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u~(2+)对黄鳝肝脏和性腺组织及其线粒体中(Na~++K~+)-ATPase活性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焦雅琪[1](2021)在《邻苯二甲酸单丁酯对斑马鱼(Danio rerio)的毒性效应机制》文中认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之一,作为增塑剂广泛应用于各种塑料制品中,并在各种环境系统中均检测到DBP的存在,许多研究已经对其毒性作用进行了充分的报道。进入环境中和进入生物体内的DBP可以较为容易的被水解成邻苯二甲酸单丁酯(MBP)。在大部分生物体内均检测到MBP较高含量的存在,且MBP在生物体组织中的生物蓄积可持续长达6个月,并可能对生物体产生毒害作用。目前关于MBP毒性效应及其机制并没有明确报导,鉴于其能在环境中及生物体内的存在,因此有必要对其毒性效应进行综合评价。本研究通过急性半致死试验确定MBP对成年斑马鱼的急性半致死浓度为49.85 mg·L-1。并根据急性半致死浓度设置暴露浓度(0、0.5、5、10 mg·L-1),研究MBP对斑马鱼急性暴露96 h后,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细胞活性,代谢过程,免疫系统的影响,以揭示MBP的急性毒性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检测MBP对斑马鱼肝脏中抗氧化系统相关指标的影响,初步判断MBP的毒性效应及机制。结果表明高浓度(10 mg·L-1)MBP处理组中,抗氧化剂Nrf2-Keap1途径不足以抵抗MBP诱导的肝毒性,导致抗氧化系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的下降,及相关基因表达的下调(SOD、CAT、GPx),从而导致ATP酶活性受到抑制,引发膜离子稳态失衡和抗氧化系统失衡。(2)通过检测MBP对斑马鱼肝脏中内质网形态,及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现高浓度MBP的暴露可以导致肝脏细胞中内质网数量增多和轻微肿胀,并且能刺激hspa5基因的表达,激活ire-xbp1途径导致内质网应激的发生,并诱导chop基因的过度表达,可能导致细胞死亡的发生。(3)通过组织病理学、MTT法、Holo Monitor M4激光全息细胞成像、流式细胞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判断MBP暴露后,肝脏形态、肝细胞活性及细胞死亡方式。结果表明高浓度MBP的暴露可以导致肝细胞大量变性,产生不同大小的空泡,并伴有门静脉充血和窦状隙。而肝细胞的活性也随着暴露浓度的增加下降,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厚度减小,不规则程度降低,粗糙程度增加,最终导致细胞死亡。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其中一种方式,相关凋亡基因(p53、bax、cas3)表达水平随着暴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及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到最高MBP暴露浓度下,早期凋亡率达63.6%的结果证实了这一观点。除此之外,细胞自噬是MBP诱导细胞死亡的另一种方式,自噬基因(atg5、lc3)的过度表达,及在肝细胞内自噬小体的发现也证实了这个观点。(4)斑马鱼肝脏脂代谢过程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和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揭示了MBP对脂代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MBP可以显着增加斑马鱼肝脏中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HO)的含量导致肝脏中脂滴的积累,而造成TG含量增加的原因是MBP能上调acc1、fasn、srebp1的表达水平促进TG的合成。同时TG过度的增加,导致与TG降解相关的酶脂蛋白脂酶(LPL)、肝脂酶(HL)活性,和相关基因acox1、pparα表达水平均显着增加,这是补偿肝脏脂质积累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其次,TG储存基因pparγ和胰岛素基因(prl、ide)表达水平的上调,是TG含量增加的另一个原因。(5)通过检测与糖代谢有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和肝脏PAS染色,揭示MBP对斑马鱼肝脏糖代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MBP的暴露导致肝脏中糖元的积累,主要原因是与糖酵解(乳酸脱氢酶LDH、丙酮酸)和有氧代谢(琥珀酸脱氢酶SDH)相关的酶活性和物质含量被显着降低,导致糖元无法分解为机体供能,磷酸戊糖途径和糖异生被作为能量供应的补偿机制被激活,进而导致糖元合成增多,引发糖代谢过程的紊乱。(6)MBP暴露可显着降低斑马鱼表皮粘液溶菌酶、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和抗菌能力,从而导致免疫抑制。进一步分析MBP影响肾脏中与Toll样受体途径相关基因的分子机制,发现MBP通过TLRs/TRIF,My D88/NF-κB途径诱导炎症反应(il-1β、il-6),并最终对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负面影响。此外,MBP可激活rags的表达,诱导B细胞响应抗原入侵而产生免疫球蛋白(主要依靠Ig D),从而激活特异性免疫反应。MBP的暴露导致斑马鱼免疫功能异常和肾脏受损。综上所述,MBP的暴露可以导致斑马鱼肝脏中抗氧化剂Nrf2-Keap1途径的抑制,进而引发细胞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膜的损伤和离子稳态的失衡,而抗氧化系统的紊乱也进一步能导致内质网应激ire-xbp1途径的激活,两者相互影响,能导致肝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发生,而内质网应激激活的ire-xbp1途径可以进一步促进脂质合成并引起脂滴的积累。与脂质贮藏有关的基因pparγ能影响胰岛素水平,从而进一步影响糖代谢过程,即糖酵解和有氧呼吸受到抑制,磷酸戊糖途径作为糖元积累的补偿机制被激活,异常的能量供应和过多细胞的死亡最终将严重损害斑马鱼的肝脏。另一方面,MBP的暴露能通过TLRs/TRIF,My D88/NF-κB途径诱导炎症反应,并最终对斑马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负面影响,也能通过激活rags以产生Ig响应抗原的入侵,进而扰乱斑马鱼的特异性免疫系统,免疫功能的紊乱最终导致斑马鱼肾脏的损伤。本研究验证了MBP对斑马鱼应激、代谢、免疫的毒性效应,为揭示MBP对生物体的毒性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肖攀[2](2021)在《褪黑素对镉致胎盘滋养层细胞氧化损伤的挽救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镉(Cadmium,Cd)是环境中毒性最强的重金属元素之一,具有蓄积性强和毒性作用持久的特点。大量流行病学研究数据证实,Cd蓄积人体后可对诸多组织器官造成损害,对妊娠期妇女而言,Cd尤易蓄积于胎盘,破坏胎盘的发育和功能,导致胎儿发育缓慢甚至流产。褪黑素(Melatonin,MLT)是由哺乳动物松果体分泌的一种胺类激素,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和很强的抗氧化潜力,可动员细胞内抗氧化酶系统,缓解机体所受氧化应激损伤。本研究以人胎盘滋养层HTR-8/SVneo细胞为模型,探究MLT对Cd致HTR-8/SVneo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挽救效果,为探索MLT在防治Cd中毒病的临床应用上提供研究基础。实验结果如下:1.MTT实验结果表明,MLT可抑制CdCl2引起的HTR-8/SVneo细胞活性降低;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MLT可修复CdCl2对HTR-8/SVneo细胞造成的损伤,使细胞形态逐渐恢复;透射电镜观察HTR-8/SVneo细胞超微结构发现,MLT减轻了CdCl2导致的线粒体基质密度降低和内膜上的嵴断裂,同时缓解了CdCl2导致的细胞胞质空泡化、细胞核染色质凝聚和核固等现象;此外,MLT对CdCl2致小鼠胎盘充血、细胞坏死和核碎裂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2.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MLT抑制了CdCl2引起的HTR-8/SVneo细胞内ROS水平升高;通过检测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发现,MLT缓解了CdCl2引起的HTR-8/SVneo细胞内SOD、CAT和GSH-Px等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抑制CdCl2引起的HTR-8/SVneo细胞内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表明MLT抑制了CdCl2造成的细胞内ROS水平升高,保护了抗氧化系统,并对CdCl2诱导的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具有抑制作用。3.JC-1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MLT可抑制CdCl2引起的HTR-8/SVneo细胞内线粒体损伤和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彗星实验结果表明,MLT可缓解CdCl2引起HTR-8/SVneo细胞内DNA损伤;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MLT对CdCl2引起的HTR-8/SVneo细胞G0/G1期周期阻滞具有缓解作用;Hoechst 33342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MLT减轻了CdCl2导致的细胞核内染色质凝聚和核碎裂等凋亡表征,降低了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其作用机理可能是MLT上调抑制凋亡蛋白Bcl-2表达,并减少促凋亡蛋白Bax表达,从而抑制了CdCl2激发的凋亡执行分子caspase-3活化,最终抑制Cd导致的细胞凋亡。结论:MLT对Cd诱导的HTR-8/SVneo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一定的挽救作用,其分子机制可能与MLT可上调抑制凋亡蛋白Bcl-2表达,减少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抑制CdCl2激发的凋亡执行分子caspase-3的活化相关。本研究为探索MLT治疗Cd中毒引起的胎盘损伤及流产等临床病症奠定研究基础,在指导Cd中毒干预的生产实践中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徐悦[3](2021)在《瓦氏雅罗鱼鳃、肠组织及原代细胞在碱胁迫下的钙调蛋白表达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耐高碱自然优势种瓦氏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作为研究对象,建立鱼体鳃、肠细胞的原代及传代培养体系,探究碱胁迫对瓦氏雅罗鱼原代鳃、肠细胞的增殖能力及功能的影响,同时分析了钙调蛋白(Calmodulin,CAM)在鳃、肠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从而在瓦氏雅罗鱼碱耐受机制角度达到对钙调蛋白作用机理的初步分析。基于此,本研究主要评估了瓦氏雅罗鱼鳃、肠细胞对急、慢性碱耐受性及鳃、肠组织的生长发育状态,观察了碱胁迫下瓦氏雅罗鱼血清中Ca2+含量,从而对钙调蛋白的基因表达量变化进行生理到组织再到细胞的多层次解读,其主要结果如下:1.瓦氏雅罗鱼鳃、肠细胞分离及原代培养方法的建立通过筛选培养条件,对瓦氏雅罗鱼鳃、肠细胞的最佳原代培养条件进行确定,并以此建立了稳定、可靠的鳃、肠原代细胞模型。本研究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对鳃、肠细胞进行分离、纯化后,将细胞悬液均分置于DMEM(Dulbecco’s Modified Eagles Medium)、MEM(Minimum Essential Medium)和L-15(Leibovitz Medium)三种培养基中进行细胞培养实验。在该过程中,分时段分别采用血细胞计数板测定细胞增殖数,用细胞计数法测定细胞增殖率;同时,对其进行细胞来源和活性鉴定,分析原代鳃、肠细胞的生长状态。通过对两细胞系进行长期培养和形态学观察后发现:瓦氏雅罗鱼鳃、肠细胞原代培养时采用DMEM培养基可获得稳定、良好的培养效果,细胞生长状态显着优于L-15和MEM;启动原代培养的36-72 h,鳃、肠细胞生长代谢旺盛,其增殖规律符合经典“S”生长曲线;利用钙调蛋白camk2g2基因(Locus Tag Prefixes:J5810)可在全身表达的特点进行细胞来源鉴定后证实:两细胞确系分离自瓦氏雅罗鱼。2.碱胁迫对瓦氏雅罗鱼鳃、肠细胞活性及功能的影响为探讨碱胁迫对瓦氏雅罗鱼原代鳃、肠细胞活性及功能的影响,本研究建立瓦氏雅罗鱼鳃、肠细胞体外培养模型,采用NaHCO3作为主要耐受因素。实验过程如下:加入10 mmol/L NaHCO3的新鲜DMEM培养基于CO2培养箱中孵育1 h、2 h、3 h、4 h、5 h后收集在660 nm(双波长法)处检测其吸光值,制作标准曲线确定波动范围以方便后续碱梯度实验指标测定。随后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设置NaHCO3浓度梯度分别为0、2.5、5、7.5、10、12.5、25、50和75 mmol/L对鳃、肠细胞系进行耐受,然后将其放入CO2培养箱中孵育3 h后,采用CCK-8法检测两细胞活性和存活率;DNA Ladder法测定鳃、肠细胞细胞凋亡及坏死情况,从而分析细胞生长代谢状态。结果显示:瓦氏雅罗鱼鳃、肠细胞的最佳耐受时长为3h,耐受NaHCO3的最佳浓度为25~50 mmol/L;该条件下孵育的鳃、肠细胞均出现细胞凋亡特征。上述实验表明:瓦氏雅罗鱼体外培养鳃、肠细胞可耐受25~50 mmol/L NaHCO3高浓度碱生境,且该生存条件对两细胞系的功能及活性皆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细胞凋亡现象。3.钙调蛋白对瓦氏雅罗鱼鳃、肠组织及细胞功能的影响本部分实验分为组织学及细胞学两个层次。(1)体内实验:以瓦式雅罗鱼为研究材料,利用实验室前期转录组数据克隆camk2g2基因,并对实验鱼鳃、肠组织中的camk2g2基因进行RT-QPCR检测和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在50 mmol/L碱胁迫条件下瓦式雅罗鱼碱水种(Alkali-water,AW)、淡水种(Freshwater,FW)的血钙含量未见显着差异(P>0.05),两者的cDNA比对结果出现部分碱基不互补及缺失;克隆获得的瓦氏雅罗鱼camk2g2基因的ORF全长为684 bp,编码228个氨基酸(Locus Tag Prefixes:J5810);RT-qPCR分析后发现:在鳃、肠组织中,camk2g2表达量在7 d时出现短暂下降,30 d时达到相对稳定且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均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与内质网应激反应关键基因xbp1u与氧化应激反应关键基因gsr的表达量对比后发现:在鳃、肠组织中的3个基因均有所表达且表达量随耐受时间的变化趋势与两者相似,均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2)体外实验:以瓦氏雅罗鱼原代鳃、肠细胞为实验对象,选取3个NaHCO3浓度(0、25和50 mmol/L)进行梯度耐受,经3 h孵育后通过测定原代细胞胞内Ca2+含量、camk2g2基因、内质网应激反应关键基因xbp1u与氧化应激反应关键基因gsr表达量,来探讨离体条件下碱胁迫对瓦氏雅罗鱼钙调蛋白camk2g2的影响,并在细胞层面上探究该作用机制与非生物胁迫因子应激响应机制之间的潜在关联。结果显示:3 h碱耐受条件下,camk2g2在25 mmol/L NaHCO3耐受的鳃细胞中出现极显着表达(<0.01),50 mmol/L NaHCO3耐受的鳃细胞中则出现显着性上升(<0.05),但camk2g2在肠细胞中的表达量虽然随着碱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未见显着差异(>0.05)。上述结果表明:钙调蛋白camk2g2基因表达在鳃、肠细胞中普遍受到碱因素干扰,但鳃细胞对其更为敏感。加之,通过对内质网应激反应关键基因xbp1u与氧化应激反应关键基因gsr的基因表达量变化趋势分析后发现:细胞层面上,camk2g2表达量变化趋势与xbp1u和gsr相似且三基因均未见显着差异(>0.05),这表明:camk2g2在瓦式雅罗鱼碱耐受方面发挥的作用与应激响应机制之间可能存在相关关系。
田立立[4](2021)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和高pH胁迫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克氏原螯虾为试验动物,通过开展生长试验、生理生化指标和免疫学相关指标的测定、转录组分析等,探讨维生素C对克氏原螯虾生长、肌肉营养组成、非特异性免疫力及高pH胁迫的影响,以期为完善克氏原螯虾营养需要量参数,科学指导克氏原螯虾配合饲料生产提供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高pH胁迫对克氏原螯虾肝胰腺抗氧化能力和基因表达的影响。设置对照(pH 7.6)和试验组(pH 10.2),于胁迫后 0h、3 h、6 h、12 h、24 h、5 d、10 d 和15 d测定试验虾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变化,并利用转录组测序分析两组胁迫5 d的肝胰腺组织差异基因。结果表明: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试验组肝胰腺S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MDA含量开始时变化不大,pH胁迫5d后出现明显升高(P<0.05);胁迫早期(3~24 h),试验组肝胰腺GSH-Px活性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转录组测序共获得Unigenes 79814条,可全部注释到7个数据库中,共鉴定出4596个上调基因和4604个下调基因。全部基因的功能聚类成2772个GO范畴,34个KEGG代谢通路;显着富集谷胱甘肽代谢、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柠檬酸循环、细胞色素P450、抗原加工和递呈、PPAR信号通路和雌激素信号等代谢通路。综上所述,高pH胁迫会抑制克氏原螯虾肝胰腺抗氧化能力,并显着影响免疫、能量和细胞凋亡等代谢通路中的基因表达。2.采用单因子梯度法进行养殖试验,配制维生素C水平分别为0(对照组),30,60,120,240和480 mg/kg(试验组)的等氮等能饲料,进行为期60 d的生长试验,探究饲料维生素C含量对克氏原螯虾生长、肌肉营养组成及血浆免疫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以饲料维生素C水平120 mg/kg为拐点呈先上升而后下降的趋势;试验组(480 mg/kg)虾的含肉率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120 mg/kg组的血浆溶菌酶(LZM)、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着提高(P<0.05)。结论:适量的维生素C(120 mg/kg)可以促进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提高血浆免疫酶活性。3.养殖试验结束后,各试验组每个重复中随机选取10尾虾进行连续5 d的高pH应激试验(pH 10.2),分别于应激前(0d)和应激后1 d、5 d采样,分析克氏原螯虾血浆应激指标、肝胰腺抗氧化指标、鳃组织代谢酶活力以及PPARγ、Keap-1和Nrf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120 mg/kg组的血浆葡萄糖(GLU)和肝胰腺过氧化氢酶(CAT)的表达水平在应激前后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应激后120 mg/kg组血浆皮质醇(CORTISOL)含量显着降低(P<0.05),当饲料维生素C含量为60~120 mg/kg时,应激后肝胰腺SOD活性显着提高(P<0.05);在pH应激下,各组克氏原螯虾鳃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呈上升趋势,PPARγ基因相对表达量随pH胁迫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后下降;与对照组相比,除30 mg/kg组外,应激后5 d各试验组肝胰腺丙二醛水平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而鳃Na+K+-ATPase活性则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pH应激后,应激5d时除60 mg/kgVc试验组外各组Keap-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而Nrf2基因相对表达量则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适宜的维生素C添加(120 mg/kg)可提高克氏原螯虾非特异性免疫力及部分免疫基因表达,有效地增强机体抗应激的能力。
郑一民[5](2020)在《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生长、抗氧化、脂肪酸组成和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鱼油一直是水产饲料的首选脂肪源,但是随着集约化养殖的快速发展和饲料工业的不断扩大,加之过度捕捞导致海洋渔业资源量不断下降,鱼油产量供不应求,鱼油的价格居高不下,因此,急需寻求和开发新的饲料脂肪源。植物油具有来源广泛、价廉质高和产量大等优点,其富含18碳多不饱和脂肪酸(18 Carbo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C18 PUFAs),容易被鱼类代谢,因此被认为是鱼油的优良替代油。由于海水鱼合成长链多不饱脂肪酸(Long 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LC-PUFAs)的能力缺乏或较弱,而植物油中的LC-PUFAs含量极少,这成为制约植物油替代鱼油关键因素。然而,研究发现,一些广盐性鱼类如黄斑蓝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和大西洋鲑(Salmo salar)能够将C18 PUFAs自行合成LC-PUFAs,但不同海水鱼类的合成能力存在差异。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是广盐性、肉食性热带海洋鱼类,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产量高、经济价值高、肉质细嫩且富含PUFAs的特点,被认为是我国南方人工网箱养殖的优良海水鱼种之一。目前,还未研究开发出真正理想的军曹鱼人工配合饲料,因此,有必要深入军曹鱼养殖生物学、营养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系统研究,其中包括对脂肪,尤其是PUFAs和LC-PUFAs的营养、生理、生化学研究。本论文研究了基础饲料添加不同脂肪源(鱼油、红花油和苏籽油)对军曹鱼幼鱼生长、抗氧化和脂肪酸组成及合成LC-PUFAs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购自育苗场的军曹鱼稚鱼经驯化24天后,挑选47日龄、每尾初始体重12.60±0.35g、体长为11.86±0.21 cm的健康活泼幼鱼570尾,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养殖桶(桶容积为400L)38尾。分别用5组不同的饲料投喂:(1)基础饲料(对照组,CO组),(2)基础饲料加6%鱼油(FO组),(3)基础饲料加6%苏籽油(PO组),(4)基础饲料加6%红花油(SO组),(5)基础饲料加3%鱼油和3%红花油(SO+FO组)。饲养周期为12周,于12周取样并测定幼鱼生长、抗氧化、核酸和脂肪酸以及酶基因表达量等指标。主要结果如下:1.基础饲料添加不同脂肪源显着提高军曹鱼幼鱼的生长性能。摄食不同脂肪源的各组鱼成活率(SR)均显着高于(P<0.05)CO组鱼(92.38%),其中FO(100%)和SO+FO组鱼SR(100%)最高。摄食不同脂肪源的各组鱼平均体重(BW)、相对增重率(RWG)和特定生长率(SGR)均显着高于(P<0.05)CO组鱼,其中SO+FO组鱼BW(150±1.90g)、RWG(1091±26.7%)和SGR(2.95±0.05%day-1)最高。摄食不同脂肪源的各组鱼蛋白质效率(PER)显着高于(P<0.05)CO组鱼(1.38±0.03),其中SO+FO组鱼PER(1.74±0.02)最高。SO+FO组鱼的饲料系数(FCR)(1.24±0.03)显着低于(P<0.05)CO(1.56±0.03)组鱼。摄食不同脂肪源的各组鱼肝体系数(HSI)显着高于(P<0.05)CO组鱼(2.26±0.24),其中SO组幼鱼HSI最高(2.68±0.27%)。摄食不同脂肪源的各组鱼粗脂肪和水分含量均显着高于(P<0.05)CO组鱼。2.基础饲料添加不同脂肪源不同程度地提高军曹鱼幼鱼的RNA、DNA和RNA/DNA比值。其中SO+FO组鱼肌肉合成RNA最多(239.48±0.79μg mg-1),显着高于(P<0.05)PO(201.19±0.81μg mg-1)、SO(194.86±0.93μg mg-1)和CO(143.44±1.25μg mg-1)组鱼。SO+FO组鱼肌肉的RNA/DNA比值也显着高于(P<0.05)CO、PO和SO组鱼。线性回归分析表明,鱼肌肉RNA/DNA比值与其SGR呈高度正相关。各组鱼组织器官RNA/DNA比值与相应SGR的相关性大小顺序为:肌肉R2>肝R2>脑R2>血清R2>心脏R2>肾R2。3.基础饲料添加不同脂肪源显着提高军曹鱼幼鱼的抗氧化能力。摄食不同脂肪源的各组鱼组织器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显着高于(P<0.05)CO组鱼。摄食不同脂肪源各组鱼组织器官的丙二醛(MDA)均显着低于(P<0.05)CO组鱼。4.饲料中脂肪酸组成显着影响鱼体脂肪酸组成,不同脂肪源影响军曹鱼幼鱼的脂肪酸组成,然而影响程度因不同脂肪源而异,同一鱼不同组织器官对同一脂肪源的脂肪酸组成也不同,鱼不同组织器官的∑LC-PUFAs、∑n-6 PUFAs、∑n-3 PUFAs和n-3/n-6 PUFAs相异。5.饲料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肌肉、肝、脑、心脏和肾中Δ6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FADS2)基因表达影响显着高于(P<0.05)CO组鱼,其中PO和SO组鱼各组织器官的FADS2基因表达量显着高于(P<0.05)FO和SO+FO组鱼;饲料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肌肉、肝、脑、心脏和肾中脂肪酸延长酶5(ELOVL5)基因表达的影响显着高于(P<0.05)CO组鱼,且PO>SO>SO+FO>FO,其中PO和SO组幼鱼中ELOVL5基因的表达量显着高于(P<0.05)FO和SO+FO组鱼。由此得出结论:基础饲料添加不同脂肪源可显着提高军曹鱼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RNA/DNA比值、FADS2和ELOVL5基因相对表达量,显着影响鱼体脂肪酸组成。其中以添加3%鱼油和3%红花油效果最佳,饲料中n-3/n-6 PUFAs的最佳比为0.63。军曹鱼可能具有合成LC-PUFAs的能力,其合成能力与营养、环境有关。本研究既为配制科学合理、安全高效和实用的军曹鱼饲料提供了科学依据,又为军曹鱼人工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肖河生[6](2020)在《胆固醇侧链裂解酶Cyp11a1在尼罗罗非鱼中的表达及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类固醇激素包括皮质激素和性类固醇激素,是脊椎动物重要的内分泌调节因子。cyp11a1编码的胆固醇侧链裂解酶催化所有类固醇激素共同前体孕烯醇酮的合成,对脊椎动物类固醇激素的合成至关重要。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基因组序列已经公开,具有单性鱼苗,个体较大,便于取血,且能通过基因编辑进行缺失功能研究,是研究鱼类内分泌的良好模型。本研究分离了尼罗罗非鱼及其它脊椎动物的cyp11a1基因,分析了cyp11a1在尼罗罗非鱼成鱼各组织及性腺发育各时期的表达模式和细胞类型,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建立罗非鱼cyp11a1突变系,并借助cyp11a1突变模型对皮质激素和性类固醇激素在罗非鱼个体存活和性别分化及配子发生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尼罗罗非鱼及其它脊椎动物cyp11a1基因的分离。从尼罗罗非鱼基因组中分离了cyp11a1基因,并以罗非鱼cyp11a1的ORF序列为检索序列,通过blastn从NCBI中分离了人、鸡、中华软骨龟、爪蟾、腔棘鱼、斑点雀鳝、东方鲀、青鳉和斑马鱼等脊椎动物的cyp11a1基因。结果表明,除斑马鱼外,其它脊椎动物均只有1个cyp11a1基因。共线性分析表明,斑马鱼的2个cyp11a基因产生于串接复制而非真骨鱼特有的全基因组复制。2)cyp11a1在尼罗罗非鱼中的表达。转录组分析及Real-time PCR结果显示cyp11a1主要在成体尼罗罗非鱼精巢、卵巢和头肾组织表达。cyp11a1在孵化后5、7、20、30、40天卵巢的表达水平高于精巢,而在孵化后90、180和300天精巢的表达水平高于卵巢。原位杂交结果显示cyp11a1表达于尼罗罗非鱼精巢Leydig细胞、卵巢鞘膜细胞和间质细胞以及头肾肾间细胞中。3)尼罗罗非鱼cyp11a1纯合突变系的建立。通过CRISPR/Cas9成功突变罗非鱼cyp11a1并建立纯合突变系。分析发现,cyp11a1纯合突变鱼血清皮质醇含量显着降低,胆固醇含量显着升高。Real-time PCR结果显示,突变鱼垂体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酶基因pomca的表达显着升高。突变鱼的头肾明显大于对照鱼头肾,且头肾肾间细胞胞质增生。这些结果表明,cyp11a1突变鱼头肾无法正常合成皮质醇。此外,分析发现纯合突变鱼可以存活但抗低氧能力显着下降。这些结果表明,皮质激素对于罗非鱼的压力应激很重要但对于存活不是必需的。4)cyp11a1纯合突变鱼性腺表型及基因表达分析。采用组织学检测孵化后90天、180天cyp11a1突变XX罗非鱼性腺发现,突变鱼性腺表现为精巢样结构,存在生精细胞。表明cyp11a1突变导致XX罗非鱼发生了由雌向雄的性逆转。对孵化后30天的XX突变鱼性腺进行分析发现,性腺中存在退化的卵母细胞,这表明生殖细胞早期仍然发育为卵母细胞,但无法维持。Real-time PCR结果表明,在孵化后90天突变XX鱼性腺中,雌性特异表达基因foxl2和雌激素合成酶基因cyp19a1a的表达显着降低,雄性特异表达基因dmrt1和雄激素合成酶基因cyp11c1的表达显着升高。与此一致的是,与对照雌鱼相比,突变鱼血清中E2水平显着降低。添加外源E2可以回救XX突变鱼的性逆转表型,回救的XX突变鱼性腺发育为卵巢,表明雌激素对于罗非鱼雌鱼卵巢分化至关重要。对孵化后90天和180天cyp11a1突变XY雄鱼进行分析发现,突变鱼血清11-KT和T的水平极低,突变鱼性腺具有精巢形态,但精子发生几乎无法进行。添加cyp11a1直接下游产物孕烯醇酮可以升高突变鱼血清中11-KT和T的水平,精子发生恢复。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在cyp11a1突变XX鱼还是在突变XY鱼中,仍会有少量的精子细胞产生。这些结果表明类固醇激素对于精子发生的进行十分重要但并非必不可少。综上所述,脊椎动物除了斑马鱼均只有一个cyp11a1基因。cyp11a1在尼罗罗非鱼中呈现性二态性表达,主要表达于精巢Leydig细胞、卵巢鞘膜细胞和间质细胞以及头肾肾间细胞中。对cyp11a1突变鱼进行分析发现,皮质激素对于罗非鱼的压力应激很重要但对于个体存活不是必需的;雌激素对于罗非鱼雌鱼卵巢分化很重要;雄激素对于精子发生很重要但并非必不可少。本研究为今后深入分析皮质激素的生理意义及雌雄激素在鱼类性别分化和配子发生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柯文杰[7](2020)在《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的急性毒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亚甲基双硫氰酸酯(MBT)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杀菌剂,由于该药物对许多水产病原具有较强的杀灭效果,在水产养殖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是其毒理学方面欠缺数据,它的使用受到了限制。因此,本文首次以斑鳢为研究对象,用不同剂量的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进行急性毒性试验,探索其安全使用剂量。通过测定血清离子含量、酶活力,检测鳃、肝、脾、头肾的抗氧化指标,观察鳃、肝、脾、头肾和心脏的组织病理变化,来评价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的毒性作用,初步探明中毒机制,为亚甲基双硫氰酸酯的推广使用以及斑鳢的健康养殖提供基础生物学依据。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的急性毒性研究采用96 h半静水毒性试验法,测定不同时间MBT对斑鳢半致死剂量。用Bliss法求出各剂量与死亡率的回归方程,得出斑鳢的24、48、72、96h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1.755、1.613、1.483、1.432mg/kg,安全剂量为0.1432mg/kg,且MBT对斑鳢的毒性有时间和剂量累积效应。2.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根据预实验结果,把MBT分成0、0.300、0.400、0.600mg/L四个浓度,分别进行48和96h的急性胁迫实验,抽取各组试验鱼血液,测定血清钠(Na+)、钾(K+)、钙(Ca2+)、氯(Cl-)、总蛋白(TP)、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lg M)、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指标。MBT暴露48和96h,各试验组Na+、Cl-含量相对于对照组显着下降;Ca2+则两个时间点含量显着升高。K+在48h显着下降,在96h显着上升。48和96h总蛋白、白蛋白、ALT、AST含量两个时间点均较对照组升高,lg M含量则都降低。上述指标表明,斑鳢的离子调节功能失常,渗透压系统失调,鳃、肝脏受损。3.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在MBT暴露的48、96h,取全部组别鳃、肝脏、脾脏、头肾组织进行匀浆,再测定各种组织的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随着MBT浓度增加,鳃、肝、脾、头肾丙二醛(MDA)不断增加,有一定浓度-累加效应,表明以上组织均受到氧化损伤;脾和头肾MDA有时间-累加效应。鳃96h MDA含量相对48h有所下降,SOD显着增加,氧化损伤降低。48h时,0.300mg/L浓度组肝、头肾可以显着提高SOD活力清除MDA,减少氧化损伤。96h时,0.3000和0.400mg/L组肝GSH含量显着增加,减少MDA含量,降低肝毒性。在0.400和0.600mg/L组脾和头肾的GSH含量和SOD活力均显着增加,仍不能清除大量的MDA,机体均出现氧化损伤,超过自身调控能力。4.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相关组织显微结构的影响在各个浓度和时间点采集鳃、肝、脾、头肾、心脏组织制成石腊切片,采用HE染色法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鳃小片之间相互融合、弯曲、断裂,上皮细胞水肿、坏死脱落,损伤程度随时间延长及MBT浓度加大而增加。肝细胞肿大,细胞脂肪变性,胞质空泡化,肝窦扩张淤血,易诱发炎症,肝组织具备一定解毒能力,低浓度的MBT对斑鳢肝脏损伤没有显示出时间累积效应。脾脏红细胞膨大、破裂,血细胞核浓缩、溶解,染色体断裂,脾组织淤血,淋巴细胞减少,免疫力下降,对MBT带来的损伤有一定时间-累加效应。头肾淋巴细胞结构模糊,部分细胞空泡化,红细胞破裂,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增多、体积增大,对MBT毒性有明显的时间和浓度累加效应。心脏心肌细胞水肿、发炎,胞质空泡化,心肌间距增大,心外膜有炎性细胞浸润,心肌纤维出现溶解、坏死,心脏损伤较大。
张悦,龚正银,刘浩,王雪力,巫红萍,严娜,武佳韵,温安祥[8](2019)在《网箱养鳝模式对Cu2+吸附和鱼生产性能的影响》文中指出为探讨网箱养鳝模式下空心莲子草和麦饭石对水体中Cu2+的吸附效应和共生体系中黄鳝、鲤鱼存活率、增重率及肌肉Cu2+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黄鳝12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置3次重复,分别放养于网箱内;鲤鱼24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置3次重复,分别放养于网箱外水泥池中饲养56 d。检测空心莲子草、麦饭石、水体Cu2+含量和黄鳝、鲤鱼的存活率、增重率及肌肉Cu2+含量。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和麦饭石对水体中Cu2+均有较强的吸附作用,水体Cu2+浓度明显降低;随水体Cu2+浓度升高,黄鳝和鲤鱼的存活率、增重率明显降低,肌肉中Cu2+含量显着升高。
姚鸿州[9](2019)在《三种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近年来杀菌剂,尤其是新型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杀菌剂获得快速发展。杀菌剂在长期使用后可能有残留物迁移到水体环境,有必要就其对水生生物的潜在风险进行研究。SDHI类杀菌剂对鱼类具有潜在的毒性,然而关于苯并烯氟菌唑,吡唑萘菌胺和氟唑环菌胺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和机制的信息还很有限。鉴于此,本文通过应用斑马鱼胚胎和成鱼作为模式生物开展SDHI类杀菌剂苯并烯氟菌唑,吡唑萘菌胺和氟唑环菌胺的水生生物毒性实验,探讨它们对非靶标生物斑马鱼的潜在毒性和作用机制。(1)通过96小时急性暴露试验,揭示这三种杀菌剂导致斑马鱼胚胎产生形态变化,孵化失败和死亡。苯并烯氟菌唑,吡唑萘菌胺和氟唑环菌胺对胚胎孵化抑制的96小时半数效应浓度值分别是0.039,0.21和3.41 mg/L,对胚胎的96小时半数致死浓度值分别是0.041,0.24和3.69 mg/L。(2)通过急性发育毒性试验,揭示苯并烯氟菌唑,吡唑萘菌胺和氟唑环菌胺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多个方面造成影响。(1)干扰胚胎发育相关基因bmp2b,gh1,ghra和igf1的表达,导致仔鱼体长较短。(2)干扰仔鱼ATP,NO,NOS,CaN,AChE和EPI,影响胚胎的自主运动和仔鱼的自由运动。(3)干扰心脏发育相关基因cyp26a1和myh7的表达,扰乱心跳速率。(4)干扰仔鱼细胞凋亡相关基因apaf1,baxa,bbc3,bcl2a,casp3a,caspb和tp53,诱导细胞凋亡。(5)影响仔鱼中抗氧化标志物CAT,GST,POD和SOD的活性以及GSH含量,引起ROS和MDA含量增加。(6)抑制仔鱼中SDH活性。(7)对仔鱼中T4和T3含量产生干扰。(8)干扰仔鱼先天免疫相关基因ccl34a.4,cxcl18b,ifnphi1,il6,il6r,loxa,nos2a和tnfa的表达。(3)通过对成年斑马鱼的4天急性毒性试验和7天暴露后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示物,探讨这三种杀菌剂急性暴露对成鱼生存和氧化应激的影响。(1)急性暴露影响成鱼的形态和运动,苯并烯氟菌唑,吡唑萘菌胺和氟唑环菌胺对成鱼的96小时半数致死浓度值分别为0.065,0.33和2.60 mg/L。(2)7天毒性暴露影响成鱼中抗氧化标志物CAT,GST,POD和SOD的活性以及GSH的含量,引起MDA含量增加。(4)通过对成年雌性斑马鱼的30天慢性暴露试验,探讨这三种杀菌剂对雌鱼的慢性毒性效应。试验表明苯并烯氟菌唑,吡唑萘菌胺和氟唑环菌胺的30天暴露对成年雌鱼的氧化应激,内分泌,神经系统,能量代谢和肠道组织形态造成影响。(1)影响雌鱼中抗氧化标志物CAT,GST,POD和SOD的活性以及GSH含量,引起MDA含量增加。(2)引起T4含量升高,T3含量下降。(3)导致T,E2含量下降。(4)诱导NO,NOS,CaN和EPI增加,抑制ATP和AChE活性。(5)抑制SDH活性。(6)引起肠道绒毛损伤。综上,SDHI类杀菌剂苯并烯氟菌唑,吡唑萘菌胺和氟唑环菌胺对斑马鱼胚胎和成鱼均表现出毒性。在本文中其毒性主要表现为急性致死、发育抑制、诱导氧化应激、神经毒性、内分泌干扰和肠道损伤等。因此,这类杀菌剂对水生生物的潜在毒性可能通过多种途径表现出来,它们对水生生物的潜在影响值得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杨通枝[10](2019)在《昆明裂腹鱼幼鱼生长发育及五种农药的急性毒性》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昆明裂腹鱼幼鱼为试验材料,综合发育生物学、酶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方法,一方面,探究了昆明裂腹鱼幼鱼的生长规律、消化酶活性及PepT1mRNA的表达;另一方面,探讨了农药对昆明裂腹鱼幼鱼的急性毒性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乐果造成的慢性毒性作用及Vc对其作用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为了认识昆明裂腹鱼幼鱼的生长特征。对昆明裂腹鱼仔、稚、幼鱼的体长及体重进行测定,作出总体发育趋势,并重点探究168~210日龄昆明裂腹鱼幼鱼的生长特征,采用5种生长模型模拟体长-体重的生长过程,比较分析得出最适的生长方程,并通过肥满度及生长指标探究其生长特性。结果表明,昆明裂腹鱼幼鱼体长-体重呈幂函数关系:W=0.013L3.234(R2=0.970),体长的生长速度方程为:vL=1.3092-0.1104 t+0.0024 t2,体重的生长速度方程为:vW=8.8033-0.6592 t+0.0126 t2。表明昆明裂腹鱼幼鱼呈异速生长,且体重的生长速度快较体长快。2、研究了昆明裂腹鱼幼鱼消化酶的活性特征。结果显示:(1)LPS在不同组织中的活性大小为:肝脏﹥肠道﹥肌肉,且182日龄前肠道和肝脏中活性较低,182日龄后活性显着升高,182日龄时肝脏中LPS活性为肠道的5.7倍,为肌肉的6.31倍;(2)AMS活性在不同组织中大小为:肠道﹥肝脏﹥肌肉,其在肠道和肌肉中均呈上升式梯形变化,而肝脏持续增长到210日龄后下降;(3)胃蛋白酶活性大小为:肠道﹥肌肉﹥肝脏,其在肠道和肝脏中呈现出下降式梯形变化,而肌肉中则呈波浪状上下起浮,且在210日龄活性达最大,但仍低于肠道,而高于肝脏。结果表明:(1)昆明裂腹鱼幼鱼LPS活性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阶段性变化;(2)昆明裂腹鱼幼鱼中AMS和胃蛋白酶为间歇性分泌。3、研究了昆明裂腹鱼幼鱼PepT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168日龄到175日龄PepT1 mRNA表达上升,175日龄到203日龄,表达逐渐降低,210日龄的PepT1 mRNA表达量相对203日龄显着上升(P<0.05)。结果表明:PepT1mRNA的表达受营养物质需求及蛋白质含量调控。4、研究了草甘膦铵盐、草甘膦、乐果、甲氰菊酯、阿维菌素对昆明裂腹鱼幼鱼的急性毒性效应并进行安全评价,结果显示:草甘膦铵盐、草甘膦、乐果、甲氰菊酯、阿维菌素对昆明裂腹鱼幼鱼的LC50分别为5.755 mg/L、210.7 mg/L、39.598 mg/L、0.009 mg/L、0.0122 mg/L,SC分别为1.223 mg/L、62.66 mg/L、10.182mg/L、0.0018 mg/L、0.0031 mg/L。结果表明:五种农药对昆明裂腹鱼幼鱼的敏感性大小依次为:甲氰菊酯>阿维菌素>草甘膦铵盐>乐果>草甘膦。5、研究了乐果对昆明裂腹鱼幼鱼的毒性效应及Vc对其作用造成的影响。结果显示:(1)大于SC的试验组,昆明裂腹鱼幼鱼的EROD、CAT、MDA及AchE活性均显着上升,SC及小于SC的试验组,EROD、CAT、MDA及AchE活性较小;(2)添加Vc后,不同组织中EROD活性上升,CAT、MDA及AchE活性不同程度下降。结果表明:(1)乐果浓度大于SC时,对机体造成的损伤在一定程度上无法修复,小于SC时对机体基本无影响;(2)Vc在一定程度上能清除生物体内的自由基,增强耐药性,在保护机体免受外源物质氧化损伤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6、研究了乐果对昆明裂腹鱼幼鱼HSP70 mRNA的影响及Vc对其影响的作用。结果显示:不同浓度乐果诱导下HSP70 mRNA水平显着表达(P<0.05),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从24 h到96 h除最高浓度组,其余各组变化均不显着(P﹥0.05),120 h在Vc添加后各组HSP70 mRNA表达水平均显着下降(P<0.05),较低两浓度组的表达水平接近对照组。结果表明:乐果能诱导昆明裂腹鱼幼鱼HSP70 mRNA的表达,Vc能显着降低其表达量,增强昆明裂腹鱼幼鱼对乐果的耐受性,协助机体完成自身调节功能。
二、Cu~(2+)对黄鳝肝脏和性腺组织及其线粒体中(Na~++K~+)-ATPase活性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u~(2+)对黄鳝肝脏和性腺组织及其线粒体中(Na~++K~+)-ATPase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邻苯二甲酸单丁酯对斑马鱼(Danio rerio)的毒性效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MBP的概述 |
1.1.1 PAEs简介 |
1.1.2 水环境及生物体内的 MBP 来源 |
1.1.3 MBP毒性研究进展 |
1.2 斑马鱼在污染物毒性研究中的作用 |
1.2.1 斑马鱼简介 |
1.2.2 斑马鱼优势及应用 |
1.3 环境污染物对生物毒理学影响 |
1.3.1 抗氧化系统 |
1.3.2 内质网应激 |
1.3.3 糖代谢和脂代谢 |
1.3.4 免疫系统 |
1.3.5 组织病理学 |
1.4 课题的来源和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1 课题来源 |
1.4.2 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及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药品试剂 |
2.1.2 试验仪器 |
2.1.3 培养基 |
2.2 试验设计 |
2.2.1 MBP对斑马鱼肝脏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2.2.2 MBP对斑马鱼肝脏离子稳态的影响 |
2.2.3 MBP对斑马鱼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
2.2.4 MBP对斑马鱼肝脏细胞形态及状态的影响 |
2.2.5 MBP对斑马鱼代谢的影响 |
2.2.6 MBP对斑马鱼免疫系统的影响 |
2.3 试验方法 |
2.3.1 试验鱼的驯养与暴露 |
2.3.2 抗氧化系统研究 |
2.3.3 内质网应激研究 |
2.3.4 离子稳态指标的分析 |
2.3.5 斑马鱼肝脏细胞状态的研究 |
2.3.6 脂代谢研究 |
2.3.7 糖代谢研究 |
2.3.8 免疫系统研究 |
2.3.9 组织病理学研究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MBP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 |
3.1.1 MBP对斑马鱼的急性半致死浓度 |
3.1.2 肝脏和肾脏组织内MBP积累量 |
3.2 MBP对斑马鱼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3.2.1 抗氧化酶活性 |
3.2.2 MDA含量 |
3.2.3 抗氧化系统相关基因表达水平 |
3.2.4 ATPase活性变化 |
3.2.5 肝生化标志物酶响应 |
3.2.6 IBR综合分析 |
3.3 MBP对斑马鱼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
3.3.1 内质网结构变化 |
3.3.2 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表达水平 |
3.4 MBP对斑马鱼肝脏细胞活性的影响 |
3.4.1 肝脏组织病理学结果 |
3.4.2 肝细胞形态变化 |
3.4.3 细胞凋亡的发生 |
3.4.4 细胞自噬的发生 |
3.5 MBP对斑马鱼脂代谢过程的影响 |
3.5.1 脂代谢相关物质含量 |
3.5.2 脂代谢相关酶活性 |
3.5.3 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水平 |
3.5.4 肝脏表面官能团 |
3.6 MBP对斑马鱼糖代谢过程的影响 |
3.6.1 糖代谢相关酶活性 |
3.6.2 糖代谢相关物质含量 |
3.6.3 糖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水平 |
3.6.4 PAS染色结果 |
3.6.5 代谢与应激基因间的相关性分析 |
3.7 MBP对斑马鱼免疫系统的影响 |
3.7.1 斑马鱼体表皮粘液相关酶活性 |
3.7.2 表皮粘液抗菌性 |
3.7.3 Toll样受体相关基因表达水平 |
3.7.4 炎症因子表达水平 |
3.7.5 非特异性免疫反应通路分析 |
3.7.6 特异性免疫基因表达水平 |
3.7.7 肾脏的组织病理学 |
4 讨论 |
4.1 MBP对斑马鱼肝脏抗氧化系统及肝细胞的影响 |
4.1.1 抗氧化系统的激活 |
4.1.2 肝细胞凋亡的发生 |
4.2 MBP对斑马鱼肝脏内质网应激及代谢系统的影响 |
4.2.1 内质网应激的激活 |
4.2.2 内质网应激导致代谢失衡 |
4.3 MBP对斑马鱼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及特异性免疫系统的影响 |
4.3.1 斑马鱼表皮粘液抗菌性 |
4.3.2 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紊乱 |
4.3.3 特异性免疫系统紊乱 |
5 结论 |
5.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5.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褪黑素对镉致胎盘滋养层细胞氧化损伤的挽救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 Cd污染现状和对机体损伤 |
1.1 Cd的理化特性和来源 |
1.2 Cd的限量标准和污染现状 |
1.3 Cd的吸收、生物转化和代谢 |
1.4 Cd对动物体和人体的毒害作用 |
1.4.1 Cd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
1.4.2 Cd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
1.4.3 Cd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
1.4.4 Cd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
1.4.5 Cd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
1.4.6 Cd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
1.4.7 Cd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
1.4.8 Cd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
1.4.9 Cd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
1.4.10 Cd对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 |
2 Cd损伤挽救研究 |
2.1 Cd对机体危害机理研究 |
2.2 Cd损伤挽救研究 |
2.2.1 螯合剂 |
2.2.2 金属离子 |
2.2.3 抗氧化剂 |
2.2.4 其他 |
3 MLT对重金属毒性挽救的研究进展 |
3.1 MLT生物学作用 |
3.1.1 调节睡眠 |
3.1.2 抗氧化 |
3.1.3 骨骼保护 |
3.1.4 生殖调控 |
3.1.5 免疫调节 |
3.1.6 神经功能调节 |
3.2 MLT的作用机制 |
3.2.1 受体依赖途径 |
3.2.2 非受体依赖性途径 |
3.3 MLT对Cd致机体损伤挽救的研究 |
4 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MLT对CdCl_2致HTR-8/SVneo细胞形态和小鼠胎盘组织损伤的修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主要试剂 |
1.1.1.1 细胞实验 |
1.1.1.2 动物实验 |
1.1.2 主要仪器 |
1.1.3 细胞株与实验动物 |
1.2 实验方法 |
1.2.1 细胞培养 |
1.2.1.1 细胞复苏 |
1.2.1.2 细胞培养 |
1.2.1.3 细胞冻存 |
1.2.2 MTT实验检测细胞活性 |
1.2.3 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 |
1.2.4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
1.2.5 动物供毒、石蜡切片及HE染色 |
1.2.6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MLT缓解了CdCl_2引起的HTR-8/SVneo细胞活性降低 |
2.1.1 MLT浓度筛选 |
2.1.2 MLT与CdCl_2共处理对HTR-8/SVneo细胞活性影响 |
2.2 MLT修复了CdCl_2引起的HTR-8/SVneo细胞的形态损伤 |
2.3 MLT修复了CdCl_2引起的HTR-8/SVneo细胞的超微结构损伤 |
2.4 MLT修复了CdCl_2引起的胎盘组织的损伤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LT对CdCl_2引起的HTR-8/SVneo细胞抗氧化系统损伤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主要试剂 |
1.1.2 主要仪器 |
1.1.3 细胞株 |
1.2 实验方法 |
1.2.1 细胞实验 |
1.2.2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ROS含量 |
1.2.3 SOD、CAT、GSG-Px活性及MDA含量检测 |
1.2.4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MLT抑制了CdCl_2引起的HTR-8/SVneo细胞内ROS水平升高 |
2.2 MLT缓解了CdCl_2引起的HTR-8/SVneo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降低 |
2.3 MLT抑制了CdCl_2引起的HTR-8/SVneo细胞内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LT对CdCl_2致HTR-8/SVneo细胞氧化损伤的修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主要试剂 |
1.1.2 主要仪器 |
1.1.3 细胞株 |
1.2 实验方法 |
1.2.1 细胞实验 |
1.2.2 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 |
1.2.3 彗星实验检测DNA损伤 |
1.2.4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 |
1.2.5 Hoechst33342染色 |
1.2.6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 |
1.2.7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水平 |
1.2.8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MLT抑制CdCl_2引起的HTR-8/SVneo细胞内线粒体损伤 |
2.2 MLT抑制CdCl_2引起的HTR-8/SVneo细胞DNA损伤 |
2.3 MLT抑制CdCl_2引起的HTR-8/SVneo细胞G0/G1期阻滞 |
2.4 MLT抑制CdCl_2引起的HTR-8/SVneo细胞凋亡 |
2.5 MLT修复CdCl_2致HTR-8/SVneo细胞氧化损伤的分子机制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瓦氏雅罗鱼鳃、肠组织及原代细胞在碱胁迫下的钙调蛋白表达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1 国内、外碱水及渔业资源利用 |
1.1.2 碱胁迫的理论依据 |
1.1.3 瓦氏雅罗鱼碱耐受性研究与渗透压调节的理论基础 |
1.1.4 钙调蛋白与鱼类氧化应激调节的理论基础 |
1.1.5 鱼类原代细胞培养在耐高碱机制研究中的意义 |
1.2 课题来源 |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瓦氏雅罗鱼鳃、肠细胞分离及原代培养方法的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瓦氏雅罗鱼鳃细胞的分离培养 |
2.1.3 瓦氏雅罗鱼肠细胞的分离培养 |
2.1.4 细胞消化 |
2.1.5 细胞传代 |
2.1.6 瓦氏雅罗鱼细胞最佳培养基的确定 |
2.1.7 细胞存活率及活性鉴定 |
2.1.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瓦氏雅罗鱼鳃细胞的原代培养 |
2.2.2 瓦氏雅罗鱼肠细胞的原代培养 |
2.2.3 最佳培养基的确定 |
2.2.4 细胞活性鉴定 |
2.2.5 细胞来源鉴定 |
2.3 讨论 |
第三章 碱胁迫对雅罗鱼鳃、肠细胞活性及功能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瓦氏雅罗鱼鳃、肠细胞分离及原代培养 |
3.1.3 瓦氏雅罗鱼鳃、肠细胞碱耐受条件的确定 |
3.1.4 不同碱度下瓦氏雅罗鱼鳃、肠细胞增殖规律 |
3.1.5 碱耐受对瓦氏雅罗鱼鳃、肠细胞的功能影响 |
3.1.6 数据分析与统计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碱耐受条件的基本确定 |
3.2.2 不同碱度下雅罗鱼鳃、肠细胞增殖规律 |
3.2.3 碱耐受对细胞功能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四章 碱胁迫下钙调蛋白在鳃、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细胞功能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鱼的准备 |
4.1.2 实验主要试剂与仪器 |
4.1.3 细胞孵育 |
4.1.4 碱胁迫实验所需血清、组织和细胞的获取 |
4.1.5 Ca~(2+)含量的测定 |
4.1.6 鳃、肠组织的RNA提取及c DNA合成 |
4.1.7 鳃、肠细胞的RNA提取及c DNA合成 |
4.1.8 引物设计与合成 |
4.1.9 序列分析 |
4.1.10 荧光定量PCR分析 |
4.1.11 数据分析与统计 |
4.2 结果 |
4.2.1 碱胁迫对瓦氏雅罗鱼Ca~(2+)浓度的影响 |
4.2.2 瓦氏雅罗鱼camk2g2 基因序列分析 |
4.2.3 氨基酸同源性分析与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
4.2.4 瓦氏雅罗鱼camk2g2 基因同源对比分析 |
4.2.5 碱胁迫对瓦氏雅罗鱼钙调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
4.2.6 碱胁迫对瓦氏雅罗鱼钙调蛋白的影响与应激反应的相互关系 |
4.3 讨论 |
4.3.1 瓦氏雅罗鱼CaMK2g2 蛋白结构及机体内分布情况 |
4.3.2 瓦氏雅罗鱼碱胁迫对组织及细胞中Ca~(2+)浓度的影响 |
4.3.3 碱胁迫对瓦氏雅罗鱼钙调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
4.3.4 碱胁迫对瓦氏雅罗鱼渗透压调节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阶段研究成果 |
致谢 |
(4)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和高pH胁迫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克氏原螯虾养殖现状 |
1.1.1 克氏原螯虾的养殖规模与产业现状 |
1.1.2 克氏原螯虾养殖模式 |
1.1.3 克氏原螯虾养殖制约因子 |
1.1.3.1 水草种植不合理 |
1.1.3.2 水质、水位难把控 |
1.1.3.3 苗种自给能力不足 |
1.1.3.4 放养密度大 |
1.1.3.5 病害频发 |
1.1.3.6 存田虾量难估测,精准投喂难 |
1.2 环境胁迫对甲壳动物的影响及解决方法 |
1.2.1 氨氮 |
1.2.2 亚硝酸盐 |
1.2.3 硫化物 |
1.2.4 盐度 |
1.2.5 温度 |
1.2.6 溶解氧 |
1.2.7 酸碱度 |
1.2.8 养殖密度 |
1.2.9 其他环境因子 |
1.3 维生素C在虾蟹类养殖(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
1.3.1 维生素C对虾蟹类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2 维生素C对虾蟹类体组成和肌肉特性的影响 |
1.3.3. 维生素C对虾蟹类繁殖的影响 |
1.3.4 维生素C对虾蟹类免疫应激的影响 |
1.3.5 虾蟹类对Vc的需要量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高pH胁迫对克氏原螯虾肝胰腺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及其转录组数据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
2.2.2 样品采集 |
2.2.3 抗氧化相关指标的测定 |
2.2.4 RNA提取和mRNA分离纯化 |
2.2.4.1 RNA提取 |
2.2.4.2 mRNA分离 |
2.2.4.3 cDNA文库的构建 |
2.2.5 Illumina Hi Seq测序 |
2.2.6 序列处理与拼接 |
2.2.7 ORF预测 |
2.2.8 拼接结果注释 |
2.2.9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高pH胁迫对克氏原螯虾肝胰腺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2.3.2 转录组测序和Unigenes统计 |
2.3.3 转录本拼接 |
2.3.4 参考基因组比对 |
2.3.5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2.3.6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2.3.7 Unigenes的功能注释和分类 |
2.3.7.1 GO注释统计 |
2.3.7.2 KEGG通路分析 |
2.4 讨论 |
2.4.1 高pH胁迫对克氏原螯虾肝胰腺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2.4.2 转录组分析 |
2.4.2.1 抑制免疫系统 |
2.4.2.2 氧化应激与细胞凋亡 |
2.4.2.3 能量代谢 |
2.5 小结 |
第3章 维生素C对克氏原螯虾生长、体组成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设计 |
3.2.2 饲养管理 |
3.2.3 样品采集 |
3.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2.4.1 生长指标 |
3.2.4.2 肌肉体组成 |
3.2.4.3 血浆免疫指标 |
3.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维生素C添加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
3.3.2 维生素C添加对克氏原螯虾肌肉常规养分的影响 |
3.3.3 维生素C添加对克氏原螯虾血浆免疫指标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维生素C添加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
3.4.2 维生素C添加对克氏原螯虾肌肉常规养分的影响 |
3.4.3 维生素C添加对克氏原螯虾血浆免疫指标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4章 维生素C对克氏原螯虾高pH胁迫的影响及其代谢机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设计 |
4.2.2 饲养管理 |
4.2.3 高pH胁迫试验 |
4.2.4 样品采集与处理 |
4.2.5 荧光定量PCR |
4.2.5.1 PCR扩增 |
4.2.5.2 目的基因扩增和溶解曲线分析 |
4.2.6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高pH应激下维生素C对克氏原螯虾血浆皮质醇和葡萄糖水平的影响 |
4.3.2 高pH应激下维生素C对克氏原螯虾肝胰腺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4.3.3 高pH应激下维生素C对克氏原螯虾鳃组织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4.3.4 高pH应激下维生素C对克氏原螯虾PPARγ、Keap-1和Nrf2基因表达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高pH应激下维生素C对克氏原螯虾血浆皮质醇和葡萄糖水平的影响 |
4.4.2 高pH应激下维生素C对克氏原螯虾肝胰腺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4.4.3 高pH应激下维生素C对克氏原螯虾鳃组织代谢酶的影响 |
4.4.4 高pH应激下维生素C对克氏原螯虾PPARγ、Keap-1和Nr2基因表达的影响 |
4.5 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生长、抗氧化、脂肪酸组成和酶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脂肪营养概况 |
1.1.1 脂肪的营养生理功能 |
1.1.2 鱼类饲料中的脂肪源 |
1.1.3 脂肪源在鱼类饲料中的应用 |
1.2 PUFAs概述 |
1.2.1 PUFAs的功能 |
1.2.2 PUFAs在体内的合成代谢 |
1.2.3 PUFAs的在体内的分解代谢 |
1.3 PUFAs对鱼类的影响 |
1.3.1 PUFAs对鱼类生长、发育和成活的影响 |
1.3.2 PUFAs对鱼类抗氧化的影响 |
1.3.3 PUFAs对鱼类核酸代谢的影响 |
1.3.4 PUFAs对鱼类脂肪和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
1.3.5 PUFAs对鱼类脂肪去饱和酶和脂肪酸延长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1.4 鱼类对PUFAs的需求量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生长特性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鱼 |
2.2.2 配合饲料的主要原料 |
2.2.3 实验设计与饲料制作 |
2.2.4 军曹鱼的饲养与管理 |
2.2.5 样品采集 |
2.2.6 样品分析测定 |
2.2.7 数据计算公式及数理统计 |
2.3 结果 |
2.3.1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生长、发育和成活的影响 |
2.3.2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蛋白质效率、饲料系数、肝体系数和体成分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RNA/DNA比值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实验鱼 |
3.2.2 配合饲料的主要原料 |
3.2.3 实验设计与饲料制作 |
3.2.4 军曹鱼的饲养与管理 |
3.2.5 样品采集 |
3.2.6 样品分析测定 |
3.2.7 数理统计 |
3.3 结果 |
3.3.1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肌肉RNA、DNA含量和RNA/DNA比值的影响 |
3.3.2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肝RNA、DNA含量和RNA/DNA比值的影响 |
3.3.3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脑RNA、DNA含量和RNA/DNA比值的影响 |
3.3.4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心脏RNA、DNA含量和RNA/DNA比值的影响 |
3.3.5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肾RNA、DNA含量和RNA/DNA比值的影响 |
3.3.6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血清RNA、DNA含量和RNA/DNA比值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实验鱼 |
4.2.2 配合饲料的主要原料 |
4.2.3 实验设计与饲料制作 |
4.2.4 军曹鱼的饲养与管理 |
4.2.5 样品采集 |
4.2.6 样品分析测定 |
4.2.7 数理统计 |
4.3 结果 |
4.3.1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组织器官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
4.3.2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组织器官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
4.3.3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组织器官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的影响 |
4.3.4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组织器官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 |
4.3.5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组织器官中丙二醛(MDA)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脂肪源添加剂对军曹鱼幼鱼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实验鱼 |
5.2.2 配合饲料的主要原料 |
5.2.3 实验设计与饲料制作 |
5.2.5 样品采集 |
5.2.6 样品分析测定 |
5.2.7 数理统计 |
5.3 结果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FADS2和ELOVL5 基因表达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2.1 实验鱼 |
6.2.2 配合饲料的主要原料 |
6.2.3 实验设计与饲料制作 |
6.2.4 军曹鱼的饲养与管理 |
6.2.5 样品采集 |
6.2.6 样品分析测定 |
6.2.7 数理统计 |
6.3 结果 |
6.3.1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FADS2 基因表达的影响 |
6.3.2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ELOVL5 基因表达的影响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得专利情况 |
(6)胆固醇侧链裂解酶Cyp11a1在尼罗罗非鱼中的表达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 类固醇激素的合成 |
1.1 类固醇激素合成酶 |
1.2 类固醇激素合成途径 |
2 类固醇激素的生理作用 |
2.1 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
2.2 性类固醇激素的生理作用 |
3 Cyp11a1的研究现状 |
4 科学问题的提出和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章 尼罗罗非鱼cyp11a1的分离及表达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动物 |
2.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3 脊椎动物cyp11a1的分离 |
2.4 脊椎动物cyp11a1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
2.5 共线性分析 |
2.6 罗非鱼成鱼各组织和性腺发育各时期转录组分析 |
2.7 Real-time PCR |
2.8 原位杂交 |
3 结果 |
3.1 尼罗罗非鱼及其它脊椎动物cyp11a1的分离 |
3.2 脊椎动物cyp11a1的系统进化和共线性分析 |
3.3 cyp11a1在尼罗罗非鱼成鱼各组织中的表达 |
3.4 cyp11a1在尼罗罗非鱼性腺各时期的表达 |
3.5 cyp11a1在尼罗罗非鱼头肾和性腺中的细胞定位 |
4 讨论 |
4.1 cyp11a1在脊椎动物中的拷贝情况 |
4.2 cyp11a1在罗非鱼性腺和头肾中表达 |
第3章 cyp11a1在尼罗罗非鱼中的功能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2 靶点设计 |
2.3 g RNA和 Cas9 合成及显微注射 |
2.4 突变检测及传代建系 |
2.5 Real-time PCR |
2.6 苏木精-伊红染色 |
2.7 免疫荧光 |
2.8 激素测定 |
2.9 抗低氧能力评估 |
2.10 孕烯醇酮及雌激素回救 |
2.11 育性评估 |
2.12 统计检验 |
3 结果 |
3.1 F0阳性鱼的获得与建系 |
3.2 cyp11a1纯合突变鱼头肾发育异常且无法合成皮质醇 |
3.3 cyp11a1 纯合突变XX鱼发生由雌向雄的性逆转 |
3.4 cyp11a1 纯合突变XX鱼无法合成雌雄激素 |
3.5 E2可回救cyp11a1突变导致的由雌向雄的性逆转 |
3.6 cyp11a1 纯合突变XY鱼减数分裂异常 |
3.7 cyp11a1 纯合突变XY鱼精巢生殖细胞减少 |
4 讨论 |
4.1 皮质激素对于罗非鱼很重要但不是必需的 |
4.2 雌激素对于鱼类性别分化很重要 |
4.3 雄激素对于鱼类精子发生很重要但并非必不可少 |
第4章 结论 |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在读期间参加科研情况 |
(7)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的急性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斑鳢简介 |
1.2 亚甲基双硫氰酸酯研究进展 |
1.2.1 亚甲基双硫氰酸酯结构和性质 |
1.2.2 亚甲基双硫氰酸酯的稳定性 |
1.2.3 亚甲基双硫氰酸酯药效学研究进展 |
1.2.3.1 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在工业与种植业的应用 |
1.2.3.2 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
1.2.4 亚甲基双硫氰酸酯毒理学研究进展 |
1.3 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在实践生产中的应用 |
1.3.1 斑鳢鱼卵水霉病的症状 |
1.3.2 水霉病防治方法与效果 |
1.4 毒理学研究方法 |
1.4.1 半数致死剂量测定 |
1.4.2 毒理学生物标志物研究 |
1.4.2.1 毒理学常用分子标志物研究 |
1.4.2.2 生理标志物研究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的急性毒性研究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器材 |
2.1.3 药液的配制 |
2.1.4 试验方法 |
2.1.4.1 预实验 |
2.1.4.2 急性毒性实验 |
2.1.5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的毒性症状 |
2.2.2 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的致死率 |
2.2.3 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的半致死剂量和安全剂量 |
2.3 讨论 |
2.3.1 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的毒性效应 |
2.3.2 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的安全性评价 |
第三章 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仪器与试剂 |
3.1.3 试验方法 |
3.1.3.1 试验鱼处理 |
3.1.3.2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3.1.3.3 血清各种指标的测定方法 |
3.1.4 数据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血清的主要离子浓度的影响 |
3.2.2 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血清主要离子的影响 |
3.3.2 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四章 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仪器与试剂 |
4.1.3 试验方法 |
4.1.3.1 试验鱼处理 |
4.1.3.2 组织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4.1.3.3 组织SOD酶及MDA、GSH测定方法 |
4.1.4 数据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鳃组织MDA及 SOD酶的影响 |
4.2.2 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肝组织MDA、GSH及 SOD酶的影响 |
4.2.3 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脾组织MDA、GSH及 SOD酶的影响 |
4.2.4 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头肾组织MDA、GSH及 SOD酶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鳃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4.3.2 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肝脏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4.3.3 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脾脏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4.3.4 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头肾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五章 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相关组织显微结构的影响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5.1.3 试验方法 |
5.1.3.1 试验鱼处理 |
5.1.3.2 组织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5.1.3.3 石蜡切片的制备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鳃组织显微结构的影响 |
5.2.2 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肝脏组织显微结构的影响 |
5.2.3 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脾脏组织显微结构的影响 |
5.2.4 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头肾组织显微结构的影响 |
5.2.5 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心脏组织显微结构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鳃组织的影响 |
5.3.2 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肝脏组织的影响 |
5.3.3 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脾脏组织的影响 |
5.3.4 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头肾组织的影响 |
5.3.5 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心脏组织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受资助情况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成果 |
(8)网箱养鳝模式对Cu2+吸附和鱼生产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 |
1.2 试验设计 |
1.3 样品采集 |
1.4 检测指标 |
1.4.1 生长性能。 |
1.4.2 样品Cu2+含量。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空心莲子草、麦饭石和水体Cu2+含量 |
2.2 黄鳝和鲤鱼的存活与生长情况 |
2.3 黄鳝和鲤鱼肌肉Cu2+含量 |
3 结论与讨论 |
(9)三种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农药对水体环境的污染 |
1.3 农药对水生生物的毒性 |
1.4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 |
1.4.1 概述 |
1.4.2 苯并烯氟菌唑 |
1.4.3 吡唑萘菌胺 |
1.4.4 氟唑环菌胺 |
1.4.5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的毒理学研究情况 |
1.5 斑马鱼及其胚胎在毒理学中的应用 |
1.5.1 水生模式生物斑马鱼 |
1.5.2 斑马鱼在水生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
1.6 课题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三种杀菌剂对斑马鱼胚胎的急性毒性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斑马鱼的培养 |
2.3.2 斑马鱼胚胎的获取 |
2.3.3 胚胎急性暴露试验 |
2.3.4 统计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胚胎形态 |
2.4.2 胚胎孵化 |
2.4.3 胚胎存活率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三种杀菌剂对斑马鱼胚胎的发育毒性及机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斑马鱼的培养与胚胎的获取 |
3.3.2 仔鱼体长 |
3.3.3 胚胎运动 |
3.3.4 胚胎心脏 |
3.3.5 胚胎细胞凋亡 |
3.3.6 胚胎氧化应激 |
3.3.7 胚胎琥珀酸脱氢酶 |
3.3.8 胚胎甲状腺激素 |
3.3.9 胚胎免疫相关基因 |
3.3.10 统计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仔鱼体长 |
3.4.2 胚胎运动 |
3.4.3 胚胎心脏 |
3.4.4 胚胎细胞凋亡 |
3.4.5 胚胎氧化应激 |
3.4.6 胚胎琥珀酸脱氢酶 |
3.4.7 胚胎甲状腺激素 |
3.4.8 胚胎免疫相关基因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三种杀菌剂对斑马鱼成鱼的急性毒性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斑马鱼的培养 |
4.3.2 成鱼急性致死试验 |
4.3.3 成鱼氧化应激 |
4.3.4 统计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成鱼存活率 |
4.4.2 成鱼氧化应激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三种杀菌剂对斑马鱼成年雌鱼的慢性毒性及机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斑马鱼的培养 |
5.3.2 雌鱼慢性暴露试验 |
5.3.3 雌鱼氧化应激 |
5.3.4 雌鱼甲状腺激素 |
5.3.5 雌鱼性激素 |
5.3.6 雌鱼神经系统 |
5.3.7 雌鱼琥珀酸脱氢酶 |
5.3.8 组织病理学观察 |
5.3.9 统计方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雌鱼氧化应激 |
5.4.2 雌鱼甲状腺激素 |
5.4.3 雌鱼性激素 |
5.4.4 雌鱼神经系统 |
5.4.5 雌鱼琥珀酸脱氢酶 |
5.4.6 雌鱼肠道组织形态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昆明裂腹鱼幼鱼生长发育及五种农药的急性毒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昆明裂腹鱼研究进展 |
1.1 昆明裂腹鱼简介 |
1.2 昆明裂腹鱼研究概况 |
2 鱼类早期发育中消化酶研究进展 |
2.1 鱼类胃蛋白酶研究进展 |
2.2 鱼类脂肪酶研究进展 |
2.3 鱼类淀粉酶研究进展 |
2.4 鱼类PepT1研究进展 |
3 农药对鱼类的毒性作用研究 |
3.1 农药的生态效应 |
3.2 农药污染检测中生物标记物的应用 |
3.3 鱼类HSP70功能研究 |
3.4 Vc对农药作用于生物的保护作用研究 |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昆明裂腹鱼幼鱼生长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昆明裂腹鱼早期生长 |
2.2 昆明裂腹鱼幼鱼体长和体重组成 |
2.3 昆明裂腹鱼幼鱼体长-体重生长方程拟合效果 |
2.4 昆明裂腹鱼幼鱼肥满度变化 |
2.5 昆明裂腹鱼幼鱼体长、体重生长指数 |
2.6 昆明裂腹鱼幼鱼生长速度 |
3 讨论 |
3.1 昆明裂腹鱼幼鱼几种生长方程拟合效果比较 |
3.2 昆明裂腹鱼幼鱼的生长特征 |
第三章 昆明裂腹鱼幼鱼消化酶活性及PepT1 mRNA表达研究 |
第一节 昆明裂腹鱼幼鱼消化酶活性变化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酶液制备 |
1.3 酶活性测定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昆明裂腹鱼幼鱼LPS活性变化 |
2.2 昆明裂腹鱼幼鱼AMS活性变化 |
2.3 昆明裂腹鱼幼鱼胃蛋白酶活性变化 |
3 讨论 |
3.1 昆明裂腹鱼幼鱼LPS、AMS和胃蛋白酶活性的变化特征 |
3.2 昆明裂腹鱼幼鱼不同组织中LPS、AMS和胃蛋白酶的活性特征 |
第二节 昆明裂腹鱼幼鱼PepT1 mRNA表达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1.3 PepT1 mRNA的相对定量检测 |
1.4 标准曲线的构建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总RNA的纯度检验 |
2.2 昆明裂腹鱼幼鱼β-actin及PepT1 mRNA的扩增 |
2.3 RT-PCR产物特异性及扩增效率分析 |
2.4 昆明裂腹鱼幼鱼PepT1 mRNA相对表达量 |
3 讨论 |
第四章 五种农药对昆明裂腹鱼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统计 |
2 试验结果 |
2.1 五种药物对昆明裂腹鱼的毒性比较 |
2.2 两种除草剂对昆明裂腹鱼幼鱼的影响 |
2.3 三种杀虫剂对昆明裂腹鱼幼鱼的影响 |
2.4 五种农药对昆明裂腹鱼幼鱼的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 |
3 讨论 |
3.1 五种农药对昆明裂腹鱼幼鱼的毒性评价 |
3.2 昆明裂腹鱼幼鱼对除草剂的敏感性分析 |
3.3 昆明裂腹鱼幼鱼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分析 |
第五章 Vc对昆明裂腹鱼幼鱼在乐果毒性下的解胁迫作用 |
第一节 Vc对昆明裂腹鱼幼鱼在乐果胁迫下的解毒效应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酶液制备 |
1.3 酶活性测定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乐果对昆明裂腹鱼幼鱼EROD的影响及Vc的解胁迫作用 |
2.2 乐果对昆明裂腹鱼幼鱼CAT的影响及Vc的解胁迫作用 |
2.3 乐果对昆明裂腹鱼幼鱼MDA的影响及Vc的解胁迫作用 |
2.4 乐果对昆明裂腹鱼幼鱼AchE的影响及Vc的解胁迫作用 |
3 讨论 |
3.1 乐果对昆明裂腹鱼幼鱼不同组织EROD活性的影响及Vc对其作用 |
3.2 乐果对昆明裂腹鱼幼鱼不同组织CAT活性的影响及Vc对其作用 |
3.3 乐果对昆明裂腹鱼幼鱼不同组织MDA活性的影响及Vc对其作用 |
3.4 乐果对昆明裂腹鱼幼鱼不同组织AchE活性的影响及Vc对其作用 |
3.5 乐果96h LC50和SC对昆明裂腹鱼幼鱼的毒性差异 |
第二节 乐果胁迫下昆明裂腹鱼幼鱼HSP70 mRNA的表达及Vc对其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1.3 PepT1 mRNA的相对定量检测 |
1.4 标准曲线的构建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总RNA的纯度检验 |
2.2 昆明裂腹鱼幼鱼HSP70 mRNA的扩增 |
2.3 RT-PCR产物特异性及扩增效率分析 |
2.4 农药胁迫下昆明裂腹鱼幼鱼HSP70 mRNA的表达及Vc的影响 |
3 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版 |
四、Cu~(2+)对黄鳝肝脏和性腺组织及其线粒体中(Na~++K~+)-ATPase活性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邻苯二甲酸单丁酯对斑马鱼(Danio rerio)的毒性效应机制[D]. 焦雅琪.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2]褪黑素对镉致胎盘滋养层细胞氧化损伤的挽救作用研究[D]. 肖攀. 山西大学, 2021(12)
- [3]瓦氏雅罗鱼鳃、肠组织及原代细胞在碱胁迫下的钙调蛋白表达机制研究[D]. 徐悦. 上海海洋大学, 2021
- [4]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和高pH胁迫的影响[D]. 田立立. 扬州大学, 2021(09)
- [5]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生长、抗氧化、脂肪酸组成和酶基因表达的影响[D]. 郑一民. 广西大学, 2020
- [6]胆固醇侧链裂解酶Cyp11a1在尼罗罗非鱼中的表达及功能研究[D]. 肖河生. 西南大学, 2020
- [7]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的急性毒性研究[D]. 柯文杰.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20(01)
- [8]网箱养鳝模式对Cu2+吸附和鱼生产性能的影响[J]. 张悦,龚正银,刘浩,王雪力,巫红萍,严娜,武佳韵,温安祥. 现代农业科技, 2019(15)
- [9]三种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研究[D]. 姚鸿州.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
- [10]昆明裂腹鱼幼鱼生长发育及五种农药的急性毒性[D]. 杨通枝. 贵州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