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海洋监视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陈梅娟[1](2020)在《肇庆四会市劳动保障监察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劳动保障监察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是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促进劳动行政管理职能转变,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逐步健全劳动法制。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从改革开放走向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势下劳资结构、劳动关系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劳动保障举报投诉和争议仲裁案件呈上升趋势,基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处理难度也越来越大。近年来肇庆四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十分重视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内设机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大队积极开展工作,及时化解矛盾,解决实际问题,力求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然而,劳动用工形式及劳资双方利益诉求表现出日益多元化、复杂化,劳动者到四会市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维权人数逐年增多,劳动保障监察工作问题多、任务重,重大劳资纠纷化解难度大,大型维权事件仍常有发生。因此,深入研究四会市劳动保障监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维护企业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四会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进行深入研究,首先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包括劳动保障监察定义、其五个组成要素、作用及相关基础理论。其次,通过访谈等方式开展实证研究,分析四会市劳动保障监察运行现状,探讨四会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原因。再次,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对国内外劳动保障监察管理的经验做法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对四会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启示。最后,针对存在问题和原因,结合先进经验,提出可行性建议和意见:一是科学安排,配齐配强劳动保障监察主体力量;二是加强宣传,引导劳动关系双方知法懂法会用法;三是完善职能,有效提升劳动监察执法效能;四是调整方式,多措并举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五是强化监督,拓展外部助力协调发展。
韩毅[2](2020)在《中国海上执法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部署,我国对海洋权益的重视程度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近年来,我国与邻海国家海洋领土争端不断,海上恐怖主义、非法移民、走私、贩毒等非传统安全威胁频发,对我国海洋安全带来极大挑战。为扞卫国家海洋主权与安全,加强海上执法力度,2013年重新组建了中国海警局,2018年完成了海警转隶武警部队。海上执法是执法主体依照法律授权,管理管辖海域内违法犯罪活动的行为。我国的海上执法成就喜人。在立法层面,我国海上立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单一到综合的发展过程,为规范海上执法行为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执法队伍建设层面,我国海上执法力量经历了从海监、海警、渔政、海关、海事五龙治海,到重新组建中国海警局,再到转隶武警部队的发展历程,理顺了涉海执法部门之间的关系,实现了海上执法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分离,规范海上执法行为,改善执法环境,进一步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但我国海上执法还存在着不足,在法律依据上,缺乏海洋基本法、海上执法程序法及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在执法主体上,中国海警局整合不彻底,与其他海上执法力量权限划分不清,在监督机制上,监督方式及运行方向单一,监督内容不全面,尚未形成科学系统的监督机制,在执法合作上,还存在海上执法合作区域不清、合作执法领域少、机制不畅通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从制定海洋基本法、中国海警法,完善海上执法相关立法,加强法律法规协调性,进一步整合中国海警局并完善海上执法协调机制,建立海上执法监督机制,树立执法工作权威性,推进国际海上执法交流合作,扩大合作领域与合作事项,实现合作各方共赢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以更好地规范海上执法、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刘奕[3](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周瀛[4](2019)在《中国海警行使刑事侦查权的困境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海上事务与海洋国土在我国的战略和经济地位中的提升,国家更为重视海洋监管的有效性和战略性,其中对于司法系统的完善有着更加深刻的要求。海洋资源和海洋管辖问题,成为日益影响国家安定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于立法完善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深入推进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重新组建了国家海洋局,并成立中国海警局,将原来海上执法领域“九龙治海”化零为整,形成合力。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党中央机构改革决定》”),下发党中央制定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机构改革方案》”),将海警这支队伍转隶武警部队。将国务院国家海洋局所领导指挥的海警队伍(中国海警)及相关职能全部划给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但从近年来中国海警开展海上刑事侦查的实际运作来看,仍然存在着管辖依据缺失、职责不明、管辖领域过窄的问题。同时,我国行政体制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单位从事着涉海刑事侦查领域的工作,各部门职能重复,管辖不清、地域叠加。特别是近年来在我国南海、钓鱼岛附近海域,周边及别有用心的国家借助民间行为不断挑衅我国主权,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在当下尤为重要,急需完善一套行之有效地海上刑事侦查法律规范和协调机制,来满足我国日益增加的海上维权执法的需要。本文基于海警部队在海上刑事侦查的实际,通过对目前海警开展刑事侦查的现状和职能,分析当前海警行使刑事侦查权中的特殊性以及发展趋势。在认清当前行使刑事侦查权的背景下,认为我国目前的涉海刑事侦查的体制主要是以海警部门行使侦查权为主的,司法结构也相对简单。而纵观目前的执法和涉海案件的刑侦工作以及行使侦查权的困境主要集中体现在海警刑侦主体资格不够明确,部门之间协调不足,以及概念混淆,管辖叠加,权责叠加失效,未明确紧追权、登临权等问题。因此,我国需要明确涉海案件刑事侦查权责,划分权责归属,建立以海警部队为专门的海上刑事执法机构的相关立法和执法细则,才能够解决涉海刑事侦查的困境。由此,本文提出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通过建立与海警队伍相统一的刑事侦查机制,明确紧追权、登临权,建立统一的涉海刑事侦查部门协商机制,健全行政部门与海警部门案件移送的方式,完善海警部门与司法机关侦查起诉移送方式等方面,解决涉海刑事司法衔接的困境,完善涉海侦查主体权限的划分,逐步推进科学立法并不断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从而达到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目的。
林培钦[5](2019)在《石狮市海洋捕捞渔船的安全风险防范研究》文中提出渔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高的比率。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安全生产事故频繁发生,这是全世界都共同存在的难题。因此,海洋捕捞渔业也被公认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理念,着重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石狮为我国渔业百强县市,拥有海洋捕捞渔船849艘,国内海洋捕捞产量316541吨,产量、产能均居全国之首。做好石狮市的海洋捕捞渔船安全风险防范工作,能够更好的助力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也为其它渔区的风险防范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本研究运用安全风险防范理论、事故致因理论、多中心治理等相关理论,采取调查研究、案例分析、文献研究等研究方法,根据石狮市海洋捕捞渔船安全风险防范实际情况,总结出政府在海洋捕捞渔船安全风险防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渔业安全生产宣传培训教育工作流于形式、从业人员逐利、忽视安全、缺乏政策支持、投入不足、安全生产监管队伍不充足、装备落后、应急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并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石狮市发展实际,提出健全渔业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和长效机制、加强宣教培训力度和培训机构监管、强化渔业生产过程安全监管、加大渔业安全生产保障力度、增强渔业安全监管的保障力量等应对措施,提高安全风险防范管理能力,为石狮市渔业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尹卉[6](2019)在《江苏海事监管信息化建设研究》文中认为自江苏海事局2000年成立以来,一直秉承科技为先的原则持续发展,对于监管信息化的建设和有效运用尤为重视。随着国家简政放权的深入推进,海事监管经历了从事前监管向事中、事后监管的深刻变革,水上监管压力也日益增加,迫切需要信息化的支撑。江苏海事监管信息化建设就是将信息化技术与监管深度融合,以数字海事建设为龙头,带动海事装备现代化,促进江苏海事监管水平的提高,实现服务海事监管、海事服务、海事政务的目标。本文结合海事工作实践,通过充分运用文献研究、对比分析、总结归纳、理论联系实际等研究方法,学习信息化理论、整体政府理论以及新公共服务理论知识,结合江苏海事监管信息化建设现状,发现江苏海事局监管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信息系统重复建设,信息资源整合处理能力不强,信息化项目建设多,整合少,不能有效开发利用海事信息资源;监管信息化服务能力薄弱,与业务需求结合不紧密,服务理念没有转变,社会满意度较低;现场监管设备设施落后,依赖传统人工信息采集方式,缺乏全辖区覆盖的VTS、CCTV、AIS系统;监管信息化设备使用率不高,现场执法人员没有充分发挥其功能。另外,本文查找了海事统筹规划、海事服务能力、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利用不充分等方面问题的原因,结合江苏海事局监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和省市海事机构先进的经验和做法,提出了加强江苏海事监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一是要强化江苏海事监管信息化建设的统筹规划;二是要促进海事监管信息化服务能力提升;三是要加强海事监管信息化装备设施建设;四是要加强海事监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对江苏海事监管信息化建设的研究,有利于加快推进江苏海事“智慧海事建设”,率先基本实现海事现代化,为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提供坚强保障。
褚健[7](2019)在《安徽省S监狱服刑人员管理困境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监狱作为刑罚执行机关、国家暴力机器,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监狱对服刑人员的管理状况关系到服刑人员将来走向社会后对社会安全和稳定的影响。近年来,中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监狱职能所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监狱在实际管理服刑人员工作中所面临的困境却日益突显。本文以安徽省S监狱服刑人员管理状况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整理归纳出监狱在管理服刑人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的人性理论、激励机制、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上,根据监狱服刑人员管理工作实际,并结合国内外监狱管理制度,多角度对监狱服刑人员管理困境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从监狱自身管理体制、制度保障、现代化管理理念、民警队伍建设、强化管理服刑人员手段、引入社会资源方面探讨解决监狱服刑人员管理困境的应对策略,以便有效提升监狱管理服刑人员的水平,促进监狱将罪犯转变为守法公民,维护社会法治的公平和正义。
杜秋磊[8](2019)在《A海事局海事行政执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交通强国”战略的大背景下,多种强化工作持续展开,对海事行政执法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国海事作为维护我国水上安全的行政执法机构,提高其海事行政执法效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018年作为“交通强国”和“海事治理现代化”的启动之年,各项工作也在不断强化过程当中,更加注重对海事监管漏洞和依法行政不规范等问题的查摆和纠正。多种执法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海事行政执法的效率和对外形象,已经制约了中国海事国际化发展的步伐。因此,这篇论文从实际工作作为出发点,主要研究目的就是以全面性为原则,抓住目前海事行政执法尚存的问题所在,依照相关理论为依据,提出改善方案,满足水上经济发展对海事监管能力的需求。论文是通过选取A海事辖区一线执法单位及执法人员为调查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法,收集辖区实际执法资源分配情况,了解了多个海事行政执法行为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案例。调研数据初步反应:一线执法人员普遍对于执法资源分配不科学、执法依据不健全、执法流程繁琐、审批时限较长、人员设备配置不足、缺乏人身保障等问题反馈较多。本篇论文从一些现实问题出发,自下而上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发生的原因,依据依法行政、扁平化组织管理、系统优化原理等理论作为支撑,对组织结构、运行机制、人员配备、外部环境等各个方面进行探讨,自上而下从法律法规、机构设置、思想文化建设、执法队伍配置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同时,通过参考国内外的大量文献和同等级别海事局比较的方法,将国外研究和国内观点相互融合,提炼出具有辖区特点的可行性方案。论文通过对海事行政执法的研究分析得出:影响海事行政执法因素有多种,甚至效率的高低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共同作用产生结果。这些因素既包括综合管理层面,也包括技术业务层面,更与行政执法层面息息相关。海事的综合管理和海事业务的完善,最终落脚点都是为了能够实现海事行政执法效率的最大化。经过研究证明,有机结合执法软硬件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是全面提升海事行政执法的有效手段,这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项不断创新的任务。学界对于海事行政执法的研究已经延伸到海事管理的方方面面,但大多研究是进行历史性的梳理、概括和总结,或就其中一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忽略了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反应,过于理想化是理论研究普遍存在的问题。这篇论文创新点在于:突破只注重“人-船-环境-管理”等外部影响因素的管理理念,引入内部管理和思想文化建设等软实力建设方案,自下而上对影响海事行政执法的因素进行整体分析,为提升海事行政执法提供新的助力。
段建炜[9](2018)在《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美国是当今世界情报投入最多的国家,而国防情报业界占据了整个情报界的半壁江山。为了管理和利用好这一庞大力量,美国建立了现代化的国防情报管理机制,凭借先进的管理理念、发达的管理水平、优秀的管理队伍,在支援决策和作战方面成效显着。论文以考察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理论框架与模型为逻辑起点,以组织管理与业务管理具体实践为依据,分析和归纳现代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主要内容,揭示和论证若干重要影响因素,总结评价其特点与不足,并对我国防和情报管理发展提出对策性思考,使论文具有学术研究和实践指导双重意义。论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系统科学方法等,重点从四个部分开展研究:第一部分是论文研究的起点和基础,对美国国防情报管理最基础的理论要素进行概念分析和客观要素考察,并通过建模方法研究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理论模型,解读出情报、管理与决策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是论文的历史归纳与思考,梳理美国国防情报管理发展,分析美国从军事情报到国防情报、从各自为政到业界管理的历史脉络,剖析美国国防情报管理萌芽、创立、调整、新发展四个阶段的演进轨迹,深化了对当前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由来与发展的认识。第三部分是论文的核心研究内容,考察了当前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战略目标以及组织管理、业务管理两大领域,梳理了国防情报业界三个层面的管理职能,剖析了国防情报工作各阶段、各环节的业务管理,对当前管理现状进行成效评估,总结归纳了管理特点,并对缺陷与挑战进行分析,对未来发展进行预测展望。最后一部分是论文研究的落脚点,对如何推进我军情报管理进行了思考,并结合我军事情报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前瞻性研究与探索,提出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情报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刘晓鹏[10](2018)在《冷战后美军目标情报工作研究》文中指出信息化战争是一体化联合作战,选择敌方作战体系的节点进行打击,以较少损伤取得胜利是普遍认同的作战制胜机理。目标情报则是选择敌方节点、匹配合适武器、评估毁伤效果的重要依据,其全面、持续、实时的侦察、共享与利用是信息化战争中正确作战决策和合理使用武器的重要保证。纵观冷战后的高技术局部战争,美军将目标选择与打击视为作战的核心工作,目标物理特征、功能作用、打击效果等相关情报成为情报机构搜集与研判的重点任务。高技术局部战争促使美军在目标选择、目标判定至效果评估各环节的情报工作迅速发展,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目标情报工作理论和实践经验。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阐述研究美军目标情报工作的意义及现状。第二章,梳理目标、目标工作、目标情报等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目标情报工作的概念,并阐述美军目标情报工作发展历程与地位作用。第三章,分析阐述冷战后美军目标情报工作的支援力量及组织实施。第四章,归纳总结冷战后美军目标情报工作的特点,并预测其发展趋势。最后一章,在前文基础上,得出对我军目标情报工作建设发展的有益启示。
二、关于海洋监视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海洋监视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肇庆四会市劳动保障监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思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目的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劳动保障监察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劳动保障监察的含义 |
2.1.2 劳动保障监察与其他行政概念的区分 |
2.2 劳动保障监察构成要素 |
2.2.1 劳动保障监察主体 |
2.2.2 劳动保障监察客体 |
2.2.3 劳动保障监察职能 |
2.2.4 劳动保障监察方式 |
2.2.5 劳动保障监察环境 |
2.3 劳动保障监察的作用 |
2.3.1 调节劳动关系平衡 |
2.3.2 督促落实劳动法律法规 |
2.3.3 维持劳动力市场秩序 |
2.4 基础理论 |
2.4.1 政府监管理论 |
2.4.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4.3 现代行政法的平衡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四会市劳动保障监察运行现状及问题 |
3.1 四会市劳动保障监察现状 |
3.1.1 四会市劳动保障监察主体情况 |
3.1.2 四会市劳动保障监察客体情况 |
3.1.3 四会市劳动保障监察职能情况 |
3.1.4 四会市劳动保障监察方式情况 |
3.1.5 四会市劳动保障监察环境情况 |
3.1.6 四会市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情况 |
3.2 四会市劳动保障监察存在的问题 |
3.2.1 监察主体力量不足 |
3.2.2 监察对象配合不够 |
3.2.3 监察职能划定不清 |
3.2.4 监察方式效能不高 |
3.2.5 外部监管机制不强 |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劳动保障监察内部原因 |
3.3.2 劳动保障监察外部原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外劳动保障监察管理的经验借鉴 |
4.1 国外劳动保障监察经验借鉴 |
4.1.1 美国的经验 |
4.1.2 日本的经验 |
4.1.3 国外劳动保障监察的经验启示 |
4.2 国内劳动保障监察经验借鉴 |
4.2.1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经验 |
4.2.2 上海市的经验 |
4.2.3 镇江市的经验 |
4.2.4 温州市龙湾区的经验 |
4.2.5 国内城市劳动保障监察的经验启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完善四会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
5.1 科学安排,配齐配强劳动保障监察主体力量 |
5.1.1 多管齐下增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量 |
5.1.2 全面提升执法队伍“软实力” |
5.1.3 切实加强执法队伍“硬实力” |
5.2 加强宣传,引导劳动关系双方知法懂法会用法 |
5.2.1 强化劳动关系双方遵法守法的意识 |
5.2.2 引导劳动者通过合法途径有效维权 |
5.3 完善职能,推动劳动监察执法效能稳步提升 |
5.3.1 理顺劳动监察和劳动争议仲裁的职能划分 |
5.3.2 加快推进完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 |
5.3.3 探索建立劳动保障监察垂直化管理体制 |
5.4 调整方式,多措并举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
5.4.1 建立劳动保障大数据监测预警平台 |
5.4.2 强化执法强制权限,加大执法力度 |
5.5 强化监督,拓展外部助力协调发展 |
5.5.1 健全企业工会组织,探索“工会+”模式 |
5.5.2 完善劳动保障守法诚信企业等级评价机制 |
5.5.3 加强社会监督,引领群众共建共治和谐劳动关系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四会市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在职人员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中国海上执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海上执法的概念和范围 |
1.1 海上执法的概念与特点 |
1.2 海上执法的范围 |
1.2.1 执法区域层面 |
1.2.2 执法内容层面 |
2 中国海上执法发展历程及其成就 |
2.1 中国海上执法发展历程 |
2.1.1 海上执法队伍发展历程 |
2.1.2 海上立法赋予多种海上执法权限的发展历程 |
2.2 中国海上执法取得的成就 |
2.2.1 海上执法力量得到整合 |
2.2.2 解决了海上执法队伍管理与执法不分的情况 |
2.2.3 海上执法的法律框架已基本形成 |
2.2.4 维护海洋权益,促进海洋和平发展 |
3 当前中国海上执法存在的问题 |
3.1 海上执法法律体系不健全 |
3.1.1 海洋基本法缺失 |
3.1.2 海上执法程序规范不完备 |
3.2 海上执法主体的划分及整合存在问题 |
3.2.1 中国海警局与海军 |
3.2.2 中国海警局与中国海事局 |
3.2.3 中国海警中央与地方海上执法力量 |
3.3 海上执法权限缺乏具体操作规则 |
3.4 海上执法监督机制缺失 |
3.5 国际海上执法合作仍存在一定困难 |
4 完善中国海上执法的建议 |
4.1 海上执法相关立法之构建 |
4.1.1 加快制定海洋基本法,加强海上执法法律规范间的协调性 |
4.1.2 制定相关程序法,规范海上执法程序 |
4.2 进一步整合我国海上执法力量并完善相关辅助体系 |
4.2.1 建立海警局与海军的海上执法协调机制 |
4.2.2 合并海警与海事,推进海上执法主体一元化改革 |
4.2.3 理顺海警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
4.3 制定具体实施细则规范海上执法权限 |
4.4 建立完善执法监督机制 |
4.5 继续推进国际海上执法交流合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4)中国海警行使刑事侦查权的困境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中国海警行使刑事侦查权的概述 |
(一) 我国涉海刑事侦查权行使的现状 |
1. 我国行使涉海刑事侦查权的主体及其职责 |
2. 我国行使涉海刑事侦查权主体间的职能划分及冲突 |
(二) 中国海警行使刑事侦查权的重要性与特殊性 |
1. 海警行使刑事侦查权是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和海上治安的迫切需求 |
2. 中国海警具备行政职能 |
3. 我国海警具有武装部队职能 |
(三) 中国海警行使刑事侦查权的发展趋势 |
1. 国际上的借鉴 |
2. 我国海警发展方向 |
二、海警行使刑事侦查权的困境事项 |
(一) 海域管辖的模糊性 |
1. 海域管辖模糊性的现状 |
2. 存在海域管辖模糊性的原因 |
(二) 刑事侦查与武装巡逻的统一衔接不明 |
1. 刑事侦查与武装巡逻的统一衔接不明的现状 |
2. 存在刑事侦查与武装巡逻的统一衔接不明的原因 |
(三) 紧追权、登临权的有关规定未予明确 |
1. 紧追权、登临权的现状及存在困境的原因 |
2. 紧追权、登临权的武力使用的未明确 |
三、海警行使刑事侦查权与整体刑事程序衔接存在的困境 |
(一) 与检察审判机关的衔接 |
(二) 补充侦查 |
(三) 强制措施 |
(四) 案件移送与指定管辖 |
四、完善海警行使刑事侦查权的对策 |
(一) 明确以海警为主的涉海刑事侦查机制 |
1. 加快涉海刑事侦查主体的立法工作 |
2. 进一步明确涉海刑事侦查主体间的衔接 |
3. 捋顺刑事侦查与武装巡逻的衔接 |
4. 加快海上地域管辖立法工作 |
(二) 对海警行使登临权、紧追权予以明确 |
1. 对涉海紧追权、登临权主体通过立法予以明确 |
2. 对涉海紧追权、登临权要件通过立法予以明确 |
3. 明确涉海紧追权、登临权的武力使用 |
(三) 健全我国海上刑事司法程序衔接的法律机制 |
1. 明确管辖海域所对应的刑事案件检察审判部门 |
2. 建立海上刑事侦查的补充侦查程序的立法建议 |
3. 健全涉海刑事案件强制措施的法律规定 |
4. 建立案件移交、指定管辖的协商部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石狮市海洋捕捞渔船的安全风险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外的相关研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海洋捕捞渔船风险防范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海洋捕捞渔船的安全风险 |
二、海洋捕捞渔船的安全风险防范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事故致因理论 |
二、风险管理理论 |
第三章 石狮市海洋捕捞渔船安全风险防范现状分析 |
第一节 石狮市海洋捕捞渔船海上作业及风险情况 |
一、石狮市海洋捕捞渔船基本情况 |
二、石狮市渔船海上作业环境情况 |
三、石狮市海洋捕捞渔船的安全风险识别 |
第二节 石狮市海洋捕捞渔船安全风险防范情况 |
一、安全生产宣传培训情况 |
二、渔船安全监管情况 |
三、渔港配套设施情况 |
四、组织机构及安全风险防范制度情况 |
第四章 石狮市海洋捕捞渔船安全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石狮市海洋捕捞渔船安全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 |
一、安全意识淡薄以及职业技能不足 |
二、渔船安全设施配备不到位 |
三、渔业配套不完善 |
四、安全风险防范多机构管理 |
五、监管力量薄弱 |
第二节 石狮市海洋捕捞渔船安全风险防范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宣传培训教育工作流于形式 |
二、从业人员逐利 |
三、缺乏政策支持 |
四、安全风险防范的机构和机制不完善 |
五、安全生产监管的保障力量缺乏 |
第五章 完善石狮市海洋捕捞渔船风险防范对策 |
第一节 加强宣教培训力度和培训机构监管 |
一、加强安全生产宣教培训力度 |
二、强化渔业船员专业技能培训 |
三、加强对船员培训机构的监管 |
第二节 强化渔业生产过程安全监管 |
一、加强渔船安全生产日常监管 |
二、落实船东船长主体责任 |
第三节 加大渔业安全生产保障力度 |
一、加强恶劣自然天气的预警 |
二、完善渔港环境的建设 |
三、用科技为渔船保驾护航 |
第四节 健全渔业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和长效机制 |
一、完善渔业安全生产监管法律体系 |
二、建立渔业安全管理制度 |
第五节 增强渔业安全监管的保障力量 |
一、加强渔业安全监管队伍的建设 |
二、强化多部门协同执法力量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江苏海事监管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海事监管 |
2.1.2 海事信息化 |
2.1.3 海事监管信息化建设 |
2.2 理论基础 |
2.2.1 信息化理论 |
2.2.2 整体政府理论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3 江苏海事监管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
3.1 江苏海事监管信息化建设目前所取得的成绩 |
3.1.1 监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 |
3.1.2 多个监管信息应用系统部署完成 |
3.1.3 云数据中心初具规模 |
3.1.4 科学监管能力明显提升 |
3.2 江苏海事监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3.2.1 监管信息化系统重复建设现象频发 |
3.2.2 监管信息化服务能力较弱 |
3.2.3 现场监管信息化装备落后 |
3.2.4 监管信息系统使用不充分 |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缺少高规格的顶层设计和规划 |
3.3.2 监管信息化服务针对性不强 |
3.3.3 现场监管装备设施更新滞后 |
3.3.4 海事监管人员信息化水平不高 |
4 国外与国内其它地区海事监管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
4.1 国外海事监管信息化建设概况 |
4.1.1 美国海岸警卫队:配置“搜救优化计划系统” |
4.1.2 韩国海洋警察厅:成立“海事安全与保安综合信息中心” |
4.1.3 英国海事与海岸警备局:形成“综合海事监管网络服务平台” |
4.1.4 新加坡海事及港口管理局:构建“海港运作控制中心” |
4.2 国内其它地区海事监管信息化建设概况 |
4.2.1 上海:启动海事系统共享数据库工程 |
4.2.2 广东:智慧海事监管服务平台建成 |
4.2.3 山东:打造VTS智慧交管 |
4.2.4 秦皇岛:自主研发智慧船舶交通管理系统 |
4.3 经验启示 |
4.3.1 利用高新技术夯实信息化建设基础 |
4.3.2 信息技术与监管深度融合 |
4.3.3 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
4.3.4 构建现代化综合海事监管服务体系 |
5 江苏海事监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
5.1 强化江苏海事监管信息化建设的统筹规划 |
5.1.1 强化监管信息化建设规划和设计 |
5.1.2 理顺监管信息化建设机制体制 |
5.1.3 落实监管信息化建设资金保障 |
5.1.4 推动全行业跨部门合作 |
5.2 加强海事监管信息化服务建设 |
5.2.1 以服务理念推动海事监管信息化建设 |
5.2.2 深入了解监管业务需求 |
5.2.3 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 |
5.3 加强海事监管信息化装备设施建设 |
5.3.1 强化海事监管设备基础建设技术保障 |
5.3.2 优化海事监管信息化基础设施环境 |
5.3.3 加强高新科技研究成果转化应用 |
5.3.4 构建海事监管信息化安全体系 |
5.4 加强海事监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
5.4.1 建立海事监管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 |
5.4.2 建立健全人才成长激励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安徽省S监狱服刑人员管理困境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的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中外监狱罪犯分类管理的比较 |
(二) 监狱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的研究 |
(三) 监狱罪犯管理的现状研究 |
(四) 关于解决服刑人员管理问题的对策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问卷调查法 |
(三) 访谈法 |
四、研究内容 |
五、特色之处与不足 |
(一) 特色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监狱服刑人员管理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 监狱结构 |
(二) 司法体制改革 |
(三) 监狱体制和机制改革 |
(四) 监狱监管安全 |
(五) 监狱管理理念 |
二、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主义的人性理论 |
(二) 激励机制 |
(三) 公共部门管理 |
第三章 安徽省S监狱服刑人员管理现状调查 |
一、安徽S监狱概况 |
(一) 整体概况 |
(二) 干警方面 |
(三) 职工方面 |
(四) 服刑人员方面 |
二、安徽省S监狱管理罪犯的措施 |
(一) 罪犯的收押与释放 |
(二) 监狱改造罪犯的方式 |
(三) 罪犯违规违纪的处理 |
三、问卷调查 |
(一) 问卷调查概述 |
(二) 问卷调查回收情况 |
(三)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
(四) 问卷调查结论 |
四、访谈 |
(一) 访谈概述 |
(二) 访谈记录 |
(三) 访谈结论 |
第四章 安徽省S监狱在管理服刑人员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管理体制和理念不科学 |
二、缺乏制度和政策保障 |
三、软硬件设施落后 |
四、过度注重罪犯的“权利” |
五、缺乏社会支持 |
第五章 安徽省S监狱服刑人员管理困境原因分析 |
一、管理体制方面--国内外监狱管理体制对比 |
(一) 监狱的管理机构 |
(二) 监狱的管理形式 |
(三) 监狱关押的对象 |
(四) 监狱的职能 |
(五) 监狱内部机构设置 |
二、政策法规方面 |
(一) 监狱民警执法缺少足够法律保障 |
(二) 监狱在体制改革中职能定位不清 |
(三) 刑事司法政策变化影响 |
三、监狱自身管理方面 |
(一) 监狱软硬件设施落后 |
(二) 监狱管理理念有待提高 |
(三) 监狱民警队伍素质需进一步提升 |
四、监狱服刑人员方面 |
(一) 罪犯认知能力不全 |
(二) 逃避服刑改造的心理 |
(三) 服刑前养成的恶习 |
五、社会支持方面 |
(一) 社会组织参与程度不高 |
(二) 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缺失 |
(三) 服刑人员家庭帮扶缺失 |
第六章 安徽省S监狱服刑人员管理困境的应对策略 |
一、进一步完善监狱自身管理体制 |
(一) 实行统一的监狱软硬件设施标准 |
(二) 精简监狱管理机构,保证监管一线执勤警力 |
(三) 继续深化“监企分开”改革 |
(四) 形成有效、高效的行政作风 |
二、建立健全监狱管理相关制度和政策 |
(一) 出台保障民警正常执法行为的规章制度 |
(二) 建立监狱民警值班执勤模式合理调整制度 |
(三) 健全监狱基层民警待遇保障政策 |
(四) 明确、细化罪犯的权利和义务 |
三、提高监狱现代化管理理念 |
(一) 加大监狱硬件设施建设力度 |
(二) 重视监狱信息化建设 |
(三) 注重舆论宣传和舆情应对 |
(四) 提高监狱信息安全观念 |
四、注重民警队伍建设 |
(一) 提高民警政治和法律意识 |
(二) 提升民警队伍专业素养 |
(三) 加强对民警的人文关怀 |
五、强化管理服刑人员的手段 |
(一) 注重对罪犯精神层面的改造 |
(二) 在管理罪犯中引入恰当的激励方式 |
(三) 细化对罪犯服刑改造情况的考核和评价 |
(四) 及时介入罪犯心理健康问题 |
(五) 量化评价服刑人员改造情况 |
六、加大引入社会资源支持监狱管理工作 |
(一) 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强化罪犯教育工作 |
(二) 依靠社保医疗体系解决罪犯就医问题 |
(三) 建立社会法律援助制度帮扶罪犯 |
(四) 引入社会公益组织参与罪犯矫治工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A海事局海事行政执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相关文献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行政执法 |
2.1.2 海事行政执法 |
2.2 理论基础 |
2.2.1 依法行政理论 |
2.2.2 系统优化原理 |
2.2.3 扁平化组织理论 |
3 A海事局海事行政执法现状 |
3.1 A海事局海事行政执法的基本情况 |
3.1.1 机构设置和辖区现状 |
3.1.2 A海事局行政执法现行举措 |
3.2 A海事局海事行政执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海事执法依据建设滞后 |
3.2.2 执法行为不规范 |
3.2.3 内部管理存在漏洞 |
3.2.4 外部执法环境复杂 |
3.3 A海事局海事行政执法问题原因分析 |
3.3.1 海事法律法规不完善 |
3.3.2 海事执法队伍配置不足 |
3.3.3 海事机构设置及管理机制滞后 |
3.3.4 辅助执法系统建设不足 |
4 国内其他海事局行政执法经验借鉴 |
4.1 国内其他海事局行政执法概况 |
4.1.1 山东海事局行政执法举措 |
4.1.2 天津海事局行政执法举措 |
4.1.3 上海海事局行政执法举措 |
4.2 提升海事行政执法效率经验启示 |
4.2.1 思想政治和文化建设是基础 |
4.2.2 科技信息和现代化设备投入是助力 |
4.2.3 多元化执法人员素质培养是支撑 |
5 提高A海事局海事行政执法的对策建议 |
5.1 加强海事行政执法的法律法规建设 |
5.1.1 推进完备的法规文件体系建设 |
5.1.2 加强便民的执法服务体系建设 |
5.1.3 构建严密的执法监督体系 |
5.1.4 构建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
5.2 推进海事行政执法机构改革 |
5.2.1 推动基层执法机构改革创新 |
5.2.2 规范内外部运行机制 |
5.2.3 强化监督考核管理机制 |
5.3 加强海事思想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 |
5.3.1 加强海事执法人员思想政治建设 |
5.3.2 推进廉政作风建设 |
5.3.3 促进海事文化建设 |
5.4 加强海事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
5.4.1 加强人员流动性建设 |
5.4.2 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利用 |
5.4.3 落实激励机制 |
5.5 加强科技信息和海事行政执法设备的投入 |
5.5.1 提高科技战力促进资源共享 |
5.5.2 更新执法设备加大执法投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基层执法机构“执法任务及执法力量”基础情况调研表 |
致谢 |
(9)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创新点、难点及解决对策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理论体系与模型建构 |
2.1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客观要素 |
2.1.1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基本概念 |
2.1.2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客观要素 |
2.2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理论框架 |
2.2.1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情报流程理论框架 |
2.2.2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国防管理理论框架 |
2.2.3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决策周期理论框架 |
2.3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理论模型的建构 |
2.3.1 建构理论模型已具备基本条件 |
2.3.2 基于理论框架建构出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理论模型 |
2.3.3 基于理论模型解读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内涵 |
2.4 小结 |
第三章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发展演变 |
3.1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历经战争进入萌芽期 |
3.1.1 从独立战争到建国初期,美国军事情报管理较为混沌 |
3.1.2 从内战结束至一战前,美国常设军事情报机构出现 |
3.1.3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事情报机构发展壮大但缺乏管理 |
3.2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在冷战期间进入成长期 |
3.2.1 美国国防情报部门创立发展是国防情报管理开展的前提 |
3.2.2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直接受美国情报界管理改革的影响 |
3.2.3 冷战结束后美国国防情报管理开始重新定位 |
3.3 “9·11”事件后美国国防情报管理步入成熟期 |
3.3.1 “9·11”事件后美国国防情报界反思管理改革问题 |
3.3.2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实现里程碑式的发展 |
3.3.3 奥巴马政府推动国防情报管理深化调整 |
3.4 小结 |
第四章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重点目标与具体实施 |
4.1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重点目标 |
4.1.1 保障国防情报用户及时准确决策,配合整个美国情报界 |
4.1.2 紧跟国防情报用户需求,提升国防情报业界管理水平 |
4.1.3 推进国防情报理论研究,加强国防情报人才队伍建设 |
4.1.4 提升国防情报业界反制与拒止能力,防止敌方夺取优势 |
4.2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组织管理 |
4.2.1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围绕情报支援开展组织管理 |
4.2.2 各层级情报部门在组织管理中被赋予明确职能 |
4.3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业务管理 |
4.3.1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贯穿军事情报行动各环节 |
4.3.2 美军实施联合作战时注重开展国防情报管理 |
4.4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主要路径 |
4.4.1 通过加强人事管理,注重培养国防情报管理力量 |
4.4.2 通过有效资金管理,积极投入发展国防情报能力 |
4.4.3 通过信息技术管理,提升国防情报管理效率 |
4.4.4 通过反情报与安全管理,严防安全漏洞带来破坏 |
4.5 小结 |
第五章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成效与主要特点 |
5.1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取得突出成效 |
5.1.1 国防情报主管权力得到巩固和加强,统筹效益不断提高 |
5.1.2 国防情报管理机制运行更加流畅高效,手段与能力进步较快 |
5.1.3 国防情报管理地位得到强化,对国家情报管理的影响力扩大 |
5.2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主要特点 |
5.2.1 以制度化的领导指挥形成强大管理权力 |
5.2.2 以体系化的管理结构发挥业界整体优势 |
5.2.3 以规范化的管理流程推动标准情报作业 |
5.2.4 以企业化的管理机制提高情报效益 |
5.3 小结 |
第六章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
6.1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
6.1.1 统合矛盾长期存在,影响国防情报业界整合 |
6.1.2 管理方向存在偏差,增加国防情报管理成本 |
6.1.3 资源管理频现不足,制约能力发展和理念更新 |
6.1.4 国防情报业界扩张,导致情报管理遭遇外部阻力 |
6.2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发展趋势 |
6.2.1 进一步强化国防部领导层授权,完善国防情报管理依据 |
6.2.2 进一步满足情报用户不同需求,提升国防情报管理水平 |
6.2.3 进一步削弱业界管理上的藩篱,推动国防情报一体化整合 |
6.3 小结 |
第七章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启示与思考 |
7.1 紧盯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实践发展 |
7.1.1 把握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发展脉络 |
7.1.2 把握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理念思维 |
7.1.3 把握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制度设计 |
7.2 确立我军情报管理的战略目标 |
7.2.1 以强军思想为指引,坚持情报管理体系建设的正确方向 |
7.2.2 积极开展理论探索,发展中国特色的情报管理理论体系 |
7.3 优化我军情报管理体制 |
7.3.1 加强我军情报管理集中领导,全盘统筹情报管理工作 |
7.3.2 完善我军情报管理体系模式,改进组织体制设计 |
7.3.3 颁布国家法律与军队条令条例,明确军事情报管理工作细则 |
7.4 提高我军情报管理水平 |
7.4.1 着眼提高我军情报管理效能,用科学方法管理军事情报工作 |
7.4.2 着眼提高联合作战情报保障效能,基于实战需求管理军事情报 |
7.5 完善我军情报管理路径 |
7.5.1 注重管理人员培养,打造一流情报管理队伍 |
7.5.2 加大财力物力投入,实现情报资源优化配置 |
7.5.3 建设高效安全技术平台,解决情报管理的信息瓶颈 |
7.5.4 严格落实安全反间措施,整合情报与反情报工作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主要结论与成果 |
8.2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冷战后美军目标情报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3.1 结构安排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研究难点 |
1.4.1 创新点 |
1.4.2 研究难点 |
第二章 概述 |
2.1 核心概念辨析 |
2.1.1 目标的概念 |
2.1.2 目标工作的概念 |
2.1.3 目标情报的概念 |
2.1.4 目标情报工作的概念 |
2.2 美军目标情报工作的发展历程 |
2.2.1 萌芽阶段——独立战争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
2.2.2 发展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至冷战结束 |
2.2.3 成熟阶段——冷战结束以来 |
2.3 美军目标情报工作的地位作用 |
2.3.1 制定合理作战计划的重要支撑 |
2.3.2 发挥武器作战效能的重要基础 |
2.3.3 促进装备研制发展的重要牵引 |
2.3.4 评估战斗毁伤效果的重要依据 |
第三章 冷战后美军目标情报工作的支援力量及组织实施 |
3.1 冷战后美军目标情报工作的主要支援力量 |
3.1.1 国防部情报支援力量 |
3.1.2 非国防部情报支援力量 |
3.2 冷战后美军目标情报工作的组织实施 |
3.2.1 聚焦作战任务目的,制定周密计划 |
3.2.2 综合运用侦察手段,全面侦控目标 |
3.2.3 科学系统分析目标,提供优质情报 |
3.2.4 全面评估目标毁伤,完善搜集需求 |
第四章 冷战后美军目标情报工作的主要特点与发展趋势 |
4.1 冷战后美军目标情报工作的主要特点 |
4.1.1 战前准备上的全面性 |
4.1.2 侦察手段上的综合性 |
4.1.3 作战运用上的融合性 |
4.1.4 过度依赖技术的脆弱性 |
4.2 冷战后美军目标情报工作的发展趋势 |
4.2.1 目标情报工作与作战将更趋一体化 |
4.2.2 目标情报范畴将更趋于泛化 |
4.2.3 目标毁伤评估地位将更加突出 |
4.2.4 目标情报分析将更趋智能化和专业化 |
第五章 冷战后美军目标情报工作对我的启示 |
5.1 加强目标情报工作理论研究 |
5.1.1 注重基础理论研究,揭示本质规律 |
5.1.2 加强应用理论研究,紧贴实战需求 |
5.1.3 创新前瞻理论研究,促进建设发展 |
5.2 构建目标情报信息共享机制 |
5.2.1 构建联合情报机构,实现目标情报融合 |
5.2.2 统一情报数据标准,提高分发共享效率 |
5.2.3 注重平时资料积累,完善目标数据库 |
5.3 完善目标情报侦察预警体系 |
5.3.1 灵活实施情报力量组网,构建多层次目标监控网 |
5.3.2 综合运用多种侦察手段,建立全方位情报搜集模式 |
5.3.3 建立高效情报分析模式,提高目标情报使用效率 |
5.3.4 采用共享式情报分发模式,实现目标情报全维感知 |
5.4 强化目标情报人才队伍建设 |
5.4.1 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 |
5.4.2 依托院校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 |
5.4.3 紧贴岗位培训多能技术型人才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关于海洋监视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肇庆四会市劳动保障监察问题研究[D]. 陈梅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中国海上执法问题研究[D]. 韩毅.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0)
-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4]中国海警行使刑事侦查权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 周瀛.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5]石狮市海洋捕捞渔船的安全风险防范研究[D]. 林培钦. 华侨大学, 2019(01)
- [6]江苏海事监管信息化建设研究[D]. 尹卉.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2)
- [7]安徽省S监狱服刑人员管理困境与对策研究[D]. 褚健. 苏州大学, 2019(06)
- [8]A海事局海事行政执法研究[D]. 杜秋磊.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2)
- [9]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研究[D]. 段建炜.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10]冷战后美军目标情报工作研究[D]. 刘晓鹏.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