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欧美国家水溶采矿发展的历史概况(论文文献综述)
郑强[1](2020)在《黄土-钢渣型PRB治理酸性老窑水的机理研究》文中指出闭坑煤矿区的酸性老窑水是水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近年来,随着大量煤矿的关闭或停采,酸性老窑水水位逐渐上升,最终渗出地表,不仅严重影响了地表水体及其生态系统,而且还通过河道的渗漏段补给下伏含水层,致使水资源遭受污染,给水生态环境带来潜在风险。因此,针对闭坑煤矿区酸性老窑水的治理研究已迫在眉睫。为完善酸性老窑水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对保护水资源及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西省娘子关泉域山底河流域闭坑煤矿区的酸性老窑水为研究对象,以黄土和不同类型钢渣(铁矿渣、不锈钢钢渣和碳钢渣)为吸附材料。采用吸附实验,分析了固液比、吸附时间、初始浓度和温度等因素对黄土和不同类型钢渣吸附酸性老窑水中污染物(SO42-、Fe、Mn、Zn)的影响,研究了黄土和不同类型钢渣吸附酸性老窑水的机制及其影响吸附材料活性的机制;通过淋溶实验,采用不同吸附材料与骨料配比(黄土和粗砂、粉末状碳钢渣和粗砂、粉末状碳钢渣和颗粒状碳钢渣)的PRB处理酸性老窑水,研究了PRB治理酸性老窑水的动态吸附规律及其填充材料的配比,采用逐级提取法分析了吸附材料中硫酸根离子和金属的形态分布;利用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宽度的PRB治理酸性老窑水的运行期限,优化了PRB的宽度范围。主要结果如下:(1)固液比、吸附时间和初始浓度对吸附材料的吸附性影响显着,而温度(25℃~45℃)对吸附材料的吸附性影响不显着。黄土和不同类型钢渣吸附酸性老窑水中污染物的最佳固液比分别为100g/L和50g/L。不锈钢钢渣和碳钢渣对酸性老窑水中污染物的去除率显着高于铁矿渣。吸附材料对酸性老窑水中污染物的吸附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2)黄土和不同类型钢渣吸附酸性老窑水中污染物的吉布斯自由能(ΔG为-0.12 k J.mol-1~-27.18 k J.mol-1)均小于零,表明吸附过程是自发进行。焓变(ΔH为4.0 k J.mol-1~96.14 k J.mol-1)和熵变(ΔS为15.49 J.mol-1.K-1~391.12 J.mol-1.K-1)大于零,吸附过程为吸热反应,表明升高温度有利于吸附反应进行。(3)SEM图谱分析表明黄土、碳钢渣和不锈钢钢渣比铁矿渣的表面粗糙且孔隙多,可以有效增加其比表面积,从而提高吸附效果。XRD图谱和FTIR图谱分析表明吸附材料中的碱性物质对去除酸性老窑水中污染物具有关键作用,吸附过程中,铁离子以氢氧化物的形式包覆在吸附材料表面,致使吸附材料活性降低。铁矿渣去除酸性老窑水中污染物的机理主要是基于化学沉淀,而对于黄土、不锈钢钢渣和碳钢渣去除酸性老窑水中污染物的机理主要是化学吸附,伴随着化学沉淀。(4)滤出液中p H随淋滤时间及吸附材料含量的增加而升高。不同材料配比的PRB滤出液中SO42-、Fe、Mn、Zn的浓度随淋滤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升高,表明其去除效率降低。随着吸附材料含量的增加,去除率增加。在不同材料配比下,PRB中黄土含量不宜高于20%;PRB中粉末状碳钢渣含量不宜高于10%。(5)处理酸性老窑水后,吸附材料中硫酸盐的形态为难溶态>交换态>水溶态;从柱体的表层到底层,水溶态硫酸盐含量降低,表明水溶态硫酸盐转化为交换态和难溶态。吸附的金属离子(Fe、Mn、Zn)主要以可还原态的形式存在,从柱体的表层到底层,其金属含量(Fe、Mn、Zn)降低。(6)从柱体的表层到底层,吸附材料中具有有效形态(水溶态+弱酸提取态)的金属含量逐渐降低,风险程度越来越小。当PRB中填充材料为碳钢渣和碳钢渣颗粒时,吸附材料中有效形态金属含量低于10%,处于低风险程度。(7)在PRB中添加碳钢渣可以有效的提高吸附分配系数和增加瞬时吸附平衡点位所占的比例,增强了PRB去除酸性老窑水中污染物的效率。随着PRB宽度的增加,可以有效的去除污染物。当PRB宽度从30cm增加到60cm时,流速和硫酸根离子迁移速率快速下降;从60cm增加到90cm时,流速和硫酸根离子迁移速率下降趋势变缓,出现拐点;从90 cm增加到150cm时,流速和硫酸根离子迁移速率呈缓慢的下降趋势。鉴于不同材料配比下PRB对酸性老窑水的处理水量和去除率,确定PRB宽度范围为60cm~90 cm。
陈洁[2](2020)在《生物炭固化剂修复农田土壤铅、镉污染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由于土壤污染导致的环境问题时有发生,导致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在众多修复土壤污染的技术中,固化/稳定化修复技术由于其成本低廉,效果显着,被公认为是一种高效经济的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办法。生物炭因其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度大等优点,被认为是具有良好环境效益的固化材料。本研究针对土壤中镉、铅的修复治理,制备了多种生物炭,并通过水溶液中的吸附实验,筛选出改性烟草秸秆生物炭作为固化重金属铅、镉实验的材料。首先在水溶液中进行了改性烟草秸秆生物炭对镉、铅的吸附动力学实验研究,探讨了其反应的限速因素。然后将改性烟草秸秆生物炭、腐殖酸、过磷酸钙以每100g土壤中各占5%、3%、2%的比例复配以后施加到土壤中,探究其对污染土壤中铅、镉的固化效果,以及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本论文中,选取玉米秸秆、玉米芯、花生壳、烟草秸秆、工业废料为原材料,分别在300℃、400℃、500℃、600℃裂解温度下裂解并用氢氧化钠改性后,一共制备了20种生物炭。通过产率计算,所有生物炭的产率在27.13%~71.79%之间。其中花生壳600℃裂解得到的生物炭产率为71.79%,其余生物炭产率均在27%~45%之间,表明生物炭的产率普遍偏低。(2)针对每种生物炭,分别进行了镉、铅的初步吸附实验,发现其对镉、铅均有较好的吸附效果。每种生物炭材料在水溶液中对镉的去除效率均在98%以上,每种生物炭材料在水溶液中对铅的去除效率在76%~99.99%之间。400℃裂解时得到的生物炭对镉、铅吸附效果均最好,对镉的去除效率均在98%以上,对铅的去除效率均在99%以上。(3)改性烟草秸秆生物炭在水溶液中吸附镉的准一级动力学拟合R2为0.0059,准二级动力学拟合效果为R2为1,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控制其反应速率的为化学吸附。在水溶液中吸附铅的准一级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R2为0.0094,准二级动力学拟合结果R2值为1,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控制其反应速率的为化学吸附。(4)将改性烟草秸秆生物炭、腐殖酸、过磷酸钙以每100g土壤中各占5%、3%、2%的比例复配以后施加到土壤中,60天以后,可以将土壤的pH值调节在7~8之间,土壤样品的阳离子交换量由原来的12.8~19cmol/kg提高到17~22.2cmol/kg。(5)将改性烟草秸秆生物炭、腐殖酸、过磷酸钙以每100g土壤中各占5%、3%、2%的比例复配以后施加到土壤中,第30天时,残渣态Cd所占比例由原始土壤的15.9%~91%增加至21.4%~96.5%。土壤样品中镉的水溶态含量由原来的3~15.88μg/kg降低到1.2~9.0μg/kg。第60天时,镉的弱酸提取态含量由原来最高占比为50.77%下降至6.66%。镉的水溶态含量减少为1.2~5.0μg/kg。(6)将改性烟草秸秆生物炭、腐殖酸、过磷酸钙以每100g土壤中各占5%、3%、2%的比例复配以后施加到土壤中,第30天时,与原始未加处理的土壤样品相比,土壤中残渣态Pb所占比例由原始土壤的0.21%~48.65%增加至34.45%~74.53%,铅的弱酸提取态含量由原始土壤的40.89%~82.98%减少为1.18%~10.83%。铅的水溶态含量由原来的28.10mg/kg~41.10mg/kg减少为7.20mg/kg~23.7mg/kg。第60天时,土壤样品中铅的残渣态所占比例增加到45.75%~80.87%,铅的弱酸提取态含量减少为0.45%~1.67%,水溶态Pb含量减少为0.70mg/kg~14.90mg/kg。随着时间的增加,金属铅在土壤样品中的形态多以稳定态为主。
于冰冰[3](2020)在《有色冶炼废渣及污泥中砷固定化效应与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有色金属冶炼产生的含砷废渣和水处理产生的污泥成为最主要的砷污染源,对其进行固定化后安全填埋是最重要的处理处置途径,固定化技术的核心在于材料的选择,因不同冶炼行业产生的废渣污染特性不同,不同材料在固定化机理和适用性等方面的研究尚需深入,强化固砷效果的As(Ⅲ)预氧化技术可行性研究也应加强。本研究对铜冶炼、铅锌冶炼、硫铁矿冶炼行业产生的含砷废渣以及冶炼制酸行业产生的高砷污泥进行固定化处理,针对性选材,模拟不同的风险情境,对不同材料的固定化效果进行了研究,运用XRD、SEM、XPS等微观表征手段揭示了典型材料的固As机理,针对As(V)为主的高砷渣和As(Ⅲ)为主的污泥进行了固砷效果强化的As(Ⅲ)氧化技术研究,为不同固定化材料在不同冶炼行业产生的含砷废渣和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中的工程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取得了以下结果:(1)针对铜冶炼行业废渣,采用典型硫化物、钙基和铁铝基(Fe0、铁盐、Fe2O3/Al2O3)等共10种材料对进行处理,通过5种模拟不同风险场景的单一化学浸提法,筛选出不同场景下固As效果好的材料,并通过连续化学形态浸提和微观结构表征揭示典型材料的固As机理。结果表明,自然场景下Na2S·9H2O固As效果最好,其它场景固As能力最强的依次是Fe0和FeSO4·7H2O,其中,Fe0最适用于有机弱酸和强酸雨场景,FeSO4·7H2O在5种场景中均有固As效果,但差异性较大,在有机弱酸场景下效果最好,TCLP浸出As降至1.50μg·L-1,固As率达99.98%。FeSO4·7H2O固As作用主要是降低弱酸可提取态,将非专性/专性吸附态、无定形和弱结晶铁铝或铁锰态转化为结晶铁铝或铁锰态和残渣态,处理后有少量难溶的铁砷矿物(即臭葱石和砷铁矿)等生成。(2)针对铅锌冶炼行业废渣,采用典型硫化物、含磷、含钙、含镁、黏土矿物等多种材料对2种Zn、Cd复合污染废渣进行固定化,同时考察材料对废渣中共存As的作用效应,以H2SO4-HNO3浸提法评估稳定化效果。1#废渣稳定化结果表明:Na2S·9H2O、Na3PO4·12H2O、CaO、MgO、钠基膨润土均适用于废渣 Zn 和 Cd的稳定处理,但含磷材料的施加使As浸出有所检出。2#废渣结果表明:各材料对Zn、Cd、As 的综合稳定效果依次为 Na2S·9H2O>Na3PO4·12H2O>(NH4)2HPO4,Na3PO4· 12H2O和(NH4)2HPO4对Zn的稳定率虽高,但易使As活化;MgO优于CaO,1%MgO 对 Zn、Cd、As 的稳定率分别达到 86.99%、91.37%、90.88%。MgO 和Na2S·9H2O为优选固定化材料。(3)针对硫铁矿冶炼行业废渣,采用典型硫化物、磷酸盐、CaO、MgO以及配伍药剂对Zn、Cd复合污染强酸性废渣进行固定化,利用水浸提(HJ557-2010)法评估固定化效果,以GB 8978-1996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达标限值,结果表明,单一磷酸盐和硫化物中,同摩尔添加比条件下,Na3PO4·12H2O对Zn和Cd的固定效果最好,Na2S·9H2O对As固定效果最好,Zn、Cd、As和Cu4元素同时达标时的综合固定效应(η(综))依次为 2.42%Na2S·9H2O(96.36%)>0.64%(NH4)2HPO4(87.42%)>0.46%Na3PO4·12H2O(82.26%)。单一 MgO 或 CaO 与组合剂的综合固定效应依次为 0.4%MgO>0.4%CaO>(0.4%CaO+0.61%Na2S·9H2O)>(0.4%CaO+0.32%(NH4)2HPO4)>1.2%(Na2S ·9H2O:(NH4)2HPO4:Na3PO4·12H2O=2:1:3)。MgO、Na3PO4·12H2O、硫钙组合为优选稳定剂。(4)针对制酸行业产生的高砷污泥,选择典型无机硫化物、含钙材料、含铁或铝材料(Fe0、铁盐、Fe2O3/Al2O3)对高As污泥进行固定化,采用醋酸(TCLP)、H2SO4-HNO3和H2O3种浸提法评估了各材料对As的固定效果;考察了固定化对污泥中As结合态和价态分布的影响,最终筛选出最佳固定化材料后再进行联合水泥固化。结果表明,FeCl3固As效果最好,3种浸提法评估的固砷率分别为86.01%、42.02%、58.87%。FeCl3和Fe0处理能够促进污泥As向固定态转化,非专性和专性吸附态占比分别降低了 80.60%和38.13%。其中,FeCl3促进非专性和专性吸附态向结晶铁锰或铁铝水化氧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转化。6种材料处理对As(Ⅲ)具一定的氧化作用。FeCl3处理后As(Ⅲ)占比由77.14%降为19.72%。Fe(OH)3、Fe2O3和Al2O3处理对As(Ⅲ)的氧化性不明显,Na2S ·9H2O处理使As(Ⅲ)占比升至85.84%。随FeC13、水泥和两者配伍材料投加量的增加,在3种方法中污泥中As的浸出量均明显降低,单一 FeCl3和配伍固As效果均优于水泥;水泥配伍比≥100%时优于单一 FeCl3;250%FeCl3+125%水泥可使3种方法中浸出As浓度分别降至最低,分别为 113.81、399.28、347.27 mg·L-1,固 As 率均高于 97%。(5)强化固砷效果的As(Ⅲ)氧化结果表明,针对As(V)为主的砷渣进行6种氧化处理,发现30%H2O2、高锰酸钾(KMnO4)和过硫酸钠(Na2S2O8)氧化性好;针对As(Ⅲ)为主的砷泥进行4种氧化剂处理,发现KMnO4适用作高As(Ⅲ)砷泥的氧化剂,各处理使As(Ⅲ)占比下降率大小依次为KMnO4(39.66%)>MnO2(25.51%)>Na2S2O8(10.67%)>H2O2(7.04%);KMnO4均降低了 TCLP、H2SO4-HNO3浸出 As(Ⅲ)和总砷浓度,但使水浸提总砷升高了 0.61%,As(Ⅲ)占比仅降低3.05%;各处理均降低了砷泥的生物有效性,但均增加了砷的植物可利用性,除KMnO4外,各处理均明显增加了砷泥As的Wenzel法F1+F2所占总砷百分比,使砷释放风险明显增加,KMnO4风险性最低。
周同亮[4](2019)在《柴达木盆地昆特依盐湖杂卤石矿溶浸及储层孔隙变化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杂卤石是一种重要的钾盐矿物,同时是生产钾肥的主要矿物原料之一。迄今为止,国内外对杂卤石矿床的开采已初具规模。昆特依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北缘,盐湖中杂卤石储量丰富,但是目前对于杂卤石矿的开发利用比较薄弱。水溶开采是杂卤石开采经济可行的方法,但是由于储卤盐层的可溶性及结构的复杂性,粗放的注水溶矿方法遇到很多问题,极易产生单一溶解通道而使得前人研究的主要方法为注水溶矿,溶矿效率低下,不仅未能达到溶矿的目的,而且容易引发地面塌陷等次生灾害。本文以昆特依盐湖含杂卤石盐层岩芯为研究溶浸对象,通过实验选择最佳溶浸剂,并通过静态/动态试验对比研究,并分析研究和探讨溶浸过程中溶钾性能与孔隙度之间的变化关系。本次研究对研究区提高杂卤石矿的有效开采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静态溶浸实验结果表明,在选取的十种溶浸剂中,氯化物型溶浸剂溶浸效果优于硫酸盐型和碳酸盐型溶浸剂;MgCl2溶液溶K+的效果最好,最佳的溶浸时间在72 h左右;H2O溶Mg2+的效果最好,最佳的溶浸时间在48 h左右;MgCl2溶浸Ca2+的效果最好,最佳的溶浸时间在48 h左右。综合分析对比,确定MgCl2为溶矿的最佳溶浸剂。室内动态溶浸实验结果表明,持续注入5%MgCl2饱和NaCl溶液,最高K+浓度出现时间在24 h左右。动态实验和静态实验对于溶钾具有相似的溶浸趋势,动态实验加速了这一过程。浸出液中K+浓度和储卤层孔隙度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在5%MgCl2饱和NaCl溶液溶浸剂溶浸作用下,K+浓度和储卤层孔隙度最终趋于稳定。基于以上研究,本文认为选用5%MgCl2饱和NaCl溶液作为溶浸剂,可以实现在对杂卤石矿层结构较小破坏的情况下实现最大程度溶钾的效果。这一研究对于杂卤石优化开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张楠[5](2019)在《层状盐岩储油库围岩力学和渗透特性及安全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石油是国家的能源命脉。截止到2018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逼近70%,石油储备量严重不足,石油安全面临严峻考验,我国亟需建立大规模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地下盐穴储油库具有安全、稳定、规模大、经济和高效等突出优势,是发达国家石油储备的主要方式。目前,我国尚未有建造地下盐穴储油库的工程实践,在地下盐穴储油领域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亟需开展相关基础试验及理论研究。与国外用于建库的海相沉积巨厚盐层或盐丘构造条件不同,我国盐矿多属于湖相沉积层状构造,地质赋存特征复杂。尤其是,含盐系地层中含有众多非盐夹层,这些夹层的渗透及力学特性,对盐穴储油库长期运行安全具有重要影响,而夹层在原油、卤水侵蚀下的力学及渗透特征演化规律及机制尚不明确。因此,开展层状盐岩储油库围岩渗透、力学特性研究及储库安全分析,对于推动我国大规模盐穴储油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候选基地——江苏金坛盐矿,开展储油库先导性试验研究,构建了盐穴储油库选址及建设宏观适宜性层次结构评价体系,评价了金坛盐矿储油库建设的宏观适宜性;在满足宏观适宜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拟建储油库围岩在不同环境下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并重点针对夹层在油水侵蚀下的渗透特性及力学特性展开研究;最后结合理论和试验研究成果,借助数值仿真手段,对储油库长期运行安全性进行综合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了盐穴储油库选址及建设宏观适宜性层次结构评价体系:基于层次分析理论(AHP)提出了普适于不同盐岩构造区域储油库选址建设的宏观适宜性评价方法;针对金坛盐矿的工程地质特征及盐岩赋存情况对该区域储油库建设宏观适宜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金坛盐矿储油库建设适宜度P=8.6898,属于“适宜库址”级别,可以作为盐穴储油库的优选库址。(2)揭示了盐穴储油库围岩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通过XRD、SEM试验分析了储库围岩的微观物理特征;通过对不同条件下围岩吸附等温线特征的研究揭示了储库围岩的孔结构形态特征,并发现水-岩作用及油-岩作用导致的围岩孔隙结构变化不能改变孔隙的基础结构形态;通过BJH法与压汞法的结合,实现了对不同条件下盐穴储油库围岩全孔径分布特征的研究。(3)探明了盐穴储油库围岩孔渗特性和存储介质(原油、卤水)在夹层及盖层中的渗流规律:对不同静水压力下围岩孔渗特性进行研究,发现围岩的孔隙度及渗透率近似等于围岩所受地应力最大时所测得的孔渗值,与腔体内部应力变化无关;对夹层及盖层在油水侵蚀后的孔渗特性进行研究,发现原油侵蚀下试样的孔隙度及渗透率随侵蚀时间增加而降低,卤水的侵蚀下的试样孔隙度及渗透率将显着增大;基于单相液体稳定渗流理论,建立了夹层、盖层液体渗流模型,推导了表征液体在夹层及盖层中压力分布、渗流速度、泄露量的基本方程。(4)揭示了油水侵蚀环境下夹层力学损伤演化规律及其劣化机制:通过单轴、三轴压缩试验对油水侵蚀后的夹层试样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夹层在水-岩作用、油-岩作用下的损伤演化规律,探讨了超静孔隙流体压力对夹层力学强度的影响;通过原油侵蚀下的TAN检测及卤水侵蚀下的PH检测分析了油-岩作用及水-岩作用对夹层的劣化机制;发现了夹层在原油侵蚀下损伤增大,但渗透率却减小这一反常特性并揭示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即原油中的胶质、沥青质对岩石孔隙的附着及封堵作用。(5)评价了盐穴储油库长期运行安全:通过腔壁位移变形、腔周塑性区变化及腔体体积收缩率等评价指标,对金坛拟建储油库腔体稳定性进行分析;综合腔体失稳风险因素及地面设备安全风险及成本因素,得出储油库最优初始井口压力Pw为6 MPa;通过渗流范围、孔隙压力变化、渗漏量等评价指标对储油库密闭性分析,并与盐穴储气库的渗流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6)验证了极限矿柱间距下盐穴储油库可以同时满足稳定性及密闭性要求。这意味着在有限区域可以建设更多的储油库群,显着提高盐岩资源的利用率及石油储备量,大幅降低储油成本,同时这也给大量达不到储气库安全间距要求的废弃盐矿提供了尝试改建盐穴储油库的新思路。
潘含江[6](2019)在《我国典型金属矿山尾矿地球化学特征及资源环境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尾矿是我国产出量、堆存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物,特别是金属矿山尾矿库中常含有大量的金属硫化物会对环境产生危害,同时其中的许多有用元素和组分具有回收利用价值。本文采用元素地球化学调查手段,结合岩石学、矿物学、环境地球化学等方法,查明了我国7个典型金属矿山中尾矿库的元素及矿物含量和分布规律,综合评价尾矿库资源潜力与矿区生态环境效应。尾矿中元素及矿物组成与分布的影响因素主要有:(1)入选原矿石类型的不同,在尾矿库中表现为元素含量和组合特征在垂向上存在显着的变化;(2)尾矿砂在排放过程中的重力分选作用。而尾矿库的结构形态和建筑方式(坝体位置)很大程度决定了排砂口位置及其元素分布特征;(3)不同阶段选矿工艺的差别。由此导致(1)不同金属矿山的尾矿;(2)同一矿区不同时期尾矿库;(3)同一尾矿库内不同位置,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均有差别。因此,有必要根据矿山类型和尾矿库建设与使用历史,对尾矿库进行分类,并采用不同的手段、分阶段开展尾矿库的地球化学调查工作。通过建立尾矿库三维模型及已有钻孔进行抽稀模拟实验,对比了不同的尾矿库资源潜力评价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山谷型尾矿库应在中央位置垂直于坝体方向进行钻探取样,而山坡型和平地型尾矿库采用十字剖面法或者多方向剖面法进行资源量估算更为科学。提交了9个尾矿库的金属元素潜在资源量,多金属矿山尾矿库中金属元素的潜在利用价值巨大。对红旗岭尾矿的选矿试验表明:采用“浮选-酸浸流程试验”指标相对较优。所获得的镍精矿含镍品位为3.16%,回收率为82.61%。调查研究表明,矿区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与矿山功能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多金属矿区农用地超标率高且超标元素种类多,个旧和柿竹园多金属矿区农田土壤样品As、Cd、Pb几乎全部超出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河流水系是矿区及尾矿库重金属元素迁移的重要途径,初步识别了4个矿区的尾矿库向外界环境输出的主要重金属。德兴铜矿区水稻籽实更易富集Cd,建议改种其他类型粮食作物,以降低Cd污染风险。
王昱凯[7](2019)在《基于FLAC3D水溶开采矿山矿柱稳定性研究》文中认为水溶开采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地下采矿方法,溶液在地下溶解矿石的同时对采场结构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侵蚀,并且中小型矿山由于受限于资金、技术、开采成本以及开采规模等因素,在设计和开采过程中存在诸多设计不合理、开采不规范的情况。本文以四川某地下矿山水溶开采钙芒硝矿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研究发现,该矿山在进行回采的过程中,溶液对矿柱的力学性能具有一定的侵蚀作用,从而使矿柱稳定性逐渐降低,采场的稳定性不能得以充分保证。而矿柱未采取任何支护措施,这将进一步降低矿柱的稳定性,也会给在巷道中工作的人员与设备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为了提高该矿山矿柱的稳定性,进一步保证采场的安全,本文综合采用理论分析、力学试验以及数值模拟等方式,对该矿山矿柱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对矿山采场内受溶液侵蚀后的矿柱进行取样,在实验室中进行岩石力学性能测试,得出岩石力学性能参数;然后采用理论分析计算得出矿柱宽度,沿走向布置时应不小于20m,垂直走向布置时应不小于28m。进而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梯度取值,对不同矿柱宽度进行FLAC3D数值模拟分析,得出矿柱宽度沿走向布置时取19.6m,垂直走向布置时取28.4m,才能满足矿柱稳定性要求,根据矿柱宽度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目前矿山生产中统一10m宽的矿柱不合理。最后通过岩石稳定性评价和类比法分析,提出了对矿柱底部巷道的稳定性对策措施,对已形成的矿柱,底部巷道采用涨壳式预应力中空注浆锚杆+TECCO网+喷射混凝土的组合方式进行支护通过以上措施可保证矿柱受溶液侵蚀后依然稳定。
肖亮[8](2019)在《基于SBAS-InSAR技术钻井水溶矿山开采沉陷预计研究》文中提出针对湖南某钻井水溶开采矿山,选取Sentinel-1卫星数据(2015年12月至2017年11月,共44景),采用SBAS-InSAR技术监测矿区开采形变。构建Weibull概率积分模型,预计矿山地表沉降场。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利用小基线集(SBAS)InSAR技术,获取开采矿山地表时序沉降序列,分析开采区地表形变规律。使用SARscape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前期处理,再由matlab软件进行提取高相干点,解算形变速率,获取矿区时序形变场等操作。根据SBAS监测结果对矿区地表沉陷开展研究,主要包括:沉降点位统计分析、沉降面积分析、沉降漏斗横纵剖面图分析与单点时序沉降图分析等。并结合同期D-InSAR结果与实测水准数据评定SBAS结果精度。(2)静态概率积分法无法预计矿区开采沉陷,故实验结合概率积分法与Weibull时间函数构建Weibull动态概率积分模型。考虑到Weibull动态概率积分模型参数反演为非线性多参数求解问题,故将该模型参数求解分为两部分:选取遗传算法反演模型中静态概率积分法参数;利用最小二乘法解算动态沉陷预计参数。(3)结合SBAS实验中时空基线与相关参数数据,设置模拟实验验证Weibull动态概率积分模型可行性。利用模拟真实值分别对该模型预测值进行残差分析与残差中误差分析验证模型可行性。(4)利用SBAS监测结果数据,通过遗传算法反演静态概率积分法参数,采用最小二乘法解算动态沉陷预计参数。根据该模型预计矿山地表沉降场,结合SBAS监测结果数据与实测水准数据,分析模型预测值精度。
黄聿铭,杨钦明,郑文龙,席亚文,张金昌[9](2018)在《天然碱矿双水平溶腔稳定性分析及安全矿柱宽度探讨》文中提出土耳其Kazan天然碱矿采用钻井与对接井技术使两井或多井连通,形成水平溶采通道并进行注水开采。以土耳其Kazan天然碱矿为例,采用FLAC3D软件对油垫水溶法所形成的双水平溶腔形状进行简化,通过改变双水平溶腔间的矿柱宽度进行溶腔稳定性分析,并最终对安全矿柱宽度的确定进行了相关探讨。研究表明:溶腔顶板塑性区分布范围呈现正三角形分布形态,当矿柱宽度为25m时,溶腔上部顶板及肩部塑形分布区均明显减小;溶腔应力与位移的变化随着矿柱宽度增大至25m时逐渐趋于平缓;矿柱宽度的大小对溶腔底部隆起的影响基本可忽略。
杨钦明[10](2017)在《天然碱开采水平溶腔发育关键影响因素及稳定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水溶法采矿是根据某些矿物易溶于水的特性而发展形成的一种重要的采矿方法,具有投入成本低、劳动强度低和安全环保等许多优点,其主要分类有:硐室水溶开采和钻井水溶开采(单井和井组生产)两种方法,其中井组水溶开采根据开采工艺又分为自然连通、压裂连通和水平对接连通井三种方法。水溶采矿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此方法最初广泛应用在开采地下岩盐矿藏,后随着技术的成熟逐步应用于开采钾盐矿、芒硝矿、天然碱矿等矿藏。本文以《土耳其Kazan天然碱溶采项目地下工程》水平对接井技术溶采天然碱为背景,对影响天然碱开采卤水浓度和总碱度的影响因素通过理论和试验数据做了部分分析研究,以及利用水平溶腔简化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软件,对天然碱水平溶腔发育过程中溶腔稳定性及安全矿柱做了简单的研究。利用水平对接井开采天然碱过程中,天然碱矿石的溶解过程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影响卤水浓度的因素也有很多,例如:矿石品味、溶剂条件、开采技术手段和溶腔形状等。本文主要通过天然碱理论溶解特性对比kazan试采井现场采集的实验数据,从溶剂注入温度、溶剂注入流量和溶剂配比以及开采技术手段这些可控因素方面入手,对其影响天然碱卤水浓度和总碱度的具体情况做出分析。随着天然碱矿床的开采,水平溶腔的发育也是关注的一个重点,因为水平溶腔的形状和大小也是影响卤水浓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水溶采矿过程中溶腔的发育稳定性也是很重要的关键因素。随着溶腔腔体发展变大,溶腔围岩由于卸荷扰动,原有应力状态发生变化,岩体内应力发生重分布,产生位移变形,当岩体应力大于其屈服强度后,就会发生破坏,所以,为了防止由于大规模的垮塌变形造成堵塞溶腔通道进行修井和破坏生产套管及中心油管的情况发生,了解溶腔发育过程中溶腔周围岩体应力和应变分布情况及破坏范围是很有必要的,同时,研究水平溶腔围岩稳定性对布井设计时预留矿柱的大小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kazan天然碱矿区地质条件为背景,利用FLAC3D软件建立简化模型,模拟不同规模水平溶腔围岩的应力分布和应变情况,希望能给卡赞天然碱矿的开采带来力所能及的帮助。
二、欧美国家水溶采矿发展的历史概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欧美国家水溶采矿发展的历史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钢渣型PRB治理酸性老窑水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治理酸性老窑水的研究现状 |
1.2.2 PRB处理酸性老窑水研究现状 |
1.2.3 PRB填充材料处理酸性老窑水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黄土吸附酸性老窑水中污染物的机理研究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黄土对酸性老窑水污染物的吸附性能研究 |
2.2.1 固液比对黄土吸附酸性老窑水污染物的影响 |
2.2.2 吸附时间对黄土吸附酸性老窑水污染物的影响 |
2.2.3 初始浓度对黄土吸附酸性老窑水中污染物的影响 |
2.2.4 温度对黄土吸附性的影响 |
2.3 黄土吸附酸性老窑水机理探讨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类型钢渣吸附酸性老窑水中污染物机理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钢渣毒性浸出实验 |
3.3 不同类型钢渣吸附酸性老窑水中污染物的实验研究 |
3.3.1 固液比对不同类型钢渣吸附酸性老窑水中污染物的影响 |
3.3.2 吸附时间对不同类型钢渣吸附酸性老窑水中污染物的影响 |
3.3.3 污染物浓度对钢渣吸附性的影响 |
3.3.4 温度对钢渣吸附性的影响 |
3.4 钢渣吸附酸性老窑水机理探讨 |
3.5 小结 |
第四章 PRB治理酸性老窑水中污染物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和方案 |
4.1.2 实验方法 |
4.2 PRB治理酸性老窑水的动态吸附性研究 |
4.2.1 滤出液p H值的变化规律分析 |
4.2.2 滤出液SO_4~(2-)的变化规律分析 |
4.2.3 滤出液Fe的变化规律分析 |
4.2.4 滤出液Mn的变化规律分析 |
4.2.5 滤出液Zn的变化规律分析 |
4.3 酸性老窑水典型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机理分析 |
4.3.1 SO_4~(2-)的形态分布 |
4.3.2 Fe的形态分布 |
4.3.3 Mn的形态分布 |
4.3.4 Zn的形态分布 |
4.4 吸附材料中金属风险评估 |
4.5 小结 |
第五章 酸性老窑水中硫酸盐在PRB中迁移的数值模拟研究 |
5.1 PRB模型建立 |
5.1.1 模型概化 |
5.1.2 数学模型 |
5.1.3 模拟方案 |
5.2 PRB模型参数确定 |
5.3 PRB治理酸性老窑水的模拟及PRB结构优化 |
5.3.1 PRB治理酸性老窑水的模拟结果与分析 |
5.3.2 PRB结构优化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生物炭固化剂修复农田土壤铅、镉污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修复概述 |
1.2.1 土壤中重金属来源与危害 |
1.2.2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 |
1.2.3 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析 |
1.3 生物炭及其应用研究概述 |
1.3.1 生物炭定义与性质 |
1.3.2 生物炭在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方面的应用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1.7 研究的创新点 |
2 试验材料与分析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土壤 |
2.1.2 供试材料 |
2.2 化学试剂 |
2.3 主要仪器设备 |
2.4 实验室分析方法 |
2.4.1 生物炭产率 |
2.4.2 重金属去除率 |
2.4.3 重金属污染评估 |
2.4.4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
2.5 测定方法的可靠性分析 |
2.5.1 标准曲线 |
2.5.2 精密度 |
2.5.3 准确度 |
2.6 吸附动力学模型 |
2.6.1 准一级动力学模型 |
2.6.2 准二级动力学 |
3 改性生物炭制备与筛选 |
3.1 不同种类改性生物炭的制备 |
3.2 生物炭筛选 |
3.2.1 生物炭产率 |
3.2.2 生物炭对金属Cd、Pb去除效果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生物炭的产率 |
3.3.2 不同生物炭对Cd、Pb的去除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4 溶液中生物炭对Cd、Pb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
4.1 实验方法 |
4.1.1 吸附剂对Cd~(2+)的吸附动力学 |
4.1.2 吸附剂对Pb~(2+)的吸附动力学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吸附剂对Cd~(2+)吸附动力学 |
4.2.2 吸附剂对Pb~(2+)的吸附动力学 |
4.3 本章小结 |
5 改性烟草秸秆生物炭对受Cd、Pb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研究 |
5.1 实验方法 |
5.1.1 供试材料 |
5.1.2 实验方案设置 |
5.2 样品分析 |
5.2.1 土壤总镉、总铅的测定 |
5.2.2 土壤中各形态镉、铅的测定 |
5.2.3 土壤pH的测定 |
5.2.4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重金属污染评估 |
5.3.2 土壤pH值变化 |
5.3.3 土壤中Cd、Pb赋存形态的变化 |
5.3.4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变化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有色冶炼废渣及污泥中砷固定化效应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含砷固体废物来源及危害 |
1.1.2 砷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
1.1.3 场地修复主要处理技术应用现状 |
1.1.4 含砷固废固定化材料研究进展 |
1.1.5 砷固定化效果评估方法 |
1.1.6 固砷机理微观表征手段 |
1.2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不同固定化材料对铜冶炼废渣As的固定效果及机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实验设计 |
2.1.3 测定与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砷渣理化性质 |
2.2.2 不同材料对废渣中As的固定化效果评估 |
2.2.3 As的连续提取化学形态分析 |
2.2.4 亚铁对废渣As固定的微观机理解析 |
2.3 小结 |
3 不同固定化材料对铅锌冶炼废渣Zn、Cd和As的固定效应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3 测定和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不同材料对1#废渣的固定化效应 |
3.2.2 不同材料对2#废渣的固定化效应 |
3.3 小结 |
4 不同固定化材料对硫铁矿废渣Zn、Cd、As的固定效应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1.3 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单一稳定剂 |
4.2.2 无机-无机组合处理 |
4.3 小结 |
5 不同固定化材料对水处理污泥中As的固定效果及机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原料 |
5.1.2 实验方法 |
5.1.3 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供试污泥As浸出和结合态分布特性分析 |
5.2.2 不同固定化材料对污泥中As的固定效果 |
5.2.3 不同固定化材料对污泥As结合态的影响 |
5.2.4 不同固定化处理对污泥中As价态分布的影响 |
5.2.5 不同投加量的FeCl_3对污泥As浸出浓度的影响 |
5.2.6 FeCl_3复配水泥对污泥As浸出的影响 |
5.3 小结 |
6 强化固砷效果的As(Ⅲ)预氧化技术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原料 |
6.1.2 试验方法 |
6.1.3 分析方法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废渣氧化结果 |
6.2.2 砷泥氧化结果 |
6.3 小结 |
7 经济技术效益分析 |
7.1 工艺技术路线 |
7.1.1 含砷废渣固定化处理工艺 |
7.1.2 高砷污泥固定化及效果强化处理工艺 |
7.2 经济技术效益分析 |
7.2.1 含砷废渣固定化处理成本 |
7.2.2 高砷污泥强化固定化处理成本 |
7.3 处理技术工艺的推广应用前景 |
7.4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总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柴达木盆地昆特依盐湖杂卤石矿溶浸及储层孔隙变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国内外杂卤石开发研究现状 |
1.1.1 国外杂卤石研究现状 |
1.1.2 国内杂卤石研究现状 |
1.1.3 研究区杂卤石研究现状 |
1.2 溶浸开采技术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溶浸技术研究进展 |
1.2.2 国内溶浸技术研究进展 |
1.2.3 研究区溶浸技术研究进展 |
1.3 盐湖储卤层孔隙结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 |
2.1.3 水文 |
2.2 地质概况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地下水 |
第3章 实验部分 |
3.1 样品采集 |
3.2 样品分析方法 |
3.3 实验设计与过程 |
3.3.1 静态溶浸实验 |
3.3.2 动态溶浸实验 |
3.3.3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
第4章 结果与讨论 |
4.1 静态实验结果 |
4.1.1 不同溶浸剂溶钾性能 |
4.1.2 不同溶浸剂溶镁性能 |
4.1.3 不同溶浸剂溶钙性能 |
4.1.4 不同溶浸剂溶硫酸根性能 |
4.2 动态实验结果 |
4.2.1 溶浸剂溶钾、钙、镁性能 |
4.2.2 溶浸剂作用下孔隙度变化 |
4.3 讨论 |
4.3.1 最佳溶浸剂作用下溶钾速率变化特征 |
4.3.2 最佳溶浸剂作用下溶钾速率与孔隙度变化 |
4.3.3 静态实验反应前后矿物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层状盐岩储油库围岩力学和渗透特性及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我国石油现状及战略石油储备的意义 |
1.1.2 我国盐岩特性及储油库建设基本条件 |
1.1.3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盐穴储库围岩力学特性及水溶造腔研究进展 |
1.2.2 盐穴储库围岩孔渗特性研究进展 |
1.2.3 盐穴储库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工作 |
1.3.1 总体研究思路 |
1.3.2 主要研究工作 |
2 盐穴储油库选址建设宏观适宜性评估 |
2.1 盐穴储油库建设流程 |
2.1.1 地面工程 |
2.1.2 水溶造腔 |
2.1.3 原油注采 |
2.1.4 周期性密封检测及设备维护 |
2.2 盐穴储油库选址基本原则及影响因素 |
2.2.1 基本原则 |
2.2.2 影响因素 |
2.3 盐穴储油库选址及建设宏观适宜性评价方法 |
2.3.1 层次分析模型构建理论 |
2.3.2 储油库宏观适宜性评价方法 |
2.4 金坛盐矿储油库建设宏观适宜性评价 |
2.4.1 金坛盐矿宏观区域工程地质特征 |
2.4.2 金坛盐矿储油库宏观适宜性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3 盐穴储油库围岩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
3.1 存储介质基本物理性质 |
3.1.1 原油成分分析 |
3.1.2 卤水成分分析 |
3.2 储库围岩基本物理性质 |
3.2.1 成分分析 |
3.2.2 电镜扫描 |
3.3 基于气体吸附法的围岩孔隙结构特征分析 |
3.3.1 吸附理论简介 |
3.3.2 孔结构与吸附等温线的关系 |
3.3.3 试验及结果 |
3.4 储库围岩孔径分布特征研究 |
3.4.1 BJH法 |
3.4.2 压汞法 |
3.4.3 储库围岩全孔径分布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盐穴储油库围岩孔渗特性及渗流规律研究 |
4.1 孔渗特性测试方法及理论 |
4.1.1 渗透率测试方法及理论 |
4.1.2 孔隙度测试方法及理论 |
4.2 不同静水压力下围岩孔渗特征分析 |
4.2.1 试样制备 |
4.2.2 测试结果及分析 |
4.3 油水侵蚀下夹层及盖层孔渗特性研究 |
4.3.1 试样二次筛选及预处理 |
4.3.2 考虑滑脱效应下的绝对渗透率 |
4.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 夹层及盖层液体渗流模型的建立 |
4.4.1 单相液体稳定渗流基本微分方程 |
4.4.2 多夹层液体渗流规律研究 |
4.4.3 盖层液体渗流规律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油水侵蚀下夹层力学特性及劣化机制分析 |
5.1 夹层试样制备与试验设备 |
5.2 夹层单轴压缩试验 |
5.2.1 试验结果及应力-应变曲线分析 |
5.2.2 不同侵蚀条件下的损伤演化方程 |
5.3 夹层三轴压缩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1 三轴压缩试验结果分析 |
5.3.2 超静孔隙流体压力对夹层强度的影响 |
5.4 油水侵蚀对夹层劣化机制的分析 |
5.4.1 油-岩作用分析及TAN演化规律 |
5.4.2 水-岩作用分析及p H值演化规律 |
5.4.3 劣化机制分析 |
5.5 关于夹层力学特性与渗透特性的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6 盐穴储油库长期运行安全性分析 |
6.1 盐穴储油库三维数值建模 |
6.1.1 边界条件及腔体形态 |
6.1.2 矿柱间距的确定 |
6.1.3 本构模型 |
6.1.4 数值模型的建立 |
6.2 盐穴储油库稳定性分析 |
6.2.1 不同运行阶段压力分析 |
6.2.2 不同工况储库稳定性风险评估 |
6.3 盐穴储油库密闭性分析 |
6.3.1 运行条件及评价标准 |
6.3.2 渗流范围分析 |
6.3.3 孔隙压力变化分析 |
6.3.4 渗漏量分析 |
6.3.5 综合分析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学习期间以第一作者完成的论文 |
B 作者学习期间发表的专利 |
C 作者学习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D 作者学习期间获得的荣誉和奖励 |
E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6)我国典型金属矿山尾矿地球化学特征及资源环境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我国金属矿山尾矿物质组成与资源特征 |
1.2.2 金属矿山尾矿库的资源调查和综合利用 |
1.2.3 金属矿山尾矿重金属元素的环境效应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技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方法技术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论文创新点与特色 |
2 研究区概况与样品分布 |
2.1 江西德兴铜矿 |
2.2 吉林磐石红旗岭镍矿 |
2.3 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 |
2.4 湖南柿竹园钨多金属矿 |
2.5 甘肃白银厂铜多金属矿 |
2.6 河南栾川南泥湖钼矿 |
2.7 广西南丹拉么锌多金属矿 |
3 尾矿库中物质组成与分布特征 |
3.1 尾矿库结构形态特征 |
3.2 尾矿库含水率与粒度特征 |
3.2.1 尾矿库含水率 |
3.2.2 尾矿粒度组成 |
3.3 尾矿矿物组成特征 |
3.4 尾矿中元素含量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尾矿中元素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 |
4.1 金属矿集区内不同尾矿库中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1.1 面上控制 |
4.1.2 重点剖析 |
4.2 尾矿库内元素空间分布特征与控制因素 |
4.2.1 单个钻孔中元素含量分布特征 |
4.2.2 多钻孔联合剖面上元素分布特征 |
4.2.3 尾矿库中元素三维分布特征 |
4.3 尾矿元素的赋存状态 |
4.4 本章小结 |
5 尾矿资源评价及综合利用 |
5.1 基于三维模型的资源量估算 |
5.2 基于一般勘查资料的资源量估算 |
5.2.1 十字剖面法 |
5.2.2 单剖面法 |
5.3 尾矿库中有用元素潜在资源量评价 |
5.4 尾矿元素可利用性评价—选矿试验 |
5.4.1 试验样工艺矿物学特征 |
5.4.2 选矿流程试验研究 |
5.4.3 选矿试验小结 |
5.5 尾矿直接利用探讨 |
5.6 本章小结 |
6 金属矿区及尾矿库重金属元素环境地球化学效应 |
6.1 土壤 |
6.1.1 表层土壤 |
6.1.2 土壤剖面 |
6.2 水系沉积物与地下水 |
6.2.1 德兴矿区水系沉积物 |
6.2.2 红旗岭水系沉积物 |
6.2.3 柿竹园水系沉积物 |
6.2.4 个旧矿区地下水 |
6.3 主要农作物籽实与根系土 |
6.4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基于FLAC3D水溶开采矿山矿柱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溶开采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2 FLAC~(3D)研究方法的应用 |
1.2.3 矿柱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4 巷道支护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主要技术路线 |
2、矿山基本概况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2 矿区地质特征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3 矿体地质特征 |
2.3.1 钙芒硝矿体特征 |
2.3.2 矿石特征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2.5 工程地质条件 |
2.6 矿山开采主要危险因素 |
2.6.1 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因素 |
2.6.2 主要自然危险因素 |
2.7 开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7.1 开采现状 |
2.7.2 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矿山岩石力学性能测试 |
3.1 试验试件制备 |
3.2 物理力学性能测试 |
3.2.1 岩石密度 |
3.2.2 单轴压缩 |
3.2.3 三轴压缩 |
3.2.4 抗拉强度 |
3.3 岩石力学性能参数的确定 |
4、矿柱宽度分析 |
4.1 采场现状分析 |
4.1.1 采场基本情况 |
4.1.2 采场顶板稳定性分析 |
4.1.3 采场矿柱布置评价 |
4.2 理论计算 |
4.2.1 矿柱分析时的基本假设 |
4.2.2 矿柱尺寸理论计算 |
4.3 数值模拟方案的确立 |
4.4 数值模拟 |
4.4.1 FLAC~(3D)简介 |
4.4.2 基本假设 |
4.4.3 破坏准则 |
4.4.4 模拟分析参数选取 |
4.4.5 建立几何模型 |
4.4.6 初始应力状态 |
4.4.7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4.5 小结 |
5、矿柱稳定性对策措施 |
5.1 巷道围岩稳定性评价 |
5.2 已开采部分巷道破坏原因分析 |
5.2.1 采场已开采部分现状 |
5.2.2 破坏原因分析 |
5.3 矿柱底部巷道支护设计 |
5.3.1 锚杆支护机理介绍 |
5.3.2 支护现状 |
5.3.3 支护材料选择 |
5.3.4 支护参数设计 |
5.3.5 锚网支护布置形式 |
5.3.6 施工工艺 |
5.4 未开采部分矿柱稳定性对策措施 |
5.5 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基于SBAS-InSAR技术钻井水溶矿山开采沉陷预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二章 InSAR基本原理 |
2.1 InSAR技术 |
2.2 D-InSAR技术 |
2.3 SBAS-InSAR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SBAS技术监测的钻井水溶矿山时序形变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实验总体流程 |
3.3 影像获取与数据处理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
3.5 精度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钻井水溶矿山开采沉陷变形预计 |
4.1 开采沉陷变形预计基本原理 |
4.2 基于遗传算法的概率积分预计参数估计 |
4.3 模拟实验研究 |
4.4 实际数据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9)天然碱矿双水平溶腔稳定性分析及安全矿柱宽度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Kazan天然碱矿工程简况 |
2 油垫水溶法水平溶腔模型建立 |
2.1 计算理论 |
2.2 模型建立 |
2.3 单个水平溶腔塑性区分布 |
3 双水平溶腔矿柱稳定性研究 |
3.1 物理模型 |
3.2 双水平溶腔围岩应力分析 |
3.3 双水平溶腔围岩位移分析 |
3.4 双水平溶腔围岩塑性区分析 |
3.5 矿柱核心区分析 |
4 结论 |
(10)天然碱开采水平溶腔发育关键影响因素及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水溶性采矿国内外发展概述 |
1.2.1 水溶开采技术发展概述 |
1.2.2 水溶法采矿在天然碱开采中的应用 |
1.2.3 水平溶腔稳定性的研究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Kazan天然碱矿溶采试验 |
2.1 矿区位置及地形地貌 |
2.1.1 矿区位置 |
2.1.2 矿区地形地貌 |
2.2 矿区地质概况 |
2.2.1 矿区地质条件 |
2.2.2 天然碱分布 |
2.3 天然碱溶采 |
2.3.1 天然碱溶采相关概念 |
2.3.2 天然碱溶解机理 |
2.3.3 天然碱溶解特性 |
2.4 kazan天然碱溶采试验井 |
2.4.1 试采井总体设计 |
2.4.2 试验基本原理 |
2.4.3 直井和井组建槽 |
2.4.4 试采工艺流程 |
2.5 试验技术参数 |
2.6 试验预期目的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平溶腔发育影响因素分析 |
3.1 不可控因素 |
3.2 可控因素 |
3.2.1 注剂温度 |
3.2.2 注剂流量 |
3.2.3 溶剂组分 |
3.3 其他因素分析 |
3.3.1 初始通道位置 |
3.3.2 注采方向调节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平溶腔发育模型 |
4.1 水平溶腔发育过程 |
4.1.1 建槽期 |
4.1.2 生产期 |
4.1.3 溶腔发育模型 |
4.2 相关理论计算 |
4.2.1 可采体积计算 |
4.2.2 溶腔体积计算 |
4.2.3 采出矿量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平溶腔及矿柱稳定性分析 |
5.1 天然碱及围岩物理力学性质 |
5.1.1 天然碱物理力学性质 |
5.1.2 围岩物理力学性质 |
5.2 FLAC3D建模 |
5.2.1 模型构建 |
5.2.2 建模参数 |
5.2.3 模型建立计算 |
5.3 水平溶腔顶板稳定性研究 |
5.3.1 单水平溶腔围岩应力分析 |
5.3.2 单水平溶腔围岩位移分析 |
5.3.3 单水平溶腔围岩塑性区分析 |
5.4 水平溶腔矿柱稳定性研究 |
5.4.1 物理模型 |
5.4.2 双水平溶腔围岩应力分析 |
5.4.3 双水平溶腔围岩位移分析 |
5.4.4 双水平溶腔围岩塑性区分析 |
5.4.5 矿柱核心区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欧美国家水溶采矿发展的历史概况(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钢渣型PRB治理酸性老窑水的机理研究[D]. 郑强.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2]生物炭固化剂修复农田土壤铅、镉污染的研究[D]. 陈洁.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3]有色冶炼废渣及污泥中砷固定化效应与机制研究[D]. 于冰冰.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4)
- [4]柴达木盆地昆特依盐湖杂卤石矿溶浸及储层孔隙变化特征研究[D]. 周同亮.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19
- [5]层状盐岩储油库围岩力学和渗透特性及安全评价研究[D]. 张楠. 重庆大学, 2019(01)
- [6]我国典型金属矿山尾矿地球化学特征及资源环境评价[D]. 潘含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7]基于FLAC3D水溶开采矿山矿柱稳定性研究[D]. 王昱凯. 西南科技大学, 2019(10)
- [8]基于SBAS-InSAR技术钻井水溶矿山开采沉陷预计研究[D]. 肖亮.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9]天然碱矿双水平溶腔稳定性分析及安全矿柱宽度探讨[J]. 黄聿铭,杨钦明,郑文龙,席亚文,张金昌.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18(07)
- [10]天然碱开采水平溶腔发育关键影响因素及稳定性分析[D]. 杨钦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