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垣坝构造带下三叠统嘉陵江组沉积相研究

长垣坝构造带下三叠统嘉陵江组沉积相研究

一、长垣坝构造带下三叠统嘉陵江组沉积相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唐华强[1](2020)在《川东地区大池干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池干构造地处四川盆地东部,为川东NNE向隔挡式褶皱带中较为典型的一个高陡背斜构造,背斜主体位于忠县-涪陵一带,是目前已探明的一个大型含气构造带。本文在区域地质背景分析、总结基础上,通过野外剖面地质调查、地震剖面精细构造解释、构造演化史分析、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对大池干背斜的构造特征、形成演化及成因机制进行了探讨,得出如下主要认识:1.大池干构造为一走向SW-NE的狭长不对称背斜,长约70余公里,宽约10余公里,北西翼缓,倾角约20~30°,南东翼陡,倾角可达84°,背斜核部出露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和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两翼地层为下侏罗统珍珠冲组至上侏罗统遂宁组,在龙头-吊钟坝一带出露一条长约23km的逆断层。2.根据钻井及地震剖面变形特征分析,研究区主要存在中三叠统嘉陵江组和中寒武统高台组两套滑脱层,它们将研究区沉积盖层在剖面上划分为上、中、下三套构造变形层,上构造变形层为中三叠统嘉陵江组膏盐岩之上的地层(T2l~J),该变形层中断裂基本不发育,仅在背斜北段断层突破地表,背斜紧闭高陡;中构造变形层是指中寒武统高台组膏盐岩与中三叠统嘉陵江组膏盐岩之间的地层(∈2g~T1j),该变形层中断裂极其发育,剖面中均发育由南西倾向的逆断层与北东倾向的逆断层组合成“Y”字形;下构造变形层是指中寒武统高台组膏盐岩之下的地层(An Z~∈1),该变形层几乎未发生褶皱,近乎水平,基底未发生卷入。3.大池干背斜的演化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a.加里东期至海西期,为拉张成盆动力学背景,主要接受早古生代-晚古生代的地层沉积;b.印支期至燕山早期,由拉张过渡为挤压,应力自南东向北西传播;c.燕山晚期至喜山期,南东-北西向挤压应力持续作用,在深部形成南东倾向逆冲构造,随着应力进一步作用,在浅部形成北西倾向反冲构造,喜马拉雅运动对前期形成的褶皱雏形进行改造,形成现今构造样式。4.通过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及前人研究成果,认为大池干背斜现今构造的形成是由于燕山早期,雪峰山-湘鄂西构造带持续隆升,在川东形成SE-NW向挤压动力学环境,大池干背斜在这种持续挤压构造环境下形成雏形,经喜山期强烈褶皱作用对先期构造进行改造,最终成型。

李贝贝[2](2019)在《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源-汇输导系统与油气分布》文中研究表明为深入探讨四川盆地雷口坡组油气富集的差异性,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四川盆地不同区带的烃源岩、输导体、输导系统、成藏特征,揭示了盆地不同区带烃源的差异性、输导体的差异性、输导系统及成藏的差异性,研究表明四川盆地雷口坡组的油气富集受源-汇输导系统控制。四川盆地雷口坡组不同区带气藏的天然气组分、碳氧同位素、氢同位素及憜性气体同位素等的研究成果表明四川盆地雷口坡组不同区带气藏气源具有显着的差异性。川东北元坝地区雷四段气藏主要来源于须家河组的烃源岩和雷口坡组自身烃源岩,川西北中坝雷三气藏气源主要来自二叠系及其下伏的地层烃源岩,川西孝泉-新场地区雷口坡组气藏气源来源于雷口坡组自身烃源岩、川中磨溪雷一气藏气源来自二叠系龙潭组烃源岩。西四川盆地雷口坡组发育有四类输导体:断层及其破碎带输导体、雷口坡组优质内幕储层输导体、风化壳输导体、褶皱伴生缝输导体。不同输导体互相组合构建起自烃源至圈闭(汇)的输导系统,即源-汇输导系统。四川盆地雷口坡组发育五类源-汇输导系统:雷口坡组断层及破碎带-优质内幕储层外源源-汇输导系统、断层及破碎带-褶皱、断层伴生缝层楼式外源源-汇输导系统。四川盆地雷口坡组源-汇输导系统决定了雷口坡组油气藏模式并控制了四川盆地雷口坡组的油气富集。四川盆地雷口坡组因源-汇输导系统不同而划分为四个不同的油气富集区:隐伏构造带下伏外源断层及破碎带-优储源-汇油气聚集区,上覆外源风化壳-优储源-汇油气聚集区,下伏外源断层破碎带-伴生缝源-汇油气聚集区,斜坡带内源伴生缝-优储源-汇油气聚集区。

唐鑫[3](2018)在《川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成藏的构造控制》文中研究说明构造作用不仅控制油气盆地的沉积建造过程,而且控制生烃后期的储层改造过程。本论文以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为研究对象,以构造演化为主线,采用野外调查、实验测试、数值模拟、理论研究等方法,针对构造控制下的页岩气成藏的科学问题展开系统研究。主要取得以下认识和成果:龙马溪组在研究区广泛分布,基于野外地质调查、资料收集,结合显微构造、岩石组构分析以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判别川南地区古沉积-构造环境、构造发育及其演化过程,阐明龙马溪组页岩沉积之后经历的应力-应变环境及动力学机制。识别出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类型包括有机质孔、粒间孔、粒内孔及微裂缝,页岩主体孔径分布稳定,孔径小于300nm的孔隙对页岩总孔体积的贡献度介于83.44%-94.23%。并结合FHH孔隙分维数计算模型,得出孔隙比表面积与孔容随有机质成熟度演化特征。基于单井沉积埋藏演化史恢复结果,阐明有机质演化过程中孔隙孔容与比表面积变化特征,并将川南地区龙马溪组泥页岩沉积以来分为四期演化阶段:加里东末期的快速埋藏阶段(约443Ma-400Ma)、海西期的缓慢抬升阶段(西部)(约400Ma-270Ma)、印支期至早燕山期的快速埋藏阶段(约270Ma-110Ma)及晚燕山期-喜马拉雅期的持续抬升阶段(约110Ma-10Ma)。川南地区三叠系嘉陵江组或雷口坡组为龙马溪组区域盖层,LM5-LM6段为龙马溪组下部富有机质页岩段的直接盖层,WF2-LM4为龙马溪组主力含气段。基于储层突破实验、甲烷扩散系数实验等,得出甲烷分子在储层扩散运移特征,基于L-F模型表征理想状况下不同埋深情况页岩气赋存状态,得出页岩气吸附态为主向游离态为主的临界转换深度介于1300-4900m之间。页岩气成藏后期储层温压变化主要由构造作用控制,基于能量动态平衡理论,阐明构造控制下页岩气能量演化及响应机制,揭示燕山晚期之后研究区长时间构造抬升作用,储层能量对储层温压环境发生变化积极响应,储层基块弹性能衰减速率比气体弹性能衰减速率慢,利于储层孔隙回弹与气体赋存状态调整过程;游离气弹性能衰减速率较吸附气弹性能衰减速率快,游离态逐渐向吸附态发生转化。论文阐明了川南地区龙马溪组构造控制下的页岩气成藏特征,并优选了研究区页岩气勘探开发有利区。

胡金苗[4](2018)在《川南长垣坝构造带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四川盆地川南地区位于四川盆地南部边缘,是四川盆地川东高陡褶皱区的次级构造单元,它是华蓥山断裂带向西南方向的延伸,受川东南南北向、东西向和北东-南西向边界断裂的限制,整体形态像扫帚一样向西南方撒开,是一个构造环境非常复杂的地带。本文通过对研究区二维地震剖面解释和钻井资料的分析,结合平衡剖面恢复,对长垣坝构造特征和形成演化进行研究,并据此提出长垣坝构造带的成因机制,最后通过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分析,验证这一结论。研究取得了符合实际区域构造变形特征的认识。成果如下:(1)对研究区地表和地腹构造进行了详细研究,认识到长垣坝构造带以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滑脱层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滑脱层为界,分为上、中、下三套变形层,其中寒武系之下的下变形层,构造变形微弱,断层不发育;寒武系至志留系的中变形层。变形强烈,断层较为发育,且均为逆断层;二叠系及之上的上变形层,变形稳定,多为褶皱变形。(2)根据平衡剖面技术计算研究区地层的缩短量,确定研究区滑脱层的位置,并结合研究区深部特征解释,认为长垣坝构造带早在三叠纪就受其北部泸州古隆起的影响,沿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滑脱层产生重力滑脱,形成逆断层,奠定了南陡北缓的褶皱雏形。据此,对长垣坝构造带形成期次进行了重新划分,认为长垣坝构造带经历了三期不同方向构造运动:二叠纪末,受其北部泸州古隆起影响,研究区由北向南产生重力滑脱,形成长垣坝构造带的褶皱雏形;燕山期,受黔中古隆起由南向北的挤压,使前期构造变形更为强烈;喜马拉雅期,受盆地东南部雪峰山隆起近东西向的挤压,使原本东西向的长垣坝构造受到南北向的构造叠加,形成了研究区现今的构造形态。(3)根据相似性原则,设计研究区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证明,在二叠纪地质环境下,研究区在受北部泸州古隆起这一力源的作用下,地层沿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滑脱层重力滑脱形成南陡北缓的不对称褶皱,证明了长垣坝构造带最早是受泸州古隆起的影响,沿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产生重力滑脱形成褶皱的可能性。

黄涵宇[5](2018)在《川东南地区古隆起形成演化及其控油气作用》文中指出对盆地内部大型古隆起地质结构认识的逐渐加深,往往伴随着重要的油气勘探发现,前期丰富的油气勘探成果表明,泸州古隆起是四川盆地重要的聚油气构造单元之一。同时,泸州古隆起的形成与演化又受到了多种地质因素的影响,它是扬子板块内部变形与周缘地块在印支期造山运动的联合响应,是研究盆-山耦合关系与盆地叠加改造过程的天然场所。借助于大量的地震反射剖面和钻井资料,结合野外勘查等资料,较为详细地刻画了泸州古隆起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构造-沉积演化史。结合研究区大地构造背景,进一步分析了泸州古隆起形成、演化的动力学过程与特征,提出了泸州古隆起的成因机制模型。基于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对研究区地震剖面进行精细的构造解释,详细分析了泸州古隆起的后期叠加变形样式,利用平衡剖面复原和地质模型正演模拟等方法还原了泸州古隆起的后期叠加变形过程。在充分认识泸州古隆起形成、演化与后期叠加改造过程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泸州古隆起核部及外围地区典型油气成藏模式的分析,详细地探讨了古隆起的动力学演化过程中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本次研究取得了如下结论:(1)四川盆地东南部地区发育印支期的泸州古隆起,其长轴走向为北东-南西向,为典型的挤压叠加型古隆起,其形成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几乎横跨了整个三叠纪时期。(2)泸州古隆起的形成与演化受控于周缘地块的印支期造山运动,是在扬子地块东南缘的雪峰山造山带自东向西递进性的挤压、迁移过程中,形成的前缘隆起带。(3)泸州古隆起核部地区被卷入了后期的构造变形带中,主要受控于基底浅变质岩、寒武系膏盐岩、志留系泥岩和三叠系膏盐岩等四套滑脱层控制,发育了对应的四套构造变形层,具有典型的分层变形特征。(4)后期的叠加构造变形使得古隆起原始形态被改造,其核部地区所遭受的叠加变形作用具有由南往北呈逐渐增强的趋势,原始的泸州古隆起核部形态更加接近于一个对称的椭圆形,其长轴平行盆地的东部边缘,呈北东-南西走向。(5)泸州古隆起的形成、演化过程对研究区生、储、盖组合发育特征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早期的油气成藏与油气调整再分配过程受到了古隆起继承性发展的制约,后期的构造叠加改造对研究区内油气藏起到了改造与破坏的双重作用。

袁颖[6](2018)在《峨眉山龙门洞剖面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岩石储集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峨眉山龙门洞嘉陵江组位于四川盆地,是重要的油气产区。截止2009年底,探明储量1141.15亿方,占四川盆地天然气总探明储层的7.09%。前人对此地区的地质特征及油气分布已有研究,但主要集中在较大范围,针对储层的物性特征及储层的综合评价涉及较少。本文以峨眉山龙门洞嘉陵江组(T1j)储层储集性为研究重点,在野外采样、镜下薄片鉴定的基础上,结合岩石学、沉积学、石油地质学等多学科理论指导,系统研究了嘉陵江组储层储集性。分别分析了嘉陵江组储层沉积学、沉积相特征,对研究区矿物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类型以及沉积相特征进行了仔细对比,总结了成岩作用及沉积相对储层的控制作用;对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及孔隙度、渗透率等储层物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峨眉山龙门洞嘉陵江组由下到上可分为嘉一段(T1j1)、嘉二段(T1j2)、嘉三段(T1j3)、嘉四段(T1j4)、嘉五段(T1j5)五个岩性段,以亮晶颗粒灰岩、微晶白云岩和含玛瑙砾石杂砂岩为主,可见有孔虫、腹足类、腕足类等多种生物碎屑及鲕粒、复鲕等。通过对四川峨眉山龙门洞剖面下三叠统嘉陵江组的沉积学特征和生物化石等沉积相标志的详细研究,结合区域沉积背景,认为该地区嘉陵江组主要为海陆过渡相类型,发育河口湾-潮坪沉积体系。经过对研究区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的研究,发现白云石化对储层的形成有重要意义,而重结晶作用和压实作用对孔隙的发育是很不利的,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堵塞了孔隙和喉道,不利于油气的储集。通过薄片镜下鉴定,对该剖面嘉陵江组岩石的孔隙类型、喉道特征、裂缝特征、孔隙度及渗透率进行了研究,发现粒间孔隙、粒间溶孔是研究区的主要孔隙类型。裂缝以直缝和斜缝为主,孔隙度与渗透率以T1j1、T1j2段较优,将T1j1、T1j2段评为优质储层。对嘉陵江组岩石孔、洞、缝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储层总体表现为低孔、低渗,Ⅲ类储层为主,非均质性较强的特征。储集类型有孔隙型、裂缝-孔隙型及裂缝型三种,发育最普遍的是裂缝-孔隙型复合储层。

杨名文[7](2018)在《米仓山前带及其周缘长兴组—飞仙关组天然气保存条件》文中研究表明复杂山前带的油气勘探是国内外学者都面临的地质学难题。位于川东北的米仓山前带及其周缘海相碳酸盐岩地层历经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制约该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天然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是保存条件。基于盆地流体化学-动力学、油气保存单元理论,把握地表地质与地下地质相结合的原则,建立米仓山前带及其周缘的构造格架,综合评价研究区长兴-飞仙关组天然气藏保存条件及划分有利勘探区带。取得了以下几点主要认识:(1)从米仓山核部向盆地方向主要发育冲断带、显露断褶带、隐伏断褶带和褶皱带,构造样式为断层相关褶皱、楔状双重构造、逆冲三角构造和冲起构造。(2)研究区目的层膏盐岩盖层的厚度变化受逆冲断层控制,膏盐岩厚度与埋藏深度决定其封闭性。(3)根据变质系数、脱硫系数及矿化度等水文地质指标划分出自由交替带、交替阻滞带及交替停滞带,建立保存条件评价标准。(4)研究区显露断褶带处于自由交替带;隐伏断褶带区域上分为2个不同的水文系统,金溪1井至金溪2井所属北部区域为自由交替带,母家场及其以东的黑池梁断褶带为交替阻滞带;褶皱带整体处于交替停滞带。(5)通南巴背斜的河坝场和通南巴背斜区域隐伏断褶带为较有利天然气聚集保存区带。

孟昱璋[8](2017)在《四川盆地三叠系嘉陵江组—雷口坡组天然气成藏差异性研究》文中指出为深入探讨四川盆地嘉陵江组—雷口坡组气藏成藏的差异性及总结其天然气的成藏规律,笔者收集大量前人资料,并分不同构造单元分析天然气的基本成藏地质条件,包括烃源、储层、封盖、圈闭、运聚、保存等方面,揭示不同构造单元间天然气成藏的差异性,包括气源差异性、沉积差异性、储层差异性、成藏过程的差异性,最终总结了四川盆地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天然气的成藏规律。据天然气组分和碳同位素分析,认为四川盆地嘉陵江组气藏的气源以外源为主,且除了川中地区嘉陵江组气藏天然气中没有上二叠统煤系烃源岩所贡献的煤型气外,盆地内大部分地区嘉陵江组气藏中的天然气为煤型气(二叠系)与油型气(二叠系、志留系)的混合。对四川盆地嘉陵江组各期的沉积相进行了研究,在嘉陵江组沉积时期,海水的进退共发生了三次,其沉积呈现出台地总体上不断局限化的特点。相应地,四川盆地中部以及东部地区能够划分出三种不同的沉积相带,分别是局限台地、蒸发台地以及开阔海台地;而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仅发育半局限—局限台地和开阔海台地。通过岩心、薄片观察,认为四川盆地嘉陵江组储集岩以灰岩和白云岩为主,常见的储集空间类型有粒间孔、粒内孔、晶间孔、溶解孔、缝洞、构造缝等。四川盆地嘉陵江组储层的物性总体上表现出低孔和低渗的特征:川东地区以Ⅲ类储层为主,孔渗相关性较强;川中孔隙度较低,孔渗相关性差;川南地区孔隙度较差、渗透率较好,裂隙较为发育。通过对四川盆地嘉陵江组典型构造天然气成藏过程的差异性研究,认为二叠系的高—过熟油裂解气在川东和川南地区主要是依靠烃源断层向上覆岩层运移,而川中地区则是通过高压破裂缝向上运移;天然气在区域性石膏盖层的封盖作用下,聚集在嘉陵江组碳酸盐岩储层中;圈闭类型主要为岩性圈闭、构造圈闭或它们的组合。嘉陵江组气藏的形成大致包含了古油藏的演化、古气藏的演化以及现今气藏的调整等过程,其中古油藏赋存的层位、形成与破坏的时间在盆地内不同构造单元上具有差异性:第一,川东和川南地区存在嘉陵江组古油藏,而川中地区发育二叠系或飞仙关组古油藏;第二,川东地区的古油藏在印支运动之后的早侏罗世形成,而川中和川南地区的古油藏在三叠纪印支运动之前形成。四川盆地嘉陵江组天然气成藏规律可概括为:“高压驱动,断层裂缝疏导,流体跨层流动,膏盖油裂解气成藏”。通过常规有机地球化学及充填物锶、碳、氧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等方法研究四川盆地雷口坡组天然气的气源,认为雷口坡组气藏都为混源,顶部雷口坡组四段风化壳气藏气源主要来自于上覆上三叠统泥质烃源岩,二次运移通道为雷口坡组风化壳。雷口坡组三段、一段滩相储层气藏其气源主要来自下伏二叠系烃源岩,运移通道为通源断层或裂缝。通过典型井的研究对比发现四川盆地雷口坡组气藏储层有两种,一为主要受沉积相控制的内幕滩相颗粒碳酸盐岩储层,其最为发育的储集空间类型为原生粒间孔、鸟眼孔、晶间孔和生物体腔孔等;二为受雷口坡顶面岩溶体系控制的风化壳岩溶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为白云石晶间(溶)孔和溶蚀孔缝。四川盆地雷口坡组气藏圈闭类型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类别,一是主要受构造控制的内幕构造型气藏,二为主要受地层(岩性)控制的构造-地层型气藏。四川盆地雷口坡组气藏直接盖层也可分为二类,一是雷口坡组顶部岩溶气藏其上的上三叠统泥岩盖层,二是雷口坡组内幕气藏其内幕膏岩盖层。四川盆地雷口坡组可分为两大类气藏。一为气源主要来自上覆烃源不含硫化氢的岩溶型构造—地层气藏;二为气源主要来自下伏烃源岩含硫化氢内幕滩相储层构造气藏。四川盆地雷口坡组天然气成藏规律概括为“源分上下,运移上壳下断;储分两种,顶溶内滩;圈闭两分,内顶有别;封盖顶泥内膏,藏成两类”。

王浩宇,张帆,李斌,李凯,罗洋[9](2014)在《蜀南长垣坝构造带下三叠统储层控制因素》文中研究表明利用岩芯、铸体薄片、录井等资料对储层的微观特征研究表明,有利储层岩性主要为白云岩类和颗粒岩类,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孔隙和裂缝,孔隙度均值为3.11%,渗透率均值为0.9×10-3um2,表现出低孔、低渗及非均质性强的特征,为裂缝-孔隙型储层,并与沉积环境密切相关。嘉陵江组白云岩储层主要发育于云质泻湖及潮间藻云坪沉积环境;颗粒灰(云)岩储层主要发育于高能环境浅滩相。白云化作用及溶蚀作用则控制着储层孔隙的发育程度,裂缝极大地改善了储层渗透性。

李凯,李斌,王浩宇,赵莉萍[10](2013)在《蜀南长垣坝构造带嘉陵江组沉积相特征及展布研究》文中指出在对蜀南长垣坝地区嘉陵江组12口井岩心精细描述、大量的岩石薄片和储层物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区嘉陵江组沉积相划分方案:9个亚相28个微相类型。采用优势相原则研究了不同时期沉积相平面展布规律、在平面上颗粒滩成透镜状不连续分布,主要发育于嘉四-嘉三和嘉二-嘉一段;云坪呈条带状分布,在嘉二段和嘉四段比较发育;结合岩心孔渗关系分析,得出颗粒滩、云坪、云质局限泻湖等是储层发育的有利沉积微相。

二、长垣坝构造带下三叠统嘉陵江组沉积相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垣坝构造带下三叠统嘉陵江组沉积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川东地区大池干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川东隔挡式褶皱带研究现状
        1.2.2 大池干构造带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工作量
        1.4.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2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构造特征
    2.3 区域构造演化
    2.4 区域地层特征
第3章 构造几何学特征
    3.1 地表构造特征
    3.2 地腹构造特征
        3.2.1 A-A’地震剖面解释
        3.2.2 B-B’地震剖面解释
        3.2.3 C-C’地震剖面解释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构造运动学特征
    4.1 研究区南段构造演化
    4.2 研究区主体构造演化
第5章 构造动力学特征—基于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5.1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模型设计
        5.1.1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流程
        5.1.2 实验装置
        5.1.3 实验材料
        5.1.4 相似性分析
    5.2 研究区构造物理模拟
        5.2.1 实验一
        5.2.2 实验二
        5.2.3 实验三
    5.3 研究区成因机制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2)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源-汇输导系统与油气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输导系统的分类
        1.2.2 输导系统的影响因素
        1.2.3 输导系统的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工作量
    1.6 取得的成果与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概况
    2.2 三叠系雷口坡组沉积概况
第3章 四川盆地烃源岩特征
    3.1 震旦系-下古生界烃源岩
    3.2 上二叠统烃源岩
    3.3 上三叠统烃源岩
第4章 四川盆地雷口坡组气藏气源研究
    4.1 天然气组分成分
    4.2 天然气碳、氢同位素
第5章 四川盆地雷口坡组输导体和输导系统
    5.1 四川盆地雷口坡组输导体
    5.2 四川盆地雷口坡组气藏源-汇输导系统
        5.2.1 断层及破碎带-优质(内幕)储层外源源-汇输导系统
        5.2.2 断层及破碎带-褶皱、断层伴生缝层楼式外源源-汇输导系统
        5.2.3 褶皱、断层伴生裂缝-优质(内幕)储层层内源源-汇输导系统
        5.2.4 雷口坡组风化壳-优质(内幕)储层外源源-汇输导系统
        5.2.5 断层及破碎带-雷口坡组风化壳长距外源源-汇输导系统
    5.3 四川盆地雷口坡组气藏源-汇输导系统对比
第6章 四川盆地雷口坡组源-汇输导系统与油气分布
    6.1 源-汇油气输导系统与油气成藏特征
        6.1.1 隐伏构造带下的外源断层破碎带油气输导系统与成藏
        6.1.2 斜坡带内源伴生缝-优储源-汇油气输导系统与油气成藏
        6.1.3 上覆外源风化壳-优储源-汇油气输导系统与成藏
        6.1.4 下伏外源断层破碎带-伴生缝源-汇油气输导系统与成藏
    6.2 源-汇输导输导系统与油气分布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3)川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成藏的构造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川南地区页岩气研究现状
    1.4 存在问题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 论文工作量及主要创新点
2 研究区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2.2 构造层划分及构造演化阶段
    2.3 野外地质特征
    2.4 小结
3 研究区构造变形特征及形成机制
    3.1 基底构造特征
    3.2 川南地区构造变形期次分析
    3.3 川南地区裂缝类型及形成机理
    3.4 显微变形特征及应力-应变环境
    3.5 川南地区构造演化特征
    3.6 川南地区构造变形机制分析
    3.7 小结
4 研究区龙马溪组源岩储层特征
    4.1 龙马溪组发育特征
    4.2 储层岩石学特征
    4.3 储层有机地化特征
    4.4 储层孔隙特征
    4.5 小结
5 构造控制下的沉积-埋藏-生烃演化过程
    5.1 龙马溪组沉积-构造环境
    5.2 龙马溪组单井沉积埋藏-成熟生烃史演化特征
    5.3 川南地区龙马溪组成熟-生烃史演化特征
    5.4 小结
6 川南地区源-盖匹配及构造保存特征
    6.1 川南地区页岩气“生-储-盖”组合特征
    6.2 川南地区页岩气储层突破性能
    6.3 川南地区页岩气赋存相态及逸散特征
    6.4 构造抬升剥蚀对页岩气的控制作用
    6.5 小结
7 页岩气成藏的构造控制与储层能量响应机制
    7.1 页岩气关键成藏要素及其配置关系
    7.2 川南地区龙马溪组宏观控藏过程
    7.3 构造控制下龙马溪组页岩气能量响应机制
    7.4 构造控制下页岩气成藏模式及勘探开发潜力
    7.5 小结
8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川南长垣坝构造带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川南地区研究现状
        1.2.2 构造物理模拟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区域地质单元划分
        2.1.2 四川盆地演化
        2.1.3 川南地区概况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2.1 地层概况
        2.2.2 滑脱层
        2.2.3 泸州古隆起
第3章 长垣坝构造带构造特征
    3.1 地表特征
    3.2 地腹构造特征解释
    3.3 构造样式分析
第4章 长垣坝构造带构造演化特征
    4.1 长垣坝构造带构造演化
    4.2 长垣坝构造带构造演化分析
        4.2.1 地震剖面解释
        4.2.2 嘉陵江组拉平剖面解释
    4.3 平衡剖面缩短量计算
        4.3.1 平衡剖面原理和制作原则
        4.3.2 平衡剖面缩短量分析
第5章 长垣坝构造带成因机制-基于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5.1 实验设计方案
        5.1.1 考虑因素
        5.1.2 实验方案
    5.2 实验过程
        5.2.1 隆升实验一
        5.2.2 隆升实验二
    5.3 实验结果分析
    5.4 成因机制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5)川东南地区古隆起形成演化及其控油气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1 陆内构造变形动力学研究
        1.3.2 古隆起定义与研究方法浅析
        1.3.3 川东南地区古隆起研究进展
        1.3.4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1.4.1 研究内容
        1.4.2 科学问题
    1.5 技术路线与方法
    1.6 完成的工作量
    1.7 主要成果与认识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
    2.2 地球物理场与深部结构特征
        2.2.1 重力场特征
        2.2.2 航磁异常及电性结构特征
        2.2.3 深部速度结构特征
        2.2.4 岩石圈厚度
    2.3 研究区地层概况
        2.3.1 元古界
        2.3.2 古生界
        2.3.3 中生界
        2.3.4 新生界
    2.4 研究区基本地质结构
    2.5 研究区构造-沉积演化简史
3 泸州古隆起的地质结构
    3.1 泸州古隆起的厘定
        3.1.1 钻井地层上的响应
        3.1.2 地震剖面上的证据
        3.1.3 沉积环境特征响应
    3.2 古隆起的分布范围
4 泸州古隆起的时空演化与沉降特征
    4.1 研究区年代地层格架特征
    4.2 研究区中生代以来的沉降史
5 泸州古隆起的成因机制探讨
    5.1 华南印支期的陆内造山
        5.1.1 华南板块与周缘板块的碰撞拼贴
        5.1.2 上扬子克拉通-雪峰山地区的地层不整合特征
    5.2 印支期上扬子板块西缘的盆山转换
        5.2.1 特提斯构造域演化与被动大陆边缘沉积特征
        5.2.2 印支期上扬子西缘的地层时空格架
        5.2.3 上扬子西缘的盆-山转换过程
    5.3 泸州古隆起的成因机制与构造-沉积演化过程
        5.3.1 泸州古隆起的成因机制
        5.3.2 泸州古隆起的构造-沉积演化史
6 古隆起的后期叠加变形
    6.1 古隆起的现今构造格局
    6.2 区域性滑脱层特征
    6.3 古隆起核部地区的构造几何学特征
        6.3.1 北段
        6.3.2 中段
        6.3.3 南段
    6.4 古隆起核部地区的构造运动学特征
        6.4.1 北段
        6.4.2 中段
        6.4.3 南段
    6.5 小结
7 古隆起的控油气作用
    7.1 研究区生、储、盖基本特征
        7.1.1 烃源岩特征
        7.1.2 储集层特征
        7.1.3 盖层特征
    7.2 研究区烃源岩热演化史
    7.3 隆起动力学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7.3.1 沉积期古隆起与生储盖组合发育
        7.3.2 成藏期古隆起与油气运聚
        7.3.3 调整期古隆起与油气再分配
        7.3.4 定位期古隆起与油气富集
    7.4 古隆起区典型油气藏成藏模式
        7.4.1 古隆起核部地区油气成藏模式
        7.4.2 古隆起核部边缘地区成藏模式
        7.4.3 古隆起外围地区成藏模式
    7.5 小结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峨眉山龙门洞剖面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岩石储集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概述
    1.1 研究区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
    1.2 四川盆地三叠系油气地质工作程度及现状
    1.3 国内外岩石储集性能研究现状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1.6 论文完成实物工作量
第2章 峨眉山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大地构造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构造
    2.4 岩浆岩及变质岩
第3章 嘉陵江组储层沉积学特征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3.1.1 嘉一段(T1j1)岩石学特征
        3.1.2 嘉二段(T_1j~2)岩石学特征
        3.1.3 嘉三段(T_1j~3)岩石学特征
        3.1.4 嘉四段(T_1j~4)岩石学特征
        3.1.5 嘉五段(T_1j~5)岩石学特征
    3.2 成岩作用类型
        3.2.1 白云岩化作用
        3.2.2 溶蚀作用
        3.2.3 泥晶化作用
        3.2.4 压实压溶作用
        3.2.5 重结晶作用
        3.2.6 交代作用
    3.3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第4章 嘉陵江组储层储集性特征
    4.1 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4.1.1 孔隙
        4.1.2 溶洞
        4.1.3 裂缝
        4.1.4 喉道
    4.2 储层物性特征
        4.2.1 孔隙度
        4.2.2 渗透率
        4.2.3 孔隙度与渗透率关系
第5章 嘉陵江组沉积相特征
    5.1 主要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5.1.1 陆相
        5.1.2 海陆过渡相类型
        5.1.3 海相
    5.2 沉积相对储层的控制作用
第6章 储层储集性综合评价
    6.1 储集层类型划分
        6.1.1 孔隙型储层
        6.1.2 裂缝型储层
        6.1.3 洞穴型储层
        6.1.4 复合型储层
    6.2 储层储集性分类评价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图版

(7)米仓山前带及其周缘长兴组—飞仙关组天然气保存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山前带油气分布特征
        1.2.2 油气保存条件研究
    1.3 米仓山前带勘探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与完成工作量
        1.5.1 研究技术路线
        1.5.2 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地质构造特征
        2.1.1 构造发育特征
        2.1.2 构造演化阶段
    2.2 研究区地层发育特征
        2.2.1 地层发育分布
        2.2.2 生、储、盖沉积体系
第3章 天然气保存体系的空间格架
    3.1 研究区现今构造格架
        3.1.1 各构造单元的发育特征
        3.1.2 米仓山前带主要构造样式
        3.1.3 重点区域构造格架
    3.2 研究区盖层发育特征及封堵性分析
        3.2.1 膏盐岩盖层形成的沉积环境
        3.2.2 膏盐岩盖层的宏观展布
        3.2.3 膏盐岩盖层的岩石学特征
        3.2.4 膏盐岩盖层的封闭性
    3.3 天然气保存体系的时空配置
        3.3.1 油气成藏过程基本特点
        3.3.2 保存单元的识别与划分
第4章 米仓山前带水文地质条件
    4.1 研究区海相地层水文地质地球化学
    4.2 山前带地层水成因讨论
第5章 天然气藏保存控制因素分析与模式
    5.1 保存条件综合分析
    5.2 研究区重点井保存条件剖析
        5.2.1 金溪1井保存条件
        5.2.2 金溪2井保存条件
        5.2.3 九龙1井保存条件
        5.2.4 新黑池1井保存条件
        5.2.5 河坝1井保存条件
    5.3 研究区保存条件综合模式及有利区带预测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四川盆地三叠系嘉陵江组—雷口坡组天然气成藏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流体输导系统预测
        1.2.2 油气成藏过程中能量场的控制作用
        1.2.3 成藏年代学
    1.3 三叠系嘉陵江组-雷口坡组天然气勘探成果
        1.3.1 嘉陵江组天然气勘探成果
        1.3.2 雷口坡组天然气勘探成果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6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1.7 取得的认识及创新性成果
        1.7.1 取得的主要认识
        1.7.2 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背景
    2.2 三叠系嘉陵江组-雷口坡组沉积背景
    2.3 三叠系嘉陵江组-雷口坡组地层特征
        2.3.1 嘉陵江组
        2.3.2 雷口坡组
第3章 三叠系嘉陵江组天然气成藏条件
    3.1 烃源条件
    3.2 储集条件
    3.3 封盖条件
    3.4 圈闭条件
    3.5 运聚条件
    3.6 保存条件
第4章 三叠系嘉陵江组天然气成藏差异性
    4.1 嘉陵江组气源差异性
        4.1.1 天然气的组分特征
        4.1.2 天然气的碳同位素特征
    4.2 嘉陵江组沉积差异性
        4.2.1 嘉陵江组沉积(微)相类型
        4.2.2 嘉陵江组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
    4.3 嘉陵江组储层差异性
        4.3.1 储集岩类型与岩石学特征
        4.3.2 储集空间类型
        4.3.3 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4.3.4 储层物性特征
        4.3.5 储层发育控制因素
    4.4 嘉陵江组成藏差异性
第5章 三叠系雷口坡组天然气成藏条件
    5.1 烃源条件
    5.2 储集条件
    5.3 封盖条件
    5.4 圈闭条件
    5.5 运聚条件
第6章 三叠系雷口坡组天然气成藏差异性
    6.1 雷口坡组气源差异性
    6.2 雷口坡组沉积差异性
        6.2.1 雷口坡组沉积(微)相类型
        6.2.2 雷口坡组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
    6.3 雷口坡组储层差异性
    6.4 雷口坡组成藏差异性
第7章 三叠系嘉陵江组与雷口坡组天然气成藏规律
    7.1 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
        7.1.1 嘉陵江组天然气成藏的控制因素
        7.1.2 雷口坡组天然气成藏的控制因素
    7.2 天然气成藏规律
        7.2.1 嘉陵江组天然气成藏规律
        7.2.2 雷口坡组天然气成藏规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9)蜀南长垣坝构造带下三叠统储层控制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2 储层基本特征
    2.1 主要储集岩类型
    2.2 储集空间特征
    2.3 储层物性特征
3 储层控制因素分析
    3.1 沉积微相是发育有利储层的基础
    3.2 溶蚀作用和白云化作用控制孔隙的发育
        3.2.1 溶蚀作用
        3.2.2 白云化作用
    3.3 裂缝改善储集性能
4 结论

(10)蜀南长垣坝构造带嘉陵江组沉积相特征及展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概况
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2.1 开阔台地相
    2.2 局限台地相
    2.3 蒸发台地相
3 沉积相展布特征
    3.1 横向展布
    3.2 平面分布
4 有利沉积微相
5 结论

四、长垣坝构造带下三叠统嘉陵江组沉积相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川东地区大池干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D]. 唐华强.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2]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源-汇输导系统与油气分布[D]. 李贝贝.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3]川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成藏的构造控制[D]. 唐鑫. 中国矿业大学, 2018(12)
  • [4]川南长垣坝构造带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D]. 胡金苗.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 [5]川东南地区古隆起形成演化及其控油气作用[D]. 黄涵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7)
  • [6]峨眉山龙门洞剖面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岩石储集性评价[D]. 袁颖.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 [7]米仓山前带及其周缘长兴组—飞仙关组天然气保存条件[D]. 杨名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8]四川盆地三叠系嘉陵江组—雷口坡组天然气成藏差异性研究[D]. 孟昱璋.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1)
  • [9]蜀南长垣坝构造带下三叠统储层控制因素[J]. 王浩宇,张帆,李斌,李凯,罗洋. 四川地质学报, 2014(03)
  • [10]蜀南长垣坝构造带嘉陵江组沉积相特征及展布研究[J]. 李凯,李斌,王浩宇,赵莉萍.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3(05)

标签:;  ;  ;  ;  

长垣坝构造带下三叠统嘉陵江组沉积相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