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Rapid effect of stress concentration corticosterone on glutamate receptor and its subtype NMDA receptor activity in cultured hippocampal neurons(论文文献综述)
任非非[1](2021)在《基于AMPK/SIRT1/PGC-1α通路研究醒脾解郁方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观察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醒脾解郁方干预效应。方法:实验研究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1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N)、模型组(MOD)、醒脾解郁方组(XPJYF)、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EOT)、醒脾解郁方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XPJYF+EOT)。每组根据应激时间各分为3w、6w组。除CON外,其余各组采用慢性束缚应激(CRS)造模,共21d。各组造模的同时给予相应药物干预。造模前及造模第3 w、6 w时进行行为学观察。造模3 w时评价脾虚程度,结合行为学实验,评价模型成功与否。取材后以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病理变化及XPJYF干预效应。第二部分:大鼠分组及干预同研究一。取材后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突触及线粒体超微结构;分析线粒体及神经元突触体视学指标;高尔基染色观察神经元轴树突分支变化;提取海马突触体,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突触重塑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合成蛋白含量;检测海马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Ⅳ及线粒体酶活性。第三部分:制备XPJYF低、中、高剂量组含药血清;体外分离、培养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并鉴定;采用CCK8法进行XPJYF细胞毒性实验;建立皮质酮(CORT)诱导海马神经元损伤模型,分为 CON、CORT、CORT+X(H)、(M)、(L)、CORT+E、CORT+E+X(H)、(M)、(L)共9组。以细胞免疫荧光观察SYN、PSD-95表达及海马神经元线粒体成像;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生物合成及突触重塑蛋白表达;ELISA及RT-PCR检测5-HT、DA及其受体情况。第四部分:大鼠分组及干预同研究一。取材后以免疫荧光三标染色观察海马CA1区NeuN/CD31/GFAP表达;RT-PCR检测海马AMPK/SIRT1/PGC-1α通路基因表达;免疫组化及 Western blot 检测 NeuN、GFAP、VEGF、Collagen Ⅳ蛋白表达。结果:1.第一部分1.1宏观表征:造模前大鼠状态良好,反应灵敏,活动自如。造模3 w后,反应降低,神态倦怠,活动减少,毛发干枯或发黄,粪便逐渐变稀,至6 w时表现更明显,各用药组较模型组有改善。1.2体质量变化:模型各组大鼠体重较空白组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体重增加(P<0.01,P<0.05)。与中药组比较,西药3 w、联合各组体重增加(P<0.01,P<0.05),西药6 w组降低(P<0.05)。联合各组体重较西药组增加(P<0.01,P<0.05)。1.3行为学:模型各组糖水偏好率(SPT)较空白组降低(P<0.01),强迫游泳不动时间(FST)延长(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联合各3 w及各用药6w组SPT升高,FST缩短(P<0.01,P<0.05)。联合各组SPT较中药、西药组升高(P<0.01,P<0.05),FST缩短(P<0.01,P<0.05)。与同组别基线比较,各组各时间点SPT降低(P<0.01),模型各组及中药、西药各6 w组FST延长(P<0.01,P<0.05)。1.4血清淀粉酶、尿D-木糖排泄率比较:造模3 w后血清淀粉酶和尿D-木糖排泄率均降低(P<0.01),至造模6周时更低(P<0.01)。1.5海马CA1区病理改变:HE染色:空白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分布、形态均无异常,圆形胞核清晰居中。模型3w组神经元数量减少,排列及形态不规则,细胞大小不一,部分呈三角形,细胞核深染、固缩,核仁显示不清;至6w时损伤进一步加重。各用药组有不同程度改善,以中药6 w组和联合组较为明显。尼氏染色:空白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正常分布,胞质内可见丰富的尼氏小体,近胞核处呈“虎斑样”,远端呈细颗粒样,核仁清晰。模型3 w组细胞排列散乱,胞质内尼氏小体减少。至6w时,损伤加重,细胞皱缩明显,部分细胞尼氏体减少,并可见中央性染色质溶解现象。各用药组损伤逐渐恢复,以西药3 w组及中药6 w组明显。2.第二部分2.1神经元超微结构:正常组神经元突起较多,线粒体正常,突触结构完整,突触小泡较多。造模3 w后,线粒体肿胀,嵴断裂,突触小泡数量减少。至造模6 w,损伤加重,突触间隙显示不清,突触小泡减少,聚集分布,线粒体膜破坏,嵴断裂,基质空泡样变。各用药组上述损伤减轻。2.2线粒体体视学:模型各组Vvm较空白组升高(P<0.01),NM、δ、δm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Vvm降低(P<0.01,P<0.05),各6 w组NM升高(P<0.01),中药、联合各组及西药6 w组δ、δm升高(P<0.01,P<0.05)。较中药组,西药6 w组δ、联合6 w组Vvm降低(P<0.01),联合各组δm升高(P<0.01,P<0.05)。2.3突触体视学:模型各组数密度(Nv)、面密度(Sv)、突触小泡面数密度(NS)均较空白组降低(P<0.01)。中药、联合各6 w组Nv、Sv、Ns较模型组升高(P<0.01,P<0.05)。2.4高尔基染色:模型各组Sholl交点数及树突棘较空白组减少(P<0.01)。中药、联合各组Sholl交点数较模型组增多(P<0.01,P<0.05),中药、西药各6 w组及联合各组树突棘密度升高(P<0.01,P<0.05),且联合6 w组较中药、西药各6w组升高(P<0.05)。2.5突触体突触重塑蛋白:与空白组比较,模型3 w组GAP-43、PSD-95增加(P<0.01),6w组降低(P<0.05),各组SYN、syntaxin 1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联合各组及西药3 w组GAP-43、PSD-95增加(P<0.01,P<0.05),中药、联合各组SYN升高(P<0.01),中药、西药及联合各6 w组syntaxin 1升高(P<0.01,P<0.05)。与中药组比较,西药6 w组SYN降低(P<0.05),联合6 w组GAP-43增加(P<0.01)。2.6线粒体生物合成蛋白:模型各组SIRT1、PGC-1α、AMPK-α1、Tfam、NRF1较空白组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3 w组SIRT1和AMPK-α1、联合各组SIRT1、PGC-1α、Tfam升高(P<0.01,P<0.05)。与中药组比较,联合3 w组AMPK-α1、6w组PGC-1α表达升高(P<0.01)。3.第三部分3.1细胞毒性实验:经免疫荧光鉴定,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符合神经元细胞特征。经CCK8实验,确定醒脾解郁方含药血清浓度为高剂量组10%、中剂量组10%和低剂量组20%,作用时间确定为24h。3.2线粒体生物合成蛋白表达:与CON组比较,CORT组、CORT+E组SIRT1、PGC-1α、NRF1、Tfam 降低(P<0.01)。与 CORT 组比较,CORT+X 的 H、M 组 SIRT1、NRF1、Tfam 升高(P<0.01),CORT+E 组 SIRT1 降低(P<0.05),CORT+X(H)组PGC-1α 升高(P<0.01)。与 CORT+E 组比较,CORT+E+X(H)组 PGC-1α、Tfam 升高(P<0.05),CORT+E+X(M)组 NRF1、Tfam 升高(P<0.01)。3.3突触重塑蛋白表达:与CON组比较,CORT组、CORT+E组GAP-43、SYN、PSD-95 降低(P<0.01)。与 CORT 组比较,CORT+X 的 H、M 各组 GAP-43、SYN 升高(P<0.01),CORT+X(H)组 PSD-95 升高(P<0.01)。与 CORT+E 组比较,CORT+E+XPJYF 的 H、M、L 组 GAP-43、SYN、PSD-95 升高(P<0.01,P<0.05)。3.4 5-HT、DA及其受体mRNA含量:与CON组比较,CORT组、CORT+E组5-HT、DA、5-HT1AR mRNA、DRD1 mRNA 降低(P<0.01)。与 CORT 组比较,CORT+X(H)组 5-HT、DA 升高(P<0.05),CORT+E 组 5-HT 降低(P<0.05),CORT+X 的 H、M组 5-HT1AR mRNA、DRD1 mRNA 升高(P<0.01)。与 CORT1+E 组比较,CORT+E+X(H)组 5-HT 升高(P<0.05),CORT+E+XPJYF 的 H、M、L 组 5-HT1AR mRNA、DRD1 mRNA 升高(P<0.01,P<0.05)。4.第四部分4.1线粒体合成基因表达:模型各组SIRT1 mRNA、PGC-1α mRNA较空白组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 SIRT1 mRNA、PGC-1αmRNA、AMPK-α1 mRNA 均升高(P<0.01),中药6w组、西药及联合各组NRF1 mRNA升高(P<0.01),西药3 w组、中药及联合各组Tfam mRNA表达均升高(P<0.01,P<0.05)。与中药组比较,联合各组SIRT1 mRNA、PGC-1α mRNA、NRF1 mRNA 均升高(P<0.01),西药 3 w 组 SIRT1 mRNA升高(P<0.01)。4.2突触微环境蛋白表达:模型各组NeuN、GFAP、VEGF较空白组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及联合各组NeuN、GFAP、VEGF均升高(P<0.01,P<0.05),西药各组GFAP升高(P<0.01),西药3 w组VEGF升高(P<0.01)。与中药组比较,西药各组GFAP 降低(P<0.05),联合各组 GFAP 升高(P<0.01),联合 3 w 组 VEGF 升高(P<0.05)。结论:1.慢性束缚应激3周时,动物模型符合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标准,脑内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且随应激时间延长,损伤程度加重。中药醒脾解郁方和西药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均可不同程度减轻神经元损伤,改善抑郁样行为,中药的远期保护优势较西药明显,且以两者联合应用作用更为显着;2.抑郁模型大鼠脑内海马CA1区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破坏,线粒体损伤,突触重塑功能降低,与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减少直接相关。中药醒脾解郁方和西药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均可动态调控该信号通路,促进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但二者作用的优势环节不同,西药在调节神经递质方面更具优势,而中药在改善线粒体功能方面更为明显,且中药的远期作用效果优于西药。3.抑郁症海马神经元突触微环境中星形胶质细胞、微血管内皮细胞及微血管基底膜损伤,与神经元突触重塑相关。中药醒脾解郁方可通过调控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增加线粒体生物合成,保护突触微环境,促进抑郁症神经重塑,作用较西药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更具优势,且中西药联合应用效果显着。
张鑫彤[2](2020)在《氯胺酮通过多巴胺第二受体对抑郁样大鼠的调节作用》文中指出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通常以情绪低落和快感缺乏为特征。约有15~30%的严重抑郁患者对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标准抗抑郁药(例如,血清素和再摄取抑制剂)无反应,被判定为患有抗治疗性抑郁(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TRD),抑郁发生的分子机制目前未尽可知。研发TRD新型疗法受到四个主要突破的推动:(1)增加多巴胺能神经传递可改善TRD症状;(2)中枢多巴胺能神经传递低时快感不足;(3)抗抑郁药可明显增强神经可塑性;(4)氯胺酮在TRD患者中显示出抗抑郁作用,并在临床前动物模型中增强突触可塑性。因此,本实验拟探究多巴胺系统是否在氯胺酮抗抑郁作用中发挥了生物学作用,将目标集中于多巴胺五种受体中的第二受体(dopamine D2 receptor,DRD2),并在个体和细胞水平上进行试验,具体试验操作如下:试验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10,雌雄各半),对照组(C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用慢性不可预知刺激结合孤独饲养培养其余40只大鼠21d,其中1组只接受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设置为模型组(D组);氯胺酮组(K组)大鼠腹腔注射氯胺酮,每7d给药一次,共3次;L组腹腔注射多巴胺第二受体抑制剂L-741,626,每7d给药一次,共3次;K+L组注射两种药物,L-741,626预先给药0.5h,给药方式同氯胺酮。对各组大鼠进行行为学测试,包括蔗糖偏好实验(sugar water preference test,SPT)、悬尾实验(tail suspension test,TST)、强迫游泳实验(forced swimming test,TST),判定抑郁样大鼠的行为学变化。每周称量一次大鼠体重并记录,探究试验期间大鼠体重变化趋势,处死大鼠后称量大鼠脑重。收集大鼠大脑伏隔核及海马提取蛋白备用。采用尼氏染色及HE染色检测大鼠大脑海马神经细胞数量;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突触蛋白PSD-95、SYN及SYP的蛋白表达量;采用高尔基染色方法检测突触可塑性。选取多巴胺能细胞——PC12细胞进行离体验证,利用皮质酮影响细胞的正常生长状态。应用CCK-8法检测皮质酮、氯胺酮、L-741,626、多巴胺第二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pramipexole)的最佳浓度。即设置对照组(C组)、皮质酮损伤组(D组)、皮质酮损伤加入氯胺酮组(K组)、皮质酮损伤加入L-741,626(L组)、皮质酮损伤加入氯胺酮及L-741,626(K+L组)、皮质酮损伤加入普拉克索组(P组)。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提取细胞蛋白备用。对组织及细胞提取的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DRD2、AKT、p-AKT、GSK3β、p-GSK3β的蛋白表达变化。用ELISA试剂盒检测组织、血液、细胞中的单胺类神经递质DA及其代谢物HVA、糖皮质激素皮质酮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1)结合了慢性不可预知刺激及孤独饲养的大鼠可以模拟人类社会压力导致的抑郁样状态;(2)行为学测试表明,抑郁样状态的大鼠较对照组比对糖水的偏好率降低,证明其快感的缺失;在强迫游泳实验及悬尾实验中表现为不动时间的延长,表现其行为绝望。氯胺酮可以逆转上述状态,而多巴胺第二受体抑制剂L-741,626减弱了氯胺酮的这种作用;(3)大鼠脑组织的尼氏、HE染色表明,抑郁样状态会使大鼠大脑的神经细胞发生改变,表现为部分细胞坏死,核仁不明显或消失,结构不完整。氯胺酮的使用会使脑部神经细胞的状态好转,L-741,626部分拮抗了氯胺酮的作用;(4)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突触蛋白的表达及高尔基染色表明,抑郁样大鼠的突触可塑性发生了变化,氯胺酮可使突触蛋白的表达增高,增加突触密度,L-741,626会拮抗氯胺酮的作用,表明氯胺酮可能通过多巴胺第二受体产生抗抑郁作用;(5)皮质酮可以对多巴胺能细胞-PC12细胞造成损伤,从细胞形态可以看出,氯胺酮可以对损伤细胞起到保护作用,普拉克索的使用可以提高细胞的存活率;(6)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在大鼠的海马、伏隔核以及细胞中,DRD2、p-GSK3β、GSK3β、p-AKT、AKT的蛋白表达除AKT外均出现统计学差异,但就p-AKT与AKT的比值而言,该比值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GSK3β与GSK3β统计学差异显着;(7)DA、HVA、CORT含量的改变肯定了抑郁样状态伴随着神经递质和糖皮质激素的变化。以上结果表明:氯胺酮可以通过多巴胺第二受体部分发挥抗抑郁作用。
田丹枫[3](2020)在《参知健脑方对拟血管性痴呆细胞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痴呆常见类型之一,以记忆力进行性衰退、认知功能障碍及性格、情感等精神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VD的病理机制与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损伤、突触可塑性改变、钙超载、氧化应激损伤及细胞凋亡等过程密切相关,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可显着提高VD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课题组基于VD的“毒损脑络”中医创新病因病机理论并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创制了具有解毒通络作用的参知健脑方。前期动物体内实验研究表明,本方可改善VD大鼠的认知功能,修复受损海马神经元,通过调控谷氨酸突触囊泡转运关键蛋白clathrin介导的NMDA受体内吞过程,减轻谷氨酸所致神经兴奋性毒性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但研究大多仅从单个靶点或通路评估参知健脑方对VD的干预作用,并未完全解释其药效机制;且目前尚未对其进行体外细胞实验深入分析验证,其分子机制值得更深入地探索研究。目的:基于VD“毒损脑络”理论,(1)通过网络药理学探讨参知健脑方治疗VD的药理作用及分子机制;(2)通过体外实验,筛选干预药物的适宜浓度,并探讨参知健脑方对拟VD细胞模型增殖及毒性的影响;(3)研究参知健脑方对拟VD细胞模型周期、凋亡及细胞内游离Ca2+和ROS/Superoxide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VD细胞模型谷氨酸兴奋性毒性的神经保护作用,并验证参知健脑方的治疗有效性及网络药理学结果的可靠性;(4)研究参知健脑方对拟VD细胞模型clathrin、RAB5B和NMDAR1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是否通过调控clathrin介导的NMDA受体内吞过程发挥对VD的治疗作用,并验证网络药理学结果的可靠性。方法:第一部分:依托多种数据库检索并收集参知健脑方的入血化学成分、作用靶点和VD作用靶点,随后整合数据获得参知健脑方治病靶点。通过Cytoscape3.7.1构建参知健脑方-活性化合物-治病靶点网络图,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第二部分:采用谷氨酸诱导PC12细胞损伤作为VD细胞模型,采用CCK-8法和IncuCyte动态细胞成像技术筛选出谷氨酸适宜造模剂量及参知健脑方低、中、高干预剂量。参知健脑方各剂量与盐酸美金刚分别干预VD细胞模型,观察其对细胞形态、细胞增殖及毒性的作用。第三部分:采用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作为VD细胞模型,参知健脑方各剂量与盐酸美金刚分别干预VD细胞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等技术观察其对细胞周期、凋亡、细胞内游离Ca2+、活性氧和超氧化物(ROS/Superoxide)水平的影响,qRT-PCR检测caspase-3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第四部分:采用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作为VD细胞模型,参知健脑方各剂量与盐酸美金刚分别干预VD细胞模型。采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clathrin、RAB5B和NMDAR1的分布和蛋白表达水平;qRT-PCR技术检测clathrin和NMDAR1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情况。结果:第一部分: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1)参知健脑方-活性化合物-治病靶点网络图包含3个单味药,18个活性化合物,154个治病靶点。其中,芍药苷、白芍苷和新芒果苷等活性成分关联基因较多,FGF1和FGF2位列治病靶点首位。(2)PPI网络包含154个靶点蛋白,关键蛋白涉及INS、ALB、AKT1、CASP3、JUN、PTGS2等。(3)GO富集分析共有条目4960个,其中生物过程相关条目4176个,细胞组成相关条目306个,分子功能相关条目478个。(4)KEGG富集分析共有相关通路30条,涉及MAPK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凋亡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钙信号通路等。第二部分:体外实验结果表明,(1)药物干预剂量筛选:谷氨酸适宜造模剂量为22.5 mM,参知健脑方低、中、高剂量分别为:0.05、0.1、0.2 mg/mL,盐酸美金刚干预剂量为10 μM。(2)细胞形态学:正常PC12细胞呈不规则长梭形,形态完整,突起明显,贴壁牢固;谷氨酸处理的PC12细胞呈圆球形,结构不完整,胞体皱缩,易聚集成团;突起变短或减少、消失,细胞贴壁不牢;随着时间的增加,死细胞数明显增多,细胞死亡率显着上升。与模型组相比,参知健脑方各剂量组细胞胞体均相对完整,部分细胞突起少量存在,存在突触间联系;细胞贴壁较模型组牢固;随着时间的增加,死细胞数增多不明显,细胞死亡率没有显着上升。盐酸美金刚组细胞形态较模型组略有改善。(3)CCK-8增殖实验:谷氨酸可以显着降低PC12细胞活力,抑制细胞增殖(P<0.05);参知健脑方各剂量和盐酸美金刚均可明显提高PC12细胞活力,促进细胞增殖,降低细胞毒性(P<0.01)。(4)IncuCyte增殖实验:谷氨酸可以持续增加细胞绿色荧光面积和死细胞数,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细胞融合率持续下降;参知健脑方各剂量均可以有效减少细胞绿色荧光面积和死细胞数,死亡率降低,融合率呈上升趋势;盐酸美金刚的各项结果趋势与谷氨酸类似。(5)CFSE增殖实验:谷氨酸可以明显增高CFSE平均荧光强度(P<0.01),参知健脑方各剂量和盐酸美金刚CFSE平均荧光强度均呈减弱趋势,但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部分:体外实验结果表明,(1)细胞周期:谷氨酸可以显着增加S期细胞比例,使细胞阻滞在S期(P<0.01);参知健脑方各剂量和盐酸美金刚均可以显着降低S期细胞比例(P<0.01)。(2)细胞凋亡:谷氨酸可以明显增加凋亡率(P<0.01),参知健脑方各剂量和盐酸美金刚均可以显着减少细胞凋亡(P<0.01)。(3)Ca2+和ROS/Superoxide水平:谷氨酸可明显升高细胞内Ca2+和ROS/Superoxide水平(P<0.01),参知健脑方各剂量和盐酸美金刚均可不同程度降低细胞内Ca2+和ROS水平(P<0.05,P<0.01)。(4)qRT-PCR:谷氨酸可以明显增加caspase-3 mRNA的表达水平(P<0.01);参知健脑方和盐酸美金刚均可显着降低caspase-3 mRNA的表达水平(P<0.01)。第四部分:体外实验结果表明,(1)免疫荧光:clathrin主要表达于细胞膜和细胞质;RAB5B主要表达于细胞膜和细胞质中的早期内体;NMDAR1主要表达于细胞膜和突触。谷氨酸显着降低clathrin和RAB5B的表达(P<0.01,P<0.01),增加NMDAR1的水平(P<0.01);参知健脑方各剂量均可上调clathrin、RAB5B水平(P<0.05,P<0.05),下调NMDAR1水平(P<0.05)。(2)qRT-PCR:谷氨酸可明显降低clathrin mRNA的表达(P<0.01),并增加NMDAR1 mRNA的表达水平(P<0.01);参知健脑方可明显增加clathrin的表达并显着降低NMDAR1的表达水平(P<0.01)。(3)Western Blot:谷氨酸可抑制clathrin和RAB5B的表达,明显增加NMDAR1的表达水平(P<0.01);参知健脑方各剂量均可以显着上调clathrin、RAB5B表达水平,下调NMDAR1 的水平(P<0.01)。结论:(1)参知健脑方治疗VD的作用靶点和通路机制呈现多角度、多途径、多环节的特点,其治病靶点大多与血管、神经保护及突触可塑性调节相关,且靶点与通路之间相互协同发挥作用,提示这可能是参知健脑方治疗VD的关键,为深入研究参知健脑方治疗VD的其他机制提供了新思路。(2)适宜浓度的谷氨酸可以显着促进PC12细胞增殖,但谷氨酸浓度过高会产生细胞毒性,导致细胞死亡。参知健脑方各剂量能均能明显促进细胞增殖,提高细胞活力及细胞融合率,减少死细胞数目及死亡率,减少细胞毒性损伤;均对细胞形态有一定修复作用,改善细胞贴壁不牢的状态。(3)参知健脑方能有效修复细胞周期循环,下调caspase-3的表达而减少细胞凋亡;降低细胞内Ca2+浓度而阻止Ca2+内流并增强细胞清除ROS和Superoxide的能力,减少谷氨酸毒性积累及氧化应激损伤。参知健脑方可影响上述多种途径发挥神经保护作用;验证了参知健脑方治疗VD的有效性以及网络药理学计算机预测结果的可靠性。(4)Clathrin介导的NMDA受体胞吞障碍导致谷氨酸兴奋性毒性积累,“解毒通络”的参知健脑方可改善谷氨酸损伤PC12细胞clathrin介导的NMDA受体胞吞过程而降低谷氨酸神经兴奋性毒性。其发挥神经保护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clarhrin和RAB5B的表达,促进clathrin介导的NMDA受体胞吞过程有关。验证了参知健脑方治疗VD的有效性以及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为“解毒通络”法则治疗VD提供了微观证据。
李媛媛[4](2020)在《δ-GABAAR在青春期雌性小鼠抑郁行为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是一种以“快感缺失(anhedonia)”为核心症状、同时伴有认知功能损害以及体重波动、睡眠障碍等躯体变化的情感性精神障碍。青春期女性抑郁症发病率急剧增加,远超男性,是其发病率的2-3倍,达到抑郁症发病的高峰期,抑郁症状也更严重,自杀倾向更为明显,严重损害其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家庭及社会问题。对于确诊的抑郁症的青少年患者来说,目前的临床用药单一且起效缓慢,缺少对青春期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研究。青春期雌性鼠由于神经甾体3α,5α-四氢孕酮(THP)含量的下降,导致海马锥体神经元α4βδ-GABAAR亚型表达代偿性增加,从而导致青春期雌性小鼠出现紧张焦虑表现。神经甾体水平与GABAA受体亚基(例如δ-GABAAR)水平长期不匹配导致产后抑郁。而青春期女性抑郁症发病率急剧增加的原因尚不清楚。因此,迫切需要对青春期女性抑郁症中特有的生理变化,发病的易感因素以及δ-GABAA受体亚基是否在青春期女性抑郁症发病中起作用进行深入探究。本课题在细胞、亚细胞以及受体水平观察青春期前和青春期早期慢性应激对雌性小鼠海马CA1锥体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以及GABAA受体δ亚基激活剂Gaboxadol(THIP)对此变化的作用,探讨该药物对青春期雌性抑郁症的作用机制,为青春期女性抑郁症的防治提供新途径。研究方法:1.δ-GABAAR在青春期雌性小鼠抑郁行为中的作用。(1)应用为期三周改良的慢性不可预知轻度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以及从小鼠进入青春期P33天开始连续10天,每天一次注射THP(10mg/kg)构建青春期雌性小鼠抑郁模型。(2)应用糖水偏爱,强迫游泳以及悬尾实验进行抑郁样行为学检测,只有造模成功后方能纳入后续研究。2.δ-GABAAR对青春期抑郁小鼠海马锥体神经元形态的影响。(1)应用高尔基染色和双光子激光扫描显微镜成像技术研究小鼠海马锥体神经元顶端树突棘密度。3.δ-GABAAR对青春期抑郁小鼠海马锥体神经元功能的影响。(1)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GABAA受体Tonic电流和自发性突触后电流(s IPSC)。(2)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NMDAR EPSC与AMPAR EPSC的比率来测定NMDA受体介导的突触传递的变化。(3)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成对脉冲比(PPR),检测突触前谷氨酸递质和GABA递质的释放功能。(4)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GABAA受体δ亚基、AMPA受体Glu A1和Glu A2亚基膜蛋白和总蛋白含量的变化。4.青春期抑郁小鼠PV神经元δ-GABAAR的变化及意义。(1)应用免疫荧光共定位染色,检测海马CA1中小清蛋白中间神经元(PV)δ-GABAAR亚基的变化。研究结果:1.δ-GABAAR在青春期雌性小鼠抑郁行为中的作用。(1)青春期野生型小鼠能够成功的建立抑郁模型,δ敲基因小鼠对CUMS模型具有易感性。此外,连续10天注射THP也可以成功诱导青春期雌性小鼠抑郁样行为。(2)THIP是通过激活δ-GABAAR亚基快速改善青春期雌性小鼠抑郁样行为。2.δ-GABAAR对青春期抑郁小鼠海马锥体神经元结构的影响。(1)青春期前和青春期早期阶段的慢性应激造成海马CA1锥体神经元顶端树突棘密度显着降低。(2)THIP通过激活δ-GABAAR能够快速增加具有抑郁样行为的青春期雌性小鼠海马CA1锥体神经元顶端树突棘密度。3.δ-GABAAR对青春期抑郁小鼠海马锥体神经元功能的影响。(1)慢性应激和长期给予THP对海马CA1锥体神经元兴奋性受体的作用。慢性应激和长期给予THP均没有影响NMDAR/AMPAR的比率,即没有影响NMDA受体电流,同时没有改变突触前谷氨酸递质的释放功能。此外,AMPA受体突触后电流包括幅值和频率均显着下降,同时免疫印迹的结果显示,Glu A1和Glu A2亚基膜上表达量显着下降。(2)慢性应激和长期给予THP对海马CA1锥体神经元GABAAR的作用。慢性应激和长期给予THP导致GABAA受体s IPSC电流显着增强,GABA能递质的释放功能增强,GABAA受体Tonic电流显着下降,间接反应中间神经元兴奋性增强。(3)THIP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由慢性应激和THP造成的AMPA受体功能异常。在模型建立成功之后注射THIP之后GABAA受体s IPSC电流幅值和频率均显着降低,GABAA受体Tonic电流无显着变化。此外AMPA受体突触后电流的幅值和频率均显着的增加,即激活δ-GABAAR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由慢性应激和THP造成的AMPA受体功能异常。4.青春期抑郁小鼠PV神经元δ-GABAAR的变化及意义。(1)慢性应激和长期给予THP对海马CA1内PV中间神经元δ-GABAAR亚基的作用。慢性应激和长期给予THP均导致PV中间神经元δ-GABAAR亚基荧光密度显着降低。(2)THIP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修复由慢性应激和THP造成海马CA1内PV中间神经元δ-GABAAR亚基的损伤。在模型建立成功之后注射THIP之后可以看到,海马CA1内PV中间神经元δ-GABAAR亚基荧光密度显着增加,应用THIP激活δ-GABAAR在一定程度上修复由慢性应激和THP造成的海马CA1内PV中间神经元δ-GABAAR亚基的损伤。研究结论:1.δ-GABAAR亚基的激活可以改善CUMS和THP诱导的抑郁样行为,但是对δ亚基敲基因的抑郁小鼠没有作用。δ敲基因雌性青春期小鼠对CUMS模型具有易感性,应用THIP对青春期抑郁小鼠具有保护作用,表明δ-GABAAR亚基在青春期雌性抑郁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2.CUMS和THP导致青春期雌性小鼠海马CA1锥体神经元突触可塑性降低,δ-GABAAR亚基的激活可以增强锥体神经元突触可塑性。3.CUMS和THP导致青春期雌性小鼠海马CA1PV中间神经元兴奋性增强,从而抑制了锥体神经元的兴奋性和突触可塑性。4.THIP通过激活δ-GABAAR亚基降低中间神经元的兴奋性,使中间神经元对锥体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减弱,起到快速改善抑郁样行为的作用。本研究证实了THIP通过激活δ-GABAAR亚基对青春期前和青春期早期慢性应激导致的雌性小鼠抑郁模型产生快速抗抑郁作用,为临床青春期女性抑郁症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王璞[5](2019)在《禁食与雌激素对雌性小鼠的抗抑郁样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十年来,许多抗抑郁药物被成功研发,然而其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起效慢、副作用强等不足。因此从新的角度研发抗抑郁药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研究组前期研究发现急性禁食9小时对雄性小鼠具有抗抑郁样作用,但其对雌性小鼠的情绪改善作用尚不清楚。抑郁症存在性别差异,研究表明雌激素水平波动可能导致女性易产生情绪障碍,补充雌激素可在临床上改善女性抑郁情绪。雌激素联合其它抗抑郁药物治疗能增强抗抑郁效应,缩短治疗起效时间。然而,目前尚不清楚雌激素能否增强禁食的抗抑郁样作用。因此,本研究利用强迫性游泳实验、旷场实验等行为药理学方法,探讨了禁食及其与雌激素联合对雌性小鼠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并利用分子生物学、转录组学等多学科技术手段,进一步探究其潜在作用机制。1禁食与雌激素对雌性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1)禁食对雌性小鼠的抑郁样行为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强迫性游泳和旷场实验结果表明,急性9小时禁食能够明显缩短雌性小鼠在强迫游泳实验中的不动时间,且对旷场实验中的自发运动量无显着影响。以上结果表明禁食对雌性小鼠发挥显着的抗抑郁样效应。(2)禁食与雌激素的抗抑郁样作用存在叠加效应。行为药理学实验结果表明,单纯急性9小时禁食与单纯一次性给药雌二醇均使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减少,且下降幅度相似。两者联合处理可使不动时间进一步显着减少,且旷场实验中的自发运动量未发生明显变化,表明禁食与雌激素具有叠加的抗抑郁样作用。2禁食与雌激素抗抑郁样作用的机制探究(1)禁食与雌激素处理可显着上调前额叶皮质和海马部位的CREB-BDNF信号通路。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显示,急性9小时禁食可显着提高前额叶皮质和海马部位的磷酸化CREB及BDNF蛋白表达水平,雌二醇给药也可使CREB、磷酸化CREB及BDNF蛋白在两脑区中表达上调。经两者联合处理后,各蛋白表达水平有进一步上升趋势,表明禁食与雌激素处理可激活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中的CREB-BDNF信号通路。(2)禁食与雌激素处理可明显改善雌性小鼠海马神经元的新生。将预注射过BrdU的小鼠进行禁食等处理后,选取海马部位进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实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急性9小时禁食使海马齿状回部位BrdU阳性标记的新生细胞个数显着增加,表明禁食可明显改善雌性小鼠海马神经元的新生;而附加雌二醇可使新生细胞数目进一步增多,表明雌激素联合禁食对海马的神经新生有促进作用。(3)禁食条件下,胃饥饿素和雌激素存在交互促进作用。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血清中胃饥饿素、雌二醇和皮质酮的含量。结果表明,禁食产生的胃饥饿素和雌二醇的分泌存在相互促进作用。禁食对皮质酮分泌无显着影响,注射雌二醇则可使皮质酮含量显着下调,表明HPA轴主要受雌激素调控。3禁食与雌激素对小鼠前额叶皮质和海马内基因表达的影响(1)禁食和雌激素处理均使小鼠前额叶皮质及海马脑区内有差异性基因表达,并存在共同差异性表达基因。急性9小时禁食和雌二醇处理均可使小鼠前额叶皮质及海马脑区内有差异性基因表达,且其上、下调基因个数相近。Venn图分析表明,两种处理存在共同差异性表达基因,这些共同差异性表达基因呈共同上调或下调趋势,表明禁食和雌激素可对小鼠前额叶皮质及海马脑区内部分基因造成相似影响。(2)禁食和雌激素处理所筛选出的差异性表达基因均可富集于与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的GO功能和生物学通路,且部分共同富集。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禁食和雌二醇均能使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中多项与神经功能相关的GO term显着性富集,且呈现部分共同富集。KEGG pathway分析表明,急性9小时禁食和雌二醇处理均使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中多项KEGG pathway发生显着性富集。这些共同富集的生物学通路多与神经功能相关,根据文献报道,认为其部分参与了禁食与雌激素的抗抑郁样作用。(3)基因为关键基因,多巴胺及其受体功能参与介导了禁食与雌激素的抗抑郁样作用。将KEGG pathway注释到的基因进行了重叠性分析,结果显示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中有共同差异性表达基因。结合以往研究,发现多个基因与多巴胺神经元功能相关。使用String数据库对其编码的蛋白质进行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发现Drd2为子网络hub基因,表明Drd2(多巴胺受体D2基因)可作为关键基因与多个基因相互作用,共同调控了与抑郁症发生相关的生物学通路。综上,禁食对雌性小鼠抑郁样行为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禁食与雌激素联合对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具有一定的叠加效应,本研究从饮食调控的角度为治疗女性抑郁症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宫文霞[6](2019)在《当归及其活性成分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选题依据:抑郁症是以持续情绪低落和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发病和高致死率等特点,其危害已越来越引起医药卫生界的重视。由于抑郁症的病因复杂且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关于抑郁症的治疗仍未取得根本突破。因此,阐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和发现疗效确切的抗抑郁药物是医药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当归作为祖国传统医学“补血活血”要药,素有“十方九归”之美称,“药王”之美誉。相关研究表明当归在经典抗抑郁复方中使用频率高且占有重要地位,如逍遥散、无忧汤、当归芍药散、抑肝散等,且进一步研究表明单味药当归在慢性束缚应激模型、CUMS模型、和小鼠绝望模型也具有确切的抗抑郁作用。然而,这些报道仅观察了当归对抑郁症模型的抑郁症状的改善作用,并未关注当归对抑郁症模型血液系统的影响。此外,抑郁症模型是否存在血液系统紊乱的现象,当归抗抑郁作用机制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尚不明确。目前已有文献报道当归中部分化合物的抗抑郁活性,如:阿魏酸、香草酸、丁苯酞。然而,关于当归化学成分的抗抑郁活性仍无系统的研究报道。本研究将1)从当归单味药层面出发,明确当归对抑郁症模型的抑郁样症状和血液系统紊乱的改善作用,并明确两者间的的相关性和机制,不仅为当归药性理论的拓展提供科学依据,还将为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策略;2)从当归单体层面出发,系统地从当归中筛选具有抗抑郁作用活性成分,并对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为从中药当归中开发临床疗效确切、质量可控的抗抑郁天然产物奠定药理学基础。目的:(1)明确当归对抑郁症模型的抑郁样症状和血液系统紊乱的改善作用;并从代谢组学和分子生物学角度阐明当归抗抑郁作用与调节血液系统间的相关性及机制;(2)从当归中系统筛选具有抗抑郁作用的天然小分子化合物;(3)验证主要活性成分阿魏酸松柏酯体内抗抑郁活性进行,并阐释其作用机制。方法:(1)采用孤养结合CUMS抑郁模型,以体重、糖水偏爱率、水平穿越格数、直立次数以及强迫游泳不动时间为指标,明确当归对CUMS模型抑郁样症状的改善作用;再以外周血象、血气、以及血流变为指标,明确当归对CUMS模型大鼠血液系统紊乱的改善作用,并对当归的抗抑郁作用与调节血液系统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以血清和肝脏(贮藏血液的器官)生物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UPLC-MS/MS和NMR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当归对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通路的调节作用,进而阐明当归的抗抑郁作用及其与调节血液系统间的相关性机制;最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当归对CUMS大鼠肝脏中的HIF-1α、PDK-1和LDHA的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明确HIF-1α介导的能量代谢途径在当归通过养血发挥解郁功效中的重要作用。(2)采用超临界CO2技术萃取获得当归提取物,运用多种色谱分离方法对当归提取物进行分离获得单体成分,通过波谱解析(NMR、MS)对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再结合文献报道从市场上购买已知的当归的化学成分。通过以上两种方式获得当归的单体成分,为当归抗抑郁活性化合物的筛选奠定物质基础。再分别采用皮质酮、谷氨酸、和H2O2损伤的PC12细胞模型,以细胞存活率为指标,对所获得的单体化合物进行抗抑郁活性筛选;最后运用神经递质转运体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对所获得的单体化合物进行抗抑郁活性筛选。(3)采用小鼠悬尾试验和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对主要活性成分阿魏酸松柏酯的体内抗抑郁药效进行验证;采用MTT法和LDH释放法检测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MMPs)、细胞内Ca2+浓度和活性氧(ROS);采用试剂盒法测定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NR2B、p-CaMK II、p-JNK、p-p38、细胞色素C、Bax、Bcl-2、caspase-3水平。结果:(1)7.5 g生药/kg和15 g生药/kg的当归能显着逆转CUMS引起的大鼠体重、糖水偏爱率、穿越格数和直立次数显着性降低,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着性升高。慢性不可预知刺激大鼠28天能使SD大鼠出现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单核细胞百分比(MO%)、血氧分压(PO2)、血氧饱和度(sO2)、pH显着性降低,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全血粘度显着升高的现象,当归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CUMS引起的血液系统紊乱。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行为学综合指标与血液系统综合指标的相关系数较高,当归的抗抑郁作用与其养血功效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代谢组学研究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CUMS抑郁模型大鼠血清中的40个生物标志物和肝脏中的47个生物标志物均发生了显着性变化,给予当归干预后,血清中的26个和肝脏中的27个差异代谢物被显着性回调。此外,当归还能抑制CUMS抑郁大鼠的HIF-1α、PDK-1和LDHA的过表达。(2)从当归药材中分离得到12个单体化合物,其中包括Z-丁烯基苯酞(1)、藁本内酯(2)、E-丁烯基苯酞(3)、棕榈酸(4)、cis-Z,Z’-3a.7a’,7a.3a’-dihydroxyligustilide(5)、Tokinolide A(6)、Tokinolide C(7)、β-谷甾醇(8)、Riligustilide(9)、12-异戊烯酰基-14-乙酰基-2E,8E,10E-三烯-4,6-二炔-1-醇(10)、法卡林二醇(11)、阿魏酸松柏酯(12)。Tokinolide C是未经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从市场上购买到的当归中的化合物11个,其中包括洋川芎内酯A(13)、洋川芎内酯H(14)、洋川芎内酯I(15)、新蛇床内酯(16)、欧当归内酯A(17)、阿魏酸(18)、5-羟甲基糠醛(19)、欧前胡素(20)、香草酸(21)、伞形花内酯(22)、正丁基苯酞(23)。体外实验研究表明,洋川芎内酯A和阿魏酸对皮质酮损伤的PC12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藁本内酯、Z-丁烯基苯酞、阿魏酸松柏酯和Tokinolide A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洋川芎内酯A、洋川芎内酯I和正丁基苯酞对H2O2损伤的PC12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此外,5-羟甲基糠醛和阿魏酸松柏酯对ASP+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阿魏酸松柏酯能显着性缩短TST、FST的小鼠不动时间;抑制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存活率下降、LDH释放、细胞凋亡率升高;抑制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Ca2+内流、p-NR2B、p-CaMK II、p-JNK、p-p38水平升高;抑制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ROS生成,SOD活性降低,MDA水平升高;抑制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MMPs下降,Bcl-2/Bax介导的线粒体凋亡通路的激活。结论:(1)当归能有效改善CUMS模型大鼠的抑郁样症状和血液系统紊乱现象。当归的抗抑郁作用与其调节血液系统功能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能涉及TCA循环、糖代谢、氨基酸代谢、鞘脂代谢、甘油脂代谢、牛磺酸代谢、和脂类代谢。HIF-1α信号通路介导的能量代谢途径是当归通过养血发挥解郁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2)洋川芎内酯A、阿魏酸、藁本内酯、Z-丁烯基苯酞、阿魏酸松柏酯、Tokinolide A、洋川芎内酯I、正丁基苯酞和5-羟甲基糠醛可能是当归抗抑郁药效物质基础。(3)阿魏酸松柏酯在体内外均表现出较好的抗抑郁作用,其机制与调节NMDAR-CaMKII-MAPKs信号通路、抗氧化应激和抗线粒体凋亡有关。
孙东晟[7](2019)在《慢性应激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慢性应激对大鼠学习记忆的损伤及其机制研究背景: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长期处于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等应激状态,严重损害机体内平衡从而易引发各种生理心理疾病,因此应激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应激可能诱发多种疾病的发生,其中包括影响大脑的认知功能和导致精神疾病。但目前重复应激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损伤、海马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尚不完全清楚。目的:研究重复束缚应激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损伤以及其潜在的机制。方法:3周龄SD雄性大鼠被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重复应激组给予连续7天,每天2 h的束缚应激。应激结束后,立即进行行为学检测。为探究学习记忆功能受损机制,我们进行离体脑片或离体脑片给予NMDAR抑制剂AP-5、Glu N2A选择性抑制剂PEAQX和Glu N2B选择性抑制剂Ro25-6981预孵育,采用电生理检测LTP或LTD;Golgi染色检测树突棘密度;采用western检测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最后,对大鼠重复应激处理前在其CA3区定位注射Ro25-6981,检测行为学变化。结果:1、重复应激导致S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在水迷宫训练阶段的第四轮和第五轮,重复应激组大鼠找到逃逸平台的潜伏期分别为29.7 s和25.8 s,和对照组大鼠潜伏期(分别是17.8 s和15.8 s)相比明显增加。在第五轮训练结束后,撤掉逃逸平台进行记忆能力的检测,重复应激组大鼠第一次找到逃逸平台的潜伏期为24.6 s,显着高于对照组大鼠的15.1 s;重复应激组大鼠在放有逃逸平台的目标象限滞留的时间为17.3 s,低于对照组大鼠的26.5 s;且60 s内穿越平台的平均次数为1.8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次。在旷场实验中,和对照组相比,重复应激组大鼠自主探索中心开阔区域的时间百分比为13.0%,与对照组大鼠的12.9%并没有显着性差异,说明7天的重复应激没有使大鼠产生抑郁样行为学改变。在新异物体识别实验的训练阶段,重复应激组大鼠对新异物体和熟悉物体的探索时间的百分比与对照组大鼠基本一致;在检测阶段,重复应激组大鼠探索新异物体的时间百分比为17.9%,比对照组大鼠的探索时间40.3%明显减少。同样的,在条件恐惧实验的训练阶段,重复应激组大鼠与对照组大鼠对于电击的僵直反应基本相同;训练阶段给予电击后,重复应激组的僵直时间比率为18.5%,与对照组19.8%基本持平;而在检测阶段,重复应激组大鼠的僵直时间比率为31.4%,则显着低于对照组的41.8%。2、重复应激引起大鼠海马LTP下降(对照组增强幅度为1.65,应激组幅度为1.17;引起大鼠海马LTD易化(对照组抑制幅度为1.02,应激组幅度为0.68)。3、重复应激造成大鼠海马CA3区树突棘密度下降(对照组为12.04/10μm,应激组为8.18/10μm);4、重复应激增加大鼠海马CA3区Glu N1、Glu N2A、Glu N2B等突触蛋白的表达并促使突触蛋白在膜上的分布增加;5、重复应激对于大鼠海马神经元数量没有明显影响;6、离体脑片孵育AP-5阻断重复应激组大鼠LTD的诱导(对照组抑制幅度为1.02,应激组幅度为0.68,应激孵育组幅度为0.98),但未能逆转LTP的下降(对照组增强幅度为1.66,应激组幅度为1.21,应激孵育组幅度为1.11);7、离体脑片孵育Ro25-6981阻断重复应激组大鼠LTD的诱导(对照组抑制幅度为1.01,应激组幅度为0.66,应激孵育组幅度为0.96);8、大鼠CA3区注射Ro25-6981逆转重复应激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在新异物体识别实验中,重复应激合并给予Ro25-6981组大鼠对新异物体和熟悉物体的探索时间比率分别为263.875 s和119.213 s,相比对照组大鼠的探索时间231.288s和109.137 s,没有显着差异。在场景恐惧实验中,训练阶段对照组和重复应激给药组的僵直时间比率分别为21.9375%和21.9%;检测阶段,对照组和重复应激给药组僵直时间比率分别为57.575%和60.3875%。结论:重复应激造成大鼠海马CA3区NMDAR表达增加并在膜上异常聚集,引起突触可塑性受损和学习记忆障碍,而抑制包含Glu N2B的NMDA受体可以逆转重复应激导致的突触可塑性损伤和认知功能障碍。极低频率磁场暴露改善AD模型鼠认知功能及其机制研究背景:阿尔兹海默病(AD)是一种渐进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并且是引起老年性痴呆的最常见的原因。AD的神经病理学标志是淀粉样斑块(β-amyloid),神经原纤维缠结和神经变性,其中神经变性最终会导致痴呆。过度磷酸化的微管相关蛋白tau是神经原纤维缠结的主要蛋白成分。伴随着AD病理进程的发展,患者开始出现突触功能的损伤和神经元丢失。虽然早已有研究显示,AD病人脑中神经元纤维缠结的数量与痴呆的程度正相关,但是却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极低频率电磁场是电场和磁场的混合。极低磁场的频率范围在1 Hz到300Hz。近几十年来,由于人们接触到ELF-MF暴露越来越频繁,因此其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研究热点。有研究报道,极低频率电磁场对于某些神经退行性疾病如亨廷顿病,帕金森病有一定的改善效果。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显示,在AD的早期阶段进行为期3月的50 Hz,500μT的ELF-MF暴露,可以通过减少神经元丢失和减少氧化应激反应来有效延缓AD的病理进程。在开始进行ELF-MF干预时3×Tg AD模型鼠的病理改变如tau蛋白磷酸化和Aβ沉积等尚未显着发生。那么,对于已经发展到严重认知障碍的阶段,ELF-MF暴露,是否仍然可以逆转认知功能,延缓病理进程呢?本次实验,我们给予12月龄的3×Tg AD小鼠50 Hz,500μT连续一个月的ELF-MF暴露,并在暴露结束后应用动物行为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以及电生理技术来评估ELF-MF暴露对于3×Tg AD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并探究其潜在的分子机制。目的:研究极低频率电磁场对12月龄3×Tg AD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改善和潜在机制方法:12月龄的实验小鼠被随机分为4组:野生型标准环境暴露对照组(WT-SE),野生型极低频率电磁场暴露组(WT-MF),转基因型标准环境暴露组(3×Tg-SE),转基因型极低频率电磁场暴露组(3×Tg-MF),所有小鼠接受一个月的标准环境或极低频率电磁场暴露处理。处理结束后,采用行为学检测小鼠认知功能,采用离体脑片电生理检测长时程增强(LTP),采用高尔基染色检测小鼠海马神经元树突棘密度,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检测小鼠海马tau蛋白磷酸化和突触相关蛋白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大脑中Aβ含量。结果:1、ELF-MF暴露改善了12月龄3×Tg AD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在水迷宫检测中,野生型标准环境暴露对照组(WT-SE),野生型极低频率电磁场暴露组(WT-MF),转基因型标准环境暴露组(3×Tg-SE),转基因型极低频率电磁场暴露组(3×Tg-MF)小鼠在目标象限滞留时间分别为22.7 s、28.0 s、16.9s、21.4 s;WT-SE组、WT-MF组、3×Tg-SE组、3×Tg-MF组小鼠找到逃逸平台的潜伏期分别为18.6 s、17.6 s、29.0 s、19.8 s;WT-SE组、WT-MF组、3×Tg-SE组、3×Tg-MF组小鼠穿越目标平台的次数分别为2.8 s、3.2 s、1.4 s、2.4 s。在场景相关条件恐惧实验检测中,WT-SE组、WT-MF组、3×Tg-SE组、3×Tg-MF组小鼠的僵直比率分别为59.8 s、68.5 s、36.4 s、53.7 s;在线索相关条件恐惧实验检测中,WT-SE组、WT-MF组、3×Tg-SE组、3×Tg-MF组小鼠的僵直比率分别为67.1 s、71.4 s、40.6 s、54.1 s。在筑巢实验中,WT-SE组、WT-MF组、3×Tg-SE组、3×Tg-MF组小鼠的筑巢得分分别为4、3.8、2.5、4。2、ELF-MF暴露增强3×Tg AD小鼠海马LTP(WT-SE组、WT-MF组、3×Tg-SE组、3×Tg-MF组小鼠的增强幅度分别为1.48、1.53、1.13、1.42);3、ELF-MF暴露增加了3×Tg AD小鼠海马神经元树突棘密度(WT-SE组、WT-MF组、3×Tg-SE组、3×Tg-MF组小鼠的树突棘密度分别为9.9/10μm、9.8/10μm、7.1/10μm、9.4/10μm);4、ELF-MF暴露使3×Tg AD小鼠海马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得到增加;5、ELF-MF暴露使3×Tg AD小鼠大脑中Aβ水平降低;6、ELF-MF暴露降低了3×Tg AD小鼠海马中tau蛋白磷酸化水平。结论:一段时间的ELF-MF暴露改善了12月龄AD模型鼠的认知障碍,增强海马突触可塑性,并减轻AD的病理进程,说明ELF-MF暴露对于阿尔兹海默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张铭珈[8](2019)在《基于PI3K/Akt/mTOR自噬信号通路探讨四逆散抗皮质酮致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有研究表明,机体长期处于慢性应激状态下,将导致HPA轴功能亢进,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最终损伤海马神经元。自噬是细胞受到外界刺激后产生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这种机制对损伤的神经元细胞至关重要,但自噬过度激活将导致其内环境紊乱,使其功能受损甚至死亡。四逆散出自《伤寒论》,由柴胡、枳实、白芍、炙甘草四味药物组成,具有疏肝解郁、调和肝脾之功。课题组前期实验忆证明四逆散可以改善慢性应激大鼠抑郁样行为。故本实验以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皮质酮建立体外慢性应激细胞模型,通过Western-blot、Real-timePCR、免疫荧光等现代实验技术,从蛋白、基因等层面探讨慢性应激的致病机理以及中药四逆散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慢性应激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实验方法1、根据相关文献培养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并在显微镜下观察4h、24h、48h以及5-7天的生长情况,第7天采用免疫荧光法鉴定所取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2、利用CCK-8法检测不同时间段(6h、12h、24h、48h)和不同浓度皮质酮(0μM、5μM、1OμM、50μM、100μM、200μM、300μM、400μM、600μM、800μM)海马神经元细胞生存率。并根据皮质酮浓度将其分为6组0μM、10μM5、50μM、100μM、200μM、400μM。采用 Western-blot 法检测 LC3-II/LC3-I、Beclin1、ULK1 自噬蛋白以及 PI3K、p-Akt、p-mTOR、p-4E-BP1、p-70s通路蛋白表达量。筛选出最佳皮质酮浓度。3、利用Western-blot和Real-timePCR法检测空白组、模型组、10%空白血清组、10%四逆散血清组、20%空白血清组、20%四逆散血清组、30%空白血清组、30%四逆散血清组海马神经元LC3-II/LC3-I、Beclin1、ULK1蛋白以及基因表达量,并利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以上各组LC3蛋白表达量。筛选出四逆散抗皮质酮损伤海马神经元的最佳浓度。在此基础上,利用Western-blot法检测20%空白血清组、20%四逆散血清组、20%空白血清组+3-ma、20%四逆散血清组+3-ma海马神经元LC3-II/LC3-I、Beclin1、ULK1蛋白表达量。4、利用Western-blot和Real-timePCR法检测空白组、模型组、10%空白血清组、10%四逆散血清组、20%空白血清组、20%四逆散血清组、30%空白血清组、30%四逆散血清组海马神经元PI3K、p-Akt、p-mTOR、p-4E-BP1、p-70s蛋白以及基因表达量,在此基础上,利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20%空白血清组、20%四逆散血清组、20%空白血清组+雷帕霉素、20%四逆散血清组+雷帕霉素以及20%空白血清组、20%四逆散血清组、20%空白血清组+siRNA-NC、20%空白血清组+siRNA-mTOR、20%四逆散血清组+siRNA-mTOR 海马神经元 PI3K、p-Akt、p-mTOR、p-4E-BP1、p-70s 蛋白表达量。利用CCK-8法检测20%空白血清组、20%四逆散血清组、20%空白血清组+3-ma、20%四逆散血清组+3-ma、20%空白血清组+雷帕霉素、20%四逆散血清组+雷帕霉素海马神经元细胞生存率。实验结果1、新生SD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的形态学观察:培养细胞4h后,神经元细胞开始贴壁,贴壁的神经元细胞成圆形、椭圆形或者梭形,部分细胞长出小突触;培养细胞24h后,海马神经元细胞胞体增加,其形态由圆形变为三角形、梭形,突触长度以及数量增加;培养细胞48h后,细胞具有折光性,突触进一步增长,可见部分突触相互连接形成网络;培养细胞5-7天:细胞胞体折光性强,形态饱满,边界清晰,突触间相互连接成致密的网络结构,细胞有一定聚集现象,高倍镜下可观察到明显的细胞核,且细胞胞浆均匀一致,立体感强;2、新生SD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免疫荧光鉴定:海马神经元胞体饱满,突触粗大形成网络,这与形态学图片一致,其细胞纯度在90%以上;3、不同浓度皮质酮对海马神经元细胞生存率的影响:当皮质酮作用在海马神经元细胞 6h,与0μM组比较,100μM、200μM、300μM、400μM、600μM、800μM 组细胞生存率下降(P<0.01),有统计学意义;当皮质酮作用在海马神经元细胞12h,与0μM组比较,800μM组细胞生存率下降(P<0.01),有统计学意义;当皮质酮作用在海马神经元细胞24h,与OμM组比较,5μM、10μM组细胞生存率升高(P<0.01),有统计学意义;100μM、200μM、300μM、400μM、600μM、800μM组细胞生存率下降(P<0.01),有统计学意义;当皮质酮作用在海马神经元细胞48h,与0μM组比较,5μM组细胞生存率增加(P<0.01),有统计学意义;50μM、100μM、200μM、300μM、400μM、600μM、800μM组细胞生存率下降(P<0.01),有统计学意义;4、不同浓度皮质酮对海马神经元自噬蛋白的影响:与0μM组比较,10μM、50μM、10μM、200μM、400μM 组海马神经元 LC3-II/LC3-I、Beclin1、ULK1 蛋白表达量增加(P<0.01),有统计学意义;5、不同浓度皮质酮对海马神经元PI3K/Akt/mTOR通路蛋白的影响:与0μM组比较,10μM组海马神经元PI3K、p-Akt、p-70s、p-4E-BP1蛋白表达量增加(P<0.01);有统计学意义;p-mTOR蛋白表达量增加(P<0.05),有统计学意义;50μM组海马神经元PI3K、p-70s蛋白表达量增加(P<0.01),有统计学意义;p-Akt、p-mTOR蛋白表达量增加(P<0.05),有统计学意义;p-4E-BP1蛋白表达量减少(P<0.01),有统计学意义;100μM组海马神经元PI3K、p-Akt、p-4E-BP1蛋白表达量减少(P<0.01),有统计学意义;p-mTOR蛋白表达量减少(P<0.05),有统计学意义;200μM、400μM 组海马神经元 PI3K、p-Akt、p-mTOR、p-70s、p-4E-BP1 蛋白表达量减少(P<0.01),有统计学意义;6、不同浓度四逆散血清对皮质酮损伤海马神经元生存率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海马神经元生存率下降(P<0.01),有统计学意义;与相应浓度空白血清组比较,四逆散血清组(10%、20%、30%)海马神经元细胞生存率均增加(P<0.05、P<0.01、P<0.05),有统计学意义;7、不同浓度四逆散血清对皮质酮损伤海马神经元自噬蛋白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海马神经元LC3-II/LC3-I、Beclin1、ULK1蛋白表达量均增加(P<0.01),有统计学意义;与相应浓度空白血清组相比,四逆散血清组(10%、20%、30%)海马神经元LC3-II/LC3-I、Beclin1、ULK1蛋白表达量均下降(P<0.01),有统计学意义;8、不同浓度四逆散对皮质酮损伤海马神经元自噬mRNA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海马神经元LC3、Beclin1、ULK1 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P<0.01,P<0.05,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10%空白血清组比较,10%四逆散血清组海马神经元Beclin1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1),有统计学意义;与20%空白血清组比较,20%四逆散血清组海马神经元LC3、Beclin1 mRNA相对表达量减少(P<0.01),有统计学意义;与30%空白血清组比较,30%四逆散血清组海马神经元Beclin1 mRNA相对表达量减少(P<0.01),有统计学意义;9、不同浓度四逆散血清对皮质酮损伤海马神经元LC3免疫荧光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海马神经元LC3斑点密度增加(P<0.01),有统计学意义;与20%空白血清组比较,20%四逆散血清组海马神经元LC3斑点密度减少(P<0.01),有统计学意义;与30%空白血清组比较,30%四逆散血清组海马神经元LC3斑点密度减少(P<0.01),有统计学意义;10、3-ma介导20%四逆散血清对皮质酮损伤海马神经元自噬蛋白的影响:与20%空白血清组比较,20%四逆散血清组海马神经元LC3-II/LC3-I、Beclin1、ULK1蛋白表达量下降(P<0.01),有统计学意义;20%空白血清组+3-ma海马神经元LC3-II/LC3-I、Beclin1、ULK1蛋白表达量下降(P<0.05,P<0.01,P<0.01),有统计学意义;与20%空白血清组+3-ma比较,20%四逆散血清组+3-ma海马神经元ULK1蛋白表达量下降(P<0.01),有统计学意义;11、不同浓度四逆散血清对皮质酮损伤海马神经元PI3K/Akt/mTOR通路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海马神经元PI3K、p-Akt、p-mTOR、p-70s、p-4E-BP1蛋白表达量均下降(P<0.01),有统计学意义;与10%空白血清组比较,10%四逆散血清组海马神经元PI3K、p-Akt、p-70s、p-4E-BP1蛋白表达量均增加(P<0.01),有统计学意义;与20%空白血清组比较,20%四逆散血清组海马神经元PI3K、p-Akt、p-mTOR、p-70s、p-4E-BP1蛋白表达量均增加(P<0.01),有统计学意义;与30%空白血清组比较,30%四逆散血清组海马神经元p-70s、p-4E-BP1、p-mTOR蛋白表达量均增加(P<0.01、P<0.01、P<0.05),有统计学意义;12、不同浓度四逆散血清对皮质酮损伤海马神经元PI3K/Akt/mTOR通路mRNA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海马神经元Akt、mTOR、70s、4E-BP1 mRNA相对表达量减少(P<0.01),有统计学意义;与10%空白血清组比较,10%四逆散血清组海马神经元mTOR 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P<0.01),有统计学意义;与20%空白血清组比较,20%四逆散血清组Akt、mTOR、4E-BP1 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P<0.01),有统计学意义;与30%空白血清组比较,30%四逆散血清组海马神经元mTOR、70s、4E-BP1、Akt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P<0.01、P<0.01、P<0.01、P<0.05),有统计学意义。13、雷帕霉素介导20%四逆散血清对皮质酮损伤海马神经元PI3K/Akt/mTOR通路蛋白的影响:与20%空白血清组比较,20%四逆散血清组海马神经元p-mTOR、p-70s、p-4E-BP1蛋白表达量均增加(P<0.01),有统计学意义;20%空白血清组+雷帕霉素马神经元p-mTOR、p-70s、p-4E-BP1蛋白表达量均减少(P<0.01),有统计学意义;与20%四逆散血清组比较,20%四逆散血清组+雷帕霉素海马神经元p-mTOR、p-70s、p-4E-BP1蛋白表达量均减少(P<0.01),有统计学意义。14、siRNA-mTOR介导20%四逆散血清对皮质酮损伤海马神经元PI3K/Akt/mTOR通路蛋白的影响:与20%空白血清组比较,20%四逆散血清组海马神经元p-mTOR、p-70s、p-4E-BP 1蛋白表达量均增加(P<0.01),有统计学意义;20%空白血清组+siRNA-mTOR海马神经元p-mTOR、p-70s、p-4E-BP1蛋白表达量均减少(P<0.01),有统计学意义;与20%四逆散血清组比较,20%四逆散血清组+siRNA-mTOR海马神经元p-mTOR、p-70s、p-4E-BP1蛋白表达量均减少(P<0.01),有统计学意义。15、3-ma/雷帕霉素介导20%四逆散血清对皮质酮损伤海马神经元细胞生存率的影响:与20%空白血清组比较,20%四逆散血清组海马神经元细胞生存率增加(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20%四逆散血清组比较,20%四逆散血清组+雷帕霉素海马神经元细胞生存率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20%空白血清组+3-ma比较,20%四逆散血清组+3-ma海马神经元细胞生存率增加(P<0.01),有统计学意义。与20%空白血清组+雷帕霉素比较,20%四逆散血清组+雷帕霉素海马神经元细胞生存率增加(P<0.01),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结论1、小于50μM皮质酮可以增加海马神经元细胞生存率;50-800μM皮质酮,且随着作用时间和浓度的增加,海马神经元细胞生存率逐渐降低;2、200μM皮质酮可以抑制海马神经元PI3K/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海马神经元自噬;3、四逆散血清可以增加皮质酮损伤的海马神经元细胞生存率;4、四逆散血清可以抑制皮质酮损伤的海马神经元过度自噬;5、四逆散血清激活皮质酮损伤的海马神经元PI3K/Akt/mTOR信号通路。
程威[9](2019)在《新生鼠隔离对PTSD大鼠海马和杏仁核神经元突触可塑性机制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早期负性经历(early life adversity,ELA)可以引起成人的压力相关性行为表现以及对应激性损伤的易感性增加,可能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发病机制有关。PTSD是指遭遇或目睹涉及自身或他人危及生命的应激性事件或处境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其中参与控制应激反应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 axis)功能失调是PTSD发病的重要特征,血液循环中的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通过作用于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参与HPA轴的负反馈调节,同时有研究报道ELA可导致HPA轴的程序化改变,所以成年后压力敏感性增强可能是由于持续的HPA轴活动改变以及GR的表达异常。富含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的杏仁核(amygdala)和海马(hippocampus)在HPA轴调节中起关键作用。其中杏仁核是调节条件性恐惧获得、表达和消退的关键核团,而海马作为应激反应的整合部位,是调节情绪反应和认知行为功能的重要脑区,对动物的学习记忆有着基本的作用,同时具有高度的突触可塑性。胚胎期和出生早期各种环境因素的改变均可影响海马和杏仁核突触结构的构建与功能的完善,进而导致出生后脑功能受损。突触前膜的突触素I(synapsin I)对神经递质的释放起调节作用,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之间突触联系的形成和维持。突触后致密蛋白-95(postsynaptic density proteins-95,PSD-95)在突触结构、功能和可塑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除synapsin I和PSD-95以外,定位于突触的细胞黏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s,CAMs)在影响突触形成的同时,也可以通过与其他突触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参与信号级联反应调节突触之间的信号传递,影响突触功能。如neurexin I和neuroligin-1/-2可以通过影响大脑中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传递之间的平衡,改变海马和杏仁核神经元长期的记忆储存和恐惧调节,进而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因此我们提出“新生隔离”(neonatal isolation,NI)这种短期重复隔离模式作为早期的心理应激源,是否会通过GR受体引起单一连续应激(single prolonged stress,SPS)方法构建的成年PTSD模型大鼠海马和杏仁核神经元突触稳态的改变,影响兴奋性/抑制性突触的比例以及兴奋和抑制电流平衡,进而导致脑神经网络连接的异常,影响成年后的情感、认知及学习记忆能力,构成PTSD的易感性因素。本研究通过三种行为学实验,旷场实验(open field test,OF),高架十字迷宫(elevated plus maze test,EPM)及Morris水迷宫(morris water maz,MWM)检测NI-SPS大鼠的自发性探索行为、焦虑程度和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从形态学,蛋白水平,基因水平来探索GR及synapsin I、PSD-95、neurexin I、neuroligin-1/-2在NI和SPS大鼠海马、杏仁核的表达变化。结合NI-SPS大鼠的行为学测定,研究ELA是否可以通过GR调控PTSD大鼠的神经可塑性,参与大鼠应激反应、记忆与情感障碍的病理生理过程,为深入揭示PTSD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动物模型制作、实验分组及生理指标测量:采用的雌性Wistar孕鼠,自由摄食饮水饲养至生产,分娩的当天被指定为出生后第0天(postnatal day 0,PND 0)。本研究中共采用了100只雄性幼鼠,随机分为4组(25只/组):1)对照组:不受任何干扰;2)NI组:仅在PND 29接受NI处理,而不接受SPS刺激;3)SPS组:不接受NI处理,仅在PND 56给予SPS刺激;4)NI+SPS组:先在PND 29接受NI处理,然后在PND 56接受SPS刺激。幼鼠在PND 22断奶,在特定的时间点(PND 22,PND 40和PND 60)测量大鼠体重,从PND 63开始,对大鼠进行行为学测试和取材。2、行为学测定:通过行为学实验OF、EPM及MWM检测各组大鼠自发性探索行为、焦虑程度和空间学习记忆能力。3、免疫组织化学: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从形态学角度观察各组大鼠海马和杏仁核GR、synapsin I、PSD-95免疫反应性变化。4、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用ELISA试剂盒测定各组大鼠应激和焦虑时血浆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水平。5、Western blotting:应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和杏仁核部位GR、synapsin I、PSD-95、neurexin I、neuroligin-1/-2蛋白表达变化。6、Real-Time PCR:应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和杏仁核synapsin I、PSD-95、neurexin I、neuroligin-1/-2 mRNA的表达变化;7、免疫荧光技术: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海马neuroligin-1/-2的表达变化。结果:1、大鼠生理指标的测量:与对照组相比,NI和SPS大鼠摄食和饮水等情况无明显变化,NI或SPS对大鼠的体重增长情况均无显着影响。2、行为学检测结果:OF实验中,无论是NI还是SPS对大鼠总体水平运动的影响均不显着,但是NI+SPS组大鼠进入中心区域的次数和运动距离百分比均显着低于NI组和SPS组;EPM实验中,SPS组大鼠的开放臂进入次数百分比和时间百分比显着低于对照组和NI组,而且NI+SPS组大鼠显着低于SPS组;MWM实验中,NI和SPS对大鼠总的运动距离影响也不显着,但是NI和SPS对大鼠经过目标位置次数和目标象限游泳距离百分比的影响是显着的,而且NI+SPS组显着高于SPS组。3、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大鼠海马和杏仁核GR的免疫反应定位于神经元的细胞核和细胞浆。实验组大鼠海马GR的阳性表达较对照组均增强,但是杏仁核GR的阳性表达较对照组均减弱;Synapsin I在对照组大鼠海马和杏仁核显示的阳性反应相对淡染,主要分布在神经元的细胞膜和细胞质。NI处理后,海马和杏仁核的synapsin I免疫反应增强。SPS组大鼠海马synapsin I阳性表达增强,而杏仁核的阳性表达较对照组减弱;PSD-95抗体阳性细胞的免疫组化染色为棕色,免疫反应主要见于海马和杏仁核神经元的胞浆和突起。NI组大鼠海马和杏仁核的PSD-95阳性表达较对照组增强。同时SPS组海马PSD-95的阳性表达也增强,而杏仁核的阳性表达减弱。4、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结果:对照组和NI组大鼠血浆的基础CORT水平没有显着差异,而SPS导致大鼠血浆CORT水平显着升高。另外,NI+SPS组大鼠血浆CORT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和NI组大鼠。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NI组和SPS组大鼠海马GR蛋白表达显着高于对照组,而杏仁核GR蛋白表达显着低于对照组,NI+SPS组同SPS组相比,海马和杏仁核GR蛋白表达的改变显着增强;Synapsin I和neurexin I蛋白在NI组和NI+SPS组大鼠海马的表达显着低于对照组,但是在SPS组的表达显着增高。而NI组和SPS组杏仁核synapsin I和neurexin I的蛋白表达显着低于对照组,而且NI+SPS组显着低于SPS组;同对照组相比,NI组和SPS组大鼠海马PSD-95的蛋白表达和neuroligin-1/-2蛋白表达的比值显着增高,而且NI+SPS组显着高于SPS组。NI组大鼠杏仁核PSD-95的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着升高,而SPS组显着降低。但是NI组和SPS组大鼠杏仁核neuroligin-1/-2的蛋白表达比例均显着低于对照组,而且NI+SPS组显着低于SPS组。7、Real Time PCR检测结果:SPS刺激后大鼠海马synapsin I mRNA的表达同对照组相比显着上调,但是在NI组和NI+SPS组的表达显着下降。NI和SPS刺激后杏仁核synapsin I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均显着减少;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海马PSD-95 mRNA的表达均显着增高。NI组杏仁核PSD-95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显着升高,而SPS组显着降低;经过NI和SPS刺激后,大鼠海马和杏仁核neurexin I mRNA与对照组相比均显着减少,海马neuroligin-1/-2 mRNA表达的比值均显着高于对照组,而杏仁核均显着低于对照组。7、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结果:对照组neuroligin-1和-2在海马脑区部分细胞中高表达,不仅在细胞质中共同定位,而且在突起中也共同定位,但是轴突染色较少。NI组大鼠海马脑区大部分细胞呈极低的neuroligin-1和-2免疫反应,神经突起中未表达。而在SPS组大鼠海马中大多数细胞共同表达neuroligin-1-和-2,在许多较长的细胞突起中共同定位。在NI+SPS组大鼠海马中大多数共同表达的neuroligin-1和-2在较低水平,在细胞突起中共定位,但是在神经纤维的数目少于SPS组。结论:1、与对照组相比,NI组大鼠在焦虑方面没有表现出显着的变化,但是与SPS组大鼠相比,NI+SPS组大鼠在OF和EPM试验中表现出更高的焦虑水平,说明经历过早期应激的大鼠在成年期可能更容易受到负性经历的影响。2、早期NI并不影响成年大鼠血浆CORT水平,然而SPS组和NI+SPS组大鼠血浆CORT水平增加,那么GR就成为早期应激动物模型中HPA轴功能的关键调节因子。3、NI组和SPS组大鼠海马GR的表达水平显着增高,杏仁核GR表达的改变与海马完全相反,而且NI增加了海马和杏仁核这些改变。4、同时NI加重了SPS成年大鼠海马突触后膜和杏仁核突触前膜神经元件的变化,并且增加了海马和杏仁核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比例的改变。综上所述,早期应激引起大鼠的海马和杏仁核HPA轴功能和突触可塑性改变可能会持续至机体成年,进而加重了SPS大鼠遭受创伤时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增加PTSD的易感性。
关素珍[10](2014)在《孕期慢性应激对子代学习记忆能力影响及其干预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建立孕期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CUMS)大鼠模型,在行为学、组织学、分子基因不同水平下,系统的观察大鼠孕期处于应激状态对母体生殖功能及母体、子代的学习记忆能力、情绪的影响,且从海马神经递质和可塑性出发,探讨损伤的可能机制,并经过丰富环境来进行学习记忆能力损伤干预的机制探讨,为深入理解和预测应激的遗传性危害及下一步人群流行病学研究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Wistar雌性成年大鼠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连续21天采用单笼饲养和慢性轻度不可预知应激造模(在第3天开始交配);1)动态观察母鼠体重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皮质酮水平,敞箱实验测定行为学改变,糖水消耗实验测定液体消耗,检测生殖有关的基本情况;测定子鼠血浆皮质酮浓度,采用Morris水迷宫、Y迷宫实验测定子鼠学习记忆能力,利用液体消耗实验、敞箱实验、悬尾实验测定子鼠情绪变化的测定,并分析其变化;2)采用HE染色和电镜进行子鼠脑海马形态学观察,ELISA方法测定脑海马组织各类中枢神经递质含量及活性,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测定海马组织中神经营养因子BDNF、IGF-Ⅱ、核转录因子NF-κB,海马中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Arc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3)给予孕期慢性应激及对照组子代组分别丰富环境干预,进行行为学、情绪、脑海马神经递质含量及突触相关蛋白表达情况测定,分析其效果。结果:1)模型组母鼠体重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高率低于对照组;模型组母鼠皮质酮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母鼠皮质酮水平随应激时间增长有大幅度变化;除粪便粒数外,模型组母鼠行为学各指标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母鼠各行为学指标变化与应激时间长短有关系,时间与应激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关系(P均>0.05);模型组母鼠纯水消耗与对照组未发现存在统计学差异,而两组糖水消耗、总液体消耗和1%蔗糖偏爱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表明应激对孕期大鼠液体消耗指标有影响;时间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母鼠液体消耗变化与应激时间长短有关系;每个时间点的比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的基线总液体消耗、糖水消耗、纯水消耗、糖水偏爱百分比差异不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激第7、14天和21天,模型组大鼠液体消耗各指标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所产子鼠只数及孕天数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子鼠组只数及孕天数均低于对照子鼠组;2)在PND28和PND42时,模型子鼠组体重与对照子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子鼠组血浆皮质酮与对照子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Morris水迷宫实验:模型子鼠组在水迷宫中逃避潜伏期与对照子鼠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与应激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关系(P0.05),模型子鼠组逃避潜伏期时间比对照子鼠组长,且有随时间缩短的趋势;跨平台次数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Y迷宫实验:模型子鼠组在Y迷宫试验中学会所需的训练次数、记忆保持测试正确反应率与对照子鼠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学实验:除清洁次数外,模型子鼠组行为学各指标与对照子鼠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液体消耗情况:模型子鼠组与对照子鼠组在液体消耗实验中糖水消耗和1%蔗糖偏爱百分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纯水消耗和总液体消耗方面未发现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悬尾实验:模型子鼠组与对照子鼠组在悬尾实验中静止时间和挣扎次数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子鼠脑海马形态结构改变,超微结构异常;模型子鼠组与对照子鼠组海马胆碱能神经递质ACh含量、ChAT和AChE活性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子鼠组ACh含量、ChAT活性下降,AChE活性上升;模型子鼠组与对照子鼠组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NE、DA和5-HT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子鼠组三个单胺类神经递质均下降;模型子鼠组与对照子鼠组海马的Glu和GABA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子鼠组较对照子鼠组兴奋性神经递质Glu降低、而抑制性GABA含量升高;模型子鼠组与对照子鼠组海马的NO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子鼠组NO含量降低;4)RT-PCR提示:模型子鼠组与对照子鼠组海马组织的BDNF mRNA、IGF-Ⅱ mRNA和NF-κBmRNA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子鼠组BDNF mRNA、IGF-Ⅱ mRNA和NF-κB mRNA表达降低,Arc mRNA差异未发现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模型子鼠组与对照子鼠组海马组织的BDNF、IGF-Ⅱ、Arc和NF-κB蛋白表达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子鼠组相比,模型子鼠组BDNF、IGF-Ⅱ、Arc和NF-κB表达降低;5)相关性分析发现:子鼠在水迷宫中的逃避潜伏期和Y迷宫中的训练次数与母鼠皮质酮存在正相关(P<0.05)、与母鼠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和1%蔗糖偏爱存在负相关(P<0.05);子鼠在水迷宫中的跨平台次数和Y迷宫中的正确反应率与母鼠皮质酮存在负相关(P<0.05),与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和1%蔗糖偏爱存在负相关(P<0.05);子鼠在水迷宫中的逃避潜伏期和Y迷宫中的训练次数与子鼠皮质酮、海马中GABA存在正相关(P<0.05)、与子鼠ACh、ChAT、NE、DA、5-HT和NO存在负相关(P<0.05);子鼠在水迷宫中的跨平台次数和Y迷宫中的正确反应率与子鼠皮质酮、海马中GABA存在负相关(P<0.05)、与子鼠ACh、ChAT、NE、DA、5-HT和NO存在正相关(P<0.05);除水迷宫中的跨平台次数和Y迷宫中训练次数与IGF-Ⅱ蛋白表达未发现存在相关外(P>0.05),其他指标均发现存在相关性:子鼠在水迷宫中的逃避潜伏期和Y迷宫中的训练次数均与突触各相关蛋白存在负相关性(P<0.05);子鼠在水迷宫中的跨平台次数和Y迷宫中的正确反应率与突触各相关蛋白存在负相关性(P<0.05);6)丰富环境对子鼠体重的影响:模型子鼠组和模型&丰富环境组体重低于对照和对照&丰富环境组子鼠体重。经历了丰富环境后,四组体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丰富环境对子鼠血浆皮质酮水平影响:四组血浆皮质酮同样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子鼠组分别与其他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丰富环境组子鼠血浆皮质酮最低,而模型子鼠组是最高的;7)丰富环境下子鼠学习记忆能力变化:四组在Morris水迷宫中逃避潜伏期与对照子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丰富环境组逃避潜伏期增长,跨平台次数四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丰富环境组子鼠跨平台次数最多,而模型子鼠组是最少;四组子鼠在Y迷宫试验中学习、记忆次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丰富环境,学习、记忆能力就会有所提高;四组子鼠在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丰富环境,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能力就会有所提高;四组子鼠在纯水消耗、糖水消耗和1%蔗糖偏爱百分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丰富环境,糖水消耗就会有所增加;四组在静止时间和挣扎次数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子鼠组水平静止时间最长、挣扎次数最少,而模型子鼠组只要进行了丰富环境,静止时间就会缩短、挣扎次数增多;8)丰富环境对各组子鼠神经递质影响:四组子鼠在海马组织胆碱能神经递质ACh含量、ChAT和AChE活性,单胺类神经递质NE、DA和5-HT含量及氨基酸类神经递质Glu和GABA含量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丰富环境对其均有影响;四组子鼠在海马组织NO含量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丰富环境后,NO含量升高;9)丰富环境对蛋白表达影响:四组子鼠海马组织的BDNF mRNA、 IGF-Ⅱ mRNA和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丰富环境后,蛋白表达增高。结论:1)孕期应激可诱发实验母鼠行为、活动习性和生育能力有影响;2)孕期慢性应激致子鼠出现高应激状态,空间、工作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情绪出现类似焦虑、抑郁现象;3)孕期慢性应激影响子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与母体及子代血浆中皮质酮升高均有关;4)孕期慢性应激对子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与海马组织中枢神经递质变化及BDNF、IGF-Ⅱ、 Arc和NF-κB蛋白表达降低有关;5)丰富环境能改善子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使大鼠的活动度增高、对新环境的探究行为和适应能力增高、大鼠快感也有所增加;6)丰富环境提高孕期慢性应激子鼠学习记忆能力、情绪变化与子鼠血浆中皮质酮、子鼠海马中中枢神经递质分泌、海马组织神经营养因子BDNF、IGF-Ⅱ、核转录因子NF-κB、海马中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Arc mRNAs和蛋白表达均有所增加有关。
二、Rapid effect of stress concentration corticosterone on glutamate receptor and its subtype NMDA receptor activity in cultured hippocampal neuron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apid effect of stress concentration corticosterone on glutamate receptor and its subtype NMDA receptor activity in cultured hippocampal neurons(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AMPK/SIRT1/PGC-1α通路研究醒脾解郁方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抑郁症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抑郁症中医药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1. 抑郁症病理机制中的线粒体损伤 |
2. 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与突触可塑性损伤 |
3. 线粒体生物合成异常与抑郁症神经元突触重塑 |
4. 从“脾”论治抑郁症或成为中医治疗的新途径 |
参考文献 |
实验一 醒脾解郁方对肝郁脾虚抑郁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概述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基于AMPK/SIRT1/PGC-1α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研究醒脾解郁方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 |
概述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基于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探讨醒脾解郁方含药血清对皮质酮诱导海马神经元损伤突触重塑的影响 |
概述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基于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探讨突触微环境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及醒脾解郁方干预效应 |
概述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结语 |
一、研究总结 |
二、初步结论 |
三、存在不足 |
四、创新点 |
五、展望 |
第四部分 附录 |
附录1: 致谢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
附录3 个人简历 |
(2)氯胺酮通过多巴胺第二受体对抑郁样大鼠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抑郁症概述 |
1.1.1 抑郁症研究进展 |
1.1.2 动物抑郁模型 |
1.2 氯胺酮研究进展 |
1.2.1 氯胺酮的药理作用 |
1.2.2 氯胺酮的抗抑郁作用 |
1.3 多巴胺及其受体发挥的生物学作用 |
1.3.1 多巴胺系统概述 |
1.3.2 多巴胺系统对抑郁症的调节 |
1.3.3 DRD2介导的信号通路中分子的生物学作用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仪器及试剂 |
2.2 大鼠抑郁样模型的制备及在体试验 |
2.2.1 大鼠抑郁样模型的制备及分组 |
2.2.2 蔗糖偏好实验 |
2.2.3 悬尾实验 |
2.2.4 强迫游泳实验 |
2.2.5 体重监测 |
2.2.6 脑重称量 |
2.2.7 尼氏染色 |
2.2.8 高尔基染色 |
2.2.9 HE染色 |
2.2.10 免疫组织化学 |
2.2.11 Western-Blot方法检测相关通路蛋白的表达 |
2.2.12 脑内及血液中CORT,HVA及 DA测定 |
2.3 细胞损伤模型的制备及离体实验 |
2.3.1 细胞分组及药物处理 |
2.3.2 CCK-8检测细胞活力 |
2.3.3 细胞形态学观察 |
2.3.4 Western-Blot方法检测相关通路蛋白的表达 |
2.3.5 细胞中CORT,HVA及 DA含量的测定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氯胺酮对抑郁样大鼠的行为学影响 |
3.1.1 氯胺酮对抑郁样大鼠蔗糖偏好的影响 |
3.1.2 氯胺酮对抑郁样大鼠悬尾时间长短的影响 |
3.1.3 氯胺酮对抑郁样大鼠强迫游泳时间长短的影响 |
3.1.4 氯胺酮对抑郁样大鼠体重变化的影响 |
3.1.5 氯胺酮对抑郁样大鼠体重与脑重比值的影响 |
3.2 氯胺酮对抑郁样大鼠脑区神经元及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
3.2.1 氯胺酮对抑郁样大鼠脑区神经元的影响 |
3.2.2 氯胺酮对抑郁样大鼠脑区HE染色结果的影响 |
3.2.3 氯胺酮对抑郁样大鼠脑区突触蛋白表达的影响 |
3.2.4 氯胺酮对抑郁样大鼠神经可塑性的影响 |
3.3 氯胺酮对抑郁样大鼠脑区多巴胺第二受体及其所在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 |
3.4 大鼠脑区及血液中CORT,HVA及 DA含量变化 |
3.5 药物浓度的测定 |
3.5.1 皮质酮浓度的测定 |
3.5.2 氯胺酮浓度的测定 |
3.5.3 L-741,626浓度的测定 |
3.5.4 普拉克索浓度的测定 |
3.6 细胞形态学观察 |
3.7 氯胺酮对损伤细胞中多巴胺第二受体及其所在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 |
3.8 氯胺酮对损伤细胞内CORT,HVA及 DA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氯胺酮通过DRD2调节抑郁样大鼠的行为学变化 |
4.2 氯胺酮通过DRD2调节抑郁样大鼠脑区神经元及突触可塑性 |
4.3 氯胺酮通过DRD2对其下游蛋白表达的影响 |
4.4 氯胺酮通过DRD2对体内单胺类物质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参知健脑方对拟血管性痴呆细胞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参知健脑方各组分药物改善认知机制研究 |
1 人参 |
1.1 中医认识 |
1.2 化学成分 |
1.3 改善认知机制 |
2 知母 |
2.1 中医认识 |
2.2 化学成分 |
2.3 改善认知机制 |
3 赤芍 |
3.1 中医认识 |
3.2 化学成分 |
3.3 改善认知机制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神经元突触囊泡内吞途径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响 |
1 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CME)与神经系统疾病 |
1.1 网格蛋白包被组装 |
1.2 质膜内陷和凹窝形成 |
1.3 凹陷收缩和剪切 |
1.4 囊泡去包被 |
2 Kiss and run途径 |
3 不依赖网格蛋白的大量内吞作用(clathrin-independent bulk endocytosis,CIE) |
4 超速内吞作用 |
5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参知健脑方治疗血管性痴呆机制研究 |
1 研究材料 |
1.1 数据库 |
2 研究方法 |
2.1 参知健脑方入血活性化学成分的检索与筛选 |
2.2 参知健脑方药物成分-靶点、VD疾病-靶点及参知健脑方治病靶点的预测 |
2.3 参知健脑方活性成分-VD-靶点的网络构建 |
2.4 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参知健脑方潜在入血活性化学成分的筛选结果 |
3.2 参知健脑方药物成分-靶点、VD疾病-靶点及参知健脑方治病靶点预测结果 |
3.3 参知健脑方-活性成分-VD靶点的网络构建 |
3.4 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
4 讨论 |
4.1 中医药研究与网络药理学 |
4.2 参知健脑方的理法方药分析 |
4.3 参知健脑方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参知健脑方和谷氨酸干预浓度筛选及其对拟VD细胞模型增殖及毒性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对象 |
1.2 主要实验药品及试剂 |
1.3 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
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 实验方法 |
2.1 PC12细胞培养 |
2.2 谷氨酸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最适宜造模浓度筛选及参知健脑方低、中、高剂量适宜浓度筛选(CCK-8法) |
2.3 谷氨酸造模适宜浓度及干预药物适宜浓度的筛选验证(IncuCyte长时间动态活细胞成像及功能分析系统) |
2.4 谷氨酸诱导损伤PC12细胞模型的建立及分组给药 |
2.5 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及毒性 |
2.6 IncuCyte长时间动态活细胞成像及功能分析系统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及毒性2.7 CFSE细胞增殖实验 |
2.7 CFSE细胞增殖实验 |
2.8 统计学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生理状态下PC12细胞的形态学特征 |
3.2 不同浓度谷氨酸和参知健脑方溶液对PC12细胞增殖及毒性的影响 |
3.3 参知健脑方对拟VD细胞模型的增殖及毒性影响 |
3.4 CFSE细胞增殖实验结果 |
4. 讨论 |
4.1 “毒损脑络”与VD |
4.2 “毒损脑络”的现代生物学内涵 |
4.3 “解毒通络”是治疗VD的重要法则 |
4.4 谷氨酸诱导损伤PC12细胞模型的建立 |
4.5 参知健脑方对谷氨酸损伤PC12细胞的增殖及毒性作用 |
5 小结 |
第三部分 参知健脑方对拟VD细胞模型周期、凋亡、钙离子浓度及活性氧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对象 |
1.2 主要实验药品及试剂 |
1.3 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
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 实验方法 |
2.1 PC12细胞培养 |
2.2 谷氨酸损伤的PC12细胞模型的建立及各组给药 |
2.3 流式细胞术检测PC12细胞周期 |
2.4 流式细胞术检测PC12细胞凋亡 |
2.5 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系统检测PC12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活性氧及超氧化物的水平 |
2.6 qRT-PCR技术检测PC12细胞caspase-3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 |
2.7 统计学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PC12细胞周期检测结果 |
3.2 PC12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
3.3 PC12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活性氧及超氧化物的水平检测结果 |
3.4 参知健脑方对谷氨酸损伤PC12细胞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参知健脑方与谷氨酸损伤的PC12细胞周期阻滞 |
4.2 参知健脑方与谷氨酸损伤的PC12细胞凋亡 |
4.3 参知健脑方与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内钙超载及氧化应激损伤 |
4.4 “解毒通络”法则的部分生物学内涵 |
5 小结 |
第四部分 参知健脑方对拟VD细胞模型clathrin介导的NMDA受体胞吞过程的作用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对象 |
1.2 主要实验药品及试剂 |
1.3 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
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 实验方法 |
2.1 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PC12细胞clathrin、RAB5B和NMDAR1的分布和表达水平 |
2.2 qRT-PCR检测PC12细胞clathrin mRNA和NMDAR1 mRNA的表达水平 |
2.3 Western Blot检测PC12细胞clathrin、RAB5B及NMDAR1的表达水平 |
3 研究结果 |
3.1 PC12细胞的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结果 |
3.2 PC12细胞的qRT-PCR检测结果 |
3.3 PC12细胞的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
4 讨论 |
4.1 参知健脑方与clathrin介导的细胞内吞作用 |
4.2 参知健脑方与NMDA受体的内吞过程 |
4.3 “解毒通络”法则的部分生物学内涵 |
5 小结 |
结语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δ-GABAAR在青春期雌性小鼠抑郁行为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一、前言 |
1.研究现状和成果 |
2.研究目的及意义 |
3.主要研究内容 |
二、δ-GABA_AR在青春期雌性小鼠抑郁行为中的作用 |
引言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动物和耗材 |
2.1.2 青春期雌性小鼠模型制备及相关行为学检测 |
2.1.3 实验数据分析 |
2.2 结果 |
2.2.1 δ敲基因雌性青春期小鼠对CUMS模型的易感性 |
2.2.2 THIP对青春期雌性小鼠抑郁行为的改善作用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三、δ-GABA_AR对青春期抑郁小鼠海马锥体神经元形态的影响 |
引言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动物和耗材 |
3.1.2 实验方法 |
3.1.3 实验数据分析 |
3.2 结果 |
3.2.1 激活δ-GABA_AR降低CA1 锥体神经元树突棘密度 |
3.2.2 δ-GABA_AR对 CUMS诱导的抑郁小鼠海马锥体神经元结构的影响 |
3.2.3 δ-GABA_AR对 THP诱导的抑郁小鼠海马锥体神经元结构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四、δ-GABA_AR对青春期抑郁小鼠海马锥体神经元功能的影响 |
引言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动物和耗材 |
4.1.2 实验方法 |
4.1.3 实验数据分析 |
4.2 结果 |
4.2.1 激活δ-GABA_AR对野生型青春期小鼠CA1 锥体神经元受体的影响 |
4.2.2 δ-GABA_AR对 CUMS诱导的抑郁小鼠锥体神经元谷氨酸受体的影响 |
4.2.3 δ-GABA_AR对 CUMS诱导的抑郁小鼠锥体神经元GABAAR的影响. |
4.2.4 δ-GABA_AR对 THP诱导的抑郁小鼠锥体神经元谷氨酸受体的影响 |
4.2.5 δ-GABA_AR对 THP诱导的抑郁小鼠锥体神经元GABAAR的影响 |
4.2.6 δ-GABA_AR敲除对CUMS诱导的抑郁小鼠锥体神经元受体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五、青春期抑郁小鼠PV神经元δ-GABA_AR的变化及意义 |
引言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实验动物和耗材 |
5.1.2 实验方法 |
5.1.3 实验数据分析 |
5.2 结果 |
5.2.1 THIP增加海马CA1中PV神经元δ-GABA_AR亚基表达 |
5.2.2 PV神经元δ-GABA_AR对 CUMS诱导抑郁小鼠的影响 |
5.2.3 PV神经元δ-GABA_AR对 THP诱导抑郁小鼠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六、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抑郁症中神经元功能损伤及治疗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禁食与雌激素对雌性小鼠的抗抑郁样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文献概述 |
1 引言 |
2 抑郁症概述 |
2.1 抑郁症发展史 |
2.2 抑郁症的定义及分类 |
3 抑郁症发病机制假说 |
3.1 抑郁症发生的相关脑区 |
3.2 抑郁症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受体假说 |
3.3 神经内分泌假说 |
3.4 神经营养因子假说 |
3.5 海马神经元损伤及发生假说 |
3.6 炎症反应假说 |
3.7 其它 |
4 抑郁症药物研究 |
4.1 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发展现状 |
4.2 抗抑郁非药物治疗方法的崛起 |
4.3 联合治疗 |
5 抑郁症的性别差异 |
5.1 外部因素 |
5.2 内部因素 |
6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禁食与雌激素处理对雌性小鼠的抗抑郁样作用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所需药物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及给药 |
2.2小鼠强迫性游泳实验 |
2.3小鼠旷场实验 |
2.4 统计分析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各处理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3.2 小鼠强迫性游泳实验不动时间的测定 |
3.3 小鼠旷场实验自发运动量的测定 |
4 分析与讨论 |
4.1 禁食对小鼠抑郁样行为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
4.2 禁食与雌激素的抗抑郁样作用存在叠加效应 |
第三章 禁食与雌激素抗抑郁样作用的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及给药 |
2.2 小鼠脑组织的提取 |
2.3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 |
2.4 免疫组织荧光 |
2.5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
2.6 统计分析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小鼠脑内BDNF蛋白表达量的变化 |
3.2 小鼠脑内CREB总量及磷酸化水平的变化 |
3.3 小鼠海马齿状回神经新生的变化 |
3.4 小鼠血清中ghrelin、雌二醇和皮质酮含量的测定 |
4 分析与讨论 |
4.1 CREB/BDNF通路 |
4.2 海马神经元新生 |
4.3 神经内分泌机制 |
第四章 禁食与雌激素对前额叶皮质和海马基因表达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动物分组及给药 |
1.2 关键试剂及仪器 |
1.3 相关软件及数据库 |
2 实验方法 |
2.1 Total RNA提取 |
2.2 cDNA文库构建及测序 |
2.3 数据评估和质量控制 |
2.4 基因注释及表达量统计 |
2.5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2.6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及生物学通路富集 |
2.7 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 |
2.8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原始数据质量评估及mapping分析 |
3.2 样品表达量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
3.3 禁食与雌激素处理对小鼠前额叶皮质及海马内基因表达的影响 |
3.4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富集分析 |
3.5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 pathway富集分析 |
3.6 差异表达基因的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 |
4 讨论 |
4.1 差异基因的表达 |
4.2 GO基因功能分析 |
4.3 KEGG功能分析 |
4.4 关键基因的注释和分析 |
4.5 总结 |
第五章 结论 |
1 结论 |
1.1 禁食及其与雌激素联合对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 |
1.2 禁食与雌激素抗抑郁样作用的机制研究 |
1.3 禁食与雌激素对前额叶皮质和海马基因表达的影响 |
2 本论文创新点 |
3 本论文不足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当归及其活性成分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当归抗抑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2.1 当归在抗抑郁复方中的现代研究 |
2.2 当归及其活性成分的抗抑郁作用研究 |
2.3 基于抑郁症分子机制的当归抗抑郁作用研究 |
2.4 结语 |
3 浅谈“养血解郁”的科学内涵 |
3.1 中医理论指导 |
3.2 现代科学研究 |
3.3 结语 |
4 体外抑郁模型研究进展 |
4.1 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 细胞 |
4.2 原代神经元细胞 |
4.3 原代神经胶质细胞 |
4.4 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 |
4.5 其它 |
4.6 结语 |
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当归的抗抑郁作用研究 |
第一节 当归对CUMS大鼠抑郁样症状的改善作用 |
1.1 引言 |
1.2 材料和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3.1 动物分组及给药 |
1.3.2 大鼠慢性温和不可预知结合孤养模型(CUMS)的建立 |
1.3.3糖水偏爱实验 |
1.3.4旷场实验 |
1.3.5强迫游泳实验 |
1.3.6 统计分析 |
1.4 实验结果 |
1.4.1 当归对CUMS大鼠体重的影响 |
1.4.2 当归对CUMS大鼠糖水偏爱率的影响 |
1.4.3 当归对CUMS大鼠水平穿越格数的影响 |
1.4.4 当归对CUMS大鼠直立次数的影响 |
1.4.5 当归对CUMS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的影响 |
1.5 小结与讨论 |
1.5.1 小结 |
1.5.2 讨论 |
第二节 基于“养血解郁”学说研究当归对CUMS大鼠血液系统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血液样本的采集 |
2.3.2 血常规分析 |
2.3.3 血气分析 |
2.3.4 血流变分析 |
2.3.5 统计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当归对CUMS大鼠外周血象的影响 |
2.4.2 当归对CUMS大鼠血气指标的影响 |
2.4.3 当归对CUMS大鼠全血粘度的影响 |
2.4.4 当归的抗抑郁作用与调节血液系统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
2.5 小结与讨论 |
2.5.1 小结 |
2.5.2 讨论 |
第三节 基于血清代谢组学的当归“养血解郁”机制研究 |
3.1 引言 |
3.3 实验方法 |
3.3.1 血清液质备样方法及分析条件 |
3.3.3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当归干预CUMS致抑郁大鼠的血清液质代谢组学研究 |
3.4.2 当归干预CUMS致抑郁大鼠的血清核磁代谢组学研究 |
3.4.3 各给药组干预CUMS大鼠血清代谢物及代谢通路比较分析 |
3.4.4 当归干预抑郁症和贫血两种发病机体代谢物谱分析 |
3.5 小结与讨论 |
3.5.1 小结 |
3.5.2 讨论 |
第四节 当归干预CUMS大鼠的肝脏代谢组学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肝脏核磁备样方法及分析条件 |
4.3.2 肝脏液质备样方法及分析条件 |
4.3.3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当归干预CUMS大鼠肝脏核磁代谢组学研究 |
4.4.2 当归干预CUMS大鼠肝脏液质代谢组学研究 |
4.4.3 各给药组干预CUMS大鼠肝脏代谢物及代谢通路比较分析 |
4.5 小结与讨论 |
4.5.1 小结 |
4.5.2 讨论 |
第五节 基于HIF-1α信号通路的当归“养血解郁”机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蛋白的提取 |
5.3.2 Western Blot步骤 |
5.4 实验结果 |
5.4.1 当归对CUMS大鼠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表达的影响 |
5.4.2 当归对CUMS大鼠乳酸脱氢酶-A(LDHA)表达的影响 |
5.4.3 当归对CUMS大鼠丙酮酸脱氢酶激酶-1(PDK-1)表达的影响 |
5.5 小结与讨论 |
5.5.1 小结 |
5.5.2 讨论 |
第三章 当归的抗抑郁活性成分研究 |
第一节 当归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 |
1.1 引言 |
1.2 材料和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4 实验结果 |
1.4.1 分离所获得的化合物及结构鉴定 |
1.4.2 购买所获得的化合物 |
1.5 小结与讨论 |
1.5.1 小结 |
1.5.2 讨论 |
第二节 基于细胞模型的当归抗抑郁活性成分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细胞培养 |
2.3.2 细胞存活率的测定 |
2.4 实验结果 |
2.4.1 当归单体化合物对PC12 细胞的作用研究结果 |
2.4.2 当归单体化合物对皮质酮损伤的PC12 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 |
2.4.3 当归单体化合物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 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 |
2.4.4 当归单体化合物对H2O2 损伤的PC12 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 |
2.5 小结与讨论 |
2.5.1 小结 |
2.5.2 讨论 |
第三节 基于神经递质转运体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当归抗抑郁活性成分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4 实验结果 |
3.4.1 盐酸氟西汀对ASP+抑制作用检测 |
3.4.2 当归单体化合物对ASP+抑制作用检测 |
3.5 小结与讨论 |
3.5.1 小结 |
3.5.2 讨论 |
第四章 阿魏酸松柏酯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 |
第一节 基于小鼠绝望模型的阿魏酸松柏酯体内抗抑郁作用研究 |
1.1 引言 |
1.2 材料和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3.1 动物分组及给药 |
1.3.2 小鼠悬尾试验 |
1.3.3 小鼠强迫游泳实验 |
1.3.4 统计分析 |
1.4 实验结果 |
1.4.1 阿魏酸松柏酯对小鼠悬尾试验不动时间的影响 |
1.4.2 阿魏酸松柏酯对小鼠强迫游泳试验不动时间的影响 |
1.5 小结与讨论 |
1.5.1 小结 |
1.5.2 讨论 |
第二节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 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细胞培养 |
2.3.2 药物处理 |
2.3.3 细胞存活率测定 |
2.3.4 乳酸脱氢酶释放率测定 |
2.3.5 细胞凋亡率测定 |
2.3.6 Hoechst33324-PI双染 |
2.3.7 统计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 细胞模型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2.4.2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损伤的 PC12 细胞模型乳酸脱氢酶释放率的影响 |
2.4.3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 细胞模型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
2.5 小结与讨论 |
2.5.1 小结 |
2.5.2 讨论 |
第三节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诱导的PC12 细胞NMDA-CaMKII-MAPKs信号通路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细胞内钙离子测定 |
3.3.2 免疫印迹 |
3.3.3 统计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 细胞模型NR2B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 |
3.4.2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 细胞模型细胞内Ca~(2+)的影响 |
3.4.3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 细胞模型CaMKII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 |
3.4.4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损伤的 PC12 细胞模型 JNK 和 p38 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 |
3.5 小结与讨论 |
3.5.1 小结 |
3.5.2 讨论 |
第四节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诱导的PC12 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细胞内活性氧的测定 |
4.3.2 细胞内SOD活力的测定 |
4.3.3 细胞内MDA含量的测定 |
4.4 实验结果 |
4.4.1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 细胞模型细胞内ROS的影响 |
4.4.2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 细胞模型细胞内SOD活力的影响 |
4.4.3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损伤的 PC12 细胞模型细胞内 MDA 含量的影响 |
4.5 小结与讨论 |
4.5.1 小结 |
4.5.2 讨论 |
第五节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诱导的PC12 细胞线粒体凋亡通路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线粒体膜电位的测定 |
5.3.2 免疫印迹 |
5.3.3 统计分析 |
5.4 实验结果 |
5.4.1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 细胞模型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
5.4.2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损伤的 PC12 细胞模型 Bcl-2、Bax、细胞色素 C、和Caspase-3 表达的影响 |
5.5 小结与讨论 |
5.5.1 小结 |
5.5.2 讨论 |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1 研究工作总结 |
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主要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
致谢 |
个人情况及联系方式 |
附录 |
(7)慢性应激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慢性应激对大鼠学习记忆的损伤及其机制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极低频率磁场暴露增强AD模型鼠LTP并改善其认知功能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综述 应激对大脑的广泛影响及其与学习记忆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2 博士期间所获奖励 |
附录3 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附录4 博士期间所参加会议 |
致谢 |
(8)基于PI3K/Akt/mTOR自噬信号通路探讨四逆散抗皮质酮致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第一节 情志疾病与慢性心理应激研究现状 |
1 情志疾病与神经系统的关系 |
2 慢性应激与海马损伤 |
3 肝主疏泄理论与慢性心理应激 |
第二节 细胞自噬 |
1 细胞自噬的过程 |
2 mTOR信号通路 |
3 自噬的检测方法 |
4 自噬相关激动剂与抑制剂 |
5 细胞自噬的作用与意义 |
6 自噬与凋亡 |
7 慢性应激与神经元细胞自噬的关系 |
第三节 四逆散 |
1 四逆散对慢性应激的作用 |
2 四逆散其他临床与实验研究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原代新生SD大鼠海马神经元培养、鉴定及形态学观察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指标 |
3 实验方法 |
4 实验结果 |
5 讨论 |
实验二 慢性应激体外模型的建立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指标 |
3 实验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实验三 四逆散对皮质酮损伤海马神经元生存率及自噬蛋白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指标 |
3 实验方法 |
4 实验结果 |
5 讨论 |
实验四 四逆散对皮质酮损伤海马神经元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指标 |
3 实验方法 |
4 实验结果 |
5 讨论 |
结语 |
一 研究总结 |
二 初步结论 |
三 存在问题 |
四 创新点 |
五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9)新生鼠隔离对PTSD大鼠海马和杏仁核神经元突触可塑性机制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NI-SPS大鼠行为学改变及海马和杏仁核神经元GR变化的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动物分组 |
2.2.2 建立大鼠NI模型 |
2.2.3 建立大鼠SPS模型 |
2.2.4 大鼠行为学检测 |
2.2.5 GR的免疫组化分析 |
2.2.6 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GR |
2.2.7 血浆皮质酮测定 |
2.2.8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NI-SPS大鼠体重增长情况 |
3.2 NI-SPS大鼠行为学改变 |
3.2.1 旷场实验结果 |
3.2.2 高架十字迷宫结果 |
3.2.3 Morris水迷宫结果 |
3.3 大鼠血浆皮质醇水平 |
3.4 海马和杏仁核GR的免疫组化结果分析 |
3.5 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和杏仁核的GR表达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NI-SPS大鼠海马和杏仁核突触相关蛋白synapsin I和PSD-95 表达变化的研究 |
6 前言 |
7 材料与方法 |
7.1 实验材料 |
7.1.1 实验动物 |
7.1.2 主要试剂 |
7.1.3 主要仪器设备 |
7.2 实验方法 |
7.2.1 实验动物分组及模型建立 |
7.2.2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
7.2.3 Western blotting技术 |
7.2.4 Real Time PCR |
7.2.5 统计学分析 |
8 结果 |
8.1 海马和杏仁核synapsin I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
8.2 海马和杏仁核PSD-95 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
8.3 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synapsin I和PSD-95 蛋白表达结果 |
8.4 Real-time PCR检测海马synapsin I和PSD-95 mRNA表达结果 |
8.5 Western blotting检测杏仁核synapsin I和PSD-95 蛋白表达结果 |
8.6 Real-time PCR检测杏仁核synapsin I和PSD-95 mRNA表达结果 |
9 讨论 |
10 结论 |
第三部分:细胞黏附蛋白neurexin I-neuroligin-1/-2 在NI-SPS大鼠海马和杏仁核表达的研究 |
11 前言 |
12 材料与方法 |
12.1 实验材料 |
12.1.1 实验动物 |
12.1.2 主要试剂 |
12.1.3 主要仪器设备 |
12.2 实验方法 |
12.2.1 实验动物分组及模型建立 |
12.2.2 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海马神经元neuroligin-1 和-2 的表达 |
12.2.3 Western blotting检测neurexin I和neuroligin-1/-2 蛋白的表达 |
12.2.4 Real-time PCR检测neurexin I和neuroligin-1/-2 mRNA |
12.2.5 统计学分析 |
13 结果 |
13.1 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和杏仁核neurexin I蛋白表达的结果 |
13.2 Real-time PCR检测海马和杏仁核neurexin I mRNA表达结果 |
13.3 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和杏仁核neuroligin-1/-2 蛋白表达结果 |
13.4 Real-time PCR检测海马和杏仁核neuroligin-1/-2 mRNA表达结果 |
13.5 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海马neuroligin-1 和neuroligin-2 的表达结果 |
14 讨论 |
15 结论 |
16 总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孕期慢性应激对子代学习记忆能力影响及其干预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孕期慢性应激对大鼠及其子代学习记忆能力影响的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贼剂和仪器 |
1.3 内容和方法 |
1.4 质量控制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慢性应激对子代大鼠海马神经递质、突触传递性与学习记忆相关性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1.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4 质量控制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丰富环境对子代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干预的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1.3 内容和方法 |
1.4 质量控制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四、Rapid effect of stress concentration corticosterone on glutamate receptor and its subtype NMDA receptor activity in cultured hippocampal neurons(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AMPK/SIRT1/PGC-1α通路研究醒脾解郁方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D]. 任非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氯胺酮通过多巴胺第二受体对抑郁样大鼠的调节作用[D]. 张鑫彤.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3]参知健脑方对拟血管性痴呆细胞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 田丹枫.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δ-GABAAR在青春期雌性小鼠抑郁行为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 李媛媛.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5]禁食与雌激素对雌性小鼠的抗抑郁样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王璞.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6]当归及其活性成分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D]. 宫文霞. 山西大学, 2019(01)
- [7]慢性应激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孙东晟.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8]基于PI3K/Akt/mTOR自噬信号通路探讨四逆散抗皮质酮致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D]. 张铭珈.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9]新生鼠隔离对PTSD大鼠海马和杏仁核神经元突触可塑性机制影响的研究[D]. 程威. 中国医科大学, 2019(01)
- [10]孕期慢性应激对子代学习记忆能力影响及其干预的实验研究[D]. 关素珍. 新疆医科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