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时代文献信息检索工具及其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吴爽[1](2021)在《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科学交流不断获得新的工具和平台,传统的科学活动正面临更开放的环境,并可能引发整个科学系统的变革。Science 2.0让个体研究走向在线协作,使成果交流变成互动探索,成果刊布也由纸媒传播走向即时在线,全面提升了科学交流的时效性和广泛性。科学活动因互联网的发展正在发生一系列重大变革,传统的科学运行机制也逐步面临新的挑战,包括:科学活动过程出现新变化、科学成果发布呈现新趋势、科学成果传播面临新问题,科学评价机制迎接新挑战。进入互联网时代,科研主体走向了多元化的线上研究模式。一方面,网络时代开创了基于大数据的协同研发的新模式。大小科学的在线重构使得知识和信息实现广泛的交融,网络所搭建的共建和共享平台不仅实现了大科学项目资源和平台的共享,同时,分散在各地的小科学实验装置和数据也被系统地集成和聚合。此外,专门的数字馆藏还有云存储的出现不仅有助于解决海量数据存储的新难题,云计算管理技术与深度学习相关软件的开发也为大数据的在线并行分析和智能处理提供了新路径。这一科研模式的转变促使在线协作成为常态,有利于在海量数据中发现和挖掘新的知识和规律,有利于科学研究从部分走向整体,同时加强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另一方面,网络时代引领人类科学活动走向即时交流与全面协作的新时代。多元化的网络互动式平台将促使科学走向广泛而密集的合作,尤其是在线平台使众多学者的即时交互成为可能,这就意味着科学家可以通力合作,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从而更高效地推动科学的进步。同时,在线科研的众包模式将最大化激发公众全面参与科研创新的热情。总之,网络实现人与人、人与信息、人与仪器的相互关联使科学活动走向全面开放与合作。在网络时代,科学成果发布平台的多样性和发布内容的丰富性逐渐推动学术出版走向开放、高质、高效,基于网络本体的成果发布方式将成为未来科学交流的核心。首先,网络预发布平台已在一些学科渐成新规,不仅对论文成果发表的时效性有质的提升,同时解决了纸质预印本的众多技术难题,对传统首发权的确认机制发起了挑战。其次,开放获取期刊打破了传统科技期刊的垄断僵局,将在实践模式和运营机制上推动出版体系的变革和重塑。社交网络平台的盛行和盗版网站的搅局更是扰乱了现有发表规则和格局,倒逼出版商积极适应开放获取的新形势。这些都将促成所有学术成果实现免费开放与共享,从而进一步突破传统交流体系的障碍。最后,网络技术的提升会促使科学交流体系的各个功能的在线重构,网络本体发布的新模式不仅意味着科研全程的在线呈现,人人皆可随时随地发表,同时,也要时时都能得到评论和反馈,又有精准、迅速的过滤机制和个性化的推荐服务。基于网络的发表模式和传播方式仍在摸索当中,但我们已经遇到了开放获取的路径偏差、优先权的判定疑难、评审机制的频频失效等难题。第一,开放获取在实践知识共享的理念过程中更着重于免费阅读文献导致其在制度设计、服务路径和运营模式方面都面临着困难,所以有必要重新审视科学出版体系的各个功能及其价值,包括:权威的筛选机制、持续的认证过程,和对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搜索引擎服务,从而在技术变迁中实现这些功能和服务的优化升级,构筑更加合理、高效、健康的学术出版体系。第二,科学活动全面开放、即时共享,由此必将引发科学发现优先权和知识产权的一系列新问题。首先是优先权的判定将由以科研成果为主转向关注整个研究过程,随着科研主体的不断变化、科研过程的全面开放,优先权归属面临新的判定难题,需要重新考虑划分标准和判定规则;其次是优先权确认机制的变化,由于科研成果发布方式从传统媒介向在线网络转移,传统的以纸质媒介为主要依据的优先权确认机制亟待更新。第三,科学信息的自由发布和科研的全程在线必然导致现有过滤机制遭受全面危机。一方面,网络同行评审机制依然作为评判在线科研成果价值的主要手段,但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即时性和有效性对其改造升级。另一方面,科学信息呈现多元化已经超过了传统过滤器的范围。实现信息流聚合和过滤的前提是面向整个科研流程的生态系统的构建,在此基础上,结合替代指标体系和定性化评论,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搜索引擎服务,使得科学信息得到高效地利用。基于传统出版体系所构建的科学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使科学难以实现媒体转换历史惯性的突破。传统学术评价体系依然局限在对论文的成果鉴定方面,不仅如此,正以一种扭曲的科研生态价值导向阻碍着科学朝向更开放、更多元的交流文化而发展。所以打造一个适应网络环境的评价体系势在必行。替代计量学旨在多元科学度量标准的开发和应用,不仅评价对象多元化,可以识别并衡量学术成果的新形式,同时影响力的范围也被拓展了,除了全面衡量学术影响力,还包括科学成果对整个社会影响的潜力。不过作为促进开放科学的关键因素,现阶段的发展依然还集中在论文级别的影响力的架构,并未真正开启向开放科学的过渡评价指标的构建,还需要以开放科学愿景和框架进行补充。随着替代指标的开发和成熟,势必就要改变激励结构,纠正失调的激励机制。通过全面地考虑研究人员的产出,我们将走向一个更有用和更灵活的学术交流系统,这也是未来科学活动走向更加开放、进行全程协作的基础。
帅奕男[2](2020)在《智慧社会的司法范式转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旨在从法治范式变革的视角研究司法的范式转换问题。“司法范式”体现的是法官默认的司法逻辑和价值取向,司法范式的变化是与法治范式的变革密切相关的。因为法治范式体现了人们对法律系统所处的社会所持有的一般看法,这种看法构成了人们的立法实践和司法实践的背景性理解。因此,本文在法治范式的语境中,对现代司法范式的基本内涵、形态演化、面临的信息化挑战及发展趋向进行探讨,提出面向智慧社会的司法范式构想。除了导论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四章。导论部分梳理了中外学者对智慧社会司法范式转型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结语部分阐述了智慧司法与中国司法的转型策略,认为智慧司法是国家战略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法律系统内部转型革新的契机,但是需要在法治框架内把握技术介入司法领域的尺度。正文部分的内容具体如下:第一章界定了司法范式的内涵,考察了现代司法范式的形态演变,并提出司法范式演变的逻辑线索。在对司法范式的法治语境进行回顾分析的基础上,本章认为司法范式的现代性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法官立足于个人主体性对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作出的司法判断,其二是逻辑化、理性化的司法推理,其三是具有独立于司法结果之正义价值的司法程序。沿着司法范式现代性内涵的思路,本章对西方现代化进程中自由竞争阶段、福利国家阶段、安全保障国家阶段所对应的三种司法范式——形式司法、实质司法、协商司法的特征和具体内涵进行界定和阐述。自由主义范式的形式司法以服从实在法规则为特征,依赖于独立的司法权力机构通过严格的法律推理来解决具体冲突。其背景在于自由主义法治范式以形式理性为基础,通过理性经济人的假定和规则至上的信念来构架其制度体系,法律的一般化和体系化意味着法官需要在普遍性的法律原则或法律规则中寻找“决定性意义的原因”,以严密而精准的逻辑方法进行司法判断。福利国家法治的实质司法以目的导向推理为特征,司法权越来越多地介入到政府政策的形成过程中,司法程序也从关注形式公正转向关心实质公正。其背景在于自由竞争下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化加强了垄断性资本的力量,经济权力、物质财产和社会状况的不平等与日剧增,自由主义法治所带来的国家与社会、政治与法律的分离以另一种方式走向整合,福利国家的实质法逐渐地导向了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并在司法领域表现为法律判断和道德判断的整合。程序主义法治范式背景下的协商司法以沟通保障的司法程序为特征,表现为通过建立平等自由的对话空间以促进司法主体间协商沟通,进而达成共识。其背景在于法律结构和科层结构难以应对国家干预过于密集所带来的社会复杂情势,面向实质平等的权利保障也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个人自主性的实现,这促使法律和司法转向通过组织规范和程序规范实现社会整合。司法范式的演化动力一方面来自于外部的社会条件变化,新的社会结构和组织原则通过制度化吸收到基本的法律结构中,进而影响司法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来自于司法实践的内部反思,司法系统也在纠纷解决中不断探索如何通过方法的运用、制度的设计,更好的促进司法正义的实现。第二章考察了司法范式面临的信息化挑战。信息时代的到来正在改变传统的社会结构和组织原则,计算机、互联网与大数据的结合不仅消解了理性思辨在知识生产和权力架构中的话语地位,而且对围绕能量与物质构建起来的现代法治秩序带来冲击。在这个过程中,司法作为法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及“微观社会矛盾纠纷的灵敏显示器和社会治理状态的预警机”,首当其冲的感受到社会信息化与建构理性碰撞磨擦的冲击力。这就使得现代司法范式在信息化背景下面临着三重挑战:其一是双重空间对既有司法裁判规则和场域形成的冲击,其二是平台治理对国家法律的中心主义和司法至尊的地位的消解,其三是司法智能化对以法学专业知识为基础的现代司法理念带来的挑战。第三章分析了司法范式的智慧化转型趋向。随着技术对社会解析的不断加深,物理时空发展起来的司法理念与司法制度难以应对“微粒社会”的高速数字化进程,新的知识力量深度的参与到司法权力的运作之中。在司法规则方面,实体性规则和程序性规则被转化为计算机化的表达形式,甚至直接以代码生成规则,通过算法和程序设计实现自动化规制。在司法裁判方面,智能系统为各类案件提供“定制化”的证据指引、类案推送以及评估预测,使裁判结果更加具有连续性、一致性和可预见性,呈现出程式化的算法决策趋向。在司法过程方面,司法运作的场域逐渐从“广场式”“剧场式”的物理空间结构转向远程审理、人机交互、个性定制的多维立体空间,呈现出分众在线的场景化运作趋势。在司法服务方面,依托诉讼服务平台,精准定位、智能预判的个性化的诉讼指导增加了公众与司法部门的黏性,提供了更加有效和便捷的“接近正义的方式”。与此同时,新兴技术力量与司法权力运作的结合也指向了一个全景敞视的可以精细识别不同苦乐场景的智能控制机制,我们需要在新的法治框架中对司法范式进行设想和探讨。第四章提出面向智慧社会的司法范式构想。现代法治范式的研究与现代性社会转型有着本质上的勾连,是一种与现代性社会转型密切相关、对现代性进行智性反思的法律知识形态的变化。本章吸收了现代法治理论中的反思要素,并与社会学的反思性理论进行勾连,对法律与社会特性进行“双向阐释”,提出面向后现代的智慧法治范式,并在这种新型法治范式中塑造司法范式的形态。首先,为智慧时代的司法价值注入数字正义的内涵,使其内在的反映信息社会资讯化、符号化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其次,充分意识到智慧司法中人脑决策与智能决策之间的协同关系,推动演绎逻辑与计算知识的融合运用,使司法逻辑内在地反映双重空间、人机混合、算法主导时代的行为规律和新型法律关系。最后,通过数据、平台与司法活动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司法应突破仅仅被理解为是一种事后救济手段的设定,发挥纠纷预防的社会治理功能,应对智慧社会的风险和变化。
原光[3](2020)在《涉官网络舆情的地方政府回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网络参与是一种以科技为载体,以追求民主权利与现实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行为,其政治性和社会性必然要求政府进行有效回应。当前,政府回应存在的问题主要源于地方政府回应的行动困境,即网络治理的开放性和地方政府管理的封闭性之间的矛盾。网络治理的开放性要求网络治理必须适应瞬息万变的因网络参与导致的舆情发展,但地方政府的封闭性使其习惯于以我为主,以不变应万变,往往被动地见招拆招,很难跟上舆情发展的步伐,这种缺乏前瞻性和应变能力的被动回应经常使政府陷入被动。在理论层面,“参与(?)回应”是研究公众参与和政府回应关系的基本框架,但因为公众参与形式繁多,每个时代皆有不同主题,所以抽象地分析参与和回应的关系极易陷入不直观、不聚焦、不深入的窠臼。涉官网络舆情既是网络参与的产物,又是政府回应的重要对象,可作为研究网络社会“参与(?)回应”关系的切入点和中介变量。在我国,因为官员身份特殊、敏感,与政府存在着难以剥离的内在联系,所以我国的政民关系往往通过官民关系体现出来,官民关系是理解和研究涉官网络舆情政府回应的逻辑起点。在现实层面,涉官网络舆情表面上针对官员个体,但实际上体现的却是对政府的诉求,其实质是民众在不便或无法与地方政府直接沟通或抗争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变通的底层抗争方式,其目的在于通过影响官员进而影响政府。涉官网络舆情的回应是政府、涉事官民、网民、媒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各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构成了舆情回应的基本行动逻辑。一般而言,公众试图通过“闹大”舆情的方式引起政府重视,地方政府则企图采取“化小”的方式平息舆情,于是涉官网络舆情的地方政府回应构成了多元主体的动态合作博弈过程。本文旨在通过对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的研究,破解网络时代的政府治理困局,即公众日益增长的网络参与需求与落后的政府回应能力之间的矛盾,这也是目前我国“社会—政治”领域中的主要矛盾之一。为解决这一矛盾,本文对涉官网络舆情的地方政府回应进行研究,试图通过提升政府回应成效来改善政府网络治理绩效,从而促进公众参与的发展。针对涉官网络舆情所引发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本文从建设责任型、服务型、回应型政府的总体目标出发,试图通过提升政府回应成效的方式解决网络社会中地方政府的回应性、回应力和回应度依然不足的问题。在对政府回应成效的研究中,回应速度和回应质量是对回应成效评价的基本维度,回应弹性则是政府回应中速度和回应质量不同步、不协调、不稳定的现象,是回应成效不佳的集中体现。本文以自建“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案例库”为基础,以140个涉官网络舆情案例为样本,从4个维度16个指标出发对影响涉官舆情回应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回应弹性是政府对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研判、博弈和调适的结果。政务公开、央媒报道等因素对回应速度的提升作用高于对质量的改善;政府问责、舆情叠加、司法介入等因素对质量的改善作用高于对速度的提升。社会化媒体、利益型和激烈性诉求目标、新兴网络首发平台、涉党政机关、上级介入等因素能够同步提升政府回应的速度和质量。公众线下参与、政府话语回应、网络渠道回应等因素虽能提升回应速度但无助于提高回应质量。网络普及、政府的线下管理能力等客观条件对回应成效的影响不明显,政府的主观意愿才是决定回应弹性的关键因素。同时,政府线上管理能力的有效性也说明提升政府网络舆情回应的专项能力是改善地方政府回应的必要路径。本文除从“参与-舆情-博弈-回应”的宏观模型对政府回应进行理论探讨外,还结合诸多实际案例,对地方政府回应中存在的典型性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具体、深入地剖析,以期更全面地展现地方政府在涉官网络舆情回应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和面临的挑战,并从中探寻完善政府回应的切入点,为提升政府回应成效提供抓手、奠定基础、理清思路。为切实改善地方政府回应成效,本文从回应能力发展、回应决策完善、回应行动规范、处置追究机制健全等方面提出了制度建设构想,为如何完善回应机制提供了基本思路和行动策略。
李燕华[4](2020)在《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地方师范大学教育学学科为例》文中指出信息技术进入飞速发展的时代,已对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影响,包括教育领域,信息能力俨然成为促进人们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能力之一,特别是对于硕士生来说,其信息能力水平将直接影响其科研能力的培养,进而影响着硕士生人才培养的质量。本研究以“关联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对硕士生信息能力水平及其培养情况进行深入的剖析。首先,对我国硕士生信息能力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进行梳理与总结,并对信息能力评价标准进行综合分析,以全面了解我国硕士生信息能力的培养要求,为本研究中信息能力评价指标的制定提供基本依据。其次,根据我国地理区域的划分,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7个地理区域中分别随机抽取2所地方师范大学作为被试,从教育学学科专业设置、教育学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目标定位以及教育学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的举措这三方面出发,对这14所高校教育学硕士生信息能力的培养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剖析其信息能力培养的优势与不足之处。再次,以G大学为例进行个案研究,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这三种方式对G大学教育学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现状进行全面的剖析,挖掘其在信息能力培养上存在的问题。最后,综合对14所地方师范大学的对比分析及对G大学的个案分析,提炼出我国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硕士生信息能力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信息分析能力较弱,对数据分析软件、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的使用能力堪忧。其信息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1)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2)信息能力培养课程的设置与实施欠理想;(3)信息能力相关培训的参与率低;(4)硕士生个人自学意识弱,重视程度不足。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4点:(1)高校信息化建设政策体系的不完善;(2)高校信息能力培养体系及信息资源建设的不足;(3)硕士生导师的指导时间和信息能力水平有限;(4)硕士生个人信息意识弱,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与自主性。根据现存问题及其成因,本研究提出以下改进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的对策建议:第一,政府要完善高校信息化建设政策体系,加快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第二,高校加强对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第三,硕士生要提升自身信息能力培养的主观能动性。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以数字时代的学习理论——关联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编制教育学硕士生信息能力调查问卷,并验证其信效度,对硕士生的信息能力进行全面、科学的调研。但笔者研究能力有限,且研究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期望未来的相关研究能扩大样本数量,并采取多种方法进行研究数据的收集,避免单一方法带来的数据误差。
杨明,董庆兴,陈烨[5](2020)在《网络时代的用户心理及其信息行为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意义]梳理网络背景下的用户心理及其信息行为研究,有助于该领域未来的研究开展与实践指导。[研究设计/方法]根据"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互联网应用发展统计情况,从基础应用、商务交易、网络金融、网络娱乐和公共服务五个应用情境梳理了用户心理及其信息行为的相关研究。[结论/发现]已有研究在内容上都涵盖了简单个体信息行为和复杂群体信息行为,在研究方法上都考虑了具体网络应用情境。而在未来研究中,与社交网络相结合的新内容和与大数据分析方法相结合的新方法仍是重点方向。[创新/价值]根据应用情境对网络环境下心理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研究进行划分和总结,丰富了用户心理及其信息行为研究综述的主题分类方式,进一步归纳了图书情报领域在用户心理与行为研究方面的内容。
王祎祺[6](2020)在《中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深入,对教育领域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信息技术引起如教学内容的选择、教育方式的改革、教学模式的优化、学习方式的转变等一系列的巨大变革。为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及信息社会对培养人才提出的新的要求,培养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是刻不容缓的任务。为此,本研究构建的中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可以为教师评价学生提供明确的方向,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清晰的认识自我,帮助学生有针对性的提高信息化学习能力。首先,在梳理与综述目前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学习能力、信息化学习及信息化学习能力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其中,信息化学习能力是指学习者在各学科学习过程中主动积极地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应用,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实现各学科学习过程最优化的能力;信息化学习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指衡量中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完成各学科学习任务能力的具体化依据与标准,是能够反映中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水平的具有层次性和逻辑性的有机整体。第二,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完成评价指标体系的搜集、修改与完成工作,运用SPSS24.0分析软件完成对量表的信效度检验和项目分析工作,最终形成由三个一级指标、八个二级指标及二十个三级指标组成的结构体系。第三,运用专家咨询法完成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层指标两两间相对重要性的数据收集工作;运用层次分析法将所收集的数据通过所构造的判断矩阵的计算得到科学、合理的指标权重值;至此完成中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四,对中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进行现状研究。在评价指标体系各权重值确定的基础上,开发设计了“中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评价量表”,形成测评问卷;并在L市和Y市两所学校开展实践探索,测量了179位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及水平。最后,在总结与分析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依据现状提出提升中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的建议、“中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评价量表”使用建议、提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创新之处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崔有波[7](2019)在《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每一轮科技革命都可能会引发一轮教育革命,教育和学习作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性社会活动,始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革新。文字和学校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教育革命的到来,教育成为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教育史上的第二次革命的到来,知识传播更为便利;第三次教育革命发生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期,班级授课制的出现推动了规模化教学的发展,教育普及才真正得以推进。人类历史上第四次教育革命发生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期,网络信息技术正引发教育系统的全面变革,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学内容、教育体制与教育目标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整个教育生态被重塑,信息和知识瞬息万变,不断学习成为社会成员的基础性需求。再加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口素质需要提高,教育公平问题需要解决,社会创新活力需要激活,而互联网的独特优势将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因此,建设全民、终身、全面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既是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又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选择。基于以上研判,本研究将学习型社会建设置于中国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运用社会转型理论、网络社会理论、教育冲突理论等理念工具,从社会学视角出发,界定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内涵,理清学习型社会建设理念的思想来源和历史演变,探究西方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主要进展,分析在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比较传统教学模式和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的主要区别,辩证分析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探寻互联网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有效路径。导论部分首先解释了本研究的社会背景和现实意义,概括了人类历史上的四次教育革命,并从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出发分析了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这一话题所具有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然后,从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多个视角总结了学习型社会研究的主要进展,对网络教育、网络学习、虚拟学习社区等概念做了区分,在此基础之上界定了互联网和学习型社会的主要内涵。通过分析已有研究的不足,并基于社会转型理论、网络社会理论和教育冲突理论,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中西方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都经历了若干不同的发展过程。古代中国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和古希腊的“博雅教育”理念都可以看作是中西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思想萌芽,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学习型社会建设在古代中西方都未能实现。现代中西方的学习型社会建设都经历了起步、探索、发展等多个时期,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求知欲望大增,社会发展速度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成为必然之举。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学习的兴起和国家的鼓励支持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重塑了教育生态。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教学主体经历了从单主体论到双主体论、从小众化到大众化的转变;教学内容经历了从有限性到无限性、从同质化到异质性的转变;教学从同时空性转变为超时空性,从年级年限制转变为无年级年限制;教学理念也经历了从师传生受到主动自学、从重视传授知识到重视培养信息素养的转变;教学目的也从培养人才转变为实现人的自我完善。互联网的内在特性与功能对学习型社会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增加了人们的闲暇时间,打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助推了教育公平的实现,为全民终身全面学习创造了条件;提高了社会成员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学习转化力;助推实现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促进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有助于构建学习型组织;能够满足学习者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能够促进科研和学术的交流合作,促进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型思维的培养,推动社会创新。同时,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首先,“数字鸿沟”的存在会加剧地域之间、阶层之间和代际之间的教育不平等。其次,“信息超载”现象会分散学习注意力,浪费学习时间,增加信息辨识难度,降低学习质量,导致信息迷航,迷失学习目标。再次,“碎片化学习”方式的盛行会降低学习者的辨识能力和深度学习能力,并助长不良学习习惯的养成,最终降低学习的实际效果。另外,“网络依赖”会助长学习者的学习惰性,抑制社会成员的原创能力,并加剧网络安全威胁。最后,“网络失范”现象的频发可能会加剧网络不良信息和消极网络文化对社会成员的误导。因此,中国的学习型社会建设要用好互联网这柄双刃剑。网络时代的学习型社会建设首先要营造公平、绿色、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这就需要打破网络壁垒、净化网络空间、完善网络法规和发展最新的网络信息技术。其次还要提高网络学习的质量,打造高水平的网络教学平台和高质量的网络学习资源,提高网络教学的效率,不断革新网络教学的方式。另外,还要加强对网络教学的审核与监管,防范资本对网络教学的过多干预,提高网络教学的规范性。结语部分回顾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指出可能的拓展研究方向。
张婷婷[8](2019)在《大学生数字化学术阅读行为研究》文中指出阅读是人类进行知识获取和提升智慧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途径。在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电子设备的普及,大学生也越来越多的使用手机、电脑等设备进行数字化阅读。学术阅读是大学生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提高学术水平,积累学科知识以及了解学科前沿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有助于大学生拓展学术视野,培养科研意识和提升学术素养。本研究力图了解数字化环境下大学生的学术阅读现状,分析大学生基于电子设备的学术阅读行为,了解其学术阅读行为特征,认识其学术阅读行为规律。研究结论希望有助于大学生认识和改善自身学术阅读行为,并有助于教师和学校更好的培养大学生数字环境下的学术阅读素养。本文首先梳理了阅读行为、数字化阅读行为以及学术阅读行为相关主题的研究成果,构建了大学生数字化学术阅读行为框架,并依托研究框架设计了调查问卷。从数字化学术阅读寻求行为、数字化学术阅读利用行为、数字化学术阅读交流行为三个维度来对大学生的数字化学术阅读行为特点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查数字化学术阅读行为的检索行为、选择行为、获取行为、浏览行为、操作行为、阅读评价、互动讨论、分享传播、个人评论等方面来分析大学生数字化学术阅读的行为特点。论文还通过卡方检验对比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学术阅读行为特点的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学术阅读具有较强的功利性,虽具有较强的学术阅读寻求能力但缺乏交流,阅读行为状态随意且缺乏深度思考,整体呈现浅阅读态势。论文还探析了影响大学生数字化学术阅读的主要因素,并从加强大学生学术阅读教育指导、优化校园数字化阅读环境以及整合和优化图书馆数字化学术资源等方面对大学生数字化学术阅读行为的优化提出若干建议。
李静瑞[9](2019)在《网络知识论 ——基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考察》文中认为文章以比较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史论结合法,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视角研究了网络知识活动,包括网络知识获取、网络知识生产、网络知识传播和网络知识悖论,对其方式、利弊及其运行规律进行归纳抽象,形成了完整的网络知识理论体系。并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视角对其进行解读。采用总论、研究视角阐述和分论的研究结构。本文涉及较多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观点主要有:基于直接经验的间接经验论、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论、与真理论相统一的价值论、认识活动和过程中的对立统一论、网络知识传播与管理论、认识的群众主体论。网络知识论是对基于计算机、智能移动终端和电子网络技术而产生的新的知识活动方式的相关特点、规律的研究和探索,包括网络知识获取理论、网络知识生产理论、网络知识传播理论和网络知识悖论。相较于传统知识活动,网络知识活动具有三个方面的显着特点:一是得益于互联网络的开放性特征,网络知识获取、生产、传播的主体都打破了精英垄断,有由精英垄断向普通大众下移的大众化趋向;二是同样源自于电子网络的开放性特征,网络知识的获取、生产,和传播,都具有开放性的特征;三是源自于web2.0以来互联网的交互性特点,网络知识的获取、生产和传播都具备强交互性的特征。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视角透视和考察,网络知识获取实质上属于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一种间接经验获取新方式;网络知识生产理论既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知识开放性理论品格和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亦融通了唯物史观和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相关思想,从而多维度呈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网络知识传播理论体现了知识渗透价值理论;网络知识活动中的一系列悖论是网络知识活动中所衍生和呈现出的对立统一的新形式,也可作为网络时代认识论中对立统一的新形式。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第一,对所有网络知识活动进行整体研究,提出了“网络知识论”的概念对之进行概括。第二,详细探讨了电子网络空间中的知识悖论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应对之策。第三,在对网络知识理论的每一部分研究的基础上,都对之进行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角的解读和考察。
段菲菲[10](2017)在《基于BIBFRAME的科技成果多维度聚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6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指出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核心,同时也是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国家应以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由此可见国家已将科技成果的管理与发展提到了国家战略发展层面。Web2.0环境下,伴随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科技成果数量也飞速增加,其资源呈现出多类型、多媒体、跨时间、跨地理、跨语种等特点。面对数量庞大的异构科技成果资源,为解决其存在的开放程度低、服务粒度过大及集成度不高等问题,需要利用相关性原理和有序性原理对其进行有效组织,更重要的是在有序化基础上对资源进行深度聚合便于用户获取利用。因此,本文以“基于BIBFRAME的科技成果多维度聚合研究”为选题,借助于BIBFRAME在资源语义描述方面的优势,通过构建科技成果多维度语义聚合框架,以实现科技成果在内容维度、结构维度以及使用维度上的聚合与服务。本文按照“理论—模型—实证”的总体思路,以科技成果为研究对象,BIBFRAME框架为语义描述标准,从理论、方法和实践的角度探讨如何对科技成果语义进行标准化描述。以语义网技术为主要手段,运用知识组织、关联数据等理论及相关的方法与技术规范,揭示科技成果资源内部知识对象以及知识与对象的语义关系,使海量、多源、异构及分布式的科技成果重新组织为一个覆盖所有科技信息的资源网络。本研究不仅实现了科技成果信息在多维度上的有效聚合,也实现了基于科技成果资源聚合的知识发现与创新,同时满足了用户个性化需求。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深入分析科技成果的概念、内涵、外延及应用状况,系统梳理了科技成果资源的类型与利用现状,并对其面临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将BIBFRAME应用到科技成果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对其应用范式进行探讨。(2)将DC、MARC、RDA等多种元数据集进行融合,并与BIBFRAME进行映射转换,在BIBFRAME的规则和约束下,实现科技成果各类型资源及其属性内容相互关联,并借助D2R关联数据工具将非结构化的科技成果资源发布为科技成果信息关联数据,最终提供基于知识关联的语义服务。(3)使用归一化的语义模型来挖掘异构科技成果的内容关联之后,可以将科技成果结构信息、科技成果内容信息、科技成果使用信息有机关联在一张巨大的语义关联网络,利用相关的技术手段与方法,将大量分散的异构科技成果资源进行聚合,从而取得信息的全貌。(4)根据所设计的科技成果多维度聚合方案开展实证研究。以CNKI中的题录信息为具体应用背景,采用直接聚合转换与间接聚合转换两种模式,使用本体描述语言OWL为BIBFRAME的描述语言对科技报告资源进行语义描述,并使以上两种模式实现其形式与内容上的融合,共同达到科技报告资源中知识内容与知识对象间的关联。科技成果的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科技是否能真正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也关系到不同创新主体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如何将海量、多元、异构的科技成果资源通过聚合的方式序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以BIBFRAME的理论基础,深入的研究了基于BIBFRAME的语义描述机制,以及对科技成果资源进行关联数据的创建与发布,可实现信息资源的规范化描述、语义化的深度整合及知识化的深度揭示,显着提高了科技成果资源的利用价值。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科技成果资源“海量”、“多源”、“异构”及“分布式”问题。
二、网络时代文献信息检索工具及其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时代文献信息检索工具及其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问题 |
1.2.1 网络时代科学活动整体的变革 |
1.2.2 网络时代科研模式的变革 |
1.2.3 网络时代基于大数据科研方式的变革 |
1.2.4 网络时代出版模式趋势分析 |
1.2.5 开放共享背景下科学活动面临系列问题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从Science 1.0到Science 2.0 |
2.1 小科学与大科学 |
2.1.1 从小科学时代到大科学时代 |
2.1.2 科学发展对信息载体需求的变化 |
2.2 信息载体变革与Science 2.0的提出 |
2.2.1 纸媒到Web 2.0: 载体发展过程存在阶段性质变 |
2.2.2 载体的质变对科学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 |
2.2.3 网络逐渐已经成为科学活动的主流载体 |
2.3 Science 2.0时代科学活动新特征 |
2.3.1 使个体研究走向在线协作 |
2.3.2 使成果交流走向全程探索 |
2.3.3 由纸媒传播走向即时在线 |
2.4 小结 |
第3章 网络时代科学活动过程的新变化 |
3.1 网络时代科研主体的新变化 |
3.1.1 独立主体内涵的丰富 |
3.1.2 不同主体联系的增强 |
3.1.3 协作主体交流的拓展 |
3.1.4 创造主体格局的突破 |
3.2 网络时代数据处理的新演化 |
3.2.1 数据采集走向自动化 |
3.2.2 数据存取实现即时化 |
3.2.3 数据分析呈现协同化 |
3.2.4 数据处理尝试智能化 |
3.3 小结 |
第4章 网络时代科学成果发布的新趋向 |
4.1 科学成果发布的新舞台:网络预发布平台的建立与推广 |
4.1.1 纸媒预发表的瓶颈 |
4.1.2 网络预发布平台的建立——以物理学arXiv为例 |
4.1.3 网络预发布平台的推广——以PeerJ Preprints和bioRxiv为例 |
4.1.4 网络预发布平台与期刊共存 |
4.2 科学成果发布的新途径: 开放获取期刊的出现和发展 |
4.2.1 开放获取期刊旨在打破访问权限 |
4.2.2 开放获取期刊的发展步履维艰 |
4.2.3 开放获取期刊是新希望还是乌托邦? |
4.2.4 开放获取期刊的未来: 资本和价值的共生 |
4.3 科学成果发布的新模式: 基于网络本体成果发布的探索 |
4.3.1 去中心化: 人人皆可随时发表 |
4.3.2 去期刊化: 随时随地皆可发表 |
4.3.3 未来: 一条微博可能就是你的学术成果 |
4.3.4 科学评价和认可机制的再造 |
4.4 小结 |
第5章 网络时代科学成果传播的新问题 |
5.1 开放获取的功与过 |
5.1.1 需与传统商业期刊出版体系相抗衡 |
5.1.2 在与资本不断斡旋中出现偏差 |
5.1.3 在对传统功能地解构中不断重构 |
5.2 传播方式的“是”与“非” |
5.2.1 在网上分享自己的论文也算侵权? |
5.2.2 Sci-Hub存在本身就是价值 |
5.2.3 出版商的权利比分享研究的利益更重要? |
5.3 谁来确认优先权 |
5.3.1 科研主体多元化所导致的优先权归属难题 |
5.3.2 科研过程开放化所造成的优先权判定疑难 |
5.3.3 信息载体的升级导致科学创意及成果发布方式的变化 |
5.3.4 成果发布渠道的多样化导致优先权确认机制的变化 |
5.4 在线科学信息价值的判定疑难 |
5.4.1 传统同行评审机制频繁失效导致判定失真 |
5.4.2 传播方式多样化导致依据出版的评判标准失效 |
5.4.3 传播内容多样性亟待建立新的过滤机制 |
5.4.4 网络时代的过滤机制由谁重构: 从同行评审走向全面过滤 |
5.5 小结 |
第6章 网络时代科学评价机制的新挑战 |
6.1 默顿理想的背离 |
6.1.1 “普遍主义”遭破坏 |
6.1.2 “公有性”被侵犯 |
6.1.3 “无私利性”的缺失 |
6.2 科学计量评价的新机遇: 替代计量学 |
6.2.1 矫正传统评价机制带来的“马太效应” |
6.2.2 推动论文评价指标走向“多元即时透明” |
6.2.3 构建面向科研全程的个人学术影响力评价体系 |
6.3 科学奖励机制的新内容: 基于科研产品的全面认定 |
6.3.1 从科研成果走向科研产品 |
6.3.2 最大限度地激发集体在科研全程地全面合作 |
6.3.3 从个体成果认定到产品认证集成 |
6.4 小结 |
第7章 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与应对 |
7.1 科学活动在线化与科学协作创新的演变 |
7.2 成果发布网络化与在线交流系统的构建 |
7.3 信息动态交互与优先权和过滤机制的再造 |
7.4 评价方式变化与科学社会运行机制的调整 |
7.5 在危机与变革中走向科学活动新常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2)智慧社会的司法范式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学术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司法范式的基本内涵与形态演变 |
第一节 司法范式的基本内涵 |
一、司法范式的现代法治语境 |
二、司法范式的现代性内涵 |
第二节 司法范式的形态演变 |
一、自由主义范式的形式司法 |
二、福利国家范式的实质司法 |
三、程序法范式的协商司法 |
第三节 司法范式的演变逻辑及其局限 |
一、司法范式演变的逻辑线索 |
二、工商业时代的司法变迁及其局限 |
三、数字时代司法范式的转型升级 |
第二章 司法范式面临的数字化挑战 |
第一节 司法范式转型的信息化背景 |
一、信息时代的知识状态 |
二、元叙事的消散:信息时代的法治秩序变革 |
三、司法范式转型的困境与机遇 |
第二节 双重空间对司法场域的冲击 |
一、涉网案件管辖制度失灵 |
二、电子证据采信标准缺位 |
三、网络民意对司法逻辑的冲击 |
第三节 平台治理对司法“中心化”的挑战 |
一、自治高效的争议处理 |
二、群策共治的大众评审 |
三、事前预防的技术控制 |
四、激励规训的评分机制 |
第四节 司法智能化的转型张力 |
一、从信息孤岛到数据共享 |
二、从在场交往到远程审理 |
三、从“人与工具”到人机协作 |
第三章 司法范式的智慧化转型趋向 |
第一节 代码识别的自动化规制 |
一、证据规则的代码表达与识别 |
二、诉讼规则的代码表达与识别 |
三、管理规则的代码表达与识别 |
第二节 算法决策的程式化裁判 |
一、证据审查程式化 |
二、准据识别聚焦化 |
三、自由裁量标准化 |
第三节 分众在线的场景化运作 |
一、司法空间脱域化 |
二、司法供给分众化 |
三、司法交涉界面化 |
第四节 智能回应的平台化服务 |
一、诉讼引导智能化 |
二、申请受理移动化 |
三、解纷路径分流化 |
第四章 面向智慧社会的司法范式重塑 |
第一节 法治范式转型:迈向智慧法治 |
一、法治范式转型的理论基础:反思要素 |
二、智慧时代的社会特性 |
三、开放融合的智慧法治观 |
第二节 司法价值:从场域正义走向数字正义 |
一、立足数字化期待 |
二、建立可视化交互 |
三、面向场景化需求 |
第三节 司法决策:人机协同与融合 |
一、以计算知识填补演绎逻辑 |
二、加强司法人工智能的论证性和可解释性 |
三、明确技术权力介入的边界和尺度 |
第四节 司法功能:数据驱动型纠纷预防 |
一、纠纷预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二、纠纷预防何以可能 |
三、数据驱动型纠纷预防运行机制 |
结语 探索中国特色的智慧司法模式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3)涉官网络舆情的地方政府回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三) 现有研究动态评析 |
(四) 本文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创新点 |
(三) 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的理论阐释 |
第一节 涉官网络舆情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网络社会 |
二、网络政治参与 |
三、网络舆情与涉官网络舆情 |
第二节 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的内涵与作用 |
一、政府回应 |
二、涉官网络舆情的地方政府回应 |
三、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的政治与行政功用 |
第三节 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的理论框架 |
一、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的主客体构成 |
二、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的内容要件 |
三、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中的主要矛盾与底层逻辑 |
四、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的治理愿景 |
第二章 涉官网络舆情变迁及对政府回应的影响 |
第一节 网络参与、舆情传播与涉官网络舆情的嬗变历程 |
一、网络参与:网络社会的公众参与 |
二、网络参与的常见路径与效果比对 |
三、涉官网络舆情的爆发根源 |
四、涉官网络舆情的变迁历程 |
第二节 近年涉官网络舆情的分布状况与特征 |
一、基于“舆情压力指数”的涉官网络舆情分布特征 |
二、涉官网络舆情参与者的分布特征 |
三、涉官网络舆情参与方式的类型化特征 |
四、自媒体时代涉官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 |
第三节 涉官网络舆情对地方政府的影响与挑战 |
一、涉官网络舆情对地方政府的正面影响 |
二、涉官网络舆情对地方政府的负面影响 |
三、涉官网络舆情对地方政府回应的挑战 |
第三章 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的变迁与博弈 |
第一节 涉官网络舆情政府回应的变迁 |
一、涉官网络舆情变迁的阶段性互动特征 |
二、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的变迁历程 |
第二节 舆情回应变迁中的博弈逻辑 |
一、“闹大”与“化小”的概念辨析 |
二、“闹大”与“化小”的框架逻辑 |
三、“闹大”与“化小”的发展路线 |
四、“闹大”与“化小”博弈过程的理论阐释 |
第四章 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模式探源 |
第一节 网络社会地方政府回应的基本模式 |
一、基于吸纳与追责的积极回应 |
二、基于遮蔽和失真的消极回应 |
第二节 涉官网络舆情的地方政府回应模式 |
一、基于“参与-回应”的地方政府回应的一般模式 |
二、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的主要模式:被动选择型回应 |
第五章 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成效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的描述性分析 |
一、“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案例库”的构成 |
二、基于案例库的涉官网络舆情焦点事件的分布分析 |
第二节 涉官网络舆情回应成效的研究设计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现有相关研究梳理 |
三、变量设定与研究假设 |
四、变量操作化 |
第三节 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速度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
二、研究结论 |
第四节 地方政府回应质量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
二、研究结论 |
第五节 地方政府回应弹性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
二、研究结论 |
第六节 回应成效研究对地方政府回应的启示 |
一、对提高地方政府回应速度的启示 |
二、对改善地方政府回应质量的启示 |
三、对消除地方政府回应弹性的启示 |
第六章 涉官网络舆情地方回应中的具体问题及成因 |
第一节 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中存在的问题 |
一、回应态度:消极性、封闭性、敷衍性和策略性 |
二、回应行为:回避性、象征性、拖延性 |
三、回应方式:风头主义、简单粗暴、以谣辟谣 |
四、回应能力:收集研判、舆情沟通、组织协调能力不足 |
第二节 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中的问题成因 |
一、回应性:回应文化陈旧 |
二、回应力:回应本领欠缺 |
三、回应度:回应机制不健全 |
第七章 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成效的提升路径 |
第一节 提升地方政府回应成效的总体要求 |
一、提升回应成效的主要任务:解决问题与消除矛盾并行 |
二、提升回应成效的根本目标:争取人心与凝聚共识合一 |
三、提升回应成效的基本方式:公众意见表达与行政吸纳相契合 |
四、提升回应成效的指导原则:三同步与三结合并举 |
第二节 涉官网络舆情政府回应能力的提升要求 |
一、奠定涉官网络舆情回应能力发展的基础 |
二、提升涉官网络舆情政府回应能力的总体要求 |
三、提升涉官网络舆情政府回应能力的阶段性要求 |
第三节 地方政府回应决策的完善与发展 |
一、涉官网络舆情回应中的地方政府决策偏差 |
二、回应决策偏差产生的根源 |
三、提高回应决策质量的价值导向与原则规定 |
四、改善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决策的策略 |
第四节 地方政府回应行动机制的健全 |
一、行动预案组织机制 |
二、舆情回应即时监控机制 |
三、舆情极化防范机制 |
四、网络参与活动研判机制 |
五、政府回应过程控制机制 |
六、多元主体联动机制 |
七、社会心理干预机制 |
第五节 人事处置和责任追究机制的完善 |
一、人、事处置机制的完善原则 |
二、问责追溯机制的完善路径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与学术贡献 |
(一) 研究结论 |
(二) 学术贡献 |
二、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一) 研究不足 |
(二)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地方师范大学教育学学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信息时代对硕士生信息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
2.教育信息化建设对师范类硕士生信息能力的挑战 |
3.信息能力支撑信息时代硕士生的专业发展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信息能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2.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3.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1.地方师范大学 |
2.教育学 |
3.信息能力 |
一、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的理论分析 |
(一)信息能力在硕士生能力中的重要地位 |
1.信息能力是培养硕士生科研能力的关键 |
2.信息能力是养成硕士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 |
3.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早已纳入国家规范 |
(二)硕士生信息能力的评价 |
1.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信息能力评价标准 |
2.相关研究中的信息能力评价指标 |
(三)硕士生信息能力的培养方式 |
1.课程设置及教学 |
2.信息能力培养的讲座与训练 |
3.导师的指导与硕士生的自学 |
4.其他教育活动 |
(四)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的启示 |
1.关联主义学习理论——数字时代的学习理论 |
2.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对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的启示 |
二、我国地方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要求及措施 |
(一)选取地方师范大学教育学一级学科的缘由 |
1.教育学具有相当强的代表性 |
2.地方师范大学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
3.个人兴趣和期望 |
(二)我国教育学硕士生信息能力的培养目标解读 |
(三)地方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设置及信息能力培养目标设定 |
1.地方师范大学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设专业差异较大 |
2.地方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生信息能力目标设定不清晰 |
(四)地方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的主要措施 |
1.开设信息能力教育课程 |
2.开展信息能力培养讲座与培训 |
3.相关赛事及实践活动 |
三、个案研究:G大学教育学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
(一)选取G大学的缘由 |
1.G大学是具有较强代表性的地方师范大学 |
2.G大学教育学学科水平高 |
3.个人原因 |
(二)调查设计与实施 |
1.调查问卷的设计 |
2.问卷信效度分析 |
3.调查研究的实施 |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
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
2.信息能力培养的主要措施及硕士生的参与度分析 |
3.信息能力水平的描述统计分析 |
4.信息能力水平的差异分析 |
5.访谈结果分析 |
四、地方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地方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
1.信息能力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
2.信息能力课程的设置与实施欠理想 |
3.信息能力相关培训参与率低 |
4.硕士生个人自学意识较弱,重视程度不足 |
(二)地方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
1.高校信息化建设政策体系不完善 |
2.高校信息能力培养体系及信息资源建设的不足 |
3.硕士生导师的指导时间及信息能力水平有限 |
4.硕士生个人信息意识弱,缺乏学习主动性与自主性 |
五、改进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的对策建议 |
(一)政府要完善高校信息化建设政策体系,加快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 |
1.建立和完善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政策体系 |
2.加快高校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建设进程 |
(二)高校要加强对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 |
1.明确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目标,提高信息能力教育的地位 |
2.建立完整的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结构体系 |
3.建立健全硕士生信息能力评价体系及培养质量监控机制 |
4.大力加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
(三)硕士生要提升自身信息能力培养的主观能动性 |
1.增强信息意识,主动汲取信息知识 |
2.正视自身不足,端正学习态度 |
3.借助互联网开展个性化学习,提高信息能力 |
六、研究结论、不足和今后努力方向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的创新、不足与展望 |
1.研究的创新之处 |
2.研究的不足之处 |
3.研究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表目录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5)网络时代的用户心理及其信息行为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面向基础应用的用户心理与信息行为 |
3 面向商务交易的用户心理与信息行为 |
4 面向网络金融的用户心理与信息行为 |
5 面向网络娱乐的用户心理与信息行为 |
6 面向公共服务的用户心理与信息行为 |
7 结论与展望 |
(6)中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提高中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是国家政策的应然要求 |
1.1.2 提高中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内在需求 |
1.1.3 中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是信息社会的必备能力之一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学习能力 |
2.1.2 信息化学习 |
2.1.3 信息化学习能力 |
2.1.4 评价指标体系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2.2.1 国内外信息素养评价标准制定的研究 |
2.2.2 关于信息能力的研究 |
2.2.3 关于信息化学习能力结构的研究 |
3 理论基础 |
3.1 建构主义理论 |
3.2 多元智能理论 |
3.3 综合评价理论 |
3.4 核心素养教育理念 |
4 研究的总体设计 |
4.1 研究过程与思路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研究法 |
4.2.2 问卷调查法 |
4.2.3 访谈法 |
4.2.4 专家咨询法 |
4.2.5 层次分析法 |
4.2.6 数量统计分析法 |
4.3 研究工具 |
4.4 研究对象 |
4.4.1 关于评价指标体系修订的研究对象 |
4.4.2 关于评价指标体系验证的研究对象 |
4.4.3 关于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研究对象 |
4.4.4 关于评价量表实践探索研究对象 |
5 中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 中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5.1.1 科学性原则 |
5.1.2 可操作性原则 |
5.1.3 系统性原则 |
5.1.4 相互独立性原则 |
5.1.5 发展性原则 |
5.2 中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
5.2.1 中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评价指标拟定 |
5.2.2 中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评价指标的修订 |
5.2.3 中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评价指标的验证 |
5.2.4 中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评价指标的确定 |
5.3 中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1 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 |
5.3.2 指标权重确定的过程 |
5.3.3 中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及体系的确定 |
6 中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的现状研究 |
6.1 中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整体水平较好 |
6.2 中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各维度整体水平存在不同 |
6.3 中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因不同因素影响呈现不同的差异性 |
6.4 中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各维度的子能力存在差异 |
7 研究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1.1 信息化学习能力的概念界定 |
7.1.2 中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7.1.3 中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的现状 |
7.2 研究建议 |
7.2.1 提升中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的建议 |
7.2.2 中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评价量表的使用建议 |
7.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7.4 研究的不足 |
7.5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学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相关研究回顾 |
(一)既有研究的主要视角 |
(二)既有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既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三、主要概念的界定 |
(一)互联网 |
(二)学习型社会 |
四、主要理论工具 |
(一)社会转型理论 |
(二)网络社会理论 |
(三)教育冲突理论 |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历史脉络 |
一、古代中西方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思想渊源 |
二、现代中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展 |
三、西方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展 |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 |
一、信息时代人民的求知欲望大增 |
二、传统的教学体系存在缺陷 |
三、应对未来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可能性 |
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
二、网络教学的兴起 |
三、国家鼓励开展网络教学 |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
第一节 教学主体的不同 |
一、从“单主体论”到“双主体论” |
二、从“小众化”到“大众化” |
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不同 |
一、教学内容从“有限性”到“无限性” |
二、教学内容从“同质性”到“异质性” |
第三节 教学时空的不同 |
一、教学从“同时空性”到“超时空性” |
二、教学从“年级年限制”到“无年级年限制” |
第四节 教学理念的不同 |
一、从“师传生受”到“主动自学” |
二、从重视“传授知识”到重视培养“信息素养” |
三、教学目的从“培养人才”到“自我完善” |
第三章 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 |
第一节 为全民终身全面学习创造条件 |
一、增加闲暇时间 |
二、打破教学的时空限制 |
三、助推教育公平的实现 |
第二节 提高了社会成员的学习力 |
一、激发社会成员的学习动力 |
二、提高社会成员的学习能力 |
三、有助于培养学习毅力 |
四、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
五、有助于提高学习转化力 |
第三节 有助于构建学习型组织 |
一、有助于组织成员实现自我超越 |
二、有助于改善组织成员心智模式 |
三、有助于凝聚共同愿景 |
四、促进开展团队学习 |
五、有利于进行系统思考 |
第四节 满足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
一、互联网有助于促进多元化学习 |
二、互联网有助于促进个性化学习 |
三、互联网时代个性化与多元化学习的技术与实践 |
第五节 促进创新性学习 |
一、互联网促进科研和学术的交流合作 |
二、互联网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
三、互联网促进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
第四章 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消极影响 |
第一节 “数字鸿沟”挑战教育公平 |
一、“数字鸿沟”的影响因素与具体表现 |
二、“数字鸿沟”可能扩大“教育鸿沟” |
第二节 “信息超载”模糊学习焦点 |
一、分散学习注意力,浪费学习时间 |
二、增加信息辨识难度,降低学习质量 |
三、导致信息迷航,迷失学习目标 |
第三节 “碎片化学习”降低学习效果 |
一、“碎片化学习”的成因与特征 |
二、“碎片化学习”降低学习效果 |
第四节 “网络依赖”降低学习动力 |
一、“网络依赖”的成因与表现 |
二、“网络依赖”降低学习动力 |
第五节 “网络失范”误导学习方向 |
一、“网络失范”的原因与表现 |
二、“网络失范”误导学习方向 |
第五章 互联网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营造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 |
一、实现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 |
二、营造健康的网络教学环境 |
三、为网络教学提供安全保障 |
第二节 提高网络学习的质量 |
一、建设高水平的网络教学平台 |
二、提高网络学习的效率 |
三、利用最新信息技术革新教学方式 |
第三节 提升网络教学的规范性 |
一、加强网络教学的审核与管理 |
二、防范资本对网络教学的过多干预 |
结语 |
一、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
(一)互联网的内在特征顺应了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 |
(二)互联网只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种辅助性手段 |
(三)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存 |
(四)互联网促进了“泛教育”和“泛学习”时代的到来 |
(五)互联网时代学会“学习”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
二、可能的拓展研究 |
(一)教学活动在互联网的不同发展阶段呈现的规律与趋势 |
(二)教育事业的进步对互联网发展的影响 |
(三)网络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警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大学生数字化学术阅读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阅读行为与学术阅读行为 |
2.1.1 阅读行为 |
2.1.2 学术阅读行为 |
2.2 数字化阅读行为 |
2.2.1 数字化阅读行为研究 |
2.2.2 数字化学术阅读行为研究 |
3. 调查设计 |
3.1 调查研究框架 |
3.2 问卷设计 |
4. 调查实施 |
4.1 样本选择 |
4.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4.2.1 信度分析 |
4.2.2 效度分析 |
4.3 调查实施过程 |
4.4 数据收集与整理 |
4.4.1 样本信息统计 |
4.4.2 数字化学术阅读行为统计 |
4.4.3 数字化学术阅读行为分析 |
4.5 调查研究结果 |
4.5.1 大学生数字化学术阅读行为特点 |
4.5.2 大学生数字化学术阅读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
5. 大学生数字化学术阅读行为优化的思考与建议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网络知识论 ——基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网络知识获取 |
(二)网络知识生产 |
(三)网络知识传播 |
(四)关于网络知识活动研究现状的思考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网络与电子网络 |
(二)知识、知识实践与网络知识实践 |
(三)网络知识论 |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创新之处 |
五、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网络知识论研究的理论指引 |
一、基于直接经验的间接经验论 |
二、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论 |
三、与真理论相统一的价值论 |
四、认识论中的对立统一论 |
五、网络知识传播与管理论 |
(一)中国特色网络知识和文化思想 |
(二)网络知识环境的治理和管控 |
六、与群众史观交汇的认识主体论 |
(一)人民群众:从历史主体到认识主体 |
(二)从群众合力创造历史到合力生产知识 |
七、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络知识获取:间接经验的新形式 |
一、知识获取:传统与网络方式的对比 |
(一)传统知识获取的方式和主要特点 |
(二)网络知识获取的方式和主要特点 |
二、网络知识获取利弊简析 |
(一)网络知识获取的优越性 |
(二)网络知识获取的局限性 |
三、知识获取的网络通道与传统方式之间:取代还是共生? |
四、基于间接经验的网络知识获取 |
(一)知识获取的两种途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
(二)毛泽东:“文字与技术”——间接经验获取的介质与推动力 |
(三)基于技术进步的间接经验获取新形式——网络知识获取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络知识生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多维呈现 |
一、知识生产与网络知识生产 |
二、从传统知识生产到网络知识生产的变革 |
(一)知识生产的工具和载体:从人造固态物到计算机和电态互联网 |
(二)知识生产的机理:由封闭走向开放 |
(三)知识生产的主体:从知识精英垄断到网民大众参与 |
(四)知识生产的样态:从凝固到动态 |
(五)知识生产者的远程即时互动:从“物理在场”到“虚拟在场” |
三、网络知识生产的益害权衡 |
(一)网络知识生产开放性利弊析辩 |
(二)网络知识生产大众化利弊探究 |
(三)网络知识生产动态化利弊争持 |
(四)知识生产者即时互动时空转换利弊论争 |
四、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多维呈现 |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理论呈现 |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群众主体论呈现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网络知识传播:价值渗透知识的新形态 |
一、基于传播技术变革的知识传播秩序的解构与重构 |
(一)基于知识传播技术变革的知识传播方式的变迁 |
(二)网络时代知识传播秩序的解构与重构 |
二、网络知识传播的特点 |
(一)知识传播主体的大众化 |
(二)知识传播功能的分众化 |
(三)知识传播操作的强交流互动性 |
(四)浅传播与深传播并存 |
三、关于网络知识传播的深层思考 |
(一)网络知识传播主体的大众化趋向具有相对性 |
(二)网络知识传播易于导致知识产权遭受侵犯 |
(三)网络知识传播彰显更为深刻的社会变革 |
(四)网络知识传播可能导致公众话语权被误导 |
四、网络知识传播中的价值渗透 |
(一)价值渗透知识——传播正向知识,引导网络空间渐清趋朗 |
(二)知识环境影响认知观念——加强对网络知识空间的治理和管控 |
(三)借力互联网络——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
五、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网络知识悖论:矛盾学说的新呈现 |
一、民主化与权威性悖论 |
(一)网络知识活动的民主化与权威性之冲突 |
(二)悖论缓解:建构完善的网络知识质量控制机制 |
二、共享性与专有性悖论 |
(一)网络知识的共享性与知识专有性之抵牾 |
(二)悖论破解:借助社会制度变革走向共享 |
三、便捷性与“知识沟”悖论 |
(一)网络知识活动的便捷性与“知识沟”扩大之论争 |
(二)悖论缓解:培养知识兴趣,增强自控能力 |
四、“奥威尔悖论” |
(一)何谓“奥威尔悖论” |
(二)网络知识题域中的“奥威尔悖论” |
(三)应对策略:培育因特网信息素养 |
五、对立统一:网络知识悖论的实质和核心 |
(一)对立统一:辩证法与认识论的共同核心 |
(二)网络知识悖论中的对立统一——认识论核心的新形式 |
六、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基于BIBFRAME的科技成果多维度聚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科技成果聚合研究现状 |
1.2.2 BIBFRAME(书目框架)应用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科技成果聚合理论基础 |
2.1 科技成果组织与评价理论 |
2.1.1 科技成果内涵及外延 |
2.1.2 科技成果组织理论——方法、模型及工具 |
2.1.3 科技成果评价理论—方法、模型及工具 |
2.2 BIBFRAME相关理论 |
2.2.1 BIBFRAME衍生背景 |
2.2.2 BIBFRAME发展历程 |
2.2.3 BIBFRAME支撑技术 |
2.2.4 BIBFRAME的应用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BIBFRAME的科技成果语义描述 |
3.1 传统资源描述方法 |
3.2 基于BIBFRAME的资源描述方法 |
3.3 基于BIBFRAME的科技成果资源描述优势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科技成果层级关系模型构建 |
4.1 科技成果层级关系描述 |
4.2 基于BIBFRAME的科技成果层级关系模型构建 |
4.2.1 基于内容特征的科技成果关联 |
4.2.2 基于外部特征的科技成果关联 |
4.3 基于BIBFRAME的科技成果层级关系数据的创建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BIBFRAME的科技成果多维度聚合流程 |
5.1 科技成果资源聚合的必要性分析 |
5.2 聚合的目标与原则 |
5.2.1 聚合的目标 |
5.2.2 聚合的基本原则 |
5.2.3 聚合的作用 |
5.3 科技成果多维度语义聚合模式 |
5.3.1 基于内容维度的多维度聚合 |
5.3.2 基于结构维度的多维度聚合 |
5.3.3 基于使用维度的多维度聚合 |
5.4 BIBFRAME与传统数据格式的映射转换 |
5.5 科技成果多维度聚合效果评估 |
5.6 本章小结 |
6 基于BIBFRAME的科技成果多维度聚合实证分析 |
6.1 数据源获取 |
6.2 映射转换结果 |
6.2.1 直接聚合转换 |
6.2.2 间接聚合转换 |
6.3 UML转换法 |
6.3.1 工具概述 |
6.3.2 转化过程描述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学习期间参与的项目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网络时代文献信息检索工具及其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研究[D]. 吴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2]智慧社会的司法范式转型[D]. 帅奕男.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2)
- [3]涉官网络舆情的地方政府回应研究[D]. 原光. 山东大学, 2020(01)
- [4]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地方师范大学教育学学科为例[D]. 李燕华.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网络时代的用户心理及其信息行为研究综述[J]. 杨明,董庆兴,陈烨. 图书情报知识, 2020(06)
- [6]中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 王祎祺.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7]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D]. 崔有波.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8]大学生数字化学术阅读行为研究[D]. 张婷婷. 扬州大学, 2019(02)
- [9]网络知识论 ——基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考察[D]. 李静瑞.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10]基于BIBFRAME的科技成果多维度聚合研究[D]. 段菲菲.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