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位名人档案的收集、保管与利用——干部档案的延伸与补充(论文文献综述)
黄晶云[1](2021)在《高校名人档案建设研究 ——以我国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为例》文中认为
王晓炜[2](2021)在《论科技名人史料的档案化建构》文中研究指明
石磊[3](2021)在《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文中指出民国时期的民众教育馆,是在民众教育运动中转型或改组生成的综合性地方社会教育机构,1949年以前承担着尚未建立博物馆的省、市、县文物考古、艺术品征集保护、美术展览、研究教育工作。其博物馆美育事业萌芽于社会式美术教育崛起和博物馆兴建的热潮中,在当时以民众教育馆为中心机关的社会教育体系中,其艺术品展示、收藏、说明以及传授艺术知识提高民众审美觉悟的责任由政府以立法形式赋予,服务国民性改造和社会艺术化事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往在美术史、博物馆的通史或个案研究中,关于民众教育馆美术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记录较少,且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因此,文章选取1927年—1949年的民众教育馆的实物收藏、展览、讲演、出版、培训等美育举措为考察对象,研究其实践过程、理念、特点和历史价值。首先,在社会教育和博物馆史的视域中,分析博物馆美育产生的思想根源,梳理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体系形成的社会背景和过程,阐明民众教育馆跻身社会美育领域的必然性。然后,在美术、博物馆领域的交叉带,全面考察非战时状态下江浙、云南、山东等地建制较完善的民众教育馆在行使美术馆应有的社会美育职能时,运用的手段、奉行的原则、施教的内容,把握民众教育馆开展艺术、博物馆类工作实践的落脚点、总体态势和成果业绩。紧接着,解读以往疏于研究的全面抗战时期后方民众教育馆抓住国难当头之际艺术教育与文化保护工作地位提升的机遇,依托教育政策和文化区位条件优势,协助、承办的民族艺术文化保护、公共美术宣教等工作,肯定其在统一艺术家思想、加快美术大众化进程、平衡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分配、扞卫及重塑国家文化等方面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针对美术馆普遍规律与民众教育馆的文化个性、民众教育馆通用规程与各馆艺术教育实际情况两对矛盾,归纳出本质相似的民众教育馆和专业美术馆在公共美术教育工作中表现出的共性,剖析民众教育馆相比专业美术馆更突出的平民性、实利性、多元性、指导性特点及其成因,发掘出民众教育馆地域特色鲜明、协同性强、全民覆盖率高等优势。最后,总结民众教育馆在社会动荡和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对中国社会美术教育现代转型以及对博物馆本体发展所起的作用,辩证看待民众教育馆在艺术教育和博物馆事业本土化建设中的前瞻性和存在问题的成因。希望通过整理、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相关史料、案例,客观揭示民众教育馆对中国近现代博物馆美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贡献,明晰其在博物馆史与美术史中的独特地位,更完整地呈现早期博物馆美育发展的全貌,并弥补社会美术教育历史版图的缺失。
李丽[4](2021)在《济南市J区镇街档案管理规范化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与之而来产生了大量的档案资料。如何对这些档案资料进行规范化管理和应用,已经成为亟需研究解决的问题。随着农村农业工作的多元化发展,乡镇街道等基层档案管理受到重视的同时,也面临一定的挑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对济南市J区镇街档案管理规范化的现状进行了剖析,通过实地调研访谈、进行档案管理调查问卷等手段,结合具体概念理论,系统分析了济南市J区镇街档案管理方面存在的五个问题:档案管理制度建设不够规范;档案软硬件配备仍需加强;档案资源建设不够规范;档案信息化建设不够深入;档案服务利用有待提高。分析总结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包括四个方面:受传统思想影响不够重视档案工作;档案管理观念较为落后、操作不够规范;档案管理资金、设备、人员不够到位;档案管理业务水平不够熟练。通过研究国内外相关基层组织先进的档案规范化管理方式,通过与其他先进地区、行业档案规范化管理进行对比,为J区镇街基层档案管理规范化提供借鉴经验。在此基础上,综合相关理论和先进经验,针对J区镇街档案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寻找镇街基层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方案,并从档案制度建设、软硬件建设、资源建设、信息化建设、服务利用等五个方面提出改进措施,确保J区镇街基层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打造标准亮点,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切实的基础。
黄体杨,钟志龙,金文杰[5](2021)在《作为整体性概念的个人档案及其管理:内涵、逻辑与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建立、收集和管理与个人有关的档案已具有广泛的实践基础,现代档案学围绕人事档案、名人档案和私人档案等形成了一系列相对独立的理论知识与方法体系。文章以"个人生命周期形成的档案整体"为逻辑起点,将与个人有关的档案视为一个整体性概念进行讨论,发现可以形成以个人为中心的内容来源观,为不同类型个人档案之间的互证互补、互相转化的管理现实找到合理的理论依据,为推进不同类型的个人档案管理业务规则的融合发现了恰当的理论突破口,为面向社会开展作为整体的个人档案现象的宣传和教育以及提升全社会的档案素养、实现个人与社会记忆的有效留存提供良好契机。
陈智慧[6](2020)在《基于于扎根理论的家庭建档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家庭档案是家庭历史的见证者,是家庭文化的重要载体,见证了时代变迁,是社会记忆的重要补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情感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家庭建档可推动家风传承、家庭教育,丰富生活,补充国家档案资源,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但就目前而言,家庭建档尚未推广与普及,仍是一项较为“小众”的工作。研究者对家庭档案的研究角度较为单一,提出的策略与建档家庭的需求不相符合,不利于家庭建档的推广,也影响了家庭档案价值的发挥。鉴于此,文章独辟蹊径,从建档家庭行为的角度切入,对建档家庭进行深入访谈,利用扎根理论分析原始访谈记录,研究家庭的建档行为,在此基础上从家庭、相关部门、社会层面提出具体切实的策略。文章首先对涉及的概念与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对家庭档案、家庭建档、私人档案、个人档案、名人档案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社会记忆理论、档案价值理论、计划行为理论、惯习、资本与场域理论进行解读。继而通过对建档家庭的深度访谈收集原始数据,对原始数据依次进行开放编码、主轴编码与选择编码,深入分析了家庭建档的动机与实际行为。文章发现了家庭建档动机的类别与影响因素。揭示了动机的产生与不同类别受到惯习与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内部因素与外部情境因素会直接对动机产生影响,也会通过影响惯习的方式对动机的产生影响。研究还发现了家庭建档实际行为的核心范畴为档案收集、档案鉴定、档案整理、档案保管、档案利用、内在因素、外部情境因素、障碍与问题。文章基于扎根理论构建了家庭建档实际行为模型,分析了现有的两种建档模式,揭示了其他家庭建档参与主体的介入对家庭建档行为的影响机制。基于对家庭建档动机与实际行为的扎根分析、家庭建档行为模型以及研究中所凸显的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与建议,以期为家庭的建档、档案馆等相关部门的职能发挥,社会氛围的营造提供一定的指导。文章建议家庭进行家庭协作,定制特色化建档方案,重视档案的收集、鉴定与利用,加强对电子档案的管理;建议相关部门深入剖析家庭档案价值,创新宣传方式,提高业务指导与需求的匹配度,完善配套措施,建立激励机制;建议利用学校教育普及家庭建档,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
张燕[7](2020)在《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档案与记忆共生相长,恒久绵长。“社会记忆”现已成为学界共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域。社会记忆再生产属于一种普遍性社会现象,档案领域为其重要领域和典型场域。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是近几年档案学界出现的新课题,以探索档案记忆再生产内在机制、参与社会再生产发展规律为问题导向。本文引入档案记忆再生产这一新的研究视角,汲取档案学、信息科学、社会学、历史学、传播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营养,综合运用档案记忆理论、社会记忆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媒介传播理论等,从档案、人与社会的本质关系出发,深入阐释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内涵实质、运作过程与作用机理,从学理上就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进行抽象与分析,并以变革中的新媒体时代为研究背景与分析语境,探讨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转型发展与推进机制。本研究采用“档案记忆再生产”这一新范畴统摄多方面的档案实践,进一步提炼其概念、要素、结构、性质、功能、运行机理等,初步构建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理论分析框架。档案记忆表现为从中介切入的“刻写”的社会记忆形态。档案记忆再生产是行为、过程与结果的统一,融文本形式、内容、意义再生产于一体,经由生成、加工到消费的往复更新过程,实现档案记忆的累积、更新、展演、传播与共享。作为一项典型的记忆实践活动,档案记忆再生产以记忆传承、社会治理、文化认同三大社会功能的发挥,作用于整体社会记忆再生产和人类社会再生产。借鉴文件连续体模式,本文构建了档案记忆再生产参与社会记忆再生产的“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将既往受忽视的媒体要素纳入其中,从档案记忆社会化、社会记忆档案化两个维度突出加工性和往复更新性。结合实践考察,本研究探析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影响因素,以及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情境变化。档案记忆再生产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各个时空,从古至今呈现出由封闭、分散、单一走向开放、系统、多元的演变轨迹。档案记忆再生产受档案记忆系统内外多重因素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媒介技术等外部因素,以及档案记忆再生产主体、档案记忆制度、档案记忆资源等内部因素。步入快速演进的新媒体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深度嵌入社会结构,社会转型、国家治理、文化消费、媒体融合等社会情境的变化共同推动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发展。聚焦具体环节,本文深入解析档案记忆再生产在生成、加工、消费三方面的变化。档案记忆生成环境从传统、单一、单向度转向电子环境、竞争记忆场域和交互语境;生成主体从官方、精英走向民间、大众;生成对象从传统形态记忆转向数字记忆,并扩展到新媒体档案记忆、个体档案记忆。档案记忆加工目的趋向意义再生产,从注重史学研究到追求共享记忆;加工形态由文本到可视化,并以空间记忆和影像记忆为代表;加工方式转向数字化、叙事化、创意化、融合化。档案记忆消费主体由传统用户到数字消费者;消费对象从内容到注重情感、认同、价值等的意义消费,并成为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主要内容;消费方式转向数字化、个性化、品牌化、休闲化,消费途径趋向在线获取。本研究提炼概括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总体特征,探究这一转型对整体社会记忆建构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实践推进机制。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在路径、取向、内容、方式、范围五方面,由单向性、生产性、凝固性、单一性、区域性转向多元化、消费性、流动化、融合化、全球化。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对整体社会记忆建构将产生多重影响,包括数字记忆迈向智能、媒体记忆加速融合、共享记忆趋向反思、社会记忆竞争加剧、社会记忆遗忘凸显。档案部门可从档案记忆再生产的主旨、主体、客体、中介、关系等维度,实施价值引导、协同参与、消费者培育、多维叙事、媒体融合和伦理约束等六大机制,提升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能级,促进社会记忆及整个社会再生产。研究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蕴涵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深度关切。当下媒体融合浪潮方兴未艾,对档案领域将持续产生重大影响。媒体不仅作为记忆中介,更作为重要的记忆机制作用于档案记忆再生产。本文将档案和档案工作视作一种社会建制,统摄于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论域,对新媒体时代档案实践活动的热点问题予以回应,从理论层面进行抽象与建构,在丰富档案记忆理论研究的同时,对新媒体时代档案工作转型发展具有现实启发意义。
黄娜[8](2021)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综合档案馆档案管理调查研究 ——以A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档案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真实记录和原始记忆,是人类文明的知识宝库和历史发展源泉。档案馆作为档案事业的主体,不仅是档案的收藏机构,更是档案直接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窗口。而档案馆档案管理工作就是要解决档案的分散、零乱、质杂、量大、孤本等状况与社会利用中对档案集中、系统、优质、专指、广泛的要求之间的基本矛盾。本文的研究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兵团综合档案馆档案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引导。本文首先对档案馆档案管理的相关概念和工作内容、模式进行了界定和分析,并根据档案管理的特性,对国内外学者的综合档案馆档案管理研究成果做一阐述。从而提出兵团综合档案馆档案管理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其次,以新疆兵团A市三所综合档案馆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从档案利用者、社会大众和档案工作者角度对现行档案管理制度下,A市综合档案馆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并点明本地区综合档案馆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管理理念落后、资源建设不均衡、开发利用薄弱、宣传力度匮乏、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最后,结合典型案例分析法,有针对性地分析档案管理水平先进的青岛市智慧档案馆和台州市档案馆,总结其档案事业高速发展的原因及优势。从而结合国内档案管理工作发展趋势,因地制宜、多层次地提出实用的对策建议,从夯实档案制度保障、优化档案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档案人员素质、增强社会意识等方面改进兵团综合档案馆档案管理工作。促使档案馆能更好地发挥服务社会、资政育人的社会功能,更好更快地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提供助力、保驾护航。
平伟[9](2019)在《高校教育文化遗产的信息化建设研究》文中指出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传承中积淀的精髓,是高校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基石,是高校文化绵延赓续的重要载体,理应成为新时代高校的有力代言人。信息化技术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基本生产要素正深刻改变着传统管理方式与管理效率,以信息化技术作为载体与支撑的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然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而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作为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不可复制的宝贵信息资源,相比于管理学的其他领域,高校教育文化遗产的信息化建设问题是一个涉及多种学科交叉融合的崭新课题,其不仅涉及到档案资源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还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教育变革,许多高校在历史发展上大都变迁频繁,面临着校史追溯复杂,早期档案资源散失等尴尬境遇;随着1999年国家政策的实施——高等院校扩招,不少高校相继开拓新校园,亦或是立足老校园就地扩建、改造,不少历史文化悠久、特色鲜明、人文积淀深厚的老校园、老建筑,正逐渐失去其继续传承与发展的土壤,而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越来越多地遭遇管理体制缺位、信息化建设缺少等方面的桎梏。在此背景下,加快高校教育文化遗产的信息化建设研究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本文基于高校档案馆藏、高校文物、历史建筑等信息资源研究之上,适时完善“高校教育文化遗产”概念,并明晰其外延与内涵。首先,追本溯源,依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沿革史,探讨国内外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的认知与实践演进过程,从中找寻与之关联的保护思想与行动之鉴;其次,将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研究对象一分为三:可移动高校教育遗产资源、不可移动高校教育遗产资源、无形高校教育遗产资源,进而分析其所蕴含的价值与特征、体系分类及资源评选原则;再次,论述高校教育遗产资源普查与筛选原则,制定不同载体遗产资源信息化规范,以挖掘资源、即时拍摄、口述访谈、宣传征集、补充采集五条主线为一体开展遗产资源采集工作,对其资源进行编目,以期达到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的系统研究。基于上述理论研究,笔者以高校名人档案资源建设作为应用案例,针对高校名人档案资源建设的采集、鉴定、整理等全过程模型展开论述,验证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构建的可操作性,并以山东科技大学宋振骐院士档案资源采集实例为现实依据,为高校名人档案资源建设工作提供参照作用;进而提出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模型,期望实现实体与信息传承和保护的有机统一;依照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价值特性,倡导政府、高校等相关保护主体实施切实可行的保护与应用技术。
余晶晶[10](2019)在《名人档案建设研究 ——以安徽省综合档案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华民族历史悠久,钟灵毓秀,各代杰出人物层出不穷。而由这些名人在一生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意义的各种历史记录,就是名人档案。名人档案不仅是可供挖掘的文化资源,拥有潜在的增值效应,也是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可以反映出着名人物的思想历程。此外,名人档案承载着时代发展的记忆,是其构成要素和载体的一部分,也是文献遗产的珍贵资源,对于塑造和丰富社会记忆有重要的作用。在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和文化的作用,提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加强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档案馆作为科学文化事业机构的主体,应抓住机遇,推进名人档案建设工作,宣传名人事迹,促进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为此,本文结合名人档案相关理论,以安徽省综合档案馆为调研对象,对地方综合档案馆名人档案工作现状展开调研,剖析名人档案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并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名人档案建设研究提供借鉴。
二、单位名人档案的收集、保管与利用——干部档案的延伸与补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单位名人档案的收集、保管与利用——干部档案的延伸与补充(论文提纲范文)
(3)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选题范围、概念界定 |
(一)时空范围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一)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
(二)1949年后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六、研究价值 |
第一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确立的背景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思想条件 |
一、历史根源:古物遗迹的审美教化功用 |
二、外因刺激:西方博物馆审美思想启发 |
三、引荐媒介:近代学者的博物馆译介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历史条件 |
一、救亡图存运动决定文化使命 |
二、社会教育环境决定功能选择 |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的确立经过 |
一、民众教育运动助推博物馆转型 |
二、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正式确立 |
三、民众教育馆附属博物馆的涌现 |
第二章 民众教育馆社会美育的方法与实践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发挥美育功能的实体依靠 |
一、馆舍建筑的美感化育作用 |
二、艺术收藏的物化资源整合 |
三、展览陈列的直观启发性能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规范与实施方法 |
一、技能教授与精神渗透:公共美术宣教与活动 |
二、内质整改与外延交流:艺术团体创立与合作 |
三、人才资源与文化担当:人员素质与人事聘用 |
第三章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历史贡献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方向的扭转 |
一、艺术教育工作地位提升 |
二、充当特殊艺术抗战力量 |
第二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事业进展及成果 |
一、持续并恢复展览与宣教 |
二、促进大众美术全面推广 |
三、转型成为专业艺术机构 |
四、协助延续博物馆的工作 |
第三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工作的意义 |
一、加快美术的大众化步伐 |
二、平衡艺术教育资源配置 |
三、统一思想淡化门户之见 |
四、文化保护提振爱国情绪 |
五、充实艺术的社会性内涵 |
第四章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异同对比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美育工作的共性 |
一、功能定位有一致性 |
二、教育模式的相似性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不同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特点 |
一、基层性 |
二、指导性 |
三、实用性 |
四、多样性 |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特点的主要成因分析 |
一、坚持下层民众为本的教育方向 |
二、政府制定规章强化制度管理 |
三、定位任务决定艺术事业走向 |
四、迥异地域政治文化基础影响 |
第四节 民众教育馆相较于专业美术馆的优势所在 |
一、突出艺术教育的地域性特色 |
二、提高艺术教育全民化覆盖率 |
三、强化艺术与其他部门协同性 |
第五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历史意义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的本土美术教育现代性探索 |
一、社会美育向现代化转型 |
二、社会美育向正规化迈进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的博物馆本体论意义 |
一、公共收藏积累与国家文化形象树立 |
二、教育功能居首与博物馆美育常态化 |
三、敞开平民参与大门让美育走入基层 |
四、现代公共文化场馆功能与建制铺垫 |
第六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事业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进步性 |
一、构建地方艺术图景推动本土文化进程 |
二、认清社会历史责任应对阶段冲突挑战 |
三、协同利用内外资源争取最优社教效益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局限性 |
一、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问题的表现 |
二、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干扰因素 |
结论 |
附录 民国时期国内各地方民众教育馆相关艺术活动大事年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济南市J区镇街档案管理规范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论 |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乡镇、街道 |
2.1.2 档案 |
2.1.3 档案管理规范化 |
2.2 相关理论依据 |
2.2.1 档案管理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3 小结 |
第3章 济南市J区镇街基层档案管理规范化现状 |
3.1 济南市J区镇街基层档案管理沿革 |
3.2 济南市J区镇街基层档案管理主要做法 |
3.2.1 镇街基层档案的管理模式 |
3.2.2 镇街基层档案人员队伍建设 |
3.2.3 镇街基层档案信息化建设 |
3.2.4 镇街基层档案服务利用情况 |
3.3 小结 |
第4章 济南市J区镇街基层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镇街基层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
4.1.1 档案管理制度建设不够规范 |
4.1.2 档案软硬件配备仍需加强 |
4.1.3 档案资源建设不够规范 |
4.1.4 档案信息化建设不够深入 |
4.1.5 档案服务利用效果有待提高 |
4.2 镇街档案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 |
4.2.1 受传统思想影响不够重视档案工作 |
4.2.2 档案管理观念较为落后、操作不够规范 |
4.2.3 档案管理资金、设备、人员不够到位 |
4.2.4 档案管理业务水平不够熟练 |
4.3 小结 |
第5章 国内外档案管理规范化的经验启示 |
5.1 国外档案管理实例 |
5.1.1 新加坡档案管理工作特色 |
5.1.2 英国档案管理工作特色 |
5.2 国内先进档案管理实例 |
5.2.1 上海市浦东新区洋泾街道档案管理工作实例 |
5.2.2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档案管理工作实例 |
5.3 主要启示 |
第6章 提升济南市J区镇街基层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对策建议 |
6.1 加强J区镇街基层档案管理制度建设 |
6.1.1 强化制度保障 |
6.1.2 加强组织管理 |
6.2 加强软硬件建设 |
6.2.1 做好人员配备 |
6.2.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6.3 强化资源建设 |
6.3.1 确保档案集中统一管理 |
6.3.2 健全门类,规范档案资源前段控制 |
6.3.3 确保档案按时移交进馆 |
6.4 加强J区镇街基层档案信息化建设 |
6.5 有效发挥镇街基层档案服务利用功能 |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作为整体性概念的个人档案及其管理:内涵、逻辑与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作为整体性概念的个人档案的理论内涵 |
1.1 档案学话语中与个人有关的档案术语 |
1.2 作为整体性概念的个人档案的特征 |
1.3 作为整体性概念的个人档案的概念界定 |
2 视个人档案及其管理为一个整体性概念的逻辑 |
2.1 理论逻辑 |
2.2 实践逻辑 |
3 视个人档案及其管理为一个整体性概念的价值 |
3.1 对来源原则和新来源观的发展 |
3.2 推进不同类型个人档案管理的业务规则融合 |
3.3 助力提升公众的档案素养、有效留存个人与社会记忆 |
(6)基于于扎根理论的家庭建档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4 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家庭档案与家庭建档行为 |
2.1.2 与家庭档案相关的概念辨析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2.1 社会记忆理论 |
2.2.2 档案价值理论 |
2.2.3 计划行为理论 |
2.2.4 惯习、资本、场域理论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的适用性 |
3.2 数据收集 |
3.2.1 访谈提纲设计 |
3.2.2 理论抽样与访谈实施 |
3.2.3 数据整理 |
3.3 扎根理论的应用 |
3.3.1 开放编码 |
3.3.2 主轴编码 |
3.3.3 选择编码 |
3.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4 家庭建档的动机分析 |
4.1 开放编码 |
4.2 主轴编码 |
4.3 选择编码 |
4.4 关系阐释 |
4.4.1 惯习对动机的影响机制 |
4.4.2 内在因素对动机的影响机制 |
4.4.3 外部情境因素对动机的影响机制 |
5 家庭建档实际行为分析 |
5.1 开放编码 |
5.2 主轴编码 |
5.3 选择编码 |
5.4 关系阐释 |
5.4.1 家庭档案收集行为及其影响因素阐释 |
5.4.2 家庭档案鉴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阐释 |
5.4.3 家庭档案整理行为及其影响因素阐释 |
5.4.4 家庭档案保管行为及其影响因素阐释 |
5.4.5 家庭建档利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阐释 |
6 基于行为分析的家庭建档策略 |
6.1 家庭层面 |
6.1.1 培养家庭建档惯习,定位家庭活动鼓励协作 |
6.1.2 合理使用家庭建档标准,定制特色化家庭建档方案 |
6.1.3 重视档案收集鉴定利用,符合建档实际行为节点要求 |
6.1.4 加强电子档案管理,保证其安全与完整性 |
6.2 档案馆等相关部门层面 |
6.2.1 剖析宣传建档价值,提升社会档案意识 |
6.2.2 增强档案馆业务指导与家庭需求的匹配性 |
6.2.3 完善配套措施,建立激励机制 |
6.2.4 完善家庭建档标准,分类推广建档典型 |
6.3 社会层面 |
6.3.1 利用学校教育普及家庭建档 |
6.3.2 营造家庭建档社会环境 |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信息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7)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概念与理论基础 |
1.2.1 主要概念 |
1.2.2 理论基础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1.1 国外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1.2 国内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2 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2.1 国外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2.2 国内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3 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3.1 国外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3.2 国内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理论阐释 |
3.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内涵 |
3.1.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双重维度 |
3.1.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实践表现 |
3.1.3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比较分析 |
3.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结构 |
3.2.1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形式、内容与意义 |
3.2.2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主体、客体与关系 |
3.2.3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生成、加工与消费 |
3.3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性质与功能 |
3.3.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实践性质 |
3.3.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社会功能 |
3.4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运行机理 |
3.4.1 文件连续体模式的启示 |
3.4.2“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构建 |
3.4.3“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内涵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与转型情境 |
4.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 |
4.1.1 古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
4.1.2 近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
4.1.3 现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
4.1.4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演变轨迹 |
4.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影响因素 |
4.2.1 档案记忆系统外部环境因素 |
4.2.2 档案记忆系统内部构成因素 |
4.2.3 档案记忆再生产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 |
4.3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社会情境 |
4.3.1 新媒体时代社会转型的发展 |
4.3.2 新媒体时代国家治理的转变 |
4.3.3 新媒体时代文化消费的兴起 |
4.3.4 新媒体时代媒体融合的变革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生成转型 |
5.1 档案记忆生成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
5.1.1 档案记忆生成的内容与方式 |
5.1.2 档案记忆生成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
5.1.3 档案记忆生成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
5.2 档案记忆生成环境的转变 |
5.2.1 从传统环境到电子环境 |
5.2.2 从单一场域到竞争记忆场域 |
5.2.3 从单向语境到交互语境 |
5.3 档案记忆生成主体的转变 |
5.3.1 从官方走向民间 |
5.3.2 从精英走向大众 |
5.4 档案记忆生成对象的转变 |
5.4.1 从传统记忆到数字记忆 |
5.4.2 新媒体档案记忆的兴起 |
5.4.3 个体档案记忆的显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加工转型 |
6.1 档案记忆加工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
6.1.1 档案记忆加工的内容与类型 |
6.1.2 档案记忆加工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
6.1.3 档案记忆加工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
6.2 档案记忆加工目的的转变 |
6.2.1 传统史学研究的记忆转向 |
6.2.2 从公共记忆到共享记忆 |
6.3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转变 |
6.3.1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社会化 |
6.3.2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协同化 |
6.4 档案记忆加工形态的转变 |
6.4.1 档案记忆加工的视觉化转向 |
6.4.2 档案记忆加工之影像生产 |
6.4.3 档案记忆加工之空间生产 |
6.5 档案记忆加工方式的转变 |
6.5.1 档案记忆加工的数字化 |
6.5.2 档案记忆加工的叙事化 |
6.5.3 档案记忆加工的创意化 |
6.5.4 档案记忆加工的融合化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消费转型 |
7.1 档案记忆消费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
7.1.1 档案记忆消费的过程与特点 |
7.1.2 档案记忆消费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
7.1.3 档案记忆消费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
7.2 档案记忆消费主体的转变 |
7.2.1 从传统档案用户到数字消费者 |
7.2.2 档案记忆消费者与生产者的融合 |
7.3 档案记忆消费对象的转变 |
7.3.1 从档案记忆资源到记忆资本 |
7.3.2 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新动向 |
7.3.3 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边界 |
7.4 档案记忆消费方式与途径的转变 |
7.4.1 档案记忆的数字化消费成为基本方式 |
7.4.2 档案记忆的个性化消费成为重要方式 |
7.4.3 档案记忆的品牌化消费成为优选方式 |
7.4.4 档案记忆的休闲化消费成为新兴方式 |
7.4.5 档案记忆的在线消费成为主要途径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转型影响与推进机制 |
8.1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总体特征 |
8.1.1 档案记忆再生产路径:单向性转向多元化 |
8.1.2 档案记忆再生产取向:生产性转向消费性 |
8.1.3 档案记忆再生产内容:凝固性转向流动化 |
8.1.4 档案记忆再生产方式:单一性转向融合化 |
8.1.5 档案记忆再生产范围:区域性转向全球化 |
8.2 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对社会记忆建构的影响 |
8.2.1 数字记忆迈向智能 |
8.2.2 媒体记忆加速融合 |
8.2.3 共享记忆趋向理解 |
8.2.4 社会记忆竞争加剧 |
8.2.5 记忆遗忘冲突凸显 |
8.3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推进机制 |
8.3.1 面向主旨的价值引导机制 |
8.3.2 面向生成、加工主体的协同参与机制 |
8.3.3 面向消费主体的消费者培育机制 |
8.3.4 面向客体的多维叙事机制 |
8.3.5 面向方式的媒体融合机制 |
8.3.6 面向关系的伦理约束机制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8)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综合档案馆档案管理调查研究 ——以A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思路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2 基础理论 |
第3章 A市综合档案馆档案管理基本情况 |
3.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综合档案馆档案管理基本情况 |
3.2 A市综合档案馆档案管理基本情况 |
第4章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综合档案馆档案管理调查分析 |
4.1 调查的目的、原则及方法 |
4.2 调查结果分析 |
第5章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综合档案馆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5.1 存在的问题 |
5.2 成因分析 |
第6章 国内综合档案馆档案管理发展趋势及典型案例分析 |
6.1 国内综合档案馆档案管理发展趋势 |
6.2 国内综合档案馆档案管理典型案例分析 |
6.3 经验借鉴 |
第7章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综合档案馆加强档案管理的对策建议 |
7.1 夯实档案制度保障,加大宣传执行力度 |
7.2 全面优化档案管理,提升档案服务水平 |
7.3 提高档案人员素质,加强专业人才储备 |
7.4 增强社会档案意识,巩固社会群众基础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高校教育文化遗产的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2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演进脉络 |
2.1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沿革及文化遗产形成简述 |
2.2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认知与实践演变 |
2.3 本章小结 |
3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理论概述 |
3.1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研究对象 |
3.2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体系分类 |
3.3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的价值及特征 |
3.4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的评选原则 |
3.5 本章小结 |
4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普查与筛选 |
4.1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工作原则 |
4.2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机制 |
4.3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实施 |
4.4 本章小结 |
5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规范 |
5.1 文化遗产数字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
5.2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数字化设计原则 |
5.3 不同载体类型数字化工作规范 |
5.4 本章小结 |
6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采集与整理编目 |
6.1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采集途径 |
6.2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整理与编目 |
6.3 馆藏档案资源数字化采集实例 |
6.4 本章小结 |
7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建设实例——以高校名人档案为例 |
7.1 高校名人档案制度建设 |
7.2 高校名人档案建档标准 |
7.3 高校名人档案资源采集 |
7.4 高校名人档案资源鉴定 |
7.5 高校名人档案资源整理 |
7.6 本章小结 |
8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 |
8.1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模块设计 |
8.2 相关技术实施方案 |
8.3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 |
8.4 本章小结 |
9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保护与应用 |
9.1 健全高校教育文化遗产法律规范 |
9.2 积极引入国外文化遗产登录制度 |
9.3 引导高校教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
9.4 提升高校教育文化遗产宣传水平 |
9.5 本章小结 |
10 结语 |
10.1 论文总结 |
10.2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名人档案建设研究 ——以安徽省综合档案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名人档案建设相关概述 |
第一节 名人档案的内涵及特点 |
一、名人档案的内涵 |
二、名人档案的特点 |
第二节 名人档案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一、名人档案建设的必要性 |
二、名人档案建设的可行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名人档案的建设现状调研 |
第一节 安徽省名人档案建设现状调查 |
一、安徽省名人资源概况 |
二、安徽省综合档案馆名人档案建设情况 |
第二节 安徽省名人档案建设现状分析 |
一、名人档案建设取得的成就 |
二、名人档案建设需提升的方面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完善名人档案建设的建议 |
第一节 宏观方面 |
一、增强名人档案建设意识 |
二、完善名人档案建设的法规制度 |
三、制定区域性名人档案建设的全盘规划 |
第二节 微观方面 |
一、强化名人档案的收集工作 |
二、改善名人档案的保管环境 |
三、加强名人档案的开发和利用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四、单位名人档案的收集、保管与利用——干部档案的延伸与补充(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名人档案建设研究 ——以我国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为例[D]. 黄晶云. 安徽大学, 2021
- [2]论科技名人史料的档案化建构[D]. 王晓炜. 湖北大学, 2021
- [3]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D]. 石磊.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济南市J区镇街档案管理规范化研究[D]. 李丽.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5]作为整体性概念的个人档案及其管理:内涵、逻辑与价值[J]. 黄体杨,钟志龙,金文杰. 档案与建设, 2021(03)
- [6]基于于扎根理论的家庭建档行为研究[D]. 陈智慧. 南京大学, 2020(02)
- [7]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D]. 张燕. 上海大学, 2020(02)
- [8]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综合档案馆档案管理调查研究 ——以A市为例[D]. 黄娜. 新疆农业大学, 2021(03)
- [9]高校教育文化遗产的信息化建设研究[D]. 平伟.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10]名人档案建设研究 ——以安徽省综合档案馆为例[D]. 余晶晶. 黑龙江大学, 2019(03)