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藏高原上的风味(论文文献综述)
王磊[1](2020)在《故事的力量——纪录片故事化的叙事策略》文中研究指明故事化叙事是纪录片的重要叙事手法,旨在以真实的事件和人物为创作基础,在叙事过程中不是单纯地刻板记录,而是对素材进行故事化的表达,以讲故事的方式将记录的内容娓娓道来。本文从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策略方面入手,通过分析叙事结构和叙事策略在纪录片中的实际运用,旨在探索故事化叙事的特点与优势,提升纪录片的思想品位和艺术美感,从而实现纪录片创作的价值与目标。
杨博[2](2020)在《杓哇土乡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民族是我国民族构成上的客观事实,而民族关系向来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2014年,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这是新时代下民族关系研究的新工作与新目标。而以乡镇社区为研究对象是民族学历来的传统,其中多民族乡镇社区中的交往交流交融研究,在田野调查与文本的书写下,可以对当地民族关系进行感受与分析,同时找出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在实质与逻辑,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的民族工作具有现实的意义。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包括选题缘由、目的,并回顾了选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同时对田野点和田野经历进行介绍。第二部分为第一章,为文章主体部分。从语言、社会生活、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详细描述杓哇地区的基本状况,描绘当地人生活的模式与细节,展现当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现状。第三部分为结论部分,包含第二、三章与结语,第二章则从不同的维度与视角分析当地文化形成的原因,探索当地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在逻辑。同时,对当地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状况进行分析,为当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工作给出建议。
马淑梅[3](2020)在《捏团的糌粑:超越边界的文化共享》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以甘肃南部、青藏高原边缘地带的甘南地区藏民族饮食糌粑为研究对象,运用民族学、饮食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糌粑进行分析研究。本文将以甘南藏族饮食文化被甘南各族群所共享并在各族关系中发挥纽带作用的糌粑为主线,全面对甘南饮食糌粑做出文化阐释,深入探讨糌粑成为甘南各族共享的饮食文化形成原因,甘南各族人民对糌粑的独特情怀建构,以及通过糌粑来探讨甘南各族群之间的融合。以藏族饮食糌粑为切入点透过糌粑,理解甘南饮食文化,赋予饮食、人、族群特定的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首先介绍选题缘由,对与本选题有关的研究进行梳理;第二部分为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进行田野点的介绍;第二章主要介绍糌粑的原料,制作工艺,糌粑种类;第三章主要从食糌粑的主体、时间、场所来介绍糌粑的人文空间,从文献中梳理糌粑的历史记载,从口味传承、信仰传承、技艺传承三方面来介绍糌粑的文化延展。第四章,主要从文化传播、文化认同和文化共享来分析糌粑成为甘南各族共享文化的成因。第三部分为结语部分,是甘南各族食享糌粑文化的总结并思考甘南人以糌粑作为共享文化背后的成因以及塑造的情感记忆。
周巾丹[4](2020)在《西藏军旅文学作品研究》文中指出军旅文学是我国现当代文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显着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价值。本文以西藏军旅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作品中英雄形象的塑造,力图挖掘形象背后深刻的内涵,对西藏军旅文学作品予以肯定,并借此呼唤更多弘扬正面英雄的文学创作。本文大致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西藏军旅文学作品的生成语境。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民族氛围和军旅作家四个角度分析。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和闭塞落后的社会环境是军旅作家笔下人物的外部生活环境,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培养了人物“吃苦耐劳”的意识,闭塞落后的社会环境使人物具有淳朴、善良的性格,没有经济社会中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在团结互助和谐相处的民族氛围的熏陶下,军旅作家在文学创作中情不自禁地刻画民族友好、团结、和谐的画面,有利于凸显“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主题;富有藏地军营生活体验的作家,不管是多次行走采风型的军人作家,还是深植西藏扎根型的军旅作家,他们都富有生活的体验,对西藏熟稔、对军人熟知,为文学创作提供素材,繁荣了西藏军旅文学作品的创作。第二部分为西藏军旅文学作品的主题蕴含。作品表现出发扬和推崇民族精神的主题,如推崇和实践爱国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等;作品透露出“藏汉一家、团结互助”的主题,符合时代的潮流、人民的心愿;作品对军人的爱情婚姻进行观照,揭示出军人爱情婚姻陷入困顿的主题。西藏地区军人生活环境闭塞、社交圈狭窄,陷入彼此相识与情感交流的窘境,又因远在边疆而落入空间距离与心理距离的困境。第三部分为西藏军旅文学作品中英雄形象的构建。军旅作家凭借自身的经验体验,塑造出多元化的军人英雄形象,如拯救人民的解放者形象、祖国边疆的守卫者形象、美丽西藏的建设者形象、重情重义的兄弟形象等。有些军人英雄父子二代均在西藏地区服役,作者在文本中设置了父子两代从军的情节,对父辈经历进行历史回顾,以父辈的经历观照子辈,子辈在观照中剖析自己、审视自己,赓续父辈身上优秀的“老西藏精神”,进行自我蜕变、灵魂升华,从而获得新生。第四部分为西藏军旅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西藏军旅文学作品的叙事结构常常呈现双线叙事的特点,或是历史与现实双线交叉,或是真实与虚构双线交叉,这种“虚实叠合”、“双轨并行”的叙事方式消除了线性叙事的冗长单调,使得叙事灵活而饱满。军旅作家还常常选择具有西藏文化特色的意象,如神鹰、格桑花、藏光,抒发藏民对解放军的拥护与爱戴之情。作品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采,藏族词语、谚语、俗语、比喻的运用,藏族歌谣的引用,藏族礼仪风俗的描绘,都使作品流露出浓厚的地域风味,令读者获得审美享受。第五部分为西藏军旅文学作品的价值与反思。通过文本分析可以看出,在文学价值方面,西藏军旅文学作品是西藏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文化价值方面,它具有推动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的作用;在社会价值方面,它有宣扬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的优势,起到一定宣传教化的作用;在民族价值方面,它具有巩固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的长处,有利于各民族和睦相处关系的建成。但是,由于题材的限制、写作对象的单一性、生活体验的相似性,致使作品不可避免地出现故事情节的重复,呈现出类型化与模式化的倾向。
松芳[5](2020)在《青稞糌粑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青稞糌粑为中心的藏族饮食文化为研究对象,主要从饮食人类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在地化观察与研究,对青稞糌粑文化的特征、价值和意义进行探讨。重点考察了在饮食生活中,藏民族如何运用相关青稞糌粑的内部知识体系,理解并调适人同所处特殊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尝试通过地方性知识及“生长于斯”的经验性的“深描”,完成关于青稞糌粑的食物民族志写作。同时,从糌粑文化的个案研究出发,探索藏族传统饮食文化的整体研究构架,及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路径,并试图与文化生态学、象征人类学等多种研究范式进行对话。藏区至今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围绕青稞糌粑的技艺、制度、信仰等传统文化知识体系形态,藏族饮食文化的综合特点在于:单一的食材、极简的烹制和规模化的生产,朴素与实用的形态背后却隐含有人类精神中更多的文明指数,并拥有与之相应的一套文化意义体系。论文首先梳理了藏人对青稞生成环境的认知和糌粑原料的获取过程;描述糌粑的生产制作与食用方式以及饮食制度;围绕在不同空间展开的各种仪式中糌粑作为信仰食物所呈现出的象征意义;探讨了糌粑作为藏人主食具有的感官、记忆与自我认同功能;以及在现代性实践中的现状及可能的未来走向。论文的主要观点总结如下四个方面:第一,饮食文化中,食物原料的生产环境决定人们的生计方式和饮食形态,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是决定饮食文化的主要因素,因此,整体对青稞糌粑文化的把握,应从“地理和人文的结合部”的角度去理解,方法论方面应注重饮食实践层面的综合考察。第二,作为生物性营养需要的糌粑和作为精神需求的糌粑之间相互转化,贯穿于藏文化的方方面面,使藏人对糌粑有着习惯性的忠诚,成为维系统一藏族传统文化的纽带。第三,藏人与青稞糌粑的互动,和与其所处青藏高原特殊环境之间相互调适的过程中,所形成的饮食文化对象征符号的运作,使食物的意义进入象征系统并成为破译文化的符码,在广泛的时空中扮演着连接人与所处环境之间的中介角色。不同文化赋予具有永恒功能的食物以不同的意义,生活在藏文化中的人们,在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和逻辑的象征体系之中,形成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认知。同时,借助于象征符号的能动性运作,人与其所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的调适终以和谐实现。第四,外来的饮食及其文化,扩大了藏族原有的饮食体系,丰富了本土糌粑为主食的饮食结构,而未替代糌粑酥油在藏族饮食文化中的核心地位。糌粑酥油为核心的饮食文化系统,在整体的藏文化中形成一个特殊的文化体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边界。论文力求把对青稞糌粑文化的探讨,贯穿一条鲜明的人文思想主线,糌粑为主兼及其他的饮食结构、“医食同源”的藏人饮食保健养生思想、生命平等的生态法则、尚“善”的人文观念和“尊老”的传统。
侯雪[6](2019)在《融媒体时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纪录片是一种重要的传播文化的载体,对记录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及塑造国家的形象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兴媒体突破了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凭借着优于传统媒体的优势不断冲击着传统媒体,如今的传播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接受信息的时间碎片化,传播渠道、受众都在朝移动端快速靠近,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交融、优势互补,出现了“融媒体”。在融媒体时代下,受众地位和传播环境的变化,使得电视纪录片的内容、形式和宣传推广等方面也在跟随着时代的步伐,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传播方式更加多元化等,在新的媒体环境下电视纪录片需要不断摸索尝试,不断调整才能发展地更完善。本文主要以近几年质量佳又反响较好的几部电视纪录片为研究例子:《如果国宝会说话》、《舌尖上的中国》等,以央视出品的精品纪录片IP为主,从这些作品中观照中国电视纪录片在创作和文化价值方面呈现的特征,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来研究。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价值及研究综述和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融媒体和电视纪录片进行界定;第二章从叙事视角、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上对融媒体时代中国电视纪录片进行分析;第三章是对视听语言的分析,从镜头、节奏、声音等方面进行分析;第四章分析在融媒体时代中国电视纪录片在宣传推广上呈现的特征;第五章重申电视纪录片的文化价值,主要包括人文关怀及民族文化等方面。
葛金金[7](2019)在《藏族传统文化影像转化研究》文中提出经济形态和社会结构伴随着全球化深入而不断发生变化,中华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交融中面临着如何在保持中华文化特色的同时适应现代社会的问题。文化自信,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创新性转化成为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问题,事关国家文化安全。藏民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族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当前诸多政治、经济和媒介力量的合力作用下页被整合融入到现代语境中来,藏族本身的社会生产结构和生活方式也被迫发生了变化。藏族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有也在内外合力的作用不断传承发展。藏族聚居区自然风景壮美,雪域高原气质淳朴圣神,地理环境生态文化特征独具特色,藏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物质文化资源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并在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形成了坚毅顽强、乐观向上的性格,尊重知识、崇尚贤明的传统以及敬畏自然、热爱环境的精神品格,是藏族传统文化影像转化的重要资源;经过梳理发现藏族传统文化的影像转化从早期西方探险家对藏族日常生活和民俗文化活动记录开始,此后藏族传统文化通过影像形式不断呈现;通过梳理藏族历史文化发展脉络,藏族传统文化具有影像转化的空间和优势,实现藏族文化传承发展,影像转化是有效途径,探索藏族传统文化影像转化的路径和方法:首先要不断深入挖掘藏族传统文化内涵;借助丰富的影像叙事手法诠释藏族传统文化精髓;应用不同的媒介技术手段和媒介品台呈现和传播藏族多彩传统文化。梳理藏族传统文化影像转化的发展脉络,藏族传统文化影像转化受到不同时期政策的制约,当下繁荣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藏族传统文化的影像转化不仅能够传承和传播藏族文化,更是实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担当藏族传统文化“传播者”的本土导演在藏族传统文化影像转化过程中肩负重要职责,既要努力挖掘藏族传统文化资源实现有效、多样的影像转化,又要谨防在高度发达的媒介社会中过度消费,甚至颠覆扭曲藏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
李浩昌[8](2018)在《走向现代的艰难“转换” ——论阿来的生态书写》文中研究说明“生态书写”是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学创作现象,它是在西方生态思潮的影响以及中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是作家们基于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怀以及对自然万物命运的关注促使他们在面对严峻的生态现实时积极的融入自然,呼吁人们关注自然生态并进而保护自然生态。虽然中国当代的生态书写起步较晚,但历经几十年的积淀与发展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作家作品。在中国当代众多生态书写的作家队伍中阿来是最为优秀的作家之一,他不仅是茅盾文学奖设立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也是首位获奖的藏族作家。选择阿来作为自己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一来是因为阿来是一位非常特别的生态书写者。作为一个用汉语写作的少数民族作家,他把创作根植于广袤的藏区大地,用他极为敏感的艺术洞察力,用炽热而又复杂的笔墨记录了藏区大地从前生态向生态转换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二来是因为笔者自己作为少数民族群体中的一员,从自己亲身具体的生存生命体验,也深切地感受到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生态正在发生深刻的嬗变,它可使我与之形成一种特殊的对话关系。这也许是一般的研究者所欠缺的。阿来把藏区面临的挑战与经受的疼痛呈现在世人面前。不仅使人清楚的看见藏民族地区从“前生态”走向“生态”过程中的艰难“转换”,而且得以认识少数民族在克服重重生态困境中展现出来的坚韧和智慧。在文学日渐多元复杂而又提倡消费、崇尚娱乐的时代,阿来始终沉浸在对生命和存在的探索与思考中,竭力发觉原始本真的生命与自然生态的质地,让爱的热血与真实的情感,融化在自己的文学创作当中。所以,研究阿来的生态书写对拓宽当下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本文在当前中国学者对西方生态理论、生态作品的研究以及中国生态书写的实际与生态研究的基础之上,全面展现阿来生态书写的丰富样貌,深入探究藏地从“前生态”向“生态”转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绪论部分主要从西方生态书写的历史渊源分析中国以及阿来的生态书写现象及其中国生态书写的现状,对中国的生态书写和研究进行了简要梳理,紧接着提出论文的研究重点以及研究思路等问题。论文正文部分主要围绕四个问题渐次展开:第一,阿来生态书写产生与发展的现实缘由和思想来源。在探讨现实缘由方面,结合藏区的生态问题,从中国传统的生态观以及藏区传统的生态观考察阿来的生态写作的思想来源,既阐述中国传统生态观对阿来的影响,又说明阿来的生态写作与藏区传统文化的渊源关系;第二,阿来生态书写的思想内涵。全面分析阿来生态书写作品,归纳出阿来作品的类型和特征,并从论述阿来生态书写的矛盾与张力中,揭示出藏区生态的复杂性与特殊性;第三,阿来生态书写的创作历程与作品审美特质。本论文分别用三个方面的内容讨论阿来的生态创作,梳理阿来生态书写的历程,分析创作的审美特质,阐述阿来的生态观,由此展示阿来对藏区从“前生态”向“生态”转换过程中凸显的生态问题的认识和思考;第四,阿来生态书写的当下意义。在对阿来生态书写进行细致考察和全面研究的基础上,总结阿来生态书写对当代文坛的贡献,并根据目前生态创作的困境,指出其生命体验形成的生态哲思以及自然与心灵融为一体的生态表达为当代的生态写作提供了新的可能,并由此展望生态写作的发展未来。
李沐森,常彤,郭文场[9](2016)在《藏羊杂交育种、产品开发利用及品种保护与展望》文中认为1杂交用欧拉型藏羊与小尾寒羊杂交。1.1据王玉萍(2102)报道,分布在青海省黄南州河南县的藏羊,其特点是腿长,产肉性能较高,幼畜发育快,肉肥嫩,无膻味,脂肪分布均匀,皮板大而厚实,柔韧性好,是革制品的优质材料,唯被毛品质差,但该品种对于高寒生态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耐寒、耐粗饲、善游走放牧,采食性好,抗病力强,是适应高寒恶劣生态环境的珍贵品种,深受农牧民群众的喜爱。全州欧拉型藏羊存栏量达
刘凤杰[10](2016)在《燕麦淀粉物化特性及燕麦粉中风味成分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燕麦作为一种特色五谷杂粮,营养丰富,具有多种保健功能,近年来,越发受到食品科研工作者和普通消费人群的重视。燕麦作为一种世界性的粮饲作物,在西方发达国家消费量很大,然而国内由于饮食习惯、应用研究起步较晚、加工工艺落后及产品种类较少等原因,燕麦食品的研究与开发一直停滞在较低水平。因此,开发燕麦营养食品,丰富消费种类,从食品加工的角度为提高民众身体健康,促进我国作为燕麦主产国之一的燕麦产业发展提供应用理论支持。目前,有关燕麦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燕麦营养成分的提取分离及性质研究——淀粉为燕麦的主要成分,且良好的风味也是燕麦产品的重要特征,它们是否会受到燕麦产地、品种及加工方式的影响,影响规律又如何,至今尚未见文献报道。同时,燕麦因含有丰富的β-葡聚糖而闻名,而我国特有的燕麦的近亲——青稞,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据文献报道其β-葡聚糖含量在谷物中最高,生长环境又较为特殊,有关其淀粉、风味成分特性与燕麦相比有什么差别呢?因此,本论文对不同品种的燕麦、青稞以及不同加工方式(酶解喷雾干燥、挤压膨化和滚筒干燥)制备的燕麦粉中的淀粉进行分离,并对制得淀粉的物化特性展开比较分析;采用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技术对不同品种燕麦粉和青稞、不同加工方式处理的燕麦粉以及不同挤压膨化温度处理的燕麦粉,鉴定分析其挥发性成分,并对主成分进行聚类定量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不同品种燕麦及青稞的基本组分的含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不同品种燕麦粉中,澳洲燕麦的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和直链淀粉的含量最高。青稞的水分、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均为最低,但灰分和粗纤维含量最高。与原料粉相比,不同加工方式制备的燕麦粉中,水分、蛋白质、粗脂肪、直链淀粉和总淀粉的含量都要比原料粉更低,说明加工处理对燕麦的营养物质有一定程度的损失。2.不同品种燕麦及青稞淀粉颗粒表面比较光滑,大多数呈现出椭圆形或不规则多边形,属于典型的A型淀粉颗粒。经过加工处理的燕麦淀粉的表面都变得粗糙,部分淀粉颗粒发生聚集,燕麦淀粉晶型由A型转变为V型。不同品种燕麦淀粉短程内结晶程度有所差异,不同的加工方式对燕麦淀粉的结晶度改变不同。3.不同品种燕麦及青稞淀粉和不同加工的燕麦淀粉均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上升,且呈现出假塑性流体所特有的剪切变稀现象。河北燕麦淀粉的热糊稳定性最好,最难糊化,而青稞淀粉最容易老化。不同加工的燕麦淀粉的热糊稳定性变差,淀粉糊弹性特征更明显,酶解喷雾燕麦淀粉和挤压膨化燕麦淀粉不易老化。经过加工处理的燕麦淀粉具有较高的表观粘度和抗剪切能力,可以将其作为食品添加剂,起到稳定和增稠的效果。4.不同品种燕麦粉及青稞粉中共鉴定出102种挥发性风味成分。不同品种燕麦粉的风味物质存在很大的区别,醛类、酯类、杂环类和其他类物质是燕麦粉重要的风味物质。澳洲燕麦粉和内蒙燕麦粉的醇类化合物中不饱和醇的含量高;己醛和癸醛的含量较高,己醛是四种燕麦粉中共同含有的醛类物质;澳洲燕麦粉、内蒙燕麦粉和青稞粉中酯类化合物的种类最多;2-戊基呋喃是四种燕麦粉共同含有的物质,也是燕麦粉中含量最高的杂环类物质。5.不同加工方式制备的燕麦粉与原料粉共鉴定出109种挥发性风味成分,仅4种为相同挥发性成分,表明不同加工方式对燕麦粉风味成分影响较大。挤压膨化燕麦粉的不饱和醇含量最高,醇类物质对挤压膨化燕麦粉的风味贡献更大;不同加工的燕麦粉的醛类和酯类物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增加;不同加工的燕麦粉含有的杂环类物质为2-戊基呋喃、哒嗪和萘;不同加工的燕麦粉风味中其他物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均减少,对燕麦风味的影响减弱。6.四个不同挤压膨化温度的燕麦粉与原料粉共鉴定出94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只有7种物质为相同挥发性成分,表明不同挤压温度对燕麦粉的风味成分影响较大。随着挤压温度升高,碳氢类物质的种类先增加后减少;在168℃时,不饱和醇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对燕麦粉风味有重要贡献;随着挤压温度的升高,醛类物质、醚类物质和杂环类物质含量增加,对燕麦风味的贡献增大,而酯类物质、其他物质相对含量总体上是减少的趋势,对燕麦粉风味贡献越来越小。在168℃时,燕麦粉的挥发性成分的种类最为丰富,有39种。
二、青藏高原上的风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藏高原上的风味(论文提纲范文)
(1)故事的力量——纪录片故事化的叙事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必要性及其特征 |
(一)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必要性 |
(二)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特征 |
二、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结构 |
(一)版块结构思维 |
(二)线性结构思维 |
三、构建故事的基本内容 |
(一)甄别富有价值的故事题材 |
(二)选取典型的故事人物 |
(三)打造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
四、构建故事的外在形式 |
(一)捕捉真实生动的故事细节 |
(二)设置富有张力的故事悬念 |
(三)营造和谐统一的故事节奏 |
五、结语 |
(2)杓哇土乡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杓哇概况 |
第一章 杓哇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现状 |
第一节 语言上的交往交流交融 |
第二节 社会生活中的交往交流交融 |
第三节 文化习俗上的交往交流交融 |
第四节 宗教信仰上的交往交流交融 |
第二章 杓哇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成因探析 |
第一节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具有历史渊源 |
第二节 居住格局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现实基础 |
第三节 共同的文化背景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因 |
第四节 社会的发展促成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外因 |
第三章 杓哇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若干思考 |
第一节 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相并重发展 |
第二节 对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启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介 |
(3)捏团的糌粑:超越边界的文化共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田野点概况 |
第一节 田野点介绍 |
第二节 甘南糌粑:共享食俗文化 |
第二章 糌粑构成与类型 |
第一节 糌粑物质成分 |
第二节 糌粑生产工艺 |
第三章 糌粑文化空间与展演 |
第一节 糌粑人文空间 |
第二节 糌粑文化展演 |
第四章 糌粑文化传播、认同与共享 |
第一节 糌粑文化传播 |
第二节 糌粑文化认同 |
第三节 糌粑文化共享 |
结语“捏团”的糌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西藏军旅文学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0.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 西藏军旅文学作品的生成语境 |
1.1 地理空间与社会空间的构筑 |
1.1.1 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 |
1.1.2 闭塞落后的社会环境 |
1.2 团结互助民族氛围的熏陶 |
1.3 富有生活体验的军旅作家 |
2 西藏军旅文学作品的主题蕴含 |
2.1 民族精神的发扬推崇 |
2.1.1 推崇和实践爱国主义精神 |
2.1.2 继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 |
2.2 藏汉一家团结互助 |
2.3 爱情婚姻陷入困顿 |
2.3.1 环境闭塞:彼此相识与情感交流的窘境 |
2.3.2 远在边疆:空间距离与心理距离的困境 |
3 西藏军旅文学作品中英雄形象的构建 |
3.1 人物形象塑造多样化 |
3.1.1 拯救人民的解放者形象 |
3.1.2 祖国边疆的守卫者形象 |
3.1.3 美丽西藏的建设者形象 |
3.1.4 重情重义的兄弟形象 |
3.2 “老西藏精神”的赓续 |
3.2.1 父辈经历的历史回顾 |
3.2.2 子辈军人的艰难成长 |
4 西藏军旅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 |
4.1 叙事结构:双线交叉叙述法 |
4.1.1 历史与现实双线交叉 |
4.1.2 真实与虚构双线交叉 |
4.2 意象创造:文化精神的观照 |
4.2.1 神鹰:金珠玛米的象征 |
4.2.2 格桑花:吉祥幸福的意味 |
4.2.3 藏光:艰苦奋斗的标志 |
4.3 地域特色:藏族语言歌谣与礼仪风俗的融入 |
4.3.1 藏族语言歌谣的运用 |
4.3.2 藏族礼仪民俗的嵌入 |
5 西藏军旅文学作品的价值与反思 |
5.1 文学价值:西藏文学独特的风景线 |
5.2 文化价值:推动少数民族文化认同 |
5.3 社会价值:宣扬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 |
5.4 民族价值:巩固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 |
5.5 文学反思:故事情节雷同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5)青稞糌粑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摘要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一)人类学的饮食研究 |
(二)藏族饮食文化研究综述 |
(三)青稞糌粑文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与结构框架 |
(一)田野调查 |
(二)民族志书写 |
(三)文献研究 |
(四)创新点 |
(五)论文框架结构 |
第一章 作为糌粑原料的青稞 |
第一节 青稞生成环境 |
一 青稞(???)之名 |
二 相关青稞生成环境的地方性知识 |
三 世人眼中的青稞生成环境 |
四 青稞的生成条件基础 |
第二节 青稞种子的由来 |
一 从词源看青稞的由来 |
二 从传说故事看青稞的由来 |
三 从民间歌谣看青稞的由来 |
四 从考古成果看青稞的由来 |
五 从遗传学看青稞的由来 |
六 其他关于青稞的起源 |
第三节 青作衍生的文化事象 |
一 青作农耕 |
二 秋收与储藏 |
三 青作农耕工具 |
四 青作农耕仪式 |
第三节 青稞的社会生命 |
一 维系藏文化的纽带 |
二 可持续粮食系统与生态饮食 |
三 西藏文明的基石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作为藏人传统主食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糌粑的制作消费 |
一 “硪塔”(?)——炒与磨 |
二 糌粑种类 |
三 糌粑的食用 |
四 糌粑“配菜”:汤与酱 |
第二节 糌粑“伴侣” |
一 酥油奶渣酸奶 |
二 茶与酒 |
三 蕨麻与糖 |
四 盐、辣椒及其他副食品 |
第三节 共食 |
一 时间与空间 |
二 “好吃”还是“好想” |
第四节 相关糌粑饮食器具及其特点 |
一 器具分类 |
二 象征特点 |
第五节 糌粑食俗礼仪与禁忌 |
一 饮食与礼仪 |
二 饮食禁忌 |
第六节 小结 |
第三章 作为藏人信仰食物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藏人宇宙观中的神与食 |
一 藏人三界宇宙观 |
二 宇宙观中的人神鬼 |
三 祭品及其象征 |
第二节 献给神的食物 |
一 “桑什糌”(?) |
二 “切”(?) |
三 “朵玛”(?) |
四 “协玛”(?) |
五“夏卓”(?) |
第三节 超度镇鬼驱秽的食物 |
一 “苏”(?) |
二 “栗”(?) |
三 “朵”(?) |
第四节 取悦“鲁”的食物 |
一“鲁卓”(?) |
二 “鲁朵”(?) |
三 “塔鲁”(?) |
第五节 加持食物 |
一 尼其(?) |
二 “撮则”(?) |
三 “希喇”(?) |
第六节 小结 |
第四章 自我与他者论述中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青稞与大米:食物的隐喻 |
一 作为藏人的青稞 |
二 作为他者的大米 |
第二节 野蛮与文明:一个非问题的问题 |
一 饮食行为 |
二 饮食观念 |
三 烹饪方式 |
第三节 糌粑共同体:关于族群认同 |
一 “共食”:文化上的共同感受 |
二 “味道”:共同的饮食记忆 |
三 食物:自我的转喻——隐喻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作为现代性实践中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藏人当下饮食结构中的青稞糌粑 |
一 主食变辅食 |
二 主食变保健养生品 |
三 主食变奢侈食品 |
第二节 “公家”话语体系中的青稞糌粑 |
一 实施工程:补助粮食、易地育人 |
二 营养餐计划:不吃糌粑的中小学生 |
三 “问鼎和羹”:饮食是最大的民生 |
四 兼业模式:农牧生业+打工 |
第三节 当下社会生活中的青稞糌粑 |
一 青稞糌粑从羊皮袋到塑料袋 |
二 现代餐饮中的青稞糌粑 |
三 吃与不吃:饮食安全与健康 |
四 青稞糌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
第五节 小结 |
结论 |
一 “两青”相遇:生物自然选择与人类文化共同的创造 |
二 “章葛”糌粑:藏族饮食文化的调适机制 |
三 “郭纳糌萨”:糌粑个案对藏族传统饮食文化研究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融媒体时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的目的、研究价值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及研究价值 |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1 电视纪录片的界定 |
1.2.2 融媒体的界定 |
1.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2 融媒体时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叙事分析 |
2.1 平民化的叙事视角 |
2.1.1 选题角度大众化 |
2.1.2 关注百姓生活 |
2.2 故事化的叙事策略 |
2.2.1 故事性的题材 |
2.2.2 细腻深刻的细节 |
2.2.3 悬念与冲突 |
2.2.4 情景再现 |
2.3 板块式叙事结构 |
3 融媒体时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视听语言分析 |
3.1 非常规镜头及新奇的拍摄角度 |
3.2 碎片剪辑的节奏感 |
3.3 精致的声音表现 |
3.3.1 解说词 |
3.3.2 同期声 |
3.3.3 音乐 |
3.4 个性化的特效 |
4 融媒体时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宣传推广 |
4.1 构建自身的品牌 |
4.1.1 受众定位精准 |
4.1.2 创意十足的图标设计 |
4.1.3 建立品牌价值观认同 |
4.2 传播媒介多样化 |
4.2.1 主流媒体为平台 |
4.2.2 深度融合新媒体 |
5 融媒体时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文化价值 |
5.1 人文关怀的阐释 |
5.1.1 人与自我 |
5.1.2 人与人 |
5.1.3 人与自然 |
5.2 形成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
5.3 加强共同的文化心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藏族传统文化影像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概述 |
二、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
三、选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
五、主要应用的研究方法 |
六、核心概念界定及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藏族传统文化概述 |
一、藏族物质文化资源丰富且独具特色 |
二、藏族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却日渐式微 |
三、藏族精神文化气质难能可贵亟待传承 |
(一)热爱环境与敬畏自然的精神品格 |
(二)乐观向上和坚毅执着的顽强性格 |
(三)尊重知识并崇尚圣贤的文明素质 |
第二章 藏族传统文化影像转化现状探析 |
一、藏族生态文化和日常活动的影像记录 |
二、藏族民俗文化活动影像转化日益丰富 |
三、藏族历史文化影像凸显藏族精神品格 |
第三章 藏族传统文化影像转化的空间与优势 |
一、藏族“非遗”影像转化内容偏少空间巨大 |
二、藏族物质精神文化资源影像转化优势突出 |
三、藏族传统文化动画影像转化前景广阔 |
第四章 藏族传统文化影像转化的路径与方法 |
一、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激发藏族传统文化活力 |
二、应用媒介技术手段呈现藏族多彩传统文化 |
(一)媒介技术应用开启藏族传统文化影像表达 |
(二)媒介技术发展丰富藏族文化影像呈现方式 |
(三)应用不同媒介载体展现多面藏族传统文化 |
三、借助影像叙事手法诠释藏族传统文化精髓 |
第五章 藏族传统文化影像转化前景探析 |
一、藏族传统文化影像转化发展受政策导向制约 |
二、谨防影像转化中对藏族传统文化内涵的颠覆 |
三、藏族本土导演肩负藏族文化影像转化的重要使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着作文献 |
2.报纸文献 |
3.期刊文献 |
4.其他文献 |
附录:藏族题材影视作品一览表 |
攻读硕士期间成果及发表论文 |
致谢 |
(8)走向现代的艰难“转换” ——论阿来的生态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当代生态书写的发生与反思 |
第一节 基本概念与当代生态书写的发生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的梳理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生态书写的思想溯源与历史演进 |
第一节 生态书写的理论概述与思想溯源 |
一、生态书写的定义及内涵辨析 |
二、生态书写的思想溯源 |
第二节 藏区生态书写的历史演进与现状 |
一、藏区生态书写的历史演进 |
二、藏区生态书写的现状 |
第二章 自然生态书写:原生态环境恶化与动物书写的情感基质 |
第一节 原生态书写与自然环境恶化的忧虑 |
一、自然万物和谐共处的原生态环境 |
二、森林资源的破坏及生态环境恶化 |
三、轮荒与乱牧下的土地退化与荒芜 |
第二节 动物形象的书写与物种消失的反思 |
一、万物有灵:尊重与敬畏生命共同体的真实写照 |
二、与动物共舞:倾听鸟兽虫鱼的对话与心声 |
三、动物的悲惨命运:从滥捕乱猎到共生共荣的理想迈进 |
第三章 社会生态书写:传统村落的瓦解与藏民族文化的衰落 |
第一节 传统村落原始性与整体性的瓦解 |
一、半农半牧自然村落的瓦解 |
二、新农村建设后的破落与挣扎 |
三、建构与自然和谐的新型村落 |
第二节 藏族传统文化与语言的衰落 |
一、藏族传统文化的消亡 |
二、藏族语言的衰落 |
第四章 精神生态书写:原始神性的幻灭与消费社会中人性异化 |
第一节 神性的幻灭:混沌与矛盾产生的自我散失 |
一、神性幻灭后游离与歧视产生的失语 |
二、信仰失落中混沌与矛盾产生的迷失 |
第二节 人性的异化:消费社会中人性的冲突与癫狂 |
一、消费异化导致的人性冲突 |
二、物质欲望引发的人性癫狂 |
结语 阿来生态书写的当下意义 |
第一节 生命体验形成生态哲思 |
第二节 生态书写的另一种可能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燕麦淀粉物化特性及燕麦粉中风味成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燕麦概述 |
1.2 燕麦淀粉形态结构和理化性质 |
1.2.1 燕麦淀粉的结构和形态特征 |
1.2.2 燕麦淀粉的理化性质 |
1.3 燕麦风味物质的形成与测定 |
1.4 不同的加工对燕麦粉的影响 |
1.4.1 不同的加工方式 |
1.4.2 加工处理对燕麦淀粉的影响 |
1.4.3 加工处理对燕麦风味物质的影响 |
1.5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6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不同品种燕麦及青稞的淀粉物化特性差异比较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不同品种燕麦及青稞基本组分测定 |
2.3.2 不同品种燕麦及青稞淀粉的制备 |
2.3.3 不同品种燕麦及青稞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
2.3.4 不同品种燕麦及青稞淀粉的颗粒形态观察 |
2.3.5 不同品种燕麦及青稞淀粉粒径的测定 |
2.3.6 不同品种燕麦及青稞淀粉X射线衍射分析 |
2.3.7 不同品种燕麦及青稞淀粉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2.3.8 不同品种燕麦及青稞淀粉溶解度和膨胀度的测定 |
2.3.9 不同品种燕麦及青稞淀粉糊化特性的测定 |
2.3.10 不同品种燕麦及青稞淀粉凝胶粘弹性的测定 |
2.3.11 不同品种燕麦及青稞淀粉凝胶静态频率扫描 |
2.3.12 不同品种燕麦及青稞淀粉热特性的测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不同品种燕麦及青稞基本组分测定结果 |
2.4.2 不同品种燕麦及青稞淀粉中直/支链淀粉含量的测定结果分析 |
2.4.3 不同品种燕麦及青稞淀粉颗粒形态 |
2.4.4 不同品种燕麦及青稞淀粉粒径结果 |
2.4.5 不同品种燕麦及青稞淀粉X-射线衍射结果 |
2.4.6 不同品种燕麦及青稞淀粉的傅里叶红外光谱 |
2.4.7 不同品种燕麦及青稞淀粉的溶解度和膨胀度结果 |
2.4.8 不同品种燕麦及青稞淀粉的糊化回生特性 |
2.4.9 不同品种燕麦及青稞淀粉热特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食品加工方式对熟化燕麦粉中淀粉物化特性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主要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不同加工燕麦粉基本组分测定 |
3.3.2 不同加工燕麦淀粉的制备 |
3.3.3 不同加工燕麦粉中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
3.3.4 不同加工燕麦粉中淀粉的颗粒形态观察 |
3.3.5 不同加工燕麦粉中淀粉粒径的测定 |
3.3.6 不同加工燕麦粉中淀粉X射线衍射分析 |
3.3.7 不同加工燕麦粉中淀粉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3.3.8 不同加工燕麦粉中淀粉溶解度和膨胀度的测定 |
3.3.9 不同加工燕麦粉中淀粉糊化特性的测定 |
3.3.10 不同加工燕麦粉中淀粉凝胶粘弹性的测定 |
3.3.11 不同加工燕麦粉中淀粉凝胶静态频率扫描 |
3.3.12 不同加工燕麦粉中淀粉热特性的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不同加工燕麦粉基本组分测定结果 |
3.4.2 不同加工燕麦粉中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 |
3.4.3 不同加工燕麦粉中淀粉的颗粒形态 |
3.4.4 不同加工燕麦粉中淀粉的粒径结果 |
3.4.5 不同加工燕麦粉中淀粉的X-射线衍射结果 |
3.4.6 不同加工燕麦粉中淀粉的傅里叶红外光谱 |
3.4.7 不同加工燕麦粉中淀粉的溶解度和膨胀度的测定结果分析 |
3.4.8 不同加工燕麦粉中淀粉的糊化回生特性 |
3.4.9 不同加工燕麦粉中淀粉的热特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品种燕麦及青稞风味成分的差异性比较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固相微萃取条件 |
4.3.2 气相色谱/质谱条件 |
4.3.3 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不同品种燕麦及青稞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
4.4.2 不同品种燕麦及青稞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食品加工方式对燕麦粉风味成分的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不同加工燕麦粉挥发性成分分析的GC-MS分析 |
5.4.2 不同加工燕麦粉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挤压膨化温度对燕麦粉风味成分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设备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不同挤压膨化温度处理的燕麦粉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
6.4.2 不同挤压膨化温度处理的燕麦粉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创新点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青藏高原上的风味(论文参考文献)
- [1]故事的力量——纪录片故事化的叙事策略[J]. 王磊. 戏剧之家, 2020(34)
- [2]杓哇土乡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D]. 杨博. 北方民族大学, 2020(12)
- [3]捏团的糌粑:超越边界的文化共享[D]. 马淑梅. 北方民族大学, 2020(12)
- [4]西藏军旅文学作品研究[D]. 周巾丹. 辽宁大学, 2020(01)
- [5]青稞糌粑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研究[D]. 松芳.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9)
- [6]融媒体时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研究[D]. 侯雪.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7]藏族传统文化影像转化研究[D]. 葛金金.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8]走向现代的艰难“转换” ——论阿来的生态书写[D]. 李浩昌. 浙江大学, 2018(07)
- [9]藏羊杂交育种、产品开发利用及品种保护与展望[J]. 李沐森,常彤,郭文场.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6(09)
- [10]燕麦淀粉物化特性及燕麦粉中风味成分的研究[D]. 刘凤杰. 南昌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