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V-I特性的电压稳定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石向一[1](2021)在《基于鲁棒残差生成器的微电网并联变流器分散动态补偿控制策略》文中研究表明微电网可以实现多种类型分布式电源的主动管理,其灵活的运行方式为大规模分布式电源接入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随着微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系统内负载对于发电容量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多变流器并联技术在满足系统扩容的同时,能有效弥补分布式电源的间歇性,实现多变换器并联的功率输出要求,是推进微电网发展和应用的关键技术。但微电网并联系统中含有大量的电力电子变流器,系统惯性低,更容易受到扰动的影响,为研究和解决并联变流器系统的扰动问题,提升微电网供电可靠性、稳定性和改善电能质量,利于多变流器“即插即用”的操作功能,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鲁棒残差生成器的微电网多变流器并联分散动态扰动补偿控制策略。首先,根据并联系统的拓扑结构,对并联逆变器的环流特性进行分析和定义,在准稳态条件下建立多逆变器并联的耦合状态空间模型,基于数学模型对扰动电流及其相关电能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类。其次,通过左右互质分解与尤拉参数化等理论推导证明出一种适用于控制系统“即插即用”功能的过程监控与控制框架,根据此架构选择无需互联信号线的下垂多环控制作为并联逆变器的原控制器,考虑多逆变器并联下垂分散控制的特性基于每台并联逆变器的本地信息设计了对应的鲁棒残差生成器,结合残差信号对逆变器中的参数化矩阵控制器的具体补偿位置进行分析和对比,针对逆变器多环控制的结构,提出从扰动对消的角度设计动态扰动补偿控制器Qs,i(s),并将其控制信号作用于电流环的输入端,实现与原系统电流给定信号的叠加,达到对扰动信号联合补偿的效果,进一步简化电流环二次动态补偿控制的结构,通过在每台并联的逆变器中均加入鲁棒残差生成器和动态补偿控制器Qs,i(s),实现多台逆变器间相互影响的进一步解耦。并基于鲁棒模型匹配原理根据逆变器本地信息推导出Qs,i(s)的参数化矩阵控制器表达,使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进行了仿真测试。然后,在分散动态扰动补偿控制策略的架构基础上对各控制器环节逐一推导小信号模型,结合并联逆变器及其线路的小信号模型,合并成完整的并联逆变器器系统小信号模型。通过并联逆变器参数设计和Matlab/Simulink软件得到并联逆变器的初始稳态工作点,绘制出分散动态扰动补偿控制下的并联逆变器的特征根分布图,验证该控制策略能满足小信号稳定性,同时通过根轨迹分析为该控制策略下的并联逆变器参数选取提供理论依据。最后,基于数字控制器TMS320F28335和RTDS实时数字仿真平台搭建了三台容量不同的并联逆变器系统的硬件在环实验,通过RTDS实验可知在负载投切、逆变器投切、分布式电源功率波动、不平衡现象发生、非线性设备接入以及虚拟阻抗参数设计不合理时所提控制策略能够显着提高并联系统的动态特性,减小各台逆变器和母线的电压波动,使得并联逆变器的输出功率在扰动下能够快速按容量合理分配,减小各逆变器之间的环流影响。
于彦雪[2](2021)在《多场景应用并网逆变器建模与同步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日益增长,新能源发电并网技术需要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支撑和自主运行”转变,并网逆变器的高可控性和灵活性为实现该转变提供了可能,但同时也引发了复杂的同步失稳事故,危及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锁相环(Phase Locked Loop,PLL)和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同步控制下并网逆变器面临的静态失稳和小信号同步失稳问题,本文以多场景应用逆变器并网系统为研究对象,包括基于PLL的电流控制型逆变器(PLL-based Current Controlled Inverter,PLL-CCI)并网系统、基于VSG的电压控制型逆变器(VSG-based Voltage Controlled Inverter,VSG-VCI)并网系统及PLL-CCI与VSG-VCI混合并网系统,通过建立统一的数学模型,对PLL-CCI和VSG-VCI在不同应用场景且不同电网强度下的同步特性、同步失稳机理及稳定性提高方法展开深入研究,为合理选择并优化并网逆变器的同步控制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推动新能源发电友好并网。研究多场景应用并网逆变器因稳态工作点缺失而出现的静态失稳问题。通过建立不同应用场景下PLL和VSG的准静态模型,分析PLL和VSG的同步机理,揭示PLL之间、VSG之间以及PLL与VSG之间的耦合机制,进而研究不同应用场景下PLL-CCI和VSG-VCI的静态同步稳定性。同时,通过分析多场景应用并网逆变器的功率传输特性,研究不同应用场景下PLL-CCI和VSG-VCI的静态功率稳定性。在此基础上,确定不同应用场景下影响并网逆变器静态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明确PLL-CCI、VSG-VCI以及PLL-CCI与VSG-VCI混合并网系统内各逆变器稳态工作点存在的条件,以便合理设定并网逆变器在不同应用场景且不同电网强度下的给定信号,避免系统发生静态失稳。基于谐波线性化原理,建立用于多场景应用并网逆变器小信号同步稳定性分析的统一数学模型。通过分析频域内小信号扰动的响应过程,分别建立PLL-CCI的耦合序导纳模型、单环和多环控制型VSG-VCI的耦合序阻抗模型。基于耦合序导纳或序阻抗模型,研究逆变器与电网之间电路耦合和频率耦合的相互作用过程,建立用于单逆变器并网系统小信号同步稳定性分析的等效序导纳比或阻抗比模型。基于等效序导纳模型,研究逆变器与逆变器之间的耦合作用关系,建立用于多PLL-CCI并网系统、多VSG-VCI并网系统以及PLL-CCI与VSG-VCI混合并网系统小信号同步稳定性分析的等效序导纳比模型。研究多场景应用并网逆变器因同步控制阻尼不足引发的小信号同步失稳问题。基于等效序导纳比模型,同时分析频率耦合和负阻尼对PLL-CCI低频耦合谐振的影响规律,并研究多PLL-CCI并网系统的低频耦合谐振特点。基于序阻抗模型,研究单环和多环控制型VSG-VCI的同步频率谐振现象,揭示其与序阻抗“负阻尼”之间的关系,分析VSG同步控制、虚拟阻抗、内环控制等耦合控制对同步频率谐振的影响规律。基于序阻抗比或等效序导纳比模型,对VSG-VCI并网系统以及PLL-CCI与VSG-VCI混合并网系统的小信号同步稳定性进行研究,并将其与PLL-CCI并网系统的小信号同步稳定性进行对比,明确弱电网下多场景应用并网逆变器同步控制的优化设计方向。针对弱电网下同步稳定性问题突出的PLL-CCI,研究其同步稳定性提高方法。针对PLL-CCI的静态失稳问题,利用PLL-CCI自身的多功能控制优势,提出一种无功电流补偿控制策略,在满足并网点电压跌落不超过10%、功率因数不低于0.9的前提下,提高PLL-CCI的静态稳定性。针对PLL-CCI的低频耦合谐振问题,基于序导纳模型,一方面,在保留PLL的前提下,采用前馈控制技术,研究兼顾PLL动态性能和稳定性的CCI并网系统的小信号同步稳定性提高方法;另一方面,从移除PLL的角度,采用滤波技术,研究基于瞬时功率理论的无PLL控制CCI并网系统的小信号同步稳定性提高方法。
徐韵扬[3](2021)在《振荡频率耦合下风电机组的阻抗建模与并网稳定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构建低碳能源体系,我国风电等新能源占比不断提升,我国电力系统正逐渐向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演进。在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发电装置多时间尺度控制器的复杂作用将与电网特性交织,使得系统的动态特性复杂化、稳定问题严峻化。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出现的振荡问题不仅呈现出宽频段范围内振荡频率时变的特性,而且具有全新特征,表现为多振荡频率点并存、并相互耦合的振荡频率耦合现象。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宽频段振荡问题会影响发供电设备运行,并可能诱发连锁反应事故,造成系统瓦解、大面积停电等灾难性后果。虽然目前针对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稳定分析与优化控制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在宽频段稳定性分析理论方面,现有的阻抗稳定性分析理论无法揭示振荡频率耦合现象的产生机理,传统的相序域阻抗模型及稳定性判据忽略了振荡频率耦合现象与新能源系统自身特征的关系,无法准确判断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实际稳定状态,存在系统稳定性误判的风险,并且系统的稳定优化控制也缺乏准确的阻抗模型作为理论支撑。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围绕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宽频段振荡问题及其体现出的振荡频率耦合现象,以阻抗稳定性分析理论为基础,从风电机组并网系统的振荡机理、阻抗建模、稳定性分析、稳定优化控制等方面展开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成果如下:1、明确了风电变流器频率耦合特征的产生机理,并指出风电变流器的频率耦合特征会使得宽频段振荡问题出现振荡频率耦合现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相序域阻抗矩阵模型的稳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在理论上揭示了振荡频率耦合现象的产生机理,克服了振荡频率耦合下的系统稳定性分析难题,为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稳定分析与优化控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基于频率耦合特征下的风电变流器阻抗模型,深入分析了频率耦合特征的影响因素,研究了频率耦合特征对阻抗特性的影响,证明了忽略频率耦合特征或者仅考虑部分频率耦合特征的产生因素可能会导致错误的系统稳定性判断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如何通过优化频率耦合特征的关键影响因素实现系统的稳定优化控制。2、明确了风电机组中直流动态特征的产生机理,提出风电机组直流动态特征的量化建模方法。在此基础上,指出直流动态特征也是风电机组频率耦合特征的关键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通过直流动态特征模型建立风电机组频率耦合模型的阻抗建模方法,进一步完善了振荡频率耦合下的风电机组并网稳定性分析理论。基于计及直流动态特征下的风电机组阻抗模型,深入分析了直流动态特征对机组阻抗特性及并网稳定性的影响,指出了造成直流动态特征处于弱阻尼状态的潜在风险因素,并针对此风险因素提出了通过优化直流动态特征从而提升风电机组弱电网适应性的系统稳定优化控制方法。3、针对传统矢量控制型风电机组与弱电网出现的振荡问题以及关键的振荡风险因素,探讨了通过虚拟同步控制策略代替矢量控制策略以提升风电机组弱电网适应性的问题。首先分析了虚拟同步控制策略对风电变流器阻抗特性以及并网振荡失稳风险的影响,并提出了基于空间矢量图的机组阻抗特性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以虚拟同步控制型直驱风电机组为例,指出了虚拟同步型直驱风电机组接入弱电网、尤其是与传统矢量控制型风电机组互联接入感性弱电网时所面临的失稳风险,并从虚拟同步控制策略和直流动态特征两个方面提出了基于参数优化的风电机组弱电网适应性提升控制方法。
蔺向阳[4](2021)在《大规模光伏电站接入弱电网振荡特性及调控方法研究》文中提出为了缓解传统化石能源枯竭带来的能源压力,光伏等新能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发展。由于大规模光伏电站产生的能源除受光照强度影响伴随的间歇性特点外,其通常通过长距离输电线路接入电网运行,线路阻抗不可忽略,因此光伏电站并网运行面临接入弱电网的现实挑战。由于在电网强度较弱情况下,其通过锁相环、电压电流控制器等环节与并网光伏逆变器耦合增强,进而给大规模电站的运行带来一系列宽频域多时间尺度的失稳问题。为保证大规模光伏电站并网稳定运行,必须认识光伏电站振荡失稳、谐波放大、母线电压越限等问题的产生机理,并设计相应的调控方法。因此,本文针对大规模光伏电站接入弱电网的振荡稳定性、谐波谐振特性、并网点母线电压保护等一系列问题展开研究,详细内容如下:(1)详细研究了大规模光伏电站的聚合等值方法。首先通过时域微分方程建立光伏逆变器的数学模型,利用不同系统之间同调性判据,求取多并联光伏逆变器的等值条件。通过逆变器中的能量关系建立同调系统之间状态变量满足的数学关系,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保持方法大规模光伏电站聚合等值方法。然后,通过比较详细模型与聚合模型之间的状态方程,给出了精确的光伏逆变器功率电路、控制器等效参数的计算方法。通过PSCAD/EMTDC仿真平台搭建的10台光伏逆变器详细模型与相应聚合等值模型验证了所提出的聚合方法的有效性,发现所提等效参数计算方法,不仅可以求取相同参数条件下的多并联光伏逆变器等值模型,也可以求取不同参数条件下的等值模型,并且聚合模型与详细模型在不同辐照度变化扰动、连续对称和非对称电网故障下具有动态一致性,证明了聚合等值方法的有效性。(2)以多并联光伏逆变器的聚合等值模型为对象,建立了两级式光伏逆变器的详细阻抗模型,其中包括光伏阵列,前级直流升压电路和后级三相逆变器及各部分控制电路。在两级式光伏逆变器的直流母线端口和并网点端口处分别求解逆变器的直流阻抗模型与交流阻抗模型,其中交流阻抗模型为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d-q轴阻抗模型。通过对不同端口下阻抗特性的分析,发现前级电路的直流输出阻抗表现为一阶低通滤波器,主要受直流链路电容的影响。同时电压外环控制器中积分增益的降低可能会导致d轴阻抗分量为负电阻容性阻抗。此外,利用广义奈奎斯特稳定判据,揭示光伏逆变器接入弱电网的振荡产生机理,发现锁相环带宽的增加、外环控制器积分增益的降低、光伏逆变器工作点的改变会分别造成逆变器接入弱电网发生30Hz、162Hz、1574Hz等不同频率范围的振荡。通过2.8MW聚合光伏逆变器接入弱电网的仿真模型,验证了阻抗模型和振荡频率分析的正确性。(3)为进一步研究光伏电站接入弱电网的谐波谐振特性,利用光伏逆变器正负序坐标系下的阻抗模型,建立了光伏接入弱电网的无源阻抗网络。通过对阻抗网络的串联谐振分析,得到了并网点谐波电压放大系数,并且详细评估了不同光伏逆变器参数、不同无功补偿容量与不同长度分布式输电线路对谐波放大程度的影响。同时,根据阻抗网络与谐波放大系数,可以求取在指定次电网背景谐波时光伏逆变器接入电网的谐波放大情况。针对电网背景谐波条件下光伏输出谐波含量越限的问题,设计基于多谐振电流控制器与有源阻尼反馈的谐波谐振控制策略,提升光伏逆变器在背景谐波条件下的谐波抑制能力,并通过逆变器分别接入含对称背景谐波与非对称背景谐波电网的仿真算例,证明了谐波谐振控制策略的有效性。(4)大规模光伏电站并网运行时需要有相应的无功补偿装置支撑并网点母线电压,因此本文研究了光伏电站中典型的星形连接H桥级联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tatic Var Generation,SVG)的基本架构与控制方法。在PSCAD仿真平台中搭建了三相星形连接每相8个H桥级联并且额定容量为8MVar的SVG仿真模型,分别实现了SVG的恒无功功率控制方式与恒母线电压控制,发现当采用恒无功功率控制方式时SVG可以稳定输出指定容量,但H桥电容电压存在两倍频正弦波动;当采用恒母线电压控制方式时SVG会随母线电压的变化而输出不同大小的无功容量,但其H桥电容电压两倍频波动明显减小。鉴于光伏电站中SVG与光伏逆变器均有无功输出能力,依据无功-电压下垂曲线,制定了光伏电站无功协调三层控制策略,合理调配光伏电站无功功率分配,满足母线电压保护要求。在PSCAD/EMTDC平台中搭建50MW额定容量的大规模光伏电站仿真模型,在稳态与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条件下,分别验证了无功协调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王杨[5](2021)在《并网逆变器多模式运行稳定性分析及其多模型控制研究》文中指出电流控制型并网逆变器由于发电效率高、并网电能质量好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大规模新能源发电一般远离负荷中心,通常需要经过长距离线路和多级变压器进行输电。因此新能源发电单元接入点(point of generating unit connection,PGUC)存在一定的等效电网阻抗。又由于新能源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其输出功率不断变化,导致PGUC等效电网阻抗也不断变化,从而使电网呈现短路比(short circuit ratio,SCR)大幅波动的弱电网状态。近年来,电流控制型并网逆变器与弱电网阻抗之间复杂的动态交互作用,已经引起了一系列谐振和不稳定问题。电压控制型并网逆变器能够模拟同步发电机外特性,给电网提供有益支撑,有效提升了弱电网下并网系统的稳定裕度,但其在强电网中稳定裕度较低,存在不稳定风险。另一方面,为了补偿等效电网阻抗导致的末端压降,提高新能源的远距离输电能力,输电线路可能接入一定的串补设备。串补设备主要呈容性,对等效电网阻抗的低频段有大幅影响,更增加了电网阻抗的不确定性,并引起了次同步振荡等新的不稳定模态。上述复杂的电网状态,对新能源发电系统稳定、高效运行带来了极大挑战。无论是电压控制型还是电流控制型并网逆变器都无法在电网阻抗大幅变化时宽范围稳定运行。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建立了电流控制型并网逆变器和电压控制型并网逆变器(下垂控制、虚拟同步机)的序阻抗模型,采用阻抗分析法分析了它们在不同电网模型中的并网特性和振荡机理,并提出了电压控制型并网逆变器的次同步振荡抑制策略。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根据不同的电网状态自适应改变控制方法的多模型控制策略,从而实现了电网阻抗大幅变化时并网逆变器的稳定运行。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如下:1)针对阻感性电网中电流控制型和电压控制型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问题,分别建立了电流控制型并网逆变器、下垂控制型并网逆变器、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的序阻抗模型,并采用阻抗分析法分别对其并网稳定性进行分析,讨论了控制参数、线路阻抗等因素对其并网稳定性的影响,得出在阻感性电网中电流控制和电压控制的并网稳定性具有很好的互补特性的结论。2)针对串补电网中下垂控制型并网逆变器的次同步振荡问题,采用阻抗分析法对其次同步振荡机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同步旋转坐标系虚拟电阻的次同步振荡抑制策略,并建立了加入虚拟电阻的下垂控制序阻抗模型,最后通过阻抗稳定性分析证明虚拟电阻策略能够有效提升下垂控制型并网逆变器在串补电网中的并网稳定性。3)针对串补电网中VSG的次同步振荡问题,建立了考虑无功环的VSG序阻抗模型,采用阻抗分析法对其次同步振荡机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三相静止坐标系虚拟电阻的次同步振荡抑制策略,并建立了加入虚拟电阻的VSG序阻抗模型,最后通过阻抗稳定性分析证明虚拟电阻策略能够有效提升VSG在串补电网中的并网稳定性。4)针对电网阻抗大幅变化时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问题,提出了能够辨识不同电网状态的多模型估计方法和根据不同电网状态自适应切换控制方法的多模型控制策略,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多模型切换方法。最后,本文搭建了20k W多逆变器系统平台,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赵韩广[6](2021)在《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序阻抗建模分析与稳定控制》文中研究表明中低压配电网的线路阻抗呈现时变的特征,使得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算法的分布式发电单元和电网阻抗产生交互作用,出现系统失稳。论文针对含频率耦合特性的VSG阻抗建模、分析和稳定控制展开研究,建立了考虑频率耦合效应的VSG序阻抗模型,准确分析了VSG与电网交互系统的振荡机理,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阻抗控制的振荡抑制策略,改善了VSG并网系统的稳定性,为实现大规模VSG并网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综合考虑功率环、电压环,采用多谐波线性化方法建立了含频率耦合效应的VSG序阻抗模型,分析了VSG的频率耦合回路特征,指出不对称的功率环结构是导致VSG产生频率耦合的根本原因,频率耦合效应会降低正序输出阻抗的低频段幅值,引发VSG的振荡失稳。阻抗扫频测量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VSG序阻抗建模方法的准确性。(2)为了能准确分析系统参数摄动对VSG输出阻抗的影响规律,提出一种基于二范数的频域灵敏度指标,定量分析了VSG输出阻抗特性的参数灵敏度,获取了影响VSG低频段输出阻抗特性的主要参数。基于Nyquist稳定判据,分析了VSG并网系统的多参数稳定域,获取了参数摄动对VSG并网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在StarSim半实物实验平台搭建10k W的VSG并网系统,实验结果验证了稳定性分析的正确性。(3)针对频率耦合效应导致的VSG强网失稳问题,提出一种多目标优化的自适应虚拟阻抗控制方法。考虑频率耦合效应对VSG正序输出阻抗幅频特性的影响程度,定义了VSG频率耦合作用频段;根据电网阻抗自适应调节虚拟阻抗,保证VSG和电网的交互频率能主动回避VSG频率耦合效应作用频段,提升系统在强电网下的稳定裕度。建立了以功率解耦、极限功率输出能力和并网稳定性为约束的虚拟阻抗优化设计方法,基于StarSim半实物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提振荡抑制策略的有效性以及虚拟阻抗参数设计方法的最优性。
宁星[7](2021)在《复杂负载下直流微网多尺度失稳机理与阻尼控制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为了管理与环境污染和减少传统发电所需化石燃料有关的问题,分布式发电(DGs)包括可再生能源(RES)、能源储存系统(ESS)被广泛应用。为协调大电网与分布式电源间的矛盾,充分挖掘分布式电源的价值和效益,直流微网的概念应运而生。本文将直流微网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针对直流微网的功率均分、母线电压波动等问题,分别选取了BUCK、BOOST变换器ZIP负载组成的微网作为控制对象开展研究,经过数学模型建立、理论推导,仿真模型的搭建、实验验证等环节,用于保证直流微网大、小信号稳定、实现合理的功率分配,其中,在PLECS/MAT-LAB软件中搭建直流微电网系统仿真模型,并在直流微网系统硬件实验平台上完成了实验验证,具体的研究内容包含如下方面:(1)首先,对直流微网的模型进行了研究,根据状态空间平均法,推导了源侧变换器BUCK、BOOST变换器的小信号模型,为分析所提方案的稳定性以及相关参数分析提供了基础。然后采用传统的基于混合潜在理论的方法对所研究系统的大信号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所获得的稳定性判据与保守性的关系。然后,在BUCK级联系统中分析了大信号稳定性,分析了保守性的性质与危害,考虑了寄生参数对保守性的影响。本文通过一种改进的建模方法,揭示了导致负载变换器响应特性理想化的原因,大幅度减小了保守域。最后,对该理想化的模型进行了完善,建立了完整的ZIP负载的模型。(2)然后,针对直流微网中线路阻抗引起功率不均分的问题,分析了传统下垂控制的原理和问题,进而建立了一种新的分层控制方案,并通过建立直流微网的小信号模型,推导了其传递函数并选取合适的控制参数,然后搭建6个BOOST并联的直流微网系统仿真模型,在仿真模型中验证了ZIP负载变化的复杂工况,并对该控制策略的控制参数进行阻尼、响应速度、系统的超调量等内容动态性能分析。此外,对该系统完成了不同控制参数的实验验证,该方案不仅可以将直流母线电压恢复到参考值60V,并且各微网的输出电流分配实现了均流(1:1:1)与不同比例(2:3:4),而且可以解决传统下垂控制带来的折中问题,自动校正线路阻抗中的下垂系数,保证了精确的功率均分。(3)其次,针对恒定功率负载(CPL)导致负增量阻抗和正动态瞬态阻抗的问题,在基于下垂系数校正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无源积分的分层控制方案。该方法引入了输出电流反馈控制环路以确保输出阻抗的无源性。此外,建立了接口变换器系统的大信号控制规律,以全面研究控制参数对变换器无源性的影响,并且在PLECS中实现了具有六个变换器并联的仿真模型,分别对直流微网施加双闭环控制和无源积分控制,并在五种运行情况下对比电流、母线电压的的控制效果,验证所提出的基于无源性的大信号稳定算法的有效性,相较于双闭环控制,该无源积分控制方法出现的电流尖峰由5.5A减小到了4.6A;在参考电压变化的测试下,母线电压波动值由16V减小到了2.8V;在即插即用的测试下,该无源积分控制方法出现的电流尖峰由5A减小到了3.6A,仿真结果证明基于无源积分分层控制方法的控制效果比双闭环控制方法更好。(4)最后,本文研究了基于动态一致性算法(DCA)和下垂系数校正控制的DC MG的分布式分层控制方法,同时充分考虑了负载对系统的影响。分层控制包括下垂系数校正回路、一次电压和电流控制回路,二次电压和电流控制回路控制回路,用于实现准确的电流均分并保持母线电压。此外,还在仿真中搭建了6BUCK变换器组成的微网系统,该系统最大功率等级为720W,研究了DCA的收敛速度与系统的动态特性的影响,并且在仿真模型中模拟了系统负载变化、拓扑改变、通信时间的变化、调整二次控制参数等工况,并与传统的主从控制方法进行对比,使得系统变得更具交互性,从而减少振荡并改善系统动态响应。
安鑫业[8](2021)在《含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的独立风光储直流微电网运行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分布式光伏和风电是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有效形式之一,微电网旨在实现分布式电源灵活高效利用。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保有量增加,采用微电网或微电网群为电动汽车充电,可有效缓解其用能需求给大电网带来的升级改造压力。本论文在设计含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的风/光/储直流微电网拓扑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分层协调控制策略,底层控制可确保系统稳定运行,解决电动汽车快充引起的直流母线电压失稳问题。在此基础上,考虑含电动汽车快充的独立运行风/光/储直流微电网实际运行工况,设计了能选择系统运行模式和改变下层控制器参考值的上层中心控制器。本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建立了风/光/储直流微电网各发电单元和储能单元的数学模型,并研究了光伏和风电单元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与限功率控制。光伏发电单元通过拟合不同光照强度下光伏输出功率与端口电压的关系,通过查表法实现光伏最大功率跟踪,且通过改变光伏端口电压实现限功率运行。风力发电单元通过风速与发电机转速之间的关系得到该风速下最大输出功率对应的机组参考转速,采用转速外环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实现风电单元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且通过控制风力机桨距角实现机组限功率运行。(2)研究了采用V-I下垂控制的并联储能系统带恒功率负荷的带载能力。首先分析了采用电力电子接口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恒功率特性,然后建立了采用V-I下垂控制双向DC/DC变流器的平均值模型,利用特征值法和阻抗分析法分析了采用V-I下垂控制器的并联储能系统带阻性负荷和恒功率负荷的带载能力,给出了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控制器各参数稳定运行边界和系统带载能力。并利用已开发的三相交错并联DC/DC变流器和d SPACE1103进行了实验验证。(3)考虑含电动汽车快充的独立风/光/储直流微电网实际运行工况,设计了能选择系统运行模式和改变下层控制器参考值的上层中心控制器。首先分析各发电单元容量和功率边界及可能的通信距离,选择上层中心控制器,并根据系统实际运行工况,制定系统可能的运行状态及各运行状态之间的切换条件。利用Matlab/Simulink/Stateflow仿真软件,搭建含有电动汽车快速充电负荷的风/光/储直流微电网主电路模型与控制系统,进行不同运行状态下的系统仿真,仿真结果验证所提分层协调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钱海亚[9](2021)在《孤岛微电网定频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电网在配电电压水平上聚合了分布式电源和各类负荷,成为能够实现自我控制和管理的主动配电系统,提高了以风能和太阳能为代表新能源源接入电网的供电灵活性和可靠性。微电网的控制策略中,相对于主从控制而言,下垂控制因为极大减轻了微电网运行对高带宽通信网络的依赖,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优点在于无需任何通信线路就可以实现分布式电源间的有功和无功负荷分配,避免了部署通信网络的高额投资和维护成本。然而与常规电力系统的一次调频会造成系统的频率变化一样,下垂控制也是一种频率有差控制,由此带来了频率稳定性问题。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的小型化和普及发展为低成本实现无下垂和锁相环环节的微电网分布式电源间的同步提供了可能。引入GPS同步能够实现微电网的恒定频率控制,从而彻底解决微电网频率稳定问题。本文针对孤岛微电网的频率稳定性和基于GPS的定频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以微电网详细状态空间模型的建立和分析为基础,对实现微电网定频控制所要解决的同步、功率分配和谐波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下垂控制的孤岛微电网建模及稳定性研究。建立了基于对等控制的孤岛微电网的详细小扰动状态空间模型,其中包含逆变器内外环控制器和滤波器的建模,以及线路阻抗以及负荷的详细建模。通过对不同控制参数下状态空间模型特征值的计算得到系统主导特征值的根轨迹曲线,从而分析下垂参数对系统的动态响应的振荡和阻尼特性的影响情况,为控制参数的选择提供指导。最后比较了阶跃扰动下所建立的状态空间模型与物理仿真模型响应特性的差异,并通过观察分析不同参数下特征值和时域特性的对应关系进一步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准确性。2.基于GPS同步的孤岛微电网定频运行技术研究。研究了实现定频控制所必须的解决的分布式电源同步问题,对基于GPS同步和相角下垂控制的微电网定频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推导并与传统下垂控制进行了比较,与传统频率下垂控制根据输出功率调整逆变器输出电压频率以实现负荷分配和逆变器同步不同,相角下垂控制根据输出功率通过对输出电压的相角进行直接控制来实现同样的目标,因此具有更快的动态特性。在此基础上,针对可能出现的GPS通信中断提出了一种备用控制策略,保证了出现一个或多个分布式电源失去全局同步信号时微电网的稳定运行,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策略的可行性。3.复杂负载条件下微电网的定频鲁棒控制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相角下垂控制框架和控制理论的电压鲁棒控制设计算法。该电压控制器的设计基于旋转坐标系,设计目标在于减小复杂负荷产生的谐波和负序分量对系统的影响。同时,设计过程中同样考虑了建模时可能出现的参数的不准确性、模型不确定性和未建模动态等不确定性因素对控制系统的影响,这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被表示成传递函数的形式并作为约束考虑进控制器优化问题中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最后根据线性矩阵不等式理论求解鲁棒优化问题得到控制器参数,并通过仿真和硬件在环实验验证了设计控制器的可行性。4.定频控制中分布式电源虚拟阻抗的分析与实现。对基于GPS控制策略的相角下垂控制策略和V-I下垂控制策略的特性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现有的这两种控制策略其实均可以看成不同形式的虚拟阻抗控制策略。因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自适应虚拟阻抗设计方法,该方法基于微电网小信号模型,既考虑了稳定性约束,又考虑了电能质量要求。通过自适应暂态阻抗调整,增强了大扰动和电网故障时的系统稳定性。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方案的系统性能和故障穿越能力。5.基于一致性协议的分布式电源功率分配优化。提出了一种两层次虚拟阻抗控制策略,下层为基本虚拟阻抗控制,上层为自整定阻抗控制。虚拟电阻的整定过程不需要任何关于实际阻抗信息,且每个DG只需要与其相邻的DG进行通信。一次完整的整定过程即可以保证即使通信网络发生中断,只要负荷不发生剧烈变化就可以保证有功和无功负荷的合理分配。且即使负荷发生较大变化,整定后的虚拟阻抗仍然能够大幅度超越现有控制策略的功率分配性能。同时为了保证整定过程中,通信网络的延迟不会破坏微电网的动态稳定性,建立并研究了基于时滞微分方程的微电网动态模型,通过仿真和硬件在环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黄昌树[10](2020)在《基于主导不稳定平衡点法含风电交直流系统的暂态电压稳定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暂态电压稳定性分析一直是电力系统稳定性研究领域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问题之一。随着新能源技术和高压直流输电(HVDC)技术的发展,风电和HVDC线路组成电网的比重将不断增大,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另一方面,目前基于能量函数法的思想对暂态电压稳定性的研究还不充分,相关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仍需进一步完善。将能量函数法运用于含风电交直流系统的暂态电压稳定性分析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主导不稳定平衡点法对电力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进行分析。首先基于稳定域理论和能量函数理论对暂态电压失稳机理进行探讨和分析,指出在能量函数法的思想下,暂态电压失稳是由于故障中轨迹穿过了电压型主导不稳定平衡点(CUEP)的稳定流形。然后基于无功守恒原理推导了含恒速风机、双馈风机和HVDC系统的数值型能量函数。从两种思路推导了恒速风机的能量函数,通过理论分析,将恒速风机等值为PQ动态负荷的思路得到的能量函数保守性更低,对于那些数学模型较为复杂,且难以求得其解析型的能量函数的设备,如双馈风机和HVDC等,本文推荐采用PQ动态负荷的思路来推导其能量函数。接着对求取电压型CUEP方法的可靠性进行研究。由于基于牛顿法的求取CUEP的方法对初值要求较高,如果初值选择不合理,迭代可能会很耗时或发散,本文将启发式的方法和牛顿同伦法结合起来,求取电力系统的电压型主导不稳定平衡点,通过理论分析和算例分析,表明了牛顿同伦法可以减弱牛顿法下电力系统模型不稳定平衡点的收敛域分形边界影响,提高了数值计算收敛到CUEP的可靠性。将能量函数法分别用于纯交流系统和含风电交直流系统的暂态电压稳定分析中,均一致得到保守的结果,体现了能量函数法的保守性,验证了本文方法构造能量函数和求取电压型CUEP的有效性,也进一步表明了暂态电压失稳由电压型CUEP的不稳定流形来主导。最后从能量函数法的角度分析了交直流系统直流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得到了与时域仿真一致的结果,为分析设备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仿真结果表明,将能量函数法运用于含风电交直流系统的暂态电压稳定性分析是可行的。
二、基于V-I特性的电压稳定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V-I特性的电压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鲁棒残差生成器的微电网并联变流器分散动态补偿控制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并联变流器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1.2.2 扰动下的变流器性能提升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多变换器并联数学模型与扰动分析 |
2.1 微电网并联逆变器状态空间模型 |
2.1.1 并联逆变器拓扑结构 |
2.1.2 逆变桥及LC滤波电路模型 |
2.1.3 并联逆变器环流特性及多台逆变器并联状态空间模型 |
2.2 并联逆变器扰动分析及电能质量问题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即插即用的过程监控与控制框架理论 |
3.1 “即插即用”的控制问题 |
3.2 过程监控及控制框架 |
3.2.1 反馈控制系统的可扩展性 |
3.2.2 过程监控及控制框架与容错控制框架的等价性 |
3.2.3 过程监控及控制框架的优势 |
3.3 基于鲁棒模型匹配的参数化控制器求解 |
3.4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多变换器并联分散动态扰动补偿控制策略 |
4.1 多逆变器并联下垂控制原理 |
4.1.1 下垂曲线及并联逆变器功率传输特性 |
4.1.2 下垂控制功率均分机理 |
4.1.3 下垂多环控制策略 |
4.2 基于鲁棒残差生成器的分散动态扰动补偿控制 |
4.3 并联逆变器中动态补偿控制器Q_(s,i)(s)的设计和求解 |
4.4 仿真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散动态扰动补偿控制的小信号稳定性分析 |
5.1 微电网小信号稳定性分析方法 |
5.2 分散动态扰动补偿控制下的并联逆变器小信号模型 |
5.2.1 分散动态扰动补偿控制器小信号模型 |
5.2.2 逆变器及其线路小信号模型 |
5.2.3 单台逆变器小信号模型 |
5.2.4 多逆变器并联系统小信号模型 |
5.3 小信号稳定性分析及并联逆变器参数设计 |
5.3.1 不同容量逆变器参数设计 |
5.3.2 并联逆变器小信号稳定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RTDS实验结果及验证 |
6.1 RTDS实验平台介绍 |
6.2 分散动态扰动补偿控制策略RTDS实验验证 |
6.2.1 负载投切RTDS实验 |
6.2.2 逆变器投切RTDS实验 |
6.2.3 分布式电源功率波动RTDS实验 |
6.2.4 不平衡现象RTDS实验 |
6.2.5 非线性设备RTDS实验 |
6.2.6 虚拟阻抗参数设计不合理RTDS实验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与主要工作 |
7.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多场景应用并网逆变器建模与同步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并网逆变器的同步控制及其同步稳定性问题 |
1.3 并网逆变器的同步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1 并网逆变器的静态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2 并网逆变器的小信号同步稳定性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多场景应用并网逆变器静态稳定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PLL-CCI并网系统静态稳定性研究 |
2.2.1 PLL准静态模型建立与分析 |
2.2.2 PLL-CCI的静态稳定性分析 |
2.3 VSG-VCI并网系统静态稳定性研究 |
2.3.1 VSG准静态模型建立与分析 |
2.3.2 VSG-VCI的静态稳定性分析 |
2.4 PLL-CCI与VSG-VCI混合并网系统静态稳定性研究 |
2.4.1 PLL和 VSG准静态模型建立与分析 |
2.4.2 PLL-CCI和VSG-VCI的静态稳定性分析 |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5.1 PLL-CCI并网系统实验 |
2.5.2 VSG-VCI并网系统实验 |
2.5.3 PLL-CCI与VSG-VCI混合并网系统实验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谐波线性化的并网逆变器小信号建模 |
3.1 引言 |
3.2 基于谐波线性化的序导纳或序阻抗建模与验证 |
3.2.1 PLL-CCI的耦合序导纳建模与验证 |
3.2.2 VSG-VCI的耦合序阻抗建模与验证 |
3.3 基于序导纳或序阻抗的逆变器并网系统建模 |
3.3.1 基于序导纳的PLL-CCI并网系统建模 |
3.3.2 基于序阻抗的VSG-VCI并网系统建模 |
3.3.3 基于等效序导纳的多逆变器并网系统建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场景应用并网逆变器小信号同步稳定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PLL-CCI并网系统小信号同步稳定性研究 |
4.2.1 基于Bode图的稳定性判据 |
4.2.2 单PLL-CCI并网低频耦合谐振研究 |
4.2.3 多PLL-CCI并网低频耦合谐振研究 |
4.3 VSG-VCI并网系统小信号同步稳定性研究 |
4.3.1 VSG-VCI并网同步频率谐振研究 |
4.3.2 VSG-VCI并网小信号交互稳定性研究 |
4.4 PLL-CCI与VSG-VCI混合并网系统小信号同步稳定性研究 |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1 PLL-CCI并网系统实验 |
4.5.2 VSG-VCI并网系统实验 |
4.5.3 PLL-CCI与VSG-VCI混合并网系统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弱电网下PLL-CCI的同步稳定性提高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于d轴电压前馈的PLL-CCI静态稳定性提高方法 |
5.2.1 基于d轴电压前馈的无功电流补偿控制 |
5.2.2 补偿后PLL-CCI的静态稳定性 |
5.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 基于协调控制的PLL-CCI低频耦合谐振抑制方法 |
5.3.1 基于协调控制的PLL-CCI序导纳重塑 |
5.3.2 协调控制下PLL-CCI的小信号同步稳定性 |
5.3.3 仿真和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基于瞬时功率理论的CCI稳定性提高方法 |
5.4.1 IP-CCI的小信号同步稳定性 |
5.4.2 基于电压滤波的IP-CCI中高频耦合谐振抑制 |
5.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振荡频率耦合下风电机组的阻抗建模与并网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 |
1.1.2 宽频段振荡问题 |
1.1.3 振荡频率耦合现象 |
1.2 风电并网系统的阻抗分析法研究现状 |
1.2.1 并网振荡问题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2 阻抗建模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3 稳定优化控制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计及频率耦合特征的风电变流器阻抗建模与并网稳定性分析 |
2.1 风电变流器的频率耦合特征与分析方法 |
2.1.1 变流器的频率耦合特征及其产生机理 |
2.1.2 振荡频率耦合现象与频率耦合特征 |
2.1.3 变流器频率耦合特征的小信号框图描述与模型定义 |
2.1.4 频率耦合特征下的阻抗稳定性分析方法 |
2.2 风电机组网侧变流器的频率耦合特征建模与分析 |
2.2.1 风电机组网侧变流器的频率耦合特征 |
2.2.2 解析建模 |
2.2.3 风电机组网侧变流器的频率耦合特征分析 |
2.3 双馈风电机组机侧变流器的频率耦合特征建模与分析 |
2.3.1 双馈风电机组机侧变流器的频率耦合特征 |
2.3.2 解析建模 |
2.3.3 双馈风电机组机侧变流器的频率耦合特征分析 |
2.4 频率耦合特征对风电机组的影响 |
2.4.1 频率耦合特征对阻抗特性的影响 |
2.4.2 频率耦合特征对并网稳定性的影响——实验案例分析 |
2.4.3 频率耦合特征下的并网振荡风险因素分析与稳定优化控制——实验案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计及直流动态特征的风电机组阻抗建模与并网稳定性分析 |
3.1 风电机组的直流动态特征与分析方法 |
3.1.1 交-直-交变流器的直流动态特征 |
3.1.2 振荡频率耦合现象与直流动态特征 |
3.1.3 直流动态特征的小信号框图描述与模型定义 |
3.1.4 基于模态分析的直流动态特征分析方法 |
3.2 直驱风电机组的直流动态特征建模与分析 |
3.2.1 直驱风电机组的直流动态特征 |
3.2.2 解析建模 |
3.2.3 基于小信号模型的状态方程构建 |
3.2.4 直驱风电机组的直流动态特征分析 |
3.3 双馈风电机组的直流动态特征建模与分析 |
3.3.1 双馈风电机组的直流动态特征 |
3.3.2 解析建模 |
3.3.3 基于小信号模型的状态方程构建 |
3.3.4 双馈风电机组的直流动态特征分析 |
3.4 直流动态特征对风电机组的影响 |
3.4.1 计及直流动态特征的风电机组频率耦合模型 |
3.4.2 直流动态特征对阻抗特性的影响 |
3.4.3 直流动态特征对并网稳定性的影响——实验案例分析 |
3.4.4 计及直流动态特征时风电并网系统的稳定优化控制——实验案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虑弱电网适应性的虚拟同步控制型风电机组阻抗建模与并网稳定性分析 |
4.1 虚拟同步控制策略对风电机组网侧变流器的影响分析 |
4.1.1 虚拟同步控制型网侧变流器的解析建模 |
4.1.2 虚拟同步控制策略与矢量控制策略下网侧变流器的阻抗特性对比 |
4.1.3 虚拟同步控制策略对网侧变流器阻抗特性的影响分析 |
4.1.4 虚拟同步控制策略对弱电网并网失稳风险的影响——实验案例分析 |
4.1.5 基于参数优化的弱电网适应性提升控制——实验案例分析 |
4.2 直流动态特征对虚拟同步控制型直驱风电机组的影响分析 |
4.2.1 虚拟同步控制下直驱风电机组的直流动态特征建模与分析 |
4.2.2 虚拟同步控制策略与矢量控制策略下直驱风电机组的阻抗特性对比 |
4.2.3 直流动态特征对虚拟同步控制型直驱风电机组阻抗特性的影响分析 |
4.2.4 虚拟同步控制下直流动态特征对弱电网并网失稳风险的影响——实验案例分析 |
4.2.5 基于直流动态特征参数优化的弱电网适应性提升控制——实验案例分析 |
4.3 弱电网下两种控制类型风电机组互联运行的稳定性分析与优化控制 |
4.3.1 两种控制类型风电机组互联时的系统阻抗特性分析 |
4.3.2 弱电网下两种控制类型风电机组互联运行的振荡失稳风险——实验案例分析 |
4.3.3 弱电网下两种控制类型风电机组互联运行的稳定优化控制——实验案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5.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4)大规模光伏电站接入弱电网振荡特性及调控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大规模光伏电站的基本架构 |
1.3 大规模光伏电站接入弱电网稳定性问题概述 |
1.3.1 大规模光伏电站宽频域振荡问题与阻尼控制策略 |
1.3.2 大规模光伏电站接入弱电网的谐波谐振问题 |
1.4 光伏逆变器的数学模型与并网稳定性判据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大规模光伏电站的聚合等值方法与模型一致性校核 |
2.1 两级式光伏发电单元的详细数学模型 |
2.1.1 前级直流升压电路的详细模型 |
2.1.2 后级三相逆变器的数学模型 |
2.2 基于同调等值的聚合方法 |
2.3 大规模光伏电站的聚合等值模型 |
2.3.1 光伏阵列的聚合模型 |
2.3.2 MPPT算法的聚合等值模型 |
2.3.3 功率主电路的聚合等值模型 |
2.3.4 变压器等值模型 |
2.3.5 控制参数的等值模型 |
2.4 案例研究与仿真分析 |
2.4.1 仿真文件设置 |
2.4.2 案例1 |
2.4.3 案例2 |
2.4.4 案例3 |
2.4.5 案例4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两级式光伏逆变器的阻抗建模与振荡特性分析 |
3.1 两级式光伏逆变器端口阻抗建模 |
3.1.1 后级电路阻抗模型 |
3.1.2 前级电路阻抗模型 |
3.1.3 交流端口阻抗求解 |
3.1.4 直流端口阻抗求解 |
3.2 两级式光伏逆变器的阻抗特性研究 |
3.2.1 交流端口阻抗特性分析 |
3.2.2 直流端口阻抗特性分析 |
3.3 光伏接入弱电网的振荡特性与稳定性分析 |
3.4 阻抗模型与稳定性分析仿真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光伏逆变器并网谐波特性研究与谐波控制策略 |
4.1 光伏逆变器并网架构与等效阻抗网络 |
4.1.1 光伏逆变器正负序阻抗模型 |
4.1.2 光伏并网系统阻抗网络与谐波放大系数 |
4.2 光伏并网系统谐波特性研究 |
4.2.1 光伏逆变器参数对并网点谐波特性的影响 |
4.2.2 无功补偿装置与输电线路模型 |
4.2.3 无功补偿装置与输电线路对谐波特性的影响 |
4.2.4 光伏逆变器接入电网谐波含量评估 |
4.3 光伏逆变器谐波谐振控制策略 |
4.4 光伏谐波谐振控制策略仿真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光伏电站的无功补偿装置与无功协调运行 |
5.1 H桥级联SVG的基本结构与控制策略 |
5.1.1 H桥级联SVG系统架构 |
5.1.2 H桥级联SVG的控制策略 |
5.2 基于PSCAD的H桥级联SVG仿真模型 |
5.3 光伏电站无功电压协调控制策略 |
5.3.1 光伏电站无功分层控制策略 |
5.3.2 无功补偿-电压下垂曲线 |
5.4 光伏电站无功协调控制策略仿真验证 |
5.4.1 光伏电站仿真平台介绍 |
5.4.2 光伏电站稳态下仿真结果 |
5.4.3 光伏电站在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情况下的仿真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并网逆变器多模式运行稳定性分析及其多模型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并网逆变器稳定性分析方法 |
1.2.2 阻抗建模 |
1.2.3 并网逆变器振荡机理分析 |
1.2.4 多模型控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电流控制型并网逆变器序阻抗建模及其稳定性分析 |
2.1 锁相环 |
2.1.1 坐标变换的线性化 |
2.1.2 锁相环小信号模型 |
2.1.3 基于带宽的锁相环参数计算方法 |
2.2 电流控制型并网逆变器序阻抗建模 |
2.2.1 CGI序阻抗建模 |
2.2.2 CGI稳态工作点分析 |
2.2.3 CGI序阻抗扫频验证 |
2.3 各因素对电流控制型并网逆变器阻抗曲线的影响 |
2.3.1 滤波器对CGI阻抗曲线的影响 |
2.3.2 稳态工作点对CGI阻抗曲线的影响 |
2.3.3 延迟等效对CGI阻抗曲线的影响 |
2.3.4 控制环节对CGI阻抗曲线的影响 |
2.4 电流控制型并网逆变器并网稳定性分析 |
2.4.1 CGI并网稳定性判定方法 |
2.4.2 阻感性电网中CGI并网稳定性分析 |
2.5 仿真验证 |
2.5.1 电网阻抗大小对CGI并网稳定性的影响验证 |
2.5.2 锁相环带宽对CGI并网稳定性的影响验证 |
2.5.3 前馈系数对CGI并网稳定性的影响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下垂控制型并网逆变器序阻抗建模及其稳定性分析 |
3.1 下垂控制型并网逆变器序阻抗建模 |
3.1.1 DGI序阻抗建模 |
3.1.2 DGI稳态工作点计算 |
3.1.3 DGI序阻抗扫频验证 |
3.1.4 功率等级对DGI序阻抗曲线的影响 |
3.2 下垂控制型并网逆变器并网稳定性分析 |
3.2.1 电压控制型并网逆变器并网稳定性判定方法 |
3.2.2 阻感性电网中DGI并网稳定性分析 |
3.2.3 串补电网中DGI并网稳定性分析 |
3.3 下垂控制次同步振荡抑制策略 |
3.3.1 无源阻尼策略 |
3.3.2 基于虚拟电阻的DGI次同步振荡抑制策略 |
3.3.3 加入虚拟电阻的DGI序阻抗扫频验证 |
3.3.4 稳定性分析 |
3.3.5 下垂控制的虚拟电阻大小设计方法 |
3.4 仿真验证 |
3.4.1 阻感性电网中电网阻抗大小对DGI并网稳定性的影响验证 |
3.4.2 串补线路对DGI并网稳定性的影响和次同步振荡抑制策略有效性验证 |
3.4.3 虚拟电阻大小设计方案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虚拟同步机序阻抗建模及其稳定性分析 |
4.1 虚拟同步机序阻抗建模 |
4.1.1 VSG序阻抗建模 |
4.1.2 VSG稳态工作点计算 |
4.1.3 VSG序阻抗扫频验证 |
4.1.4 功率等级对VSG序阻抗曲线的影响 |
4.2 虚拟同步机并网稳定性分析 |
4.2.1 阻感性电网中VSG并网稳定性分析 |
4.2.2 串补电网中VSG并网稳定性分析 |
4.3 虚拟同步机次同步振荡抑制策略 |
4.3.1 VSG无源阻尼策略 |
4.3.2 基于虚拟电阻的次同步振荡抑制策略 |
4.3.3 加入虚拟电阻的VSG序阻抗扫频验证 |
4.3.4 稳定性分析 |
4.3.5 VSG的虚拟电阻大小设计 |
4.3.6 虚拟电阻策略对VSG动态性能的影响 |
4.4 仿真验证 |
4.4.1 阻感性电网中电网阻抗大小对VSG并网稳定性的影响验证 |
4.4.2 串补线路对VSG并网稳定性的影响和次同步振荡抑制策略有效性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电网状态的并网逆变器多模型控制 |
5.1 模型集构建 |
5.2 多模型估计 |
5.2.1 阻感性电网中短路比测量方法 |
5.2.2 串补电网中次同步谐波水平估计方法 |
5.3 多模型控制 |
5.3.1 多模型控制策略 |
5.3.2 多模型切换方法 |
5.4 仿真验证 |
5.4.1 多模型切换方法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验平台及实验验证 |
6.1 实验平台概述 |
6.2 硬件电路设计 |
6.2.1 主电路参数 |
6.2.2 采样电路 |
6.3 逆变器控制软件结构及上位机软件 |
6.3.1 主程序流程图 |
6.3.2 中断服务程序 |
6.3.3 控制算法实现 |
6.3.4 上位机界面 |
6.4 实验验证 |
6.4.1 串补电容投入方法 |
6.4.2 下垂控制次同步振荡抑制策略实验验证 |
6.4.3 VSG次同步振荡抑制策略实验验证 |
6.4.4 多模型切换策略实验验证 |
6.4.5 多模型自适应控制策略实验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1 )参加的学术交流与科研项目 |
2 )发表的学术论文(含专利和软件着作权) |
(6)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序阻抗建模分析与稳定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虚拟同步发电机阻抗建模及其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
1.2.1 虚拟同步发电机的研究现状 |
1.2.2 阻抗建模研究现状 |
1.2.3 阻抗稳定性判据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考虑频率耦合效应的VSG序阻抗建模 |
2.1 VSG的基本原理 |
2.1.1 VSG的结构 |
2.1.2 VSG的定子电压方程 |
2.1.3 VSG的控制算法 |
2.1.4 电压电流双环控制 |
2.2 VSG的序阻抗模型 |
2.2.1 VSG的频率耦合现象 |
2.2.2 多谐波线性化理论 |
2.2.3 VSG序阻抗建模 |
2.2.4 VSG频率耦合机理 |
2.3 仿真验证 |
2.3.1 阻抗测量 |
2.3.2 频率耦合效应对VSG输出阻抗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VSG阻抗参数灵敏度以及并网稳定性分析 |
3.1 阻抗参数灵敏度分析 |
3.1.1 控制电路参数摄动对输出阻抗影响 |
3.1.2 主电路参数摄动对输出阻抗影响 |
3.1.3 参数灵敏度分析 |
3.2 基于序阻抗的VSG并网系统稳定性分析 |
3.2.1 阻抗法分析VSG并网系统稳定性基本原理 |
3.2.2 VSG并网稳定性分析 |
3.2.3 实验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虚拟阻抗控制的振荡抑制策略 |
4.1 含虚拟阻抗控制的VSG控制策略 |
4.2 含虚拟阻抗控制的VSG的序阻抗建模 |
4.3 虚拟阻抗的设计 |
4.3.1 稳定性约束 |
4.3.2 功率解耦约束 |
4.3.3 极限功率输出能力 |
4.4 基于虚拟阻抗振荡抑制策略VSG并网稳定性分析 |
4.4.1 含虚拟阻抗控制的VSG的小信号稳定性分析 |
4.4.2 实验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清单 |
(7)复杂负载下直流微网多尺度失稳机理与阻尼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直流微电网的控制结构 |
1.3 直流微电网的分层控制策略 |
1.4 负载稳定性问题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直流微网建模与分析 |
2.1 源变换器模型建立 |
2.1.1 BUCK变换器小信号建模 |
2.1.2 BOOST变换器小信号建模 |
2.2 基于传统混合潜在理论的传统大信号稳定性准则 |
2.2.1 模型说明 |
2.2.2 基于MPT的模型建立 |
2.2.3 基于MPT模型的保守性分析 |
2.2.4 大信号建模分析 |
2.3 直流微网负载的实际模型建立 |
2.3.1 ZIP数学模型 |
2.3.2 恒功率负载电路的大信号建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含ZIP负载的DCMG功率均分及母线电压恢复控制策略 |
3.1 传统下垂控制 |
3.2 直流微网的分层控制 |
3.2.1 下垂系数校正控制和电压恢复控制 |
3.2.2 三次控制 |
3.3 直流微网的小信号模型和参数设计 |
3.3.1 简化的电路模型和小信号模型 |
3.3.2 零极点轨迹分析 |
3.4 系统性能评估 |
3.4.1 传统下垂控制的性能评估 |
3.4.2 下垂系数校正控制的性能评估 |
3.5 含ZIP负载的仿真分析 |
3.5.1 控制参数k_(p3)变化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 |
3.5.2 控制参数k_(i3)变化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 |
3.5.3 下垂系数r_(d0)变化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 |
3.6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6.1 控制参数k_(p3)变化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 |
3.6.2 控制参数k_(i3)变化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 |
3.6.3 下垂系数r_(d0)变化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无源积分控制理论的微网控制策略设计 |
4.1 直流微网的失稳机理 |
4.2 基于无源积分控制理论的微网分层控制策略 |
4.3 无源积分控制理论 |
4.3.1 无源积分控制规律 |
4.3.2 无源积分控制方法 |
4.4 微网仿真分析 |
4.4.1 输入电压变化性能测试 |
4.4.2 参考电压变化性能测试 |
4.4.3 负载跳变性能测试 |
4.4.4 即插即用性能测试 |
4.4.5 电流均分性能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MAS一致性策略的直流微网协调控制方法研究 |
5.1 一致性算法问题的研究 |
5.2 基于一致性算法的分布式分层控制方案 |
5.3 仿真分析:基于一致性算法的分布式分层控制方案 |
5.4 3buck变换器系统特性评估 |
5.4.1 电流源变化对直流微网的影响 |
5.4.2 负载变化对直流微网的影响 |
5.4.3 CPL功率变化对直流微网的影响 |
5.4.4 通信采样时间对直流微网的影响 |
5.4.5 与主从控制的对比 |
5.5 6buck变换器系统特性评估 |
5.5.1 CPL功率变化对直流微网的影响 |
5.5.2 负载跳变对直流微网的影响 |
5.5.3 通信失败对直流微网的影响 |
5.5.4 拓扑变化对直流微网的影响 |
5.5.5 二次控制参数k_(psvi)对直流微网的影响 |
5.5.6 二次控制参数k_(isvi)对直流微网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含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的独立风光储直流微电网运行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含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的风/光/储直流微电网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微电网发展现状 |
1.2.2 风/光/储独立直流微电网发展现状 |
1.2.3 电动汽车快速充电负荷特性 |
1.2.4 直流微电网母线电压控制研究现状 |
1.3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风/光/储直流微电网系统结构与数学模型 |
2.1 风/光/储直流微电网拓扑结构 |
2.2 永磁同步风力发电单元数学模型与最大功率跟踪控制 |
2.2.1 风力机数学模型 |
2.2.2 永磁同步发电机数学模型 |
2.2.3 永磁同步风力发电单元最大功率跟踪控制 |
2.2.4 风力机变桨距控制 |
2.3 光伏发电单元数学模型与控制 |
2.3.1 光伏发电单元数学模型 |
2.3.2 光伏发电单元最大功率跟踪与限功率控制 |
2.4 储能单元的结构及数学模型 |
2.4.1 磷酸铁锂蓄电池组数学模型 |
2.4.2 超级电容器数学模型 |
2.4.3 三相交错DC/DC变流器结构 |
2.4.4 三相交错DC/DC变流器参数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风/光/储直流微电网母线电压控制策略研究 |
3.1 恒功率负荷数学建模及特性分析 |
3.2 储能双向DC/DC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参数设计 |
3.3 不同容量的储能单元带恒功率负荷能力分析 |
3.3.1 储能双向DC/DC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带恒功率能力分析 |
3.3.2 单个储能单元DC/DC V-I下垂控制带恒功率负荷能力分析 |
3.3.3 多个储能单元DC/DC V-I下垂控制带负荷能力分析 |
3.4 实验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风/光/储独立直流微电网运行状态分析及系统仿真 |
4.1 风/光/储独立直流微电网系统运行状态 |
4.2 风/光/储独立直流微电网运行状态切换及其仿真 |
4.2.1 风/光/储独立直流微电网运行模式 |
4.2.2 模式转换策略 |
4.2.3 系统仿真参数及条件 |
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孤岛微电网定频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依赖通信网络的孤岛微电网控制策略 |
1.2.2 基于下垂特性的孤岛微电网控制策略 |
1.2.3 孤岛微电网的定频控制策略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对等控制的孤岛微电网建模及稳定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基于对等控制的孤岛微电网模型的建立 |
2.2.1 电压源逆变器的状态空间模型 |
2.2.2 电力线路和负荷的状态空间模型 |
2.2.3 完整的微电网状态空间模型 |
2.3 孤岛微电网状态空间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
2.3.1 孤岛微电网状态空间模型的根轨迹分析 |
2.3.2 孤岛微电网动态模型的时域仿真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GPS同步的孤岛微电网定频运行技术 |
3.1 引言 |
3.2 微电网分布式电源控制GPS同步技术 |
3.3 基于GPS同步的DG相角下垂控制策略 |
3.4 基于相角下垂和辅助P-f下垂的DG定频控制 |
3.4.1 DG定频控制策略总体框架 |
3.4.2 GPS时钟和相角同步模块 |
3.5 算例分析 |
3.5.1 阶跃负荷变化和拓扑改变时的微电网运行特性 |
3.5.2 GPS信号中断和恢复时的微电网运行特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复杂负载条件下微电网的定频鲁棒控制 |
4.1 引言 |
4.2 基于GPS同步的鲁棒控制系统总体架构 |
4.3 电压鲁棒控制器的设计 |
4.3.1 基于VSI的分布式电源状态空间模型 |
4.3.2 电压鲁棒控制器优化问题的建立 |
4.4 采用所提出控制策略的微电网小信号模型 |
4.4.1 相角下垂控制器的小信号模型 |
4.4.2 电压控制回路的小信号模型 |
4.4.3 微电网网架的小信号模型 |
4.4.4 完整的微电网小信号模型 |
4.5 算例分析 |
4.5.1 含鲁棒控制器的微电网小信号稳定性分析 |
4.5.2 存在非对称和谐波负荷时的微电网运行特性分析 |
4.5.3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和断开过程分析 |
4.5.4 微电网控制策略的硬件在环实验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定频控制中分布式电源虚拟阻抗的分析与实现 |
5.1 引言 |
5.2 虚拟阻抗控制与现有定频控制策略的比较 |
5.2.1 分布式电源间的功率分配机制 |
5.2.2 虚拟阻抗控制与相角下垂控制的对比 |
5.2.3 虚拟阻抗控制与V-I控制的对比 |
5.3 基于自适应分层虚拟阻抗控制的微电网定频控制 |
5.3.1 基本虚拟阻抗控制回路 |
5.3.2 自适应扰动控制回路 |
5.4 定频控制微电网的虚拟阻抗设计 |
5.4.1 含虚拟阻抗控制的DG状态空间模型 |
5.4.2 关于虚拟阻抗的系统动态和稳定性边界 |
5.4.3 关于虚拟阻抗的电压调整和功率传输边界 |
5.4.4 微电网虚拟阻抗控制器的实现问题 |
5.5 算例分析 |
5.5.1 现有相角下垂控制方法的控制效果 |
5.5.2 虚拟阻抗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 |
5.5.3 虚拟阻抗控制下微电网的抗大扰动能力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一致性原则的分布式电源功率分配优化 |
6.1 引言 |
6.2 输出阻抗不匹配时的微电网功率分配 |
6.3 基于一致性原则的自整定虚拟阻抗控制策略 |
6.4 控制系统时滞微分方程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
6.4.1 虚拟阻抗控制器模型 |
6.4.2 微电网的状态空间模型 |
6.4.3 微电网状态空间模型的根轨迹分析 |
6.5 仿真算例分析 |
6.5.1 采用现有基于GPS同步的定频控制策略微电网动态特性 |
6.5.2 采用自整定虚拟阻抗控制的微电网动态特性 |
6.5.3 考虑通信延迟后自整定虚拟阻抗控制微电网的动态特性 |
6.5.4 出现通信中断时自整定虚拟阻抗控制微电网的动态特性 |
6.6 硬件在环实验分析 |
6.6.1 考虑通信延迟的微电网硬件在环实验 |
6.6.2 考虑通信中断的微电网硬件在环实验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基于主导不稳定平衡点法含风电交直流系统的暂态电压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电压稳定性定义和分类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工作安排 |
第二章 基于主导不稳定平衡点法的暂态电压稳定域理论 |
2.1 引言 |
2.2 稳定域理论 |
2.2.1 平衡点和稳定域 |
2.2.2 稳定流形和不稳定流形 |
2.2.3 稳定域边界和拟稳定域边界 |
2.3 能量函数理论 |
2.3.1 能量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
2.3.2 最近不稳定平衡点法和主导不稳定平衡点法 |
2.4 基于主导不稳定平衡点法的暂态电压稳定域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无功守恒原理含风电系统的能量函数推导 |
3.1 引言 |
3.2 无功守恒原理的能量函数推导方法 |
3.2.1 发电机部分能量函数推导 |
3.2.2 负荷部分能量函数推导 |
3.2.3 网络部分能量函数推导 |
3.3 含恒速风机系统的能量函数推导 |
3.3.1 恒速风机数学模型 |
3.3.2 恒速风机能量函数推导 |
3.3.3 含恒速风机系统的能量函数 |
3.4 算例分析 |
3.4.1 含恒速风机系统能量函数验证 |
3.4.2 含双馈风机系统能量函数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牛顿同伦法的电压型主导不稳定平衡点计算 |
4.1 引言 |
4.2 牛顿同伦法理论 |
4.2.1 同伦法基本原理 |
4.2.2 牛顿同伦法的收敛域特性 |
4.3 电压型主导不稳定平衡点计算 |
4.3.1 主导负荷母线的确定 |
4.3.2 主导不稳定平衡点初值的确定和修改 |
4.3.3 牛顿同伦法的实施 |
4.4 仿真验证 |
4.4.1 含单个动态负荷母线的3机9母线系统 |
4.4.2 含多个动态负荷母线的3机9母线系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含风电交直流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HVDC模型及其能量函数的推导 |
5.2.1 直流数学模型 |
5.2.2 PSAT直流模型改造 |
5.2.3 直流能量函数推导 |
5.3 含风电交直流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分析框架 |
5.4 算例分析 |
5.4.1 含风电4机10母线交流系统 |
5.4.2 含风电4机10母线交直流系统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2 后续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基于V-I特性的电压稳定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鲁棒残差生成器的微电网并联变流器分散动态补偿控制策略[D]. 石向一.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2]多场景应用并网逆变器建模与同步稳定性研究[D]. 于彦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3]振荡频率耦合下风电机组的阻抗建模与并网稳定性分析[D]. 徐韵扬. 浙江大学, 2021(01)
- [4]大规模光伏电站接入弱电网振荡特性及调控方法研究[D]. 蔺向阳.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5]并网逆变器多模式运行稳定性分析及其多模型控制研究[D]. 王杨.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6]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序阻抗建模分析与稳定控制[D]. 赵韩广.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7]复杂负载下直流微网多尺度失稳机理与阻尼控制方法研究[D]. 宁星.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8]含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的独立风光储直流微电网运行特性研究[D]. 安鑫业.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9]孤岛微电网定频控制策略研究[D]. 钱海亚. 东南大学, 2021(02)
- [10]基于主导不稳定平衡点法含风电交直流系统的暂态电压稳定性分析[D]. 黄昌树.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标签:并网逆变器论文; 光伏逆变器论文;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论文; 特征频率论文; 耦合系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