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育素质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冯滟童[1](2021)在《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思政课教师角色转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就被明确为“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效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高中思政课程具有引导学生发展方向、传播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和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等独特作用。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战略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因此,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方位下,思政课教师必须密切结合实际,顺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新需要,进行有创造性的角色转变,以此更好地明确自身使命和责任,厘清自身的角色定位,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高中思政课教师角色本质上就是教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承担角色的具体体现,它具有教师角色的一般共性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性的双重属性,即承担着“立德”和“树人”两方面的社会期望,高中思政课教师作为思想政治学科课程的执行者和学科任务的承担者,需优化和调整自身行为模式以更好履行角色职能。因此,“立德”和“树人”从不同的维度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出了角色转变要求:一方面要求从“学科知识的授业者”转向“理想信念的塑造者”、从“道德行为的训导者”转向“高尚品格的垂范者”、从“理论知识的灌输者”转向“知行合一的促进者”。另一方面,从“学生行为的约束者”转向“学生潜能的激发者”、从“课堂教学的包办者”转向“学生发展的合作者”、从“教材内容的奉行者”转向“课程内容的开发者”、从“教育教学的权威者”转向“学生同行的知心人”。然而,当前高中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定位与职能仍然存在与上述新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通过对实际中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现状进行检视和反思,发现其“习惯思维”、“能力亏欠”、“支持不足”和“督促欠缺”是成为制约和阻碍其角色转变的主要困境。为了使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更好地在实践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文初步探讨了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思政课教师角色转变的策略,即应坚持示范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教师自身要进行思维转换和素质提升,社会层面要提供充分有效的信任支持,学校层面不断完善角色责任落实的体制机制,以推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顺利完成角色转变。
刘娜[2](2021)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式选用的现状调查 ——以J市四所乡镇小学为例》文中提出二十一世纪以来,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在我国进一步推行。新课改倡导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改的重点之一,而学生学习方式受教师教学方式的影响,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就需要教师转变以往单一、僵化的教学方式以带动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教师教学方式的选用对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式选用是否科学以及如何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变革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J市四所乡镇小学语文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式选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发现,教师问卷中教师选用讲授、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方式的均值得分均高,其中讲授式教学方式的均值得分最高,且教师选用探究式教学方式在教龄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学生问卷中学生反映教师选用讲授式教学方式的均值得分较高,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方式的均值得分较低。结合访谈记录与课堂观察,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教师在教学中普遍选用讲授式教学方式,教学方式选用单一;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少选用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再次,教师有意选填非讲授教学方式以掩盖其教育改革理念的不足;最后,教师在教学中对探究式教学方式的选用在教龄上有显着差异。综上,大多数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式选用存在以下问题: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传统讲授教学思维固化、多元教学方式选用形式化、粉饰与掩盖教学实际问题,农村小学生难以适应新型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学校阻碍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方式变革。基于此,本研究从教师、学生、学校、社会四个层面分别提出改进建议。首先,教师应当树立现代教育理念,积极参与培训学习;反思教学方式选用,落于语文教学实际;指导学生参与学习,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其次,学生应努力培养自主学习习惯,积极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积极配合教师教学,努力适应新型语文教学方式。再次,学校要加强教师专业培训,鼓励语文教师改革;建立教师监督机制,进行多方求证;充实农村师资力量,改善语文教学条件;取得学生家长支持,实现家校高效配合。最后,社会要加强教育改革指导,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式改革观念;加强教育部门引导,开设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式培训课程。
郭笑[3](2021)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育信念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课程改革是从理念到行动纵深的、全方位的革新,它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开放型的课程观”、“民主的师生关系”、“系统的三维课程目标”、“终身的学习观”、“评价促发展”、“批判与创新”、“回归生活”等核心理念对新课程具体实施者的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育信念是在学校教育环境下教师持有的与教育活动有关的教师本人确信的稳定观点,教师所秉持的教育信念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和课程改革的效果,是保障新课程改革成功的重要内在精神力量。因此,教师必须树立坚定的、积极的、与新课程改革要求相吻合的教育信念。在充分阅读和梳理国内外与教师教育信念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对教育信念进行了概念界定,在此基础上对与教育信念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区分,接着对教育信念的内涵做出了进一步的理论探讨。在紧扣“教育信念”的重要性以及教育信念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具有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该具备的教育信念。运用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对所要调查的研究对象进行了有关教育信念方面的研究,通过调查了解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教育信念应然与实然之间存在差异。针对教师教育信念存在的问题,从中分析可能影响教师教育信念的因素,主要和学校文化、社会环境以及教师本身有关。基于此,笔者提出关于教师教育信念养成的思考,主要从学校、社会、教师三个角度作为切入点进行考虑:教师要增强自主发展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及时反思的良好习惯;社会方面要加强和完善有关教育方面的制度、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环境;学校不仅要建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还要为教师创设和谐轻松的校园环境。
迟新宇[4](2021)在《基于新课标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养框架构建与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已经进入智能时代,信息技术影响着各个行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使得信息技术教育的地位提升。《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全面提升全体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的课程目标,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统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是新课标的直接践行者,其专业素养水平直接决定了新课标实施的程度和效果。但目前对信息技术教师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单项的教学能力,缺少对整体的专业素养的研究,为从全局角度整体审视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养,保证新课标高效高质量的实施,本研究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养组成要素进行挖掘,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本研究在新课标实施的背景下,以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探索性因子分析、相关性检验以及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养框架。通过文献研究,结合调查结果,对框架进行解读。主要阐明该项专业素养在新课标实施中有什么重要作用,以及在该项专业素养之下教师应该有什么具体的表现。根据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养框架,通过问卷调查、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差异性统计分析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根据现状,结合一线教师和专家的提升建议,提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通过研究,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第一,在新课标实施工作中,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具备的专业素养分为专业品格、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信念4个维度,4个维度包含12个二级维度和40个三级指标。第二,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养现状,在专业品格方面,人格品质素养水平较低,在职称上,存在显着差异;在专业知识方面,信息技术学科相关知识水平较低。在年龄、教龄、职称、学历上存在显着差异;在专业能力方面,信息技术能力水平较低。在年龄、教龄、职称、学历上存在显着差异;在专业信念方面,在年龄、教龄、职称上,存在显着差异。第三,提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专业素养整体水平的提高,以及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提供参考。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养框架的构建,旨在帮助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对自身专业素养水平进行自评他评,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提高新课标实施能力,为新课标的顺利实施增加助力。同时,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提供参考,帮助信息技术教师在专业领域更快地成长起来。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养现状的调查分析以及提升策略的提出可以为有关部门建设和培养优秀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队伍提供实践参考。
莫立睿[5](2020)在《导学案在高中历史课堂的运用研究 ——以仁怀六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导学案作为一种教学策略,运用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是新课改要求下的必然选择。导学案,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学案,并用之贯穿于教学过程的教学手段,主要方式是教师提前设计、学生课前自主预习、新课讲授、学生课后讨论复习的过程,形成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路。笔者所在学校正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所推行的教学方式正式导学案教学,故本文的研究方向是以导学案教学为主。笔者根据自己研究情况对导学案教学在高中课堂上的运用情况进行分点阐述。本文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导学案的研究背景、方法和思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综合学界的研究情况和笔者的研究情况,确定导学案在高中历史课堂的运用研究作为研究方向。利用本校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探寻适合本校的发展教学方式,并探讨导学案教学在仁怀或以外的区域范围内加以推广。第二部分,主要从学校的发展需求出发,以及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情况论述导学案的实际意义,并从理论和实践中论证导学案的可行性。导学案教学研究在学界中并不陌生,笔者也不是导学案研究的先行者,如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和衡水中学等学校曾研究过,因地域差异和文化差异,所面临的困境不同,笔者文中所阐述的观点和解决方法可能与其相似但却有所不同。我校因发展需要,迫切需要改进教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文中这部分主要阐述导学案在笔者所在学校实施的现实意义,以及在推广过程中所存在的困惑,探讨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对我校教学有益的教学模式。第三部分,主要探索导学案编写和运用情况分析,以及对学生的评价,确保导学案的有效运用。在导学案实施过程中,教师个人专业素质高低影响导学案编写质量,探究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与新课程改革之间的关系,和学校如何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从而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成功。此外,学生的发展方向影响导学案教学的重要因素,教师编写导学案必须立足于学生发展,而学生的个人能力影响学案的使用效果。教学实践中,因教师个人能力差异和学生学习能力不同,部分课程在推行导学案教学时课程进度缓慢,课堂教学效果较差。笔者从教学实践中分析所存在的问题,从问题中寻找解决方案。第四部分,通过案例分析和访谈的形式,了解导学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和数据得出结论。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指出教师在编写导学案过程中对课程知识和学情把握不精准等情况加以分析,为以后教师在导学案编写和使用过程中避免再出现类似情况。同时通过访谈形式,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更好的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有效信息。第五部分,根据前面部分的研究,针对导学案教学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因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本校,得出的结论基于本校的研究数据,所提出的应对之策只适合本校,其他学校如出现类似情况,本文中所提出的应对之策慎重选择。因此,本文以仁怀六中的导学案教学为研究背景,结合当前的教育理论,重点分析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课的导学案教学,从导学案的编写、运用到到团队合作进行了深入思考,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措施。从教师个人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出发,学校要推进导学案教学,要践行课改精神,必须重视对师生教学活动的激励性评价,教师层面推动教师在教学活动深入思考,不断深入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形成庞大的知识理论体系,结合课程标准要求,为学生呈现一堂历史饕殄盛宴。学生方面增加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和小组合作意识,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导学案提高学习成绩。本文在论述导学案教学过程中,更多将导学案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加以研究,探讨导学案对教师、学生及学校的影响。导学案作为一种教学策略,适应当前我校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的转变,应用于高中课堂,引导学生学习,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本文阐述教师在导学案发展过程中,教师角色要随之改变,由原来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学生由课堂的聆听者转变为课堂的主导者。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是导学案教学的重要变化。此外,教师和学生因时代发展,需求也随之发生改变,课堂教学也随之变化,教学观念也随之改变。一层不变的教学和一层不变的教师无法推进教育教学的发展,只有跟紧时代的发展才能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笔者在梳理我校的数据时,发现导学案教学中,存在一些困难,例如,教师个人专业能力提升问题,因当地的教育政策和学校财力等现实因素,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并不多,只能靠本校教师自我探索。因教师主观因素,成长速度较慢,对导学案编写和运用相对生硬,课堂效果较差。学生角色转变也不是一蹴而就,我校在采取导学案教学之初,学生一时之间无法适应角色转变,学习成绩下降较快,学习自信心遭到打击。在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努力下,及时解决导学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两个月后,学生才逐步适应和接受角色的变化,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又回来了。导学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其他问题,文中有详细论述,这里不过多阐述,总体来说,在课堂中运用导学案教学是可行的。
崔自勤[6](2021)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教学组织变革研究》文中认为高考作为联结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其改革动向直接牵引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方向。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我国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正式启动。新高考直接催生了新的高中教育目标和学校组织形态,尤以对教学组织的影响为最。为符应新高考的要求,作为高中学校组织的关键构成——教学组织的变革势在必行。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教学组织的变革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运用文献研究法选择以人为中心、以组织为中心和强调情境互动的学校教学组织变革理论,并将之作为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础;通过比较研究法厘清了主要西方发达国家教学组织的结构及特征,为探索我国高中学校教学组织变革提供了域外视野;藉由案例分析法提炼出部分高中学校改革的先行经验,为高中学校课程组织和年级组织的变革提供了参考路径;运用问卷调查和观察法明晰了高中学校教学支持组织的现状和问题,为探究高中教学支持组织建设指明了解决思路。围绕新高考改革的目标,本研究从实践、政策和理论层面分析了高中学校组织变革的逻辑起点,以高中学校教学组织的构成要素,如教学管理组织、课程组织、教研组织、班级组织、年级组织和教学支持组织等为变革重点,提出了高中学校教学组织变革的策略和路径。本文认为:其一,教学管理组织变革应从结构扁平化、人员专业化、职责明确化、系统信息化等方面进行有序推进。其二,课程组织变革需要运用职能分类法对机构设置、组织设计和制度建设进行适当调整。其三,教研组织变革应从明晰职能定位、优化组织结构、创新活动形式、拓展活动内容等路径进行合理实施。其四,班级组织变革则需要从强化班级育人功能、变革班级组织形式、创新班级组织架构、转换班主任角色定位、凸显班级空间服务功能等方面进行逐步落实。其五,年级组织变革应充分借鉴我国高中学校年级组织变革的先行经验,从定位明确、权力集中、职能发挥、特色构建、环境创设等角度进行深入探索。其六,教学支持组织变革则需要从基点、方向、出路、保证、趋势等方面进行改进完善。在此基础之上,本文从高中学校对新高考改革需要整体谋划和未来高中学校组织变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两大方面对未来高中学校组织变革进行了展望。
陈雪璐[7](2020)在《新高考下高中化学教师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文中研究表明2014年9月3日,国务院正式发布有关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和各级教育部门随后出台了一系列与高考改革实施相关的政策方案,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开始逐步在我国各省市推行。伴随着新制度、新课标与新教材的新高考,使高中化学教学工作面临极大考验,化学教师的综合素质亦面临严峻挑战。因此,本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研究新高考改革的相关政策,探析新高考中化学学科的新变化,解读新高考改革对化学教师的新要求,分析高中化学教师在新高考背景下面临的挑战、困境及其成因,从而为高中化学教师应对新高考提出对策。本研究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讨论了推进新高考改革与提升高中化学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关于新高考改革与教师专业素质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通过文献分析法,着重解读在新高考制度、新课程标准的发布以及新教材的使用下,新高考对高中化学教学与化学教师的要求与影响。“3+1+2”选考模式给学生的选科和教师的教学都带来许多困难,化学学科地位受到影响;新高考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考招生模式的改变,让高中阶段的职业生涯教育渐渐受到重视。化学新课标对高中化学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结构和评价各方面的要求都有变化和提高,新课标要求高中化学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深化理解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完备自身的知识结构。化学新教材的使用则更为考验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化学实验能力与教研创新能力。第三部分通过访谈调查与课堂观察,探析了高中化学教师在新高考背景下面临的困境与教师专业素养的不足。研究发现:教师因为缺乏相应的培训,对新高考的理解不够透彻;由于学生异质性增强、新教材的使用和教师自身素养的不足,导致化学课堂教学难度增大;新高考下课堂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备,开展较为困难。第四部分基于新高考的新要求与教师素质的不足,为高中化学教师提出了应对策略,提出高中化学教师应多方协作、积极参与新高考相关培训、切实领会新高考教育理念、主动扩充学科专业知识、全面提高教师教研能力。本文认为高中化学教师需抓住新高考改革的发展机遇,从容应对挑战。
郭宇[8](2020)在《综合素质评价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师作为专业工作者,其自身专业身份的认同是提高教师工作动机、责任感的关键。教师专业身份认同也影响着教师对教育改革的感知、适应与实践方式,教师唯有正确认识自己的专业身份,提高自己的身份认同程度,才不会对新颁布的改革方案无所适从,不会在教育改革与自我角色转变过程中迷失自我。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是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近年来,综合素质评价政策的强力推动促使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陆续出台了相关文件,多数学校已经意识到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意义,并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教师作为综合素质评价活动开展关系最为密切的主体,对推进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具有关键作用。教师作为综合素质评价者专业身份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活动中的态度和具体行为。然而,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整理,发现很多教师在综合素质评价实施过程中面临着很多困惑:综合素质评价究竟能否促进学生发展?如何促进学生发展?教师角色应做怎样的转变?如何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基于此,本研究将开展实证研究,探讨小学教师作为综合素质评价者的专业身份认同问题。研究者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之以访谈法,以全国范围内部分地区的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纸质问卷和电子问卷相结合的方式搜集数据、分析问卷数据探讨小学教师作为综合素质评价者的专业身份认同程度。首先,依据小学教师对综合素质评价的态度、对问卷各维度的总体认同情况分析总体认同水平。其次,对小学教师在综合素质评价价值、综合素质评价认识与理解、自我角色定位、综合素质评价能力、环境支持五个维度上的认同程度分析小学教师具体的认同现状。最后,对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下的小学教师进行相关的差异性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小学教师对综合素质评价推行的必要性为高度认同;小学教师在综合素质评价价值认同维度上为高度认同、在综合素质评价认识与理解、自我角色定位、综合素质评价能力的认同和环境支持的认同维度上均为中度认同。根据问卷数据及访谈结果发现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评价者身份认同存在以下问题:部分教师对综合素质评价认知不够全面;非班主任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意识与能力欠缺;部分教师的自我角色定位存在一定偏差;高年级家长对综合素质评价信任度不高;综合素质评价培训活动不足;学校开展的综合素质评价活动类型不够丰富。通过数据与文献分析发现,影响小学教师作为综合素质评价者身份认同的主要原因是:传统教育评价观的影响,使得部分家长与教师陷入分数和等级中无法自拔;小学教师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动力不足,主要表现为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升学中不做参考,这种尴尬地位使综合素质评价遭遇轻视;教师误解综合素质评价会增加工作负担,导致教师的参与热情降低;学校和家长对教师的支持力度不够,导致教师在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中得不到有力支持;综合素质评价理论研究薄弱,导致小学教师对综合素质评价的认识还有待深入了解和学习。研究者通过对综合素质评价与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并结合问卷数据与访谈资料,从政府、学校、教师三个层面提出了促进小学教师作为综合素质评价者专业身份认同的策略建议:政府层面要加强政策完善与政策宣传。通过政策宣传弱化传统教育价值观,唤起相关主体的综合素质评价意识、对综合素质评价政策文件进行进准解读、鼓励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研究等措施,促进相关主体尤其是小学教师对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解与认可,进而促进小学教师作为综合素质评价者的专业身份认同;学校层面要注重正向引导与教师分工。学校通过确立育人的综合素质评价价值取向、开展相关主体的培训与教育对小学教师的评价者身份给予正向引导,同时出台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实施方案并对小学教师相应的责任进行细致的划分;教师层面要积极提高评价素养与评价能力。教师要坚持科学的学生发展观,形成科学的综合素质评价理念,努力提升自己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能力。最后,教师还应在综合素质评价实践中主动反思,在不断的反思中强化自身作为综合素质评价者的身份认同。社会、学校、教师三方面的合力能够有效促进小学教师作为综合素质评价者的专业身份认同。
彭慧林[9](2020)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包班制的实施个案研究》文中提出由于教育的理念和教学水平不断螺旋式前进,世界各国特别关注基础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小学教育,“包班制”已成为不少发达国家小学教育班级教学管理的“首选”。我国从2001年新一轮课程改革到现在,一直处于“摸石头过河”的探索过程中,我国的教育理念也不断地更新与发展,“包班制”也逐渐深入基础教育。发达国家实施的“包班制”是建立在小班化、课程综合化、先进的教师和教育理念基础上,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教育机制。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的基础教育逐渐呈现课程综合化、班级小班化,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关注学生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在教育教学上注重因材施教,激发和挖掘学生的潜能。我国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基础教育理念与发达国家实施的“包班制”有不约而同之处,这无疑可以为我国“包班制”的实施与试点提供理论的支撑以及实践参考。本研究以我国新课程改革为视角,通过收集、参考国内外实施“包班制”的素材,以长沙市A小学为例,采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全面了解长沙市A小学“包班制”实施的情况。通过对长沙市A小学学生和包班教师的调查与分析,再结合自己在观察与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本研究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是梳理国内外学者对于“包班制”的研究内容及其观点,以及本论题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包班制的特征与原则进行了论述;第三部分,主要是考察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长沙市A小学包班制的实施概况,从实施包班制的原因和实施的举措两方面进行分析。其中实施的举措是从包班班级的文化建设、包班教师的选拔与培训以及包班课程的具体实施四个方面探讨长沙市A小学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施“包班制”的情况;第四部分,主要是长沙市A小学在新课程背景下包班制的现状展开调查与分析,围绕学生和包班教师两大主体进行探究;第五部分,主要是分析长沙市A小学在实施“包班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第六部分,主要针对长沙市A小学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包班制”实施过程中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结语部分,对我国“包班制”实施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蒋帆[10](2020)在《新高考改革对教师工作量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新高考改革中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现者,其工作的复杂性和创造性需要从战略高度来看待。测量新高考改革对工作量影响程度有助于组织教师高质量劳动,推动建立适应新高考改革的保障体系。从教育政策执行的层级视角出发,用国家和上海市政策文本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研究新高考对教师工作产生了何种影响,以探寻这种影响的发生逻辑。采用文献可视化分析方法,把政策文本分析和高考改革脉络的宏大叙事相结合,把握政策文本中对教师工作量的话语关注,提取与教师工作量最为相关的六个核心要素,分别为综合素质评价、课程教材改革、选课走班、学生发展指导、考试方式、非教学事务。结合上海市高中特色多样化发展特点,基于目的性抽样的原则,分类选择上海市8所高中为调研学校,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Anova方差分析、OLS多元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等分析方法验证,发现教师工作量增多的影响因素。遵循混合途径研究范式,采用质性方法来解释量化分析结果,进一步探寻新高考背景下教师工作量变化的原因,选取上海市某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S学校作为个案,访谈8位典型高中教师,找寻新高考影响教师工作量增加的支持性证据。研究发现:第一,在学校环境层次上,新高考改革后不同质量类型的学校教师工作量存在显着差异,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教师工作量显着高于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教师;学校走班形式选择上,采取“中走班”形式的学校相对于“小走班”形式教师工作量增幅较大;班级规模与工作量影响呈现负相关,班级规模越大教师工作量增幅越小。第二,从教师个人角色看,新高考改革后不同学科的教师工作量存在显着差异,地理学科教师的工作量增值最高,语数外学科教师次之,物理学科教师的工作量增值最低;班主任在综合素质评价、学生发展指导、非教学事务上工作量显着增加;课程改革和考试方式造成地理、历史学科教师工作量显着增加;课程改革和考试方式对教师工作影响程度呈现差异,突出表现在对地理学科教师工作量影响最大,对语数外教师影响较大。第三,新高考改革后课程教材改革、考试方式以及非教学事务显着增加了教师工作量,其中考试方式变化对教师工作量的变化影响程度较大,非教学事务对教师工作量的影响次之,课程教材改革对教师工作量的影响相对较低。进一步验证发现,新高考改革通过增加教师工作量会进一步导致教师的工作倦怠。第四,影响教师工作量的具体原因主要体现在综合素质评价加大了班主任教师的工作难度,非教学事务是导致班主任工作时间边界模糊的间接原因。实施课程、使用新教材促进部分学科教师工作内容重塑,学生发展指导工作是促进部分学科教师工作角色丰富化的重要原因。分层教学、选课走班对教师工作量影响具有学科异质性,考试方式设计是导致教师教学工作压力加重的根本原因,是学校行政机构工作量多样化的核心原因。建议适当增加教师编制,建立适应改革需求的人员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学校绩效评价制度,建立适用于新高考改革下的教师工作量核算标准;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引导教师在教育变革中获得专业发展。
二、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育素质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育素质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思政课教师角色转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思政课教师角色转变的必要性 |
2.1 基本概念阐释 |
2.1.1 立德树人 |
2.1.2 角色 |
2.1.3 角色转变 |
2.1.4 教师角色 |
2.1.5 高中思政课教师角色 |
2.2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思政课教师角色转变的必要性 |
2.2.1 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
2.2.2 是加快推进思政课程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 |
2.2.3 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
3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角色转变要求 |
3.1 “立德”对高中思政课教师的角色转变要求 |
3.1.1 从“学科知识的授业者”转向“理想信念的塑造者” |
3.1.2 从“道德行为的训导者”转向“高尚品格的垂范者” |
3.1.3 从“理论知识的灌输者”转向“知行合一的促进者” |
3.2 “树人”对高中思政课教师的角色转变要求 |
3.2.1 从“学生行为的约束者”转向“学生潜能的激发者” |
3.2.2 从“课堂教学的包办者”转向“学生发展的合作者” |
3.2.3 从“教材内容的奉行者”转向“课程内容的开发者” |
3.2.4 从“教育教学的权威者”转向“学生同行的知心人” |
4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思政课教师角色转变困境 |
4.1 高中思政课教师的“思维定势”制约其角色转变 |
4.2 高中思政课教师的“能力亏欠”妨碍其角色转变 |
4.3 高中思政课教师的“支持不足”阻滞其角色转变 |
4.4 高中思政课教师的“督促欠缺”影响其角色转变 |
5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思政课教师角色转变策略 |
5.1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思政课教师角色转变的原则 |
5.1.1 示范性原则 |
5.1.2 适应性原则 |
5.1.3 发展性原则 |
5.2 角色思维转换:高中思政课教师角色转变的重要前提 |
5.2.1 秉持“以德为先”思维 |
5.2.2 扭转“副科次要”思维 |
5.2.3 改变“教育功利”思维 |
5.2.4 树立“以做促学”思维 |
5.3 角色素质提升:高中思政课教师角色转变的关键支撑 |
5.3.1 提升知识素养和品德修养 |
5.3.2 提升有效交流沟通的技能 |
5.3.3 提升融合开发课程的水平 |
5.3.4 提升组织实践活动的能力 |
5.4 角色信任支持:高中思政课教师角色转变的必要举措 |
5.4.1 学校为教师角色转变创设良好环境 |
5.4.2 学校为教师角色转变提供管理支持 |
5.4.3 社会为教师角色转变给予支持信任 |
5.5 角色责任落实:高中思政课教师角色转变的有力保障 |
5.5.1 健全师德师风管理体制 |
5.5.2 完善教师队伍整顿机制 |
5.5.3 建立教师多维评价体系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2)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式选用的现状调查 ——以J市四所乡镇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缘起 |
1.新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要求 |
2.着眼于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方式选用现状 |
3.学生学习效果与教师教学方式有着直接关联 |
4.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式选用探究的必要性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四)文献综述 |
1.关于教学方式的研究 |
2.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研究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1.研究重点 |
2.研究难点 |
3.创新之处 |
(六)研究思路及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概念界定 |
(一)教学方式 |
1.教学方式的定义 |
2.教学方式的分类 |
(二)语文教学方式 |
(三)教师教学方式选用 |
二、研究设计 |
(一)提出研究假设 |
(二)选取研究对象 |
1.问卷调查对象 |
2.访谈调查对象 |
3.课堂观察对象 |
(三)确定研究内容 |
(四)设计调查问卷 |
1.调查问卷的编制 |
2.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 |
3.调查问卷的效度分析 |
(五)编制访谈提纲 |
1.教师访谈提纲 |
2.学生访谈提纲 |
三、调查结果 |
(一)教师问卷调查结果 |
1.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选用讲授式教学方式的均值得分最高 |
2.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选用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均值得分高 |
3.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选用探究式教学方式在教龄上存在显着性差异 |
(二)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
1.学生报告教师选用讲授方式的均值得分最高 |
2.学生报告教师选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均值得分低 |
四、分析与结论 |
(一)分析 |
1.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选用讲授式教学方式的频率最高 |
2.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问卷调查结果与本研究假设不符 |
3.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选用探究式教学方式在教龄上差异显着 |
(二)结论 |
1.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普遍选用讲授式教学方式,教学方式选用单一 |
2.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少选用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 |
3.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有意选填非讲授教学方式以掩盖教育理念的不足 |
4.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对探究式教学方式的选用在教龄上有显着性差异 |
五、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式选用问题分析 |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传统讲授教学思维固化 |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多元教学方式选用形式化 |
(三)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粉饰与掩盖教学实际问题 |
(四)农村小学生难以适应新型语文课堂教学方式 |
(五)农村学校阻碍着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方式变革 |
六、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式选用改进建议 |
(一)教师层面 |
1.树立现代教育理念,积极参与培训学习 |
2.反思教学方式选用,落于语文教学实际 |
3.指导学生参与学习,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
(二)学生层面 |
1.培养自主学习习惯,积极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 |
2.积极配合教师教学,努力适应新型语文教学方式 |
(三)学校层面 |
1.加强教师专业培训,鼓励语文教师改革 |
2.建立教师监督机制,积极进行多方求证 |
3.充实农村师资力量,改善语文教学条件 |
4.取得学生家长支持,实现家校高效配合 |
(四)社会层面 |
1.加强教育改革指导,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式改革观念 |
2.加强教育部门引导,开设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式培训课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育信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教师和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 |
2.教师教育信念对教育和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
3.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观念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研究思路 |
2.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意义 |
一、教师教育信念及新课改相关概述 |
(一)教师教育信念的内涵 |
1.信念 |
2.教师教育信念的概念 |
3.教师教育信念的结构 |
(二)教育信念、教育理念、教育观念的辨析 |
(三)教师教育信念的作用意义 |
1.教师教育信念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
2.教育信念对教师的重要意义 |
(四)新课程改革的相关概述 |
(五)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教师教育信念的要求 |
1.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实践的要求 |
2.教师应该具备的教育信念 |
二、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教育信念现状 |
(一)研究假设 |
(二)访谈实际操作过程 |
1.编制访谈提纲 |
2.访谈调查过程 |
(三)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
1.访谈对象情况 |
2.访谈记录 |
(四)访谈记录分析 |
1.大部分教师认为成绩好就是好学生 |
2.大部分教师较为严厉 |
3.认可新课改同时意识到自身不足 |
4.教师日常教学以课本知识为主 |
5.选择教师职业的初衷 |
6.成长经历对教师教育信念的影响 |
7.教学经历对教师教育信念的影响 |
三、新课程改革下教师教育信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新课程改革下教育信念存在的问题 |
1.重学生成绩,轻人文教育 |
2.反思精神匮乏,反思不够及时 |
3.教育观念更新不及时,跟不上时代变化 |
4.教师之间缺乏交流学习,互动不够 |
5.管理学生方式单一,缺乏创新精神 |
(二)教师教育信念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教师自身因素的影响 |
2.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 |
3.学校文化氛围的影响 |
四、新课改下教师教育信念的构建 |
(一)教师自身教育信念构建 |
1.加强自主学习,提高专业素养 |
2.积极参与实践,及时加强反思 |
(二)社会角度教师教育信念构建建议 |
1.加强完善教育制度的建设 |
2.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
(三)学校角度教师教育信念构建建议 |
1.创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
2.加强队伍培训,重视结果反馈 |
五、研究结论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不足 |
1.研究方法的完善 |
2.样本选取范围的扩大 |
3.优化测量方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4)基于新课标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养框架构建与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小结 |
第三节 问题提出 |
第四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六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教师素养与教师专业素养 |
二、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养 |
第二章 基于新课标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养框架的初步构建 |
第一节 教师专业素养要素提取 |
一、文献研究提取 |
二、教师访谈提取 |
三、新课标解读提取 |
四、教师专业素养要素词典形成 |
第二节 探索问卷的确定与发放 |
一、问卷要素指标的确定 |
二、问卷的试测与信效度检验 |
三、问卷的正式发放与回收 |
第三节 教师专业素养框架初步形成 |
一、探索性因子分析 |
二、公因子提取与命名 |
三、框架的初步形成 |
第三章 基于新课标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养框架的验证与解读 |
第一节 框架的验证 |
一、验证问卷的编制与发放 |
二、验证性因子分析 |
三、MI修正 |
四、框架确定 |
第二节 框架的解读 |
一、专业品格 |
二、专业知识 |
三、专业能力 |
四、专业信念 |
第四章 基于新课标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养现状分析 |
第一节 现状调查问卷的编制与发放 |
一、问卷的编制 |
二、问卷的试测与信效度检验 |
三、问卷的发放 |
第二节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养描述性统计分析 |
一、专业品格 |
二、专业知识 |
三、专业能力 |
四、专业信念 |
第三节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养差异性统计分析 |
一、性别差异分析 |
二、年龄差异分析 |
三、教龄差异分析 |
四、职称差异分析 |
五、学历差异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新课标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 |
第一节 专业品格素养提升策略 |
一、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与社会约束力 |
二、健全法律法规与奖惩制度 |
三、深度参与教育实践并进行自我反思 |
第二节 专业知识素养提升策略 |
一、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
二、找准正确的学习方向 |
三、追求创造性的学习过程 |
第三节 专业能力素养提升策略 |
一、制定统一的专业能力评价标准 |
二、培训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能力 |
三、开展教师专业技能比赛 |
四、教师主动寻求专业能力的提升 |
第四节 专业信念素养提升策略 |
一、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 |
二、凝聚教师群体的内部力量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与创新点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录A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养访谈提纲 |
附录B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养要素词典 |
附录C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养要素探索问卷(试测) |
附录D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养要素探索问卷(正式) |
附录E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养框架验证问卷 |
附录F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养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G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导学案在高中历史课堂的运用研究 ——以仁怀六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价值 |
2.导学案教学当中教师和学生参与的技巧及管理 |
2.1 导学案教学下角色定位 |
2.2 导学案教学下的教学设计 |
3.导学案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情况 |
3.1 案例分析--《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导学案 |
3.2 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 |
3.3 导学案完成的问题 |
3.4 导学案反馈的问题 |
3.5 导学案教学下学生发展的问题 |
4.导学案的使用效果及应对之策 |
4.1 .仁怀六中导学案教学的成功之处 |
4.2 仁怀六中导学案教学的不足之处 |
4.3 仁怀六中导学案教学的应对之策 |
5.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教学组织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我国教育综合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 |
二、新一轮高考改革深入推进的必然要求 |
三、我国高中学校教学组织变革的重大课题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新高考的研究 |
二、关于高中学校教学组织及其变革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三、可能创新点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新高考 |
二、教学组织 |
三、教学组织变革 |
第二节 教学组织变革的理论基础 |
一、以人为中心的变革理论 |
二、以组织为中心的变革理论 |
三、强调情境互动的变革理论 |
第三节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教学组织变革的逻辑起点 |
一、实践逻辑起点 |
二、政策逻辑起点 |
三、理论逻辑起点 |
第二章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教学管理组织变革 |
第一节 新高考对高中学校教学管理组织的新要求 |
一、重构教学管理理念 |
二、创新教学组织形式 |
三、健全教学管理机制 |
四、加强教学秩序管理 |
五、优化教学过程管理 |
六、注重教学质量管理 |
第二节 传统教学处存在的问题 |
一、组织结构弊端明显 |
二、工作人员理念滞后 |
三、工作职责范围窄化 |
四、管理制度存在不足 |
第三节 新高考下高中学校教学管理组织变革策略 |
一、结构扁平化 |
二、人员专业化 |
三、职责明确化 |
四、系统信息化 |
第三章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课程组织建设的探索 |
第一节 新高考方案对高中学校课程的影响 |
一、课程结构的调整 |
二、课程体系的丰富 |
三、课程内容的改进 |
四、课程实施的强化 |
第二节 我国高中学校课程组织建设的现状分析 |
一、课程组织建设的案例探究 |
二、课程组织建设的问题厘清 |
第三节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课程组织建设思路 |
一、机构设置合理化 |
二、组织设计科学化 |
三、组织建设制度化 |
第四章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教研组织变革 |
第一节 新高考对高中学校教研组织的新要求 |
一、专业属性的回归 |
二、组织凝聚力提升 |
三、教研内容的实效 |
四、运行机制的创新 |
第二节 我国高中学校教研组织运行现状 |
一、功能定位不清 |
二、部门职责叠加 |
三、活动重形轻质 |
四、范围涵括不足 |
五、管理成效低下 |
第三节 新高考下高中学校教研组织变革的路径 |
一、明晰职能定位 |
二、优化组织结构 |
三、创新活动形式 |
四、拓展活动内容 |
第五章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班级组织变革 |
第一节 我国高中学校班级的属性与组织功能 |
一、班级的形成与演变 |
二、班级属性的学理探析 |
三、班级组织的核心功能 |
第二节 班级组织不适应新高考的样态 |
一、面对“选课走班”的不适应 |
二、班级建设的现实问题 |
第三节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班级组织变革策略 |
一、强化班级育人功能 |
二、变革班级组织形式 |
三、创新班级组织架构 |
四、转换班主任角色定位 |
五、凸显班级空间服务功能 |
第六章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年级组织变革 |
第一节 我国高中学校年级组现状与问题分析 |
一、年级组的发展路径 |
二、年级组的功能透视 |
三、年级组的问题审视 |
第二节 我国高中学校年级组变革典例分析 |
一、“年级主任制”的探索 |
二、“年级学部制”的尝试 |
三、“级部管理制”的建构 |
四、“经纬式模式”的摸索 |
第三节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年级组织变革趋势 |
一、定位明确 |
二、权力集中 |
三、职能发挥 |
四、特色构建 |
五、环境创设 |
第七章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教学支持组织建设 |
第一节 新高考下加强高中学校教学支持组织建设的动因 |
一、教学模式变革的推动 |
二、学生自主发展的需求 |
三、学校管理变化的助推 |
四、智能教学场所的兴起 |
第二节 高中学校教学支持组织现状与问题 |
一、问卷调查 |
二、实地考察 |
三、结果分析 |
第三节 高中学校教学支持组织改进和完善措施 |
一、基点:强化教学功能 |
二、方向:激发组织潜力 |
三、出路:减少班额人数 |
四、保证:加大经费投入 |
五、趋势:增建智能场所 |
结语: 未来高中学校教学组织变革前瞻 |
一、高中学校对新高考改革需要整体谋划 |
二、未来高中学校教学组织变革发展的主要趋势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新高考下高中化学教师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新高考改革是促进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 |
二、化学教师需提升自身素质以应对新高考改革 |
三、新高考下有关化学教师教育的研究有待发展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高考 |
二、新高考改革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新高考改革的研究 |
二、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
三、关于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 |
四、关于新高考背景下化学学科教学的研究 |
五、已有文献研究评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新高考下高中化学学科的变化与要求 |
第一节 创新高考模式,教学方式转变 |
一、选考模式改变,科目选择成难题 |
二、采取等级赋分,化学地位受冲击 |
三、考察综合素质,教师素质待提升 |
四、创新招生方式,生涯教育需关注 |
第二节 新修化学课标,教学理念革新 |
一、新课标要求化学教师转变教学理念 |
二、新课标要求化学教师深化对化学核心素养的理解 |
三、新课标要求化学教师完善教师知识结构 |
第三节 更替化学教材,考验教学能力 |
一、新编教材的使用,需要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
二、新教材重视实验,着重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能力 |
三、新教材要求教师角色转型,应培养教研与创新能力 |
第三章 新高考下高中化学教师面临的困境 |
第一节 化学教师对新高考的理解尚不透彻 |
一、缺乏有关新高考的培训 |
二、化学教师自身素质不足 |
第二节 新高考下化学课堂教学难度提升 |
一、学生异质性强,分层教学难度升级 |
二、新教材待启用,影响素养课程开展 |
三、教师素养不足,难以满足教学要求 |
第三节 课堂教学评价与管理体系欠成熟 |
一、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待完善 |
二、教师课堂教学管理更困难 |
第四章 新高考下高中化学教师的应对策略 |
第一节 敏而好学,积极参与新高考相关培训 |
一、教育管理部门为教师提供更多培训机会 |
二、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态度由消极转为积极 |
三、化学教师加强自我学习 |
第二节 推陈出新,切实领会新高考教育理念 |
一、确立多层次的师生观 |
二、更新陈旧的教师观 |
三、领悟新高考下的化学学科观 |
第三节 厚积薄发,主动扩充学科专业知识 |
一、了解丰富的化学史知识 |
二、积累广博的交叉学科知识 |
三、熟悉大量化学与生产生活的知识 |
第四节 以思促教,全面提高自身教研能力 |
一、提高对新课标与新教材的文本研读能力 |
二、提升设计与实施化学新课程的能力 |
三、增强化学教学研究的信息素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综合素质评价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综合素质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举措 |
2.身份认同是教师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前提 |
3.综合素质评价中教师面临身份认同的困境 |
(二)已有研究现状 |
1.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相关研究 |
2.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研究 |
3.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小学教师身份认同研究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综合素质评价 |
2.专业身份认同 |
3.小学教师专业身份认同 |
(四)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一、综合素质评价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理论探讨 |
(一)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探讨 |
1.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意义 |
2.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内容 |
3.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程序 |
(二)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理论探讨 |
1.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重要意义 |
2.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结构层次 |
3.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特点分析 |
(三)综合素质评价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理论阐释 |
1.综合素质评价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内涵解读 |
2.综合素质评价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维度结构 |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设计 |
1.研究对象 |
2.研究问题 |
3.研究思路 |
4.研究方法 |
5.问卷设计 |
6.数据处理 |
(二)试测分析 |
1.项目分析 |
2.信度检验 |
3.效度检验 |
(三)正式实施 |
1.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 |
2.调查样本基本信息 |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综合素质评价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现状 |
1.综合素质评价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身份的总体认同水平 |
2.综合素质评价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身份各维度认同情况 |
3.不同背景变量下小学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差异分析 |
(二)综合素质评价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身份认同存在的问题 |
1.部分教师对综合素质评价认知不够全面 |
2.非班主任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意识与能力欠缺 |
3.部分教师的自我角色定位存在一定偏差 |
4.高年级家长对综合素质评价信任度不高 |
5.综合素质评价培训活动不足 |
6.学校开展的综合素质评价活动类型不够丰富 |
(三)综合素质评价背景下影响小学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主要因素 |
1.传统教育评价观的影响 |
2.小学教师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动力不足 |
3.教师误解综合素质评价会增加工作负担 |
4.学校和家长对教师支持力度不够 |
5.综合素质评价理论研究薄弱 |
四、综合素质评价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提升建议 |
(一)政府层面:加强政策完善与政策宣传 |
1.弱化传统教育评价观,唤起综合素质评价意识 |
2.加强对综合素质评价政策文件的解读 |
3.鼓励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研究 |
(二)学校层面:注重正向引导与教师分工 |
1.确立育人的综合素质评价价值取向 |
2.开展相关主体的培训与教育 |
3.出台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实施方案 |
(三)教师层面:提高评价素养与评价能力 |
1.坚持科学的学生发展观 |
2.形成科学的综合素质评价理念 |
3.提升综合素质评价的能力 |
4.在积极参与中主动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 B 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9)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包班制的实施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思路 |
六、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包班制的特征与原则 |
第一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包班制的特征 |
一、班级规模以小班制为主 |
二、课程设置以主题课程为主 |
三、教学形式强调多样化 |
四、学生评价注重多元化 |
第二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包班制实施的原则 |
一、负担合理原则 |
二、整体性原则 |
三、自主性原则 |
第三章 长沙市A小学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施包班制的原因及措施 |
第一节 实施包班制的原因 |
一、社会与家庭的需求 |
二、公立学校的局限性 |
第二节 实施包班制的措施 |
一、注重包班班级的文化建设 |
二、重视包班教师的选拔与培养 |
三、强调包班课程的教学设计 |
第四章 长沙市A小学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包班制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包班教师访谈及结果分析 |
一、对“包班制”的态度比较赞同 |
二、对“包班制”的课程设置表示认同 |
第二节 学生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
一、对“包班制”的态度较为积极 |
二、对“包班制”的课程设置表示喜爱 |
第五章 长沙市A小学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施包班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包班教师一岗多职,分工不明确 |
第二节 包班教师办公室设置欠佳,不利于身体健康 |
第三节 课程整合力度不够,门类多且负担重 |
第四节 包班教师全程陪伴,学生自我解决问题能力下降 |
第六章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施包班制的改进建议 |
第一节 明确包班教师的职责 |
第二节 改善包班教师办公条件 |
第三节 注重综合课程的开设 |
第四节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新高考改革对教师工作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问题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 新高考改革 |
(二) 教师工作量 |
(三) 学校环境因素 |
(四) 教师个人角色 |
(五) 教师工作倦怠 |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
(一) 总体研究框架 |
(二) 顺序-解释型混合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一) 研究意义 |
(二) 创新点及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理论基础 |
(一) 政策执行理论 |
(二) 教育劳动学说 |
(三) 工作要求-资源模型 |
二、文献综述 |
(一) 新高考与教师工作量的文献计量分析 |
(二) 新高考政策制定与执行研究 |
(三) 教师工作量的相关研究 |
(四) 工作量与工作倦怠的国内外研究 |
三、已有研究进展与拓展空间 |
(一) 已有研究进展 |
(二) 局限与拓展空间 |
第三章 新高考政策文本对教师工作的新规划 |
一、新高考政策文本的选取 |
(一) 层级性视角下的政策文本分析框架 |
(二) 中央与上海市新高考政策文本选择 |
二、新高考政策内容的基本特征 |
(一) 政策颁布存在时空差异 |
(二) 政策制定主体高位推动 |
(三) 政策工具多样化配置 |
三、对教师工作的新规划 |
(一) 加强综合素质评价 |
(二) 深化课程教材改革 |
(三) 多样化选课走班教学 |
(四) 重视学生发展指导 |
(五) 调整考试方式 |
(六) 增加非教学事务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高考对教师工作量影响的问卷分析 |
一、问卷设计与描述性统计 |
(一) 研究假设 |
(二) 问卷编制与开发 |
(三) 样本基本情况与问卷信效度 |
(四) 数据分析方法 |
(五) 新高考核心要素维度特征 |
(六) 新高考核心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二、学校环境因素对教师工作量影响的差异化分析 |
(一) 班主任教师比非班主任教师承担更多工作量 |
(二) 市实验性示范性学校教师工作量多于区实验性示范性学校教师 |
(三) “中走班”相对于“小走班”形式显着增加教师工作量 |
(四) 班级规模与教师工作量变动呈负相关 |
三、教师个人角色对工作量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
(一) 物理学科教师工作量增值最低,地理学科教师工作量增值最高 |
(二) 班主任在综评、学生发展指导、非教学事务上工作量显着增加 |
(三) 课程改革和考试方式影响地理、历史教师工作量显着增加 |
(四) 课程改革和考试方式对地理教师工作量影响最大,语数外其次 |
四、新高考对教师工作量及工作倦怠的影响分析 |
(一) 新高考核心要素对工作量、工作倦怠影响的路径检验 |
(二) 新高考核心要素、工作量与工作倦怠的中介效应检验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高考对教师工作量影响原因的访谈分析 |
一、访谈设计与编码分析 |
(一) 访谈对象选择 |
(二) 访谈资料收集 |
(三) 编码分析 |
二、综合素质评价、非教学事务与班主任管理工作量 |
(一) 综合素质评价是班主任工作难度加大的直接原因 |
(二) 非教学事务是班主任工作时间边界模糊的间接原因 |
三、课程教材改革、学生发展指导与学科教师教学工作量 |
(一) 课程教材改革是部分学科教师工作内容重塑的核心原因 |
(二) 学生发展指导是部分学科教师工作角色丰富化的重要原因 |
四、选课走班与学科教师教学工作量、与行政组织管理工作量 |
(一) 学科选择的潮汐现象是学科教师工作结构性差异的核心原因 |
(二) 教学行政班并存是教务处教师工作量加倍的主要原因 |
五、考试方式与教师教学、行政组织管理工作量 |
(一) 考试方式设计是教师教学工作压力加重的根本原因 |
(二) 考试方式设计是学校行政组织工作内容多元化的核心原因 |
六、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一) 不同学校环境、不同角色的教师工作量存在差异 |
(二) 新高考改革影响教师工作量增加会进一步导致工作倦怠 |
(三) 教师工作量变化具有个体普遍性、学科异质性和组织多样性 |
二、政策建议 |
(一) 适当增加教师编制,建立适应高考改革的人员经费保障机制 |
(二) 完善学校绩效评价制度,建立适用于新高考的工作量核算标准 |
(三) 适度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引导教师在教育变革中获得专业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新高考改革对教师工作量的影响调查问卷 |
附录2 新高考改革对教师工作量的影响访谈提纲 |
致谢 |
四、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育素质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思政课教师角色转变研究[D]. 冯滟童.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式选用的现状调查 ——以J市四所乡镇小学为例[D]. 刘娜.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育信念的研究[D]. 郭笑. 延安大学, 2021(11)
- [4]基于新课标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养框架构建与提升策略研究[D]. 迟新宇.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5]导学案在高中历史课堂的运用研究 ——以仁怀六中为例[D]. 莫立睿. 西南大学, 2020(05)
- [6]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教学组织变革研究[D]. 崔自勤.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7]新高考下高中化学教师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D]. 陈雪璐.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综合素质评价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调查研究[D]. 郭宇. 河南大学, 2020(02)
- [9]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包班制的实施个案研究[D]. 彭慧林.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新高考改革对教师工作量的影响研究[D]. 蒋帆.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