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xanta药物获法国批准用于预防静脉血栓(论文文献综述)
Graul AI,Sorbera LA[1](2021)在《2020年全球新药研发报告(Ⅰ)》文中研究说明2020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注定被载入史册,这场百年以来最严重的疫情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迅速蔓延,影响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2020年发生的所有事件或新闻报道在某种程度上均受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影响。从这个角度看,2020年也在第一批新冠疫苗和COVID-19治疗药物获得紧急授权使用中高调地结束。尽管新冠疫情大流行占据了2020年的新闻头条,但从监管机构今年审评的产品数量来看,各治疗领域推出的新药均创下历史新高,较上一年增加了约50%。值得关注的成果包括:首款丁型肝炎治疗药物上市;预防和治疗埃博拉病毒病的生物制剂获得监管机构批准,该制剂在抗击2016—2018年刚果爆发的埃博拉病毒病方面发挥了作用;首款Hutchinson-Gilford早衰综合征(一种罕见的导致早熟型老化的遗传性疾病)药物获批;首款专门治疗甲状腺眼病(又称Graves眼病)的药物获批;首款非激素、按需用药、可调节阴道p H值的避孕药获批;首款针对花生过敏的口服过敏原免疫疗法获批。
钟志惟[2](2021)在《基于NIR-Ⅱ和汽泡的双辅助的肝素和尿激酶双药序列释放平台的构建及其体内外评价》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静脉血栓栓塞(VTE)是包括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在内的一种常见且可致命的疾病。DVT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致死率和致残率均居高不下,且急性血栓易导致残疾甚至死亡。目前,基于尿激酶(UK)的临床溶栓的传统药物存在用量大、半衰期短、易出血副作用等缺点。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更高效的药物溶栓方法。纳米给药平台具有尺寸多样化、比表面积大、表面易修饰、载药量大、可降解等特点,可以改变药物的释放速率,增加给药体系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并减少其副作用。目前,纳米技术和药物治疗相互结合已经成为医学领域和生物材料应用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方向。中空介孔硅(HMSNs)由于其具有高渗透、低密度、稳定的热力学、介孔硅(MSNs)自身的优良性能与特点、具有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大,孔径尺寸可调,结构高度有序,表面富含活性羟基(-OH)基团易于修饰、生物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等优点,主要应用于纳米级传感器、催化反应、药物载体、生物医用等领域,尤其作为载体在药物传输系统中被广泛应用。普通肝素(UH)和UK都是临床上常用的抗血栓药物,且溶栓机理各不相同,理论上说,UH和UK联用是一种有希望的联合用药方式。但实际上,由于UH和UK带相反的电荷,直接联用溶栓效果不佳。为了改变这两种药物电荷排斥的劣势,我们拟开发一种双辅助(近红外-Ⅱ,汽泡)双药序列式药物释放的多功能溶栓平台(UK-UH@PDA@HMSNs),这种序列释放可以成功解决UK与UH因电荷相互排斥难以直接混合联用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PDA@HMSNs的表征、光热性能、药物负载、药物释放以及生物相容性,评估UK-UH@PDA@HMSNs纳米溶栓复合物在体内、外的溶栓效果和生物安全性。方法:1.在综合比较已报道的各种制备HMSNs方法的基础上,我们选择了一种价格低廉、方法简便、实用性强的油水双相反应结合模板法制备可降解的HMSNs。负载UK后,利用界面聚合法HMSNs表面形成聚多巴胺(PDA)薄膜,最后在PDA薄膜外侧负载UH最终形成UK-UH@PDA@HMSNs纳米溶栓复合物。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纳米粒度电位仪、比表面及孔隙度测试仪(BET)、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热重分析仪(TGA)对HMSNs和PDA@HMSNs进行一系列形态和结构的表征。2.通过光热升温实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药物负载及释放实验、溶血实验、细胞毒性实验、活-死细胞染色等实验对PDA@HMSNs的性能和生物安全性进一步的进行探究。3.通过体外溶栓实验、体内溶栓实验、血液生化分析、重要组织器官H&E染色等实验对UK-UH@PDA@HMSNs溶栓性能和体内生物安全性做全面评估。结果:1.SEM结果显示HMSNs具有多孔结构,相应的TEM结果显示HMSNs是一个具有巨大空腔的中空球。AFM进一步研究了PDA@HMSNs和HMSNs的形貌和立体结构,PDA@HMSNs的直径比HMSNs的直径大约20 nm。经过PDA包覆在HMSNs表面后,HMSNs的zeta电位由-6.86 mV变为2.68 mV。HMSNs和PDA@HMSNs的平均水动力直径分别为251.37±8.30 nm和601.77±85.88nm。与CTAC/m Si O2@s Si O2相比,HMSNs的比表面积和孔容显着增加。FTIR、XRD、XPS、TGA结果进一步说明PDA成功的在HMSNs表面修饰。2.体外研究发现PDA@HMSNs具有良好的光热升温效果。根据UH标准曲线和载药率公式,测得UK-UH@PDA@HMSNs中UH的载药率为16.15±1.39%。根据尿激酶试剂盒和载药率公式,测得UK的载药率为28.68±3.96%。在NIR-II照射的40 min内,UK的释放率显着增加,约为80.67%。然而,在没有NIR-II照射的情况下,UK-UH@PDA@HMSNs的累积释放率降至17.33%。在NIR-II激发下,UH在25 min内释放了约81%,然而在没有NIR-II照射的情况下,UH在30 min内仅释放了约20%。溶血实验、细胞毒性实验、活-死细胞染色实验结果显示PDA@HMSNs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低毒性。3.体外溶栓实验结果显示,UK after UH组溶栓效果优于UK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UK-UH@PDA@HMSNs+NIR-Ⅱ组的溶栓率显着高于UK+NIR-Ⅱ组(***p<0.001)。体内溶栓实验结果显示,UK-UH@PDA@HMSNs+NIR-Ⅱ比UK+NIR-Ⅱ具有更好的溶栓效果(**p<0.01)。最后,我们对SD大鼠进行了体内生物安全性评估,结果显示:SD大鼠在注射UK-UH@PDA@HMSNs后,主要器官的H&E染色图像未出现炎症或组织损伤等组织病理学异常的现象。大鼠肝肾功能和凝血功能在正常范围之内,治疗期间未出现出血等副作用,说明该溶栓系统在体内具有一定的生物安全性。结论:总之,对于血管栓塞性疾病,特别是下肢DVT的治疗,基于药物的溶栓系统的效率和生物安全性是与患者康复质量直接相关的重要因素。本文开发了一种双辅助(NIR-Ⅱ,汽泡)双药序列式释放的多功能溶栓平台(UK-UH@PDA@HMSNs)。体内外研究均证实UK-UH@PDA@HMSNs在NIR-Ⅱ的激发下具有安全和高效的溶栓作用。
血管外科学会,欧洲血管外科学会和世界血管学会联盟全球血管指南编写小组[3](2021)在《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治疗的全球血管指南(全译)》文中提出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CLTI)与死亡率、截肢事件的发生以及生活质量受损密切相关。该全球血管指南(GVG)着重于CLTI的定义、评估和管理,以此来改进循证的护理方法和强调关键性研究的亟需。CLTI相比严重肢体缺血一词更为可取,因为后者意味着灌注受损取决于单一阈值,而不是连续数值。CLTI是一种周围动脉疾病(PAD)伴静息痛、坏疽或下肢溃疡(持续时间>2周)的临床综合征,排除静脉性、外伤性、栓塞性和非动脉硬化性病因。所有疑似CLTI的患者应立即转诊至血管专科。对肢体威胁的严重程度进行准确分期是基本措施,目前采用美国血管外科学会基于伤口分级、缺血分级和足部感染(WIfI)的威胁性肢体分类系统。此外评估CLTI需要进行客观的血流动力学检查,首选测量足趾压力。循证的血运重建(EBR)取决于三条相互独立的轴:病患风险、肢体的严重程度和解剖的复杂性(PLAN)。而确定一般风险和高风险患者要根据程序评估和2年全因死亡率来定义。GVG提出了一种新的全球肢体解剖分期系统(GLASS),该系统涉及如何确定首选的目标动脉路径以及评估肢体通畅性,并将治疗的复杂程度分为三级。最优的血管重建策略取决于开放性旁路手术中自体静脉的可利用性。推荐EBR是基于目前正在进行的一期临床试验得到的最佳有效数据。对于有进展性肢体威胁和高度复杂疾病的一般风险患者,静脉搭桥可能是首选方法,而解剖结构不复杂、肢体威胁中等或高病患风险的患者可能更适合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对于每一位CLTI患者都应该提供最优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使用抗血栓、降脂、降压和调节血糖的药物,以及给予戒烟、饮食、运动和预防性足部护理等方面的指导。此外EBR建议进行长期的肢体监测。非血运重建治疗方法(如脊柱刺激、气动加压、前列腺素类药物和高压氧)的有效性尚未明确。用于CLTI的再生医学方法(如细胞、基因疗法)仅限于严格执行的随机临床试验。GVG促进CLTI临床试验研究设计和终点的标准化,并且强调一项关键的卫生系统倡议:重视多学科小组和优质的保肢中心的重要性。
欧阳欢[4](2020)在《基于二维黑磷的肝素靶向递送平台的构建及其体内外评价》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与目的:制造工艺简单,成本相对低廉的普通肝素(UH)是临床上最常用来治疗和预防静脉血栓性疾病的抗凝血剂之一。然而,相对于低分子量肝素和其它新型抗凝血剂而言它却存在着潜在出血风险高和体内半衰期短的劣势。纳米给药平台因具备尺寸小、表面可修饰和比表面积大的特点,从而可以改变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目前研究最多的新型药物给药方法,也是药物学中最具挑战性的研究热点之一。从宏观黑磷晶体剥离出来的黑磷纳米片(BP NSs)是一种新型二维(2D)材料。与石墨烯、过渡金属二卤代物等传统2D材料相比,BP NSs具有较高的光热转换效率,较大的消光系数和比表面积。此外,由于BP NSs在自然条件下易被氧化和降解成无毒的亚磷酸根离子和磷酸盐而使其具备了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为了改变UH的劣势,使其变成一种既廉价又物美的药物,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则需要从药物代谢动力学角度着手去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并降低其用药风险。综上所述,基于新型2D材料BP NSs构建出一种可以选择性地将UH靶向运送到血栓形成风险高的部位,提高局部药物浓度的递送平台可能是提高UH的生物利用度并降低其用药风险的好方法。方法:经过综合比较各种已报道的制备BP NSs的方法,再结合本实验室的客观条件,我们选择了一种成本低、灵活性强、材料收集方便的改良的有机溶剂辅助液相剥离法来制备BP NSs。然后利用静电吸附的原理将表面带正电荷的磁性纳米颗粒(Fe3O4-PEG-NH2)和支化聚乙烯亚胺(PEI)功能化修饰到表面带负电荷的BP NSs上,得到了磁介导的UH靶向递送平台(PEI/Fe3O4@BP NSs)。然后用各种仪器对PEI/Fe3O4@BP NSs进行一系列的形态和结构上的表征,并对其体内外的各种特性和生物安全性做全面评价。结果:经检测,这种改良的有机溶剂辅助液相剥离法制备出的BP NSs的水动力尺寸为353.8±11.8 nm,经由Fe3O4-PEG-NH2和PEI功能化修饰BP NSs构建的PEI/Fe3O4@BP NSs的水动力尺寸为827.8±42.9 nm。虽然,与BP NSs相比PEI/Fe3O4@BP NSs的水动力尺寸因团聚而增加了一倍多,但是原子力显微镜结果表明其厚度并无明显增加。体外研究发现PEI/Fe3O4@BP NSs具有良好的光热转化性能,且具备显着的磁定向能力,对UH的载药率高达450%以上并可以在近红外激光(808 nm,1.0 W cm-2)的作用下实现UH的控制释放。此外,载有UH的PEI/Fe3O4@BP NSs(PEI/Fe3O4@BP-UH NSs)具有增强近红外激光溶栓效果的能力,较低的细胞毒性和红细胞溶血率。体内研究表明PEI/Fe3O4@BP NSs具备了良好的磁介导靶向能力和优良的生物安全性。最重要的是PEI/Fe3O4@BP-UH NSs与近红外激光联合应用的治疗组的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tmax和AUC0→6h分别为0.35±0.02 U/ml,1.26±0.08 h和6.91±0.58 U×h/mL)与静脉注射单纯UH的对照组的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和AUC0→6h分别为0.52±0.02 U/mL和3.92±0.51 U×h/mL)相比得到了明显改善,并且治疗组的最低有效药物浓度持续时间显着延长。结论:综合以上结果,我们构建的磁介导的近红外激光响应性UH靶向递送平台有效提高了UH的生物利用度,并且未来该平台有望成为在血栓形成风险高的某个部位(如瘫痪卧床患者的下肢)精准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一种新策略。
董信龙[5](2020)在《新型抗凝剂ANV-6L15治疗颅脑创伤相关凝血功能障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目前国际上尚缺乏颅脑创伤(TBI)引发的凝血功能障碍的有效治疗方法。临床常用的抗凝药因抗凝效果不佳、治疗手续繁琐及药物不良反应多而在实践中受到了诸多限制。新型抗凝剂ANV-6L15因其能靶向结合损伤部位并特异性的抑制组织因子(TF)/Ⅶ而发挥局部抗凝作用。但其在TBI中的抗凝作用疗效未知。本实验通过在体外与TBI小鼠体内验证ANV-6L15的抗凝作用,并探索ANV-6L15与微粒(MP)及TF/Ⅶ的相互作用而试图阐明ANV-6L15在TBI中的抗凝机制,从而为TBI后凝血功能障碍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1)应用凝血因子Ⅹa凝血时间实验与凝血酶生成实验检测ANV-6L15在体外的抗凝血及抗凝血酶生成作用;2)制备TBI小鼠模型,通过鼠尾静脉流血实验、凝血因子Ⅹa凝血时间实验、酶联免疫吸附技术以及伊文思蓝渗透实验来验证新型抗凝剂ANV-6L15在TBI小鼠体内抗凝作用的有效性及其对TBI小鼠血管的通透性的影响;3)通过流式细胞技术以及Western Blot技术来探索ANV-6L15抑制MP促凝作用的机制;4)通过凝血酶生成实验与流式细胞技术来研究新型抗凝剂ANV-6L15对MP所诱发的凝血级联反应以及血小板活化的影响;5)通过生存分析及神经功能障碍评分来研究新型抗凝剂ANV-6L15对TBI小鼠预后及神经功能障碍的影响。结果:1)新型抗凝剂ANV-6L15不仅能在体外抑制MP/脑源性微粒(BDMP)促凝作用,而且还能够抑制其促凝血酶生成的作用;2)TBI+ANV-6L15组小鼠相比TBI组鼠尾静脉流血减少,凝血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含量下降及D-二聚体含量生成减少;3)TBI+ANV-6L15组小鼠相比TBI组伊文思蓝的渗透量下降;4)流式细胞仪及W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ANV-6L15能够与MP紧密结合,且TBI+ANV-6L15组小鼠相比TBI组凝血酶生成减弱,凝血因子Ⅶ/Ⅹa阳性及纤维蛋白原阳性MP以及活化血小板含量均减少;5)TBI+ANV-6L15组小鼠相比TBI组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神经功能评分)减小,生存率提高。结论:1)新型抗凝药ANV-6L15在体外有显着的抗凝作用。2)新型抗凝剂ANV-6L15在TBI小鼠体内能够抑制其体内高凝状态并发挥显着的抗凝作用;3)新型抗凝剂ANV-6L15可以改善组织血管的通透性从而减少组织损伤。本组实验所验证的ANV-6L15在TBI小鼠体内抗凝作用的有效性为临床TBI后凝血功能障碍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线索。4)新型抗凝剂ANV-6L15能够结合MP并覆盖在MP表面从而阻止了MP所诱导的凝血级联反应与血小板活化;5)新型抗凝剂ANV-6L15对BDMP,血小板微粒(PMP)以及内皮细胞微粒(EMP)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6)此外新型抗凝剂ANV-6L15还能够抑制凝血因子Ⅶ/Xa活性。本组实验对于ANV-6L15抗凝剂机制的探索为TBI凝血功能障碍的治疗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7)新型抗凝剂ANV-6L15能治疗TBI小鼠的神经功能障碍,并改善TBI小鼠的预后。ANV-6L15治疗TBI小鼠凝血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表明,这一新型抗凝剂有望成为治疗TBI凝血功能障碍的理想候选药。
陈倩[6](2020)在《抗Xa活性检测在监测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及指导低分子肝素在PCI术中给药方案应用的研究和TM、TAT、PIC、tPAI-C的测定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探究抗Xa活性检测与利伐沙班血药浓度的相关性,建立相应监测范围,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通过检测抗Xa活性,评估经桡动脉穿刺入路行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并且有可能进行或不进行后续PCI的患者中,依诺肝素分阶段抗凝方案的可行性。为了能够对临床提供可靠的检测数据,本研究对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还有纤溶酶-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PIC)、组织型纤溶酶原抑制物复合物(tPAI-C)测定仪器的临床性能进行了验证评估。研究方法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招募与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皆相符的的汉族深静脉血栓病人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服药剂量由临床医师基于各自的临床适应症、肝肾功能等实际临床情况进行制定,同时嘱利伐沙班需与饭同服。用于建立药代动力学模型的患者人群,入选标准限定为之前未服用利伐沙班的患者,在用药前(0h)以及用药后1、2、3、8、24h采集静脉血标本;用于建立抗Xa活性监测范围的人群,入选标准需限定服用利伐沙班7天以上的患者,于用药前和用药后2h采集患者静脉血标本。利伐沙班血药浓度采用金标准UPLC-MS/MS方法进行测定,凝血酶原时间(英文全称为“prothrombin time”,简写为PT)、抗Xa因子活性,还有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全称为“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简写为“APTT”)采用Sysmex CS51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进行测定,其中抗Xa因子活性同时采用Stago STA-R EVlution全自动凝血分析仪进行测定。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招募符合入排标准的计划经桡动脉行择期冠状动脉造影且进行或不进行后续PCI患者,根据给药剂量、造影术后是否进行后续PCI分为标准剂量组、高剂量组、分次给药PCI组及单次给药PCI组,分别在不同时间点采集样本检测抗Xa活性。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简称为CLSI)制定的文件EP5-A2与EP6-A,还有卫生部《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WS/T 406-2012》标准,选取2016年2月至5月期间来我院体检的200例健康受试者及12例DIC患者样本,对测定TM、TAT、PIC及tPAI-C的高敏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不精密度、携带污染率、线性范围、参考范围、样本稳定性及抗干扰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T、APTT以及两种试剂检测得到的抗Xa因子活性与利伐沙班血药浓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4(P<0.001)、0.801(P<0.001)、0.980(Stago试剂,P<0.001)、0.983(Hyphen试剂,P<0.001)。其中抗Xa因子活性与血药浓度的相关性良好,优于PT、APTT与血药浓度的相关性。15mg bid、10mg bid、20mg qd、15mg qd和1Omg qd剂量组的抗Xa因子活性(Stago试剂举例)平均谷值分别为168.1、65.5、29.3、28.5、26.2ng/mL;平均峰值分别为 262.0、272.1、299.2、326.1、222.2 ng/mL。对标准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进行比较发现,给药前(V1-0)两组抗Xa活性检测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给药后10min(V1-1)及给药后90min(V1-2),高剂量组的抗Xa活性检测结果高于标准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次给药PCI组与单次给药PCI组比较中,给药前两组抗Xa活性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给药后10min(V1-1)及PCI开始前(V2-0),单次给药PCI组的抗Xa活性检测结果高于分次给药PC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首次给药90min(V1-2)、PCI开始后10 min(V2-1),分次给药PCI组的抗Xa结果高于单次给药PC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PCI结束后(V2-2)两组抗Xa检测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M、TAT、PIC及tPAI-C的批内批间不精密度均小于5%,携带污染率均小于1%。线性验证的相关系数为0.998~0.999之间,均≥0.99。说明书提供的TM、TAT及PIC的参考范围适用于本实验室,tPAI-C的参考范围需要对性别进行分组,30例男性及30例女性中分别有18例、6例健康受试者的检测结果超出参考范围,故需要重新建立参考范围。稳定性试验显示,TM在室温环境下可稳定2天,其余环境下稳定性较差;TAT在4℃及-20℃环境下较稳定,可稳定保存5天,但在室温环境下稳定性较差,呈降低趋势。PIC及tPAI-C在三种温度环境下基本可稳定保存3天,其后呈不同程度的增高或降低。抗干扰试验显示,高至510mg/dL浓度的HGB、1490FTU浓度的甘油三脂、21.1mg/dL浓度的结合胆红素及21.1mg/dL浓度的游离胆红素对TM、TAT、PIC及tPAI-C无干扰。研究结论抗Xa活性检测与利伐沙班血药浓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必要时可用于监测利伐沙班抗凝疗效。虽然研究结果显示PT、APTT与利伐沙班血药浓度线性较差,灵敏度较低,但在峰值浓度时PT、APTT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延长,对于不能开展抗Xa因子活性检测的实验室,建议实验室建立自己的PT、APTT峰值安全监测范围,以备不时之需。从抗Xa活性检测结果分析,对于只行造影术的患者,标准剂量依诺肝素(0.5 mg/kg)的抗凝作用足以,若患者需要进行PCI即造影后随即进行PCI术,为了保证PCI手术的顺利进行,可在PCI术前追加0.25 mg/kg剂量的依诺肝素。TM、TAT、PIC及tPAI-C采用高敏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测定的不精密度、携带污染率、线性、抗干扰能力等性能参数满足临床检测。
汪周平[7](2020)在《基因多态性及microRNA联合调控下的儿童华法林个体化用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中国大陆地区汉族儿童华法林药物基因多态性研究研究背景华法林是治疗和预防血栓栓塞事件最常用的口服抗凝剂,华法林使用的最大难题是治疗剂量和维持剂量很接近且个体差异大,容易引发出血或栓塞。尽管已知初始剂量和维持剂量的变化取决于体重,年龄,饮食中维生素K的摄入量以及伴随用药,但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遗传成分在决定华法林的剂量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重。在过去十年中,大量研究表明,以下二个基因的多态性主要影响成人的华法林维持剂量:负责华法林S代谢的细胞色素P450 2C9(CYP2C9),维生素K环氧还原酶复合物亚基1(VKORC1)。CYP2C9,VKORC1对成人华法林维持剂量的有重要影响,临床药物遗传学实施联合会于2017年发布了剂量指南,建议使用药物遗传学检测来确定成人的华法林初始剂量。蛋白质的表达和功能(包括药物代谢酶)在婴儿期和儿童期是不断发展的,不同蛋白质的发育速度和模式不同,成人和儿童之间的表型与基因型关系经常不同,因此很难将成人的研究推断给儿童。国际药物遗传学研究报告了基因型对儿童最佳华法林维持剂量的影响。研究表明,CYP2C9和VKORC1这两个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华法林维持剂量显着相关。但华法林在儿科的临床应用时间短,循证依据有限,目前儿童抗凝治疗以成人研究为基础而推断的,目前儿童华法林研究存在以下问题:1.世界上儿童华法林研究极少;2.无中国儿童研究;3.不同研究基因型的作用差异大,部分研究基因的作用不及年龄等临床因素;4.各研究年龄层差异大,不同年龄层基因作用可能存在差异;5.除VKORC1和CYP2C9外,其他基因型很少涉及表观遗传学未见报道。目前无中国大陆地区汉族儿童华法林药物基因多态性的研究,为此,本研究对中国大陆地区汉族儿童华法林药物基因CYP2C9、VKORC1进行了大规模的基因多态性研究,为中国儿童进行华法林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目的及意义华法林是临床上最广泛使用的口服抗凝药,其治疗窗窄,儿童华法林剂量个体间差异大,容易引发出血或栓塞。成人研究表明,CYP2C9和VKORC1基因多态性可显着影响华法林剂量,但世界上儿童华法林研究极少,且目前无中国大陆地区汉族儿童华法林药物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本课题旨在研究中国大陆地区汉族儿童华法林药物基因CYP2C9、VKORC1的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为中国儿童进行华法林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就诊的中国大陆地区汉族儿童2622例为研究对象(男1710例、女912例),其中华南地区660例,华东地区655例,华北地区652例,华西地区655例。其中包括川崎病1388例、非川崎病1238例(其中发热非川崎病患儿82例、其他疾病32例、健康对照1124例)。月龄1~176个月,中位月龄25个月。收集年龄、性别、体重、身高和疾病类型等一般临床资料。本研究经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号:20160730126),所有患儿家属同意并签定书面知情同意书。所有入组儿童,抽取外周静脉血3mL放置于枸橼酸钠抗凝管中,予4℃冰箱保存,5天内用Omega商品化试剂盒提取DNA基因,然后-20℃冰箱保存。待所有者儿童全部收集完毕后,统一通过PCR反应扩增其DNA产物,利用SNaPshot法、焦磷酸测序法和直接测序法等对VKORC1rs9923231、CYP2C9*3rs1057910、VKORC1rs9934438基因进行PCR扩增和序列分析。所有儿童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采用Hardy-Weinberg检验方法进行检测。按性别分组,VOKRC1rs9923231,CYP2C9*3 rs1057910、VKORC1rs9934438三个基因型分布的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按疾病类别进行分组,VOKRC1rs9923231、CYP2C9*3rs1057910、VKORC1rs9934438三个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的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分析性别及疾病类型与上述基因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的关系。结果纳入本研究中国大陆地区汉族儿童2622例,基因检测显示VKORC1 rs9923231基因TT、CT、CC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80.32%、18.38%、1.30%;VKORC1 rs9934438基因AA,AG,GG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79.94%,18.76%,1.30%。CYP2C9*3rs1057910 基因 AA,AC,CC 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 92.37%,7.4%,0.23%。按性别分组,三个基因 CYP2C9*3 rs1057910、VOKRC1 rs9923231、VOKRC1 rs9934438基因型基因的基因型分布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即性别对中国汉族儿童VOKRC1 rs9923231、VOKRC1rs9934438和CYP2C9*3 rs1057910基因型分布无影响。按疾病类型分为川崎病组(n=1388)和对照组(n=1238),VOKRC1 rs9923231、VOKRC1rs9934438和CYP2C9*3 rs105791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1.中国大陆地区汉族儿童华法林基因CYP2C9*3rs1057910以野生型为主,而华法林基因VKORC1 rs9934438和rs9923231以变异型为主;2.性别及疾病分类对中国大陆地区汉族儿童VOKRC1 rs9923231、VOKRC1rs9934438和 CYP2C9*3 rs1057910基因型分布无影响;3.中国大陆地区汉族儿童VKORC1 rs9923231、CYP2C9*3 rs1057910和VKORC1 rs9934438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突变率和国外华裔人群相似,但与高加索人群有明显差异;4.儿童华法林药物基因的多态性与华法林剂量,出血及血栓等并发症状密切相关,儿童华法林用药前,需进行华法林药物基因组学检测,有助于安全、有效地个体化治疗。第二部分基因多态性及microRNA联合调控下的儿童华法林个体化用药模型的研究研究背景川崎病导致的冠状动脉瘤(CAA),易并发冠状动脉血栓、狭窄甚至闭塞,可导致缺血性心肌病,其已经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最常见原因。指南建议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巨大瘤的患儿需长期口服华法林治疗。然而,儿童华法林治疗窗窄,难以达到稳态剂量,与成人不同,目前国际上没有儿童华法林统一用法标准及预测剂量公式,儿童华法林的用法仅仅基于有效的临床经验,难以达到稳定剂量,且易出现出血及血栓等并发症。华法林剂量达稳态与遗传基因学密切相关,有人种差别,儿童和成人也有差别,不同个体服用药物剂量相差20倍以上,限制了华法林在儿童中的广泛应用。目前无中国儿童川崎病冠状动脉瘤患儿华法林剂量达稳态计算公式。本文联合基因多态性、microRNA,临床等因素,探讨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瘤患儿华法林用法用量及稳定剂量,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中国儿童华法林稳定剂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尝试建立儿童华法林用法剂量计算模型,为儿童临床合理个体化华法林治疗提供依据。目的对于患有川崎病导致的巨大冠状动脉瘤的儿童,需要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但因儿童华法林个体差异较大,难以预测华法林剂量。成人研究表明,维生素K环氧合酶还原酶1(VKORC1)和细胞色素P4502C9(CYP2C9)的基因多态性影响华法林剂量的主要基因。我们研究了 VKORC1、CYP2C9基因型和microRNA对川崎病导致的巨大冠状动脉瘤患儿的华法林剂量的影响,结合性别、年龄、体重,体表面积等临床因素,通过变量回归分析评价影响中国儿童华法林稳定剂量的主要因素,试图建立儿童华法林用法剂量模型,为中国儿童华法林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病例纳入标准①在我院诊断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巨大瘤的患儿或冠状动脉短期内急剧扩张并有血栓样回声者;②药物依从性佳且可以坚持长期随诊;③口服稳定剂量华法林≥2个月,同时期目标国际化比值比(INR)稳定在1.5~2.5≥2个月;④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尿常规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者。2、排除标准可能存在其他导致冠状动脉瘤的疾病,如多发性血管炎、慢性EB病毒感染等。3、选择了 CYP2C9*2(rs1799853)、CYP2C9*3(rs1057910)、VKORC1(rs9923231)、miRNA133a-2-191G>A 基因位点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组分析,CYP2C9再分为AA型、AC型和CC型,VKORC1 rs9923231 再分为 TT 型、TC 型和 CC 型。miRNA133a-2-191G>A 再分为GG型,GA型和AA型。在华法林用药前和用药后后行上述基因检测,分为华法林治疗前基因检测和治疗后基因检测组。4、华法林药物基因多态性的检测采集患儿外周静脉血3 mL(已用二胺四乙酸抗凝),使用TaqMan实时聚合酶链反应对VKORC1(rs 9923231)和CYP2C9*3(rs 1057910),CYP2C9*2(rs1799853)及 miRNA133a-2-191G>A进行基因分型,操作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根据CYP2C9*2、CYP2C9*3、VOKRC1,miRNA133a-2-191G>A序列设计引以野生型作为参考序列,采用SNaPshot法、焦磷酸测序法和直接测序法等对VKORC1(rs 9923231),CYP2C9*3(rs1057910),CYP2C9*2(rs1799853)及miRNA133a-2-191G>基因进行PCR扩增和序列分析。5、记录患儿的临床和遗传数据。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以评估临床和华法林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维持剂量的影响。结果1.基因型之间的比较VKORC1的CT或CC基因型患儿(rs9923231)华法林剂量要比TT基因型患儿高(0.130±0.033 vs.0.103±0.030mg/kg.d,p<0.05)。只有 3 例患儿携带CYP2C9*3等位基因(rs1057910),其华法林剂量低于野生CYP2C9*1/*1 基因型(0.127±0.039 vs.0.107±0.032 mg/kg.d,p>0.05)。合并 VKORC1 CC/CT和CYP2C9*1/*1的患儿基因型的华法林剂量高于VKORC1 TT的和CYP2C9*1/*1 基因型(0.127±0.336vs.0.104±0.292mg/kg·d,p<0.05)。其他基因型之间没有发现显着差异。具有VKOCR1 TT基因型的患儿达到目标INR 比具有CT或CC基因型的人更早(10.38±8.88 vs.27.89±15.70 天,p<0.01)。CYP2C9*1/患儿和*1/*1患儿,在相同时间达到了目标 INR(13.23±.12.47vs.25.67±2.08 天,p>0.01)。miRNA133a-2-191G>A GG、GA、AA 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94.6%、3.2%和1.2%,具有miRNA133a-2-191G>A三种基因型的患儿,均对华法林稳态剂量没有显着影响。2.临床和遗传变量对华法林剂量的影响在多变量回归分析中,华法林剂量与年龄,体重,身高,体表面积和VKORC1显着相关基因型。CYP2C9基因型和miRNA133a-2-191G>A基因型的INR没有统计学意义。将候选变量输入到最终的多元回归分析中。体重和VKORC1基因型占最终模型总变异的44.2%。与VKORC1基因型相比,体重对华法林剂量的影响更大(分别为33.0%和11.2%)。体重与华法林剂量呈负相关(r=-0.58,p<0.05)。3.儿童华法林剂量模型预测中国儿童华法林剂量的预测算法如下:华法林每日剂量(mg/kg)=0.133-0.002*体重(kg)+0.026*VKORC1(VKORC1:CC/CT 类型为 1;TT 类型为 0)结论1.体重和VKORC1基因型主要决定了中国儿童川崎病患儿的华法林剂量。2.CYP2C9基因型和miRNA133a-2-191G>A基因型对中国儿童川崎病的华法林剂量无明显影响。3.基于体重和VKORC1基因型的儿童华法林剂量模型有助于准确预测儿童华法林所需剂量。4.该华法林剂量模型的有效性必须在具有不同适应症的其他种族的人群中进行验证。
PowersWilliamJ.;RabinsteinAlejandroA.;AckersonTeri;AdeoyeOpeoluM.;BambakidisNicholasC.;BeckerKyra;BillerJosé;BrownMichael;DemaerschalkBartM.;HohBrian;JauchEdwardC.;KidwellChelseaS.;Leslie-MazwiThabeleM.;OvbiageleBruce;ScottPhillipA.;ShethKevinN.;SoutherlAndrewM.;SummersDeborahV.;Tirschwell[8](2020)在《2019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管理指南:针对2018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管理指南的更新》文中提出背景和目的 本指南旨在在单个文件中为治疗急性动脉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医生提供最新的全面系列推荐意见。目标读者为院前急救人员、医生、综合医疗保健人员以及医院管理人员。本指南将取代2013年版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指南,同时也是对2018年版AIS指南的更新。方法 写作组成员由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卒中委员会的科学声明监督委员会任命,代表各领域的医学专家。写作组成员不得对存在企业利益关系的相关议题进行讨论或投票。对2013年版AIS指南的更新最初于2018年1月发表,该版指南已经过AHA科学咨询与协调委员会以及AHA执行委员会批准。2018年4月,在删除部分推荐意见后,该指南的修订版在AHA网站上在线发表。要求写作组审查原始文件并在必要时进行修订。2018年6月,写作组提交了一份经过细微更改并纳入新近发表的重要随机对照试验(受试者数量>100名且具有AIS发病后至少90 d的临床转归)的文件。经过14位专家进行同行评议后,写作组根据同行评议专家的意见进行了适当修改。目前的最终文件已经过写作组全体成员(除非企业利益关系妨碍了成员投票)以及AHA管理机构批准。本指南采用了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HA 2015年推荐意见分类和证据级别标准以及新版AHA指南格式。结果 本指南详细介绍了院前医疗、紧急和急诊评估、静脉和血管内治疗以及院内管理,包括在发病后最初2周内启用的二级预防措施。本指南支持院前和院内卒中医疗系统的一体化概念。结论 本指南基于现有证据提供了总体推荐意见,用于指导治疗成年急性动脉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医生。然而,许多情况资料有限,迫切需要对AIS的治疗进行持续研究。
张弛[9](2019)在《达比加群对凝血状态的影响及机制探讨》文中指出目的:心房颤动(房颤)是世界上导致卒中和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CHA2DS2-VASc评分≥1分的男性以及≥2分的女性患者需要抗凝治疗。目前抗凝药物层出不穷,针对的靶点也不尽相同,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口服抗凝药物有华法林(warfarin)、达比加群酯(dabigatran etexilate)、利伐沙班等。(1)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剂(non-vitamin K oral anticoagulants,NOACs)达比加群酯口服后迅速吸收并水解成达比加群(dabigatran),通过与凝血酶(thrombin,Ila)活性位点结合,抑制凝血酶作用于纤维蛋白原。①达比加群血药浓度测定金标准为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但测定方法复杂,本研究首先探索有无简易检测方法替代LC-MS/MS。②根据测得达比加群血药浓度,分析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凝血状态的影响(通过凝血常规及TG反映)。③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服用达比加群酯后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最佳治疗浓度范围尚不明确,研究表明低浓度达比加群导致凝血酶生成(thrombin generation,TG)增多,但高浓度达比加群对患者凝血状态影响尚不明确,本试验予以新西兰兔不同剂量的达比加群酯,模拟人体高浓度达比加群对凝血状态的研究,有助于明确达比加群的最佳治疗浓度,精确指导患者调整达比加群酯的剂量,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2)传统的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上市超过半个多世纪,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在瓣膜性房颤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达比加群是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能迅速抑制凝血瀑布,但在瓣膜性房颤患者中对比华法林会增加卒中风险,那么了解达比加群和华法林抗凝效果的差异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论文第二部分收集临床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测定凝血常规及TG,并根据患者年龄、肌酐清除率及CHADS2评分进行亚组分析,结合前瞻性临床试验,为不同年龄、肾功能及CHADS2评分房颤患者临床用药提供更多的实验证据。(3)蛋白C(protein C,PC)和蛋白S(protein S,PS)是初始使用华法林导致继发高凝状态的重要因素,初始使用华法林抗凝时,由于PC和PS的半衰期短,发挥抗凝作用的PC和PS首先被抑制,而半衰期相对较长的II、VII、IX和X因子未受到抑制,导致继发的高凝状态,并且初始华法林剂量越大,血液高凝状态越明显。与华法林抗凝机制不同,达比加群起效迅速,前期研究表明低浓度的达比加群即可抑制PC的活化,继发导致对Ⅴa和Ⅷa因子的降解减弱,最终低浓度达比加群矛盾性促进TG。PS与PC发挥作用类似,联系紧密,达比加群对PS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第三部分将研究达比加群对PS是否具有直接作用,其次在PS缺乏条件下研究达比加群对TG的影响,通过正反两方面进行验证,完善达比加群的基础研究。方法:(1)第一部分实验将18只普通级新西兰兔随机分成三组,分别灌胃5mg/kg,10mg/kg达比加群酯10mL及等体积溶剂。于服药前,及服药后0.5、1、1.5、2、3、4、6、8、12、24h采集血浆样本。收集46例服用达比加群酯110mg达稳态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于下一次服药前采集血浆样本,样本以3000rpm离心10min后获得乏血小板血浆冻存于-80℃超低温冰箱。将新西兰兔及患者血浆样品37℃水浴解冻后,通过LC-MS/MS及蛇静脉酶发色底物法(ecarin chromogenic assay,ECA)分别检测达比加群血药浓度,做相关性及偏倚性分析。同时检测新西兰兔及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凝血常规和自动校准凝血酶生成实验(calibrated automated thrombogram,CAT),分析低浓度达比加群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凝血状的影响。最后应用新西兰兔模拟高浓度达比加群对患者凝血状态的影响,根据不同浓度的达比加群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明确达比加群的最佳治疗浓度。(2)第二部分实验收集104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其中46例服用达比加群酯110mg达稳态,36例服用华法林,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控制在2-3之间,22例患者暂未服用抗凝药物作组间对照。汇总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匹配。于下一次服药前抽血,置于枸橼酸钠抗凝管中,3000rpm离心10min后获得乏血小板血浆,分装后冻存于-80℃超低温冰箱。将患者血浆样品37℃水浴解冻后,分别检测凝血常规、CAT、凝血酶原片段(prothrombin fragment 1+2,F1+2)及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并根据患者年龄、肌酐清除率及CHADS2评分进行亚组分析,将结果结合前瞻性临床研究进行对比,分析真实世界中达比加群对比华法林在不同年龄、肾功能及CHADS2评分房颤患者中对凝血常规和TG影响。(3)第三部分实验将正常离体血浆、PS缺乏血浆及PC缺乏血浆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达比加群,检测CAT及F1+2,分析TG在正常离体血浆、PS缺乏血浆及PC缺乏血浆中的差异。接着通过凝固法检测正常离体血浆和PS缺乏血浆中Ⅴ、Ⅷ、PC和PS活性,随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析达比加群对PS和活化蛋白C(activated protein C,APC)的影响,对两种方法测定的PS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将上述结果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WB)进行验证,检测正常离体血浆、加入达比加群的离体血浆及PS缺乏血浆中Va因子降解片段(FVa307-506)和未被降解Va因子水平(FVaHC),明确达比加群对PS的作用。结果:(1)采用LC-MS/MS及ECA检测新西兰兔及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达比加群血药浓度,显示两种方法所测结果具有高度相关性。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提示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ECA能较好预测血浆达比加群浓度,可用于临床实践,而在新西兰兔血浆中,ECA低估达比加群血药浓度。新西兰兔凝血常规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与达比加群浓度低度相关(r2=0.3468),凝血酶时间(thrombintime,TT)与达比加群浓度中度相关(r2=0.7179),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因低于检测下限,未能行相关性分析。患者血浆中,APTT、TT及PT与达比加群浓度有相关性(r2=0.5794,r2=0.7623,r2=0.6384),其中TT与低浓度达比加群相关性较高。CAT提示随着达比加群血药浓度的升高,血液凝固延迟时间(Lagtime)相应延长,然而在人血浆中代表TG的内源性凝血酶潜能(endogenous thrombin potential,ETP)及凝血酶生成峰值(maximum thrombin generation,Cmax)同时增多。在新西兰兔血浆中,ETP及Cmax先随达比加群血药浓度升高而升高,在150ng/mL出现峰值后逐渐降低。(2)收集的104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基线资料匹配。服用华法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PT(18.5-34.9s)及INR(1.64-3.23)较服用达比加群酯组(PT:10.8-19.8s,INR:0.94-1.7)明显升高。达比加群组TT(15.9-215s)延长更明显,只有1例患者TT值在正常值范围内,其余均超过正常参考值上限,并且组内差异大。APTT在两组中均有延长(达比加群酯组:27.9-86.5s,华法林组:16.2-75.4s),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及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Ⅲ,ATⅢ)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TG实验示Lagtime:对照组2.42±0.23min,达比加群酯组:4.44±1.02min,华法林组:4.65±1.5min,华法林及达比加群均延长Lagtime,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华法林较达比加群进一步抑制ETP、Cmax、F1+2和TAT。根据患者的年龄、肌酐清除率及CHADS2行亚组分析,各组中华法林较达比加群对TG抑制更显着。(3)正常离体血浆分别加入0、0.5、2、12、35、70、141、283、566ng/mL的达比加群后,CAT结果示随着达比加群浓度的升高,Cmax(TG生成峰值)和ETP(TG总量)矛盾性的升高,在70ng/mL达比加群条件下达到最高峰,该现象在PS或PC缺乏血浆中未能见到,同时通过F1+2验证了CAT实验的结果。凝固法检测正常离体血浆及PS缺乏血浆随着达比加群浓度升高,Ⅴ和Ⅷ活性降低,而PC和PS活性升高,但ELISA结果表明随着达比加群浓度升高,PS及APC水平下降,继发导致WB结果中Va因子的裂解减少。结论:(1)ECA检测达比加群血药浓度与LC-MS/MS检测结果高度相关且操作简易,在临床实践中可作为LC-MS/MS的替代实验。凝血常规能够在无法快速获取达比加群血药浓度情况下起到重要提示作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低浓度达比加群矛盾性促进TG,新西兰兔TG出现峰值后逐渐降低,患者达比加群最佳治疗窗是否在拐点之后,需要在临床上进一步论证。(2)本实验首次研究达比加群对比华法林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凝血常规和TG的影响。华法林同时抑制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达比加群明显抑制凝血酶,两组药物对内源性凝血途径抑制效果相似。华法林对TG抑制显着强于达比加群。此外,根据患者年龄、肾功能及CHADS2评分行亚组分析,在各组中,达比加群酯可选用统一剂量,达到预防缺血性卒中不劣于华法林的效果。(3)低浓度的达比加群抑制PS,导致Ⅴa,Ⅷa因子降解减少,矛盾性促进TG生成。达比加群作为特异性凝血酶抑制剂,如何作用于PS有待进一步研究,PS缺乏患者应用达比加群酯时是否与正常患者有所区别需要进一步论证。
尤涛[10](2019)在《植物多酚单宁酸抑制蛋白二硫键异构酶和抗血小板抗血栓作用及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心血管疾病已成为现代社会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的改变,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已超过恶性肿瘤并成为首要的致死原因,而血栓的形成是导致心血管疾病进展恶化的核心环节。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发挥关键作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时,血小板通过表面受体与内皮下基质相互作用,启动活化信号。活化的血小板释放胞浆颗粒内容物,募集循环血液中的血小板及其他血液细胞,促进凝血通路活化。血小板表面活化的整合素αIIbβ3与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结合,介导血小板之间的紧密连接、血小板内部信号转导和骨架重排,最终形成血栓阻塞血管腔,引起组织、器官缺血,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等危重疾病发生。血小板的促凝作用也参与了静脉血栓的形成,是促成脑栓塞、肺栓塞、肿瘤相关静脉血栓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对血小板活化机制的研究深入,人们对抗血小板治疗在预防和控制血栓中的重要地位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现有的抗血小板药物虽有助于减少血栓事件,但存在出血风险增加、疗效个体差异大等缺陷。目前,寻找安全、有效的新型抗血小板药物仍然是心血管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重要研究方向。蛋白二硫键异构酶(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PDI)在血小板中表达,当血小板活化时释放至细胞膜表面并与整合素αIIbβ3结合,发挥还原酶作用催化整合素αIIbβ3中二硫键开放和构象活化,从而促进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同时也能介导凝血因子活化、释放和凝血通路激活。鉴于细胞外PDI在血栓调控中的重要作用,抑制PDI有望提供一种全新的抗血栓治疗策略。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富含天然植物多酚的饮食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实验研究显示植物多酚提取物具有抗血小板活化的作用,但其中发挥保护作用的具体分子及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值得注意的是,植物多酚被发现是天然PDI抑制剂的重要来源。为了在植物多酚中进一步探索潜在的抗血小板药物,我们在本研究中选择与心血管保护相关的膳食多酚类物质构建化合物分子库,通过分子对接模拟筛选具有抑制PDI活性的抗血小板抗血栓天然化合物。分析结果显示单宁酸(Tannic acid,TA)与PDI分子的结合潜能最高。TA作为药物应用的历史悠久,具有抗氧化、抗凋亡、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但TA对PDI活性和血小板活化的作用目前尚不清楚。我们在本研究中明确了TA对PDI活性和血小板表面PDI功能的影响,研究了TA对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的作用和机制。目的:基于分子对接筛选,从植物多酚中寻找具有抑制PDI活性的抗血小板抗血栓天然化合物。研究方法:1.筛选具有抑制PDI活性的植物多酚及TA对PDI活性的影响。(1)分子对接筛选与模拟:为了从植物多酚中寻找一种具有抑制PDI活性的抗血小板抗血栓化合物,我们首先选择与心血管保护相关或日常膳食中含量丰富的多酚类物质构建化合物库,从有机小分子生物活性数据(Pub Chem)获得各个分子的二维结构,从蛋白质数据库(Protein Data Bank,PDB)获得氧化、还原状态的人PDI分子结构(氧化状态:4EL1、还原状态:4EKZ),并通过高通量网络分子对接平台systems Dock(http://systemsdock.unit.oist.jp/iddp/home/index)分析植物多酚与PDI分子的结合能力,通过对结合分值的排序筛选出与PDI结合最强的分子(TA),并分析PDI分子和TA的结合部位。在获得结合部位后,我们进一步运用Auto Dock Vina软件对TA与PDI分子结合的模式进行详细分析,探索两者结合的空间构象、氨基酸残基和分子间距离。(2)TA与PDI分子在体外的结合:我们通过表面等离子共振固液相芯片,采用Biacore T200系统实时分析流动相TA与固定相PDI蛋白的结合能力和模式。(3)PDI还原酶活性:我们在体外分别用TA或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对照溶剂)与重组人PDI共孵育,再检测PDI对荧光底物双曙红-氧化型谷胱甘肽(Di-eosin-glutathione disulfide,Di-E-GSSG)的还原能力,用酶标仪检测二硫键切割后增加的曙红荧光强度,反映PDI还原酶活性。同时采用胰岛素还原试剂盒检测PDI活性。2.研究TA对血小板表面PDI功能的影响。(1)血小板表面自由巯基形成:血小板活化释放的细胞外PDI将细胞膜表面底物蛋白分子中的二硫键还原,形成的自由巯基可用N-(3-马来酰亚胺丙酰基)生物胞素(3-(N-Maleimidopropionyl)-biocytin,MPB)标记检测。我们将用MPB标记TA或NS处理的人血小板,使用凝血酶(Thrombin)刺激血小板活化,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中和剩余的MPB,用荧光素交联的链霉亲和素免疫印迹检测血小板膜表面自由巯基水平的变化。(2)PDI与血小板表面整合素αIIbβ3的结合:血小板活化过程中释放的PDI通过与整合素αIIbβ3结合停留在细胞膜表面并发挥调控作用。我们将利用Alexa Fluor-488荧光素交联的重组PDI与人血小板在离体环境中共同孵育,使用TA或NS预处理,加入锰离子(8m M)促进整合素αIIbβ3转变为活化构象,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血小板表面的荧光强度,分析结合在血小板表面的PDI水平。3.研究TA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1)血小板聚集:胶过滤分离人血小板,予TA或NS预处理,加入血小板刺激剂胶原(Collagen)或thrombin,磁力搅拌5分钟(Minutes,min),用CHRONO-LOG血小板聚集仪测定透光度,记录聚集曲线,分析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2)整合素αIIbβ3活化:PDI通过催化αIIbβ3转变为开放构象介导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我们用TA或NS预处理人或小鼠血小板,thrombin或胶原相关肽(Collagen-related peptide,CRP)刺激血小板活化,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荧光交联的可溶性人fibrinogen、藻红蛋白(Phycoerythrin,PE)交联的小鼠活化整合素αIIbβ3抗体(JON/A)标记血小板表面活化状态的整合素αIIbβ3,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血小板整合素αIIbβ3活化程度。(3)血小板α颗粒释放:分离人血小板,体外用TA或NS预处理10 min,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P-selectin)的表达,以明确TA对血小板α颗粒释放的影响。(4)TA对血小板活性氧族(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生成的影响:TA或NS预处理人血小板,DCFDA孵育血小板,用CRP刺激,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DCF荧光强度,反映血小板内ROS水平。(5)血小板粘附:采用Bio Flux200?流动室系统,用,人全血用TA或NS处理、钙黄绿素-AM(Calcein-AM)标记,灌流通过I型collagen包被的通道,荧光显微镜记录分析粘附的血小板量。(6)血小板铺展:高亲和力的整合素αIIbβ3与配体fibrinogen结合激活血小板内下游信号,引起血小板完全活化和骨架变构。用TA或NS预处理分离的人血小板,观察其在fibrinogen包被表面的铺展面积,反映整合素“外向内”早期信号。(7)血块收缩:用TA或NS预处理人血小板,加入thrombin诱导血块形成,持续观察血块面积情况,比较血块收缩程度,反映TA对血小板“外向内”信号的影响。4.研究TA对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1)激光诱导提睾肌小动脉血栓:给予C57BL/6小鼠TA(5 mg/kg)或NS腹腔注射,循环30 min,麻醉后分离提睾肌小动脉,从颈静脉注入3,3’-二己氧基羰花青碘化物(3,3′-dihexyloxacarbocyanine iodide,DIOC6)荧光染料标记血液细胞。在活体血管成像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定位到目标血管,用脉冲激光刺激血管壁,造成局部损伤形成急性动脉血栓,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血栓形成的动态过程,分析血栓总面积、峰值。(2)小鼠剪尾出血时间:给予小鼠TA(5 mg/kg)或NS腹腔注射,循环45 min,麻醉后截去鼠尾末端5 mm,立即将残端放入37℃的NS中,从流血开始计时,记录开始出血至第一次出血停止的时间。(3)小鼠颈静脉出血时间:给予小鼠TA(5 mg/kg)或NS腹腔注射,循环30min,麻醉后暴露颈静脉,体视显微镜下观察,以28G注射针尖刺破一侧血管壁,记录出血开始至首次出血停止时间。(4)凝血功能检测:给予小鼠TA(5 mg/kg·d)或NS腹腔注射7天,采集静脉血,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5.研究TA对血小板的潜在毒性及类药性。(1)TA对血小板活力的影响:抑制细胞内PDI可能导致内质网应激、ROS上调、细胞损伤甚至死亡。为了探索TA是否可能通过这一途径对血小板产生细胞毒性,我们使用Alamar Blue试剂检测TA或NS预处理后人血小板内线粒体功能的变化,评估其对细胞活力的影响。(2)TA对血小板凋亡的影响:通过FITC交联的膜联蛋白-V(Annexin V)检测血小板膜表面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荧光强度,评价TA对血小板凋亡的影响。(3)TA对血小板数的影响:给予小鼠TA(5 mg/kg·d)或NS腹腔注射7天,采血后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血小板数。(4)TA对缓冲液p H值的影响:使用台式p H计测定不同浓度TA-Tyrode’s buffer的p H值,与Tyrode’s buffer进行比较。(5)TA的类药性分析:使用SWISSADME网站(http://swissadme.ch/index.php)对TA分子结构进行类药性分析。结果:1.TA与PDI结合并抑制PDI还原酶活性。(1)TA与PDI相互作用:对42种植物多酚化合物与PDI蛋白的分子对接筛选显示:TA在对接化合物中与不同构象PDI分子的结合分值最高,空间构象显示TA与PDI的结合位置在a或a’结构域的活性位点附近。用Auto Dock Vina软件对TA与PDI分子a’结合位点的进一步分析显示TA与PDI分子a’结构域第400位半胱氨酸残基形成两个氢键连接,距离分别为1.492埃和2.797埃。(2)TA与PDI蛋白体外结合:Biacore仪器检测结果显示,流动相TA与固定相PDI蛋白分子高亲和力结合。(3)TA抑制PDI的还原酶活性:Di-E-GSSG和胰岛素还原实验结果显示TA与NS相比显着抑制PDI还原酶活性。2.TA抑制血小板表面PDI功能。(1)TA抑制血小板表面PDI还原酶功能:血小板活化时PDI释放至细胞膜表面,与底物蛋白结合,催化二硫键切割形成自由巯基。通过MPB标记血小板外自由巯基,显示TA与NS相比能明显抑制thrombin刺激诱导的血小板表面自由巯基生成。(2)TA抑制PDI与血小板整合素αIIbβ3的结合:释放至细胞外的PDI主要通过结合整合素αIIbβ3停留在血小板表面发挥功能。流式细胞实验显示TA(30μM)能够明显抑制Mn2+作用下重组PDI与开放的血小板表面整合素αIIbβ3的结合。3.TA抑制血小板活化。(1)TA抑制不同刺激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胶过滤分离的人血小板与TA孵育后,加入不同刺激剂,检测血小板聚集率,结果显示:TA与NS相比,剂量依赖性抑制collagen(2μg/m L)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其半数抑制浓度为:34.9μM。TA也能抑制thrombin(0.05 U/m L)诱导的血小板聚集。(2)TA抑制血小板整合素αIIbβ3活化:血小板在刺激剂作用下启动细胞内信号,传递至整合素αIIbβ3,引起后者构象改变,在胞外PDI作用下达到最大活化状态。流式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与NS相比,TA(50μM)预处理显着降低thrombin(0.1 U/m L)或CRP(1μg/m L)诱导的人血小板表面整合素αIIbβ3的活化。在小鼠血小板中的实验结果也证实了TA(30μM、50μM)对血小板表面整合素αIIbβ3的活化具有抑制作用。(3)TA抑制血小板P-selectin表达:血小板活化时释放胞浆α颗粒,释放至血小板表面的P-selectin水平可反映血小板活化程度。流式细胞分析显示:与NS相比,TA(10μM、30μM、50μM)预处理显着抑制thrombin(0.1 U/m L)或CRP(1μg/m L)诱导的血小板表面P-selectin表达上调。(4)TA抑制血小板氧化应激:血小板活化过程中,生成的ROS促进血小板活化。流式实验显示:TA(30μM、50μM)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显着抑制CRP(1μg/m L)诱导的血小板ROS水平上调。(5)TA抑制血小板在collagen表面的粘附:血管壁暴露的collagen可激活血流中血小板,使其粘附于内皮受损部位。流体小室实验结果显示,TA与NS相比,显着减少了collagen表面上粘附血小板量。(6)TA抑制血小板在fibrinogen表面的铺展:整合素αIIbβ3与fibrinogen结合后向血小板内传递活化信号,引起细胞骨架变化。血小板铺展实验结果显示TA(10μM、30μM、50μM)预处理的血小板在fibrinogen表面的铺展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7)TA抑制血块收缩:整合素αIIbβ3传递的血小板“外向内”信号,在血小板活化终末阶段引起细胞骨架改变和血块收缩。实验结果显示:TA(30μM)与NS相比显着抑制thrombin(1 U/m L)诱导的血凝块收缩。4.TA抑制小鼠动脉血栓形成且不延长出血时间。(1)TA抑制小鼠提睾肌小动脉血栓形成:通过Intravital显微镜实时定量分析动脉血栓形成过程,结果显示:与NS相比,TA(5 mg/kg,腹腔注射)抑制小鼠提睾肌小动脉激光损伤诱导的血栓形成。定量分析显示TA组血栓总面积显着低于对照组。(2)TA不延长小鼠出血时间:我们测定了小鼠剪尾出血和针刺损伤颈静脉出血时间以评估TA对生理性止血的影响。结果显示TA(5 mg/kg,腹腔注射)组小鼠剪尾出血时间和颈静脉出血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延长。(3)TA不影响凝血功能:小鼠接受注射TA(5 mg/kg·d,腹腔注射)给药7天后,PT和APTT与对照组比较无显着差异。5.TA对血小板无毒性作用。(1)TA不影响血小板活性:Alamar Blue检测线粒体功能以评估细胞活力。通过酶标仪检测Alamar Blue荧光显示:与NS相比,与不同浓度TA(10μM、30μM、50μM、100μM)共同孵育4小时后,人血小板活力无显着下降。(2)TA不增加血小板凋亡:血小板发生凋亡时表面增加的PS可用Annexin V定量标记。流式细胞实验显示:TA(30μM、50μM、100μM)与NS相比不增加血小板表面Annexin V水平。(3)TA不影响血小板数:小鼠接受注射TA(5 mg/kg·d,腹腔注射)给药7天后,血小板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显着差异。(4)TA不影响缓冲液p H值:使用p H计测定显示10μM、30μM、50μM、100μM的TA-Tyrode’s buffer溶液的p H值与Tyrode’s buffer无显着差异。(5)TA的类药性分析:SWISSADME平台预测显示,TA的生物有效性评分为0.17,Lipinski评分为3。结论:1.植物多酚TA与PDI分子高亲和力结合,分子对接的结合位点为a’结构域的第400位半胱氨酸。2.TA抑制PDI活性和PDI与整合素αIIbβ3的结合。3.TA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4.TA对血小板无毒性作用,且不延长出血时间,有望成为安全的抗血栓药物。
二、Exanta药物获法国批准用于预防静脉血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xanta药物获法国批准用于预防静脉血栓(论文提纲范文)
(1)2020年全球新药研发报告(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镇痛剂和麻醉剂 |
3 精神药理学药物 |
4 神经系统药物 |
(2)基于NIR-Ⅱ和汽泡的双辅助的肝素和尿激酶双药序列释放平台的构建及其体内外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1.1 静脉血栓栓塞概述 |
1.2 纳米技术 |
1.2.1 纳米技术概述 |
1.2.2 纳米技术在血管栓塞性疾病中的应用 |
1.3 我们实验室在抗血栓治疗方面的研究 |
1.4 介孔硅的发展 |
1.4.1 介孔硅的应用 |
1.4.2 中空介孔硅的合成和应用 |
1.5 天然相变材料-薄荷醇 |
1.6 近红外光的应用 |
1.7 聚多巴胺的合成和应用 |
1.8 本论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2章 可降解的中空介孔硅及聚多巴胺修饰的中空介孔硅的合成和鉴定 |
2.1 引言 |
2.2 材料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HMSNs的合成 |
2.3.2 PDA@HMSNs的合成 |
2.3.3 HMSNs和 PDA@HMSNs的鉴定 |
2.4 统计分析 |
2.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5.1 材料的合成 |
2.5.2 材料的表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UH和 UK的负载及UK-UH@PDA@HMSNs的合成 |
3.1 引言 |
3.2 材料 |
3.2.1 主要试剂 |
3.2.2 主要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UK-UH@PDA@HMSNs的合成 |
3.3.2 UH的载药率 |
3.3.3 UK的载药率 |
3.3.4 UH和UK的体外药物释放动力学 |
3.4 统计分析 |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5.1 材料的合成路线 |
3.5.2 UH和UK的载药率 |
3.5.3 药物释放评估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PDA@HMSNs的体外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细胞和动物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主要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细胞复苏 |
4.3.2 细胞换液 |
4.3.3 细胞传代 |
4.3.4 细胞冻存 |
4.3.5 细胞计数 |
4.3.6 PDA@HMSNs的光热转换性质 |
4.3.7 HMSN_S体外降解实验 |
4.3.8 采血和凝血 |
4.3.9 活-死细胞染色试验 |
4.3.10 细胞毒性评估 |
4.3.11 溶血试验 |
4.4 统计分析 |
4.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5.1 材料光热性能的研究 |
4.5.2 体外降解性实验 |
4.5.3 体外细胞相容性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UK-UH@PDA@HMSNs的体内外溶栓及生物安全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 |
5.2.1 实验标本 |
5.2.2 主要试剂 |
5.2.3 主要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细胞复苏 |
5.3.2 细胞换液 |
5.3.3 细胞传代 |
5.3.4 细胞冻存 |
5.3.5 细胞计数 |
5.3.6 体外溶栓的评价 |
5.3.7 体内溶栓的评价 |
5.3.8 细胞毒性评估 |
5.3.9 活体生物安全评估 |
5.4 统计分析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体外溶栓评估 |
5.5.2 体内溶栓评估 |
5.5.3 细胞毒性实验 |
5.5.4 体内生物安全性评估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与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本研究资助项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纳米载体在溶栓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4)基于二维黑磷的肝素靶向递送平台的构建及其体内外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概述 |
1.2 黑磷的晶体结构与理化性质 |
1.2.1 晶体结构 |
1.2.2 理化性质 |
1.3 黑磷的制备 |
1.3.1 块状黑磷晶体的制备 |
1.3.2 少层BP NSs的制备 |
1.3.2.1 机械剥离法 |
1.3.2.2 液相剥离法 |
1.3.2.3 电化学法 |
1.3.2.4 等离子蚀刻法 |
1.3.2.5 化学气相沉积法 |
1.3.2.6 湿化学法 |
1.4 黑磷纳米材料的生物医学应用 |
1.5 本论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2章 基于二维BP NSs的肝素靶向递药平台的构建 |
2.1 实验耗材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BP NSs的合成 |
2.2.2 纳米递药平台的构建 |
2.2.3 载药实验 |
2.2.4 材料表征实验 |
2.2.5 统计分析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BP NSs的合成和PEI/Fe_3O_4@BP-UH NSs的构建 |
2.3.2 材料的表征 |
2.4 小结 |
第3章 PEI/Fe_3O_4@BP NSs的体外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研究 |
3.1 实验耗材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BP Nss和PEI/Fe_3O_4@BP NSs的光热性能 |
3.2.2 PEI/Fe_3O_4@BP NSs的体外磁定向能力 |
3.2.3 UH的校准曲线和负载效率 |
3.2.4 UH的体外释放实验 |
3.2.5 体外溶栓实验 |
3.2.6 细胞的培养 |
3.2.7 活-死细胞染色实验 |
3.2.8 细胞毒性实验 |
3.2.9 红细胞溶血实验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BP Nss和PEI/Fe_3O_4@BP NSs的光热性能 |
3.3.2 PEI/Fe_3O_4@BP NSs的体外磁定向能力 |
3.3.3 UH的校准曲线和负载效率 |
3.3.4 UH的体外释放行为评价 |
3.3.5 体外溶栓能力评价 |
3.3.6 体外细胞相容性实验 |
3.3.7 红细胞溶血率评价 |
3.4 小结 |
第4章 PEI/Fe_3O_4@BP-UHNSs的体内抗凝血、磁介导靶向能力及生物安全性研究 |
4.1 实验耗材与仪器 |
4.1.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体内PEI/Fe_3O_4@BP NSs在磁场下的定向能力评估 |
4.2.2 近红外激光控释PEI/Fe_3O_4@BP-UH NSs的血药浓度实验 |
4.2.3 体内生物安全评估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体内PEI/Fe_3O_4@BP NSs在磁场下的定向能力 |
4.3.2 血药浓度分布和药代动力学 |
4.3.3 体内生物安全性评估结果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5)新型抗凝剂ANV-6L15治疗颅脑创伤相关凝血功能障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新型抗凝剂ANV-6L15在体外的抗凝作用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实验动物、主要仪器 |
1.1.2 主要试剂 |
1.1.3 实验方法 |
1.1.4 统计分析 |
1.2 结果 |
1.2.1 ANV-6L15 能够抑制MP/BDMP的促凝 |
1.2.2 ANV-6L15 能够抑制MP/BDMP的促进凝血酶生成的能力 |
1.3 讨论 |
1.3.1 磷脂酰丝氨酸 |
1.3.2 膜联蛋白V |
1.3.3 ANV-6L15融合蛋白 |
1.3.4 ANV-6L15在体外的抗凝作用 |
1.4 小结 |
二、新型抗凝剂ANV-6L15在TBI小鼠体内的抗凝作用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实验动物、主要仪器 |
2.1.2 主要试剂 |
2.1.3 实验方法 |
2.1.4 统计分析 |
2.2 结果 |
2.2.1 ANV-6L15能明显减少TBI小鼠的出血量 |
2.2.2 ANV-6L15使TBI小鼠血浆的凝血因子Xa凝血时间延长 |
2.2.3 ANV-6L15 能抑制TBI小鼠血浆的纤维蛋白原含量下降 |
2.2.4 ANV-6L15能抑制TBI小鼠血浆的D-dimer含量升高 |
2.2.5 ANV-6L15 能够改善TBI小鼠组织血管的通透性 |
2.3 讨论 |
2.3.1 血栓形成的机制 |
2.3.2 ANV-6L15抗凝作用的优势 |
2.3.3 ANV-6L15在TBI小鼠体内的抗凝作用 |
2.4 小结 |
三、新型抗凝剂ANV-6L15在TBI中抗凝作用的机制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实验动物、主要仪器 |
3.1.2 主要试剂 |
3.1.3 实验方法 |
3.1.4 统计分析 |
3.2 结果 |
3.2.1 ANV-6L15 能够结合MP |
3.2.2 ANV-6L15 能够抑制TBI小鼠血浆中的FactorⅦ阳性MP的生成 |
3.2.3 ANV-6L15 能够抑制TBI小鼠血浆中的Factor Xa阳性MP的生成 |
3.2.4 ANV-6L15 能够抑制TBI小鼠血浆中MP所介导的凝血酶生成 |
3.2.5 ANV-6L15 能够抑制TBI小鼠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阳性MP的生成 |
3.2.6 ANV-6L15 能够抑制TBI小鼠血浆中血小板的活化 |
3.3 讨论 |
3.3.1 ANV-6L15与胞膜结合的机理 |
3.3.2 ANV-6L15抗凝作用的机制 |
3.3.3 ANV-6L15的抗炎、心脏保护作用以及放射性碘标记作用 |
3.4 小结 |
四、新型抗凝剂ANV-6L15 改善TBI小鼠预后的治疗作用 |
4.1 对象和方法 |
4.1.1 实验动物、主要仪器 |
4.1.2 主要试剂 |
4.1.3 实验方法 |
4.1.4 统计分析 |
4.2 结果 |
4.2.1 ANV-6L15 能改善TBI小鼠的神经功能 |
4.2.2 ANV-6L15 能改善TBI小鼠的预后 |
4.3 讨论 |
4.3.1 重组ANV-Kinexins蛋白临床抗凝的独特优势 |
4.3.2 ANV-6L15 改善TBI小鼠神经功能并降低其死亡率 |
4.3.3 ANV-6L15具有较小的免疫源性 |
4.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临床常用抗凝剂在创伤性脑损伤中的应用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抗Xa活性检测在监测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及指导低分子肝素在PCI术中给药方案应用的研究和TM、TAT、PIC、tPAI-C的测定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部分 监测静脉血栓患者利伐沙班疗效的抗Xa活性安全范围的建立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抗Xa检测在指导低分子肝素在冠状动脉血栓患者PCI术中应用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血栓调节蛋白、凝血酶和抗凝血酶复合物、纤溶酶与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组织型纤溶酶原抑制物复合物的测定性能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伦理审査证明 |
附录2 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
综述 直接口服抗凝药的实验室监测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科研论文情况 |
致谢 |
(7)基因多态性及microRNA联合调控下的儿童华法林个体化用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中国大陆地区汉族儿童华法林药物基因多态性研究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因多态性及microRNA联合调控下的儿童华法林个体化用药模型的研究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不足和展望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华法林在儿童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与管理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基因多态性对儿童华法林剂量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
博士期间成果 |
致谢 |
(9)达比加群对凝血状态的影响及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达比加群对新西兰兔及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凝血状态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3 结果 |
3.1 新西兰兔一般情况 |
3.2 新西兰兔达比加群血药浓度测定标准曲线 |
3.3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达比加群血药浓度测定标准曲线 |
3.4 新西兰兔达比加群药代动力学参数 |
3.5 LC-MS/MS和ECA分别测定新西兰兔达比加群血药浓度 |
3.6 LC-MS/MS和ECA分别测定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达比加群血药浓度 |
3.7 新西兰兔凝血常规与达比加群血药浓度相关性分析 |
3.8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凝血常规与达比加群血药浓度相关性分析 |
3.9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达比加群血药浓度和CAT实验结果相关性分析 |
3.10 新西兰兔达比加群血药浓度和CAT实验结果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达比加群对比华法林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凝血状态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科 |
2.2 方法 |
3 结果 |
3.1 凝血瀑布机制图 |
3.2 患者基本资料 |
3.3 达比加群对比华法林对凝血常规的影响 |
3.4 达比加群对比华法林对TG的影响 |
3.5 亚组分析达比加群对比华法林对TG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蛋白S在达比加群抗凝中的作用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3 结果 |
3.1 不同浓度达比加群对CAT的影响 |
3.2 不同浓度达比加群对F_(1+2)的影响 |
3.3 不同浓度达比加群对Ⅴ、Ⅷ因子、PC、PS活性及游离PS和APC表达的影响 |
3.4 PS及达比加群对Va因子及降解产物的影响 |
3.5 抗PS及PS对TG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凝血瀑布及蛋白C系统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英汉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植物多酚单宁酸抑制蛋白二硫键异构酶和抗血小板抗血栓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血栓与心血管疾病 |
2.血小板活化的分子机制 |
3.抗血小板药物的研究进展 |
3.1 概述 |
3.2 临床应用的抗血小板药物 |
3.3 处于研究阶段的抗血小板药物 |
4.PDI与血栓形成 |
4.1 PDI |
4.2 PDI在血栓和炎症中的作用 |
4.3 PDI抑制剂与抗血栓治疗 |
5.植物多酚与心血管疾病 |
6.药物筛选的基本方法和进展 |
7.研究设想 |
材料与方法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小鼠 |
1.2 人体血液样本 |
1.3 主要实验试剂 |
1.4 试剂配制 |
1.5 手术器械及实验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分子模拟 |
2.2 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 |
2.3 PDI还原酶活性测定 |
2.4 胶过滤分离人血小板 |
2.5 血小板表面蛋白巯基标记 |
2.6 免疫印迹(Immunoblotting) |
2.7 血小板聚集实验 |
2.8 小鼠洗涤全血 |
2.9 流式细胞术 |
2.10 血小板粘附实验 |
2.11 血小板铺展实验 |
2.12 血块收缩 |
2.13 小鼠动脉血栓模型 |
2.14 小鼠剪尾出血时间 |
2.15 小鼠颈静脉出血时间 |
2.16 凝血功能检测 |
2.17 血小板活力测定(Alamar Blue法) |
2.18 化合物类药性分析 |
2.19 统计分析 |
实验结果 |
1.TA与 PDI结合并抑制PDI还原酶活性 |
1.1 TA与PDI分子对接 |
1.2 TA与PDI分子高亲和力结合 |
1.3 TA抑制PDI还原酶活性 |
2.TA抑制血小板表面PDI功能 |
2.1 TA抑制血小板表面自由巯基形成 |
2.2 TA抑制PDI与血小板整合素αIIbβ_3的结合 |
3.TA抑制血小板活化 |
3.1 TA抑制血小板聚集 |
3.2 TA抑制血小板整合素αIIbβ_3活化 |
3.3 TA抑制血小板α颗粒释放 |
3.4 TA抑制血小板ROS生成 |
3.5 TA抑制血小板粘附 |
3.6 TA抑制血小板铺展 |
3.7 TA抑制血块收缩 |
4.TA抑制动脉血栓形成 |
4.1 TA抑制小鼠动脉血栓形成 |
4.2 TA不延长小鼠出血时间 |
4.3 TA不影响凝血功能 |
5.TA对血小板无毒性作用 |
5.1 TA不影响血小板的活力 |
5.2 TA不诱导血小板凋亡 |
5.3 TA不影响血小板数 |
5.4 TA不影响缓冲液的pH值 |
5.5 TA的类药性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蛋白二硫键异构酶家族与抗血栓治疗新靶点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参加的国际/内会议及摘要 |
参加的科研课题及基金项目 |
致谢 |
四、Exanta药物获法国批准用于预防静脉血栓(论文参考文献)
- [1]2020年全球新药研发报告(Ⅰ)[J]. Graul AI,Sorbera LA. 药学进展, 2021(07)
- [2]基于NIR-Ⅱ和汽泡的双辅助的肝素和尿激酶双药序列释放平台的构建及其体内外评价[D]. 钟志惟. 南昌大学, 2021
- [3]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治疗的全球血管指南(全译)[J]. 血管外科学会,欧洲血管外科学会和世界血管学会联盟全球血管指南编写小组.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21(Z1)
- [4]基于二维黑磷的肝素靶向递送平台的构建及其体内外评价[D]. 欧阳欢. 南昌大学, 2020(08)
- [5]新型抗凝剂ANV-6L15治疗颅脑创伤相关凝血功能障碍的研究[D]. 董信龙.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6]抗Xa活性检测在监测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及指导低分子肝素在PCI术中给药方案应用的研究和TM、TAT、PIC、tPAI-C的测定性能研究[D]. 陈倩.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7]基因多态性及microRNA联合调控下的儿童华法林个体化用药研究[D]. 汪周平.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8]2019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管理指南:针对2018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管理指南的更新[J]. PowersWilliamJ.;RabinsteinAlejandroA.;AckersonTeri;AdeoyeOpeoluM.;BambakidisNicholasC.;BeckerKyra;BillerJosé;BrownMichael;DemaerschalkBartM.;HohBrian;JauchEdwardC.;KidwellChelseaS.;Leslie-MazwiThabeleM.;OvbiageleBruce;ScottPhillipA.;ShethKevinN.;SoutherlAndrewM.;SummersDeborahV.;Tirschwell.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0(01)
- [9]达比加群对凝血状态的影响及机制探讨[D]. 张弛. 苏州大学, 2019(07)
- [10]植物多酚单宁酸抑制蛋白二硫键异构酶和抗血小板抗血栓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 尤涛. 苏州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