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东丽农业结构调整的看法

我对东丽农业结构调整的看法

一、东丽农业结构调整之我见(论文文献综述)

韩中志[1](2017)在《城镇化背景下天津津南区旅游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正在深入推进,城镇的数量、规模以及城镇人口与日俱增。城镇化促进了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的重新配置,促进了产业结构和城乡布局结构的优化,也为旅游业发展特别是城郊地区旅游业也发展带来了机遇,千载难逢、失之不再。因此,对于天津市津南区而言,在城镇化持续、快速推进的背景下,研究本地区旅游业发展,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天津市津南区能够发挥好自身的区位、资源、环境和劳动力优势,把握住城镇化带来发展资源重新配置的机遇,克服无序竞争、盲目发展的弊病,科学推进旅游业发展,不仅可以增强产业支撑、壮大经济实力、促进产城融合,还可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增加群众收入、改善城镇环境、保存文化印记,从而实现城镇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的互相促进。本文首先阐述了城镇化与城郊地区旅游业的相关概念,介绍了城镇增长、旅游发展、旅游营销相关理论以及国内外关于城镇化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的有关研究成果,旨在为后续分析提供理论上的支撑和依据。其次,对我国城镇化和城郊地区旅游业发展进行回顾、总结,并指出城镇化和城郊地区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城镇建设与城郊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相互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相关性分析、SWO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分析等方法,对天津市津南区城镇化背景下旅游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机遇与挑战、发展趋势等进行全面分析。在结合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经验,从规划、文化特色、营销、产业融合、人才保障和环境建设六个方面,提出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最后,得出结论,指出不足。主要结论是:城镇化将会对天津津南区旅游业发展产生正反两方面影响,实现城镇化背景下旅游业的发展,既要放宽视野,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五大理念,积极探索新的路径;又要立足实际,注重保护传统文化、突出地域特色、改善生态环境,最终实现城镇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的良性互动、融合发展。

柳发根[2](2016)在《基于社会公民身份理论的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研究 ——以社会政策调适为依归》文中认为如果加入后现代化的视域上来看城镇化,城镇化无疑是以人为中心的城镇化。当下的城镇化问题,其重点是人与社会的发展问题。然而,城镇户籍居民与流动人口正在形成新的二元分割,进城农民工未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人的城镇化还是一个问题。另一方面,虽然三农问题已经由“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转变为“农村散了、农民老了、农业依然脆弱”的新格局,但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仍然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就是身份问题。就农民身份问题来说,农民工的身份认定与权益保障最为关键和极其紧迫。在居住地点、社会身份、职业和家庭诸多方面出现分离,农民工及其相关问题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乃至于政治问题。在中央政府提出“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新背景下,研究农民工家庭化迁移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对农民工家庭化迁移来说,公民身份理论提供了更好的认识视角。与个体化迁移不同,农民工家庭化迁移要求国家提供更多的条件来满足新的需求,如农民工家庭进城之后需要住房和教育资源。他们的社会权利需要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不仅如此,农民工家庭化迁移之后,其劳动权利也需要得到更好地保障。本文认为,农民工非家庭化迁移的根本原因是农民工社会公民身份缺失及其享有的社会权利不平等;就业、住房、教育、社会保险及救助等方面的社会政策对农民工处于屏蔽或锁定状态,即在这些项目上对农民工的供给、条件性及成员资格存在不足;解决之道是要从这些方面入手,建构平等的农民工社会公民身份,出台相应的社会政策,促进农民工家庭化迁移。本文从社会政策调适的角度切入、围绕农民工家庭化迁移这一中心主题,提出实现农民工家庭化迁移必须建构平等的社会公民身份,并从“供给”、“条件性”、“成员资格”三个方面谋篇布局,搭建研究框架。本文除绪论、结语与附录之外,共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即第一章,社会公民身份理论及其在本文中的应用。通过福利制度的比较研究,发现社会公民身份理论的三个主题即“供给”、“条件性”、“成员资格”在各个福利类型中存在差别。围绕这三个方面建构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分析框架,能够剖析问题的本质,是非常合适的。第二部分,即本文的主体部分,包括第二章至第六章。第二章,样本村农民工非家庭化迁移的实态分析。本章主要考察农民工非家庭化迁移的生活状态,在深描农民工及其家属故事的基础上,分析农民工非家庭化迁移的状态及后果,并实证探究农民工非家庭化迁移可能导致的家庭离散乃至解体问题,从而为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社会政策调适奠下现实需求的基础。第三章,谁来供给: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政策与资源。本章主要分析农民工就业权利保障不足与生活权利保障水平低下的状况,并分析得出:供给主体单一与农民工权利与义务倒置是农民工福利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第四章,需要什么条件: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责任与认同。本章主要分析社会政策对农民工及其家庭的“排斥”,无论就业、住房保障,还是社会救助,都对农民工及其家庭成员“视而不见”。随迁子女教育及社会保险政策已经面向农民工放开,但在具体执行中附加了诸多条件。农民工真正享受到这些就业和生活保障权益还尚待时日。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农民工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之间存在张力,其背后是国家责任的缺失。第五章,提供给谁: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分配与参与。本章主要分析农民工成员资格的两种理解:分配利益与参与社会。城乡二元体制是农民工成员资格的分界线,这甚至在部分农民及农民工心理产生影响;另外,较低的劳动市场参与率导致女性农民工进城受阻。追根究底,这是农民工成员资格“差等正义”的价值取向导致的,同时受限的参与权也不利于农民工成员资格的发展。从历史与现实来看,农民工的权益保护正在启动,随着制度的逐步完善,完整的农民工成员资格将在近期完全有可能形成,农民工家庭化迁移会有切实保障。第六章,家庭化迁移政策:国内外的典型经验借鉴。本章选取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分析其国内非农化移民政策;选举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城市:深圳、昆山与成都,分析三个城市促进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政策。最终得出:农民工社会权利的改善是促进其家庭化迁移的关键,社会政策的城乡一体化是促进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落脚点。第三部分,包括第七章至第八章。第七章,路径与行动:农民工社会公民身份的建构。本章分析中国农民及农民工的公民身份发展路径。农民工社会公民身份建构具有特殊的社会背景,即二元社会结构,因此要采取“自上而下”的策略,逐步建构平等的农民工社会公民身份。第八章,立足点:促进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社会政策调适。本章首先对农民工社会政策进行总体研判,然后分析农民工社会政策调适的机遇(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与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及维度(供给、条件性与成员资格),最后分析应该如何调整具体的社会政策。具体社会政策的调适从供给、条件性与成员资格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力图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本文得出三个基本结论:(1)农民工非家庭化迁移的制度动因是:社会政策供给不足;社会政策对农民工设置的门槛条件较多,有的甚至对农民工进行排斥;农民工不具备城市的社会公民身份资格。(2)促进农民工家庭化迁移,必须建构平等的公民身份,发展完备的社会政策体系。(3)建构农民工社会公民身份应该采取“自上而下”的策略,从农民工就业、住房、子女教育、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政策诸方面进行调适,以利于农民工家庭化迁移。本文立足于农民工的社会权利,包括就业参与权、住房保障权、教育权、社会保险权及救助权,从供给、条件性和成员资格三个层次展开,探讨农民工家庭化迁移问题。运用社会公民身份理论并力争在理论运用上有所突破,此为本文的特色之一。特色之二在于:本文将以社会政策为切入点,探寻农民工迁移面临的权利困境,建构平等的社会公民身份,以此促进农民工家庭化迁移,提供有效的实践模式。从社会政策调适的角度来研究农民工家庭化迁移,提供有效的实践模式。

韩青[3](2013)在《八五八农场托牛所奶牛养殖模式经济效益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奶牛养殖业在农民增收方面起到了显着的促进作用。但我国奶牛养殖存在规模小、养殖分散、管理水平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奶牛的养殖效益。因此,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奶业发展政策,促进奶牛规模化养殖。在上述背景下,虎林市奶牛规模化养殖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其中,托牛所奶牛养殖模式在虎林市奶牛养殖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虎林市托牛所奶牛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还较低,没能达到规模养殖应有的效益水平。因此,本研究以虎林市托牛所为研究对象,对其养殖模式及其经济效益进行研究,目的是为虎林市托牛所奶牛养殖模式经济效益的提高提出参考建议,促进虎林市奶牛养殖业繁荣发展。本文以规模经济理论、合作经济组织理论等相关理论为依据,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实地观察法、比较分析法等主要研究方法,对虎林市托牛所奶牛养殖模式及其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在调查了虎林市托牛所奶牛养殖模式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托牛所奶牛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并与散养模式、养殖小区模式和规模化养殖场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影响虎林市托牛所奶牛养殖模式经济效益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虎林市托牛所奶牛养殖模式经济效益的对策。本研究对探讨、发展和完善托牛所奶牛养殖模式的相关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对提高虎林市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调查了虎林市托牛所奶牛养殖模式的现状,分析表明:虎林市托牛所奶牛养殖模式具有较完整的组织构成,责权明确,运行机制完善。因此,该模式提高了奶牛养殖业的组织化程度,提高了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为虎林市奶牛养殖业向着规模化、高科技化、高产出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分析了托牛所奶牛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奶牛养殖成本方面,从2010年到2012年,托牛所奶牛养殖的饲料成本在增加,使托牛所奶牛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受到较大影响,此外,人员工资、技术服务费和水费、电费等杂费的上涨是使托牛所奶牛养殖模式的养殖总成本提高的重要因素;在奶牛养殖收入方面,牛奶的产量和质量是影响托牛所奶牛养殖模式收入的最主要因素,其它收入来源影响较小。(3)将托牛所奶牛养殖模式与散养模式、养殖小区模式和规模化养殖场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从2010年到2012年,托牛所奶牛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均高于养殖小区模式、规模化养殖模式和散养模式,其中,托牛所奶牛养殖模式的精饲料和粗饲料成本均低于其它三种模式;托牛所奶牛养殖模式的牛奶产量高于其它三种模式,然而牛奶价格低于养殖小区模式和规模化养殖场模式,牛奶品质提高将是未来虎林市托牛所奶牛养殖模式养殖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途径;其它养殖成本和收入对奶牛养殖效益影响较小。因此,托牛所奶牛养殖模式是虎林市今后奶牛规模化养殖中应当大力推广和发展的主要模式。(4)分析了影响虎林市托牛所奶牛养殖模式经济效益的因素,分析表明:奶牛单产、疫病防控、饲料结构和价格、饲养人员素质、饲养管理等是主要的影响因素。(5)提出了提高虎林市托牛所奶牛养殖模式经济效益的对策,包括:提高奶牛单产;加强专职人员技术培训;合理搭配饲料结构;加强奶牛疫病防控和生产环境保护;加大政府科技扶持力度,提高奶牛养殖技术水平等方面。

曹雪[4](2013)在《基于资源与人口修正的中国近300年耕地数据集重建》文中研究表明人类对自然资源持续开发的直接动力来源于人口增长所带来的生存压力,包括粮食需求、生活需求(如薪柴、衣物)、税赋压力等。所以自人类文明产生伊始,便开始了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这种改造作用在西方工业革命后表现得更为明显,所以近300年来人类行为导致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成为LUCC五个重点框架问题之一。中国自清雍正实施“摊丁入亩”政策以来,土地代替人口成为征收税赋的标准,人口呈现爆炸式增长,全国农业垦殖空前发展,林草地、水域面积大幅减少。由此可见,近300年来中国土地利用剧烈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在于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土地垦殖,因此中国历史时期耕地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国学者从耕地数据修正、空间格局重建等方面开展研究,并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由于历史时期耕地数据来源复杂,重建方法多样等原因,国内外学者重建的耕地数据集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耕地数量是历史时期耕地空间格局重建的基础,耕地数据集的误差将不可避免地反映甚至放大到空间格局重建成果上,并对以此为基础的相关研究带来影响。因此,本文拟以1661-2003年为研究期,以除台湾、香港、澳门以外的全国区域为研究范围,在分析300年来耕地记录特点的基础上,综合采用因素修正、引用替换、线性内插、衔接对比、人地关系检验、垦殖趋势检验、行政面积比例调整等方法对历史耕地数据进行修正,重建现代省界下的近300年中国分省耕地数据集,并结合人地关系和重大历史事件,分析期间耕地总量过程、区域变化特点,以及粮食生产格局的变动。结果表明:(1)伴随清时期的人口爆炸,近300年来中国耕地数量增长近3倍,由清朝初年的43×106hm2增加至2003年的128×106 hm2。从增长速率角度来看,耕地变化具有差异性,可将过去300年中国耕地变化分为五个阶段,即清前中期快速增长阶段、清后期低速增长阶段、民国时期波动阶段、建国初期剧烈增长阶段和建国后耕地流失阶段,国家政策、灾害战乱和经济发展等人文因素是耕地变化的主要原因。(2)虽然近300年中国耕地呈整体增长态势,但各省区间耕地变动具有不同特点。根据耕地平均值和平均变化率可划分为六个变动区,即资源稀缺低速增长区、资源适量低速增长区、资源丰富低速增长区、资源稀缺快速增长区、资源适量快速增长区和资源丰富快速增长区。前三区构成中国的内地传统农区,而东北地区、内蒙古地区和西北内陆等外围农区则成为19世纪末以来中国的主要新增耕地来源地区。(3)在耕地总量上,SAGE和周荣的数据明显高估,本文结果与HYDE、CHCD和章有义数据的平均差异率在15%以下;但在省域尺度上,与SAGE、HYDE数据库存在明显差异,相对差异率>30%的省份比重分别为94%和61%,与CHCD数据较为接近,相对差异率>30%的省份比重为22%,但部分省份差异明显,仍需进一步分析研究。(4)18世纪前期至21世纪初粮食总产量增长约1.7亿吨,主要依赖于粮食作物单产的提升。近300年来一直作为粮食主产区的省份是湖南、湖北、江苏、安徽、川渝地区、山东、河南和京津冀地区,新增粮食主产区是东北地区,退出粮食主产区的是浙江和江西。清代粮食运销范围与运输量均十分可观,粮食流向基本遵循:从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流向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同时还存在海外粮食的进口。

赵九洲[5](2012)在《古代华北燃料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华北地区的地貌大致可分为山地、平原与沼泽湿地三个部分,地貌的差异决定了植被分布的差异,进而导致了燃料利用形式的差异。独特气候状况使得华北民众的燃料消耗量极为巨大,而近世气候的变化使得燃料需求进一步增大。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燃料蕴藏量较大,反者反是。城市中燃料蕴藏量较少,而燃料需求却极大;乡村中的情况与城市相反。这样的差异对经济、社会与生态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远古以迄明清,华北地区人口起伏波动极大,但总体的趋势是不断增多,至明清时期出现了严重的人口问题。与人口发展脉络相一致,华北区域内人们的燃料消耗量也在不断增大。于是,燃料的供应日趋紧张,至唐宋而出现了燃料危机,至明清时期越发严重。政府的燃料消耗量极为巨大,宫廷的饮食起居、祭祀礼仪中的举行、官员的薪俸发放以及军队的生活作战等等都需要大量的燃料。为了确保燃料供应,政府设置了专门的职官与机构,此外明代还设置了宦官组织惜薪司掌管内廷燃料采供。在明代,政府还设置易州山厂来直接进行燃料的生产与转运,山厂的兴起与衰落则与燃料格局的变化息息相关。在燃料危机深重的情形下,政府采取了种种措施确保燃料供应。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消耗大量燃料,随着燃料匮乏局面的形成,华北地区民众民众生活日趋困苦化。围绕燃料,人们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有关的民间纠纷与刑事案件层出不穷。为了应对燃料危机,人们不断改造炊具、炉灶并调整饮食习惯,也极力改造取暖器具并改变取暖方式,极力提高燃料利用效率,以求开源节流,使生活用燃料得到最低限度的保障。中古及其以前,华北地区的手工业生产颇为发达,而步入近世却呈现萧条景象,丝织业、陶瓷业、冶铁业、制盐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落。这一变局的出现与燃料危机的出现与加深密不可分,燃料供应紧张的情势下,若干高能耗手工业生产规模自然会受到挤压。近世冶铁业、制盐业等仍能有一定的发展,凭依的则是煤的使用及生产技术的革新。近世的燃料危机对华北地区的生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过度的樵采,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作物秸秆大量用作燃料,又对役畜饲养造成了巨大冲击,饲养规模不断缩减,役畜结构也发生了剧烈变动。燃料危机还影响了作物结构和土壤肥力,高杆作物比重逐渐提高,而土壤肥力则呈下降趋势。华北地区用煤历史悠久,自宋代开始大规模应用,至明清而用量更为巨大。煤的开采与使用对政治与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煤炭在近世社会演变进程中打下了深深的印记。随着煤炭的广泛使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植被的压力,役畜饲养也得以维持,但是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反思当代的利用模式,展望未来人类前景,化石能源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王舒扬[6](2011)在《我国华北寒冷地区农村可持续住宅建设与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基于“寒冷气候区住宅节能技术标准与专题论证研究”课题(2008BAJ08B12-02),对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等地18个镇42户农宅进行实地调研。调研对象在建筑设计、能源利用、营建方式、用能设备、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导致农宅建设问题的直接诱因来自政策、经济、人力资源、思想观念多个层面,而我国城乡二元的结构矛盾与人地关系紧张的国情矛盾是导致农宅建设问题的根本原因。在此背景下,华北地区农村可持续住宅建设和设计的宏观定位是以农村居民的利益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使可持续农宅的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生态复合循环系统中发挥积极作用。研究分析了国家政策、民众参与、经济发展、规划定位在可持续农宅建设中的作用,提出创建支持可持续农宅建设与设计外部宏观环境的构想,即“欲支农,功夫在宅外”。研究从“适居”与“宜居”两个角度探讨了可持续农宅建筑设计与环境设计的手段。可持续农宅对于“适居”的追求,体现在运用适应性空间设计手段,通过住宅构件部品化、支撑体与可分体分离、弹性空间设计,颠覆预设农宅布局静止不变的传统思想,使农宅在空间上具有灵活性和包容性,以适应家庭生活横向的差异性和纵向的动态性;可持续农宅对于“宜居”的追求,体现在对农宅内外环境的设计中,提出以视觉设计、听觉设计、触觉设计、嗅觉设计作为自然美的表达途径,挖潜农村生活亲近自然的独特魅力。研究从“开源、节流”两方面探讨了可持续农宅的能源利用手段。“开源”即“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探讨了华北地区农宅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的手段;“节流”即“高效利用能源”,借鉴城市住宅的设计经验,结合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建材资源特色,通过墙体、地面、地下构件、屋面、门窗、热桥处理的设计,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陈勇[7](2010)在《天津市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农机社会化服务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的必然结果。在农机化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服务涵盖了各个方面,从科研、推广、生产、销售、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和安全监管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服务,只有提高了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和质量,实现农机服务社会化、市场化,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机化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通过农民自主发展农机化主体地位的确立,我国农机化事业进入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轨道,应运而生的各类农机化服务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它适应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农村经营体制、适应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新形势,在提高农机化装备水平、作业水平、效益水平中显示了巨大的生命力和活力。经过大力培育和自身的不断发展,近几年来,天津市农机社会化服务蓬勃发展,各类服务个体和组织的不断涌现。目前,天津市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格局。面向市场开展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机制初步形成。天津市农机社会化服务在不断发展的同时,支撑农机化作业服务的农机化技术推广、农机流通与销售、农机维修、农机技术培训以及信息化服务等环节却没有跟上步伐。存在着: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革和发展滞后;信息网络不健全、信息服务体系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机分散管理;有效配置率、组织化程度低;政府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扶持和引导力度不够;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使农业装备效能发挥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制约和影响着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使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的任务相当艰巨。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专家调查法和实证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根据研究国内外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的基本情况、发展趋势以及国家法律中关于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职责与权益,分析目前天津市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现状,为加快发展并逐步完善天津市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出了建议与对策,为健全天津市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各种服务功能,提高各环节服务能力,促进天津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杨润芝[8](2010)在《天津市农机安全监理法制化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农机安全监理是农业机械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安全生产的组成部分。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对于保证农业机械的技术状态,提高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技能素质,保障农机安全使用和农业生产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受立法因素、经费投入因素、人员素质因素等的影响,目前天津市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机械的有效管理。因此,在国家发展法制化和天津市农业机械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天津市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急需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因此,本论文以天津市农机安全监理的法制化过程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推进天津市农机安全监理法制化建设的相关问题。首先,本文分析了天津市农机安全监理法制化建设的外部环境和法律法规体系、执法机构建设和执法工作开展情况,明确了天津市农机安全监理法制化建设的现状和主要问题,并从立法、经费和人员素质三方面因素,对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其次,本文对其他农业发达国家的农机化和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建设情况,以及国内其他省市的农机安全监理法制化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不同地区的建设特点的比较,为天津市农机安全监理法制化建设提供了经验借鉴。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天津市农机安全监理法制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系统分析,明确了该体系的建设目标、遵循原则、构成要素和建设内容。最后,本文提出了促进天津市农机安全监理法制体系健全完善的对策建议,包括:进一步完善农机安全监理法律法规体系及执法程序、制度;加大对农机监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监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加对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投入,科学合理配置监理设备设施,不断改善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手段;加强多部门团结协作,建立同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高立鹏[9](2010)在《北京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及其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发展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已经写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制定的“北京市花卉产业2008-2015年发展规划”中,成为北京市发展花卉产业的主题和方向。作为一个全新的战略,发展“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在北京乃至全国还处在起步和摸索阶段,因此需要通过加强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研究,并将研究的理论成果用于指导实践,确保北京花卉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本文以都市农业、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系统论等理论为基础,实地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相结合,对北京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比较全面和深入地探讨。论文共分9章,分别是:(1)绪论;(2)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3)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基本理论研究;(4)北京花卉业概况;(5)基于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理论的北京花卉产业现状分析;(6)基于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理论的北京花卉业发展问题分析;(7)发展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国际经验借鉴;(8)北京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发展对策研究;(9)研究结论及展望。本文主要内容:(1)理论上,对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明确了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概念、特征、功能和发展模式等,填补了该领域的研究空白。如,首次从理论上系统探讨了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概念和内涵,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两大主要特征、四大发展动因和四大基本功能,以及都市型现代花卉的四类主要产品和四种主要发展类型,为我国城市及郊区花卉业的发展提供了思路,对推动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实践上,将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理论应用于北京花卉业的分析,系统研究了北京花卉业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对今后北京花卉业的发展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包括:a)根据发展速度、投入要素等综合因素,首次将北京花卉业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传统花卉业时期(辽金时代~1978年)、混合型花卉业(城郊型花卉业)时期(1978~2007年)和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时期(2008年至今)。b)以统计数据为依据,从产业布局、产品结构等11个方面定量分析了北京花卉产业现状,由此得出由传统型向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转变是今后北京花卉业发展必然趋势的基本结论。c)在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理论和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以定量分析和比较分析为主要手段,深入研究了北京花卉业的功能现状和问题,指出北京花卉业正在由单一功能型产业向多功能型产业转变,初步具有了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四大产业功能,但当前依然存在的七个方面的问题。d)以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为基础,实证研究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在全面、系统分析北京花卉业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北京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实现途径。在借鉴花卉业发达国家政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北京发展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创新之处:(1)理论创新:论文首次探讨了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基本理论,在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概念、内涵、特征和功能的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新意,其中对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功能的分析和得出的观点具有较强的创新性;(2)实践创新:首次将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理论应用于北京花卉业实证研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政策建议,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马占云[10](2009)在《气候变化对中国农林生物质能的区域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气候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基本组成部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AR4)指出最近100年(19062005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了0.74(0.560.92)℃。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不仅是科学问题、环境问题,而且是能源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在当前气候变化形势下,发展生物质能不仅有助于解决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问题,也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缓解能源危机。作为生物质能资源利用首先要清楚有多少资源量,分布如何。在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下达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要求,摸清秸秆资源情况和利用现状,分析未来发展趋势。所以定量计算我国生物质能的资源量,分析气候变化对其的区域影响,并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的发展趋势,对我国中长期规划和发展目标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采用了统计资料分析、试验验证和模型模拟的方法对我国农业生物质能进行了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区域分析。在气象和统计年鉴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气候变化的事实,即温度和降水对我国水稻、玉米和小麦三大作物秸秆量的变化的影响;在FACE系统试验平台(Free-air CO2 enrichment,FACE)基础上验证了CO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秸秆量和经济系数等指标的影响;利用CERES系列作物模型模拟了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主要农作物秸秆的变化趋势;还研究了气候变化对林业生物质能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情况。结果表明:(1)我国气温增暖明显,而降水呈微小的下降趋势。我国过去50年的增暖主要发生在80年代中期以后,特别是90年代,增温异常明显。我国年平均气温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全国2004年的平均温度比1974年增加1.09℃,除了1986年及其以前的温度低于平均温度以外,1987年到2004年各年平均温度均高于此31年的平均温度。(2)气候变化对秸秆量的影响。利用农业统计年鉴(19832005),通过经济系数和作物产量计算得出19822004年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秸秆资源量,水稻秸秆年均产量为1.814×108t,小麦年均总产为1.636×108t,玉米年均总产量为1.206×108t。我国三大作物秸秆总量呈增加的趋势,当前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稻和小麦秸秆产量呈减少趋势,玉米秸秆产量呈增加的趋势,但是我国各区域变化趋势不同。温度升高对各区域的主要作物秸秆产量的影响以增加为主,且都通过了0.01水平的相关性检验,但降水则只有部分地区通过检验。可见温度对作物秸秆产量的影响比降水的影响大。(3)通过CO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的影响试验(FACE)可以得出,CO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的株高、生物量和秸秆量的影响大致相同,结果都是促进作用,高于对照值。而且使冬小麦的经济系数减小,即增加了秸秆在生物量中的比重。CO2浓度升高条件下,对于两个品种平均的经济系数减小,对照的平均经济系数为0.40,高CO2浓度下的平均经济系数减小为0.38。这符合国际FACE试验的结果规律,在CO2浓度升高的作用下,作物生长向着植株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而且对于试验的对照条件和FACE条件相比则符合经济系数和株高成反比的规律,在FACE条件下经济系数减小,株高明显增高。(4)在IPCC气候变化SRES(Special Report on Emissions Scenarios)排放情景A2和B2下,在考虑了CO2肥效作用的影响下,利用作物模型模拟了未来主要农作物秸秆量的变化趋势,在A2情景下以减少为主,平均单位面积秸秆量在2020s增加0.13%,2050s和2080s分别减少0.24%和2.08%。B2情景增加,特别是小麦呈现幅度较大的增加,三大作物总平均单位面积秸秆量增加率分别为8.64%、11.99%和18.10%。且两个情景都是随时间变幅增大。(5)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农作物秸秆和非农林能源作物作为能源利用可进一步加强。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农作物秸秆和能源作物则是生物质能的重要原料,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仅三大粮食作物每年就可以产生5×108t左右的秸秆,除了部分还田以保持土壤碳含量外,尚有可用于生物能源的部分,此外我国尚有近1×108 hm2宜农、宜林荒山荒地,可用于发展能源农业和能源林业,而且我国能源农林业物种资源非常丰富,农业主要有木薯、甘蔗、甜高粱、油菜、花生、向日葵等,林业有漆树科的黄连木,无患子科的文冠果,大戟科的小桐子,山茱萸科的光皮树等,以此为原料可以进一步加强我国的生物液体燃料等的生物质能利用方式。(6)从农民增收的角度,农作物秸秆和非农经济林综合利用可进一步发展。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对解决“三农”问题有重要的作用,农作物秸秆和非农经济林综合利用能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在把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的生物质能利用,收购农民手中的作物秸秆即可增加农民收入。另外生物质能的利用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而且以户用沼气为纽带的综合利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在国家资金和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户用沼气和大中型沼气工程发展迅速。另外我国约有经济林2140×104hm2,其中木本油料树总面积超过400×104hm2,油料树的果实产量每年在200×104t以上,可作为生物柴油的原料。其中对林木、林果、林副产品等林业资源的经营管理,可以增加林农的收入。(7)从环境保护角度,保证足够的秸秆还田量以后,农林生物质替代能源工程可作为新农村的基本设施建设纳入国家计划。农作物秸秆用于生物质能利用减少了露天焚烧,减少了环境污染,在生物质能利用中提高了利用效率,较传统的直接燃料燃烧即节约了能源又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而且秸秆还田可以减少CO2和SO2的排放,增加土壤碳,为保护环境和减缓气候变暖做出贡献。(8)本文利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近年来秸秆还田的文献资料,估算出我国秸秆还田量最适宜为4.78t/hm2,理论上我国作物适宜秸秆还田的数量占总秸秆资源总量的87%。我国三大作物秸秆实际的直接还田量仅为0.610.81×108t,占其总产的13%17%。利用水稻、玉米和小麦秸秆的可收集利用系数,估算我国三大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可收集利用量为3.715×108t,占三大作物总秸秆产量的79.76%。而在我国三大作物年均秸秆生物质能可利用量估计为0.8171.485×108t。根据模拟未来气候变化A2和B2情景下秸秆量变化率,在假设种植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总产的变化率与相同,符合我国中长期规划的B2情景下的主要作物秸秆产量和生物质能可利用量都是随着时间而增加的,到2050s可以达到0.921.66×108t以上。

二、东丽农业结构调整之我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丽农业结构调整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1)城镇化背景下天津津南区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
    1.4 研究的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城镇化
        2.1.2 城郊与旅游
    2.2 相关理论
        2.2.1 城镇增长相关理论
        2.2.2 旅游发展相关理论
        2.2.3 旅游营销相关理论
    2.3 相关研究综述
        2.3.1 旅游业促进城镇化研究
        2.3.2 城镇化带动旅游业发展研究
        2.3.3 城镇化与旅游业协同发展研究
        2.3.4 文献评述与展望
第3章 城镇化背景下天津津南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与定位
    3.1 我国城镇化与城郊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3.1.1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
        3.1.2 我国城郊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3.1.3 城镇化与城郊地区旅游业发展相互作用关系
    3.2 天津津南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与条件
        3.2.1 天津津南区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3.2.2 天津津南区旅游业发展的定位和布局
        3.2.3 天津津南区城镇化与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第4章 城镇化背景下天津津南区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分析
    4.1 天津津南区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
        4.1.1 优势分析
        4.1.2 劣势分析
        4.1.3 机遇分析
        4.1.4 危机分析
    4.2 天津津南区旅游业竞争力五力模型分析
        4.2.1 买方议价能力
        4.2.2 供方议价能力
        4.2.3 潜在进入者威胁
        4.2.4 替代者的威胁
        4.2.5 现有行业内部竞争者的竞争
    4.3 战略选择
        4.3.1 ST战略
        4.3.2 差异化战略
第5章 天津津南区旅游业发展的经验借鉴与对策建议
    5.1 国内外城镇化背景下城郊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5.1.1 国外的经验借鉴
        5.1.2 国内的经验借鉴
    5.2 推动天津津南区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5.2.1 规划:注重衔接
        5.2.2 文化:突出特色
        5.2.3 营销:强化推广
        5.2.4 模式:融合发展
        5.2.5 人才:引育结合
        5.2.6 环境:改善提升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社会公民身份理论的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研究 ——以社会政策调适为依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缘起:关注身边的人
    二、背景及意义:农民工家庭化迁移与“人的城镇化”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文献述评
        (一) 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研究
        (二) 社会政策与农民工社会政策的研究
        (三) 公民身份及社会公民身份理论的研究
        (四) 简要评述
    五、研究假设、方法、章节安排与资料来源
        (一) 研究预设
        (二) 研究方法
        (三) 章节安排
        (四) 资料来源
    六、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社会公民身份理论及其适用性分析
    一、社会公民身份理论与社会政策
        (一) 社会公民身份与社会政策类型
        (二) 促进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分析框架:供给、条件性与成员资格
    二、社会公民身份理论对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研究的适用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农民工非家庭化迁移的样本实态
    一、农民工非家庭化迁移的总体状况及样本村的典型性分析
    二、样本村农民工非家庭化迁移状况的调查分析
        (一) 龙村的调查过程
        (二) 龙村农民工非家庭化迁移的情况
        (三) 龙村农民工非家庭化迁移的后果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谁来供给: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政策与资源
    一、供给与福利政策
    二、供给不足:农民工福利供给的主要问题
        (一) 农民工福利供给主体的现状
        (二) 就业保障不足
        (三) 社会保险参与不够
        (四) 子女受教育权利缺失
    三、供给主体单一:农民工福利供给不足的原因?
        (一) 供给主体单一导致农民工福利供给不足
        (二) 倒置的权利与义务导致农民工福利供给不足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需要什么条件: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责任与认同
    一、“条件性”与福利制度
    二、在什么条件下供给:社会政策对农民工及其家庭的“排斥”
        (一) 排斥与“条件性”
        (二) 城市企业对农民工的排斥
        (三) 城市政府对农民工的排斥
        (四) 城市社会对农民工的排斥
    三、社会认同的张力:农民工福利供给“条件性”的辩护
        (一) 农民工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张力
        (二) 社会认同背后的国家缺席:农民工福利供给的“条件性”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提供给谁: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分配与参与
    一、成员资格与分配利益、参与社会
        (一) 分配利益的边界:成员资格
        (二) 参与社会:成员资格的积极理解
    二、农民工成员资格:基于分配与参与
        (一) 与农民工成员资格有关的案例
        (二) 对农民工成员资格的案例分析
    三、农民工成员资格:正义与参与权
        (一) 差等正义:农民工成员资格的价值取向
        (二) 受限的参与权:农民工成员资格的“天花板”
    四、农民工成员资格:历史与现实
        (一) 历史:限制流动有余
        (二) 现实:保护权益不足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家庭化迁移:国内外非农化移民的典型经验
    一、典型国家非农化移民的政策措施及主要经验
    二、典型城市促进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政策措施及主要经验
        (一) 深圳:实现农民工社会保障同城待遇
        (二) 昆山:实现对农民工的全面接纳
        (三) 成都: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国内外经验的启示
        (一) 建构平等的公民身份
        (二) 发展完备的社会政策体系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路径与行动:农民工社会公民身份的建构
    一、农民工社会公民身份发展的路径
        (一) 中国农民公民身份发展的一般论述
        (二) 农民工社会公民身份发展的路径
    二、行动:农民工社会公民身份发展的背景与策略
        (一) 二元结构:农民工社会公民身份建构的背景
        (二) 地域公民身份:农民工社会公民身份建构的障碍
        (三) 自上而下:农民工社会公民身份建构的主要策略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立足点:促进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社会政策调适
    一、对农民工社会政策的总体判断
    二、农民工社会政策调适的机遇与维度
        (一) 农民工社会政策调适的机遇
        (二) 农民工社会政策调适的维度:供给、条件性与成员资格
    三、具体农民工社会政策的调适
        (一) 农民工就业政策的调适
        (二) 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的调适
        (三) 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的调适
        (四) 农民工社会保险政策的调适
        (五) 农民工社会救助政策的调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近年来主要农民工社会政策一览表
附录B 访谈提纲
附录C 访谈对象一览表
在校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致谢

(3)八五八农场托牛所奶牛养殖模式经济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Contents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托牛所奶牛养殖模式的概念
        2.1.2 托牛所养殖模式的产生和发展趋势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合作经济组织理论
        2.2.2 规模经济理论
        2.2.3 博弈论
        2.2.4 现代西方收入分配理论
        2.2.5 利益共同体理论
3 虎林市托牛所奶牛养殖模式的现状
    3.1 托牛所奶牛养殖模式的概况
    3.2 托牛所奶牛养殖模式的利益主体和经营主体
    3.3 托牛所奶牛养殖模式的运行机制
        3.3.1 员工的聘任及绩效管理机制
        3.3.2 员工的培训机制
        3.3.3 员工的岗位责任制
4 虎林市托牛所奶牛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
    4.1 托牛所奶牛养殖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4.1.1 八五八农场托牛所奶牛养殖模式的概况
        4.1.2 八五八农场托牛所奶牛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
    4.2 八五八农场其它奶牛养殖模式经济效益的分析
        4.2.1 散养模式经济效益的分析
        4.2.2 养殖小区模式经济效益的分析
        4.2.3 规模化养殖场经济效益的分析
    4.3 托牛所养殖模式与其它模式经济效益的比较分析
        4.3.1 奶牛养殖经济效益的比较分析
        4.3.2 奶牛养殖成本比较分析
        4.3.3 奶牛养殖收入的比较分析
5 影响虎林市托牛所养殖模式经济效益的因素分析
    5.1 影响托牛所奶牛养殖模式经济效益的有利因素
        5.1.1 科学管理合理分工
        5.1.2 防疫制度可行性大
        5.1.3 饲料统筹计划并科学饲喂
    5.2 影响托牛所奶牛养殖模式经济效益的不利因素
        5.2.1 单产水平较低
        5.2.2 养殖人员技术水平低
        5.2.3 饲料全面涨价且质量不稳定
        5.2.4 饲料结构不合理
        5.2.5 疫病防治能力薄弱
6 提高虎林市托牛所奶牛养殖模式经济效益的对策
    6.1 提高单产水平
    6.2 加强专职人员技术培训
    6.3 合理搭配饲料结构
    6.4 加强奶牛疫病防控
    6.5 加强生产环境保护
    6.6 加大政府科技扶持力度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基于资源与人口修正的中国近300年耕地数据集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历史耕地数据记录
        1.2.2 历史耕地变化过程
        1.2.3 历史耕地空间重建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近300年中国耕地数据集重建
        1.3.2 近300年中国耕地变化分析
        1.3.3 近300年中国粮食生产格局变动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数据基础与重建方法
    2.1 数据收集与整理
        2.1.1 耕地数据
        2.1.2 人口数据
        2.1.3 其他数据
    2.2 清代耕地数据恢复重建体系
        2.2.1 册载数据修正体系
        2.2.2 数据校验体系
第三章 近300年中国耕地数据重建结果与分析
    3.1 基于典型省份的修正实例分析
        3.1.1 册载田亩数据修正
        3.1.2 清代山东省耕地数据校验
        3.1.3 清代山东省耕地修正结果
        3.1.4 近300年山东耕地数据重建
    3.2 近300年中国分省耕地数量重建
        3.2.1 系数临近法区划依据
        3.2.2 行政界限处理
        3.2.3 近300年中国分省耕地数据重建结果
        3.2.4 与已有数据集比较分析
    3.3 中国耕地变化阶段
    3.4 省际耕地变化差异分析
    3.5 中国粮食生产格局变动
        3.5.1 近300年中国粮食生产
        3.5.2 清代粮食运销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主要结论
    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主要科研、项目和获奖情况
附录1 清初以降(1644~1980年)大事年表
附录2 全国各省耕地修正过程

(5)古代华北燃料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预期目标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节 研究的难点与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架构
    第五节 史料分析
第一章 华北地区的环境状况与燃料格局
    第一节 燃料概述
        一、 燃料的定义与分类
        二、 与燃料有关之俗语、成语、诗词
        三、 燃料与社会的演进
    第二节 华北的地貌与植被特点
        一、 地貌
        二、 植被的空间分布类型与变化
        三、 植被状况对燃料利用方式的影响
        四、 是非功过——燃料利用对森林的影响
        五、 变与不变——植被状况与燃料利用的准静态视角
    第三节 华北的气候及其对燃料的影响
        一、 气候概况
        二、 气候与燃料问题的南北差异分析
        三、 气候变化的影响
    第四节 燃料资源的区域差异
        一、 燃料蕴藏量与人口分布的倒置结构
        二、 城市与乡村的二元对立
第二章 华北地区燃料危机的出现与加深
    第一节 华北地区人口的演进与燃料消耗状况
        一、 战国以降华北人口的发展概况
        二、 生活用薪柴量的变化及相关分析
    第二节 明代以前华北的燃料状况
        一、 宋以前逐步紧张的燃料资源状况
        二、 宋元时期燃料危机的爆发及其原因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燃料危机
        一、 明代燃料危机的深化
        二、 清代的燃料状况
第三章 燃料与华北的政治
    第一节 政府的燃料消耗分析
        一、 宫廷的燃料消耗
        二、 祭祀礼仪方面的燃料消耗
        三、 燃料与官员的薪俸
        四、 军队燃料供应
    第二节 与燃料有关的职官设置
        一、 普通职官
        二、 宦官组织——惜薪司
        三、 内廷女官
    第三节 政府对柴炭产区的严格控制——易州山厂
        一、 易州山厂设立的背景
        二、 易州山厂的沿革与建置
        三、 山厂的柴炭生产
        四、 易州山厂的衰落
    第四节 政府对燃料危机的其他应对措施
        一、 与燃料有关的赋税与力役
        二、 培育薪炭用树木的尝试
        三、 燃料征取范围的扩大与节省
第四章 燃料与华北的民众生活
    第一节 民众燃料消耗情况与燃料匮乏局面的形成
        一、 家庭与个人的燃料利用情形
        二、 燃料的日趋匮乏
        三、 燃料匮乏与民众生活的困苦化
    第二节 燃料危机与资源争夺
        一、 拾薪
        二、 与燃料有关的民间纠纷
        三、 与燃料有关的刑罚与案件
    第三节 烹饪与民生变化
        一、 炊具及其演变
        二、 炉灶及其演变
        三、 燃料与饮食
    第四节 取暖器具及其演变
        一、 兼具烹饪功能的取暖用具
        二、 专用的取暖用具
        三、 关于火炕诸问题的探讨
第五章 燃料与华北手工业的发展
    第一节 燃料与丝织业的发展
        一、 上古至中古华北丝织业的发展状况
        二、 蚕桑丝织业中的燃料消耗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蚕桑丝织业的没落
    第二节 燃料与陶瓷砖瓦业的发展
        一、 上古至中古华北地区的陶瓷砖瓦发展状况
        二、 陶瓷与砖瓦烧造行业中的燃料消耗分析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华北陶瓷砖瓦的发展状况
    第三节 燃料与冶铁业的发展
        一、 上古至中古华北冶铁业发展状况
        二、 冶铁业中的燃料消耗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冶铁业的发展
    第四节 燃料与华北其他手工业的发展
        一、 燃料与华北盐业的发展
        二、 燃料与冶铜业的发展
        三、 燃料与烧灰业的发展
        四、 燃料问题与近世华北的经济状况
第六章 燃料与华北生态的演变
    第一节 燃料与植被状况
        一、 远古至明代华北地区植被的变化概况
        二、 薪柴采集对植被的影响
        三、 特定燃料的环境效应——以木炭为例
    第二节 燃料与役畜饲养
        一、 燃料与华北地区马的饲养
        二、 燃料与华北地区牛的饲养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华北役畜饲养状况的变化
    第三节 燃料危机对作物结构与土壤肥力的影响
        一、 燃料需求与高秆作物比重的提高
        二、 燃料危机与土壤肥力的变化
第七章 燃料的更新换代
    第一节 华北地区用煤历史
        一、 早期用煤历史
        二、 宋代华北地区煤炭的大规模开采应用
        三、 元代煤炭的开发利用
        四、 明代煤炭的开发利用
        五、 清前期煤炭的开发利用概况
    第二节 煤炭的社会效应
        一、 用煤与社会变迁
        二、 煤炭与政治
        三、 煤炭推广之阻力
    第三节 煤炭的生态效应
        一、 用煤与生态之改良
        二、 煤与生态之恶化
    第四节 化石能源忧思
        一、 化石能源与薪柴燃烧效率之比较
        二、 近现代化石能源利用模式之反思
        三、 后化石能源时代的能源忧思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个人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我国华北寒冷地区农村可持续住宅建设与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1.2.1 国内外有关可持续住宅的研究成果
        1.2.2 国内外有关农村可持续住宅的研究成果
    1.3 研究对象的范围界定
        1.3.1 有关"华北地区"的界定
        1.3.2 有关"寒冷地区"的界定
        1.3.3 有关"农村"的界定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框架与内容
    1.6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问题探查——实地调研现状剖析
    2.1 调研测试基本情况
        2.1.1 调研目的
        2.1.2 调研对象与时间
        2.1.3 调研内容
    2.2 农宅设计问题探析
        2.2.1 农宅建设规模超标
        2.2.2 空间设计使用不便
        2.2.3 建筑形式缺少美感
        2.2.4 缺少节能意识
    2.3 农宅能源利用问题探析
        2.3.1 太阳能利用现状
        2.3.2 沼气利用现状
        2.3.3 秸秆利用现状
        2.3.4 生土利用现状
    2.4 与农宅相关其它问题探析
        2.4.1 农宅的营建方式
        2.4.2 农宅用能设备
        2.4.3 家庭人口构成
        2.4.4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
        2.4.5 土地利用与景观环境
    2.5 小结
第三章 追本探源——农宅问题产生的根源与可持续农宅的宏观定位
    3.1 农宅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3.1.1 历史政策与未到位的农村改革
        3.1.2 农村经济发展不充分
        3.1.3 就地就业不成功
        3.1.4 村民对本土文化无信心
    3.2 农宅问题背后潜藏的深层次矛盾
        3.2.1 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
        3.2.2 人地关系紧张的国情矛盾
    3.3 华北地区可持续农宅的宏观定位
        3.3.1 经济效益——创新型产业,显乘积增值效应
        3.3.2 社会效益——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3.3.3 生态效益——应万物顺天时的基层村落细胞
    3.4 小结
第四章 功夫在宅外——创建可持续农宅的外部宏观环境
    4.1 行政支持
        4.1.1 政策倾斜,加强监管
        4.1.2 绿色奖罚,引导市场
        4.1.3 依托法律,倡导节约型消费文化
        4.1.4 政府示范工程引导
    4.2 民众参与
        4.2.1 挖潜本土组织资源
        4.2.2 "参与型"设计
        4.2.3 建立村民利害共同体
    4.3 经济可行
        4.3.1 多渠道筹集建房资金
        4.3.2 降低农宅建设成本
        4.3.3 赢取远期增值效益
    4.4 规划先导
        4.4.1 整治旧村环境
        4.4.2 慎选新村址
        4.4.3 适度超前规划基础设施
        4.4.4 空间整复维系自然伦理秩序
    4.5 小结
第五章 适居与宜居——可持续农宅的建筑与环境设计
    5.1 适居——可持续农宅的建筑设计
        5.1.1 适应性住宅设计的发展历程
        5.1.2 可持续农宅的适应性设计手段
    5.2 宜居——可持续农宅的环境设计
        5.2.1 环境设计的策略
        5.2.2 环境设计的手段
    5.3 小结
第六章 开源节流——可持续农宅的能源利用
    6.1 开源——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6.1.1 太阳能的利用
        6.1.2 地热能利用
        6.1.3 风能利用
        6.1.4 生物质能利用
    6.2 节流——高效用能,减少能源损失
        6.2.1 墙体设计
        6.2.2 地面与地下构件设计
        6.2.3 屋面设计
        6.2.4 门窗设计
        6.2.5 热桥处理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论文研究的难点
        7.1.1 地理位置限定带来的难度和复杂性
        7.1.2 住宅研究类型限定带来的难度和复杂性
    7.2 论文研究成果
        7.2.1 第一、二章的研究成果
        7.2.2 第三章的研究成果
        7.2.3 第四章的研究成果
        7.2.4 第五章的研究成果
        7.2.5 第六章的研究成果
    7.3 小结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附录

(7)天津市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意义
        1.1.1 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重要性
        1.1.2 课题研究方向
    1.2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情况
    2.1 国外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研究
    2.2 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情况
    2.3 发达国家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的启示
        2.3.1 继续健全和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的法律法规
        2.3.2 继续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政策引导和扶持
        2.3.3 促进农机服务组织由单一服务模式转向多元化产业服务
    2.4 我国今后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趋势
        2.4.1 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面临的形势
        2.4.2 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目标
        2.4.3 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重点
第三章 天津市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3.1 天津市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现状
        3.1.1 天津市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现状
        3.1.2 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取得的成效
        3.1.3 天津市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目标
    3.2 天津市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3.2.1 农机社会化作业服务环节有待完善
        3.2.2 支撑体系发展滞后于农机作业服务环节
第四章 天津市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4.1 天津市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的思路
    4.2 天津市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的建议
        4.2.1 培育新型农机作业服务组织
        4.2.2 提高农机作业服务的专业化、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程度
        4.2.3 加强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力度
        4.2.4 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4.2.5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机制、加强监管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8)天津市农机安全监理法制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农机安全监理法制化建设研究现状
        1.2.3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天津市农机安全监理法制化建设的系统分析
    2.1 天津市农机安全监理法制化建设的外部环境分析
        2.1.1 我国农机安全监理法制化建设现状
        2.1.2 天津市农机化发展对安全监理的需求
    2.2 天津市农机安全监理法制化建设现状分析
        2.2.1 农机安全监理法律体系建设情况
        2.2.2 农机安全监理执法机构建设情况
        2.2.3 农机安全监理行政执法工作开展情况
    2.3 天津市农机安全监理法制化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2.3.1 农机安全监理法制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3.2 农机安全监理法制化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机安全监理法制化的区域比较分析
    3.1 国外农机安全监理法制化建设情况分析
        3.1.1 国外农业机械化法制建设情况
        3.1.2 国外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法制化建设情况
    3.2 国内其他地区农机安全监理法制化建设分析
        3.2.1 农业大省的农机安全监理法制化建设情况
        3.2.2 直辖市的农机安全监理法制化建设情况
    3.3 天津市农机安全监理法制化建设特点及其比较
        3.3.1 各省市农机安全监理法制化建设的特点比较
        3.3.2 对天津市农机安全监理法制化建设的借鉴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天津市农机安全监理法制体系的构建
    4.1 农机安全监理法制体系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4.1.1 农机安全监理法制体系建设的目标
        4.1.2 农机安全监理法制体系建设的原则
    4.2 农机安全监理法制体系的建设内容
        4.2.1 农机安全监理法制体系的构成要素
        4.2.2 农机安全监理法制体系的建设内容
    4.3 天津市农机安全监理法制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4.3.1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规范执法操作程序
        4.3.2 稳定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4.3.3 强化执法装备配置,提升执法手段
        4.3.4 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同抓共管工作机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存在问题及下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北京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及其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北京发展花卉业的重要意义
        1.1.2 北京发展花卉业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思路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重点
        1.3.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4 研究者具备的条件
2 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研究进展
        2.1.1 国外花卉业研究
        2.1.2 国内花卉业研究
        2.1.3 北京花卉业研究
        2.1.4 存在的问题
    2.2 理论基础
        2.2.1 都市农业理论基础
        2.2.2 生物学理论基础
        2.2.3 经济学理论基础
        2.2.4 城乡融合理论和系统学理论基础
    2.3 本章小结
3 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基本理论研究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3.1.1 花卉
        3.1.2 花卉产业
        3.1.3 传统花卉业
        3.1.4 混合型花卉业(城郊型花卉业)
        3.1.5 现代花卉业
    3.2 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概念
        3.2.1 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概念和内涵
        3.2.2 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传统花卉业和城郊型花卉业的主要区别
        3.2.3 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研究内容和地域
    3.3 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主要特征
        3.3.1 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现代化特征
        3.3.2 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城市化特征
    3.4 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基本功能
        3.4.1 经济功能
        3.4.2 社会功能
        3.4.3 生态功能
        3.4.4 文化功能
    3.5 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发展动因
        3.5.1 需求动因
        3.5.2 供给动因
        3.5.3 技术进步
        3.5.4 政府推动
    3.6 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发展类型
        3.6.1 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主要产品类型
        3.6.2 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主要发展类型
    3.7 本章小结
4 北京花卉业概况
    4.1 北京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现状
        4.1.1 北京的自然地理条件
        4.1.2 北京的经济社会状况
    4.2 北京花卉业发展历史
        4.2.1 北京传统花卉业时期(辽金时代~1978年)
        4.2.2 北京混合型花卉业(城郊型花卉业)时期(1978-2007年)
        4.2.3 北京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时期(2008年至今)
    4.3 北京花卉业基本现状
        4.3.1 面积、产值和销售额
        4.3.2 产业布局
        4.3.3 产品结构
        4.3.4 生产设施
        4.3.5 技术研发
        4.3.6 经营实体
        4.3.7 产业人才
        4.3.8 花卉流通
        4.3.9 花卉消费
        4.3.10 出口贸易
        4.3.11 花卉休闲
    4.4 北京花卉业发展机遇
        4.4.1 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
        4.4.2 城市环境建设提速
        4.4.3 奥运后效应
        4.4.4 花博会后效应
    4.5 北京花卉业的发展趋势——由传统型向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转变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理论的北京花卉产业研究
    5.1 北京花卉业经济功能现状分析
        5.1.1 北京花卉业生产要素分析
        5.1.2 北京花卉业生产产品分析
        5.1.3 北京花卉业市场流通分析
        5.1.4 北京花卉业出口贸易分析
    5.2 北京花卉业社会功能现状分析
        5.2.1 北京花卉业的消费功能分析
        5.2.2 北京花卉业的就业功能分析
        5.2.3 北京花卉业的致富功能分析
        5.2.4 北京花卉业的带动功能分析
        5.2.5 北京花卉业的其他社会功能分析
        5.2.6 影响北京花卉业社会功能发挥的因素
    5.3 北京花卉业生态功能现状分析
        5.3.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进展
        5.3.2 花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与方法借鉴
        5.3.3 北京花卉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初探
    5.4 北京花卉业文化功能现状分析
        5.4.1 花文化创意产业及其分类
        5.4.2 北京花卉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分析
    5.5 北京区县花卉业发展现状分析
        5.5.1 昌平区
        5.5.2 朝阳区
        5.5.3 通州区
        5.5.4 大兴区
        5.5.5 丰台区
        5.5.6 顺义区
        5.5.7 其他地区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理论的北京花卉业发展问题研究
    6.1 有待于破解土地、劳动力成本等因素的制约
        6.1.1 土地、水资源、能源以及环境保护等约束日趋严峻
        6.1.2 城乡二元体制对花卉业发展有着较大制约
        6.1.3 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仍然滞后
    6.2 有待于进一步实现产业融合
    6.3 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组织化程度
    6.4 有待于进一步开发产业的多功能
        6.4.1 北京花卉业的经济功能有待进一步开发
        6.4.2 北京花卉业的社会功能有待于进一步挖掘
        6.4.3 北京花卉业的生态文化功能有待于进一步开拓
    6.5 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产业开放度
    6.6 有待于进一步实现产业高端、高效和集约型发展
    6.7 有待于进一步强化产业公益性
    6.8 本章小结
7 发展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国际经验借鉴
    7.1 世界花卉业发展现状研究
        7.1.1 世界花卉生产
        7.1.2 世界花卉流通
        7.1.3 世界花卉贸易
        7.1.4 世界花卉消费
    7.2 发展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国际经验借鉴
        7.2.1 生产体系建设
        7.2.2 流通体系建设
        7.2.3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7.2.4 投融资体系建设
        7.2.5 组织创新体系建设
        7.2.6 其他建设
    7.3 本章小结
8 北京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8.1 北京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发展对策
        8.1.1 实施人力、土地替代等战略,破解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8.1.2 发展融合性产业,提高北京花卉业与城市的融合水平
        8.1.3 发展各类花卉经济组织,提高北京花卉业的组织化水平
        8.1.4 开拓产业的多种功能,提高北京花卉业的多功能性水平
        8.1.5 发展出口型花卉业,提高北京花卉业的开放水平
        8.1.6 发展科技型、发施型和服务型花卉业,实现产业的高端、高效和集约型发展
        8.1.7 推行花卉认证制度,进一步强化产业的公益性
    8.2 北京发展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政策建议
        8.2.1 北京花卉产业政策现状分析
        8.2.2 加快北京花卉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8.3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和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论文创新
    9.3 问题讨论
    9.4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气候变化对中国农林生物质能的区域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气候变化是当前科学研究的重点问题
        1.1.2 发展生物质能的意义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减缓气候变化是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之一
        1.2.2 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国际研究现状
        1.2.3 中国生物质能的发展现状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气候变化对中国各区域主要农作物秸秆的影响
    2.1 中国农业生态系统区域划分
        2.1.1 中国农业生态系统区域分异原理
        2.1.2 东、中、西部农村社会经济状况和农业生产地域差异
        2.1.3 中国农业系统分区
    2.2 气象观测统计资料中我国年均温和降水量变化
    2.3 中国的秸秆生物质资源量
    2.4 主要农作物秸秆量变化情况及温度和降水的影响
    2.5 气候变化对秸秆产量的影响分析
    2.6 中国各农业系统区域温度和降水及对秸秆资源的影响
        2.6.1 各区域温度和降水及秸秆资源量
        2.6.2 各区温度降水变化及相应的秸秆量变化
第三章 CO_2浓度升高(FACE)对中国冬小麦秸秆影响的试验研究
    3.1 FACE试验研究
        3.1.1 CO_2 浓度升高对植物影响的试验研究进展
        3.1.2 不同CO_2 浓度控制方式的试验研究
        3.1.3 CO_2 浓度升高对植物的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
    3.2 FACE条件下冬小麦试验
        3.2.1 试验地概况
        3.2.2 田间试验设计
        3.2.3 miniFACE试验系统构成
        3.2.4 系统控制
    3.3 FACE条件下冬小麦试验结果分析
        3.3.1 CO_2 浓度升高对冬小麦株高、生物量和秸秆量的影响
        3.3.2 CO_2 浓度升高对冬小麦不同品种的生物量、秸秆量和株高的影响
        3.3.3 CO_2 浓度升高对冬小麦经济系数的影响
第四章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主要农作物秸秆的模型模拟分析
    4.1 作物模型与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介绍
        4.1.1 作物模型研究进展
        4.1.2 SRES排放情景
        4.1.3 区域气候模式PRECIS简介
    4.2 模型模拟的准备
        4.2.1 SRES 情景下的气候模式PRECIS模拟结果
        4.2.2 CERES作物模型的验证
        4.2.3 RCM与CERES作物模型的结合
    4.3 模拟中国未来主要作物秸秆变化结果
        4.3.1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玉米秸秆平均秸秆量时空变化
        4.3.2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水稻秸秆平均秸秆量时空变化
        4.3.3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小麦秸秆平均秸秆量时空变化
    4.4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各区域主要农作物秸秆量变化
        4.4.1 未来东南沿海区主要农作物秸秆量变化
        4.4.2 未来东北区主要农作物秸秆量变化
        4.4.3 未来黄淮海区主要农作物秸秆量变化
        4.4.4 未来长江上中游区主要农作物秸秆量变化
        4.4.5 未来西北区主要农作物秸秆量变化
        4.4.6 未来西南区主要农作物秸秆量变化
第五章 中国林业生物质能及气候变化影响案例研究
    5.1 中国林业生物质能发展现状
        5.1.1 中国林业生物质能
        5.1.2 中国各类林业生物质能资源现状
    5.2 中国林业生物质能研发利用
        5.2.1 林业生物柴油研发利用
        5.2.2 林业燃料乙醇研发利用
        5.2.3 林业燃料气体研发利用
        5.2.4 林业木质固体燃料成型研发利用
        5.2.5 木质燃料发电研发利用
    5.3 中国林木生物质能发展建议和对策
        5.3.1 我国林业生物质能发展存在问题
        5.3.2 中国林业生物质能发展目标
        5.3.3 中国林木生物质能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5.4 未来气候变化对小桐子生物柴油发展案例研究
        5.4.1 中国小桐子资源分布现状
        5.4.2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小桐子适宜分布区变化
        5.4.3 小桐子开发利用分析
第六章 中国的生物质能利用研究
    6.1 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非生物质能利用分析
        6.1.1 秸秆还田
        6.1.2 作为牲畜饲料和生活燃料
        6.1.3 用作工业原料和食用菌基料
    6.2 中国农作物秸秆的生物质能利用分析
        6.2.1 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生物质能可收集利用量分析
        6.2.2 生物质能利用转化方式及方法
        6.2.3 固化和炭化成型燃料技术方面
        6.2.4 节能炉灶燃烧技术
        6.2.5 热解气化技术方面
        6.2.6 生物化学转化制取沼气技术
        6.2.7 生物转化及液化制取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技术
    6.3 中国生物质能利用的目标和对策
        6.3.1 中国生物质能利用的目标和原则
        6.3.2 中国生物质能利用的限制因素和对策建议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四、东丽农业结构调整之我见(论文参考文献)

  • [1]城镇化背景下天津津南区旅游业发展研究[D]. 韩中志. 天津大学, 2017(06)
  • [2]基于社会公民身份理论的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研究 ——以社会政策调适为依归[D]. 柳发根.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1)
  • [3]八五八农场托牛所奶牛养殖模式经济效益研究[D]. 韩青. 东北农业大学, 2013(10)
  • [4]基于资源与人口修正的中国近300年耕地数据集重建[D]. 曹雪. 南京大学, 2013(08)
  • [5]古代华北燃料问题研究[D]. 赵九洲. 南开大学, 2012(06)
  • [6]我国华北寒冷地区农村可持续住宅建设与设计研究[D]. 王舒扬. 天津大学, 2011(06)
  • [7]天津市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对策研究[D]. 陈勇.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06)
  • [8]天津市农机安全监理法制化建设研究[D]. 杨润芝.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05)
  • [9]北京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及其发展对策研究[D]. 高立鹏. 北京林业大学, 2010(10)
  • [10]气候变化对中国农林生物质能的区域影响研究[D]. 马占云. 首都师范大学, 2009(09)

标签:;  ;  ;  ;  ;  

我对东丽农业结构调整的看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