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州新机场南航综合体设计述评(论文文献综述)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1](2021)在《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临空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中认为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穗府办[2021]11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州临空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广州空港经济区管委会反映。2021年9月13日广州临空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目录前言一、发展基础(一) 枢纽功能不断增强(二) 临空产业加速集聚(三)国家级平台加快建设(四)对外开放新高地持续提升二、面临形势(一)发展机遇(二)面临挑战
广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室[2](2020)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航空枢纽白云机场的非航空性商业服务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范围内,机场收入中,平均有40%来自非航空性商业服务收入,非航收入已成为机场整体收入一大重要来源。自2004年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以下简称白云机场)建成并投入使用以来,白云机场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运输中心,它还承担着商务、休闲、购物、娱乐等更多的功能,要求机场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内容。随着中国民航业和广东经济的高速发展,白云机场的非航空性服务在得到快速提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行业环境变化,研究和制定白云机场的非航空性服务业务战略规划对于提
关竣仁[3](2020)在《“港、产、城”融合视角下空港工作区功能构建及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航空业务的蓬勃发展,空港吸引了各种高新产业的聚集,临空经济区的建设也越来越快,临空产业的发展使得空港地区成为大量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交汇点,同时带动了相关城市配套设施的建设,促进了航空城的形成。为了减少发展过程中空港、临空产业和航空城三者之间的矛盾,提高空港地区的综合开发效益,不少空港地区纷纷提出了“港、产、城”三者融合发展的理念。空港工作区是空港的重要保障设施区,交通条件优越,在“港、产、城”融合发展的趋势下,吸引了许多商务办公和休闲娱乐等产业服务设施的布局,同时其门户地位得到加强,推动了建筑和空间形象的塑造以及景观环境品质的提升。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以空港工作区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在“港、产、城”融合发展的趋势下,如何进行功能方面的构建以及空间形态的塑造。本文第一章首先明确了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创新点,界定了研究对象和范围,同时阐述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论文的研究方法,并构建了整个研究框架。第二章对相关的研究理论和概念进行了阐述,总结了临空经济区和临空产业的发展布局特点,分析了临空经济进行“港、产、城”融合发展的缘由、必要条件、各个阶段的特点和发展存在的问题,同时阐述了空港工作区的概念、设计特点和发展问题,最后明确了本文在工作区空间形态设计上的主要内容。第三章结合笔者实地调研、参与实际项目以及文献调研等过程中所收集的案例资料,对“港、产、城”融合趋势下空港工作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包括工作区的产业和功能发展、交通系统的建设、建筑高度和密度的控制以及景观形象和环境品质的塑造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最后两章从对比的角度分析了“港、产、城”融合趋势下的工作区和传统工作区在功能构建以及空间形态上的区别,第四章主要进行了两者在功能配置、功能布局模式、设施布局策略等方面的对比,第五章则分析了两者在路网、街道形态、开放空间形态和建筑形态等方面的区别,通过对比可以更好地突出“港、产、城”融合趋势下的空港工作区在功能和空间形态方面的特点。“港、产、城”融合模式下的空港工作区在设计上比传统工作区增加了许多非航的产业和功能,现代化和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在设计过程中要协调控制“港”、“产”和“城”三个系统的平衡,将不同地块和不同功能设施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消除工作区与周边城市之间的隔阂,塑造工作区的门户形象,创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景观空间环境,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陈雄[4](2020)在《湾区机场航站楼设计的加速发展——以广州机场、深圳机场和珠海机场为例》文中指出随着航空市场的快速发展,航站楼的设计也在快速演变。不同城市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航站楼,以粤港澳大湾区3个大型机场航站楼为例,从多维度探讨了提升旅客体验、提高运营效率、创造更高价值3个设计目标和相关设计策略。
许天宇[5](2020)在《基于旅客体验的航站楼内部空间多样性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航站楼作为机场的主体建筑,是旅客乘机出行的第一站和最后一站。当今旅客对航站楼的心理定位不再是单纯满足基本功能的交通建筑,而是更加关注航站楼内的空间体验。随着旅客流量的增长,航站楼建设规模日益增大,直接导致空间尺度大,旅客步行距离远等问题,需要空间多样性设计形成空间的适度变化,缓解旅客在航站楼内枯燥漫长的流程中可能产生的疲劳、焦虑、不适等感受。本文立足于现阶段国内航站楼的基本情况,把大型航站楼内部主要公共空间作为研究对象,从旅客的需求与感受出发,提出空间多样性设计策略,旨在为旅客营造出多样丰富的空间环境,提升空间趣味性、识别性和舒适性,改善旅客出行体验。文章首先对航站楼建筑设计、航站楼内部空间设计进行基础研究,并对航站楼内部空间多样性的研究范围、表现、必要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理论研究及调研等方式,分析航站楼中旅客的类型与行为、影响旅客体验的因素、旅客的心理变化等。其次通过调研国内、外航站楼内部空间设计现状,分析国内大型航站楼在内部空间设计上所存在的问题,并对重点案例的实地调研与研究解析,对航站楼内部空间多样性设计手法及对应的空间体验进行分析,为后文策略的提出提供思路与案例支撑。最后结合影响旅客体验的因素,提出航站楼内部空间多样性设计应遵循便捷性、识别性、舒适性及趣味性原则,并从空间流线、空间尺度、空间形态、空间界面、空间序列、景观与功能设施等方面提出改善旅客体验的航站楼内部空间多样性设计策略。本文在吸收航站楼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旅客的需求与感受出发,在航站楼内部空间多样性设计层面予以回应,为我国航站楼内部空间设计提出合理建议,以期进一步提升航站楼的空间品质,为旅客营造出更好出行体验。
李子璇[6](2020)在《作为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组成部分的虹桥国际机场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航空运输大众化、规模化的趋势,机场的功能由单纯为航空运输提供服务的终端逐步转变成为集航空、铁路、地铁、长途客运、城市公交等多元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2010年,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建成投用使得上海虹桥机场作为极少数留存至今并维持民航功能的近代机场,蜕变成衔接多种交通方式的大型现代机场综合交通枢纽,也使得虹桥机场能够持续作为我国门户型枢纽机场提供高品质服务,其交通基础设施的整合程度以及自身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独特性。本文以虹桥国际机场为研究案例,回顾其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尝试分析各关键节点对机场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并总结虹桥机场提高运行效率的主要策略。本文首先研究了在交通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内外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现状,得出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布局模式以及特有的属性,并以此为切入点,指出我国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然后,通过对我国近代机场的使用现状的梳理,明确了虹桥机场的发展在我国民航史中的独特性,并回顾了虹桥机场的早期改扩建历程,总结其建设发展特征。而后,研究了虹桥机场通过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以及一号航站楼的升级改造两次改扩建,逐步发展成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的机场综合枢纽的发展历程,总结其项目实施效果以及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通过对比分析虹桥机场与国内外典型机场的机场运行效率,进一步清晰了虹桥机场高效运营的策略。论文通过理论分析结合虹桥机场的个例研究,认为在现有机场的基础上建设发展综合交通枢纽能够实现机场的可持续发展,并能够有效解决大型机场陆侧复杂的交通换乘问题,其实际效能是非常可观和迅速的。此外,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因为涉及广泛,需要政府牵头进行统筹规划,打破行业分割,完善协作机制,依据不同机场自身条件和限制因素,科学合理确定建设时机和交通网络衔接方案。本文正文共约68000字,图表85幅。
田圆[7](2019)在《临空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哈尔滨航空小镇协同发展规划研究》文中提出2017年哈尔滨太平机场被定位为我国十大国际航空枢纽之一,哈尔滨太平机场与临空经济区升级建设面临新时期。航空小镇规划建设将充分发挥机场功能并弥补机场临空服务缺失,形成更多资源的聚集,提升临空经济区综合服务能力,促进临空经济区由单中心圈层扩散发展向多中心网络化空间结构演进,从而为临空经济区功能与空间的优化升级供以帮助。当前特色小镇普遍存在“昙花一现”的现象,规划方面研究工作的重点已经由特色产业培育转变为可持续发展。航空小镇位于临空经济区这一特殊发展区位中,充分借助临空经济区的资源、客货流、信息流是航空小镇保持活力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因此,文章以哈尔滨临空经济区建设为背景,立足于协同发展视角,对哈尔滨航空小镇进行协同发展需求和问题分析,对航空小镇和临空经济的协同发展从空间和产业两个层面提出了规划发展策略。文章以文献分析、实地考察和理论实践结合的方法,首先,对临空经济区与特色小镇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评价,明确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研究重点;其次,对临空经济区的空间布局特点和产业类型进行了梳理,总结了临空经济区发展的一般模式,在此基础上对航空小镇进行分类,探讨了航空小镇的发展类型与发展模式,总结了航空小镇3种发展模式的共性与特性,并分析国内外临空经济区内规划建设服务组团的相关案例,通过对以上资料的分析与解读完成了相关基础研究;然后,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规划,分析航空小镇与临空经济区发展现状,综合考虑哈尔滨临空经济区产业和空间的现状与规划背景,提出哈尔滨航空小镇协同发展规划需求,总结航空小镇协同发展面临的产业与空间层面的问题;最后,通过对需求与问题的分析,制定航空小镇协同发展规划总体构想,明确航空小镇与临空经济区协同发展规划的目标、思路与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临空经济建设背景下,航空小镇与临空经济区协同发展规划的路径方法,继而从功能定位、人群需求、产业结构的产业层面,以及功能布局、交通体系、生态优化的空间层面提出航空小镇协同发展规划策略。
张酉婧[8](2019)在《基于值机模式变革的航站楼内部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以来,伴随旅客量的与日俱增,我国机场建设量迅速增长。航站楼作为机场的主体建筑,运行效率和旅客体验是核心竞争力。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当代值机模式发生了巨大变革,自助化、移动化、多样化成为其新特点,并呈现向航站楼外部延伸的现象。新值机模式的出现提高了航站楼的运行效率,改善了旅客体验;但同时也与现有航站楼内部空间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矛盾。本文立足于现阶段国内航站楼的基本情况,把大型航站楼值机大厅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深入地分析新值机模式对航站楼多方面的影响,旨在总结出值机模式变革现状下航站楼内部空间的设计策略。文章首先对机场航站楼设计的相关理论以及新旧值机模式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初步整理;结合对国内大型航站楼值机大厅的实地调研,总结出新值机模式下航站楼的基本现状、设计经验以及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之后通过对新旧值机模式全方位的对比,进一步分析了值机模式变革对旅客流程、值机时间、设施与空间规模、值机大厅内部空间流线的影响。根据前文研究成果,提出新时期机场航站楼设计理念的转变;从规划设计、流程组织、系统和设施配置、商业组织、流线设计和空间体验六个层面出发,重点对新值机模式下新建航站楼的内部空间设计提出适应性设计策略;并总结了已建成航站楼近远期的改进对策。最后,对智慧机场建设与未来航站楼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力求在吸收机场航站楼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值机模式变革现状及其对航站楼产生的影响,在航站楼内部空间设计层面予以回应,为我国航站楼建设及改造提出合理建议,以进一步提升当代航站楼的空间品质及服务体验。
刘彤彤[9](2019)在《昆明国际航空枢纽战略实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航业作为交通产业的重要运输途径,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航空运输大国,其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及机场数量也仅次于排名第一的美国。截止2017年底,我国共有颁证运输机场229个,较2015年增长22个。全国民航运输机场完成起降架次1024.9万架次,完成旅客运输量11.48亿人次,货邮吞吐量1617.73万吨。西南地区中3000万级机场包括成都、重庆、昆明,其中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4708.81万人次,起降36.07万架次,货邮吞吐量42.83万吨,综合实力在西南地区排行第二,仅次于成都机场。根据民航局公布的2018年民航机场生产统计公报,昆明长水机场在全国机场中航班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分别排行第4、第6、第8。据直观的统计数据来看,昆明机场国际旅客量占比不超过10%,国际航班多集中在南亚、东南亚,国际及地区航班较少,机场空域、基础设施等资源趋于饱和,加之我国“八横八纵”高铁短途运输正在加紧建设,昆明作为“八横八纵”高铁运输线上的重要站点,建成后对周边短途通航城市造成影响,但也伴随着与高铁合作的机遇。在这种挑战下,本文从民航运输行业发展情况切入,参考了国内外大型民航运输机场基本情况,运用文献检索、比较分析、历史演变趋势分析方法,采用SWOT模型分析昆明机场现有的区位优势、资源情况、管理模式,民航运输业的机遇及威胁,通过相似机场发展历程比较法预测了昆明机场市场需求,制定了建设昆明航空国际枢纽的战略目标,就昆明航空枢纽建设过程中会遇到的基础设施受限、空域资源不足、航空网络市场结构单一等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实施方案。
刘学[10](2019)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与区域发展耦合协调度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民航运输业持续快速发展,机场对所在地区发挥的重大经济社会效应日益凸显。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航空枢纽,也是成都乃至四川省对外开放的窗口,其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开始面临自身瓶颈。因此在重塑四川新经济地理格局之际和成都新机场建成投运之前,分析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现状问题,判断其与区域发展所呈现的耦合作用类型和特征,探讨两者的耦合协调水平及其变化规律,以使其突破发展瓶颈从而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助力成都打造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已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实证研究设计,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案例研究、科学计量等方式进行研究分析。从耦合作用特征类型的探讨、辐射范围的界定、耦合作用强度和耦合协调水平的测度角度设计研究思路,运用SPSS 23.0、Eviews 10.0、ArcGis 10.2处理数据,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因子分析、引力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VAR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耦合协调模型等方法,界定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辐射范围,实证分析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与区域发展的耦合作用类型特征、耦合作用强度、耦合协调水平和其时空演变情况,探讨当前形势下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策略。结果表明:(1)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辐射范围远超过成都市行政区域,其面积约为39.65万km2,占四川省总面积的83%;(2)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与四川省区域发展的耦合作用明显,耦合作用类型为区域发展滞后型,四川省区域发展对双流机场的促进作用较不明显,且呈现逐步减弱趋势;(3)1998-2017年,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与四川省区域发展的耦合度一直处于高水平耦合,2018年达到最高的良性耦合;耦合协调度则经历6个水平,分别为:中度失调、轻度失调、濒临失调、中级协调、良好协调和优质协调;(4)历年耦合协调水平较低市州多集中在川东北地区,而成—绵—乐沿线市州、川西、川南、攀西地区耦合协调水平上升最为明显,且川南地区市州的耦合协调水平一直处于同期全省较高水平,成都市和攀枝花市则基本位列同期全省前2名。最后,本文从目前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机场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策略。以上研究结论有望帮助提高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运营管理水平、完善相关配套实施以及优化临空经济区的产业布局,同时有助于将四川省经济社会与双流国际机场的协同发展推向更高水平。
二、广州新机场南航综合体设计述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州新机场南航综合体设计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2)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航空枢纽白云机场的非航空性商业服务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非航空性商业服务 |
1.“非航意识”不断深化 |
2.调整经营理念构建机场综合体 |
3.航站楼商业化运作 |
4.广告业务空间拓展 |
5.旅客运输业务 |
6.航空配餐业务 |
7.空港停车场业务 |
8.地产物业类业务 |
9.信息系统业务 |
白云机场非航空性服务提升战略与实施 |
(一)非航空性服务业务提升战略 |
1.战略原则 |
2.战略目标 |
(二)白云机场非航空性服务业务提升战略实施 |
1.拓展航站楼商业业务 |
1)运用互联网思维开拓白云机场商场多种经营方式 |
2)改变旅客消费习惯 |
3)合理布局航站楼商铺 |
4)打造航站楼岭南特色 |
5)适当调整商铺定价 |
2.机场物业、土地开发租赁业务 |
3.机场广告业务 |
4.信息系统开发和运维业务 |
5.广州市空港经济区相关业务 |
6.机场旅游业务 |
7.重视投诉的价值挖掘 |
8.提高中转服务效率 |
9.提升机场交通 |
10.其他方面 |
(3)“港、产、城”融合视角下空港工作区功能构建及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缘起 |
1.1.3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和领域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航空城及临空产业方面的相关研究 |
1.3.2 “港、产、城”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 |
1.3.3 空港工作区的相关研究 |
1.3.4 城市空间形态的相关研究 |
1.3.5 对既有研究的分析评价 |
1.4 研究方法、框架和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4.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阐述 |
2.1 空港经济与产业发展分析 |
2.1.1 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概况 |
2.1.2 临空产业类型和发展 |
2.1.3 临空产业的布局特点 |
2.2 “港、产、城”融合发展分析 |
2.2.1 临空经济区“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提出 |
2.2.2 “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概念及发展阶段 |
2.2.3 “港、产、城”融合模式的基本前提条件 |
2.2.4 “港、产、城”融合发展现状 |
2.2.5 “港、产、城”融合发展存在问题 |
2.3 空港工作区概述 |
2.3.1 空港和空港工作区相关概念 |
2.3.2 空港工作区设计特点 |
2.3.3 空港工作区发展问题分析 |
2.4 空间形态要素构成与设计内容 |
2.4.1 空间形态要素构成 |
2.4.2 路网街道形态组织 |
2.4.3 建筑形态控制 |
2.4.4 景观开放空间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港、产、城”融合趋势下空港工作区发展现状调研与分析 |
3.1 工作区产业和功能的发展 |
3.1.1 案例调研分析 |
3.1.2 产业类型和发展特点 |
3.1.3 产业开发模式及趋势 |
3.1.4 功能配置的影响因素 |
3.1.5 功能构成与分类 |
3.1.6 功能用地兼容性的考虑 |
3.2 工作区交通系统建设 |
3.2.1 案例调研分析 |
3.2.2 交通系统类型与发展特点 |
3.2.3 路网设计与城市标准的衔接 |
3.3 工作区建筑密度和高度的控制 |
3.3.1 案例调研分析 |
3.3.2 飞行净空限制面的影响 |
3.3.3 限高、土地价值和城市形象的综合考虑 |
3.4 工作区景观形象和环境品质营造 |
3.4.1 案例调研分析 |
3.4.2 景观环境的发展特点 |
3.4.3 景观开放空间的层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港、产、城”融合趋势下的工作区与传统工作区的功能构建对比研究 |
4.1 功能配置对比 |
4.1.1 功能多样性对比 |
4.1.2 功能配置比例对比 |
4.2 整体功能布局策略对比 |
4.2.1 功能布局模式对比 |
4.2.2 对交通资源的利用对比 |
4.2.3 与周边产业的联动对比 |
4.3 主要设施布局策略对比 |
4.3.1 商务商业 |
4.3.2 酒店旅馆 |
4.3.3 会展会议 |
4.3.4 公共停车设施 |
4.3.5 运营配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港、产、城”融合趋势下的工作区与传统工作区的空间形态对比研究 |
5.1 路网与街道形态的对比 |
5.1.1 路网密度和区块尺度的对比 |
5.1.2 主要道路建筑贴线率对比 |
5.2 开放空间形态对比 |
5.2.1 空间节点体系对比 |
5.2.2 轴线空间系统对比 |
5.2.3 门户节点形态对比 |
5.3 建筑形态的对比 |
5.3.1 布局形态和整体肌理对比 |
5.3.2 建筑风格协调性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基于旅客体验的航站楼内部空间多样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航站楼建设背景与存在问题 |
1.1.2 重视旅客体验的趋势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
1.3.1 航站楼内部空间 |
1.3.2 旅客体验 |
1.3.3 多样性设计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2 航站楼内部空间设计概述 |
2.1 航站楼建筑设计 |
2.1.1 平面构型与剖面模式 |
2.1.2 流程组织与功能组成 |
2.1.3 我国航站楼发展历程及趋势 |
2.2 航站楼内部空间设计 |
2.2.1 主要出发流程空间 |
2.2.2 主要到达流程空间 |
2.2.3 辅助功能空间 |
2.3 航站楼内部空间多样性设计 |
2.3.1 空间多样性设计的研究范围 |
2.3.2 空间多样性设计的表现 |
2.3.3 空间多样性设计的必要性 |
2.3.4 空间多样性设计的影响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3 旅客相关分析研究 |
3.1 相关理论研究 |
3.1.1 需求层次理论 |
3.1.2 环境心理学理论 |
3.2 旅客类型与行为分析 |
3.2.1 旅客类型分析 |
3.2.2 旅客行为分析 |
3.3 旅客体验调研分析 |
3.3.1 调研对象、方式及目的 |
3.3.2 调研结果与问题总结 |
3.4 旅客体验主观影响因素——旅客需求分析 |
3.4.1 便捷性需求 |
3.4.2 识别性需求 |
3.4.3 舒适性需求 |
3.4.4 趣味性需求 |
3.5 旅客体验客观影响因素——空间环境影响 |
3.5.1 空间的尺度 |
3.5.2 空间的形态 |
3.5.3 空间的界面 |
3.5.4 空间序列感 |
3.5.5 景观与设施 |
3.6 旅客心理情绪变化分析 |
3.6.1 旅客心理与出行目的 |
3.6.2 旅客心理与流程节点 |
3.6.3 旅客心理与行进距离 |
3.6.4 旅客心理与等候时间 |
3.7 本章小结 |
4 航站楼内部空间多样性设计案例调研分析 |
4.1 调研目的、对象和方式 |
4.1.1 调研目的 |
4.1.2 调研对象 |
4.1.3 调研方式 |
4.2 国外航站楼调研案例分析 |
4.2.1 国外航站楼设计现状分析 |
4.2.2 国外特色航站楼案例解析 |
4.3 国内航站楼调研案例初步分析 |
4.3.1 国内航站楼基本情况概述 |
4.3.2 国内航站楼内部空间现状 |
4.3.3 国内航站楼现存问题总结 |
4.4 国内航站楼重点调研案例解析 |
4.4.1 北京大兴机场T1航站楼 |
4.4.2 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 |
4.4.3 广州白云机场T2航站楼 |
4.4.4 深圳宝安机场T3航站楼 |
4.5 国内航站楼重点调研案例对比分析 |
4.5.1 空间多样性设计对比分析 |
4.5.2 空间多样性设计经验总结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旅客体验的航站楼内部空间多样性设计策略 |
5.1 基于旅客体验的空间多样性设计原则 |
5.1.1 便捷性原则 |
5.1.2 识别性原则 |
5.1.3 舒适性原则 |
5.1.4 趣味性原则 |
5.2 航站楼内部空间流线的多样性设计 |
5.3 航站楼内部空间形式的多样性设计 |
5.3.1 多样的空间尺度设计 |
5.3.2 多样的空间形态设计 |
5.3.3 丰富的空间界面设计 |
5.3.4 营造空间序列节奏感 |
5.4 航站楼内部空间景观与设施的多样 |
5.4.1 丰富的景观小品布置 |
5.4.2 多元的功能设施配置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1.1 研究成果总结 |
6.1.2 研究成果创新性 |
6.1.3 研究不足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一 国内千万级机场大型航站楼统计表 |
附录二 旅客体验调研问卷 |
附录三 国内大型航站楼基本情况汇总表 |
(6)作为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组成部分的虹桥国际机场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发展分析 |
2.1 国内外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现状 |
2.1.1 国外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现状 |
2.1.2 国内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现状 |
2.1.3 案例研究 |
2.2 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的布局模式 |
2.2.1 “一体式”布局模式 |
2.2.2 “前列式”布局模式 |
2.2.3 “共享式”布局模式 |
2.2.4 “衔接式”布局模式 |
2.2.5 小结 |
2.3 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的特征 |
2.4 我国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的现状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虹桥国际机场早期改扩建研究 |
3.1 近代机场利用模式研究 |
3.1.1 航空运输功能延续模式 |
3.1.2 非航空功能综合开发模式 |
3.1.3 小结 |
3.2 虹桥机场早期改扩建历程 |
3.2.1 始建 |
3.2.2 重建 |
3.2.3 改扩建 |
3.3 建设发展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虹桥国际机场向综合交通枢纽的蜕变 |
4.1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概况 |
4.1.1 功能定位 |
4.1.2 总体布局 |
4.1.3 规划设计特点 |
4.2 虹桥国际机场扩建概况 |
4.2.1 地理位置 |
4.2.2 功能定位 |
4.2.3 虹桥机场T2航站楼扩建工程 |
4.2.4 虹桥机场与综合交通枢纽之间的联系 |
4.3 虹桥国际机场T1航站楼改造概况 |
4.3.1 项目背景 |
4.3.2 项目概况 |
4.4 项目实施效果分析 |
4.5 现存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虹桥国际机场运行效率研究 |
5.1 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 |
5.1.1 集约程度评价指标 |
5.1.2 土地利用评价 |
5.1.3 原因分析 |
5.2 多式联运与换乘 |
5.2.1 评价指标 |
5.2.2 机场与城市及区域的交通衔接 |
5.2.3 换乘步行交通组织 |
5.2.4 原因分析 |
5.3 航站楼构型及效率 |
5.3.1 评价指标 |
5.3.2 航站楼构型 |
5.3.3 原因分析 |
5.4 旅客流程 |
5.4.1 评价指标 |
5.4.2 航站楼流线 |
5.4.3 空间识别性 |
5.4.4 智慧民航服务 |
5.4.5 原因分析 |
5.5 商业服务设施布局 |
5.5.1 评价指标 |
5.5.2 商业比例及商业密度 |
5.5.3 商业布局 |
5.5.4 原因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6.3 研究不足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附录一 :1988年新建虹桥机场国际候机楼图纸 |
附录二 :1994年扩建虹桥机场国内航站楼图纸 |
附录三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临空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哈尔滨航空小镇协同发展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哈尔滨机场建设面临新时期 |
1.1.2 哈尔滨市临空经济区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 |
1.1.3 国家与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小城镇建设要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临空经济区相关研究 |
1.3.2 特色小镇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
2.1 临空经济区的产业类型与空间发展模式 |
2.1.1 临空经济区产业类型 |
2.1.2 临空经济区空间发展模式 |
2.2 航空小镇的类型与发展模式 |
2.2.1 航空小镇类型 |
2.2.2 航空小镇发展模式 |
2.2.3 三种模式对比分析 |
2.3 相关案例研究 |
2.3.1 韩国仁川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永宗区 |
2.3.2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临空新城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哈尔滨航空小镇现状与协同发展问题剖析 |
3.1 现状概况 |
3.1.1 哈尔滨临空经济区现状概况 |
3.1.2 哈尔滨航空小镇现状概况 |
3.2 临空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哈尔滨航空小镇产业规划需求 |
3.2.1 功能定位需求 |
3.2.2 产业类型需求 |
3.2.3 产业结构需求 |
3.3 临空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哈尔滨航空小镇空间规划需求 |
3.3.1 用地布局需求 |
3.3.2 交通规划需求 |
3.3.3 生态格局需求 |
3.4 哈尔滨航空小镇协同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3.4.1 产业层面 |
3.4.2 空间层面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尔滨航空小镇协同发展规划策略 |
4.1 哈尔滨航空小镇协同发展规划总体构想 |
4.1.1 明确协同发展规划目标 |
4.1.2 理清协同发展规划思路 |
4.1.3 总结协同发展规划内容 |
4.1.4 形成协同发展规划方法 |
4.2 哈尔滨航空小镇产业协同发展规划策略 |
4.2.1 哈尔滨航空小镇功能定位协同发展规划 |
4.2.2 哈尔滨航空小镇人群需求协同发展规划 |
4.2.3 哈尔滨航空小镇产业结构协同发展规划 |
4.3 哈尔滨航空小镇空间协同发展规划策略 |
4.3.1 哈尔滨航空小镇用地布局协同发展规划 |
4.3.2 哈尔滨航空小镇交通体系协同发展规划 |
4.3.3 哈尔滨航空小镇生态格局协同发展规划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8)基于值机模式变革的航站楼内部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航空运输业的发展现状 |
1.1.2 新值机技术在航站楼中的应用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航站楼与值机模式解析 |
2.1 航站楼设计概述 |
2.1.1 航站楼流程模式 |
2.1.2 航站楼功能组成 |
2.2 值机模式解析 |
2.2.1 值机模式变革的含义及机遇 |
2.2.2 传统值机模式概述 |
2.2.3 新值机模式概述及分类 |
2.3 航站楼值机大厅解析 |
2.3.1 值机大厅核心功能部分—值机区 |
2.3.2 值机大厅辅助功能部分 |
2.3.3 值机大厅与其他功能区的接驳 |
2.4 本章小结 |
3.航站楼值机大厅案例调研分析 |
3.1 调研目的、对象和方式 |
3.1.1 调研目的 |
3.1.2 调研对象 |
3.1.3 调研方式 |
3.2 国外调研案例分析 |
3.2.1 国外航站楼值机模式发展现状 |
3.2.2 国外航站楼内部空间现状 |
3.3 国内调研案例初步分析 |
3.3.1 国内大型航站楼基本情况概述 |
3.3.2 国内大型航站楼值机模式发展现状 |
3.3.3 国内大型航站楼值机大厅空间现状 |
3.4 国内重点调研案例解析 |
3.4.1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 航站楼 |
3.4.2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T2 航站楼 |
3.4.3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2 航站楼 |
3.4.4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T3 航站楼 |
3.5 现存问题总结 |
3.6 本章小结 |
4.值机模式变革产生的影响研究 |
4.1 新旧值机模式的值机设施对比 |
4.1.1 值机设施及业务功能 |
4.1.2 值机设施占地面积 |
4.2 值机模式变革对旅客流程的影响 |
4.2.1 新旧值机模式旅客流程对比 |
4.2.2 旅客出发流程的变化 |
4.3 值机模式变革对旅客值机时间的影响 |
4.3.1 值机设施人均处理时间对比 |
4.3.2 旅客值机排队等候时间变化 |
4.3.3 旅客到达时间分布变化 |
4.4 值机模式变革对航站楼内部空间的影响 |
4.4.1 值机设施数量变化 |
4.4.2 航站楼值机区规模变化 |
4.4.3 值机大厅空间及流线的变化 |
4.5 值机模式变革产生的其他方面影响 |
4.5.1 对机场发展建设的影响 |
4.5.2 对航空公司运行的影响 |
4.5.3 对旅客出行体验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新值机模式下的航站楼内部空间设计 |
5.1 新值机模式下航站楼设计理念的转变 |
5.1.1 扩容理念—从扩展规模到运用技术 |
5.1.2 服务理念—从倡导服务到实现自助 |
5.1.3 流程理念—从集中管理到多点延伸 |
5.1.4 空间理念—从提升效率到完善体验 |
5.2 新建航站楼内部空间适应性设计策略 |
5.2.1 理性审慎的规划阶段 |
5.2.2 高效便捷的流程组织 |
5.2.3 完善的系统及设施配置 |
5.2.4 合理有效的商业组织 |
5.2.5 简捷顺畅的流线设计 |
5.2.6 丰富多元的空间体验 |
5.3 已建成航站楼内部空间优化对策 |
5.3.1 已建成航站楼近期优化对策 |
5.3.2 已建成航站楼远期优化对策 |
5.4 未来航站楼发展趋势 |
5.4.1 未来值机技术 |
5.4.2 未来航站楼的发展趋势与特点 |
5.5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9)昆明国际航空枢纽战略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理论及概念 |
2.1 枢纽机场基本概念 |
2.1.1 机场分类 |
2.1.2 枢纽机场的概念 |
2.1.3 中枢辐射式航线网络的概念 |
2.2 相关理论 |
2.2.1 战略相关理论 |
2.2.2 定位理论 |
2.2.3 企业国际化概念 |
2.2.4 国际化理论 |
2.2.5 国际化方式 |
3 国内外枢纽机场基本情况 |
3.1 国外枢纽机场 |
3.1.1 亚特兰大机场——一家独大的航空运输模式 |
3.1.2 伦敦机场群——错位发展模式 |
3.2 国内大型机场 |
3.2.1 北京首都机场 |
3.2.2 香港国际机场 |
3.3 小结 |
4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现状分析 |
4.1 昆明机场基本情况 |
4.1.1 昆明机场基础设施基本情况 |
4.1.2 昆明机场航线市场基本情况 |
4.1.3 空域现状 |
4.2 SWOT分析 |
4.3 发展环境分析 |
4.3.1 国外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
4.3.2 国内经济发展为民航提供可持续动力 |
4.4 昆明机场航线网络分析 |
4.4.1 航线网络规模不断扩大 |
4.4.2 面向东南亚和南亚的枢纽效应初显 |
4.4.3 国内航线方面 |
4.4.4 省内支线市场和网络逐步发展壮大 |
4.4.5 昆明航空货运市场实现稳定增长 |
4.5 云南高铁对昆明机场分流情况分析 |
4.5.1 对距昆1000公里以内的通航城市影响 |
4.5.2 对距昆1000公里至2000公里内的通航城市影响 |
4.5.3 对距昆2000公里以上的通航城市影响 |
4.6 昆明机场总体市场需求预测 |
4.6.1 旅客吞吐量预测 |
4.6.2 货邮吞吐量预测 |
4.6.3 机场起降量预测 |
5 昆明国际枢纽建设目标及思路 |
5.1 昆明国际航空枢纽发展目标 |
5.1.1 2020年目标 |
5.1.2 2030年长远期目标 |
5.2 昆明国际航空枢纽重点任务 |
5.2.1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
5.2.2 提升空管保障能力 |
5.2.3 构建枢纽航线网络 |
5.2.4 打造综合交通枢纽 |
5.2.5 优化枢纽发展环境 |
6 昆明国际航空枢纽战略实施建议措施 |
6.1 机场基础设施建设 |
6.1.1 枢纽航站楼 |
6.1.2 实施路径 |
6.2 航线网络建设 |
6.2.1 完善国内支撑网络 |
6.2.2 提高国内网络覆盖力度 |
6.2.3 强化西亚、东北亚航空市场 |
6.2.4 连接欧美澳非主要经济体 |
6.2.5 扩大国际中转市场份额 |
6.3 空域规划和空管保障 |
6.3.1 空域规划 |
6.3.2 空管保障 |
6.4 其他方面 |
6.4.1 智慧化建设 |
6.4.2 致力延伸海外投资合作产业 |
6.4.3 增加非航收入 |
6.4.4 节能减排降低运营成本 |
6.4.5 人才发展保障 |
7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与区域发展耦合协调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3.3 技术路线 |
1.3.4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经济辐射理论研究 |
2.1.1 城市断裂点理论 |
2.1.2 “核心—边缘”理论 |
2.2 耦合协调度相关研究进展 |
2.3 机场经济特征相关研究进展 |
2.3.1 相关概念界定 |
2.3.2 空港经济形成与发展机理 |
2.3.3 空港经济产业特征 |
2.3.4 空港经济产业空间格局 |
2.4 机场与区域发展相互关系研究进展 |
2.4.1 机场对区域发展影响研究 |
2.4.2 区域发展对机场影响研究 |
第3章 耦合作用机理分析 |
3.1 机场对区域发展影响机理 |
3.1.1 机场建设阶段 |
3.1.2 初级阶段 |
3.1.3 发展阶段 |
3.1.4 高级阶段 |
3.2 区域发展对机场影响机理 |
3.2.1 经济因素 |
3.2.2 区位因素 |
3.2.3 政策和资金因素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机场辐射范围界定 |
4.1 总体思路 |
4.1.1 参照机场选择和指标说明 |
4.1.2 具体步骤 |
4.2 辐射范围测算 |
4.2.1 计算各机场综合得分 |
4.2.2 得分规范化转化 |
4.2.3 引力断裂点与辐射距离测算 |
4.2.4 辐射范围描述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耦合作用基础性判断 |
5.1 双流机场与四川省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5.1.1 双流机场发展现状 |
5.1.2 四川省经济发展现状 |
5.2 耦合作用类型与特征判断 |
5.2.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5.2.2 回归分析 |
5.2.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5.2.4 VAR模型与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耦合协调水平测度 |
6.1 耦合协调水平测度模型 |
6.1.1 熵值法赋权 |
6.1.2 综合评价指数模型 |
6.1.3 耦合协调模型 |
6.1.4 评价等级划分 |
6.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2.1 指标选取 |
6.2.2 标准化处理 |
6.2.3 确定权重 |
6.3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6.3.1 综合评价指数 |
6.3.2 耦合协调度 |
6.3.3 时空演变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1998-2018年四川省民航机场运营指标数据 |
附录B 2018年我国71座国际机场运营指标数据 |
附录C 2018年我国71座国际机场综合得分及排名 |
附录D 1998-2018年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运营指标数据 |
附录E 1998-2018年四川省经济发展指标数据 |
附录F 1998、2002、2006、2009、2011、2017年四川省各市州经济发展指标数据 |
四、广州新机场南航综合体设计述评(论文参考文献)
- [1]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临空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J].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广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32)
- [2]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航空枢纽白云机场的非航空性商业服务提升研究[J]. 广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室. 广东经济, 2020(09)
- [3]“港、产、城”融合视角下空港工作区功能构建及空间形态研究[D]. 关竣仁.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湾区机场航站楼设计的加速发展——以广州机场、深圳机场和珠海机场为例[J]. 陈雄. 世界建筑, 2020(06)
- [5]基于旅客体验的航站楼内部空间多样性设计研究[D]. 许天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作为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组成部分的虹桥国际机场发展研究[D]. 李子璇. 南京大学, 2020(04)
- [7]临空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哈尔滨航空小镇协同发展规划研究[D]. 田圆.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8]基于值机模式变革的航站楼内部空间设计研究[D]. 张酉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9]昆明国际航空枢纽战略实施研究[D]. 刘彤彤. 云南大学, 2019(03)
- [10]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与区域发展耦合协调度评价研究[D]. 刘学.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