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豆对氮素吸收规律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孙庆圣[1](2021)在《减施氮肥接种根瘤菌对黑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为探究减施氮肥与接种根瘤菌对黑大豆实际生产的重要作用,明确不同氮肥施用量与接种根瘤菌对黑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达到降低生产投入成本和保护黑土地的目的。本试验于2019-2020年在黑龙江省北大荒集团九三分公司鹤山农场试验基地进行。以嫩江农场主栽的农家黑大豆品种青仁乌1号为供试品种,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设置:当地氮肥施用量(100%)、当地氮肥施用量一半(50%)、不施用氮肥(0)等3个氮肥施用量;每个氮肥施用量设置接种根瘤菌与不接种根瘤菌两个处理。研究减施氮肥下接种根瘤菌对黑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1.与正常施肥相比,减施氮肥会显着降低黑大豆植株的株高和单株叶面积,接种根瘤菌后对黑大豆的株高和单株叶面积的增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在结荚期效果较为明显。2.与正常施肥相比,不施用氮肥会显着降低黑大豆植株的结瘤数量及根瘤鲜重,减施50%氮肥的处理表现为促进结瘤的作用,根瘤菌拌种对提高黑大豆各生育时期的根瘤数量有显着促进的作用。其中减施50%氮肥并接种根瘤菌的处理效果明显。3.与正常施肥相比,减施氮肥会显着降低黑大豆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接种根瘤菌后会促进黑大豆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以及光合特性相关指标的上升。4.与正常施肥相比,减施氮肥会显着降低黑大豆植株干物质的积累量,接种根瘤菌后对黑大豆的干物质积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在减施50%氮肥接种根瘤菌的处理效果明显。5.与正常施肥相比,减施氮肥会显着降低黑大豆植株氮、磷、钾元素的积累量,接种根瘤菌后对黑大豆的株氮、磷元素的积累有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在减施50%氮肥接种根瘤菌的处理效果明显。6.与正常施肥相比,减施氮肥会显着降低黑大豆的产量,接种根瘤菌后黑大豆的产量有所改善。这种促进作用在减施50%氮肥接种根瘤菌的处理效果显着,与正常施肥产量相比2019年增产4.2%、2020年增产7.9%。综上所述,减施氮肥接种根瘤菌能够显着提高黑大豆植株生长、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促进植株干物质及养分积累,并促进荚皮和子粒的氮素积累量,提高单株荚数和粒数,最终提高黑大豆产量与经济效益。在本试验中,减施50%的氮肥并接种根瘤菌的试验处理效果最佳,且经济效益可观,适用于实际生产应用。
王华美[2](2021)在《不同氮水平下外源褪黑素对大豆生长及氮同化能力的影响》文中指出外源氮素的供应水平对大豆生长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氮素施入不足或过量均会导致体内代谢紊乱,影响产量的形成。因此,探索相应的缓解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与实践意义。为此,本试验针对具有植物生长发育调节及逆境胁迫抗性等作用的褪黑素,对不同氮水平下大豆的调控开展相关研究。试验于2019和2020年在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试验基地进行,采用砂培的方式,以0 m M(零氮)、1.5 m M(低氮)、7.5 m M(对照)和15 m M(高氮)铵态氮为氮源的1/2Hoagland营养液,模拟植株在不同氮水平的生长环境,于大豆生长至V1、V3和R5期分别对其进行100μM的褪黑素(MT)喷施处理,系统分析了不同时期施用褪黑素对不同氮水平下植株生长发育、氮同化能力及产量的调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氮水平处理对功能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具有一定的影响。适量增施氮素有利于酶活性的增强,高氮水平下抗氧化酶活性显着升高,MDA的含量显着增多,说明持续的高氮处理会对植株造成一定的氧化胁迫。MT处理有利于高氮水平下功能叶片中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的进一步增强,缓解了持续高氮引起的氧化损伤,降低了MDA含量,使之恢复至对照水平。2.不同氮水平处理会间接影响植株体内的光合碳代谢活动。氮缺乏使叶绿素合成受阻,光合碳代谢能力显着降低;过量的氮素供应导致氮代谢等活动加剧,过度消耗了光合等碳代谢产生的能量,干扰了植株体内的碳氮平衡,抑制了干物质的积累。MT在低氮环境下的施用有利于植株通过促进氮素吸收,增强叶绿素合成,提高净光合速率,增加光合产物及干物质的积累,其中V3期施用MT使干物质积累量显着增加了20.38%;在高氮环境下则主要通过缓解气孔导度受损程度的方式,促进光合碳代谢能力,增加可溶性糖及干物质的积累,V3期施用MT使该氮水平下干物质积累量显着增加了22.88%。3.不同氮水平处理对大豆的根瘤固氮能力影响显着。低氮处理有利于大豆的根瘤数量和根瘤干重的提高,高氮处理大豆的固氮能力受到明显抑制。施用MT有利于大豆根部发育,促进了根瘤形成与生长,并且V3期施用MT对零氮和高氮处理下根瘤的固氮酶活性具有显着的促进效果,增加了各组织器官中酰脲的含量。4.不同的施氮水平对大豆的氮同化关键酶活性有直接的影响。零氮和低氮条件下,主要的氮同化酶NR、GS、GOGAT和GDH活性均受到显着抑制,并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高氮水平下氮同化酶活性也显着低于对照。喷施MT显着提高了各个氮处理下功能叶片中GS、GOGAT和GDH活性及其相对应编码基因的表达水平。MT处理后,低氮水平下NR活性显着提高,在高氮水平下则受到抑制。5.不同氮水平处理显着影响了植株中NO3-、NO2-、NH4+、可溶性蛋白、总游离氨基酸和全氮含量。缺氮抑制了功能叶片中多种不同形态氮及全氮含量,高氮会增加上述物质的积累。MT的施用增加了零氮及低氮水平下NO3-和NH4+的含量,促进了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等含氮物质的合成,提高了总体氮含量。高氮水平下,MT对功能叶片中的NO3-、NO2-、NH4+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均产生了负反馈调节作用,对该氮水平下可溶性蛋白及全氮量的积累均无显着影响。6.不同氮水平处理同样影响了大豆的生长表型。氮素供应不足或过量均会限制植株的生长发育。在V1和V3期施用MT,均显着地缓解了氮胁迫对茎粗、根长及叶面积的抑制作用,有利于植株为生殖生长提供更加丰富的物质基础,促进了产量的形成;R5期施用MT更有利于营养物质向籽粒运输,并增加籽粒的百粒重。综合两年产量数据结果发现,与R5期相比,V3期喷施MT对产量的促进效果更显着,分别使四个氮水平下(0N、LN、CK、HN)植株的平均单株粒重增加了16.75%、13.77%、8.61%和11.79%。综上所述,MT能够通过调节不同氮水平下大豆氮同化能力及其与氧化代谢、碳代谢之间的平衡关系,进而修复受损的生长发育情况,最终促进产量的形成。
张金丹[3](2021)在《增密及间作对减量施氮玉米氮素利用的补偿效应》文中研究表明针对绿洲灌区玉米生产氮肥投入大、氮素利用效率低等问题,本研究开展大田试验,设4.5万株/hm2(低)、6.0万株/hm2(中)、7.5万株/hm2(高)三种密度,单作和间作两种种植模式,270 kg/hm2(减量25%)、360 kg/hm2(传统)两种施氮梯度,探讨密度和间作对减量施氮玉米产量、氮素利用的补偿效应,揭示在减量施氮条件下密植结合间作提高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机理,以期为试区构建氮肥减量玉米高产高效种植技术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减量施氮使玉米减产,密植对减量施氮玉米籽粒产量有补偿效应,且密植结合间作其补偿效应更明显;存在籽粒产量补偿效应的原因是减量施氮增强了玉米对小麦的竞争力(Amw),而玉米密度增加弱化了Amw、增强了麦后玉米恢复效应(Rm)。减量施氮较传统施氮玉米籽粒产量降低了4.3%~10.0%。中、高密度玉米籽粒产量较低密度分别提高了16.8%~23.5%、26.4%~39.4%。中、高密度对减量施氮玉米籽粒产量的补偿效应分别为11.1%、19.0%,中、高密度结合间作其补偿效应为50.5%、72.1%;减量施氮较传统施氮平均Amw提高了26.9%。中、高密度平均Amw较低密度分别降低了17.6%、31.3%。Amw与籽粒产量呈负相关;减量施氮使玉米的Rm降低了8.9%。中、高密度较低密度玉米的Rm分别提高了12.8%、19.0%。Rm与籽粒产量呈正相关。2.减量施氮降低了玉米植株吸氮量,密植有效补偿了减量施氮对植株吸氮量的负效应,且结合间作植株吸氮量的补偿效应增强;减量施氮结合密植间作可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减量施氮较传统施氮玉米植株吸氮量减少11.3%。中、高密度较低密度玉米植株吸氮量提高了7.0%~11.4%、22.6%~26.9%。高密度对减量施氮玉米吸氮量的补偿效应为10.1%,中、高密度与间作结合其植株吸氮量的补偿效应为25.9%、49.5%;减量施氮较传统施氮玉米氮素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9.9%~14.6%、21.1%~34.0%。相对于传统施氮低密度单作处理,减量施氮结合中、高密度间作玉米氮素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19.4%、15.1%和100.1%、129.4%。3.减量施氮降低了玉米茎、叶氮转运量,但密植对减量施氮玉米茎叶氮转运量存在补偿效应,且结合间作进一步增强了密植的补偿效应;减量施氮使玉米带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减少,密植间作进一步降低了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减量施氮降低了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但密植及间作对减量施氮土壤脲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表现出补偿效应。减量施氮使玉米茎、叶的氮转运量降低了31.5%、15.1%。高密度对减量施氮玉米茎、叶氮转运量的补偿效应分别为17.9%、9.7%,中、高密度结合间作其茎和叶氮转运量的补偿效应为25.5%、34.9%和29.9%、28.8%;减量施氮结合中、高密度间作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含量较传统施氮低密度单作处理降低了23.8%、26.6%和6.4%、9.3%;中、高密度结合间作对玉米土壤带土壤尿酶和过氧化氢酶补偿效应分别为19.7%~44.7%、25.3%~47.1%和5.9%~48.4%、12.2%~51.6%。因此,在绿洲灌区,可以用密植结合间作种植模式来补偿由于减量施氮造成的玉米减产及氮素吸收降低的负效应,从而实现减氮与玉米高产、氮肥高效利用的双赢结果。
牟保民[4](2021)在《常规施氮对大豆和绿豆养分代谢及产量的制约》文中认为豆科作物本身有根瘤可以自身固氮,氮素与根瘤固氮及豆科作物生长的关系一直是研究关注的热点,按氮素施肥计划表(充足供氮)施肥对豆科作物氮代谢影响的机理目前仍然没有相一致的结论。以常规施氮为对照,本论文研究充足供氮对东北寒地大豆和绿豆生长发育、养分积累、氮代谢和产量的影响。本试验于2018-2019年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试验基地进行大田试验,以大豆(垦丰16、合丰50)、绿豆(绿丰2号、绿丰5号)为试验材料。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充足氮处理对大豆和绿豆植株各器官干物质重的影响:与NN处理相比,NF处理显着增加大豆和绿豆全株干物质重;NF处理增加了大豆和绿豆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2.充足氮处理对大豆和绿豆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与NN处理相比,NF处理显着增加大豆R2(盛花期)期气孔导度和R2、R6(鼓粒盛期)期蒸腾速率、R6期净光合速率;NF处理显着提高绿豆R2-R6期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R4(盛荚期)-R6期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3.充足氮处理可有效提高大豆和绿豆氮素同化和转移关键酶的能力。与NN处理相比,NF处理显着提高大豆和绿豆NR活性;NF处理显着增强大豆和绿豆R1(始花期)和R3(始荚期)期GS活性;NF处理显着提升大豆R1-R6期GOGAT、GDH活性和绿豆R3、R5(鼓粒始期)-R6期GOGAT活性,R1、R3-R4、R6期GDH活性;NF处理显着提高大豆R3期GOT活性、R4-R6期GPT活性和绿豆R2、R4,R6期GOT活性,R3和R6期GPT活性。4.充足氮处理能够促进大豆和绿豆各生育时期各器官氮磷钾的吸收,显着增加R8期籽粒养分(NPK)含量。与NN处理相比,NF处理能够提高大豆和绿豆植株、各器官氮磷钾积累量,NF处理显着增加大豆和绿豆R8(完熟期)期籽粒氮磷钾积累量。5.充足氮处理能显着提高大豆单株粒数、百粒重和产量,显着增加绿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和产量。从2018-2019年的产量上看:充足氮处理下垦丰16、合丰50、绿丰2号和绿丰5号较常规施氮分别增加16.66%和15.47%、16.52%和13.70%、16.96%和20.43%、41.29%和36.45%。6.充足氮处理能显着提高垦丰16和两绿豆氮素利用率及氮素收获指数,显着增加大豆和绿豆的磷钾效率,显着提高大豆蛋白质含量及改善大豆和绿豆脂肪酸组成。7.充足氮处理下垦丰16、合丰50、绿丰2号和绿丰5号的氮素生理效率较常规施氮分别降低3.65%、7.21%、6.84%和5.90%。在2018-2019年,充足氮处理下垦丰16、合丰50、绿丰2号和绿丰5号的氮效率较常规施氮平均分别降低86.44%、86.59%、86.01%和81.36%。综上所述,充足氮处理可有效促进大豆和绿豆干物质积累、增加R2-R6期光合能力,增强R1-R6期氮同化能力,并提高植株各器官氮磷钾的吸收与积累,促进大豆和绿豆高产,改善品质。
童长春[5](2020)在《紫花苜蓿氮效率特征及其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蓬勃发展,作为优质蛋白饲草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其重要性日益突显。然而紫花苜蓿品种多样,其对氮素的反应也有不同表现,氮高效型紫花苜蓿可以达到低肥高产、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效果。因此,为探究紫花苜蓿氮效率的调控机制,本研究依据团队前期对紫花苜蓿氮素利用的研究成果选取8个紫花苜蓿品种为代表,通过对其氮素吸收、固定以及氮转化能力的研究,筛选氮高效型紫花苜蓿品种并且探讨紫花苜蓿氮效率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本研究又通过研究木犀草素、染料木素、大豆苷元和刺芒柄花素4种异黄酮与不同氮效率紫花苜蓿结瘤固氮的相关性以及异黄酮合酶(IFS)及结瘤信号传递通路(nod)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揭示异黄酮对紫花苜蓿氮效率的调控机制,所得研究结果如下:1.紫花苜蓿氮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紫花苜蓿氮效率差异:紫花苜蓿的生长特性、氮素固定特性、氮素吸收特性以及对氮素的转化能力在品种间均具有差异,本研究所选8个紫花苜蓿品种在低氮、适宜氮、高氮处理下氮效率隶属函数综合值的变异系数分别达到了54.66%、49.44%、43.22%。其中,“甘农5号”的氮效率最高,其次是“LW6010”,其平均氮效率隶属函数综合值分别达到0.671和0.665。“甘农5号”和“LW6010”紫花苜蓿在低氮和高氮环境中均能够利用自身特性达到高产的效果。紫花苜蓿氮效率类型的划分:通过聚类分析结合氮效率隶属函数综合值将供试的8个紫花苜蓿品种划分为4个不同的氮效率类型:“LW6010”和“甘农5号”在不同氮素水平下都有较高的氮效率综合值,将其划分为氮高效型;“甘农3号”和“新牧1号”在低氮下氮效率综合值较低,而随着氮素水平的升高,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将其划分为常效型;“甘农7号”和“龙牧801”在低氮水平下具有较高的氮效率综合值,而随着氮素水平的升高氮效率综合值也下降,因此将其划分为反效型;“陇东苜蓿”和“金皇后”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的氮效率综合值都较低,将其划分为低效型。紫花苜蓿氮效率的影响因素:通过主成分分析对紫花苜蓿氮效率相关的21个指标赋权,并对权重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出各影响因素对紫花苜蓿氮效率的具体贡献率。对于紫花苜蓿而言,氮素转化能力对其氮效率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氮素固定特性;各影响因素中,紫花苜蓿的根瘤数和根瘤重作为影响其氮效率的决定因素对紫花苜蓿氮效率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9.49%和9.47%,位居第一和第二。2.异黄酮对紫花苜蓿氮效率的调控紫花苜蓿的结瘤固氮与异黄酮含量:紫花苜蓿的结瘤固氮与异黄酮含量显着正相关,在外源氮素浓度改变时,紫花苜蓿能通过提高茎叶和根系中木犀草素、染料木素、大豆苷元、刺芒柄花素以及总异黄酮含量,从而促进结瘤来提高单株固氮潜力。异黄酮对不同氮效率紫花苜蓿结瘤固氮的调控:异黄酮对紫花苜蓿结瘤固氮的调控在不同氮效率品种间具有差异,氮高效型紫花苜蓿在氮胁迫时通过IFS基因表达的协同上调从而提高异黄酮含量来促进结瘤固氮;氮低效型紫花苜蓿在氮胁迫时只有部分IFS基因上调,因此其结瘤固氮能力较低。异黄酮对紫花苜蓿氮效率的调控机制:紫花苜蓿主要通过茎叶中IFS基因和根系中IFS-1、IFS-2基因的表达合成异黄酮,进而刺激茎叶中nod-1、nod-2以及根系中nod-1基因表达来促进结瘤固氮,从而对紫花苜蓿的氮效率进行调控。氮高效型紫花苜蓿是因为在氮胁迫时IFS基因的高表达合成更多异黄酮,进而刺激nod基因高表达来促进结瘤固氮,从而提高氮效率。因此,科学家可以通过操控异黄酮合成途径中IFS基因的表达来提高紫花苜蓿的氮效率,从而改善其农艺性状、提高经济效益。
张润芝[6](2020)在《氮肥调控玉米/大豆间作生产力及养分吸收和土壤微生物作用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间作作为一种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种植模式,被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增加作物生产力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优势。目前关于间作体系的产量和养分利用优势虽然已有大量研究,但是关于东北黑土地区,氮素供应水平调控玉米/大豆间作体系生产力、养分利用效率以及与植物根系和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相关性的研究还很少。本研究采用裂区设计的两年(2017-2018)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在不同施氮量下,玉米/大豆间作体系中,补偿和选择效应对间作生产力和养分获得优势的贡献,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方法揭示种间互作驱动的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变化,尤其是根系中菌根真菌多样性与根际土壤养分变化关系,从地上和地下两方面系统的研究施氮量影响玉米/大豆间作体系生产力和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机制,为间作体系合理施肥和氮肥减施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施氮量显着影响玉米和大豆的籽粒产量,均在N3(300 kg N ha-1)处理达到最大。间作显着影响体系的籽粒产量,在N0(0 kg N ha-1)、N1(180 kg N ha-1)、N2(240 kg N ha-1)和N3(300 N kg ha-1)处理比单作显着增加25.26%、23.28%、22.65%和12.71%。在4个施氮量处理下,体系籽粒产量的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表明在不同施氮量下均具有明显产量优势,但是施氮量对LER无显着影响。(2)玉米和大豆的生物学产量受施氮量影响显着,但是与籽粒产量不同,玉米和大豆的生物学产量均在N2处理达到最大。成熟期的体系生物学产量LER只有在N0处理时大于1,在其他3个处理均小于1,施氮量对生物学产量LER值具有显着影响,该LER值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3)施氮量显着影响间作体系氮、磷、钾的吸收总量,均在N3处理达到最大。在4个施氮量下,间作体系氮素吸收总量分别比单作增加10.42%、11.60%、13.81%和10.02%,其中N2处理的增加量最大。间作处理氮素和钾素的经济产量利用效率在4个施氮量处理分别比单作高12.08%、18.70%、20.05%、16.21%和19.67%、25.97%、29.94%、26.54%。氮和钾经济产量利用效率增加量在N2处理达到最大值,氮、磷和钾素生物学产量利用效率增加量在N3处理下最大。体系养分吸收量和利用效率对种植方式和施氮量的响应不同,养分吸收量和间作生物学产量养分利用效率相对于单作增加量均在N3处理下最大,而间作经济产量养分利用效率相对于单作增加量在N2处理最大。(4)玉米/大豆间作体系的生产力变化和养分获得优势来源于物种间的补偿和选择效应,间作体系中籽粒产量的变化受补偿效应和选择效应共同的影响;然而生物学产量的变化主要来源于正的选择效应,且受施氮量影响显着,当施氮量增加时,生物学产量的选择效应显着升高,最大值出现在N2处理。2017年补偿效应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与之相反,当施氮量增加时选择效应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升高。(5)补偿效应和选择效应均对间作体系氮素吸收量的变化有影响,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补偿效应降低,选择效应升高。氮素吸收量的补偿效应和选择效应均在N2处理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9.11和8.41。间作体系磷素吸收量的变化主要是受正的选择效应的作用、钾素吸收量的变化是补偿效应和选择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且磷和钾吸收量的选择效应均在N2处理达到最大,分别为5.85和7.92。补偿和选择效应对间作体系不同养分吸收量的贡献不同。(6)施氮量显着降低了玉米根际土壤和根系丛植菌根真菌(AMF)的alpha(α)多样性,但对大豆根际土壤和根系α多样性均无显着影响。间作对玉米根际土壤和根系AMF的α多样性无显着影响,但使大豆根际土壤AMF的α多样性显着升高。在属水平下,玉米根际土壤和根系中,Glomus_f_Glomeraceae为AMF的优势菌群,其相对丰度最高;与根系多样性相反,玉米根系中Glomus_f_Glomeraceae的相对丰度随施氮量的增加显着升高。Mental test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根际土壤和根系AMF群落结构与根际土壤全氮TN(p=0.037、p=0.006)、碱解氮AN(p=0.001、p=0.001)含量显着相关,大豆根系AMF群落结构与根际土壤有机质OM(p=0.031)、碱解氮AN(p=0.032)和氮磷比N:P(p=0.044)显着相关。玉米/大豆间作种间相互作用显着降低大豆根际土壤AN含量,导致大豆根际土壤AMF多样性显着升高。(7)间作显着降低玉米根际土壤氨氧化古菌(AOA)和氨氧化细菌(AOB)的α多样性,使大豆根际土壤AOA的α多样性显着升高。当施氮量增加时,大豆根际土壤AOB的α多样性显着升高,N2处理显着高于N0和N1处理。玉米和大豆根际土壤中AOA在属水平上Nitrososphaera菌群的相对丰度均受施氮量影响显着,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显着升高。Mental test结果表明,大豆根际土壤AOA的群落结构与土壤中碱解氮AN(p=0.050)含量呈显着相关性,间作后由于大豆根际土壤碱解氮含量显着下降,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使大豆根际土壤AOA的α多样性显着高于单作。玉米和大豆根际土壤中,AOB在属水平上的优势菌种Nitrosospira受施氮量影响显着,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间作玉米和间作大豆根际土壤中Nitrosospira相对丰度均显着高于单作处理。Mental test结果表明,玉米根际土壤AOB群落结构与土壤全氮TN(p=0.021)和碱解氮AN(p=0.001)含量显着相关,间作体系种间互作使玉米根际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显着高于单作,导致间作处理AOB多样性降低,但是优势菌种相对丰度升高。(8)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综合分析表明,施氮量对土壤养分、菌根侵染率、根际土壤和植物根系AMF群落结构均有直接正效应,对根际土壤AOA和AOB群落结构为直接负效应。间作显着影响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间作种植方式和根际土壤AMF群落结构对菌根侵染率有直接和显着影响(p<0.05),土壤养分和根际土壤AMF群落结构对根际土壤AOB群落结构有直接和显着影响(p<0.05),菌根侵染率和根际土壤AMF群落结构对根际土壤AOB群落结构为直接正效应,对根际土壤AOA群落结构为负效应,根际土壤AOA群落结构对根际土壤AOB群落结构为直接负效应。玉米/大豆间作具有明显的生产力和养分吸收优势,通过补偿和选择效应的生态学机制发现施氮量能够调控作物间的相互作用。种间互作导致的土壤养分变化影响地下部分AMF、AOA和AOB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同时这些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会影响彼此的群落结构。
赵雅姣[7](2020)在《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优势及其氮高效机理和土壤微生态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北地区是我国牧草主产区,但因其气候条件限制以及耕地面积有限,牧草生产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寻求一种高效栽培措施以应对畜牧业发展中饲草不足的问题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牧草生产实践中,采用豆科与禾本科牧草间、套和轮作等高效种植制度可有效提升其生产潜力和发挥生态优势。因此,本研究对该区域广泛种植的主要豆科牧草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与4种广泛种植的禾本科牧草玉米(Zea mays)、甜高粱(Sorghum dochna)、燕麦(Avena sativa)和小黑麦(Triticale Wittmack)进行间作,通过连续3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的田间定位试验,模拟间作试验(土培桶栽法)和根系互作试验(营养液砂培法)来探讨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间作在不同年份、不同生育期和不同根系互作强度下的间作优势、氮高效机理以及根际土壤微生态效应等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优势4种间作组合下,禾本科牧草的单位面积干草产量和蛋白产量均较其相应的单作显着提高。间作降低了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但提高了4种禾本科牧草的营养品质和相对饲用价值,即禾本科牧草在间作系统中具有更大的间作优势。紫花苜蓿的偏土地当量比小于禾本科牧草偏土地当量比,并且4种间作组合的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即4种禾本科牧草均处于竞争优势地位,紫花苜蓿处于竞争劣势地位。不同间作组合中,紫花苜蓿/甜高粱间作的群体产量(18700-19900 kg·hm-2)最大,紫花苜蓿/玉米间作的群体蛋白产量(2257-2356 kg·hm-2)最佳。间作对禾本科牧草光合性能具有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4种禾本科牧草在间作下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以及光能利用率均较各自的单作有显着地提高,而紫花苜蓿的光合特性和光能利用率在间作下均低于相应的单作。间作不仅促进了禾本科牧草叶绿素含量,而且促进了处于弱光下的紫花苜蓿叶绿素b含量,进而调节其在不同光强度下的光合特性。同时,4种禾本科牧草中,Rubp羧化酶活性均显着大于其单作;玉米、甜高粱和燕麦间作中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显着大于相应的单作;与玉米和甜高粱间作的紫花苜蓿中蔗糖合成酶活性显着小于相应的单作;同时,4种禾本科牧草碳水化合物含量较其单作显着提高,即间作可显着提高禾本科牧草的碳代谢活性和碳水化合物含量,而对紫花苜蓿的影响相对较小。在群体光能利用率中,紫花苜蓿/甜高粱间作时最高。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时,4种禾本科牧草对紫花苜蓿的氮、磷和钾的竞争比率均大于1,即4种禾本科牧草均较紫花苜蓿具有更强的养分竞争能力。间作利于禾本科牧草的养分竞争及积累,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氮、磷和钾含量在其间作下均大于相应的单作,而紫花苜蓿体内氮、磷和钾含量表现相反。3年田间试验中,燕麦和小黑麦体内氮含量在其间作下较其单作分别提高了7.5-8.1%和7.8-9.3%,小黑麦体内磷和钾含量在其间作下较其单作分别提高了21.7-26.3%和3.0-4.9%。不同生育期下,紫花苜蓿体内磷、钾含量和积累量以及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氮、磷、钾含量和积累量均随生育期的推进其在间作与单作中的差距不断增大。同时,根系互作越紧密,4种禾本科牧草茎叶和根系中氮、磷和钾含量越高,紫花苜蓿则越低。4种间作模式中,紫花苜蓿/甜高粱间作对氮和钾的竞争比率最高,而紫花苜蓿/小黑麦对磷的竞争比率最高。2、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氮代谢及其氮高效机理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可以提高禾本科牧草的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其中,甜高粱、燕麦和小黑麦NR和GOGAT活性在间作下均显着高于相应的单作,甜高粱和燕麦在种植第3年时GS活性在间作下均显着高于相应的单作;而间作显着降低了紫花苜蓿的氮代谢关键酶活性。随根系互作紧密程度的增加,禾本科牧草的氮代谢酶活性不断增加,而紫花苜蓿氮代谢酶活性不断降低。同时,紫花苜蓿的NR基因在根系中和GS基因在茎叶中的表达,以及4种禾本科牧草的GOGAT基因在茎叶和根系中和NR基因在茎叶中的表达,燕麦和小黑麦NiR基因在茎叶中的表达,燕麦和小黑麦GS基因在根系中的表达均与其体内的氮素浓度变化规律相似。4种禾本科牧草的根重在间作中较其单作提高了7.1-25.7%,其中与玉米和甜高粱间作的紫花苜蓿根重变化较大,但在与燕麦和小黑麦间作的紫花苜蓿根重变化较小。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根系互作越紧密越有利于禾本科牧草根系的生长发育,同时可以促进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根系长度的增加及根系活力的提高,有利于对养分的竞争与吸收。在种植后期,紫花苜蓿、玉米、甜高粱、燕麦和小黑麦的根系活力在根系不分隔下较其在塑料分隔下分别提高了6.7-13.8%、13.6-14.3%、8.7-12.5%、39.6-45.4%和17.3-19.0%。本研究中,不同间作组合下紫花苜蓿的总根瘤数、有效根瘤数、单株根瘤重、固氮酶活性及单株固氮潜力均较其单作显着提高,但单根瘤重差异不显着。紫花苜蓿根瘤数、根瘤重和固氮能力均随根系互作紧密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根瘤数和固氮能力在不分隔下均显着大于塑料分隔和单种。根系中4种异黄酮含量在胁迫氮水平下高于适宜氮水平。根系中的大豆苷元和木犀草素含量在不分隔下大于尼龙网分隔,而在塑料分隔和单种下未检测出;刺芒柄花素和染料木素含量总体来看,均随根系互作紧密程度增加而增大,同时不分隔时显着大于塑料分隔和单种。在不同根系互作下,异黄酮合酶基因IFS-1和IFS-4为上调基因,IFS-2和IFS-3为下调基因;IFS-1(除根系N21水平下)和IFS-4相对表达量在根系不分隔下显着大于尼龙网分隔,尼龙网分隔显着大于塑料分隔和单种;IFS-2和IFS-3表达量表现相反。结瘤信号通路基因(NOD-1和NOD-2)均为上调基因;NOD-1和NOD-2的相对表达量随根系互作越紧密则表现越高;同时,其相对表达量在不分隔下显着大于塑料分隔和单种。根系中,IFS和NOD基因均与除单根瘤重的结瘤固氮各指标均呈显着相关关系。根系中,大豆苷元、木犀草素、刺芒柄花素以及染料木素均与各结瘤固氮指标呈极显着正相关。3、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的土壤微生态效应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pH值在间作中均低于相应的单作;而有机质含量在间作中高于相应的单作,禾本科牧草在间作与单作中差异显着。紫花苜蓿根际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在间作与单作下差异较小;而速效钾含量在间作下显着小于其单作。4种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间作下均显着大于相应的单作。与单作相比,间作可提高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生物酶活性,其中与燕麦和甜高粱间作的紫花苜蓿根际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以及4种间作组合下紫花苜蓿根际土壤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较其相应的单作显着提高;同时,4种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下4种土壤酶活性也显着提高。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在其间作下均高于相应的单作,而真菌数量表现相反。与燕麦和小黑麦间作的紫花苜蓿以及间作下的玉米、甜高粱、燕麦和小黑麦其根际土壤细菌的序列数均显着大于相应的单作。同时,分类单元、ACE指数、Chao指数、Shannon指数均表现为在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间作根系土壤中大于相应的单作。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拟杆菌门、绿弯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浮霉菌门、疣微菌门、芽单胞菌门为相对丰度较大的门类,其相对丰度之和达84%以上。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在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均表现作为间作大于其单作,芽单胞菌门表现为间作小于相应的单作。间作下牧草根际土壤酶及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养分相互影响并相互调节,其中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丰度均与有机质含量和碱解氮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间作可以显着提高禾本科牧草的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这是由于间作中地上互作促进了禾本科牧草的光合性能和群体光能利用率,地下互作促进了禾本科牧草的营养吸收和群体养分积累。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间作对氮素的高效利用主要是由于氮素的固定、吸收和转化决定的,间作可以刺激紫花苜蓿根瘤数和固氮能力的增加,其机制是间作改变紫花苜蓿的氮素浓度进而改变及异黄酮合酶基因表达及异黄酮含量,从而改变固氮信号通路基因表达和结瘤固氮特性;间作刺激了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总根长的增加和根系活力的增强,以竞争和吸收更多的氮素;同时,间作可以促进禾本科牧草的氮代谢酶活性,进而增加了氮素的转化。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间作可以提高西北地区间作牧草根际土壤的养分及增进其微生物多样性。
曹本福[8](2020)在《丛枝菌根对烤烟氮素摄取及生长效应初探》文中提出大多数陆地植物的根系皆能与丛枝菌根真菌(AMF)形成AM共生体,对提高宿主植物养分吸收、促进生长发育、缓解环境胁迫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以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为宿主植物,首先基于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Fm)、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Ri)、幼套近明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Ce)、球状巨孢囊霉(Gigaspora margarita,Gm)共4株AMF菌株及3种不同氮效率品种(ZY100、K326、NC89)进行了菌株与品种组合的初步筛选试验;其次基于筛选结果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法探索了AMF对氮吸收的偏好形态;基于上述研究结果采用15N茎注法探索了AMF对间作模式中氮转移的影响;最后采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手段对烟株根系进行了氮代谢解析。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4株AMF菌株均能侵染烟株根系,其侵染率在21.82%~41.6%。未接种情况下,不同氮效率品种在株高、干物质含量、根系生长状况、养分含量(N、P、K、Ca、Mg、Fe、Mn、Cu、Zn)、氮素代谢酶(NR、GS)及相关氮代谢酶基因表达(NRT1、Ni R1、Ni R2、Ni R3、Nt GS1、Nt GS2)等指标均整体表现为ZY100(低)<K326(中)、NC89(高)。接种AMF情况下,上述指标得到一定促进,但促进效果因菌株类型及烟草品种而异。总体而言,低氮效率品种(ZY100)接种幼套近明球囊霉(Ce)其促生效果较好。(2)以(NH4)2SO4、KNO3、Glu及其对应15N标记物为氮源,对AMF吸收的主要氮素形态进行试验探索表明,AMF对各氮素形态的吸收量存在显着差异。15N-Glu标记处理(N3)吸收量显着大于无标记处理(N0),显示AMF可吸收一定量的Glu。在(NH4)2SO4、KNO3、Glu三者氮素形态共存时,AMF优先吸收NH4+,其吸收量分别是NO3-、Glu的1.35、2.94倍。就吸收的三者氮素总量而言,(NH4)2SO4、KNO3、Glu各占总氮吸收量的48.61%、36.10%、15.29%。(3)大豆/烟草间作系统中,在塑料固体分隔(PS)条件下,与未接种(CT)、单接种AMF(CE)、单接种根瘤菌(BJ)相比,双接种(CE+BJ)提高了大豆对氮的吸收,其增幅分别为93.1%、28.71%、39.62%;同等PS处理下,双接种(CE+BJ)的烟株对N的吸收量分别是未接种(CT)、单接种CE、单接种BJ处理的1.68、1.22和1.28倍。基于30μm尼龙网分隔(MS)的双接种体系中(CE+BJ),大豆向烟株转移的氮量较CT、CE和BJ分别增加7.29、6.97和11.52mg/pot。不分隔体系中(NS),烟株双接种(CE+BJ)较CT、CE、BJ分别增加6.44、7.63和12.48 mg/pot。综上,在大豆/烟草间作系统中同时接种AMF和根瘤菌,提高了间作系统的生物量累积,促进了大豆向烟株的氮素转移。(4)根系转录组测序分析表明,与未接种处理(CK)相比,烟草接种幼套近明球囊霉(Ce),鉴别出4个硝酸盐转运蛋白(NRT1.10、NRT1.1、NRT1.7、NRT1.11)、4个多肽转运蛋白(PTR3-A、PTR1、PTR2、PTR5)、5个ABC超家族转运体蛋白(At ABCB4、At ABCB10、At ABCB14、At ABCB17、At ABCB18)及6个氮代谢酶基因(GS2、GLUL、GLTB、GLTD、GLT1、GDHA)。接种根内根孢囊霉(Ri),鉴别出1个高亲和硝酸盐转运蛋白2.5(At NRT2.5),7个硝酸盐转运蛋白(NRT1.10、NRT1.7、NRT1.11、NRT1.1、NRT1.1、NRT1、NRT2)、3个多肽转运蛋白(NRTPTR3-A、NRTPTR1、NRTPTR5)、7个ABC超家族转运体蛋白(At ABCB4、At ABCB5、At ABCC10、At ABCC14、At ABCB19、At ABCB17、At ABCB18)及8个氮代谢酶(GS2、GLUL、GLUD1、FM、CA、GS、GDH1、GDH2)。就接种两者AMF鉴别出的氮转运蛋白及氮代谢酶类型来看,接种Ce主要涉及了谷氨酸代谢途径,而接种Ri则完整参与了谷氨酸代谢、氰基氨基酸代谢、甲烷代谢及乙醛酸代谢途径。结果表明不同AMF对氮吸收、同化能力及参与的氮代谢途径不同。
张阳[9](2020)在《氮磷调控对大豆-玉米轮作下作物生长、养分积累及产量的影响》文中提出探究适宜于黑龙江垦区大豆-玉米轮作体系下最优的施肥模式,为中国化肥零增长目标提供理论依据。于黑龙江省九三管局鹤山农场科技园区进行田间定位试验,以大豆-玉米轮作体系作为研究对象,保证一个轮作周期施肥总量不变,大豆种植季实施减氮增磷方案,玉米种植季实施增氮减磷方案,研究不同氮磷调控处理对大豆-玉米轮作体系作物光合特性、养分吸收及累积、土壤速效养分、土壤酶、产量、轮作周年肥料吸收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与常规施肥相比,大豆季S2处理有利于提高大豆叶面积和SPAD值,且该调控模式下可提高鼓粒期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降低叶片胞间CO2浓度(Ci);玉米茬口M2处理有利于提高玉米叶面积和SPAD值,且该调控模式下可提高灌浆期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降低叶片胞间CO2浓度(Ci)。2.不同氮磷调控处理可显着影响大豆和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量。在整个生育时期内,大豆和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量呈增加的趋势。总体来看,大豆季S2和玉米季M2处理的调控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表现效果最优,且该模式下有利于促进营养器官的氮、磷和钾素向籽粒中转移,为作物的高产打下物质基础。3.与常规施肥相比,大豆季S2处理有利于提高大豆生育期内土壤速效养分含量(速效磷、速效钾、硝态氮和铵态氮),且提高大豆季收获后土壤养分残留量和土壤脲酶活性、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和土壤蔗糖酶活性,但土壤过氧化氢酶无显着差异;玉米季M2处理有利于提高玉米生育期内土壤速效养分含量(速效磷、速效钾和硝态氮),且提高玉米季收获后土壤养分残留量和土壤脲酶活性、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和土壤蔗糖酶活性,但土壤铵态氮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无显着差异。4.不同氮磷调控处理对作物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存在差异。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大豆季S2处理更有利于提高大豆株高和单株粒数,从而获得较高产量,增产幅度达6.84%;玉米季M2处理有利于提高玉米穗长和行粒数,从而提高产量,增产幅度达11.23%,且该轮作模式下轮作周年产量增产幅度达11.90%,说明该调控模式可作为黑龙江垦区周年肥料运筹模式的优选模式。5.不同氮磷调控处理的氮(磷、钾)素积累总量、氮(磷、钾)肥偏生产力、氮(磷、钾)肥吸收效率和氮(磷、钾)肥收获指数均以轮作条件下S2-M2处理最高。与常规施肥相比,大豆-玉米轮作周年氮素积累总量、氮肥偏生产力、氮素吸收效率和氮素收获指数分别增加19.98%、11.90%、19.81%和6.76%;周年地上部磷素总积累量、磷肥偏生产力、磷素吸收效率和磷素收获指数分别增加10.57%、7.89%、10.53%和11.29%;周年地上部钾素总积累量、钾肥偏生产力、钾素吸收效率和钾素收获指数分别增加22.91%、7.89%、22.87%和10.81%。6.与常规施肥相比,轮作条件下S2-M2的调控处理的经济效益最高,高达26061元·hm-2。
于奇[10](2020)在《外源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大豆氮素积累的调控效应》文中研究表明干旱胁迫抑制大豆生长发育,限制氮素同化和分配速率,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形成。褪黑素作为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物的生理调节,增强抗逆性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缺少从氮素积累角度深入解析褪黑素促进干旱胁迫下大豆生长和产量提高的机制。因此,本试验于2018-2019年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国家杂粮技术研究中心试验基地内进行,供试品种选用干旱敏感型品种绥农26,采用盆栽称重法控制田间持水量,以田间持水量50%为干旱胁迫处理,80%为正常供水对照,研究了外源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大豆氮素积累的调控效应。试验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抑制了大豆植株的生长发育,降低了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干旱胁迫下外源喷施褪黑素能够缓解干旱胁迫的抑制作用,其中结荚期的荚皮、籽粒在干旱胁迫第10d和17d与干旱胁迫相比差异显着,分别提高17.78%、14.78%和14.81%、10.71%;鼓粒期的荚皮、籽粒均在干旱胁迫第10 d差异显着,分别提高14.29%、16.67%。2.干旱胁迫降低了大豆植株苗期、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的无机氮同化关键酶NR、GS、GOGAT、GDH、GOT和GPT的活性,复水7d后,除鼓粒期外,苗期、花期和结荚期的无机氮同化关键酶活性均有所恢复,仍低于对照。干旱胁迫下外源喷施褪黑素能够提高大豆植株各生育时期的无机氮同化关键酶的活性,其中在干旱胁迫第10d和17d无机氮同化关键酶的活性增加显着。3.干旱胁迫显着抑制了大豆植株苗期、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的根瘤发育和固氮酶活性。外源褪黑素能够增加干旱胁迫下大豆植株各生育时期根瘤的质量、数量和根瘤固氮酶活性,其中在干旱胁迫第10d和17d增加幅度显着。4.干旱胁迫导致植株叶片硝态氮和氨态氮含量升高,酰脲含量下降,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干旱胁迫下外源喷施褪黑素能够显着缓解硝态氮和氨态氮过量积累造成的毒害作用,同时增加酰脲、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进一步缓解干旱的抑制作用。其中干旱胁迫第10d苗期、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的硝态氮含量与干旱胁迫相比,差异显着,分别降低15.96%、11.22%、12.32%、19.46%。酰脲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苗期、花期、结荚期的第10d和17d,差异达显着水平。5.干旱胁迫抑制了大豆植株苗期、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的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抑制植株生长,降低氮素同化转运能力,抑制了各器官氮素积累量的增长,复水7d后,有所恢复但仍低于对照。叶面喷施褪黑素能缓解干旱胁迫对大豆植株生长的抑制作用,促进氮素同化转移速率,进而增加各器官氮素积累量。6.干旱胁迫减少大豆植株苗期、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外源喷施褪黑素增加干旱胁迫下大豆植株各生育时期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其中结荚期单株粒数和百粒重分别增加10.62%和10.51%,鼓粒期单株粒数,单株粒重以及百粒重分别增加10.26%、13.83%以及11.00%,显着高于干旱胁迫处理。
二、大豆对氮素吸收规律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豆对氮素吸收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减施氮肥接种根瘤菌对黑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大豆氮元素的来源 |
1.2.2 大豆氮素积累规律 |
1.2.3 氮素对根瘤菌固氮作用的影响 |
1.2.4 氮肥施用对根瘤结瘤的影响 |
1.2.5 氮素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
1.2.6 氮肥利用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4.1 形态指标的测定 |
2.4.2 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的测定 |
2.4.3 根瘤数量以及根瘤干重的测定 |
2.4.4 光合参数测定 |
2.4.5 大豆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2.4.6 黑大豆植株氮、磷、钾养分测定 |
2.4.7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测定 |
2.5 试验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减施氮肥接种根瘤菌对黑大豆形态的影响 |
3.1.1 减施氮肥接种根瘤菌对黑大豆单株叶面积的影响 |
3.1.2 减施氮肥接种根瘤菌对黑大豆株高的影响 |
3.1.3 减施氮肥接种根瘤菌对黑大豆根长的影响 |
3.1.4 减施氮肥接种根瘤菌对黑大豆茎粗的影响 |
3.1.5 减施氮肥接种根瘤菌对黑大豆根粗的影响 |
3.1.6 减施氮肥接种根瘤菌对黑大豆根瘤数量的影响 |
3.1.7 减施氮肥接种根瘤菌对黑大豆根瘤鲜重的影响 |
3.2 减施氮肥接种根瘤菌对黑大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1 减施氮肥接种根瘤菌对黑大豆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2 减施氮肥接种根瘤菌对黑大豆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3 减施氮肥接种根瘤菌对黑大豆光合特性的影响 |
3.3.1 减施氮肥接种根瘤菌对黑大豆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2 减施氮肥接种根瘤菌对黑大豆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3.3 减施氮肥接种根瘤菌对黑大豆气孔导度的影响 |
3.3.4 减施氮肥接种根瘤菌对黑大豆胞间CO_2浓度的影响 |
3.3.5 减施氮肥接种根瘤菌对蒸腾速率的影响 |
3.4 减施氮肥接种根瘤菌对黑大豆植株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
3.4.1 减施氮肥接种根瘤菌对黑大豆植株氮素含量的影响 |
3.4.2 减施氮肥接种根瘤菌对黑大豆植株磷素含量的影响 |
3.4.3 减施氮肥接种根瘤菌对黑大豆植株钾素含量的影响 |
3.5 减施氮肥接种根瘤菌对黑大豆元素积累的影响 |
3.5.1 减施氮肥接种根瘤菌对黑大豆氮素积累的影响 |
3.5.2 减施氮肥接种根瘤菌对黑大豆磷素积累的影响 |
3.6 减施氮肥接种根瘤菌对黑大豆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3.6.1 减施氮肥接种根瘤菌对黑大豆产量的影响 |
3.6.2 减施氮肥接种根瘤菌对黑大豆经济效益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减施氮肥接种根瘤菌对黑大豆形态的影响 |
4.2 减施氮肥接种根瘤菌对黑大豆光合特性的影响 |
4.3 减施氮肥接种根瘤菌对黑大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4.4 减施氮肥接种根瘤菌对黑大豆元素积累的影响 |
4.5 减施氮肥接种根瘤菌对黑大豆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不同氮水平下外源褪黑素对大豆生长及氮同化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
1.2.1 大豆的氮素营养特性 |
1.2.2 不同施氮量与大豆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 |
1.2.3 不同施氮量与大豆光合碳代谢之间的关系 |
1.2.4 不同施氮量对大豆固氮能力的影响 |
1.2.5 不同施氮量对大豆氮代谢的影响 |
1.2.6 不同施氮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
1.2.7 褪黑素对植物体内代谢及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 |
1.3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2.1 2019 年试验设计 |
2.2.2 2020 年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形态指标的测定 |
2.3.2 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2.3.3 光合碳代谢关键指标的测定 |
2.3.4 大豆结瘤固氮能力的测定 |
2.3.5 无机氮同化关键酶活性的测定 |
2.3.6 不同形态氮和全氮含量的测定 |
2.3.7 总RNA提取和基因表达分析 |
2.3.8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外源褪黑素对不同氮水平下大豆生长的影响 |
3.1.1 不同时期喷施MT对不同氮水平下大豆形态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1.2 不同时期喷施MT对不同氮浓度下大豆抗氧化酶及丙二醛的影响 |
3.1.3 不同时期喷施MT对不同氮水平下大豆光合的影响 |
3.2 外源褪黑素对不同氮水平下大豆氮同化能力的影响 |
3.2.1 不同时期喷施MT对不同氮浓度下大豆固氮能力的影响 |
3.2.2 不同时期喷施MT对不同氮水平下大豆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3.2.3 不同时期喷施MT对不同氮水平下大豆氮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3.2.4 不同时期喷施MT对不同氮浓度下大豆无机氮含量的影响 |
3.2.5 不同时期喷施MT对不同氮浓度下大豆有机氮含量的影响 |
3.2.6 不同时期喷施MT对不同氮浓度下大豆植株全氮含量的影响 |
3.3 外源褪黑素对不同氮水平下大豆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4 讨论 |
4.1 褪黑素对不同氮水平下大豆氮代谢的调节 |
4.2. 褪黑素在不同氮水平下提升大豆抗氧化能力对氮代谢的调控 |
4.3 .褪黑素对不同氮水平下大豆碳、氮代谢平衡的调节 |
4.4 .褪黑素对不同氮水平下大豆形态及产量构成的调控作用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增密及间作对减量施氮玉米氮素利用的补偿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前言 |
第一章 密度对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影响研究进展 |
1.1 优化密度增产的技术研究进展 |
1.2 提高作物氮素利用效率的技术 |
1.3 间作增产及氮素高效利用机理研究进展 |
1.4 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图 |
2.4 试验材料 |
2.5 试验设计 |
2.6 作物田间结构与施肥制度 |
2.7 主要测定项目与方法 |
2.8 数据统计 |
第三章 密植和间作对减量施氮玉米产量的补偿效应 |
3.1 密植及间作对减量施氮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的补偿作用 |
3.2 密度与施氮对间作和单作玉米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3.3 间作和单作玉米在不同施氮和密度下的生长速率动态 |
3.4 不同处理下间作玉米的偏土地当量比 |
3.5 密度对减量施氮玉米相对于小麦种间竞争力的补偿作用 |
3.6 密植对减量施氮麦后玉米恢复力的补偿效应 |
3.7 玉米相对于小麦的竞争力及恢复效应与籽粒总产量的相关关系 |
第四章 密植和间作对减量施氮玉米氮素吸收的补偿效应 |
4.1 密植及间作对减量施氮玉米植株氮素吸收累积的补偿作用 |
4.2 单作和间作玉米氮素利用效率对不同密度和施氮的响应 |
4.3 单作和间作玉米氮肥偏生产力对不同密度和施氮的响应 |
4.4 单作和间作玉米氮素收获指数对不同密度和施氮的响应 |
第五章 密植和间作对玉米减量施氮的补偿利用机理 |
5.1 玉米植株氮素累积量的动态变化 |
5.2 不同处理玉米的氮素积累优势 |
5.3 密植及间作对减量施氮玉米植株氮素转运的补偿作用 |
5.4 密度和施氮对单作和间作玉米带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 |
5.5 密度及间作对减量施氮玉米带土壤酶活性的补偿作用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6.1 密植及间作对减量施氮玉米产量的补偿效应及其机理 |
6.2 密植及间作对减量施氮玉米氮素吸收利用的补偿效应 |
6.3 密植及间作对玉米减量施氮氮素高效利用的机理 |
6.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4)常规施氮对大豆和绿豆养分代谢及产量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豆科作物氮肥施用研究情况 |
1.2.2 氮对作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
1.2.3 氮对作物氮同化的影响 |
1.2.4 氮对作物养分积累的影响 |
1.2.5 氮对作物产量和养分效率的影响 |
1.2.6 本论文研究的切入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地基本情况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4.1 干物质积累量的测定 |
2.4.2 光合参数的测定 |
2.4.3 生理特性的测定 |
2.4.4 植株氮磷钾含量及积累量的测定 |
2.4.5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测定 |
2.4.6 氮效率计算 |
2.4.7 主要品质指标的测定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氮制约对大豆和绿豆干物质重的影响 |
3.1.1 氮制约对大豆和绿豆全株干物质重的影响 |
3.1.2 氮制约对大豆和绿豆茎干物质重的影响 |
3.1.3 氮制约对大豆和绿豆叶片干物质重的影响 |
3.1.4 氮制约对大豆和绿豆叶柄干物质重的影响 |
3.1.5 氮制约对大豆和绿豆荚果干物质重的影响 |
3.2 氮制约对大豆和绿豆光合相关指标的影响 |
3.2.1 氮制约对大豆和绿豆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2.2 氮制约对大豆和绿豆叶片气孔导度的影响 |
3.2.3 氮制约对大豆和绿豆叶片胞间CO_2浓度的影响 |
3.2.4 氮制约对大豆和绿豆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 |
3.3 氮制约对大豆和绿豆氮同化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3.3.1 氮制约对大豆和绿豆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
3.3.2 氮制约对大豆和绿豆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3.3.3 氮制约对大豆和绿豆叶片谷氨酸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3.3.4 氮制约对大豆和绿豆叶片谷氨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3.3.5 氮制约对大豆和绿豆叶片谷氨酸-草酰乙酸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
3.3.6 氮制约对大豆和绿豆叶片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
3.3.7 氮制约对大豆和绿豆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4 氮制约对大豆和绿豆植株各器官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
3.4.1 氮制约对大豆和绿豆各器官氮含量的影响 |
3.4.2 氮制约对大豆和绿豆各器官磷含量的影响 |
3.4.3 氮制约对大豆和绿豆各器官钾含量的影响 |
3.5 氮制约对大豆和绿豆植株各器官氮磷钾积累量的影响 |
3.5.1 氮制约对大豆和绿豆植株各器官氮积累量的影响 |
3.5.2 氮制约对大豆和绿豆植株各器官磷积累量的影响 |
3.5.3 氮制约对大豆和绿豆植株各器官钾积累量的影响 |
3.6 氮制约对大豆和绿豆收获期籽粒氮磷钾含量和积累量的影响 |
3.6.1 氮制约对大豆和绿豆收获期籽粒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
3.6.2 氮制约对大豆和绿豆收获期籽粒氮磷钾积累量的影响 |
3.7 氮制约对大豆和绿豆产量及氮磷钾效率的影响 |
3.7.1 氮制约对大豆和绿豆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7.2 氮制约对大豆和绿豆氮素效率的影响 |
3.7.3 氮制约对大豆和绿豆氮磷钾效率的影响 |
3.7.4 氮制约对大豆和绿豆产投比的影响 |
3.8 氮制约对大豆和绿豆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 |
3.8.1 氮制约对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影响 |
3.8.2 氮制约对大豆和绿豆脂肪酸组分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氮制约对大豆和绿豆干物质积累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
4.2 氮制约对大豆和绿豆叶片氮代谢的影响 |
4.3 氮制约对大豆和绿豆各器官氮磷钾含量和积累量的影响 |
4.4 氮制约对大豆和绿豆产量的影响 |
4.5 氮制约对大豆和绿豆养分效率的影响 |
4.6 氮制约对大豆和绿豆品质及脂肪酸组分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紫花苜蓿氮效率特征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植物的氮效率 |
1.1 植物的氮素营养特性 |
1.2 植物的氮效率差异 |
1.3 植物氮效率的影响因素 |
1.3.1 氮素的固定 |
1.3.2 氮素的吸收 |
1.3.3 氮素的转化 |
2 植物体内异黄酮 |
2.1 植物体内异黄酮概述 |
2.2 异黄酮与豆科植物的结瘤固氮 |
2.2.1 根系分泌异黄酮与豆科植物的结瘤固氮 |
2.2.2 体内异黄酮与豆科植物的结瘤固氮 |
3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3.1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
3.2 研究内容 |
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紫花苜蓿氮效率的品种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生长特性 |
2.1.1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株高 |
2.1.2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生物量 |
2.2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氮素固定特性 |
2.2.1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结瘤特性 |
2.2.2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固氮能力 |
2.3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氮素吸收特性 |
2.3.1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根系形态 |
2.3.2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根系活力 |
2.4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氮素转化能力 |
2.4.1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氮代谢酶活性 |
2.4.2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氮积累量 |
2.4.3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氮素利用率 |
2.5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氮效率综合评价 |
2.6 紫花苜蓿氮效率各影响因素的贡献率 |
3 讨论 |
3.1 紫花苜蓿的氮效率差异 |
3.2 紫花苜蓿氮效率的影响因素 |
第三章 紫花苜蓿氮效率的调控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氮效率紫花苜蓿结瘤固氮的差异 |
2.1.1 根瘤数 |
2.1.2 根瘤重 |
2.1.3 固氮能力 |
2.2 不同氮效率紫花苜蓿异黄酮含量的差异 |
2.2.1 茎叶异黄酮含量 |
2.2.2 根系异黄酮含量 |
2.3 不同氮效率紫花苜蓿结瘤基因的差异 |
2.4 不同氮效率紫花苜蓿异黄酮相关基因的差异 |
2.5 异黄酮对不同氮效率紫花苜蓿结瘤固氮的调控 |
3 讨论 |
3.1 紫花苜蓿的结瘤固氮与异黄酮含量 |
3.2 异黄酮对不同氮效率紫花苜蓿结瘤固氮的调控 |
3.3 异黄酮对紫花苜蓿氮效率的调控机制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
导师简介 |
(6)氮肥调控玉米/大豆间作生产力及养分吸收和土壤微生物作用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间作对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
1.1.1 间作的产量优势 |
1.1.2 补偿和选择效应对间作生产力的影响 |
1.2 间作对作物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1.2.1 生态位分异对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1.2.2 地下部分种间互作对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1.2.3 间作种间的氮素转移作用 |
1.3 间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及根际环境的影响 |
1.3.1 间作对丛枝菌根真菌 AMF 多样性的影响 |
1.3.2 间作对土壤氮转化微生物的影响 |
1.3.3 间作对根际土壤环境的影响 |
1.4 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方法 |
1.4.1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土壤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
1.4.2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流程 |
1.5 研究内容及目的和意义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供试材料 |
2.3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2.4 植物样品采集与测定 |
2.4.1 植株样品的采集 |
2.4.2 作物产量的测定 |
2.4.3 作物养分的测定 |
2.4.4 菌根侵染率的测定 |
2.4.5 玉米和大豆根系AMF多样性的测定 |
2.5 根际土壤样品采集与测定 |
2.5.1 土壤样品的采集 |
2.5.2 土壤养分的测定 |
2.5.3 土壤AMF多样性的测定 |
2.5.4 土壤AOB和 AOA多样性的测定 |
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6.1 生产力优势评价方法 |
2.6.2 补偿和选择效应的评价方法 |
2.6.3 养分吸收及利用效率的比较 |
2.6.4 养分吸收的选择和补偿效应 |
2.6.5 补偿效应和选择效应相对贡献率 |
2.6.6 微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分析 |
2.6.7 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施氮量对玉米/大豆间作体系生产力优势的影响 |
3.1.1 玉米/大豆间作体系籽粒产量 |
3.1.2 玉米/大豆间作体系生物学产量 |
3.1.3 玉米/大豆间作体系产量构成因素 |
3.2 施氮量对玉米/大豆间作体系养分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影响 |
3.2.1 氮素吸收量和利用效率 |
3.2.2 磷素吸收量和利用效率 |
3.2.3 钾素吸收量和利用效率 |
3.3 施氮量对玉米/大豆间作生产力和养分优势补偿和选择效应的影响 |
3.3.1 生产力的补偿和选择效应及其贡献率 |
3.3.2 N、P、K吸收量的补偿和选择效应及其贡献率 |
3.3.3 生产力与养分吸收、补偿和选择效应的主成分分析 |
3.4 玉米/大豆间作体系对根际土壤和根系AMF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4.1 根际土壤AMF多样性 |
3.4.2 植物根系AMF多样性 |
3.5 玉米/大豆间作体系对根际土壤AOA和 AOB多样性变化的影响 |
3.5.1 根际土壤AOA和 AOB的α多样性 |
3.5.2 根际土壤AOA和 AOB群落结构和丰度分析 |
3.5.3 根际土壤AOA和 AOB群落组成的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 |
3.5.4 根际土壤AOA和 AOB群落结构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 |
3.6 施氮量和间作与根际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 |
4 讨论 |
4.1 施氮量对玉米/大豆间作体系产量优势的影响 |
4.1.1 产量和体系LER值的变化 |
4.1.2 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 |
4.2 施氮量对玉米/大豆间作体系养分吸收利用优势的影响 |
4.3 玉米/大豆间作体系生产力优势的选择和补偿效应 |
4.4 玉米/大豆间作体系养分利用优势的选择和补偿效应 |
4.5 施氮量对玉米/大豆间作体系AMF多样性的影响 |
4.5.1 根际土壤和植物根系AMF多样性变化 |
4.5.2 根际土壤和植物根系AMF群落组成和结构变化 |
4.5.3 根际土壤和植物根系AMF群落组成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4.6 施氮量对玉米/大豆间作体系AOA和 AOB多样性的影响 |
4.6.1 根际土壤AOA和 AOB多样性变化 |
4.6.2 根际土壤AOA和 AOB群落组成和结构变化 |
4.6.3 根际土壤AOA和 AOB群落组成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4.7 施氮量和间作与土壤养分和不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关性 |
5 结论 |
5.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优势及其氮高效机理和土壤微生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间作中作物的生产力 |
3 间作中的光能利用 |
4 间作中的养分竞争 |
5 豆/禾间作下的氮代谢特性及分子调控 |
6 豆/禾间作下的根系形态及生理响应 |
7 豆/禾间作下的结瘤固氮特性及固氮机制 |
8 豆/禾间作的土壤生态效应 |
9 牧草生产及其研究现状 |
10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0.1 研究内容 |
10.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下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基本概况 |
1.2 供试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产性能 |
2.1.1 单位面积干草产量及蛋白产量 |
2.1.2 群体干草产量及蛋白产量 |
2.2 营养品质 |
2.3 土地利用率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间作对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光合特性及碳代谢特征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2 测定方法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间作下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的光合特性 |
2.1.1 气体交换参数 |
2.1.2 光能利用率 |
2.2 间作下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的叶绿素含量 |
2.3 间作下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的碳代谢酶 |
2.3.1 RuBPCase羧化酶 |
2.3.2 蔗糖磷酸合成酶 |
2.3.3 蔗糖合成酶 |
2.4 间作下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的碳水化合物含量 |
3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下的养分吸收利用及竞争特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吸收利用及竞争特性 |
2.1.1 连续间作下植株体内氮含量的年际变化 |
2.1.2 模拟间作下植株体内氮含量与氮积累量的变化 |
2.1.3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氮素的竞争 |
2.2 磷吸收利用及竞争特性 |
2.2.1 连续间作下植株体内磷含量的年际变化 |
2.2.2 模拟间作下植株体内磷含量与磷积累量的变化 |
2.2.3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磷素的竞争 |
2.3 钾吸收利用及竞争特性 |
2.3.1 连续间作下植株体内钾含量的年际变化 |
2.3.2 模拟间作下植株体内钾含量与钾积累量的变化 |
2.3.3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钾素的竞争 |
2.4 连续间作下的养分竞争比率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五章 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下的氮代谢特征及其分子机理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2 测定方法 |
1.2.1 氮代谢关键酶活性 |
1.2.2 氮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硝酸还原酶(NR)活性 |
2.1.1 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NR活性的年际变化 |
2.1.2 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体内NR活性对互作强度的响应 |
2.2 亚硝酸还原酶(NiR)活性 |
2.2.1 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NiR活性的年际变化 |
2.2.2 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体内NiR活性对互作强度的响应 |
2.3 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 |
2.3.1 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GS活性的年际变化 |
2.3.2 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体内GS活性对互作强度的响应 |
2.4 谷氨酸合酶(GOGAT)活性 |
2.4.1 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GOGAT活性的年际变化 |
2.4.2 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体内GS活性对互作强度的响应 |
2.5 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氮代谢关键酶相关基因表达 |
2.5.1 NR相关基因的表达 |
2.5.2 NiR相关基因的表达 |
2.5.3 GS相关基因的表达 |
2.5.4 GOGAT相关基因的表达 |
3 讨论与结论 |
第六章 不同根系互作方式下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的根系特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2 测定方法 |
1.2.1 根系形态指标 |
1.2.2 生理指标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连续间作下根重的年际变化 |
2.2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根重 |
2.3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根系形态 |
2.3.1 总根长 |
2.3.2 根表面积 |
2.3.3 根平均直径 |
2.3.4 根体积 |
2.4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根系活性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七章 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不同根系互作方式下结瘤固氮特性及其调控机理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2 测定方法 |
1.2.2 黄酮含量及积累量 |
1.2.3 相关基因的表达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紫花苜蓿的根瘤数 |
2.1.1 连续间作下紫花苜蓿根瘤数的年际变化 |
2.1.2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根瘤重 |
2.2 紫花苜蓿的根瘤重 |
2.2.1 连续间作下紫花苜蓿根瘤重的年际变化 |
2.2.2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根瘤重 |
2.3 紫花苜蓿的固氮酶活性及单株固氮潜力 |
2.3.1 连续间作下紫花苜蓿固氮酶活性及单株固氮潜力的年际变化 |
2.3.2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固氮酶活性及单株固氮潜力 |
2.4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氮积累 |
2.5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异黄酮含量 |
2.6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结瘤相关基因表达 |
2.7 异黄酮与结瘤固氮的相关性 |
2.8 结瘤固氮各因素与氮积累的相关性 |
3 讨论与结论 |
第八章 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的土壤微生态效应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方法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间作对根际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 |
2.2 间作对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2.3 间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 |
2.4 间作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
2.4.1 多样性指数分析 |
2.4.2 门水平下的群落特征 |
2.5 根际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和细菌门丰度的相关性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九章 结论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8)丛枝菌根对烤烟氮素摄取及生长效应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简写汇总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氮营养概述 |
1.1.1 我国氮肥使用概况 |
1.1.2 植物根系吸收氮素的分子机制概述 |
1.1.3 植株氮与叶片光合作用概述 |
1.2 丛枝菌根真菌概述 |
1.3 AMF对氮吸收、转运及传递机理进展 |
1.3.1 AMF对氮吸收的机理进展 |
1.3.2 AMF对氮转运及传递的机理进展 |
1.4 AMF与烟草共生的生理效应及作用机制进展 |
1.4.1 AMF在烟草育苗中的应用与效果 |
1.4.2 AMF对烟草生长的影响 |
1.4.3 AMF与 PGPR对烟草的促生效应影响 |
1.5 研究目的 |
1.6 研究内容 |
1.6.1 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烟草生长效应的影响 |
1.6.2 丛枝菌根真菌对烤烟氮素的吸收效应 |
1.6.3 丛枝菌根菌丝桥对烤烟与其他作物间氮素的传递效应 |
1.6.4 丛枝菌根真菌介导的烟株根系氮代谢解析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AMF对不同氮素效率基因型烟草的生长效应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案与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测定项目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AMF对不同氮效率基因型烟株根系的侵染情况 |
2.4.2 AMF对不同氮效率基因型烟株生物量累积的影响 |
2.4.3 AMF对不同氮效率基因型烟株株高、根长的影响 |
2.4.4 AMF对不同氮效率基因型烟株根系生长的影响 |
2.4.5 AMF对不同氮效率基因型烟株矿质养分累积的影响 |
2.4.6 AMF对不同氮效率基因型叶片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2.4.7 AMF对不同氮效率基因叶片硝酸还原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2.4.8 AMF对不同氮效率基因型叶片亚硝酸还原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2.4.9 AMF对不同氮效率基因型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三章 AMF对烟草不同形态氮素的吸收差异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案与方法 |
3.2.1 试验设计 |
3.2.2 测定项目 |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接种AMF对烟草侵染率的影响 |
3.4.2 接种AMF对烟草生物量累积的影响 |
3.4.3 接种AMF对烟草氮素含量累积的影响 |
3.4.4 接种AMF对烟草不同形态氮素的吸收差异 |
3.4.5 接种AMF对烟草中不同形态氮素的吸收比例 |
3.5 小结 |
第四章 AMF和根瘤菌对烟草/大豆间作系统氮素吸收和转移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案与方法 |
4.2.1 试验设计 |
4.2.2 测定项目 |
4.3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接种AMF和根瘤菌对烟草和大豆侵染率的影响 |
4.4.2 接种AMF和根瘤菌对烟草和大豆的生物累积量累积的影响 |
4.4.3 接种AMF和根瘤菌对烟草和大豆氮浓度与氮吸收的影响 |
4.4.4 接种AMF和根瘤菌对大豆/烟草间作系统氮素转移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转录组测序接种AMF的烟株根系氮代谢解析 |
5.1 试验材料 |
5.2 试验方案与方法 |
5.2.1 试验设计 |
5.2.2 测定项目 |
5.3 数据处理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不同类型AMF对烟株根系的侵染情况 |
5.4.2 原始数据过滤及参考基因对比 |
5.4.3 基因功能注释及分类 |
5.4.4 接种Ce、Ri的根系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5.4.5 接种Ce、Ri的根系差异基因的GO、KEGG富集分析 |
5.4.6 接种幼套近明球囊霉(Ce)相关差异表达分析 |
5.4.7 接种根内根孢囊霉(Ri)相关差异表达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文的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成果 |
(9)氮磷调控对大豆-玉米轮作下作物生长、养分积累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豆科作物轮作的研究进展 |
1.2.1.1 豆科作物轮作的研究现状 |
1.2.1.2 豆科作物轮作的生产效益 |
1.2.2 氮磷调控养分综合管理的研究进展 |
1.2.2.1 氮磷调控施肥对作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
1.2.2.2 氮磷调控施肥对作物养分吸收及肥料效率的影响 |
1.2.2.3 氮磷调控施肥对土壤速效养分及土壤酶的影响 |
1.2.2.4 氮磷调控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2.2.5 氮磷调控施肥对轮作作物经济效益的影响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供试材料 |
2.3 试验处理及设计 |
2.4 样品采集 |
2.4.1 植株样品的采集 |
2.4.2 土壤样品的采集 |
2.5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5.1 叶片光合特性的测定 |
2.5.2 植株养分的测定 |
2.5.3 土壤养分及土壤酶的测定 |
2.5.4 产量的测定 |
2.6 指标的计算方法 |
2.6.1 养分利用率计算 |
2.6.2 经济效益计算 |
2.7 统计方法与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氮磷调控模式对大豆-玉米轮作作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
3.1.1 氮磷调控模式对大豆、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1.1.1 对大豆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1.1.2 对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1.2 氮磷调控模式对大豆、玉米SPAD值的影响 |
3.1.2.1 对大豆SPAD值的影响 |
3.1.2.2 对玉米SPAD值的影响 |
3.1.3 氮磷调控模式对大豆、玉米光合参数的影响 |
3.1.3.1 对大豆鼓粒期光合参数的影响 |
3.1.3.2 对玉米灌浆期光合参数的影响 |
3.2 氮磷调控模式对大豆、玉米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
3.2.1 对大豆干物质累积量的影响 |
3.2.2 对玉米干物质累积量的影响 |
3.3 氮磷调控模式对大豆、玉米养分吸收及累积的影响 |
3.3.1 对大豆氮、磷、钾累积量的影响 |
3.3.2 对玉米氮、磷、钾素累积量的影响 |
3.4 氮磷调控模式对土壤速效养分及残留量的影响 |
3.4.1 对大豆土壤速效养分及残留量的影响 |
3.4.1.1 氮磷调控处理对大豆土壤速效磷的影响 |
3.4.1.2 氮磷调控处理对大豆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
3.4.1.3 氮磷调控处理对大豆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
3.4.1.4 氮磷调控处理对大豆土壤铵态氮的影响 |
3.4.2 对玉米土壤速效养分及残留量的影响 |
3.4.2.1 氮磷调控处理对玉米土壤有效磷的影响 |
3.4.2.2 氮磷调控处理对玉米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
3.4.2.3 氮磷调控处理对玉米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
3.4.2.4 氮磷调控处理对玉米土壤铵态氮的影响 |
3.5 氮磷调控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5.1 对成熟期大豆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5.2 对玉米成熟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6 氮磷调控模式对大豆、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6.1 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3.6.2 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3.6.3 对大豆-玉米轮作周年产量的影响 |
3.7 氮磷调控模式对大豆-玉米轮作周年肥料效率的影响 |
3.7.1 对大豆-玉米轮组周年氮素肥料效率的影响 |
3.7.2 对大豆-玉米轮组周年磷素肥料效率的影响 |
3.7.3 对大豆-玉米轮组周年钾素肥料效率的影响 |
3.8 氮磷调控模式对大豆-玉米轮作周年经济效益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氮磷调控模式对大豆-玉米轮作作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
4.2 氮磷调控模式对大豆、玉米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累积的影响 |
4.3 氮磷调控模式对土壤速效养分及残留量的影响 |
4.4 氮磷调控模式对土壤酶的影响 |
4.5 氮磷调控模式对大豆、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4.6 氮磷调控模式对大豆-玉米轮作周年肥料效率的影响 |
4.7 氮磷调控模式对大豆-玉米轮作周年经济效益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外源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大豆氮素积累的调控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
1.2.1 干旱胁迫对氮素吸收利用的研究 |
1.2.2 干旱胁迫对无机氮同化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1.2.3 干旱胁迫对大豆固氮能力的影响 |
1.2.4 干旱胁迫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5 干旱胁迫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
1.2.6 褪黑素对于植物的生理作用 |
1.2.7 褪黑素提高作物抗旱能力的生理机制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取样方法 |
2.4 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 |
2.4.1 大豆无机氮同化关键酶活性测定 |
2.4.2 大豆主要含氮化合物的测定 |
2.4.3 大豆结瘤固氮的测定 |
2.4.4 生物量和产量的测定 |
2.4.5 计算公式 |
2.5 数据分析 |
3 结果分析 |
3.1 外源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大豆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3.1.1 苗期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 |
3.1.2 花期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 |
3.1.3 结荚期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 |
3.1.4 鼓粒期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 |
3.2 外源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大豆无机氮同化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3.2.1 硝酸还原酶活性(NR)活性 |
3.2.2 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GS)活性 |
3.2.3 谷氨酸合成酶活性(GOGAT)活性 |
3.2.4 谷氨酸脱氢酶活性(GDH)活性 |
3.2.5 谷氨酸-草酰乙酸转移酶活性(GOT)活性 |
3.2.6 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活性(GPT)活性 |
3.3 外源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大豆结瘤固氮的影响 |
3.3.1 总根瘤数 |
3.3.2 根瘤干重 |
3.3.3 固氮酶活性 |
3.4 外源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大豆主要含氮化合物的影响 |
3.4.1 硝态氮含量 |
3.4.2 氨态氮含量 |
3.4.3 酰脲含量 |
3.4.4 脯氨酸含量 |
3.4.5 可溶性蛋白含量 |
3.5 干旱胁迫下外源褪黑素对大豆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
3.5.1 苗期氮素积累量 |
3.5.2 花期氮素积累量 |
3.5.3 结荚期氮素积累量 |
3.5.4 鼓粒期氮素积累量 |
3.5.5 成熟期氮素积累量 |
3.6 外源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大豆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外源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大豆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以及主要含氮化合物的调控效应 |
4.2 外源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大豆氮素积累的调控效应 |
4.3 外源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大豆结瘤固氮的调控效应 |
4.4 外源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产量的调控效应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大豆对氮素吸收规律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减施氮肥接种根瘤菌对黑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D]. 孙庆圣.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0)
- [2]不同氮水平下外源褪黑素对大豆生长及氮同化能力的影响[D]. 王华美.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09)
- [3]增密及间作对减量施氮玉米氮素利用的补偿效应[D]. 张金丹.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9)
- [4]常规施氮对大豆和绿豆养分代谢及产量的制约[D]. 牟保民.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09)
- [5]紫花苜蓿氮效率特征及其调控机制研究[D]. 童长春.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9)
- [6]氮肥调控玉米/大豆间作生产力及养分吸收和土壤微生物作用机理的研究[D]. 张润芝.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7]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优势及其氮高效机理和土壤微生态效应研究[D]. 赵雅姣.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8]丛枝菌根对烤烟氮素摄取及生长效应初探[D]. 曹本福. 贵州大学, 2020(04)
- [9]氮磷调控对大豆-玉米轮作下作物生长、养分积累及产量的影响[D]. 张阳.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09)
- [10]外源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大豆氮素积累的调控效应[D]. 于奇.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