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军事交通运输装备的新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黄锦南[1](2021)在《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哈萨克斯坦是我国的世代友好邻邦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之地和先行先试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媒体中的国家形象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学科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已有成果大部分采用了基于还原论的研究方法,并不能完全契合国家形象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本身固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质,忽略了国家形象系统内部的动力学特征和涌现。因此,本论文将网络科学的复杂网络方法引入国家形象研究,以检验该方法在国家形象系统研究中的有效性。本文选取了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的全部涉华报道和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与新冠疫情相关的部分涉华报道文本,构建了一大一小、一整体一局部的两种文本数据库,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结合诸如国际关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中哈两国政府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官方媒体中的整体国家形象进行了全面挖掘和研究,并对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在哈官媒中的国家形象进行了具体的个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哈真理报》涉华报道主要展现了以下4个角度的中国形象:(1)哈萨克斯坦的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2)哈萨克斯坦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3)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形象;(4)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1)对国别区域研究的方法创新作出探索,尝试复杂网络方法在国家形象研究中的应用;(2)挖掘和呈现“一带一路”和新冠疫情背景下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真理报》中的中国形象;(3)为国家形象、国别区域、乃至其他领域研究者提供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的客观中国形象数据和真实报道文本。
关泠[2](2020)在《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文中指出军事百科全书编纂是以“编纂”为核心的创造性精神劳动,是社会科学文化活动中的专业实践活动。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是中国军事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也是军事辞书编纂的重要领域。编纂实践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中国军事科学发展史和辞书编纂史上的一项开创性工作。以《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第一版及《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一版、第二版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大型军事百科全书、辞典,系统介绍古今中外军事领域知识,全面总结军事理论与军事实践,建立起富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百科知识体系,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体现了中国当代军事科学发展水平,在传播军事知识,推动军事科学发展,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对于编纂实践,对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理论的探索虽然产生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但还不够丰富,特别是近10年鲜有系统的研究。本文以近代以来世界军事百科全书编纂谱系为框架,将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置于该框架中研究与考量。以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历史为主线,通过回顾不同历史时期编纂机构、编纂人员、编纂成果的发展,总结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经验。通过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的理论依据和基础,军事知识秩序的建立过程,编纂系统工程的运行方式,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理论与方法。通过探讨编纂的政治性与客观性的科学考量,以及文献资料研究在编纂中的作用,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规律。以中国当代3部大型军事百科全书为个案,从其编纂内容、编纂实践、编纂现代化着手,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特色与创新。本文运用军事学、辞书学、史学、编辑出版学及传播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对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作了系统研究。从“学科论”出发,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的知识分类及其与军事学科的建立与发展的关系。从文化缔构的角度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体系在建立新的军事知识秩序,实现军事知识的规范化、标准化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以辞书框架理论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主体与编纂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本文首次对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历史进行了系统研究。查阅了1980年至2016年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原始文件、资料、档案、会议记录等,访谈了部分直接参与编纂的专家学者和重要事件亲历者,厘清了编纂中的重要事件、节点及发展脉络。通过考察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体制和机制的形成与发展,并与国内外其他百科全书编纂进行比较,提炼并总结了编纂特点、作用和贡献。通过对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与军事学科的建立及发展进行系统探索,认为编纂活动为军事学相关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推动和深化了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首次集中对编纂中若干重要历史问题的处理和解决进行探究,通过文献梳理、档案整理、访谈记录等,重点研究了解放军军战史、重要人物若干问题的编纂原则、标准,以及表述、评价标准(准则)的形成,如长征“密电事件”、抗日战争中人民军队战绩等表述的形成及我军36位军事家的确定过程等,集中反映了编纂工作与科学研究的相互促进及其统一。本文拓展了军事百科全书研究的领域,丰富了相关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路与借鉴。
陈杰[3](2020)在《论法国革命战争与拿破仑战争时期法国陆军军事优势形成的原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792-1815年欧洲爆发了一场长达二十三年的战争,这场战争始于法国为保卫革命果实而被迫进行的的军事反击,止于欧洲各国为抵抗拿破仑的强权而联合起来将法兰西第一帝国和它的皇帝彻底打垮。这场战争以拿破仑上台掌权的1799年为界,前半段因其起点被称作“法国革命战争”,后半段因其最夺目的主角被称作“拿破仑战争”。在1792年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法军在各个方面均处不利,这种不利既与当时法国的社会动荡和军队的缺乏训练有关,又可以追溯到近代以来主导欧洲作战形式的有限战争已经发展到了尽头的层面上。为了打赢这场战争,法国陆军进行了大规模的探索尝试,无论是对当时的军事制度,还是作战方法,法军都进行了有益的改革实验。这些改革的效果深刻而显着,不仅使法国成为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拥有全民武装动员能力的国家,从而把法国的军事机器率先升级到可以进行总体战争的级别,同时也让法国陆军取得了丰硕的军事成果,幅员辽阔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以这些军事成果为基础建立的。至拿破仑战争前期,法国陆军无论是在战绩上,还是军事制度的先进完善上,都是欧洲首屈一指的王牌军队,法国陆军的优势为各国所公认,欧洲各国也先后以法国陆军为模板,纷纷发起了旨在赶超法军的军事改革,借此机会,法军的建军思想与军事制度得以迅速传播,成为19世纪前半期各国新军建设的规范。
林高松[4](2020)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认为兵役法律制度是国家的重要军事制度,是国家开展兵役工作的法律保证。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深化……兵役制度等重大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军事管理革命,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研究分析兵役法律制度所包含的法理价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内在要求。本文按照“理性分析、历史沿革、价值定位、内外环境、完善之道”的逻辑顺序分五章展开研究。第一章,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理性认识。从兵役法律制度的基本概念、兵役实体法律制度、兵役程序法律制度等为研究起点,对兵役法律制度的内涵外延进行科学界定,系统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主要特征和地位作用,为论文撰写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二章,我国兵役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分析。按照古代、近代和新中国等三个阶段系统梳理我国兵役法律制度发展脉络,系统分析我国兵役法律制度现状,从体系构成、实质内涵和主要问题等方面展开研究,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发展的新要求,兵役法律制度体系更加科学完备、现役军人制度更加适应现代化局部战争需要、退役军人制度更加适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第三章,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价值定位。主要从五个方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所蕴含的法理价值进行全面阐述,一是兵役义务与兵役权利的价值整合,二是国家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有序统一,三是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相互融合,四是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五是和平权与发展权的有序调整等,充分展现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公平正义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第四章,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内外环境。客观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既有有利条件、也有不利因素,这是新时代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根基。从五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防实力同步增强,二是我国总体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局部战争威胁始终存在,三是信息化局部战争对兵员素质要求普遍提高,四是优待军人成为兵役法律制度的内在共识,军人权益得到有效维护,五是军队独生子女兵员质量不容乐观,应征青年身体素质明显下降。第五章,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完善之道。主要从兵役法律制度建设角度提出一系列对策措施,力求为国家兵役机关开展兵役法律制度建设提供参考。一是科学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体系,二是大力提升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质量,三是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落实。加快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持续为国家提供优质的兵员补充,确保国家总体安全,进而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
陈子建,管群生,顾永治,冯沙沙[5](2020)在《新时代运输投送理论研究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加强新时代我军运输投送理论研究,实现运输投送理论研究的新发展、新跨越,分析新时代运输投送理论研究面临的形势与要求,简述新时代运输投送理论研究的基本原则,从基础问题、战略问题、作战问题、前瞻性研究等方面,提出新时代运输投送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杨昌斌[6](2019)在《当代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简称“双拥”)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领导人民军队独创的光荣传统和特有的政治优势。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领导人民军队,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双拥实践活动,并形成了一系列双拥工作理论,成为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后,随着实践领域的不断拓展和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创了治国理政建军的新境界。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对做好双拥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开展双拥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本文从提出“双拥思想”(“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的简称)概念(即“关于双拥工作的实践总结和理论概括”)入题,对“双拥”这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独创的具有政治性、全局性、社会性的活动,从理论上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和总结,以“当代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简称“当代双拥思想”)作为研究课题,主要从八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课题选题的缘起与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国内外关于双拥、双拥工作、双拥思想的相关资料进行了文献研究,界定了相关概念,说明了论文创新点,明确了研究内容、方法和思路。第二部分,主要揭示双拥思想的内涵和价值意蕴,探究其渊源及其在实践中体现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成为双拥工作和处理军政军民关系的思想指南的独特价值。第三部分,廓清双拥工作的历史发展脉络,概括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不断丰富发展的双拥思想的核心内容,提出不同历史时期双拥思想有其核心要义、目标、任务,阐明双拥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丰富创新,体现了双拥思想血脉基因、精髓本质。第四部分,系统梳理当代双拥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双拥工作的讲话、指示等内容,分析当代双拥思想的形成路径和发展历程,指出当代双拥思想形成于习近平同志在地方工作时期,成熟于党的十八大确立习近平同志为全党全国全军领导集体核心以后。第五部分,重点论述当代双拥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核心要义。从双拥工作本质、目标、主体、关键等四个方面对当代双拥思想的主要内容展开阐述论证,详细阐述军民融合内涵、理念、机制、发展战略等核心要义,深刻剖析当代双拥思想需要把握的理论核心。第六部分,深入论述当代双拥思想具有的科学性与实践性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统一、全局性与局部性统一、历史性与现实性统一的四个理论特点,揭示双拥思想的理论价值、科学禀赋。第七部分,从当代双拥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汇聚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伟力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实现新形势下强军目标的重要保证等三个方面,分析当代双拥思想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第八部分,从实践维度,全面论述如何推动当代双拥思想指导工作、落地见效。主要从政治思想、工作力量、组织制度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持充分发挥广大军民主体作用、坚持组织制度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等实践要素。本文试图在三个方面进行创新:一是提出“双拥思想”和“当代双拥思想”。论文提出的“双拥思想”,是将其提升到政治理论的指导思想层面,完成从实践到理论的飞跃。在此基础上,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建军实践中,对“双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发展完善定义为“当代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简称为“当代双拥思想”。二是从理论层面首次概括出党的历代双拥思想的核心要义。党的第一代双拥思想核心要义是“军民一致”,党的第二代双拥思想核心要义是“军民共建”,党的当代双拥思想核心要义是“军民融合”。三是系统阐述当代双拥思想的理论特点和重大意义。指出当代双拥思想具有科学性与实践性、继承性与创新性、全局性与局部性、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理论特点。是十八大以来党在治国理政建军实践中取得的宝贵经验和理论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双拥实践的新发展,是汇聚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伟力的强大思想武器和实现新形势下强军目标的重要保证。
董启帆[7](2019)在《二战期间美军后勤系统改革研究》文中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战争史上规模空前的一场机械化战争,为适应新的战争形态的发展变化,美军从后勤保障指挥体制、后勤兵力规模结构、后勤保障方式、后勤保障手段和后勤保障内容等方面,对其旧有的后勤保障系统进行了较全面的改革,较好地适应了战争的需要,为美军赢得战场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当前,我军机械化建设尚未完全实现,信息化建设任重道远,而战争形态正在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如何使军队后勤系统改革更加适应新的战争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艰巨任务,而深入研究二战时期美军后勤系统改革的历史,总结和借鉴其经验教训,无疑会对今天我军深化后勤改革有许多历史启迪。本文在收集、整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分析美军后勤系统改革的背景动因入手,重点研究其改革举措,进而总结其经验教训,最后得出历史启示。论文主体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主要阐述论文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等;第一章分析了二战期间美军后勤系统改革的历史背景和动因;第二章深入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后勤系统改革的主要内容;第三章总结二战时期美军后勤系统改革的经验教训;第四章借鉴二战期间美军后勤系统改革经验教训,并结合我军后勤改革实际,得出对我深化军队后勤改革的历史启示。
丁聪[8](2017)在《21世纪初的美国军事改革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九一一”事件以后,面对风谲云诡的国际环境,小布什政府开启了新一轮军事改革。美国军事改革思想作为引领这场改革实践的指导思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美国军事改革思想是一个动态的思想、理论、概念体系,渗透进了这场改革的方方面面。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和罗伯特·盖茨在美国军事改革思想的指导下持续不断地推动美国军事制度的改革,试图满足美国打赢当下战争和赢得未来挑战的需求。拉姆斯菲尔德就任国防部长期间,积极推动美军转变军事学说,改革美军组织结构,调整军政关系,强化文官对军队的控制。另外,美国还广泛利用最新的技术,大力推动部队联合作战。盖茨就任国防部长后,继续推动美国的军事制度改革。他推动美国军事力量的再平衡,调整军队的官僚体制,平衡军政关系,革新军种文化,改革国防部的商业模式,并针对新兴国家的“反介入”和“区域拒止”战略提出了应对措施。尽管在拉姆斯菲尔德和盖茨的军事制度改革过程中遭遇了一些阻力,但是其改革仍然取得了显着的效果,深刻地改变了美国的军事制度,影响到未来美国军事变革的趋势。
吴怡霖[9](2017)在《新时期军民融合发展法制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当今世界,科技、经济、军事等领域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为了实现经济与军事的协调发展,各主要国家大力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军民融合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但是由于我国军民融合刚进入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还存在管理体制不畅、民企参军门槛高、军民标准不统一等各层次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必须运用法治思维,完善法制建设才能真正的解决。鉴于此,本文聚焦军民融合法制建设,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分析。纵向维度,归纳了我国不同历史阶段军民融合发展及其法制建设的基本情况,并重点分析了当前军民融合法制建设的整体现状、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横向维度,选取美国、俄罗斯、日本、以色列、欧盟及其成员国等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总结其军民融合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启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军民融合法制建设的总体思路:以促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为目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制手段,优化顶层设计、理顺体制机制,坚持立一般性和特殊性立法原则相结合,加快政策、法律的立改废释等工作,加快建立完善的军民融合法制体系。立法方面的具体对策是“一统多分”:出台统领军民融合发展的综合性基本法律;建立健全民企参军、军民标准、知识产权、财税政策及安全保密等多领域、多层次的专项立法。最终通过完善法制建设来解决问题,为军民融合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刘雨辰[10](2017)在《后冷战时期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权是指一个国家对海洋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在21世纪的大国海洋政治博弈中发挥着战略性功能。在后冷战时期,随着东亚战略地位的不断上升,东亚海权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各国纷纷调整自身的海权战略。在此背景下,美国持续强化东亚海权战略的扩张性调整,加剧了东亚海洋政治的复杂性、敏感性和脆弱性。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调整呈现出新取向:一是具有主动性,依据外部环境变化主动调整;二是具有扩张性,不断增加东亚的战略投入;三是具有引领性,竭力保持技术竞争优势;四是具有灵活性,对新兴大国采取既制衡又合作的复合型策略;五是具有不确定性,美国国内利益集团对东亚海权战略的博弈日益复杂难测。美国的战略调整反映了其对东亚海权的依赖度上升,同时对东亚海权战略生态的结构失衡出现了战略焦虑。笔者主要运用战略行为归因分析方法,解释了后冷战时期美国东亚海权战略扩张性调整的动力来源问题。本文认为,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扩张性调整是其国内外三维动力相互交织、综合作用的结果,国际权力结构、国家身份需求以及外部不确定性为自变量,以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为因变量,建立了战略行为归因分析的新框架,并提出了三个研究假设:其一,霸权国的战略调整是一种基于权力竞争压力驱动的权力护持行为;其二,霸权国的战略调整是一种基于身份需求增长驱动的利益圈地行为;其三,霸权国的战略调整是一种基于不确定性张力驱动的风险投资行为。第一个假设强调霸权国的对外战略行为是国际权力变迁的结果。国际权力的结构变化是影响霸权国对外战略的直接动力,霸权国对国际权力结构变动高度敏感,国际权力变化越大,霸权国的战略压力也就越大,其调整自身战略行为的动力也就越强大。在新科技革命、全球化和市场化浪潮的共同作用下,国际权力结构出现变动,全球权力中心从大西洋向太平洋方向转移,东亚成为世界权力增长最快的地区。中国和平崛起使东亚形成了经济与安全中心相脱离的双中心治理结构,中美两国的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竞争日趋加剧,对东亚经济整合与安全结构具有形塑作用。在海洋政治复杂性和碎片化的影响下,东亚各国致力于加快海军现代化进程,西太平洋海权战略生态系统发生结构性变化,区域海权关系出现重构。在权力转移时期,权力结构的变迁对美国东亚的海洋霸权构成了巨大的压力,成为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外驱动力。第二个假设强调霸权国的身份对其战略行为具有塑造性。身份属性影响着国家战略利益的边界划定,霸权身份需求是影响霸权国战略的内在动力,对霸权国战略行为发挥激励功能。当国家产生身份依赖时,霸权国的身份需求越强烈,战略调整的内在动力也就越强大。美国是全球海洋主导国,这种角色身份是其自身地理、历史、理论、经济以及军事等多种条件因素长期共同塑造的。冷战后美国的身份需求集中在权力需求、荣誉和威望需求、经济需求、安全需求以及意识形态需求等五个方面,并保持不断增长。身份需求的增长推动了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扩张性调整,其战略意图是在军事上确保制海权优势,控制东亚的海洋战略通道;经济上加速与东亚经济体互动,利用东亚经济增长,为美国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政治上强化与东亚盟国、伙伴国的联系,构建以美国为核心的支点网络,制衡新兴大国崛起,垄断海洋主导国地位,确保美国在东亚的海洋利益安全,其本质是继续利用有效海权,维护其全球海洋主导国的海洋霸权,实现自身身份需求的最大化。第三个假设强调外部不确定性对霸权国战略行为的影响。不确定性是影响霸权国战略行为的干扰性因素,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是风险,可以产生巨大的安全张力,不确定性因素越多,霸权国面临的安全张力也就越大,其战略行为调整的动力也就越强大;另一方面它也具有战略投资价值,可以产生风险投资回报,高风险高收益,因而外部不确定性对战略调整发挥一种调控功能。东亚海域长期存在不确定性,具体表现在各国海军力量竞赛、海洋资源分配、海洋领土争端、海洋划界分歧以及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等,是美国调整其东亚海权战略的干预力量。从风险角度上讲,不确定性因素极易成为东亚海洋冲突的潜在诱因,美国将面临被盟国绑架卷入东亚海洋冲突的可能。从投资价值来看,不确定性也是美国的一种战略杠杆,是美国要挟部分东亚国家的工具。美国利用东亚广泛存在的海洋不确定性,达到强化其在西太平洋的前沿存在,进而撬动东亚海权战略生态格局的战略目的。不确定性越多,美国获得合法性存在的理由也就越多;当不确定性减少时,美国会主观故意放大不确定性,借机炒作东亚海洋矛盾,以搅乱东亚海洋秩序,可以达到"火中取栗",增加风险投资回报的目的。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扩张性调整既反映了美国借助海权维护海洋主导国家地位的战略意图,同时也反映出美国对新兴大国的海权崛起感到战略焦虑。对此,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调整存在着双重意涵,一方面强调以实力制衡,另一方面也保持接触与合作。为继续保持东亚海权的竞争优势,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矛头指向新兴大国,同时不断优化海权资源配置,提升海权能力水平,强化外交策略支持,持续深度介入东亚海洋争端,意图干预东亚海洋政治,扮演东亚的离岸平衡手角色,目的是维持全球海洋主导国身份,追求美国在东亚海洋事务的话语权,保障自身的东亚海洋利益。中国崛起是21世纪世界政治的最重大变化,但也对自身带来了双重压力,其一是维护自身海外利益的压力增大,其二是维护海洋安全秩序的国际责任压力也在增大。面对美国的东亚海权的战略调整,作为负责任的全球新兴大国,中国应该努力保持战略定力,灵活运用战略智慧,坚守和平发展理念,坚持奋发有为原则,积极发展强大海权,加快推进海洋强国战略实施,加速海军现代化建设,坚定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构建更加平衡的新型大国海权关系,重构东亚海洋秩序,为东亚国家提供优质的国际公共产品。
二、世界军事交通运输装备的新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军事交通运输装备的新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5 研究创新点及论文结构 |
2 整体中国形象系统网络构建与测量 |
2.1 关键词同现网络构建及其网络特性分析 |
2.2 网络层级分析及核心关键词节点提取 |
2.3 核心关键词节点内部网络构建及其加权聚类分析 |
3 中哈非经济关系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
3.1 中哈首脑外交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1.1 不断升级的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
3.1.2 值得信任、不吝支持的好朋友形象 |
3.1.3 潜力巨大、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形象 |
3.2 中哈边境和安全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2.1 中哈边境繁荣共建者形象 |
3.2.2 上合组织框架下哈重要安全合作伙伴形象 |
3.2.3 哈打击边境走私活动合作者形象 |
3.3 中哈人文交流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3.1 哈萨克斯坦文化传播的支持者形象 |
3.3.2 中哈人文交流的推动者形象 |
3.3.3 丝路复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形象 |
3.4 关键词节点“2017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中国形象分析 |
3.4.1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积极参与者形象 |
3.4.2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 |
3.4.3 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可持续发展大国形象 |
4 经济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
4.1 哈对华出口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1.1 哈对华出口贸易的积极推动者形象 |
4.1.2 哈出口贸易的重要市场形象 |
4.2 中哈交通运输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2.1 富有成效的交通运输合作伙伴形象 |
4.2.2 哈过境运输潜力释放的驱动者形象 |
4.3 中哈投资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3.1 中哈投资合作的推动者形象 |
4.3.2 带来多重利好和雪中送炭的对哈投资者形象 |
4.4 中国国内经济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4.1 飞速发展、迎难而上的经济强国形象 |
4.4.2 攻坚克难、施工高效的基建强国形象 |
5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之中国形象分析 |
5.1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技术”的中国形象分析 |
5.1.1 自主创新、积极进取的科技强国形象 |
5.1.2 科技惠民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5.2 灾难属性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的中国形象分析 |
5.2.1 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 |
5.2.2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6 中国形象之新冠疫情涉华报道个案分析 |
6.1 中哈关系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6.1.1 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
6.1.2 哈重要经济合作伙伴形象 |
6.2 中国国内抗疫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6.2.1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6.2.2 医疗系统强大、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大国形象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
1.2 关键概念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3.1 百科全书研究的主要专着和论文 |
1.3.2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的研究 |
1.4 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5 研究理论及其说明 |
第二章 编纂概述 |
2.1 军事百科全书的性质、特点 |
2.2 军事百科全书的功用 |
2.3 编纂指导思想及目的 |
2.3.1 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2.3.2 为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服务 |
2.4 出版、修订与版别 |
第三章 编纂发展历程 |
3.1 编纂历史背景 |
3.1.1 新时期社会文化需求和军队建设总目标催生 |
3.1.2 中国国防现代化和军事斗争准备迫切需要 |
3.1.3 新军事革命强力推动 |
3.2 编纂历程及阶段 |
3.2.1 编纂的开创与奠基(1980~1986) |
3.2.2 编纂的专业化与全面建设(1986~2002) |
3.2.3 编纂的纵深化、系统化、多元化发展(2002~2016) |
3.3 编纂领导机构与组织机构 |
3.3.1 兼具行政性和学术性的领导机构 |
3.3.2 从临时性机构到正式定编的组织机构 |
3.4 权威型的撰写和编审人员 |
3.5 专业型的专门编纂人员 |
第四章 编纂理论与方法:博采、萃取与确定 |
4.1 博采:基于军事科学研究成果 |
4.1.1 “学科论”与军事百科全书总体设计 |
4.1.2 以军事科学研究为基础 |
4.2 萃取:军事知识秩序的建立 |
4.2.1 积淀与初建 |
4.2.2 完善与架构 |
4.2.3 传承与创新 |
4.3 确定:系统工程的运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政治性与客观性:科学考量标准 |
5.1 坚持政治原则 |
5.1.1 “事关国家和军队的科学文化基本建设” |
5.1.2 反映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研究成果 |
5.1.3 政治性问题的处理解决 |
5.1.4 作为“武器”的军事百科全书 |
5.2 秉持客观性 |
5.2.1 人物条目评价原则的提出 |
5.2.2 尊重历史,实事求是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文献资料研究与条目撰写审定 |
6.1 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文献资料 |
6.1.1 编纂的广度、深度取决于文献资料的占有度 |
6.1.2 基础建设与长远保存 |
6.2 藏用并重 |
6.2.1 文献资料建设 |
6.2.2 文献资料核对 |
6.3 条目专题资料与条目撰写、审定 |
6.3.1 “因条而宜”建立条目专题资料系统 |
6.3.2 收集、鉴别、取舍——以“段德昌”条目专题资料为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编纂特色与创新 |
7.1 编纂内容 |
7.1.1 知识内容:从填补空白到全面反映 |
7.1.2 知识体系:在创新中发展 |
7.1.3 文体语言:百科体裁与军事特色 |
7.2 编纂实践 |
7.2.1 “国家编纂体制” |
7.2.2 “小核心、大外围”的编纂机制 |
7.2.3 与其他百科全书编纂模式之比较 |
7.3 编纂现代化设想 |
7.3.1 编纂技术平台现代化 |
7.3.2 构建军事知识服务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编纂与军事学科的建立、发展 |
8.1 推动军事辩证法学科建设 |
8.1.1 条目范畴的确定 |
8.1.2 学科的建立 |
8.1.3 在发展中调整 |
8.2 拓展军队政治工作学科范畴 |
8.2.1 学科之争 |
8.2.2 学科体系的完善 |
8.3 夯实军事法学科研究基础 |
8.3.1 学科的增设 |
8.3.2 填补军事法研究空白 |
8.4 构建军事装备学科理论体系 |
8.4.1 反映军事装备知识增长 |
8.4.2 创新发展军事装备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若干重要历史问题的研究与解决 |
9.1 解放军军战史若干重要问题 |
9.1.1 长征“密电事件”的争论 |
9.1.2 西路军相关条目的表述 |
9.1.3 抗日战争中人民军队战绩问题 |
9.1.4 对百团大战的认识和评价 |
9.2 军事人物相关问题 |
9.2.1 清除“左”的影响——以被错杀人物条目为例 |
9.2.2 稳妥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以“项英”“粟裕”条目为例 |
9.2.3 人物评价“功是功,过是过”——以“林彪”条目为例 |
9.2.4 人物图片阐释知识语言 |
9.2.5 解放军“军事家”的论证和确定 |
9.2.6 中华民国时期军事人物评价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论法国革命战争与拿破仑战争时期法国陆军军事优势形成的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战争初期法国的军事困境及渊源 |
第一节 战争初期法军在战场上的接连失利 |
第二节 战争初期法国军队的混乱 |
第三节 法军困境的历史根源 |
第四节 法国大革命前军事改革的成败 |
第二章 法国陆军军事优势的形成 |
第一节 革命战争时期法国陆军军事优势的酝酿 |
第二节 拿破仑战争期间法国陆军军事优势的形成及全盛 |
第三章 大革命创造的新型的军队和战争形态 |
第一节 大革命创造的新精神和新军队 |
第二节 大革命创造的总体战争及相应的政治调整 |
第四章 法军新型进攻决战战略 |
第一节 革命以前的战略概况 |
第二节 卡尔诺的决战战略 |
第三节 拿破仑的进攻决战战略 |
第四节 与新型战略相适应的新式战术 |
第五章 法军的新型军事制度 |
第一节 编制革新 |
第二节 军官职业化 |
第三节 单一司令制 |
第四节 各兵种改革 |
第五节 后勤补给制度的转变 |
第六章 和平外交和反法同盟国状况 |
第一节 革命外交向和平外交的转变 |
第二节 反法同盟的情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目的和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理性认识 |
第一节 兵役法律制度的科学界定 |
一、相关概念 |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实体法律制度 |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程序法律制度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主要特征 |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制度的法律特征 |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时代特征 |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内容特征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地位与作用 |
一、兵役法律制度是国家军事制度的重要内容 |
二、兵役法律制度是保卫国家安全的坚实基础 |
三、兵役法律制度是组织兵役工作的有效规范 |
第二章 我国兵役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兵役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 |
一、我国古代兵役法律制度 |
二、我国近代兵役法律制度 |
三、新中国兵役法律制度 |
第二节 我国兵役法律制度现状分析 |
一、我国兵役法律制度的体系构成 |
二、我国兵役法律制度的实质内涵 |
三、我国兵役法律制度的主要问题 |
第三节 我国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客观分析 |
一、我国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主要经验 |
二、我国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优劣之处 |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发展的新要求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价值定位 |
第一节 兵役义务与兵役权利的价值整合 |
一、依法参加兵役是公民和法人的基本义务 |
二、参加兵役人员依法享有各种基本权利 |
三、正确处理兵役权利与兵役义务的关系 |
第二节 国家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有序统一 |
一、兵役必须以实现国家价值优先 |
二、公民通常是实现个人价值优先 |
三、兵役法律制度是国家价值与个人价值的调节器 |
第三节 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相互融合 |
一、国防是全体公民的国防 |
二、兵役实质是少数公民参加兵役 |
三、兵役法律制度是实现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统一的平衡器 |
第四节 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 |
一、公平与效率是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内在要求 |
二、兵役法律制度优先考虑军事效率 |
三、兵役法律制度充分体现公平原则 |
第五节 和平权与发展权的有序调整 |
一、追求国家和平权是兵役法律制度的基本目标 |
二、保障国家发展权是兵役法律制度的价值追求 |
三、统筹和平权与发展权是兵役法律制度的主要功能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内外环境 |
第一节 国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是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基础 |
一、经济实力 |
二、法治环境 |
三、军事改革 |
第二节 国家严峻安全形势是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必然要求 |
一、国家统一困境 |
二、周边事态纷争 |
三、西方大国遏制 |
第三节 信息化局部战争对兵员素质要求普遍提高 |
一、信息化局部战争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样式 |
二、高技术武器装备占据未来战场的主导地位 |
三、高素质的兵员成为信息化战争胜负的关键 |
第四节 优待军人成为兵役法律制度的内在共识 |
一、尊重军人共识 |
二、优待军人传统 |
三、军人权益维护 |
第五节 军队独生子女兵员质量不容乐观 |
一、独生子女成为军队服役主体 |
二、应征青年身体素质明显下降 |
三、入伍后退兵比例呈逐年上升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完善之道 |
第一节 科学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体系 |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 |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 |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目标任务 |
第二节 大力提升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质量 |
一、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组织领导 |
二、统筹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规划计划 |
三、科学组织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起草拟制 |
第三节 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落实 |
一、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兵役法律意识 |
二、加强执法监督检查确保法律制度落到实处 |
三、严格组织对违反兵役法律制度行为的惩治 |
结语:加快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应处理的几个关系 |
一、处理好兵役法律制度与其它军事政策制度之间的关系 |
二、处理好兵役法律制度与新时代强军要求的关系 |
三、处理好兵役法律制度制定与实施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5)新时代运输投送理论研究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面临的形势与要求 |
2 研究的基本原则 |
1)瞄准前沿。 |
2)信息主导。 |
3)服务实践。 |
4)保持特色。 |
3 研究的重点与内容 |
1)强化基础问题研究。 |
2)加强战略问题研究。 |
3)突出作战问题研究。 |
4)面向未来预先研究。 |
4 结 语 |
(6)当代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 国内双拥研究 |
2.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四) 主要创新点 |
一、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的内涵及价值意蕴 |
(一) 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的内涵 |
1. 中国古代兵民关系思想的批判继承 |
2. 中国共产党双拥工作实践的理论概括 |
3. 马克思主义军政军民关系理论的中国化 |
(二) 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的价值意蕴 |
1. 思想政治教育处理军政军民关系的思想结晶 |
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重要法宝 |
3. 贯彻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的具体体现 |
4. 开展双拥工作和密切军政军民关系的行动指南 |
二、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的历史脉络 |
(一) 双拥工作发端及双拥思想萌芽 |
1. 对革命军队军民关系的探索与实践 |
2. 新型军民关系雏形 |
3. 双拥思想萌芽 |
(二) 土地革命至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军民一致”为核心的双拥思想 |
1. 土地革命时期,双拥思想初步形成 |
2. 抗日战争时期,双拥思想正式形成 |
3. 解放战争时期,双拥思想进一步发展 |
4.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双拥思想日臻完善 |
(三) 改革开放时期以“军民共建”为核心的双拥思想 |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双拥思想在恢复中发展 |
2. 双拥工作不断创新,新时期新型军政军民关系形成 |
三、当代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一) 当代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初步形成 |
1. 双拥工作融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2. 双拥工作体现改革、发展、稳定要求 |
3. 双拥工作成为社会系统工程 |
4. 双拥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
5. 双拥工作实现军地互办实事常态化 |
(二) 当代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发展成熟 |
1. 军政军民关系的新发展 |
2. 双拥工作目标的新定位 |
3. 双拥工作领域的新拓展 |
四、当代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的主要内容与核心要义 |
(一) 当代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的主要内容 |
1. 明确双拥工作的本质既是政治任务,又是社会工作 |
2. 明确双拥工作的目标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部队战斗力 |
3. 明确双拥工作的主体是广大军民 |
4. 明确双拥工作的关键是领导 |
(二) 当代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以“军民融合”为核心要义 |
1. 创新了双拥思想理念 |
2. 丰富了双拥思想内容 |
3. 提升了双拥工作战略地位 |
五、当代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的理论特点 |
(一) 科学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
(二) 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统一 |
(三) 全局性和局部性相统一 |
(四) 历史性和现实性相统一 |
六、当代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的重大意义 |
(一) 当代双拥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1.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在双拥领域的具体体现 |
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体现 |
(二) 当代双拥思想是汇聚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伟力的强大思想武器 |
1. 政治上增强军政军民团结的自觉性 |
2. 战略上增强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自觉性 |
3. 全局上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觉性 |
(三) 当代双拥思想是实现新形势下强军目标的重要保证 |
1. 加强双拥工作是提升部队战斗力的必然要求 |
2. 加强双拥工作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必然选择 |
3. 加强双拥工作是人民军队使命担当的必由之路 |
七、当代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的实践要素 |
(一) 政治思想上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
1. 党的政治理论是双拥工作的指导思想 |
2. 党的领导是双拥工作的根本原则 |
3.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双拥工作的基本遵循 |
(二) 工作力量上始终坚持充分发挥广大军民主体作用 |
1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保证作用 |
2. 拓展双拥工作的实践主体 |
3. 调动广大军民参与双拥工作的积极性 |
(三) 组织制度上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
1. 强化双拥组织领导 |
2. 创新双拥工作载体 |
3. 完善法律政策制度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7)二战期间美军后勤系统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二战期间美军后勤系统改革的背景与动因 |
第一节 战前美军后勤系统的基本情况及问题 |
一、战前美国陆军后勤系统基本情况 |
二、战前美国海军后勤系统基本情况 |
三、军种间联合勤务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参战初期的挫折颠覆美军传统后勤观 |
第三节 巨大的战争潜力为美军后勤改革提供了物质基础 |
第四节 军事技术的发展为美军后勤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撑 |
第二章 二战期间美军后勤系统的改革 |
第一节 改革后勤保障指挥体制 |
一、陆军后勤机构的改革 |
二、海军后勤机构的改革 |
三、陆军航空兵后勤机构的改革 |
四、在参谋长联席会议中设立专门的后勤机构 |
五、与英国成立联合后勤组织 |
第二节 调整后勤兵力规模结构及装备 |
一、大幅提高后勤兵力规模 |
二、优化调整后勤兵力结构 |
三、增加后勤装备设施 |
第三节 创新后勤保障方式 |
一、创立军种间联合保障方式 |
二、采用机动伴随保障方式 |
三、将计算科学运用于后勤管理 |
第四节 改善后勤保障手段 |
一、完善铁路运输 |
二、优化公路运输 |
三、拓展空中和海上运输 |
四、运用输油管线运输 |
五、将传统运输手段作为重要补充 |
第五节 改进后勤保障内容 |
一、改进野战部队口粮 |
二、修改装具和军服设计 |
三、改进战场医疗用药和救治方法 |
第三章 二战期间美军后勤系统改革的经验教训 |
第一节 及时调整后勤系统结构适应新的战争要求 |
第二节 采取联合机动后勤保障顺应后勤发展趋势 |
第三节 运用科学方法和先进技术提高后勤保障效率 |
第四节 发挥军民融合优势助推军队后勤发展 |
第五节 后勤体制改革未能彻底理顺后勤指挥关系 |
第六节 后勤保障的精细化程度仍然不高 |
第四章 几点启示 |
第一节 后勤改革必须有正确的国家战略作为根本指导 |
第二节 后勤改革必须适应新的战争形态发展变化 |
第三节 后勤改革必须坚持联合的思想 |
第四节 后勤改革必须注重军民融合 |
第五节 后勤改革必须致力于实现精确后勤 |
第六节 后勤改革必须注重加强国际间军事合作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一、学术成果 |
二、参与课题 |
主要简历 |
致谢 |
(8)21世纪初的美国军事改革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本文写作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21世纪初美国军事改革背景 |
2.1 改革的内因 |
2.1.1 国内政治推动军事改革 |
2.1.2 军工复合体牵引军事改革 |
2.1.3 国防科技支撑军事改革 |
2.2 改革的外因 |
2.2.1 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推动 |
2.2.2 传统安全威胁卷土重来 |
2.2.3 非传统安全威胁呈愈演愈烈之势 |
第三章 21世纪初美军改革总体思想 |
3.1 战略指导思想 |
3.1.1 战略判断层面 |
3.1.2 战略规划层面 |
3.1.3 战略路径层面 |
3.2 组织结构与编制体制思想 |
3.2.1 军队管理扁平化思想 |
3.2.2 制衡思想 |
3.3 军事力量建设思想 |
3.3.1 基于能力的军事斗争思想 |
3.3.2 能力慑止思想 |
3.3.3 基于能力的后勤和人才培养思想 |
第四章 激进阶段与温和阶段:21世纪初美国军事改革思想运用和实践的阶段性研究 |
4.1 激进阶段的美军改革 |
4.1.1 阶段划分依据 |
4.1.2 激进阶段的重点改革实践 |
4.2 温和阶段的美军改革 |
4.2.1 阶段划分依据 |
4.2.2 温和阶段的重点改革实践 |
第五章 21世纪初美国军事改革思想评价 |
5.1 21世纪初美国军事改革思想的特点 |
5.1.1 前瞻性和继承性兼具 |
5.1.2 创新性与技术性互为补充 |
5.1.3 突破性与局限性并存 |
5.2 21世纪初美国军事改革经验与启示 |
5.2.1 强调顶层设计、坚持将改革的权力汇聚 |
5.2.2 通过法律、法规、文件将改革的成果固定下来 |
5.2.3 在满足当下需求和应对未来挑战之间合理地分配资源 |
5.2.4 军事改革的根本目标应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 |
5.2.5 军事改革的手段应循序渐进 |
5.2.6 军事改革针对的敌人不应过于具体,方案不应过于透明 |
5.3 美国军事改革未来走向 |
5.3.1 军事高科技的追求永无止境 |
5.3.2 联合作战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 |
5.3.3 军事改革思想的持续革新 |
5.3.4 精兵强效的国防部改革仍将继续 |
5.3.5 军民融合推动军事科技创新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专着 |
二、中文译着 |
三、中文论文 |
四、英文专着 |
五、英文论文 |
六、报刊及互联网信息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新时期军民融合发展法制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价值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价值 |
1.2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第二章 军民融合法制建设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
2.1 军民融合法制建设的定义 |
2.2 军民融合法制建设的必要性 |
2.3 新时期军民融合法制建设的特点 |
第三章 军民融合法制建设的历史及现状分析 |
3.1 我国军民融合法制建设发展史脉 |
3.1.1 “以军为主”阶段 |
3.1.2 “军民结合”阶段 |
3.1.3 “寓军于民”阶段 |
3.1.4 军民融合快速发展阶段 |
3.1.5 军民融合全面发展阶段 |
3.2 当前我国军民融合法律法规现状 |
3.3 我国军民融合法制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
3.3.1 缺少统领军民融合发展的综合性法律 |
3.3.2 部分军民融合的法律法规相互抵触 |
3.3.3 部分法律法规内容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
3.3.4 部分领域存在立法空白 |
3.3.5 地方推动军民融合缺乏规范引导 |
3.4 军民融合相关法制问题的主要成因分析 |
3.4.1 军民融合发展的大局意识不强 |
3.4.2 军民融合发展的管理体制不畅 |
3.4.3 军民融合发展的法理研究不足 |
3.4.4 军民融合发展的市场条件不完善 |
第四章 国外军民融合法制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
4.1 主要军事强国或地区军民融合法制的情况 |
4.1.1 美国 |
4.1.2 俄罗斯 |
4.1.3 日本 |
4.1.4 欧盟及其主要成员国 |
4.1.5 以色列 |
4.2 国外军民融合法制建设的共同经验 |
4.2.1 制定国家层面的战略计划促进军民融合发展 |
4.2.2 成立高规格的组织机构领导军民融合发展 |
4.2.3 建立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以保障军民融合发展 |
4.3 对我国军民融合法制建设的主要启示 |
4.3.1 军民融合法制建设要强化领导体制 |
4.3.2 军民融合法制建设要坚持法治理念 |
4.3.3 军民融合法制建设要符合我国国情 |
第五章 加强军民融合法制建设的对策思考 |
5.1 树立军民融合法制建设的目标 |
5.2 加强军民融合法制建设的原则 |
5.2.1 坚持法制建设的一般性原则 |
5.2.2 注重军民融合法制建设的特殊性原则 |
5.3 军民融合法制建设的具体对策 |
5.3.1 强化军民融合法制建设的宣传工作 |
5.3.2 深化军民融合法制建设理论研究 |
5.3.3 理顺军民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
5.3.4 出台军民融合发展的综合性法律 |
5.3.5 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专项立法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附录A题目 |
(10)后冷战时期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背景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进展 |
二、国外研究进展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 |
一、基本内容 |
二、研究创新 |
三、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一章 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理论构建与研究假设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边界限定 |
一、海权 |
二、东亚海权战略 |
第二节 战略行为归因: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理论构建 |
一、行为发生的一般机理 |
二、国家战略行为:理论解释的多元视角 |
三、国家战略行为:一个新的归因框架 |
第三节 权力、身份与不确定性:国家战略行为变量的研究假设 |
一、自变量的选择 |
二、主要变量的相互关系 |
三、战略调整的基本假设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海权成长轨迹: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冷战前美国的东亚海权战略 |
一、创建大陆海军:美国海权的源起 |
二、角逐西太平洋:美国东亚海权的建立 |
三、打赢太平洋战争:美国东亚海权的发展 |
第二节 冷战期间美国的东亚海权战略 |
一、海洋遏制: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新指南 |
二、海洋威慑: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新路标 |
三、海洋干涉: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新导向 |
四、海洋缓和: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新构想 |
五、重振海洋: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新思维 |
第三节 后冷战时期美国的东亚海权战略 |
一、海洋防务收缩: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再调整 |
二、海洋新型战争: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再转型 |
三、海洋反恐倡议: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再发展 |
四、亚太再平衡: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再布局 |
第四节 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特征与逻辑 |
一、全方位转型: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主要特征 |
二、制衡新兴大国: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基本逻辑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权力结构变动: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外驱力 |
第一节 权力与霸权国的战略调适 |
一、权力的内涵 |
二、权力的来源 |
三、霸权国战略调适的权力逻辑 |
第二节 全球权力中心迁移:从大西洋转向太平洋 |
一、新场域:全球权力转移的时空条件 |
二、多维度:全球权力转移的表现 |
第三节 东亚权力结构变动:从单中心转向双中心 |
一、中美国际权力的重构 |
二、东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双中心结构的形成 |
第四节 东亚海权生态变化:从传统向现代的演进 |
一、海军现代化:东北亚海权发展的新态势 |
二、海军新战略:东南亚海权发展的新蓝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身份需求扩张: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内驱力 |
第一节 身份需求与霸权国的战略调适 |
一、身份需求的内涵 |
二、身份需求的逻辑 |
三、身份需求对霸权国战略行为的影响 |
第二节 海洋主导国的身份构建:美国东亚海权的生成基础 |
一、禀赋与机遇:海洋主导国建立的双翼 |
二、海权论:海洋主导国建立的理论指南 |
三、经济支持:海洋主导国建立的物质基础 |
四、海军实力:海洋主导国建立的硬道理 |
第三节身份需求: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原动力 |
一、角色身份:美国利益的东亚路标 |
二、战略价值:美国身份的东亚认知 |
三、霸权身份需求:美国的东亚海洋利益分布 |
第四节 身份依赖: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霸权逻辑 |
一、身份利益:美国东亚海权战略扩张的指南针 |
二、战略意图:美国东亚海权战略扩张的本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确定性搅动: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干扰力 |
第一节 不确定性与霸权国的战略调适 |
一、不确定性的内涵 |
二、不确定性的来源 |
三、不确定性对霸权国战略调适的影响 |
第二节 海权结构的不确定性:东亚海洋安全困境 |
一、海洋军备竞赛:东亚海洋安全的基本趋势 |
二、防务开支增长:东亚国家的海洋安全政策 |
第三节 海洋政治的不确定性:东亚海洋争端 |
一、海洋领土争端:东亚国家战略互信的障碍 |
二、渔业资源争端:东亚国家海洋冲突的诱因 |
三、海洋能源开发争端:东亚国家海洋合作的难题 |
四、地区冲突热点:东亚国家海洋纷争的现实隐患 |
第四节 海洋环境的不确定性:东亚海洋非传统威胁 |
一、海洋恐怖主义:东亚海洋安全的新挑战 |
二、海上有组织犯罪:东亚海洋安全的新热点 |
三、海盗问题:东亚海洋安全的新难题 |
四、海上战略通道安全:东亚海洋安全的新博弈 |
五、海洋环境恶化:东亚海洋安全的新议程 |
第五节 海洋秩序的不确定性:东亚国家的海洋战略 |
一、海洋秩序挑战:新兴大国的海洋崛起 |
二、海洋安全挑战:非民主国家的海洋威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资源、能力与策略: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支持路径 |
第一节 海权资源重配:权力竞争压力下的战略调适 |
一、技术资源:保持海洋军事技术领先 |
二、人力资源:加强海军人才开发与利用 |
三、经济资源:加快海洋产业经济发展 |
四、财政资源:加大海军财政经费投入 |
五、制度资源:完善海军体制机制建设 |
第二节 海权能力提升:身份需求动力下的战略调适 |
一、能力目标:未来海权的方向 |
二、海上打击能力:全域机动作战 |
三、海上防御能力:打造海上盾牌 |
四、海上保障能力:提升海洋后勤供给 |
五、网络安全能力:扩大海上虚拟作战空间 |
第三节 海洋外交优化:不确定性张力下的战略调适 |
一、合作策略 |
二、制衡策略 |
三、孤立策略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研究发现 |
二、研究限度 |
三、后续研究 |
四、未来发展趋势 |
五、中国海权发展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缩略词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世界军事交通运输装备的新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D]. 黄锦南. 浙江大学, 2021(08)
- [2]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D]. 关泠. 河北大学, 2020(02)
- [3]论法国革命战争与拿破仑战争时期法国陆军军事优势形成的原因[D]. 陈杰. 山东大学, 2020(09)
- [4]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研究[D]. 林高松. 武汉大学, 2020(04)
- [5]新时代运输投送理论研究探析[J]. 陈子建,管群生,顾永治,冯沙沙.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20(04)
- [6]当代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研究[D]. 杨昌斌.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7]二战期间美军后勤系统改革研究[D]. 董启帆. 军事科学院, 2019(10)
- [8]21世纪初的美国军事改革思想研究[D]. 丁聪.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9]新时期军民融合发展法制建设研究[D]. 吴怡霖.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10]后冷战时期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研究[D]. 刘雨辰. 山东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