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混凝土框架柱塑性铰弯剪破坏的试验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敬棠[1](2021)在《FRP条带加固后的弯曲和弯剪破坏型RC柱抗震位移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量震害调查表明并不是所有的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柱都发生了变形能力较好的弯曲破坏,部分柱发生了变形能力差的剪切破坏和具有一定变形能力的弯剪破坏,其中弯剪破坏是许多学者认为可接受的破坏模式,因此有必要研究该破坏模式的破坏机理和变形能力。首先设计了5根不同配箍率的RC悬臂柱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在纵筋配筋率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控制箍筋用量使本组构件呈现出1个剪切破坏柱、3个弯剪破坏柱和1个弯曲破坏柱,分析了不同破坏模式柱破坏形态、延性和耗能能力的变化。为了进一步探究不同破坏模式RC柱在加固前后位移性能的变化,选取典型剪切破坏、弯剪破坏和弯曲破坏柱,设计了5根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Basalt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BFRP)条带加固柱。对3种不同破坏模式柱分别用两层条带加固后,发现当加固量相同时条带加固对剪切破坏柱延性和耗能指标的提升效果最好;对剪切破坏柱用1~3层条带加固后,破坏模式均为弯剪破坏,且2层和3层条带加固对剪切破坏柱延性和耗能指标的提升幅度差异不大。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轴向荷载对弯剪破坏柱加固前后位移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轴压比的增大,柱在加固前后变形能力均明显降低,但峰值承载力略有提高,条带加固对柱破坏模式的改善能力也逐渐减弱。当轴压比在0~0.5之间时条带加固对柱延性和耗能能力的提升效果较明显,当轴压比超过0.5后条带加固对柱延性和耗能能力的提升效果较差。综合分析试验柱与模拟柱在加固前后破坏模式和延性系数之间的关系,发现加固前弯剪破坏柱延性系数在2~4之间,弯曲破坏柱延性系数大于4;加固后弯剪破坏柱延性系数在2~7之间,弯曲破坏柱延性系数大于7。结合柱破坏形态和试验数据,分别利用“纵筋屈服区法”、“混凝土压碎区法”和“截面曲率法”计算了柱塑性铰长度,发现加固前弯剪破坏柱塑性铰长度在0.7h~1.5h之间,且随着配箍率增大塑性铰长度逐渐增长;弯曲破坏柱塑性铰长度约为1.6h。加固后,弯剪破坏柱塑性铰长度在0.6h~1.7h之间。柱在加固前后塑性铰长度均随着轴压比的增大而减小。为了探究加固柱延性与条带用量之间的关系,考虑了柱截面形状和条带间距对纤维布强度的影响,给出了BFRP条带有效约束系数的计算方法,并推出了以箍筋和条带加固量为主要参数的柱位移延性系数计算公式。
赵铖[2](2021)在《大震作用下防屈曲支撑附加力对RC子框架梁破坏模式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地震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屈曲支撑(BRB)作为一种耗能支撑已成为建筑结构消能减震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显着减小主体框架结构的地震反应,从而有效避免主体框架结构在大震作用下发生严重破坏或倒塌。然而,大震作用下防屈曲支撑附加力复合作用会导致子框架实际的受力状态比仅考虑附加轴力影响时复杂,在抗震设计时未充分考虑时则会发生子框架梁柱先于支撑破坏的情况。因此,针对大震作用下防屈曲支撑附加力致使RC子框架处于复杂的受力状态这一情况,本文首先通过对常用的几种节点板与主体框架连接构造下梁柱组合件的有限元数值模拟,明确大震作用下子框架梁的受力状态,揭示梁塑性铰外移机理;然后,对于节点板内侧梁段形成的几何或受力不连续区域(D区),采用基于拉-压杆模型和牛腿设计理论对其进行抗剪设计,通过不同参数子框架梁D区有限元模拟和参数分析,验证该抗剪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并揭示子框架梁D区的破坏机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在第2章通过对防屈曲支撑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结果的分析比较,讨论和明确了防屈曲支撑RC子框架梁柱的复杂受力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在大震作用下防屈曲支撑与节点板会对子框架产生支撑附加轴力、附加弯矩以及框架节点处的开合效应,该支撑附加力会致使梁铰屈服机制下的子框架梁上塑性铰发生外移,并且在节点板内侧梁段形成短梁效应使得该区域易发生脆性破坏模式。(2)在第3章中,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防屈曲支撑RC梁柱组合件有限元分析模型,并通过足尺防屈曲支撑RC子框架梁柱组合件拟静力试验结果对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各项数据吻合良好,梁破坏模式与拟静力试验结果相近,梁塑性铰外移情况与拟静力试验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的有效性。(3)在第4章中,对不同节点板与RC主体框架连接构造方法下梁塑性铰外移规律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参数分析和理论分析,考虑了锚筋直径、栓钉直径和塑性铰转移纵筋配筋率等参数对梁塑性铰外移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节点板与梁之间的连接件的抗剪承载力对梁塑性铰外移影响显着,在支撑轴力和开合效应作用力下,当锚筋、栓钉的抗剪承载力足够,即节点板内侧梁段截面抗弯承载力大于弯矩时,梁塑性铰会转移至节点板外侧;设置塑性铰转移纵筋直接提供额外抗弯承载力,可有效地控制梁塑性铰外移。(4)在第5章中,对子框架D区的受力性能和破坏模式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参数分析和理论分析,考察了梁D区体积配箍率、纵向分布纵筋配筋率和混凝土强度等对D区受力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提高D区体积配箍率的对D区抗剪承载力增强效果最明显;改变混凝土强度对D区抗剪承载力影响较小;增设纵向分布钢筋在可以有效地改善D区混凝土破坏形态;参数和理论分析验证了子框架梁D区采用牛腿设计方法的有效性,揭示了防屈曲支撑附加力对D区剪切破坏和弯剪破坏的影响机理。
李新宇[3](2021)在《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基于性能的变形指标限值及损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要求设计的结构构件在地震作用下能够保持原有的性能水平。现行规范中“三水准、两阶段”的设计原则主要以承载力验算为主,以此来对构件的性能水平进行判断,但是规范中并未明确给出构件在各性能状态下的变形限值。随着超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以其优良的抗震性能、较高承载能力与较小截面尺寸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国内外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而对其基于变形与损伤的抗震性能评估的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对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基于性能的变形指标限值与损伤指标进行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1)基于ABAQUS与Open Sees有限元软件,分别选取合适的材料本构模型、单元类型、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加载方式及约束条件,对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并通过试验验证数值模型的合理性。(2)收集了31片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试验数据,分析了剪跨比、轴压比、边缘约束构件配钢率、边缘约束构件配筋率、墙身配钢率、弯剪比等因素对其破坏形态的影响。依照现行规范设计了432个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数值模型,综合试验与有限元结果,以剪跨比、轴压比、弯剪比为参数对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的破坏形态进行划分,给出了具体的划分标准。(3)基于材料应变来确定构件的各性能点,结合现有研究成果与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的特点,得到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性能状态划分标准。通过对宏观的位移-荷载曲线、位移角限值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究了各参数对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变形性能的影响。通过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提出了不同破坏形态下各性能状态位移角限值计算公式,给出了95%保证率下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各性能状态的位移角限值取值表。(4)基于Open Sees对破坏形态为弯曲控制的剪力墙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各参数对剪力墙耗能能力的影响,计算修正后的Park-Ang损伤模型中的组合系数β,得到了适用于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基于变形和耗能双重准则的损伤模型;以正态分布作为分布密度函数来对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构件各损伤状态的累积概率密度进行拟合,得到了各损伤状态的概率密度模型参数,给出了95%保证率下破坏形态由弯曲控制的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的损伤指标区间建议值。
王田宇[4](2021)在《双向纤维布约束钢筋混凝土矩形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地震频发,国家对涉及地震安全的相关规范进行了修订,这些规范的更新使得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抗震等级普遍提高,对于既有建筑物的框架柱则产生了弯剪复合加固的需求。由于双向纤维布的两向纤维可以同时承受拉力,使用双向布约束RC柱可以同时提高柱的抗弯承载力和抗剪承载力。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了双向纤维布约束钢筋混凝土矩形柱的抗震性能。首先,双向布的纵向纤维能够有效的发挥其力学性能需要得到锚固。由于同种材质间相容性较好,所以试验使用纤维铆钉锚固双向布。参考了国内外对纤维铆钉破坏模式的研究,提出了应用于双向布抗震加固RC柱的纤维铆钉设计方法。随后,试验设计并制作了7个RC柱并进行了拟静力加载试验,考虑了纤维布种类、加固量和加固方式对抗震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认识了约束柱的破坏模式和双向布的应变发展,获得了不同参数对约束柱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中RC柱随着加固量的提升破坏形态由剪切破坏转变为弯曲破坏,约束柱的承载力对比未加固柱增长12.6%-32.9%。在加载过程中单向布的有效应变为0.008-0.012,而双向布的环向纤维有效应变为0.007-0.011。使用纤维铆钉可以显着提升双向布纵向纤维的有效应变从而提高加固柱峰值荷载,对比未锚固的双向布纵向纤维应变由0.001-0.003增长至0.004-0.008,且使用铆钉后纵筋的屈服位移增大,约束柱的屈服荷载升高。RC柱的最佳加固方式为使用两层双向布并用纤维铆钉锚固,对比未加固柱承载力增长32.9%,位移延性提升246.7%。最后,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提出了双向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矩形柱的承载力和位移延性系数计算公式,为双向纤维布加固结构提供了设计建议,并为相关规范的修订提供事实依据。
黄镜渟[5](2020)在《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加固低强混凝土配筋柱抗震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柱混凝土强度低和体积配箍率小的问题,无法满足现行抗震规范设计要求,需对其进行加固以确保结构安全。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Basalt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BFRP)由于其较好的力学性能和较低的生产价格等优点,适用于结构加固工程。BFRP的抗拉强度略低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RP,CFRP),但极限应变是其2倍左右。目前关于FRP加固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的计算模型和设计方法多采用CFRP材料的研究结果,应用于BFRP时其精确度较低,而针对BFRP加固的相关研究仍显不足。因此,需要完善BFRP加固混凝土结构理论,加快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和普及,推进其纳入国家加固规范体系。本文通过试验研究、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以BFRP布的材料力学性能为切入点,以BFRP约束混凝土的本构模型为基础,对BFRP加固低强混凝土配筋柱的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进行了17组不同类型BFRP布的拉伸性能试验,分析了编织方式和单位面积质量等参数对试验结果的影响;通过对拉伸破坏试件剖面进行扫描电镜观测,考察了纤维-树脂基体界面状态等参数对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BFRP单向布力学性能及其稳定性优于双向布,双向布的抗拉强度标准值约为单向布的70%~75%,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皆为单向布的2倍以上;纤维-基体强界面试件的峰值荷载基本高于弱界面试件。且在各类型BFRP布强度标准值的基础上,给出了其强度设计值的计算方法。(2)开展了5组BFRP约束混凝土柱的轴压试验,探讨了BFRP类型、包裹层数和截面形状对柱轴压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BFRP约束后圆柱的峰值应力和极限应变较未约束前分别提高了20%~71%和49%~296%,方柱则分别提高了23%~41%和45%~145%。2层单向BFRP约束柱组表现出了最好的轴压性能,而双向BFRP较单向BFRP对柱的约束效果则相对较弱。采用ABAQUS分析软件建立了BFRP约束混凝土柱的有限元模型,重点研究了BFRP和混凝土的应力分布规律。建立了针对BFRP约束混凝土柱的试验数据库,分别提出了BFRP约束圆柱和方柱的强度和极限应变模型,经对比验证该模型较现有模型的精度更高。在此基础上,后续也给出了BFRP约束混凝土圆柱的本构模型。(3)完成了24根足尺钢筋混凝土柱的低周反复侧向加载试验,通过探讨混凝土强度、轴压比和FRP种类等参数对试验结果的影响,采用滞回曲线、能量耗散、延性系数、刚度和强度的退化规律等指标对加固前后柱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评价,重点对比了等侧向约束应力下BFRP和CFRP加固柱抗震性能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加固后柱的破坏形态转变为弯曲破坏,构件承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显着改善,且尤其对于高轴压比和低强混凝土配筋柱的加固效果较好。在相同侧向约束应力下,BFRP加固柱的峰值荷载与CFRP加固柱相近,但对于混凝土强度较低的钢筋混凝土柱,BFRP加固柱的延性和耗能能力都较CFRP加固柱更强,说明BFRP具有较好的抗震加固效果。(4)依托ABAQUS分析软件建立了B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混凝土强度对加固柱的混凝土和BFRP应变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BFRP加固低强混凝土配筋柱破坏时的混凝土和BFRP布应变皆较大,但BFRP高应变区范围较小。同时,进行了考虑加固方式、剪跨比、FRP包裹层数、纵筋配筋率和箍筋配箍率影响的参数分析,为后续理论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持。(5)基于试验和模拟数据,针对较低混凝土强度范围下的柱构件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提出了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荷载-位移骨架曲线模型。给出了加固柱卸载刚度计算式,建立了荷载-位移恢复力模型。且分别提出了基于承载力和位移需求的BFRP加固用量计算式,并给出了BFRP加固既有钢筋混凝土柱的抗震设计方法及其算例。
陈彬彬[6](2020)在《钢管加固震损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理论的深入研究,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震后的损伤评估方法和加固修复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试验和实际震害调查表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破坏主要集中在首层柱底部的塑性铰区,特别是弯曲控制和弯剪控制的柱构件。为了对震损钢筋混凝土柱进行快速加固修复,恢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安全性,本文提出了采用钢管(圆钢管和方钢管)对弯曲破坏和弯剪破坏的震损钢筋混凝土柱底部塑性铰破坏区进行局部修复的加固方法,其特点在于利用钢管约束混凝土的优秀性能恢复震损柱构件退化的约束作用和抗剪承载力,且钢管延伸至柱底,无需采用钢管约束混凝土中钢管底部留空隙的构造方式,施工简便快捷。针对提出的钢管加固震损钢筋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本文对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和抗震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对已有钢筋滞回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循环加载时钢筋的卸载刚度、控制包辛格效应的参数与循环加载塑性应变的关系;考虑了钢筋受压屈曲模型和钢筋混凝土柱构件中纵筋的整体屈曲长度的计算模型;通过钢筋低周疲劳试验数据建立了循环加载时钢筋的疲劳损伤和强度退化与循环加载塑性应变的关系,同时考虑了屈曲效应的影响;提出了可以考虑刚度退化、强度退化、疲劳损伤和屈曲效应的钢筋修正单轴本构模型,适用于进行钢筋混凝土柱震损及加固有限元分析。(2)对已有混凝土受压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素混凝土骨架曲线中弹性模量、峰值应力对应应变的计算公式;通过约束混凝土受压试验数据建立了约束混凝土峰值应力和对应应变的计算公式;通过混凝土受压单调加载和滞回加载的试验数据,建立了混凝土骨架曲线控制参数、滞回模型中卸载塑性应变和卸载后零值点切线刚度的计算公式;提出了可以考虑损伤变化的素混凝土和约束混凝土的修正单轴本构模型,适用于进行钢筋混凝土柱震损及加固有限元分析。通过试验数据验证了建立的约束混凝土峰值应力计算公式适用于箍筋约束和钢管约束混凝土轴压承载力的计算。(3)通过进行Open Sees有限元平台二次开发,实现了基于本文提出的钢筋和混凝土修正单轴本构模型的钢筋混凝土柱有限元分析;通过对钢筋单轴本构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修正钢筋模型,能较准确地反映钢筋循环加载试验中卸载刚度的变化趋势和包辛格效应的影响,考虑了屈曲效应和低周疲劳损伤效应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更加符合,验证了本文提出的修正钢筋模型的合理性;通过对混凝土单轴本构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修正混凝土模型,能较准确地反映不同强度等级的素混凝土和约束混凝土的骨架曲线形状,以及不同约束应力下约束混凝土的滞回曲线形状,验证了本文提出的修正混凝土模型的合理性;基于本文提出的钢筋和混凝土修正材料本构模型,钢筋混凝土柱的有限元分析结果与构件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材料模型的适用性。(4)进行了2根未震损钢筋混凝土柱和12根震损钢筋混凝土柱加固试件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考察了预震损程度、加固方式(圆钢管、方钢管、增大截面)、钢管底部构造方式等对震损钢筋混凝土柱加固后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柱初始试件和震损后加固试件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承载能力、延性性能、耗能能力、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圆钢管加固震损钢筋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最优,方钢管加固次之,增大截面加固的效果最低,钢管加固中钢管底部不留空隙的构造方式不仅施工更加方便,而且抗震性能更优。(5)采用本文提出的钢筋和混凝土修正本构模型对钢管加固震损钢筋混凝土柱进行有限元分析,并与构件抗震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钢筋和混凝土修正本构模型能较好地评估钢筋混凝土柱不同预震损程度下的材料损伤状态,可得到损伤材料的初始损伤属性;与已有的钢筋和混凝土简化本构模型、精细本构模型的有限元分析结果相比,基于本文提出的钢筋和混凝土修正本构模型的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更加吻合。本文提出的考虑损伤进程的钢筋和混凝土修正本构模型和钢管加固震损钢筋混凝土柱的加固修复方法,为发展基于性能震后损伤评估和加固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试验基础。
徐积刚[7](2020)在《基于性能的既有RC框架抗震恢复性评估与提升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地震是对人类社会极具威胁的自然灾害,历次地震震害表明,强烈地震会引起大量建筑毁坏和人员伤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并严重影响社会正常发展。寻求工程结构在地震灾害下的安全性以及尽可能降低地震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是地震学界一直探讨的重要核心问题。近年来,地震学界逐渐从传统的结构抗震研究转移到结构的震后可恢复性研究,试图通过提升结构的震后可恢复性以尽可能降低地震灾害的长期影响。我国很多区域处在断裂带附近,地震危险性比较高。因此,开展既有结构的抗震恢复性评估与提升方法研究对于确保人民生活财产安全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广泛采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为研究对象,尝试建立起较为系统的结构抗震恢复性评估与提升方法。在深入分析既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分别从构件层次的可靠抗震分析模型,结构整体层次的地震易损性分析与震后经济损失分析开展相关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尝试建立混凝土框架抗震恢复性评估框架与提升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首先进行了能考虑锈蚀退化影响和弯剪耦合作用的混凝土柱抗震分析模型研究。基于宏观单元层次耦合的思路,在弯曲单元的基础上引入新的宏观剪切单元从而实现弯剪耦合的模拟。分别基于修正压力场理论和25根锈蚀柱的试验数据建立起了剪剪切滞回本构模型的定义方法。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模型的模拟精度。同时基于本文模型,初步探讨了锈蚀对混凝土柱破坏模式以及抗震性能的具体影响。(2)开展了考虑锈蚀影响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时变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研究。在既有的框架地震易损性分析基础上考虑锈蚀的影响并进行时间尺度上的扩展,基于所提出的混凝土柱数值模型,建立能体现锈蚀影响的框架结构整体分析模型,进而建立起锈蚀影响下混凝土框架时变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通过对一案例框架的时变地震易损性分析,探讨了锈蚀和地震动特征对混凝土框架地震易损性的影响。(3)进行了混凝土框架震后经济损失估计方法研究。基于HAZUS整体损失估算模型,进行了考虑残余位移过大时结构需要拆除带来的损失的修正,从而建立了一种较为简便和精确的框架震后损失估算方法。通过对案例框架的震后经济损失分析,探讨了地震动特征以及残余位移对经济损失评估结果的影响。(4)基于以上理论工具,进行了既有混凝土框架抗震恢复性评估方法的研究。以残余功能、经济损失以及恢复时间作为混凝土框架抗震恢复性评价指标,将地震动不确定性、结构不确定性、震后残余功能不确定性以及震后修复行为不确定性纳入到结构抗震恢复性评估框架当中,以给出更为可靠的评估结果。通过对一案例框架的抗震恢复性分析,探讨了地震动特征以及锈蚀程度对框架抗震恢复性的具体影响。(5)提出了能考虑近断层地震危险性以及环境锈蚀危险性的既有混凝土框架抗震恢复性提升方法。该方法以框架的抗震恢复性作为加固效果的最终评价指标,采用近断层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方法考虑近断层地震动的影响,并纳入到框架损伤及恢复性量化计算当中;采用锈蚀模拟的方法以考虑锈蚀危险性。以一案例框架进行了加固前后的恢复性对比分析,探讨了近断层区域框架恢复性的“断层距”效应。最后系统总结了全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并简要讨论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张艺欣[8](2020)在《冻融损伤RC柱及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结构因耐久性不足而损伤破坏,给世界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其中由冻融损伤所导致的混凝土力学性能退化问题,目前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亦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然而,仅基于混凝土材料层面冻融损伤的研究成果尚难以客观预测RC构件乃至结构冻融损伤后力学性能与抗震性能的退化,国内外关于混凝土冻融耐久性和构件抗震性能交叉领域的研究亦鲜有报道。因此,开展冻融环境下RC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十分必要和迫切。本文以冻融损伤RC柱的抗震性能研究为切入点,进而延伸至以RC柱为抗侧力构件的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具体工作如下:(1)采用人工气候环境加速冻融试验技术,对13根RC柱试件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并观察了该冻融试验制度下材料层面和构件层面的冻融损伤发展过程,进而进行了拟静力加载试验。结果表明:冻融损伤对RC柱的抗震性能影响显着,主要表现在试件破坏形态、滞回曲线、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等方面,且不同设计参数下的RC柱抗震性能随冻融损伤的退化规律不同。(2)基于本文及国内外冻融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建立不同冻融试验环境下等效冻融循环次数计算方法,提出考虑冻融损伤演化过程的混凝土力学性能退化模型,进而结合纤维截面分析方法,提出冻融损伤混凝土纤维梁柱模型,经验证模拟结果均可基本吻合试验滞回曲线的包络线。(3)基于完好RC构件锚固区域粘结滑移计算方法,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考虑冻融损伤演化过程的粘结滑移模型,与冻融钢筋混凝土拉拔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进而将所建模型嵌套于零长度纤维截面单元,提出可综合考虑冻融不均匀损伤与粘结滑移效应的RC梁柱构件建模方法,经验证模拟结果与试验滞回曲线吻合较好。(4)收集国内外关于完好RC柱剪切骨架线特征点荷载、位移的计算公式,基于本文所建立的冻融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退化模型,建立冻融RC柱剪切骨架曲线参数计算方法,并修正剪切极限曲线以考虑冻融RC柱受剪能力随水平加载位移的增加而产生的退化效应,通过剪切弹簧单元引入本文已建立的考虑滑移效应的纤维梁柱数值模型中,提出适用于弯剪型或剪切型破坏的冻融RC柱数值模拟方法,经验证模拟结果与弯剪型破坏冻融RC柱试验滞回曲线吻合较好。(5)提出RC柱破坏模式的划分方法以及不同破坏模式下RC柱抗震性能指标的选取方法,根据材料损伤程度划分RC柱的抗震性能水平,进而基于已建立的考虑冻融损伤演化的RC柱数值模拟方法,考虑冻融损伤程度与设计参数的耦合效应,通过推覆分析建立冻融RC柱破坏模式判别方法以及不同破坏模式下抗震性能指标退化模型,最后考虑材料力学性能的不确定性,采用蒙特卡洛抽样方法建立冻融RC柱构件的易损性曲线。(6)以按照我国现行规范设计的RC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考虑影响结构抗震性能的主要参数,设计了6个不同设防烈度与层数的典型RC框架结构,基于考虑冻融损伤演化效应的梁柱纤维模型建立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各典型结构的数值模型,通过输入调幅后的地震动记录集实现对各典型结构的概率地震需求分析,并根据冻融RC柱构件易损性模型确定相应RC框架结构不同破坏状态阈值,最终得到冻融损伤RC框架结构的地震易损性曲线。
赵元鸿[9](2020)在《基于位移角的弯曲破坏模式下的FRP约束加固RC矩形柱抗震性能水平分析》文中认为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简称RC)柱是框架结构的主要抗震构件,对城镇中既有RC柱采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FRP)约束加固能满足抗震需求与安全性能要求。本文从数据回归分析、数值有限元模拟和理论研究三个方面研究FRP约束加固RC矩形柱在轴向荷载和水平低周反复作用下的位移角性能。首先,建立了弯曲破坏下约束柱在轴向荷载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数据库。研究了不同计算参数对位移角的影响,发现轴压比n、配箍特征值λsv和FRP纤维特征值λf是影响其的显着因素,并引入到位移角的量化当中,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屈服位移角θy和极限位移角θu的线性位移角方程,并验证了方程具有合理性。然后,参考比较国内外规范和数据库中文献,将约束柱的抗震性能划分为6个阶段,并对各性能状态下的破坏状态进行了总结,确定柱骨架曲线的5个特征点位移角。以轴压比0.35、配箍特征值0.06和FRP特征值0.5为界划分范围,建立了弯曲破坏下FRP约束RC柱的变形性能指标限值表。之后,以《抗规89》为设计背景,以3个关键参数n、λsv和λf为变化参数,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低混凝土强度等级和低钢筋等级的模拟柱模型。通过数值结果验证了变形性能指标限值表的合理性,并且“严重破坏”时CFRP的应变值在极限拉应变值的30%左右,远小于最大拉应变值。对关键位移角θy和θu进行了参数分析,发现轴压比的增大会导致位移角的减小,而配箍特征值和FRP纤维特征值的增大对θy影响都较小,但极大提高了θu。最后,提出了约束柱弯曲破坏下的三折线荷载-位移角骨架线模型并进行验证。结合FRP约束加固RC柱不同性能状态下的位移角公式,以FRP纤维特征值作为FRP用量的指标,给出了FRP约束加固既有RC柱的抗震设计方法。
王柏顺[10](2020)在《基于损伤可控的防屈曲支撑RC框架结构的子框架梁抗震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屈曲支撑(BRB)作为一种耗能支撑已成为建筑结构消能减震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无论在新建RC框架结构还是既有RC框架结构加固都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增设防屈曲支撑可以显着减小主体框架结构的地震反应,从而有效避免主体框架结构在大震作用下发生严重破坏或倒塌。当前框架结构设计主要考虑了支撑附加轴力对子框架抗震性能的不利影响,然而在大震作用下,子框架还会承受支撑附加弯矩和节点开合效应的影响,上述附加力复合作用致使子框架实际的受力状态可能与仅考虑附加轴力影响时差别较大,从而导致子框架先于支撑发生破坏。并且,采用传统节点板连接方法时,子框架受力状态比较复杂,导致其损伤难以被准确地预测和控制。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损伤可控的RC子框架设计思路,即通过滑移节点板连接方法和子框架梁柱损伤控制方法相结合,并通过3个防屈曲支撑RC梁柱组合件拟静力试验以及相应的数值模拟和参数分析验证该子框架损伤可控设计思路的有效性。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在第2章分析传统节点板连接方法时发现子框架梁柱处于复杂的受力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滑移节点板连接方法来有效地简化RC子框架梁柱的受力状态;为了有效地控制子框架梁柱损伤,基于节点板与子框架梁柱之间不同相互作用下子框架梁柱的受力状态,分析了节点板相邻梁段内塑性铰外移机理,提出了子框架不同连接构造下将塑性铰外移至节点板端部的设计方法,并提出对预期的塑性铰位置进行箍筋加密或加强措施,确保塑性铰具有足够的延性;在此基础上,采用软化拉-压杆模型及牛腿设计方法对节点板相邻梁柱不连续区域(D区)抗剪承载力进行设计,确保D区具备良好的受力性能。(2)在第3章和第4章中,为了验证提出的子框架损伤可控设计思路的有效性,分别对1个采用传统节点板连接和2个采用滑移节点板连接的足尺比例防屈曲支撑RC梁柱组合件抗震性能进行了拟静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滑移节点板连接方法能够较好地释放RC梁柱的变形约束,从而有效地简化RC子框架梁的受力状态,并减轻RC子框架梁的破坏程度,有效降低了对子框架梁柱损伤的控制难度;采用传统节点板连接方法和采用滑移节点板连接方法时,改进锚板的抗剪设计和附加转移塑性铰纵筋均能使子框架梁塑性铰有效外移,子框架梁损伤主要集中于节点板外侧梁塑性铰部位;子框架梁D区未发生剪切破坏和弯剪破坏,其损伤程度较轻,表明D区按照软化拉-压杆模型及牛腿设计方法进行抗剪承载力设计是合理的。(3)在第5章中,基于拟静力试验研究结果,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RC子框架梁抗震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和参数分析,考察滑移节点板连接的螺栓预拉力及附加转移塑性铰纵筋配筋率对RC子框架梁受力性能和损伤情况的影响。数值模拟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RC子框架梁的受力性能和损伤情况;螺栓预拉力的大小会显着影响节点板与子框架梁柱之间切向约束的释放程度,对于滑移节点板连接方法,螺栓预拉力取0.3倍的规范规定值较为合理;较大的附加转移塑性铰纵筋配筋率会使节点板相邻梁柱区域表现出一定的整体性,本文采用的附加转移塑性铰纵筋的配筋设计方法是偏于保守的。本文研究成果有助于充分发挥防屈曲支撑对RC框架结构的耗能减震效果,为我国高烈度区耗能减震结构安全性提供更可靠的科学依据和理论保障。
二、混凝土框架柱塑性铰弯剪破坏的试验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混凝土框架柱塑性铰弯剪破坏的试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FRP条带加固后的弯曲和弯剪破坏型RC柱抗震位移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基于抗震位移性能的结构设计研究 |
1.2 不同破坏模式柱的变形能力 |
1.2.1 RC柱的地震破坏模式 |
1.2.2 柱的变形能力 |
1.3 FRP约束RC柱的抗震位移性能 |
1.3.1 FRP约束对柱抗震位移性能的影响 |
1.3.2 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4 塑性铰长度 |
1.4.1 塑性铰与柱变形能力的关系 |
1.4.2 塑性铰长度计算模型 |
1.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不同配箍率RC柱低周往复加载试验 |
2.1 引言 |
2.2 试验概况 |
2.2.1 构件设计与制作 |
2.2.2 材料力学性能 |
2.2.3 试验装置 |
2.2.4 加载制度 |
2.2.5 测点布置与数据采集 |
2.3 试验过程及破坏形态 |
2.4 试验结果分析 |
2.4.1 滞回曲线 |
2.4.2 骨架曲线 |
2.4.3 耗能能力 |
2.4.4 刚度退化 |
2.4.5 应变发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破坏模式RC加固柱低周往复加载试验 |
3.1 引言 |
3.2 试验概况 |
3.2.1 构件设计与制作 |
3.2.2 玄武岩纤维布力学性能 |
3.2.3 测点布置与数据采集 |
3.3 试验过程及破坏形态 |
3.4 试验结果分析 |
3.4.1 滞回曲线 |
3.4.2 骨架曲线 |
3.4.3 耗能能力 |
3.4.4 刚度退化 |
3.4.5 应变发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轴向荷载作用下弯剪破坏柱加固前后抗震位移性能有限元分析 |
4.1 引言 |
4.2 有限元模型概况 |
4.3 材料本构关系 |
4.4 模型分析结果验证 |
4.5 轴向荷载对弯剪破坏柱加固前后抗震位移性能的影响 |
4.5.1 柱破坏形态 |
4.5.2 滞回曲线 |
4.5.3 骨架曲线 |
4.5.4 耗能能力 |
4.5.5 轴向荷载对弯剪破坏柱转动能力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塑性铰长度及RC加固柱延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塑性铰长度分析 |
5.2.1 纵筋屈服区法 |
5.2.2 混凝土压碎区法 |
5.2.3 截面曲率法 |
5.2.4 不同方法所得塑性铰长度对比 |
5.3 RC加固柱延性分析 |
5.3.1 柱截面形状对FRP强度的影响 |
5.3.2 条带间距对FRP强度的影响 |
5.3.3 加固柱延性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2)大震作用下防屈曲支撑附加力对RC子框架梁破坏模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研究进展 |
1.2.1 防屈曲支撑研究概述及应用 |
1.2.2 防屈曲支撑受力性能研究现状 |
1.2.3 防屈曲支撑破坏模式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
1.3.1 当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
1.3.2 本文研究必要性和内容 |
第2章 防屈曲支撑RC梁柱组合件受力状态分析 |
2.1 RC子框架受力状态分析 |
2.2 RC子框架梁塑性铰转移的理论分析 |
2.3 RC子框架梁破坏模式的理论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防屈曲支撑RC梁柱组合件有限元模型建立与验证 |
3.1 引言 |
3.2 梁柱组合件模型建立 |
3.2.1 边界条件 |
3.2.2 载荷设置与加载条件 |
3.2.3 本构关系 |
3.2.4 单元选取与网格划分 |
3.2.5 相互作用 |
3.3 梁柱组合件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
3.3.1 传统栓钉连接试件TC的有限元模型验证 |
3.3.2 高强螺杆滑移连接试件SC-1 的有限元模型验证 |
3.3.3 预埋钢板件滑移连接试件SF-1 的有限元模型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RC子框架梁受力性能有限元模拟与参数分析 |
4.1 引言 |
4.2 锚筋连接方式锚筋直径对塑性铰转移的影响分析 |
4.2.1 模型参数设计 |
4.2.2 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与分析 |
4.3 螺杆连接方式螺杆预紧力对塑性铰转移的影响分析 |
4.3.1 模型参数设计 |
4.3.2 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与分析 |
4.4 栓钉连接方式栓钉直径对塑性铰转移的影响分析 |
4.4.1 模型参数设计 |
4.4.2 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与分析 |
4.5 预拉螺杆滑移连接方式增设塑性铰转移筋对塑性铰转移的影响分析 |
4.5.1 模型参数设计 |
4.5.2 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与分析 |
4.6 预埋钢板件滑移连接方式增设塑性铰转移筋对塑性铰转移的影响分析 |
4.6.1 模型参数设计 |
4.6.2 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与分析 |
4.7 RC子框架梁塑性铰外移机理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RC子框架梁破坏模式有限元模拟与参数分析 |
5.1 引言 |
5.2 不同D区箍筋配箍率下子框架梁D区的抗剪分析 |
5.2.1 模型参数设计 |
5.2.2 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与分析 |
5.3 不同混凝土强度下子框架梁D区的抗剪分析 |
5.3.1 模型参数设计 |
5.3.2 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与分析 |
5.4 增设纵向分布钢筋子框架梁D区的抗剪分析 |
5.4.1 模型参数设计 |
5.4.2 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与分析 |
5.5 RC子框架梁D区破坏模式机理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基于性能的变形指标限值及损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研究现状 |
1.2.2 我国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研究现状 |
1.3 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实体单元与纤维单元的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有限元分析 |
2.1 引言 |
2.2 基于实体单元的有限元建模 |
2.2.1 材料本构关系 |
2.2.2 单元类型选取 |
2.2.3 部件相互作用 |
2.2.4 加载方式及边界条件 |
2.3 基于ABAQUS的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试验验证 |
2.4 基于纤维单元的有限元模型建立 |
2.4.1 材料本构关系 |
2.4.2 单元类型、加载方式及边界条件 |
2.5 基于Open Sees的有限元模型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试件设计及破坏形态划分 |
3.1 基于已有试验的破坏形态分析 |
3.2 试件设计 |
3.2.1 试件截面尺寸设计 |
3.2.2 变参数设计 |
3.3 基于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破坏形态划分 |
3.3.1 剪切破坏 |
3.3.2 弯剪破坏 |
3.3.3 弯曲破坏 |
3.4 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破坏形态划分 |
3.4.1 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破坏形态影响因素分析 |
3.4.2 破坏形态划分准则 |
3.5 试验验证与修正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性能指标限值研究 |
4.1 构件性能水平的划分 |
4.2 构件性能量化指标 |
4.3 构件性能状态确定准则 |
4.3.1 基于试验骨架曲线的性能点确定方法 |
4.3.2 基于有限元的性能点确定方法 |
4.4 改变单一参数对荷载-位移曲线的影响 |
4.4.1 轴压比 |
4.4.2 剪跨比 |
4.4.3 暗柱配钢率 |
4.4.4 墙身配钢率 |
4.4.5 暗柱配筋率 |
4.5 单一参数对各性能点位移角的影响 |
4.5.1 轴压比 |
4.5.2 剪跨比 |
4.5.3 暗柱配钢率 |
4.5.4 墙身配钢率 |
4.5.5 暗柱配筋率 |
4.6 SCS剪力墙变形指标限值 |
4.6.1 剪切破坏 |
4.6.2 弯剪破坏 |
4.6.3 弯曲破坏 |
4.7 变形指标限值验证 |
4.7.1 试验验证 |
4.7.2 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变形限值表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双参数损伤模型研究 |
5.1 引言 |
5.2 SCS剪力墙耗能能力分析 |
5.2.1 轴压比 |
5.2.2 剪跨比 |
5.2.3 暗柱配钢率 |
5.2.4 墙身配钢率 |
5.2.5 暗柱配筋率 |
5.3 已有的损伤模型 |
5.3.1 基于变形的损伤模型 |
5.3.2 基于能量的累计损伤模型 |
5.3.3 双参数损伤模型 |
5.4 SCS剪力墙基于变形和能量的双参数损伤模型 |
5.4.1 双参数损伤模型参数拟合 |
5.4.2 损伤模型的验证 |
5.5 损伤状态对应的损伤指数划分 |
5.5.1 损伤状态划分 |
5.5.2 损伤状态概率曲线拟合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双向纤维布约束钢筋混凝土矩形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双向纤维布 |
1.2.2 FRP锚固系统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用于锚固双向FRP加固RC柱的铆钉设计和制作 |
2.1 .铆钉结构 |
2.2 破坏模式 |
2.2.1 纤维断裂破坏 |
2.2.2 混凝土锥形破坏 |
2.2.3 纤维拔出破坏 |
2.2.4 铆钉扇面粘贴破坏 |
2.3 设计流程 |
2.4 尺寸计算 |
2.5 铆钉制作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向玄武岩纤维布约束钢筋混凝土柱拟静力试验 |
3.1 试验方案 |
3.1.1 试验材料及其性能 |
3.1.2 试件的设计与制作 |
3.1.3 试验加载方案 |
3.1.4 测量内容和方法 |
3.2 试验现象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滞回曲线 |
3.3.2 骨架曲线 |
3.3.3 应变发展 |
3.3.4 位移延性 |
3.3.5 耗能性能 |
3.3.6 刚度退化 |
3.4 锚固作用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向玄武岩纤维布约束钢筋混凝土柱理论计算分析 |
4.1 承载能力分析 |
4.1.1 约束作用分析 |
4.1.2 抗剪承载力 |
4.1.3 抗弯承载力 |
4.2 位移延性分析 |
4.2.1 已有位移延性系数计算模型 |
4.2.2 双向纤维布约束柱位移延性系数计算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5)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加固低强混凝土配筋柱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BFRP的应用和发展 |
1.1.2 钢筋混凝土柱的震害分析 |
1.1.3 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2.1 FRP布的材料力学性能 |
1.2.2 FRP约束混凝土柱的轴压性能 |
1.2.3 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 |
1.3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BFRP的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国内BFRP布产品现状 |
2.2.1 产品的种类 |
2.2.2 产品的价格 |
2.3 BFRP布拉伸性能试验研究 |
2.3.1 试样抽样与分组 |
2.3.2 试样制备 |
2.3.3 试验加载 |
2.3.4 计算厚度确定 |
2.3.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 BFRP布的微观结构分析 |
2.4.1 试验过程 |
2.4.2 SEM形貌观测及显微分析 |
2.5 拉伸强度标准值 |
2.6 拉伸强度设计值及可靠度分析 |
2.6.1 设计值的计算 |
2.6.2 设计值的可靠度验算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FRP约束混凝土柱的轴压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BFRP约束混凝土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 |
3.2.1 试验设计与分组 |
3.2.2 材料性能 |
3.2.3 加载测量装置 |
3.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 BFRP约束混凝土柱轴压性能有限元分析 |
3.3.1 有限元模型的概况 |
3.3.2 材料本构关系 |
3.3.3 模型分析结果验证 |
3.3.4 受力机理分析 |
3.4 BFRP约束混凝土强度与极限应变模型的研究 |
3.4.1 侧向约束应力 |
3.4.2 强弱约束类型的定义 |
3.4.3 BFRP约束混凝土圆柱强度与极限应变模型 |
3.4.4 约束圆柱强度与极限应变模型的评估 |
3.4.5 BFRP约束混凝土方柱强度与极限应变模型 |
3.4.6 约束方柱强度与极限应变模型的评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BFRP加固高轴压比低强混凝土配筋柱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过程 |
4.2.1 试验背景 |
4.2.2 试验设计与分组 |
4.2.3 试验装置 |
4.2.4 加载制度 |
4.2.5 测点布置与数据采集 |
4.3 试验结果和分析 |
4.3.1 试验过程及破坏形态 |
4.3.2 荷载-位移滞回曲线 |
4.3.3 荷载-位移骨架曲线及延性分析 |
4.3.4 耗能性能 |
4.3.5 强度退化 |
4.3.6 刚度退化 |
4.3.7 应变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BFRP加固低强混凝土配筋柱的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
5.1 引言 |
5.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2.1 有限元模型的概况 |
5.2.2 材料本构关系 |
5.3 模型分析结果验证 |
5.4 受力机理分析 |
5.4.1 未加固低强混凝土配筋柱 |
5.4.2 BFRP加固低强混凝土配筋柱 |
5.4.3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5.5 参数分析 |
5.5.1 加固方式 |
5.5.2 剪跨比 |
5.5.3 FRP包裹层数 |
5.5.4 纵筋配筋率 |
5.5.5 箍筋配箍率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BFRP加固既有柱的设计计算方法 |
6.1 引言 |
6.2 荷载-位移骨架曲线模型 |
6.2.1 理论计算法 |
6.2.2 回归分析法 |
6.2.3 荷载-位移骨架曲线模型的验证 |
6.3 荷载-位移恢复力模型 |
6.3.1 卸载刚度 |
6.3.2 滞回规则 |
6.3.3 荷载-位移恢复力模型的验证 |
6.4 基于承载力和位移的BFRP用量计算 |
6.4.1 加固柱峰值荷载和位移延性系数的确定 |
6.4.2 材料强度指标之间的换算 |
6.4.3 基于承载力的BFRP用量计算 |
6.4.4 基于位移的BFRP用量计算 |
6.5 BFRP加固既有柱的抗震设计计算方法 |
6.5.1 计算步骤 |
6.5.2 算例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BFRP的材料力学性能 |
7.1.2 BFRP约束混凝土的轴压性能 |
7.1.3 BFRP加固低强混凝土配筋柱的抗震性能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6)钢管加固震损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基于性能钢筋混凝土构件震损评估的研究现状 |
1.2.1 钢筋混凝土梁 |
1.2.2 钢筋混凝土柱 |
1.2.3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
1.3 钢管约束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3.1 钢管约束素混凝土 |
1.3.2 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 |
1.4 钢筋混凝土柱加固的研究现状 |
1.4.1 增大截面加固 |
1.4.2 FRP加固 |
1.4.3 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柱加固 |
1.5 钢筋混凝土柱有限元模拟的研究现状 |
1.5.1 钢筋模型 |
1.5.2 混凝土模型 |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
1.6.1 本文的研究目的 |
1.6.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钢筋单轴本构模型 |
2.1 引言 |
2.2 钢筋的单轴骨架曲线 |
2.2.1 钢筋受拉骨架曲线 |
2.2.2 钢筋受压骨架曲线 |
2.3 钢筋的滞回模型 |
2.3.1 钢筋的卸载刚度 |
2.3.2 Menegotto-Pinto模型 |
2.3.3 钢筋的滞回属性 |
2.4 钢筋的屈曲模型 |
2.4.1 钢筋的受压屈曲骨架曲线 |
2.4.2 钢筋的屈曲长度 |
2.5 钢筋的疲劳损伤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混凝土单轴本构模型 |
3.1 引言 |
3.2 混凝土单轴骨架曲线和滞回模型 |
3.2.1 混凝土的单轴骨架曲线 |
3.2.2 混凝土的滞回模型 |
3.3 混凝土受压骨架曲线属性 |
3.3.1 弹性模量 |
3.3.2 素混凝土受压峰值应力对应的应变 |
3.3.3 约束混凝土受压峰值应力 |
3.3.4 约束混凝土受压峰值应力对应的应变 |
3.3.5 受压骨架曲线控制参数 |
3.4 混凝土受压滞回模型属性 |
3.4.1 受压卸载塑性应变 |
3.4.2 受压卸载零值点切线刚度 |
3.5 混凝土受拉本构模型属性 |
3.6 箍筋约束混凝土 |
3.6.1 圆形箍筋 |
3.6.2 矩形箍筋 |
3.7 钢管约束混凝土 |
3.7.1 圆形钢管 |
3.7.2 方形钢管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柱有限元模拟 |
4.1 引言 |
4.2 Open Sees二次开发 |
4.3 钢筋本构的验证 |
4.3.1 滞回模型 |
4.3.2 屈曲模型 |
4.3.3 疲劳损伤模型 |
4.4 混凝土本构的验证 |
4.4.1 素混凝土 |
4.4.2 约束混凝土 |
4.5 钢筋混凝土柱有限元模拟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震损钢筋混凝土柱加固试验 |
5.1 引言 |
5.2 试件设计 |
5.2.1 初始试件设计 |
5.2.2 加固试件设计 |
5.2.3 材性实验 |
5.2.4 加载装置 |
5.2.5 加载制度 |
5.3 试验结果 |
5.3.1 破坏形态 |
5.3.2 滞回曲线 |
5.3.3 骨架曲线 |
5.3.4 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 |
5.3.5 耗能能力 |
5.3.6 刚度退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震损钢筋混凝土柱加固有限元分析 |
6.1 引言 |
6.2 初始钢筋混凝土柱试验的有限元分析 |
6.2.1 计算模型 |
6.2.2 计算结果 |
6.3 预震损试件的损伤评估 |
6.3.1 钢筋损伤评估 |
6.3.2 混凝土损伤评估 |
6.4 震损钢筋混凝土柱加固试验的有限元分析 |
6.4.1 计算模型 |
6.4.2 计算结果 |
6.5 震损钢筋混凝土柱钢管加固参数分析 |
6.5.1 加固钢管高度 |
6.5.2 加固钢管径厚比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钢筋卸载刚度试验数据 |
附录2:钢筋R值试验数据 |
附录3:钢筋低周疲劳试验数据 |
附录4:约束混凝土受压试验数据 |
附录5:素混凝土受压试验数据 |
附录6:素混凝土受压rco-试验数据 |
附录7:约束混凝土受压rcc-试验数据 |
附录8:混凝土受压卸载塑性应变试验数据 |
附录9:混凝土受压卸载零值点切线刚度试验数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基于性能的既有RC框架抗震恢复性评估与提升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结构抗震恢复性评估研究 |
1.2.2 锈蚀影响下结构性能评估研究 |
1.2.3 近断层地震动对结构性能影响研究 |
1.2.4 震后经济损失评估方法研究 |
1.2.5 结构抗震性能提升方法研究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主要创新点 |
1.3.1 本文研究目的 |
1.3.2 本文研究内容 |
1.3.3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
1.3.4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锈蚀混凝土柱考虑弯剪耦合作用的抗震分析模型 |
2.1 引言 |
2.2 锈蚀柱考虑弯剪耦合的分析框架 |
2.3 弯剪耦合作用机制 |
2.4 弯曲行为模拟 |
2.4.1 弯曲单元 |
2.4.2 滑移单元 |
2.5 基于IMK模型的剪切本构关系 |
2.6 基于MCFT理论的剪切模型定义 |
2.6.1 MCFT剪切分析理论 |
2.6.2 峰前骨架曲线定义 |
2.6.3 峰后刚度定义 |
2.6.4 退化参数取值 |
2.6.5 模型验证 |
2.7 基于解析方法的剪切模型定义 |
2.7.1 基本方法 |
2.7.2 锈蚀混凝土柱试验数据库 |
2.7.3 剪切模拟参数甄别 |
2.7.4 模拟参数解析公式提出 |
2.7.5 剪切强度计算 |
2.7.6 模型验证 |
2.7.7 锈蚀对柱抗震性能影响初步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时变条件下RC框架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 |
3.1 引言 |
3.2 时变易损性分析框架 |
3.2.1 分析框架 |
3.2.2 时变退化模拟 |
3.2.3 时变易损性分析 |
3.3 数值算例分析 |
3.3.1 框架设计 |
3.3.2 框架有限元建模 |
3.4 时变锈蚀模拟 |
3.5 非线性Pushover分析 |
3.6 易损性分析 |
3.6.1 地震动选取 |
3.6.2 增量动力分析(IDA) |
3.6.3 易损性曲线 |
3.7 结果讨论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考虑残余位移影响的RC框架震后损失估计 |
4.1 引言 |
4.2 框架震后经济损失 |
4.2.1 直接经济损失 |
4.2.2 间接经济损失 |
4.3 两类损失计算方法 |
4.3.1 基于构件的损失估计 |
4.3.2 基于整体的损失估计 |
4.4 考虑残余位移的简化损失模型 |
4.5 数值算例分析 |
4.5.1 框架设计 |
4.5.2 地震动选取 |
4.5.3 地震易损性分析 |
4.5.4 震后经济损失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考虑多源不确定性的RC框架抗震恢复性评估 |
5.1 引言 |
5.2 抗震恢复性评估框架 |
5.2.1 评估框架 |
5.2.2 抗震恢复性 |
5.2.3 经济损失分析 |
5.2.4 残余功能分析 |
5.2.5 功能恢复分析 |
5.3 多源不确定性考虑 |
5.3.1 地震动不确定性 |
5.3.2 结构参数不确定性 |
5.3.3 残余功能不确定性 |
5.3.4 修复行为不确定性 |
5.4 数值算例分析 |
5.4.1 框架设计与模拟 |
5.4.2 锈蚀模拟 |
5.4.3 非线性Pushover分析 |
5.4.4 地震易损性分析 |
5.4.5 经济损失分析 |
5.4.6 残余功能分析 |
5.4.7 恢复过程分析 |
5.4.8 恢复性指标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考虑近断层地震及锈蚀危险性的框架抗震恢复性提升方法 |
6.1 引言 |
6.2 恢复性提升设计框架 |
6.2.1 危险性分析 |
6.2.2 加固策略分析 |
6.2.3 地震易损性分析 |
6.2.4 抗震恢复性分析 |
6.2.5 决策分析 |
6.3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 |
6.3.1 常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PSHA) |
6.3.2 近断层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NF-PSHA) |
6.4 数值算例分析 |
6.4.1 框架设计 |
6.4.2 地震/锈蚀危险性分析 |
6.4.3 FRP加固策略 |
6.4.4 框架数值模型 |
6.4.5 地震易损性分析 |
6.4.6 经济损失分析 |
6.4.7 残余功能分析 |
6.4.8 恢复过程分析 |
6.4.9 恢复性指标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主要结论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冻融损伤RC柱及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RC结构冻融损伤研究现状 |
1.2.1 冻融混凝土材料试验研究现状 |
1.2.2 冻融混凝土构件试验研究现状 |
1.2.3 冻融混凝土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2 冻融RC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2.1 试验方案 |
2.1.1 试件设计 |
2.1.2 冻融循环试验方案 |
2.1.3 拟静力试验方案 |
2.2 冻融混凝土材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
2.2.1 微观结构 |
2.2.2 质量损伤 |
2.2.3 抗压强度 |
2.2.4 相对动弹性模量 |
2.3 冻融RC柱试件形态 |
2.4 拟静力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1 加载破坏过程 |
2.4.2 滞回曲线 |
2.4.3 骨架曲线 |
2.4.4 塑性铰区变形分析 |
2.4.5 刚度退化 |
2.4.6 耗能能力 |
2.5 本章小结 |
3 考虑冻融损伤演化的RC纤维梁柱模型 |
3.1 考虑冻融损伤的纤维模型建立方法 |
3.1.1 纤维模型划分及单元类型选取 |
3.1.2 混凝土本构关系 |
3.1.3 钢筋本构关系 |
3.2 混凝土冻融损伤演化模型 |
3.3 等效冻融循环次数模型 |
3.3.1 不同冻融试验制度等效 |
3.3.2 与实际工程冻融循环次数等效 |
3.4 模型验证 |
3.4.1 对比模型的选取 |
3.4.2 不同冻融循环次数 |
3.4.3 不同轴压比 |
3.4.4 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 |
3.5 本章小结 |
4 考虑冻融损伤演化的粘结滑移模型 |
4.1 粘结滑移计算方法 |
4.1.1 细观方法 |
4.1.2 宏观方法 |
4.1.3 宏细观方法对比 |
4.2 考虑冻融损伤演化的RC粘结滑移模型 |
4.2.1 冻融损伤粘结强度模型 |
4.2.2 理论推导 |
4.2.3 冻融粘结滑移试验验证 |
4.3 模型验证 |
4.3.1 数值建模方法 |
4.3.2 零长度纤维截面单元中的材料本构关系 |
4.3.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4 设计锚固长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冻融损伤RC柱剪切效应数值模型研究 |
5.1 考虑剪切效应的纤维模型 |
5.2 冻融RC柱剪切模型 |
5.2.1 骨架曲线 |
5.2.2 剪切极限曲线 |
5.2.3 剪切破坏准则 |
5.3 模型验证 |
5.3.1 数值建模方法 |
5.3.2 剪切骨架曲线验证 |
5.3.3 整体滞回曲线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6 冻融损伤RC柱抗震性能指标研究 |
6.1 冻融RC柱抗震性能指标的选取与研究方法 |
6.1.1 RC柱抗震性能指标体系 |
6.1.2 RC柱抗震性能指标评价与确定方法 |
6.1.3 冻融损伤RC柱抗震性能指标研究方法 |
6.2 冻融RC柱的破坏模式划分 |
6.2.1 RC柱破坏模式划分准则 |
6.2.2 冻融损伤对RC柱破坏模式的影响 |
6.2.3 冻融损伤RC柱破坏模式判别方法 |
6.3 冻融RC柱变形性能指标限值研究 |
6.3.1 冻融损伤弯曲型破坏RC柱 |
6.3.2 冻融损伤弯剪型破坏RC柱 |
6.4 冻融RC柱构件易损性 |
6.4.1 易损性函数原理与形式 |
6.4.2 冻融RC柱构件易损性分析 |
6.4.3 冻融RC柱构件易损性曲线 |
6.5 本章小结 |
7 冻融损伤RC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研究 |
7.1 典型结构设计与有限元模型 |
7.1.1 典型结构设计 |
7.1.2 有限元模型 |
7.2 概率抗震能力模型 |
7.2.1 破坏状态划分 |
7.2.2 破坏状态阈值与不确定性 |
7.3 概率地震需求模型 |
7.3.1 概率地震需求模型 |
7.3.2 地震动记录的选取 |
7.3.3 地震动强度指标的选取 |
7.3.4 地震动调幅方法 |
7.3.5 概率地震需求分析 |
7.4 地震易损性分析 |
7.4.1 解析地震易损性模型 |
7.4.2 冻融RC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附录二 :发表专着情况 |
附录三 :授权发明专利 |
附录四 :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五 :获奖情况 |
(9)基于位移角的弯曲破坏模式下的FRP约束加固RC矩形柱抗震性能水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硏究现状 |
1.1.1 研究概况 |
1.1.2 结构抗震水准和性能水平 |
1.2 基于性能的 FRP 约束 RC 柱的抗震加固设计 |
1.2.1 FRP约束加固RC柱影响 |
1.2.2 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FRP约束RC柱抗震性能数据库整理及位移角计算 |
2.1 引言 |
2.2 抗震性能试验 |
2.2.1 试验加载方式 |
2.2.2 骨架曲线 |
2.2.3 破坏模式 |
2.3 数据库参数说明 |
2.3.1 计算参数 |
2.3.2 性能点参数 |
2.4 试验数据库 |
2.5 水平位移角计算 |
2.5.1 未加固柱理论模型公式拟合 |
2.5.2 FRP加固柱相关性分析及线性公式拟合 |
2.5.3 回归分析结果评价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FRP约束加固RC柱弯曲破坏下抗震性能指标 |
3.1 抗震性能状态的划分 |
3.2 性能点指标的选取 |
3.3 变形性能指标的确定 |
3.3.1 性能状态标准的确定 |
3.3.2 位移角特征点的确定 |
3.4 弯曲破坏下变形性能指标限值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FRP约束RC既有柱抗震位移性能数值分析和验证 |
4.1 引言 |
4.2 模型设计及参数选取 |
4.3 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
4.3.1 材料本构关系 |
4.3.2 材料属性 |
4.3.3 单元的选取与网格划分 |
4.3.4 约束方式、边界条件及加载方式 |
4.4 抗震位移性能数值分析结果 |
4.4.1 加固方式组 |
4.4.2 轴压比组 |
4.4.3 配箍特征值组 |
4.5 位移角性能点与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
4.5.1 FRP约束RC矩形柱位移角性能点与影响因素的关系 |
4.5.2 FRP约束加固前后关键位移角性能点比较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位移角的FRP加固RC既有柱的抗震设计方法 |
5.1 引言 |
5.2 弯曲破坏下的荷载-位移角模型 |
5.2.1 关键参数计算 |
5.2.2 数值模拟试验对比验证 |
5.3 基于位移角的FRP用量抗震设计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10)基于损伤可控的防屈曲支撑RC框架结构的子框架梁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防屈曲支撑研究现状 |
1.2.1 防屈曲支撑的构成及原理 |
1.2.2 防屈曲支撑的研究概述及应用 |
1.3 防屈曲支撑RC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
1.3.1 大震作用下RC子框架梁柱破坏模式 |
1.3.2 基于“抗”的思路 |
1.3.3 基于“消”的思路 |
1.4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第2章 基于损伤可控的防屈曲支撑RC子框架设计思路 |
2.1 引言 |
2.2 基于传统节点板连接的防屈曲支撑RC子框架梁柱的受力状态 |
2.3 基于滑移节点板连接的防屈曲支撑RC子框架梁柱的受力状态 |
2.3.1 滑移节点板连接方法的提出 |
2.3.2 基于滑移节点板连接的子框架受力状态 |
2.4 基于损伤可控的防屈曲支撑RC子框架设计思路 |
2.4.1 采用传统节点板连接方法的子框架设计思路 |
2.4.2 采用滑移节点板连接方法的子框架设计思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防屈曲支撑RC梁柱组合件试验概况 |
3.1 引言 |
3.2 RC梁柱组合件的设计与制作 |
3.2.1 试验模型及试验概况 |
3.2.2 子框架设计 |
3.2.3 节点板设计 |
3.2.4 防屈曲支撑设计 |
3.2.5 连接件设计 |
3.2.6 RC梁柱组合件的制作与安装 |
3.3 RC梁柱组合件拟静力试验概况 |
3.3.1 材料力学性能 |
3.3.2 试验装置 |
3.3.3 测量方案 |
3.3.4 加载制度 |
第4章 防屈曲支撑RC梁柱组合件试验结果与分析 |
4.1 引言 |
4.2 防屈曲支撑RC梁柱组合件破坏模式 |
4.3 防屈曲支撑RC梁柱组合件抗震性能分析 |
4.3.1 子结构滞回性能与骨架曲线 |
4.3.2 子结构强度退化与刚度退化 |
4.4 防屈曲支撑RC子框架梁抗震性能分析 |
4.4.1 子框架梁滞回性能与骨架曲线 |
4.4.2 子框架梁强度退化与刚度退化 |
4.4.3 子框架梁延性分析 |
4.5 耗能分析 |
4.6 防屈曲支撑性能 |
4.7 应变分析 |
4.7.1 子框架梁纵筋及箍筋应变分析 |
4.7.2 节点板应变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防屈曲支撑RC梁柱组合件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
5.1 引言 |
5.2 防屈曲支撑RC梁柱组合件有限元模型验证 |
5.2.1 模型建立 |
5.2.2 相互作用 |
5.2.3 本构关系 |
5.2.4 荷载施加 |
5.2.5 组合件TC有限元与试验结果的比较 |
5.2.6 组合件SC-1有限元与试验结果的比较 |
5.2.7 组合件SC-2有限元与试验结果的比较 |
5.3 不同螺栓预拉力下RC梁柱组合件有限元分析 |
5.3.1 子结构及子框架梁的受力性能 |
5.3.2 子框架梁的损伤分析 |
5.3.3 防屈曲支撑性能 |
5.4 不同附加转移塑性铰纵筋配筋率下RC梁柱组合件有限元分析 |
5.4.1 子结构及子框架梁的受力性能 |
5.4.2 子框架梁的损伤分析 |
5.5 箍筋加密区不同配箍率下RC梁柱组合件有限元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混凝土框架柱塑性铰弯剪破坏的试验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FRP条带加固后的弯曲和弯剪破坏型RC柱抗震位移性能研究[D]. 王敬棠.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2]大震作用下防屈曲支撑附加力对RC子框架梁破坏模式的影响研究[D]. 赵铖.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3]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基于性能的变形指标限值及损伤研究[D]. 李新宇. 广西大学, 2021(02)
- [4]双向纤维布约束钢筋混凝土矩形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 王田宇.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5]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加固低强混凝土配筋柱抗震性能研究[D]. 黄镜渟. 合肥工业大学, 2020
- [6]钢管加固震损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D]. 陈彬彬.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7]基于性能的既有RC框架抗震恢复性评估与提升方法研究[D]. 徐积刚. 东南大学, 2020
- [8]冻融损伤RC柱及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张艺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 [9]基于位移角的弯曲破坏模式下的FRP约束加固RC矩形柱抗震性能水平分析[D]. 赵元鸿.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10]基于损伤可控的防屈曲支撑RC框架结构的子框架梁抗震性能研究[D]. 王柏顺.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