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古生界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与油气演化的关系

鄂尔多斯古生界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与油气演化的关系

一、鄂尔多斯古生界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与油气演化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李博[1](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伊盟隆起构造热演化史研究》文中指出鄂尔多斯盆地构造热演化史研究已有近50年的历史,而对于盆地北部伊盟隆起的研究仍需要进一步加强。中生代以来,伊盟隆起发生了多次构造活动,对地表岩石圈的影响深远,同时也对油气资源的运移、成藏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因此,对伊盟隆起构造热演化史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地质意义。从现今地温场方面入手,对生产资料较全面的井,测试其部分岩心的生热率、热导率等物理性质,进而恢复伊盟隆起区现今地温梯度及大地热流。结果显示伊盟隆起现今地温梯度为2.91℃/100m,通过绘制大地热流平面分布情况图等,发现大地热流主要分布在58m W/m2-66m W/m2的范围内,等值线呈东西向,在杭锦旗-东胜线的南侧,地热流量小于64m W/m2,向北增加到70m W/m2。通过对煤、固体沥青的镜质体反射率Ro测试并模拟,绘制出伊盟隆起热演化程度平面图及纵向特征图,得出该地区镜质体反射率的值较低,且东胜地区远低于杭锦旗-伊金霍洛旗一线西南地区。根据Petro Mod模拟结果,发现石炭系-二叠系热演化程度较高,进入生烃门限时间较早。采用裂变径迹定年法,对伊盟隆起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分析,发现伊盟隆起中生代以来构造演化呈现东强西弱、东早西晚的特征。结合伊盟隆起地区镜质体反射率等参数,对胜1井进行模拟,恢复早白垩世的古地温梯度为3.3℃/100m,东胜区古地温梯度为3.9℃/100m,表明剥蚀厚度大且具有差异剥蚀,导致古地温梯度明显高于现今地温梯度。伊盟隆起热演化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3个阶段:早三叠世-晚侏罗世的热流上升期(T1-J3),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末的最大热流高峰期(J3-K2)与晚白垩世末至今的热流冷却期(K2-Q)。通过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等方法,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可以确定伊盟隆起早白垩世末期(120Ma-100Ma)发生一次大规模油气生成。

赵子龙[2](2020)在《渤中凹陷深层油气运聚成藏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油气作为流体矿产,其运聚作用反映其时、空演化的地质过程,是油气成藏理论和勘探目标优选的重要组成部分。渤中凹陷深层油气勘探效果突出,但油气运聚成藏过程研究薄弱。本文试图通过对渤中凹陷多次洼差异性烃源条件下的油气来源,输导体系与流体动力联合作用下的油气运移、成藏过程的研究,旨在探讨渤中凹陷深层油气运聚、成藏机制,以及勘探和目标区优选。立足30余口深层探井、评价井的基础地质资料,选取渤中凹陷西南部深层油气藏作为主要解剖区。通过岩心观察、显微薄片、油/气物性、有机/无机地化等翔实的资料,研究油气来源和深部流体示踪、输导格架发育特征、流体动力恢复与演化,以及优势运移指向,借助流体驱替物理实验和Petro Mod?数值模拟等正演手段,分析油气运聚成藏过程。取得了如下主要认识:渤中凹陷西南部深层油气主要来自富烃深次洼中的主洼、南洼和西南洼烃源岩,层位上以沙河街烃源贡献为主,东营组次之。热膨胀与底辟作用下的构造背景,岩相学组合和有机/无机地化特征,反映深部流体主要源于上地幔深部,略受壳源物质混染,借助深大断裂-裂缝体系,在喜马拉雅期发生以中心式和裂隙式区域喷发活动。渤中凹陷输导体系主要发育有高渗岩体、断层、不整合面和裂缝。多期形成的北北东和近南北向的正平移断裂、北西和北东向共轭走滑断裂,在新构造运动期间得以活化和再发育,为深层流体提供优势运移通道。裂缝主要包括近垂直缝、斜交缝和水平缝。水平缝形成时间要早于近垂直缝,近垂直缝早于斜交缝。多期次构造演化和烃源岩生、排烃增压耦合均有助于裂缝网络的形成。超压成因主要有沉积型超压、生烃增压和断裂引起的压力传递,其中沉积型超压和生烃增压是渤中凹陷超压的主要贡献者。流体动力演化整体表现为油势梯度呈逐渐增大趋势,约5.3Ma以来油势梯度达到最大。渤中凹陷深层油气经历了早油、晚气的混合运移过程,约5.3Ma以来天然气发生规模运聚过程。在流体势梯度驱动下,油气沿着断层-裂缝-高渗岩层-不整合面发生垂向和侧向长距离运聚,形成了“多源汇聚供烃-早油晚气-长距离垂、侧向差异运聚”的油气成藏模式。

季玮[3](2020)在《川中高石梯磨溪构造形成演化与灯影组油气差异富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高石梯-磨溪地区震旦系灯影组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然而随着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不同区块间产能显示出明显差异,油气成藏差异性机制有待进一步明确。目前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储集层、烃源岩等方面,对于构造形成演化和油气流体系统的研究却十分薄弱,将二者联系起来解决油气成藏差异性问题的更是鲜有涉及。本文以此为突破点,通过对比分析台缘带与台内带孔洞中充填矿物的次序,显示二者具有相似的流体充注序列,普遍存在3个世代矿物充填:白云石→热裂解沥青→石英/白云石/方解石,代表了3期流体充注:第一期盐水流体充注发生于生油窗前,以形成白云石为特征;第二期为烃类流体充注,以沥青为标志;第三期盐水流体主要发生于生气窗后的古气藏调整成藏时期,以形成富含甲烷包裹体的石英、白云石或方解石为代表。发现高磨油气藏大致经历了从古油藏→古气藏→古气藏调整成藏→现今气藏的演变规律。通过对古气藏调整过程中所形成的石英、方解石或白云石中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观察发现,液态单相甲烷包裹体和气-液两相盐水包裹体共生,其中,液态甲烷包裹体均一温度在-82.7℃~-110.8℃之间,密度集中在0.18 g/cm3~0.28 g/cm3,与其共生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180℃~240℃,峰值温度在220℃左右,盐度基本在15%以下。通过区域热演化埋藏史分析,确定出古气藏调整活动发生于古近纪以来。通过古压力恢复,确定出古气藏压力为53.66MPa~132.42MPa,古压力系数集中在1.3~1.9,具有弱超压-强超压特征,并且高压力系数区集中分布于台缘带。根据现今气藏为常压气藏的特征,表明从古气藏→现今气藏为由超压气藏向常压气藏的调整成藏过程;根据古流体势的计算结果,推测了古流体的运移指向。高石梯-磨溪构造经历多期构造变动。震旦纪-早寒武世,在兴凯地裂运动的影响下,研究区西侧形成绵阳-长宁拉张槽,拉张槽控制了研究区优质储层和烃源岩的展布,在此期间灯影组经历桐湾隆升剥蚀作用,造成灯影组中发育区域性溶蚀孔洞。二叠系沉积前,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构造基本定型,此时磨溪-龙女寺地区位于古隆起轴部,而高石梯地势较低,位于古隆起南侧的斜坡区。上三叠统沉积前,磨溪-龙女寺地区成长为古油气圈闭,高石梯地区也逐渐进入隆起圈闭范围内。晚三叠世至今,受燕山、喜山构造旋回影响,威远构造急速隆升为构造最高位,与此同时,高磨构造内部发生分异,高石梯代替磨溪地区成为局部构造高位。将构造演化的时间点与油气成藏过程的时间点对应,显示构造演化控制着油气成藏的各个阶段:(1)古油藏阶段,晚三叠纪磨溪地区为局部构造高位,有利于油气的相对聚集,并且优质烃源岩沿拉张槽集中分布,为台缘带优势成藏保证了物质基础;(2)古气藏阶段,侏罗纪-白垩纪研究区整体构造面貌变化不大,相对稳定的构造环境为气藏的早期成藏提供了保存条件;(3)古气藏调整阶段,喜山期以来威远地区快速隆升为古隆起构造的最高位,迫使天然气向威远气田聚集,造成高磨气藏部分散失,与此同时高石梯构造成长为局部构造高位,推动着气藏向高石梯地区调整聚集,最终造成高磨地区现今产能的差异。现今气藏差异性富集主要受到拉张槽与威远背斜构造二者联合控制:(1)拉张槽促使台缘带拥有更好的油气地质条件,一方面拉张槽集中产出优质烃源岩,源岩与台缘带侧向对接,保证了烃源条件;另一方面紧靠拉张槽的台缘带地势高而陡,促使台缘带发育丘藻复合体等有利岩相,受岩溶作用改造也更显着,保证了储集条件;(2)喜山期以来威远构造的快速隆升,导致高磨气藏向威远构造再分配,造成高磨古气藏高压的散失,还引起高磨地区内部发生分异,高石梯地区在此阶段最终演化为研究区的高部位,成为现今气藏的有利聚集区。

舒永[4](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地区上古生界流体包裹体与天然气成藏研究》文中提出临兴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北部,区内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广泛发育,煤层、泥岩与砂岩互层频繁,源储紧密接触,构成了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形成了潜力巨大的致密砂岩气资源。本文以流体包裹体研究为主要手段,通过岩相学特征、均一温度及盐度等分析,结合致密储层成岩演化、沉积埋藏一热演化史,确定了致密砂岩气的成藏期次,恢复了成藏期间储层压力演化,揭示了古流体势分布规律,指出了天然气运移方向与运聚特征,阐明了天然气成藏机制与成藏模式。根据显微岩相学研究,研究区流体包裹体主要分为5类:盐水包裹体、含子晶盐水包裹体、烃类包裹体、含烃盐水包裹体与CO2三相包裹体等。根据流体包裹体赋存产状分析,主要包括早期与晚期两类流体包裹体,前者主要分布在未切穿石英颗粒的早期裂缝中,后者主要分布在切穿石英颗粒及其加大边的晚期裂缝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统计分析表明,不同井间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与盐度存在明显差异,说明受紫金山岩浆侵入事件的影响,成藏期储层内流体非均质性较强。根据均一温度与盐度统计分析,结合沉积埋藏—热演化史恢复结果,将研究区自紫金山岩浆侵入体向外划分为3个区域:内带—岩浆烘烤区、中带一热异常区与外带一正常热演化区。将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与沉积埋藏—热演化史相结合,揭示了临兴地区天然气主要成藏期为中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在紫金山岩浆侵入构造—热事件影响下,各区域天然气成藏期次有所差异。岩浆烘烤区只存在一期天然气成藏事件,成藏时间为中侏罗世。热异常区存在两期天然气成藏事件,但最早成藏时间为中—晚侏罗世,相对岩浆烘烤区稍晚,第二期发生在早白垩世。正常热演化区也存在两期天然气成藏事件,第一期在晚侏罗世发生,第二期发生在早白垩世。天然气垂向成藏特征在不同区域具有明显差异。岩浆烘烤区与热异常区由于紫金山侵入体热事件的影响,天然气成藏并非“由下至上”缓慢循序渐进的过程,下部烃源岩快速生成的大量天然气通过紫金山侵入体伴生的断层、裂缝等迅速到达上部层位,上下部地层成藏时期间隔较短,且成藏时间较早。正常热演化区受紫金山岩浆侵入体热事件影响较小,天然气成藏符合“下部层位成藏早于上部层位”的规律。利用PVTsim20流体模拟软件对流体包裹体捕获压力进行反演,结果表明临兴地区上古生界储层在成藏阶段具有明显的超压特征,中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是压力快速积聚的关键时期,与天然气成藏时期相一致。岩浆烘烤区、热异常区与正常热演化区的超压发育程度依次递减,反映了紫金山岩浆侵入体热力烘烤作用控制着烃源岩的热演化及生烃进程,进一步影响了储层异常高压的形成与分布。流体势的分布与演化研究表明,成藏阶段垂向层位间流体势差异明显,指示了天然气向上运移的潜在趋势。紫金山岩浆侵入体附近区域是成藏期的高流体势区域,表明天然气等流体有自紫金山岩浆侵入体向周围区域运移的趋势。根据天然气成藏期次、储层压力演化和流体势分析结果,结合生排烃模拟、输导体系演化及现今气藏特征等,提出了临兴地区岩浆热事件控制下的天然气成藏模式,成藏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早侏罗世期间,距紫金山岩浆侵入体较近的部分烃源岩开始少量生成天然气并进入紧邻的储层。第二阶段,中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是天然气运聚成藏的关键时期,紫金山岩浆侵入体的控藏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引发的热力烘烤作用与储集—输导体系改造作用。第三阶段,早白垩世末期至新近纪研究区持续抬升,已形成的气藏由于紫金山岩浆侵入体引发的大量深大断裂发生进一步调整、散失及破坏。

陈志鹏[5](2019)在《银额盆地哈日凹陷下白垩统湖相热水沉积岩特征及形成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银额盆地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是目前国内油气勘探的热点区域。近年来,银额盆地的在哈日凹陷和拐子湖凹陷相继获得重要油气突破。其中位于银额盆地北部的哈日凹陷在下白垩统发现了连续分布、沉积厚度大、油气显示丰富的页岩油气层。岩心观察显示该套地层发育独特的沉积构造和矿物组成,指示其可能存在特殊成因机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光学显微镜、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衍射分析等岩矿鉴定技术和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碳氧同位素、流体包裹体等地球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下白垩统特殊岩类的岩石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确定其为热水沉积成因,并分析热液的来源和性质。利用热液喷流指标定量分析了研究区下白垩统热水沉积岩的分布,并结合火山岩分布和断裂活动历史,探讨了的热液喷流特征和控制因素。结合研究区下白垩统油气分布特征,分析了热水沉积作用对页岩油气生成和聚集的影响。论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取得以下成果及认识:1、研究区早白垩世在区域伸展作用下,发育多条沟通基底的深大断裂,存在多期岩浆喷发,并具有异常高的地热背景,为深部热液与湖水混合沉积的湖相热水沉积岩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岩石矿物学研究表明,哈日凹陷下白垩统热水沉积岩发育铁白云石、方解石、方沸石、钠沸石、重晶石、菱铁矿和黄铁矿等低温热液矿物;具有纹层构造、斑点构造、角砾构造、斑块构造、网脉构造、条带构造和同生变形的构造特征和泥晶结构、热液内碎屑和团块结构的结构特征。3、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下白垩统热水沉积岩普遍具有Fe、Mn、Ba元素富集和∑REE含量高、LREE/HREE强烈分异、Eu负异常等湖相热水沉积岩的典型地球化学特征,且均落在成因判别图版的热水沉积区,指示研究区早白垩世长期受到热液活动影响。4、研究表明热液流体的温度介于131.8193.0℃,盐度介于5.418 wt%NaCl,密度介于0.931.06g/cm3,表现为中低温度、中盐度和低密度的流体性质。热液流体和湖水混合后的平衡温度介于44.84103.90℃,整体上表现为“白烟囱”型陆相低温热液喷流沉积。5、研究区下白垩统热水沉积岩在时空分布在具有强烈的非均一性,与火山岩和断裂平面分布密切相关。与银根期相比,巴音戈壁期和苏红图期的热水沉积岩厚度更大,热液影响强度更大。6、研究区早白垩世热液流体可划分为周期性瞬态热液流体和连续性稳态热液流体。两种热液流体在温压条件、驱动力条件、流动通道、喷流形态、沉积构造和伴生矿物上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两种流态的热液流态往往是共同存在,并在特定条件下相互转化。7、研究区相对低温的热液流体对烃源岩的有机质富集有促进作用,而相对高温的热液流体可能破坏烃源岩有机质的保存。此外,热水沉积区的高地温场对加速烃源岩成熟生烃、提高生烃量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热液活动对储层既有建设性的重结晶和溶蚀作用,也有破坏性的胶结和交代作用。考虑到热水沉积作用对油气影响的两面性,在对研究区热水沉积岩进行油气勘探时应优选裂缝发育区及高成熟烃源岩分布区为主要油气勘探目标。

于春勇[6](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吴起—甘泉奥陶系马家沟组中下组合白云岩成因及其主控因素》文中研究指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南部下古生界奥陶系发现的大气田主要集中于风化壳,近年来,随着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多口井在奥陶系马家沟组中下组合取得了突破,如苏203、苏345井均在中组合获得日产百万立方米以上的高产工业气流;延671、延1097井在下组合获得日产万立方米的工业气流,表明中下组合白云岩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可作为天然气储量的有利接替层位。然而,以往研究多集中于岩溶风化壳,针对马家沟组中下组合研究甚少。因此,有必要对中下组合白云岩成因及其主控因素开展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以石油天然气地质学、沉积岩石学、碳酸盐岩储层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新理论为基础,充分吸收前人最新研究成果,结合测井技术方法,通过岩心、普通薄片、铸体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压汞及主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碳氧同位素等分析手段及地质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南部吴起-甘泉马家沟组中下组合地层、沉积、成岩、储层特征、储层主控因素等几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和详细的分析,阐明了研究区马家沟组中下组合储层的形成机理和发育的主控因素,对有利区进行了预测。取得的具体认识如下:鄂尔多斯盆伊陕斜坡南部吴起-甘泉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中下组合主要发育蒸发台地、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地边缘4种沉积亚相和云坪、含膏云坪、膏云坪、膏湖、滩坝、浅滩6种沉积微相,其中云坪、含膏云坪微相是研究区储层发育的有利沉积相带;中下组合主要发育泥微晶白云岩、粉细晶白云岩及细中晶白云岩3种白云岩类型,白云石化流体均为海源性流体,且认为研究区主要发育准同生和浅埋藏期回流渗透两种白云石化作用;泥微晶白云岩和粉晶白云岩为相对开放、低氧化性、低温度的准同生阶段,细中晶白云岩为相对封闭、低还原、温度相对较高的浅埋藏回流渗透阶段;储层经历了白云石化、充填作用、溶蚀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去石膏化等多种成岩作用,其中溶蚀作用、白云石化作用、重结晶作用对储层形成具有建设性作用,回流渗透云化相、准同生云化相、去云化相和岩溶角砾相4种成岩相为研究区储层发育的有利成岩相;储层类型以III级-中等类型为主,孔隙结构主要为大-粗孔喉型、大-中孔喉型、中孔-细喉型、孔-微喉或微孔-微喉型4种类型;中子和密度对目的层物性响应最佳,以马五5马五6亚段孔渗相对较大,且分布面积广,为储层的有利发育层段;有效储层主要分布在定边、吴起、志丹地区,马五6马五5亚段单层累计有效储层厚度平均为4m左右,最厚可达10m左右,为研究区有效储层的主要发育层段。奥陶系马家沟组中下组合储层形成与发育受古地貌、沉积相、成岩作用等多种因素控制。古地貌是形成不同类型沉积环境的先决条件,沉积环境是白云岩储层形成的基础,成岩作用是形成各类储集空间的重要保证,古构造总体控制了沉积、成岩作用及古地貌的发育。定边南部-吴起东北部-志丹中南部(马四-马五7亚段)、定边南部-吴起东北部-志丹西南部-甘泉西南部及富县东北部(马五5及马五6亚段)是研究区天然气富集的有利区带。

魏笑[7](2019)在《济阳坳陷桩海地区奥陶系八陡组岩深储层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桩海地区位于桩西、埕岛和长堤三个潜山披覆构造带的结合部位,是沾化凹陷乃至济阳坳陷最为富集高产的区域,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潜力巨大。但桩海潜山油藏构造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开发难度大。论文在文献调研及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基于储层沉积相、地球物理测井、储层地质学等学科理论,利用岩心资料、薄片资料、钻录井资料、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和生产动态等资料,综合分析研究桩海地区奥陶系八陡组岩溶储层特征,建立岩溶储层发育模式,对岩溶储层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了如下成果认识:(1)基于岩心资料、薄片资料及测井资料等,结合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及地质构造,对八陡组沉积相进行研究,认为八陡组主要发育潮间云坪和潮下灰云坪两种沉积微相,储层主要发育于潮间云坪;沉积相纵向上分布稳定,平面上由南向北依次发育潮上泥云坪、潮间云坪、潮下灰云坪、开阔台地。(2)通过岩心资料、钻录井资料、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等,发现岩溶储层在钻录井过程中出现的严重井漏、井涌和放空现象,测井曲线较为紊乱、起伏波动频繁等特征,地震剖面出现反射振幅较强、连续性较好、第二纵波阻抗较强等特征。八陡组储层的岩石类型主要为微晶白云岩和微晶灰质白云岩,储集空间以晶间孔、裂缝为主;基质物性较差,孔渗关系正相关明显;溶蚀作用、白云岩化及构造破裂作用能较大地改善储层储渗性能,胶结作用、充填作用及去白云岩化作用对储层有很强的破坏性,致使储层储渗性能降低。(3)通过对岩心资料和地球化学测试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八陡组储层发育主要受岩性、残存厚度、风化壳、构造和沉积微相的影响。溶蚀作用主要为表生大气淡水岩溶和有机酸溶蚀。在岩溶储层发育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八陡组岩溶作用分析,建立了岩溶储层发育模式,储层发育受断层及岩溶双重控制。(4)基于八陡组基质物性资料、测井解释资料和生产动态资料等进行基质储层评价,八陡组地层主要发育Ⅰ类、Ⅱ类和Ⅲ类储层,其中以Ⅲ类储层发育为主,储层发育级别较低。结合生产动态资料分析认为其基质物性对单井产量贡献较小,高产井主要因岩溶储层发育所致。储层纵向上主要表现为风化壳集中发育于八陡组地层,大气淋滤作用较少向下渗滤到马家沟组地层,造成下伏马家沟组地层岩溶作用不强,储层不发育;横向上喜山期埋藏岩溶是储集性能差异的主要因素。在综合沉积相特征、岩溶储层发育特征及岩溶发育模式基础上,论文结合生产动态资料和地震资料对八陡组岩溶储层发育情况进行了评价,明确出岩溶储层发育有利区主要位于研究区东部ZH102井区附近,预测出两个岩溶储层较发育区,评价结果对桩海地区八陡组下一步开发部署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闫伟[8](2019)在《冀中坳陷下古生界岩溶类型及岩溶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冀中坳陷是位于渤海湾盆地的一个中-新生代沉积坳陷,其发育在华北地台之上,下古生界是华北地台沉积盖层的一部分,主要发育碳酸盐岩。受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在下古生界碳酸盐岩顶部形成不整合面,并被石炭-二叠系或古近系所覆盖而形成古潜山油气藏。近年来在潜山内部的多个层位发现了油气。这表明,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不仅仅有风化壳岩溶储层,还有其他类型的储层。本次针对冀中坳陷下古生界中碳酸盐岩储层的类型,储层的形成演化、控制因素和形成模式等进行研究,这对潜山储层预测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次研究从下古生界露头和钻井剖面入手,建立露头和钻井之间的地层对比格架。在单井相、地震相、连井相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冀中坳陷下古生界的古地理格局,从而明确了岩溶发育的岩石学、地层学和古地理基础。研究表明,冀中坳陷在古生代平坦宽阔,主要发育陆表海型的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相。包括潮坪、局限台地、开阔台地、鲕粒滩、竹叶状砾屑滩等五种亚相类型。全区在寒武纪早期府君山期开始海侵,发育了局限台地和潮坪;至馒头期、毛庄期海侵进一步发展;进入徐庄期以后,潮坪、鲕粒滩共存,并在张夏期海侵达到高潮。在崮山期开始海退,潮坪沉积又开始出现。长山期、凤山期进一步海退,逐渐变为潮坪的沉积环境。亮甲山末期,海退达到最大,并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不整合面。随后马家沟初期开始发育了多期海进海退,分别形成了潮坪与局限台地或开阔台地交替的古地理格局。下古生界的储集空间主要有3种类型:裂缝、溶洞(孔径≥2mm)和溶孔(孔径<2mm)。裂缝主要为构造缝、层间缝、缝合线和溶蚀缝等。裂缝不仅是重要的储集空间,还是连通各溶洞、溶孔的通道。溶洞的形态往往不规则,其长轴或呈垂直方向,或呈水平方向。在断裂溶蚀作用强烈的地区,溶洞和裂缝形成大洞-大缝型储集空间组合。在石炭系覆盖的、岩性主要为泥-粉晶或细晶白云岩的地层中常发育微缝-孔隙型的储集空间组合。对裂缝和裂缝填隙物的研究表明,冀中坳陷至少存在3期裂缝。这3期裂缝可分别对应于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的3期岩石破裂事件。对溶蚀孔、洞、缝的发育分布研究表明,存在有准同生期岩溶、长期不整合岩溶、短期不整合岩溶和埋藏期岩溶。长期不整合岩溶可以进一步识别出角度不整合岩溶、平行不整合岩溶和断裂岩溶。短期不整合岩溶包括亮甲山组顶部不整合岩溶和府君山组顶部不整合岩溶。埋藏期岩溶可以进一步识别出压释水岩溶和热液岩溶。岩性和沉积环境是岩溶作用发生的基础。灰泥石灰岩中具有更高的溶洞发育率,而白云岩中具有更多的基质孔隙。云坪和云灰坪的沉积环境是有利的岩溶发育相带。云坪中形成的准同生白云岩具有较多的基质孔隙,云灰坪中形成的白云岩与石灰岩的薄互层中裂缝和孔隙均较为发育。短期不整合岩溶的下伏地层被剥蚀的少。在地层的缓慢抬升过程中,发育了与潮坪相关的白云岩。在暴露期,主要发生了早成岩期的岩溶作用,这种岩溶作用形成层状分布的溶蚀孔洞。在海平面回升之后,全区普遍发育了蒸发潮坪沉积,产生了大量的高镁卤水,使得不整合之下普遍的发育回流渗透白云化作用。白云岩的发育为后期的岩溶作用提供了有利的基础。加里东期岩溶古地貌对于长期不整合岩溶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残余厚度法”和“印模法”恢复了加里东期岩溶古地貌,并且叠合了钻井的放空漏失数据,表明岩溶斜坡具有最强的岩溶作用。不积水的岩溶洼地也具有较强的岩溶作用。长期不整合岩溶在垂向上还具有分带性。岩溶高地、岩溶斜坡以及岩溶洼地具有不同深度范围的岩溶分带。裂缝的发育对岩溶作用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裂缝发育密集地带,孔隙度也高。在断裂带附近,具有更多的泥浆漏失和钻具放空。区域构造应力形成断裂网络体系,将下古生界切割成一系列断块,并在断块上形成优质储层。受喜马拉雅运动期以来构造热液的影响,下古生界中发育了热液白云岩和热液岩溶储层。热液作用和喜马拉雅运动形成的走滑断裂或拉张断裂有关。热液白云化作用和热液岩溶作用形成于古近纪的岩浆活动期。热液储层分布于区域深大断裂和区域的古近纪侵入岩附近,尤其是负花状构造附近的白云岩中。在对各个类型岩溶的特征、形态和控制因素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准同生期岩溶模式、长期不整合岩溶模式、短期不整合岩溶模式、压释水岩溶模式和热液岩溶模式。

李龙龙[9](2018)在《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区块上古生界烃源岩生排烃史与天然气成藏期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致密砂岩气业已成为我国油气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兴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已探明丰富的致密砂岩气资源,但由于该区勘探程度较低,尚未针对上古生界致密气开展系统的热演化史、生排烃史及天然气成藏期的研究,导致致密气成藏机理认识不清,有利勘探区带选取困难。论文从地质特征、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和生烃能力三个方面对临兴区块本溪组、太原组及山西组三套源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临兴区块碳质泥岩、暗色泥岩和煤三种岩性的烃源岩,煤的生烃能力最强,碳质泥岩和暗色泥岩差别不大。整体上区块内源岩的生烃强度普遍大于10×108 m3/km2,具备形成大气田的气源条件。通过文献调研、资料分析、样品测试等方法,确定了盆地模拟需要的一系列参数,采用盆地模拟方法,建立了临兴区块地质模型并恢复了埋藏史、热史、生烃史以及排烃史。依据地质分析和盆地模拟结果,确定了临兴区块烃源岩排烃的四个阶段,分别是:中三叠世开始排烃、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快速排烃、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生排烃高峰、晚白垩世—现今地层抬升后缓速排烃。综合盆地模拟和流体包裹体分析结果,确定了临兴区块上古生界太2段、盒8段、千5段几个主力气层的天然气成藏期次,揭示了临兴区块上古生界致密气从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持续充注,充注高峰期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中期连续性稍有减弱,源内充注最早,其次为近源,远源充注最晚。

李鑫[10](2014)在《鄂尔多斯盆地有机包裹体与油气成藏特征研究》文中提出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下古生界奥陶系马家沟组白云岩中识别出2期有机包裹体:早期有机包裹体主要分布在成岩晚期阶段溶蚀孔隙充填的方解石和白云石中,主要为含液态烃的气液两相有机包裹体,液态烃具黄色荧光,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30140℃;晚期有机包裹体主要为含气态烃气液两相有机包裹体,主要分布在晚期构造裂隙充填的方解石脉体中,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60170℃。研究表明,早期有机包裹体记录了含液态烃油气流体形成并开始进入储层的过程,对应的时间为220 Ma(相当于中三叠世),证明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天然气经历了液态烃形成阶段。晚期有机包裹体是天然气大规模运移成藏时期形成的,对应的时间为100 Ma(相当于早白垩世末期)。

二、鄂尔多斯古生界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与油气演化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鄂尔多斯古生界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与油气演化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鄂尔多斯盆地伊盟隆起构造热演化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4 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结论与认识
    1.6 特色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质概况
    2.2 构造特征
    2.3 地层特征
第三章 现今地温场特征
    3.1 现今地温梯度
    3.2 岩石热导率及生热率
    3.3 现今大地热流分布
第四章 热演化程度
    4.1 热演化程度平面特征
    4.2 热演化程度纵向特征
    4.3 实测Ro模拟
第五章 热演化史恢复
    5.1 剥蚀厚度
    5.2 古地温梯度
    5.3 热演化史模拟
第六章 热演化史与油气的关系
    6.1 流体包裹体特征
    6.2 成藏期次
    6.3 油气有利区预测
第七章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渤中凹陷深层油气运聚成藏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1 题目来源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油气来源与深部流体
        1.2.2 输导体系
        1.2.3 流体动力
        1.2.4 成藏模式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1.5.1 主要认识
        1.5.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构造背景
    2.2 地层特征
    2.3 油气地质特征
        2.3.1 烃源岩
        2.3.2 储集层
        2.3.3 盖层
        2.3.4 分布层位与油气藏类型
    2.4 小结
第三章 油气来源与深部流体示踪
    3.1 油气来源
        3.1.1 油气组分与热成熟度
        3.1.2 天然气成因
        3.1.3 不同构造油源对比
    3.2 深部流体示踪
        3.2.1 岩相组合特征
        3.2.2 地球化学特征
        3.2.3 深部流体活动模式
    3.3 小结
第四章 输导体系发育特征
    4.1 输导体系
        4.1.1 高渗岩体
        4.1.2 断层
        4.1.3 不整合面
    4.2 断裂演化与形成机制
        4.2.1 断裂演化
        4.2.2 形成机制
    4.3 裂缝类型与形成机制
        4.3.1 裂缝类型
        4.3.2 发育期次
        4.3.3 形成机制
    4.4 输导体系对油气运聚成藏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流体动力恢复与演化特征
    5.1 现今温压特征与超压成因
        5.1.1 温度特征
        5.1.2 压力特征
        5.1.3 超压成因
    5.2 古压力场恢复
        5.2.1 流体包裹体恢复古压力
        5.2.2 盆地模拟参数准备与选取
        5.2.3 模拟结果有效性验证
    5.3 流体动力场演化
        5.3.1 垂向上流体动力场演化
        5.3.2 平面上流体动力场演化
    5.4 流体动力对油气运聚成藏的影响
        5.4.1 泥岩压实计算的剩余压力对油气运聚的影响
        5.4.2 数值模拟的剩余压力对油气运聚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油气运聚过程与成藏机理
    6.1 输导体系与流体动力联合控制下的油气运聚成藏过程
        6.1.1 充注时间
        6.1.2 运移方向
        6.1.3 优势运聚区域
    6.2 地化指标约束下的原油优势运聚指向
        6.2.1 饱和烃生标参数约束下的原油优势运聚指向
        6.2.2 原油含氮化合物约束下的原油优势运聚指向
        6.2.3 油包裹体定量荧光参数约束下的原油优势运聚指向
    6.3 深层油气成藏过程
        6.3.1 油气充注历史
        6.3.2 流体驱替实验
        6.3.3 油气成藏模式
    6.4 小结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川中高石梯磨溪构造形成演化与灯影组油气差异富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题目来源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古隆起研究现状
        1.2.2 绵阳-长宁拉张槽研究现状
        1.2.3 高石梯-磨溪构造研究现状
        1.2.4 流体包裹体研究现状
        1.2.5 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的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特征
    2.3 构造沉积特征
        2.3.1 古构造沉积背景
        2.3.2 岩相古地理特征
    2.4 油气地质条件
        2.4.1 烃源条件
        2.4.2 储集条件
第3章 多期流体充注序列
    3.1 孔洞矿物充填世代及关系
        3.1.1 台缘带孔洞矿物充填世代及关系
        3.1.2 台内带孔洞矿物充填世代及关系
        3.1.3 台缘带与台内带矿物充填世代对比
    3.2 流体充注次序
        3.2.1 第一期盐水流体
        3.2.2 第二期烃类流体
        3.2.3 第三期盐水流体
    3.3 小结
第4章 古气藏调整时期流体特征研究
    4.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分析
    4.2 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
    4.3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
        4.3.1 测温分析方法介绍
        4.3.2 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
    4.4 古气藏调整时间
    4.5 古气藏压力特征研究
        4.5.1 流体包裹体恢复古压力
        4.5.2 古气藏压力特征分析
    4.6 古气藏流体势特征研究
        4.6.1 流体势分析原理
        4.6.2 古气藏流体势特征分析
    4.7 小结
第5章 构造形成演化与油气成藏过程
    5.1 构造形成演化
        5.1.1 高石梯-磨溪地区构造演化过程
        5.1.2 高石梯-磨溪地区构造演化特征
    5.2 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过程
        5.2.1 古油藏阶段
        5.2.2 古气藏阶段
        5.2.3 古气藏调整阶段
第6章 油气差异化富集因素分析
    6.1 拉张槽构造控制油气地质条件
    6.2 威远背斜控制气藏调整与分配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4)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地区上古生界流体包裹体与天然气成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构造演化特征
    2.3 地层及生储盖特征
    2.4 紫金山岩浆侵入体特征
3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研究
    3.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3.2 流体包裹体类型
    3.3 成岩作用
4 流体包裹体测温研究
    4.1 流体包裹体测温原理
    4.2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特征
    4.3 流体包裹体盐度特征
    4.4 均一温度与盐度关系
5 天然气成藏期次研究
    5.1 沉积埋藏—热演化史恢复
    5.2 生排烃“时限”分析
    5.3 天然气成藏期次
    5.4 不同层位成藏特征
6 成藏机制与模式分析
    6.1 储层古流体压力模拟
    6.2 古流体势恢复
    6.3 成藏机制与成藏模式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5)银额盆地哈日凹陷下白垩统湖相热水沉积岩特征及形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论文的选题
        1.1.1 选题的来源
        1.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热水沉积岩研究现状
        1.2.1 岩石矿物学的研究进展
        1.2.2 地球化学的研究进展
        1.2.3 热液流体流动研究进展
        1.2.4 热水沉积模式研究进展
        1.2.5 热水沉积对油气影响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构造特征及演化
        2.2.1 构造特征
        2.2.2 构造演化
    2.3 地层及沉积特征
        2.3.1 地层特征
        2.3.2 沉积特征
    2.4 与热水沉积相关的地质条件
        2.4.1 断裂活动特征
        2.4.2 岩浆活动特征
        2.4.3 古地热背景
第三章 热水沉积岩岩石矿物学特征
    3.1 岩矿分析及测试
        3.1.1 岩心观察
        3.1.2 显微结构鉴定
        3.1.3 电子探针
        3.1.4 扫描电镜
        3.1.5 阴极发光
        3.1.6 岩心X衍射分析
        3.1.7 岩屑X衍射分析
    3.2 银根组热水沉积岩
    3.3 苏红图组热水沉积岩
    3.4 巴音戈壁组热水沉积岩
    3.5 小结
第四章 热水沉积岩地球化学特征
    4.1 热水沉积岩的地球化学分析测试
        4.1.1 主量元素
        4.1.2 微量元素
        4.1.3 稀土元素
        4.1.4 碳氧同位素
        4.1.5 流体包裹体分析
    4.2 地球化学方法判别热水沉积成因
    4.3 热液来源和性质
        4.3.1 微量元素对比判断热液来源
        4.3.2 流体包裹体分析热液性质
    4.4 地球化学方法判别沉积环境
        4.4.1 氧化还原条件
        4.4.2 古盐度
        4.4.3 水体开放程度
        4.4.4 古水体温度
第五章 热水沉积岩形成机理
    5.1 数据采集及分析方法
        5.1.1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
        5.1.2 热液喷流指标
    5.2 热液活动时间及强度分析
    5.3 热液流动方式
        5.3.1 热液周期性瞬态流体
        5.3.2 热液连续性稳态流体
        5.3.3 热液流体流态对比
    5.4 哈日凹陷热水沉积模式
第六章 热水沉积对油气的影响
    6.1 主要油气地质特征
    6.2 热水沉积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6.2.1 热水沉积对烃源岩的影响
        6.2.2 热水沉积对储层的影响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吴起—甘泉奥陶系马家沟组中下组合白云岩成因及其主控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来源、依据及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碳酸盐岩储层研究现状
        1.2.2 白云岩成因研究现状
        1.2.3 研究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构造及演化特征
        2.2.1 区域构造及演化特征
        2.2.2 马家沟沉积构造演化特征
    2.3 地层划分与对比
        2.3.1 地质分层方案
        2.3.2 马家沟组地层划分与对比
        2.3.3 地层残余厚度平面展布特征
第三章 沉积微相及分布特征
    3.1 岩石学特征
        3.1.1 灰岩类型
        3.1.2 白云岩类型
    3.2 沉积相标志及划分
        3.2.1 颜色标志
        3.2.2 岩石类型标志
        3.2.3 沉积构造标志
        3.2.4 古生物标志
        3.2.5 测井相标志
    3.3 沉积微相划分
        3.3.1 蒸发台地
        3.3.2 局限台地
        3.3.3 开阔台地
        3.3.4 台地边缘
    3.4 单井沉积相特征
    3.5 沉积相平面展布及演化
    3.6 沉积相模式
第四章 白云岩地球化特征及其成因
    4.1 样品采集与处理
    4.2 实验方法
    4.3 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
        4.3.1 C、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4.3.2 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3.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3.4 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分析
    4.4 白云岩成因模式
第五章 储层特征研究
    5.1 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5.2 成岩作用类型
        5.2.1 成岩序列的划分
        5.2.2 成岩相平面分布
        5.2.3 成岩相分布主控因素
    5.3 储层物性特征
        5.3.1 物性特征
        5.3.2 物性与测井响应
        5.3.3 储层物性平面展布特征
    5.4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类型
        5.4.1 储层孔喉结构特征
        5.4.2 孔隙结构分类
    5.5 储层分类及评价
        5.5.1 储层分类标准
        5.5.2 储层分类与评价
        5.5.3 有效储层厚度平面展布特征
第六章 储层主控因素及有利区预测
    6.1 储层主控因素
        6.1.1 古地貌对储层控制作用
        6.1.2 沉积相对储层控制作用
        6.1.3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控制作用
        6.1.4 古构造对储层控制作用
    6.2 有利区预测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7)济阳坳陷桩海地区奥陶系八陡组岩深储层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来源
        1.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2 选题来源
    1.2 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已完成工作量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区域构造特征演化
    2.3 地层发育特征
第3章 沉积相特征研究
    3.1 沉积构造特征
        3.1.1 生物遗迹构造
        3.1.2 微喀斯特构造
    3.2 沉积相类型
    3.3 沉积相展布
        3.3.1 沉积相纵向展布
        3.3.2 沉积相平面展布
第4章 岩溶储层特征
    4.1 岩溶储层识别
        4.1.1 钻录井显示
        4.1.2 测井表征
        4.1.3 井震结合
    4.2 储层岩石学特征
    4.3 储集空间类型
    4.4 储层物性特征
    4.5 成岩作用
        4.5.1 溶蚀作用
        4.5.2 白云岩化作用
        4.5.3 构造破裂作用
        4.5.4 胶结作用
        4.5.5 充填作用
        4.5.6 去白云岩化作用
第5章 岩溶储层发育影响因素及发育模式
    5.1 储层发育影响因素
        5.1.1 岩性因素
        5.1.2 残存厚度影响
        5.1.3 风化壳影响
        5.1.4 构造影响
        5.1.5 沉积微相影响
    5.2 岩溶作用类型
    5.3 岩溶发育模式
第6章 岩溶储层评价
    6.1 基质储层评价
    6.2 生产动态特征响应
        6.2.1 生产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6.2.2 采油曲线分析
    6.3 岩溶储层评价
        6.3.1 储集性能差异性分析
        6.3.2 评价结果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8)冀中坳陷下古生界岩溶类型及岩溶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岩溶研究的发展历程
        1.2.2 岩溶类型及岩溶环境研究现状
        1.2.3 岩溶控制因素和岩溶模式研究现状
        1.2.4 冀中坳陷下古生界岩溶研究现状
        1.2.5 目前岩溶储层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1.3 存在的问题及难点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构造概况
    2.2 地层发育概况
    2.3 储层发育概况
第3章 古地理
    3.1 岩石学特征
        3.1.1 石灰岩
        3.1.2 白云岩
        3.1.3 碎屑岩
        3.1.4 铝土岩
    3.2 地层划分与对比
        3.2.1 区域性不整合面
        3.2.2 地层对比及地层岩性
        3.2.3 残余地层分布
    3.3 古地理
        3.3.1 连井对比剖面相分析
        3.3.2 沉积相模式
        3.3.3 岩相古地理演化
第4章 岩溶类型及特征
    4.1 岩溶产物
        4.1.1 岩溶角砾岩
        4.1.2 岩溶孔、洞、缝
    4.2 岩溶期次
    4.3 准同生期岩溶
    4.4 短期不整合岩溶
        4.4.1 亮甲山组顶部不整合
        4.4.2 府君山组顶部不整合
    4.5 长期不整合岩溶
        4.5.1 角度不整合岩溶
        4.5.2 平行不整合岩溶
        4.5.3 断裂岩溶
    4.6 埋藏期岩溶
        4.6.1 压释水岩溶
        4.6.2 热液岩溶
第5章 岩溶影响因素
    5.1 岩性和沉积环境
        5.1.1 不同岩性的岩溶作用机制
        5.1.2 不同岩性中的裂缝发育程度
        5.1.3 石灰岩与白云岩的物性差异
        5.1.4 石灰岩和白云岩薄互层的岩溶作用
        5.1.5 沉积环境对岩溶作用的影响
    5.2 风化淋滤时间
        5.2.1 成岩作用过程
        5.2.2 短期不整合的地质意义
    5.3 加里东岩溶期古地貌
    5.4 地下水动力
    5.5 断裂及裂缝
        5.5.1 断裂及裂缝
        5.5.2 区域构造应力
    5.6 构造热液
        5.6.1 区域热力学背景
        5.6.2 热液白云岩
        5.6.3 热液岩溶
        5.6.4 热液储层的分布
第6章 岩溶模式
    6.1 准同生期岩溶模式
    6.2 短期不整合岩溶模式
    6.3 长期不整合岩溶模式
    6.4 埋藏期岩溶模式
        6.4.1 压释水岩溶模式
        6.4.2 热液岩溶模式
    6.5 油气储层意义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区块上古生界烃源岩生排烃史与天然气成藏期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1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田研究现状
        1.3.2 烃源岩生排烃史研究现状
        1.3.3 天然气成藏期次研究现状
        1.3.4 盆地模拟研究现状
        1.3.5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工作量和研究成果
        1.5.1 完成工作量
        1.5.2 研究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临兴区块位置与勘探现状
        2.1.1 临兴区块地理位置
        2.1.2 临兴区块勘探现状
        2.1.3 临兴区块气藏成藏条件
        2.1.4 临兴区块气层分布特征
    2.2 构造特征与演化
        2.2.1 现今构造特征
        2.2.2 构造沉积演化
    2.3 沉积地层特征
        2.3.1 下古生界
        2.3.2 上古生界
        2.3.3 中生界
        2.3.4 新生界
第3章 烃源岩生烃能力评价
    3.1 烃源岩地质评价
        3.1.1 烃源岩类型
        3.1.2 烃源岩空间分布
    3.2 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3.2.1 有机质丰度
        3.2.2 有机质类型
        3.2.3 有机质热演化程度
    3.3 生气能力评价
        3.3.1 烃源岩生气能力模拟实验
        3.3.2 生烃强度
第4章 烃源岩生排烃史模拟
    4.1 模拟条件及参数选取
        4.1.1 地质年代及地层
        4.1.2 剥蚀厚度恢复
        4.1.3 地层岩性
        4.1.4 生烃动力学参数
        4.1.5 边界条件
    4.2 盆地模拟模型选择
        4.2.1 压实模型
        4.2.2 成熟史模型
        4.2.3 生烃模型
        4.2.4 排烃模型
    4.3 盆地模拟结果
        4.3.1 埋藏史结果
        4.3.2 热史结果
        4.3.3 生排烃史模拟结果
    4.4 模型不确定性
第5章 天然气成藏期次与成藏过程分析
    5.1 天然气成藏期次
        5.1.1 地质综合分析法
        5.1.2 含烃流体包裹体分析成藏期次
    5.2 致密砂岩气成藏过程与成藏模式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10)鄂尔多斯盆地有机包裹体与油气成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样品采集及分析
2 成岩作用
3 有机包裹体
    3.1 有机包裹体期次
    3.2 包裹体均一温度
    3.3 包裹体盐度
4 天然气运移成藏时间
5 讨论
6 结论

四、鄂尔多斯古生界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与油气演化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鄂尔多斯盆地伊盟隆起构造热演化史研究[D]. 李博. 西北大学, 2021(12)
  • [2]渤中凹陷深层油气运聚成藏机制[D]. 赵子龙. 西北大学, 2020(12)
  • [3]川中高石梯磨溪构造形成演化与灯影组油气差异富集研究[D]. 季玮.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4]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地区上古生界流体包裹体与天然气成藏研究[D]. 舒永.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5]银额盆地哈日凹陷下白垩统湖相热水沉积岩特征及形成机理[D]. 陈志鹏. 西北大学, 2019(01)
  • [6]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吴起—甘泉奥陶系马家沟组中下组合白云岩成因及其主控因素[D]. 于春勇. 西北大学, 2019(01)
  • [7]济阳坳陷桩海地区奥陶系八陡组岩深储层评价研究[D]. 魏笑.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8]冀中坳陷下古生界岩溶类型及岩溶模式研究[D]. 闫伟.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9]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区块上古生界烃源岩生排烃史与天然气成藏期次研究[D]. 李龙龙.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10]鄂尔多斯盆地有机包裹体与油气成藏特征研究[J]. 李鑫. 断块油气田, 2014(06)

标签:;  ;  ;  ;  ;  

鄂尔多斯古生界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与油气演化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