 开始注重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党内法规文件
        4.2.2 党积极探索培养适合抗战形势和了解中国国情的人才队伍
        4.2.3 正确处理好新老干部的关系,加强干部的身体保健工作
        4.2.4 认真审查干部党员,保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4.2.5 用铁的纪律巩固党的发展
        4.2.6 加强党的支部建设,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
    4.3 积蓄力量,以待时机:大后方党的组织工作基本方针
        4.3.1 建立和恢复在国民党军队中的秘密党组织
        4.3.2 彻底改组大后方的党组织和扩大党外的活动
        4.3.3 根据革命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敌后抗日根据地党的组织形式
第5章 《共产党人》和抗战时期党的作风建设
    5.1“抗战救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背景下党的群众工作的根本目标
        5.1.1 抗日战争爆发初期,党领导的群众团体组织蓬勃发展
        5.1.2 组织和武装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革命根据地
    5.2 扩大与巩固:党的群众工作在各抗日根据地深入发展
        5.2.1 在抗日根据地内帮助农民解决部分土地问题
        5.2.2 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
        5.2.3 广泛开展群众的社会文化教育工作
        5.2.4 广泛发动青年、妇女和工人等群团开展群众运动
    5.3 生产与整风:党的群众工作与大生产运动和党风建设紧密相结合
        5.3.1 群众运动的开展和大生产运动相结合
        5.3.2 党的群众工作和改进党的作风密切相结合
第6章《共产党人》与抗战时期党的宣传工作
    6.1 注重宣传抗战到底,激发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6.2 侧重于提高宣传工作质量和水平
        6.2.1 健全党的宣传机构
        6.2.2 注重党的宣传干部的培养
        6.2.3 重视党报、党刊的喉舌作用
    6.3 开展对敌伪军宣传战,加强对抗日军民的宣传鼓动工作
        6.3.1 党加强对敌军的宣传战
        6.3.2 党注重对伪军的宣传战
        6.3.3 党开展对国民党的宣传战
        6.3.4 党加强对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宣传鼓动工作
第7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两化融合背景下制造企业IT治理对IT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主要概念界定与辨析
        1.4.1 IT 能力与 IT 资源
        1.4.2 IT 治理与 IT 管理
    1.5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与篇章结构
        1.6.1 研究思路
        1.6.2 篇章结构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本文理论基础
        2.1.1 企业能力理论
        2.1.2 公司治理理论
    2.2 IT 能力文献综述
        2.2.1 IT 能力的概念
        2.2.2 IT 能力的分类及构成
        2.2.3 IT 能力的测度
        2.2.4 IT 能力与企业绩效及竞争优势的关系
        2.2.5 IT 能力的培育机制及关键影响途径
        2.2.6 IT 能力研究评述
    2.3 IT 治理文献综述
        2.3.1 IT 治理的涵义
        2.3.2 IT 治理研究流派
        2.3.3 IT 治理标准
        2.3.4 IT 治理机制
        2.3.5 IT 治理评价
        2.3.6 IT 治理研究评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制造企业 IT 治理对 IT 能力的影响机制:概念模型构建
    3.1 制造企业 IT 建设及应用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3.1.1 制造企业 IT 建设及应用的特点
        3.1.2 制造企业 IT 建设及应用的发展趋势
    3.2 制造企业的 IT 能力
        3.2.1 制造企业 IT 能力的内涵诠释
        3.2.2 制造企业 IT 能力的结构解析
    3.3 制造企业的 IT 治理
    3.4 IT 治理与 IT 能力
    3.5 IT 治理、IT 能力与业务-IT 匹配
        3.5.1 业务-IT 匹配
        3.5.2 IT 治理与业务-IT 匹配
        3.5.3 业务-IT 匹配在 IT 治理与 IT 能力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3.6 企业架构在制造企业 IT 能力建设中的作用
        3.6.1 企业架构
        3.6.2 企业架构在 IT 治理与 IT 能力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3.6.3 企业架构在 IT 治理与业务-IT 匹配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制造企业 IT 治理对 IT 能力的影响机制:大样本实证检验
    4.1 研究方法
        4.1.1 问卷设计
        4.1.2 预调研
        4.1.3 变量测度
        4.1.4 数据收集
        4.1.5 数据分析工具与方法
        4.1.6 样本特征
    4.2 制造企业 IT 能力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4.3 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4.3.1 信度检验
        4.3.2 效度检验
    4.4 控制变量的影响
        4.4.1 对企业规模的分析
        4.4.2 对企业性质的分析
        4.4.3 对 IT 应用历史经验的分析
        4.4.4 对 IT 投资强度的分析
    4.5 假设检验
        4.5.1 IT 治理对 IT 能力的直接影响
        4.5.2 IT 治理对 IT 能力的间接影响-以业务-IT 匹配为中介
        4.5.3 企业架构成熟度在 IT 治理对 IT 能力影响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4.6 实证结果讨论与分析
        4.6.1 IT 治理与 IT 能力
        4.6.2 IT 治理与业务-IT 匹配
        4.6.3 业务-IT 匹配与 IT 能力
        4.6.4 业务-IT 匹配的中介效应
        4.6.5 企业架构的调节效应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制造企业 IT 治理对 IT 能力的影响:多案例研究
    5.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5.2 案例研究设计
        5.2.1 案例选择
        5.2.2 测量工具与访谈提纲
        5.2.3 数据收集
        5.2.4 案例分析方法
    5.3 案例企业简介
        5.3.1 案例 1-汽配企业 A
        5.3.2 案例 2-家具企业 B
        5.3.3 案例 3-机械企业 C
        5.3.4 案例 4-电梯企业 D
        5.3.5 案例 5-电子企业 E
        5.3.6 案例 6-五金企业 F
        5.3.7 案例 7-化工企业 G
    5.4 案例分析与讨论
        5.4.1 案例企业的 IT 治理
        5.4.2 关键 IT 治理实践的识别
        5.4.3 案例企业的 IT 治理与 IT 能力
        5.4.4 业务-IT 匹配的影响
        5.4.5 企业架构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理论贡献与管理启示
        6.2.1 理论贡献
        6.2.2 管理启示
    6.3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6.3.1 研究局限
        6.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访谈提纲
附录三 个案分析代码清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近代以来中国人孝观念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选题由来与文献回顾
    一 选题的重要性抑或研究"孝"的意义
        1. 孝在中国传统社会和文化中的意义
        2. 孝在中国人社会生活中的普遍性及其研究的现实意义
        3. 孝的本土性及其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 孝道研究的文献回顾
        1. 孝道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2. 孝道经验研究的几个重要论题
    三 研究目的与策略
        1. 研究问题与假设
        2. 研究策略与方法
第二章 孝的概念及其操作化
    一 "孝"的概念界定
        1. 古人对孝的认识
        2. 近现代学者对孝的认识
        3. "孝"或"孝道"的特征
        4. 本研究对"孝"或"孝道"的定义
    二 "孝"的内涵及其操作化
        1. 赡养:孝的物质维度
        2. 照顾:孝的身体维度
        3. 尊敬:孝的地位维度
        4. 顺谏:孝的权力维度
        5. 爱护:孝的情感维度
        6. 安慰:孝的扩展维度或社会维度
        7. 丧祭:孝的象征维度或仪式维度
    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近现代社会转型与孝道境遇的变化
    一 孝不可非:近代以前的中国社会与孝道嬗变
    二 外来冲击与本土反思:晚清至民初社会与非孝思潮的酝酿
    三 政局动荡与百家争鸣:民国中后期的社会与孝观念的对立
    四 政治运动与阶级斗争:毛泽东时代孝道的生存环境
    五 从经济建设为中心到和谐社会建设:改革开放与孝道复苏
    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孝观念的经验研究(上):相关文献的文本分析
    一 孝道关注度的变化:对期刊孝道文献的数量分析
    二 孝道理论旨趣的变化:对孝道论文的内容分析
        1. 孝道论文的主题及其变迁
        2. 孝道论文对孝的价值倾向及其变迁
        3. 孝道论文对孝的不同内涵的关注及其价值倾向的变迁
        4. 孝道论文对孝的性质与意义的关注及其价值倾向的变迁
    三 孝道实践旨趣的变化:对孝道故事的内容分析
        1. 不同时期期刊孝道故事主人公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
        2. 不同时期期刊孝道故事中孝的对象分析
        3. 不同时期期刊孝道故事的孝行分析
    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孝观念的经验研究(下):青岛居民的实证研究
    一 研究设计与调查
    二 理论前提与假设
    三 中国人孝道认知与态度的年龄差异
        1. 孝的性质、意义认知的年龄差异
        2. 孝道态度的年龄差异
        3. 其它因素对孝道态度年龄差异的影响
        4. 孝道诸内涵的态度差异及其年龄变化
        5. 孝道诸内涵重要性的认知差异及其年龄变化
    四 民间社会孝观念变迁的历史轨迹
    五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社会转型与孝道嬗变
    一 孝道大、小传统的关系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
        1. 孝道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关系
        2. 近代以来的孝道嬗变
    二 近代以来中国人孝观念的嬗变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联
        1. 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与孝道嬗变
        2. 五四后的民国社会与孝道嬗变
        3. 毛泽东时代的社会巨变与孝道嬗变
        4. 改革开放后的社会转型与孝道变迁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国人孝观念与行为调查问卷
附录B 与孝相关的期刊论文编码单
附录C 期刊孝道故事编码单

(7)监理会在华事业研究(1848-193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背景
    第一节 国际背景及国内背景
    第二节 “监理会的世界”
第二章 以传教士为主体的早期宣教(1848-1885)
    第一节 林乐知来华前的早期教会
    第二节 林乐知传教思路的变化(1861-1885)
    第三节 地方社会与教会
    小结
第三章 本土教会的建立和发展(1886-1939)
    第一节 “三自”理论与本色神学
    第二节 监理会与“本色化运动”
    第三节 监理会在华布道事业及其经济来源的变化
    第四节 慕尔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监理会在华文教事业
    第一节 晚清时期的监理会文教事业(1886-1911)
    第二节 义和团运动前后的林乐知与《万国公报》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监理会文教事业(1912-193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监理会在华医疗卫生事业
    第一节 医学传教的范例及条件
    第二节 监理会在华医疗卫生事业的拓展
    第三节 博习医院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监理会在华妇女事业
    第一节 背景
    第二节 “基督教家庭”的营造
    第三节 “妇女的工作为妇女”
    第四节 由配角转为主力的中国女信徒
    第五节 中西女塾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西部地方政府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逻辑结构
第二章 基于研究对象的文献综述
    第一节 研究对象界定与说明
    第二节 国内外公共卫生服务文献综述
    第三节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研究总结
第三章 制度分析与公共卫生服务供给
    第一节 模型
    第二节 理论
    第三节 框架
第四章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历史演变和现实状况
    第一节 中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历史进程
    第二节 中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现实状况
第五章 西部地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状况与问题探究
    一、公共卫生服务投入、公民医疗成本及地区贫困率研究
    二、研究假设和模型
    三、研究方法与分析过程
    四、结果分析
    五、结语
第六章 推进西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思考和设想
    一、西部地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价值取向
    二、西部地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思路
    三、西部地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设想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件
    附件1: 访谈记录
    附件2: 会议纪要
    附件3: 调查问卷
致谢

(9)中国现代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的空间与时间
    第一节 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的空间
        一、地理与生存空间
        二、心理与诗意空间
        三、异域空间与心灵体验
        四、现代空间与新诗理论
    第二节 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的时间
        一、1917-1925 年
        二、1926-1931 年
        三、1932-1937 年
        四、1938-1945 年
        五、1946-1949 年
第二章 新诗理论的论者构成
    第一节 一篇文章和一代人的经历
    第二节 古典诗论家
    第三节 现代和民族诗论家
第三章 新诗理论着作的多种样态
    第一节 新诗理论着作中的外来影响
        一、一部探索诗与散文节奏的研究着作——评述洪深《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
        二、一部被遗忘的中外比较诗歌研究着作——评述朱志泰《诗的研究》
    第二节 新诗理论论文中的外来影响(以英美新批评为例)
        一、1936 年吴世昌《诗与语音》:吕恰慈的意义分析
        二、1937 年叶公超《论新诗》:格律与爱略特论传统
        三、1947 年袁可嘉《新诗戏剧化》:英美新批评与戏剧和象征
    第三节 诗论家评说自由诗
第四章 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朱光潜《诗论》中的外来影响
    一、《诗论》的缘起
    二、对照的发现
    三、外来影响的梳理
    四、围绕《诗论》的诗论
    五、里程碑的评价
结论
    一、中国现代新诗理论的实绩与缺憾
    二、中国现代新诗理论所受外来影响的实绩与缺憾
    三、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希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国现代新诗理论着作(1920-1950)(依时间排序)
附录二 中国现代新诗理论与批评篇目(1917-1949)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10)上海工人贫困问题研究(1927-1937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三、学术前史
    四、研究基本框架、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上海工业发展与工人贫困问题的产生
    第一节 上海工业发展
        一、1927年之前上海工业发展状况
        二、1927年—1937年在困境中发展
    第二节 贫困工人群体的产生
        一、贫困工人的来源
        二、学徒、童工、包身工
第二章 贫困程度分析
    第一节 贫困的标准
    第二节 贫困工人的衣食问题
        一、饮食方面
        二、衣服及杂类
    第三节 贫困工人的住房问题
第三章 贫困的原因和影响
    第一节 工人贫困问题产生的背景及原因
        一、时代背景
        二、经济因素
        三、战争因素
        四、政治及社会因素
        五、个人及家庭因素
    第二节 贫困工人与政府及社会
        一、贫困工人与黄赌毒、帮会
        二、贫困工人与国民党政府、共产党
第四章 对贫困工人的救济
    第一节 政府与工部局治理贫困的政策
        一、政府治理贫困的政策
        二、工部局的政策
    第二节 同乡会的济贫活动
        一、同乡会的成立
        二、同乡会对贫困工人的救助
结语
参考文献

四、《广西纺织科技》2001年第1—4期(总第104—107期)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唐诗对越南李陈汉诗的影响研究[D]. 阮福心(NGUYEN PHUOC TAM).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2]唐代西南边政与边吏研究 ——以剑南道为中心[D]. 邓仕海. 云南大学, 2017(05)
  • [3]古典时期雅典城的城市布局及规划思想研究 ——兼与汉长安城比较[D]. 白继萍.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7)
  • [4]抗战时期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共产党人》为中心[D]. 朱保东. 清华大学, 2015(03)
  • [5]两化融合背景下制造企业IT治理对IT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D]. 江炼.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5)
  • [6]近代以来中国人孝观念的嬗变[D]. 何日取. 南京大学, 2013(07)
  • [7]监理会在华事业研究(1848-1939)[D]. 马光霞. 山东大学, 2012(05)
  • [8]西部地方政府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研究[D]. 刘海. 兰州大学, 2012(04)
  • [9]中国现代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D]. 王天红. 吉林大学, 2011(04)
  • [10]上海工人贫困问题研究(1927-1937年)[D]. 秦祖明. 武汉大学, 2011(05)

标签:;  ;  ;  ;  

《广西纺织科技》2001年1-4号(总104-107号)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