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欧洲实施R&TTE指令(论文文献综述)
耿芳[1](2021)在《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学界对语气的研究存在概念界定模糊、功能取向不明显、研究不系统等问题,从而语气对比领域也缺乏较为完善的研究。有鉴于此,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以功能为出发点,明确语气概念,在此基础上,对汉日语气系统进行对比,旨在达到以下三个研究目的:揭示汉日语气类别及其体现形式的异同;揭示汉日语气语势及其体现形式的异同;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异同。本研究的语气系统包含语气类别系统与语气语势系统,关注人际社会沟通与个人意志、情感在语言层面的体现,人际社会沟通由语气类别系统体现,个人意志与情感由语气语势系统体现。研究依托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汉日语气类别一致式、语气类别隐喻式、语气语势的精密度,句法、词汇等语言体现形式,语场、语旨、语式等语境特点进行描述、例证、对比,且由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维度出发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异同。研究发现如下:汉日语气一致式精密度基本一致,功能类别均包含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陈述语气中内含五类感叹语气,分别是对事物的感叹、对事物性质的感叹、对事物数量的感叹、对情形性质的感叹、对情形数量的感叹。汉日疑问语气均包含寻求正反及寻求新信息两类;日语中寻求正反选择类语气仅在级阶小句中出现。汉日祈使语气均包含命令、要求、支配、希愿、建议、提供、祝愿七类。语言体现形式方面,汉日语气一致式呈现出在语序调整、程式化表达、疑问词、语气词使用等方面的共性;包含基本语序、成分重叠、结构顺序、疑问词提示特征、语气词性别特征、词法变化等方面的差异性。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的精密度较为一致,均有陈述语气疑问型隐喻、陈述语气反义型隐喻、疑问语气陈述型隐喻、疑问语气祈使型隐喻、祈使语气陈述型隐喻、祈使语气疑问型隐喻六类。语言体现形式方面,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具有程式化表达、“否定”成分非常规使用、语气词高频使用、句法与词汇共现关联等共性;呈现出句式结构、程式化表达适用性、语气副词、词法变位、句法与词汇共现特点等差异。语境特点方面,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在话轮潜势、口语特征、隐喻义与上下文依赖关联、体现形式与上下文依赖关联、权势关系与句法特征互动等方面表现出共性;具备会话双方权势关系多样性、权势关系与体现形式关联、上下文依赖程度、语体倾向性、隐喻义与语式关联、隐喻义多功能性等差异。汉日语气语势在功能系统精密度上程度一致,内在语势均包含确实、料悟、能力、必然、或然、允许、意愿、义务八类;外在语势均含程度、速度两类,其中程度语势包括高、中、低三个水平,速度语势包含急、平、缓三个水平。体现形式手段方面,汉日语气语势呈现出对成分重复、隐喻式表达、不完整表达、投射结构、骂詈语、填充词等手段使用的共性。此外,由于外在语势关注语言的物理特征,本文对其语音手段进行简要分析并发现,汉日外在语势语音手段在音量与情绪对应、元音发声变化等方面存在共性;日语还可使用卷舌、促音、非常规浊化等手段体现外在语势,其中促音、非常规浊化也可在文字书写系统中体现。从语序类型与形态类型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汉日语气系统的语气构成均不依赖语序,呈现出相似的问答模式;在前置语语言典型性、词汇性与词法性、句法成分与形式对应关系、句法顺序与规则侧重等方面展现出差异。从思维维度关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汉日民族对人际关系呈现出相似的理解模式,展现出务实性与情感性、整体性与群体性、直觉性与规约性三组对照思维差异。从社会文化观察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中日社会在社会交往中均强调互动协商,中日社会宗族性架构与集团性架构的差异影响汉日民族思维,从而使其在语言类型、语气系统上呈现出差异。总的来说,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汉日语气系统进行描述、例证,基于理论框架对语气的语言体现形式及语境特点进行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通过语言体现形式对比发掘汉日语言在语气表达上的异同,通过语境特点描写明确语气的互动属性,并最终从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维度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丰富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气的研究,回应了学界语气研究存在的问题。
罗冰雁[2](2021)在《欧盟无线电设备指令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2019年笔者受到委托,完成了对欧盟无线电设备指令的全文翻译,在翻译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尤其文中的专业技术词汇是一大难点。欧盟无线电设备指令的语言特点非常鲜明,它既是法律文本,又是带有指导意义的一份技术规定。文中有大量的隐性专业术语,在翻译过程中很容易将这些术语直译,从而导致译文产生歧义或是意义不明确。此外,作为非文学文本,欧盟无线电设备指令中的表达非常正式,书面化程度很高,其严谨性和规范性使得该文本不易于理解,需要反复琢磨。因此,如何按照中文目标受众的阅读习惯将其翻译得通俗易懂,并准确传达其中含义,是本次实践的一大难点以及主要探讨的问题。为了提高翻译质量,笔者对译文进行了多次修改,而不同的翻译版本则给本次研究的具体分析提供了材料。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理论基础,从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分析了欧盟无线电设备指令的语言特点,并阐明了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所采用的翻译策略,最后对译文修改和分析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做出了总结,以期能够为相似文本类型的翻译实践提供借鉴。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当两种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产生碰撞时,如何脱离语言外壳,准确传达意义,是笔者在翻译过程中不断思考的问题。
教育部[3](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闫明辉[4](2019)在《TTE总线测试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总线作为航天电子系统的“血管”,承载着数据传输的任务。新型航天电子系统需要传输的数字信息量急剧增加,传统总线难以满足要求,而时间触发以太网(TTE)作为一种新型实时性网络,同时能够兼容AFDX网络与普通以太网,可以满足新型航天电子系统对实时性、兼容性的要求。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设计了TTE总线测试系统,能够完成对TTE总线的基本通信性能测试。在详细分析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技术指标的基础上,提出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并完成软硬件设计开发工作。硬件系统遵循模块化设计原则,根据需求,分为电流源模块、1553B通讯模块、A/D采集模块、开关量输入模块、开关量输出模块五个子模块和服务器,子模块由工控机、功能板卡和TTE终端系统卡组成,承担着数据采样或信号输出的任务,且每个子模块都有相应的控制软件,服务器为系统的控制中心,负责对五个子模块统一协调控制。五个子模块相互独立,通过TTE总线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关系,接收控制指令或回传测试数据。服务器软件负责统一协调控制各个子模块工作,完成系统测试工作。服务器软件分为子模块控制和自动化配置。子模块控制软件遵循模块化设计原则,各个子模块的控制相互独立,控制软件结构类似且提供统一的控制接口,方便系统管理。自动化配置实现了系统测试流程自由配置。进行系统测试时,根据测试任务配置各个子模块执行顺序及工作参数,配置完成后根据配置参数调用子模块工作,完成系统测试工作,并且服务器软件能够汇总各个子模块的测试数据,在控制界面显示或保存到本地,方便后续查看。同时测试流程支持本地保存,可在需要时加载保存的流程文件。最后搭建测试平台对TTE总线基本性能进行测试及对各个子模块进行单独功能测试和系统整体功能测试。通过对测试数据分析处理,并与系统需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系统各项指标满足要求,达到了预期目标。
王红春[5](2019)在《面向DIMA应用的时间触发以太网性能优化与评估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航空电子系统是飞机的“大脑”和“神经中枢”,其发展经历了分立式、联合式、综合模块化(Integrated Modular Avionics,IMA)以及目前最新的分布式综合模块化(Distributed Integrated Modular Avionics,DIMA)的四代典型技术发展。DIMA的设计思想通过分布式综合技术,并结合时间触发(Time-Triggered)通信和分区隔离调度机制,极大地增强了综合电子系统在执行任务时的实时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代表了未来武器装备的发展趋势,未来航空电子系统架构逐步演变为基于网络的分布式、综合化、模块化的通用系统平台。时间触发以太网(Time-Triggered Ethernet,TTE)属于时间触发架构下的航空机载总线,相比于传统机载总线,TTE具备高可靠性和安全性、良好的兼容性以及消息传输确定性等优点。在新一代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中,采用时间触发以太网作为底层通信网络的DIMA系统,即基于时间触发的分布式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Time-Triggered based Distributed Integrated Modular Avionics,TT-DIMA)可以满足未来混合安全关键等级功能综合化的发展趋势,代表着未来航电系统架构的发展方向。本文研究面向DIMA应用的时间触发以太网性能优化与评估技术,其研究成果已经在卫星姿态控制系统、运载火箭控制系统、船舶分布式控制系统等典型应用场景下得到验证,具有高时间确定性,强实时性和高可靠性等特点。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基于TT-DIMA业务约束的网络拓扑结构优化、TT-DIMA系统时钟同步控制、TT-DIMA混合安全关键业务调度、TT-DIMA流量模型优化及性能评估四个主要研究内容。论文的创新工作包括:(1)针对TT-DIMA网络资源分配优化问题,重点研究了TTE网络拓扑结构优化技术,目标是在满足网络应用的安全性和实时性要求的前提下,生成一个具有较低架构成本、负载均衡、相对路径短的网络拓扑结构。本文在深入分析了以太网系统模型之后,提出一种新的网络拓扑优化方法,该拓扑优化算法充分考虑了TTE网络通信本身具有的时间确定性和网络拓扑的任意性,可以使得整体网络拓扑架构成本更低,整个网络的节点以及链路上的负载分布更加均匀,使时间触发业务流编排更加合理,为DIMA系统提供全局性能最优化的网络拓扑结构。(2)针对DIMA系统应用业务不同步带来应用系统延迟大、不确定、应用组合性差等问题,提出了网络级和应用级两级同步策略,目标是降低系统应用业务端到端之间的延迟。首先,详细研究了TTE网络时钟高精度同步的方法,利用FPGA实现了TTE标准同步算法;然后,进一步研究分区操作系统VxWorks653与TTE通信网络间的时钟同步技术,提出了一种分区操作系统时钟和TTE网络时钟的高精度时隙对齐方法,使得系统的应用业务可以按照时间触发的模式进行编排调度,有效降低业务端到端的通信延迟。最后,利用自研的TTE交换机和TTE节点机搭建了一整套TT-DIMA演示验证系统,在真实的硬件环境下,TTE网络节点间的同步精度不超过48ns,应用分区间时钟同步精度不超过70ns,端到端的应用消息通信延迟在[7.18μs,7.22μs]范围之间,延迟抖动40ns,这些实验结果验证了同步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也为进一步开发TT-DIMA产品提供了数据支撑。(3)由于DIMA系统本身的业务特性,TTE网络需要同时支持时间触发和事件触发两种业务,以满足不同安全等级的应用场景。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提出了一种时间触发业务静态调度表生成算法,将调度表编排问题抽象成二维装箱及带约束的优化问题,优化目标是使得时间触发业务尽可能的分散排布,从而得到数目最大的空闲时隙数,为后续事件触发业务提供均匀的时间资源以提升系统的稳定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优化算法要优于传统装箱算法对调度表的编排,在平均时延和时延抖动两个指标上都有明显的降低,保证了DIMA系统对关键业务的确定性通信延迟,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非安全关键业务。(4)传统的网络演算模型对系统时延分析存在较大的悲观性,结合DIMA系统中业务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通信流量优化模型和性能评估方法,通过引入时间触发(TT)流量的缺包周期以及速率约束(RC)流量的调节因子,分别对RC流量的服务曲线及到达曲线进行了优化并基于该模型进行了时延分析,时延分析结果更接近真实网络运行情况,使系统调度表编排更加合理,提高了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李国强,张乐,郭凯[6](2019)在《国际国外空间电磁频谱管理法规与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空间电磁频谱作为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有限资源,其规范有效管理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安全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国际主要标准化组织和国外主要国家的空间电磁频谱管理法规和标准建设、研究和规划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其主要特点和做法,总结提出对我国空间电磁频谱管理法规与标准建设的启示。
邓梦阳[7](2017)在《欧盟新指令详解及其对通信出口企业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解析了欧盟新立法框架和欧盟指令的修订情况,对新旧指令进行了差异比对,分析了新指令对中国通信企业的影响,以期对相关研究机构和企业提供参考。
黄秋钦,谈佩,张昊[8](2017)在《浅析RED指令关于移动终端射频指标的认证标准更新》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移动终端普及率越来越高,为了确保投向市场的移动终端与网络的一致性和兼容性,保证终端性能优良、功能创新,各国都要求移动终端在进入市场前经过一定的测试和认证。本文具体介绍移动终端CE认证,解读了RED指令,详细分析了RED指令关于移动终端射频指标的认证标准更新情况。
周晓宇,郭睿,薛震,夏丽娇[9](2016)在《欧盟无线电设备指令》文中认为介绍了新无线电设备(RE)指令的过渡期,对RE指令与R&TTE指令就产品范围,频率范围,CE标志,电子标签的使用,充电器、产品信息、动物安全的要求,认证类型选择,审核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说明了新旧指令的差异和注意事项。
Mark Maynard[10](2015)在《欧盟新立法框架和新EMC指令》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欧盟新立法框架(NLF)的理念,对NLF的重大变化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欧盟新EMC指令2014/30/EU的整体框架、各章节重大变化;并指明了新EMC指令及无线电设备指令(RED)2014/53/EU的范围变化。
二、欧洲实施R&TTE指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欧洲实施R&TTE指令(论文提纲范文)
(1)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视角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1.4 研究对象与语料选取 |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意义 |
1.6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汉语语气研究 |
2.2.1 汉语语气研究历史溯源 |
2.2.2 汉语语气类别一致式研究回顾 |
2.2.3 汉语语气类别隐喻式研究回顾 |
2.3 日语语气研究 |
2.3.1 日语语气研究历史溯源 |
2.3.2 日语语气类别一致式研究回顾 |
2.3.3 日语语气类别隐喻式研究回顾 |
2.4 汉日语气对比研究 |
2.5 系统功能视角下的语气研究 |
2.5.1 人际功能研究 |
2.5.2 人际隐喻研究 |
2.5.3 汉语语气研究 |
2.5.4 日语语气研究 |
2.5.5 语气对比研究 |
2.6 小结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3.1 引言 |
3.2 系统功能语言学核心概念 |
3.2.1 系统 |
3.2.2 功能 |
3.2.3 精密度 |
3.2.4 盖然率 |
3.2.5 体现 |
3.2.6 例示 |
3.2.7 语境 |
3.3 语气系统 |
3.3.1 语气类别系统 |
3.3.2 语气语势系统 |
3.4 小结 |
第四章 汉日语气类别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
4.1 引言 |
4.2 陈述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
4.2.1 精密度对比 |
4.2.2 句法手段对比 |
4.2.3 词汇手段对比 |
4.3 感叹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
4.3.1 精密度对比 |
4.3.2 句法手段对比 |
4.3.3 词汇手段对比 |
4.4 疑问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
4.4.1 精密度对比 |
4.4.2 句法手段对比 |
4.4.3 词汇手段对比 |
4.5 祈使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
4.5.1 精密度对比 |
4.5.2 句法手段对比 |
4.5.3 词汇手段对比 |
4.6 小结 |
第五章 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
5.1 引言 |
5.2 陈述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
5.2.1 精密度对比 |
5.2.2 句法手段对比 |
5.2.3 词汇手段对比 |
5.2.4 语言形式共现手段对比 |
5.2.5 语场特点对比 |
5.2.6 语旨特点对比 |
5.2.7 语式特点对比 |
5.2.8 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
5.2.9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
5.3 疑问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
5.3.1 精密度对比 |
5.3.2 句法手段对比 |
5.3.3 词汇手段对比 |
5.3.4 语场特点对比 |
5.3.5 语旨特点对比 |
5.3.6 语式特点对比 |
5.3.7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
5.4 祈使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
5.4.1 精密度对比 |
5.4.2 句法手段对比 |
5.4.3 词汇手段对比 |
5.4.4 语言形式共现手段对比 |
5.4.5 语场特点对比 |
5.4.6 语旨特点对比 |
5.4.7 语式特点对比 |
5.4.8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
5.5 小结 |
第六章 汉日语气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
6.1 引言 |
6.2 内在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
6.2.1 精密度对比 |
6.2.2 句法手段对比 |
6.2.3 词汇手段对比 |
6.3 外在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
6.3.1 精密度对比 |
6.3.2 句法手段对比 |
6.3.3 词汇手段对比 |
6.3.4 语音手段对比 |
6.4 结语 |
第七章 从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和差异 |
7.1 引言 |
7.2 汉日语气系统共性与差异总结 |
7.2.1 汉日语气系统共性 |
7.2.2 汉日语气系统差异 |
7.3 从语言类型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
7.3.1 从语序类型看共性 |
7.3.2 从语序类型看差异 |
7.3.3 从形态类型看差异 |
7.4 从思维维度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
7.4.1 从思维维度看共性 |
7.4.2 从思维维度看差异 |
7.5 从社会文化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
7.5.1 从社会文化看共性 |
7.5.2 从社会文化看差异 |
7.6 小结 |
第八章 总结 |
8.1 研究发现及创新 |
8.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英汉、日汉对照人名术语表 |
附录2 莱比锡标注符号说明 |
附录3 文中语料 |
(2)欧盟无线电设备指令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Einleitung |
1.1 Forschungshintergrund |
1.2 Zielsetzung und Aufbau der Arbeit |
2. Theoretische Grundlagen |
3. Ubersetzungsanalyse |
3.1 Sprachliche Merkmale der EU-Funkanlagenrichtlinie |
3.2 Analyse auf der lexikalischen Ebene |
3.3 Analyse auf der syntaktischen Ebene |
3.3.1 Erganzung |
3.3.2 Verkurzung |
3.3.3 Umformulierung |
4. Schlusswort |
5. Literaturverzeichnis |
Anhang Ⅰ: Der Ausgangstext |
Anhang Ⅱ: Der Zieltext |
(4)TTE总线测试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与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与硬件设计 |
2.1 系统工作原理及功能需求 |
2.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3 系统硬件设计与选型 |
2.3.1 硬件总体设计 |
2.3.2 电流源模块设计 |
2.3.3 其它模块选型 |
2.4 系统软件方案设计 |
2.5 TTE总线通信原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TTE总线测试系统软件设计 |
3.1 软件设计概述 |
3.2 TTE通信模块设计 |
3.2.1 系统网络架构分析 |
3.2.2 TTE网络参数配置 |
3.3 子模块软件设计 |
3.3.1 电流源模块软件设计 |
3.3.2 1553B通讯模块软件设计 |
3.3.3 A/D采集模块软件设计 |
3.3.4 开关量输入模块软件设计 |
3.3.5 开关量输出模块软件设计 |
3.4 服务器软件设计 |
3.4.1 TTE通信 |
3.4.2 子模块控制软件设计 |
3.4.3 自动化配置模块设计 |
3.4.4 流程记录器设计及流程存储 |
3.4.5 测试流程的执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TTE总线测试系统测试 |
4.1 测试内容 |
4.2 TTE基本通信性能测试 |
4.3 子模块功能测试 |
4.3.1 电流源子模块功能测试 |
4.3.2 1553B通讯子模块功能测试 |
4.3.3 A/D采集子模块功能测试 |
4.3.4 开关量输入子模块功能测试 |
4.3.5 开关量输出子模块功能测试 |
4.4 系统整体测试 |
4.4.1 测试背景及分析 |
4.4.2 测试过程及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面向DIMA应用的时间触发以太网性能优化与评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时间触发以太网 |
1.2.2 基于DIMA应用业务约束的网络拓扑优化 |
1.2.3 高安全、高精度实时应用间同步方法 |
1.2.4 混合关键性任务调度 |
1.2.5 时间触发以太网时延分析 |
1.3 本文的研究工作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基于TT-DIMA业务约束的网络拓扑结构优化 |
2.1 DIMA系统建模的层次 |
2.2 TTE网络拓扑结构 |
2.2.1 基于TTE的DIMA系统模型 |
2.2.2 拓扑结构设计问题描述 |
2.3 拓扑优化算法 |
2.3.1 算法设计思想 |
2.3.2 设计转换操作 |
2.3.3 基于Floyd算法的最短路径路由 |
2.3.4 基于模拟退火的拓扑优化 |
2.4 优化实现及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T-DIMA系统时钟同步控制 |
3.1 基于TTE网络的时钟同步策略 |
3.1.1 SM同步发起 |
3.1.2 CM同步处理 |
3.1.3 SM/SC时间修正 |
3.2 系统分区同步方法 |
3.2.1 分区同步对端到端延迟的影响 |
3.2.2 分布式系统分区同步实现 |
3.3 基于FPGA的时间触发以太网设计 |
3.3.1 影响同步精度的因素 |
3.3.2 SM的设计与实现 |
3.3.3 CM的设计与实现 |
3.4 时间触发以太网同步算法演示验证 |
3.4.1 验证平台搭建 |
3.4.2 实验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TT-DIMA混合安全关键业务调度 |
4.1 TTE中的调度策略 |
4.2 TTE业务静态调度表生成 |
4.3 装箱算法 |
4.3.1 按层装箱算法 |
4.3.2 自由装箱算法 |
4.3.3 一段装箱算法 |
4.3.4 二段装箱算法 |
4.3.5 装箱算法对比总结 |
4.4 基于装箱算法的业务调度问题描述和转化 |
4.5 装箱算法优化 |
4.5.1 遗传算法设计 |
4.5.2 遗传算法种群设计 |
4.5.3 遗传迭代 |
4.5.4 仿真结果和性能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TT-DIMA流量模型优化及性能评估 |
5.1 网络演算基本原理 |
5.2 流量模型优化及性能分析 |
5.2.1 流量模型优化 |
5.2.2 优化模型下的RC流量时延分析 |
5.3 系统性能分析及评价 |
5.3.1 仿真模型及参数设置 |
5.3.2 性能仿真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成果应用情况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国际国外空间电磁频谱管理法规与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国际电信联盟 |
1.1《无线电规则》 |
1.2 建议书 |
2 美国 |
2.1 法律法规 |
2.2 条令条例 |
2.3 标准 |
3 欧洲 |
3.1《无线电频谱管理》 |
3.2 RED指令/R&TTE指令 |
3.3 标准 |
4 总结与启示 |
(7)欧盟新指令详解及其对通信出口企业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 |
2 欧盟新指令介绍及差异比对 |
2.1 指令的基本介绍 |
2.1.1 低电压指令 |
2.1.2 电磁兼容指令 |
2.1.3 无线电设备RED指令 |
2.2 新立法框架的修订内容 |
2.2.1 条例 (EC) No 765/2008 |
2.2.2 决定768/2008/EC |
2.3 新旧指令的共同差异 |
2.3.1 新增定义, 明确具体含义 |
2.3.2 规定销售方式, 新增远距离销售 |
2.3.3 明确经营者的责任, 新增“单一地址”概念 |
2.3.4 修改“EU合格声明”, 规定可追溯信息 |
2.3.5 新增规定来规范公告机构与公告主管机构 |
2.3.6 细化市场监管条款, 详细阐述市场监管规定 |
2.3.7 新增联盟保障程序 |
2.3.8 规定EU合格声明保存时间 |
2.3.9 要求添加网站和邮寄地址 |
2.3.1 0 技术文件、合格声明等需采用容易理解的语言 |
2.4 新指令的主要变化 |
2.4.1 RED指令适用范围发生重大改变 |
2.4.2 RED指令的合格评定程序变化 |
2.4.3 RED指令的其他技术性差异 |
2.4.4 LVD指令修改不受指令管制的设备 |
2.4.5 EMC指令的合格评定程序变化 |
3 欧盟新指令的应对建议 |
3.1 加强公共信息服务, 搭建信息沟通桥梁 |
3.2 做好WTO预警通报及评议工作 |
3.3 针对企业情况, 采取分类应对方式 |
3.4 聚集企业声音, 形成特别贸易关注提案 |
3.5 加强政产研合作 |
(8)浅析RED指令关于移动终端射频指标的认证标准更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移动终端CE认证介绍及RED指令解读 |
2.1 CE认证的介绍 |
2.2 RED指令的介绍 |
3 RED指令关于移动通信射频指标的认证标准的更新情况 |
3.1 RED指令关于第二代移动通信射频指标的认证标准——ETSI EN 301 511更新情况 |
3.2 RED指令关于第三代移动通信射频指标的认证标准——ETSI EN 301 908-2更新情况 |
3.3 RED指令关于第四代移动通信射频指标的认证标准——ETSI EN 301 908-13更新情况 |
4 总结 |
(10)欧盟新立法框架和新EMC指令(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欧盟NLF的重要变化 |
2 欧盟新EMC指令 |
2.1 新EMC指令介绍 |
2.2 新EMC指令结构及变化 |
3 新EMC指令、电信和无线电指令范围变化 |
四、欧洲实施R&TTE指令(论文参考文献)
- [1]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D]. 耿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欧盟无线电设备指令翻译实践报告[D]. 罗冰雁.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1)
-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4]TTE总线测试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闫明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5]面向DIMA应用的时间触发以太网性能优化与评估技术研究[D]. 王红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6]国际国外空间电磁频谱管理法规与标准研究[J]. 李国强,张乐,郭凯. 中国标准化, 2019(07)
- [7]欧盟新指令详解及其对通信出口企业的影响[A]. 邓梦阳. 第十四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 2017
- [8]浅析RED指令关于移动终端射频指标的认证标准更新[J]. 黄秋钦,谈佩,张昊. 电信网技术, 2017(09)
- [9]欧盟无线电设备指令[J]. 周晓宇,郭睿,薛震,夏丽娇. 安全与电磁兼容, 2016(01)
- [10]欧盟新立法框架和新EMC指令[J]. Mark Maynard. 安全与电磁兼容,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