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药厂动力2003增产效果好

喷药厂动力2003增产效果好

一、喷施植物动力2003增产效果好(论文文献综述)

张仕艳[1](2021)在《百香果丰产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百香果(Passiflora edulis Sims)是多年生藤本植物,也是一种热带亚热带加工型水果,具有很高的经济、药用和食用价值,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为了促进百香果产业的发展,提高其产量和品质,实现丰产优质,本研究采用了不同的修剪、施肥、喷施叶面肥、疏果及人工授粉方法,对百香果生长、产量、坐果及果实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修剪试验:以当年种的台农一号百香果为试验材料,在所有修剪中,在2级藤蔓长200~280 cm之间,保留叶片10片时植株主干、四周光照强度较好,果实保果率、产果量高。主干、四周光照强度均比对照高,保果率达70.72%,较对照增加18.14%,产果量为89.20个,增产率达25.76%。总体来看,百香果修剪可采用在2级藤蔓长200~280 cm之间,保留叶片10片,再结合疏枝进行修剪效果好。(2)施肥试验:以当年种的紫香、黄金百香果为试验材料,对蔓枝生长和果实品质分析发现,施肥处理对植株的生长及果实品质均有促进作用,其中生长肥每株施高浓度硫酸钾复合肥(15-15-15)170 g和尿素35 g,促花肥每株施高浓度硫酸钾型含硝态氮复合肥(17-17-17)200 g和0.3%的磷酸二氢钾,壮果肥每株施高浓度硫酸钾型含硝态氮复合肥(17-17-17)400 g时能显着促进蔓枝生长,增加产量及提高商品果率。此施肥处理蔓枝平均长度为95.80 cm与93.33 cm(紫香百香果与黄金百香果),较对照增长了30.75%、24.22%,其产量也最大,增产率达25.52%与34.71%(紫香百香果与黄金百香果),在商品果率上,特级果率比例较大,达64.71%与76.47%(紫香百香果与黄金百香果),比对照分别高出45.10、29.41个百分点。(3)喷施叶面肥试验:以当年种的紫香、黄金百香果为试验材料,对叶片质量、产量及果实品质分析发现,叶面施肥均可改善叶片质量、增加产量和提高果实品质。其中,喷施0.3%磷酸二氢钾叶面肥促进效果最显着。平均叶面积、平均叶厚较对照分别高出24.33%、49.06%与29.12%、56.25%(紫香百香果与黄金百香果),在产量上增长率达43.51%与29.64%(紫香百香果与黄金百香果),喷施磷酸二氢钾显着提高果实的品质,在商品果率上特级果率达17.65%、70.59%(紫香百香果与黄金百香果),一级果率66.67%、13.73%(紫香百香果与黄金百香果),优质果的数量多,商品价值高。综合分析,在花果期喷施0.3%磷酸二氢钾叶面肥至少3次对百香果叶片及果实的效果最佳。(4)疏果试验:以当年种的台农一号百香果为试验材料,在疏果研究中发现,疏果可提高果实品质,其中,在2~3级结果蔓上留果8个时果实的商品果率较高,效果好,特级果率为29.41%,一级果率43.14%,其次是在2~3级结果蔓上留果10个效果好。(5)人工授粉试验:以当年种的台农一号、紫香及黄金百香果为试验材料,分析百香果人工授粉坐果发现,各处理对坐果均有促进作用,其中喷施磷酸二氢钾的效果最好,三个品种的坐果率都最大,其坐果率分别为70.67%、62.00%、61.33%,较对照提高了59.81%、14.81%、15.00%,促进坐果效果显着,其次是先喷10%白糖溶液,再用毛笔粘花粉授粉促坐果效果也好。

靳丹[2](2021)在《五种植物生长物质对绿豆碳代谢及产量与脂肪酸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试验于2018-2019年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宏伟乡吉祥村试验基地进行。以绿丰2号和绿丰5号两个绿豆品种为试验材料,本试验播种前分别使用海藻酸钠寡糖(AOS)、1-(2,4-二氯甲酰氨基环丙羧酸)(B2)、5-氨基乙酰丙酸(ALA)、抗光解S-ABA(SABA)、冠菌素(COR)5种植物生长物质对绿豆种子进行拌种处理,以未进行种子拌种处理为对照(CK)。研究5种植物生长物质对绿豆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态特征、光合荧光作用、糖代谢、脂肪酸、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方面的影响。探讨新型植物生长物质对绿豆不同时期的调控效果和作用机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与CK相比,AOS显着降低绿丰2号株高、增加茎粗、促进地上干物质积累,B2有效降低了两品种绿豆株高,促进茎粗、叶面积指数等形态指标,ALA较其余各处理相比调控效果不明显,S-ABA在V3、R3、R5期均抑制了绿丰5号地上干物质积累量,COR明显增加绿丰5号茎粗以及地上干物质积累量。2.AOS显着提升绿丰5号叶绿素b(Chl b)、总叶绿素(Chl a+b)含量,有效缓解叶绿素衰退速率,B2促进绿丰2号光合系统潜在活性(Fv/Fo)、降低热耗散量子比率(Fo/Fm),ALA提高绿丰5号净光合速率(Pn),S-ABA加速绿丰2号蒸腾速率(Tr),COR增加绿丰5号Fv/Fo、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降低Fo/Fm。3.与CK相比,AOS明显抑制绿丰2号酸性转化酶(Ai)活力,B2明显提高绿丰2号Ai活力,ALA显着提升绿丰2号蔗糖含量、促进绿丰5号淀粉含量积累,S-ABA明显提升绿丰5号蔗糖合成酶活性促进蔗糖积累,COR增加了绿丰2号淀粉的积累。4.分析产量构成因素可知,B2显着增加了绿丰2号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ALA明显增加了绿丰5号各产量构成因素,S-ABA提高了籽粒花生四烯酸含量,COR有效提高两品种绿豆油酸以及花生四烯酸含量,改善绿豆脂肪酸含量,提高品质,促进绿豆产量积累。综上所述,AOS、B2有效降低两品种绿豆株高,增加茎粗;ALA、AOS、COR、B2处理有效改善绿豆光合特性;ALA、S-ABA显着提升绿豆糖代谢水平;COR、B2增产效果较其余各处理物质较优。由此可知,AOS、B2对绿豆形态的调控效果表现为生长抑制型物质,COR增产效果最好,其中绿丰5号两年增产率分别达6.65%、17.63%。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植物生长物质调控效果生长前期较生长后期效果显着。

何堂熹[3](2020)在《广西百色地区芒果低产园改造主要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百色市是我国芒果主产区,芒果是重要经济作物之一。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仍存在一些低产果园(<300 kg/667 m2),严重制约着芒果产业的发展。本论文在调查分析广西百色芒果主产区芒果低产园成因的基础上,开展芒果高接换种、增施有机肥、科学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芒果园生草等低产园改造主要技术研究,为广西百色芒果低产园的改造与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探讨不同嫁接品种、嫁接高度、不同梢次接穗、接穗长度等处理对高接换种嫁接成活率及嫁接成活后接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以金煌芒为中间砧高接其它品种的成活率为:金兴芒>桂热芒82号>田阳香芒>帕拉英达芒>新世纪芒,嫁接高度在2 m时,成活率最高;以采后修剪长出的不同批次成熟枝梢为接穗,对嫁接后枝梢生长影响不大;接穗长度在10 cm-15 cm之间为宜。2.试验开展了4种有机肥对桂热芒82号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芒果产量、改善芒果品质。株施20kg或30kg有机肥B,20 kg或30 kg有机肥D增产明显;株施30 kg有机肥D、20 kg或30 kg有机肥A、30 kg有机肥B可以显着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施用有机肥能明显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有机肥施用量越高,其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4种有机肥均能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等4种酶活性,整体上,施用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有机肥,其土壤相关酶活性越高。土壤养分的提高总体上以株施20 kg、30 kg有机肥D表现较好,相关指标与对照差异显着。3.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本论文以8年生“台农一号”芒(土芒作砧木)为试材,设计植物生长调节剂+疏果(简称“植调剂”)、植调剂+叶面肥+合理疏果、植调剂+叶面肥+不疏果3个处理,以施用清水+疏果为对照。结果表明:与对照比,三个处理均能明显提高芒果的单果重和单株产量,植调剂和叶面肥混合喷施+合理疏果处理的效果最佳。而且植调剂和叶面肥混合喷施+合理疏果处理能延缓果实硬度下降,果皮色泽参数优于其余处理。但三个膨果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均低于对照,有待进一步研究。4.试验设计种植白花三叶草、紫花苕子、矮扁豆及自然生草和清耕5个处理,开展生草栽培对芒果生长环境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白花三叶草和自然生草处理,可以自然越冬,次年无需再播,矮扁豆和紫花苕子次年需要再播。一年中667m2不同生草的最高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全钾含量、全钙含量和全镁含量的草种分别是紫花苕子、矮扁豆、自然生草、矮扁豆和矮扁豆。当年刈割一次回填可以改良土壤理化性质。除白花三叶草外,果园生草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紫花苕子,达14.33 g/kg;所有生草处理刈割回填后可以提高30cm深度的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生草会降低土壤碱解氮含量,降低最多的为白花三叶草;白花三叶草可以显着提高有效钾含量和有效磷含量最高;交换性钙含量和交换性镁含量以自然生草的最高。生草栽培能提高土壤微生物总量,但与对照比,差异不明显。种植白花三叶草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土壤脲酶活性和土壤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氮素、磷素含量有关,白花三叶草和矮扁豆降低了土壤蔗糖酶活性。生草栽培可提高芒果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及糖酸比,整体影响以种植紫花苕子表现较佳。

王祯仪[4](2020)在《人工调控大白刺构型及其防风固沙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荒漠化是全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植被建设是遏制土地荒漠化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可用水资源短缺是荒漠化地区植被建设的限制性因子。为了提高荒漠地区植被建设的林草成活率和保存率,并解决沙区植被建设和可用水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本文通过影响植株内源激素,增加灌丛根茎比,减弱植被蒸腾损失,促进地上部分的保水力,实现人工调控荒漠灌丛构型,改变植物空间形态,从根本上提高植物对水分的利用率,进而提高沙区植被盖度和防风固沙效果。针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药液浓度、施药频次及作用时间展开全面研究,通过测定大白刺的形态、生理生化、营养物质、根系及残留等指标,培育出矮壮、分蘖多、根系发达的植株,并筛选出改善大白刺构型的最佳施用方法,这不仅为降低施用量和提高药剂的利用效率提供理论基础,并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抗逆苗木的定向培育提供技术支撑。为了继续探明人工调控后不同大白刺构型的固沙机制和抗风蚀效应,基于室内风洞模拟,对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后大白刺的防风固沙效果展开研究,为干旱区风沙危害防治和防风固沙林设计提供参考,并为人工调控大白刺理想构型标准参数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以下为主要研究结论:(1)该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仅能够降低植株的株高、冠长、叶长、叶宽、地上鲜重及干重,而且能促进基径、冠幅、叶片数、叶厚、根长、根系平均直径、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根系分支强度、根尖数、根鲜重及干重。但是高施药频次(4次)会使促进作用减弱。低于0.1mm径级的根系对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反应最强烈。交叉数的变化幅度较分叉数相对平缓。通过利用隶属函数法和TOPSIS法对不同施药频次间植物生长状况的综合评判结果中得知,当施药频次为一次或两次时,宜采用较高浓度750mg/L施药;当施药频次为3次时,宜选用600mg/L的施药浓度;当施药频次为4次时,宜施用较低浓度300mg/L施药。(2)该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株生理生化特性具有促进作用,但高浓度会减弱其促进作用,且各试验小区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除了试验一区蒸腾速率外)。当施药频次仅为1次时,蒸腾速率的最佳施药浓度为900mg/L,但是其它生理生化指标的处理浓度都不宜超过750mg/L。7月和8月的植物光合特性指标均高于9月,且8月的光合特性指标均达到峰值。综合评判结果显示,当施药频次为1次时,宜采用较高浓度750mg/L;当施药频次为2次或3次时,宜选用600mg/L的施药浓度;当施药频次为4次时,宜采用较低浓度450mg/L。(3)除试验四区外,该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它试验小区内的植物全氮、全磷及全钾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不同施药频次间的养分回收效率表明,该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各养分回收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但随着施药浓度的上升,养分回收效率会出现一定的负值,且高施药频次(4次)会降低植物养分的回收效率,同时各试验小区对照组的养分回收效率均为负值。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对于植物养分而言,当施药频次为1次或2次时,宜选用600mg/L的浓度处理;当施药频次为3次时,宜选用较高浓度750mg/L处理;当施药频次为4次时,宜采用较低浓度450mg/L处理。(4)植物中的残留浓度(量)远高于土壤,且施药浓度与土壤和植物中的残留浓度呈正比关系,即施药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壤和植物中的残留浓度越高。随着施用时间的增加,各试验小区内土壤和植物中残留浓度逐渐下降,且原始附着量与施药浓度呈正比,即施药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原始残留浓度(原始附着量)就越高。高施药频次和高浓度条件下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完全降解的时间会滞后。由此证明该上述施用方法(高施药频次和浓度)的可行性和安全性。(5)纺锤形大白刺对风速的减弱效果最佳,且行距越大其效果越稳定,而半球形和扫帚形的作用效果相差不多。大白刺对风速的有效减弱高度在0.2cm~14cm内,且对风速的有效减弱距离主要集中在第一排前侧0.5H至最后一排后侧-0.5H处。不同大白刺构型对风速的减弱强度随着风速的增加而增大。风速和行距对不同大白刺构型的集沙粒度参数影响较小。不同集沙仪高度下各大白刺构型的粒级百分含量主要集中在粒径为500μm~250μm范围内的中砂,其次是250μm~100μm粒径范围内的细砂,黏粒含量最少。各大白刺构型的集沙量随着风速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不同风速下17.5cm ×17.5cm行距内纺锤形大白刺和17.5cm × 26.25cm行距内扫帚形大白刺的阻沙效果最好。8m/s风速下扫帚形大白刺的阻沙效果优于纺锤形和半球形;而12m/s和16m/s风速下17.5cm×35cm行距内不同大白刺构型间阻沙效果差异较小。

高岩[5](2019)在《近临界水液化生物质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结合吉林省农村及农业产业技术现状,借鉴国际先进农业发展理念和技术,在“种养结合”理念的指导下,为创建适合北方寒冷地区农村、农业绿色生态循环利用模式。以近临界水液化玉米秸秆转换和提取生物油为研究基础,开展了近临界水液化生物质制备有机肥料及改良盐碱土壤应用技术的研究。总体思路是利用近临界水技术将富含生物质的秸秆和畜禽排泄物等农业废弃物进行降解、提取,进而制成有机肥料。再利用有机肥料进行土壤有机质提升和盐碱土壤的治理与修复。使农业废弃物一步还田,最终构建绿色循环农业,实现现代农业的闭环生产。近临界水液化生物质的应用研究内容包括:(1)近临界水液化玉米秸秆转换和提取生物油的应用研究。在不使用任何催化剂和有机溶剂的条件下,利用近临界水的特殊性质,在较低转变温度和短恒温时间条件下,实现秸秆生物质的提取,建立玉米秸秆与生物油间的转化和提取方法。不同形状的玉米秸秆转化实验表明,杆状玉米秸秆有利于在近临界水中获得更多的生物油。用正己烷提取水溶性生物油,并通过GC-MS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主要的液化产物为酚类化合物,少量的液化产物为正构烷烃、芳香酮类、醇类、烷基苯类和几种含硫、含氮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2)近临界水液化生物质制备有机肥料的应用研究。在不使用任何催化剂和有机溶剂的条件下,利用近临界水液化玉米秸秆制备植物营养液和液化玉米秸秆-畜禽排泄物制备有机肥料。设计和优化了加热效率高、经济性好的电磁感应加热近临界水液化生物质的中试及小规模生产设备。分别确认了合理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参数。研究发现,在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品条件下,生物质快速转化。得到的液体产物主要为酚类、醛类和酮类的混合物,富含促进植物生长的氮、磷、钾及钙、锰、铁、锌、硼、硫、镁、钼等微量元素,pH值为3.5-4.2。液化产物与生物质自然腐化的产物腐殖酸成分种类接近。研究不仅能为生物质制备有机肥料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还能为解决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提供技术参考。(3)探究了近临界水液化生物质改良盐碱土壤种植小麦的效果。在吉林大学扶贫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在吉林省通榆县,开展了近临界水液化生物质改良吉林省西部盐碱土壤种植玉米、高粱农田试验。通过农作物生长和籽实产率的评价,证明了近临界水液化生物质对促进植物生长和土壤改良有一定作用,为推广生物质改良盐碱土壤提供科学依据。(4)开展了示范性工程,建立了吉林省生物质改良盐碱土壤及现代绿色农业工程研究中心通榆基地。通过有机肥料使用的经济效能和土质综合改善的效果,提高和激发农户自身使用有机肥料改良盐碱土壤的积极性和内在动力,有力的促进了吉林省中西部盐碱土壤改良和东北黑土耕区有机质提升工作的顺利开展。本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在:(1)探究了在不使用任何催化剂和化学试剂的条件下,利用近临界水液化玉米秸秆和液化秸秆-畜禽排泄物的可行性。建立了近临界水液化玉米秸秆和液化玉米秸秆-猪粪-羊粪等畜禽排泄物等生物质及制备有机肥的方法。为秸秆还田和可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绿色环保的技术。(2)设计和制造适用于近临界水液化生物质制备有机肥的200 L和1000 L中试和小规模工业生产用高温高压反应釜。在吉林省通榆县实验基地,实现了在不使用任何催化剂和化学试剂的条件下,近临界水在较低温、短时间液化杆状玉米秸秆、玉米秸秆-畜禽排泄物等生物质应用的小试、中试和小规模工业化生产。该工作在国内还鲜有报道。(3)创新地提出利用近临界水液化玉米秸秆-猪粪-羊粪等生物质制备固体、液体有机肥料。实现了简便、清洁、快速的秸秆及秸秆-畜禽排泄物还田,整个过程环保无二次污染。与其它处理玉米秸秆、畜禽排泄物等农业废弃物制备有机肥料技术相比,生产周期大大缩短,而且投资小,占地面积小,可按规模养殖场日产出粪水量设产,做到当日完全处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工业生产。(4)利用废弃生物质制备的有机肥料,在吉林省通榆县实验基地,分别进行了盐碱大田土壤改良试验和植物种植影响评价试验。通过对种植高粱和玉米生长和产率的比较,证明制备的有机肥料应用于作物生长和土壤改良效果明显。为农畜业废弃物制备有机肥及盐碱地改良提供了新的思路。

邓思涵[6](2019)在《不同类型叶面铁肥阻控水稻富集镉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稻作为人类的主要粮食之一,为我国65%以上人口提供主食。但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相对应而来的重金属污染随之普遍,其中水稻重金属污染也日渐突出。据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农田镉(Cd)污染点位超标率达7.0%,位于8种无机污染物之首。土壤中镉一方面影响土壤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降低土壤肥力,另一方面被水稻吸收后,可能会导致水稻产量下降,严重者甚至会直接造成水稻植株死亡。因此研究水稻中重金属镉污染及阻控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在株洲县某中度污染区开展大田试验和采集长沙县某轻度污染土壤开展盆栽试验,最后再由盆栽试验推广至大田试验验证效果。探究水稻不同叶中镉含量与稻米中镉含量关系及喷施不同叶面肥铁肥后对水稻光合作用影响、叶片中抗氧化酶系统影响及铁含量和重金属镉含量影响。以期对农田重金属污染及食品安全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得出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野外随机采集水稻植株样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叶中Cd含量与谷壳、糙米中Cd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其中第一叶中Cd含量与糙米Cd含量相关性最明显(R2=0.8578),为运用叶面肥阻控稻米富集Cd提供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四种市场上随机购买的叶面肥(Ca肥、Si肥、N肥、Fe肥)均能有效促进水稻产量和降低稻米中Cd含量,其中叶面Fe肥增产效果最佳可增产27.27%,同时可减低糙米中Cd含量32.66%。(2)在轻度Cd污染盆栽条件下,喷施四种不同类型叶面Fe肥(Fe2+、Fe3+、Fe(Ⅱ)、Fe(Ⅲ))较CK相比可以提高水稻2.45%~13.14%的产量,提升效果最佳在中浓度Fe(Ⅱ)。喷施适量浓度的Fe(Ⅱ)和Fe(Ⅲ)可以提升水稻叶中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作用率,还能降低叶片中胞间二氧化碳的浓度,同时可以显着增加水稻叶片中POD、SOD和CAT含量,且增加效果明显优于Fe2+和Fe3+,但过量喷施可能会导致叶片中MDA含量上升。喷施四种叶面Fe肥可以显着提升叶、谷壳和糙米中Fe含量,但在茎中和根中提升效果不明显。喷施四种叶面Fe肥均能有效降低叶中Cd含量,但只有在中高浓度喷施下才能有效降低糙米和谷壳中Cd含量,最高可降低糙米中29.03%Cd含量。本研究为大田推广试验提供依据。(3)在中度污染的大田条件下验证盆栽试验,喷施四种不同类型叶面Fe肥可以提高水稻0.99%~9.68%产量。喷施适量浓度的Fe(Ⅱ)和Fe(Ⅲ)可以提升大田中水稻叶绿素含量、净光合作用率和降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大田喷施叶面Fe肥对水稻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没有明显影响。这与前期盆栽试验结果相类似。喷施中高浓度的Fe(Ⅱ)和Fe(Ⅲ)可以显着提升水稻叶片中POD、CAT含量,同时降低MDA含量。在大田中喷施叶面Fe肥对水稻叶片中SOD活性影响不大。喷施中高浓度Fe(Ⅱ)和高浓度Fe(Ⅲ)可以明显增加水稻糙米、谷壳、叶和茎中Fe含量,但在根中提升Fe效果不明显。喷施高浓度Fe2+、Fe(Ⅲ)和中浓度Fe(Ⅱ)可以显着降低谷壳、叶和茎中Cd含量。喷施四种叶面Fe肥对稻米中Cd含量虽有降低趋势但没有显着降低效果,最高可降低糙米中12.90%含量,其总体效果不及盆栽试验,故建议与其他阻控水稻吸收Cd的措施相结合。

宫磊[7](2019)在《五谷丰素和玉黄金配施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文中认为玉米是当今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其集“粮经饲”于一体的特性使其对保障粮食安全、改善人民生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黑龙江省玉米播种面积全国最大,通过提高玉米产量和生产效率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可以增强玉米抗逆性,调节玉米内源激素水平,使其生理生化过程得到改善,从而起到增产增效的效果。本研究供试品种为吉龙1号和天农九,选用五谷丰素和玉黄金两种生长调节剂,五谷丰素采用浸种处理,玉黄金在玉米拔节期叶面喷施,以蒸馏水浸种和蒸馏水喷施为对照,探究这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配合使用对玉米生长发育、形态建成、光合与衰老生理以及抗倒伏和产量的影响。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五谷丰素浸种可以提高玉米苗期株高、叶面积、茎粗,促进玉米幼苗生长发育。使用五谷丰素浸种处理后,吉龙1号与对照相比株高变化不显着,叶面积增加12.1%,茎粗增加32.9%;天农九与对照相比株高增加37.2%,叶面积增加31.6%,茎粗增加21.4%;天农九浸种效果总体优于吉龙1号。2.五谷丰素浸种处理与对照相比可以提高玉米苗期SOD、POD酶活性,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强其抗逆性,提高了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SPAD值,增强了叶片光合作用的能力。吉龙1号使用五谷丰素浸种SOD酶活性提高了 4.6%,POD酶活性提高了 4.3%,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7.1%,叶片净光合速率Pn提高了 4.6%,SPAD值增加了 8.2%。天农九使用五谷丰素浸种SOD酶活性提高了 12.8%,POD酶活性提高了 3.5%,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10.0%,叶片净光合速率Pn提高了 6.2%,SPAD 值增加了 0.4%。3.五谷丰素配施玉黄金处理与对照相比可以提高玉米拔节期以后各个生育时期的SOD、POD酶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叶片叶面积、净光合速率(Pn)和SPAD值,增强了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能力,延缓叶片衰老。4.五谷丰素配施玉黄金处理与对照相比对玉米授粉后苞叶面积、含水量及脱水速率影响较小。5.五谷丰素配施玉黄金处理与对照相比玉米的茎粗有所增加,株高和节间长度有所缩短,其中吉龙1号处理株高降低了 4.0%,节间长度除第1节不明显其余各节分别缩短了 5.4%、19.6%、29.1%、7.0%、12.2%,茎粗增加了 11.2%。天农九处理株高降低了 5.5%,节间长度除第3节不明显其余各节分别缩短了 10.5%、5.4%、22.1%、12.8%、24.5%,茎粗增加了 12.4%。增强了茎秆穿刺强度和茎秆弯折强度,提高了玉米的抗倒伏能力。天农九处理效果要优于吉龙1号处理。6.五谷丰素配施玉黄金处理与对照相比提高了玉米授粉后的百粒干鲜重,吉龙1号处理百粒鲜重增加了 8.81%,百粒干重增加了 1.01%。天农九处理百粒鲜重增加了 4.96%,百粒干重增加了 2.68%。在收获时增加了玉米的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减少了秃尖长和空秆率,提高了玉米产量。吉龙1号处理产量提高了 7.0%,天农九处理产量提高了 7.3%。

李春霞[8](2019)在《锰、铁和钼肥处理种子与叶面喷施对小麦生长与吸收的影响及其机制》文中提出必需微量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粮食生产中由于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化肥施用量居高不下及有机肥料投入数极低,单位面积耕地生物总产出水平不断增加,而土壤中微量元素被不断消耗,致使微量元素逐渐成为制约作物产量与营养品质提高的重要因素,在我国西北地区石灰性土壤中表现尤为突出。一方面,目前粮食作物生产上微肥的施用并不广泛,微量元素不同施用方法及其对作物吸收利用及生长发育影响的生理机制研究尚很薄弱;另一方面,因微量元素缺乏而引起的人体疾病种类及数量不断增加,提高主要谷类作物籽粒中微量元素含量并满足人体营养需要成为生产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籍此,本研究采用盆栽与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针对西北地区小麦主产区土壤缺乏锰、铁和钼等三种微量元素的现状,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施用方法、施用时期、用量对小麦地上与根系生长、光合与抗逆生理、产量及籽粒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锰肥、铁肥和钼肥处理种子有效影响小麦的个体生长生理,促进小麦苗期根系生长,增强根系活力,提高光合性能与花后干物质累积量,增加千粒重和单株粒重。(1)锰肥处理种子促进了小麦冬前根系生长及整个生长期的光合性能,以30mg·kg-1浓度浸种效果最为明显,分蘖期根表面积和根长分别增加115.7%和67.6%,分蘖期和越冬期根系活力分别增加62.8%和250.8%;并通过增强SOD酶活性和延缓生长后期绿叶面积的衰减进程,增加了小麦灌浆期干物质累积量和源器官向籽粒的转化效率,单株粒重比对照增加15.9%,千粒重增加6.4%。(2)铁肥处理种子增强了小麦分蘖期的根系活力,显着增加了越冬期的根长、根直径和根表面积,同时增加了小麦开花前的叶面积和地上地下部的干物质累积,增加了灌浆期的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净净光合速率,其中1 g·L-1 FeSO4种子处理的千粒重提高12.9%,5 g·L-1 FeSO4种子处理的单株粒重提高了4.8%。(3)钼肥处理种子显着增强了小麦越冬前的根系生长和花前的叶面积,增加了越冬期和返青期的干物质累积、返青期和灌浆期的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但降低了小麦抗氧化酶活性。根系活力随钼肥浓度增加而增加,浓度为2 g·L-1 Na2MoO4处理的根系活力最高,分蘖期和越冬期分别比对照(清水处理)高61.2%和48.0%,穗粒数、千粒重和单株粒重分别提高8.3%、5.7%和13.0%。(4)铁肥和钼肥种子处理能提高小麦大田种植的出苗率,增加冬前分蘖,改善小麦群体生长状况,增加单位面积穗数,提高产量。随着铁肥浓度的升高,小麦出苗率呈升高趋势,浓度5 g·L-1 FeSO4种子处理出苗率比对照提高16.8%,单位面积成穗数提高6.9%,13 g·L-1 FeSO4种子处理均能提高小麦的穗粒数和千粒重,3 g·L-1 FeSO4浓度效果较好,有效分蘖提高2.4%,增产8.5%。1 g·L-1 Na2MoO4浓度钼肥处理种子效果明显,出苗率较对照提高5.4%,单位面积成穗数、穗粒数和产量分别增加8.4%、11.4%和21.1%。2.叶面喷施锰肥、铁肥、钼肥提高了小麦的叶面积指数,有效改善了小麦花后的光合性能,协调了小麦产量构成因素,提高了花后的源库转运效率,提高籽粒产量。(1)拔节期喷施锰肥、铁肥和钼肥均显着提高了灌浆期的净光合速率(Pn),以浓度0.5%MnCl2·4H2O、0.1%FeSO4和0.025%0.1%的Na2MoO4效果最显着,Pn分别较对照增加15.2%、29.6%和31.2%以上。开花期喷施铁肥和锰肥显着增加小麦灌浆期的叶绿素含量,以0.4%FeSO4和1.0%1.5%的MnCl2·4H2O处理最高,喷施钼肥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明显。(2)拔节期喷施铁肥增加了灌浆前期的叶面积指数和灌浆后期的叶与茎鞘干重、穗重;喷施锰肥提高了开花期、灌浆期的叶面积指数(LAI),其中喷施浓度为1.0%MnCl2·4H2O处理的LAI和穗重较对照分别提高29.0%和16.2%以上,浓度0.1%Na2MoO4处理开花期LAI增加30.8%以上,穗重增加7.514.4%。开花期喷施0.0250.05%浓度Na2MoO4处理延缓了叶片衰老,灌浆前期叶面积指数较对照增加4.547.9%,叶重和穗重分别较对照增加11.113.0%和12.618.0%。(3)拔节期喷施锰肥、铁肥和钼肥显着增加小麦的穗粒数、千粒重、成穗数和籽粒产量(钼肥对穗粒数影响不显着),提高了花后的源库转运效率,以浓度0.5%MnCl2·4H2O、0.4%FeSO4、0.025 Na2MoO4处理效果最好,籽粒产量分别较对照提高12.0%、8.6%、4.3%,其中铁肥、锰肥处理的收获指数分别提高2.0%和7.6%;开花期喷施微肥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不明显。3.锰肥、铁肥和钼肥不同处理能有效增加小麦籽粒中喷施元素含量及其他微量元素含量。微量元素处理种子对小麦吸收具有激发效应,种子处理与喷施对小麦吸收均具有协同效用。(1)锰肥处理增加了小麦籽粒中的锰和钼含量,拌种和180 mg·kg-1 MnCl2·4H2O浸种处理小麦籽粒中的锰含量分别增加10.0%和27.5%;拌种和3060 mg·kg-1MnCl2·4H2O浸种处理籽粒中钼含量增89.0%和78.5%86.0%;开花期喷施1.5%和1.0%MnCl2·4H2O处理籽粒中锰和铁含量分别增加77.8%和36.2%。(2)铁肥处理增加了小麦籽粒中的铁和锰含量,其中浓度0.8%FeSO4种子处理籽粒中铁含量较对照增加190.3%,锰含量增加26.3%;0.1%和0.4%FeSO4开花期喷施处理籽粒铁含量分别增加13.9%和22.3%,锰含量增加17.2%和7.9%。(3)钼肥处理增加了小麦籽粒中的锰及铁、钼、锌四种元素含量,1g·L-1 Na2MoO4种子处理籽粒中锰含量提高15.8%,开花期喷施0.05%和0.1%Na2MoO4处理籽粒锰、铁、钼、锌含量分别增加1.7%和12.7%、140.2%和39.2%、278%和22.4%、21.4%和12.7%。综上,微肥处理种子的小麦大田增产幅度可达8.5%21.1%,高于拔节期喷施增产幅度4.3%12.0%,可能是通过在生长早期增强抗逆能力与根系活力进而提高吸收能力有关。锰肥、铁肥和钼肥处理种子和开花期喷施均能显着提高小麦籽粒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因此,微肥种子处理技术是提高大田作物籽粒微量元素营养和产量的重要途径。

李东[9](2017)在《激动素和烯效唑对玉米穗建成及产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试验于20152016年在黑龙江农垦九三管局进行,以当地主栽玉米品种‘德美亚1’(D1)和‘德美亚2’(D2)为供试品种。在三个全展叶时期(5展叶期、7展叶期和9展叶期)喷施促进型调节剂激动素(KT)和延缓型调节剂烯效唑(S3307),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研究了两类植物生长调节剂(PGRs)对玉米穗建成及产量的影响,系统研究了调节剂调控玉米穗建成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为化控技术在玉米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时期喷施KT和S3307对两玉米品种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不同时期喷施不同调节剂对不同品种的调控效果不同,从喷施KT和S3307时期上看,7展叶期对产量的调控效果最好。而5展叶期喷施KT会显着增加秃尖长度,7展叶期喷施调节剂会使穗粗和穗长明显增加;S3307在5展叶期和7展叶期喷施具有缩短秃尖的作用,但在品种间表现不一致。2.不同时期喷施KT和S3307后,多数测定时期内,S3307和KT处理的叶片淀粉含量和淀粉酶活性均低于对照,叶片蔗糖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对照,7展叶期喷施KT在前期可显着增加叶片转化酶活性,而S3307在生育后期增加其活性。由此可见,PGRs可改善叶片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以及关键酶活性,提高了“源”端的供应能力,但两调节剂的作用时间不同,KT的调控效果早于S3307。3.不同时期喷施S3307和KT后,两处理籽粒干重和体积均高于对照,7展叶期和9展叶期喷施KT可降低生育后期籽粒鲜重,加快籽粒的脱水进程,处理与对照籽粒形态变化规律为前期增加速率较快,后期较慢,不同品种间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4.对于籽粒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其关键酶活性而言,KT和S3307均显着增加了两品种籽粒内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提高了籽粒内转化酶活性,而S3307可增加灌浆期籽粒内淀粉含量,KT可使生育后期的淀粉酶活性升高。

许原原[10](2016)在《黄腐酸提高苜蓿产量及促进Sinorhizobium meliloti与苜蓿结瘤固氮的作用机理》文中研究指明苜蓿是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的多年生豆科牧草,目前苜蓿产量已经严重供不应求,限制了我国畜牧业发展。接种与苜蓿品种相匹配的高效根瘤菌不仅可以提高苜蓿产量和品质,而且可以减少氮肥使用,提高土壤肥力。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微生物降解褐煤产生的黄腐酸对多种禾本科作物都有很好的增产效果,而且能够促进大豆结瘤固氮,显着提高大豆产量。本课题研究了两株苜蓿高效根瘤菌Sinorhizibium meliloti CCBAU01199和Sinorhizibium meliloti CCBAU01290与中苜一号的共生有效性、黄腐酸对苜蓿产量的影响、黄腐酸对苜蓿—根瘤菌体系的刺激作用及其机理,并针对内蒙地区的八个苜蓿品种进行了根瘤菌的分离及高效菌株的筛选,为提高苜蓿—根瘤菌体系的固氮效率,大力推广苜蓿种植中接种根瘤菌提供理论和材料基础。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接种两株根瘤菌均能够显着提高苜蓿产量,而且S. meliloti CCBAU01199的增产效果高于S. meliloti CCBAU01290,说明S. meliloti CCBAU01199与中苜一号的匹配性更好。根瘤菌不同的接种方式也显着影响接种效果,S. meliloti CCBAU01199最佳的接种方式是拌种,连续两年使苜蓿产量分别提高了37.57%和24.78%。对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结果表明,苜蓿接种根瘤菌提高了土壤全氮、碱解氮及有机质含量,但使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降低,所以在苜蓿种植过程中需补施磷肥和钾肥。喷施0.5g/L黄腐酸对苜蓿的增产效果与接种高效根瘤菌相似,连续两年使苜蓿产量分别提高了29.57%和20.34%,接种S. meliloti CCBAU01290并喷施黄腐酸比只接种根瘤菌苜蓿增产9.16%。检测苜蓿结瘤情况发现黄腐酸显着提高了土着根瘤菌及接种根瘤菌与苜蓿的结瘤数、根瘤鲜重及固氮酶活。以苜蓿中华根瘤菌模式菌株S. meliloti 1021为对象研究了黄腐酸促进S. meliloti与苜蓿结瘤固氮的作用机理。结果发现,黄腐酸显着促进了S. meliloti 1021的生长,使其细胞密度提高了5.07倍,而且使具有完整群体感应系统的菌株S. meliloti 8530 (1021,expR+)的细胞密度提高了20~50倍,说明黄腐酸的调控作用和群体感应系统有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的结果显示黄腐酸显着抑制了S. meliloti 8530的群体感应相关基因expR、sinlI、sinR的表达,而且黄腐酸主要是通过抑制expR基因的表达而调控其群体感应系统。对黄腐酸的作用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发现黄腐酸可能是通过S. meliloti 8530中的QsrR蛋白起作用。对qsrR基因进行敲除证实了上述假设,在meliloti △qsrR突变株中,expR基因的表达上调,而且其表达不再受黄腐酸的抑制。凝胶阻滞及细菌单杂交实验证明QsrR蛋白能够与expR基因启动子结合而直接抑制expR基因的表达。而且黄腐酸通过加强QsrR蛋白与expR基因启动子的结合而进一步抑制expR基因的表达。本研究首次鉴定了一个在转录水平调控expR基因表达的蛋白—QsrR,证明了黄腐酸通过QsrR抑制S. meliloti8530的群体感应系统而促进其生长,抑制其EPSⅡ及AHLs的合成,有利于根瘤菌在根圈的定殖并减弱宿主的防御反应,从而有利于共生固氮。研究结果为提高共生固氮效率奠定了重要基础。从内蒙科尔沁地区采集根瘤共分离得到S. meliloti 74株。针对科尔沁地区的八个苜蓿品种进行高效根瘤菌的匹配实验,初步为每个苜蓿品种筛选到1~3株高效根瘤菌。为科尔沁沙地地区的苜蓿接种根瘤菌积累了优良菌株,也丰富了苜蓿高效根瘤菌菌种资源。

二、喷施植物动力2003增产效果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喷施植物动力2003增产效果好(论文提纲范文)

(1)百香果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生物学特性
        1.1.1 形态特征
        1.1.2 生长环境
    1.2 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
        1.2.1 经济价值
        1.2.2 生态价值
    1.3 市场前景
    1.4 研究进展
        1.4.1 整形修剪
        1.4.2 施肥
        1.4.3 施叶面肥
        1.4.4 疏果
        1.4.5 人工授粉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及目的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研究内容和方法
        2.3.1 修剪试验
        2.3.2 施肥试验
        2.3.3 喷施叶面肥试验
        2.3.4 疏果试验
        2.3.5 人工授粉试验
    2.4 数据处理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修剪对生长的影响
        3.1.1 不同修剪对其光照强度的影响
        3.1.2 不同修剪对其保果率的影响
        3.1.3 不同修剪对其产量的影响
    3.2 不同施肥处理对生长及其商品果率的影响
        3.2.1 不同施肥处理对生长的影响
        3.2.2 不同施肥处理对其产量的影响
        3.2.3 不同施肥处理对商品果率的影响
    3.3 叶面肥对叶片质量及其商品果率的影响
        3.3.1 喷施叶面肥对叶片质量的影响
        3.3.2 喷施叶面肥对其产量的影响
        3.3.3 喷施叶面肥对商品果率的影响
    3.4 不同疏果处理对其商品果率的影响
    3.5 人工授粉对其坐果率的影响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修剪试验
        4.1.2 施肥试验
        4.1.3 喷施叶面肥试验
        4.1.4 疏果试验
        4.1.5 人工授粉试验
    4.2 结论
        4.2.1 修剪试验
        4.2.2 施肥试验
        4.2.3 喷施叶面肥试验
        4.2.4 疏果试验
        4.2.5 人工授粉试验
第5章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2)五种植物生长物质对绿豆碳代谢及产量与脂肪酸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植物生长物质研究概况
        1.2.2 植物生长物质调控作物种子萌发与幼苗形态指标的研究
        1.2.3 植物生长物质调控作物光合特性的研究
        1.2.4 植物生长物质调控作物碳代谢相关指标的研究
        1.2.5 植物生长物质调控作物产量及脂肪酸的研究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品种
        2.1.2 供试植物生长物质
        2.1.3 试验土壤基本情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及地上干物质积累量测定
        2.3.2 叶绿素含量、荧光及光合参数测定
        2.3.3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2.3.4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测定
        2.3.5 脂肪酸的测定
    2.4 数据分析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植物生长物质对绿豆形态特征的影响
        3.1.1 植物生长物质对绿豆株高的影响
        3.1.2 植物生长物质对绿豆茎粗的影响
        3.1.3 植物生长物质对绿豆地上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3.1.4 植物生长物质对绿豆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2 植物生长物质对绿豆光合生理的影响
        3.2.1 植物生长物质对绿豆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2.2 植物生长物质对绿豆荧光特性的影响
        3.2.3 植物生长物质对绿豆光合特性的影响
    3.3 植物生长物质对绿豆生化指标的影响
        3.3.1 植物生长物质对绿豆蔗糖含量的影响
        3.3.2 植物生长物质对绿豆淀粉含量的影响
        3.3.3 植物生长物质对绿豆合成酶的影响
        3.3.4 植物生长物质对绿豆转化酶的影响
    3.4 植物生长物质对绿豆产量及脂肪酸的影响
        3.4.1 植物生长物质对绿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4.2 植物生长物质对绿豆脂肪酸的影响
4 讨论
    4.1 植物生长物质对绿豆形态指标的影响
    4.2 植物生长物质对绿豆光合生理的影响
    4.3 植物生长物质对绿豆糖代谢的影响
    4.4 植物生长物质对绿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广西百色地区芒果低产园改造主要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芒果概述与全国生产情况
    1.2 广西芒果生产情况
    1.3 果树低产园改造相关技术研究进展
        1.3.1 高接换种技术研究进展
        1.3.2 增施有机肥技术研究进展
        1.3.3 果实膨大技术研究进展
        1.3.4 果园生草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1.4 芒果低产原因及低产改造技术研究进展
        1.4.1 芒果低产原因调查
        1.4.2 芒果园低产改造技术研究进展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
    1.6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芒果高接换种技术调查及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2.1.2 数据处理
    2.2 结果分析
        2.2.1 嫁接成活率比较研究
        2.2.2 不同截枝高度对接穗生长情况的影响
        2.2.3 不同接穗长度对接穗生长情况的影响
        2.2.4 不同部位成熟枝梢对接穗生长情况的影响
        2.2.6 不同高接换种方式调查比较
    2.3 讨论
    2.4 小结
3 有机肥对芒果土壤环境及芒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3.1.2 相关指标测定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有机肥种类及施用量对桂热芒82 号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3.2.3 有机肥种类及施用量对桂热芒82 号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2.3.1 有机肥种类和施用量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3.2.3.2 有机肥种类和施用量对土壤p H的影响
        3.2.3.3 有机肥种类和施用量对土壤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3.2.3.4 有机肥种类和施用量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3.2.3.5 有机肥种类和施用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芒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分析
        4.2.1 不同膨果方案对果实单果重、株产和后熟天数的影响
        4.2.2 不同膨果方案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4.2.3 不同膨果方案对果实硬度的影响
        4.2.4 不同膨果方案在芒果后熟期间色泽参数的变化
    4.3 讨论
    4.4 小结
5 生草栽培对芒果园生长环境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5.1.2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5.1.2.1 田间微气候环境测定
        5.1.2.2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5.1.2.3 草种生物量及养分含量的测定
        5.1.2.4 果实品质的测定
        5.1.2.5 数据处理
    5.2 结果分析
        5.2.1 不同草种生育期表现
        5.2.2 不同草种成坪高度比较
        5.2.3 盛花期不同生草对土层温度的影响
        5.2.4 盛花期不同生草对1.5 m冠层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的影响
        5.2.5 不同生草对土壤有机质、p H和电导率的影响
        5.2.6 不同生草养分含量比较
        5.2.7 不同生草的生物量以及全年养分总量比较
        5.2.8 不同生草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5.2.9 不同生草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5.2.10 不同生草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5.2.11 不同生草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5.3 讨论
    5.4 小结
6 全文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结论
        6.1.1 高接换种技术研究
        6.1.2 增施有机肥技术研究
        6.1.3 合理使用膨大剂技术研究
        6.1.4 芒果园生草栽培技术研究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人工调控大白刺构型及其防风固沙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课题资助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常见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作用机理
        1.2.2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方法
        1.2.3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效果
        1.2.4 植物生长调节剂施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1.2.5 有关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 科学问题和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特征
    2.3 植被特征
    2.4 水文状况
    2.5 地貌特征
    2.6 土壤类型
3 材料与方法
    3.1 供试材料
    3.2 试验设计
    3.3 测定方法
        3.3.1 植物生长指标的测定
        3.3.2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
        3.3.3 植物养分含量的测定
        3.3.4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壤和植物中的残留测定
        3.3.5 调控后不同大白刺构型防风固沙效果的风洞模拟
        3.3.6 土壤粒度参数的测定
    3.4 数据处理
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指标的影响
    4.1 对植株枝系特征的影响
        4.1.1 对植株地上部分形态的影响
        4.1.2 对植株分枝特征的影响
    4.2 对植株根系形态的影响
        4.2.1 对植株部分根系指标的影响
        4.2.2 对植株根系分支强度的影响
        4.2.3 对植株根尖数的影响
    4.3 对植株叶片特征的影响
    4.4 对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4.4.1 对植株鲜重和干重的影响
        4.4.2 对植株鲜干比的影响
        4.4.3 对植株根冠比的影响
    4.5 植物生长指标的综合评判
        4.5.1 植物生长指标的典型相关分析
        4.5.2 植物生长指标的隶属函数法判定
        4.5.3 植物生长指标TOPSIS法判读
    4.6 小结
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5.1 对植物光合指标的影响
        5.1.1 同一时间内光合指标的变化趋势
        5.1.2 不同时间内光合指标变化的趋势比较
        5.1.3 不同施药频次间光合特性指标的多重比较
        5.1.4 不同施药频次间光合特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5.2 对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5.2.1 植物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
        5.2.2 植物应激性指标的变化趋势
        5.2.3 植株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
        5.2.4 不同施药频次间生理特性的多重比较
        5.2.5 不同施药频次间生理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5.3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综合评判
        5.3.1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典型相关分析
        5.3.2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隶属函数法判定
        5.3.3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TOPSIS法判读
        5.3.4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主成分分析
    5.4 小结
6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养分的影响
    6.1 植物养分对不同施药频次和浓度的响应特征
        6.1.1 对植物全氮的影响
        6.1.2 对植物全磷的影响
        6.1.3 对植物全钾的影响
    6.2 不同施用时间对植物养分的影响
        6.2.1 施药当月和两个月后对植物全氮的影响
        6.2.2 施药当月和两个月后对植物全磷的影响
        6.2.3 施药当月和两个月后对植物全钾的影响
    6.3 植物养分回收效率
    6.4 植物养分的隶属函数法判定
    6.5 小结
7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特征
    7.1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浓度
        7.1.1 土壤中残留浓度分析
        7.1.2 植物中残留浓度分析
    7.2 不同时间内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动态特征
        7.2.1 土壤中残留动态特征
        7.2.2 植物中残留动态特征
    7.3 小结
8 调控后不同大白刺构型的防风固沙效果
    8.1 大白刺构型对气流场的影响
        8.1.1 半球形大白刺的气流场分布特征
        8.1.2 扫帚形大白刺的气流场分布特征
        8.1.3 纺锤形大白刺的气流场分布特征
    8.2 大白刺构型对过境风速的影响
    8.3 大白刺构型的风速降低率
    8.4 大白刺构型的集沙粒度参数和集沙量
        8.4.1 不同大白刺构型的集沙粒度参数特征
        8.4.2 不同大白刺构型的集沙量分布
    8.5 大白刺构型的集沙粒径组成
    8.6 大白刺构型的分形维数特征
    8.7 小结
9 讨论与结论
    9.1 讨论
        9.1.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根系形态的影响
        9.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叶片衰老的延缓作用
        9.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壤中的降解和吸附性
        9.1.4 植物生长调节剂最佳施用方法与同类研究的对比
        9.1.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沙旱生灌木构型的影响
        9.1.6 沙旱生灌木构型与其水分利用的关系
        9.1.7 沙旱生灌木构型与其环境适应性
        9.1.8 沙旱生灌木构型与工程治沙
    9.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近临界水液化生物质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我国秸秆资源及利用现状
        1.2.1 秸秆资源
        1.2.2 秸秆利用现状
        1.2.3 秸秆利用面临的困境
    1.3 我国畜禽排泄物资源及利用现状
    1.4 吉林省中西部盐碱土壤现状
    1.5 近临界水技术及应用于生物质转化简介
    1.6 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
第二章 近临界水液化玉米秸秆转换和提取生物油
    2.1 前言
    2.2 实验设备与方法
        2.2.1 玉米秸秆与试剂
        2.2.2 实验设备
        2.2.3 实验步骤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水与反应物比率、反应物形状的最优化
        2.3.2 温度的影响与选择
        2.3.3 恒温时间的影响与选择
        2.3.4 玉米秸秆的转化率
        2.3.5 气体产物的组成
        2.3.6 固体残渣的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近临界水液化玉米秸秆制备植物营养液
    3.1 前言
    3.2 实验设备与方法
        3.2.1 原材料与主要化学试剂
        3.2.2 实验设备
        3.2.3 实验步骤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制备条件的选择
        3.3.2 植物营养液营养成分分析
        3.3.3 植物营养液中有机物分析
        3.3.4 副产物滤渣的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秸秆液化植物营养液的应用与评价
    4.1 前言
    4.2 实验设备与方法
        4.2.1 主要原材料和试剂
        4.2.2 实验设备
        4.2.3 实验步骤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植物营养液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4.3.2 植物营养液对盐碱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3.3 植物营养液对植物生育特性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近临界水液化生物质制备有机肥料
    5.1 前言
    5.2 实验设备与方法
        5.2.1 原材料与主要化学试剂
        5.2.2 实验设备
        5.2.3 实验步骤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有机肥制备用设备的设计与优化
        5.3.2 有机肥制备条件的选择
        5.3.3 不同物料及不同投料比例制备有机肥
        5.3.4 有机肥产率及日处理能力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液化生物质有机肥料改良盐碱土壤的应用探索
    6.1 前言
    6.2 实验设备与方法
        6.2.1 主要原材料和试剂
        6.2.2 实验设备
        6.2.3 实验步骤
    6.3 结果与讨论
        6.3.1 生物质液化产物对盐碱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6.3.2 生物质液化产物对植物生育特性的影响
        6.3.3 生物质液化产物对农作物产量影响
        6.3.4 施肥方式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发明专利
致谢

(6)不同类型叶面铁肥阻控水稻富集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水稻重金属污染现状
    1.2 镉对水稻的生长危害
    1.3 阻控水稻富集重金属的措施
        1.3.1 水稻富集重金属的来源
        1.3.2 阻控措施
    1.4 叶面肥技术
        1.4.1 水稻吸收的特点
        1.4.2 叶面肥的类型
        1.4.3 叶面肥的特点
        1.4.4 叶面肥阻控水稻富集镉的作用
        1.4.5 影响叶面肥阻控水稻富集镉的效果因素
    1.5 研究意义与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水稻叶镉与米镉含量的相关性及叶面肥阻控
    2.1 材料与方法
        2.1.1 野外随机采样试验
        2.1.2 叶面肥阻控试验
        2.1.3 样品分析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讨论
        2.2.1 水稻植株中各个部位镉含量
        2.2.2 水稻不同叶中镉含量与水稻籽粒中镉含量的关系
        2.2.3 叶面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2.2.4 叶面肥对水稻根、茎和叶中Cd含量的影响
        2.2.5 叶面肥对水稻稻米中Cd含量的影响
    2.3 小结
第三章 轻度镉污染区四种叶面铁肥阻控水稻富集镉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设计方案
        3.1.3 植物、土壤样品测定
        3.1.4 光合作用和叶绿素的测定
        3.1.5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轻度镉污染区四种叶面铁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3.2.2 轻度镉污染区四种叶面铁肥对水稻叶片中叶绿素的影响
        3.2.3 轻度镉污染区四种叶面铁肥对水稻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3.2.4 轻度镉污染区四种叶面铁肥对水稻叶中酶的影响
        3.2.5 轻度镉污染区四种叶面铁肥对水稻植株中铁含量的影响
        3.2.6 轻度镉污染区四种叶面铁肥对水稻植株中镉含量的影响
        3.2.7 轻度镉污染区水稻植株中铁含量与镉含量关系图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度镉污染区四种叶面铁肥阻控水稻富集镉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试验设计方案
        4.1.3 植物、土壤样品测定
        4.1.4 光合作用和叶绿素的测定
        4.1.5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讨论
        4.2.1 中度镉污染区四种叶面铁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4.2.2 中度镉污染区四种叶面铁肥对水稻叶片中叶绿素的影响
        4.2.3 中度镉污染区四种不同类型叶面铁肥对水稻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4.2.4 中度镉污染区四种不同类型叶面铁肥对水稻叶中酶的影响
        4.2.5 中度镉污染区四种不同类型叶面铁肥对水稻中铁含量的影响
        4.2.6 中度镉污染区四种不同类型叶面铁肥对水稻中镉含量的影响
        4.2.7 中度镉污染区水稻植株中铁含量的与镉含量关系图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不足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五谷丰素和玉黄金配施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生长调节剂作用机理
    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的作用
    1.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的作用
        1.4.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1.4.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作物抗逆相关酶的影响
        1.4.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
        1.4.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植株抗倒性的影响
        1.4.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含水量及脱水速率的影响
        1.4.6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籽粒的影响
        1.4.7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品质的影响
        1.4.8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1.5 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及功效
        1.5.1 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使用方法
        1.5.2 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功效
    1.6 本试验研究思路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及地点
    2.2 田间设计
    2.3 试验管理
    2.4 测定指标
    2.5 测定方法
    2.6 数据分析处理软件
3 结果与分析
    3.1 五谷丰素对玉米苗期的影响
    3.2 五谷丰素及其配施玉黄金对玉米植株形态的影响
        3.2.1 五谷丰素对玉米三叶期植株形态的影响
        3.2.2 五谷丰素配施玉黄金对玉米植株形态的影响
        3.2.3 五谷丰素配施玉黄金对玉米叶面积变化的影响
    3.3 五谷丰素及其配施玉黄金对玉米SOD酶活性、POD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3.3.1 五谷丰素及其配施玉黄金间SOD酶活性变化
        3.3.2 五谷丰素及其配施玉黄金间POD酶活性变化
        3.3.3 五谷丰素及其配施玉黄金间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3.4 五谷丰素及其配施玉黄金对玉米光合作用参数的影响
        3.4.1 五谷丰素及其配施玉黄金对玉米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
        3.4.2 五谷丰素及其配施玉黄金对玉米SPAD值的影响
    3.5 五谷丰素配施玉黄金对玉米抗倒伏性状的影响
        3.5.1 五谷丰素配施玉黄金对玉米株高、穗位高及茎粗的影响
        3.5.2 五谷丰素配施玉黄金对玉米节间长度的影响
        3.5.3 五谷丰素配施玉黄金对玉米茎秆穿刺强度的影响
        3.5.4 五谷丰素配施玉黄金对玉米茎秆弯折强度的影响
    3.6 五谷丰素配施玉黄金间玉米授粉后含水量和脱水速率的变化
        3.6.1 五谷丰素配施玉黄金间授粉后玉米苞叶面积变化
        3.6.2 五谷丰素配施玉黄金间玉米授粉后含水量变化
        3.6.3 五谷丰素配施玉黄金间授粉后脱水速率变化
    3.7 五谷丰素配施玉黄金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
        3.7.1 五谷丰素配施玉黄金间授粉后百粒重干鲜重变化
        3.7.2 五谷丰素配施玉黄金对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影响
4 讨论
    4.1 五谷丰素浸种处理对玉米出苗的影响
    4.2 玉黄金喷施前五谷丰素对玉米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4.3 玉黄金喷施后五谷丰素配施玉黄金对玉米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4.4 五谷丰素配施玉黄金对玉米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4.5 五谷丰素配施玉黄金对玉米籽粒含水量和脱水速率的影响
    4.6 五谷丰素配施玉黄金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
    4.7 试验创新点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锰、铁和钼肥处理种子与叶面喷施对小麦生长与吸收的影响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铁肥、锰肥、钼肥的植物生理功能
        1.2.2 微量元素在植物上的施用方法
        1.2.3 提高作物籽粒中微量元素含量的研究
    1.3 本研究的切入点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内容
        1.5.1 微肥处理种子对小麦根系、地上部生长与生理的影响
        1.5.2 微肥处理种子对小麦群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1.5.3 微肥叶面喷施对小麦花后光合生理与抗衰老的影响
        1.5.4 微肥叶面喷施对小麦叶面积、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1.5.5 微肥不同处理对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吸收的影响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2.0 试验区自然及土壤状况
    2.1 试验设计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方法
        2.3.1 种子处理试验
        2.3.2 叶面喷施试验
    2.4 测定项目
        2.4.1 处理种子试验
        2.4.2 叶面喷施试验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锰肥不同处理对小麦生长、生理和籽粒微量元素的影响
    3.1 锰肥浸种和拌种对小麦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3.1.1 锰肥处理种子对小麦苗期根系生长及活力的影响
        3.1.2 锰肥处理种子对小麦叶面积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3.1.3 锰肥处理种子对小麦干物质分配与累积的影响
        3.1.4 锰肥处理种子对小麦POD、SOD和 CAT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
        3.1.5 锰肥处理种子对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3.2 锰肥喷施对小麦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3.2.1 锰肥喷施对小麦叶面积和光合性能的影响
        3.2.2 锰肥喷施小麦花后叶片POD、SOD和 CAT酶活性及MDA含量
        3.2.3 锰肥喷施小麦的花后干物质分配及累积
        3.2.4 锰肥喷施对小麦产量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
        3.2.5 锰肥喷施对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3.3 讨论
        3.3.1 锰肥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3.3.2 锰肥对小麦生理的影响
        3.3.3 锰肥对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3.4 小结
        3.4.1 锰肥处理种子和叶面喷施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3.4.2 锰肥种子处理和叶面喷施对小麦光合生理与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3.4.3 锰肥种子处理和叶面喷施对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第四章 铁肥处理对小麦生长、生理和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4.1 铁肥浸种对小麦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4.1.1 铁肥处理种子对小麦苗期根系生长及活力的影响
        4.1.2 铁肥处理种子对小麦叶面积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4.1.3 铁肥处理种子对小麦单株干物质累积与分配的影响
        4.1.4 铁肥处理种子对小麦POD、SOD和 CAT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
        4.1.5 铁肥处理种子对小麦的群体动态与产量的影响
        4.1.6 铁肥处理种子对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4.2 铁肥喷施对小麦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4.2.1 铁肥喷施对小麦叶面积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4.2.2 铁肥喷施小麦花后叶片POD、SOD和 CAT酶活性及MDA含量
        4.2.3 铁肥喷施小麦的干物质分配及累积
        4.2.4 铁肥喷施对小麦产量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
        4.2.5 铁肥喷施对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4.3 讨论
        4.3.1 铁肥施用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4.3.2 铁肥施用对小麦生理的影响
        4.3.3 铁肥施用对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4.4 小结
        4.4.1 铁肥处理种子和叶面喷施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4.4.2 铁肥处理种子和叶面喷施对小麦生理的影响
        4.4.3 铁肥处理种子和叶面喷施对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第五章 钼肥处理对小麦光合、衰老生理和籽粒微量元素的影响
    5.1 钼肥浸种对小麦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5.1.1 钼肥处理种子对小麦苗期根系生长及活力的影响
        5.1.2 钼肥处理种子对小麦叶面积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5.1.3 钼肥处理种子对小麦单株干物质累积与分配的影响
        5.1.4 钼肥处理种子对小麦POD、SOD和 CAT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
        5.1.5 钼肥处理种子对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5.1.6 钼肥处理种子对小麦的群体动态与产量的影响
    5.2 钼肥喷施对小麦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5.2.1 钼肥喷施对小麦叶面积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5.2.2 钼肥喷施小麦灌浆期叶片POD、SOD和 CAT酶活性及MDA含量
        5.2.3 钼肥喷施小麦的干物质分配及累积
        5.2.4 钼肥喷施对小麦产量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
        5.2.5 钼肥喷施对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5.3 讨论
        5.3.1 钼肥施用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
        5.3.2 钼肥施用对小麦光合及抗衰老生理的影响
        5.3.3 钼肥施用对小麦籽粒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5.4 小结
        5.4.1 钼肥处理种子和叶面喷施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5.4.2 钼肥处理种子和叶面喷施对冬小麦生理的影响
        5.4.3 钼肥处理种子和叶面喷施对冬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第六章 讨论、结论与展望
    6.1 讨论
        6.1.1 锰、铁和钼肥施用对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6.1.2 锰、铁和钼肥不同施用方式对冬小麦籽粒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6.1.3 锰、铁和钼肥不同施用方式对冬小麦抗逆性的影响
    6.2 主要结论
        6.2.1 锰、铁和钼肥处理种子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6.2.2 锰、铁和钼肥处理种子对小麦抗逆生理的影响
        6.2.3 锰、铁和钼肥叶面喷施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6.2.4 锰、铁和钼肥叶面喷施对小麦光合与抗衰老生理的影响
        6.2.5 锰、铁和钼肥不同处理对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吸收的影响
    6.3 创新点
    6.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9)激动素和烯效唑对玉米穗建成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植物生长调节剂与外界环境因素的关系
        1.2.2 植物生长调节剂与玉米“源”器官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特性的关系
        1.2.3 植物生长调节剂与玉米“源”器官碳代谢的关系
        1.2.4 植物生长调节剂与玉米“源”器官早衰的关系
        1.2.5 植物生长调节剂与玉米“库”器官生长发育关系
        1.2.6 植物生长调节剂与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
    1.3 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品种
        2.1.2 供试植物生长调节剂
        2.1.3 试验地基本情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指标
        2.3.1 取样方法
        2.3.2 叶片和籽粒淀粉含量的测定
        2.3.3 叶片和籽粒蔗糖含量的测定
        2.3.4 叶片和籽粒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2.3.5 叶片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2.3.6 籽粒转化酶活性的测定
        2.3.7 产量的测定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5 展叶期喷施KT和S3307对玉米穗建成及产量的影响
        3.1.1 5 展叶期喷施KT和S3307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及穗部形态的影响
        3.1.2 5 展叶期喷施KT和S3307对玉米叶片同化物代谢的影响
        3.1.3 5 展叶期喷施KT和S3307对玉米籽粒形态的影响
        3.1.4 5 展叶期喷施KT和S3307对玉米籽粒同化物代谢的影响
    3.2 7 展叶期喷施KT和S3307对玉米穗建成及产量的影响
        3.2.1 7 展叶期喷施KT和S3307对玉米穗部形态及产量的影响
        3.2.2 7 展叶期喷施KT和S3307对玉米叶片同化物代谢的影响
        3.2.3 7 展叶期喷施KT和S3307对玉米籽粒形态的影响
        3.2.4 7 展叶期喷施KT和S3307对玉米籽粒同化物代谢的影响
    3.3 9 展叶期喷施KT和S3307对玉米穗建成及产量的影响
        3.3.1 9 展叶期喷施KT和S3307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3.2 9 展叶期喷施KT和S3307对玉米叶片同化物代谢的影响
        3.3.3 9 展叶期喷施KT和S3307对玉米籽粒形态的影响
        3.3.4 9 展叶期喷施KT和S3307对玉米籽粒同化物代谢的影响
    3.4 不同时期喷施KT和S3307对玉米穗建成及产量调控效应的比较
        3.4.1 不同时期喷施KT和S3307对玉米产量的调控
        3.4.2 不同时期喷施KT和S3307对玉米源器官碳代谢的调控
        3.4.3 不同时期喷施KT和S3307对玉米库器官形态指标的调控
        3.4.4 不同时期喷施KT和S3307对玉米库器官碳代谢的调控
4 讨论
    4.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源”器官碳代谢的调控
    4.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库”器官形态的调控
    4.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库”器官碳代谢的调控
    4.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调控
    4.5 展望
    4.6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黄腐酸提高苜蓿产量及促进Sinorhizobium meliloti与苜蓿结瘤固氮的作用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苜蓿的价值及其需求
        1.1.1 苜蓿的价值
        1.1.2 我国畜牧业对苜蓿的需求
        1.1.3 苜蓿高效根瘤菌筛选及接种的必要性
    1.2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
        1.2.1 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固氮体系的建立
        1.2.2 根瘤菌表面多糖在共生中的作用
    1.3 根瘤菌的群体感应
        1.3.1 群体感应调控概述
        1.3.2 群体感应系统的功能
        1.3.3 S.meliloti 8530的群体感应系统
    1.4 腐植酸及其应用
        1.4.1 黄腐酸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品质的作用
        1.4.2 黄腐酸提高植物抗逆性的作用
        1.4.3 黄腐酸对土壤微生物的调控作用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微生物降解褐煤产生的水溶性黄腐酸(water-soluble humic material,WSHM)
        2.1.2 苜蓿品种
        2.1.3 所用菌株、质粒及引物
        2.1.4 培养基
        2.1.5 缓冲液及试剂
        2.1.6 抗生素
        2.1.7 酶及其他化学试剂
        2.1.8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苜蓿田间试验
        2.2.2 苜蓿结瘤试验
        2.2.3 黄腐酸对根瘤菌生长的影响
        2.2.4 黄腐酸对根瘤菌胞外多糖合成的影响
        2.2.5 黄腐酸对S. meliloti群体感应信号物质AHLs合成的影响
        2.2.6 根瘤菌总RNA的提取
        2.2.7 总RNA样品的检测
        2.2.8 RNA反转录为cDNA
        2.2.9 RT-qPCR
        2.2.10 S. meliloti △qsrR基因突变株的构建
        2.2.11 检测S. meliloti △qsrR中expR基因的表达
        2.2.12 His_6-QsrR蛋白的外源表达及纯化
        2.2.13 EMSA(DIG Gel Shift Kit,2~(nd)Generation,Roche)
        2.2.14 细菌单杂交
        2.2.15 苜蓿根瘤中根瘤菌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2.2.16 分离纯化的苜蓿根瘤菌与八个苜蓿品种的共生匹配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施加黄腐酸及接种根瘤菌对苜蓿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3.1.1 施加黄腐酸及接种根瘤菌对苜蓿结瘤的影响
        3.1.2 施加黄腐酸及接种根瘤菌对苜蓿固氮酶活的影响
        3.1.3 施加黄腐酸及接种根瘤菌对苜蓿产量及蛋白产量的影响
        3.1.4 施加黄腐酸或接种根瘤菌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3.1.5 小结
    3.2 黄腐酸促进S. meliloti生长及结瘤的作用机理研究
        3.2.1 黄腐酸对S. meliloti与苜蓿结瘤固氮的影响
        3.2.2 黄腐酸对S.meliloti生长的影响
        3.2.3 黄腐酸对S. meliloti胞外多糖合成的影响
        3.2.4 黄腐酸对S. meliloti群体感应信号物质AHLs合成的影响
        3.2.5 小结
    3.3 黄腐酸对S.meliloti群体感应系统的调控机理研究
        3.3.1 黄腐酸对S.meliloti群体感应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3.2. S.meliloti 8530 qsrR基因突变株的构建及表型分析
        3.3.3 黄腐酸通过QsrR蛋白而抑制S meliloti 8530 expR基因的表达
        3.3.4 QsrR蛋白能够直接调控expR基因的表达
        3.3.5 黄腐酸抑制expR基因表达的机制
        3.3.6 小结
    3.4 苜蓿根瘤菌的分离及针对内蒙科尔沁沙地八个苜蓿品种的高效菌株筛选
        3.4.1 苜蓿根瘤菌的分离、纯化、鉴定
        3.4.2 所分离根瘤菌与八个苜蓿品种的温室匹配实验
        3.4.3 小结
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
    4.1 讨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喷施植物动力2003增产效果好(论文参考文献)

  • [1]百香果丰产栽培技术研究[D]. 张仕艳.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2]五种植物生长物质对绿豆碳代谢及产量与脂肪酸的影响[D]. 靳丹.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09)
  • [3]广西百色地区芒果低产园改造主要栽培技术研究[D]. 何堂熹. 广西大学, 2020(07)
  • [4]人工调控大白刺构型及其防风固沙效果研究[D]. 王祯仪.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
  • [5]近临界水液化生物质及其应用研究[D]. 高岩. 吉林大学, 2019(02)
  • [6]不同类型叶面铁肥阻控水稻富集镉的研究[D]. 邓思涵.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7]五谷丰素和玉黄金配施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D]. 宫磊. 东北农业大学, 2019(01)
  • [8]锰、铁和钼肥处理种子与叶面喷施对小麦生长与吸收的影响及其机制[D]. 李春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9]激动素和烯效唑对玉米穗建成及产量的影响[D]. 李东.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7(08)
  • [10]黄腐酸提高苜蓿产量及促进Sinorhizobium meliloti与苜蓿结瘤固氮的作用机理[D]. 许原原.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喷药厂动力2003增产效果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